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审美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6:18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篇1

关键词:影视;造型;艺术;审美

一.影视造型艺术

影视造型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随着现代高科技数字化技术制作的应用与发展,这门艺术在艺术领域中独占鳌头。它继承和发展了诸多不同艺术的表现方式,具有塑造不同形象的艺术个性和魅力,是日趋完善的艺术体系。这种艺术体系的形成,在其表现内容上与其他艺术一样,都是把人类的情感世界作为自己的核心对象,再现现实中人的情感及状态,使人们在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情感世界。在表现手法上,它能更有声有色地反映生活、模拟生活、再现生活。其逼真性是人类已有的任何艺术都无法比拟的。这种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提升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培养了人们的艺术欣赏和鉴赏能力。

二.影视造型艺术的特征

影视造型在制作中有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主要特征为艺术个性与艺术魅力的塑造。影视造型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使他们具备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魅力,是一个复杂的艺术追求的创作过程。艺术的审美和创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影片《公民凯恩》,是一部跟好莱坞传统表现手法分庭抗礼的具有世界电影里程碑性质的影片。导演奥逊・威尔斯以大师般的从容,从“纯电影”的审美角度把物质与精神、占有与爱情,以及人物之间的冲突转换成影片独特的叙事结构,使复杂的人物性格、复杂的理性结构、真实的凯恩形象、复杂而丰富的电影风格完善而和谐地统一在作品之中。如果没有影视艺术的审美和创作,这种人物造型的魅力所在也就无从谈起,一部优秀的作品永久被埋没亦未可知。

通过影视造型的审美标准来总结创作经验、阐述创作规律、指明美学原则,是影视造型艺术表现与再现的完美结合。创作在前,完整而系统的审美活动在后;但审美决不是简单的“诠释”或“索引”之类的附庸。好的审美论断不仅应该通过对具体的影视艺术作品及其有关现象的分析研究作出客观、科学、公允的评判,而且还要抓住带规律性的东西从一定的理论高度予以概括和总结。

三.影视造型在制作中的表现手段

影视造型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影视化妆师对剧本的理解和所设想的人物造型构思必须和导演的创作意图相吻合,导演是一部影视作品风格样式及整体构思设计的创作者,化妆师在了解了导演对艺术结构、色彩基调、造型风格、音乐构成等设想后,才能展开工作。

电影《郭明义》是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人物故事片,作者高满堂把一个活着的雷锋式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那么我们在二度创作时怎样才能给予演员的外形相似呢?扮演郭明义的演员侯勇他本人所具备的是军人气质,那么就存在着一个局限性,在造型时首先从发型和肤色上接近原型,由于我们为演员准备的眼镜不是太新,就是不合适,为了更好地突出郭明义本人的特点,便借用郭明义本人的眼镜给演员戴上,加上演员的精湛表演,人物个性和特点马上出来了。

四.现代影视艺术当中的审美意识

(一)多元化的审美意识

相比一般文学形象的塑造,影视作品所具有的特点更加的独特、复杂,其艺术形式与内涵也更加的丰富。对于现代的影视艺术当中的人物造型审美意识,受到演艺风格越来越深入的影响,也逐渐趋于多元化。

(二)写实造型设计

影视艺术对于人物造型设计手段当中,写实手法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写实手法并非以往的将人物角色形象进行还原,更多的是将现代化的审美意识融入到其中,除去特定的造型依据以及历史条件之下,强调风格化、装饰性以及形式感。写实的造型设计注重真实之感,重点在于形似,对角色的外部形式以及内在的情感以及人物形象的深刻度与准确性等,都需要通过现代化的艺术技巧将其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三)写意造型设计

将传统的中国美学精神融合到影视作品当中,并且赋予作品独特的东方艺术韵味和强烈的审美内涵,使现代的影视作品具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人物造型的设计之初,通过“以形写神”的来刻画人物,运用独特的民族风格的符号化艺术语言,着重对角色的神韵、意态进行描绘,从而达到“情境交融、意与境浑”的地步。人物造型的写意性与影视空间的真实性,是现代影像的一大主流,虚实相生的影像风格既符合了现代大众审美情趣又为现代电影作品的风格多样化增添精妙之笔。当人物造型具备符号价值的时候,则可以通过抽象、比拟、象征的手法让形象更具诗意化,而侧重于人物的形式与内在美的刻画。影视造型作为艺术审美的物化形态,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变化的审美课题。影视造型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影视作品局部的感受上,必须对大量的创作心理现象和影视观众群体的心理反应作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参考文献::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篇2

[关键词]影视艺术;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人类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时代产生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它不仅对哲学、美学、文艺学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渗透到建筑、绘画、小说、诗歌、戏剧、音乐、电影、电视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中国虽然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自1980年后,由于改革开放的实施,市场经济的繁荣,影响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在中国找到土壤并迅速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最先受其冲击就是影视艺术。中国影视艺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呈现出与传统影视艺术截然不同的审美特性:

一、影视内容的浅平化与休闲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反对中心,消解权威”,正如王岳川先生所说:“后现代主义采取了一种比现代主义更极端的形式,打破一切,进行价值重估,以消解一切‘深度’为由走向平面,以自己的无价值的毁灭展示世界的荒诞和无价值。”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当代的影视艺术界也提出要打破一切、消解一切,不要深度,只求平面,不讲价值,只求宣泄等理论主张,消解的对象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政治权力、英雄主义、人道主义等。与许多传统影片大胆切入现实生活深处不同,许多中国当代影视作品走向灰色幽默的路子,通过对平庸琐细的日常生活的描摹,揭示生活的无聊,消解生活的意义,不再把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当作永恒不变的主题,而是用精彩的幽默和辛辣的嘲讽直接指向生活的意义本身。如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顽主》、《轮回》、《大喘气》、《过把瘾》,这些作品都消解神圣的规范、权力话语和水平历史深度。比如《玩主》,这部影片对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作了一种玩世不恭的解释,在那场时装表演中,当年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各种人物同时粉墨登场、载歌载舞,历史的神圣感在一片哄笑声中荡然无存。而冯小刚在《大腕》中则故意把人物搬到人民大会堂等场合,戏仿领导接见外宾的情景,洋相百出。还让葬礼在故宫举行,肆无忌惮地拿死人开涮。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以往认为神圣、崇高、不可侵犯的权威等已成为消解的对象,成为人们取乐的对象。电影《我是你爸爸》中的父亲已全无“父权”的威严,他整日在酒吧里与哥们厮混,而且死皮赖脸地讨好女儿。这部影片对传统父女关系进行了颠覆。

