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方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3:25

劳动教育方针篇1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文教政策,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

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培养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十七大”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年“十”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方针”的总要求和具体要求

教育方针的总要求阐明教育的性质、方向、宗旨、原则等,是教育的总则;具体要求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教育的内容。“方针”的总要求有的不需要具体实施,只需要了解遵守就行,如教育的性质、原则等;有的需要融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如“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等;有的抽象、笼统、大而空,如“为人民服务”、“素质教育”等。“为人民服务”抽象空洞,不好实施,不如改变一下提法,把“为人民服务”改为“服务人民”,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只提出了服务对象,却不知道为服务对象提供何种服务,具体要做什么;而服务对象没有提出要求也不可能提出要求因为它处于被支配地位,只能接受不能要求,“服务”只是教育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客观需要,因而失去了提出的意义。后者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凡是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就应尽力提供服务。不仅能明确教育该做什么,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能把教育引向正确的道路。又如“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素质教育都不够清楚,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实施方案,所以缺乏有效实施,除了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外,没有发挥更多的作用。不仅如此,还产生了误解,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搞体音美,所以特别加强体音美教育,真是幼稚可笑。其不知素质教育是针对整个教育提出的,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是对某几个科目的加强。在正常时期,“方针”的总要求除有的不够具体外,在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具体要求发展“德智体美”也没有错,这些都属于发展范畴。那么,我们的教育几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发展缓慢,培养不出什多少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三.教育方针的缺失及其影响

1.“方针”的缺失

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智体美”并不是教育的全部而是一部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远大于德智体美,在德智体美之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构成教育目标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内容“方针”尚未涉及,如人本(除德育以外的部分。下同)、实践、科学、运用、创新教育等。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不难看出,“人本(含体育,体育属人本教育范畴)、知识、科学、实践、运用教育以及美育等”较之“德智体美”更全面、更切中教育实质和教育目的。

下面具体谈谈“方针”在几个方面的缺失情况:

以人为本(人本)教育的缺失。人本教育包括人性(人的本质)、生命活动、价值意义、存在与发展教育和德育(心理教育)等。从人本教育内容看出,人本教育包括德育,远大于德育,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育,缺略了德育以外的人本教育内容,从而影响人的完美发展。

实践、运用教育的缺失。“方针”曾多次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02年又加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缺略与大自然结合――但由于闭门办学和应试教育等原因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无从结合,后来索性将两者一并取缔,以致教育长期脱离实际,学不以致用,实践、运用教育终为空白。

“劳”的尴尬。由于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所以曾经一个时期,教育方针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设置了劳动课程。后来“劳”被取消了,并为此作了解释,说什么“劳不能与德智体美并列”,“德智体美已涵盖了劳”等无稽之谈。这些不过是搞关门办学、应试教育的托词。劳动教育意义的变化:从劳动品质、吃苦耐劳和劳动是生活的需要的角度讲,劳动教育是有意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校环境卫生都要请清洁工打扫绝不是好事。但传统的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劳动锻炼而不是劳动科学实践,虽然劳动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但锻炼身体更应该是体育的事,没必要采用纯体力“劳动”的方式来达到锻炼的目的。所以,学校把劳动课改为“劳技”课就有意思了。“劳技”课是劳动技术课的简称,劳动技术带有技术性、探索性、研究性和创造性等,这就和创新教育搭上了,所以应大力提倡。劳动是一种实践,把劳动课转化为实践课,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方式,可是我们既取消了劳动课和劳技课,却未曾增设实践课,这是教育的又一缺失。

科学创新教育缺失。除1949年提出教育是“科学的”,“爱科学”是全体公民的公德外,在以后几十年的教育方针中从未提及科学教育。“方针”对科学的忽视导致大学科研薄弱,中学缺乏科学教育,小学一直到近几年才开设科学课,但被边缘化,远不如体音美受重视,传统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使科学课缺少科学实践而失去科学的意义。科学教育的缺失使学生成为“科盲”,对国家科学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前后无关联的教育方针。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既然“方针”只要求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发展,并没有劳动方面要求,那“劳动者”是从何而来的该教育方针的正确表述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才能前后照应,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达到正确实施“方针”内容的目的。

还有,方针用列举法表述“德智体美”培养目标,如果列举不能穷尽所有元素或不能根据元素的变化而变化,就不能完整地呈现事物和科学地表达事理,方针的缺失即属于这种情况。

传统的应试教育和模糊、片面的认识是“方针”内容缺失原因。方针的缺失形成教育短板,先天性不足铸就教育亚发展。

2.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

“方针”决定教育。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是发展“德智体美”,所以,课程和教学完全按照“德智体美”设置和实施。这就注定了教育的缺陷和畸形发展。(1)片面性。“方针”把教育局限于“德智体美”的狭小范围,缺略了许多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内容如科学、实践、运用、创新等,使教育缺乏完整性、科学性、创造性而成为残缺不全的半个教育。学生因创造性教育的缺失难以成才,以致无论是高科技人才还是实用人才都十分欠缺,使我国创新能力低于众多发达国家。(2)不科学。“方针”以偏概全,抓芝麻丢西瓜,没有科学、实践、运用等内容,造成科学创新、运用教育等缺失或严重缺失。(3)教育目的缺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优秀公民,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践探索,科学研究,创造创新。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作为培养人的目的,(学习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知识的运用)其他目的都没有,这是教育方针内容的严重缺失导致教育目的缺失。(4)无重点学科。一是许多重点内容未纳入方针;二是受所谓“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幼稚无知的影响,将已开设科目“公平”了,没有了重点学科,只有“控制学科”和“非控制学科”。各行各业都有重点,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唯独教育没了主次轻重。若教育真无重点可言,那何以把科技创新教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又如何实现科技强国梦

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内容,却没有创造性内容,学生缺乏创造历练,没有本事,不能用。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与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无关,当然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是问题所在。教育方针的具体内容限制了教育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

3.大半个世纪不变的培养目标

我国建国初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1957年主席把培养目标定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从1957年到1995年近40年时间,一直执行的是“德智体”几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所不同的是,1995年在提法上多了个“等”字,但实际上仍执行的是“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后来又恢复到1951年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只是把德育放在了首位。60多年来,教育一直徘徊在德智体和德智体美之间,多少教育精华从我们的“方针”身边溜走!人类在发展,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化高科技时代,中国经历从一穷二白到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技强国的巨变,而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可怕的事情!时代变了,教育依旧,距离,将在无形中拉大,落后,将仍然是实事。我们的教育早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更新教育方针,已成为当务之急。

4.歧途上的教育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一条是“人本、知识、实践、运用、科学、创新、体美。

