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源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4:10

茶文化的源来篇1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革新,加上消费模式进一步优化,茶叶及茶文化已经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发展旅游产业,壮大旅游产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茶文化作为整个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茶文化为核心,可以延伸开发形成系列产业链条。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丰富,传统的旅游消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具体需求,因此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完善发展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意义重大。本文拟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入手,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和意义,从而探讨研究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产品发展;融合探讨

从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看,目前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从南到北,由东到西都形成了广泛的茶文化,无论是茶叶产地,还是运输茶叶途径等等,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可以说,我国茶文化资源开发基础雄厚。随着人们旅游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已经逐渐成熟。而每一种成熟的思路都是在旅游市场影响和决定下有所发展的,而无论哪一种类型,都是在当地茶文化基础上,通过充分融入自然环境和该区域独有社会民俗活动,涵盖观光旅游、体验旅游等一系列功能的综合型旅游资源类型,通过发展茶文化旅游,将无限延伸茶文化产业链条,同时有效推动发挥茶文化内涵与价值。在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影响下,实现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1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分析

我国是茶文化产生的源头,经过几千年的成熟发展,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体系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茶叶生产,还是茶叶制作、运输,甚至是茶叶饮用等等,都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在茶文化形成的同时,就形成了与之相关的旅游活动和资源。而这些汇总起来,就构成了茶文化旅游资源。而有关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概念也有不同观点,一些学者认为茶文化旅游资源指的是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茶文化旅游资源是以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主题的,游客通过参与其中,可以充分感受到相应乐趣的资源形态。虽然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茶文化旅游进行了各种界定,通过细化其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是从旅游的目的、旅游活动的类型、参与动机以及旅游活动的内容等各种角度切入的,因此其都是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某一方面认知,并不全面。而通过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定义茶文化旅游为: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基于游客对茶叶发展、茶叶生产技术、茶文化形成等一系列元素有较高兴趣而产生的内心驱动,其主要表现方式为:欣赏茶叶成长、生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参与到茶叶生产、制作过程,以及深入了解茶文化等。其参与目的是为了通过观光、体验、参与等一系列途径,实现自身内心的享受等。茶文化旅游资源是通过旅游开发方式对茶文化进行体系化开发的资源利用形式,其并不是一种独立资源类型,而是将茶文化中可供旅游开发挖掘的资源予以开发的形态。可以说茶文化旅游涉及面广泛,其涵盖了茶叶生产的全流程,是各种旅游活动综合起来的结果。因此,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广泛,形成了体系化的资源系统。事实上,在游客参与茶文化旅游过程中,很少有人只参与其中某一种活动类型,其往往是综合性参与。

2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和意义分析

想要有效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旅游发展,就必须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这一基础进行深度挖掘,而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具体分类的过程,也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了解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同时也是我们制定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基础和标准。

2.1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原则分析

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具体分类时,需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是相近和差异化原则。也就是在划分茶文化资源类型时,必须从其共同属性出发,将具有相同属性的资源进行融合,通过差异化区分出不同类型,而通过相近性纳入大类。此外,要坚持层次分类的原则。其指的是茶文化旅游资源较为复杂,在区分大的类型之后,要逐级对大类资源进行细化,确保一一对应,避免错位现象。最后,是体系化原则,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多种资源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必须坚持体系化开发旅游资源,将其最终纳入整个系统,才能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2.2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划分依据分析

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具体划分时,首先要从其定义出发,通过具体定义来确定划分茶文化资源类型的范围以及其主要内容。其次,要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各组成项的属性来划分,比如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等等。最后,要对资源各组成要素,其产生原因,具体特点、表现形式作为划分标准和依据。茶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多重要素,因此对其进行划分时,要认真依据以上三项标准。一方面,我们要结合三项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细化,界定其具体类型标准。而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由于茶文化体系涵盖了多重元素,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义为某一类资源类型,要有重点地进行资源类型划分。

2.3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分析

通过梳理茶文化旅游资源,结合三大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型。即:茶叶生产的自然资源,如茶树、茶园和与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等。二是与茶相关的人文社会资源,比如茶叶生产古迹、茶馆、茶厂等等。三是与茶有关的社会习惯风俗等,比如茶文化节,茶博览会等。四则是与茶有关的文学作品等,比如描述茶的诗词、著作等等。五则是茶与其他文化融合形成的复合型文化,比如茶文化与民族文化,茶文化与宗教文化等相融合形成的复合文化等等。

3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具体思路分析

事实上,通过发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都是为了开发构建体系化旅游资源产品体系,通过有效结合市场需求,结合各区域茶文化特点及自身特点优势,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附加值的最有效挖掘。

3.1以创新为切入点,完善产品生产管理,注重旅游产品的品质

把控当前一些茶文化资源较丰富地区也陆续开始探索旅游产品开发,然而事实上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有效创新,以至于很多产品雷同率高,相差小,从而极大限制了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运营和产品开发。因此在进行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开发、发展时,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切入点,重视对产品的开发过程,通过有效研判市场发展趋势,充分结合客户相关需求,从而增加市场接受度。而在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时,必须注重整个产品的生产管理过程,无论是产品实物,还是相关服务,都必须重视强化管理,通过有效开展产品质量监督、品质把控,进而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体系化开发。

3.2结合茶文化特点,突出特色融入,提升市场竞争力

进行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出发点是茶文化,开发手段是旅游方式。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必须重复重视对茶文化资源深入了解,通过有效结合其特点,让开发的产品具有文化内涵,让产品开发素材更加丰富。此外,还要认识到旅游开发的最大要求之一就是特殊性,因此在开发相关产品时,必须对本区域茶元素进行深入了解,通过挖掘其中最大特点,结合有效的特色融入,从根本上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3以资源特征为切入点,细化产品类型,构造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

构造体系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事实上就是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出发,结合特点切入,通过细化产品类型,实现完善产品开发。在研发旅游产品时,需要从茶叶生产、制作开始,通过充分融入游客的旅游需求,进而打造满足所有游客需求的产品类型。在茶叶生产地,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发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在茶叶采摘、制作过程中,结合人们参与式、体验式需求,开发相应旅游产品,通过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特点,进而塑造可供参与的旅游产品。此外,将茶文化、相关茶叶历史进行包装,开发成供游客研究的旅游产品。同时,也可以深化与茶叶相关的饮食、产品等衍生内容,增加茶文化及茶叶生产制作链条。可以说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就是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基础上,通过充分考虑、结合游客需求,细化各种产品类型所形成。

3.4重视市场元素,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

事实上,不管是从茶文化角度,还是从旅游产业角度考虑开发旅游产品,其最终还是由市场和客户来评判,市场反映如何,才是产品打造的重要依据,而在客观旅游活动中,任何一位游客在参与茶文化旅游活动中,都不可能只选择某一种旅游产品,游客会在旅游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组合。所以在发展茶文化旅游产品时,必须注重市场元素,从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出发,通过融入游客的消费需求,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品牌也是重要影响力,只有充分重视构建产品品牌,才能持续提升和发挥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影响力。

4结语

虽然我们有着雄厚的茶文化资源,但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极度缺乏。通过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及相应产品进行深度探讨,不仅能有效延伸茶文化产业链条,同时也是从旅游需求不断发展角度出发的。当前人们对健康生活和养生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因此茶文化旅游就成为时代消费热点,但目前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未形成体系化思路,其不仅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同时也未能对茶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因此通过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深度细化,有重点的探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产品,将为深度挖掘这一资源提供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永生.论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模式[J].学术论坛,2009(3):108-112.

[2]李海平.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8(2):55-57.

