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考核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7:41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篇1

一、不断改进教师评价制度,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教师评价模式不但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评价教师不能“唯论文”“唯帽子”,要建立多元教师评价制度,全面衡量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业绩、态度和师德。教师评价应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就是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式:校长评价(行政人员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

1.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我校通过教职工大会反复讨论制定了科学有效的《临泽一中教师考核办法》,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模首要要求。

由于高考竞争压力大,有些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轻视德育工作,学校在考核中加大了德育考核的分值,引导教师注重德育工作,好多女教师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担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

2.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评优树模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这些措施的落实,激发了老师的干劲,使临泽一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迈入全市前列,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是教育事业最重要的评价指挥棒,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五唯”最重要的举措是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高考制度,不“唯分数”,建立综合的学生水平评价体系,录取学生以学生的综合水平为依据。

1.完善德育评价。我国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的领先地位不容置疑。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们要明确“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深刻道理。我校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开设立德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2.强化体育评价。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学校每年请小屯卫生院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检测,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3.改进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把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临泽一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校的智育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相对而言美育、劳动教育成为短板。为了提高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质量,学校建立健全艺术教育机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学校把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制定和完善了《临泽一中美育工作年度计划》、《临泽一中艺术教学规范》、《临泽一中音体美教师单列考核办法》等制度,认真贯彻执行课程规定标准,在各学年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课程。开课达到体育每周2节,音乐、美术每周各1节,做到教师到位,课时落实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随意删、减、挤、占音体美课程。

同时,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劳动课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生每学期参加劳动教育课不少于20课时。根据我校实际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每班每月集中上劳动课半天4课时,由教导处制订学期总课表,每天安排一个班级上劳动课。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加强和落实,学生的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更加规范,也促进了我校美育和劳动教育同德育、智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弥补了短板,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逐步探索、健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事实,对学生学业修习状况、核心素养和日常行为表现的系统评价,旨在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德(思想品德)、智(学业水平)、体(身心健康)、美(艺术素养)、劳(社会实践)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篇2

中原油田教育培训中心史宗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大纲》(试用)指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身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把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作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足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对习惯问题的重视。众所周知,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对于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叶圣陶序跋集》第307页)魏书生认为,“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就像冲破种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论人生》第24页)。英国教育家洛克则把习惯当做培植人生幸福的根基,他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甚至一个人的幸福也往往归结于自己的好习惯”。(《教育漫话》第32页)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首先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肯定应该是一个劳动者,不进行劳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可思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因为认真严肃的劳动经常是艰苦的”。“教育应当培养对劳动的习惯和爱好,他应当使人能在生活中为自己找到劳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人生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如果形成了不良习惯,要想改过来则谈何容易,会让人一辈子吃亏。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可谓是用蜜水泡大的,家庭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工作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反而易使他们的劳动意识变得淡薄。石油,这个本来靠艰苦创业起家的行业也未能例外。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身份使得这些“小太阳”、“小公主”倍受宠爱,简直爬上了“贵族”地位。如果不从小学阶段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无论是对他们本人,还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后果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把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列为教学目的之一非常正确,十分必要。然而对于其形成却并非易事。根据大纲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规定及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从经一事长一智的角度考虑,通过小学一节节的劳动课教学,是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的,而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却不然,它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有计划的艰苦严格的历练,而无法通过一、两节劳动课,几次活动或一时一事如愿以偿。所以,我们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要以知难而进的精神,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当做一项重要的课题下苦功夫抓好。

一、全面理解大纲教学目的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包括多项,其中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学生一旦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备了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就会更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就必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对大纲教学目的中规定的各项内容,要辩证统一地看待,不可把它们彼此割裂开来。但是小学生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了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并不等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所以在落实教学目的中使小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等内容时,决不可以偏概全,就轻避重,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流于形式。

二、系统把握、使用教材

循序渐进既是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我们中原油田所用的小学劳动课本是由河南省教委教研室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编写的。课本把大纲规定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等内容有计划地分别编进了各册课本中,把课本中的同类内容按照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综合排列,就分别构成了上述四项内容的教育和实践的序列。因而,按此教材教学是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的。问题在于小学劳动课教学一般是一学期使用一册课本,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孤零零地教好一册册课本,而不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那么,就等于隔断了构成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链条。因此,教师在使用小学劳动教材时,要注意瞻前顾后,系统地整体地驾驭教材,发挥教材所具有的训练序列优势,使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具有连续性、渐近性。

三、认真搞好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能成之于长期的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练和积淀,仅凭纸上谈兵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搞好劳动实践。小学劳动课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意讲明每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自觉性。要想办法指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运用学到的基本劳动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从而尝到成功的愉悦。应注意启发学生体验劳动的感受,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要认真备课,提高教学艺术,克服种种困难,为进行劳动实践积极创造条件。必须坚决杜绝像进行语文教学那样只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现象,切实组织指导小学生搞好劳动实践。

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缝纫、科技制作和科学小实验等。”应注意“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村参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些劳动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实践,在家长指导下,学会操作技术”。总之,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潜力很大,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计划性强,不加重学生负担;二是注意与其他的活动,如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调查活动等结合起来,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劳动课考核办法

劳动课考核是把握劳动课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劳动课要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劳动表现应写进操作评语,劳动课成绩应记入学生成绩册。”这些办法对考核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诸内容应该说是可行的,但是,却难以把握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因此,为了全面落实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我们探索考核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养成情况的办法。例如关于小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习惯,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铺床、叠被等,这些内容在本年级段当然应该考核。对于小学中年级,大纲规定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洗餐具、茶具等。在中年级劳动考核中,除了对洗餐具、茶具等进行考核外,对低年级学过的铺床、叠被等也仍应予以考核,以防止出现小学生学一样做一样,做过了就拉倒,到头来只做最后学的那一样的被动局面,从而促使小学生把有关的家务劳动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就考核人而言,可以因内容不同而异。如考核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就应该向学生家长负责。届时劳动课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家务劳动考核表交学生家长填写,表中宜列上学生所学过的全部家务劳动内容,如铺床、叠被等,每项内容下再分几种情况,如依次分为“经常”、“比较经常”、“偶尔”、“无”等几类,让家长根据学生的家务劳动表现在表中打“√”。这样,劳动课教师就可以大致了解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当前有些小学生在学校劳动表现很积极,如扫地、拖地等不怕脏、不怕累,虽然是同样的活而在家里却视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事,自己绝对不肯干。因此,让家庭甚至社会参与一定的劳动课内容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篇3

