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3:50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篇1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发展趋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997-0668(2008)0210046-04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

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

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

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极低。中国、印尼、缅甸等亚洲国家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用0.05-0.1卡的热量,可以生产1卡热量的食物;而美国现代化农业则需0.2-0.5卡的热量,才能生产1卡热量的玉米、大豆、花生等等。美国人吃1罐只有270卡热量的罐头玉米,是用2800卡热量生产的。

(四)大量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

例如,美国衣阿华州大泉盆地(BigSpringBasin)从1958年至1983年这25年中,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及时准确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做到及时防治,既节省农药,又减少粮食损失。计算机在饲料配制、优化施肥、作物产量预报、渔业捕捞以及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农业资源,预报自然灾害,也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气象卫星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将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从80年代以来,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部1994年开始筹建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已初具规模,已有1000多个县入网。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大多数县配备了微机用于信息管理。全国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效果。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的"小麦管理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可使小麦增产6%-25%,降低成本4%-8%,增加效益15%-30%;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的"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使我国草地的资源管理由过去常规方法上百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只需7天即可完成,经3年运行,节约经费1669万元;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所研究的"农业专家系统"能指导农民科学育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已在二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增产粮食13.5亿公斤,棉花35万担,节肥34万吨。南京经济学院研制的"粮食预警预报系统"可显示我国1959-2020年期间粮食生产、消费的中长期趋势,并可提供对产销缺口进行平衡调整的几种可选方案。

节约农业资源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是核心内容。农业资源,例如土壤、气候、植物和水等是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而且不断地变化的自然资源。要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就必须掌握它们的分布、性质及其利用的变化,并取得现时性资料,这用常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只有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模拟模型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才有可能及时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现时性的环境资料,并为领导或经营者提供决策咨询方案,以提高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据预测,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变量播种机和变量施肥机等,重大农业灾害的程度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农民在每亩田的农活用工量可望从目前的10个左右降至1-2个,种子和化肥的使用量将减少30%-50%,产量却提高10%-30%,其结果必然是农民在轻松劳作的同时,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

(四)生态农业大发展

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生态科学和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保持大农业稳定发展。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Barbara・ward(1914-1981)很早以前就认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将种植水稻和养畜、养鱼结合,充分利用土地和生物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作法十分欣赏,而且提出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观点:"唯一能够生产足够粮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方式,是将所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实行双作和三作。"由此可见,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间作、套作、混作、轮作,施用粪肥、厩肥、绿肥,实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土地,精耕这是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美国31个州存在着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农业工人的健康也造成直接的危害。美国农业工人伤亡率仅次于建筑业、采矿业,被列为三大危险行业之一。

(五)美国现代的养畜业,特别是肉牛饲养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处肉牛育肥场;其中200处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鉴于高度集中饲养,厩肥处理十分困难,造成了很大的空中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高度集中饲养,用水量也十分集中,造成一些地区采水过量,水源日趋枯竭。美国肉牛育肥场集中的中西部和西部各州,主要依靠横跨8个州、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地下蓄水层供水,现在其中3个州的地下水已开采了一半,如此长期不断采水,蓄水层早晚有枯竭之虞。美国现代化大规模集中饲养肉牛,不得不用多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和刺激生长。例如,组织代谢类固醇可以使肉牛增生5%一20%,提高饲料利用率5%-12%,增加瘦肉率15%-25%,因此被广泛地采用。美国全国肉牛育肥场中,95%以上使用各种生长激素;1988年,全美的肉牛饲养场用了1500万磅的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人类食用了化学药物生产的肉类,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农业部也曾承认:"美国农业生产效率很高,但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当初没有充分意识到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给社会、环境和健康带来的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美国现代化农业暴露出的种种问题,经过有关方面多年的探索,认为唯一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逐渐恢复过去以生态系统渗入农业生产中的方式,也就是逐步推行"低投入可持续农业"(LowinputSustainableagriculture,简称"Lisa"-"丽莎")的生产方式。具体内容是:第一,充分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第二,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第三,有效地利用植物和动物内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潜力;第四,将种植业和养畜业最优化地结合起来;第五,注意节约和保存土壤、水、能源和生物学资源,等等。

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

综台运用高新技术发展智力农业"丽莎"的生产方式提出后,不但美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拨出专款作为研究和试验费用;并且在国家农业学术馆中,设立"丽莎情报中心"传播研究成果。不少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对"丽莎"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人们认识到时代愈进步、科学愈发达,农业生产就愈需要智力来运作。农业未来学家预测,目前太旱、太碱、太瘦、太湿的土地,将来都可以通过特殊先进技术,转变为良田沃野。以色列已经在过去一些无法耕作的土地上,利用滴灌技术栽培柑桔等各种作物,就是明证。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

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

细作等似乎落后,但是保证了农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技术,实际上是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作为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战略方针。

为了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农业,就必须抛弃原有的以大量消耗石油、化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遗传工程、生物技术为主的高技术方法。当今时代由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工程等学科的飞快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生物机能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人们对于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寄予很大希望。

遗传工程开始了人类首次涉足动植物机体内部的活动,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并具有内在的抗虫、抗病、抗逆、抗旱和自肥能力;也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在动物方面,运用遗传工程,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缩短生长期、妊娠期及增进家畜的各种性能。例如,将美洲驼和骆驼的基因互相移植,使新种具有两者的优点。

