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平面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1:26

房屋的平面设计篇1

关键词:房屋施工、屋顶施工技术

abstract:thispaperaimedatbuildingconstructionintheroofconstructiontechnologyanalysisanddiscussion,analysisoftheroofstructureandconstructiondetails,respectivelyoftheflatroofandslopingroofdetailedanalysis,soastomeettherequirementsofthehousingdesignstandard.

Keywords:housingconstruction,roofconstruction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房屋屋顶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之一,其起着覆盖作用的功能,可以用来遮挡阳光、风霜、雨雪等自然环境因素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麻烦。房屋屋顶施工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施工的质量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房屋的建筑质量,所以对房屋屋顶施工技术的研究是本文所关注的,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房屋屋顶的结构

1、房屋屋顶的形状有平屋顶、坡屋顶、其他形状屋顶。其中平屋顶的坡度小于5%,坡屋顶的坡度大于10%,其他形状屋顶如半球型屋顶、菱形屋顶、网架屋顶、悬索屋顶、折板屋顶等等。平屋顶的坡度设计可以通过房屋的承重设计做出坡度,被称为结构找坡。也可以通过建筑材料后置做出坡度,被称为材料找坡。通过房屋承重设计的坡度屋顶可以是铁皮屋顶、瓦片(砖瓦、石棉瓦等)屋顶和其他材料屋顶。不同材料的屋顶坡度有所不同,一般铁皮屋顶的坡度较其他材料的屋顶坡度要小一些,通常坡度小于20%,瓦片屋顶坡度在20%到40%之间,其他材料的坡度可以做出更大角度的坡度。

2、房屋屋顶的设计可以分为屋顶的承重设计和屋顶的屋面的设计两个部分。屋顶的承重设计包含房架,房屋屋顶的承重设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面板,加气混凝土面板等等,平屋顶房屋屋面的设计包括防水层的设计、保温层的设计、钢筋混凝土层的设计、防水砂浆面层的设计等,坡屋顶房屋的屋面设计包括房瓦、铁皮或者油纸等。

二、平屋顶房屋屋顶的施工技术

1、平屋顶房屋屋顶的选材。房屋屋顶施工的材料,要根据房屋结构设计,选择恰当的建材。

平屋顶的承重层选择,可以选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也可以采用现浇筑的方式浇筑钢筋混凝土板。保温层的选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材料。防水层的选材可以使用例如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聚录乙烯防水卷材、绿化聚乙烯橡胶共混卷材等合成高分子卷材。也可以使用SBS弹性防水卷材这样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找平层的材料通常使用水泥砂浆。找坡层的材料是使用水泥材料、沙子和焦渣等材料的混合物。

2、平屋顶房屋的房檐部位的施工是指房屋的墙身与房屋屋顶屋面连接的位置。这个位置需要做“女儿墙”。女儿墙的设计可以起到固定油纸,装饰房屋,如果房屋高度较高需要上人还可以保护人员安全。女儿墙的设计施工材料采用灰砂砖、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等类型材料时,需要做房屋的屋顶压顶。屋顶压顶时其宽度超出房屋墙厚,施工中将外部高于内部,最好内部放置钢筋,用来增强强度。

3、平屋顶房屋的排水施工是房屋施工的关键技术[1]。房屋排水设施可以将房顶的积水排出,这样防止积水渗透腐蚀墙体甚至导致房屋漏水。平屋顶的排水可以分为无设计方式排水和有设计方式排水。无设计方式排水是指使房顶的水通过房檐自动的流到地面,有设计方式排水是在屋顶设计施工积水漏斗和排水通道。在无设计方式排水中应该注意到房屋墙面和房屋门窗的躲避。有设计方式排水一般用于高层房屋建筑中,屋顶积水可以按照事先设计和施工好的方式有序的排到房屋外面。有组织方式排水一般设计两道排水管道,在设计时位置要均匀布置,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排水效果。排水口的设计要跟女儿墙端部保持一定的距离,排水口周围的设计坡度要低于屋顶屋面5%以上,排水口安置排水罩,这样可以防止异物堵塞排水通道,加上排水罩的高度也要低于房屋屋面的高度。排水通道可以设计在房屋暗处也可以设置在明处外置排水通道,外置排水管使用的材料是硬质塑料管或者金属材料管,管道内径要大于75mm。在设计房屋时为了整体的美观可以将排水通道设计成暗装排水管道,由于暗装排水管道维修难度较明装排水管道高所以通常管道内径略大一些,通常大于150mm。排水坡度要保证排水量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三、坡屋顶房屋屋顶施工技术

1、坡屋顶房屋屋顶的设计施工可以由承重结构和房顶材料结构两个部分。坡屋顶房屋屋顶承重结构部分可以设计成人字木屋房梁架构、三角木屋房梁架构、混凝土钢筋房梁架构、钢木混合结构房梁架构。坡屋顶房屋屋顶的房梁材料结构设计有挂瓦条设计、油纸设计、瓦构设计等等。

2、通过木制屋顶架构的设计布置进行分析,木制屋顶架构要与房屋的开间和平面的整体布置相协调,木架的承重要选择恰当的位置,如果房屋有走廊通道,可以将支撑点设置在走廊位置。房屋木架的安装要通过剪刀撑稳定,剪刀撑的跨度控制在8m-12m之间,有一道垂直支撑。如果跨度超过了12m,则需要设置两道垂直支撑。房屋屋顶屋面的构造通常是在房屋木架上做瓦层面,瓦层面的层次构造有:在檩条上施工铺设望板,并且在望板上铺放油纸、把顺水压毡条固定、把挂瓦条固定,把房瓦设置在最外层面。檩条的施工操作是使用三角形木块固定,檩条的施工檩条的位置要放置在屋架的节点上,这样檩条的受力会均匀合理檩条的截面规格通常采用50mm*80mm*1400mm,檩条的施工中檩条上可以采用直接钉屋面板的方式,也可以在垂直于檩条方向铺设放置缘子[2]。望板是房屋屋顶面板,可以使用20mm厚度左右的木板直接安装在檩条上,望板的接头安置在檩条上,且不可做悬空处理。望板在檩条上的接头需要有错落的安置,这样就避免了望板接头集中在同一根檩条,导致受力不均匀。为了保证望板的结合严密,可以采用望板企口连接,这样可以确保屋面板的整齐紧密。

对于油纸的安放,油纸需要在屋面板上干铺一层,油纸的铺设施工需要与屋檐平行,铺设从下向上开始,横纵铺设的宽度要超过1m,使用热沥青将油纸粘实。如果遇到房屋屋顶有突出物时,油纸需要沿着房墙上卷,将油纸钉在事先砌筑的木砖上,油纸在安置时遇到屋檐的位置要放入天沟之内。

顺水条的固定可以取断面约24mm*6mm,这样可以方便能够压住油纸,顺水条的方向按照水流的顺序安放,控制顺水条的距离在400mm-500mm之间。

挂瓦条的固定,需要安放在顺水条上面,挂瓦条的方向与顺水条的方向相垂直,断面设置在20mm*30mm,通过使用钉的方式直接与顺水条垂直,挂瓦条与瓦片的距离设置在280mm-330mm之间。

瓦房顶在铺瓦的时候铺设方式可以按照由檐口向屋脊的方向铺挂,在铺设瓦片的时候,铺设上层瓦去压盖下层瓦控制距离在70mm以上,最下层瓦的铺设遇到房檐时要伸出封檐板80mm。在设计施工时在房檐檐口及房顶屋脊的位置,使用20号的铅丝将瓦挂系在挂瓦条上[3],并使用水泥砂浆和脊瓦在屋脊的位置铺盖封严。

3、房屋坡屋顶的天沟和屋顶屋面泛水施工技术。如果两个坡屋面相互交接就出现了天沟,天沟是容易产生集中的地方,所以在这个位置需要设置好排水设施。通常采用的施工方法是沿天沟的两侧钉上三角木条,在三角木条上放上V型铁皮制成的天沟。天沟的深度要超过150mm,这样天沟不易溢水。