茶文化的源来篇2

关键词:一带一路;河南省;茶文化建设;区域经济

“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国际合作层面的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给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区域资源的共享,开拓了新的业务市场与区域发展空间。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与支撑下,区域内各行业先进的技术、理念、产品、设备开始良性融合,有效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在区域内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循环。“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省积极加入“一带一路”的区域经济建设,于2015年11月了《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将各项工作细化落实。在文化建设方面,河南省以茶文化建设为重要突破口,积极开展茶文化建设,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形成有效呼应,以茶文化建设为重要契机,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省开展茶文化建设的突出优势

河南省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地,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氛围浓厚。以信阳茶为主要代表的河南茶叶,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非常喜爱的茶叶品种。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河南省的优秀而得天独厚的茶文化资源被显著放大,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此,将河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开展茶文化建设所具有的突出优势总结如下。

1.1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行政区划面积较大,周围与多个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相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河南省境内有三大山脉,地势西高东低,非常适合于茶叶的种植。黄河、淮河、海河都流经河南,给河南省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可以为茶叶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分保障。由于河南省地处亚洲温带与亚热带的交界处,气候湿润,光照充足,也非常适合于茶叶的种植。尤其是信阳地区,是河南境内非常适合于种茶的地方,因而信阳茶叶在国内的知名度非常高,以其良好的茶叶品质吸引了广大爱茶人士的关注。

1.2社会环境较为适宜

茶文化建设往往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支撑。河南省是产茶大省,规模化的茶叶生产企业、充分的劳动力、高端的茶叶科研队伍、悠久的制茶经验,都为河南省茶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支撑和保障。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觉察到河南省境内蕴含的茶叶商机,开始进驻河南省,这更是给河南省茶叶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茶文化建设,将更加事半功倍。在茶文化建设过程中,河南省良好的社会环境,将给茶文化建设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1.3茶文化气息浓厚

开展茶文化建设,良好的茶文化氛围是前提。河南省茶文化气息可谓浓厚非常,信阳地区是全国八大茶叶产区之一,信阳茶被誉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以信阳毛尖为代表的河南茶叶,早在历史上就获得了广泛的茶爱好者的认可。在河南省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的熏陶下,河南省的茶文化底蕴在近代以来变得更加丰富。河南信阳被誉为茶文化之乡,被无数爱茶人士所敬仰。无论是历史名人还是当下的普通群众,都喜爱到河南一睹茶文化的风采,感受茶文化的浓厚氛围,近距离欣赏茶文化的魅力。

2“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省茶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基于河南省本身所具有的茶文化建设优势,河南省开展茶文化建设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不仅扩充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创造了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而且塑造了特色的区域经济类型,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在此,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河南省开展茶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分析如下。

2.1扩充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看,区域各种行业中文化资源的利用越是充分,文化渗透对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就越显著。对区域经济来说,增长的动力来源越多,增长的动力就越强大,增长的效果就越容易体现并惠及到各行各业,这其中,文化的角色更多的是属于生产力范畴,如何充分挖掘文化价值、利用文化价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才是研究的重点。河南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茶文化资源与茶文化氛围,茶文化建设工作相对容易开展,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也相对较小。河南省长期积淀的优秀茶文化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被充分利用,逐渐转化为经济增长点。茶文化建设过程中,茶文化资源就是建设的资本,茶文化魅力就是发展的源泉,河南省强大的茶文化实力,让茶文化建设开展顺风顺水、效率极高。茶文化资源被看作经济发展资本被全面重视起来,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愈来愈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各茶叶企业与政府积极配合,各文化部门为茶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河南省茶文化资本价值的规模化扩大效果显著,以其良好的支点效应,为区域经济增长带来了鲜活的动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2催生了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区域范围内,经济总体由多种经济支撑点共同构成,这也就意味着区域内经济支撑点越多,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越平稳,发展的势头就越迅猛。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河南省积极开发省内茶文化资源,宣传茶文化特色与魅力,在茶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催生了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动力来源。在之前的实践中,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往往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发展差距过大、地方特色资源利用效果差的情况。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河南省茶文化建设提供了绝佳的契机,配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河南省以茶文化建设为突破口,良好把握茶文化产业属性和外溢效应,发挥茶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联动效应,有效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创造了新的区域产业发展局面。茶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让河南省的其他产业一并受益,整个区域经济也从中借到了“东风”,实现了结构的优化,并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来自于茶叶产业,而且更多地来自于茶文化建设过程中从茶文化产业中受益的其他产业。这种产业之间的联动效应,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鲜活动力。

2.3塑造了特色区域经济体制

特色的地域文化,如果得到充分利用,将成为特色经济资源。河南省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开展茶文化建设,就是将特色地域文化上升为特色地域经济资源的良好案例。河南省的茶文化资源,在挖掘与利用过程中,与其他发展要素形成良性融合,塑造出了一批特色的产业、企业、产品、品牌,而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求之若渴的。作为一种深厚的历史积淀,河南省的茶文化在政府主导、企业呼应的基本建设模式下,由意识形态和资源形态转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形态,对区域中其他行业、其他产业的价值取向、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形成了良性影响,逐渐塑造出了特色的区域经济体制。这样的区域特色经济体制是其他区域所无法直接借鉴的,只能学其“神”而无法学其“形”,因为其所依托的是河南省特色茶文化资源这一独特的经济资源载体。从区域经济学来看,特色区域经济体制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河南省的茶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过程的推进。通过茶文化建设,河南省境内所形成的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娱乐产业,如一块块肌肉和鲜红的血液,让特色区域经济体制这一巨人迅速成长起来,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稳定的体制保障。

2.4促进了区域文化交流

越来越多的经济建设实践与成功案例告诉人们,文化的力量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绝对不可小觑,而良好的区域文化交流,非常有助于优化区域文化体系,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河南省开展茶文化建设,是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茶馆中悠闲地喝茶、高谈阔论,是河南人打发时间的常用方式,也是河南茶文化的一个侧面体现,在河南如此类的茶文化现象非常多。河南省的茶文化建设,对茶文化领域的各种资源进行了深入挖掘,包括茶馆文化、茶叶产地文化、茶文化核心思想、民俗和宗教茶文化等等,茶文化的鲜活、生动环境,对河南省其他类型的文化环境形成了积极影响,在茶文化建设的带动下,河南省多种文化行业出现了发展的“高潮”,茶文化建设在自身取得了突出成绩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区域文化的交流,增加区域文化的活跃度。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是互利共赢、彼此促进的关系,区域内的文化交流和行业之间的文化认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润滑剂和催化剂,以区域文化良好交流为基础,各行各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对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5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区域内部,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企业越多,区域经济发展的势头就越良好,这是毋庸置疑的。河南省开展茶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息息相关,而企业文化又受到区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作为河南区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分支,茶文化和河南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本,茶文化建设为区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优化了区域文化结构,提升了区域文化品位,并且让区域文化更多地被人所熟知。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建设间接给予了企业文化以积极影响,在文化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文化自豪感的鼓舞下,企业文化也实现了自我优化与自我升级,更加合理化、人性化,更加符合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实践,因而更加顺利地被企业员工所接受。在企业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下,企业的经营效果将显著提升,企业各方面的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将逐渐增加,从而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被逐渐提升。茶文化建设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看似遥不可及,但在良好的茶文化氛围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下,这样的影响虽然间接却仍然显著。

茶文化的源来篇3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新思路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世界,互联网无疑成为了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开放整体的催化剂,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世界各国各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传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互联网的时代是通过信息的共享,信息资源的高度传输等方式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出去,实现资源信息的高度融通。我们不难看到,在互联网上,大家相互利用手中的资源,将一些好的资源进行分享,同时也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信息和事件予以批评。这就使得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上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将信息传递到其他的人和其他的地方中去。茶叶文化旅游是和茶叶文化相互联系着的旅游方式,茶叶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人的文化精髓。茶叶文化旅游则更是与茶叶的内涵和精髓相联系的旅游文化的结合体。这种以茶叶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经济文化方式是符合茶叶文化的推广需要的方式。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为茶文化与茶叶旅游双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更多的发展的方式和路径。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的一种共享来带动整个茶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使茶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潮流和旅游生活方式。