您选择哪条路假如您是顶层决策者,您将怎么决策

教育方针的误导把教育引向片面、偏僻、狭窄、畸形发展的道路。

5.“方针”的缺失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方针的缺失导致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缺失,致使教育片面、畸形、次要发展,妨碍了教育全面科学发展。“方针”的缺失使学生缺少自我认识、失却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成才的条件和健全发展;使大批原生态人才得不到有效开发而成为赝品、废品,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教育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的原因。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学生很难成为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给教育、科学、国家和人才培养造成莫大损失,使教育、科学、国家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

中国教育多毁在无知和病态“方针”手里。如果中国在真正研究教育,看清了教育的发展,站在教育最前沿,用科学创新引领教育;假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人人懂教育,个个是行家里手,加上顶层决策者英明伟大的决策,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是过去和现在的教育,而是在同等时间内将世界重塑n次(n为正整数)的神奇教育;国家也不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或许向前推进赶超发达国家所需的时间而进入或超越世界科技强国。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较强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总体上处于较先进水平,政治环境也有利于发展。与世界霸主美国相比,中国人口是美国的五倍,如果按照美国科技人员和总人口的比例培养中国科技人员,中国的科技人员应该是美国的五倍,如果用美国培养人才的标准和方法培养中国科技人才,那么,中国的科技能力也是美国的五倍,五倍的科技能力敌五分之一的科技能力,结果是明摆着的,所以中国没有理由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然而事实却是否定的。这是为什么教育科技使之然。教育科技又追溯到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又追溯到人。我们的教育啥也不缺,就缺人――深谙教育之道,彻悟教育真谛、勇敢变革教育、勇于开拓创新的带领教育登上“珠峰”的巨人和精英。邓公邓小平说:“人才难得。”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教育需要许许多多优秀卓越的人才。这里需要做个解释,前面说的“人人”、“个个”是指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他们中间很多人很懂教育,有精辟见解,可他们做不了主,说话没人听,好的方法不被采纳,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教育“烂”下去。有关方面也许知道教育应该怎么做,但不会也不想去做,或如有的批评家所说的利益关系而不愿为之宁愿去啃鸡肋。我们的教育有愧于国家、有愧于人民,有愧于历史!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超越德智体美,就走不出去,走不到世界前列,就不能超越过去和现在,就会延缓建设科技强国的步伐甚至与科技强国远远地保持着距离。

从教育方针可以看出我们对教育认识较模糊,目的不明确,发展方向不够清楚等,使教育失去了许多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发展。因此,再次建议(此建议在《今日教育要闻》中提出过)发起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的大讨论,把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实质、目的和教育该做些什么弄清楚,一切教育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或得到较好的解决。

四.“方针”需要修改完善更新

教育方针是教育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因此,必须全面、准确、先进、科学。而以德智体或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是经济、科学落后时期的产物,片面滞后的教育方针丧失了教育的指导意义,从它带着纰漏、畸形和落后的烙印来到这个世上,就制约着教育、经济、科学的发展,严重不适应时代对教育的求要,所以,“方针”需修改、完善、更新。“方针”不更新,教育不发展。

教育方针的修改、完善、更新应遵循以人为本、以科学、实践(实验)、创新为主、知识为辅的原则;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应作为教育的重点来实施。新教育方针应走教育教学结合、科学实践与知识教育结合的道路,教书育人,培养先进的、强有力的使用型、实践研究型和科学创新型人才,以推动社会、经济、科学迅速发展,使我国加速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

新教育方针把人、人类社会、大自然和整个宇宙作为内容,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探索其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应对环境的变化,避免遭遇地球或地球生物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的毁灭性灾难,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比如向太空发展,向宇宙推进,以谋求永久性生存发展。

我们的教育方针看上去似乎长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改革开放以来和进入新世纪以后,总方针根据形势变化相继做了一些调整、修改、补充。如1985年在原教育方针基础上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3年把原来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十七大”提出“素质教育”,“十”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等等。但如果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不改变,主要矛盾不解决,教育仍不会有大发展,也改变不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入不了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中国能有引领世界的先进教育产生。

劳动教育方针篇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对这一原理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浙江师范大学的楼世洲副校长认为,现在我们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大的困境是实践教育,由此他从党的教育方针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出了一些想法,有些提法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但他认为有争议正说明有价值,要从是否有利于改革的角度来判断。本文是他为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所作,通过回顾和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此进行梳理和分析。

楼世洲,1957年生,教授,教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非洲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史硕士点负责人,山东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教育史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江省公共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研究》、《internationaleducationResearch(ieR)》等通讯评审。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史、非洲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政策分析。近几年先后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尼日利亚拉格斯大学、美国杨百翰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访学。担任教育史学与文献、中国职业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教材3部,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部级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3项;出版《尼日利亚高等教育研究》《职业教育与工业化――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江浙沪职业教育考察》《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等专著5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贫困、教育与发展》译著1部,近五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教育政策、非洲教育等学术论文30余篇。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教育(尤其是劳动者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过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状态:它们既作为两个过程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1]可以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和现代劳动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改造社会的最有力手段之一,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增加社会生产的一个方法,并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类的唯一方法”,把它作为未来共产主义教育的萌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和发展,并把这一原理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方针。

一、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探索与实验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教育思想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心思想之一,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被认为是实现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基本保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被认为是确保新中国教育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的基础。曾经多次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发表过指导性意见,陆定一1958年发表在《红旗》杂志上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也是由亲自审定的。

首先,教育思想中的教劳结合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阐述,并把它上升到教育方针的高度。早在1934年苏维埃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论及“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时,认为“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指导根据地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被同志首先提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指示,中共中央在1958年9月的《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定为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其次,在实践层面上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方式和途径。1957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会议上,专门就“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结合的问题”发表了讲话。1958年8月13日,在天津大学视察时指示:“以后要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老师也要参加劳动,不能光动嘴,不动手。”“高等学校应该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对各级各类学校如何贯彻教劳相结合提出了具体建议。1961年7月,在《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中,赞扬“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江西共大“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1965年在《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的谈话》中提出“理工科学生不仅要有书本知识,还要会做工”,“文科学生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1965年《在杭州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提出了“大学教育应当改造”,要彻底改变“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的状况。

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思想。1950年《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就如何体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针问题,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刘少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理论和思想,大力提倡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因此“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批判,是我党教育方针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正确体现。

从认识层面看,中国共产党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到了教育方针的高度。从实践角度来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许多有利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和形式,对于改造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旧教育,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教育,对于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有关教劳结合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共同纲领》有关“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的要求,实施工农干部和人民的教育;推行工人、农民的业余补习教育;推行识字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扫除文盲;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全国各级学校向工农及其子女开门。[3]