遗传工程还可以根据需要,使农牧产品产生某种特殊的品质(风味、色泽、酸甜度、营养价值等等)。科学家已经预见到,将来可以用遗传工程技术育成超级瘦肉型的肉猪、带有鹿肉风味(鹿肉在西方被视为野味之王)的牛肉。

人类目前主要粮食只有6种,科学家预见,到2025年,由于遗传工程的应用,可以增加到37种。这对于丰富人类食物的来源,解决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益减少的严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五)都市型的工厂化农业日趋成熟

自然农业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其生产的状况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21世纪,由于实现工厂化,通过运用先进科技,农业生产将摆脱或部分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车间"(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温室等)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地农业生产。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

用现代科技装备的工厂化农业,集成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等,其间作物的播种、生长、施肥、灌溉、环控等全过程都实现自动化,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准的"种植工厂"。"种植工厂"可以通过对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自然或开放的条件下,水、肥、土、热等很难控制,"种植工厂"则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环境的有关潜能。其次,良好的"工厂环境"为生物潜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使农作物的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等效率大大提高,形状、味道和颜色良好。此外,"种植工厂"还能够很大程度地发掘作物生产的时空潜力:一方面,作物可种植时间得以延长,复种指数得以提高,部分或完全摆脱季节的限制,一些农作物可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另一方面,对温度、光照、供水和营养的有效控制,使作物平面、垂直的生产空间得以拓展,有的立柱栽培技术可增加数倍产量。

由于未来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未来对食物的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干净"和"营养"的标准。所谓"干净",是指食物不用化肥、农药生产,不用人工防腐剂、染色剂,不经辐射处理。所谓"营养",是指食物不但保存了最大营养价值,而且不经过长途运输,必须成熟后采收,保持一流鲜度。为了满足上述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农产品就必须当地生产、当地消费。

农产品长途运输不但降低品质,还要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大气乃至海洋的污染。不少农产品长途运输的包装材料,是不能"生物降解"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美国环境保护局资料,从1963年到1971年,美国消费的食物,按重量不过增加2.3%,但是,食物运输过程的大、小包装材料,按重量却增加了33%和39%,这就是增加了长途运输的结果。

目前美国已经出现所谓"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这种生产形态,就是企业将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内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产品的地区自给。

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因为"智能型农业工厂"不仅包括蔬菜、园艺花卉,还有畜禽、特种水产品生产以及微生物生产。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智能型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篇2

农业生物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增强农作物以及畜禽鱼的抗性、品质改良、提高产量和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物质等。其中以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运用最为重要,发展最快。根据统计资料,到2000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推广面积达4420万公顷,比1996年增长了25倍;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从1996年的6个增加到2000年的13个。这其中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广,达到了3030万公顷,占68%;其次为阿根廷,1000万公顷,占23%;加拿大300万公顷,占7%;我国为50万公顷,占1%。

根据有关专家的看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表现为:

——研究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加速。目前,农业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业已形成,并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有关专家预测,本世纪生物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将达到10%以上,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又将占相当的比重。世界银行下属机构预测世界范围内转基因作物产业的交易额为2000年20亿美元,2005年60亿美元,2010年200亿美元;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iSaaa)的预测则分别为30亿美元、80亿美元和280亿美元。

——研究方式集约化、规模化明显。在政府以及公共机构对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进行投资研究的同时,众多私有企业也开始注意到这一领域将是继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之后的又一个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点,私人公司已逐步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主体。以美国为例,民营机构1992年对这一领域的投资为5.95亿美元,而1999年则达到15亿美元。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生物技术企业领域的兼并和收购狂潮,并购金额从1997年的12.37亿美元陡然升至1999年的138亿美元。一些资产过百亿美元的巨型跨国公司由此形成,过去分散的研究基地也随之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

据业内人士分析,促成公司并购的原因,一方面是为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人员组合,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产业,小公司在资金、技术、以及抗风险能力上均难以独立对农业生物技术产品进行研发和推广。只有强强联手的大型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企业才能有效占领市场,与其它企业抗衡。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篇3

abstract:economicglobalization'shistoriccourse,willaffectourcountryeconomyprofoundlymanyaspects.ourcountrytakesalargeagriculturalnationbutnon-agriculturepowerfulnation,agriculturemodernization'stendencyshouldhavecomprehensivelyregardingthepresentworld,thecorrectunderstanding.thiscanenhancestrongpointsandavoidweaknesses,isclearaboutourcountryagriculturemodernizationthegeneralandspecificpolicies.thisarticleonaspectsandsoonintelligenceagriculture,fineagriculture,informationagriculture,ecologicalagriculturehasonlymadesomediscussions,takethisasthepolicy,theplandecisionmakersprovidessometheoryreference.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一、美国农业发展的教训

以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以美国为典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越发显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危机。

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工业生产十分相似,即投入一定数量的物质和技术,产出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有的美国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采矿作业十分相似,即从土地中榨取、剥夺而且带来破坏;以长期和未来的损害换取短期和眼前的利益。建立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这两大支柱上的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变种,因而发生在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也都在现代化农业中出现;由于农业生产空间广袤,因而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其主要问题是:

(一)破坏土壤,加速地力衰竭土壤是有“生命”的物体,如果使用得当,土壤会愈来愈肥沃;反之,会愈来愈衰竭。美国现代化农业大面积的连年单作,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加上长期的机械耕作,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流失现象。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美国衣阿华州的土壤原来十分肥沃,经过长期的现代化农业的运作,损失了一半的表土。平均来说,衣阿华州农民每生产一蒲式耳(每蒲式耳为35.238升)的玉米,要流失一蒲式耳的表土,种植大豆损失表土更多。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6英尺,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6寸,其余的,都在冲刷过程中流失。据专家估计,美国由于土壤流失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虽然50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防止土壤冲刷,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是,由于现代化农业造成土壤破坏的根源没有消除,因此,一切治标措施都收效不大。

(二)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不论在作物和家畜方面都是如此。美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往往只使用少数的几个品种,而过去的传统农业则使用众多的本地品种。减少遗传的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病虫害爆发,由于品种的单一可能全军覆没。1970年美国玉米叶枯病,使全美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就是因为所有种子都是来自一个易感叶枯病的品种。

(三)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国现代化农业是典型的“能源集约农业”,美国每人一年中消费的食物,是用1吨汽油生产的,如果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能源集约农业生产方式,那么占全球目前消耗量50%的汽油要用来生产食物,全球的石油储备在15年内就要告罄。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篇4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空间非均衡;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7-0145-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7.018

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要求中国农业现代化能够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起到大力支持作用,走出一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于其他“三化”的发展,因此,在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等,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表现最为突出[1-2]。准确掌握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分布特征和长期演进趋势及规律,不仅是科学制定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也可以为中国今后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翔实的理论依据。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相关话题已经成为了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农业现代化与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3-4]。中国学者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结论,经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从研究视角和方法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辛岭等[2]从农业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而定量测算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指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周迪等[5]则在辛岭等[2]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且分析了中国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和演变特征。也有学者基于灰色优势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趋势分析[6]。第二类:从理论上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夏春萍等[7]、周战强等[8]、陈锡文[9]通过对“三化”发展的现状和理论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协调统一发展;徐大伟等[10]则利用协同效应与机制设计理论,针对“三化”同步的内在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且指出“三化”需要同步发展。尹成杰[11]则认为要坚持把农业现代化建设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牢牢把握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色;也有学者认为“三化”发展须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12]。第三类,通过实证方法,阐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吴振明[13]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王贝[14]对中国“三化”之间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协整检验,分析了中国“三化”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内相互影响关系。

钟水映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7期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三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发展政策,而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及其演进过程,国内鲜有学者对其进行分析。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补充:第一,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村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维度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客观分析方法――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用该指数衡量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第二,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计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同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解,从而揭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构成及其来源;第三,运用了markov链方法考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演进过程。

1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多维度去识别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测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是目前中国尚未形成相对统一和相对完整的用来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学者们对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辛岭等[2],周迪等[5]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李丽纯[6]则从收益和成本两个角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综合性、重点性、可行性、代表性、动态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重点参考了辛岭等[2],周迪等[5]的研究成果。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态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其中,农业投入水平方面,主要从动力、水利灌溉、化肥、资金、技术人员等角度出发,选取单位耕地面积总动力数、有效灌溉面积比、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劳均财政支农投入、农业技术人员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产出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产技术和人均收入角度出发,选取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人均GDp、农业增加值比重等指标进行衡量。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改进农业生产、生活设施的角度出发,选取人均粮食产量、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用电量、人均住房面积、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进行考察。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农业生态改善角度出发,选取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等指标进行衡量。最终构建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水平X17森林覆盖率%X18水土流失治理率%X19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面积占比%X20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占比%2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1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与思路

熵(entropy)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0年提出,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各指标数据集合所提供的某种信息熵值的大小,客观地确定各指标权重的赋权方法,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主观因素在确定权重时产生的影响。熵权综合指数法的理论建模步骤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依次为建立决策矩阵、决策矩阵标准化、计算特征比重和信息熵值、定义差异系数与确定熵权以及计算综合指数。由于熵权综合指数法应用极其广泛,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详细的建模步骤读者可以参考苏静[15]一文。

2.2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方法

Dagum基尼系数是DagumC在1997年提出。在考察空间非均衡问题上具有其非常独特的优势,已经有不少学者将该方法运用到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16-17]。Dagum基尼系数的定义如公式(1)所示:

G=∑kj=1∑kh=1∑nji=1∑nhr=1|yji-yhr|2μn2(1)

其中,yji(yhr)表示j(h)地区内任意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μ表示全国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n表示考察对象的总个数,k表示划分的地区数,nj(nh)表示j(h)地区内省份的个数。在计算Dagum基尼系数之前,还需要对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平均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如公式(2)所示:

Y―l≤Y―h≤…Y―j≤…Y―k(2)

按照Dagum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可以将基尼系数分解成三个部分,分别为:地区间差距的贡献Gnb,地区内差距的贡献Gw以及超变密度的贡献Gt,且满足:G=Gw+Gnb+Gt。

2.3markov链方法

markov链方法是通过构造markov转移矩阵,描述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其基本原理:markov链是一个随机过程{X(t),t∈t}的状态空间,假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只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有关,与n无关,就可以得到时齐的markov链[18-19],如公式(3)所示:

p{Xn+1=j|X0=i0,X1=i1,X2=i2…,Xn-1=in-1,Xn

=i}=p{Xn+1=j|Xn=i}(3)

