区域农业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3:10

区域农业发展篇1

高考命题的趋势在于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探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自然因素分析:要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哪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哪些是限制因素,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确定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最终确定比较合适的农业区位。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农业发展的对比(表1)。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如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二、不同区域气候、地形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华北平原广阔平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但因涝洼地和盐碱地面积广大,旱涝和寒潮等气象灾害多发,中低产田广布。加上人口密度大,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而水资源紧缺,从而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秋末到次年的春初,华北平原经常遭受寒潮的侵袭。寒潮造成低温冷冻天气,秋末常使庄稼减产乃至失收;春初则使返青作物遭受严重的冻害。

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贫瘠的酸性红壤广布;地势高低起伏,耕地面积狭小。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但广大的丘陵、低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由于夏季风不稳定,该地区经常遭受洪涝、伏旱的危害;东南沿海省区还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往往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成为该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因此种植业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加上纬度较低,白天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白天,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地面增温快,近地面气温迅速上升,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夜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农作物和牧草的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豌豆、牧草等品质优良且高产。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强度,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以无限地获取农产品为目的,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违反自然规律,单纯谋求短时间内农业的高产出,则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多种问题(图1)。

区域农业发展篇2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立足生态建基地、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至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农产品商品率达%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其中畜禽、蔬菜、水果、红薯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元以上。

二、规划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以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建设为龙头,以城郊产业园区为示范,带动畜禽产业示范片、果蔬产业示范带、李蟠线干果产业带、高速路特色产业线迅速发展。

(一)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为契机,加快争取凤垭山开发专项资金,聚合业主资本、民间资本、土地资本和商业资本,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配套、注重效益、创新机制、快速繁荣”的原则和“前山公园化,后山产业化”的要求,实施“凤木联姻”,把凤木路(凤垭山至木老乡)沿线建成长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小康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农业企业化之路,努力将凤垭山“开发成为南充的旅游胜地”。

(二)畜禽产业示范片。发展壮大国道318线礼乐、八角、集凤等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示范基地,带动安平、盐溪、桥龙等13个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养殖,以及曲水、羊口、临江等10个乡镇的优质肉猪生产;大力引进天生集团等畜禽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在河西大力实施中农合创项目;努力促使大树桂花园养殖园区扩规上档。

(三)果蔬产业示范带。改良国道212线曲水、河西、羊口等5个乡镇的中华寿桃基地,带动李渡、新场、临江等26个乡镇的优质脐橙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河西胡萝卜蔬菜基地,带动嘉陵江沿线乡镇利用河滩地大力种植胡萝卜,推进212线文峰、曲水、李渡等7个乡镇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带动吉安、临江、羊口等15个乡镇的冬菜基地建设,以及移山、双店、华兴等26个乡镇的优质红薯基地建设。

(四)李蟠线干果产业带。抓好李蟠公路沿线金凤、盐溪、龙池、蟠龙等12个乡镇的万亩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建设,带动集凤、里坝、三会等11个乡镇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建设。

(五)成南高速公路特色产业线。以绿化、美化为基本要求,在成南高速公路沿线大树、西兴发展伏季水果,木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新庙、大观、大通、大兴发展干果种植,龙池发展南良三号脐橙,一立发展“三瓜”(冬瓜、西瓜、南瓜)生产。

三、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市场营销。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引导乡(镇)、村干部把服务的重点放在找市场抓营销上来,以销定产,为卖而产;积极发展营销组织和营销队伍,培育营销专业户、运销大户和营销经纪人;引进知名营销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一批畜禽、水产、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开设一批农产品外销窗口;积极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拓展新的销售领域。

(二)抓好科技兴农。强力推行“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搞科研、立足需求搞开发、着眼发展搞推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引进、培育、推广优质畜禽、水果、粮油等优良品种;建立一支专业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利用广播、电视、职中等各种载体,加大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培育带动主体。积极探索“基地+业主+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产业龙头连市场网络、连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新型农业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一项产业、一个龙头、一根链条”的思路,立足嘉陵实际,培育一批有市场、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经营链条,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一是扶持壮大蔬菜加工企业。加大对天冠冬菜的技改力度和加工规模扩张,搞好市场营销,冲进“快餐市场”,力保冬菜作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的地位,带动全区冬菜种植的发展。二是扶持壮大粮油加工企业。在胡锦涛总书记亲自视察国基公司上做文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国基实业公司,带动全区25万亩红薯种植的发展,创新无公害粮油系列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扶持壮大畜禽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天生集团等实力雄厚的畜禽加工企业,提高畜禽产品加工率,带动全区肉猪、肉羊和小家禽的养殖。四是引进并培育1—2家绿色果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区经果业的发展。五是扶持壮大丝纺企业。借助美亚集团、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带动蚕桑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加大对蚕桑产业科技更新的力度。

(四)加强基础建设。一是抓住项目开发机遇,加强提灌、喷灌、滴溉工程的改造与建设力度,狠抓升钟水库配套工程、小微水利工程和旱山村集雨灌溉工程,新建和整治一批山坪塘、石河堰和蓄水池。到2010年,全区实现保灌面达60%以上。二是大力实施文明新村建设和户办工程,不断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快中低产田土的改造,不断提高农产品单产量和复种指数。四是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工程。五是加快耕作、栽播、植保、施肥、收割、脱粒、烘干、加工机械化进程。六是加速乡村公路油化及标准化建设,保证畅通率达95%以上。

(五)完善配套政策。一是资金投入政策。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双向目标、竞争入围、以奖代补的办法,坚持“择优扶持、重点投入、确保效益”的原则,将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和产业基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持投入的资金比例稳步上升;密切银企关系,鼓励金融部门加强对农业尤其是对龙头企业的信贷力度,推行农业动产抵押;大力实施农业招商,吸引更多的从事二、三产业开发的业主投身农业开发;聚集农民闲散资金,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技术、劳力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入股,使农民成为土地开发的投资主体。二是土地流转政策。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放活土地要素入手,深化和推广凤垭山经验,走“业主+基地+农户”的路子,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转包费、转让费和租金等,应由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应归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在不改变农林生产性质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到农村采取租赁、承包、联营、入股等形式,经营“四荒”资源以及集体厂、场、园、院等。对需要征用土地的业主,原则上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固定设施建设用地,一律按农业用地对待,不办转用手续;在保证集体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农民生活安置和业主有利可图的前提下,分等定级,合理作价;对参与土地流转、农业开发的业主和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在税费征缴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区内外企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农业开发、流通或兴办农业加工企业,在申办各种证照和有关手续时,各级各部门按“优先、优惠”的原则及时办理。二是对城乡专业流通组织和个体运销大户,全面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减轻规费负担。三是对联接农户多、产品销量大的流通组织和个人,在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地位,鼓励他们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做出更大贡献。四是积极兑现农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降低税率等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种、养植积极性,坚决制止各种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附:行业及项目规划

中国共产党南充市嘉陵区委

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政府

2004年10月7日

行业及项目规划

(一)畜禽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生猪出栏万头,其中三杂率达%,加工率达%;肉羊出栏万只;肉牛出栏千头,牛奶总产量吨;家禽出栏万羽。

2、区域规划

沿国道318线乡镇建设优质肉羊和小家禽产示范业带;在曲水、羊口、临江、吉安、龙岭、金凤、和平、白家、大同、七宝寺发展优质肉猪生产;在城郊及西河、吉安河等溪河流域发展小家禽养殖;在大树桂花园村建设畜牧科技园区,带动城郊乡镇火花、文峰、木老畜牧产业的发展;积极引进重庆天生集团落户;加快河西等地中农合创项目的实施。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中农合创良繁母猪场的建设和LY优质母猪的推广,进一步加快畜禽改良站、良种场建设,引进各种优良品种,做到及时优胜劣汰。二是加快畜牧科技推广。推广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发展DLY优质肉猪,推广山羊“四改一防”技术,配套家禽笼(圈)养、科学育雏、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和肉兔“一选二推三改四防”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家庭牧场建设,促进草饲牲畜发展;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科技培训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园。三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对禽流感等疫病的监测,严防急性、恶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四是加强牧政执法,确保畜牧产品安全。五是引进、培育天生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二)蔬菜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全区精细菜比重达%,外销菜达%。

