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0:14

采购管理知识篇1

电力公司作为典型的知识型管理企业,其在采购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文档、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本文在对典型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电力企业采购业务实际,对其知识管理现状进行调研,从而发现知识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文档没有集中统一的存储平台,文档分类方式有待完善,文档共享性有待提高,文档版本管理混乱;原始文档修改后仍有人在使用旧文档,且版本修改的时间及操作人等操作记录不完整;文档查询方式比较机械,文档检索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知识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按“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标准化”的思路,对采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基于物资公司对采购过程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开发采购过程知识标准化智能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采购过程知识的标准化、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招标采购全过程效率效益,规范采购过程,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

2开展采购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1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主要被用来指导企业的信息处理和知识的生产与应用,并指导相应的系统开发和技术平台搭建工作,从而能够改进和提高个人、团队和组织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和技能素质。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业已成为推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存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构建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增强知识管理能力,已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公司开展知识管理的外在要求。公司依托国网统一部署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招投标管理统一在eCp平台操作,提供了完善的员工交流与协同工作环境,客观上为公司实施知识管理创造了内在条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是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创造更高效益的必然趋势。

2.2改善公司采购管理现状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电力企业深入推进物力集约化管理,变革组织构架、优化业务流程,打造集中规范的一体化采购平台,构建统一协同的供应保障体系,物资管理实现了从松散单一到集中统一的转变,规模效益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实施物力集约化精益管理,需要我们科学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将各项业务的各个环节做精做细,尤其是要做到采购精益化,提升采购过程标准化、信息化支撑能力,巩固两级集中采购成果,规范采购实施程序,强化采购结果的可追溯性,提高采购综合效益。物资供应公司作为江苏省电力公司的招标机构,肩负着江苏电力每年高达几百亿的物资及服务的采购工作,涉及招标准备、发标、开评标、定标和专家库、档案管理等一系列事宜,是江苏省电力公司精益化采购的具体落实单位。从采购过程的运作特征来看,相关员工都是典型的知识专家,他们所使用的知识是在长期从事采购事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自我思考及与企业外部相关人员的交往中所积聚的隐性知识。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和经验,对采购过程的高效率和高质量运作至关重要,这就对这部分员工及他们的知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知识的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关乎到采购工作的运转效率甚至是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构建采购过程标准化管理体系是采购过程知识管理的关键性任务,是改善公司采购管理现状、提高采购管理效率效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3采购知识管理内涵

知识管理大师达文波特认为,知识管理的关键涵义是“通过特定的信息技术,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目前,理论界和工业界对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其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众多企业开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从知识沉淀、知识发掘、知识导出、知识固化、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默化以及知识优化的闭环知识管理。

3.1构建采购知识标准制度

3.1.1规范采购管理文件汇编制度

对物资供应公司成立以来上级部门公开颁布的及本公司的所有采购管理方面的制度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汇编,包括国网采购管理通用制度、国网公司发文通知、国网物资部指导意见、省公司发文等,以及公司领导重要讲话、诊断报告、调研结果、工作方案等,规范化管理采购相关文件的汇编工作。

3.1.2采购程序性文件标准化

依照公司现有的招标采购流程,从招标准备、发标、开标、评标(授标)、定标、合同签订、归档管理等环节入手,对在采购过程中产生的程序性采购文档进行梳理;根据实地开展调研、沟通和确认,对其中部分文档进行固化处理,并对部分文档设计、定制通用化的模板,从而实现采购文档标准化。以评标环节为例,通过沟通确认后,对其中涉及的技术评标要点、商务评标要点、评标小结、预评分表、标前澄清函、不良行为处理意见、供应商履约评价、招标文件等文件设计、定制通用化模板,从而将标准化的文档应用于不同物资招标采购中,有效提高招标工作效率。

3.2构建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

在将采购过程文件标准化后,通过开发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众多标准化文档的有序管理,实现从文档的创建、修改、存储、分享、版本管理、访问权限控制、文档查询、反复使用到文档的退役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管理。基于文档生命周期全程管理理论,分析研究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需求,对采购标准化文档进行分类存储,实现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具体地,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文档创建与修改。可通过新建文档、上传文档、文档扫描导入3种形式实现文档创建,并能在线编辑,同时内置常用的文件模板,根据需要调用模板创建文件。

(2)集中存储及合理分类。构建公司文件的集中存储平台,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文档分类,同时与天源招标系统、国网eCp系统实时对接,实现文档的同步调用。

(3)分享功能。与内网办公系统无缝对接,让员工在工作中能随时分享好的工作方法或经验,在全公司内形成良好的共同学习机制。

(4)版本控制。保证文档修改后,自动升级为最新版本,且支持对各版本的跟踪、查找、对比、重用处理。同时支持版本号管理,可查看操作人、ip、日志、时间等信息,避免不同版本文件的混淆。

(5)文档审计。完善的系统日志和审计记录,自动记录用户对文档的所有相关操作及操作时间,使得出现问题后有据可寻。

(6)查询管理。知识智能匹配,快速定位,实现对系统中各类文档的高效查询。

(7)权限管理。设置合理的文档操作权限,用户只有被授予正确权限才能获取和处理相应的文档资料。控制到每个文档对象的所有操作,如阅读、拷贝、打印、分发、查看、编辑、截屏等。

3.3完善采购知识管理体系

通过对采购知识标准制度以及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制定与构建,完善采购知识管理体系,使采购流程管理标准化与制度化。

4采购知识管理研究效果

采购知识管理体系建成实施后,公司提高了招标采购全过程工作效率、规范了公司采购过程以及增加了公司的无形资产。通过采购流程标准化、程序性文件格式化等手段,减少了采购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手段,固化采购实施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可控节点,提高了采购全过程的规范性;知识管理支持并激发了公司内部员工、专家以及领导的知识、经验的友好交流与最大挖掘,实现个人及群体所创造的知识资产的复用与共享,达到创建知识库的目的。

5结语

采购管理知识篇2

《采购与供应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分析本质的采购和供应管理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提出建议。