如果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n种类型,通过markov链就可以得到一个n×n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p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满足pij≥0,ij∈n,∑j∈npij=1,ij∈n。markov链分析过程中,重点就是求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中的每一种状态转移概率pij,根据最大似然估计可以得到pij=nijni。nij表示考察期内由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i转移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j的出现次数,ni表示第i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出现的总次数。markov链分析当中,下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判断markov链的平稳分布,假设markov链中Yt为1×L的行向量,表示t时期考察变量的分布状态概率矩阵,如果满足Yt+s×ps=Yt,则说明markov链服从平稳分布,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Yt的稳态分布Y。

2.4数据来源与区域划分

本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国泰安、中经网等数据库资源。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考察的时间跨度为1997-2013年。截面单元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同时,考虑到分地区讨论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采用了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

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来源为了进一步刻画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笔者根据Dagum在1997年提出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分别计算出1997-201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基尼系数,并且进一步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进行分解,同时测算出中国三大地区的基尼系数,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3.1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及其演变趋势

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发现,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演变趋势。具体来看,总体差距由1997年0.2442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2824,而2002年开始又转为下降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极小值0.2539。随后开始上下波动,并且在2011年达到最小值为0.2420,2013年则上升到0.2541。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年均上升0.25%。

3.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2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2可以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下降表2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趋势。具体来看,在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内差距一直呈现出上下波动趋势,由1997年0.0871上升到2002年达到最大值0.1331,而2002年之后,则不停的上下波动,2013年达到0.1320。中部地区内差距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0.2109波动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205,然后逐渐下降至2005年的0.1419达到最小值,下降幅度达到33.25%。这主要是因为河南、山西、湖南等省份在1997-2005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出现较大提高,与其他中部省份的差距逐渐减小。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由2006年的0.1452小幅度上升到2013年的0.1637(除了2008年之外)。这主要因为吉林、江西、山西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此期间发展较慢,与其他中部省份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中部地区内差距有所提升。西部地区内差距变化趋势跟中部地区较为类似,其地区内差距的演变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7-2006年,地区内差距由1997年的0.2126先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大值0.2179(除了1998年之外)。随后不断下降,在2006年达到0.1554,相比1997年而言,2006年下降幅度达到26.90%。这主要是因为宁夏、、四川等省份在1997-2006年之间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其他西部省份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从而使得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下降。第二阶段从2007-2013年,西部地区内差距呈微弱的上下波动趋势,2010年达到最小值0.1464,图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基尼系数的演变趋势

而2013年又上升至0.1720。这主要是因为青海、发展水平较快,而贵州、广西等省份发展较慢,从而到导致西部地区内差距有所上升。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上升2.63%,而中部、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年均分别下降1.57%、1.32%。

3.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图3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及其演变趋势,从图3可以发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差距较为明显,从总体上来看,东西部地区间差距最大,其次是中西部地区间差距,而东中部地区间差距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东中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0.1773,波动上升至2005年的0.2195,达到最大值,随后出现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1910。东西部地区间差距由1997年的最小值0.3770,波动上升至2007年的0.4670达到最大值,而2007年之后,呈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0.4243。中西部地区间差距的演变趋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1年,在此期间地区间差距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0.3368上升到2001年达到最大值0.3588,上升幅度达到6.53%。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四川、、广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快,与中部地区的部分省份,如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慢,两者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其地区间差距有所上升。第二阶段从2002-2013年,其地区间差距出现上下波动趋势,由2002的0.3434波动下降到2011年达到最小值0.2886,而2013年又上升为0.3067。这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提升较快,与其他中西部省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减小,使得中西部地区间的基尼系数有所缩小。若以1997年为基期,2013年东中部地区、东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地区间差距年均分别上升0.47%、上升0.74%、下降0.58%。

3.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图4描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来源及其贡献率。从1997-2013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变化不大,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最小。

从演变过程来看,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从1997-2013年变化非常平稳,基本维持在20%左右。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波动较为明显,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在此期间基本上呈现出上升趋势,由1997年的67.08%上升到2005年达到最大值81.83%。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2013年达到75.93%。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其演变趋势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由1997年的12.39%下降到2005年达到最小值1.84%。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一直呈现出

率年均上升0.78%。

4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markov链分析结合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况,同时借鉴了周迪等[5]29做法,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5种类型,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称为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Ⅰ表示,区间为(0,0.1];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50%-75%之间称为中低水平省份,用类型Ⅱ表示,区间为(0.1,0.2];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75%-125%之间称为中等水平省份,用类型Ⅲ表示,区间为(0.2,0.4];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平均值的125%-150%之间称为中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Ⅳ表示,区间为(0.4,0.5];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50%称为高水平省份,用类型Ⅴ表示,区间为(0.5,1]。

表3给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转移概率计算结果,表3充分展示了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内部动态性信息。根据表3可以看出,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明显要高于非对角线上的转移概率,说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具体来看,表3的第2行说明有85.71%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低水平状态,而有14.2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则上升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3行说明有88.19%的省区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保持仍然保持在中低水平状态,而有9.72%的省区上升到中等水平状态,并且有2.08%省份下降到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4行说明有89.7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等水平状态,而有5.53%的省份和1.7%的省份分别上升到中高和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98%的省份下降到中低水平状态。表3的第5行说明有69.49%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中高水平状态,而有10.17%的省份上升到高水平状态,并且有20.34%的省份下降到中等水平状态。表3的第6行说明有60.87%的省份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当年年末仍然保持在高水平状态,而有26.09%、13.04%的省份分别下降到中高水平状态和中等水平状态。