2、区域规划

将文峰、曲水、李渡、河西、吉安、一立、安福列为区级蔬菜基地乡镇,每个基地发展1--2个名优品种。在河西建成胡萝卜生产基地6000亩;文峰建成侧耳根、大蒜、恋秋椒生产基地3000亩;曲水建成藕、芋子、豌豆尖生产基地3500亩;李渡建成茄果、莲白菜类基地4000亩;吉安建成特色蔬菜基地4000亩;一立建成南瓜、西瓜、冬瓜生产基地5000亩。在李渡、吉安、临江、河西、羊口等15个乡镇建成冬菜基地6万亩。

3、技术措施

大力引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保证良种率、杂交品种率达到92%以上。重点抓好专业大户、工厂化育苗为主的种苗供应。普及双膜加拱棚、大棚、遮阳网等新技术的推广,提高综合利用率。推广蔬菜间套技术、光能利用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狠抓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

(三)水果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经果林达6万亩、1080万株,总产3.8万吨,实施果树劣改良150万株。

2、区域布局

一是建设凤垭山、大树、木老、西兴为中心的伏季水果基地片,发展伏季水果10000亩;二是改良212线曲水、河西、羊口、大树、木老等地的中华寿桃树苗,发展寿桃1.3万亩;三是建设以李渡工委和大通工委为中心的优质脐橙基地片,发展优质脐橙2万亩。

3、技术措施

建立良种引种观察圃、母本园、育苗圃。加强果树苗木的引进和管理,严把果苗质量关。进一步改革果树的常规栽植为加密定植。禁止果树行间套种小麦、玉米、油菜等高杆作物,可套种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确保稳产高产。

(四)红薯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引进红薯加工龙头企业2户以上,建成薯类产品专业市场2个以上,薯业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税金达到10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元。

2、区域规划

按照“规模发展、集中成片”的要求,将龙蟠、集凤、金凤、白家等乡镇作为优质红薯基地建设中心乡镇。在龙蟠、集凤、里坝、金凤、白家、和平、安福、华兴等26镇,建成优质、高产红薯基地20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同全国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的联系与合作,引进南薯99、BB30—244、豫薯王等优良品种,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农业部门、各乡镇农技站(机改后的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基地乡镇农户红薯种植的培训、指导,每个基地乡镇要抓好一个优质红薯高产示范片区建设。

(五)粮油产业

1、奋斗目标

稳定粮油播种面积,2010年粮油播面控制在万亩左右,粮油作物的优质率达85%,油料达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

2、区域布局

以318线的龙蟠、集凤、里坝一带,212线的河西、李渡、吉安一带,高速公路沿线的大通、一立、大兴一带为重点,逐步推广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

3、技术措施

一是推广优质粮油作物品种,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专用小麦,积极发展各种优质杂粮。2010年优质稻达到万亩,占

%,产量达到

万吨。旱地粮食作物仍以玉米为主,选育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的良种,各类优质专用玉米2010年达到万亩,油料作物以优质花生和油菜为主,同时扩大高梁、大豆等杂粮播面。二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抓好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规范栽培、统防病虫、旱地改制、旱育秧等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区农业部门重点抓好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乡镇、村要建设有队伍、有基地、有配套设备、有培训手段、有经济实力的“五有”农技服务组织。三是逐步改造劳动工具,积极与家庭经营相适应的小型农机具,努力提高劳动机具的技术装备程度。

(六)蚕桑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桑园面积达6.2万亩,良桑率达93%,产茧520万公斤,基地乡镇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4%,专业村占48%。

2、区域规划

文峰、世阳、双店、吉安、太和五个市级基地乡镇2007年桑园面积达1.8万亩,发种量6万张左右;土门、临江、龙岭、一立、大通五个区级基地乡镇桑园面积达2万亩,发种量4万张左右;李渡、金凤、白家、巨石、金宝、积善、三会、七宝寺、里坝9个区级重点乡镇桑园面积达1.1万亩,发种量达2.6万张。这19个乡镇共产茧440万公斤,占全区的84%。基地乡镇养蚕1000张以上的专业村达到50个。

3、技术措施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全面实施桑树品种优良化、小蚕共育、省力化饲养、方格簇上簇、统防统消等配套技术。同时,走集中育苗、一步成园、规模发展的路子,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成片桑园。大力修建共育室、标准蚕室、贮桑室、蚕沙坑、消毒池等养蚕配套设施,实现专业化生产。

(七)林业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在15个乡镇新建核桃等干果林1.4万亩,实施低效林改造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2、区域布局

在李渡、龙岭、金凤、巨石、盐溪、桥龙、安平、天星、大通、龙池、蟠龙、金宝等乡镇建设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0.6万亩;在火花、文峰、西兴、木老、大树、曲水、积善、大兴、八角、大观、里坝、集凤、三会、礼乐、世阳、移山、一立建成以核桃为主的干果林0.8万亩。

3、技术措施

一是健全林业资源保护体系。建成完善的护林指挥、林政执法、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检疫、森林防火体系,在火花、曲水、和平、巨石、西兴、临江、安福、八角以外的40个乡镇建立森林防火隔离带36公里。设立虫情预测预报站6座,五年内全区柏毛虫防治面积达12万亩。二是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站,加强林业新品种的选育,建成林木苗圃基地0.1万亩,加强对林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全面形成区、乡镇林业科技推广网络。

(八)水产业

1、奋斗目标

2010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72243亩,产量10178吨,产值9256万元。

2、区域布局

一是工程养殖。充分利用全区现有的水库、石河堰的有效水面,发展集约化特种养殖。二是江河养殖。利用嘉陵江水面,大力发展集约化网箱养鱼,实现精养夺高产。三是稻田、山湾塘养殖。要在土法养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产高效。

区域农业发展篇3

关键词:农商行;跨区域发展;异地分支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182-03

0引言

在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浪潮中,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被逐渐弱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在全国布局。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同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处于第四梯队的农村商业银行(下称“农商行”)在农村金融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崭露头角。现如今,县域经济发展以及服务“三农”等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农商行在这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农商行特别是跨区域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文献综述

陈晞,叶宇(2011)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了25家中小银行2007-2009年的效率,得出盈利能力、管理水平与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异地分支机构数、资产规模则与经营效率呈负相关的结论。卢独景(2012)运用2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6~2010年的数据对其能否通过跨区域发展降低贷款损失的风险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发现,就总体而言,在异地开设分行可以减少贷款损失并降低不良贷款率。跨区域发展降低风险的作用对资产规模较大的城商行更为显著,而资产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则不能通过跨区域发展减小贷款损失。以上结果均表明并不是所有的中小银行都适合跨区域发展。

江锋,张晓东(2009)通过对安徽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战略的分析,认为跨区域经营与并购是农商行未来改革的方向。吴湧超、陈莹(2011)认为农商行跨区域发展必须步伐稳健,合规经营,强调差异化定位。

上述文献主要是针对我国农商行(城商行与农商行特点相似,因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跨区域发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而本文则主要从其背景,问题等方面出发,对其现阶段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们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对农商行跨区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我国农商行跨区域发展的背景

2.1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放宽给农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国银监会不断了关于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建议和政策,使得一些资本雄厚并且渴望扩大市场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农商行加快了跨区域发展的布局。(如表1)