关键词:采购与供应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17

《采购和供应管理》是高等学校等国内外物流管理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可满足物流企业、生产制造流或通企业物流部门对采购管理人才在采购岗位上任职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等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目标及作用”、“采购与供应战略的制定”、“采购与供应管理流程”、“采购计划制定与采购预算确定”、“采购定价与合同”、“采购质量管理的基本技术”、“采购绩效的评估”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能;了采购与供应管理在企业经营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通过模块实训掌握采购业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采购管理的基础知识、采购管理过程中实际的操作方法及流程,例如如何管理采购订单,如何选择和管理供应商,如何对采购物料进行验收等,紧跟时代的变化,汲取最新的采购理念、采购方式,不断创新,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相关实践教学方法和技术,促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的采购与供应管理,是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特点,以及课程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一些想法实践教学改革和经验。

1课程教学过程的问题

1.1《物流采购与供应管理》严重缺乏实践环节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障物流专业的课堂教学。目前,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物流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物流等物流设施不足、缺乏教学软件,校园训练场馆,缺乏校外实践基地,等等,由于足够低学生的感性认识、技能和间接影响物流传授理论知识。采购和供应管理而言,本课程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使用实验室的计算机操作电子商务物流采购和供应,并让学生一些材料采购网站,熟悉材料采购与供应的过程实践等内容,但许多高职院校通常只强调课程的解释理论,教学既不提供软件,也没有提供条件开展实践外,传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几乎完全依赖于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压力可想而知。

1.2仅通过案例讨论无法满足课程教学需要

采购和供应管理与其他课程的案例是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它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案例的特点也是在一定的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情况需要进一步讨论,学生没有实际工程背景或企业与感性知识,案例讨论因此很难真正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其他的直接引用外国教材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下对我国企业非常少,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纸上谈兵,或者是无聊。

1.3课程实训设计不合理

现在各高职院校在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实训方面,教学实施存在困难,没有完善的校内实训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实训教学效果很不好。

2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

2.1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践教学

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采购管理的实际工作,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通过以下几个步骤:给出工作任务――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找出完成此任务需解决的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实施――对实施过程进行检验――调整工作方法――完成任务。

2.2建立企业案例资源库

收集当前国内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企业案例,学生分组通过案例讨论,结合采购理论知识研究分析案例,体会采购理论知识的应用。

2.3考核实践分析能力

应注意对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的实践,特别鼓励创新研究和应用的学生和学生的综合评价的能力。

2.4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教学

兼职教师讲座老师的学校和企业结合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工作,平时测试,实验培训,物流竞争,实地考察和评估,综合评价学生成绩。通过多年的建设,我们积累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针对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的特点,我们建立了与课程适应的实训室,经过这几年教学实践的实施,学生们普遍反映良好。

3课程实训内容设置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典型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结合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教学内容,设置了“采购需求分析”项目,“采购价格管理”项目,“供应商管理”项目,“招投标采购”项目,“电子采购”项目,“采购绩效管理”项目。

通过“采购需求分析”实训目,学生掌握掌握如何进行采购需要量的确定,了解如何开展采购调查,掌握采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采购价格管理”项目作为采购与供应管理实训课的实训内容之一.采购工作中进行询价、报价和议价,能够确保采购谈判的成功。

通过“供应商管理”项目的实训使学生了解供应商的寻找、评价、选择和关系管理(CRm),理解和掌握供应商资格的概念的内涵,供应商认证的企业流程的灵活运用,系统掌握供应商选择的基本决策和方法。

“招投标采购”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组织企业的招投标采购,对全过程进行跟踪控制,掌握采购招投标监督中,评标、开标的相关知识,了解并掌握采购监督采购质量的流程控制。

通过“电子采购”项目的实训,学生掌握掌握电子商务采购的步骤与方法。

“采购绩效管理”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制定科学的采购绩效评价体系,对采购的风险,为有效的管理工作,采购系统控制性能评价标准,掌握如何采购采购绩效评估和反馈。

4模拟综合课程实训的实施

采购业务综合实训是通过在校模拟实习,使学生熟悉整个采购、销售、储存和运输环节,掌握商品采购业务全过程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包括采购业务核算、开具发票及支票、签订合同及采购业务执行等具体实训内容。把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为一个公司,每个公司5-6人,假定这些公司是开展经贸业务或生产制造的经济实体,在法律上具有法人地位。各公司采购经理根据用户求购价格计算采购保本价格,然后去对应公司查看购买产品的挂牌价,与供应商进行谈判,选择适合的供应商,确定合适的成交价格,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代表公司法人与之签订购销合同,合同签订之后,采购员代表公司财务会计向销货方开具转帐支票,将符合用户价格要求的产品订购进来,并收取对方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当日交易结束后,完成采购日报表。

参考文献

[1]林小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体系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0,(5):8184.

采购管理知识篇3

[关键词]采购管理监督采购人员

采购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是指个人或单位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自己的资源,为满足自身需要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经常活动。采购是商业性质的有机体为维持正常运转而寻求从体外摄入的过程。

为了实现高效廉价质优的采购目标,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建立统一集中有序的采购市场,完善物资采购机制,形成批量优势,降低采购成本,规范采购行为,维护企业利益,确保供应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采购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单位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忙于采购日常事务,往往忽视了监督和管理,这对采购工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做好采购工作必须重视采购监管的作用,把握好监管重点,服务于单位采购大局,确保采购工作的健康发展,从源头上预防和遏止腐败。

物资采购部门依据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分月计划、季度计划、全年计划、),递交审计部门备案;对于特别重大的采购项目,须先到审计部信用风险管理室办理审批手续。审计部信用风险管理室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另行组织市场调查。

二、采购信息的整理、后期的分析

档案保存好,采购信息应都留下来了。有不少管理者很早就意识到采购管理存在问题,但苦于无力改进或来不及改进,于是要求相关人员把所有和采购相关的记录、文件统统存档,以待具备条件时分析信息、改进工作。

物资采购应建立考评机制,因此,应将采购物资的计划价格、实际价格、质量、供应商以及物资使用后的实际性价比等详细记录,整理规范,建立评价等级制度,以备采购管理者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更有利的决策。

可见,采购工作过程管理的改进和采购信息的收集是相互影响的,要改进采购管理还是要及早,想把资料先存下来等有条件了再谈改进,往往是到了想起改进采购管理的时候,相关的信息缺失就已经很严重了。