表4则显示了1997-2013年的初始分布和markov链的稳态分布,根据表4可以看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长期均衡状态将处在中等、中高、高水平状态,其中,中等水平最高,达到57.19%,其次是中低水平,达到17.52%,再次是中高水平达16.07%,而高水平、和低水平分布较少,分别为6.66%和2.56%。相对于初始分布状态而言,稳态分布中处于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省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6.66%,中高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6.07%,中等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上升了18.48%达到57.19%,中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27.64%达到17.52%,而低水平省份所占比例下降了13.57%达到2.56%。这也表明了中等以上的水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长期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会逐步向中等以上水平发展。

5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使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3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且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内部动态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1)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演变趋势。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内差距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区间差距是造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首要原因,并且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而超变密度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演变趋势,地区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变化较小。

(2)markov链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低水平省份将逐步减少,总体向中等、中高和高水平状态的趋势发展。针对本文实证结果,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根据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可知,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排名最后的五个省份均分布在西部地区(分别是贵州、青海、、宁夏、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本身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东中部而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依靠国家和其他地区的支持。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应积极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通过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条件,进而为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省区之间的协同效应。根据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中西部地区可借鉴东部地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技术经验、管理经验来提高本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以缩小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进而降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程度,最终实现全国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均衡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要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有效发挥特色农业现代化。具体而言,东部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部地区可以依托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势,加强土地制度创新,适当调整土地经营政策,进而推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多样化规模经营方式。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很多农业生产难以实施,因此,西部地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化农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曾福生,高鸣.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农业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3(1):24-39.[ZenGFusheng,Gaoming.aanalysisof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andurbanizationanditsimpactfactor,withaperspectiveofmodernagriculture[J].Chineseruraleconomy,2013(1):24-39.]

[2]辛岭,蒋和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46-650.[XinLing,JianGHeping.SettingupevaluationindexsystemandcalculationdevelopmentlevelofChina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J].Research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2010(6):646-650.]

[3]GiBBonSDS,KoninCKR,HaSani.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povertyandinequality:thedistributionalimpactofthegreenrevolutioninregionsofmalaysiaandindonesia[R].westmead,Farnborough:teakfieldLtD,1980.

[4]BaHiiGwaG,RiGBYD,wooDHoUSep.Righttarget,wrongmechanism?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ndpovertyreductioninuganda[J].worlddevelopment,2005,33(3):481-496.

[5]周迪,程慧平.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及趋同演变[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5-35.[ZHoUDi,CHenGHuiping.evolvementofconvergenceandspatialpatterns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China[J].Journalof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2015(1):25-35.]

[6]李丽纯.后现代农业视角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测评[J].农业经济问题,2013(12):7-14.[LiLichun.theanalysisofthelevelofChinese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efficiencybasedonthepostmodernagriculture[J].issuesinagriculturaleconomy,2013(12):7-14.]

[7]夏春萍,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79-85.[XiaChunping,LiUwenqing.aempiricalresearchfor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relationshipbetwee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nd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basedonVaRmodel[J].Journalofagrotechnicaleconomics,2012(5):79-85.]

[8]周战强,乔志敏.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2(10):12-15.[ZHoUZhanqiang,QiaoZhimin.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J].Urbandevelopmentstudies,2012(10):12-15.]

[9]陈锡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J].经济研究,2013(2):4-6.[CHenXiwen.Buildanewtypeofagriculturalmanagementsystemtospeedupthepaceofdevelopmentofmodernagriculture[J].economicresearchjournal,2013(2):4-6.]

[10]徐大伟,段姗姗,刘春燕.“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协同学和机制设计理论[J].农业经济问题,2012(2):8-13.[XUDawei,DUanShanshan,LiUChunyan.Researchontheinternalmechanismandinteractionrelationshipofthesimultaneousdevelopmentofthedevelopmenton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China:basedoncollaborationandmechanismdesigntheory[J].issuesinagriculturaleconomy,2012(2):8-13.]

[11]尹成杰.关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5-9.[YinChengjie.afewquestionsaboutthecurrentagriculturalruraleconomyandtospeeduptheconstructionofmodernagriculture[J].agriculturaleconomicsandmanagement,2011(6):5-9.]

[12]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3):73-76.[wanGYongsu.trytotalkaboutthecentralplainseconomiczone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coordinateddevelopment[J].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2011(3):73-76.]

[13]吴振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7):101-105.[wUZhenming.thequantitativestudyoncoordinateddevelopmentof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thewesternregionofChinaasanexample[J].Statistics&informationforum,2012(7):101-105.]

[14]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9):21-25.[wanGBei.Researchontherelationshipbetween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ofChina[J].Urbanproblems,2011(9):21-25.]

[15]苏静.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5:107-108.[SUJing.China’sruralpovertyreductioneffectoffinancialdevelopmentresearch[D].Changsha:HunanUniversity,2015:107-108.]