除此之外,全国诸多省市也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的辅助政策,如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资本充足、风险管控良好、符合监管准入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参与省内高风险农村信用联社的改制重组及在省内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此外,在农商行最为发达的江苏地区,省银监局在实施省内设立分支机构优惠政策的同时也牵头带领了苏南几大农商行开辟苏北市场,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上述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配套措施的实施给我国农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不仅为我国农商行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且有利于农商行规模的扩大和我国经济利益的不断提升。

2.2跨区域发展已成为农商行突破市场瓶颈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农商行逐渐暴露出来的有关规模、资金、人员等限制性因素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

2.2.1我国农商行多是由以前的农村信用社改建而成,经营规模小,业务种类单一,盈利渠道也主要靠存贷差。尽管有些做得好的农商行在当地所占的市场份额比较大,但是由于地方经济总量、产业规模等的制约,也难以进一步的扩大及发掘其他的利润增长点。

2.2.2同一区域,金融行业竞争的压力加大,尤其是当该地金融运行环境良好时,其他银行的涌入势必会对当地银行进行挤压。因此,若农商行还是将业务的发展仅限于当地的市场,不仅以往的成就难以突破,甚至有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蚕食的窘境。此外,在金融环境优良的乡镇,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已不再限于简单的存贷款及票据结算,农商行在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正逐渐地被削弱。因此,农商行单一的限制地域经营管理的模式已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跨区域发展的战略正不断地被人们所关注,并成为农商行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2.3出于分散风险及提高自主经营权的需要农商行立足于当地,业务规模与营业效率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规模有很大的联系。然而一个地区的产业很容易受到周边产业传导效应的影响,即容易出现区域性风险集中的情况。因此,出于分散风险的需要,农商行有必要进行跨区域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扩大其业务的经营范围,使服务对象异质化,降低风险的集中度;另一方面,则可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来使资金使用的风险分散。其次,在自主经营权方面,由于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和服务城镇的界限不再鲜明,农商行的服务对象开始向城镇居民、大中型乡镇企业转移。在实际的贷款投放过程中,很多时候农商行就像当地政府的自家钱柜一样受到政府的很大支配。而如果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这种地方政府的控制力被适当地减弱,农商行则能够较为自主地决定其资金的有效投放方向。

3我国农商行跨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为实现对原始经营地区范围限制的突破,延伸业务网络,扩展服务对象群体,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对跨区域发展的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现阶段,我国农商行跨区域发展的模式主要有:直接设立异地支行、控股成立村镇银行、战略投资或参股异地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合并重组等(吴湧超等,2011)。这些举措对于我国农商行的发展壮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如在面对陌生的市场,陌生的群体时,怎样才能迅速适应并高效地开展业务经营;主要营业地区由于监管不善导致的资金缺乏等问题会不会给其他地区的流动性带来严重影响。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问题势必会形成农商行跨区域发展又一个新的阻碍。因此,通过结合我国农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我们分析、整理出了以下几个主要影响我国农商行跨区域发展的问题,并对其解决的对策提出了可行性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对农商行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3.1资本金相对缺乏目前我国的农商行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自身资本实力较弱,普遍存在资金供应不足的问题。而跨区域发展设立异地营业网点耗资巨大,且需要一系列配套的物品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此外,由于经营半径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管理成本增加。因此,为了解决跨区域发展带来的资本金缺乏等问题,走资本节约化道路和吸收存款成为了农商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资本节约方面,农商行可通过控股或者参股成立股份制村镇银行的形式,吸引当地投资者参股,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双边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还可以较少的资金实现规模效应的最大化。同时,农商行还可在多个地区设立自动存取款机网点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此外,在吸收方面,农商行可对在本行办卡存钱的用户实行激励机制,根据其存款数量多少给予不同的服务。如对于存款较多的客户可为其实行一定低价的理财产品免费机制,免费办理人身保险,逢年过节赠送本行的礼品等。这些特设的服务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吸收农民的资金,扩大存款,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当地民众对该行的认知度和良好亲民形象,加快农商行在异地扎稳脚的步伐。

3.2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农商行组建异地支行,需要增补大量的从业人员,而从总行抽调的业务人员只是杯水车薪,且由于对当地业务的不熟悉,使得农商行的跨区域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如今,农商行普遍采取招聘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方法,但这些应届生普遍存在业务实践不熟练,对当地的文化认知不全面的问题,因此,人才问题成为农商行跨区域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农商行可以采取加强同财经院校沟通与合作的方法,建立实习基地,进行人才储备。如2012年,江苏沐阳农商行与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合作建立了培训与项目研究基地,吸纳金融等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并对优秀的实习生予以优厚的待遇鼓励其继续选择该行工作。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该行的社会认知度及企业信誉;除此之外,农商行还可以通过分类指导式的方法加强银行内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如银行跨区域发展后管理链拉长,需要培养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银行跨区域发展后科技人员缺乏,需要培养学术科研团队;银行员工普遍存在对当地人文金融环境的熟知度不够,需要对同客户打交道的基层员工进行本土化培训等。最后,各银行还可以加强对内部的考核机制,如对业绩突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提高银行员工拼搏奋斗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于工作不认真负责的员工也要进行惩罚,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化运作,提高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

3.3风险控制问题农商行起步晚,以往的管理制度明显落后于股份制银行,对那些实行跨区域发展战略的农商行更是如此。银行的风险管理缺乏健全有效的控制机制,稍有不慎就会给银行甚至整个地区带来极大的损失。农商行的风险主要体现在:①新成立的异地分支机构多以新员工为主,业务不熟练,容易产生操作性风险;②出于扩大业务的需要,扩大了对贷款对象的坏账容忍度,贷款门槛放低,信息严重不对称,容易使一些贷款成为死账、滞账、呆账,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农商行在跨区域发展之初,应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督促异地分支机构落实当地贷款客户的经营及信誉情况,审慎放贷。同时应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避免不必要的操作风险。此外,异地分支行还应加强同总行的信息联络,建立健全该行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3.4面向农村的金融理财产品创新性不足目前我国农商行主要依靠单纯的存贷款利差以及收取手续费等方式进行盈利,对金融理财产品领域涉足较少。而在我国金融理财产品大肆扩张的今天,缺乏农村理财产品的创新机制会给农商行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农商行应面向农村积极设计适当的理财产品投放当地的农村市场,如可投放农业保险产品。农村地区的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而农产品的生长易受天气的影响,天气的反复无常经常会给对农产量的增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农商行可以通过为农民的农作物产量等农民担心的东西提供担保等方式,以赚取保费,提高盈利。此外,农商行可以针对当地的农作物产品设计相应的期权、期货,以对冲价格波动和市场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金融机构改革的浪潮下,农商行实行跨区域发展模式是应当慎重考虑的战略决策。抓住机遇,准确定位,合理布局,方能做大做强,否则异地分支机构会严重拖累农商行经营业绩及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于农商行的跨区域发展战略,本文认为应该顺应市场的要求,不能在政策好时贸然跟风,也不能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瞻前顾后,错失良机。因此农商行应当找准市场定位,广纳人才,审时度势,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控制,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出适应当地实际本土特色的金融产品。此外,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还要求农商行要立足所在城乡,准确定位,加强与当地民众的沟通,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制定一系列符合当地特色及政策规定的发展方针,力求在安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做大做强,做精做深,并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发展战略,以保持银行持续盈利能力,只有这样,农商行才能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站稳脚跟,立于不败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保军.关于中小银行开设异地分支机构的思考.金融电子化,2010(12).

[2]陈晞,叶宇.2007-2009年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07).

[3]卢独景.跨区域发展对城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的影响.金融论坛,2012(06).

[4]江锋,张晓东.物竞天成下的经营管理.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11).

[5]吴湧超,陈莹.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实践与发展思路.河北金融,2011(09).