房屋屋顶屋面泛水,是在屋面与墙身交接的位置做泛水处理。泛水处理的具体操作是将油纸沿墙上卷,油纸卷起部分超过屋面高度200mm以上。并且将油纸钉在木条上,再将木条钉在预埋的木砖上。在木条以上的墙体做滴水处理。在屋面与墙交接的位置使用混凝土找出斜坡,并做压实和抹光施工。在操作施工时做好女儿墙的天沟、房檐檐沟和水落管等铺设,这样有助于防水。

四、结束语

房屋屋顶的建设施工是房屋整体建设的关键之一,无论是屋顶的施工还是房屋其他方面的施工都要选择优质的建材,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房屋的质量。在房顶施工中,不论是平屋顶还是坡屋顶或是其他形状的屋顶都要使用适合实际情况的合理方法施工,关注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施工步骤,从设计和质量监督上保证房屋屋顶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赖建华.关于房屋屋顶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学之友,2009(9)

房屋的平面设计篇2

关键字: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一、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

建筑平面和立面的规整性是整个结构设计中一个十分基础、重要的内容。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立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容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对体型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的抗震验算。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房屋重心尽可能降低,避免采用错落的立面,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即使不可避免时,也应尽量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将体型复杂,平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布局分割成几个相对规则的独立单元。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尽可能兼顾建筑造型,又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将平面布置、立面外观造型设计得较为规整、简洁、美观大方;同时又能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能。

二、砌体房屋的总层数及总高度不应该超限值

历次震害证明,砌体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的地震破坏程度越大,所以控制砖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总层数对减少地震时带来的震害有很大的作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层数有了强制性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层数应满足表1中的限值。

在设计中房屋总高度及总层数应同时满足上标的限值,因为楼盖重量占房屋总重的一半左右,房屋总高度相同,多一层楼盖就意味着增加半层楼的向地震作用,同时加大对底部的倾覆力矩。在中、强地震作用下,因倾覆力矩过大,使得底部墙体产生过大的压力或剪刀而被破坏,故此减轻自重、减少层数、降低层高是削弱地震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增强砌体房屋的刚度及整体性

房屋是纵、横向承重构件和楼盖组成的一个具有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其抗震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刚性楼盖是各抗侧力构件按各自侧移刚度分配地震作用的保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具有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的优点,是较理想的抗震构件,不但可消除滑移、散落问题,增加房屋的整体性,增大楼板的刚度,而且对平面上墙体对齐的要求也可予以适当放宽,因作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砌体结构,层间变形是可控制的。较强的楼板及屋盖水平刚度使荷载传递具有良好的条件,平面上,当上下墙体不对齐时,现浇楼板及屋盖能起到一定的传递水平力的作用,同时楼、屋盖现浇增加了楼板对墙体的约束。因此,采现浇楼、屋盖是一种较好的增强楼房结构空间刚度和整体稳定性的方法,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构造柱,并配置些构造钢筋,也能达到增强结构整体性的作用;另外,设置配筋圈梁可限制散落问题,增强空间刚度,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四、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

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纵、横墙体,在地震中主要由于

承重纵、横墙在地震力作用下产生裂缝,严重者会出现倾斜、错动、倒塌等现象,进而使房屋造到破坏;所以合理布置纵、横墙对提高房屋抗震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层砖混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时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房屋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决定着房屋抗震能力的高低,多层砖混房屋一般采用纵墙或横墙承重,由于非承重方向的约束墙体少,间距大,因而房屋该方向刚度较弱,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均较差,拉震能力低;在高烈度地区,墙体由于平面外的失稳而先行破坏,进而引起整个房屋倒塌。而在两个方向适当布置纵横、墙混合承重的房屋,由于其限制了纵、横墙的侧向变形,增强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对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抗弯、抗剪都非常有利。墙体布置时,应尽量采用纵墙贯通的平面布置,当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可在纵横墙交接处采取加强措施,也可在纵、横墙交接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适当加强构造配筋;必要时还可以每隔一定高度放置水平拉结构筋如2Φ6@500,以加强房屋整体性,防止纵、横墙交接处被拉开。

在地震中多层砖混房屋的横向地震力主要由横墙承担,不仅要求横墙有足够的承载力,而且楼盖必须具有能将地震力传给横墙的水平

刚度;对抗震横墙最大间距的构造规定就是为了满足楼盖对传递水平地震力所需的刚度要求。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不应超过规范中表决7.1.5的要求,其中,8度设防时,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多层砖混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为11m。当横墙间距过大时,纵向砖墙会因过大的层间变形而产生出平面的弯曲破坏,使楼盖失去传递水平地震力的能力,从而导致地震力还未传到横墙,纵墙就已先破坏;所以有效地控制横墙间距能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五、适当增加墙体面积与合理提高砂浆强度

历次震害表明,多层砖混房屋的抗震能力与墙体面积大小及砂浆强度等级高低成正比,提高墙体面积、砂浆强度等级能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减轻震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6层砖混房屋的抗震验算中,上面几层的地震作用较小,容易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而底部一、二两特别是第一层的地震作用力较大,是薄弱层,往往不容易满足要求;但若改变部分墙体的承载面积或适当提高砂浆的强度等级,如将部分240mm宽的承重墙改为360mm宽的墙,或将砂浆强度等级体高到m10,则在抗震结果中显示满足抗震要求。可见在进行6层砖混房屋的抗震验算时,适当增加底部1~2层墙体面积或提高砂浆强度能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时,龄期为28天的以毛截面计算的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采用;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拉剪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采用。

比照以上两表,可见对于相同类别的砌体,烧结普通砖或烧结多孔砖用不同强度等级的砂浆砌筑,其抗压强度设计值、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是不同的,随着砂浆强度等级的提高,同类别砌体的以上各设计强度也相应提高,所以可见提高砂浆强度等级,能有效提高砌体的强度,增加砌体的承载力,从而达到提高砖混房屋抗震性能的目的。

六、有效设置房屋圈梁和构造柱

多次震害调查表明,圈梁是多层砖房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减轻震害。在多层砖混房屋中设置沿楼板标高的水平圈梁,可加强内外墙的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由于圈梁的约束作用使楼盖与纵、横墙构成整体的箱形结构,能有效地约束预制板的散落,使砖墙出平面倒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以充分发挥各片墙体的抗震能力。圈梁作为边缘构件,对装配式楼、屋盖在水平面内进行约束,可提高楼盖,屋盖的水平刚度,同时能保证楼盖起一整体横隔板的作用。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对墙体在竖向平面内进行约束,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且不沿伸超出两道圈梁之间的墙体,并减小裂缝与水平面的夹角,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设置圈梁还可以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陷与地表裂缝对房屋的影响,特别是屋盖和基础顶面处的圈梁具有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和抗御不均匀沉陷的能力。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应符合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符合表4的要求。

多次实验表明,砖墙增设构造柱后能提高砖混房屋的延性,发挥防止砖砌体侧向挤出塌落的约束作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能使砌体的抗剪承载力提高10~30%,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是有效的抗倒塌措施。另外,在多层砖混房屋中合理地设置构造柱,能起到增强房屋整体性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大大提高抗震能力。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的设置部位应符合建筑抗震规范的要求。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取240×180mm,8度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Ф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房屋四角的构造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Ф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七、在合理位置的墙段内设置水平钢筋

在抗震验算中,多层砖混房屋底层往往不容易满足抗震要求,即使有时在适当部位加设构造柱也不能完全满足抗震承力验算。为了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可在抗震力不够的承重墙段内配置水平钢筋,使地震力由砌体及水平钢筋共同承担。一些试验表明,配筋多孔砖墙体可以有效地提高墙段的抗震性能,减少脆性,增加延性,增强砖混房屋的抗震性能。水平配筋砖砌体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水平钢筋宜采用HpB235、HRB335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07%,也不宜大于0.17%,间距不应大于400mm;钢筋锚固长度不宜小于180mm。