正因为后现代主义消解了深度,使文艺走向平面化,所以,在这种思潮影响下的文化就成为一种轻快的消闲文化。这种文化与商业利益为中心,以“本我”的角度来观物,强调本能、感觉,正如美国女学者桑塔格在《反对解释》中提出的“‘不需要解释,只需体验和新鲜’让现代的影视创作在生态化和休闲化中走向日常生活”。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艺术已生活化,它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常组成部分,艺术的主要功能不再是诗意地启蒙,也不再是认识,而主要是日常娱乐。中国当代影视艺术在20世纪90年代后也逐步走向娱乐化休闲化道路,所追求的是通俗、易懂、直观、感性的理解,影视文本日益商品化、浅平化、感官化、平面化。这一点在电视中表现尤为突出。电视游戏类节目中的调侃、说笑、逗乐,引进了周星驰式的“无厘头”,或将一个典雅的词汇,一段经典的话语、图像插入游戏式的嘲弄。而观众看电视也是为了休闲,以消除工作生活中的疲劳与压力,获得心理上的放松和抚慰。就连谈话节目也可成为纯休闲的,无需太多思考。如东方卫视晚间谈话节目《东方夜谭》,由刘仪伟主持,他的谈话节目分清谈和访谈两个单元,评说新闻热点和明星生活,东拉西扯,有时还“胡说八道”,根本不承载太多的责任。比如谈“出书热”,他说:动物也可出书,狗也可以写《我与吕洞宾不得不说的故事》,猪也可写《我把肥肉献给你》,好听就行。再看中国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所谓的“历史剧”盛行现象,其中娱乐休闲的成分占大多数。不难发现,一些所谓的“历史剧”只是拿历史作随意编排故事的由头,与其说是历史剧,不如说更多的是借历史之名,行娱乐之实的古装戏的大泛滥。如《戏说乾隆》、《游龙戏凤》、《还珠格格》、《皇太子秘史》、《铁齿铜牙纪晓岚》、《风流少年唐伯虎》等等,尽管可能出自野史趣闻、或者民间传说,但究竟与“历史”有多少相似性?为什么非要如此编织“历史事件”?似乎除了娱乐和消费外,找不出更恰当的理由。而娱乐休闲的目的吸引观众,在观众娱乐休闲的同时获得可观的商业利益,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影视艺术的最终目标。

二、影视题材的边缘化与个体化

受后现代文化的影响,中国当代影视作品在选材上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对现实生活中边缘状态的偏好,如忧郁、绝望和恶心等。第六代导演影片中的主角多是游离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人群,从摇滚青年(张元的《北京杂种》、管虎的《头发乱了》)、行为艺术家(王小帅的《极度寒冷》),到更为人忽视为社会所遮蔽的下层群落,比如外来民工(贾樟柯的《小山回家》、王小帅的《扁担・姑娘》、刘冰鉴的《男男女女》、王光利的《横竖横》)、航道信号工(章明的《巫山云雨》)、小偷(贾樟柯的《小武》)、酒吧(娄烨的《苏州河》)、同性恋者(张元的《东宫,西宫》)、青春期的无奈少年(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等。在后现代语境中,这些影片大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严酷的现实、真实的当下,似乎忽视了普通中国人的情感的,而是把镜头对准了都市中那些迷茫、困惑的个体:张元的《北京杂种》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群处于社会边缘的摇滚歌手以及夹杂在其中的爱情故事,观众可深深感受到他们那种茫然、无序、徘徊、痛苦、脆弱与宣泄。章明的《巫山云雨》将镜头对准的是那些脆弱的生命个体内心深处的焦虑、痛苦、犹豫、隐秘。贾樟柯的《小武》则再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小镇里的小偷对亲情、爱情、友情的向往以及最终的幻灭。这些人物都是在商业社会中正在崛起的小市民阶层。这个阶层不再是循规蹈矩、逆来顺受的平民百姓的传统形像,他们大多是一些极端自我的、反叛的角色。这些角色嘲笑信仰,嘲笑道德说教,愤世嫉俗,及时行乐。这些人物不再是传统的“英雄人物”,而是平凡的小人物,影视作品中所要着力描写的是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生生不息人生际遇和心路历程。这些电影既不企图改变这个荒谬的世界,也不追求终极归宿,只在浅层的层面上宣泄。

随着传统的颠覆、中心的消解,后现代主义转而注重个体的生命体验。后现代主义主张生活本身即艺术,它的基本特征就是“逃避解释”,“重生命、重体验、反理性、反形而上学、反文化就必然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标识。”从影视的制作者这一方来看,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以描写小人物生活为主的作品侧重进行个人化和情绪化的张扬,文本中无疑充溢着制作者的自我感受和理解。中国的第六导演的影片就非常注重这一点,他们的影片“似乎总给人以某种‘情绪流’的感觉,任自己对爱情、友情、亲情、理想、现实、生存的意义、艺术追求的情绪、情感在影片中宣泄”。而当代电视节目中流行的也是“情绪记忆”(又称“情感记忆”)的生产和消费。这种对个体生命体验的重视,导致了影视作品中过分关注人的“身体”,身体文化已成为一种特定的景观被纳入了视觉审美中。电视通过各种栏目来炫耀身体,刺激欲望,它在不违背社会公德、法规和伦理道德的原则下,给予了身体充分展示的机会,融入了更多的流行色彩和后现代因素。而影视中的“性”话题,则无疑是一种更为直接的身体文化,“性”作为一种独特的身体体验一直是人们最不愿公开的隐私,然而,现在都可以在公共媒体上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演绎,“性感”已成为一个赞美人的褒义词。比如,电视广告采用一种极度美化的影像,以名模、明星的身体来展示和招徕商机。从媚眼、红唇直至的手臂、大腿和极具诱惑性的半隐半现的胸、腹部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关联着“性感”。为了吸引观众的目光,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是“帅哥”、“美女”。他们健美的身躯,时尚的穿着打扮是作品卖座不可或缺的一大因素。影视内容的表现上也形成了一些固定模式,如“拳头加枕头”等,而无论是在古装剧还是在现代剧中,拥抱、亲吻等镜头必不可少,有的甚至大胆地将“床上戏”搬上荧幕。

三、影视艺术表现手法的拼贴化与碎片化

中国当代影视艺术不仅在内容上反叛传统,而且在形式上进行大胆的革新。当代影视艺术打破了以往故事内容的整一性,截取生活的片断,对生活影像进行任意的拼贴,所崇尚的是不连贯、非逻辑的叙事,注重对人物主观心理的探寻,因而充满了后现代性。例如:《谈情说爱》、《巫山云雨》等故意打破叙事的连贯性,让主人公直接面对镜头与观众说话。李欣的《花眼》、娄烨的《苏州河》采用的是通篇都由内心独白的方式来推动故事的进展。王金安的《月蚀》叙述上是无序拼贴,视听语言也是飘忽不定、变幻混杂。娄烨的《紫蝴蝶》采用含混紊乱的影像、镜头毫无规范的跳接,变换色彩等方式打破线性叙事。张杨的《爱情麻辣烫》中,则是内地影星、港台明星与流行音乐拼贴在一起。张建亚的《三毛从军记》、《王先生之焚身》等影片,以游戏化的表述方式,大量戏谑性搬用和摹仿经典影片片断、镜头、台词,如《战舰波特金号》、《红灯记》、《红高粱》等,将之杂糅拼凑,形成奇特的视听效果和娱乐性。《三毛从军记》不仅依赖于许多传统的调侃式叙事情景,如靶场射击时无意向下的小鸟,练习劈剌时连自己一块儿从草靶中穿过,河里洗澡遭轰炸,被炸飞的鲤鱼满身焦黑地在三毛面前痛苦地张了张嘴,而且采用了对大量的视听媒介进行混合拼装的手法,如:故意地杂糅各种音乐以达到某种拼装效果,日本军队进攻时伴奏的是日本电器广告音乐,枪炮齐鸣声配的是电子游戏《魂斗罗》的音响。这种视听混合使观众获得一种感官的,在这种荒诞中,从而造成历史维度的平面。严肃情景的嘲弄、残酷场合的浪漫使价值失去其隐身之地,文本也走向平面。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篇3

