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研究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3:39

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1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问卷调查;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43-02

一、调查目的

在初中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解目前石家庄市初中实施这门课程的情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采取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市的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教师调查选取了20所学校,学生选取了20所学校,调查发出问卷75份,其中,学生卷4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75%。教师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份30份,回收率为85.7%。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信息。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为1:5,女教师的人数比较多。教师的年龄在26~34岁的占40%,35~45岁的占40%,46岁以上占20%,教师的教龄在10年以上的为60%,所教的年级包括了三个年级,其中初一20%,初二60%,初三20%。学生中初三年级为50%,初二年级为40%,初一为10%,也涵盖了初中各个年级。

2.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师方面:在本次调查中关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只有20%的老师知道,20%的不清楚,多达60%的老师不知道。并且8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培训。说明劳动与技术教育没能得到重视,教师都无法清楚地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所以根本也就不会重视这门课程的开设。学生方面:50%的学生不知道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活动包括的内容,20%的学生错误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是班团活动,剩下的30%的学生虽然对此有一些了解,但是也没有正确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四部分内容,更不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3.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

(1)课程的设置。在教师调查中显示60%的学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但是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0%的学校都没有设立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只有20%的学校选择有这门课程。结果表明学校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是脱节的。教师调查中,60%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中,67%的学校不具备条件,基本没有办法开设。并且开设学校的课表上规定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但是67%的学校基本不占用课时,而是在课外进行。

(2)课程内容的选择。《综合实践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为7个部分:①劳动实践活动;②技能练习活动;③工艺制作活动;④简易设计活动;⑤技术试验活动;⑥发明创造活动;⑦职业体验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67%的学校是劳动实践活动和工艺制作活动,33%的学校开设了简易设计活动。其他的内容在本次调查的开设的学校中没有涉及。可见课程的内容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单一,不能根据以上规定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3)课程评价方面。参与评价的人员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等,有的只是教师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学生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有的还包括家长。总而言之评价的主体单一,不能很好地把各个主体结合起来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的主要形式,在调查中发现学校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依据单一,评价的方式33%是书面考试,33%是档案袋评价,34%是学生自评。

(4)师资水平。调查发现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所任教的老师67%都是其他学科的老师,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严重影响这门课程的开展。这门课程的开展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有专业的知识又要热爱这门课程。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师经常是让教副科的、年龄大身体不好的教师来教,教师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5)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展需要专门的费用,然而调查显示67%的学校经费不足,而且在教师的调查中,90%的教师认为无法开设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费不足,这也是制约这门课程开展的一个硬性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这门课程便无法顺利开展。

三、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石家庄市的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课程的内容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师资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解决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其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以下是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建议。

四、实施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加上实习才能树立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养,成为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教育不仅是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改变那种应试教育“纸上谈兵”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

2.改变单一的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要涉及到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等方面。所以,课程内容要涉及到规定的每个方面。首先,课程的场所不能只是局限在学校内,要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要与课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然后,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要相互结合。劳动与技术教育不能独立地进行,要和其他活动相互促进。最后,劳动与技术教育内的内容如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也要相互渗透和融合,要把劳动教育贯穿到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的学习过程之中。

3.完善评价体系。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在构建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办法时,要遵循发展为本的原则,评价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评价办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学生评价的参与者。在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是很重要的,自我评价的过程既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学习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开展心得体会考核、专题活动交流、自我评价、作品评定、日常观察等形式。

4.加强师资建设。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知识和实践、智力和能力的综合教育,因此要求所任课的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素养。首先,所任教的教师是要受过专门的培训的,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熟知,要有相当丰富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阅历。然后,挑选的教师要喜欢并且热爱这门课程,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投身教学之中。

5.加大经费的投入。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不能满足的话,劳动与技术教育便无法顺利地开展,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学校要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投入足够的资金,设立教学专用教室并添置必要的设备,条件允许的话要建立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基地,这样,才能在硬件上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z].2008.

[2]乐素芬.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08):46-47.

[3]叶德芙.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3):145.

[4]薛烂.初中劳动与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方法交流,2013,(05):154.

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2

【关键词】高校扩招;社会就业压力;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向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事业必然会经历一个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过程。【1】在这一进程中,为了普及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我国逐步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扩大了高中阶段教育的覆盖范围。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不仅圆了广大学子的大学梦,也对社会就业压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的现状研究

1999年2月,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同年6月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把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作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任务,并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2】从此,我国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表1集中反映了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的步伐。1998年全国高等院校本专科招生108.4万人,到2010年达到661.8万人,增长率达511%,在校人数从341.0万人增长到2231.8万人,增长率达554%。1998年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7.3万人,到2010年达到53.8万人,增长率达637%,在校人数从19.9万人增长到153.8万人,增长率达673%。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到2010年达到26.5%,增长率为170%。

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又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为:在校总人数从2009年的2979万人到2015年达到3350万人,到2020年达到3550万人。研究生在校人数到2015年达到170万人,2020年达到200万人。毛入学率到2015年达到36.0%,到2010年达到40.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高校扩招和教育事业普及化的发展,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不断上升,社会人才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调整,对社会的就业压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社会就业压力现状背后的人才结构因素

就业压力是反映劳动力就业难易程度的一个社会指标。对于确定的人才市场而言,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当劳动力供应大于市场需求的时候,就业较为困难,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较大;当劳动力供应小于市场需求的时候,就业较为容易,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较小。而一国的就业问题是与该国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局限于教育领域的问题,确切地讲,主要是由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

通常而言,社会对劳动力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呈金字塔形状的。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对初级人才的需求数量高于中级人才,对中级人才的需求数量高于高级人才。如果人才结构不合理,那么必然会出现结构性的就业不均衡现象,即部分人难以就业,而部分人极为抢手。在一般的比较分析中,接受不同级别教育的人的数量大致可以代表各级人才的数量,即教育人才结构大致可以代表社会劳动力供给结构。因此,教育人才结构必须和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也就是说,教育结构必须和社会产业结构相搭配,与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社会繁荣的进程相适应。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实施扩招政策。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人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中高级人才规模扩大,初级人才规模不断收缩,造成了结构性的就业问题,出现了沿海部分制造企业“招工难”和中低层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2001年有34万人,2003年达到52万人,2006年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24万人,到2011年又增至144万人。【3】如果算上为了争取更好就业机会而被迫报考研究生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这一趋势将更加严峻地反应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然而,与此同时,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专、高职、技术类院校的学生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超过了90%。【4】

