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的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8:50

土木工程的专业篇1

关键词:工程案例教学;土木工程专业;应用

前言

土木工程专业在建筑领域中属于重点的基础性学科,是为国家输送优秀的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基地[1]。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极为重要。工程案例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需要老师结合实际合理地应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以下是对工程案例教学的概念和优点以及应用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些分析。

1.工程案例教学的概念和优点

工程案例教学方式指的是授课老师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依据,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准备好有关的案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案例进行独立或小组合作等形式展开讨论分析,从中获取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工程案例教学是将实际工作中的例子结合到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2]。通过工程案例教学与纯理论教学相结合,可以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形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案例的选取来自实际的生活中,切近学生的生活,在便于就地取材的同时还可以方便学生的理解。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更加的了解本专业的相关技能要求,从而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行业竞争能力。

2.工程案例教学在土木专业中的应用分析

2.1工程案例的选择要以小见大,由易到难

在本专业应用工程案例教学时应合理地选择案例,比如对于大一的新生而言,对本专业了解的程度不高,甚至非常的陌生,刚开始接触本专业需要一个缓冲适应的过程。因此授课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选取较为简单的案例,结合教材进行教学。比如在《土木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概念,了解本专业的具体内容、现状以及发展等各方面的概论知识。这时老师可以就学生身边熟悉的建筑工程作为案例,比如地铁的修建、城市已建成或者在建的一栋栋高楼、隧道建设、桥梁建造等均是土木工程所要学习的,学生对这些建筑也都比较熟悉,通过回忆和联想就会对本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而随着课程进入到技术知识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取身边的例子或者国内外的经典案例与学生一起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比如城市高楼建设的结构、反震系统设计等等技术层面的知识。总之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工程案例教学要合理、循序渐进,以小见大,由易入难。

2.2工程案例分析要结合教学大纲和进度

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应用工程案例教学还应该以教学大纲作为参照依据,结合课程的进度选取和分析案例[3]。这和前面案例的选择应注意的由易入难有些类似,但又有所不同,结合课程内容和课程进度需要老师把握好案例教学的度,不需要每个知识点都选取一个案例,这样会造成学生对案例认识的偏差,过分的关注案例本身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毕竟采取工程案例教学是为了使更好的的理解理论知识,并获得相关的实践知识,而不是用来替代专业理论的教学。同时进行工程案例分析时避免盲目的扩宽知识范围,比如在《材料的力学性质》的教学中,在分析工程案例时应着重从本节的知识点去分析探讨,而对于相关的建筑的构造要素、施工等方面的知识可以稍微提到但是不作为重点分析项目,等到学习该知识点的具体课程再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就不会使学生抓不住重点、造成思维上的混乱等现象。总之老师在应用工程案例分析时要明确课程内容和教学的目的,把握好工程案例教学的度,通过案例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案例而进行教学。

2.3工程案例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选择本专业的学生不一定是因为兴趣才报的志愿,可能是调剂或者其它原因,也有的学生原来带着浓烈的兴趣报考本专业,但是接触后觉得与想象中的有出入而失望,渐渐地失去兴趣等等。当学生对本专业兴趣不高甚至毫无兴趣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很差,学习的效率不高,最终就达不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授课老师在工程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4]。可以通过选取典型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在讲到桥梁的内容时,可以选取武汉长江大桥经历过70多次甚至有一次是大桥的7号桥墩受到一艘载重万吨的游轮撞击,只留下擦痕并无其他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该大桥采用了“裁牙齿”的世界领先工艺。学生在听到案例时会被大桥的坚固所震撼,被整个案例吸引,渐渐地就会对相关得知识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另外还可以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主题辩论等样化的形式进行,不仅活跃课堂的氛围,还可以多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3.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涵盖工程结构、土工、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等实验室,强调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均具备的复合型技术性人才。本着为国家输送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理念和目标,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工程案例教学具有十分明显的优点,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工程案例教学时应注意案例的选取要以小见大、由易入难,工程案例的分析要结合教学大纲和进度,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盖晓连,邰连河.工程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研究[J].神州,2013(03):79.

[2]李亚芝.工程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5(08):

[3]秦立朝,杨素娟.浅析工程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7):253.

土木工程的专业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CaD制图;改进措施

1前言

《CaD制图》是土木工程专业及其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是通过绘图、看工程图样等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识图、制图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打下基础。但教师如何教好这门课,仍然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2《CaD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的《CaD制图》课程更偏向机械专业。

现阶段《CaD制图》课程仍然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授课。《CaD制图》教材里大多以机械图样来举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尊重教材,那么多数情况下只能将一章节的内容简单概括,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的绘图技术就行。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少了对土木工程专业基本制图规范和标准的学习,虽然学生可以很快掌握CaD绘图技术,但大部分学生仍然只会简单机械图样的绘制方法,而无法与建筑制图联系起来。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乏。

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说,很多学生在经历了残酷的高考之后,在大学阶段丧失了学习兴