[6]王长江.资本合作化蛹成蝶-江苏张家港农商行实施对外投资战略探微.中国农村金融,2012(18).

区域农业发展篇4

【关键词】庆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区域布局

庆阳市特色农产品丰富,绝大多数历史悠久,享负盛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步伐加快,特色农产品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苹果、烟叶、黄花菜、小杂粮、牛羊肉等特色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市已建成了一批品牌、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特色农业资源丰富

庆阳市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其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品享誉国内外。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已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久享盛誉。庆阳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具有“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杏乡”之美誉。庆阳市还是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其中69种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庆阳市农产品加工业规模逐渐形成

改革开发以来,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的推进,从2000年起,整个农产品加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整合,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下,农产品加工业由最初的无序发展逐渐进入一种规模化的经营,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从2005年趋向于稳定发展,然而同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却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充分说明了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竞争力在不断加强。

二、庆阳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区域差异

农产品区域综合比较优势是由该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按照以往的研究,选择代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因子,即单产(p)、播种面积(S)作为基本变量,构建指标包括效率优势指数pai、规模优势指数Sai,由于这两者相互制约关系较强,对两种优势指数进行几何平均,即可得到综合优势指数CCa(ComprehensiveComparativeadvantage):

CCa=■

其中,效率优势指数是指pai(productiveadvantageindex)为各种植区域某作物单产水平占该区所有作物平均单产水平的比率:

pai=■

式中,pij为i地区j种作物的单产;

pit为i地区的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pj为背景区域作物j的单产;

pt为背景区域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pai>1时,表示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i地区在该作物生产上具有产量相对优势;pai

规模优势指数是指Sai(Scaleadvantageindex)为研究区域某作物的播种面积占该区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值与背景区域同一比值的比率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Sai=■

式中,Sij表示i地区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

Sit表示i地区作物播种面积;

Sj表示背景区域j作物的播种面积;

St表示背景区域作物总播种面积;

Sai>1,表明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i区j作物的生产具有规模优势;Sai

1、庆阳市特色农业比较优势评价

为了对该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以庆阳市作为研究的背景区域,选择该地区特色产业:小杂粮、油料、苹果、杏、黄花菜、烟叶、羊、牛作为研究对象,节选1991年、1995年,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年农产品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pai),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同时为了消除各种指数的年际波动影响,计算了各种指数十五年的平均数(见表1),均值为八个县区的整体平均结果。

2、各县区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地区差异

根据综合优势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各县区的位次,其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各县区比较优势地区差异。

种植业农产品。就小杂粮和油料而言,庆阳市各县区的差异不大,发展较为均衡。比较突出的是西峰和宁县。从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可以看出,在小杂粮的发展上西峰无论是效率优势还是规模优势均占据了领头的地位,比较优势突出;而庆城和宁县虽然不具有综合优势,但其具有一般的效率优势。而生产规模相对太小(如庆城Sai=0.53)是导致这些县区缺乏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同样的问题也表现在华池的油料作物中,由于规模太小(如镇原、华池)导致了具有一定较强优势的效率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从而使得综合优势过低。因此,如果能扩大播种面积,挖掘潜力,则在这些地方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还是具有很大潜力的。

水果产品。在水果的生产方面,以苹果和杏为代表,庆阳市整体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尤其效率优势比较突出,其中以华池的优势最为明显。在杏的生产方面,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均位列第一。而在苹果的生产方面,效率优势尤为突出(pai=3.34)但其规模却位列最后,与其特别突出的效率优势非常的不协调。因此,应该扩大苹果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掘苹果的效率生产优势,重点开发水果产业的生产能力,提高整体竞争力。

畜牧业农产品。在畜牧业生产方面,庆阳市以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为其历来的特色优势产业。从比较优势分析看来,环县的羊和宁县的牛优势远胜于其他的地县,而对应的环县的牛和宁县的羊却位于相应位列的后位。所以,这两县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限制或放弃劣势产业的生产。

特色经济农产品。以黄花菜和烟叶为例,黄花菜是庆阳市极具特色的农产品,知名度较高。从比较优势分析来看,庆阳市整体具有黄花菜的比较优势,其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县就有西峰、镇原、庆城、合水、环县这五个地区,其突出优势可见一斑,且以西峰、镇原、庆城三地的优势最为明显,而正宁、华池、宁县却非常不具有比较优势,其中正宁几乎没有一点在黄花菜方面的生产优势,在这些地区可以放弃对黄花菜的生产。在烟叶方面,就庆阳市整体而言不具优势,但是正宁的烟叶却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比较优势,同时镇原的烟叶也具有较强的优势。

三、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与比较优势背离现象解析

庆阳市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基本与其比较优势相符,但是还存在着与比较优势的要求相背离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多数县区妄图兼顾所有的特色农业资源,而不知道自己的相对优势,从而没有按照优势来分工生产;二是部分地区面对市场的波动,既忘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又把握不准市场行情的变化方向,因而产生农业结构调整行为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背离了比较优势的要求。具体原因如下。

1、比较优势不突出

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本地区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而且还需要兼顾其他地区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从而准确定位,突出优势。从庆阳市的实际情况看,各县区对本区域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还主要停留在凭主观经验和对对方的大致判断上。最多也只是将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建立在一种与平均水平相比的基础之上,从而可能出现选择上的失误。这可能是庆阳市农产品专业化变动背离比较优势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2、盲目调整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波动是绝对的,而均衡则是相对的。市场机制就是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使之不断的从失衡走向均衡,又从均衡走向失衡。正是这种价格的经常波动,使得千万小规模经营农户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该扩大什么该压缩什么。结果是盲目调整,对原本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已经走向专业化生产道路的农产品轻易地进行压缩、调减,或者彻底放弃,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改种其他作物,从而造成与比较优势相背离的调整现象。

四、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产品加工业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都不可能具有完全的竞争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要素禀赋论,必须在农产品加工业中选择最具优势的产业,对弱项可以放弃,特别是既不具备资源优势业,也不具备加工优势的行业,必须敢于放弃。结合比较优势的分析,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扩大小杂粮、水果和蔬菜的播种面积,建立生产基地,严把质量,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农村小企业的同构性。同类企业之间通过兼并及合作,组成规模化企业。对于极具优势的作物比如黄花菜、苹果、杏、小杂粮、药材、烟叶等要把目标定位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进行规模化经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以资源为依托,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等因素,突出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竞争力。而庆阳市由于区域之间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各县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从庆阳市整体平均来看,已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有一些县区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甚至是显著的比较优势;对于庆阳市平均水平显示存在比较优势的产品,也并不是所有地区在该产品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有些地区已处于比较劣势。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在该市平均水平上显示具有比较优势,可以扩大生产的农产品,并不是说所有地区都应当扩大生产;相反,对于那些不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在这些产品上应当进行压缩生产,合理布局特色农产品发展区域(见表3)。

【参考文献】

[1]戴小枫、杜颜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与瓶颈[J].调研世界,2002(4).

[2]李姝睿、高阳、王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J].农产品加工,2005(3).

[3]聂亚珍: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分析[J].农业经济,2007(2).

[4]沈兆辉: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J].农机科技推广,2004(12).

[5]姚玉平:浅议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18).

[6]李亚红:农业资源环境政策的局限性与创新[J].环境保护,2013(16).