按理说,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众所周知,人之所以成为“人”,正是劳动进化的结果。如果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人类。正是基于上述朴素的唯物史观,古今中外的众多有识之士都高度关注对下一代进行劳动教育,视培养下一代的劳动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为己任。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卢梭语);“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马卡连柯语)……由此不难看出,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不懈的教育方针。《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统化。

客观公正地说,党和政府对劳动教育是高度重视的。我国的劳动教育,理应不是目前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如此令人不容乐观的现状。追根溯源,笔者认为制约劳动教育的因素是应试教育、校园安全和家庭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主要就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只要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就是优生,就是人才;学校怕学生发生安全事故,不敢也不愿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更不敢组织学生进行劳动;还有不得不说的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每个家庭只有一至二个孩子,家长极易产生溺爱情节,视子女为“小公主”、“小皇帝”。

正是由于学校、社会、家庭都不同程度地漠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才造成了下一代劳动意识的严重扭曲和劳动技能的严重匮乏。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没有正确的劳动意识,未能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势必会被社会淘汰。推而广之,如果我们的下一代都是如此无能,作为成人社会的我们必定会感到脸红心跳,失去希望。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家长、学校应该齐心协力,家校联动,让孩子从小树立劳动意识,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怎样才能实现上述目的呢?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1、让学生从小树立劳动意识

学校要利用班队会、升旗仪式等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深入人心。

2、建立合理的劳动技术课程体系

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在课程结构的安排上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情况和从学校实践基地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好和兴趣,形成合理的劳技课程体系,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3、从实际出发建设实践基地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时间从事劳动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各学校要根据所开设的劳技课程,按标准建设配套的劳动技术专用实验室和劳技教育实践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学科齐全,素质较高,一专多能,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的劳技课师资队伍,是提高劳技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来源,一是让一部分具有一定专长的文化课教师专教劳技课,二是选派部分老师参加课相关科目的培训学习后,兼职担任劳技课程。只有加强劳技课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劳技课的教学质量。

5、加强劳技教学管理工作

要提高劳技课的教学质量,学校必须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业务上有人管,主要要提高劳技老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劳技老师必须杜绝没有安排实践课的“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在实践课中要改变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和“老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模式。为保证劳技课的教学效果,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劳技教育考核手段,考核的内容要包括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四个方面的考核,同时要注重平时表现、动手能力、掌握基础内容作为考核的原则。

从家长层面来说,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1、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

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劳动意识。千万不能溺爱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以社会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历史、家庭社会实例等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劳动的伟大,不爱劳动的人是没有出息的。

2、教给孩子一些劳动技能

劳动也需要一定的技能,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程序、操作要领、方法和技巧。家长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要给予指导,在孩子取得进步时,哪怕这个进步是非常微小的,家长也要给予鼓励,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3、注重实践锻炼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通过劳动实践来进行。如果家长平时没有参加具体的劳动,那么,孩子是不可能爱好劳动的。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参加劳动实践,千万不能心疼孩子。当然,劳动的内容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从简单到复杂逐渐过渡,切不可一开始就让孩子做难度比较大的劳动,挫伤孩子的劳动积极性。

4、尊重孩子的劳动

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需要家长进行一定的强化。但是,家长必须注意不要单纯地把孩子当作劳动力来使唤,不要把劳动当作惩罚孩子的手段,也不要过分用物质和金钱来强化孩子的劳动,而是应通过表扬、鼓励等方法来强化;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多做具体的指导,多鼓励,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让孩子从劳动中得到快乐,从而让孩子牢固树立劳动意识,强化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5、利用方法,“强迫”孩子劳动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篇4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可雇佣性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作者简介]皮建华(1964-),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管理学。(云南 昆明650091)徐明祥(i980-),男,云南丽江人,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信息管理及计算机应用系,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云南 楚雄67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项研究基金项目“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000007)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89-02

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雷同与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个性化等,由此导致人才的可雇佣性较低。笔者从可雇佣性的角度,以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为例进行探索,以求找到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方案。

一、基于可雇佣性的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框架

andresdeGrip认为可雇佣性是指劳动力个体在借助人力资源开发工具(学校与培训机构)的基础上,融入工作任务(雇主)和工作环境(劳动政策、劳动力市场等)中并做出反应后,所展现出的能够维持自己劳动力市场价值的能力和愿望。由此可构建一个影响劳动力个体的可雇佣性函数,表示为y=f(p,e1,t,e2)。y表示劳动力个体的可雇佣性。劳动力个体(p,personali-ty)(知识、技能、能力、特征、行为、个人背景等)、雇主(el,em-ployment)(岗位要求、企业发展情况等)、教育与培训机构(t,trainings)(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等)、环境(e2,envkon-men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决定了劳动力个体的可雇佣性。从对可雇佣性的概念分析来看,可雇佣性是抽象的,缺乏具体化指标和可操作性。许多研究表明,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具有共同的内核,可雇佣性技能是衡量可雇佣性的有效指标。在胜任力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的KSaos(Knowledge,Skills,abilities,otherCharacteristics)分析框架可作为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的共同核心,以此形成连接两个概念的基础(见表1)。由此,笔者依据可雇佣性技能,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劳动力个体、雇主、教育与培训机构和政府四者之间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相互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转变

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才需求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激增。笔者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2001-2010年(共37季度的数据)全国大部分城市(一、二线城市)的职业供求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求人倍率均值来看,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均值分别为1.31、1.35、1.55、1.74、1.86,并且随着技术等级的提高,求人倍率呈递增趋势;但从供求总量看,2001-201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求人倍率除2010年第一季度为1.04大于1外,其他季度均小于1。这说明当前的失业为结构性失业,同时也说明劳动力可雇佣性较差。英国《经济学家》调查表明,缺少合格员工是600名在亚洲经营的跨国公司总裁在中国和东南亚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的雷同、缺失与模糊