二是调整学制,改革学校课程,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1950年同志《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和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都强调教学中既要防止教条主义,又要克服经验主义,强调要“加强教学与实际结合”,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的实习和参观,并将这种实习和参观,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4]1953年政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与中等技术学校学生生产实习工作的决定》,对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是全面实施劳动教育和勤工俭学。新中国成立后各项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很快,到1957年,一方面是大批的中小学毕业生不能获得升学的机会,必须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另一方面中学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忽视生产劳动的现象。面对这种形势,中央对加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问题做出了专门的指示。刘少奇同志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提倡在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和开展课余劳动。1958年陆定一总结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时说,学校“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了思想改造;进行了院校调整和教学改革;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和小学的在校学生都增加了几倍;扫盲运动和业余的文化技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学校中开始普遍地实行了勤工俭学”。“党中央曾经提出过在学校里增设生产劳动的课程问题……直到现在,党的主张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5]

四是全面推行学校办工厂(农场)、企业(公社)办学校、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建立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同志在1958年《工作方法(草案)》中非常具体地谈到了各类学校如何开展劳动,实现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比如,他要求“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者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者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6]刘少奇同志在1957年发表关于毕业生参加劳动问题的讲话和文章以后,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又发表《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1958)、《半工半读,亦工亦农》(1964)等文章,着重探讨了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于普及教育和培养新人的作用。

这一时期有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认识和实践,尽管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党的教育方针,并纳入国家的宪法中。在实际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发挥教劳结合的思想教育功能和在生产实践中的促进作用。正如后来同志所总结的那样,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实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尽管在贯彻执行中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方向是对头的”,“总的是成功的”,“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7]

二、“”十年:经验和教训

教育史学界一般都以“十年浩劫”来概括对教育事业的破坏。“”十年,[8]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认识与实践都发生了很大的偏差,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沉重打击,教训是惨痛的,概括下来,至少有以下两点:

一是在教劳结合的目的上,过于强调生产劳动在改造人们政治思想上的作用,把教劳结合主要作为改造资产阶级思想的工具,忽视了教劳结合对于提高劳动者劳动素质,对于提高社会生产方面的作用。“红”与“专”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阶段都有讨论,但“”之前和改革开放后,和邓小平都强调要“又红又专”、两者兼顾;唯有在“”一段时间里,强调政治思想上的“红”胜过了理论知识业务能力上的“专”,用俗话说就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二是在生产劳动与理论知识学习的关系上,过于强调劳动,用生产劳动代替理论知识的学习,让教育完全融入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去,事实上是取消了现代社会教劳结合的前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而且,把生产劳动狭隘地理解为体力劳动,认为劳动形式越原始,劳动条件越艰苦,劳动强度越大,对于改造思想、净化灵魂的作用越大。这种理解偏离了马克思论述教劳结合时所指的主要是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以机器为工具的现代劳动。“”中,用“三机一泵”替代中学物理,用所谓的“农业”和“工业”课程替代数理化课程,用参加生产劳动替代知识学习,导致基础教育质量全面下滑。在高等教育领域,先是停课闹革命,随后停办所有高等院校,代之在全国大办“职工大学”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此后虽然恢复了大学招生制度,但在教育内容、体系和形式上仍然以生产劳动为主体。

认识上过分强调教劳结合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把知识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相对立。实践中完全用生产劳动取代知识教育,结果导致整整十年的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期间教劳结合的实践,也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借鉴:

第一,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坚持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获得“完全知识”的唯一途径。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知识传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丰富人们的实践经验,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螺旋上升,“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继承和发扬。指出理性认识来自于感性知识,理性认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阶段,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谬误,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不仅如此,他还把认识论的原则用来指导教劳结合的具体实践,提倡学习理论知识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掌握理论以后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1968年,他在《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编者按”清样中加写的一段话里,明确提出:“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些思想和做法,如果剔除“左倾”思想的消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教劳结合的实践,依然具有启迪作用。

第三,大中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新时期教劳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提出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90年代后,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际的作用不断显现,使得社会实践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为新时期教劳结合实践的重要形式。

第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的“三结合”是高等教育教劳结合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早在1959年4月3日的《人民日报》《把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的社论中就提出了“高等学校在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时,必须把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密切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以前,“三结合”曾经取得了累累硕果。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教育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产学研”三结合无论在深度、广度和规模上都是空前的。

第五,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领域,教劳结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蓬勃开展。学校微观层面上,教学改革层出不穷,比如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改革、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变革、教育组织形式创新、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等,都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讲,所有这些力求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都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切实举措。

回顾60多年来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马克思有关教劳结合思想继承、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对教劳结合的理论认识,还是对教劳结合的具体实践,都有过成功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教育之所以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乃是因为劳动,尤其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劳动,总是处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之中,而教育面对生产劳动的发展变化,往往处于被动滞后的境地。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既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更要根据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新情况,不断探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和途径。■

注释:

[1]成有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新探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78

[2]孙喜亭.试论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特定含义[J].江西教育科研,1996(6):1

[3][4][5][6][7]王卫国.建国以来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法规文献汇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136,15,255,81,8

劳动教育方针篇3

【关键词】新中国;教育方针;历史嬗变

新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求索,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求新求进。从今天来看,我国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基本确定了可行的发展方向。时至今天,我们对学校教育有诸多的不满,在教育发展转变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要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回过头去研究我国教育基本纲领即教育方针发展的历史嬗变,由此来进一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规划和研究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在1949年12月下旬,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了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写信给。信中在讲到人民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纠正了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原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一书中,明确说明:“本条是关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应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这个方针被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新中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新中国以来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并研究和发展规划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石中英.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5]蒋文良.现行教育法规辑要[Z].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劳动教育方针篇4

关键词: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普及公平

中央苏区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针对中央苏区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教育建设,推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步实现了教育普及与公平,使得革命领导队伍、广大工农群众、青年儿童等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为红色政权的巩固与发展提高了智力支撑、精神保障。苏区政府和人民所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去总结与思考、去学习与传承。[1]

一、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内容

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的提出与制定,是和当时的政治局势紧密地结合的,也是和当时经济发展现状必然联系的,更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34年1月,苏区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作了题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对苏区的教育进行了总结。他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同时,他进一步强调:“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是历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杜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和任务所阐述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合,倡导工农大众的教育普及,提出教育权利的平等观念。可见,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和任务的表述合乎苏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的基本特征。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提出,苏区教育的实践为当今教育普及与公平提供有益的借鉴。[2]

二、教育普及与公平的具体体现

1.教育普及,面向广大群众

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提到,教育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广大民众都能接受教育,都能通过教育成为既建设文明又享受幸福的人。教育普及在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中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说明政府对于人民大众受教育权的保证;更明确提出,苏区政府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普及教育。