八、其它措施

房屋的平面设计篇3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房屋建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其工程质量也一直是人们较为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施工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需求量迅速扩大,快速扩展的规模使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加上施工中其他方面的影响,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1]。下面本文就对房屋建筑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又对目前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进行探讨。

一、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质量影响因素多

由于房屋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建筑设计、使用材料、地质水文、施工机械、操作技术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另外,房屋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容易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使施工质量不稳定。

(2)工程验收局限性

房屋建筑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在建成之后不能进行拆卸、解体,对于不符合质量的部分也不能进行更换,工程完成之后的验收有一定的局限性。

(3)质量隐蔽性大

房屋建筑施工的工序复杂,工序交接的环节多、中间产品和隐蔽性的工程多,加大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隐蔽性,在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中容易存在死角。

二、房屋建筑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工艺、使用的材料、机械、设备也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促进了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的提高,但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仍存在这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

1、外檐常见质量问题

由于房屋建筑项目投入力度的加大,对施工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需求量增大,施工人员规模的快速扩大,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水平出现下滑,加上工期一般都较紧,相关单位在验收时,对外檐工程质量的验收不重视,导致施工中外檐出现质量问题。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房屋外檐最常见的施工问题有面砖切割较大、勾缝的质量不精、散水的功能不良及滴水线的做法不规范[2]。由于工期紧促、技术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在对外檐面砖施工中,缺乏系统、总体的设计,使得面砖的切割出现问题,对房屋建筑的观感造成影响;而由于管理制度和技术的缺失,使勾缝、散水和滴水线的施工出现质量问题。

2、屋面常见质量问题

在房屋建筑施工前的设计中,由于设计方案为对屋面部分的工序进行细致的斟酌设计,或者是在施工前对数据的采集过程没有进行很好的监控,使设计的参考数据出现偏差,在实际操作中,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的施工就会出现质量问题[3]。目前,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屋面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泛水和积水。在施工中,如果屋面的防水层下的找平层施工不精细,找平层的平面不平整,就会出现卷材表面积水的现象;而若是施工时未将防水材料的上口进行固定,就会使其易于开裂,导致房屋渗漏的现象出现;另外,天沟的坡度不合理,也会造成沟内的积水。

3、施工中的其它质量问题

(1)板面钢筋保护层过大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楼板工程常常会出现板面钢筋保护层过大的质量问题。在施工中,为了使板面钢筋的保护层符合要求,施工人员常常是在钢筋扎绑完成之后,使用马凳型的支架托将刚面层的钢筋架起来,这一办法在理论上来说是行得通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受到施工方成本的制约、施工工艺的影响,以及施工人员工程质量意识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板面钢筋的保护层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

(2)设计中存在的其它问题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中,还存在着梁内埋线管设计、楼面初装层设计、小直径配筋及水泥焦渣垫层设计上的不合理、不规范,致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三、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

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完善设计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1、外檐施工质量管理

根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外檐部分存在的质量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工程施工之前,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对外檐面砖的排列进行精心、系统的设计,画好外墙面砖的装配图,并根据实际的情况,综合考虑会对面砖尺寸造成影响的因素,调整和完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科学合理、切实可行[4]。

2、屋面施工质量管理

在对屋面质量进行控制时,其工程施工须要按照相关的规范制度进行,雨水管、水箱之间的溢流管等管道在从室内穿出屋面时,要保证管道在泛水高度以上,出屋面的门下口须向外开启,且其高度要至少高出屋面25cm。

在屋面工程施工的相关规范中,天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而在实际的作业中,如果天沟较长或者遇到转弯较多的情况,其坡度可以适当的调高,但以不小于3%为宜。

3、室内施工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中,室内的施工质量也十分重要,如果踢脚出现空鼓较大,上口不光滑的现象,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若是出现的高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外,则应立即返工处理。

室内墙面面砖的施工质量不仅会影响到房屋建筑的美观,倘若高处墙面的石材粘结不牢固,还对居住者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在室内面砖的施工前,应认真地做好面砖的排列设计。其使用的材料也要符合相关的要求,保证面砖镶贴平整、擦缝密实顺直,不存在空鼓和瞎缝的现象。

4、其它施工质量问题管理

在楼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马凳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施工前,相关的设计技术人员就须对其规格、形式及数量等进行规范合理的实际,控制好马凳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促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施工时也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其设计方案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细致、完整的设计,保证设计方案的完善、合理、科学、可行。

四、结语:

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由于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常见的质量问题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还有其它不同的问题存在,因而在工程施工时,应不断地加强对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以能更好地解决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促进房屋建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海龙,浅析如何加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695-696

[2]杨顺政,论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547-548

[3]徐利忠,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11(7):157-158

房屋的平面设计篇4

关键词:房产测绘;概述;措施

商品房面积大小直接决定房屋总价,广大购房者对房屋面积非常关注,特别对同一房屋在预测和实测前后面积差异更为关心。房屋面积测量主要采用实地量距法和坐标解析法测量边长、房角点等房屋要素以解算房屋面积,因此其误差主要取决于实地测量的误差以及数据计算处理的误差。合理理解预测与实测,对整个房产测绘起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房产测绘的几点概述

房屋预测面积是指在商品房预售中,由开发部门委托,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按照规划核准图纸上的尺寸,依据《房产测量规范》,并参考开发部门提供的公用面积使用说明,对尚未竣工的房屋预先计算的面积。此面积可作为开发商在前期项目宣传中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商品房网上备案和预销售使用。

房屋实测面积是指房屋竣工验收后,由开发部门委托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依据《房产测量规范》和房屋竣工图纸、变更图纸、预算数据等,对房屋进行实地勘测、绘图、计算而得出的面积。此面积是购房者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他项权证、房款结算、物业费结算等的依据。

通常情况下,房屋的预测面积和实测面积会有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多种,归纳为以下两点:(1)数据采集和图纸变更。房屋预测主要是依据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数据采集、共用部位面积确认、分摊办法等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房屋在设计上多样化、复杂化,而在后期的实测中所有数据采集都是经过实地勘测得来。房地产开发部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会对建筑设计进行变更,这是造成预测面积和实测面积差异的主要原因。

(2)技术性原因。由于不少房产测绘单位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有限,从业人员所学专业单一、素质层次不齐,对规范、政策、法规等理解不同。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工作程序不完善,质量意识淡薄,仪器设备落后,观测记录数据失误,计算过程差错等原因都会造成面积的不同。

并且预测和实测往往是由两家不同的测绘机构来完成的,这就更会因为技术原因导致测绘结果的不同。

2房产测绘的几点措施

加强预测的准确性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而预测工作在应该重点把握对预测

(1)预测图纸资料的检查。设计图纸是建筑面积预测的必须的首要资料,其图纸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建筑面积预测的准确性,应该检查预测图纸资料是否盖有设计单位的图章的全套设计施工蓝图,有些单位提供是没有经规划部门核准扩初设计图纸,该图纸往往会变更,不能作为预测使用。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应包括规划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楼梯及阳台详图等,若图纸附有建筑设计CaD光盘更好;检查建筑平面图上套型、尺寸标注是否清楚,若套型、尺寸不清,无法进行平面图的绘制;检查设计单位提供的对图纸上如水池、水泵房、发电机房、配电室、制冷机房、消防控制室等公用配套设施部位功能使用说明是否清楚,以便确定此公用配套设施建筑面积是否能进行分摊;特别注意设计图上的文字注释,如:平台、入户花园、连通阳台、架空层等等,如何与房产测量的有关性质的界定一致,比喻“入户花园”,在计算面积的技术规定条款中,不会有这个名词,而且“花园”也不能计算建筑面积,但实际上“入户花园”类似技术规定条款中的“无柱外走道”或“不封闭的阳台”,究竟如何定性,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明。