结构性就业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上,还从当前普遍存在的人才高消费现象上得到了佐证。很多原本仅需要中等劳动者就可以胜任的工作,现在都要求本科以上的学历,这既是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也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另一方面,尽管中职劳动者就业受到企业人才高消费的影响,被大学生抢占了部分工作岗位,但目前其就业形势仍大大强于大学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我国人才结构失衡的严重性。而这种人才结构失衡是高等教育扩招步伐快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进度所造成的。

三、高校扩招对社会就业压力的宏观影响和长远分析

高等教育是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和科学技能的学校,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高校扩招使更多中学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既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想,又提高了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6】但是,对于劳动力市场而言,高校扩招带来的更多的是推动劳动力流动方向在横向和纵向上发生改变,一方面改变人才市场结构,另一方面缩短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劳动力流动方向的改变对社会就业压力的阶段性影响构成了转嫁社会就业压力的模型,对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意义深远。

(一)高校扩招与转嫁社会就业压力

自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的出生率逐步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低增长的水平。所以,撇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年龄人口计算,每年投入劳动力市场的适龄人口也应该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低增长的状态,从而维护了人才市场劳动力供应的基本稳定,如果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发展基本不变的话,也就形成持续的、稳定的就业压力。

高等教育促使劳动力在纵向上发生分流的现象,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一部分人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另一部分则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升了文化素养,掌握了更多的劳动技能,然后才进入劳动力市场,这里视为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实质上起到了延缓一部分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的作用。而某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为该年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和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人数的总和。接受高等教育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上高校扩招的进程和规模的差异,就构成了社会就业压力变化的内在原因。

当高等教育以大体相同的招生人数稳步发展,或者高校扩招以相同的人数持续增长的时候,一些年前进入高等院校的人数投入劳动力市场,正好基本上弥补今年因接受高等教育而未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缺口,因此,每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维持基本稳定,对社会就业压力产生的影响很小。但是从施行高校扩招到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是普及化的过程,将会打破这种稳定状态。

图表来源:在社会人才流动仅限于升学和投入就业市场两个方向,并且各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即某年的高校招生人数等于四年后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假设下,笔者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劳动力纵向流动情况绘制。

高校扩招促使劳动力流动方向在纵向上发生改变。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阶段一,也就是高校扩招之初,由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增加,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急剧减少,而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基本维持稳定,每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随之大幅度降低,劳动力市场供应减少,就业压力降低。在阶段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增速减缓,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减少较慢,而由于前一阶段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增速较快,本阶段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急剧增加,每年度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劳动力市场供应增加,就业压力加大。所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Lm曲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模式。由于社会对就业压力降低的适应很快,而在社会就业压力加大的时候很难适应,就放大了高校扩招在转嫁社会就业压力下所带来的压力水平。

(二)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对社会就业压力的意义

高校扩招圆了广大学子的大学梦,提高了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增强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使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进而使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如果社会主要劳动人口的退休年龄保持不变,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社会主要劳动力的工作年限在一定范围内不断缩短,劳动力的实际供应减少,社会就业压力减小。

以一名普通学子(劳动力)为例,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大约十五六岁,如果不继续深造,通过两三年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习,或者直接投入就业市场,其工作年限有四十余年;如果继续深造,通过三年高中阶段的学习,四年大学阶段的学习,甚至还有三到六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已年近三十岁,其工作年限就缩短了十余年。这十余年实则是劳动力实际供应的减少,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上面说明了个体劳动者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带来的社会实际劳动力的减少,而社会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则可以从图1中得到说明。图1中,Ca曲线表示无高校扩招下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适龄人数,大体为水平走向,有缓慢的增长,Lm曲线表示高校扩招下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位于Ca曲线的下方,走向是先降后增,在两端都靠近Ca曲线,可以达到但不会超过Ca曲线的高度。Ca曲线与坐标轴构成的区域表示了无高校扩招情况下的劳动力实际供应,Lm曲线与坐标轴构成的区域表示了高校扩招下劳动力的实际供应,而Ca曲线和Lm曲线之前的面积就是高校扩招下社会劳动力实际供应减少的部分。

教育事业的普及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使得工作年限大大缩短。据教育部统计,高校扩招以来,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由8年左右增长到2009年的9.5年。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我国教育事业普及化发展的目标定为: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这反映了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是解放劳动力,实现自动化的过程,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郝保伟.国内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1):5-9.

【2】张静.高校扩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20(3):6-9.

【3】傅鸿飞.从大学生就业难看中国人才结构培养失衡[J].数据,2007(07):39-40.

【4】麦可思研究院.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暨2011年就业蓝皮书[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3

情绪劳动是西方组织行为学中的新兴研究,而最初有关情绪劳动的分析研究,是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在1983年正式提出的。阿什福思和汉弗莱(ashforth&Humphrey,1993)对情绪劳动进行分析得出,无论在个人领域或工作领域都可将其简单化地理解成“表现出合适的情绪行为”;莫里斯和费尔德曼(morris&Feldman,1996)重点在情绪劳动的概念界定上突出其受社会环境制约等三方面的特点,格兰迪(Grandey,2000)、张冉及马瑞迪斯·纽曼(2012)在对情绪劳动进行深人研究后,着重突出定义了情绪劳动所具备的规则性和动态性。

国内学者廖致伶(2005、柏乔阳(2006)庄淑婷(2006)分析表明情绪劳动对员工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大的影响,且极有可能影响到组织口标及绩效的达成;胡君辰、杨林锋(2009通过量表调查法对情绪劳动进行研究分析显示情绪劳动在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情绪耗竭;李新霞(2008给予情绪劳动特性的定义是分别为与顾客、雇主、组织、员工相关联的四方面,同时也与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互相呼应。

由上述研究综述可知,国内外多名学者在Hochschild等著名国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分析,使其对情绪劳动的研究成果更为精准和广泛,研究对象也逐渐由服务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转移到高情绪劳动的教师群体中。

(二)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现状

周立华(2008)认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班级为基础单位,而高校辅导员则是其直接领导者、管理者,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贺武华(2003经研究表明辅导员不仅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政治思想教育实施指导者,同时也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宋伟伟(2014)在探讨新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对其学生工作管理的方法后,提出推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应建议;王祥、文辉(2007)等人认为辅导员应深人了解学生日常热衷关注的事物,并适当采用关注学生微信朋友圈、与学生微博互动等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利于开展自身的学生管理工作。