[16]DaGUmC.anewapproachtothedecompositionoftheginiincomeinequalityratio[J].empiricaleconomics,1997,22(4):515-531.

[17]刘华军,赵浩.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5):44-53.[LiUHuajun,ZHaoHao.SpatialinequalityandpolarizationofhightechindustrydevelopmentinChina[J].R&Dmanagement,2013(5):44-53.]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篇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2)02-0069-06

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模式,必须以其农业现代化所处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正确判断为逻辑起点。构建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我国内地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确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所处阶段,发现各地区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因素,对于各地区制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选择正确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建立了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整个体系分为综合指标、主体指标、群体指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综合指标,代表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以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表示。第二层次是主体指标,代表农业现代化各主要方面的水平,主要指标共4项,分别是农业生产投入条件指标、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指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和农业资源环境条件指标。第三层次是群体指标,反映各主体指标的基本内容,共有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21项具体指标。(见图1)

(二)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

综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优点,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首先,相对于综合指标,构造出主体指标的比较判别矩阵;相对于主体指标,构造出群体指标的比较判别矩阵。其次,对判别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各主体指标和群体指标的权重。

(三)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最优状态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避免使用标准值法或六级分段赋值法由于需要事先确定标准值,可能带来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以各个指标中的最优状态数值为标准,体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性、相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使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首先,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地区群体指标的数值。其次,找出最优状态数值。正指标的最大值即最优状态数值,逆指标的最小值为最优状态数值。最后,假定各指标最优状态数值系数为1,算出各地区群体指标相对于最优指标的百分比系数。正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为aki=aki/maxaki。其中,aki为群体指标的标准化值,aki为群体指标数值,maxaki为该群体指标的最大值。逆指标先用(100%-aki),再按以上算式处理。数据标准化后,aki全部满足0≤aki≤1,消除了量纲差异,从而得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标准数据排列矩阵。

(四)评价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设置及指标层次分析,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其计算公式为Z=∑wjYj。其中,z为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反映某一地区、某一阶段的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综合指数的大小与现代化水平正相关。wj表示各主体指标的权重,Yj表示各主体指标的数值。根据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可以确定各群体指标的权重,各群体指标的原始数值经过标准处理后,可以分层加权计算主体指标的数值,最后计算得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指数。综合评价指数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的数值介于0~100之间。

(五)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划分

根据农业发展的特点,可将农业现代化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及发达阶段。其综合指标分值范围分别0~30分、30~50分、50~70分、70~90分、90分以上。

二、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测评的状况

本文主要以《中国统计年鉴》(1979~201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79~2010年)、《中国农业年鉴》(1979~2010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及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年鉴的数据作为评价的基础数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测度,迫切需要十分广泛的经过检验的与现代化相关的数据,但现有的数据和经济分析在数量上存在漏缺。这不仅与现代化进程包括统计制度现代化等密切相关,而且有的数据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公布,因而无法收集,即便已有的数据,各种不同版本的年鉴之间,亦存在一定的出入。鉴于此,本文根据目前公开出版的年鉴等资料收集了能够量化的指标数据,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测评。鉴于农业现代化长时段测评的需要,对于部分指标缺失的原始数据,我们参照前后年份或相关地区的情况对这部分数据进行补充和修复。

(一)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

根据评价模型的设计,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分层加权计算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和各主体指标指数。

1.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持续上升趋势。整体看,我国自1978年以来,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见图2),虽然在部分年份略有波动,但没有影响上升的基本面。

由图2可以看出,1986年以前,我国整体上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准备阶段,现代化因素进入农业系统较少;1987年以后,我国整体上进入农业现代化的起点阶段,现代化因素对农业有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稳步上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增速明显;2009年,我国整体上步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现代物质投入和产出水平己经较高,农业现代化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但农业系统内部以及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尚不协调。

2.各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由于我国东北三省都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按照本文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区划,测评得出1978~2009年全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变化状况如图3所示。

东部地区1978~1982年处于农业现代化准备阶段;1983~2004年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2005年以来步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中部地区1978~1986年处于农业现代化准备阶段;1987~2009年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即将进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西部地区1978~1993年处于农业现代化准备阶段;1994~2009年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距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尚有差距。东北

地区1978年即已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但直至2008年才迈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

限于篇幅,我们选取1978、1985、1993、2001和2009年各地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以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看,各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差距显著,北京、上海等地一直位居前列,而、贵州等地则位于末位,且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的绝对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如,1978年,北京和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的绝对差距为19.65;1985年绝对差距上升为25.19;1993年绝对差距攀升为34.82;2001年,绝对差距略有下降,为32.41;2009年,绝对差距又进一步扩大为46.83。(见表1)

根据表1年份截面数据,排名比较稳定的地区有北京、天津、内蒙古、上海、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排名呈现上升趋势的地区有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地;排名呈现下降趋势的地区有山西、黑龙江、湖北、陕西、新疆等地;排名略有波动的地区有辽宁、吉林、湖南、四川等地。这个排名的变化显示,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出发,选择合理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后发地区可以获得发展优势,反之亦然。

(二)农业现代化主体指标

1.农业生产投入指数。在农业生产投入条件方面,各地区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1991年和2001年左右均出现一定的波动。东部地区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09年,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投入指数为46.88,比中部地区的29.10高17.78,比西部地区的28.37高18.51,比东北地区的32.34高14.54。