(2)尺寸数据的采集。在许多设计图上,设计的尺寸有柱轴心尺寸,结构外墙尺寸,净尺寸等,这些情况与我们所需的计算套内面积的墙体中心尺寸,计算房屋建筑面积的墙外边沿尺寸,需要经过换算,所以,在作业时,要看清图上标注的是什么部位的尺寸;在使用面积预测换算边长数据时,还要考虑到房屋竣工后实际状况。如:设计为20cm的墙厚,加上墙体两侧粉灰层的厚度各2cm,实际为24cm;设计为24cm的墙厚,加上墙体两侧粉灰层的厚度各2cm,实际为28cm。否则,预测面积与实测面积相差很大;对于有些房屋边长没有标注的尺寸,我们也可以通过查阅结构图,对于楼梯、阳台、高度2.20米以上的落地飘窗等,在平面图上尺寸往往不准确,我们必须以楼梯详图和阳台、飘窗大样图为准。另外,通过查阅房屋开发商提供的建筑CaD设计光盘尺寸数据也是一个简捷的办法;要看清设计图各层上下之间的结构关系,如楼层高度、阳台的顶盖,架空通廊的顶盖,大厅的高度,坡面屋顶的层高等关系。设计为坡面屋顶的房屋,层高超过2.2m(含)才能计算建筑面积,所以我们要在建筑剖面图上通过图解三角形才能计算出2.20m高度的准确位置。

(3)成果资料的检查、整理、归档。商品房预测成果资料经过整理,书写技术说明报告,经过检查验收后,才能正式地向委托人提交成果资料,归档使用。这里检查,主要是指作业小组测绘员互相检查和测绘部门设置的质量检查机构或专职检查人员。重点检查:预测算的分户界线,房屋使用性质,与共有面积相关的建筑是否与图上一致;设计图上的名称标注与技术规定的名词类别是否合理;房屋边长数据的采集,有没有错误;面积的计算是否正确,共有面积的分摊计算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幢号、室号编写是否符合房产发证要求;委托人名称、房屋坐落地址、层数、结构等房产要素注记有无遗漏差错等。

此外最好在预测成果报告中说明中此面积仅供商品房预售使用,不能作为办理产权证依据,房屋竣工时,凭竣工图纸及规划等相关手续即时办理竣工实测等内容。

总的来讲,鉴于预测面积和实测面积的不同,直接导致房款的补和退。在具体工作中,即使按照《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和《商品房销售合同》中规定的条款处理,也会遇到很多麻烦和纠纷。如实测面积小于预测(合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绝对值超出3%部分的房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这时,购买者少花了钱不会有太大异议。在实测面积大于预测(合同)面积时,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款,由买受人补足,超出3名部分的房款由出卖人承担,产权归买受人。这时购房者大多不愿再补交房款,以至于对开发部门、测绘机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不信任。常常引起争议和纠纷。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发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建筑设计进行变更,导致面积差异较大时,应及时告知购房者。要不断提高房地产测绘机构的专业技术水平,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加强测绘机构间交流和学习。

房屋的平面设计篇5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结构设计;基础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各样的建筑一夜之间在中华大地拔地而起。房屋建筑功能的完善、造型的独特以及方方面面的因素,造成房屋建筑的设计变得日益复杂。基础设计作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加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的探讨,不仅为有效提高房屋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房屋建筑经济适用性的挑战提出了核心的观念和思路。

一、概述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房价的调控力度,与人们的房价期待值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人们的购房意愿并没有因此而消退。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安居乐业,就应加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力度,尤其是房屋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基础结构的设计与上部结构的设计作为主要的设计内容,通常采用概率极限状态法作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房屋建筑的上部结构主要是为了满足房屋结构自身重量,以及房屋使用者及其家居设备等荷载的竖向静力作用与地震力、风压力的水平荷载的动力作用下产生的作用力,因而在设计时主要从房屋建筑结构的刚度、强度以及稳定等方面进行,而房屋建筑的静载作用通常从上往下传递,地震作用又是经过基础传递到结构上部,为满足房屋上部结构和下部地基条件,通常把基础结构作为其结构形式。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时应在整体设计方面抓大放小,以刚柔相济的方式进行协调,通过设置多道防线,从而打通重要环节,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注重设计人员专业设计水平的提升,尽可能确保房屋建筑在满足一般功能的同时满足客户的需要。

二、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建筑现场施工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入劳动力众多,难以保证不出现问题。因而应认真分析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好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通常情况下,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设计结构平面图时通常将抗震设防烈度这一因素考虑的不够周密,尤其是砌体结构模型建造时没有直接设计,而是采用了结构软件进行设计,并对整体与具备的受压问题考虑的不够全面;

二是在设计屋顶结构图时,应尽量符合客户的要求,在结构形式、板配筋、钢筋大样示意图等方面的设计上往往是难以整体的视角、全局的观念进行,导致设计的意图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

三是在绘制大样详图时,由于建筑详图设计不合理,导致大样详图的绘制出现误差,从而导致尺寸与建筑物不符;

四是绘制楼梯样图时,经常会出现挠度控制不当的情况,楼梯梁梁下的净高度难以满足建筑的需要,楼梯梁上下位置就难以得到统一。

五是在设计地基基础时,由于不注重混凝土的标号,混凝土耐久性不达标,基础配筋的设置与最小配筋率相关要求不符,重复使用条基交叉处的基底面积,对基础图构造的定位不精准,导致基础设计不实,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主要措施

(一)注重结构平面图设计

在绘制和设计房屋建筑结构平图时,若房屋建筑所处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是6度,则应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并基于与相关抗震措施相符的原则下,不必使用结构软件进行建模,由此可见,就砌体结构而言,不必使用结构软件进行建模,可直接设计,但还是在设计时应该注意整体和局部受压的相关问题;若房屋建筑所处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甚至更大,那就必须使用结构软件进行建模。

(二)做好屋顶结构图设计

由于近年来各地"平改坡"的呼声较为严重,为符合客户需要,目前很多房屋建筑大都采用坡屋面的结构形式。这一结构形式主要有梁板式与折板式,若建筑板的跨度较大且

建筑平面不规则,屋脊线的转折和屋面坡度复杂,因而基于此种坡屋面大都选择梁板式。反之,则采取折板式。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这两种板都是偏心受拉构件。板配筋时,为有效抵抗拉力,应拉通部分或全部板负筋。板厚度应根据构件而定,通常不低于120mm,并在梁板折角处布置钢筋大样示意图。

在设计屋坡面板时,为确保施工操作人员更好的理解图纸,应采取大样详图与剖面示意图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因而作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空间感,就房屋建筑的整体构造做到心知肚明。以整体的视角掌握房屋建筑结构大局,以细微的设计体现其实用价值,坚持这一设计理念,所设计的图纸方能使施工技术人员一目了然的明白设计者的意图。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屋面起坡会导致阁楼层的部分墙体超过高度,因而在设计时就应与门窗顶相结合设置圈梁,从而降低墙体计算高度。

(三)加强大样详图设计

建筑详图是否准确无误是绘制大样详图的基本前提。绘制大样详图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在原有建筑详图的基础上进行;二是在以前做过详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与绘制。并在绘制大样详图时,应在确保建筑外形不变的原则下,尽可能的设计合理的结构以便于施工,并且不管是标高或是外形,在尺寸方面必须与建筑协调一致。

(四)强化楼梯样图设计

在绘制楼梯样图时,应注意楼梯板挠度的控制,楼梯梁梁下的净高度必须满足建筑要求,确保楼梯梁位置上下层互相统一。若局部不符合则应采用折板楼梯,并注意折板楼梯钢筋,尤其是内折角处应断开并分别锚固,从而预防局部应力的集中,注意楼梯板的宽度和梁下净空要求,如果是首段梯板,应充分考虑基础带来的沉降,并在必要时设置梯梁。