趣变得非常懒散,他们自身投入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教师监督力度不够,他们可能也忽略了这门课程的学习。同时对教师的依赖性也较强,课前缺少主动预习,课后缺乏复习巩固,仅仅靠教师上课所讲授内容,真正所学知识很有限。学生不主动寻求学习方法,所学课程就难以实际掌握,也不利于今后学习发展。且学好土木专业CaD,不止掌握几个基本绘图命令那样简单,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建筑制图专业知识。

3《CaD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改变教学模式,教学融合。

传统的教育模式都属于“师本教育”,即与老师为主体的教育。核心是突出老师的教育,更加重视的是老师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而现在90后的学生相对思想较活跃,他们更愿意自己去动手实践,传统讲授的知识他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或更多渠道获取。所以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应随着社会发展而改进,课堂应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不再是纯粹的教,而是民主的教与学,教学氛围是愉快和谐的。而且现在的CaD授课一般在机房上课,教师先通过教学软件给学生操作演示,让学生掌握命令的使用,再给学生安排作业练习。学生练习完成后,可让学生根据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学融合可使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联系学生学习掌握情况,随时改进教学进度,使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最大限度的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aD课程的培养目的是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仅仅教授简单几何图形,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讲授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对CaD有了初步认识后,引入实际问题。或者结合工程实例,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介绍新的知识,比如制图规范,建筑基础知识。学生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每堂课结束后最好给学生布置与实际工程相关的作业题,督促学生回顾本门课程的知识点,并开拓学习视野。

(三)将先进教学设备引入课堂。

传统的CaD教学要么以板书,要么以图纸示例、投影为主,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教学普遍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模式教学。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细致、多方位、多角度的展现组合体的形体、线条和剖面,使用多媒体进行三维图形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空间思维,增强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为绘图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学校也可以提供专门的机房让学生进行CaD绘图的实际操作练习。除此之外,传统的板书教学仍然适用那些无法使用多媒体进行演示的教学部分。板书是一种相当直观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将各种制图步骤、几何原理等更为清晰的展现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力及为基础知识作铺垫。

(四)采用实例教学法。

实例教学法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按教材的套路讲解,而是以精选出的几十个实例为中心,把教学重点放在实例上,尽量不单独讲解命令的使用和练习,把命令融入案例中教学。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更要求教师对建筑规范熟悉了解,并尽量减少教师讲解时间,多让学生独立操作。学生没绘完一个实例,会增强成就感,从而对本课程产生兴趣。

4总结

要把制图课讲的生动形象,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为直观,让枯燥的独立命令变得有趣,除了要求教师幽默风趣,谈吐清晰外,还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土木工程专业的CaD教师,需要自身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绘图规范和步骤清晰明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教师,深感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对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翠竹.浅谈aUtoCaD的教学方法[J].科技信息,2008(34)303-304.

[2]王素珍.关于CaD制图课程教学的思考[J].学园,2014(14):84-86.

[3]郭宏刚.关于《机械制图与CaD》教学的思考[J].2006

[4]王欣.关于《CaD》课程教学反思[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24),128-129.

[5]朱彦彦.关于CaD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改进[J].科技向导,2013(12)67.

[6]沈卫.CaD技术在建筑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4).

土木工程的专业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各类高校相继开设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正以新兴之势蓬勃发展起来。土木工程专业过热引发而来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由于施工管理不当,质量控制不严,安全监管不到位引发的安全质量事故屡见不鲜。众所周知,土木工程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不仅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而且专业分支多,内容广,方向杂。检视造成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用性不强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从业门槛低,实践经验不足是基本情况,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严重是造成建筑行业中坚技术骨干力量成长过慢的重要原因。同时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土木工程专业蓬勃的发展仍然不能满足现实社会对于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还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所以,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不断深化建筑专业改革,增强建筑专业全面性、实用性、创造性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土木工程专业应当如何提高实用性呢?

对土木工程专业实用性科学内涵的认识

当前,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解放思想,端正态度。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充分发掘土木工程专业性的科学内涵。古语有云:“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原则的精髓,是我们打破固有僵化思维,破除陈旧教条框架的利器。所以我们在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过程中要不断反省自己,不断端正自我的工作学习态度。

学习土木工程专业需理论联系实际

土木工程有两个重要主题:一是专业性;二是实用性。这两个主题相结合就构成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完全依赖于理论知识,容易犯教条主义;仅凭实践探索,则会陷入经验主义的困境。由此可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土木工程治学研究的一条黄金定律。

对土木工程专业实用性不强存在问题的分析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7―2013年土木工程毕业生在学总规模达493万人,平均每年毕业生70多万人,是就业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这样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土木工程相关专业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土木工程专业的实用性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

1.招生规模扩大,办学条件不足,不同程度影响了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质量提高。不少高校尤其是某些地方院校,每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高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件条件与国家标准要求甚远。在这样的状况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经验愈发显得贫乏。缺乏针对性的实习政策以及实践操作课程,严重影响土木工程学生专业技能经验的积累。