区域农业发展篇5

休闲农业庄园(或现代农业园区)。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和农业功能的挖掘和拓展,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新型的消费业态,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休闲农庄以乡村自然生态景观和农业规模生产等人文景观为大背景,以农事活动及农家生活为依托,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加工、经营,为人们提供观光、教育体验、养生休闲服务,并承载传承文化功能,是新型的休闲农业企业。随着全民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农庄将会需求和吸纳越来越多的包括本科毕业生在内的高素质从业者,尤其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本科生。截至2011年12月,全国休闲农庄已超过150万家,年接待近5亿人次。与此同时,湖南省具备一定规模的休闲农庄达到3811家,年接待游客7184万人(次),建立种养基地81.5万亩,直接吸纳农民就业24.2万人。仅长沙市就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庄1000多家。虽然休闲农业产业已达到相当规模,但在提质、增效方面还存在很大空间,尤其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品质亟待提高。最近几年涌现出的类型多样的现代农业园区,如农村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园区、生态农业园、生态餐厅园区等,其发展也存在同质发展、品牌不强、从业人员素质欠佳等相似现象。虽然国内部分农林水高校也开设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但其人才培养方向以农业科技推广为主,少有涉及到现代农业园区人才培养,湖南省高校中也仅有我校开设了此专业。这些都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本科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涉农企业或农村协作服务组织。在当前社会体制下,服务“三农”的机构除政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外,涉农企业是主体,一是为农产品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和服务的农资企业,二是农产品生产企业,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农产品流通企业,具体是指那些从事农作物、畜禽等农产品生产、新品种选育、产品采集、加工、销售、研发、服务等活动,或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销售、研发、服务活动等行业企业。截至2010年12月,湖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3120家。与此同时,农村土地“银行”、农民合作社(如棉花合作社、柑橘合作社、蔬菜合作社)等农村协作服务组织机构不断增多,截至2010年12月,全省农民合作社共有6777个,所带动的农户约262万户。多年来,我校与湖南省多家涉农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仅2009年株洲攸县就有30家涉农企业与我校进行了产学研对接。湖南省数百家涉农企业和农村协作机构,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发展思路狭窄、政策法规不尽熟悉、行业人才短缺等困境,这为广大农科类毕业生提供了良好机遇。

县、乡、村等基层组织。尽管湖南省乃至全国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已多年,但相当多的县、乡、村、组大学生到位情况不尽理想,且大部分均集中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或点上,且这些大学生流动较快,长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数目不多,基层党政组织还是缺乏既懂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了解农村区域规划,又熟悉农村政策法规、善于农村社会管理的专门基础人才。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倡导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最艰苦的角落去,到最能展现才华、回报社会的地方去,所以,该专业毕业生深入县、乡、村、组等基层组织工作,既是社会所需,更是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展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途径。

农技推广部门。我国农技推广目前仍以政府为主导,但在以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为特征的条件下形成的政府农业推广体系,在推广理念、推广内容、推广方式方法,特别是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投资渠道等方面,曾一度呈现“线断、网破、人散”,低效益、低效率等诸多不适应,亟待发展公益性、高效性的农技推广体系。在这种形势下,在学校受过专门教育和实训、工作热情高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将更好地转变农民观念,传授农民技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较好地实现由单纯技术指导服务向技术信息、教育培训、决策咨询等综合服务的转变,由单纯技术指导服务向“种养加”、“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服务的转变,由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全程服务的转变,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更快地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更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本文作者:曹晖朱华武邓艳杨云傅志强张海清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区域农业发展篇6

[关键词]城乡接合区域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城乡接合区域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前沿地带,又叫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是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具有“亦城亦农”的特征。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这一区域兼具城市与乡村的特点,是城乡功能的过渡区,也是城乡功能的混杂区。这一区域经济形态复杂、发展活力最强,是城乡一体化要求最迫切的地区。接受城市辐射,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日益融合,这是城乡结合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乡接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由于发展机遇和片区差异,城乡接合区域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存在大量的传统低端服务业,同时仍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农村地域和农业人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的从业空间和收入渠道还不可能与农业相脱离,传统农业仍占有一定比重。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粮食种植业比重己不断下降,“高产”也不再是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农民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农民的生产方式己悄然发生变化,非农产业和服务于城市的特色农业比重不断上升,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明显增加。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调整产业结构,强调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资金的合理充分利用,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特色”进行农业生产或提供服务的新型农业发展形式,则顺理成章地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进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这种选择有利于城乡接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更有利于生态旅游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这是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1.什么是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而言的,是具有区域地缘、工艺特色和高新技术特色的农业产业总称,其最大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发展特色农业,就是根据一定区域内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极,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形成特色农业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传统优质名牌农产品的开发与发展,二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三是在原有传统农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开发改造、包装和加工,形成更具特色的新产品。

传统农业以小生产为特征,规模小,商品率低,科技含量低,是“小农经济”。面对现代经济社会的新挑战,城乡接合区域发展生态特色农业,走特色之路,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有利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能形成一定规模,对当地经济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化,可以很好地弥补城市经济的多元化,调整城乡接合区域的经济发展思路,形成富有活力的特色产业带。

2.依托产业化要求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自20世纪90年代从山东诸城、维坊等地发展而来,它是对农业和农村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一种经营形式,通过公司、基地和农户的纽带关系,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能积极促进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早在1998年10月中央召开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中就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之一。”产业化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有效手段,是农村经济登上新台阶的突破口,特色资源开发、技术开发、规模化开发和基地化经营,特色农产品的深度市场开发和资本运作等方面都离不开产业化经营。

特色本身是一种生产力,但产业化经营为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可以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建立独具特色的产业区。所以,要不断推进城乡接合区域的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道路。

二、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1.综合经济较差,产业发展缓慢。城乡接合区域大多是由农村演变而来,城乡管理体制直接冲突,城乡差距较为明显,产业发展缓慢。大部份城乡接合区域集体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缺乏可靠来源,除传统农业外,大多借助“瓦片经济”即大量盖房屋以对外出租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流动人口多,存在大量的传统低端服务业,影响当地产业发展环境,严重制约了当地产业的优化升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实体较少,体量较小,层次较低,集体经济发育不足,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单位分散,规模效益较低,农民没有稳定增收的产业依托。

2.基础不够坚实,农民缺乏组织。城乡接合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总体来说缺乏战略性调整,缺乏有序组织和科学的总体规划。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格局没有改变,农产品品种结构单一,产品品质较差,大多数农户仍属单兵作战,无法形成规模经营,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现有合作组织内部机制较松散,利益机制没有形成,没有形成龙头组织,形不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影响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农业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较短,整体效益不高。

3.缺少龙头企业,主导尚未形成。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然而目前在城乡接合区域内很少有企业将资金投向农产业,真正能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品牌意识不强,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企业自身实力和带动力不强。

4.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农民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技能型劳动者少,苦力型劳动者多,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差,经营观念落后且思想保守。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农业企业家”太少,现代化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同时政府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组织尚未真正建立,服务内容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三、城乡接合区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1.依托特色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产业化与生态特色农业相辅相成,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要立足本地状况,综合考虑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找准切入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定位专业化发展方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实现区域布局,促进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要提升传统农业,使之与现代农业相融合,加大对农业生产基地基本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高效生态特色农业示范园区,树立绿色、环保、安全健康的产品形象,培育支柱产业,创出品牌,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

2.增加农业投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是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政府应该着眼于改善龙头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大力加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整体实力强、市场信誉好、科技水平高的大企业开发生态特色农业。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基地建设、土地政策、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具体优惠和扶持,为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要把有限的投入用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规模,壮大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化。同时要看到,仅仅做大做强一两个龙头企业是不够的,要形成多个龙头企业竞争的局面。

3.建立多样化利益联结机制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企业和农民是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的主体。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高,越能增强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要进一步探索“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行业协会+农户”等多种类型的产业组织方式,实行公司制运行,企业化管理,用企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用工业化的要求发展农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互惠互利,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4.坚持抓好农业产业化与地方特色的结合。特色农业关键在“特”。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抓好创意提升,形成独特品牌。以绿色食品为品牌形象,以健康无害为宣传特色。迎合城乡居民“新、奇、特”的消费变化,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引导,大力培育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商品变礼品,把农产品变成艺术品,打造特色农产品。延长产业链,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如:从本地着眼,主导产品有哪几方面的优势,每一优势又可有多种利用方式,再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又可形成若干系列的加工产品等。