(五)做实基础设计

在设计基础时,应注重混凝土标号的选择,并确保与结构耐久性要求相符。基础配筋必须确保与最小配筋率相关要求相符,条基交接处的钢筋设置必须选用标准图或详图,且条基交叉处的基底面积不能重复利用,并注意基础宽度的调整。若局部墙体的局部荷载较大也应就基础宽度进行调整,对于基础图中的构造柱,若定位不明确应进行精准定位。

三、优化设计的相关建议

(一)从结构计算和构造上进行合理优化

当房屋建筑多层结构刚度均匀时,才能应用底部剪力法;当房屋建筑结构底层框架附带混合结构且厚度较薄时,应注意考虑塑性变形带来的集中性影响。这是由于底层的框架结构只含抗震墙,因而底层的框架混合结构剪力的分配不能根据一般的框架抗震墙进行计算,而选用"双保险"的方式进行计算,抗震墙承担所有剪力,框架根据刚度比例承当一定的剪力。在进行刚度技术时,框架刚度不产生折减,抗震墙产生折减,通常折减至刚度的20%到30%,并考虑到由于地震作用而形成的倾覆力矩造成底层框架中的附加轴力。不能用简单的单向板的计算方法来代替连续板的计算方法。双向板查表计算时,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否则,由于跨中弯矩未进行调整,将使计算值偏小。避免在荷载计算中发生错误:漏算、少算荷载或荷载的折减不当,建筑物的实际用料与计算结果不符。

(二)从抗震要求出发,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

多层砌体住宅一般采用横墙承重结构体系和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应均匀对称,沿平面做到尽量对齐,沿竖向做到上下连续;房屋的尽头和转交的位置不宜设置楼梯间;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对于钢筋混凝土多、高层结构的住宅,抗侧力结构应双向布置,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于来自平行于抗侧力结构平面方向的地震力,能够更好的各自承担;框剪体系的抗侧力结构要形成空间共同工作状态,除了控制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及保证抗震墙本身的刚度外,还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连接的可靠性。

总之,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的工作。作为设计人员,做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是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在设计工作中做好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尽可能的提高房屋建筑的功能,从根本确保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质量,进而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娣,刘强一.浅析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

[2

]张琴芝.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j].广东科技,2009,(12).

房屋的平面设计篇6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用

0.引言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也在不断响应时代的要求。在房屋紧缺的年代,房屋的实用性是房屋结构设计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如今,时代在变化,对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的要求从实用性转变成为了实用性与美观性并存。同时对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还要考虑到房屋施工的时间与材料等一系列因素。房屋建筑的设计理念是房屋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优化,对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房屋的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和设计方案

房屋结构优化设计主要在:基础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屋盖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围护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和结构细部设计的优化设计。除此之外,在优化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布置、受力分析、造价分析等方面,对于整体结构优化,最终达到预想的优化目的。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遵照设计的理念,对于平面的设计一定要规则对称是刚性度有质量中心最大限度的重合,这样对于整体的质量框架能够更加的坚固。结构的优化,可以使工程更加的有保证,对于整体设计理念更加的符合工程的要求。

1.1结构优化设计的函数模型

结构设计优化就是在各种影响变量中选择主要参数,并建立函数模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得出最优解。结构总体的优化建立模型的大致步骤是:设计变量的合理选择。通常的设计变量选择对设计要求影响较大的参数,将所涉及的参数按照各自的重要性区分,将对变化影响不大的参数定为预定参数,通过这种方法可减少很多计算编程的工作量。目标函数的确定。使用函数找出满足既定条件的最优解。最后,约束条件的确定。

1.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

(1)当结构平面图在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时,需要输入结构软件进行建模。建筑物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2)屋顶(面)结构图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处理方式有梁板与及折板式两种。梁板式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折板式适用于相反的条件。两种形式的板均为偏心受拉构件。板配筋时应有部分或全部的板负筋拉通以抵抗拉力。

1.3房屋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结构优化设计多个变量、多个约束条件,属于一个非线性的优化问题,设定计算方案时,常将有约束条件转变为无约束条件来计算。常用的方法有拉氏乘子法、符合型法等。完成计算方案的设定后只需编制相应适用的运算程序即可得到我们的最终优化结果。

2.结构设计优化在应用中注意事项

结构设计优化主要应用在对于房屋建设的整体规划、地基建设、抗震设计、水电管道设计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房屋结构优化可以使房屋的实用性与美观性达到完美的融合,还可以降低工程的运行成本,提高建设效率。但是结构设计优化在应用中还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2.1前期方案

前期方案是整个工程运作开始的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工程建筑的成本预算。如果房屋结构的设计没有与前期方案的制定进行协调,就会造成各司其职,不能完成最后的和谐统一。因此未来的房屋结构设计应该参与到建筑师对房屋建筑的设计中去,互相听取双方的意见,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前期方案要充分考虑到对结构设计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双方深入的讨论,直至达成一致的意见,互惠互利,降低建筑投资总成本。

2.2细节结构设计优化

概念设计应用于没有具体数值量化的情况,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灵活的运用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与宏观把握相对应的,设计的过程同时要注意对于细部的结构设计优化,比如现浇板中的异形板拐角处易出现裂缝,可划分为矩形板。注意钢筋的选择,i级钢和冷轧带肋钢市场价格差不多,但是他们的极限抗拉力却相差很大,所以在塑性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现浇板的受力钢筋就可选择冷轧带肋钢筋。

3.结构设计优化的意义

3.1节约建筑成本

对于企业来说,获得利益是最终的目标。获得收益是企业发展的目的,尤其是建筑行业。随着人们对房屋结构要求的提高,以前的工程设计图与施工方案很难满足人们的要求,而且旧的结构设计方式,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使企业获得的收益降低。因此各个建筑行业都要寻求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够节约建筑成本,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对房屋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改革。

3.2提高房屋建筑结构实用性

如今土地资源紧缺,经过政府的合理的城市规划,提出了改善房屋结构设计的办法。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已经逐渐形成了建筑设计的特色。为了应对高层楼房的现实因素,也需要对房屋建设的总体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建筑结构的实用性。房屋的设计要考虑到安全的因素,房屋的层级不同,对施工的要求也会不断增加,相关材料的使用标准也是不同的。房屋结构设计的优化要考虑到流水管道的排列问题,电线在墙体的走向问题、媒体管道的安置问题、还有地热供暖管道的排列问题等等。同时房屋结构设计者还要考虑不同楼层的采光条件,还有室内格局。好的格局也是人们选择房屋的关键。各种实际问题都构成了房屋建筑的实用性问题。因此对房屋结构设计的优化,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带给人们的困扰,提供给人们一个安心、舒心的住宅环境。近年来,人们对住宅的美观性也在不断提升,这跟房屋的格局,和整栋楼房的整体形态有关,为了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要求我们要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与应用。

4.结语

对于房屋建设来说,房屋的结构设计尤为重要,优化结构设计可以节约房屋建设的成本,提高房屋建设的效率,不仅可以提高专业技术的指标,而且还能符合广大受众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房屋结构设计优化的模型和设计方案,提出了一些好的措施,针对现行的房屋结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房屋结构设计优化可以设计出更合理的房屋建造模式。满足人们对房屋结构的要求,设计出高质量、安全、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科]

【参考文献】

房屋的平面设计篇7

关键词:砖混结构;抗震设计;构造措施;

abstract:themulti-storeybrickandconcretemasonrybuildingsduetothecompositionofthebasematerialandtheconnectiondeterminesitsbrittlenature,deformationcapacity,leadingtopoorseismicperformanceofthehousing.Belowfromscientificlayoutofthebuildingplanandelevation,limithousingheightandthenumberoflayers,rationalarrangementofthelongitudinalwallandcrosswall,improvethestrengthofmortarsevenbrickbuildingseismicdesignmeasures.