2.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严重,导致土木工程毕业生综合素质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主要表现在:(1)个别高校过分强调就业率,以数量代替质量,片面追求高就业率带来的招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院校引领社会进步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2)部分高校未能深入贯彻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在培养人才方面,往往忽略了人格构建、技能培养和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3)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实践能力不足、就业能力亟待加强。

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实用性的思考

针对于目前的状况,我们应当从源头上抓起,过程中控制,方向上把关。

首先,建立健全高校招生就业机制,使招生率、就业率不再浮于表面的数据,使高校学生就业落于实处。以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就业协议签订为例,与中铁四局建立校企合作的高校不在少数,但能通过实习期被集团所吸纳的高校毕业生却不在多数。企业注重效益,若实习期间,高校毕业生若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则企业不会与之签订毕业就业协议。这就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就业率虚高,就职率偏低的状况。

其次,加强各高校师资力量建设,努力建设“双师型”企业教师团队。鼓励高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广泛进行高校与企业学术交流,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该校常年鼓励在校专职教师利用寒暑假期到各企业进行锻炼交流,增强专职教师自身学术水平的同时,不断吸收外界先进思想以及实用型模式,从而达到教学水平与理论成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的专业篇4

【关键词】:土木工程安全教育

2015年10月,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一在建房屋倒塌,造成轻伤14人、重伤9人、死亡17人的重大人员伤亡,在记者调查过程中据称“房主觉得他们家一楼太低了,就想垫高一些”,同时“施工队伍无证施工”、“施工方案未经任何论证”均被列为事故发生原因,但笔者认为,作为工程活动的核心――人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起事故中,业主和施工队人员都没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盲目施工、自行蛮干,都体现出我国目前对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

目前,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仍大多以培养定位建筑业岗位需求为主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层次以本科居多,且其就业的毕业生中约有80%―90%从事生产一线工作,如何提高本科层次的土木工程专业安全教育(以下简称“专业安全教育”)质量是亟需探讨的问题。刘佳亮等提出应该开发针对交通行业的“土木工程安全评价”课程,尹瑜认为应该从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方面入手,提高全行业的安全意识[1],刘海涛等在认为工程管理人员缺乏生产安全意识仍然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内在原因[2]。

1专业安全教育存在的缺陷及原因

1.1专业培养方案定位与实际就业存在差异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安全生产十分重视,但侧重并不在生产一线所常用的工法、管理、法律知识上,培养方案的课程(例如课程、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等课程)设置更多的是关注的是结构工程本身的设计安全问题,是以培养结构设计人员为目标的,这与学生的就业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最终造成毕业生对建筑结构的相关技术熟悉,却对安全生产技术比较生疏。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在化工、采矿等专业都开设了针对专业特点的安全课程,这些课程多建立在一些具有深厚专业实力和悠久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例如华南理工大学的化工安全课程等[3],但是对于大多数开设土木工程专业高校来说,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目的多是为了配合市场就业和地区发展需要,学科建设的历史和沉淀深度有限,加之土木工程安全类的研究课题较难出学术成果,高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1.3开展安全教育的资源缺乏

首先人力资源方面,专业安全教育需要有现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管理人员担任教学工作,但是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引进人才重视的是学历、课题、论文等学术指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因工作性质在这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同时安全课题的研究相对来说也难以较快地出各种学术成果,导致在校教师也对这方面的知识热情不高。其次,教材建设并没有专业化、体系化,安全相关的知识点分散在施工技术、工程管理、工程法律法规等各门课程中,且相对来说理论知识多于实践教育,教学效果有限。

1.4师生缺少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着“重效率、轻安全”的错误观念,虽然经过了二十余年的行业发展和制度改革,但在偏远地区和部分中小企业目前还是存在,笔者在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师交流中多次听到“工地死亡一个工人花多少钱就可以了”的言论,甚至还有人讨论地区间赔偿额度的差异,这种错误的安全价值观必须隔离在课堂之外。

2专业安全教育的构建原则

首先,专业安全教育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为核心,任何形式的教育只是一个有限的行为过程,要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必须要参与生产者持有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从业人员自我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实践安全职责。

其次,教育对象除在校专业师生外,还应覆盖地区内的从业人员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安全事故发生后,往往生产方、监督方都有相应的责任,安全教育应该覆盖所有涉及到的责任人员,消灭安全死角。

然后,安全教育的过程应该从学生入学一直延伸到在岗期间。目前我国的执业资格证书制度保证了在职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较好的得到了实施,但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与其连贯起来,做到“终身”的安全教育,既可以保证安全观念的早日成形,也可以实现教育效果的阶段化、层次化。

最后,专业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应做到系统化、专业化、标准化,改变目前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分散的局面,编写专用教材,以专题讲座或独立课程的形式将相关知识点系统化地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安全教育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

3建设思路

在现有的土木工程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展开专业安全教育,首先应对整体有所规划,安全教育的过程应从专业学生入学一直延续到就业后的继续教育,不同时期的教育内容应体现出阶段化、层次化,做到有的放矢,见图1。