由此可见学生管理工作复杂多样,且工作量大。而高校辅导员不仅要负责帮助学生日常事务的处理和完成,还包括奖贷助勤等一系列琐碎繁杂的工作。基于高负荷的工作,辅导员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劳动,并不时地影响着自身的学习工作,对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高校辅导员相关工作情绪劳动的研究现状

张蓉(2014)针对高校辅导员频繁付出的情绪劳动给自身及学生工作都带来了一定影响的现状,分别从工作分析、招聘选拔等五大职能角度提出工作相应的缓解措施;

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4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成都市某少教所劳教人员进行简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排除“所外就医”和“所外开放式管理”的劳教人员。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3份,排除无效问卷56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27份。有效率为80.21%。劳教人员一般情况。年龄: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40名,占17.62%,成年劳教人员187名,占82.38%;文化程度:文盲5名,占2.20%,小学84名,占37.00%,初中116名,占51.10%,高中20名,占8.81%,大专及以上2名,占0.89%;家庭情况:双亲141名,占62.11%,单亲74名,占32.60%,孤儿12名,占5.29%;生活对象:父母155名,占68.28%,祖父母/外祖父母13名,占5.73%,亲戚4名,占1.76%,独居或其他55名,占24.23%;罪错类型:盗窃194名,占85.47%,抢劫、诈骗8名,占3.52%,滋扰9名,占3.96%,杀人16名,占7.05%;教期:1年期198名,占87.22%,2年期9名,占3.96%,3年期20名,占8.81%。

1.2方法

1.2.1工具

①自编的一般项目问卷:一般项目问卷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生活对象、罪错类型和教期;②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共90个项目,每项按5个等级评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总分低于160分为阴性症状,超过160分(含160分)则为阳性症状。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③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该量表包括积极应对方式(1~12题)和消极应对方式(13~20题)2个因子,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4个等级评分。信度:量表重测系数为0.89,α系数为0.90.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对因子模型作方差极大斜交旋转。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应对方式项目确实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应对两因子,与理想结构一致。人群测试表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反映出人群不同应对方式特征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积极应对评分较高时,心理问题或症状分低;而消极应对评分高时,心理问题或症状评分也高。应对方式评分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调查过程

在管教干警的协助下,由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的在校大学生在标准指导语下对被试者进行测试。测试前由专业人员讲解测试目的,打消顾虑,并为文化程度不足的劳教人员逐一讲解题目意思力求准确,采用匿名答卷。测试时部分管教人员回避。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

2结果

2.1劳教人员不同心理健康状况

在227名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阴性症状:119名,占52.42%;阳性症状:108名,占47.58%。2.2劳教人员SCL-90得分与常模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劳教人员心理健康各因子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总均分均明显高于常模[2]。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3劳教人员心理健康各因子和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

见表2。由表2可见,积极性应对方式与其他因子呈正相关(r>0.3);消极性应对方式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因子均呈正相关(r>0.3)。2.4劳教人员心理健康与人口学、社会学因素的相关分析见表3。由表3可见,劳教人员的年龄与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和SCL-90总均分呈正相关(r>0.3)。

3讨论

本研究显示,成都市某少教所劳教人员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成年常模,说明违法犯罪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异常,与国内柴萌等的研究一致[3]。杨杰等人的研究显示劳教人员由于心理承受力差或对未来丧失信心,是相对比较容易陷入心理危机的群体,容易产生诸如精神障碍、绝食、自伤自残、自杀、伤害等危机[4]。也证明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待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在进行劳动教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劳动教养过程中教育改造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保证劳动教养安全顺利进行,为劳教人员满教重返社会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5

[关键词]外部性不同质劳动力就业迁移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应该是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沿海地区一直存在着“民工潮”的现象,但是2004年,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却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而且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部门,并且有向内陆扩展的趋势。从“民工潮”到“民工荒”,这是中国这个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现象,从表面上看,“民工荒”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民工工资太低;国家对农业的补贴使部分劳动力又流回农村;民工受到歧视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但事实上,这种“民工荒”现象是一种结构性失业: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另一方面又有大量民工处于失业状况。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此时其劳动力市场几乎是一元的,而且不管是供过于求还是供小于求,都是可以慢慢回到均衡位置的。但是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这些地区必将向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产业发展,其对劳动力的要求在渐渐提高,其需要的不再是一般的劳动力,而是掌握一定技术和知识的人力资本,而民工本身却并没有也没有条件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积累。事实上,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之间呈现出双因果关系,民工自身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其无法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积累,比如教育和在职培训。其结果就是出现了结构性失业。从人力资本的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而言,人力资本是呈现阶梯性的,不同等级的人力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不同的,同时,人力资本和一般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弹性也是不同的,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其需求曲线的形状,从而决定了其最终的不同的均衡状况。

这种结构性失衡的现象,对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当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需要大量懂得一定技术和知识的产业工人时,我们的教育却极力从事高等教育的扩招而不是职业教育;我们怎样针对人力资本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使我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实现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我们怎样寻找一种模式或是一种激励机制促使政府多把资金投资到与劳动相匹配的人力资本方面。

同时,“民工荒”这一现象也提醒了我们:劳动力是不同质的,而劳动力的不同质也最终导致了劳动力在供给方面的差异,而这一差异也最终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的断层。本文主要想探讨劳动力不同质所引发的劳动力就业和迁移决策问题,所以本文中的模型在表现劳动力不同质问题时,往往采取了将劳动力区分为熟练技术劳动力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或是拥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和拥有较低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的做法,希望借此来描述不同性质劳动力的均衡状况。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在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的看法往往是生产要素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而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就会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下降,从而使得劳动力回流到不发达地区,对中国的劳动力转移而言,就应该是先“孔雀东南飞”,再“西北飞”,但是中国的现实并非如此,很多拥有高学历和技术的劳动力在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或是无法找到工作的情况下,仍然选择留在沿海的发达地区,而并不愿意去西北地区就业。这一现象体现了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凝聚作用。以前我们在分析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时,更多地考虑了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关系,事实上,资本和劳动之间除了替代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互补关系,即一个经济部门或地区的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和丰裕资本的积累足以产生一种互补性。其实,这一互补关系不仅仅体现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往往因为拥有丰裕的物质和人力资本、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企业家精神等资源和因素而会对本地区的劳动力产生一个正的外部效应,使得劳动力尤其是拥有较高教育水平或是技术的劳动力,即使在现期工资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对未来的工资效用保持了一个较高的预期。而本文就是想在此思想基础上研究经济中的外部性或者说互补性对劳动者的诸如工作努力程度、对自身教育的投资以及迁移决策等选择行为的影响和作用。