文字是文化传播,教育实现的基本媒介,扫除文盲的社会教育运动是普及教育的基础工作。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提到中心任务之一是努力扫除文盲,将扫盲运动作为普及教育的第一步,并提出通过开展识字运动扫除文盲,普及民众文化知识和读写能力。

2.教育公平,权利平等、机会均等

在教育领域,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实现教育公平,是苏区政府一直倾力关注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苏区文化建设总方针中提出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即是全国人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2.1教育不分性别

在旧中国,广大妇女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她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对此苏区政府开展各种形式的妇女扫盲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妇女干部,为革命斗争提供了新鲜的血液。

通过办夜校、半日学校、冬学等形式帮助妇女识字、学文化。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到:“(现在)妇女的活动十分积极起来。妇女不但自己受教育,而且已在主持教育,许多妇女是在作小学与夜学的校长,作教育委员会识字委员会的委员了。女工农妇代表会在苏区是一种普遍的组织,它注意于劳动妇女群众的整个的利益,妇女教育当然是他们注意的一部分。”文化教育总方针保证了苏区妇女教育的总方向,而为了建设苏区文化教育也了许多条例,都是用来提高文化教育的普及性,增加教育公平的份量。[3]

2.2教育不分地位阶层

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与文化教育中心任务是相辅相成的。苏区文化教育中心任务涉及义务教育的普及,扫盲运动的开展,革命干部的培养,这些无不说明苏区文化教育的普及性与公平性。苏区文化教育例行的是全国上下,男女老少,干部群众一律实行文化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普及科学知识。

对于义务教育,苏区文化建设中心任务规定要厉行全部、免费义务教育。这意味着,各个阶层的后代都有权利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都可以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从小学习科学文化,利于以后的成长。对于社会群众的扫盲教育,采用各种办学形式保证劳动群众充分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与价值。对于革命干部的培养,苏区教育也一视同仁,革命干部的教育不仅与革命战争联系在一起,也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真正做到教育不流于形式。

三、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建设的历史经验

1.确立教育方针,坚持面向人民大众

在革命与战争的艰苦环境中,为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和打破的军事“围剿”,中共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的要求”,作为苏维埃工作的总方针。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统一规定了苏区教育的方针政策。《大纲》规定:“教育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握。”“苏维埃教育的性质是属于全体劳动人民。”“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障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生产力量。”1934年1月,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对苏维埃共和国教育的总方针和总任务作了集中阐述。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称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任务是:“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为着动员民众一切力量,加入了伟大的革命斗争,为着改造革命的新时代,苏维埃必须实行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对统治阶级新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苏维埃文化。”[4]

2.重视党的领导,保证教育普及与公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教育既是革命要争取和归还工农应有的权利,又是动员工农成为革命力量的必须手段和途径,是所谓“为着理想的教育”。苏维埃共和国教育目标是要在苏区形成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造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革命的新劳工,以形成和扩大旧社会和反动统治的干革命力量。没有教育,就没有觉悟的农民,就没有苏区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革命必须从教育入手,并且居于一切工作的灵魂地位,这是必然的。[5]

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不同程度上都是有知识的人,明了教育与苏区建设和中国干革命的关系,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都很重视教育工作。同志作为苏区革命和建设的总设计师,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不但努力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大政方针问题,而且挤出时间亲自办学,参加各类教育实践。其在基层调查时,非常重视调查教育状况,总结教育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用以指导整个苏区的教育事业。1929年他在兴国举办土地革命训练班。后来又兼任了苏维埃大学的校长并亲自上讲台讲课。中共的其他领导人,如、任弼时,、、杨尚昆、邓颖超、、王稼祥、刘少奇等,也都到苏维埃大学和各类党校讲过课。领导干部队伍对于教育的重视,对于教育公平与普及的倡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民教育的实现。[6]

四、小结

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是中国文化教育历史上的创举,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中央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不仅指引苏区教育的方向,也为我国教育的普及与公平提供有益的借鉴,它多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去探讨与思考。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与苏区文化教育总方针惊人相似,普及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研究与学习苏区文化教育的基本经验,为推进当今教育的公平做出有益的尝试。[7]

参考文献

[1]陈元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郑登云编著.中国近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

[4]朱启臻.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卢卫红.论教育普及与教育公平[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11)

劳动教育方针篇5

一、加强劳动教养场所环境和教育模式的创新

坚持“注重实际、把握要害、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实用精炼”的原则,科学选择和确立适合劳教人员特点的教育矫治形式、内容,对劳教人员进行教育,想方设法激活他们的思想,极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强化教育效果,有效实现对他们的教育、熏陶教化和矫正,从而切实教育矫治质量。

(一)以课堂教育为主,提升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确立课堂化教育的主导地位。课堂化教育是适合劳教人员特点、固定教室和时间、由教师集中授课,被实践证明的一种有效的主导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规范和落实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二是夯实教育矫治基础工作,落实好实施课堂化教育所需的设施、经费、场地、时间和人员。加强教育矫治基础工作,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统一规划、编写实用的新教材和教学大纲,建立多媒体教学体系,构建心理矫治工作机制,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网络,设置各级教育专项基金、健全教育专项基金管理、使用机制,确保开展课堂化教学的专门教室、设施、设备满足教学需要。三是根据劳教人员的罪错成分、恶性程度、年龄结构、民族特点、文化基础、学习需求灵活设置教学科目,确立教育矫治内容,并进行合理编班。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设立基础必修课科目、分类教育科目和若干选修科目,以班级为单位实施教学,教学班人数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进一步探索符合管理工作模式改革的教学方式。四是课堂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劳教人员实际情况,掌握程度分为了解、识记、运用和理解四个层次,将基础必修课科目、分类教育科目和若干选修科目的内容设置。

(二)在教育中加强思想行为渗透式教育。

在目前劳教经费紧张、场所安全压力突出、生产模式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为了使生产、管理、教育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开展课堂化教育的同时,以具体的教育活动和具体直观的活动内容为教育载体,将系统的教育目标体系和抽象的教育内容分解、转化成具体的项目分类、具体的教育活动和具体直观的活动内容,实现教育工作的活动化和活动具体化。譬如,通过主题教育、影视教育、案例教育等将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宗教政策、风俗习惯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通俗理论与经典实例与汉族和少数民族各自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和经典史例教育有机糅合,强化对劳教学员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教育;通过读书看报、写日记周记、文化辅导、知识竞赛等具体活动,加强对劳教学员的文化知识教育。从而加强对劳教学员潜移默化的思想行为的渗透式教育,使之与课堂化教育、习艺劳动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易于文化基础、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各异的劳教学员的普遍接受和理解,更有利于强化教育效果和提高教育矫治质量。

