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变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8:43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经济;转变

一、农业机械化的涵义及其发展对国内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作用

(一)农业机械化的涵义

农业机械化指的是通过先进的机械设施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其特点是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生产率、降低劳动量等,属于国内农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国内农业发展为现代化、高产化、高效化的一种关键方式,还是国内农业以后与当今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有助于国内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受到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作用

农业机械化发展无论是对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还是对农业的综合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价值,这意味着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机械化间的联系性非常密切,其可以推动国内农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农业机械化的积极发展,有助于农业生产由生产力促进方式转变为科技促进方式,从而使立足于科技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背景之下,这是非常好的对策,以及建设农业科技促进模式也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在转变国内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业机械的作用与影响都非常大,两者存在彼此协同与推动的关系,而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与条件之一就是农业机械化,并且农业机械化的推动力与基础也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国内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

(一)加速流转农业产权

在开始贯彻实施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业已实现了理想的效果。然而,在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之后,因为难以转让产权、耕地分散等一系列的问题存在,大大地影响到了农业活性的提升,土地制度的不足之处暴露出来。这重点体现为大部分的农民太过重视短期收益,进而造成国内农业发展现状的长期不健康。鉴于此,根本所在是加速流转农业产权和提升国内农业的活性。国内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以及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进程中,需要激励区域的政府部门注重优惠政策的扶持,实现农业土地产权结构的优化。并且,在颁布和执行农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激励、吸引农民群众开展机械化操作,加速流转土地产权,实现农业生产率与农业活动的大大提升,以使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二)注重农业机械的科技创新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快慢与实现程度高低受到机械设施运行效率与性能、农业技术先进性等的制约作用。鉴于此,想要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推动国内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是创新农业生产技术与农业机械设施。并且,有关的农业机构需要注重农机创新、农业技术创新环节上科研资金的投入,以及注重创新型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吸收,吸收与借鉴国内外的一系列先进农业机械技术与机械设施,根据国内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与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改造农业机械,不断地创新农业技术。除此之外,在组织一系列实践活动和关于农业的电视节目的基础上,将相应的平台提供给热衷实践与发明的农民群众,从而体现出农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尽可能地发明新的农业机械设施,从而使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呈现出更大的活力。

(三)实现农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我国政策与宣传的启发下,很多农业生产基地的机械化操作业已实现,然而,依旧存在一些偏远区域依旧应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这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深入发展,也使农业机械化的综合能力降低。这表明,国内还需要注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积极推动与宣传。在以后的一段时期中,国内需要着重将农机推广至偏远的农村区域,在推广示范基地中紧紧围绕中心地理位置的农村,不断地启发区域的农民明确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好处。在对农业进行推广的时候,注重教育地方的农村群众,渗透农业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思想和生态农业观念,以及传播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以使农民的文化素养提升。

结语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2

关键词:人地关系;农业产业结构;动态变化;湄洲岛

福建作为沿海地区省市之一,全省共有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大小岛屿1200多个,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约80个,其中规模较大、现有旅游资源组合良好、旅游价值较高的旅游型海岛就有厦门、东山、平潭、湄洲等,它们可以说是福建省出名的海峡旅游品牌。但随着海西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旅游活动的增加,各岛屿的生态环境纷纷遭受到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服务设施的增设与旅游人口的增多也都对岛屿产生重大影响。加之海岛旅游业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波动性,使得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矛盾激化。作为人地关系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域系统,海岛地区人地关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地”之间的关系[2]。湄洲岛作为福建旅游型海岛的佼佼者,研究其人地关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背景下的海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1研究区人地关系系统组成

从狭义方面来说,人地关系指的是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广义上说,人地关系[3]是指“人”的系统和“地”的系统之间的关系,根据人文地理学给予的定义:“人”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存在着地域差异、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人地关系组成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因素、人文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1.1自然环境因素

湄洲岛属典型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2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最冷月为1月,月均温11.4℃,最热月在8月,月均温28.1℃。年均降水量约为1240.9mm,蒸发量2130mm,相对湿度为约77%。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最大风速为27.0米/秒;全岛地形狭长,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东北和东南地势高。最高为马祖山,其次是牛头尾山,山峰多为巨大的花岗石和变质岩体。主要自然景源有三类:怪崖神石类、沙滩景观类和水景类。诸如鹅尾山景、日纹石景、嵋屿潮音、黄金沙滩、湖石果等景观都是每年旅游热门景点。作为海岛地区,地域结构简单,生态系统原就较为脆弱,生物多样性稳定性较差,较易遭到破坏。工业不发达,耕地多分布在中部的平地和岗台地,岛上无河流,仅有季节性的水沟和地下水,土壤多沙质,水土涵养能力较低,由于缺乏淡水灌溉,土地生产力较低,农田均属旱作地。所在海域为开阔海区,拥有较丰富的海洋资源,渔业产值高,但夏季常受台风影响,多发生在7-10月。

1.2人文地理因素

湄洲岛设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辖1个镇11个行政村,2009年全岛总户数为9995户,总人口为39801人,城镇人口5520,比重13.9%,人口自然增长率6.7‰。湄洲岛是“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是闻名遐迩的妈祖文化发源地,文化底蕴浓厚。岛上妈祖庙是世界上6000多座妈祖庙的祖庙,妈祖信徒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约2亿人,仅台湾省就有注册的妈祖庙共725座,未注册的有约2000座,信徒共1700多万。妈祖文化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湄洲妈祖庙是世界妈祖信奉者的朝圣中心和妈祖文化研究中心。每年来岛朝圣、旅游、观光的境内外游客逾百万人次,仅台胞就超过15万人次。

1.3社会经济因素

全岛现有建成开放景点4个,营业酒店10座,旅行社3家,旅游饭店(餐馆)35家,旅游纪念品店(摊)60个,渡轮3艘,快艇7艘,车渡1艘,三条公交线路,14辆中巴车,6辆免费旅游专线车,电动游览车37辆,还有各类客运汽车、摩托等600多辆。已建成11公里湄洲大道、19公里环岛公路、进出岛轮渡码头、两条1万伏海底电缆及供电设施、跨海供水工程、8000门程控电话、3000吨级对台客运码头和绿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50多项。全岛绿化覆盖率达到49.6%,各类防护林6536亩。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4750多人。