对于一个想在城市中就业的劳动力供给者而言,其面对着众多的决策,其要选择是否在该城市中就业,同时也要选择改变影响自身就业状况的因素。在中国的现实的经济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所聚集的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越高,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其所拥有的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越低。

我们假定一个代表性劳动供给者的效用的大小是由以下因素所决定的:工资水平、其本身所受的教育水平、其所处地区其他劳动供给者所受的教育水平以及其所处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用函数的形式表示就是:U=U(w,hi,h-i,a)。其中,w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hi,表示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hi越大,其受教育的程度就越高;h-i表示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h-i越大,其他劳动供给者受教育的程度就越高;a表示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个综合指标,是该地区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的综合指数。我们假定这个效用函数是连续的,而且二阶可微。同时假定U/w>0;U/hi>0;U/a>0,也就是说,当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时,可以增加其自身的效用,同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越好,对其自身的效用也有一定的正的外部性。

假设经济体有不同的经济区域,每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经济区域的资本存量、投资环境、以及人力资本的存量都不相同,为了简单起见,我们用ai来描述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因为较发达区域拥有丰裕的资本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从而该地区的经济环境能够与该地区的劳动力产生很好的互补性,而且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产生的外部性也就越大,也就是说,对一个代表性劳动者而言,其提高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递增函数。

我们可以用2U(w,h,a)/hjai>0(i≠j)来表示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所产生的外部性。假设一个代表性劳动供给者在做有关自身教育投资的决策时,将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看成是既定的,那么代表性劳动者的就要求解以下形式的问题:

maxU(w,hi,h-i,a)

hi

hi=f(h-i,a)

即代表性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对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反应函数,如果我们做出传统的假设,即代表性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那么,对于任何(h-i,a),存在一个特定的hi,如h*,可以解代表性劳动者的问题。隐函数定理意味着?h*(h-i,a)/h-i>0,一个代表性劳动供给者选择的受教育的程度是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的增函数。

当代表性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受到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时,有关受教育程度的决策就会产生外部效应。这种由受教育程度的决策所产生外部效应是一种战略互补性,可能会引起多重纳什均衡。

让我们假设所有的劳动供给者都有相同的偏好,考虑对称的纳什均衡,设Z为其他所有劳动供给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因此,h*(h-i)=Z。一个对称的纳什均衡h*(Z)=Z是不动点,即如果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Z,一个代表性劳动供给者也会选择Z的受教育程度。在下图中,三条坐标轴分别代表代表性劳动供给者的教育程度hi,其他所有劳动供给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h-i,、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a。在hi和h-i,所决定的平面中,横轴为h-i,即其他所有劳动供给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纵轴为h*,即给定其他所有劳动供给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情况下,代表性劳动供给者所选择的最优受教育的程度。每个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必在0和hmax之间。我们知道,反应曲线h*(h-i)的斜率为正,图中画出了一个例子,反应曲线与45曲线的每一个交点是一个对称的纳什均衡点。在我们所画的图中,有三个纳什均衡点a,B,C,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受教育水平。由于均衡是对称的,我们可以用帕累托标准排序,从而看到哪一个均衡比其他的均衡要好一些。当然,这里也存在着非对称的均衡,但我们要说的一般结论是:当存在战略互补性是,可能存在多重均衡,而且其中的一些均衡比其他的均衡要好一些。

同时我们亦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劳动供给者的决策行为的影响。我们前面已经假定提高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递增函数。所以我们亦要考虑到反应函数所带来的使得劳动供给者效用最大化时的情况,结果如下图图1所示:出现了多重均衡的现象。如图中所示,B均衡点对应B`均衡点.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我们上述的问题: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所聚集的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越高,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其所拥有的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越低。因为单个的劳动供给者的选择受到对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决策的预期的影响,同时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单个的劳动供给者的选择行为亦有影响。

我们怎样促使经济体从一个低的均衡点向一个高的均衡点移动呢,既然单个的劳动供给者的选择受到对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决策的预期的影响,那么如果我们政府能够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和宣传力度,就可以影响到单个劳动供给者的决策。同时如果一个地区其自身的人力资本比较充足亦会促进其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又会对该地区的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产生外部效应。

以上我们在分析劳动者的选择行为时并没有考虑到工资的变化对其决策的影响作用,事实上,随着劳动力的大量的涌入某一个经济区域,该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很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从而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也就是工资水平下降,此时,又会对劳动供给者的决策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其实市场上也会存在着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诸如资本之间的替代关系,当该地区的经济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或是技术密集型时,其势必会对劳动力的价格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事实上,资本和劳动之间既有替代性,又有互补性,在某种情况下,替代性大于互补性,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较大,则厂商的生产函数可能更接近CeS生产函数的形式,当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大于1时,城市部门的工资就会对城市的迁移劳动力的数量产生一个正的作用,此时就正如托达罗模型所示的结果;在另一种情况下,互补性大于替代性,此时即使资本对劳动有一定的替代性,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往资本密集型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发达地区的资本和投资环境仍会对劳动者尤其是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或是掌握熟练技术的劳动力产生很大的外部效应,结果会使得这部分劳动力在工资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留在发达地区,因为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工资收入有较高的信心。

以上仅仅是狭义的看法,如果我们将发达地区的资本替换为该地区所拥有的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人力资本积累,那么上述结论仍有可能成立。

参考文献:

[1]蔡防.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2]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普兰纳布•巴德汉,克利斯托弗•尤迪,著.陶然,译.发展微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1):278286.

[5]伊兰伯格•史密斯,著.刘听,译.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

[6]丁益喜.论集群经济的规模经济和小城镇效应同.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5).

[7]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管理世界,2004,(4).

[8]樊天霞.产业集群经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湖北社会与科学,2004,(3).