图1土木工程安全教育整体构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应该特别关注,这一阶段是安全意识产生、安全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企业、建筑业相关主管部门应共同重视,作为实施教育主体的高校,可根据现有的培养方案展开安全教育工作,图2中的架构可供参考。

图2在校期间的专业安全教育构架

4结语

安全生产是建筑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土木工程专业突出应用型特点的今天,如何通过高校内外的专业安全教育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的现状是本文的目的所在。应当看到,土木工程专业的安全教育体系需要有长期的计划、多方的协作、系统的资源,而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作为一名普通的专业教师,希望土木工程专业的安全教育能够不断地在时展中进步与完善,形成专业性强、体系完善、满足行业需要的一个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尹瑜.中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与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3.

[2]刘海涛,郭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土木工程安全生产课程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2012,02:37-41.

[3]赵挺生,应玲丽,葛莉,仲景冰.面向土木工程学科的安全工程课程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8:58-61.

土木工程的专业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升本;毕业设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119-03

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重要的实践教学之一。按照学校“以人为本、厚德强能、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遵照“突出地方性、加强应用性、保持师范性、发展综合性”的办学定位,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意见,按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制订了新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指导大纲。

一、毕业设计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毕业设计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1]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学校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使毕业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2]毕业设计环节是检验学生四年专业学习并充分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二、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学生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存在的不同

1993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与其它专业合并拓宽为建筑工程专业。1998年,教育部将建筑工程专业扩宽为土木工程专业。

目前,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两部分生源组成,一类是高中毕业直接录取的四年制本科生,一类是专科毕业升本的学生。专升本的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学习之前,已经有了专科阶段的专业学习,然后直接从三年级开始按照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执行教学任务。

专升本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专科阶段所学的专业如建筑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着与土木工程专业相似之处,但也有的专业只是相近专业,如公路监理等,甚至个别学生专科阶段所学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相差甚远,如制冷与冷藏专业等。其中,专升本学生专科阶段所学专业为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占53%,相近专业的占30%,不同专业的占17%。这样就形成了一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相比之下,在专业课程上略显不足,这些问题已经在一些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凸显出来。比如《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有些学生专科阶段学习过《建筑施工技术》,他们希望《土木工程施工》教学中增大教学内容,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为主;但有些学生专科阶段没有学习过相关课程,连基本的施工工艺原理都不知道。如果只一味地照顾前者,后者学习起来会相当吃力;但如果过多地考虑后者,前者又会觉得课程很乏味,降低学生学习兴趣,造成成绩距离过大,不利于教育均衡。

专升本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校教学计划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专科阶段的毕业环节参与了工程类实践活动,如到施工现场或设计单位等参与实习,所占比例为51%;一部分学生参与了相关实践活动,如参与招投标等,所占比例为34%;一部分学生所在学校没有进行相关训练,所占比例为15%。专升本学生专科阶段毕业环节形式也有较大差别,做毕业设计的有57%,做毕业论文的有43%。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针对毕业环节明确要求做结构类毕业设计,而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做设计或论文内容与结构设计相近的占52%,有着较大差别的占48%,这部分学生参与毕业设计会感到难度较大。

如果没有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案应对以上存在的客观情况,而是简单地使用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的指导大纲,势必会导致学生毕业设计不均衡,毕业设计效果不理想。根据现行的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计划,针对专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毕业设计模式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从指导教师的安排、设计题目的选择、答辩与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实现多规格、多模式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整个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均衡性、突出性、目的性地学习。

三、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及实施方法

1.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先对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师大体上分为两组,一组由理论基础更强的教师负责指导以前没有接触过毕业设计和本、专科专业相差较大的学生,目的是让这部分学生扎实地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系统理论知识。一组由实践经验更为丰富的教师负责指导专科阶段专业相近的学生,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更加前沿的专业知识。

2.科学地选择设计题目

科学地选择设计题目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首要条件。设计题目要对学生的创造有一定的约束,又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开展分层次的毕业设计指导。在专升本学生选题时,在满足毕业设计指导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加入一些供不同程度学生选做的内容,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进行不同层次和深度的指导,给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有余地。根据学生结构不同,在制定题目和选题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土木工程的专业篇6

abstract:engineeringpracticeabilityisessentialabilityofstudentsincivilengineeringspecialty.nowitisimperfectinengineeringpracticeabilitycultivationforstudents.Basedonthiscurrentsituation,thispaperputsforwardaseriesofmeasuresoftrainingengineeringpracticeability,thatisconstructingcurriculumsystem,reformingteachingcontentsandmethods,perfectingteachingfilesofpracticalteachinglinks,strengtheninglaboratoryconstructionandengineeringpracticeabilityofteacherstoimprovecomprehensiveabilityofstudents.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

Keywords:civilengineeringspecialty;engineeringpracticeability;curriculumsystem;practicalteachinglinks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205-02