Keywords:brickstructure;seismicdesign;structuralmeasures;

tU973+.31

砖混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砖混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以上。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结合自身设计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在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

建筑平面和立面的规整性是整个结构设计中一个十分基础、重要的内容。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立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容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对体型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的抗震验算。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房屋重心尽可能降低,避免采用错落的立面,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即使不可避免时,也应尽量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将体型复杂,平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布局分割成几个相对规则的独立单元。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尽可能兼顾建筑造型,又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将平面布置、立面外观造型设计得较为规整、简洁、美观大方,同时又能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能。

二、房屋的总层数及总高度不应该超限值

历次震害证明,砌体房屋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它的地震破坏程度越大,所以控制砖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总层数对减少地震时带来的震害有很大的作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总层数有了强制性规定,在设计中房屋总高度及总层数应满足上标的限值,因为楼盖重量占房屋总重的一半左右,房屋总高度相同,多一层楼盖就意味着增加半层楼的侧向地震作用,同时加大对底部的倾覆力矩。在中、强地震作用下,因倾覆力矩过大,使得底部墙体产生过大的压力或剪刀而被破坏,故此减轻自重、减少层数、降低层高是削弱地震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增强房屋的刚度及整体性

房屋是纵、横向承重构件和楼盖组成的一个具有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其抗震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刚性楼盖是各抗侧力构件按各自侧移刚度分配地震作用的保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具有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的优点,是较理想的抗震构件,不但可消除滑移、散落问题,增加房屋的整体性,增大楼板的刚度,而且对平面上墙体对齐的要求也可予以适当放宽,因作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砌体结构,层间变形是可控制的。较强的楼板及屋盖水平刚度使荷载传递具有良好的条件,平面上,当上下墙体不对齐时,现浇楼板及屋盖能起到一定的传递水平力的作用,同时楼、屋盖现浇增加了楼板对墙体的约束。因此,采现浇楼、屋盖是一种较好的增强楼房结构空间刚度和整体稳定性的方法,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构造柱,并配置些构造钢筋,也能达到增强结构整体性的作用。另外,设置配筋圈梁可限制散落问题,增强空间刚度,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四、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

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纵、横墙体,在地震中主要由于承重纵、横墙在地震力作用下产生裂缝,严重者会出现倾斜、错动、倒塌等现象,进而使房屋造到破坏,所以合理布置纵、横墙对提高房屋抗震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层砖混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时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房屋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决定着房屋抗震能力的高低,多层砖混房屋一般采用纵墙或横墙承重,由于非承重方向的约束墙体少,间距大,因而房屋该方向刚度较弱,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均较差,拉震能力低。在高烈度地区,墙体由于平面外的失稳而先行破坏,进而引起整个房屋倒塌。而在两个方向适当布置纵横、墙混合承重的房屋,由于其限制了纵、横墙的侧向变形,增强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对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抗弯、抗剪都非常有利。墙体布置时,应尽量采用纵墙贯通的平面布置,当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可在纵横墙交接处采取加强措施,也可在纵、横墙交接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适当加强构造配筋;必要时还可以每隔一定高度放置水平拉结构筋,以加强房屋整体性,防止纵、横墙交接处被拉开。

五、适当增加墙体面积与合理提高砂浆强度

历次震害表明,多层砖混房屋的抗震能力与墙体面积大小,及砂浆强度等级高低成正比,提高墙体面积、砂浆强度等级能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减轻震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6层砖混房屋的抗震验算中,上面几层的地震作用较小,容易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而底部一、二层,特别是第一层的地震作用力较大,是薄弱层,往往不容易满足要求。但若改变部分墙体的承载面积或适当提高砂浆的强度等级,如将部分240mm宽的承重墙改为360mm宽的墙,或将砂浆强度等级由m5体高到m10,则在抗震结果中显示满足抗震要求。可见在进行6层砖混房屋的抗震验算时,适当增加底部1~2层墙体面积或提高砂浆强度能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

六、有效设置房屋圈梁和构造柱

多次震害调查表明,圈梁是多层砖房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减轻震害。在多层砖混房屋中设置沿楼板标高的水平圈梁,可加强内外墙的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由于圈梁的约束作用使楼盖与纵、横墙构成整体的箱形结构,能有效地约束预制板的散落,使砖墙平面倒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以充分发挥各片墙体的抗震能力。圈梁作为边缘构件,对装配式楼、屋盖在水平面内进行约束,可提高楼盖,屋盖的水平刚度,同时能保证楼盖起一整体横隔板的作用。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对墙体在竖向平面内进行约束,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且不沿伸超出两道圈梁之间的墙体,并减小裂缝与水平面的夹角,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设置圈梁还可以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陷与地表裂缝对房屋的影响,特别是屋盖和基础顶面处的圈梁,具有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和抗御不均匀沉陷的能力。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多次实验表明,砖墙增设构造柱后能提高砖混房屋的延性,发挥防止砖砌体侧向挤出塌落的约束作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能使砌体的抗剪承载力提高10~30%,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是有效的抗倒塌措施。另外,在多层砖混房屋中合理地设置构造柱,能起到增强房屋整体性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大大提高抗震能力。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的设置部位应符合建筑抗震规范的要求。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取240×180mm,8度超过5层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Ф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房屋四角的构造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Ф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七、结束语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可以通过建筑上的合理布局,结构上的构造措施等多种方法来弥补砌体房屋脆性材料在抗震方面的不足,从而满足抗震要求。在抗震设计时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对于建设工程只有在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这三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御地震的能力。

参考文献:

房屋的平面设计篇8

关键词:砖混结构;房屋建筑;抗震设计

abstract:themulti-layeredbrickstructureisthemainformofthestructureofthemultilayerresidence,isthepeople'slivingofthemainplaces,theseismicperformanceisdirectlyrelatedtothepeopleinthefuturethepossibilityofearthquakedisastersandpropertysafetyoflife.inthispaper,thestructureofthebrickintheaseismicdesignmakesananalysisoftheproblems,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brickconcretebuildingseismicdesignofthemeasures.

Keywords:brickstructure;Housingconstruction;Seismic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多层砖混结构是当前多层住宅的主要结构形式,是人民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其抗震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中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师为了追求更好的建筑效果和更合理的使用功能,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设计中追求丰富建筑造型、灵活平面布置、大开间、大门洞、大悬挑,甚至通窗效果等,必将大大削弱房屋的抗震能力,从而导致房屋的破坏和倒塌。可见,提高抗震设防地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砖混结构建筑物抗震设计方面的存在问题

1、平面不规则。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砖混结构,建筑物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度;平面布局凹凸不齐,局部突出的尺寸太大,外墙拐角过多,地震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结构易受破坏;平面刚度不均匀。建筑设计要求虚实对比,使窗间墙宽窄不一,使窗间墙刚度分布不均,地震时变形不协调,宽墙段因刚度大而容易受剪破坏,窄墙段则易发生弯曲破坏,致使薄弱部位提前破坏引起结构整体破坏。

2、竖向刚度不均匀。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局部设置大空间房屋,造成竖向墙体不连续,产生刚度突变和出现薄弱层。转换承重梁过多,传力复杂,对抗震极为不利;建筑立面设计过分追求立面效果,出现“头重脚轻”造成房屋重心过高。有些建筑物采用错落的立面,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过高,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而造成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不均匀。外墙窗尺寸越来越大,而窗间墙尺寸则越来越小,有的开间甚至取消整门外墙,在外墙上设带形通窗、玻璃幕墙,使外纵墙几乎完全丧失抗震能力。地震时变形不协调,薄弱部门提前破坏引起结构整体破坏。

3、局部大悬挑。砖混结构建筑物由于其结构特性使立面造型相对而言比较呆板或单一,因而设计人员喜欢用大悬挑结构来创造新颖的空间体量构图,超出规范规定,并且附属构件复杂且过多。为突出立面效果,屋顶女儿墙设置过高,超出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应的规定。