1互联网与茶叶文化旅游结合的优势

1.1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开放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是高度开放的,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国家的都不再是一个闭塞的地方,只要有互联网的存在,各种信息都会传递到各个地方中去。互联网的资源的开放性,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的特点,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同时,也使我们自己文化走出去成为可能。中国的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具有灿烂的文化,中国的茶叶文化具有一定地域性,这就是茶叶旅游成为一个产业的基础。同时互联网的资源的开放性,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茶叶文化旅游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得有对中国茶叶文化旅游有兴趣的世界各地的人来中国参观,也使得中国的茶叶旅游和茶叶文化通过互联网这种方式传播的世界各个地方。

1.2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资源是高度共享的,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微博、微信以及各种朋友圈可以将自己手中的资源与大家进行分享。这就使得世界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是灵活的,是高度交流存在的。在这种高度灵活的信息共享的互联网的资源模式下,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可以通过相关的互联网平台、微信、微博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中去[1]。在信息资源共享的环境里,人们对于一种好的资源都愿意进行分享,这种以一传百的方式可以使得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更快更好地传播出去,从而带动整个茶叶旅游文化经济的发展。大家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不仅可以在线享受到茶叶旅游的视觉效应,也为实体的旅游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1.3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便利性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资源是十分便捷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互联网上迅速获得想要得到的信息和资源,这也就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流动的速度。信息资源的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便利性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得以迅速的发展。信息资源的便利性为茶叶文化旅游提供了相应的可能,网上查阅路线、网上预订酒店以及网上的旅游景点咨询,这些都是互联网给我们茶叶文化旅游带来的巨大的优势。

2茶叶文化旅游的特点

2.1茶叶文化旅游的地域性

茶叶文化旅游必然是与茶叶文化相关的旅游文化的活动,我国的茶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的特点,相应的茶叶文化旅游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的特色。一些茶叶旅游的集中地区无疑主要集中在一些茶叶的产地[2]。茶叶旅游的形式也大多是茶叶景区的观赏,茶叶的品尝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伴随着茶叶文化的地域性相至而来的。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突破茶叶文化旅游传播的地域性的局限性,不仅可以实现实体的旅游方式,也可以实现在线的茶叶旅游方式的推广。而茶叶旅游的在线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茶叶旅游的迅速的发展。

2.2茶叶文化旅游的季节性

茶叶的生长是具有明显的季节的特点的,因此,茶叶旅游也是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们的茶叶文化旅游大多是在产茶或者是茶叶的生长的季节。这种季节性的特点往往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但是互联网的视域下,我们可以突破这种茶叶旅游的季节上的限制,通过线上的视觉的享受,发展相应的茶叶文化经济。

2.3茶叶文化旅游的人文性

茶叶文化旅游无疑是茶叶热爱者的舞台,茶叶文化旅游是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文色彩气息的旅游方式。这种人文气息十分浓烈的环境下,会使得旅游文化的传播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又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传播有了更好的平台,大家在互联网平台上面进行茶叶文化的交流,茶叶文化的探讨,同时也可以带动身边那些对茶叶文化有潜在爱好的人投身到茶叶旅游和文化的宣传和追随的队伍中来。

3利用互联网发展茶文化旅游的策略

3.1利用互联网对茶文化旅游的线上推广作用

3.1.1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宣传茶叶旅游

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大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进行着信息的交流。利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可以通过构建网站,微信、微博、朋友圈等方式将茶叶文化旅游的信息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中去,从而实现一种资源的共享和互动[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茶叶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带来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建立特有的网站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公众号进行推介,实现茶叶文化旅游文化的迅速的传播。

3.1.2利用互联网形成茶叶文化旅游群体

旅游通常是人的活动,人的群体性的活动,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茶叶的文化的旅游具有更强的团体性。大家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茶叶文化旅游的宣传,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茶叶爱好者和茶叶文化的爱好者的向往,大家往往更加热衷于茶叶文化旅游的集体性,从而促使了一些集体性的网上团购方式的旅游的出现。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带动潜在茶叶文化旅游爱好者的加入,从而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参与到茶叶文化旅游中来。

3.1.3利用互联网带动跨境茶叶文化旅游

互联网的宣传推广作用不仅可以渗透到国内的每个角落里,同时茶叶文化也会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各个地方和国家,利用好茶叶文化的互联网的推广作用,可以让世界上其他的国家热爱中国茶叶文化的人参与到中国茶叶文化旅游的活动中来,这样使得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走出国门,吸引了更多的人,为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3.2利用好互联网对茶文化旅游的服务功能

3.2.1茶叶文化旅游的网上线路查询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使得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也使得信息变得更加的流畅,以前的旅游大多是旅行社进行的团体性的活动,而如今的互联网下的旅游方式,则为茶叶文化旅游提供了方便和可能。茶叶爱好者可以利用好互联网的平台,选择自己想要去的茶叶旅游的地区,然后选择相应的路线,选择住宿的方式,使得茶叶文化旅游完全成为一种自助文化旅游。

3.2.2茶叶文化旅游的网上订购服务

茶叶文化旅游由于存在着地域性,一些茶叶的产地往往是一些山区和少数民族的区域,这些区域的旅游的承载量不高,旅游文化的基础设施不够全。利用互联网充分实现信息的交互,将茶叶文化旅游的地点、酒店、旅游的行程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应的订购服务,提前预约、提前对接,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各种服务需求,也可以节约旅游者的大量时间,提高茶叶文化旅游的满意度[4]。

4互联网下茶叶旅游文化更当注意的问题

4.1注重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

利用互联网推广茶叶文化的旅游,一定要注意和关注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利用更多的互联网媒介进行茶叶文化旅游的推广,使得茶叶文化的推广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中去。茶叶文化旅游的推广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因此,日常的平台的维护,以及与时代同步的互联网的手段和方式都要跟上,这样才能吸纳更方面的信息,实现平台资源的共享,推动茶叶文化旅游更好的发展。

4.2注重诚信和大众口碑的宣传作用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大众传媒和大众传播的视域下,大众的口碑已经变得日益重要[5]。这就使得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茶叶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注重诚信的建立。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对于茶叶文化旅游的正面的推介作用,从而形成更好的宣传和传播效应。

4.3注重互联网宣传的创新性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催生了一种信息的共享的氛围,也更加突出了时代对于创新价值的追求。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宣传作用的同时,我们要在互联网原有的平台和理念的基础上,创新茶叶旅游文化的新的东西,这样才能使得茶叶旅游文化具有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茶文化的源来篇4

多年前看过一则故事,至今印象深刻。故事讲述的是阿拉伯的一位王妃,即便是婚后多年,但还是显得纤细玲珑、婀娜风流,深得阿拉伯国王的喜爱。人们很想知道她用的是什么方法,才能保持那么好的身材。于是,就花钱买通在王妃身边陪侍的宫女,看看王妃到底有什么秘诀,但多次无功而返。

后来,王妃知道这件事情后,就让身边的宫女品尝了自己的饮品。然后告诉宫女:不用再调查了。王妃的秘诀就是每天都要喝来自中国的红茶,这是保持自己身材的最重要秘诀。于是,在当时的阿拉伯国家,很多上层社会的女性开始喝中国的红茶。一时之间,红茶成为阿拉伯上流社会的新宠。

以上仅仅是一则故事,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不过,茶叶在世界各国的上流社会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则“调味剂”。数百年前,清朝政府统一了国土庞大的中国。而作为表示臣服的一种方式,各地都要向皇帝赠送奇珍异宝。当时云南向雍正皇帝进献的就是一种在今天人们看来非常宝贵的茶叶:普洱茶。而多年后,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朝普洱御茶“万寿龙团”走出深宫,在8名干警的护送下,经过天津、济南、上海、杭州、福州、广州、南宁后,到达昆明,最后回到了普洱茶的故乡:当时的云南思茅市(现已改叫普洱市)。伴随万寿龙团“出宫”的还有雍正皇帝批设“普洱”府治的进贡清单、钦点普洱茶为贡茶的奏折等。与茶叶相关的5件国宝让今人打开了眼界。同时,普洱茶也重新风靡了整个神州大地。