0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其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这就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此国内外许多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我校针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如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很好建立,专业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经验与能力还不能很好适应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需要等,提出了改革目标,制定了改革措施,对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进行了改革探索。

1土木工程专业特点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技术型学科。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目前开设建筑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和矿井建设五个专业方向。从近几年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受聘于设计单位的少,受聘于建筑企业的逐年增加,毕业生大多分布在生产和管理一线。用人单位的反馈表明,实践能力强,关注工程实际的学生,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非常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重用。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对工程实际有基本了解的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用人单位完成从学生到技术人才的角色的转换,较快地在用人单位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用人单位服务和创造效益的同时自身价值得到的提升。从学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加强。

2改革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性人才”为指导,通过构建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教学内容先进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有效推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改革实践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教改过程中,应用戴明循环进行质量监控,构建了由目标与计划系统(plan)、教学运行系统(Do)、教学检查与评价系统(Check)、信息反馈与调控系统(act)等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合理,操作性强。

3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措施

3.1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适应于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包括合理安排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控制课程总门数和总学时数。教学内容上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知识基础与反映最新学科专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部分课程如《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概论》,通过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数码摄像等展示建筑实物、节点构造等,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了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每年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的正确认识,对将来从事的工作环境有了切身的体会。

3.2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实验课是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主动获取实践知识与发挥潜在能力,创造良好的自主实验环境,在实验教学体系中设立必开实验项目和选开实验项目,编写完整适用的实验教材,大力开发实验教学Cai课件。同时,实验队伍是实验室建设和改革的关键,加强实验技术与管理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多学科、结构合理、管理水平高的实验技术队伍,从根本上保证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3.3完善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文件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培养其具有初步的生产操作技能以及应用课堂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制订科学完备的教学文件。编制了《土木工程专业实纲》和《毕业设计大纲》,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五个特色方向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制定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标准,出版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丛书》一套,包括建筑工程方向分册、岩土工程方向分册、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方向分册、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分册四本。

3.4建设高素质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化,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保障。通过开展教学法研究活动探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大纲修订和课程设计等方案,以及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请相关的设计及施工单位人员来我校作报告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程素质和整体水平。为了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实现师资队伍的实践素养,鼓励中青年教师拓宽专业参与各种培训学习,加强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参与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近年来,我校每年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本科学生参加陕西省高校土建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评选。2006年获二等奖一项,2007年获三等奖两项,2008年获三等奖一项,2009年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2010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得到陕西省土木建筑领域高校和科研院所同行的高度评价。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研水平和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正逐渐形成。

4结论

作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掌握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十分必要。通过完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编制教学文件,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这一系列改革内容,必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满足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需求,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国家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春芬,王恩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136-138.

[2]张慧春,邢宝君.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和措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6):114-115.

[3]李舒宏等.浅谈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a].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302-305.

[4]吴晓.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5):124-126.

[5]袁慧等.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2):61-63.

[6]孙金栋,冯萃敏.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94-198.

土木工程的专业篇7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土木工程;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thecoreoftheheuristicteachingistoarousethestudents'enthusiasmandinitiative,thentheyarestimulatedtothinkindependently.alsoitscentralpartistodevelopthestudents'subjectiveinitiative.Civilengineeringisonespecialitywithenoughapplicabilityandflexibility,andithasaprofoundtheoreticalbasis.whenthestudentslearn,theyshouldusetheirbrainsandthinkactively,notlearningbyrote,andsincetheycanmasterthespecificknowledgeandskillscomprehensively.Furthermore,theycandeveloptheirintelligence.ourteachersshouldputparticularemphasisontheirindependentthinkingandinnovationconsciousness,andmakethefullapplicationoftheheuristicteachingincivilengineeringtoaproperextent.

Keywords:heuristicteaching,civilengineering,subjectiveinitiative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对各科教学提出的一项新要求。落实这项新要求,特别是怎样有效地实施启发式教学,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作为新上任的土木工程专业的专职教师,我在经过暑期这些天的培训后,对此很感兴趣。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古老而悠久的学科,课程设置偏重力学和工程学内容,主要课程有: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施工、建筑抗震设计原理、基础工程、钢结构、土力学、工程地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工程测量等(参见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既学习基本理论又掌握专业技能,该专业培养能在设计、施工、监理、研究所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大学生,下面主要就我任教的课程进行论述。

一、关于“启发式教学”

“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篇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意思是说,学生没有达到“愤、悱”的心理状态,就不去开导、不去指点,这里主要阐明了启发的时机,并未说明怎样去启发、怎样去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的具体方法。由此推断,在古人那里,强调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作为一种教学技巧而言的。

今天我们讲启发式教学,已不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技巧,而是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总的指导思想。各学科教学,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何种教学手段,只要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激情和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精神,都可视为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相对注入式教学而言的,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是两种相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现代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其中心环节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

认知也可叫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人才能认识事物的外部属性与本质规律,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能力即通常所说的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综合能力。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一种认知活动。高校老师应根据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进行教学,使他们顺利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