分析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解文章来源于3edu教育网

审美感觉,是一种对外在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突出特征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主观条件反射,这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反应。如欣赏《英雄》时,飞雪与如月胡杨林之战,画面色彩艳丽;无名与残剑五色湖祭奠飞雪的交锋,画面空灵、幽怨,宛如一幅中国水墨画卷,受众对之的欣赏是兴奋、是激动,是一种来不及思考便获得的审美感动,这同样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审美反应,而这种反应在影视艺术欣赏过程中具有最基础性的作用。因为人的审美感觉是建立在各种官能之上的,在人的感觉中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这种包含着各种官能的感觉人们可以知道事物不同特征,如颜色、冷暖等。在影视的审美感觉中,视觉和听觉是其最主要的方面,即马克思所说的“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它们在影视艺术欣赏中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所获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人的视听感官。因此,影视作为视听综合艺术较之其他艺术,从其大众化程度及审美效果方面看,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具有其优越的审美地位。因为影视艺术具体、生动的视听形象,可以使受众如同身临其境。如看过《泰坦尼克号》的受众,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在高度逼真的视听效果中,如同和男女主人公杰克与露丝一起亲历了那场人类的海难和超越人性超越国界的爱情绝唱。而看过《英雄》的受众,也不会忘记那些精美的画面及其震撼的视听效果。那是一种来不及思考,瞬间便获得的审美愉悦与感动,它是一种最直接的生理反应。

审美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审美感官的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特征及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一定程度的理性把握和整合。审美知觉与感觉的不同在于,感觉是对外在客观事物各种突出个别特征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于外在客观事物各种不同特征如形状、光线等元素构成的客观对象的综合性把握以及对这一客观审美形象所具有的某种内涵及情感性表现的整体性理解。审美知觉的首要特点是它的整体性。即人在过去经验基础上把由各种特征及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所谓完整形象。人们在无意识中是不会人为地将之区分为各种感觉元素,它本身具完整性的特征。在艺术欣赏中,艺术作品总是以整体形象呈现在欣赏者脑海中。如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欣赏者决不会把作品形象区分为色彩、线条等孤立的元素来加以感受,而是自然地从整体上去把握作品,去感受“父亲”那深深沟壑上呈现出的沧桑和文化历史感。同理,对影视作品的欣赏与价值判断,受众最终也是以一种整体感受去把握作品,而不会将其有机元素进行分割。

审美联想与想象

审美联想与想象,是影视艺术欣赏中最富于张力与创造性的心理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一)审美联想

审美联想,是指在主客体互相交流的审美活动中,因主体的审美感官接触到客观审美对象的某特征而引起想到另一事物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研究发现联想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联想、类比联想等。联想是主客体审美交流活动中最常见的审美心理现象,这即所谓的“登山则情满于山”,正是指审美主体在类似条件的刺激下,回忆起过去有关的生活和感情体验。如有些女性受众在看了意大利影片《西西里美丽的传说》后,因女主人公玛丽莲的漂亮而导致她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坎坷命运,联想到自己也作为女性所饱受的许多坎坷与酸涩,不禁潸然泪下;而一些男性观看后,则联想到自己作为男人的贪欲与不敢承担责任的虚伪心理则深深自责。在影视艺术审美活动中,联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影视中蒙太奇的各种表现手法就充分运用了人联想的天性。即是说,联想构成了蒙太奇的心理基础。如影视中的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就是运用了人联想的自然天性。比如“隐喻蒙太奇”的审美心理就是受众类比性心理联想自然天性的体现,如黑白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一段非常突出的画面,即在一群黑压压犹太人后面跟着一个身着“红色”裙子的小女孩,看上去天真、可爱、无邪,她似乎不知道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最后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被放在了一个推着死人的板车上。电影画面在黑白底色的映衬下小女孩红色的裙子显得特别的突出,令人心痛而又触目惊心。影片正是运用隐喻蒙太奇的艺术手法,即受众类比联想的心理天性,通过画面色彩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力,使受众自然联想到,小女孩红色的裙子象征人类鲜活的新生命,最后这个象征人类生命蓓蕾的小女孩也被纳粹扼杀在死人堆的板车上,至此,小女孩的红色裙子成了对战争对残酷对纳粹的隐喻与控诉!正是由于人这种联想的心理天性,影视作品用不同的类比性事物进行画面造型,使影片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也正是影视中蒙太奇艺术手法的神奇魅力之所在。

(二)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是指受众在精神时空中超越感知的银幕形象,在脑海中形成对直观的影视艺术形象某种程度的联系、组合和再创造。影视艺术的形象由于具有高度的逼真性、具体性,因而它不像文学那样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如特洛依战争为美女海伦打了十年的仗,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对海伦的美进行无限的想象,而一旦把海伦的形象搬上银幕,受众就会认为原来海伦的形象就是这样,海伦的形象立即被具体化、直观化,令受众或满意、或失望等等。然而,尽管如此,影视中仍具有一定艺术张力的想象空间。如影片《黄土地》中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传统艺术手法进行叙事。14岁的翠巧所嫁的丈夫在影片中并未出现,影片只是让受众看到翠巧结婚当晚蜷缩坐在床上,此时只见一只又大又黑的手把盖头揭开,接着画面呈现的是翠巧惊惧的表情形象,只见其本能地往后退,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充分调动受众对翠巧丈夫的想象及对翠巧悲惨命运的悲悯之情。在影视的叙事中,常会出现某些情节、细节的空白或“静默”,这是创作者特意留下的想象空间,以强化艺术效果,充分调动受众的审美想象。

审美情感与理解

审美情感与理解是影视审美心理因素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在影视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它体现为受众最后的审美感受与体验的升华。

(一)审美情感

影视作品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呈现,情感的结晶。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情感性运动过程。艺术欣赏同样也是情感的运动与交流。审美情感是主体对客观的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内在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带有本质性、稳定性而又具有易变性的主观态度与体验。情感在审美心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美学家认为,审美心理是感知、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因素的统一体。即审美活动中主体的情感活动,是在感知和注意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在感性里积淀理性、在理性中表现着感性。情感在影视欣赏中主要表现为受众对艺术对象的态度,集中体现为受众的“审美移情”和“审美认同”。所谓“审美移情”,就是主体在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中,把人的生命情趣无意识地移至审美对象,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心理境界,使审美客体一定程度上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对象。正因为这种“审美移情”作用,影片《红高粱》中那一望无际在夕阳映照下狂舞通红的红高粱,似乎就融入了“我爷爷”“我奶奶”的生命冲动与原始本能力量。在此狂舞的红高粱,隐喻着对人类生命自由追求的赞美,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所谓“审美认同”,是受众在移情作用条件下,与影视作品艺术形象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切换,用其眼睛、心理去看、去感受、去面对其所面对,去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即发生与作品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最终形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确认。如美国片《魔鬼代言人》中,作为律师的丈夫因有魔鬼的父亲加之天才般的才能,使其任何正邪的律师辩护都永处于不败的辉煌境地,可付出的代价却是父亲对其美丽妻子肉体与灵魂渐进式的折磨和毁灭,当其失去深爱的妻子时,他作为人和律师的良心受到猛烈的痛苦撞击与人性的警醒,他最后以死来抗抵魔鬼父亲对他虚荣内心的诱惑,完成了作为人其人性和作为律师其职业道德良心的回归。在欣赏过程中,影片使受众进入了作品中人物的世界获得了一次人性的拷问、职业道德良心的回归和对人类虚荣原罪的思考,从而使受众与作品产生了一次深切的交流与认同。