2人地关系系统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人地关系的含义以及人地关系系统组成因素,可以将影响湄洲岛人地关系发展的指标因子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自然环境指标、人文地理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构成这三大因子的指数有很多,本文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并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取性,初选出26个指标构建人地关系系统测度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主成分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其中15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数来做综合评价。其中自然环境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X1)、人均耕地面积(X2)、人均旅游可用水量(X3)和单位旅游收入旅游者产生的废物量(X4);人文地理指标包括人口密度(X5)、城镇人口比重(X6)、旅游总人数年增长率(X7)和台胞占旅游总人数比重(X8);社会经济指标包括GDp(X9)、人均GDp(X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1)、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2)、第三产值占GDp比重(X13)、旅游收入占地区总收入比重(X14)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X15)[4]。通过这些指标因子构建出湄洲岛人地关系系统测度综合指标体系。

3研究区人地关系动态变化研究

3.1不同时期湄洲岛人地关系的变化

利用1988--2012年《莆田市统计年鉴》[5]的数据,本文就以上选取的15个指数,做6年一次的数据分析共5次,得到湄洲岛1988-2012年的相关数据趋势统计并做相应的标准化,然后根据标准化数值绘制各年份的风玫瑰图(图1),其形状各不相同,每个风玫瑰图中的形状表示各指数因素在当年湄洲岛人地关系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形状突出越明显,表示该指数对人地关系演变影响越大,若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在图中则表现为多处突出部分[6]。根据不同指数的含义及其在图中的表现形式,可以得出更直观的表示出不同时间内湄洲岛人地关系特征。

3.2研究区人地关系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1)1988年的湄洲岛人均耕地面积形状尤为突出,这表示在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面积比重较大,人口密度较小,社会消费水平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够,第三产业比重小,森林覆盖率也较小。这说明当年湄洲岛的社会经济水平不是很高,产业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人口数量较少,对海岛地区的自然环境没有造成太大的压力。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没有产生较大的矛盾冲突。

(2)从1994年开始,风玫瑰图形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自1992年湄洲岛被辟为国家旅游度假区后,湄洲岛开始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直接表现为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旅游收入占地区总收入比重加大,因此旅游者产生的废物量也加大。为保证岛上居民用水和旅游者对淡水资源的开发,湄洲岛规划开发地下水库以及跨海供水工程,从每日供水300吨提升到2300吨,在图中表现为人均旅游供水量指数形状突出。图中整体表现为因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使得海岛地区人地关系结构产生较大的变革,人地关系系统开始发生变化。

(3)2000年的湄洲岛,人口、社会经济对资源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旅游人口的增长,增加旅游收入,游客主要以朝拜旅游为主,未能促进湄洲岛经济增长。岛上居民人口数量增加,人口密度加大,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居住用地与商业用地比重增加占用耕地,同时退耕还林,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加上居民盲目弃耕,发展家庭贸易经营。对土地资源开发力度较大,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以及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带来较大压力,海岛人地关系出现较大的矛盾。

(4)2006年,旅游总人数年增长率、GDp、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城镇人口比重以及人口密度等指数形状突出较为明显,说明它们是影响当年湄洲岛人地关系变化的重要指数。旅游人数的增长,人口密度的增大以及城镇比重的增大反映着人口对人地关系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造成一定的压力;GDp和人均GDp的增长表明海岛地区经济的增长,但在发展过程中对人地关系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森林覆盖率提高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相比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还远远不足。

(5)2012年的风玫瑰图出现了朝社会经济因子一侧发展的趋势,显然,现在的湄洲岛,对人地关系变化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因子,一味的追求社会经济的提升,无法兼顾自然环境的保护,人口增长的压力甚至远远落后与为发展社会经济而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这对于生态脆弱的海岛地区是不可承受的,其人地关系矛盾越发的突出了,长此以往,在社会经济的短期提升之后,湄洲岛将会面临资源短缺,景区环境恶化等危机。

4结论

本文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利用主成分方法,建立了

研究区人地关系系统测度指标体系,并绘制了1988-2012年研究区人地关系动态变化风玫瑰图,分析了湄洲岛的人地关系和农业产业结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初期湄洲岛人地关系没有产生矛盾冲突,而自1992年湄洲岛被辟为国家旅游度假区后,湄洲岛开始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直接表现为农业产值减少,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旅游收入占地区总收入比重加大,其人地关系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而到了2012年人地关系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是研究区前期规划侧重旅游开发,其强度过大,对湄洲岛的农业、环境、生态的保护考虑不够,在建设过程中,利用岛上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同时破坏了原本的人地关系平衡,造成经济结构单一,生态系统脆弱。虽然这种程度的破坏不是剧烈的,但长此以往对海岛的人地关系破坏却是深远且不可逆转的。因此,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要兼顾农业、环境、生态的保护,可以结合湄洲岛宗教旅游文化特色,开发农业生产和宗教仪式融合的典礼和艺术。

参考文献

[1]孙兆明,马波,张学忠.我国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10-114.

[2]陈金华.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研究―以海峡西岸为例D].河南:河南大学.2010.

[3]江娇,刘爱玲.人地关系的协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5);159-161.

[4]张广海,刘佳,王蕾等.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74-79.

[5]莆田市统计年鉴[m].莆田市统计局.1988-2012.

[6]骆华松.旅游地质资源与人地关系耦合研究―以丽江市为例[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2005.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3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途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村人口至今仍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三农”问题始终关系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全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也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相应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外,还应有如下要求。

(一)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农业经济运行的情况要用综合目标体系来考察。这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等。

(二)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荷兰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但其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大大超过美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以色列,1991年农产品出口创汇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6%。我国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2005年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的1.6、3.6和6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虽然原因复杂,但与自身存在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也分不开。因此,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三)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以往,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现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现阶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此外,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

(四)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一)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资金供给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切实保障农业投入出发,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向“三农”的倾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减少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流失。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此外,要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在我国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为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还是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左右,且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1.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向,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及农药、动植物无特定疫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应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人户工程,扶植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现在农村文盲人数虽然减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多。因此,必须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培训。首先,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再次,要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实行合同化管理的途径,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一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粮、棉、油、禽、菜等骨干农产品的生产。二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品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要求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标准的内容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户小规模、集成大群体式的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并培育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园区等市场主体,使它们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使他们与农户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适应农业市场体系和国际化要求,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强对农户的农机、水利、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为农产品创造增值的机会。新晨