[9]傅勇.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基于人口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人口与经济,2004,(3).

[10]李建伟.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8,(9).

[11]林建,周亚,.工资结构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的模型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卷),2003,(1).

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6

【关键词】斯彭思教育信号模型分离均衡混同均衡

一、引言

研究生作为相对稀缺的高端人才,理应得到社会乃至市场的追逐,但现实却是高级人才就业率反而低了。签约率的走低至少反映了研究生的期待与劳动力市场认同之间存在着差距与脱节。本文拟从博弈论中斯彭思教育信号模型出发,着重分析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现象以及教育的社会作用。

二、理论研究综述

教育信号模型是用于解释教育经济学中筛选理论的模型,筛选理论主要包括arrow的过滤理论,Stiglitz的筛选假设和Spence的信号理论。所谓“筛选”,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学历是能力的信号;另一方面学历是个体进入某些高收入职业的门票。而根据“信号”观点,学历提供有用的信息以确定个体是否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每个应聘者都含有一系列可很快观察到的特征与属性,而有些是不容易马上被观察到的,如个体真正的劳动生产率等,就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被雇主慢慢掌握。但是,由于许多特征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些不能够马上获知的特征与品质是可以通过其他一些别的能够立即观察到的属性折射出来的。因此雇主可能在雇佣的前后,将应聘者或者新雇员的那些能够迅速把握的信息作为参照指标,以确定那些需要长期考察才能获知的信息。斯潘斯以及其他筛选理论的创建者,都不约而同地考察教育的信号功能。

三、教育信号模型

1、教育信号模型概述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有关应聘者能力的信息不对称,应聘者知道自己的能力,而雇主不知道,这样会发生逆向选择,雇主不能有效区分能力高低的应聘者,只能按照平均水平付给他们统一的工资。而有效的信号可以避免这种逆向选择的发生。假设:劳动生产率是个人的内在能力,而并不因接受教育的多少而提高或者下降;个人内在的劳动生产率与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所需付出的信号成本是负相关的关系,劳动生产率高的个体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的信号成本较低;求职者的受教育状况可以被雇主免费观察到。正是这三个基本假设在实际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决定了在求职者和雇主的双向选择中,教育或学历能够作为很好的信号传递求职者的劳动生产率、素质和能力。

教育信号模型可以理解为激励机制的一个特例,属于信号传递模型,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先行动,将其私人信号传递给没有信息的一方。其传递过程如下:首先,潜在的求职者决定他们希望进行多大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向雇主传递信息,并支付相应的信号示意成本。然后,雇主根据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和自己对教育程度和实际能力之间的“关联”的概率“信念”,决定给与求职者的工资水平。受雇以后,雇主就可以真实地观察雇员的实际能力水平。雇主对教育程度和实际能力之间的“关联”的概率“信念”是指雇主对于学历与能力的相关性的判断,可以简化为雇主认为多么高的教育程度是高素质和低素质的“分界”。这种判断与企业和岗位有关,但更多的是一种经验判断。

2、离散选择的信号模型――教育不影响劳动生产率

假设教育不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而只是区分受教育者的能力。该假设颠覆了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但该假设有利于分析教育信号模型如何实现贝叶斯均衡。经济模型的斯彭思教育信号传递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横轴表示应聘者的受教育程度,纵轴表示雇主提供的工资。

图1离散选择的信号模型

假设:(1)有两种类型的求职者存在:L型工人和H型工人,分别值得用工资w1和w2去雇用;(2)超出普通教育之上的受教育程度用某个实数量y表示,L型工人接受教育的成本和所受教育的程度是等比例上升,即CL(y)=y,而H型工人的传递教育程度信号的成本是CH(y)=y/2,表示他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学历。雇主对教育程度和实际能力之间的“关联”的概率“信念”用y?鄢表示,即假设雇主认为受过某个特定水平y?鄢0的教育,如硕士学位,即受过比这个水平更高的教育的求职者是高能力的求职者,达不到这个水平的求职者是低能力求职者。当雇主观察到一个求职者的受教育水平为yy?鄢时,会认为这个求职者是L型求职者,愿意支付w1的工资;相反,如果雇主观察到这个求职者的受教育水平为y≥y?鄢,就会认为他是H型的求职者,愿意支付给他w2的工资。

3、信号模型的分离均衡

假设y1≤y?鄢≤y2,如图2所示,雇主和求职者进行博弈,实现均衡的过程如下:对于L型求职者来说,当他们把教育水平定位在不接受研究生教育y=0时,净收益用图中线段b表示,即获得w1的工资;当他们把教育水平定位在接受研究生教育y=y?鄢时,净收益用a表示,即[w2CL(y?鄢)]由于ab,L型求职者会将教育水平定位在不接受研究生教育,以实现净收益最大化。

图2离散选择的信号模型的分离均衡

对于H型求职者来说,当他们选择接受y=y?鄢的研究生教育时,获得净收益用c表示,即[w2CH(y?鄢)]。由于cb,H型求职者会选择研究生教育。对于雇主来说,雇主先前的信念:认为受教育程度yy?鄢的求职者都将是L型劳动力,受教育程度y≥y?鄢的求职者都是H型劳动力,这一信念得到验证与支持,从而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分离均衡。当y?鄢=y1时,社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H型求职者花费的成本最少,净收益最大;L型求职者不受y?鄢的影响,他们都将选择y=0的教育水平,并获得w1的净收益;雇主获得正常利润,也不受y?鄢的影响。后文的分析将把y?鄢定位于y1,表示接受研究生教育。

4、信号模型的混同均衡

从分离均衡的实现过程不难看出,信号模型的分离均衡条件为y1≤y?鄢≤y2(见图2),即雇主认为选择研究生教育的应聘者一定是高能力的劳动力。如果雇主认为学历对区分高能力和低能力应聘者所起的作用很小,教育不传递信号,那么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他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不高,此时他会规定一个较低的学历水平作为区分标准,如y?鄢y1,其均衡如图3所示。情况二,雇主认为只有很高的学历才能起到区分的作用,那么他规定一个非常高的学历来筛选人才,如y?鄢y2,其均衡如图4所示。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出现混同均衡,即不同能力的应聘者选择相同的教育程度,从而获得相同的工资。当y?鄢y1时,即使教育成本比较高的L型求职者也能很容易达到y?鄢的教育水平,其净收益用a表示,由于ab,L型求职者将选择接受教育程度y?鄢,而H型求职者依然会选择接受教育程度y?鄢。这时L型和H型应聘者都选择接受教育,形成“高端”混同均衡(图3),从而导致该教育程度失去传递应聘者能力高低的作用。当y?鄢y2时,即使教育成本比较低的H型求职者要达到y?鄢的教育水平也非常困难,其净收益用c表示,由于cb,H型求职者反而会选择不接受教育程度y?鄢,这时L型和H型求职者都选择不接受高端教育,形成“低端”混同均衡(见图4),从而导致该教育程度也失去传递信号的作用。雇主认为选择研究生教育的应聘者既有可能是低能力劳动力,也有可能是高能力劳动力,教育没有筛选和传递信号的作用。