(二)审美理解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篇4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我们的艺术创作形式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的时代。艺术创作者们的艺术创作理念在向数字化的方向过渡,他们的艺术创作手段也开始渐渐具有了数字化的特征。这样一种新生代的艺术风格样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特征。

1关于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指的是传统艺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新一代的数字媒体技术包括传统的影视、广播、电视媒体向数字视音频、数字电影方向的快速发展,也包括日益普及的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等。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形和图像进行的创作、设计和制作,从而产生能让人们感到无比真实的立体动画和场景。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它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主体涉及到了三维虚拟场景、动态构图、角色形象、运动规律、音效、灯光照明等多个方面,这些审美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比传统艺术要多很多。具体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包括着以下的领域:数字图像(数字图形图像艺术创作、数字二维绘画);数字动画(数字影视后期艺术创作、数字三维动画);数字音频艺术(电脑合成音乐、声波艺术、数字音乐创作等);网络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虚拟现实艺术;电影、舞蹈、戏剧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看来,即使是同一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如果不同的艺术家来赋予它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也就迥然不同了。

2数字媒体艺术审美

在来谈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审美的概念。审美,指的是领悟和感受客观事物或者现象本身呈现出来的美,它是人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构建起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审美成为了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理智与情感的具体统一,从而能够追求发展,追求真理。具体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指的是人们通过观赏艺术家们根据数字媒体艺术理念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式创造出来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从而感受到和领悟到数字媒体所带来的一种别样的艺术之美。它的审美对象便是动态的或者静态的二、三维数字化图像作品。在高度的信息化社会里,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将会对当前的艺术审美产生革命性的、颠覆性的、深远的影响。在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与一般审美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先要看到它们的差异性。由于审美对象的不同,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感受,审美对象为现实的自然物和社会物,它们并不是专门为了审美而存在的。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对象为艺术作品,它们的存在则以审美价值为体现。不过数字媒体审美艺术和一般审美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它们的审美都归根结底的指向了人类的审美精神,都归根结底的来源于现实。

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3.1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技术之美

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媒体艺术的最大特点,技术与艺术作品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技能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技术环境为审美价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一次新技术的采用,都造成了新的视觉上的冲击。因此,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价值更多表现为技术之美。如著名导演卡梅隆创作的热播影片《阿凡达》,从它惊人的票房业绩就可以看出此片高超的艺术与科技价值。在全新的3D数字特效的支撑下,人们在影院中享受到了漂浮在云中的山峦、旋转飞行的蜥蜴、夜间发光的森林、一落千丈的飞流瀑布,这些拍摄手法和特技效果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真实而脱俗的美妙视觉的背后,有着众多数字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他们搭配着全新5.1声道aC—3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给电影增添了巨大的震撼力。另外,先进的动作捕捉设备、自主研发的数字拍摄系统和强大的CG制作团队都支撑了这一完美艺术作品的出现。

3.2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动态之美

数字媒体艺术体现着视觉元素在空间中的不断变化和运动,与传统艺术的静态画面相比,它不仅包含了光影、构图、色彩等要素,而且还具有空间、时间、运动等数字媒体所特有的艺术特点。它的艺术元素并不是固定某点,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在移动,时而加速运动,时而减速运动,有着丰富的变速运动,这就构成了一种动态的秩序,表现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动态之美。

3.3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

数字化的艺术作品,在作者和观众之间、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共同参与、沟通互动、角色换位、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在网络艺术的互动性数字平台上,不管你是任何人,处在何地,只要进入到数字网络系统中,就可以找到你感兴趣的艺术作品惊醒补充、修改和再创造,他们可以对这些“开放式”的作品进行多次的再创造,不断注入新的想法和内容,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原创者和艺术家们扮演者向导的服务角色,每一个参与者都品尝着艺术参与的快感和艺术家的荣耀,在此,每一个观众都能够找到与自己有着共同点的艺术作品,他们享有更大的修改权和选择权,形成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使艺术创作得到了换位思考和真诚的对话机会,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人们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陶冶和满足。

3.4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未完成之美

在传统意义上,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创作者的目的,作者就会对作品进行收笔,而数字媒体艺术正在改变着这一局限,开放式的作品结构使得作品在共同参与和互动中可以随时删改、剪切和复制,这样就无限延续了它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期盼,在这种大众化的创作链接中,你很难看到终结,只要有人欣赏和接受,作品就会在互联网中无限创作,无限传播,永不会结束和停息,艺术家们永远在期待着意想不到的艺术奇观的产生。

4结语

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无比广阔的延伸,传统的艺术审美理念也被重新定义和诠释着。只有力图把握住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才能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对现代艺术进行正确和科学的定位。

参考文献:

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022.

王伟毅.数字媒体艺术的多种可能性.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

马凌燕.论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异同.湖北社会科学,2007.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篇5

纵观这套丛书十卷,在内容上尽管各卷由于其艺术特点不同而各具色彩,但总体上有着这样五个共同特点:

一是重视理论探讨,有着在艺术理论上的创造性的深化与突破。如“戏剧卷”中《重点剧场》一文,从当俞影视冲击下的戏剧危机入手,提出了“重点戏剧审美‘场的课题,指出:戏剧的本质,恰恰在于这个“场”字.它是一种审美主体(演员>和审美客体(观众)集于一体,相互作用、同步运动的审美创造。因而,戏剧的“场”,要强调三个同步,即: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的同步性、形式的欣赏与内容的欣赏的同步性、艺术欣赏与艺术社交的同步性。戏剧只有由此生成独有的审美场,才能振兴。应该说,这一重点剧场的理论,是打破多年来戏剧固定滇出模式的倡导。“杂技卷”中《杂技:人的形体美的创造》从杂技表演的高难奇巧技艺分析入手,把杂技艺术归属于造形艺术,而不是技功艺术,既要利用不同艺术手段,创造可观可感的物我为一、灵肉一致的具体象形,就要让其在形与力、形与神、形与情、形与韵的整体关系中产生丰富的高尚的艺术美感。从而引伸出杂技艺术要以感情作为支点,把人的感情和精神溶入技巧之中,尽量发挥人的气与力的作用的发展方向,而“书法卷”中《形象的音乐》一文,则生动地把书法艺术喻为音乐美,由表面感觉上升为理性的本质加以把捏,文章认为:音乐是心情的艺术,而书法却同样是与人的感情情绪和精神、性格结合在一起的,书法创怍主体是无时不在将感情注入物化形态中,使书法的一笔一划都具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二是作出总结性的评述,对某种艺术创作的特点、规律以及经验教训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和判断。如“美术卷”中《广西油画三十年之路》对油画创怍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作了分把整个油画创作面貌轮廓作了鲜明的展示,使人看到“油画民族化”乃是唯一的发展方向。“电影卷”中《毛泽东文艺思想在银幕上的显现》则把广西电影与全国电影事业联系起来加以比照,同时认真总结了有突破性的成就的获得表现。文章认为,广西电影创作突出成就有三:一是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如《百色起义》、《周恩来》、《血战台儿庄》等,丰富和发展了电影美学纪实性的理论;二是民族题材影片如《布洛陀》、"《鼓楼情话》、《金沙恋》等,显现了从民族外部观照逐步转到对民族生存、发展的内部来探索民族自身价值的艺术突破>三是喜剧电影如《甜蜜的事业》、《顾此失彼》、《真是烦死人》等,找到了新时代喜剧的特征。又如“杂技卷”中《希望在于继承与创新》一文,概括性地评说了广西杂技艺术40年面面观,既肯定了杂技艺术节目的丰萬与更新以及多方面的变革,也指出在杂技艺术理论上研究与探讨不足,并对未来杂技艺术的创新提出了带有方向性的可行建议。

三是民族艺术研究占有较大的比重,不仅民族艺术论文量大、篇幅多,而且新观点、新课题屡见不鲜。如“戏剧卷”中的<壮剧三十年》、《壮族题材戏剧创作研究三题》、《谈少数民族戏剧走向》等,都从不同角度提出和探讨了戏剧民族化和民族剧种戏曲化的新课题>“美术卷”中的《略论南方民族民间美术》、《壮锦图案简论》、《谈瑶族民族民间工艺》皆从新时代的审美观点,论述民族民间工艺不仅是少数民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是民族勤劳、智慧的折光,更是以其淸新的格调、别致的色彩打入世界经济市场的途径。而“音乐卷”、“舞蹈卷”中关于民族音乐、舞蹈的论述,更为丰富与深入。在对民族民歌多声部现象探讨中,所提出的新论点、新课题可以说多为前所未有的,如民歌二声部中“终止大二度(K2)与差频原理”、“结构中的奇数集合”、“壮族羽调式民歌的特点及羽徵调式的同音转调”、“侗族多声部音乐构成的规律”、“仫佬族二声部创腔手法与特色”等等,都显示了民族民歌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层次;而民族舞蹈的研究,则多在舞蹈的民族特征以及与民族文化关系之上,如<壮族舞蹈的多元性及其动律特征》、《壮族民间舞蹈的稻耕文化特点初探》、《瑶族长鼓来源初探》等,无一不在探求民族舞蹈丰富的内涵,这对进一步发掘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借鉴价值。

四是对艺术的研究,既揭示其时代特征,更考察其审美价值。如“戏剧卷”中《圆的艺术,艺术的圆》一文,把戏剧艺术本固有的圆的审美特征作了深入的揭示,指出“几乎所有的传统剧目都是一个有头有尾,来龙去脉交待淸楚的完整而圆满的故亊,大多数剧目的结尾也都是一个大团圆的局面”,即无圆不成戏。这种以“圆”为审美特征的戏剧结构形式,恰是审美情趣之所在。而戏曲表演、舞台美术、舞台空间处理等,也都是在圆的艺术中形成。因而,“戏曲艺术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一个以表现艺术为圆心的综合的艺术的圆”。这一审美特征揭示,对戏曲创作、研究是有参考价值的。又如“书法卷”中《中国书法的美学特征》一文,把书法的审美归结为情、势、形、神、书五个方面,这就明白无误地使书法欣赏有了审美的依据。再如“电视卷”中《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审美价值观与电视剧》一文,则以电视剧为具体对象,阐明了艺术的审美价值观从来都是以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为基础时,因而电视剧应该视人民大众的审美需要为电视传播的前提。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篇6

一、平面设计的基础艺术特征

平面设计相对于一系列现代艺术来说比较独特,与传统的绘画、摄像等艺术形式既存在相同的部分,也存在一些差异,它们同样是以图形为基本的设计手段,却存在不同的艺术审美价值。以下对平面设计与绘画、摄像存在的艺术审美价值的差异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平面设计和绘图的差异

平面设计和绘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创作方向、审美特征、审美角度和价值体现方式几个方面。从创作方向来看,平面设计的创作方向是迎合市场和大众的审美要求,以达到美化宣传对象、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质;而绘画艺术设计更加关注设计师自身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不存在商业方面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由审美特征来看,平面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尽可能地做到以最简洁、直观的方式表达出设计内容传递的信息,注重的是简单有序的美感;而绘画艺术设计则更加侧重于意蕴的无穷无尽,讲究多层多意的模糊美感。从审美角度来看,平面设计作品比较注重作品的倡议和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而绘画艺术设计则比较注重于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加上自身的体悟,对作品进行欣赏。从价值体现方式来看,平面设计主要用于不断的复制,进行传播,才能体现其设计价值;而绘画艺术设计则比较注重于原作的价值,特定的绘制手法、空间结构感以及情感表达,都是无法复制的。

(二)平面设计和摄像的差异

平面设计和摄像有很大的关联,在构图中需要采用大量的摄影资料,来表达一种现代化的风貌。摄像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原型的色彩和光感,保留大量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景以及各种微妙细节,能够给平面设计提供大量的图形来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然而平面设计虽借用了摄像的形式美法则和光影结构,在审美上却依然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审美的生成、审美特性两个方而。从审美的生成上来看,平面设计是结合灵活的多个元素,进行图像相结合生成,是一种合成艺术;而摄像则是客观的对原物的一切内容进行图像上的记录和复制,是一种还原艺术。从审美特性上来看,平面设计注重的是作品的象征性,作品表达着一种社会符号,构成视觉传达信息的方式;而摄像则比较注重细节性,通过瞬间捕捉和细微表现来表达一种或静态或动态的精细美感。

二、平面设计构成要素审美分析

(一)平面设计艺术图形的审美分析

标志是表现图形的一种典型方式,它可以把平面设计图形的象征意义充分体现出来。以下将主要对标志设计进行分析。标志一般是被用来对某种识别意义的专用象征图形进行指示的。设计标志是对视觉符号象征功能的利用,它在高度概括要传达给受众的信息之后,再以一种简单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标志所传达的信息具有简单、易懂、易识别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将企业和产品的个性体现出来,能够对企业文化进行传播。标志具备多种意指作用,其中有含蓄的也有直接的,一般对标志的欣赏主要包括两种审美意蕴。其一,形式美。由均衡、对照、运动以及变化等组合构成的图案美;其二,意象美。由色彩、比喻、意境以及想象等组合而成的一种意味。平面设计艺术中图形的主要审美特征是象征性,象征意义的丰富性使平面设计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还可以对市场运作的资本特征进行美化。