(三)创新帮教,全面提升教育矫治质量。

一是突出个案矫治。各劳教场所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个别教育的谈话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个案分析制度、集体会诊制度、挂牌攻坚制度、重点顽危确定转化制度、交流评比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奖罚办法,将个别教育向个案矫治深化,进一步提高个别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和规律性。尤其,加强个案分析,其主要对象为危顽、难改造人员、“三类”等典型的重点人员和其他行为表现异常突出的典型学员。二是强化分类矫治。根据各自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尤其社会治安形势、违法犯罪特点和各类劳教人员违法原因、矫治方向、行为特征、思想实际、改造特点、群体和个体典型案例、管理策略、矫正方式、教育内容、转化方法、分类矫治规律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突出分类教育主题,建立攻关课题,深挖教育转化规律,从不足或失败中总结成功经验等具体措施,强化吸毒、三类、、多进宫、外省籍、难改造等重点人员的分类教育矫治,全面提升教育矫治质量。三是切实加强延伸性的社会帮教。目前,许多劳教场所社会帮教,仅限于帮教的社会有关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社会志愿者的捐赠、讲座、参观、联欢等活动,以及亲属的会见、谈心、通信等形式的帮教,劳教人员改造中出现的一些诸如家庭破裂、家庭困难、子女就学就业、照顾老人、劳教人员解教后安置就业、进行操守保持综合监督治理等深层次问题都没有有效解决。四是以地域和民族特点分类,突出和创新地方少数民族劳教学员的分类管理分类教育的特色。由于西北、西南等省份的少数民族较多,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他们各自都有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习俗和民族心理。对少数民族的劳教人员,在遵守国家的劳教政策、法规和基本执行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当根据他们特定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习俗、民族心理和劳教场所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措施,强化、创新具有地方少数民族特色的分类管理教育工作,从而更好的体现人性化特点,并进一步提高教育挽救质量。

二、加强劳动教养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创新

(一)开展“个别教育”和“心理矫治”的创新。

劳动教养场所收容的劳动教养人员较90年代相比,日趋复杂,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法纪观念、行为方式等均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有的已经在心理上表现为“病态”,如“恋物癖”的劳动教养学员,他们见了什么东西都想据为己有,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对这样的劳动教养学员,如果不对其进行心理矫治,他们有可能发展为所内作案,继续违法犯罪。应该说,每个劳动教养场所都有患有心理疾病的学员,这些人心理表现为畸形发展,有一些已表现为变态,不单对场所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也给场所的教育改造秩序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对这部分人要进行“个别教育”和开展“心理矫治”的创新。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开展心理矫治之前,要对所有劳动教养人员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判断他们是否患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做到公平,也便于后期工作的保密性。目前这方面的测试方案也有很多,常见的有SCL—90,wm2000等心理测试软件。测试完以后,可以将“有问题”的测试结果与被测人员过去的档案及现实表现结合起来,分析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然后再制定严密的矫治方案,在进行心理矫治时,可以改变以往由大队干警包干的做法,改为心理专家或由有一定相关知识专业的社会热心人士,社会团体等来所进行心理咨询,便于对有心理疾病的劳动教养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开展心理矫治的同时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劳动教养人员中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减轻压力,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等等。使他们自己能够解决一些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这种授人以“渔”而非“鱼”的做法,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对劳动教养人员心理矫治的效率。

三、多样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建立和完善教育机制。

一是建立入所严管封闭专队。对新入所劳教人员,组织为期一个月的入所教育训练。期间,开展适应性教育矫治,进行服教生活指导,进行劳教法规、劳教人员守则、内务队列、所规所纪、安全生产、心理健康、禁毒知识等内容的入所教育,帮助劳教人员分析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后果以及被决定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使其认识所犯罪错,明确矫治目标和努力方向。二是落实“6361”制度。坚持每周一下午全所集中上课教育,另半天由大队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凡全所性的教育,劳教人员必须参加,大队不得随便安排生产劳动。三是对临解教人员,每季度举办集中出所教育学习班,对劳教人员进行巩固性思想教育、前途政策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和社会适应性教育,帮助劳教人员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是针对劳教人员不同罪错性质特点,开展各种分类教育活动,如针对吸毒人员,进行吸毒型教育矫治,积极从生理和心理多方面入手开展禁毒教育;对普通劳教人员进行财产型教育矫治,通过改变认知、行为矫治等方法,矫正导致其违法犯罪的不良心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建立教育矫治质量评价体系。

按照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目的性、重点性、整体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原则,从法制观念、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就业能力、文化素质五个方面,分阶段地对劳教人员教育矫治情况进行分析,并据此开展教育矫治工作。

(三)建立一支较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一是配齐配强师资力量,打造一流民警教师队伍。二是形成“教育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层层落实的课堂化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教研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教员工作职责》、《学员守则》等规章制度,使课堂化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形成劳教民警专业化管理教育格局,将管理、教育、生产、生活卫生专业民警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专兼职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专司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四)建立检查、考评机制。

坚持了月检查、季考评制度,制定了劳教人员教育工作考评规则和月检查、季考评内容。坚持每月一次的教育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季度检查大队民警个别谈话记录,写出评语;按照考评内容,每季度组织教育工作考评,考评情况作为年度教育工作考核内容并及时通报。通过月检查和季度考评,有效促进了教育制度的落实和教育基础资料的完善。

劳动教育方针篇6

关键词:教育目的历史演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C

教育目的是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设想,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质问题。纵观历史,教育目的的演进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走向。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演进

1.1新中国成立到结束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确立教育目的,相继提出方针政策,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各项政策都反应当时的社会需求。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我国教育法方针的前提,同时还要求受教育者日后成为“有社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对此方针进行明确,同时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结合生产劳动。可见,50-60年代,我国刚迈进社会主义大门,百废待新,生产和劳动是当时主要的任务,我国的教育目的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提出的,要求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的劳动者,也就是又红又专能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才。虽然,也有提到“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也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到时期,“”把提出的教育目的进行彻底的反对和篡改,提出“宁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也不要有文化的资产阶级精神贵族”等,同时,当时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的论述也使阶级斗争达到了最大化,比如“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等的论述就是这种集中的体现。

1.2改革开放到现在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规定教育界要正本清源,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三个面向”写入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决定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受教育者将来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都应该集实事求是、自主思考、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于一身的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性和时展性。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将全民素质提到教育目的的高度,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为了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必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实施,《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提法,充分体现我国对人才的要求增加了实践这一要素的分量。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用“素质教育”替代以往的应试教育,《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的教育目的要求新时期的人才活学活用,将德智体美各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培养更有时代意义。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重申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强调继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着重提倡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等观点,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我们对教育科学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从教育的演进过程分析我国的人才培养要求