三、采购人员具备的采购知识、能力和素质

采购管理中,采购人员的各项能力、采购知识和素质在采购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购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成本意识与价值分析能力、预测能力、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专业知识。作为采购人员除具备这些能力外,还要具有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加于管理,不断提高。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下,降低采购成本。

1.分析能力。由于采购员常常面临许多不同策略的选择与制定,假如物料规格、品种购买决策、何者为企业所能接受的价格、物料如何运输与储存、如果管理才能得到消费者的回应。因此,采购员应具备使用分析工具的技巧,并能针对分析结果制定有效的决策。首先,采购支出是构成企业制造成本的主要部分,因采购员必须具有成本意识,精打细算,锱铢必争,不可“大而化之”其实必须具有“成本效益”观念,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不可花一分冤枉钱,买品质不好或不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随时投入与回报加以比较。此外对报价单的内容,应有分析的技巧,不可以“总价”比较,必须在相同的基础上,逐项加以剖析判断。

2.预测能力。在现代动态经济环境下,物料的采购价格与供应数量是经常调整变动的,采购员应能依据各种产销资料,判断货源是否充裕;通过与供应商的接触,从其“销售”的态度,揣摩物料可能供应的情况;从物料价格的涨跌,推断采购成本受影响的幅度有多大。总之,采购员必须开阔视野,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对物料未来供应的趋势能有预测能力。

3.表达能力。采购员无论是用语言还是用文字与供应商沟通,都必须正确、清晰表达采购的各种条件,例如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避免语言含混,滋生误解。面对忙碌的采购工作必须使采购人员具备“长话短说、言简意赅”的表达能力,以免浪费时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争取采购条件,更是采购人员必须锻炼的表达技巧。

4.专业知识。采购员所具备专业知识应能符合采购工作的需要,无论是采购哪一种物料,都必须要对其所欲采购的标的物有基本的认识。一些采购员认为,采购员不是搞研究开发的,而且往往有本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及物品管理人员的协助,故不需掌握太多的专业知识,这样就会在与供应商沟通时因为专业不熟,而陷于被动。

四、采购员还应具有良好的品德

廉洁:采购员所处理的订单与钞票并无太大的差异,因此难免被唯利是图的供应商所包围。无论是威迫还是利诱,采购员都必须廉洁,维持“平常心”,“不动心”否则以牺牲公司权益,图利他人或自己,终将误人误己。“重利忘义”的人,是难以胜任采购工作的。

敬业精神:“缺货或断货”实为采购人员最大的失职。固然造成或短缺的原因很多,若采购人员能有“舍我其谁”的态度,高度负责采购所需的物料,则企业的损失将会大大减少。

虚心与耐心:采购员虽然在买卖方面较占上风,但对于供应商的态度,必须公平互惠,甚至不耻下问、虚心求教,不可趾高气扬、傲慢无礼。与供应商谈判或议价的过程,可能相当艰苦与复杂,采购员更需有忍耐、等待的修养,才能“欲擒故纵”,气定神闲地进行工作。居于劣势时,变能忍让求全,不愠不火,克已奉公。

采购管理知识篇4

[摘要]采购管理实务作为中职课程教学中重要内容,采用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为出发点,基于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新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注重对实际工作情境的模拟或现实生活场景的构建,使学生基于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主动思考与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促进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将以此为前提,对其具体实践应用展开进一步论述。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实践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7.112

[中D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7-0246-03

0前言

采购管理实务作为中职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关键课程。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基于良好基础上对采购与供应管理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及岗位职业能力。在采购管理实务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基于理论知识掌握前提下对实践工作内容进行把握,对企业采购工作中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以客观依据为指导深化学生对采购过程中应用方法、程序掌握程度,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下面本文将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简要了解,论述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应用的重要性,并重点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案例教学法及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应用重要价值

1.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在中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授课教师利用企业、事业单位相关采购工作的具体案例进行教学分析,通过对实际采购与供应案例的评价探索,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采购相关原理与方法的认知。教师突出对采购与供应理论之间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基于已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完成有效学习。

1.2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1)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职理论教学。基于实际案例的应用与分析,促进课程教学综合知识的融合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既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起到生化理论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采购管理实务教学所选择案例都是源自各企事业单位实践素材,具有一定典型性与代表性,作为客观依据进行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对采购工作形成模拟认知,进而促进学生对采购管理形成更真实认识。案例教学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应用,更明确采购过程中所应用方法、程序等,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促进课堂效果的提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在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案例教学中,对教师教学手段及教学水平有着一定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要注重日常素材的收集与制作,并与中职课程教学体系相一致,灵活应用案例进行采购管理实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1案例的准备

教师以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合适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案例的选择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是实现情况。在案例准备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典型案例。案例的典型性主要是指关于采购管理工作具有一定代表性,在采供管理与供应关系学习中能够通过案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除了保证案例的典型性还要保证其真实性与时效性。新时期采购工作与传统背景下采购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加强对客观事实案例的选择十分重要,对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时间等真实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案例教学的实施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应用中,其案例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同时教学方法也具有多样化特征,基于课堂教学现状灵活进行采购管理案例教学。

2.1.1课程内容教学结合案例讲解

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某一章节教学中,为更详细对原理进行分析,可积极引入案例进行分析,将案例作为补充理论学习的手段,发挥案例教学优势,解决原理问题。通常对案例的讲解应用于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如对“采购模式”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科龙美菱联合采购全球招标案例讲解,深化“联合采购”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2.2.2分组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并提前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讨论主题,通过小组自由合作与探究对案例进行选择与分析。在对案例讲解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夯实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学生自主表达能力与分析能力。

2.2.3案例综合讨论

在对采购管理实务某一章节理论知识教学后,针对集中理论知识综合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种综合案例讨论通常是在某一章节知识学习后,培养学生对复杂内容处理与分析能力。例如在完成采购基础知识、供应商选择、采购方式等理论后,组织学生对“Ge公司在线采购模式”案例的综合分析。

2.3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考核

随着案例教学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深化应用,对该课程开展教学考核,其考核方式主要是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课程实习等。通过课程考核,提高学生对课程案例学习的重视,同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全面提高采购管理综合能力。

3结语

应用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充分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及行业发展要求,接受最新的采购工作理念,注重课程教学与行业实践实现零距离。同时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课堂教学实现讲练结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高采购工作专业能力。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与创新,有效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对锻炼物流及采购管理专业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石纳芳.案例追踪教学法在物流实务课中的应用――以配送管理实务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276-278.