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如职业)、培养规格(知识、技能、胜任力等方面的要求)、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是核心,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表现形式,课程设置是关键。笔者通过网络搜集了近三十所高等院校(9所院校缺失)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研究经比较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培养职业目标上来看,定位为高级专门人才、专门人才、专业人才,表述上略有不同,内涵皆相同,且可以用于任何一类人员的培养定位;其次,从就业领域来看,要么缺失,要么大而化之(企事单位、政府、群众团体);最后,从培养规格上来看,虽然都突出了人力资源,但要求基本都是政策、法律法规、专业知识与技能、管理职业素质、人际沟通、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企业认可的可雇佣技能,如解决问题能力、识人能力等,则未涉及。

(二)课程设置的雷同、理论化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表2是笔者通过网络搜集到的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的主要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邓小平理论、计算机、外语)、经济管理类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课程(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相同的,没有体现特色,且专业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过于强调理论。美国成人教育家达肯沃尔特曾指出:“成人学习者重视的是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而不是学术性,他们注重应用而不注重理论,注重技能而不注重知识或信息。”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注重技能性、实用性。

四、基于可雇佣性的课程设置优化方案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得,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把学历教育与技能开发相结合,培养具有企业管理知识、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职业化、技能化、多样化。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胜任特征模型,提出基于可雇佣性的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见表3。

1 学科基础课(一)。黄长凌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需求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认证规范两个视角进行论证,认为建构人力资源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学术基础是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数量分析。

2 学科基础课(二)。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可雇佣性角度考虑,课程设置总体上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突出方向,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指导思想。

3 专业核心课模块。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遵循了流程管理的思想,即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系统、职业化行为评价系统、培训开发系统、考核评价系统、薪酬分配系统。课时设计遵循1/3理论,1/3案例,1/3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则按照专业技能课程一课程开发与设计―综合训练三个环节进行。

4 法律、咨询、管理模块。选修课根据多元智力理论设置了三个方向,即法律方向、咨询方向、管理方向,学生可选择三个方向中任何一个进行侧重学习。这样设置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5 政治思想模块。政治思想类课程由必修课变为选修课,考虑到成人学习特点和已有学习基础,此类课程必须选修3-5学分方可毕业。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经省教育厅批准正进行试点。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管理

[作者简介]徐畅(1964-),女,湖北孝感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海南海口571127)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54-02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人”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两个核心问题。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强调:“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长远之计,除了注重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的培养外,更应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此过程中,第二课堂发挥着对学生熏陶、浸染和引导的作用,重视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管理好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一、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堂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呈现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它有别于以接受知识为主的显性教育的第一课堂。以活动方式呈现为主的第二课堂,更加强调学生自我成才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创新性,更加注重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力求最大限度地契合学生的自身条件、专业基础和主观意向,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唤醒其生命意识、价值意识和职业意识,并使其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进才干、树立职业理想、磨砺品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育人任务。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职业迁移能力、劳动认知等综合素质,配合第一课堂抓好人才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应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及管理方法。笔者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结合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特点,将大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划分为以下五个模块。

1.模块一:入学导向教育。根据高职学生教育的总体安排,入学教育在军训期间开展,教育内容依据每年入学教育的实施方案来制定,主要为安全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学校制度和校史校情的学习。

2.模块二: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志愿服务、守法意识的教育,以及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形式包括开展升国旗教育、诚信教育、自强之星评选、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勤工助学等志愿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等。

3.模块三:职业迁移能力教育。职业迁移能力指职业者可以适应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职业变动的通用技能,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和适应能力等。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演讲、辩论、书画、征文、信息技术、英语翻译、创业培训等系列比赛,加入学生社团组织,参加校内外文艺演出和比赛,参加其他职业素质教育等来提升职业迁移能力。

4.模块四:身心健康素质教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身体健康十项标志和心理健康的判断要素,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参加体育竞赛、礼仪操比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无偿献血等。

5.模块五:劳动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主旨,使学生更加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劳动素质教育主要在院、系、班级小组的统一组织下进行校内大扫除活动、植树活动以及为学校大型活动提供劳动技术支持等。此外,开设专门的“劳动素质教育”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若干课时的课堂实践教学。

五个模块均设有一定的学分并规定学时数,学生须在某一学年完成相应模块的学习任务,以获取对应的学分。

二、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要求

1.目标定位:以与职业岗位胜任特质相契合作为制定第二课堂活动目标的原则。总理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强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求高职教育“三对接”,即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是教学的一部分,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第二课堂活动目标定位与产业人才需求衔接,与职业要求的胜任特质契合,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融合,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应秉持文化育人理念,举办能够满足大学生参与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以培育“企业家精神”为例,我院积极融入企业文化,用优秀企业文化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帮助大学生跨越从学校到企业的文化隔阂门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适应能力,让高职学生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降低离职率。依据经济管理类专业性质、学生特点和就业去向,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把“企业家精神”校本化,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奉献、诚信、担当”等品质,把培育“企业家精神”作为第二课堂建设的目标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的具体活动中,可以通过邀请企业家主持讲坛、举办职业礼仪操大赛、评选企业实习先进典型等活动,设立金融、营销、创业类等学生专业社团,搭建第二课堂的育人平台,实现“企业家精神”的校本目标。

2.建设模式:以突出职业性的校园文化育人模式创新第二课堂教育活动。高职学生进校伊始就基本上选定了职业方向,学生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职业性”是现代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核心因素,是其得以发展的个性体现。第二课堂活动与突出职业性的校园文化结合,建立“实用”的校园文化基调,使教育固有的道德规范与职业教育的本色和谐统一,更清晰、具体、有针对性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第二课堂活动也会更有操作性、创新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产生的必定是更为实用的学习目标和行为方式,同时,校园文化的基调也变得更加务实。学校可以通过构建类似“三企进校文化”“鲁班文化”和“三维文化”等育人模式,打造以培养学生职业性、专业性、专题性为内容的第二课堂。近年来,我院构建了“三企进校”文化育人建设模式,在职业人才培养中加大文化育人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企进校”即通过“企业家进校园”“企业进校园”“企业优秀文化进校园”的途径进行校企合作育人。“企业家进校园”就是让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职场精英进校园,引导、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用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影响与熏陶学生的品德修行、创业就业观念;“企业进校园”就是让企业资金、企业实体、企业品牌等进校园,通过举行招聘会、企业宣讲会、建设汽车模型收藏馆、企业驻校经营部等突出对学生进行企业管理实践、实战操作训练、岗位技能规范等创新能力的培育;“企业优秀文化进校园”就是让企业优秀的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校,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及沟通协调精神。