2.农业综合产出水平指数。在农业综合产出水平方面,除东北地区在1991年左右出现一次较大波动外,各地区均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东北地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相比,也有较明显的优势。2009年,东部地区的农业综合产出指数为60.53,比中部地区的37.62高22.91,比西部地区的33.66高26.87,比东北地区的52.72高7.81。

3.农村社会发展指数。在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各地区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东部地区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1978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起点大体相当,但在1986年后,差距逐渐明显。东北地区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起点较高,在2000年前仍然优于东部地区,进入新世纪后,东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东北地区,并取得明显优势。2009年,东部地区的农村社会发展指数为71.90,比中部地区的60.42高11.47,比西部地区的54.05高17.85,比东北地区的65.02高6.87。

4.农业资源环境指数。在农业资源环境方面,各地区均在波动中缓慢上升,但总体上升趋势不太明显。东北地区相对其他区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2009年,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环境指数为54.66,比东部地区的46.70高7.96,比中部地区的52.06高2.59,比西部地区的43.18高11.48。

(三)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

从表2看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52.07,总体上已迈入较低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根据2009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可以将我国内地划分为三类地区。第一类地区为北京、上海,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第二类地区依次为浙江、天津、江苏、福建、山东、广东、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西,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第三类地区依次为湖南、新疆、河南、四川、山西、宁夏、海南、湖北、陕西、广西、安徽、青海、重庆、云南、甘肃、贵州、,仍处于农业现代化的起点阶段。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构建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并对我国内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算,得到具有较高信度的结论。分析表明,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同时,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非均衡性、整体偏低性、梯度演变性和动态性。首先,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北京、上海等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各地区差异较大,具体反映在各个群体指标的差异上。其次,处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和初步实现阶段的地区,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指数仍然偏低,并存在明显的短板,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依然偏低。再次,我国内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为明显地表现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的梯度提高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篇6

关键词:产业融合发展;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1102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产业的应用,原有传统产业间的明确界限日趋模糊甚至重划产业界限,出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现象。

河南省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产业融合将对河南省总体产业布局、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当紧密结合河南省当前现实经济形势,深入分析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省政府制定相关产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2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1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融合现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而出现的,它打破了原有三大产业分立发展的态势,使产业内部或产业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形成新的产业模式。从本质上看,产业融合就是不同行业和产业在分工基础上的重新组合,建立了更具效率的分工链条网。产业融合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产业融合是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起始于上世纪中叶的信息革命使全球进入新的经济时代,信息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此为基础,高新技术在产业间得到迅速扩散并产生技术外溢,使不同产业共享生产技术,生产具有较强替代性的产品。因此,传统产业间的纵向关联模式逐步发展成为新型的、具有共同技术基础平台的横向关联模式。产业关联模式的变革,会引起产业结构变革。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物流、能源、信息等高新产业开始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并逐渐渗透到传统产业,成为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因此,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具有必然性,河南省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本省产业融合发展。

2.2产业融合是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客观需要

2011年10月,国务院正式将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与核心,农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但是,目前河南省产业发展进程却面临着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失衡较为严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缓解上述制约因素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更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因此,只有不断努力推进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客观需要。

2.3产业融合是河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解决资源对社会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产业层面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要素以及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要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产业融合。这是因为:首先,产业融合发展能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融合现象的起始于高新技术、信息等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横向融合,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可以将工业高新技术平台扩散至农业等其他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经济成本,带来技术扩散效益。其次,产业融合发展能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河南省人均资源贫乏,长期以来经济的粗放式增长使资源约束问题日益凸显。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整个产业体系的效益最大化和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最后,产业融合促进河南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产业融合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能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对立,促进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

3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3.1宏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外在条件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承东启西,是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业,是全国主要粮食产区。近年来,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农业稳中有升,第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基本形成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据河南省统计局在2015年3月2日的《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全年河南省生产总值349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8.9%,保持了总体经济运行平稳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0.8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7902.67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5.90亿元,增长9.4%。河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格局,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宏观经济环境。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是我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毫无疑问,上述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将会有力推动河南省经济增长,成为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3.2中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条件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较为单一、简陋,与其他产业界限明显,融合度极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格局被逐渐打破,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平稳发展,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产业融合现象已经出现并呈现较快发展趋势。首先,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被改变。传统的以种植业为特征的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向农、林、牧、渔及农副产品加工与服务的新型农业结构转变,产业内部融合初现端倪。其次,传统产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原有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界限清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各产业间的渗透,产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近年来,河南省旅游农业、信息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很快,是各产业间不断融合发展的具体体现。最后,产业融合已呈现加速发展趋势。虽然产业融合现象被纳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时间不长,但作为经济现象本身已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渗透、工业向服务业渗透融合;新型工业技术向农业渗透、服务业向工业渗透融合;工业向农业和服务业融合等方面。

3.3微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企业驱动力

产业融合是传统产业在利益驱动下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原本界限分明的产业出现交叉融合,导致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乃至消失、新产业不断出现的运动过程。胡汉辉、邢华(2003)提出产业融合方式具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产业重组三种形式。产业渗透即高新技术除了在满足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外,还会延伸到传统产业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促使传统产业高附加值化,提高企业利润。产业交叉即某一产业的产业链自然延伸至其他产业,在产业边界逐渐出现交叉融合。随着融合度不断加深,模糊乃至消失的产业边界处会出现新的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重组即同一产业内部或联系极其紧密的产业之间实现资源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的重新组合。产业重组会产生新的产业业态,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适应市场需求的产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的产业融合,都将引起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企业利润的增长,这为河南省企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4河南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与政策建议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南省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积极采取政策措施推动产业融合的科学健康发展。