大学生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并稳定的时期,也是品德培养、知识积累、体质增强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学里的学习内容复杂繁多,理论艰深,高校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认知发展水平,要求他们有敏锐的观察力,稳定的注意力,准确持久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与良好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根据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根据专业培训的目标,我们应当积极启发,指导他们有效且有意义的学习,以促进知识的领会、保持与应用。[2]

二、我的教学实践

1.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在第三学年设置的选修课,要求有交叉知识结构,既需要大学英语的基础,又需要近年来所学的专业概念和理论。教材中的课文,每篇都侧重一个专业领域,比如桥梁、隧道、建筑与结构、高层建筑等。在课堂上,如果按部就班且照本宣科,分别讲述每个单词的意思,逐一翻译每段文字,这样做肯定很难让学生们接受与消化。一方面是同学们的英语基础各有差异,少数同学过了六级,还有少数学生英语一直很差,更需要重点辅导;另一方面是在这三年的学习中,同学们还未能主动综合专业知识,尚未领会本专业的要领和趋势。因此在课堂上,重点一是学习英语,主要掌握专业文献的阅读方法,训练记忆力,强化听力,锻炼口语;重点二是概括专业知识,把所学的专业概念温故一遍,让学生们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学习专业。

在教学设计时,我将课后生词进行了有机的扩充,结合部分同学要求过四六级的需求,添加一些常用词汇和词组,每次开课前总是通过学习生词让大家进入学习状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通过记忆单词,既知晓了课文中涉及的领域,又在听说读写间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词汇。课后留给学生的作业是运用工具书(双解英文字典)自己翻译专业文章,每个认真作业的学生最后都告诉我,翻译的很辛苦,但是完成后很有收获,既对文章内容印象深刻,又学会了专业词汇,对以后的工作和求职大有裨益。教学设计中将考试环节取消,改为随堂测试,毕竟学是为了用,学了要会用,学后不能忘记。[3]

土木工程的专业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测量教学体会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个高校以往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现在看已经难以满足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然而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是面向土木工程各专业都开设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这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专业,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且又很有强的实践性。大一开基本的课程,有土木工程制图,高等数学,理论力学,大学物理,大二有房屋建筑学,材料力学,大学物理,还有相关的课程,比如说CaD制图,C语言的编程。大三会有结构力学。这个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也不会离开物理和数学,逻辑性很强。要有很好的数学功底和物理思维能力,要不然学生学起来会很吃力。还有就是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与坚持不懈的毅力,及协作精神。本文针对教学现状,以及对将来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措施提出以下见解。

1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的现状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管理、勘测、项目规划、研究开发与土木工程教育等工作。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口径的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应用、研究和创新能力,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工程管理高级技术人才。

通俗地说,就是教给你怎么在土木工程(房建、道桥、水利设施建设等)建设中如何测量的学科,譬如要建设一座大桥,你要确定线路位置、桥墩位置等,才能再去修桥,又比如建一座大楼,你也要确定其位置、高度、形状等,这都是测量学的内容。就算是砌砖墙,这块砖往哪个位置放是准确的,这也属于测量的内容。

在这里,工程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掌握理论,这样在实践中才会得心应手,否则就会很吃力。一般学校都会有两到四个星期的测量实习,就是把学校的平面图测出来。测量一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都要用到。我校是按照课程安排会有三周的实训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平时教学中也会有仪器的熟悉与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这里建议学生把全站仪要加深印象去学好熟用,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2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测量结果的精准率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构筑物的位置定位及结构间关系,往往一些工程事故的发生也是因为工程测量不准所造成的,如果工程测量没有获得有效的监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无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就无法保证准确的施工测量结果,进而所要达到的工程目标就难以实现。第一:在学科教学中,课程理论内容偏深,篇幅大,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第二:学科所要求的与现实生活中的施工项目的需求相矛盾,走进施工工地现场,笔者对施工和监理等单位进行考察之后,对目前工程测量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倾向出现了偏差。如果在这样教学下去,即将毕业实习的学生或已经毕业站在工作岗位中的工作人员而言,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实践告诉我们工程测量教学的重点在于实地仪器、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放样、变形观测和竣工测量等,对地形图的测绘几乎没有需要而在教学中地形的测绘仍然是重点内容。最后,大学里本学科的学时减少与学科实践的信息量的增加之间存在矛盾。要及时准确地更新教学观念是目前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3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中改进的措施

高校的测量教学应加强课内教学和实验,改革校内实践,借助校内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平台,使学生能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对突出的测量基本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达到“学”与“用”的统一,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完成“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3.1加强实验基地的建设,增加先进仪器

以身作则,关注学生在实验基地的实际操作。实践是对理论的验证、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测量一定要抓住学生在应用中的准确度和使用方法是否准确这是教育的根本,时时事事处处突出严谨。首先,教师要作表率和楷模,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其次,实践教学要随时注重诚信教育的培养。再次,在实践中提高理论的应用实践意义。让学生充分体会实践是离不开理论的,时刻要在理论课上加强学习,在实践课上才能得心应手地加以运用。要让学生做到,三准:眼准、手准、脑准。脑准指测量方法预测思维一定要清晰,不能含有半点马虎。在实践中教师要讲清测量后果及对施工方、对社会的危害。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自立意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要引导大学生自觉认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的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干部、大学生党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来研究、探究新一代工程测量的前景和必要改进,进而提升工作质量。