4、砖混结构建筑物设计中构造柱设置过多,抗震砖墙不足。资料表明,砖墙增设构造柱后能提高砖混结构建筑物体侧向挤出塌落的约束作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能使砌体的抗剪承载力显著提高,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是有效的抗倒塌措施。但构造柱对墙体的抗裂效果不明显,一些砖混结构在墙体数量少,抗震不足时,往往以增加构造柱来弥补,造成构造柱两侧的砖砌体长度不足,致使构造柱不能有效地与砖砌体协同工作,形成了“头重脚轻”的结构体系,对抗震极为不利。

5、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偏多、断面偏大,而结构构件的连结不足,在砖混结构建筑物中合理设置沿楼板标高的水平圈梁,可加强内外墙的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防止房屋倾覆破坏。但是,若墙体本身的抗震强度差,即抗震砖墙数量不足或结构布置不合理,而仅靠增设圈梁,加大其截面尺寸或提高配筋面积来提高结构抗侧力是不能满足抗震要求的。

二、提高砖混结构建筑物抗震设计质量的措施

1、对建筑平面和立面进行科学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的规整性是整个结构设计中一个十分基础、重要的内容。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立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整的房屋质心与刚度中心往往不容易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扭转效应,大大加剧地震的破坏力;对体型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的抗震验算。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房屋重心尽可能降低,避免采用错落的立面,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即使不可避免,也应尽量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将体型复杂、平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布局分割成几个相对规则的独立单元。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尽可能在兼顾建筑造型又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将平面布置、立面外观造型设计得较为规整、简洁、美观大方,同时又能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能。

2、合理布置纵墙和横墙

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是纵、横墙体,在地震中主要由于承重纵、横墙在地震力作用下产生裂缝,严重者会出现倾斜、错动、倒塌等现象,进而使房屋造到破坏;所以合理布置纵、横墙对提高房屋抗震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层砖混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时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房屋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决定着房屋抗震能力的高低,多层砖混房屋一般采用纵墙或横墙承重,由于非承重方向的约束墙体少,间距大,因而房屋该方向刚度较弱,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均较差,拉震能力低;在高烈度地区,墙体由于平面外的失稳而先行破坏,进而引起整个房屋倒塌而在两个方向适当布置纵横、墙混合承重的房屋,由于其限制了纵横墙的侧向变形,增强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对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抗弯、抗剪都非常有利。墙体布置时,应尽量采用纵墙贯通的平面布置,当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可在纵横墙交接处采取加强措施,也可在纵、横墙交接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适当加强构造配筋;必要时还可以每隔一定高度放置水平拉结构筋,以加强房屋整体性,防止纵、横墙交接处被拉开。

3、增强砌体房屋的刚度和整体性

房屋是纵、横向承重构件和楼盖组成的一个具有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其抗震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刚性楼盖是各抗侧力构件按各自侧移刚度分配地震作用的保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盖具有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的优点,是较理想的抗震构件,不但可消除滑移、散落问题,增加房屋的整体性,增大楼板的刚度,而且对平面上墙体对齐的要求也可予以适当放宽,因作为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砌体结构,层间变形是可控制的。较强的楼板及屋盖水平刚度使荷载传递具有良好的条件,平面上当上下墙体不对齐时,现浇楼板及屋盖能起到一定的传递水平力的作用,同时楼板、屋盖现浇增加了楼板对墙体的约束。因此,采用现浇楼板、屋盖是一种较好的增强楼房结构空间刚度和整体稳定性的方法,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构造柱,并配置些构造钢筋,也能达到增强结构整体性的作用;另外设置配筋圈梁可限制散落问题,增强空间刚度,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4、设置房屋圈梁和构造柱。多次震害调查表明,圈梁是多层砖房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减轻震害。在多层砖混房屋中设置沿楼板标高的水平圈梁,可加强内外墙的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由于圈梁的约束作用使楼盖与纵、横墙构成整体的箱形结构,能有效地约束预制板的散落,使砖墙出平面倒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以充分发挥各片墙体的抗震能力。圈梁作为边缘构件,对装配式楼、屋盖在水平面内进行约束,可提高楼盖,屋盖的水平刚度,同时能保证楼盖起一整体横隔板的作用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对墙体在竖向平面内进行约束,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且不沿伸超出两道圈梁之间的墙体,并减小裂缝与水平面的夹角,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设置圈梁还可以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陷与地表裂缝对房屋的影响,特别是屋盖和基础顶面处的圈梁具有提高房屋的竖向刚度和抗御不均匀沉陷的能力。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

多次实验表明,砖墙增设构造柱后能提高砖混房屋的延性,发挥防止砖砌体侧向挤出塌落的约束作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能使砌体的抗剪承载力提高10-30%,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是有效的抗倒塌措施。另外,在多层砖混房屋中合理地设置构造柱,能起到增强房屋整体性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大大提高抗震能力。

在抗震设计时,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对于建设工程只有在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这三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御地震的能力。

房屋的平面设计篇9

关键词:房屋基础隔震原理技术要点优势现状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在给我们带来伤痛的同时也引起了各界对房屋建设的关注,对于每一名房屋设计和建设者来说如何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成了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广木线穿心店站的货运楼在其周围房屋基本倒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房屋上部结构的基本完整性这一特殊的现象为我们有效提高房屋抗震性能提供了一种可能。经过调查发现该楼房在修建过程中应用房屋基础隔震技术,这就提示我们房屋基础隔震技术能有效提供房屋抗震性能,而这一点在国家现行的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得到证明。下面就介绍一下房屋基础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越性,并且探讨一下其应用的方法。

1、房屋基础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

房屋基础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房屋的上部结构同地基之间实现柔性连接――一般是在上下结构的中间增加水平刚度低且具有适当的隔震和增加结构系统的柔性,使上部结构得以同可能造成破坏的地面运动分离,以达到降低房屋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加速,且提高房屋对于地震的抵抗能力的目的。可以说基础隔震技术通过“以柔克刚”的方式使得房屋的抗震性能大大提高。当地震破坏程度较小时,“隔震装置的初始刚度足以使房屋屹立不动”,在遇到破坏性大的地震时这种设计就可以保持房屋的基本结构让房屋不至完全倒塌,就像5・12地震中的广木线穿心店站的货运楼。

房屋结构应用基础隔震措施后,其周期是没有应用基础隔震结构的2~3倍,依据反应谱理论可知较长的隔震建筑的周期可以使地震对房屋的影响大幅度减小。但就传统对原理的解释来看,这种隔震设计一般多用于层数较少的楼房,而目前我国在高层建筑中也开始了基础隔震技术的使用。虽然,这用传统的理论很难解释其合理性,但是从实际运用中来看,我们仍旧可以发现其合理因素所在,即就隔震能力本身而言基础隔震技术降低房屋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加速。

2、房屋基础隔震设计的优越性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基础抗震设计较传统抗震设计在抗震能力和节约成本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2.1抗震能力更好明显有效地提高了地震对房屋结构的影响。基础隔震技术使得房屋结构的加速度降低60%左右,也就是相当于没有运用基础抗震技术结构的1/10~1/4。如此一来房屋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也刚体平动十分类似,从而能让房屋的整体结构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因结构的震动得以保持在较为轻微的水品内而让房屋的内部设施。同时在地震时,应用了基础抗震设计的房屋能够保持上部结构的弹性工作状态的正常运作,这可以给某些重要的建筑物以可靠的保护。

2.2节约成本从目前国内的房屋建设实例来看,采用了基础隔震设计的房屋在初始造价上往往较非基础隔震设计的房屋高,但是我们在计算隔震设计的经济性时不能只考虑初始的工程费用,而应该从其抗震性能、抗震安全性、震后维护等方面来进行评估。首先,房屋基础隔震可以有效的保护房屋内部的浮放设备,防止内部物品的破损,减少了受灾群众的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其次,抗震措施简单明了,隔震设计仅考虑隔震装置,“这样就可以把设计、试验、制造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些构件上”,因此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得以简化。最后,地震后无需对隔震建筑进行过多的维修。