普洱,作为一种山野文化的象征,最终进入到象征权利和地位的皇室,并被保存至今。这已经不单纯是皇室喜欢喝茶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了。试着想象一下:雍正皇帝,在日理万机后,最想饮用的不是什么“银耳莲子羹”,或者什么燕窝等高级补品,而是品用的传统普洱,这种意义,可以相见是一种对皇城的围墙之外的世界的一种想象。这对于久居皇城的皇室子弟来讲,他们对普洱的钟情,绝对不止是喝茶这么简单。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故宫的2.5公斤的“万寿龙团”,其市场估价就超过580万元。而为保全起见,组织方还为团茶、茶饼、茶膏三件国宝买下了1999万元的巨额保险。可见,茶叶在中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普洱茶在国内兴起,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来自普洱茶本身的文化。据说普洱茶种类繁多,并且不同档次的普洱茶功效也不同。据说在一些国际社交场合,普洱茶经常被作为礼品敬送给国际友人。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时至今日,茶文化已经有了不同的涵义。故宫保存百年的普洱全国巡展的故事,就充分表明了古代茶文化对于现代人的历史意义。作为一种文物文化,中国茶是拥有深厚底蕴的。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茶叶作为社交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对于中国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普通民众来说,都是适用的。

而说到茶叶在中国的文化底蕴,则应该从陆羽的《茶经》说起,《茶经》云:茶根自古在神州,茶史悠悠数千秋。神农采药中毒日,七十二回肿咽喉。地转天旋双目暗,七窍殷殷鲜血流。奈何毒深无解药,凤凰飞过也怀愁。野鹿忽来衔嫩叶,哀唤神农声呦呦。神农半醒食嫩叶,嫩叶入口明双眸。忽觉眼前别样绿,六腑清新四肢柔。神农随鹿觅嘉树,遥见葱茏茶满丘……

茶文化的前世今生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追溯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大概有几个阶段:(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记载。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他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

唐代的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

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不过,无论人们持有什么样的观点,但更多的人愿意相信:茶叶发源于中国。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对于茶叶的喜爱,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对象。中国人喝茶,是非常讲究的,也因此,很多国际友人到中国来专门学习中国的茶道。在古筝琴韵下,品着来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茶叶,对于很多国际友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新奇的社会体验。而更多的国际友人在离开中国的时候,也都会带回一些中国的茶叶,回国赠送给亲朋好友。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多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非常喜欢来自中国的绿茶。女王认为:中国的绿茶,茶香浓郁,入口清淡,非常适合饮用。在白金汉宫,在女王的招待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茶叶。这对于一切时尚生活追随皇宫的英国民众来讲,这是一种古老与优雅文化的结合体,是英国绅士必须具备的生活习惯,也是重大活动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

很显然,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而毫无疑问,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在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经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时期,种茶业已经拥有一定的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而到了汉朝,茶叶则成为了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而在当今社会,中国很多大城市中,都有很多各具特色的茶馆。而茶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老舍先生的《茶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但同样也反映了中国茶文化的社会背景。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是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体现。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为茶叶事业鞠躬尽瘁,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当代茶人杰出代表。

现在社会,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饮茶思源

饮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指南针和印刷术)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唐代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以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吟、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

古代就有“寒夜客来茶当酒”之说,以茶代酒体现传统美德,符合今天中央倡导的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规定要求。以茶育人是新时期茶文化孕育出来的新的社会功能。上海少儿茶艺通过自己动手,学习茶科学,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敬茶中,展现出对长辈的尊敬,对父母的孝敬,对同学的敬意。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二十一个方面。

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影响功能显著。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今天所处的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讲利益、讲效益。但人情较为冷漠,人际关系趋于淡漠。通过茶楼、茶艺馆品茗或茶艺,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了解,沟通友谊。朋友相聚在旧式茶馆里,随意说笑,回忆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

现代社会依靠高科技和信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物质财富将越来越多,生活也将更加富裕。东亚一些国家在推行工业化过程中,在吸收西方的优秀科技和工艺技术的同时,西方颓废的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也侵蚀到社会,随之产生道德危机、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

茶文化的源来篇5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旅游资源价值;龙坞茶镇

2015年6月,浙江省选中37个小镇作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而龙坞茶镇是浙江省首批特色产业小镇之一,也是唯一以茶产业为主导的省级特色小镇。政策支持以及茶文化资源丰富是龙坞茶镇发展的优势,但在茶文化旅游氛围的构建、茶文化内涵的拓展、茶文化品牌的建设、茶科技的创新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旅游小镇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茶文化旅游资源通常包含物质与非物质两个方面的资源。有学者提出,游客参与茶文化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追寻茶及其文化,其最能吸引游客的因素是茶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笔者运用德尔菲法,通过邮件的方式,咨询了笔者所在学校及其他兄弟院校的9位专家,邀请其对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相关指标进行打分。经咨询专家后得出的各因子所占权重如表1所示,同时也确立了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的赋分。值得关注的是,价值评价体系中的茶文化资源特征指标,最主要的茶文化资源因素是茶文化的历史价值。笔者运用综合评分法评价茶文化资源的科研与教育价值,通过抽样调查确定茶文化旅游资源知名度、影响力等价值评价指标。

2龙坞镇茶文化旅游价值综合评估

2.1实地调查

笔者在实践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茶文化资源价值划分为5个不同层次:Ⅰ级≥8.0;Ⅱ级:7.0~7.9;Ⅲ级:6.0~6.9;Ⅳ级:4.0~5.9;Ⅴ级:<4。其他评价指标参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和傅文伟(1993)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赋分。笔者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过程中,既考虑专家层面的意见,也注重游客层面的感受,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茶文化历史价值等9个指标运用资料搜集、实地访谈调研等方式,获取数据;而其他13个指标通过游客打分获取数据。于2016年11~12月间,历时半个月,在龙坞镇茶园,面对面访问了100位游客,获得有效问卷91份

2.2数据分析

2.2.1茶文化特色

早在中唐时期,“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就曾记载了西湖龙井,茶叶历来都是龙坞的主要经济来源。民国《杭县志稿》的记载也有关于龙坞茶叶的描述,龙坞镇种茶、制茶的历史悠久。龙坞镇的龙井生产地保存完好,各处散落有数量众多的茶楼、茶馆、农庄等品茶之所,说明龙坞镇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2.2.2旅游功能和价值

龙坞镇地处浙江省杭州市西南侧,其传统旅游发展以茶为核心带动经济发展,包含旅游、民俗、休闲和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2016年以来,龙坞镇在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积极推动龙坞茶镇7大区块的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湖龙井茶集散地和最具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总体来看,龙坞茶镇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价值、视觉欣赏、保健休闲价值。

2.2.3相关资源的存在条件

龙坞茶镇有众多历史遗存,包括胡雪岩墓、金莲寺、午潮山、光明寺、黄松生古建筑、上马石、夏同善墓长凳石、章炳洪祖传古建筑、慈母桥、葛衙庄等。龙坞镇内的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山间有午潮井、白龙潭瀑布,郁达夫曾在《龙门山路》中对此有精彩描述。境内金莲禅寺始建于宋代,规模较大,其间名人题额、题联甚多。龙坞镇周围有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整体搭配与组合度比较好,但各景点之间相较远,导致其资源的聚集度不太高。