3.2亲身体验施工工地,指导教师带队

现阶段学校的实验基地仍然存在着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大学生的工程测量实践环节。很多大学生总觉得“社会的工程测量,对我来说很容易的”。所以要号召所有高校可与企事业单位等建立“校企合作”真正做到校企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感受测量职业的玄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需要我们细致耐心地学习,才能学有所成。需特别强调的是,大学生只有在法律制度、现代信用制度不断完善的保障下,在学校和社会企事业的积极配合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顺利实现使当代大学生的学术,即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的相关问题彻底得以解决。

在实施这一项具体活动中,师生必须并肩作战,要有集体主义精神,要有团结合作精神。测量是一项要求缜密细微的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必须按照测量要求完成各测段的距离、高程、高差的测量,还得对各测区范围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描绘出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内业计算及各种数据的校对、处理、复核;并且还要把各个测点按一定的比例在方格网上放出来,而这些工作都得差不多同时进行,这就更需要我们的各组成员分工合作,团结一致。要在实践学习中查缺补漏,是我们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更加合理化。

3.3教学内容具体化,加强实践性和实效性

结合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岗位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工程施工、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三大类型,在侧重点上,岗位只需要一般工程施工测量的能力,在教学上要加强对施工放样测量和线路测量的讲解,以及测量新技术在现代技术的发展,教材的编写与培养的目标要相互一致,应对理论进行适当删减。测量教材应增加如下新内容:全站仪原理与使用;电子水准仪原理与使用;广义测量平差概念;定位;数字化机助成图;激光指向仪;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准直仪等;在教学上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处理好经典内容和新技术之间的关系,打破课堂完全教室化的格局,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最终能将理论与实际充分地结合起来,做到心中有数。

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研究大学生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的体会和反思势在必行。理论与实际不符,学子功底不深,不仅败坏学校名声,更阻碍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加强研究这一问题,既是人才培养本身的迫切需求,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总而言之,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严肃对待,需要广大的教育者拟定一个合理并值得推广的方案,这样众多学子才会找到正确的航标,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杨国华.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2]李方娟,陈雷.景介文.《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0(1).

[3]王小梅.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0(4).

土木工程的专业篇9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习基地;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65-02

人才,就像木材,培养它贵在因地而改,依时而变,这样才能用其所长。因此,不同区域的土木工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因时因地做出相应的改变。只有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和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学校和学生实现“双赢”,为国家的血脉里注入新鲜的血液。可见,地方性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尤其重要。

首先,要明白地域之间的差异。比如,我国东西部的土木工程高校的人才培养就有很大不同。西部地区虽然高校比较多,但土木工程起步晚,这是因为西部地区的经济长期不发达,信息较落后,思想比较保守,人才缺乏等。现在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找到了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很快适应工程实际需要,从而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东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部分人口,与西方人口规模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土木工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优良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每个地方性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以及办学优势和办学经验,面向区域产业确定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果一味地去模仿,去走别人的老路,只会走向死胡同。

其次,要确立自己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要时刻关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及时了解相应信息。因为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护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所以土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了解更多的前沿信息和问题。在这个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地对本校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

同时,每年也要对土木工程人才的就业方向进行调研,分析土木工程人才主要流向建筑、公路、桥梁等施工企业,还是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建设监理部门,进一步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侧重点。因为这样能使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得到保证,就业才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王道。

而且土木工程专业大体可分为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工程两个不同的方向,如果是新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和师资力量选择一种方向进行对口培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高校对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热情与日俱增。需要注意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存在很大的问题。

第一,许多高校存在教学内容丰富、课时受限的现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许多弊端。如土木工程专业的测量学,课程教学内容繁杂,它需要大量的课时才能讲好,而不少高校将测量学时压缩至54个学时,课时受限就无法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存在很大局限。

第二,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土木工程许多课程是专业课的基础课,其实践意义远大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活动一般以教学大纲为教学目标,然而教学大纲提供的教学内容复杂,实践操作忽略,教学重点没有集中突出,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开设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没有实践教学内容作支持,学生对理论知识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有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还不会操作经纬仪、水准仪。

第三,教学内容陈旧,没有新意。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一般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陈旧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该把实践性教学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科学思维的环境。适当加入一些合适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联系课堂所学内容,活学活用。

由此可见,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是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最后,要认识到地方性土木工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的。为了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精英,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建设的教师队伍要有崇高的师德,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年龄、职称结构搭配合理。教师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保证,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提高土木工程人才的水平;只有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才能胜任人才的培养。但是,目前大多数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并没实际工程经验,他们往往是毕业后从一个校门迈进另一个校门。而且一些高等院校过分看重教师的学历,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比较高,但是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则自动忽略了。