纵观我国教育目的历史变迁,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2.1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我国教育目的不断发展,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表述一直没有变。这一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背景与未来走向,同时也说明了我国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比较重视学生的社会价值。

2.2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

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指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规定通过近年来一直在提上日程的“素质教育”表现出来。要求人才在发展的动力上具有内在性,发展的内容上具有全面性,发展的主义上具有主动性。

劳动教育方针篇7

一、被拘留人员存在的主要特点

(一)关押期限短,人员流动

频繁。与其他行政处罚措施相比,被拘留人员的处罚期限较短,由于拘留时间短,造成拘留所人员进出频繁。往往来不及做非常细致深入的教育工作,只能针对被拘留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所规、所纪等方面的教育以及针对被拘留人员的具体情况做好思想教育,这给拘留所的生活卫生管理、组织劳动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被拘留人员成分复杂。被拘留人员中,有治安拘留的,有其它行政拘留的,还有司法拘留等各种人员,他们的违法行为各不相同,基本上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被拘留人员的个人成分也很复杂,表现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生活习惯、志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拘留所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

(三)工作弹性较大。被拘留人员大多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入所的,而治安案件往往带有季节性。比如夏天**较多,秋冬季偷窃较多。同时受公安机关专项整治的影响,往往集中打击交通违章时,交通违章拘留人员大幅增多;集中打击黄、赌、毒时,因黄、赌、毒被拘留的人员就增加,造成治安拘留所押量变化大,甚至出现超负荷运转,给规范化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提高拘留所工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提高拘留所整体工作水平,推进规范化建设进程,需要注重思想观念的转变,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突出行政性、强制性、人情性和教育性特点的拘留所管理教育工作模式,从而使拘留所成为对拘留人员的法律教育基地。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教育转化的目的,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可考虑如下做法:

(一)合理编制教材、安排课程,确保教材的合理性和针对性。组织管教民警以所规所纪、行为规范、《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制教育为纲线,以被拘留人员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业等相关特点以及公安机关季节性专项整治工作为参考,合理配置出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内容。

(二)注重入所教育,深化分类教育,加强两者有机结合。被拘留人员关押期限短,流转快,要在短短几天中使其稳定情绪,适应关押环境,达到行为规范化、内务标准化的要求,必须强调入所教育。在入所时即告知其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了解其基本情况和个性特点;帮助其剖析违法原因;启发其从主观方面查找违法根源。同时,根据在拘人员的各自不同情况开展个别教育,因人而异,又对其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做到点面结合,加大教育工作力度。

(三)结合形势,强化狱政攻势教育。结合当前严打整治形势,分析违法犯罪恶果,拉近执法者与被拘人员的心理距离,使其对法、执法者有正确的认识,以动员启发其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自觉接受管理教育,将狱政攻势教育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教育活动中去。

劳动教育方针篇8

一、被拘留人员的主要特点

(一)关押期限短,人员流动

频繁。与其他行政处罚措施相比,被拘留人员的处罚期限较短,由于拘留时间短,造成拘留所人员进出频繁。往往来不及做非常细致深入的教育工作,只能针对被拘留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所规、所纪等方面的教育以及针对被拘留人员的具体情况做好思想教育,这给拘留所的生活卫生管理、组织劳动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被拘留人员成分复杂。被拘留人员中,有治安拘留的,有其它行政拘留的,还有司法拘留等各种人员,他们的违法行为各不相同,基本上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被拘留人员的个人成分也很复杂,表现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生活习惯、志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拘留所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

(三)工作弹性较大。被拘留人员大多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入所的,而治安案件往往带有季节性。比如夏天**较多,秋冬季偷窃较多。同时受公安机关专项整治的影响,往往集中打击交通违章时,交通违章拘留人员大幅增多;集中打击黄、赌、毒时,因黄、赌、毒被拘留的人员就增加,造成治安拘留所押量变化大,甚至出现超负荷运转,给规范化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提高拘留所工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提高拘留所整体工作水平,推进规范化建设进程,需要注重思想观念的转变,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突出行政性、强制性、人情性和教育性特点的拘留所管理教育工作模式,从而使拘留所成为对拘留人员的法律教育基地。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教育转化的目的,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可考虑如下做法:

(一)合理编制教材、安排课程,确保教材的合理性和针对性。组织管教民警以所规所纪、行为规范、《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制教育为纲线,以被拘留人员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业等相关特点以及公安机关季节性专项整治工作为参考,合理配置出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内容。

(二)注重入所教育,深化分类教育,加强两者有机结合。被拘留人员关押期限短,流转快,要在短短几天中使其稳定情绪,适应关押环境,达到行为规范化、内务标准化的要求,必须强调入所教育。在入所时即告知其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了解其基本情况和个性特点;帮助其剖析违法原因;启发其从主观方面查找违法根源。同时,根据在拘人员的各自不同情况开展个别教育,因人而异,又对其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做到点面结合,加大教育工作力度。

(三)结合形势,强化狱政攻势教育。结合当前严打整治形势,分析违法犯罪恶果,拉近执法者与被拘人员的心理距离,使其对法、执法者有正确的认识,以动员启发其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自觉接受管理教育,将狱政攻势教育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教育活动中去。

劳动教育方针篇9

关键词:中等职校;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教学任务的双重性”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是中职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中职体育既要完成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又要完成各种专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专业必须的技术、技能的教学;中职体育要针对专业特点将大纲的内容适当地删减,增加符合专业特点的内容,将大纲教材引向专业化。

中职体育教育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观念没有彻底转变,把职校体育教学与普通学校体育教育混为一谈,在职校从事体育教学仍然用普通学校体育教学的理念。其次是师资薄弱,场地紧张。

面对这样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去思索对策。

一、选内容,校本教材特色化

职校也分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职业要求不同。常见的有站立型、伏案型、综合型三大类。站为主、走动少的工作岗位我们常称为站立型,如:宾馆、餐厅、商场的营业员、礼仪、厨师等;坐办公室的我们常称其为伏案型。如:电脑操作员、文秘人员等;从事多种复杂多变的户外工作的我们常称为综合型,如:营销员、安保员、机电维修员、报关员等综合型职业。站立型、伏案型、综合型专业对体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学时,可以对教材有选择地试用。站立型由于身体持续处于立姿,对下肢的力量与耐力,屈肌、伸肌的协调和平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易疲劳,影响下肢的回心血流。伏案型对体能的要求比较小,而对大脑的工作效率、反应的准确性和手指、手腕的灵活性要求却很高,这类人容易产生颈椎病和腰椎病。综合型由于工作范围广、劳动强度较大、户外做事机会多,对体力和耐力的要求高,这类人要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