(四)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面临体制性约束,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的长期过度索取;对农民、农村和农民的歧视性待遇;政府对农业的干预过多等。因此,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1.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长期以来,人们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视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最大的制度障碍。其实,家庭经营制度是天然适应农业特点的经营形式,也是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有效形式。纵观世界各国,凡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无不实行家庭经营。因此,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工业化要向家庭经营注入现代生产要素,城镇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规模转移农村人口,市场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提供完善的社会化经济技术服务。在当前和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这种生产经营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状况,是我国农业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因此,必须在坚持这一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现代农业组织体系。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4

8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由计划经济模式逐渐转换到“投资拉动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进入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GDp由1985年的4545.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83956.1亿元,增长了40多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业自身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金融资产总量由1980年的4427.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559173.3,增加了120多倍。与此同时,我国农业则由长期以来的“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第一产业GDp在全国GDp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的弊端日益显著。于是,政府将“三农问题”提上日程,并逐步推行改革――“工业化”、“城镇化”等。而一切的关键,便是理清几者之间的关系,做到发展的协调性与速度的统一。

二、问题分析

1.变量与数据分析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深化、农业发展、农村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农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总产出的增长、生产效率的提高。我们选择第一产业实际产值与第一产业从员人数的比例来代表农业发展水平(nF);我们选择农村非农业从业人员与农总体业从业人员的比例来代表农业产业化水平(CY)。根据各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数据,城市化大致是非城市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总体呈现“s”型。农村的城镇化水平在一定层度上反映为非农人口在农村总人口中所占比例(CZ)。而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度量,各种理论研究存在分歧,大致分为两类:其一,主张避免重复计算,选择经济货币化程度指标(马歇尔K值)。现在广多采用m2与GDp的比率来定义经济货币化程度。麦金龙早期的研究显示金融发展首先表现为经济货币化程度提高。其二,主张完全反映整个社会金融发展规模,采用金融资产总量与社会实体财富的比率,即金融深化指标(FiR)。分析所采用的样本数据取自于1980-2005年的年度数据,来源于有关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等。

如图1,1985-2005年间,中国经济、金融高速发展,而农业总产出却增长不大,所占GDp比重不断减小。其中,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同时,农村城镇化的人口指标维持在一定波动。

2.单位根检验

首先,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我们对平减过的各变量取自然对数,记为:LoGCY、LoGCZ、LoGnF与LoGFiR。利用eviews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aDF检验,通过检验我们发现LoGCY为平稳变量,而LoGCZ、LoGnF与LoGFiR为非平稳变量。将LoGCZ、LoGnF与LoGFiR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分别记为DLoGCZ、DLoGnF与DLoGFiR。再次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在5%显著水平下均为平稳,故三者均为i(1)过程。经过处理,各变量序列在5%显著水平下均为平稳。(具体如表1显示。)

*检验类型中的C、t、0分别表示:包含常数项、包含线性趋势项与常数项、二者均不包含

3.格朗杰因果检验

首先,对LoGCY与DLoGCZ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变动的关系。由表2可知,在滞后1期时,农村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变动互为因果。在滞后2、3期时,在90%概率下农村产业化单向引起农村城镇化变动。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城镇化变动短期内是农村产业化得原因,而农村产业化对农村城镇化变动具有当期和长期影响。

其次,对LoGCY与DLoGnF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产业化与农业发展水平的关系。由表3可知,在滞后1-3期时,农业发展水平的变化没有引起农村产业化变化的概率值均在较大水平,即我国农业发展独立于农村产业化进程。二者之间概率值不稳定,说明了我国农村改革过程中,农村产业化进程并不平稳。虽然在滞后1期时,LoGCY的变化没有引起DLoGnF变化的概率值为0.6871。但滞后2-3期时,因果检验结果比较显著,说明农村产业化对农业发展具有中、长期影响。同时,二者之间概率值不收敛,说明了农村产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断扩大。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产业化对农业发展在中、长期具有单向因果关系,产业化进程并不平稳。

其三,对DLoGCZ与DLoGnF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水平的关系。由表4可知,在滞后1-3期时,农村城镇化没有引起农业发展水平变化的概率值均在较大水平,即我国农村城镇化并未对农业发展产生明显影响。而在滞后1-3期时,农业发展没有对农村城镇化产生明显影响。滞后3期时,在95%概率值水平下,DLoGnF引起DLoGCZ变动,说明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具有长期作用。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具有长期作用。

其四,对DLoGFiR与LoGCY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产业化与金融深化的关系。由表5可知,在滞后1-3期时,金融深化水平的变化不能解释农村产业化变化。在滞后1期时,LoGCY的变化没有引起DLoGFiR变化的概率值为0.4783。但滞后2-3期时,因果检验结果比较显著,说明农村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具有中、长期影响,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在中、长期具有单向因果关系。

其五,对DLoGFiR与DLoGCZ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城镇化与金融深化的具体关系。由表6可知,在滞后1期时,金融深化与农村城镇化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在滞后2、3期时,在90%概率下农村城镇化都是金融深化的原因。同时,滞后3期时,DLoGFiR与DLoGCZ的因果检验结果比较显著,说明金融深化对农村城镇化具有中、长期影响。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城镇化变动在中、长期是金融深化的原因,而金融深化化对农村城镇化具有长期影响。

最后,对DLoGnF与DLoGFiR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金融深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由表7可知,在滞后1期时,金融深化与农业发展的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在滞后2-3期时,农业发展水平变化引起金融深化的概率值均在较大水平,即我国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产生长期影响。而在滞后1、2期时,金融深化水平变动不能很好解释农业发展水平变动。滞后3期时,在90%概率值水平下,金融深化引起农业发展。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具有中、长期作用。在长期条件下,金融深化与农业发展互为原因。

3.VaR模型分析

经过单位根检验与数据修正后,格朗杰因果检验可以确定:在

中、长期条件下(金融深化、农业发展、农村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这四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对农业产业化水平、金融深化比率、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水平进行VaR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在滞后2阶的情况下,VaR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性,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所以VaR(2)模型为最优模型。

由于,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模型,它无需对变量作出任何先验性约束,因此在分析VaR模型时,往往不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而是分析模型受到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首先,分析金融深化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冲击。金融深化对二者总体呈正向冲击,即随着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农业会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村发展资金主要由镇府提供,而政府投资的增加造成FiR在农村的扭曲。而宏观经济与金融的矛盾,政府政策的不连续性就造成了冲击的波动性。