2.2.4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龙坞茶镇位于杭州市转塘街道,东经120°02',北纬30°11',海拔37m。境内三面环山,西北高东南低,以丘陵、山地为主。龙坞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宜人,土壤以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种植。综合来看,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2014年,龙坞茶镇仅茶农茶叶销售收入就达7000余万元,旅游人数突破了7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7000多万元。当地政府鼓励、支持开发茶文化旅游,并希望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茶农增收。这些都为龙坞镇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2.2.5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

地理位置:龙坞茶镇距离宁波、苏州、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比较近,不超过250km;距离浙江省的杭州主城区、临安、富阳、金华、绍兴、嘉兴和湖州以及安徽省的黄山、宣城等地较近,约在200km;属于距离中心城市在15km~249km,处于区域旅游节点上。龙坞镇交通便捷,离市中心仅为15km,杭州绕城公路穿镇而过。可进入交通条件:龙坞茶镇位于杭州市西南15km处,有国家高速公路G25和G56、杭州绕城高速G2501、国道G320以及省道S30等直接通过杭州市境内外,交通可及性较高。与周边旅游区域的关系:龙坞茶镇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湖景区、灵隐寺景区、宋城景区、西溪湿地、九溪十八涧景点、钱塘江等优势互补,共同组成了杭州山水文化、茶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客源市场:笔者对游客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来自杭州市的游客占60%以上,来自其他地区绍兴、湖州、苏州、南京、上海、宁波等距离较近的城市较多,仅有少数游客来自全国其他地方;游客平均年龄32.54岁;游客中女性比例略高;平均月收入在4726.51元;游客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

2.3结果与讨论

本文对龙坞茶镇进行综合评价时,经过对问卷和实地调查的数据整理,按照资源对应的等级对22个资源评价的指标赋分,经过权重计算,最后得到龙坞茶镇的综合评价总分为6.145。茶文化及旅游资源特征得分仅为3.78。虽然龙井茶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龙坞茶镇以及其他一些建筑属于近年来新建的,因而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够。龙坞茶镇的旅游资源类型比较丰富,但特殊度不高,聚集度低,得分为0.088,所以相关资源存在的得分较低。环境特征总得分为1.095。龙坞茶镇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龙坞镇的社会治安良好,交通条件较好。由于近两年新建的许多旅游工程尚未完成,一部分配套的旅游设施尚未完成,该项指标得分较低。旅游开发条件得分为1.27。龙坞茶镇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良好,且与杭州其他名胜,如山水、湿地、古城、古寺等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其游客来自全国各地,但以长三角地区为主,客源市场广泛,游客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收入水平较高,客源结构良好。

3结论与建议

笔者通过对龙坞茶镇的实地调查发现,龙坞茶镇的龙井茶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但这些资源在全国,甚至在浙江省内的知名度不高,还需要组织更多的宣传,提高龙坞茶镇在浙江省内和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以便招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由于山间丘陵阻隔,龙坞茶文化旅游资源并不是很聚集,因而还有待从全局进行规划,提升龙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组合效益,对当前茶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实现旅游资源内容和开发模式的创新。龙坞茶镇在未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并重。从对龙坞茶镇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估来看,龙坞镇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上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价值。且笔者希望,本文能为今后将龙坞茶镇打造成以茶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浙江省系列特色小镇之一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朱世桂,房婉萍,张彩丽.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冯卫英.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以环太湖地区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3]LJolliffe.teaandtourism:tourists,traditionsandtransformations[m].Clevedeon,nZ:ChannelViewpublications,2007.

茶文化的源来篇6

关键词:四川;茶文化旅游;现状;营销策略

1引言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从神农尝百草开始生根萌芽,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不仅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历史上也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过显著的贡献,与丝绸之路齐名的茶马古道就直接带动了川、藏、滇地区乃至印度、西亚、西非红海岸的文化经济发展。茶马古道三条之一的川藏茶马古道,始于唐代,东起河南雅安,西至拉萨。由此可见四川茶文化发展同样历史悠久,(清•周蔼联《竺国游记》卷二)中就有记载巴蜀人日常通过煎茶饮食来抵御疾病,巴蜀人由于地域自然条件而饮食偏辛辣,饮茶则可以除瘴气,解热毒。四川茶文化的底蕴如此深厚,茶文化旅游的潜力也就非常巨大,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CC)曾做过一项统计,在商务旅游、度假休闲、购物消费、探险观光以及文化观赏等五种旅游体验中,文化观赏已经排在了第一位,茶文化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种,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爱好者的青睐。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在改变着人们对旅游行业的看法,也对传统旅游体验做出了挑战,专家学者围绕茶文化旅游做了很多研究。朱世桂、房婉萍、张彩丽(2008)对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归类,分别有名茶大规模种植区、茶文化历史名胜区、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茶艺表演、茶馆茶楼茶社等人文历史古迹、茶艺术品生产关联产业厂店及经济区等6类;同时也归纳出我国茶文化旅游的三大特性:大众化、区域集中性、丰富多样性,并据此对我国茶文化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王小丹(2009)在对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并借助多样化的旅游宣传渠道扩大宣传等措施,来不断提升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实现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董捷、沈国斐等通过对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研究,提出了将杭州建设为“中国茶都”的设想,打造茶文化遗存观赏游、茶文化徒步旅行、茶馆茶楼休闲游、茶工艺旅游等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以上研究针对的是福建、杭州等中国主要茶叶产地,四川同样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可以借鉴其他主要茶文化地区的发展经验,结合巴蜀自身茶文化资源的特点,走出一条适合自身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特色道路。

2四川茶文化旅游开发状况分析

2.1四川茶文化旅游开发和利用现状

四川茶业是四川省的十大优势种植业之一,截止到2015年,全省已经达到茶园总面积400万亩,年产茶叶超18万吨的规模,并形成了以成都、乐山、雅安、眉山为核心的川西名茶产业带,以宜宾、泸州为核心的川南早茶产业带,以广元、巴中、达州、绵阳为核心的川北优质富硒茶产业带。除此之外,还有非常著名的峨眉山的禅茶文化、雅安的藏茶文化、青城山的道茶文化、蒙顶山茶文化以及成都的茶馆文化。四川的茶文化旅游经过不断开发,已经形成了很多著名的茶叶经济圈,并很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如雅安和成都等,首先看雅安市,雅安市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可种植面积的50%以上,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成片的茶叶种植地及种植园,为雅安乃至四川省茶文化生态旅游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资源;然后看四川成都,成都的茶馆更是四川独特的地域特色,茶馆遍布大街小巷,数不胜数,另外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遗址、茶艺茶俗、茶工艺品和“茶家乐”等茶文化符号已经开发得初显成效。这两个地市代表性反映了四川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

2.2四川茶文化旅游营销存在的问题

四川茶文化旅游开发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第一、文化资源特色开发不足,缺乏龙头品牌支撑。尽管四川茶企众多,茶馆茶楼遍地,茶产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真正品牌知名的茶企却寥寥无几,绝大部分企业都在争夺中低端市场,且各自经营并恶性竞争,缺乏整体交流联动,造成四川茶叶行业品牌群龙无首的现状,昔日辉煌的贡茶、名列中国十大名茶排行榜中、自古就有“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美称的“蒙顶茶”已经逐渐被杭州、福建等茶叶产地的知名品牌、名茶所超越、取而代之。不仅如此,2011年雅安市评选出的十大茶企,在国内排名都不高,加上各茶企分散经营,对茶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很难形成茶文化的大规模推广。第二、缺乏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活动。目前为止,四川茶文化旅游活动主要有四类,即茶庄茶园茶山观光、茶家乐、茶事体验以及一些茶文化旅游节。旅游节期间会举办诸如茶艺表演、茶园采摘等系列旅游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很有地方特色,但是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参与性和互动性不高,且持续时间短,影响力有限,对四川茶文化旅游的带动显得不足。第三、人才的缺乏。不论是什么文化活动,它的载体除了特殊的习俗和事物外,最主要的就是人。茶文化不仅涉及到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品茶艺术、茶画茶诗茶艺术品等方面的知识,而且与民俗、烹饪、歌舞戏曲、工艺美术等紧密联系,所有这些无论是传承还是发扬光大都离不开相应的人才。可惜,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具有茶文化知识的人才却在不断凋零,这一尴尬局面严重阻碍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3四川茶文化旅游营销策略