[2]黄野.项目化教学设计在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9):200.

[3]周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方式探讨――以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为例[J].物流技术,2014(23):470-471,482.

[4]王慧颖,曹海林.基于行为导向的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物流科技,2014(4):124-127.

采购管理知识篇5

1.机构设置不尽规范。根据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下设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地区的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工作,财政部门不得直接参与和干涉政府采购中的具体商业活动。然而,各地在推行政府采购的过程中,机构的设置往往都是在财政部门内部设立一个政府采购办公室或政府采购中心,属财政部门内部科(股)室,代表财政部门行使政府采购管理监督和具体采购事务双重职能,这就难免会出现与财政职能不相适应的现象,从而使财政部门在担当政府采购管理职能问题上界定不清,出现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现象。

2.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滞后。目前,由于各地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尚未作为一项单独的内容纳入财政支出预算范畴,财政预算编制比较简单粗糙,公共支出项目还未细化到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政府采购工作很难从全局上把握和预见全年政府采购计划,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采购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随意性、临时性、盲目性。造成的后果是政府采购预见性差,地方采购需求不足,工作只能局限在单位平时的申报环节上,被动地接受市场信息,政府采购“三公”原则难以全面体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力有限,正常的公用经费支出难以保障,导致可供政府采购支出的财政预算安排极度有限,加之单位自筹资金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政府采购效果。

3.招投标机制不健全。政府采购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透明环境中通过招标方式实现物有所值。但是,由于受专业知识的局限和多方因素的制约,目前政府采购的招投标工作仅仅停留在运作的初期,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管理措施,各项招投标活动运作效益低,监督乏力,与统一、严谨、细致、规范、高效的招投标要求相差很远,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没有统一的招投标管理模式;二是专家评委库人员空缺;三是招投标主体不明确;四是政府采购招投标主体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在具体的操作中,运作机制不透明、“暗中指定”的虚假招标时有发生。全国首例政府采购案——浙江金华市益迪医疗设备厂状告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招标采购侵权案,就说明了这一点。

4.政府采购缺乏监督体系,即政府采购监督缺乏明确的监督主体、监督客体、监督内容、监督措施及其相互制约机制。政府采购区别于以往分散采购的最大特点便是它的程序性和规范性。政府采购工作的每一个层次、阶段和环节,都有其明确规范的职责分工和操作程序,都应受到相关监督主体的跟踪监督。只有接受明确的、系统的监督,才能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将政府采购的管理机构和操作机构职责全部放在采购中心,财政部门参与了政府采购的商业性决策,导致财政部门整天忙于政府采购的事务性操作,而放松了采购预算的编制、采购性支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地方政府采购的起步阶段,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随着政府采购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和大规模推开,这种“政事不分”的做法应该得到规范。

5.网络设施差,市场滞后。最能体现政府采购效益的应该是网络采购。然而,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采购信息设施差,严重制约了网络市场建设,有些日常采购还需要通过零售市场进行,这样便导致政府采购存在许多潜在的隐患,如“关系采购”和“地方保护”等,直接阻碍着政府采购的健康发展。

6.政府采购队伍专业人才缺乏。政府采购是一项集政策性、知识性、全面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全新的财政发展,需要采购人员掌握全面的知识。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只有懂得财经、科技含量高的网络工程、建筑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和市场操作的技能,以及招投标的有关法定程序和文件规定,才能切实履行好政府采购职能,提高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和采购效益。然而,各地在成立政府采购机构时,人员配备的专业素质考虑过少,或者受人员编制的约束,往往都是在财政内部调剂产生,这些人员除能够熟练掌握财经知识外,对其他行业管理知识和高新产品专业技术知之甚少,影响了政府采购效益和运作质量。

二、完善和规范政府采购制度的对策

1.理顺机构,界定职能。设置政府采购机构时,应遵循管理职能与采购事务分开的原则,建立一个梯级式的管理层和机构模式,做到既要便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又要有利于社会各界的监督。根据新颁布的《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结合各地开展政府采购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第一要设立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按梯级式管理模式,政府采购应成立以分管财贸的领导为组长,财政、审计、监察、技术等职能部门参与的政府采购管理委员会,下设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政府采购法规、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完善操作办法以及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采购预算的审查、采购计划的下达和各项制度规章的督办落实等。第二,设置政府采购事务机构。根据我国国情,成立一个专门的政府采购中心或政府采购招投标中心,其性质属于非盈利性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是政府采购工作的具体执行机构,隶属于各级政府,接受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与政府采购中心的关系是一级委托关系。

2.试编政府采购预算,强化采购约束。政府采购预算是编制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预算的完善和补充,同时也是为财政部门在审核下一年度同类预算提供的准确参考依据。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不仅可以全面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而且能实现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日益临近,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迫在眉睫,通过政府采购预算,事先预知全年采购规模,拟定采购计划,提前了解市场行情,捕捉采购信息,并按采购计划组织实施,克服目前实际运作中忙于零星采购或无计划采购的弊端。政府采购预算一经确定,原则上一般不做大的修改和调整,以维护政府采购预算的严肃性,政府采购的范围很广,品目繁杂,在预算编制改革的起步阶段,要全部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无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从实施能力方面考虑,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突出重点,抓大放小,同时,整个编制程序要简单易行,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范围。

3.建立完善的招投标机制,提高政府采购效益。招投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之一,大力推广招投标制度,对于规范政府采购市场交易,促进公平竞争,防止腐败,提高政府采购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地应按照《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程序和运作规则,将招投标活动纳入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第一,强制推行招投标制度。各级政府必须强制推行公开招标方式,在广泛范围内开展竞争采购。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招投标制度;加强对招投标采购的监督和管理。第二,正确选择招投标方式和运作规程。不论采取哪种招投标形式,其运作规程必须严谨、细致、规范、科学,同时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原则,自觉接受监察、公证机关和社会公众三位一体的监督。第三,建立和完善专家评委库。由于政府采购招投标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的行业和专业水平较高,建立和完善专家评委库是搞好招投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评委的选定不能受区域的限制,尽可能放宽视野,选配一些专业素质高,又有实际经验的人员进入政府采购专家评委库,使其政府采购招投标逐步建立一个高层次、高水准的运作体系,真正体现招投标的合法性及权威性,更好地发挥阳光交易作用。