其次,分析农业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冲击。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城镇化、农业发展带有正向的冲击,即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前期的负面影响可以理解为,在政府投资主导的模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对于金融的“内生需求”――政府投资比重下降与市场融资比重上升,资本利用效率与流动性加强,带来总体平均利润水平上升。而这些与现阶段宏观金融发展所强调政府信用(主要是投资)的现状相矛盾。

其三,分析农村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深化的冲击。农村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带有正向的冲击,农村城镇化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过程,而诸如交通、能源、教育、卫生等条件的缺失,长期制约我国农村的工业化与服务业化。农村城镇化对金融深化总体带有的负面影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主导投资与金融深化“内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最后,分析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农村城镇化与的冲击。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总体带有负面的冲击――前期农业发展促使农村城镇化,后期农业的发展又制约农村城镇化进程。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前期呈现负面影响,后期带有正面影响,总体程负面影响(滞后5期内)。前期体现了产业转型的经济“阻滞”,但这种转型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步吸引私人资本与正常信贷,从而推动金融业在农村的发展。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5

近年来,在粮食连年增产或高产、农民连年增收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日益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作为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广延性、复杂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特点,需要通过开放式、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形成对问题的综合把握。经过多年的积累,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视野迅速拓展,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也日益多元化,特别是从全球视角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视角开展的相关研究逐步加强。但就总体而言,基于这些视角的研究成果仍然较为少见。因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多视角、全方位地探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并在研究中突出全球视角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视角,努力形成基于实践而又具有前瞻性和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近年来,中共中央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成熟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和回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到形成、发展的过程。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要在“六五”计划期间,“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各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2007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第一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

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2008年4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5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时还要求由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不仅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不仅注重经济增长,还要注重社会发展,因此在发展理念、目的、战略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求“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这10个“更加”,都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f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4个“更加”,则是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性概括。

随着对世情、国情、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央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日益深刻。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问题。

二、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政策思想的演变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近年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问题,日益引起国家的重视。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2012年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2〕4号)要求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影响长远的八个方面建设。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我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近两年来,中央政府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到新的政策高度,相关文件密集出台。如2015年专门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要求“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有些文件虽然不是以农业发展方式冠名,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其重要内容,有的文件甚至全部与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相关。前者如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后者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r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其全部20篇内容的第4篇,明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近年来,中央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方向更加明确,内涵也更加丰富。如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同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及其研究维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到底是要解决经济为什么发展、靠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问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同此理。那么,笔者认为,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可从以下4个维度来展开,根据需要交叉采用以下维度和分析视角,有利于深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1.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维度

从需求结构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解决农业发展如何更好地面向需求、适应需求、引导需求的问题。如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引导居民对农产品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鼓励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等。农业功能由生产功能拓展到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也与农业需求结构转变相关。

从产业结构(即供给结构)来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考察不同农业产业部门之间、不同农产品种类之间甚至不同农业功能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农业内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数量和比例关系等。

从要素投入结构来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考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本、科技、土地、劳动力等投入要素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随着对农产品安全需求、营养需求和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强化,环境作为农业投入要素的重要性也迅速凸显。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进步及创新能力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金融资源、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加强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均与此有关。

从产业组织结构来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中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相对地位和影响力的变化,主要涉及农业生产中的农户分化问题,不同类型农户之间、普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二是不同类型农业组织之间联结方式的调整,主要涉及农业发展中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不同环节产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如农业发展中的集群化和产业链一体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农业竞争力。但是,农业产业组织如果没有竞争力,农业就不可能有竞争力。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是农业竞争力的基本依托。提高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另一方面,优化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结方式。

从区域结构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主要考察农业发展区域格局的变化和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如农产品主产区的变化及其和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关系的调整。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由南向北转移,推进“镰刀湾”地区玉米结构调整,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均与农业区域结构转变密切相关。

?男枨蠼峁埂?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维度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应该注意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转变的联动效应,增进其协调性。一般而言,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农业需求结构转变是引擎,农业产业结构转变是表象,农业要素结构转变是根基,农业产业组织结构是载体,农业区域结构是空间表现。通过这5个方面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只是角度不同,但不可割裂。如引导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推动这5方面的结构转变都是不可或缺的。

2.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维度

产业链是产业部门基于技术经济联系,与其前向关联部门、后向关联部门之间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和资源―市场利用关系的链状关联形态。如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部门之间的关系,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部门之间的关系等。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文献较多,在此不必赘言。

供应链概念的演变,经历了从企业内部供应链到企业间的供应链,再到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等3个阶段。近年来,供应链理论日益重视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等一切前向关系及与客户、客户的客户等一切后向关系。现代供应链管理强调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组织流、工作流的整合集成和一体化精细管理,促进供应链的动态优化管理,增进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实现伙伴间的合作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李波、洪涛,2006)。供应链管理强调通过集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机结合,使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利益最大化;供应链管理带给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不仅是成本,还有时间,即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徐琪,2008)。

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生产经营、销售、后勤、售后服务等基本活动和人力资源、技术研究与开发、原材料采购、财务等辅助活动,它们共同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在这些环节中,只有一些特定节点的活动创造价值,可称为价值节点。企业的价值链是一个由许多“联系点”居间联结的相互依赖系统或活动网络。这些联系点的作用通常影响企业进行各种活动的成本高低或效益大小。为发展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将价值链看作一个系统而非个别活动的总和;价值链的联系点要发挥功能,也需要各种活动相互配合。将企业价值链的分析视角拓展到行业或产业层面,可观察行业价值链或产业价值链,或称“价值体系”,其包含满足企业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提供价值链所需原料、零件、设备和采购等服务)、完成价值链活动的营销渠道和最后的客户。迈克尔?波特认为,价值链能否有效运转,关系到企业能否建立竞争优势;价值链是企业了解成本优势的工具,会提高企业在客户心中的特色(迈克尔?波特,1997)。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虽然是基于制造业研究提出的,但将其拓展到关于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也是富有价值的。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思维强调的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有明显的共通之处。如供应链和价值链思维都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都强调对产业上中下游之间价值增值活动的有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思维都重视产业上中下游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在考虑产业形态和组织方式时,都突破了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界限,体现了跨越产业边界的产业融合发展理念。

3.微观―中观―宏观维度

从微观层面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表现为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农业经营方式转型。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迅速推进,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为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迅速崛起,都是从微观层面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结果。