四、结论

1、企业对教育程度和实际能力之间关联的概率信念下降

企业如果依赖教育的筛选和传递信号的作用,就可能选择不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从而导致企业降低对硕士学历的认可程度,即认为高学历不一定代表高能力。在以后的招聘中,企业将降低学历的要求,对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甚至专科毕业生提供区分度不大的工资,待招聘后的实际工作中再来观察雇员的实际能力。如果企业对教育程度和实际能力之间关联的概率信念持续走低。

2、潜在应聘者对信号示意成本的忽视

教育能传递能力高低信号这一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教育信号传递模型的重要假设之一:个人内在的劳动生产率与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所需付出的信号成本是负相关的关系,劳动生产率高的个体改变自身受教育状况的信号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现象是教育信号模型的混同均衡的现实情形。由于混同均衡弱化并扭曲了教育的筛选作用和信号传递作用,所以如果这种“倒挂”现象反复在各地出现,相关各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更严重的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arrowKJ:Highereducationasafilter[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1973(2).

[2]Spencem:Jobmarketsignaling[J].theQuarterlyofJournalofeconomics,1973(87).

[3]Spencem:marketSignaling:theinformationStructureofJobmarketsandRelatedphenomena,1972.

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7

1.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

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当前许多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透彻,缺乏应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大多数教师已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难以适应,因循守旧,致使新课程标准难以落到实处。同时,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往往由教育工作者提出,而教育理论工作者由于缺乏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有时难以充分考虑到教学实情,导致新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一直在下降,其中爆发力、力量、耐力等体质指标,都呈现出明显的不良趋势.

2.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根据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发现,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方面体脑不协调、不适应的学生逐渐增多,5年级小学生问题最多。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2年级小学生最多,3年级最少。从整体发展趋势看,3~6年级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行为逐渐增多。在人际关系的信任感方面,2~5年级小学生问题逐渐增多,5年级最多,6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小学生的人际建设性不断增强,在对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学业自我和自我认同上,小学2~5年级学生的评价渐趋消极,而6年级则有所回升。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强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养成的重大意义

1.体育教育为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心发展,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并且体育运动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发动机: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同。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的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

2.体育教育是释放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

体育活动可以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程度得到松弛,情绪趋向稳定。体育运动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施以不同的影响,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消耗他们长期集聚的大量不利的心理能量,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的,合理化的发泄口,尤其是可以使遭受挫折产生的冲动通过运动得到升华或转移,从而可以消除障碍,达到心理平衡。

3.长期的体育教育能对消极情绪进行长期有效地控制。

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的作用,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长期体育锻炼和一次性运动活动效果的比较上。长期体育锻炼是指每天都进行的锻炼活动,且这种锻炼活动持续很长时期。研究的长期体育锻炼安排一般都持续10天到2个月,一次性体育锻炼是指持续时间为30min左右的活动。有研究报告,仅一次自行车功率机的练习就使健康和不太健康的大学生焦虑程度下降。但是,这种一次性运动没有对消极情绪的长期控制作用。因此,必须定期坚持体育锻炼,才能维持对消极情绪的长期控制.

4.体育活动对消除疲劳具有特别显著地作用。

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时,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心理都会很快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信心十足,定能延缓和减少疲劳。体育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吸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的产生。因此,体育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三、结语

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8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本质及意义,其次说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本质及意义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范围内,人口总体上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综合。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提高人的素质、挖掘人的内在潜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的过程。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所以有必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实质是投入资金作用于农村人力资源,以改善原有资源禀赋,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形成具有更大潜力的人力资本,以期得到更高回报,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巨大,富余劳动力多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大,潜在人力资源丰富。2008年末,中国总人口13.28亿人,其中农村人口7.22亿人,占总人口的54%。农村劳动力资源量5.31亿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3.49亿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据农业部测算,中国农业仅需劳动力1.7亿人,那么近2亿人是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每年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000万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

(二)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不高,主要体现为"四低",即身体素质低、心理素质低、文化科技素质低和经营管理素质低。文化科技素质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和培训程度明显偏低。据统计,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占82.2%;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很低,仅占11%;尚有6.8%的文盲。2006年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教育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三)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1、地区分布不合理

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均衡,致使农村人力资源地区文化程度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据统计,2006年东部地区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到51.7%。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例看,东部地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则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所占比例仅为8.6%。

2、产业行业分布不合理

农村人力资源过度集中于第一产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对较少,且第一产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也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偏大。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农村从业人员4.79亿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0.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5.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3.6%。

3、供给结构失衡

根据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程度,可将人力资源分为普通型、技能型和经营型三种类型。为便于研究,本文将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力划为普通人力资源;高中学历的划为技能型人力资源;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划为经营型人力资源。当前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明显失衡,表现为普通人力资源比重过大,占到88%;技能型人力资源短缺,仅占9.8%,经营型人力资源非常稀缺,只有1.2%。

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良好氛围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农民思想观念状决定着农村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转变农民思想观,关键要教育引导农民提高自身意识,积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扩大自身择业的范围和机会。农民需树立和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转变给自足、不求创新的生产观念,主动投资于科技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养,逐步树立与发展相适应的代文明意识。同时要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各方联动,在农村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吸留住优秀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二)科学制定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推动农村城镇化、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目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步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不断增强城镇化吸纳能力。应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三)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力度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改造传统农业是投资问题,其中主要是人力资本投资"。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尤其要向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倾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就业资金投入机制,积极调整各级财政支出结构,强化中央政府的支持力度,使得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优先发展;完善教育投资体系,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尤其是坚决实行教育投入向农村倾斜的政策,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可以为农业人才力量的积累奠定基础;积极鼓励农民、动员社会一切力量联合办学,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尤其要鼓励和引导私人资本进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推进制度创新与机制改革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整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完善人力资源流动制度,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劳动力统一市场,尤其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准入、民主权利保障和有序转移等方面制定法律规范。加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科学规划,在调节收入再分配等方面积极向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倾斜,建立健全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高士友,杜玉媛.新形势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11).