3.1准确定位市场,打造知名品牌

四川茶文化旅游要想在茶行业以及旅游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首先就要定位好四川的茶文化旅游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位置,然后有的放矢地确定发展目标及发展策略。四川茶文化尽管历史悠久,但是近年来的发展却相对落后,影响力明显不如福建、广东、杭州、安徽等地,这制约了茶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四川茶文化旅游在文化旅游市场中仅处于中下游的位置。通过对福建、杭州等茶区的调研发现,四川茶文化的影响力之所以被其超越,主要原因是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没有大型龙头企业做依托。品牌是一种无形的竞争力,品牌的最佳效果就是将形象深入人心,使消费者、旅游者能清晰地记得某个城市、某个景区特殊的符号标志,而打造知名品牌就是创造出这种独一无二的符号标志来让购买方、游客去记忆。世界著名的品牌形象大师博比•卡尔德曾经说过“营销战略包含两点:一个是运营优势,一个是差异化。而品牌就是实现差异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建立,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茶文化旅游地区的知名度,而且也能提高其吸引力和竞争力。要想打造出知名品牌,首先得要有规范的市场为依托,各个企业相互联动,相互沟通交流,使产品规范、企业文化中渗透着茶文化,然后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成功的品牌离不开精准的市场定位,而要准确的定位市场则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清楚地了解到茶文化旅游市场构成,并细分茶文化旅游市场的特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竞争者相关状况,然后再对市场进行细分,企业在对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确定市场目标,结合自身的能力情况,占领目标市场,并最大限度满足目标市场中的消费者。

3.2创新茶文化旅游的营销模式,提高知名度

首先是加强对四川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让四川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被世人所了解和认可,这也象征着城市的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需要政府大力推进。宣传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局限于电视广告,网络宣传等方式,最近几年兴起的微信等聊天软件也同样可以作为宣传的工具,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将自己所看到的东西用图片的形式分享在个人主页上,通过不断地转载与分享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大量的人所了解。其次是实施精品战略,打造优质的旅游线路。四川的茶馆遍布大街小巷,各种茶楼、茶社、茶艺馆多不胜数;四川独特的饮食文化,可以让游客在参观茶楼、观赏戏曲、品茗的同时品尝到各种特色的小吃;四川悠久灿烂、内涵丰富的茶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与茶文化相关的表演活动可让人耳目一新,把这些具特色和魅力的要素组合起来,打造成更精细、优质的旅游路线,相信会吸引更多的人。最后是规范茶文化旅游市场的秩序,营造出良好的旅游环境。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在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恶性竞争的状况,导致服务水平下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出现,这些都会影响到旅游线路的形象。因此,政府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市场对企业的监督,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营造出良好的旅游大环境。

3.3大力培养人才战略

四川茶文化旅游走出去的关键在于茶文化这个主题,而茶文化这个主题要发扬光大则需要大量了解茶文化的人才,这个人才包含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对茶文化发展传承有帮助有贡献的人才,如了解茶建筑构造的,了解茶戏曲演唱的,了解茶制造工艺的,了解茶艺的,了解茶器皿制造的等等。政府要大力培养这些人才,不让这些人才凋零,因为旅游者想体验的是原汁原味的茶文化。第二、是旅游市场的从业者。从目前来看,市场上的这些旅游从业者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网络和电视上也常常能看到欺骗辱骂旅客的情况出现,这些问题要得到解决,需要政府来规范整顿,要想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则必须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旅游行业从业者来带动。第三、是名人效应,通过借助名人效应来宣传推广茶文化,挖掘出具有知名度又有茶文化特色的人来做代言人,提高认知度。

4结语

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旅游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旅游者也更希望能体验到富有内涵的旅游体验,茶文化旅游作为既有特色又有内涵的旅游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四川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茶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旅游竞争力需要不断的开拓营销思路,转变营销方式,才能保持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朱世桂,房婉萍,张彩丽.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6-41

[2]王小丹.福建省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4).

[3]王汭男.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构建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4).

茶文化的源来篇7

一、杭州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背景分析

(一)地理优势

中国可谓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的国度,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已经形成了内涵丰富、闻名中外的茶文化。我国共有四大产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北茶区以及江南茶区,江南茶区以丰富的绿茶资源著称,是我国产茶量最大的茶区。提到江南茶区,不能不提的是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一度被国人视作全国首屈一指的产茶大市,每年茶总产量都十分可观,著名的西湖龙井便产自杭州。

(二)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杭州气候湿润,宜居养人,西湖龙井茶更是浸润了杭州的灵秀,色、香、味、形兼于一身。自古以来,不少骚人墨客都对西湖龙井赞誉不绝,留下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咏茶佳句,不少文人将茶与美人相比,由此流传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千古名句。陆羽茶经更是将杭州的茶文化发扬光大。杭州有许多茶文化风景名胜,如狮峰山、虎跑泉、灵隐寺、西湖等,这种集山水泉茶为一体的独特茶文化,令杭州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更为丰富多样。除此之外,杭州地区还汇聚了许多部级的茶产业研究单位,如浙江大学茶学系、中国茶叶学会、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博物馆等,这些研究单位的汇集,能够为杭州地区的茶文化发展带来不可多得的科研力量与理论基础,有助于当地茶文化旅游的长存发展。

(三)政府对当地茶旅一体化给予了高度重视

从政府角度来看,杭州市政府给予了茶文化旅游开发高度的重视,相继制定了茶业名牌发展战略,努力将西湖龙井茶推出国门,此外,还积极地引导茶旅一体化的建设,使得当地的茶文化与茶旅游融为一体,使得城市旅游业依托茶文化的发展更富生机,二零零五年,杭州获得了“茶都”的美称。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杭州已经逐渐成为了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越来越高,面对着忙碌压抑的城市生活,许多人都萌生了呼吸自然、愉悦身心的渴望,在这个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应运而生。由于茶的独特特征与历史定位,许多人将其视作自然的象征。当游人漫步在茶香云绕的茶园之中,感受着自然的馨香,舌尖是清茶久久不散的韵味,这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是当代旅游者都不能拒绝的境界。杭州当地政府正是关注到了这一点,当前已经将茶楼业列为当地旅游规划的十大特色行业之一。

二、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现存的问题

尽管杭州拥有着茶文化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当地政府的引导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综合来看,杭州茶文化旅游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与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茶文化游客稀少

以中国茶叶博物馆为例,该博物馆坐落于历史古都杭州,是一所茶文化专题博物馆,但是当前该馆门可罗雀,不仅游客稀少,连工作人员也寥寥可数。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应该看到更深层面的问题,即当地政府对茶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尽管杭州曾经举办过多次茶事活动,但是由于多渠道的宣传工作没有到位,从而导致了杭州茶文化仅仅在旅游节的时候昙花一现,平常则无人问津。此外,并没有将茶文化的深度内涵充分发掘,从而导致游客对茶的理解过于片面,仅仅将其等同于高雅的“解渴”,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茶文化旅游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这也是导致杭州茶文化旅游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

(二)独立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不足

杭州是我国东南部重要的产茶地,该地的茶文化具有着源远的历史印记,较其他产茶地具有着极为独特的先天优势。但是纵观当前杭州的茶文化旅游绿线开发,可以发现尚未形成独立的茶文化专项旅游线路,这一不足严重制约了当地茶文化旅游的开展。此外,当地开展的龙井茶文化旅游活动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过于单一,仅仅靠茶品购物、采茶炒茶与品茶观艺很难吸引到大量的游客。当前杭州茶文化并未形成自身独特的卖点,没有深入发掘当地特色与旅游优势,从而导致茶文化资源的浪费。