从中观层面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产业层面农业分工分业的迅速深化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如许多地方农户将农机服务、植保服务、农资配送或农产品流通服务外包,许多农民合作社也是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重要供应商。第二是区域层面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导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乃至农业产业组织之间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化,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和农业区域专业化,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等(姜长云,2011)。

从宏观层面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可结合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区域结构转变进一步分析。农业服务化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化,也是宏观层面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表征。所谓农业服务化,即生产性服务业在农业产业链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迅速凸显;在农业产业链增加值构成中,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占比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即按照产业化方向,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4.结构―效率―竞争力―可持续性维度

从结构视角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可主要围绕两个层面来展开。一是从品质结构或同种产品的数量、质量关系来看,农业发展是以追求产量增长为主还是以追求质量提高为主,抑或数量质量并重?当然,此处的农产品质量也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营养化、安全化、功能化和美食化、方便化、个性化等体验化内容。农产品品牌作为其生产者或经销商赋予其的名称和标志,往往基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规则化认知,是能给农产品供给者带来溢价和价值增值的无形资产。对农产品品牌的追求,是追求农产品质量的高级形式。二是从产品结构或不同品种、品类关系来看,有口粮―谷物―粮食―非粮食物―非食物农产品的关系。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推进,特别是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两个方面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都会经历内涵日益丰富、深度和广度迅速加大、难度明显增加的过程,甚至社会对农业功能的需求日益由生产功能拓展到生活、生态、文化功能,衡量社会的农业需求不仅要重视农产品需求,还要日益重视对农业提供生活、生态、文化价值的需求。

从效率视角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仅要求农业发展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要求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得到利用。单要素生产率(如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比较容易理解,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深入研究较多,在此不需赘述。全要素生产率系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水平既定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蔡?p,2015)。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大致有3个,一是通过推进创新技术产业化等,提高技术效率;二是加快技术进步;三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重新?m合,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沈坤荣,2016)。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也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经济增长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二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相对于单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更为综合、准确地反映生产活动的效率。但由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困难和复杂性,单要素生产率也是农业效率的重要测量指标。而且,将单要素生产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结合起来,能够更为及时、动态地观察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在一国或地区内部,农业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资源竞争能力。在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农业效率的提高,赶不上工业、服务业效率提高的步伐,往往是农业陷入萧条、衰败的重要原因。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6

关键字:农业技术;社会变迁;农业现代化;启发

引言:社会变迁的含义很多,一些社会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旧的、和谐稳定的社会向着一个新的、和谐稳定的社会转变的过程,社会变迁的一般形式是:一个部门首先发生改变,然后连锁带动其他部门转变。改革也是一种社会变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对生产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对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从而连锁带动着社会变迁,因此经济史也越来越重视农业技术的发展研究。

一.社会变迁相关理论

社会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实现进步,社会的结构、意识形态产生了改变,从而实现了社会变迁。社会变迁的内容包括了社会的结构、制度、社会组织等相关因素的改变,还包括人口与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变迁的形式有爆发式、急剧性的,也有缓慢、渐进式的。

我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了很多次社会变迁,春秋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清末封建社会的逐渐衰败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包括现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都属于不同形式的社会变迁。任何一种社会变迁的因素都是复杂多样的,例如:

1.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明应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人们可以创造更多

的社会财富,通过影响经济基础而对社会上层建筑产生极大的影响,社会要不断调整制度、体制来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变迁。

2.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的性质、结构与稳定性可以对社会发展过程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政治制度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引起社会变迁,例如,近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政治制度变革,从而直接引起了社会变迁。

3.社会价值观

人在社会中都会受具体社会价值观导向的影响,价值观的变化是整个社会无声的变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发社会变迁。

4.人口

人口的结构、分布变化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中国通过数次人口迁徙而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从关中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转变,进而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现代社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也是人口分布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现象。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或多或少影响着社会变迁,但根本还是通过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影响着社会的变迁,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会波及到社会经济形态,从而改变着社会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原有生产关系的发展突破,特别是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促进了社会阶级、劳动分化与分工,从而实现了社会结构的改变,进而实现了社会变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此,研究农业发展变化对研究我国社会变迁有着重要意义,而生产工具作为生产力的三要素之一,决定着生产力进步发展,对农业技术发展的研究是经济史研究的重点,对社会发展史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二.历史变迁农业技术因素相关研究

新的技术从产生到推广,可以使人们提高劳动效率,不仅是劳动者的选择,也是社会的选择。人类的技术积累越来越多,那么对自然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强,例如原始社会后期,当手工业技术与农牧业技术给当时人类创造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限度,导致剩余财富的出现,逐渐形成贫富差距从而形成了阶级。阶级的形成使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进入了奴隶社会,产生了国家。而国家这一庞大体系的维持就需要很多物质财富,在古代社会,农业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奴隶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手段,通过改进生产方式与生产工具,来提高生产率,促进奴隶制社会的繁荣发展,进而为以后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

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技术影响社会变革的事件很多,下面就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中两次深刻的社会大变革讨论,来解释农业技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1.中国春秋时期社会变革

西周王朝后期,经济不断繁荣,生产力不断发展,奴隶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西周结束后

中国进入了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崩溃、封建社会萌芽、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意识形态剧烈变化的时期,我们通过生产力发展研究就可以分析出这种社会变更的必然性。

首先,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变更,在春秋时期,政权下移、王权削弱,从春秋初期周天子权力下放到诸侯王公,到春秋后期诸侯王公权力下放到卿大夫,都是春秋时期权力阶级更迭的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官僚制度也逐渐推行,国家机构进一步变化,郡县制的实行,国君权力进一步强化等。这一系列渐进的变化最终导致了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下面分析这种现象的历史必然性。西周后期,青铜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青铜工具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运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特别是在春秋时期铁器与牛耕技术的发明与推广,更是使得农业生产提高了数倍。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力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极大增加了耕地面积,农业产品产量显著提高,社会剩余财富得到积累。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与工商业发展,社会允许买卖私田,自由农大量增加。而拥有大量私田的奴隶主们为了提高农业收入,逐步采用了新的收租、地租等剥削方式,进而形成了封建剥削制度。由于土地量增加,一些自耕农也雇佣其他人来耕种,逐步实现从富农到地主的转变,这种封建关系不断发展,很多诸侯国通过承认私有合法性,来改革田制。