3.管理机制: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第二课堂活动保障。为保障学生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根据各校实际进行保障制度机制的设计和规划。学校应以制度形式规定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和团委的职能分工,建设一支以校内专业导师、校外职业发展导师、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并明确各自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具体职责。出台指导各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其中应将学生参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作为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做到内容模块化,以计入素质学分,实现评价的科学化。各系可以成立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学分认证中心,结合专业特色,合理规划和指导学生修学第二课堂,以及负责本系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审核、认证、管理等工作。创新学分是学院为素质教育第二课堂设计的专门学分,与普通学分一同构成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指标,规定学生只有修完创新学分和达到学分总量,才能顺利毕业。

4.考核手段:以重视过程性评价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考核手段。考核评价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学生第二课堂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个结论,而应是比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的考核评价,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导向性作用。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锻炼的过程进行积极反思和总结。建立切合本校第二课堂活动实际的动态考核评价体系,使得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我院在探索第二课堂活动过程性评价时,研究制定了《学生成长手册》,将其作为学生创新学分的考核依据,要求学生每参加完成一项课外活动,必须在手册中贴出参加活动的一张现场照片,作为考核的参考依据。学生可以在手册中填写学习反思,回答三方面问题:一是服务内容,包括“我今天做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解决了什么”以及参与成员的反应、对重要事件的处理等;二是学习要点,包括“我的所做所见带给我什么感想与思考”“我学习到了什么”“对我有什么意义”“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寻找解答方式、过程及结果是什么”等;三是反思检讨,包括“这些经验对自我认知有什么改变”“我能做什么”等。学生每学期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填写成长手册,并须取得指导教师或辅导员的鉴定签名。在每学期末由所在系认证中心,先审核、确认手册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后,再录入相应学分。如果学生本学期没有完成某项内容,下一个学期必须“重修”。如此设计手册的目的在于方便掌握学生参与活动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活动后学会思考,记录学生的大学成长轨迹。

三、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管理的启示

1.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最基本的有效途径。基于职业人才培养要求,应将第二课堂活动管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中,明确建设目标和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使得活动有计划、指导有方向、实施有实效。

2.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势互补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手段往往沿袭传统的显性教育方式,忽视了隐性教育手段。第二课堂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隐性教育手段。发挥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作用,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做到目标定位有特色,建设模式、管理机制、考核手段有创新的“一特三新”,并以此为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提供支持,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势互补,使第二课堂教育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必须重视建立科学规范且人性化的考核机制。高职院校的办学时间并不长,在制度建设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做到“管理有据、管理有效、评价科学、师生诚服”,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篇6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应改进中职考试制度,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知识两大考试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发展的核心作用。文化基础课考核评价,要体现不同基础学生的多层目标要求。核心专业课的考核评价注重“普适性”,要与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及等级证书考核相结合。拓展专业课考核评价,要注重将“专深型”融合在教学实训和综合实践过程之中,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早在2002年底,教育部制定了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新方案,评价的核心是促发展,评价的功能在于导向、激励、诊断和发展,评价的内容要多元,评价的方法要多样。2004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积极开发用人单位认可度高,对学习者就业有实际帮助,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相结合的课程或培训项目,积极探索和开发大类专业通用的课程,逐步满足职业学校建立复合型专业的需要。还提到,文化课要根据职业学校学习者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实施不同的课程目标,确定相应教学内容和学分。教育部的意见、指示指明了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阐述了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要求。

随着对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以学者为中心”等新理念的深人理解,市场对人才多元化,高技能型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的探讨,课程改革和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已迫在眉睫。现行的会考制度是检查、评价职业类学校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但是,其基本痕迹仍停留于普教模式,与企业需求、中职人才培养不尽协调。如何改进中职会考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会考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在新的课程改革基础上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作用是相关人员应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1.目前会计专业专业课会考科目设置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会考的专业课科目:第一学期《基础会计》、第三学期《财务会计》、第四学期《财务管理》。各学校的财会专业老师大都同时承担多门课程,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非常看重学生的会考成绩。教师为了会考科目迫不得已占用其它课的课时及缩短技能课课时,这样就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背道而驰孔

2.考核形式陈旧

三门专业课均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时间和空间规定很死,题型大多是填空、单项、多项选择题、判断、会计分录及综合计算,重视理论知识,不利于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差异选择考试方式,不利于调动和发挥教师创新教育下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也不能体现学生全面真实地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更不能反应出对专业技能掌握的护砰和实际操作能力。

3.试卷情况分析

为了统一湖州市各中等职业学校考试范围,降低考试难度,市教研室提供模拟试卷,结果考分普遍提高,不能测试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真实差异,连平时作业都不做的学生考前“临阵磨枪”也能考到及格,教研室把学生成绩(划分为a,B,C,D)都打为C以上,不仅不能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相反还会助长学生的侥幸心理,不利于使学生学会学习,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利于教会学生对持久价值的知识技能和思考习惯的培养。

4一卷定等级不适合职业类学生

凭一张试卷来确定一个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并给予一个等级,这对运用型的学科来说不合理,忽略了整个学习过程,从而引发了惰怠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考核过于模式化、形式化,已经偏离了考试的初衷,起不到真正考核的目的,对一门课的掌握程度应该通过实践才能检验。

二、对会计会考改革的探讨

对会考改革,就要对考试的内容、方法及考试结果的评价等进行改革,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职业技能全面提高,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教材、教学不断改革的科学会考制度。

1.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塔养目标

(1)从事会计职业的学生调查

①最有用的理论知识分析。通过一年或几年的实际工作后,毕业生认为原来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哪些最有实用意义(可多选)?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可知:毕业生认为最有实用意义的首先是财务会计知识,其次是基础会计和电算化,税法和成本会计比重也较大,而财务管理知识的动用次数少,而不太为企业看重。可见,对于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必须强化和细化学习。