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9

与此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过度教育问题,甚至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发展中国家的过度教育伴随着知识失业而出现,像印度、埃及、菲律宾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知识失业,失业的毕业生虽然不会永久性失业,但是他们将不得不从事一些过去由较低教育水平的人做的工作。我国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随着教育扩展,越来越多受教育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毕业生失业率不断上升。同时,更多的受教育者从事了与自己学历不匹配的工作,教育技能不能被充分利用,受教育者的经济地位相对于以前有所下降,教育的经济价值日益受到挑战。

过度教育的基本概念

关于过度教育的概念存在很多界定方法,具体的定义取决于作者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需要。当受教育劳动力不断供给于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劳动力市场不能充分运用这些教育资源,受教育劳动力面临知识失业,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教育技能不能被充分运用,结果导致其收入相对于历史水平有所下降,这些现象广义上被统称为过度教育。

很多学者又对过度教育进行了狭义的界定,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过度教育的定义考虑了工资因素,认为过度教育就是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而言,受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了,或者高技术工人从事了以前由低技术工人从事的工作,收入受到了损失。第二类过度教育的定义不考虑工资因素,仅指工人实际教育水平高于他们从事的工作所要求的教育水平,教育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达肯和霍夫曼将教育划分为个人所受教育和工作所需教育,工作所需教育是从事某种工作实际需要的教育水平,是评价工作技术特征的主要指标。当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时,称为“过度教育”;反之,则称为“教育不足”。

上述定义方法是在受教育者技术同质性的假设下进行的。目前,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扩展降低了进入大学的门槛,许多低能力的人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教育扩展后教育投入不能及时配套,教育质量有所下降,这些都导致毕业生能力发生异质性,即同一学历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所拥有的技术能力是不一样的,学历相同但只有较低技能的人可能受雇于较低的工作岗位上,这就是所谓的过度教育。在教育技能异质性的假设下,过度教育可划分为表面上的过度教育和真实的过度教育,能力缺乏且长时期处于过度教育状况的人属于表面上的过度教育。

我国过度教育的现状和特征

我国教育资源利用低效的状况由来已久,一些学者早已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以大型联合企业为研究对象,魏新首次对中国的过度教育发生率进行了估算;文东茅针对大学毕业生群体进行的研究发现,如果一名大学毕业生发生了过度教育,则其收入会比相同学历和对应岗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平均低9.55%;赖德胜的研究则暗示,正是由于转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制度性分割的,劳动力缺乏流动性,才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人才过剩和过度教育问题;另有研究从政府与市场、工作竞争与教育深化等视角出发,对中国的过度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我国的过度教育问题。

(一)过度教育问题的确存在

我国过度教育的形成直接受到教育扩展的影响,过度教育伴随着知识失业而出现。回顾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曾发生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教育扩展。1958一1960年、1983—1984年、1992—1993年和1999年至今都出现了教育规模的超常增长,但在前三次超常增长之后,分别出现了大幅度负增长、增长下调和速度放慢现象,其中1958—1960年教育扩展出现了大起大落的严重问题。自1990年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1990年为382.2万人,而2000年达到847.9万人,为1990年的2.22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0.55%。

伴随教育扩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20世纪90年代至今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呈下降趋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还有很多已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从事层次较低的工作,导致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未充分利用问题。我国人才使用方面的浪费现象严重:在专业上用非所学约占14%以上,层次上的高才低用约占13%以上,数量上的人浮于事造成1/3的人才未发挥应有作用。

(二)过度教育的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出现了明显的“极化”现象,即大学毕业生集中流向经济收益较高的地区和部门,导致一些部门和地区过度储存了人力资本,另一些部门和地区严重缺乏人力资本。毕业生高度集中于垄断行业、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发达地区,导致我国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就职于教育和文化艺术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高等学历人口较多,而另一些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建筑业的高等学历人口则相对较少。

利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的抽样数据,我们用众数法对1995年我国不同行业的过度教育发生率进行了估算,发现过度教育发生率较高的行业有科研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尤其是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显著地出现了过度教育问题;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公共事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行业的教育不足问题较为明显。

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

(一)过度教育收益率的估算模型

在明瑟收益函数的基础上,达肯和霍夫曼提出了估算过度教育收益率的模型(简称oRU模型):

inw=α+Xβx+βrSr+β0S0+βuSu+η

这里,S=Sr+S0-Su,S为个人实际教育年限,Sr为工作所需的教育年限,S0为过度教育的年限,Su为教育不足的年限。α是常数,X是解释变量的向量——排除教育外的其他解释变量的向量,βx是系数向量,βr代表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β0代表过度教育收益率,即与有同等教育年限且适度教育的人相比,个人教育年限超过所需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的收益率,βμ表教育不足收益率,即与有同等教育年限且适度教育的人相比,个人教育每减少一年的收入损失。η为随机扰动项。

(二)对我国过度教育收益率的估汁

考虑到工作经验、工龄可能会对过度教育发生率及收入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将工作经验、工作经验的平方、工龄、工龄的平方作为自变量纳入方程;地区、行业、职业等特征对工作一教育匹配程度也可能产生影响,我们又控制了地区、行业、部门、企业性质等二十多个变量进行了估算,有如下发现:

1.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5.8%)高于实际教育收益率(3.2%),说明用明瑟工资方程估计的教育收益率偏低,同时也说明教育和工作的配置状况确实影响教育收益率的水平。

2.过度教育收益率(1.2%)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5.8%),说明如果从事了过度教育的工作,收入平均会损失4.6%。

3.过度教育收益率为正值,说明额外教育仍然是有收益的。这可以解释即使发生了过度教育,个人仍然选择投资教育的现象。只要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大于其他投资类型的收益率,人们就会选择投资于教育。