5.加强农民文化教育以提高特色产品科技含量。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健全技术推广、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开展生态特色农业的科研、示范和推广工作,提升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充分认识到区域品牌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依托骨干龙头作用,打响区域品牌推进品牌带动战略,打造一批名牌产品,提高竞争力。

6.推进特色农产品市场化营销。要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支持和逐步发展各种营销组织中介,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市场和专业化市场,加快建立市场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快农业网站建设,丰富信息量,引导企业、农户按市场需求发展并能有效规避风险。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使产品更有文化内涵,促进特色农产品市场化营销。

7.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产业。抓好功能拓展,将发展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积极发展都市农业、景观农业。近年来,乡村旅游己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及旅游界的重视。要将注意力投向这个大市场,全面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为城市提供鲜活农产品,为市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及观光休闲的场所;着力打造“乡村乐”品牌,形成一定规模的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它既是对传统农业的拓展,也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另外它还具有信息交换、社会文化的功能,通过城乡旅游互动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发展农业观光游为突破口推进小城镇建设,形成了城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使城乡接合区域成为宜居新区、城市经济服务带和环城休闲景观带,助推城乡接合区域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发展农业特色,促进山区经济增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1)24-25

[2]洪银兴.阶段改革和发展的秩序[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吕火明.论特色农业[J].社会科学研究,2002(3):27-30

[4]叶永青.论特色农业产业化[J].农村发展论丛,1996(5):14-15

[5]李亚.论以市场化带动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J].现代商贸工业,2009(7):90-91

[6]李锦桃.文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产业化论坛,2010(23):15-16

[7]何勋.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1-44

[8]胡际莲,周淑清.探讨“城乡接合部”的统筹建设发展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10(8):85-88

[9]熊宁,曾尊固.试论调整产业结构与构建区域特色农业[J].经济地理,2011(5):565-568

区域农业发展篇7

一、新形势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的要求

1、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进入“新常态”时期。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此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这种形势,非常有必要对农村与区域发展人才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如何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构建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提出了新要求。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绿色化”建设,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理念,现代农业正在进入生态化、循环化、低碳化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阶段。农村与区域发展人才需要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掌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社会管理及规划设计等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3、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正在协调推进。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减少农村居民数量,促进更多的农民“进城”,在城市工作并安家落户;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现象、新问题,而这些应该是农村区域与发展领域学生当前需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二、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1、生源结构多元化,专业基础较差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生的本科专业学位结构比较复杂。根据郭时印等(2009)调查,农业推广硕士考生主体是行政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为例,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学生占大多数,但还有很多其他学科(如教育学、文学等)的学生,而且具有农林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占的比例很小,专业基础比较差。

2、师资队伍比较缺乏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多年,但师资力量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高校长期以来单一地采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现有学校专业领域的科研优势和教学资源主要围绕科研项目运转,倾向于相关学术研究,致使许多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根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尽管配备了第二导师队伍,但第二导师实际参与度不够,尚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3、实践能力培养较难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专业学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重要。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看,注重实践教学已经成为这些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共同特征。而我们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研究生普遍对农林发展缺少感性认识,迫切需要直观、生动的实践机会。但目前实践教学机制不完善,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以课堂理论课教学为主。尽管制定了实践教学方案,但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难以开展课程实践观摩、调研等活动。

三、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提高生源质量

对于应届本科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广播、校报、论坛和各类学习讲座等途径与场合,宣传现代农业,激发青年学生投身农业的热情,传递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报考与培养信息,引导具有农林学科和农林经济管理知识背景的本科生报考;对于从事农林经营管理的在职人员,则可以通知互联网、农林行业通讯和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传递研究生招生信息,扩大领域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些渠道宣传,吸引具有农林学科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进校学习,提高生源质量。

2、建设师资队伍

加大对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的支持,培养一支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的导师和任课教师队伍;要完善“第二导师制度”,充分发挥第二导师作为实践导师的作用,并增加第二导师的权利与责任,为研究生实践研究提供指导与帮助,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第一、第二导师的互补作用,共同培养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可以建立课程组,落实教学任务,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稳定任课教师队伍。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在农业推广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重视实践教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研究教学方法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渗透到专业课教学工作中。要增加实践参观考察环节,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开设实践类课程,由外聘实践单位的专家以专题讲座方式授课;建立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导师、任课教学队伍,更好地发挥第二导师作用;尝试改革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制度,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论文之外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工作报告等实践研究成果。

4、教学和研究要紧跟形势发展。专业硕士是应用型人才,教学和研究的内容要紧跟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农村绿色发展的途径与技术手段等,为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碧芬等.以农科大学生创业为导向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6):87-91.

[2]林建华、沈月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2012,30(2):52-54.

[3]郭时印等.农业推广硕士生源问题调查及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3):33-36.

[4]李茜等.“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6):45-49.

区域农业发展篇8

关键词: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我国经济贸易;作用;分析

1对于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经济贸易的关系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仍旧处于较为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区域农村经济调整和发展的重要时刻。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体制的不断变更和改革,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也呈现着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也逐渐的向多元化的形式转变,有专家学者对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发现最近几年,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整体经济贸易的影响日趋增加,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越发向复合型趋近。但是在实际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不稳定和区域性的特性,严重的制约了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为例进行分析,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仍旧处于较低的阶段,同时也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此外,还受到当地市场经济信息应用率较差的影响,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性影响。因此,每个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一定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结合实际的政策规章制度内容,使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具协调性,同时也更能满足整体性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笔者针对此问题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贸易的作用进行了分析[1]。

2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经济贸易的作用分析

2.1调整并优化经济贸易产业结构

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处于迅猛发展状态,因此,在发展我国整体性经济的同时,也要切实的根据本国的生产条件,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予以探究,也要明确区域农村经济对于我国经济贸易的实际作用。区域农村经济对于我国经济贸易作用尤其大,因此,一定要对农村经济予以统筹,并力求提高区域内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也有利于调整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协调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结构。首先就要促使区域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并对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予以优化,进而利于对其他农业经济资源的整合,将全部有利资源融入到实际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中,而后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产出能力[2]。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整体性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我国经济贸易产业结构予以优化和调整,现阶段我国的区域农村经济的产出能力仍显不足,但是整体性的农业经济发展仍较为稳定,当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出现结构不稳定时,则可以充分的利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势,对整体性贸易经济的发展结构进行优化和整合,促使经济贸易的发展更为科学和高效。

2.2利于经济贸易趋向于信息化发展

可以创建信息监测系统以及信息速报系统,将较为高效、科学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传达给欠发达的农业发展地区,这样可以将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推广给有需要的区域,转变当地区域内人们的思维模式,逐渐的实现自动化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会逐步将我国整体性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向予以转变,并对经济贸易的发展模式予以优化和调整,极大的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而在此发展背景下,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对于我国整体性的经济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就要积极地对这一现象予以协调,良好的利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中所体现的优势,加快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速度,但是,首先还要明确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明确区域农业经济对于我国经济贸易的作用,而后再制定较为科学的、完善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整体性经济贸易的发展和进步,也逐渐的达到优化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结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佺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陈勇.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序列研究———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12.