②最有用的实践技能分析。毕业生认为最有用的实践技能是什么(可多选)?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调查结果可知,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习的最有实用意义的实践技能是会计操作技能、计算机技能和会计电算化技能。毕业生普遍认为在校期间应该大量地进行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账本的登记和报表编制等会计技能的训练,以提高熟练程度。会计电算化的操作,特别是从手工账向电算化账过渡的操作非常需要。而计算机技能应用最多的是word和excel软件的操作。税务处理技能是毕业生普遍认为更为陌生但又很重要的一个技能。(Z)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目标国家相关部门早有规定,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即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六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术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但由于用人单位及许多家长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得过去一段时间学校迁就这一思潮。根据对上述从事会计职业的学生调查,笔者认为必须努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以达到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提倡终身学习,鼓励学生就业后在本职岗位上继续学习。这将牵动职业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的根本改变。

2.专业课程设呈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1)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所有的专业都是以课程为元素的,相同的专业可以有不同的课程设置,而课程又决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否达到。中职学校的课程总体结构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①文化课模块。②核心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核心基础理论和核心技能)。③拓展专业课程模块(含整合型课程及教学实习和综合实习)。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培养本专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结合专业课程及各种技能证书应开设《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的课程实习,《企业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操作,收银员的电脑制表、点钞练习、电脑开票、网上申报纳税的模拟实习等。总之,课程的设置应强调职业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必须从学科体系向以职业为导向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式转变。课程设置、课程模式的多样性与全面性,应充分满足不同学习对象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模式。

(2)教学方法要创新。随着课程设置的改革,传统的群体化的授课方式很难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因而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对普通文化课教学应实行分层教学,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让学生获得不同的学分,具有不同的选择权利。对专业课的教学可采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等为现代行为导向教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

3教学考核方法

为了进一步贯彻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构建有利于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建立与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知识教育两大体系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真正形成职业中专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重中之重。

(1)文化基础课考核。应突出以专业应用为基础,分层考核,由学生选择层次确定该拿学先这样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各得其所。文化课在职业学校中具有双重的功能,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知识铺垫的功能和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给予直接支持的功能。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传递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学习的途径越来越灵活,前一功能正在逐步弱化;随着当前技能型人才紧缺,劳动力市场又供大于求,后一功能正在进一步强化。

(2)核心专业课程模块的考核。应与考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这种证书必须要有权威性,在企业中得到认可并可在各行业中通用。教育部门与财政部门、劳动局联合起来组织相关证书的考核。学校结合考证应知应会的内容融人在课堂教育中,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和学业负担,除正常的教学以外,不须再参加各种考证培训班学习,如:《财经法规、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可结合目前财政局会计上岗证的考核,《会计电算化》教学结合财政局的《会计电算化》证考核,《企业财务会计》类似会计中级证的考核。这样能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避免纯理论知识的考试形式,还能起到衡量学生专业能力及从业能力的主要标志作用,做到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大纲与技能证书相接轨。“以证代考”—课程最终的考核结果是证书或者用某些证书代替课程的考试。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篇7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高校公选课教学;问题;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153-02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此类课程的开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增强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原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的理念,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并且极具特色。在新形势下,再度审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公选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1.关于“知识”与“思维”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将知识定义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是精神生活的因素,能够被“运用”的知识才可称之为知识,知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是因为它具备了“生命力”,这也是学习的“决定性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这些决定性条件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即学生的“脑力劳动”。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能够主动感受知识,而非机械性地识记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宰者,并顺利地获取新的知识。

2.关于实践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书中不断地提到“劳动”的意义,他的学生就是在“创造性劳动的气氛中生活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它“发展了智慧,教会了学生合乎逻辑地思考,使学生能够深入到那些不能够直接被观察到的某些事实和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中去”。在劳动中,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比对,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再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形成自己的思想,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笔者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理论体现了实践教学的理念。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书中提到,参加“劳动”的学生能从中找到自己喜爱的事情,对该类型“劳动”的兴趣会变得愈发浓厚,形成了一种智力与“劳动”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践用所知,以践促学”的过程。

3.关于教书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关于教育学生的基本理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学生的学情,尊重差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不同的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二是注重学生的感受,维护学生的自尊。他强调教师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在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三是正确进行定位,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愿望是学习得以进行下去的先决条件。

对于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者”;其次,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过程的艺术家和诗人”;再次,作为教师不应“把评价当做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分离出来”,而应将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物,一个体验快乐学习的载体。

二、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公选课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目前,各高校的公选课普遍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应用类课程以及比较轻松易学的课程,格外受学生的青睐,主要是因为这一类型的选修课可以弥补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而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文化课则备受冷落,主要原因在于该类课程既难懂,又难为自己加分,因而选择该类课的学生相对较少。

2.公选课教学重理论讲授轻实践环节

高校公选课的教学内容会紧随社会发展而改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在公选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从理论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缺少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环节,致使课程的完整性被弱化了。

3.公选课教学质量良莠不一

与必修课相比,公选课总是更有吸引力。除了学生个人的喜好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选修课教师比较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在公选课上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但也有个别教师,因为高校对公选课的要求不如必修课那样严格,对于公选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备课不够充分,上课不够投入,对课堂纪律要求不够严格,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进度的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得到的收益不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公选课考核手段单一

一些公选课虽然课型新颖,内容丰富,但最后大多以论文或调研报告的形式对课程进行评定考核。如此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因为没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使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考核论文可以从网上下载,小组调研报告变成了单人调研报告,学习的真实效果不得而知。

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的启示

1.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视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体,让学生参与适合的“劳动”,激活其大脑中“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个“践用所知,以践促学”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公选课的知识性和科学性的认识,增强公选课教学的实效性。

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公选课教学应打破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思考,探究相关知识的原理和规律性,如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应设置和模拟特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和感受,最后由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现身说法。还可由教师和学生各自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也可以用形势政策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向教师发问,促进教师进行换位思考,并辅之以小型辩论赛和讨论会等形式,从而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可把小组讨论、课堂答疑、讨论会、辩论赛、观看教学录像、启发诱导、教师导读、微博互动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大胆进行实践创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反馈,提高公选课教学的效果。