4.建立监督机制,体现“三公”原则。首先,建立政府采购的监督法规体系。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家已颁布的《政府采购法》等法律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财政部门应制定的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工作配套法规。目前,要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工作,关键是制定这些配套法规,这是财政部门在建立政府采购监督法规体系中的主要任务。其次,在规范政府采购操作程序的基础上,建立重点采购环节的日常监督制度。一个科学规范的政府采购操作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制订较为详细的政府采购目录;编制全面的政府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政府采购方式;审查供应商资格;执行采购方式;签订采购合同;履行采购合同;验收商品;结算货款。上述采购程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有相应的监督措施来保证其客观公正性,如建立政府采购预算制度,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建立评委库制度,建立采购与付款相分离制度等。最后,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政府采购监督队伍,邀请审计、监察、技术监督等部门参与政府采购市场的监督,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对政府采购效益的评估和跟踪调查。

采购管理知识篇6

[关键词]政府采购素质培训

我国自实行政府采购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为国家节约了很多资金,采购规模每年不断扩大。1998年,全国实行政府采购的规模为31亿元,1999年扩大到130亿元,增长幅度为319%。2000年为328亿元,增幅为152%。2001年,政府采购总额为653亿元,增幅为99%。2002年为1009.6亿元,2003为年1659.4亿元,2004年为2135.7亿元,2005年达到2500亿元,2006年政府采购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亿元。

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诸多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比如采购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采购货物或服务的质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所降低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采购制度不健全而使得某些人钻了空子;规模过大造成规模效益递减;由于对采购的监督不到位使得采购招标人员发生寻租行为;还有,由于采购招标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导致采购效率和效益偏低等。随着我国加入wto,即将加入wto的《政府采购协议》,我国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的素质不高成了制约我国政府采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针对在新形式下如何提高我国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的政府采购平稳地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的效率和效益。

一、我国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素质现状

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意义和责任重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支精通采购技术、熟悉商品性能、道德水平高、责任感强的高素质队伍。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及专业管理能力,整体上偏低。我国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素质与政府采购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时间不长,大部分政府采购招标人员不够专业,主要来自财政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他们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在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法律、工程、机电设备等方面了解不多,将采购活动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承办时增加了采购成本。对政府采购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对国际政府采购的方式及程序知之甚少,很多采购招标人员对现代政府采购业务和技巧不够熟悉,对厂商信誉和商品质量把握不准,搜集、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不够强。把政府采购简单等同于市场招标,对政府的采购政策不够敏感,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形成一支业务过硬、素质精良、执业规范的政府采购队伍显得尤为迫切。

二、政府采购对采购招标人员的素质要求

作为政府采购部门的采购招标人员,与非政府部门的采购有着明显的不同。非政府部门或者说私营企业在采购时使用的是自有资金,采购的产品都是直接为自己服务,能否节约资金直接关系到本企业的发展,所以在使用时一般都会精打细算。而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采购部门,采购时使用的是公共资金,这些资金来源于纳税人,采购的产品大多是公共产品,能否节省资金与他们本身的收入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采购成本高时自己反而能得到好处。所以政府部门采购招标人员与非政府部门的采购招标人员面临的环境不同,那么对他们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除了技术性的要求外,对采购招标人员的思想、品行也有很高的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政治思想素质

政府采购实际上是政府拿公共资金(即纳税人的钱)为公众办事,代替公众购买公共产品,也就是说,政府采购也是一种公共服务。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我国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的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忠实的贯彻党和政府方针、路线,深刻领会政府采购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政府采购主体服务的思想;其次,树立法制观念,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政府采购的行业工作规范,在工作中做到以身作则;再次,树立服务精神,热爱政府采购工作。

2.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理论是政策的先导,政策是理论实现的具体化。作为政府采购工作者,较好的理论修养是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根本前提。政府采购招标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主要表现在能够把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精通财政、税收、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原理和知识,熟悉经济、法律和法规,有较强的改革开拓精神,并能熟练运用他们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政策水平主要表现在能深刻理解并掌握现行的财政政策、经济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做到触类旁通。

3.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政府采购涉及面广,对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政府采购涉及到招标、决标、履约管理、仲裁等许多环节,同时还要求对市场行情、商品和劳务的特性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事务,对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很高要求。

作为专业化的政府采购,国外发展的比我国要早,在采购招标人员的选拔上也较早的形成了相应的标准。

国外政府在选拔采购官员或雇员时,一般从大企业选拔。年龄一般在30岁~35岁之间,具体条件为:毕业于高等院校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修完商业课程,取得同等学历资格者优先,有成功和负责的采购工作和管理经验;有关于市场条件分析、调研、现行价格、关税程序、仓储和会计的实际工作经验;完全熟悉获得竞争性而又最少标价的手段;了解合同法和合同程序;足智多谋,诚实冷静,有管理能力和管理策略。

根据近些年的具体实践,我国政府采购招标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熟悉政府采购规则、制度、国际惯例,掌握采购技能、商品及其检验、储运、保险、通关知识,掌握财政、税务、财会知识;熟悉国内外经济法知识;全面了解信息系统应用知识。在能力方面,要求具备成本意识与价值分析、逻辑思维、决策、预测知识,灵活性与敏捷性及谈判技巧,在合作意识和行为上要注重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三、提高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素质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政府采购招标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理论、业务三个方面,那么改进措施也应该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下面就如何改进和提高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对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的基础教育

第一,加强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具体做法为:可在政府采购机关大力发展党员,争取人人入党,通过党支部加强对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树立真正的“公仆”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让他们知道政府采购不仅仅是“政府采购”,还是一项重大的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国家政策,培养兴趣,积极完成任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财政局关于政府采购加强政治学习,结合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做到在不义之财面前不动心,在亲情面前不动摇,在政策面前不变通,并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政府采购管理队伍。市财政局还积极加大对《政府采购法》的宣传力度,印发了各类政府采购资料,举办了政府采购联络员培训,开展了知识竞赛等,使政府采购政策深入人心。