区域农业发展篇9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区域差异;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65-03

一、问题与框架

“互联网+农业”主要是指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计划、劳动过程、农产品销售等,以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标准化生产、形象品牌化、科学化管理、创新化销售等几个方面的特点使其区别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随着“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及应用,如何创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路径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目前,“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尚在培育与探索阶段,多数研究还处在对其定义、特征、模式及对策等方面。李敏(2015)认为“互联网+农业”是指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使互联网技术与农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的方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蒋融(2015)认为我国“互联网+农业”处于摸索的时期,其在农业生产各环节、领域的应用还相对有限,但它给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夏青(2014)提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几种发展模式,如智能农业模式、电商模式、产业链模式,通过融入互联网技术,从生产、营销、融资等环节优化农业生产,创新产业链,成为克服传统农业弊端的新型经营方式。刘玉忠(2015)根据我国“互联网+农业”的现状,提出依据国情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战略规划、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等多项对策。梳理相关的“互联网+农业”文献,发现学者们基本上认同“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提供良好的契机。对于“互联网+农业”的定义、特征等问题阐述得比较多,多为定性分析,实证和案例分析较少。“互联网+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学者们提出从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资本投入、创新监管方式等方面入手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互联网不是农业的灵丹妙药,要对“互联网+农业”冷思考。

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首次提出竞争优势理论,其认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以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基本竞争优势,一种是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另一种是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如果企业参与所有市场活动的累计成本低于其竞争对手的成本,那么它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低成本优势;如果企业能够提供给客户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具有独特性的产品,那么它就在市场竞争中拥有差异化的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主要是指以特殊资源为基础的资源经济优势(如特殊的物产资源、较低的原料成本和廉价劳动力等),可以视为一种较低层次的竞争优势。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主要是通过创造更契合客户需要的差异型产品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由于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更难以模仿,可以将竞争优势较长期的保持下去,可以将其视为较高层次的竞争优势。波特将获取不同层次竞争优势的方法总结为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互联网+农业”,既符合规模化的农业经营发展路线,又融合了新兴的互联网科技技术,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经营形式。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可以将不同区域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不同的层次上。采取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发展路径,必须发现和开发具有成本优势的资源,着重降低成本的运行空间。因此,可以选择以电商模式为基础的发展路径,利用互联网优势将农贸市场向电子商务平台转型,培育新型的互联网技术人才,使农民参与进来。“互联网+农业”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就是要实现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使其区别于其他的农业经营发展方式,独具匠心的营造高技术含量的农业发展潮流,以自身的竞争优势发展智能农业模式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二、“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原因分析

目前,“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在农村地区生产建设中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并逐步开发以“互联网+农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截至2013年底,我国农村地区使用互联网的农民已经达到了1.77亿人,同比增长了近2000万人,增长率为13.5%①。大规模的农村网民增长以及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给“互联网+农业”的农业发展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相关的涉农网站也在不断增加,并农业市场的供求信息、更新农业优惠政策、提供各类农业资讯服务及建立农产品贸易电商平台等,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寻求更大的突破。

首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状况。2013年东部地区GDp总量为32.2万亿、中部地区12.7万亿、西部地区12.6万亿,东部分别是中、西部的2.5倍;人均GDp东部地区为6.24万元、中部为3.54万元、西部为3.45万元,东部地区分别是中、西部的2倍;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1万元,较中部地区0.84万元、西部地区0.68万元有明显优势②。东部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带动区域内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农民接触互联网的机会增加、成本降低,冲击农民保守的观念,推动农民创新“互联网+农业”的建设渠道和积极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市场开放程度不高,“互联网+农业”的培育度和成熟度低,相关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降低农户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意愿,造成“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规模小、速度慢。经济的发展状况影响了发展“互联网+农业”的规模和速度,信息、技术等应用水平也制约“互联网+农业”的培育和发展。

其次,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也是影响“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整理《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可以得出2012年各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大部分的农民处于初中文化水平,西部地区三分之一的农民文化水平是小学程度。就各地区的差距来看,东部地区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比重远远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全国各地区遥遥领先,东部地区农民的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高;西部地区大部分的农民教育水平处于小学和初中程度,高中以上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0个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1.52人,远低于东部地区的21.89人;中部地区比重与整体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当。总的来说,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更容易接受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因此,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更具优势。

第三,各个地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及通讯设备的建设和配备水平存在差异。发展“互联网+农业”,离不开最基本的网络基础设施和通讯设备。东部地区凭借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为完善的网络配套设施,形成了配备较为齐全的农村网络,网络在村的覆盖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同时,网络技术应用必需的通讯设备设施也较为齐全,先进的通讯系统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较差,互联网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基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素质高低等因素,一些地区的农民很少涉及“互联网+农业”的知识和应用技术,甚至从未真正了解互联网技术如何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导致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还相对迟缓,导致农业现代化发展也落后于其他地区。

三、竞争优势与“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路径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可以结合差异化的区域资源禀赋,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

(一)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农业”的低成本发展路径

1.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设施建设与信息技术是制约中西部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难点。“互联网+农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度在农业农村领域大范围扩张这一重要前提。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如电脑、宽带设备等还相对少、普及慢,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相对薄弱。电脑等设备的户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其他地区,懂上网、熟网络的农民还不多,互联网普及率低于30%,甚至70%以上的农民表示不太会使用网络。因此,国家应该在创新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和在实践引导层面予以支持,通过财政补贴及政策优惠,吸引电商企业或网络商扎根农村,推动“互联网+农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同时,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推广电商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懂技术、会管理的互联网技术人才投入到农村互联网发展建设中。

2.农贸市场向电子商务平台转型

“买贵卖难”的困境经常出现在以往单一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中。由于产销信息不对接、流通环节繁冗等问题,新鲜的各类农产品从生产基地出售到市场、市民手中和餐桌上需要多重环节。通过电商平台能有效地共享各类农产品销售供求信息,减少流通和交易成本,减少环节缩短时间,实现农产品与顾客的精准对接。中西部地区结合区域内资源丰富的特点,努力创新区域特色的“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电商由简入繁的从小点上到大平台转型,打造一批o2o的直销模式。具体而言,一方面是打造一批如淘宝、京东等综合类农产品电商平台,构筑区域内农产品的“网上农贸市场”。另一方面努力开创新的提供综合服务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如成都的“菜易通”,实行大宗农产品网络销售与技术推广相结合。

3.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目前,互联网人才短缺是造成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信息化通讯网络较以往也得到不断完善,各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快,但该地区互联网相关人才匮乏,农民对“互联网+农业”的知识不了解,互联网营销人才严重不足。因此,中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与村委会要鼓励农村的年轻劳动力以及下乡干部、大学生村官等新生力量敢为人先投身“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中,开创电商平台融入农业生产中;利用财政拨款和政策优惠,吸引外来资金和互联网人才参与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选择与地方大专院校合作,对农民进行互联网技术培训,教会农民相关电商技术、技能,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鼓励涉农类院校的毕业学生到农村开创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等。面对人才匮乏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将思维活跃、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培训成为拥有互联网思维、能掌握信息化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以种养大户、返乡创业农民为主要对象,打造区域内具备竞争优势的互联网电商大军。

(二)东部地区“互联网+农业”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1.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农业生产各环节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基本上根据农民个人的主观经验进行播种、施肥及灌溉,耗时费力,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危害。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东部地区通过发展“互联网+农业”的途径,采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把控,使农业生产种植变得更加及时、有效、精准。互联网技术进入种苗培育、水利灌溉、机械化收割、后期加工处理等农业生产环节,都受到严格的标准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及精细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了解市场信息,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和水资源,规划农产品培育时间,制定农产品贸易时节等,形成农业数据资源平台,对农业生产各环节进行合理的整合和改善,使农业生产高效、智能、安全。

2.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的深化

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把控制的端点从人延伸至物体上,通过采集信息、传播信息,让人与物、物与物相连,从而实现实时、有效、远程及智能化的操控,即物联网技术。东部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在物联网基础上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利用大数据资源,融合为“互联网+农业”的全新路径。东部地区利用经济、科技、人才等先天优势,构建物联网平台,开发出适应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质量检验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土壤质量监测系统等,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各环节实时监控,收集信息并分析处理,将智能化理念应用于农业发展中,加快智能农业发展的实现。将收集的数据信息与政府相关部门、农科站等采集中心实现共享,有利于指导农业进行农业生产,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智能化,这也是未来东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互联网+农业”融入农户和农业生产的主要手段。