2.建立以评促学的评价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高校公选课应改变过去那种过于注重“分数”的评价方式,建立以评促学的评价体系。从评价的目的上看,要将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从评价的手段上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的描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评价标准上看,要能体现出多维度、多侧面和个性化的特点。

笔者认为,公选课的考核形式要因课程而异,应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的期末一锤定音的考试方式,应将平时的口试、测验、作业以及期末的论文或笔试等成绩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一方面,应给予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那些投机学习者;另一方面,可以培育教师的职业精神,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也是最好的教育和熏陶。

3.树立师生互动的教学观念

教师如果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就难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真正能驾驭教学过程的高手,是利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善于参与到学生所从事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中去。公选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课时少,在授课的内容和方式上,要求教师要做到精益求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要等到上课结束后才去了解学生哪里懂了,哪里不懂,那么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低效的”。因此,教师应通过观察、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另外,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社会生活的写照,是我们教书育人最鲜活的素材。因此,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研究,并将研究和观察的结果应用于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之中,增强公选课教学的针对性。

4.形成反思研究的教学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其所做的任何改进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他还认为,“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因此,公选课老师一方面要在不断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身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理念和风格。另一方面,公选课教师在课上,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解析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使其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课下,应从学生那里寻找研究课题,获取研究的动力,并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以科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学生对选修课的信息需求量会更大,这对选修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经常对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和创造性潜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唐书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2]勇素华,蔡亚平.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3]魏宝刚,刘理.从公共选修课考试方式探析高校教学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4]闫炳文.高教公选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2).

[5]巩茹敏.研究性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6]崔晓慧.浅析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价值[J].职教探索,2010(1).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篇8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意义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3]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7-12.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篇9

关键词:教师培养;入职培训;教师考核

中图分类号:G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7-0091-05

根据1876年加拿大联邦宪法规定,加拿大各省(区)可以根据省情和自身的特点,制定各自的《教育法案》及其他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体系。因此,加拿大各省区都设立了专职教育事务的教育部,负责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各个层次的教育(安大略、阿尔伯塔、卑诗省等7个省还专门另设负责高等教育事务的高等教育部)。

由于加拿大不设统一管理教育事务的教育部,使得该同缺乏统一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政策。但加拿大各省对教育非常重视,制定了全面而详尽的教师培养、培训及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希望通过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本省及全加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储备力量。本文将以安大略省为例,对加拿大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介绍。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加拿大各省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省财政投入(包括省财政直接拨款和教育财产税转让)。据统计,2006年加拿大的教育投入占GDp的6.1%,其中59%用于基础教育阶段。各省基础教育阶段的总投入中,92%为经常性支出(包括学校的管理经费、教职工工资、学生餐饮等花费),其中78%用于教师(62%)和其他教职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高等教育阶段的经常性支出比例则更高,约占教育总支出的94%,其中的63%用于教师(37%)及其他教职人员的工资及福利。省财政投入、企业及个人赞助、各教育机构的其他收入等共同构成了教师队伍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二、教师待遇

在工资待遇方面,安省中小学的教师工资是由其工作年限及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决定的。教师入职之初,教育局将根据教师过往的教学经验及教育背景确定工资等级:之后教师的工资以10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调整,主要决定因素为教师通过培训取得的资格证书以及教学经验的增长等。安省各个教育局的工资标准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当地教师工会与教育局协商的结果。2011年,安省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为48,000~92,000加元,高于同期加拿大平均工资水平(46,550加元)。

在福利待遇方面,加拿大是个高福利国家,各种福利制度非常健全。加拿大的政府福利包括家庭津贴、失业保险、养老金、退休金、医疗保险等。除政府福利之外,加拿大部分行业、企业还为其员工购买商业保险计划,帮助他们为未来的退休生活进行储蓄,如注册退休储蓄计划(RegisteredRetirementSavingsplan,RRSp)。员工工作期间缴纳的RRSp由本人及雇主共同支付。根据行业的不同,各机构对雇员这部分退休金的支付比例各不相同。教育局为教师支付的用于缴纳退休金的比例在50%以上。教师福利计划是安省最大的福利计划,根据安省的《教育法案》,除省政府规定必须为员工购买的医疗、退休等保险之外,各教育局可根据决议为员工及其配偶、子女购买额外的意外、伤害、疾病、牙医、生命等险种。

三、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一)加拿大教师入职标准

加拿大的大学及高等院校高度自治,由于各高校对教师专业、科研、教学等能力的要求差别很大,所以没有统一的教师入职标准。但各省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包括幼儿同、小学、中学及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教师则有较为统一的要求。

以安省为例,凡在安大略省各个公立中小学及职业院校任职的教师必须完成三年以上的高等教育,取得相应的学士学位或证书后须继续在安省各高校开设的教师培训课程接受最少一年的教师培训教育。除全日制课程之外,安省有些学校还开设了可供学生攻读学位时同时选修的教师培训课程。面对教师职位紧缺、新任教师供大于求的现状以及现代社会对教师更高的挑战和要求。安省政府今年2月宣布,自2014年起。教师培训课程的时间将延长至2年。如果要在安省中小学任教,学生完成教师培训课程之后还要到安省教师学会(ontarioCollegeofteachers)申请教师资格证书并注册成为该学会的会员。

(二)加拿大教师的培养机构和课程

1普通教师的培养

安大略省共有14个高校的教育系开设了教师培养课程。虽然每门课程对学生的入学要求不尽相同,但通常都要求学生至少在高等教育阶段完成了3-5门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教师培养课程通常由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以及实习组成。在课程设计上,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小学、中学的基础知识,如数学、英/法语,写作、社会等科目外,还加入了大量教学法、心理学和方法论的知识,强调针对学生不同个体及需求,因材施教。

从费用的角度来看,教育系的收费低于医学、商科等专业,各校的收费标准基本属于所有学科的中等水平,政府不会为选修教师培养课程的学生提供特殊补贴。但学生支付学费有困难时,可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向政府申请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当然,一些院校的教育专业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也会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学金。