(二)平面设计艺术文字的审美分析

平面设计艺术中的文字设计追求的是排版的形式美。文字编排具备的形式美能够展现出平面设计运用文字的方式。在对整段文字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编排方法就可以将各不相同的视觉形象呈现出来,进而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不同的印象。此外,文字本身也不再只是单纯的具备表意的功能了,它在形式上也一样具备了美感,它可以被制作成各种设计者需要的样式。当前的文字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装饰功能,它已经可以和图形进行媲美。文字其实就是图形的浓缩,它能表达出更加清晰和丰富的含义,现在,文字特效已经被独立使用在很多场合中。不管形式怎样改变,形式美始终都是文字设计的根本法则。

(三)平面设计艺术色彩的审美分析

从某种程度来说,平面设计可以算得上是色彩设计,色彩表现的恰当性,会直接影响相关作品信息的传达效果。色彩语言在现当代的平面设计中是一种被运用得十分广泛的视觉语言,通常它都可以在气势上先声夺人。色彩能够让人的视觉形成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所以色彩往往产生的美感魅力都更加直接,此外色彩语言的符号往往都具有更强的说服力。首先,色彩表现了美感的一般形式。它可以被大多数人直接感知。其次,色彩成为一种传递美、表达美以及塑造美的最为普遍和有效的形式,这种形式蕴含了丰富的审美、文化、宗教等内容。它不仅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物质内核,同时还具备很强的可塑性。色彩需要经历十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够实现文化积淀。如,中国人认为红色象征着热闹、吉祥、喜庆,但是欧美的一些国家却觉得红色象征着犯罪和流血。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篇7

   一、当代电影艺术的文化属性与构建“文化”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孕育了各种文化类型;同一民族又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其文化呈现各异的形态,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前者是文化的民族性(或地域性),后者是文化的时代性(或阶段性)。

   电影文化是人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造的文化样式,是指电影的“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即电影艺术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电影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作为文化系统的亚文化形态而存在的,是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内的子文化部分。电影艺术,在今天的社会中不仅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而且对其他文化正在产生着深刻的、渗透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电影艺术和其他精神文化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是人类从事精神活动的结果,并对人类的精神领域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论及中国美学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关系,首先应考察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而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当然是既打上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烙印,同时也包蕴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当下色彩。而这种时代精神和当下色彩本身,也是既体现着一定历史阶段主流文化的意志,又与电影形式与生俱来的西化倾向和不断变化着的工业文明息息相关的。它们间的互相整合形成了中国电影美学的独特个性,发展至今,则又在“全球化”思潮的策动下,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古典美学与消解主义、中国国情与西方浸润,既矛盾地碰撞,又苦涩地同处的所谓多元化格局。

   二、当代审美受众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审美文化心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积淀和凝聚,代表了审美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体现在特定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审美价值标准等等。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仅有满足消遣、娱乐的一面,还有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一面。从美学角度看,受众需要的形成受到其自身审美文化心理的影响;与此同时,受众选择接受媒体过程中其审美文化心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也在不断地发展。电影发展至今,商业化倾向已成世界性潮流。

   今天的类型片,如言情片、武打片、科幻片、侦探片、警匪片、灾难片、歌舞片等,都有着强烈的商业动机,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也开始了风格转型,如《三枪拍案惊奇》,但同时电影作为一门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在审美接受方面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科技的发展又为这两者的结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在上述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到今日中国人的观影审美接受已由过去的较单一的共通性,而转为变化着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所形成的接受悖论。一方面有着明显的共通性,另一方面又带着强烈的差异性。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篇8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内涵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不断发展,时代不断革新的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也随之改革,融入了多元文化,实现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代表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是国家文化形式的充分体现,具备了独特的审美内涵。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下,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顺应时展的潮流,与不同的文化艺术相互借鉴和吸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为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发展,需要充分了解其具备的审美内涵。本文对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展开探讨,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概述

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民族声乐艺术来源于民间,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其中最具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是民间歌曲、曲艺说唱、歌剧唱法等。随着时代的推移,历代的民族声乐艺术工作者逐渐探索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民族声乐体系。民族声乐主要体现为受当下时代文化内涵的影响,对传统音乐形式的进行革新,使其满足民众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族声乐唱法实际上是现代民族声乐唱法,在传统音乐基础上吸收了民歌特色,结合西洋唱腔所创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声乐艺术融合了丰富的音乐形式,具备多重音乐元素,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体现。民族声乐艺术具备的独特内涵为听众带来了别样的听觉享受。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

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艺术特征。其中民族性主要表现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交流频繁,相互之间借鉴吸收,促使我国民族的声乐艺术具备民族性的艺术特征。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相互融合的民族声乐艺术具备统一的情感美学标准,在吐字、润腔等方面具有“字正腔圆”的特点,因此,民族性是民族声乐所具备的鲜明艺术特征。中国历史悠久,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产生的文化内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为多样化的民族声乐艺术特征做了铺垫。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中的江南小调、蒙古长调、青海花儿等艺术表现形式共存,充分展现了民族声乐多样化的艺术特征。在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基于传统的声乐艺术,吸收了西洋唱法的精髓,立足于本民族艺术的发展规律下,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得传统民族声乐曲目更加丰富,突显创新性的特质。