3.利用互利网技术发展智能农业

东部地区拥有领先其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要创新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开发智能的农业生产设备,如研制和利用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组建智能温室监测系统等;通过遥控无人飞机来取代传统人力施肥喷药,利用数据与实际状况控制其对作物喷洒的位置和量;利用先进的采摘机器人替代传统的人工采摘,利用传感器、红外扫描设备来获取果实的信息并判断其成熟度,据此考量是否采摘。这一系列的高新技术正是未来东部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趋势所在。以互联网技术和高新技术为基础,集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为一体,实现“智慧”与“农业”连线,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品质和效率,逐步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结合,是东部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和现实路径。

四、结束语

中国区域广袤,各地发展水平不平衡,单一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不适宜地区差异化现状。根据区域差异的客观事实,运用竞争优势理论,结合区域内可获得本土资源、经济水平和互联网基础设施选择“互联网+农业”不同的发展路径。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可以选择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以获取区别于对手的竞争优势实现“互联网+农业”的快速成长。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则可运用低成本的发展路径来培育“互联网+农业”,鼓励农户利用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发展“互联网+农业”。

参考文献:

[1]李敏.“互联网+农业”视域下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06).

[2]蒋融.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J].经济论坛,2015,(08).

[3]夏青.用互联网思维做农业[J].农经,2014,(08).

[4]刘玉忠.“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07).

[5]朱启臻.互联网不是农业的灵丹妙药[J].中国农村科技,2015,(09).

[6]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7]石盛林,薛锦.竞争战略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1,(04).

[8]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结构[J].广东农业科学,2015,(09).

作者简介:

区域农业发展篇10

关键词:农村建基地抓点校区域研修教师专业发展

农村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占有绝对多数,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农村孩子的成长。如何推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建基地校,抓点校,开展农村区域研修。通过发挥基地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抓好区域研修点校的基础上,带动整个区域乃至全县、全市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建立基地,确定点校

我们是市级教研部门,所以在开展工作时,先与各县区进行了协调沟通,分别确定了四所城镇中学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城镇基地校,确定了四所农村中学为农村区域研修点校。

二、制定方案,开展调研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情况,我们开展了以“教师专业素质情况”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这次调研活动采用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调查研究与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相结合的办法,取得了显著成绩。

普遍调查采取情况统计分析的办法,抽样调查是深入四所农村点校,采取问卷、座谈和深入教学教研活动等方式,了解教师的专业素质情况。

1.教师的基本情况调研。

制订详细的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下发到各校。具体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第一学历及专业、最后学历及专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级别等。掌握了这些基本情况,就为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2.课堂教学现状调研。

各学科教研员深入四个农村点校课堂,通过听课、看教案、与教师交流等方式,了解各学科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教学能力等。教研员在听课后,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专业指导,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调研结束后分学科形成学科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最后汇总提升,形成农村初中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3.教研活动现状调研。

在每个农村点校参加一个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并与这个教研组的教师座谈,了解农村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形成农村初中教研活动情况报告。

4.问卷调研。

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形式。问卷设计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问卷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了解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情况,并分块形成调研报告。

5.与校领导座谈。

通过设计好的座谈提纲,了解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情况及教育教学质量情况。

6.总结反馈。

在完成上述活动后,教研员将听课情况及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向所在学校领导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同时,我们对调研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整理,并撰写了“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情况”调研报告,确定了农村区域研修的方向,制定了研修规划。

三、立足实际,开展活动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区域研修工作的基本思路为:抓住一条主线,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促进四个发展,即学校学习化、教师专业化、教研员专家化、教学高质量化;采用四种途径:专业指导、示范引领、主题研讨、资源共享;达到一个目标: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任务包括:构建成学习型组织,包括领导、管理、引领等组织机构;形成促进教师发展的机制,包括计划、运行、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同伴合作、自主研修的氛围,使研究学习成为教师自我提升的内在驱动力,养成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专业发展能力;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总结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方法及经验;发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学校及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

1.成立组织,保障区域研修工作的有效开展。

(1)成立农村区域研修管理指导组织。

具体分为三级:市学院建立市农村区域研修领导小组:由市学院分管领导和学科教研员组成,负责区域研修活动的策划、组织和领导。各县区建立研修管理指导小组:由县区组长和学科组长组成,各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初中教研的业务校长为组长,中教部主任为副组长,各学科教研员为本区域学科研修的组长,在区域研修校中按学科选出一名副组长。各区域建立研修领导小组:由区域研修点校校长任组长,成员校校长任组员。

(2)组建学习型组织。

各区域研修组织根据需要组建学习型组织,打造研修团队。学习型组织至少包括以下两个组织:一是学校学科教研组,主要由本校本学科或相关学科教师组成,由学校学科教研组长负责,进行日常教学研究;二是校际联合的区域学科教研组,要求每个区域每个学科组建成一个区域研修学科教研组,由区域研修体学校的学科教师组成,由进修学校和区域研修学校共同协商确定学科研修教研组长,主要进行教学疑难问题研究。研修指导由市、县教研员共同负责。

2.指导引领,保障区域研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1)定方案,送指导,助推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制定区域研修方案。在2014年与确定的区域研修点校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撰写“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情况”的调研报告,制定初中部农村区域研修方案。

二是进行培训指导。首先,对农村区域研修校进行培训,主要培训区域研修点校建设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其次,指导基地校制定区域研修方案。最后,指导点校开展研修活动。要发挥省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示范校的经验、做法指导和带动点校的发展。通过抓基地、抓点校,以强扶弱、以点带面,激发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助推薄弱校的进步和发展,引领和推动整个区域教研的发展和提升。

(2)定主题,抓教研,助推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各县、区学科教研员负责指导本学科教师分析教师素质和教学现状,找准薄弱点,确定研修主题,制定研修方案。市学院教研员提出年度研修主题,供各学区参考。

确定研修主题时要结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力争做到:从小问题入手,解决教师所急、所惑,重过程、讲实效。

(3)给任务,压担子,推动研修活动有效开展。

一是任务驱动。通过制定区域研修方案,给基地校和点校任务。各点校制定自己的研修方案,研修计划,校际间的区域性学科教研组按照学院要求,定期完成相应的研修任务。学校学科教研组要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校际联合的区域教研组要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学科教研组要每月上交一次教研活动纪实,市县学科教研员要对活动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提出改进措施。各学科教研员要定期给点校及研修成员校教师任务,组织开展活动。

二是课题拉动。各学科根据各县区域研修校的教研活动主题及调研情况,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要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力争做到:从小问题入手,解决教师所急、所惑,重过程、讲实效。

三是城乡联动。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示范校的作用,学院初中部为城镇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与农村研修点校结对,通过拜师、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将示范校的经验和做法辐射给区域研修校,在榜样的带动下发展提高。

四是网络互动。各学科通过QQ群进行学科交流、研讨活动;通过教师研修网,为区域研修校教师提供各种教学、学习资源,并及时将各种活动的开展情况上传。点校学科组长定期组织学习研讨,并将学习过程及困惑及时反馈给市县教研员。

研修形式采取网络研修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科教研员要组建学科研修QQ群。平时的研修活动,通过网络研修对点校的研修活动给予指导,帮助教师解决研修中的实际问题。各研修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和要求开展工作。市、县教研员定期深入点校进行具体指导。市学院选择适当的时候对点校教师进行培训。

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农村区域研修工作初见端倪,点校培养硕果颇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推动了学校的专业发展。我们希望农村区域研修的道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平坦,越来越有效地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