4.教育不足的收益率为负值,说明教育不足对个人收入有损失,即教育不足者比有相同教育水平且适度教育者的收入低2.9%。

5.工作经验和工龄的收益率为正值,而且工作经验收益率(2.4%)和工龄的收益率(3.8%)都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5.8%),说明工作经验和工龄对收入的影响小于教育对收入的影响。

政策建议

在西方国家,发生了过度教育的个人会重新考虑教育投资,或将稀缺资源投资于其他有利可图的地方,这会影响到教育需求。公司有可能改变工作结构以更好地利用这些发生了过度教育的人力资本,通过重新设计工作组织的方式改变技术需求状况,如自主组建工作队伍,使工人有更多自主权,甚至彻底改革工作组织,让工人拥有自己的公司。政府还会通过宏观调控来影响高等教育的供给和需求,比如通过宏观政策影响私营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通过税收对公司产生激励,使公司更好地使用技术工人。我国过度教育发生的原因和过度教育的实质都不同于西方国家,这决定了我们的政策选择也应有别于西方国家。

第一,我国现阶段应按照渐进、适度的原则扩展教育规模,避免过度教育和知识失业现象的发生,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应更加强调市场化的制度环境。从制度上保障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技能的充分运用是解决我国过度教育问题的关键。

劳动教育研究现状篇10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对跆拳道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部位以及消除恢复手段做阐述。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跆拳道专项生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结合跆拳道的主要运动特点,给出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以及跆拳道运动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找出消除疲劳的科学有效的手段,并且合理的运用这些方式方法有效的祛除疲劳。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性疲劳;恢复

一、前言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虽起步晚但进步很快。跆拳道运动属技能类同场格斗对抗性项目,运动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战术和技术水平的发挥,但运动员机体的机能状态和能量代谢系统的供能水平也起着重要作用。[4]所以根据跆拳道运动的特点,分析疲劳产生的原因以及疲劳消除的方法,并运用科学的手段消除疲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因此,对于疲劳产生的机制与恢复的研究,具有广泛而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跆拳道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与恢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查阅和搜索国内外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以及其消除方法的文献资料10篇,建立理论框架提出切合实际的理论假说,利用相关理论为本文指导。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教育学院11~09级跆拳道专项生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89份,回收率是98.89%,其中有效问卷87份,回收有效率为96.67%。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常规统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述

运动性疲劳其实就是生理疲劳(physicalfatigue)和精神疲劳(mentalfatigue)的综合表现。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2]

(二)跆拳道运动性疲劳的判断及其表现

1、跆拳道运动疲劳的判断: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发现对于运动性疲劳的判断包括:症状观察、心血管系统的立卧测试、点划试验等。[8]虽然判定疲劳的方法很多,但是作为学生来说过于复杂,所以在日常中运用的最多的还是症状观察法。

2、跆拳道运动疲劳的表现:当疲劳产生后,表现产生的主要方面有两个,一是生理上的,二是心理上的。

本次问卷通过对教育学院专项生疲劳后的表现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表1)。

(三)跆拳道运动疲劳产生的部位

跆拳道属于同场竞技类运动,根据跆拳道的主要特点,可知跆拳道运动产生的最主要疲劳是外周疲劳。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得出如下数据(表2)。

跆拳道主要以腿法为主,手部的格挡为辅助,所以在调查结果整理所得的数据可任意看出,腰腹以及下肢的疲劳是跆拳道运动中主要的疲劳部位。其中大腿、小腿以及脚踝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

(四)跆拳道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

1、跆拳道运动的原因:跆拳道运动从其能量上看,属于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混合供能的项目,并且是以无氧代谢为主要的供能方式,在供氧不足的条件下运动,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下降,机体不能维持预定强度,出现了疲劳。[7]同时跆拳道运动比赛时运动员精神高度紧张,神经能量消耗极大,大脑皮层原有的动力定型遭到破坏,又由于跆拳道运动需要穿戴护具,攻防时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均较大,影响了循环的血容量及渗透压,致使运动能力下降,导致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2、跆拳道训练的原因:跆拳道比赛的特点决定了其训练是高强度、高密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势必给机体带来强烈的反映。训练负荷量过大、训练周期安排不当、节奏安排不合理、训练手段过于单调、休息不充分等原因都会引起疲劳或过度疲劳。

3、跆拳道运动员自身原因:运动员的业余时间不能好好地安排,身心得不到放松,或者夜间休息不够,受噪音、光线及他人影响,所有这些都容易使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疲劳的感觉。

(五)跆拳道运动疲劳的恢复

1、训练学恢复法:运用运动训练基本原则的适时恢复原则。主要包括变换训练内容和训练环境,交替安排负荷,调整训练间歇的时间与方式。2、物理学恢复法:理疗,水疗,按摩。3、医学、生物学恢复法:营养的补充:一方面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注意饮食的质量。合理休息:第一,睡眠和休息。第二,积极性休息。4、心理学恢复法:心理诱导―谈话法,神经―肌肉的自我心理调整练习,心理诱导放松训练。

上述的这几种对于消除疲劳的方法是国内外学者总结出来的最常用,同样也适用于我们跆拳道运动,但是由于有的方法对于专业性以及硬件的要求比较高,对于我们普通学生来说实施的可能性较小,所以通过调查问卷得出了以下数据(表3)。

四、结论

1、对于跆拳道运动来说,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跆拳道运动本身特点原因、跆拳道训练的原因以及运动员自身原因。

2、疲劳产生的部位主要是在外周的肌肉疲劳,对于疲劳的消除,在学生中运用的最广泛也较为简单有效的包括睡觉有85人、按摩61人、洗热水澡73人、加强营养55人、听音乐52人和放松拉伸59人。

3、而且通过调查问卷得出90.80%的跆拳道专项生认为训练或比赛后及时的消除疲劳对接下来的训练或者比赛有积极的作用,而且积极地消除疲劳以及疲劳的恢复对其运动成绩的提高会有帮助。(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参考文献

[1]郎健,孟繁斌,李革.关于疲劳与恢复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1):96-98.

[2]王荣森,任保国,李光复.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7;4(4):119-120.

[3]郑岩岚,陈乐桢,郑植友等.体外反搏对消除运动后体内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4(3):64-67.

[4]曾国庆,浅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02).

[5]王荣森,任保国,李光富.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7(4):119-120.

[6]欧阳萍.运动性疲劳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24-326.

[7]冯连世,等.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23.

[8]钟大鹏,等.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