针对烹调班的教学内容,应适当加大学生的上肢力量素质练习,多采用以上、下肢力量练习为主的内容,如俯卧撑接力赛、仰卧起坐接力赛、蛙跳接力赛、“小推车”接力赛等,以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为将来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因为中职学生已具备自学、自练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方式方法,做到授之以渔,为日后离开学校进行自我锻炼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尝试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专业身体素质入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他们具备适应专业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二、分类型,体育教学职业化

1.伏案型专业及其体育锻炼

伏案型长期紧张工作,最易得颈椎病和腰椎病。这些人要加强上肢运动、肩关节运动、肘关节运动,要加强肱二头肌、肱肌、旋前圆肌、肱桡肌等的锻炼,这些人的视神经中枢在一定范围内长时间限制,凝视屏幕光的刺激,从而导致近视、驼背、神经衰弱等职业病的可能性最大。

我们可以通过按摩、拳击、气功、跑步、蹲、站、弯曲、伸展背部和其他活动达到活动脖子和肩膀,消除疲劳。此外,还可通过举重、哑铃练习,增加肩部和手臂肌肉力量,通过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提高反应能力。

2.站立或半站立型专业体育锻炼

卫生保健、驾驶、烹饪、缝纫等专业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对活跃的专业类型,这类专业的学生和工作人员,长时间站立造成下肢运动尤其是腰骶部肌肉长时间反复运动,加上背部肌肉的长期劳作,以及职业特点所造成的人类身体协调能力、器官的沉重负担,从而导致下肢淤血,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或腰肌劳损、下肢麻木等疾病。

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有氧运动来增强素质,加强心血管系统和运动器官的功能。强化上肢的活动使大脑神经的兴奋、抑制互动协调。增加下肢锻炼,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消除疲劳。通过体育、娱乐或按摩,消除人的生理、心理紧张,从而实现积极的身体和精神放松。

3.运动型专业及其学生体育锻炼

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复杂,运动系统、心肌功能负担较重是这类人员的特点。这类人除了参加各种球类、田径、休闲体育之外,可以增加器械体操、负重练习、健身操等来提高力量素质,冬季要多进行长跑、踢足球等活动来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和提高耐久素质,除加强速度和灵敏性的训练外,要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以便消除疲劳。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是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坚持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为第一线,不仅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更要重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强体育学科建设,让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能与社会很好地接轨,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仲强.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考核评价模式转变的思考[J].职业卫生教育,2010(12).

[2]卢梅英.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方式方法[J].广西教育,2009(27).

劳动教育方针篇10

论文摘要:中央苏区时期的教育工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新篇章,有着丰富的经验可资借鉴,本文从教育方针、教育管理、教学内容和形式及为教育自身发展服务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按需施教原则在中央苏区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教育工作,是我党在已经局部执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条件下开展的,具有明确的教育方针,建立了完善的教育领导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苏区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办学宗旨明确,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按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苏区教育的开展,不仅直接配合、促进了当时的革命战争,而且大大提高了我党、红军和苏区人民的斗争素质,为以后的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在教育方针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1]从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我们可以看出,苏区所开展的教育工作,是针对根据地建设的需要,从实际出发,从革命斗争战略高度来开展的,充分体现了苏区教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从总方针的各项原则来看:首先,教育要为革命战争的需要服务。中央苏区是在敌人的重重包围和不断“围剿”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没有革命战争的胜利,苏区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教育工作也就失去了载体和意义。在革命武装和反革命武装的较量中,革命武装依靠的不是武器装备的精良和优势,而是革命者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的提高。没有广大革命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政治水平的提高,就不会有革命战争的胜利。因此,革命队伍总是把提高广大革命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政治水平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教育工作从确定教育方针,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尽可能适应战争的需要,从而增强了革命斗争的力量。通过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干部和官兵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大大地提高了干部队伍和部队的政治、军事素质,他们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推动了苏区的发展和建设。

其次,教育要为社会解放的需要服务。总方针提出“文化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就是为广大劳苦群众摆脱压迫与剥削,由被统治阶级转变为统治阶级服务,实质上就是为社会解放服务,其目的是使广大劳苦群众由社会的被奴役者转变为社会的主人,成为根据地的主人,进而成为全中国的主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2]几千年来,反动统治阶级给广大劳苦群众戴上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枷锁,为了打破这种枷锁,特别是封建思想、宗教迷信和教育思想造成的精神枷锁,苏区通过各种有效斗争,特别是教育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为社会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教育要为生产劳动的需要服务。在苏区,广大工农群众既是受教育的主体,又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央苏区教育与旧中国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它结束了旧中国几千年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相对立的旧历史,开辟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阶段。同时,广大劳苦群众也有接受教育的需求,教育使苏区由于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之间在思想感情上逐步接近起来。这种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和建设。

二、在教育管理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为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给教育事业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中央苏区建立了符合苏区特色、自上而下、机构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保证了苏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1.根据教育管理的需要,建立和健全各级教育行政组织。在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以前,各省、县苏维埃政府都设立了文化教育部门。1931年11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在瑞金成立,专门设立了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作为全国根据地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对教育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内分设了初等教育局、高等教育局、社会教育局、艺术局、编审局、巡视委员会等办事机构。同时还下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和《省、县、区、市教育部及各级教育委员会的暂行组织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行政纲要》),对省、市、县、区教育部(科)及各级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机构设置、干部编制、干部职责、干部任免等,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2.根据分级负责的需要,划分管理权限。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在《教育行政纲要》中规定:“教育部在教育方针及政策上领导全国学校教育(普通教育)及社会教育。各级教育部除直接指导所办学校外,必须负责协助或领导各种社会教育及一般文化革命运动的团体。”[3]“初高级列宁小学以区立为原则”,“短期职业中学和小学教员的假期训练班以县主为原则”,“短期师范、初级师范以省主为原则”。社会教育组织和文化团体也由各级教育部负责领导和开展工作。

3.根据全社会参与管理的需要,建立各级教育委员会,调动社会团体力量参与教育管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规定:“省县区市各级教育部之下,均设教育委员会。”“各级教育委员会由部长、副部长、普通教育科长、社会教育科长、编审出版科长、共产青年团、少先队、儿童团、工会等群众团体的代表,政府机关报主笔、当地学校的校长一人至二人,各种文化团体的代表,及所在地的下级教育部长组织之,以部长为委员会的主任。”[4]各级教育委员会建立后,各方面都有代表参加教育委员会,任务明确,分工协作,群策群力,有利于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把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好。