三、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

1.融合多元文化,实现艺术创新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合,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音乐进行了交流借鉴,实现了艺术的创新,彰显出民族声乐艺术多样化的审美内涵。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受西洋声乐唱腔的影响较早,也出现过“土洋之争”的情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民族声乐通过融合多元的文化,实现了艺术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声乐方法和技巧方面。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立足于传统的声乐形式,重视吐字咬字、行腔润腔、真假声转换等曲艺唱法,通过正确认识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之间的差异,吸收和学习西洋声乐唱法的演唱技巧,取其精华,求同存异,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充分彰显出具有多元特征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当前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挑战在于民族声乐在演唱时具备浓厚的中国地域特征,吸收外来声乐文化具有一定难度,机遇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实现全球化的发展,在多元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走出国门的机会,因此,为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全面发展,需要把握住机会,勇于接受西方声乐艺术的冲击,逐渐吸取西洋唱法中的精髓内容,创新民族声乐的演唱模式,打造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多元文化视域下,通过融合多元文化,实现艺术创新,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声乐演唱形式,通过结合新的时代审美取向,不断探索出巧妙的演唱技巧,丰富表演形式,促使民族声乐艺术朝时代化、艺术化、群众化的方向发展。在统一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文化的相互包容,不断挖掘出多元文化的审美内涵。通过观察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阶段可知,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创造和内涵创新,展现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作品。例如:《夫妻识字》、《白毛女》、《江姐》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并进行实践创新的基础下,发现了咬字不清、喉头不稳等声乐演唱技巧的问题,并结合西洋唱法的发声技巧,有效解决传统民族声乐唱法中的问题。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们在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多元文化,有效的拓宽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道路。2.时代主题鲜明,突显艺术个性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艺术被赋予了时代的烙印,并且具有鲜明时代主题的审美内涵。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真实情境,是民众表达内心想法的一种形式。因此,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时代的变迁中通过时代主题突显出艺术的个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不断创新发展,在演唱方式和语言特点中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主题。根据中国民族声乐的时展背景来看,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我住长江头》,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颂》,解放战争之后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改革开放后的《走进新时代》等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民族声乐作品的创造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主题的同时还突显了艺术的个性,基于当时民众的真实需求,在声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包含了不同时期的曲式特点、声乐词汇和色彩。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融合了多样化的文化,在声乐艺术的演唱方法上做出了较大的个性。基于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融入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实现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时代主题鲜明表现为民族声乐艺术家在进行作品创作时明确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展现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具有强烈民族艺术的声乐艺术作品。为突显民族声乐艺术的个性,在传统声乐语言元素的基础上,融入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声乐艺术创新。多年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下,依然根植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下,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个性,突显具有民族特征的审美内涵。在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丰富艺术元素,实现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在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逐渐丰富多彩,随着西方国家摇滚乐、乡村音乐等声乐演唱风格和形式的融入中国,在相互交流和借鉴的情况下,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内涵的新民族声乐作品。3.民族特色浓郁,展现本源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随着文化艺术的不断传承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声乐艺术,并具备浓郁民族特色和展现本源文化的审美内涵。民族声乐艺术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立足于本民族的民间音乐,吸取民间音乐的特点,并将口头性的民歌改变为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突显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在演唱风格上重视民族性特色,通过民族声乐艺术家的传承和创新,向世界展现出具有本源文化的声乐艺术。例如:《小白菜》改编自河北民歌的旋律和调式;《走西口》改编自山西民歌。将民族曲调作为基础改编的声乐艺术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将民族精神传递给广大听众。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根植于民族文化艺术的沃土,从多元文化视域出发,民族声乐艺术仍然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色彩,基于本源文化,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借鉴了我国的戏曲音乐文化,吸收传统戏曲的音乐元素,在节奏、韵律等方面相互交融,逐渐展现民族声乐演唱的独特审美内涵。本源文化是文化的源头,当文化经过时间的变革和创新时,通过本源文化仍能找到其发展的起始和脉络。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的融合发展离不开文化。民族声乐艺术根植于本源文化,通过本源文化对声乐艺术的形式、内容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展现本源文化的审美内涵,并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本源文化,融合多元化的艺术特征,借鉴西方唱法的演唱技巧,逐渐创新民族声乐艺术,体现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不同时期的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不同的多元特质,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重视本源文化,结合民族特色,不断把握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脉络。通过近百年的探索,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扎根于本源文化,将浓郁的民族特色发扬光大。

四、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类文化艺术不断的涌现和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展现出深厚的审美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融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为迎合现代审美需求,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于传统的音乐艺术,勇于接纳多元文化,将民族声乐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李优.浅谈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取向[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4).

[2]刘玉洁.略谈多元文化视角下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6).

[3]杨杰.当代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主要美学特征探析[J].华章,2011(6).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篇9

摄影美学是一门研究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及审美规律的学问,是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研究的实质主要是摄影艺术与存在的审美关系,以及反映生活的特别的规律和技术措施;摄影艺术与非艺术品摄影的质的区别;摄影艺术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真与美的关系、形式美的规律;运用摄影艺术手段进行构思,增强作品的概括力、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方法;运用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等原理,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的方法;摄影艺术不同类型、不同流派的美学特点等等。 

瑞典的雷兰德和英国的罗宾逊为代表的摄影家们,19世纪50年代提出了“用摄影来绘画”的观点,主要倡导把“美”当成摄影创作的最高理想,从而去追求含蓄、和谐和典雅,这一时期的摄影作品构图布局、光线影调的追求都酷似绘画。雷兰德用三十几张底片叠放的大照片《人生之路》,在1856年曼彻斯特“重要美术作品展览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确立了摄影的艺术地位。罗宾逊的理论著作《摄影的绘画效果》风靡一时,是摄影美学最早的理论专著。19世纪末,自然主义摄影美学起而对抗上述的绘画主义摄影美学,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爱默生,其理论著作《自然主义摄影》出版后引起轰动。他提倡最接近自然对象、逼真的自然作品才是最理想的摄影艺术作品。这一主张特别强调主题和角度的选择,使普通的对象有美的感觉。推广而之,这样的理论发展成为纯粹的摄影美学,反对模仿绘画,强调摄影作品精细的高清晰度、微妙的层次质感变化和不同于立体感的绘画效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摄影器材的改进尤其是小型相机的应用,以及社会、美学思潮的更迭,纪实主义摄影美学勃兴,它主张尊重摄影特性,发挥摄影所独有的表现力,强调摄影家的个性和独创性,主张真实反映生活而不加粉饰雕琢,这种美学思想至今仍在摄影界占主导地位。 

我国对摄影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刘半农撰写的《半农谈影》首倡摄影主体论、本体论、民主论等,他提出“意境说”观点,即把作者的意境要借助照相表露出来;提出的“同情说”观点,要求摄影作品中必须灌注摄影家的审美判断和情感因素,使其“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从自然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关系出发,提出了“造美说”及一系列原则,也就是演变为今天的摄影艺术形式法则。刘半农还对摄影进行了三种分类,认为第一类是复写的(科学摄影),第二类是非复写的(艺术摄影),第三类是照相馆式的(商业摄影)。蔡元培先生直接把摄影艺术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内容、一个品类来提及,他认为:“摄影术本为科学上致用的工具,而取景传神,参与美术家匠意者,乃于图画相等。”譻 

二、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摄影审美的价值目标与思想方法论,国外学者强调摄影对人的感觉与思维发展的影响,如艾琳的感性整合学说、博克的规则迁移论、帕森斯的观念重构论、苏珊的想象启发论等;国内学者则相对注重技能创作和社会人文价值的凸显。对于摄影艺术审美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状态与认知结构,当前的研究缺乏多层次的思维时空解读与多元一体的心理特征表述,系统的理论概括与客观标准的缺失,是摄影艺术美感的生成机制理论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 

在摄影艺术审美心理学方面,国外学者将摄影艺术与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加以深层贯通,形成了更深广的视域坐标与全息参照系,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灵活的研究方法和更客观精细的科学论据,推动了摄影艺术创作———摄影艺术教育———摄影艺术鉴赏———摄影艺术评论的互补协同发展。然而,国内学者对摄影艺术构思心理的研究非常薄弱,一是缺少美学研究的概念更新与思想模型建构,大多以研究构思的技术方法为主;二是研究的视域局限于单一学科,缺少对审美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艺术哲学和神经科学的借鉴;三是缺少系统化的理论阐释与实证依据。 