2职业技术教师的培养

安省的一些中小学开设培养职业技术技能的课程,教授这些课程的教师的培养与普通基础学科教师培养的要求不同。安省共有5个培养职业技术教师的课程。这些课程对申请人的学业背景和工作经历都有要求,必须是完成安省高中以上学历教育,具有5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验和丰富知识、有志于从事职业技术教学工作的人方可申请。此类教师培养的课程针对申请人实际操作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的特点,强调培养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加入了教学法、心理学等内容,帮助这部分原本是工业、企业职业技术人员的教学人群尽快掌握教学方法,传授知识。

3原住民教师的培养

原住民教育一直是加拿大教育中的难点和弱点。在原住民保留地担任基础教育的教师大多都是原住民的后裔。在此类教师的培养中,除了常规的课程设置之外,还加入了很多原住民历史、风俗、文化等方面内容,以便更好地尊重原住民文化,服务当地社区。

4特殊人群教师的培养

针对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安省开设了一些特殊教育的培训课程,培养教师与盲人、失聪、智障等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交流并为其提供适当的教育。

(三)教师入职后的再培训

除了对教师入职前的培养之外,安省更加重视的是教师入职后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提高。在安省教育部和教师学会看来,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学生的成长是和教师的成长密不可分的,教师的终身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为此,安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教师入职后进行再培训,实现自我更新发展。

首先,在立法上,安省出台了《教师学习计划》(安大略省98/02号法规)鼓励和要求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根据该计划,自2007年起。各教育局有责任为每名教师制订学习计划,设定其培训目标、培训计划及相应的时间表:同时,该计划还要求教师每年与校长共同讨论上一年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交学习报告,并据此与校长共同制定下一年度的学习计划。另外,教师的在职培训情况也是与教师的工资、提升等紧密相连的。

其次,在实现再培训的措施上,安省政府及教师学会开设了一系列培训课程,支持和鼓励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取得更多的资格证书。除教师资格证书之外,教师通过进修和参加培训课程所取得的其他种类的资格证书被统称为其他资格证书(additionalQualifications)。安省的教师培训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资格课程、专业资格课程和校长资格课程三类。

基础资格课程主要是指为新入职教师提供的培训课程。该课程是安省教师培养的延续,主要为刚刚从事教师工作的人群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培养其在教学、学生评估、课堂组织等方面的能力,使得这些刚刚进入教学岗位的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任课技巧,确保教学质量和水平。

专业资格课程包括某一科目的专业知识及教学实践的培训,培养教师针对某一特殊专业或学生人群的教学能力,同时,专业资格课程也注重教师的领导能力建设,注意培养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及项目协调员的能力以及教师对某一专门学科、课程及领域的指导及带头作用。专业资格培训课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只有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并拥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才可申请进入专业资格培训课程第一阶段的学习,只有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同时拥有一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第三阶段则要求教师拥有至少两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专业资格培训课程主要包括商务研究、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在课堂的应用、小学教育、特殊教育等内容。

校长资格培训(principal'sQualificationprogram)课程主要培养教师作为学校校长及副校长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介绍课程,包括校长实习。培养教师作为学校管理者的能力。第二部分为领导能力培养课程,培养教师作为校长对学校管理深层次的理论理解及相应的领导力。完成校长资格培训课程的教师并不一定会被任命为校长或副校长。只有当校长或副校长职位出现空缺时才会从具有校长资格证书的教师中进行公开选拔。

最后,除了各类资格证书培训课程之外,安省教育部、教育局、教师学会、工会以及各种机构还会组织安排各种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教育局会根据校历安排一定的培训日(professionalactivity/DevelopmentDay),组织教育局全体教职员工就某一或某几个主题进行学习讨论。

四、教师的管理

(一)加拿大教师的聘用与晋升

加拿大高校和非高校教师的招聘方式完全不同。加拿大高校拥有很强的自主性,其教师主要是由用人院校根据学科设置、科研发展等需求,通过全球招聘的方式完成的,教师与高校签订劳动合同,教师工资由高校发放。而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在内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招聘则由各学区教育局负责。教育局统一聘用任课教师,根据各校实际需求分配至学区内各所学校。教师与教育局签订劳动合同,教育局负责发放教师工资并根据学区内综合情况管理教师流动,同时根据教师考核等情况做出是否继续教师劳动合同的决定。

高校的教师晋升体系通常有两条线,一是教授序列的晋升,二是讲师序列的晋升。教授序列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很高,而讲师序列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很高,科研能力要求较少。教授序列的助理教授通常为5年,需每年进行一次专业评估,第3年要进行一次综合评估,第5年则要进行总的评估。如果评估合格。则可转为副教授。由副教授晋升到正教授的时间不定,要根据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论文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以及科研经费和成果等综合评定。教授还分为终身制教授以及进入终身制轨道但仍未正式成为终身制教授的专业教授等。在讲师序列中,各个高校的体系也有一定差别。例如,有些院校的讲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有些则无此分类;有些讲师是全日制,有些则是兼职,有一些只是课程讲师,与学校签合同,只讲授某一门或某几门课,还有一些属于代课教师,根据学校的临时需求临时讲授一门或几门课,不属于高校的正式教职人员。

(二)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

安省制定了详细的教师评价体系,根据考核对象的不同,考核评价体系包括新入职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有经验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两类。安省教育部部长教师考核指导手册,作为教师评估考核的指导性文件。

1新入职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安省《教育法案》,各学区教育局应在新任教师入职后12个月以内进行两次考核。校长负责组织新教师入职考核并决定考核时间。考核结束之后,校长须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将考核结果通知被考核教师。如果教师未能通过第一次考核,考核结果决定后15天之内由校长书面通知被考核人,指出教师在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和提高的步骤、内容等。同时,学校须对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考核结果出来后60天之内,校长将组织第二次考核。如果两次考核中有一次以上未通过,则需在第二个12个月开始后的120天之内进行第三次考核。如果教师二次考核均未通过,同时校长及新入职教师的指导教师认为该教师继续执教不符合学生的利益,则可以取消第三次评估。书面通知被考核人考核结果的同时直接向教育局递交建议终止该教师劳动合同的书面材料并阐明理由,同时提交考核文件的复印件。如果必要,教育局可在第三次考核结束后的120天之内组织第四次考核,第四次考核不得晚于该教师的第二个12个月。教育局在收到学校提交的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建议后将停止发放教师工资,并于60天之内召开会议,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正式解除与该教师的劳动合同。合同解除之后,教育局将向安省教师学会发出投诉,该教师提出调动时,新任教育局须向原教育局索要教师评估记录。如教育局决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则被考核教师恢复原工作和岗位。教师结束新入职教师考核之后进入有经验教师考核阶段。