(三)缺少高素质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

茶文化作为高雅的代名词,相关旅游活动的开展也是以让游客享受超然的精神体会为主打的。但是仅仅靠游客自身的感悟是无法领会深层次的人生境界的,必须依靠高素质的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来继续拧讲解与引导,才能使游客真正获得物质享受之外的精神体会。但是,纵观当前杭州地区的茶文化旅游人才现状,可以发现,当地的旅游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并未形成较为浑厚的茶文化旅游软环境。杭州地区开设茶文化课程的院校也十分有限,尚未具备较强的茶文化专业教育资源。此外,社会上对于茶文化旅游人才的培训机构也不多,在这个背景下,很难实现当地茶文化与旅游的有效衔接。

(四)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保护不够重视

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依靠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茶文化旅游也不例外,茶文化旅游的开展必然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茶树的生长需要具备较高的环境标准,但是当前杭州地区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较为科学的规划体系。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开发商与茶农仅仅关注经济利益,忽略了茶园茶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杭州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对策

想要寻求杭州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必须要立足当地实际,走茶文化内涵旅游的路线。杭州具有着极为悠久的茶文化,因此必须要根据当前旅游行业的市场需求有所针对的挖掘茶文化内涵,此外,还要加强茶文化内涵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综合分析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加大宣传促销,培育客源市场

唯有具备到位的宣传促销,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才能有效提高,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因此,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加强于当地旅游企业的联合,借助于多样化的宣传媒介,如电视、报刊、网络、杂志等,开展全方位的广告宣传,将本地的特色茶文化旅游推出浙江省、推出国门。通过宣传力度的增强,使得率哟组合对杭州特色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使得游客对于杭州茶文化的旅游兴趣有效激发。在开展相关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层次有重点的进行。以海外市场开拓为例,应该着重关注以日韩、东南亚、印度等国为代表的亚洲茶文化圈的客源国,由于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受到中国茶文化的熏陶,在茶艺茶道、饮茶习俗方面与中国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通过到位的宣传营销能够使得这些国家的潜在游客成为杭州茶文化旅游稳定的客源。

(二)适当增加茶文化旅游专线,丰富产品内涵

鉴于当前杭州地区尚未形成科学完善的茶文化旅游专线,因此应该在契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不断丰富杭州地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形式与内容,增设茶文化旅游专线,如茶俗风情游、茶乡夏令营、优茶品尝游等。要关注到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使得茶产品的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

(三)提高从业人员的茶文化知识与素养

想要确保茶文化游客都能体会到物质享受之外的精神体会,必须要加强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培训。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旅游知识,还要拥有良好的茶文知识,唯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茶文化旅游的质量。除此之外,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各大院校的合作,积极的开设与茶文化相关的专业,加强茶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育工作,从而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四、总结

茶文化的源来篇8

[关键词]信阳;茶文化;文旅融合

总书记指出,旅游是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京、沪、粤、苏、浙等第一梯队相比,尚不是文旅大省,更不是文化和旅游强省。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作为中国“茶马古道”以及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环,信阳以茶为媒,通过茶叶搭台,旅游唱戏,发展“茶叶旅游”,培育茶旅文化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经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7]邵瑞:《网络传播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传媒》2021年第13期

茶文化的源来篇9

关键词:杭州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茶文化旅游概述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展开的系列旅游活动。它是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等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而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

二、杭州龙井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西湖秀丽的山水孕育了龙井茶,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更是吸引了有识之士为杭州谱写茶文化的诗话篇章。

千百年来,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千百年来,人们除了品茶,还追求“廉、美、和、敬”的茶德,如琴棋书画诗酒茶。正是这些平凡与高尚造就了茶文化的秀丽篇章。西湖风景区内韬光烹茗井。是因为白居易与韬光禅师汲泉煮茗,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而据史料记载,唐宋两代嗜茶并留下诗文的就有好多。如白居易、范仲淹、苏轼、陆游等,他们为杭州茶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5年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旅游报》等10家权威机构联合授予了杭州市“中国茶都”的称号。作为茶都,茶文化旅游也因此显示了无限的生机。杭州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旅游项目,以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西湖龙井开茶节、西湖茶文化博览会、茶文化嘉年华等地方节庆为平台。吸引大量中外游客,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仍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管理不善

茶文化旅游的绝好平台――西湖龙井开茶节、中国茶博览会、国际名茶之乡博览会等很多很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市场管理不善,行政体制混乱,对西湖龙井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其次,杭州本身所具有的旅游资源也没有很好地利用。例如:中国茶叶博物馆却是冷冷清清,来参观的人很少,只在节日期间热闹一阵,接着形成巨大反差。而且,很多商家为了谋取更多利润,吃、住、行、娱、游、购六大元素,往往只体现在“购”上,更有甚者,将茶叶以次充好,不择手段,不断提高产品价格,却弃产品质量于不顾,往往适得其反。人们到处见到冒牌的西湖龙井茶,使得游客的戒备心理越来越重,失真的茶文化旅游商品更使得游客不敢在旅游区购物,从而影响到整个旅游业发展,产生恶性循环。

(二)独立的茶文化旅游开发路线不足,产品结构单一

杭州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作为茶文化旅游的专项路线却少之又少,是我国旅游事业的一大遗憾。而且旅游产品结构很单一,在单一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中,游客的活动形式仅限于游园采茶、购物、茶艺,而不是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所以并没有得到很强的感官体验,效果不好也可想而知。虽然茶文化旅游资源很多,但是却缺乏精品路线,只有之江段的梅家坞、龙井村等一小块地方有较稳定的客源,其他很多地方并没有实现其应有的旅游价值。旅游项目缺乏内涵和其应该有的旅游体验项目,从而得不到旅游者的重视。

(三)缺乏具有专业修养与知识的茶文化旅游人才

茶文化旅游除了重视物质享受以外,还很重视精神体会,而这种精神体会只单纯依靠旅游者自己是不够的,往往需要有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进行讲解和引导,作为一个“形象大使”,达到茶文化与旅游的完美衔接。这就对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杭州旅行社的从业人员来说,还存在着素质不均、没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等问题。

(四)不够重视茶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保护

“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这些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但是,“茶文化生态旅游”目前还没有很明确的概念。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意义就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生态化开发和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保护。虽然近年来杭州的茶文化旅游发展很快,有“西湖龙井开茶节”等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杭州龙井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顺利发展,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法:

(一)不断开发市场,加大宣传与管理力度

从整体上来说,杭州的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强。对于杭州市民和外地旅游者来说,西湖龙井开茶节等活动可以使其对于茶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除了有盛大的祭茶仪式外,一些以茶文化为主体的歌舞、民俗表演等会激起游客的兴趣,是一种强有力的宣传方式,有利于提高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但是,在宣传中,必须有侧重点,要注意挖掘和介绍茶文化内涵与特色。对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来说,应该将重点放在杭州的主要客源国,如韩国、日本、印度等,这些国家本身有饮茶的传统,所以是稳定的客源国。同时应加强市场管理,切忌唯利是图,努力营造茶文化氛围和特色旅游环境,完善旅游管理法的法规与制度。

(二)适当增加茶文化旅游专线,丰富产品结构与内涵

茶文化旅游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体会,所以经营者不只要重视物质内涵,还有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与旅游部门加强合作,努力推出旅游精品专题线路必不可少,当然,还要综合考虑收费标准、季节、时间等因素。比如说:青少年求知欲强,追求刺激,可以安排夏令营等活动,请茶学专家讲授茶文化知识,并让他们亲自参与到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中去,体验茶文化氛围;对于中老年游客来说,他们更注重保健与养生,所以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意境,让身心彻底放松。体会茶的保健功效。在茶文化的展示上应加强层次感,在形式上加强多样性,丰富产品结构及内涵,树立好茶都形象。使“中国茶都”成为杭州继西湖之后的又一旅游名片。

(三)全面培养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

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可定期举办茶文化知识讲座、茶艺表演等。在注重知识更新的同时,还要对茶文化的历史,茶的采制、品饮、轶闻及等级区分等方面有所了解。而单有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还不够,还得有战略性的旅游经营策划方面的人才,在茶文化旅游路线设计、营销上下功夫,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适应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合理利用茶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杭州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以原生态开发为主,商业开发为辅,从物质与非物质、有形与无形两个方面来加大开发力度。比如要搜集、整理、恢复、保护传统茶文化表演,如斗茶、祭茶、茶宴、茶戏、茶歌舞等,促进茶文化保护,同时硬件设施要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让游客充分体会当地茶文化的魅力。

四、总结

杭州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生动、鲜活、立体的博物馆。随着杭州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茶文化旅游必将成为高品位的旅游项目,也必将提升杭州这个旅游城市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商品价值、服务价值和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琳洁,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茶叶,2007,33(3).