为了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应该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强,才能以岗位需求为基础设计教学体系,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才能不断扩展教学内容的知识宽度,最终培养出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应该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帮助学生塑造相应的职业精神。

地方性高校还应建立实习基地来巩固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土木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参加土木工程建设的能力,从而增强民事工程实践能力。组建土木工程实践团队,培养学生深入工程实践,进一步为学生的工程建设实践能力的提高做好铺垫。

为了加强学生主修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理论课程和检测技能,培训项目应包括工程测量、结构检测、道路检测和桥梁检测技术等方面。这些都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传统的工程技能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这就使学生毕业后避免由于缺乏工程经验,不能上岗工作的情况。

与此同时,通过实践基地可以提高学生工程测量的实践能力,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基地可谓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以社会的需求为主要前提,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其培养模式在各个方面还有待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虽然大部分土木工程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但是都应当以社会需求为主要的导向,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实践基地,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翟安英,成建平.创新人才培养的概说与思考[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7(4).

[2],刘冰峰.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与统一性[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2).

土木工程的专业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S96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19-01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在已修完相关专业课程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环节,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质量决定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状况,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中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目前存在的常见问题

1.1学生思想不重视,积极性不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在大四最后一学期进行,这个阶段又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仍未找到工作的学生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投入毕业设计的精力自然不足。找到工作的学生感觉毕业设计成绩的好坏对以后的工作影响不大,所以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学生对所设计内容兴趣不高,无法提高学习热情,自然就无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1.2毕业设计题目单一,与实际脱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部分以工程设计居多,多数设计题目为宾馆、教学楼、图书馆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型式过于单一、深度较浅,较少涉及钢结构、高层建筑和大跨空间结构设计。基础形式仅局限在独立基础和人工挖孔灌注桩,复杂的基础型式基本没有涉及。计算方法仍采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如底部剪力法、D值法等。这都导致毕业设计与现在迅猛发展的工程实际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难以适应以后的实际工作。

1.3师资不足,水平有限。近年来学生人数的增长较快,而教师引进相对较慢,造成师资不足,毕业生人数是指导教师的十倍多,造成一名教师要指导多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另外,教师除了指导毕业设计以外,大部分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有的教师还从事社会服务工作,这些都使得教师难以全身心地投入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2改进措施

2.1合理选择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而言,应尽量选用教历长,有丰富工程经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老师;但实际情况是青年教师占较大的比例,教学经验不足,无实际工程经验。这就带来矛盾。可以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即让一名老教师带一名年轻教师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这样既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也能锻炼青年教师。

也可引入校外指导老师,由校内外教师共同指导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校外指导老师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工程意识有较大的提高,校外教师还可以在就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对青年教师自身能力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2.2优化选题。毕业设计题目可以直接来源于设计院的工程实际,拿来“真题真做”。目前高层项目比较多,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个高层结构的设计,基础形式也可以选用现在常用的筏板基础,不要随波逐流都做独立基础。将毕业设计与生产服务密切联系起来,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也让学生了解目前施工现场实际的经验和规程。这样对于将要走入工作岗位的同学是很有利的。

2.3重视设计过程。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将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分为设计、文档撰写及成果整理三个阶段,规定每个阶段的时间和学生应完成的工作。学生在开题时就应做好进度计划,指导教师按进度计划进行阶段检查并打出阶段成绩。特别是对基础较差、进度较慢的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细致的指导和进度检查,并详细记录,以督促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在毕业设计中,有一些关键环节,这些环节完成的质量决定了整个设计的质量。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来说,结构布置、计算模型的选取、框架计算中的计算简图、内力组合和结构的抗震设计等是整个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些环节,指导教师应该适当增加指导力度,在本阶段设计开始前针对设计过程中的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结合实际工程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点评,先不做讲解,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学生对这些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2.4规范答辩过程。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环,组织答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在答辩时应重点考核学生计算内容的完整程度、计算结果的准确率、结构设计步骤的掌握程度、图纸的绘制质量、图纸表达是否准确合乎标准规范等。在提问时,应注重学生对结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现行主要规范的熟悉程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辩成绩与平时的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毕业设计,从严要求。可适当增加二次答辩人数比例,对二次答辩中仍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学生要坚决不予通过答辩。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这样即可以避免印象分与人情分,也可以借鉴专家丰富的实际经验,请专家从实际工程的角度检验毕业设计,为日后的毕业设计积累经验,逐年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3结语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工程教育和工程训练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学生从学校教学阶段向实际工作之间转换的最好锻炼机会,是进入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领域的开始,也是为将来独立工作进行职业准备。在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的情况下,保证毕业设计任务的时间,同时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从毕业设计的选题、进度、考核评定等方面进行全过程控制,力争做到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将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峰,易丹丽.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实践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6):135-138

[2]张艳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资讯,2009(17):178-179

[3]祝彦知,潘洪科,张春丽.土木工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4):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