鉴于目前对摄影艺术审美、摄影艺术创作和摄影艺术教育的综合性认知研究极为缺乏,同时这类研究又是理论发展和社会应用所急需的,本文选择“艺术构思心理”这一审美与创作过程深层交叉的特殊主题来进行理论阐释与作品实证分析。一是从艺术哲学和审美现象学层面揭析摄影艺术的本体论价值,如史密斯和沃特伯格提出的“相似性、表征性和自我指涉性”三种价值象征模式,揭示了摄影艺术超越模仿和再现的相似性模式、向非模仿性的本体价值自显性模式转变的审美本质。二是深化了摄影构图的认识论与技术方法论的理念,如J.H.罗琳关于摄影主体的价值对象化与主客体特征的时空重构,阐明了摄影艺术传达视觉规则与认知观念的深刻作用。三是发展与完善了运用摄影艺术之造型元素与操作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如里奇蒙的特殊空间映射理论、索哈尔的虚拟/数字影像与主客体的异质同构学说。四是对摄影美学与创作心理的探索,国内注重从摄影自查内省来阐发美学特征及审美能力,强调摄影家的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和创作思维,如杨恩璞、王振民、李文方等;国外则聚焦于摄影艺术的审美概念、时空范畴、认知结构和内外时空的价值表征方式上,如纳瓦伯的复合影像生成论和马尔科姆的日常经验审美重构论瑏瑠。 

三、不足与对策 

目前主要在六个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对出现的各种流派代表人物、以及行业专业摄影的美学分析没有展开阐述,导致摄影分类含糊,概念骑墙,评判标准混淆,给摄影创作带来了不清晰的导向。二是偏重技术层面和操作过程的方法论研究,缺少对相关的高层次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建构;三是缺少观照摄影艺术的美学新概念和范畴的扩展深化;四是对艺术摄影与实用摄影的审美特征和创作原理缺少辨析及深入的分类研究,致使相关的美学研究与创作研究不免出现笼统含糊和能指错位的状况;五是缺少研究摄影美学与创作心理的思想模型,尤其是国内对摄影理论和摄影美学的研究方法单一陈旧、对目前国外的最新进展及相关学科(如审美心理学、艺术认知心理学、视觉艺术与科学和神经科学等)的理论———概念———方法———实证材料缺少借鉴;六是对摄影构图的客观材料(外在时空的表象形式)研究较多、对主体的主观材料(内在时空的意象形式)的生成方式与呈现手段研究很少。而当代视觉艺术的造型形式创新,则主要依靠艺术家的构思创新、概念更新和感觉形态的内在刷新。

    我们注重对摄影美学的研究,就必须加强对摄影美学理论命题和范畴的意义还原、文化解读与现代阐释,否则,义理研究则将会将成空谈。同时,摄影美学与创作心理研究还可以深入下去,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著作,也可以开辟一些新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向。首先,发展新概念与新范畴,引人多元灵活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建构新的思想模型和理论框架,提供新兴交叉学科的最新实证依据,推动摄影美学与时俱进、趋于成熟。关于提供观照摄影艺术审美、摄影艺术创作和摄影艺术教育的全新思想模型,在国内外都相对缺乏。国家政府部门关于艺术学升门的学术体制决策,把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下面的一级学科升级为独立的学科,无疑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传统学科格局已经和正在打破,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机遇。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摄影(部分)归到美术学专业类瑏瑡,但是在实践中,很大一部分院校却将摄影归到了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类。这与艺术学界没有真正展现出摄影这门艺术的学科实力和学术实绩有很大关系。 

其次,应当结合丰富的作品分析来具体阐释其审美价值、构思机理与方法、艺术教育的认知焦点与内化思路,借此为摄影创作、摄影教育、摄影评论、摄影鉴赏等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与思想启示。对此,有学者指出,艺术审美与创作活动并不是单纯的经验操作与技术行为,因为仅靠经验和技术手段是无法解释人的审美冲动与创作动机的。可见,我们需要追根溯源、超越形式层面和技术维度,从审美与创作的内在过程之中提炼审美移情的基本规律和创作构思的心理机制,以此指导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有效提升摄影家的创作水平和大众的审美素养。(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与注释: 

[1]朱立元:《摄影美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2]龙憙祖:《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172页。 

[3]同上,第73页。 

[4]e.Schellekens,aestheticsandsubjectivity:fromKanttonietzsche,BritishJournalofaesthetics,2004,44:304-307. 

[5]周冠生:《审美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6宿志刚、苏丹:《光影的诗篇———摄影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7]李文芳:《美镜头:摄影审美与表现方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页。 

[8]王振民:《摄影审美纵横》,陕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 

[9]杨恩璞:摄影美学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83、112页。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篇10

一、电视是什么艺术

按照美学中对艺术的传统分类方法,所有的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造型艺术包括建筑、雕塑和绘画,节奏艺术包括舞蹈、音乐、诗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又出现了所谓人类第七艺术电影、第八艺术无线电广播。以此类推,电视成为第九种艺术。和电影一样,电视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借助于声画的有机组合上。因而我们可以说,电视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完美统一,是一门融造型艺术和时间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二、电视的语言美

电视的语言美既体现在静帧画面中画面主体的色彩、明暗形成的影像上,也体现在画面主体的动静变化上。就单个画面而言,电视画面的语言美既可采取直观、视觉冲击力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的方式来表现,又可以通过暗示、象征的方法加以铺陈;既可是动态的美,又可是静态的美。比如锥形的火山在蓝天下很美(静态美),喷涌而出,红浆跳跃的火山口同样很美(动态美),一平如镜的海面很美(静态美),浪花飞溅,潮起潮落的海面同样很美(动态美)。拳击、足球、田径运动中选手的对抗显示的是力量之美,而春花秋月则展现的是一种阴柔的美。

同一事物的美感展示会因不同人的审美趣味而发生变化。就单个电视画面而言,它仅仅是一个词素,有的电视画面是一个词,有的可以看成是一个句子。画面不同能折射出不同的画面语言美感。相对而言。电视画面所展示的美的信息比长镜头画面包含的美的信息要少。

综上所述,电视画面语言的美感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是浓缩的,也是丰富的。它是电视美学特征中的基本特征。由于电视声音语言因节奏、语境的不同组合而变化无穷,因而电视声音特征也会变化无穷。当然,电视的语言美在于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有机结合所蕴涵的美的最大化。这种美的最大化取决于编导的审美趣味,取决于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的完美结合。

三、电视的运动羹

与传统的造型艺术不同,电视画面是运动的。具有较强的运动性。电视的运动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一是组成电视画面的个体具有动感。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即使拍固定画面,画幅不变是相对静态的。但组成画面的个体具有动感;草木随风摇曳,闪动的波光,会使本来静的画面生动起来,充满动带来的变数。

二是因动感的拍摄方式带来的运动感,尤其是推、拉、摇、移等运动拍摄手法的运用。使电视画面西幅的动感更加吸引人。

三是电视长镜头的运用,与推、拉、摇、移不同,它是一种向前的运动,而推、拉则表现为景深的变化,播、移表现为横向的运动。长镜头的动感是画幅的不变的纵向推进。

四是电视声音的动感,它表现为音乐和配音螅快慢、高低、喜悲的变化上。

运动带来的美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粗略分析一下,运动美有以下几个方面:就画面来看。镜头运动带来光影色彩的变化会给受众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因为电视画面的美感是由不同的光影组合而形成的。跟踪运动主体给人带来的审美享受,这主要体现在体育运动项目、动物、地理类的电视节目上。由于运动主体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变化莫测的过程,所以这种运动带来的美感更具有神秘性和刺激性。

四、电视的风.格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