第二,通过学校加强理论教育。学校是学习的天然场所,是开展理论教育最好的地方。除了开展对现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的教育外,还应为将来进入政府采购单位的人员做准备。那就是培养政府采购人才。现在开设政府采购专业及课程的大中专院校还比较少,今后要大力发展。在经贸类、管理类专业要开设政府采购课程,还有开设政府采购专业,尤其是加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政府采购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教育,以加强对政府采购各方面研究。

2.开展对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的培训

对政府采购招标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及理论教育是政府采购招标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那么在专业方面需要对政府采购招标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是政府采购招标人员迅速提升专业采购技巧的捷径。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国际化,有关政府采购的新事物层出不穷,可以说,培训要贯彻政府采购的始终。培训的具体做法为:

第一,正式培训与非正式培训相结合。正式培训场所可设在当地负责实施政府采购的部门或高等院校。尤其是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由学校的政府采购理论家和经验丰富的资深政府采购员讲授。尤其要加强案例的教学分析,培养政府采购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非正式培训是正式培训的有效补充。非正式培训主要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进行,为了不影响采购效率,由接受培训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采购员同时进行采购决策及与采购相关的其他事宜的处理,先按照有经验的采购员的决策行事,等采购结束,接受培训的人员再对比二者的差别,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非正式培训可采取类似于导师带研究生的方式,一个资深采购员带三或五个学员。

第二,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相结合。由于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一般来说,上岗前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是解决理论教育与实践相脱节或滞后的问题,由政府采购部门负责培训。培训时可以结合本采购单位历年来的采购实例及将来的采购计划。

上岗后也要培训,主要解决现有知识不能解决采购过程中出现新事物的问题。我们现在是个终身教育的时代,采购部门也要开展只要在岗就要不断接受培训的活动。

第三,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是指在国内接受培训。我国国内有着巨大的采购市场,我国现在也有了有法可依的《政府采购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又有着特殊的国情,开展业务教育不能撇开政治思想教育,所以,在国内是开展培训的主要场所。

国外培训是指在政府采购队伍中选派部分有潜力的采购员到国外接受培训。此计划可针对各个阶层中优秀有潜力的采购人才,给予赴国外训练的机会,以培养其国际观及语言能力,建立涉外能力,使其成为优秀的对外采购人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行和我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我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是迟早的事,所以,抓紧时间学习国外先进的采购经验,提高我国政府采购的效率与效益,保护民族产业,就显得非常必要。

第四,专业培训与交叉培训相结合。专业培训是指,不管何种形式的培训,培训内容都是与政府采购直接相关。这是培训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大多属于专业培训。

由于政府采购是一项技术性及相关性极强的工作,也就是说,政府采购需要采购招标人员具备较综合的知识结构,所以,专业培训不能满足采购的要求,需要对政府采购招标人员进行交叉培训。

采购管理知识篇7

军队采购制度改革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组织部分,物资采购经费支付是财务保障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军费使用效益和资源节约效能,特别是一些大单位物资采购种类多、经费量大,其效益的高低对保障部队事业任务影响较为明显。如何通过财务结算监督,促进物资采购行为规范,提高物资采购效益,现结合工作实践,作了一些积极性探索和理性思考。

1当前军队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

1.1机构设置不合理,从业人员数量和结构不佳

根据“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的原则,各级部门必须依法设置专职军队物资采购监督管理机构。然而目前仍有一些部门的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主要表现为:第一,许多部队物资采购监督管理机构与执行机构还没分离,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职责划分不清,从业人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第二,虽然有的部门已分别设置监督管理机构与执行机构,但是并没有专设,而是将这些机构合并在别的职能单位中,由别的职能单位代其履行军队物资采购的监督管理职能或是集中采购职能,重要的职责成了“副业”,在机制上无法激发活力,产生动力。由于工作中没有专门的机构和足够的人员,致使从业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由于能力、水平和精力的限制不能去了解情况、分析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措施,且容易产生推诿扯皮现象,从而影响军队物资采购的效率。

1.2职责认识不清,监督意识不强

由于采购制度改革运行时间不长,部分财务人员对财务工作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所担负的监督职责认识不清,认为财务部门只要把账目管理好、资金拨付好就行了,至于采购效益的高低是采购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缺乏主观认识。

1.3预算水平不高,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一些部门尚未编制采购预算,或虽然编制了采购预算,但是编制质量不高、粗放,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批复时间晚且调整幅度大,擅自改变资金用途,超标采购现象时有发生,致使采购缺乏计划性,大量的采购项目游离于军队物资采购预算之外,严重影响了军队物资采购的计划性和时效性。

1.4采购方式单一,缺乏有效整合

军队物资采购涉及的种类繁杂,不同项目有不同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加上供应商和销售体制千差万别,而采购程序设计欠合理,过分强调形式上的制衡,造成环节多且关键环节考虑不周,导致权责不明,推诿扯皮,甚至招标失败。物资采购在部门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相互联动,没有建立起一套功能齐备、强大的军队物资采购信息渠道和统一市场,不能优势互补,有效整合资源,影响了物资采购效率。

2强化物资采购监督的对策

2.1规范机构设置,理顺机构职能

理顺机构,完成采购监督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的分设,科学界定各自的职责,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行使监督行为,采购执行机构进行具体采购,形成“分工明确,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军队物资采购运作机制。

2.2强化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监督能力

各级单位要通过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引导财务人员认清加强物资采购中财务监督的重要性,使每一名财务人员都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执行好有关采购法规,督促采购部门贯彻执行好国家和军队有关政府采购的财经方针、政策以及军队的财务规章制度,为提高物资采购效益把好关。

财务部门要着眼军队集中采购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加大财务人员的采购监督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批具有采购理论知识、熟悉采购规则、掌握市场规律的“采购型”人才。一是借助军队院校专业优势,通过对市场经济基础理论、法律知识、外语知识、财务知识、相关采购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实现从“单一型”财务人才向“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转变。二是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建立和完善军队后勤专业院校培养人才与利用地方院校资源优势培养人才相结合的机制。

采购管理知识篇8

关键词: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基础平台

中图分类号:tm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143-02

由于核电设备采购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迫切需要,构建系统设备采购管理体系的条件也日渐成熟。为确保组织能力得到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使其成为设备采购的协同工作平台、数据中心平台、规范化业务平台、知识管理平台和组织发展平台。文章主要针对研发的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基础平台展开讨论。