生产关系的改变,也影响了社会阶级,社会中出现了新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新兴阶级在经济生活中的优势逐渐带来了政治上的支配地位,这就为春秋后期政治巨变打下了阶级基础。地方经济的发展,诸侯国势力不断扩大,周天子经济、军事实力逐渐弱化,丧失了“天子”应有的权力与地位。诸侯国间为了争夺地盘不断发生战争,与此同时,奴隶主与奴隶、奴隶制与新兴的封建制度矛盾逐渐尖锐,国人暴动、奴隶逃亡等人民群众斗争事件不断冲击着上层建筑,原有的生产关系进一步动摇,人们思想意识得到了极大改变,追求金钱,追求物质生活,商人、地主阶级的政治愿望逐渐得到实现,周朝以宗法维系的社会结构被以金钱、土地维系的社会结构所代替,这就是春秋时期政治变化的最终结果。

2.欧洲中世纪农业革命

欧洲在中世纪层发生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直接为工业革命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促进了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也是欧洲领先世界的实际起点。欧洲农业革命首先体现在农业技术进步上。

欧洲农业技术进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阶段是从14世纪晚期到16世纪初,这是农业生产恢复、调整并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农业技术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一定进步的时期。第二阶段从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这是欧洲特别是西北欧的荷兰、英国发生所谓“早期农业革命”的时期,农业和农业技术在这一阶段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第一时期属于农业革命的准备期,农业技术虽然没有明显提高,但是在各个方面都有所进步,这一时期产生的三圃制、四圃制极大增加了土地面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特别是灌溉技术的推广、灌溉设施的完善,使得很多欧洲低地国家获得了更多耕地,从而获得更多农产品。到了15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很多新的农业工具:例如,短柄镰刀的使用,极大提高了麦穗收割效率,并且还促进了麦秆的循环再利用,尤其是双轮犁的发明,有规律的轮作制取代强迫休耕制。农业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带来了生产力的变革。这些变化虽然是缓慢进行,但是个体小农经济逐渐代替了封建的庄园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在逐渐转移,农业资本主义关系在逐渐显现,后来逐渐实现了农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转换。

三.带来的启示

这些历史发展事件说明:新的生产力冲击之下,不可避免得要产生政治制度的改变,例如春秋时期的政治变化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新的生产力发展,而新生产力发展是建立在铁器、牛耕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农业技术诞生基础上;欧洲工业革命本质上也是建立在农业技术基础之上。这也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制度的变革,从而实现了社会变迁。

通过这些经济发展史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农业技术在世界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现阶段,虽然我国在加大工业化建设,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不能忽视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农业发展,对处理好现阶段稳定与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对我国的意义是巨大的。

农业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应该注重农业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发展科技农业,通过技术的政治化运作来解决目前的土地流转、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融资等一系列问题;市场化农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农业不是高附加值的产业,要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实现农民由身份农民到职业农民的转变。农业生产领域技术化推广之后,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工业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处理好社会发展的平衡:让农民接受工业化的意识、理念、生活态度等,对农业的时间、准则、分工协作等进行现代化规范,不断调节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农业发展史始终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农业技术的研究则对深入了解农业发展有着很大帮助作用。由研究可以看出,农业技术通过影响生产力而促进社会变迁,我们应该推进科技化农业建设,通过新型农业建设来推动现阶段社会主义转型进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张丽:《关于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探讨》,(南京]《中国农史)1999年第2期.

[2]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169页.

[3]邵法焕.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趋势[J].农村经济,2005(9).

[4]王风丽.浅析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思路[J].现代企业文化,2009(24).

吴布林,男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支持政策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2解释变量。农业机械的使用目的直接决定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选择。改革开放前,农业机械以规模经济技术因素投入。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其增加的因素显然不同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成为一般的资本品,私人投资成为主体,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目的是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活舒适性。因而,农民的收入等个体因素均会对农业机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里设定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成本以及单位面积作业收入不变,综合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

(1)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本文以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均经营耕地面积(pFL)来反映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据有些研究和作者的调查表明,地块平均大小(即耕地细碎化程度)比该指标还要小,更适合用在此处分析,但是系统的统计资料并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本文借pFL来反映土地经营规模,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地块间转移成本和交易成本。从农业机械发展的总量上看,一些学者预计的由于受到户营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似乎并没有出现,其中原因值得研究,难道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背离基本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自然规律”?

(2)农民受教育水平。本文使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反映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对新技术和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快,更易于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的提高,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经济指标,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推动着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更加有经济能力投资购置农业机械来开展服务,获得过多的收入。

(4)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这里取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Fip)来反映其影响,该指数越高,农民增加农业机械投资的可能性会越少。

(5)劳动力转移数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越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力越大,本文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RLt)来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6)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文中采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即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所有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间的比例这一相对数值来比较研究农业劳动报酬的差别。同时,对其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7)有关政策的变化。虽然1983年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已按照市场化运行,但是农业机械作业所需的柴油、生产所需的钢材等原材料还维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双轨制状态,因此,该时期内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还维持以物资调拨、平价供应隐性补贴的形式。补贴数据与力度无法按照经济指标来获取统计数据。而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资金分散杂乱,本文认为,此研究期间的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变,本文以1995年为界线设立政策变化虚拟变量(D1)进行检验。

除上述因素外,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如GDp的增加,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和作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政府采取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与农民人均收入的高度线性相关性,这里仅以RpFi变量进行考察,以避免引进严重的多重共线;国家整体水平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使更多品种型号和更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得以设计生产,农业生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研发方面的投人数据如R&D投入强度没有相关历史统计对比,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滞后期难以量化,故本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归入随机误差项。

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研究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以上解释变量因素可能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其水平,以及它们中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首先对亩均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pam)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过取滞后期m=1,2,6分别检验,可以看出,pam不是引起Cap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Cap是引起pam变化的Granger原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宜排除Cap。本文采用了普通多元线性单方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二)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异方差自相关一致协方差方法校正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除了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这两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1%和5%的显著水平。但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这一变量的符号与预期并不一致。

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RLt)的显著影响,且都有正向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收入提高了,一方面代表着农民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农民租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农田劳动的愿望也会随之增强,而且也更具有经济的负担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的农民有经济能力购置更多的农业机械为自己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赚取更多收入。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在相对稳定耕地上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受到农业机械销售价格水平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机械价格越高,租用农业机械的价格也会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对其反应越敏感,会较少购置和租用农业机械,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因此,价格水平(Fip)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也相一致。