4.根据政令统一的需要,实行教育立法。为了发展苏维埃的教育事业,各根据地的党和苏维埃政府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了有关的训令、指示和其他的教育文件。1934年4月,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把过去制订和颁布的一部分文件汇集起来,定为《苏维埃教育法规》并公开颁布,要求各地贯彻、实施。其中有“教育行政纲要”、“小学课程教则大纲”、“小学管理法大纲”、“夜学校及半日学校办法”等25个文件。这不仅提高了苏维埃教育事业管理的水平,而且开创了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立法的先河,为此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5.根据对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的需要,建立巡视和报告制度。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专门设立巡视委员会,各级教育部设一定数量的巡视员,选派教育工作经验丰富、有一定威望的同志担任,到所属各地巡视,全面了解教育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工作。除巡视制度外,还自下而上建立工作报告制度,《教育行政纲要》要求:“各级教育部向上报告工作,每月一次报告整个的工作,对于某些特别重要的问题,还须随时报告;但调查统计及学期总结,只在每学期终报告。3个月不报告,尤其是不做学期总结报告,以故意消极怠工论。”[5]巡视报告制度对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中央苏区党的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与统治区的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抄照搬,只有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适应根据地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才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1.根据革命战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不同需要,创办了多类型、多层次和多规格的学校和文化教育机构。在干部教育方面,创办了各类干部院校,如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列宁师范学校、红色医务学校、红色通讯学校、红军步兵学校和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等;在社会教育方面,开展了识字运动,创办了夜校、半日校、识字班、识字组、识字牌、读报组、俱乐部等遍及乡村和城镇的各种教学载体,还开展了识字竞赛等活动;在普通教育方面,普遍发展了列宁初级小学、列宁高级小学、劳动小学等。总的说来,苏区革命战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需要,就办什么样的学校;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就着重培养哪方面的人才;急需的先办,不急需的后办,一时不能办的就缓办。在学制上,根据工作需要,弹性很大,有的需要长期培养,学制较长,有的短期速成,还有的采用夜校等形式,不占用工作时间,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2.根据中央苏区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坚持以实施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把政治教育摆在首位,以适应苏区革命和建设需要为出发点,做到教育内容少而精;在军事、文化教育上,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原则,建立了全新的、体系完整的教育教学内容。在党内,主要是教育党员认清革命形势,明确斗争目标,为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奋斗;在红军内,主要是教育官兵贯彻党中央精神,加强红军自身教育,提高部队官兵的政治和军事素质;在革命群众中,主要是进行阶级和阶级革命教育,进行土地革命教育,进行识字教育,动员他们积极投身革命,帮助和踊跃参加红军。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教学民主和以启发式为核心的教学方法。1929年12月,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上政治课的教授法:(1)启发式(废止注入式);(2)由近及远;(3)由浅入深;(4)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5)说话要明白;(6)说话要有趣味;(7)以姿势助说话;(8)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9)要提纲;(10)干部班要用讨论式。这10项教授法集中反映了中央苏区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中央苏区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是中央苏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伟大贡献。

3.根据革命斗争特点的需要,创造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苏区发展教育没有条条框框,而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采用对路灵活的形式开展教学,加速人才的培养。如在教育过程中,有的采取固定地点教学,有的采用流动教学;可以全日学,也可以半日学,还可以夜校学;可以在课堂里学,也可以在校外学,灶头床边、田头地边都可以成为教学场所。特别是识字教育,采取的方式更多样。1930年,徐特立在兴国调查时,总结了识字教育的经验,指出:“参加生产和参加革命工作的都应当利用空闲的时间读书,识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吃饭的,同睡觉的,同工作的人,从二人到五人,编成一小组,把所有识字的人,和不识字的人配合,用所有识字的,教所有不识字的。就是利用工作人员教工作人员,战斗员教战斗员,群众教群众。老公教老婆。”[6]后来总结成“老公教老婆、儿子教父亲、秘书教主席、识字的教不识字的、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7]的“以民教民”的群众路线的教学方法。中央苏区教育创造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把办学形式与教育内容有机地

统一起来,促进了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在为教育自身发展服务上体现按需施教原则

根据教育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央苏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教育工作服务,抓好自身建设,提升教员队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苏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1.根据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需要,切实抓好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育。中央苏区教育发展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教师,建立一支革命的教师队伍是中央苏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在1932年2月至8月半年的时间里,临时中央政府有四次常委会讨论创办师范教育的问题,可见当时对培养工农教师的重视与紧迫性。中央苏区从中央到地方都创办了许多师范学校,有高级列宁师范学校、初级列宁师范学校和短期列宁师范学校,形成了由中央、省、县办的多层次和多规格的师范教育体系。中央苏区还开办了很多培训班,在苏区管辖下的江西、福建省,1933年寒假(即1934年初)就开办了小学教员训练班60个。广昌县1932年8月开办列宁师范训练班,集中全县100多人学习了两个月,充实和加强了全县小学教员队伍。苏区还积极改造利用旧知识分子为中央苏区教育服务。1929年,红四军党部在《告商人及知识分子》布告中明确宣布:“知识分子若肯参加革命,工农阶级均可收容他们,依照他们才干的大小,分配他们适当的工作。”[8]临时中央政府还专门发出了《征求专门技术人才启事》,广泛征集人才。如原第二十六路军军医处长陈厚仪,在参加“宁都起义”加入革命队伍后,就担任了红军卫生学校的校长,增强了苏区的师资力量。

2.根据艰苦的现实条件需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勤俭办学的道路。中央苏区从建立伊始就处在战争与动荡环境中,赣南、闽西等又都是地贫民穷、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缺少教育经费,缺乏文化教育用品,条件十分艰苦。中央苏区在建立与发展教育过程中,依靠广大革命群众,克服种种困难,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勤俭办学的道路。1931年到1933年间,在《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中,提出文化教育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办学,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进行普及教育和扫盲教育,学习内容从实际出发,采用互教互学的群众路线的学习方法,这为根据地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苏区教育还面临物资匮乏的问题,必须把有限的物资资源用在开展教育最需要的地方,这一切都依靠群众和师生自己动手来解决。如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等校舍,都是干部和学生自己建造的;小学的校舍不少是破旧的祠堂或庙宇,有的就在农家院子里上课。教室里没有桌椅,有的学员从家里自带,有的就席地而坐;没有粉笔和黑板,就用木炭在地上画,用树枝在地上写。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学员顽强学习,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效。依靠群众办学、勤俭办学是中央苏区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伟大创举,结束了过去教育被少数反动统治阶级垄断的历史,推动了根据地的建设和革命斗争的发展,使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苏维埃中国.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本,1957:285.

[2]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1981:27.

[3]苏区教育资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237.

[4]苏区教育资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224.

[5]苏区教育资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240.

[6]识字运动的办法(1931年).徐特立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