2有经验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安省教师通过新入职教师考核后即进入有经验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安省《教育法案》,对有教学经验教师的考核每5年至少要举行一次。任职学校的校长有权根据本校情况安排教师考核,该学年则被视为被考核教师的考核年。校长需在考核年开始后的2()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教师,以便被考核教师做好考核准备。对有经验教师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6种能力:(1)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情况的责任感:对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取得良好成绩的责任感;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并尊重不同学生个体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终身学习以及奉献社会的能力。(2)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本学科知识、教学大纲以及相关教育立法的情况:教学及评估方法:有效的课堂管理:学生学习情况及影响学习成绩各因素。(3)具备专业实践能力:运用其掌握的学科知识及其对学生、教学大纲、教育立法、教学实践、课堂管理等方面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学生、家长以及同事进行有效沟通;对学生进步实施有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定期向学生及家长通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恰当使用现代科技。(4)具有领导力:与其他教师及同事合作,共同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其他行业人士、家长及社区成员合作,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5)继续学习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任职期间不断进行专业学习并将新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能力。

组织公开课是对有经验教师进行考核的重要形式之一。公开课之前,任职学校校长集会议,通知被考核教师公开课的主要考核内容,以便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公开课之后,校长须与教师座谈,指出其教学中的优缺点,并根据考核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与教师共同探讨、充实、完善教师的年度学习计划。校长须根据教师的综合表现及公开课的情况对教师考核给出是否合格的意见,经被考核教师签字认可后提交给所属教育局。

教师考核合格后必须要与校长一起讨论制定每年的学习计划,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则须参加校长组织的第二次评估,考核合格后可继续执教。如果被考核教师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则进入“复核”阶段,此时校长有责任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就教师的考核情况征询专家意见,对被考核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第二次评估结果给出后的120个工作日内,校长须对被考核教师进行第三次考核。如果此次考核结果为合格,则教师复核阶段终止,恢复原工作及岗位;如第三次考核结果仍为不合格,则可能导致劳动合同的终止。此时,校长须将考核结果书面通知被考核人并向教育局提交终止合同的报告,在等待教育局做出最后是否终止合同的期间,暂停教师工作及工资。

考核结果不仅仅影响教师是否可以在原教育局继续执教,而且也同样对教师的流动产生很大影响。教师申请新的职位时,教育局会向教师学会及原教育局索要教师评估报告,以确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原教育局及安省教师学会有责任保留教师评估报告并向其他教育局提供相关信息。

(三)教师的自由流动

教师被提拔为副校长、校长后会根据职位的需要进行流动。大多数情况下,校长、副校长在某一学校任职最多不超过5年。除校长和副校长外,普通教师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流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直在某一学校任职或向教育局提出申请,到其他有职位空缺的学校任教。

五、中加教师工作情况比较的思考

对比中加教师的工作情况。总的来说是各有利弊。比如我国在对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上给予了更大的支持,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加拿大的教师培养体系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

第一,加拿大教师培养中更好地引入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教师的不断学习和培训加强对学生以及整个社会的引导。另外。与同内不同,加拿大教师需在完成高等教育之后继续攻读教育学专业,对吸引真正致力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才、提高教学水平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针对不同的人群,加拿大教师的在职培训内容丰富而充实,尤其是校长领导力的培训对构建高水平教师队伍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劳动教育课程考核篇10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一、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我校以国务院、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颁布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工程”为指导,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针对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笔者就我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进行探讨,为深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高职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要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并服务于专业,确立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能、职业意志力、职业竞争能力、职业保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知识,为学生终生从事的职业打下坚实的职业能力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2.调整课程结构,创新体育课程体系

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调整课程结构。高职院校要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模式。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不同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实行打破班级、年级,按运动技术水平分层次教学的组织形式;二年级(第3.4学期)按系别和学生所学专业分班,选择与其职业身体素质要求相关的实用体育运动项目为教学内容,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育素质。课外采用体育俱乐部活动的组织形式,将课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竞技训练纳入课程管理,四者有机结合,课内外共同发挥效能,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如图所示:

3.整合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确定方面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原则,形成模块式课程结构。课程模块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工作任务、项目为导向,针对不同专业培养学生不同的专业适应能力,不同的专业类型开设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专业的学生要考虑将来职业工作对体育的特殊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与体育有关的身体训练,每个单项课程都从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以及“工学结合”等多方面进行安排,紧扣专业的特点,分析其职业的要求,结合生产劳动实践进行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并增加职业保健的教学内容,传授各种职业病的预防和劳动防护措施,消除劳动疲劳的方法,常见劳动伤害的预防和简易处理。4.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开展体育选项课教学和体育俱乐部活动,都是由不同系别、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重新组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满足他们的主体需要,扩大了学生的横向发展面,为学生相互学习、增进友谊,提高社会适应性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创造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训练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组织能力、职业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就业和适应社会需要服务。

5.改进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以往的单一考核制度很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形成正常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体育考核要从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行为、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应侧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提高幅度和努力参与的程度。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加测试,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一定程度的努力,轻松地通过考试。体育课程的评价要做到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的结合,实现由单一评价内容向多元内容评价的转变。

6.调整教学大纲,加快教材改革

随着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逐步向选项课和体育俱乐部等多种形式过渡,这就对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材有新的要求,要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遵循实用性、针对性、终身性的原则,修订和编写新的教学大纲;根据专业技术和职业体能所需身体素质的不同,组织编写职业实用性强的教材,新的教材内容要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与专业实际课程相结合,选择有助于提高学生日后实际工作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身体的适应能力的实用身体训练的相关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体能训练;同时将职业劳动与自我保健,职业与心理健康,职业与安全教育等内容纳入到体育教材中。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应切实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从职业特点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系,设置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红胤.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4).

[2]韩颂军.浅谈职业技术学校实用性的体育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