3从理论和经验认识上看,农民文化水平(pFe)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购置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但从估计结果看,这一影响不很显著;同样不很显著的还有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理论认为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越高。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越高,会从根本上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但估计结果仅在10%的水平显著。

4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与理论预期方向不相一致的一个变量,也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的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观点似乎矛盾。但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机械功用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性。因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一方面为他人提供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主要是农民自购自用,有的兼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因此。这一结果说明农业机械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已经出现。

5本文对于政策变化(D1)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也是显著的,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四、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与对相关政策的启示一并总结如下:

第一。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二,农业机械的价格水平还是影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直接补贴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存量水平,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目前不应将小型的行走动力机械纳入补贴范围,通过下面的结论会更清楚其中原因。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于现代化农业的经济运行来说就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了。本文将着眼于新形势下该如何发展农业经济这个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实行相应的措施来找到解决该问题,以此使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关于农业经济发展面临问题的分析

1.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目前对于我国来说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就属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根基较为薄弱了。当下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农业经济基础设施跟不上节奏的问题,我国目前的绝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都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其中大部分都超过了使用期限,并且不能够适应天气季节的变化所带来的恶性影响,很多农业基础设备都已经出现了配套不齐,年久失修,功能衰退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农业抗灾能力衰退,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另一大问题是过时的农业生产方式。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类似于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不足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与规模化的生产标准线不合,大多数农业生产方式还传承着劳动力无限供给式这种极为传统的经济模式,乡镇企业通常对农村生产较为原始的工业制品,这导致了低下的生产效率和薄弱的市场竞争力。

1.3农业资源态势不佳

与此同时,农业资源态势不佳也是导致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又一大问题。我国农业经济一直以来都是沿袭着传统模式走着粗放型增长的道路,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但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农业资源的环境压力日益增长,使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我们必须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发展现代农业经济。

2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

对于新形势下来发展农业经济来说,根源还是要让农业经济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农村经济发展以农村基础设施为基石,为了使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农业经济基础得到改善,就必须对当前的现有农业科技体制进行变革,不断改进农业科研的体系,激励公司把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创办起来,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另外还得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技术创新投资环境,让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得到开发,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速度,推行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的项目,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2.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让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彻底转变,这对农业经济发展来说非常必要。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把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是目前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必由之路。想要让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得到更好的转变,必须做好以下四点:农业发展目标要从单一化变成多元化,让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续航;向集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方向转变,着眼于建设农产品的质量与档次;向农业发展多功能转变,加速农业发展的进程;向农业发展的生态化转变,使农业经济的品质更优,更安全环保。我们要使农村生产力和现代化农业得到繁荣,切实增加农业经济收入,这样才能达成农业经营产业化,产业经营工业化、农民参与工人化的宗旨。要对症下药,对问题的症结实行适当措施,加快发展粮食综合生产力,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使农业增长方式完成改革。我们应用现代化的观念和物质条件以及技术促进农业发展,让农业生产机械化成为现实,改进以人为主的农业方式。

2.3改善农业资源紧缺态势

我们只有完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农业资源充足起来不再紧缺,才能够实现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只有把自己所有的资源优势充分的加以利用,以有限的农业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以及满足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的需要,让我国摒弃资源消耗型的缺陷,从而发展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性社会,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受到的限制更少,才能让农业资源紧缺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9

关键词:转变方式;农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733214

1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最基础的产业。现阶段的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加快转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技术密集型以及资金密集型转变。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

2.1体制约束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逐渐突显出来。这种手工或半手工的生产形势与社会化大生产有极大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长期以来的二元社会体制,使得我国三农受到社会的歧视。农业经济体制受到行政干预较多,甚至很多地区农民的经营方式也要受到政府的管制,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采取合适的种植方式,而是要求统一种植或者养殖的模式,结果适得其反,反而给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阻碍作用。

2.2资本约束

资本约束主要针对物力和人力资本的约束。物力资本约束指的是缺乏资金的投入,农业本来就是弱势产业,加上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小,加深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人力资本约束主要体现在农村的教育上,由于家庭困难,很多学生受教育程度较低,即便有几个大学生由于农村条件艰苦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村的人力资本难以积累,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3技术约束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市场由国内延伸到国外,面对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为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提高生产效率。但是目前我国受制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速度非常慢,并且创新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新技术,农业技术创新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不利于我国参与世界农业的竞争。

3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3.1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应当加强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还应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入,可以通过采取优惠政策从而将城市资金引导到农业发展中来。我国的财政具备这个能力,并且目前的我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

3.2保障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应全力保障农村的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学生受教育程度,发挥农村人力资本优势。对于农民应当定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从而帮助农民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掌握一些实用的农业技能,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另外,还应不断改善农村的工作环境以及提高工作待遇,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高文化、高水平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到农村基层工作岗位。

3.3加强农业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尤其是做好优质、高效的农作物技术以及新品种的选择培育等方面研发工作。还应当加强对农业资源节约和环保技术的创新,在有限的资源里发挥出最大的利用价值,同时做好环境保护,这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也是急需的一项技术。

3.4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更好地适应市场、应对竞争的必要保证,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需要做到:调整农业结构。将优势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向高尖端方向发展;做好市场主体建设。现阶段农户都是分散经营的模式,为了赢得竞争优势,需要大力培养龙头企业,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打造农业产业园区这三种市场主体;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3.5制定完善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配套政策

要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生产,必须扩大农户的生产组织规模。现阶段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农户间的联合,走组织化的道路。另外,完善农村管理体制,其核心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干预,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对农民的服务。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改革,核心是改革农民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制度。

参考文献

[1]赵琨.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

农业发展的变化篇10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无论从装备水平、作业水平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经济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的特点,农业机械化发展从起步到现在被划分为4个不同阶段。与此相适应,可以把农业机械化的制度变迁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制度变迁阶段;以体制转换为背景的制度变迁阶段;以市场和技术进步为导向的制度变迁阶段;行政和市场互相促进的制度变迁阶段。在每个不同的阶段,制度安排的内容、制度变迁的特征和效果、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适应程度也各不相同。