1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平台介绍

设备采购基础平台主要包括市场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工作规范、业务标准化、学习园地、档案管理和日常管理业务模块和权限管理、我的工作台两个管理模块,这些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业务与组织发展的设备采购管理体系承载平台。各模块的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1.1市场管理模块

根据核电设备采购需求的整体市场管理需要和日常业务管理要求,完成了市场管理信息模块需求分析,采购包技术信息数据库、采购动态数据库、内外市场信息数据库、价格数据库、供应商资源数据库、市场规划管理数据库、通用市场数据库的开发,并将之前设备采购的信息的整理录入,各专业采购组依托平台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平台投用后,实现采购包的市场信息全范围、全过程、全尺度的有效管理,实现实时有效动态掌控,为日常采购和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持。

1.2成本管理模块

以中国广核集团工程有限公司的CpR1000核电机型的设备采购价格为基础,结合设备特点和未来战略发展需要,构建了内部采购价格库、外部市场价格信息库、通用市场价格数据库和价格分析模型库。建立了多角度、全范围的成本管理平台。有效实现了全进度、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对后续设备成本管理精确化和成本管理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1.3进度管理模块

进度管理采用采购任务与技术规范书出版时间及项目采购进度联动,同时对采购过程的关键节点进行控制,如采购任务的启动提示、上游技术规格书的出版跟踪、采购过程中间控制点的预警及延误原因记录。通过平台实现系统自动提醒,提高了进度管理的精确性和主动性,使管理层能随时掌握业务动态。

1.4工作规范模块

与采购相关的所有程序与标准化文件如采购制度、工作导则、标准化来往文件、标准化过程报告、标准化招标文件、标准化合同文本等统一归集在工作规范。每个员工都可通过这个标准化工作的载体,明确了解公司采购制度与程序,工作标准与导则,清晰业务步骤和规范。

1.5业务标准化模块

建立标准化文本循环体系,包括业务特征库、合同子库、经验反馈库,三库联动,实现合同文本形成,使用、反馈、改进的有效闭合循环管理,使合同文本的持续改进有章法、有依据、有载体。

1.6学习园地模块

平台要求强制共享工作经验和知识,每个采购负责人必须上传采购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如采购总结、出差总结、技术培训总结、工厂调研情况等资料。学习园地面向全采购分部开放,每个员工都可通过平台获取这些信息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实现整个采购团队能力的有效

提升。

1.7档案管理模块

采购过程文件、报告等档案是每一阶段采购环节的工作成果,对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即可实现对采购过程有效控制。平台的档案管理模块,对采购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文件包括技术规格书、采购策划、资格审查、评标办法、评标报告、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移交等共47类文件在采购阶段推进的同时进行归集。使采购过程记录清晰、采购监督有据可查,也为组织保留了标准化卷宗资料。

1.8日常管理模块

通过对日常业务需求研究,构建接口协调、对外经营、会议纪要、内业控制如工作周报、任务督办、出差管理几方面为主体的日常管理架构,建立了完成采购业务日常管理途径。各专业组可依托平台开展日常采购工作。其中,工作周报功能可清晰记录每个采购任务的全采购周期进展及提请关注事宜,管理层可随时对可能的风险点通过平台下达指令,处理结果也将通过平台反馈给管理层;对于特别重要事宜,管理层还可下达督办任务,平台也将对督办过程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有效跟踪。平台投用后,将实现日常内部业务与外部需求的无缝衔接,可更有效支持工程项目管理。

1.9权限管理模块

采购信息在任何一个公司都属于核心商业机秘,采购体系的建成则意味着信息更集成,抓取更容易,因此必须要控制好平台的信息开放面。权限管理则可有效解决此问题,平台通过授权管理,可清晰、完整记录查阅平台的使用者,因此可有效监督使用者合理的使用。

2设备采购管理体系平台应用

2.1建立系统的工作管控平台,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效率

以“我的工作台”为操作界面,通过8个模块与“我的工作台”联动,可共同完成对每个采购任务全周期监控,业务监控常态化、自动化。从而使采购基础平台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性工作管控平台,它全面改变了传统的靠人来管理和督促。管理层可从之前疲于被动充当救火员而解脱出来,从而有充足的精力来进行整体谋划。

平台工作节点的设置则可强制采购人员和基层管理者要对设备采购全周期进行谋划,包括前期采购谋划、市场规划、成本分析、进度控制、过程控制和经验反馈管理,实现对采购业务的全范围、全过程管理,管理实现集

约化。

采购过程中,可不断积累各项数据,全面实现采购相关信息统计自动化,使管理者可集中管理和使用,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2.2搭建完整的信息积累与共享平台,促进公司学习型组织建设

采购基础平台不仅服务于日常采购业务,同时它还具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即通过平台系统建立了市场、成本、文件、标准化文本、工作规范、总结与反馈等完整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对历史数据和工作成果实现了持续积累和有效共享。缺乏经验的采购人员或新管理者都可利用此平台来快速补充业务能力,大幅改善了学习条件和工作环境,促进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采购结果的好坏高度依赖个人的技能和经验的被动局面。

2.3建立组织能力发展载体,实现组织与个人能力的相互提升

通过平台建设和使用,一方面固化了个人能力的工作成果,将个人经验转化为了组织经验,将个人的能力转化为了组织的能力。再通过依托平台支持开展工作,又利用组织的知识库促进了个人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了个人能力与组织能力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为组织能力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

采购管理知识篇9

关键词:采购管理系统业务重组思考

企业要实施eRp项目计划,首先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优化采购业务流程,使企业的采购供应活动在企业的生产计划指导下更好的服务企业活动,尽可能在每一个采购环节活动上实现利益最大化,减少无效的或是不增值的采购活动,从整体采购流程全局上实现企业目标最大化。下文首先分析采购管理系统中业务流程重组的含义,进一步阐述在采购管理系统中重组业务流程的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优化采购管理系统中业务重组流程。

一、采购管理系统中业务流程重组的含义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最先在90年代初由美国mit的哈默教授正式提出,根据哈默和钱辟的定义认为:“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性地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地改善”。采购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流程重组主要是对企业采购业务流程环节进行优化,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健全过程型组织机构,从根本上进行彻底的再设计,从而在质量、成本以及速度等方面进行完善,实现企业业绩的最优化,使得企业采购活动更加科学合理。