[2]宋丁,茶休闲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特区经济,2009(2).

茶文化的源来篇10

【关键词】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

1.茶文化在杭州的历史渊源

杭州地处吴越,南宋定都临安后,将中原茶文化带到了杭州,因此杭州茶文化和吴越茶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兼容性,后来,又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在中原地区冲击的情况下,杭州却悄悄的把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保留下来,因此杭州“以小见大”的秒处,解读杭州茶文化就能使你对中国茶文化大致的了解。

杭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道文化更是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经过千余年的传承和发展,到今天,茶叶——这一传统而古老的产业更加醇香馥郁,其前景光辉灿烂。杭州种茶始于何代何人,其说不一,历史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代的《桐君采药录》:“武昌,庐江(进安徽境内)、晋陵(今江苏武进)好茗,而不及桐庐。”唐上元初年陆羽曾在余杭北苕溪将军山麓(进双溪镇)隐居,环山种茶,凿井得泉,以井泉沏茶品味,潜心著作《茶经》,成为一代茶圣。从唐到宋、元、明、清,杭州茶叶生产不断得到发展,成为大众土特产品,亦为山区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交换商品,南宋《严州图经》曰:“州境山谷居多,地狭且瘠,谷食不足,唯蚕业是务,更蒸茶割漆,以要商贾……之利”清《于潜县志》记述:“民之仰食于茶者十之七”茶叶的加工工艺,饮用方法也在千年历史中演化翻新,茶道文化亦慢慢地从文士圈内走向市井,雅俗共存。自宋至清,杭州茶叶佳茗迭出,宋时分水贡芽,被列为贡品,余杭径山茶引种至日本,明时富阳安顶茶和西湖龙井茶声誉鹊起,清时杭州九曲红梅和严州苞茶相继成名。生产的兴旺还带动了贸易的繁荣,清末明初,杭州和淳安威坪成为全省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每到新茶应市之时,四方商贾云集,成千上万吨的茶叶经此出口销往境内外。

2.杭州茶文化的休闲旅游

茶文化,是以茶这种物的形式及其相应活动反映一个区域整体的态势,茶只是文化的一个载体,人们通过这个载体表达自己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位。

茶文化与旅游自古以来就是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相得益彰。清代乾隆皇帝一生六次下江南巡视,曾几度到杭州的龙井寺、狮峰山下胡公庙游览,品尝龙井茶,并下旨把龙井茶作为每年的贡品。这都说明,茶业旅游一直伴随着茶叶生产和发展。茶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互动与交融,是因为茶文化有着神奇和美妙之处,同时也因其底蕴深厚而成为旅游的重要性资源,茶文化旅游是近几年旅游业的新崛起的新文化旅游项目。严格地说,茶文化旅游应该是旅游业中的一个旅游产品。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旅游产品吸引了中外越来越多的游客,它所起的作甩也愈来愈重要。

2003年10月,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风雅西湖”大型无我茶会在杭州杨公堤举行,由百名作家,百名中外游客,百名中外记者,百名琴师,百名茶人,百名少年儿童等参与了这次活动,杭州市著名茶馆倾城而出,将杭州茶文化的悠久历史,江南茶都的万般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次活动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次天作之合”,无论对旅游业,还是茶馆业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3.发展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几点思考

杭州是产茶的重要基地之一,其历史也是相当的悠久,可惜的是近年来人们只注重单一收获茶叶产品这一经济功能,忽视了茶旅游这潜在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功能。而茶文化旅游融行、乐、吃、喝、休闲、文化品尝、购物于一体,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结合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我认为应着重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3.1建设旅游观光茶园

茶树喜温,喜漫射光,要求生长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一定的植被和温度条件下,观光茶园是供旅游者参观浏览,休闲度假的茶园,应有风景可观,有茶可品,有茶的纪念品可购,这样即要考虑茶叶生产的要求,又要考虑观光休闲度假的要求,既要符合茶树生物学特性的栽培要求,又要符合园林的美学要求。因此,必须以茶园为主体,充分体现茶的特色,观光茶园生态学,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设计,实现茶叶生态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对茶业资源进行深层次,多方面开发,改变传统的效益单一的茶叶生产模式。观光茶园的总体规划要合理,做到茶树树冠造型,建筑物配实用性的基础上加强艺术怀,由传统农事上升为一种艺术活动,增强观赏,娱乐价值。在惜土如金的新加坡也十分重视开辟观光旅游茶园,年收益超百成美元。不到2年就收回投资,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杭州梅家坞是杭州西湖龙井茶主要产区,梅家坞四面青山环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所产西湖龙井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堪称茶类珍品。梅家坞茶文化村将赏景、品茶、休闲三为一体,既反映了是杭州原著民的生活生态,也体现了梅家坞茶业和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3.2重视设计茶文化纪念品

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与一般纪念品相比,更有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茶文化旅游购物必须以高档为主,同时生产适应时代要求的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叶,保健茶,开发更多装饰精美的茶叶礼品,以及和茶文化有关的各种茶具、用品。应该指出,在研究茶叶之外,茶具也是旅游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各式精巧的古今茶具,以及茶的诗画,都是很有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又是赠送亲友的理想礼品。另外还可将佛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一直以来以茶为代表的佛都景点常年香水不断,游客络绎不绝。佛茶文化游不公以其独物的佛用多的茶人,还可将一大批人数相当可观的宗教旅游者吸引过来,佛茶文化将资源与茶文化旅游资源中的寺院茶文化结合。如:通过进一步发掘和整理,恢复径山寺,灵隐寺的寺院茶礼,茶宴等仪式。

3.3整合茶文化资源,打造专线之旅

目前,越来越多的文化内容已渗进茶客的生活理念和思想观念中,旅游者更不例外。我们要通过茶文化研究会,把茶旅线路、茶旅景点景观、茶品购买、茶食餐饮、茶会娱乐、茶旅住宿等项申连起来,形成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旅消费,既丰富了旅游内容,又有利于形成杭州茶文化旅游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另外,通过茶文化促进会、研究会、茶叶协会等组织与旅行社合作开辟茶文化旅游专线,组织旅游者到茶乡、茶叶生产基地进行绿色漫游,参加种茶、采茶、制茶活动,与当地民众一起唱茶歌、跳茶舞,体验茶人之乐,还可以在主要旅游线途中设茶艺馆,茶文化展示厅等,可以使旅游者观赏茶艺,身心受益,又可以在游名胜古迹后到这些地方小憩。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与旅游自古以来就是密切相关,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杭州的山水和历史遗存孕育了独特的茶文化,这不仅与杭州的休闲文化一脉相承,而且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杭州的茶文化与旅游业的亲密结合,促进了杭州旅游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郭芳.论茶文化对旅游业的牵引作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1):75-80.

[2]张晔.龙井茶与西湖文化.茶叶,2002,28(3):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