1.1分阶段农机化制度安排特点

1.1.1以计划经济为背景的制度变迁阶段(1949-1980年)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制定统一的农业生产计划和粮食购销计划,生产资料全部为国家或集体所有,农民没有生产经营自。解放前,旧的制度就已经全被废除,不存在与新的土地制度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制度安排。在当时的经济环境和体制下,农业机械化所有的制度安排几乎都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的。因此,农业机械化制度安排是完全以国家为制度供给者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农民对于所有的制度必须接受。这样的制度安排优点在于缩短了制度的导入期,一定意义上节省了制度变迁的成本(或者说制度创新的成本,因为不存在新旧制度更替的问题)。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制度完全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进行供给,当制度供给者的偏好与生产者不一致时,会大大削弱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虽然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应当是制度的需求者,但由于其自主经营权的缺失,在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中,政府兼具了制度供给者和制度需求者的双重身份,从而导致了制度变迁中的效率缺失。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政府出于快速恢复和发展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考虑,提出到1980年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就脱离了当时我国的生产实际。

1.1.2以机制转换为背景的制度变迁阶段(1980-1994年)

从1980年开始,所有的农业机械化制度安排都是服从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局,并以其为背景展开的。从发展目标的制定上来看,政府作为制度供给主体,对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更加关心,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角度进行新的制度安排。农民作为拥有自主经营权利的生产主体的利益,受到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所有制度内容都是围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这一目标,以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加大科研力度、加强对农机人员的培训为主。制度变迁的方式虽然还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较之于前一个时期,相对缓和,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新旧制度互相重合,逐渐替代。

1.1.3以市场和技术进步为导向的制度变迁阶段(1994-2004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制度安排呈现出明显的渐进式、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从制度需求的主体来看,虽然国家和农民仍同时作为制度的需求主体存在,但农民的主体地位上升显著。这是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中,把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和改变“二元制”的城乡结构上升到很重要的高度,农民的利益受到重视的结果。从制度的供给主体来看,也改变了原来政府作为唯一制度供给者的状况,政府的作用被显著弱化,凭借市场调节和技术进步需求的自发式、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但后来的发展证明,由于单个农户生产规模小,农业合作组织发育滞后,单个农户还不具备在市场中以独立主体存在的条件。同时,农业的生产特点也决定了把农业全部推向市场对农业的发展不是最有利的状态。因此,国家在21世纪初重新调整了农业机械化制度安排重心,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上升的轨道。

1.1.4行政与市场互相补充的农机化制度变迁阶段(2004-)

从2004年开始,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与高度有效的农机化制度安排有直接关系,这阶段农机化制度安排的特点较前几个阶段相比,有着明显的变化。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规定“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2004年,中央财政拨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000万元;2005年,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对象、标准和种类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这一阶段,我国农机化制度变迁出现了模式上的、质的变化。从制度需求的主体来看,仍然具有农民和国家双重主体的特征;但从制度供给的主体来看,政府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再一次被突出,制度的供给能力也明显增强。与计划经济阶段不同的是,农业机械化制度安排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各项制度的实施也是通过引导和促进的手段。从制度的内容上来看,针对性强的细化制度增多,泛泛规定、缺乏实际操作性的宏观制度相对减少。新的农机化制度强调了国家宏观管理与服务的职能,既增强了规范性,又突出了灵活性,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情况适应更好。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市场导向作用是显著的,但这并不是说仅在市场机制下就能健康发展,不需要国家行政的和法制的手段。从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实际历程就能看出,在农机化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中,行政与市场的作用是不分伯仲的。市场能够增进公平,有效的行政管理则能最大限度地弱化市场的无效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2农机化制度安排系统辨识

在第1阶段(1949-1980年),我国农机化制度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农机具改良及农机生产经营方面。由于农民缺乏生产自主经营权,政府既是农机化制度的需求主体,又是制度的供给主体。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注定了农机化制度的变迁方式只能是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从第2阶段(1980-1994年)开始,农机化制度安排的内容发生明显变化,以农机科研和推广为重点的制度不断出台。经过第1个阶段的发展,旧式农机具经过改造基本适应了当时农艺上的要求,通过农机具改良带动农业生产利益增长和效率改进的效果发展空间相当有限,只有依靠革命式的技术创新,才能为农机化发展构筑新的上升通道,而技术创新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前提。因此,从第2阶段开始,农机化制度变迁虽然还是以政府作为单一的制度供给主体,但制度变迁的方式则有了很大的进步,由原来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结合的方向前进。这一转变主要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农民作为具有一定生产自的主体,在制度需求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在第3阶段(1994-2004年)、第4阶段(2004-)农机制度供给主体和农机制度需求主体仍然是政府+农民的双重主体模式,但在不同阶段二者的主体地位不同。第3阶段以市场经济确定为背景,政府减少了对农机化发展的干预,因此制度的供给和投入也减弱,使农机化的发展速度一度放缓。第4阶段,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工业产能的迅速扩张,有能力回报农业,政府适时调整了农机化制度安排的内容,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通过政府农业机械化制度供给能力及投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呈现加速上扬的势头。

2农机化综合发展水平与农机化制度变迁全阶段协调分析

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总体趋势是向上的。全国农机总动力水平变动趋势图配合我国农机装备总动力4年移动平均发展趋势线,农机装备总动力的上升趋势是较为平稳的,实际增长曲线与趋势线拟合较好。这说明,我国农机化发展是处于基本按照既定目标、无冒进也无停滞的有效制度变迁状态。在1980年以后,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动力水平一直是稳步上升,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成功实现了对农业劳动力的解放和劳动替代。图51952-2011年全国劳动人口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动图伴随着对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农业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程度不断提高。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已经达到59%,黑龙江等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则在2010年就已达到了85%。我国农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技术进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发展过程中,速度的快慢则更多受制度安排的影响。在1995年开始的市场化改革之后,国家对农机化的扶持力量被削弱,虽然技术仍在进步,但制度的作用明显强于技术的影响,导致农机化水平的滞后性下跌。这一局面在2004年之后得以扭转,2007年是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我国进入了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农机化的发展目标与初级阶段有着明显的区别。中级阶段以前,农机化的发展目标是单纯提高种植业的耕种收水平为主;进入中级阶段之后,除了要提高种植业的全过程机械化,还要注意增效节能的农机技术的开发,重视农机化过程中的保护性耕作问题,重视除了种植业之外的牧副渔业的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重视农机化生产的标准化问题[9]。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涵盖农机生产与经营、农机修配、农机投入、农机科研、农机质量监管、农机示范推广及农机教育培训等多层次、系统化的农机化制度体系。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