二、在采购管理系统中重组业务流程的必要性

(一)保证采购管理系统的柔性化

在采购管理系统中,由于采购业务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不同组织结构采购变化大等现象,在采购系统中运用业务流程重组,利用工艺流程技术有效地实现了过程逻辑和应用逻辑的分离,将人、应用工具以及信息合理地进行组织,对采购的全过程进行部分或是全部的集成管理,保证了采购管理系统的柔性化,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二)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采购业务是企业和公司必不可少的环节,采购成本在整个企业成本中占很大比例,因而在采购管理系统中重组业务流程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有着重要意义。采购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目标是对成本、质量、服务以及速度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最低的成本保障供应,同时实现库存量的最低,在保障品质的基础上寻求最低价格的供应商,关注市场变化,以顾客的需求作为供应采购的依据。柔性化的采购管理系统,更有利于实现企业成本核算,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顺应知识时展要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和时代背景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人类已经步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采购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采购管理系统中运用业务重组,对采购业务进行重新定位、重新设计以及重新组织等,在知识时代的背景下,追求产品的个性化,扩大竞争空间,不断进行创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优化采购管理系统中业务重组流程

(一)树立采购管理系统中业务流程重组思想

做好采购管理系统中业务流程重组工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业务流程重组思想。业务流程重组是一种思想,作为一种革新理论,正确认识其内在机理和本质规律,完善相应的方法体系,制定相应的采购业务流程重组策略,使采购业务流程重组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由于业务重组必然会带来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企业模式的变革,发生权利和利益的转移,因而要求高层领导要积极参与和支持采购业务重组工作,保障采购业务重组工作的开展。

(二)建设健全企业内部采购业务重组体系

加强企业内部采购业务重组体系建设,完善方法体系和相应的分析工具,是采购业务重组真正落实到企业实践活动中。明确相关负责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事事有人做,出现问题有人承担责任。落实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大胆创新,合理应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对执行者的培训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保障采购业务重组流程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企业采购业务重组执行者队伍建设

在整个采购管理系统中,执行者对业务重组工作良好开展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加强采购业务重组执行者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组织采购业务流程重组工作人员队伍,加强其职业道德和素质水平培养,充分了解业务重组相关方面的知识,具有大胆创新的精神,定期进行培训,促进自身的长期发展,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赋予执行者所需的决策权,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调动执行者的积极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采购管理系统中业务流程重组的重要性,保证采购管理系统的柔性化,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顺应知识时代的发展要求,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采购管理系统中业务流程重组思想,健全企业内部采购业务重组体系,健全企业内部采购业务重组体系,更好的促进采购管理系统中业务重组流程工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刘飚;企业业务流程分析及其再造的评价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采购管理知识篇10

[关键词]采购管理;实践教学;创新创业;项目化教学

一、引言

采购管理实务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育领域和企业界都将其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进行研究。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该课程的实践教学面临着难以突破的瓶颈。一方面,课程实践多偏重案例分析,实践环节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大多数院校该课程是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或是通过购买相应的仿真软件,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有的是通过相应模块平台模拟操作。但这些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并不能真正启发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加之故有的实践方法与未来真实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差别,为了实践成绩而实践的意识在学生中越来越普遍,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收获。另一方面,由于牵涉到大量的商业机密,虽然学生有机会到校内外公司实训,但极少有公司愿意安排其参与采购业务中关键环节。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理论知识为中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往往被忽略,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倾向十分明显,影响了教学效果,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偏低,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

二、课程实践环节具体实施方法

本文在设计课程实践环节时,注重以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结合高职教育对学生创新创业目标的要求,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班级采购实验机制,对该门课程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一步增强了创新思维,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和谐统一。在教学组织时,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根据教学项目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评价,所涉及的项目及任务如表1所示.本文提出的改革方法在物流管理专业率先试行实施,以班级为单位建立采购组织机构,并为班级采购组织建章立制,结合采购课程理论教学,动员参与采购实践实训的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由班级的每一名学生提出采购需求,提报采购需求计划,将需求计划汇总到班级的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岗位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进行集中采购。分组建立分权分段实施的采购流程,完成实训报告。一次采购活动完成后,牵头各岗位从业人员进行总结,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并对本次采购活动进行绩效评估,提出采购建议,与物资采购计划、采购发票附明细等一起作为实训报告存档。之后进行轮岗,开始新一轮的采购。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生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程实践环节中的问题与效果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实现了全员参与,实践环节面向全体物流专业学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有学生在项目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岗位。但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个关键性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将采购权集中到班级。由各位学生提出采购需求,汇总筛选之后,对于确定下来列入采购清单的物资,引导学生实施集中采购并对采购过程实行严格的考核。其次,在实施班级集中采购一段时间后,还要组建多个班级、多个专业形成更大规模的集中采购组织,形成多级别的集中采购体制。在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采购方案,优选供应商,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采购价格,最终达成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通过真实的采购业务操作,营造出浓厚的物流专业学习创业氛围,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老师在指导学生实践中锻炼,实现“教学相长”。在实施过程中,从研究“现代物流”的本质出发,实现了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初步改革,成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并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因为采购是整个物流活动的起点,只要采购运作成功,此项目运作一段时间后,库存问题、配送问题、运输问题等物流其他环节的实习机会也会相继出现。因此,采购管理的实践教学也为仓储、配送等物流专业的其他课程带来实践的机会。

四、结论

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面向岗位功能,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本文提出的采购管理实务实践环节的改革,以实际任务和项目来组织教学,可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教学体系的建立,以理论指导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托平台,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目标,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实施等环节进行重新梳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方法还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创业,对物流专业其它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军.采购实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3-5.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物流采购与供应管理实训[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12-15.

[3]李智忠.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7):93-94.

[4]宋璐君,彭晓斌.采购管理课程教学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2):155-156.

[5]赵毅.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若干思考———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5(12):59-61.

[6]齐恒.现代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模块化教学分析与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8):123-124.

[7]李散绵.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17(3):138-140.

[8]王皓.应用型本科高校《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商贸工业,2017(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