3、房屋基础隔震设计的应用方法

3.1隔震装置的选择现阶段常用的隔震装置有:加铅芯的多层橡胶支座、橡胶隔震支座、摩擦滑动层隔震装置、阻尼器。这些隔震装置都各有其优缺点,具体什么选择还得按照房屋的总体设计需要来,但总的来讲要想隔震装置在地震中发挥作用,保证房屋整体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就必须就有适当的阻尼及消能能力基础隔震装置必须具有一定的阻尼、消能能力和竖向承载能力。下面我们就以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为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一般用天然橡胶或者人工合成橡胶制作,呈圆柱形,直径在300mm以上1000mm以下,单个可以承重500Kn到700Kn。其有点是有很好的自复能力。其缺点是“由于上部结构的粱是由叠层橡胶支座为其竖向支座的,为了减小梁的跨度,就需要放置比较多的叠层橡胶支座,那么就提高了整个隔震体系的成本。”

3.2确定水平向减震系数水平向减震系数取值必须大于等于0.25,而且隔震作用发挥后,地震作用的总水平应该是隔震结构相对的减震系数的百分之七十。

3.3基础设计要点当我们进行抗震设计的基础设计时可以不考虑隔震产生的减震效果,只需按原设防烈度着手设计即可。

3.4隔震层设计要点隔震层能在地震中起到应有作用是设计的根本,因而就必须确保整体隔震结构得以协调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在将具有合适刚度的梁板体系安排在隔震结构的项部的同时要做到让该层隔震装置的两种负荷――永久、可变负荷的“竖向平均压应力限值不超过相关规范规定,且在罕遇地震下不出现拉应力。”还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就是虽然在前面已经列出了防烈度的相应系数,但是考虑到在遇到竖向地震是隔震层的相对无力,在上部结构设计是我们有必要把水平向换算烈度提高。基础隔震设计不是单靠哪一个部分就能够完成的,要想使得隔震设计的性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就必须保证设计的每个部分都不能脱节,要重视连接点的重要性,从全局出发着手设计。

3.5隔震层设计注意事项隔震层的抗震性能还收其以下结构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注意一下的设计要点:①对于支柱、支墩等地相连且有相当大的承重任务的结构,在设计时要以高标注也就是罕见破坏性地震作为隔震底部相关力如竖向力和水平力的计算依据。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地区对于隔震建筑地基有这不同的要求和标准,所以我们在作出精确计算和设计时不能忽略相应地区抗震防烈度。

参考文献:

房屋的平面设计篇10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质量受到关注,所以在进行房屋建筑时,设计人员应该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对其进行优化,提高建筑房屋的整体质量。在对房屋结构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加大自身的创新力度,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方法,优化设计的技术。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房屋结构的安全,提高房屋结构的整体质量,保证其舒适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

1房屋结构设计技术的内涵及优化意义

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在相互协调之间可以感受到空间的效果,从而实现优化设计的效果,达到设计的最终目的。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可以增家房屋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所以房屋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最终达到“物美价廉”的效果,能够减少建筑结构的投资,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我国当前的房屋建设中,房屋的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所以设计人员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设计水平,同时还应该用有限空间资源进行结构设计,提高房屋建筑结构质量,促进我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进而提升我国房屋的建筑水平,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房屋结构设计中采用优化设计技术可以降低房屋的工程造价。在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能够科学的应用材料的性能,实现材料的应用,从而协调好内部的环境。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物的出现,使得建筑墙体的面积好柱体的体积增加,导致结构自重增大,同时其他材料的应用都会相应的增加。但是如果采用结构的优化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会降低层高,这样能够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缩短两建筑之间的日照距离,间接的就节约了建筑用地。如果在同样的建筑面积中进行房屋的建设,不同的平面形状对材料的使用量也会不同。比如选择圆形或者正方形时,建筑的外墙长度就会越小,装修使用的材料也会大大减少,进而达到设计的目的。

2房屋结构设计中优化设计技术

2.1房屋地基问题

在进行房屋结构的优化过程中,一般技术设计人员过于重视房屋的外形以及整体结构的质量,从而忽视了对地基质量的关注,最后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结构。主要表现为,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对于地基较软的房屋来说,设计人员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导致房屋的地基不稳,进而影响到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如果设计人员只是根据个人经验使用砂层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而对它的宽度以及厚度没有进行设计,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所以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设计人员还应该注重房屋地基问题,完善整个房屋建筑结构的资料,详细勘探相应的地质状况,进而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整个建筑地基的质量。

2.2建筑承重力问题

在一般的房屋结构的设计中,房屋结构的承重力设计主要是通过楼板来进行的,在进行相应的建设时会将那些没有承重力的墙体安放在楼板山。随后还将这些计算到同等效果的荷载力范围内,同样在进行楼板的配筋时也会应用相同数据进行计算。有时设计人员还会将立砖斜砌隔墙顶位置,最终导致楼板的顶层出现相应的裂缝问题。所以在对承重力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房屋的承载力,掌握准确的数据,提高设计的质量水平。

2.3房屋构造柱问题

房屋构造柱的质量问题将会影响到房屋的整体承载力以及房屋的结构,所以在进行相应的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格外注意。一般情况下构造能够设计为单一的受力柱,它的横截面积以及配筋需要达到规范砼的规格要求。如果构筑体被当做承重的主体时,这样就会造成构筑体的受力提前,进而会限制构筑体对房屋结构拉束功能,对整个房屋建筑结构产生不良的影响。除此之外,如果构造出充当承重柱,柱底部就会导致抗压力的超负荷,最终会出现裂缝,进而会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处于承重梁下的柱体的承重力应该要达到相关的标准,这样才能够保证承重的重量,提高建筑的整体结构性能,达到设计的要求,保证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3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

3.1概念性设计理念

所谓的概念性设计理念就是指在一些不能够使用具体数据进行建筑施工时采用的一种房屋建筑优化设计的方法。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可以对相同的房屋结构建筑方案,采用不同的建筑结构设计。同时在确定好相应的房屋结构后,还可以对荷载相同的房屋进行不同的优化设计分析。这样的分析需要结合房屋的具体状况,进而保证设计的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施工所要用到的数据参数和材料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导致设计的细节上会存在不同。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计算机的计算,所以采用概念性设计理念能够更好的达到设计的效果,实现设计目的。

3.2提高结构设计初期计划方案质量

房屋结构设计初期的计划方案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建筑的成本,所以在进行设计时首先应该要提高初期方案计划制定时房屋设计人员的积极参与性,考虑到房屋结构优化的科学性,提高设计人员的创新能力,加大创新设计改革,最终提高创新设计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一般对结构设计初期人员的参与意识不强,这样就会加大房屋结构优化技术的难度,进而会降低设计的质量水平,增加相应的建筑投资。所以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时,应该要依据房屋的结构来进行优化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减少不必要的投资,进而能够节省更多的资金,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3.3房屋抗震优化方案

在进行房屋结构的设计时,不仅要保证房屋的美观性和经济性,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它的安全性,这样才能够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作为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所以在进行房屋结构的设计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到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抗震水平,提高房屋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程度较大,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保证建筑的均匀刚度。例如。可以进行对称的设计以及延性的结构设计等。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房屋结构的脆性防御力,进一步减小地震对房屋的破坏。除此之外,在进行房屋的抗震设计时,还应该要考虑钢筋的使用情况,对钢筋进行不同的分类,在结合相关的设计理念,在减少钢筋材料的使用时还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水平。同时设计人员也哟对现浇板的规格进行规范,一般情况下,现浇板的拐角容易出现裂缝现象,所以设计人员可以采用矩形的现浇板来降低这一现象的发生率,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保证建筑质量。

4总结

综上所述,房屋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应用可以提高房屋结构的整体质量,促进我房屋建筑更好的发展。所以说房屋结构优化设计能够保证房屋的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房屋空间的利用率。在这样的结构环境中生活,能够让人感到舒心,从而提高生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当前人们房屋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保证我国建筑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邱君华.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3,(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