4.1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融合会带来产业结构升级,但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过程还需要良好外部环境,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提高市场效率。因此,河南省政府应当将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明确产业融合的重点性、层次性,逐步建立起产业融合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

产业融合能带来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升级。首先,应尽快建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打破行政垄断,弱化行业界限,加强产业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其次,加大农业的财政投入,转变农业支持方式,对于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予以更大政策支持。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程度决定了河南省产业融合度。第三,坚持市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出台相关,引导企业、行业、产业不断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动产业融合的高端化发展。最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为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2调整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平台

传统产业的相互独立性要求政府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以符合产业分立发展。但是,针对不同产业的多重政策体制将不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与要求,必须尽早尽快调整,搭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一是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制模式,建立融合性产业管制框架。随着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入,原有管制框架必将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阻碍。只有建立更具包容性、更符合新特点的融合性产业管制框架,放开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限制,才能更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制定合理的产业技术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融合的前提是技术创新与融合,产业融合的结果之一是形成技术扩散效应,在不同产业形成统一的技术平台。因此,要推进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政府应当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规模,为产业融合发展搭建良好的技术平台和产业平台。

4.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协调机制

林民盾、杜曙光(2006)提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产业融合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河南省应当紧跟经济发展趋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调动企业积极性,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形式化解现代产业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的瓶颈。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大省的优势地位,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进程中,应当充分协调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这需要打破传统各产业相对独立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重建利益链条。例如,加大农业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消除农业产业化的隐形壁垒,鼓励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在资金、政策方面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倾斜,鼓励、支持、引导相关企业的技术扩散,有利于统一产业技术平台的形成。企业是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者,只有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建立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协调好各方利益,才能加速资源自由流动,充分调动经济主体的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04).

[2]马健.产业融合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05).

[3]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03,(02).

[4]周振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06).

[5]严奇春.知识创新视角下的产业融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

[6]于刃刚.三次产业分类与产业融合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1997,(01).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24-48-1

1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1.1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大部分农民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观念陈旧落后,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深刻,对科技含量很高的新设备接受能力差。同时,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购买能力有限,也不愿意花高价钱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新型机械,目前市面上的农机市场被伪劣产品占据,使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现存农业机械中多以微小型设备为主,大中型的设备较少。微型和小型机械功能和作业范围都十分有限,不能充分体现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作物产值的作用不高。农业机械化宣传和售后服务体系较薄弱,致使农民很难了解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严重阻碍了农机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2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幅度减少劳作时间,解放农民的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农业机械的很多作用是人力所无法取代的,特别是在抢农时与抗灾害方面。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今后一段时期要明确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和方向,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

2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农业机械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输出的重要帮手,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时期,必将大展拳脚。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机产品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民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愿望也将进一步实现,对农业机械的认识和需求必将扩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是必然结果。展望未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2.1节能型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将会得到较快发展

节能是当今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机械化加强节能技术设计顺应了当今经济发展之要求,是大势所趋。农业机械化节能设计的本质特征,就是在保证产品寿命、功能、质量等硬性指标下,依靠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达到降低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农业机械化在节能上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节能是人类生存、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们拥有高质量生存环境、享受健康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

2.2农业机械化升级技术进一步加强

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较缓慢,技术含量也比较低。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粮食优质高产成为首要任务。因此,农业生产对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强,操作方便的大型农业机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此类机械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2.3农业机械化设计更具环保性

2.3.1发动机燃料的选择内燃机是农机的动力部件,内燃机的燃料主要是柴油和汽油,这类燃料燃烧后,会产生大量含碳和硫的有害气体,因此在未来的农业机械设计中,会大量研发以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氢气、沼气、植物油等为燃料的环保型发动机,减少汽柴油的消耗,降低噪声、废气等污染,并能够减轻碳排放过多造成的温室效应。

2.3.2增强可回收性设计机械的可回收性设计是在产品的设计初期就需要考虑的,主要需要考虑的是:零配件及原材料回收的可能性、回收的成本、回收的价值以及回收的处理工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优化设计,使将来产品报废后各零部件的二次利用达到最合理的状态,最终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材料浪费的目的。这种设计趋势会节约原材料及减少加工过程中能源消耗,通过废旧机械产品的再利用,节约大量成本。

3结语

农业机械的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保农业、促增收。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使读者对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晓叙,陈敏.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理念[J].机械设计.2005(11).

[2]袁驰,王健.农业机械的绿色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7(6).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篇8

一、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光资源的影响

中国总辐射量在20世纪60―80年代呈减少趋势,90年代后有所回升,但总体呈下降势。1956―2002年间,全国平均年日照时数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变化趋于和缓,减少趋势最明显的地区是华北和华东地区,黄土高原中东部下降也比较明显。辐射减少可能与火山喷发、城市和工矿业发展引起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有关,实际观测与数值模拟也表明气溶胶的增加导致直接辐射的降低,作物的光合有效辐射量随之减少,减少的趋势是渐缓的,冬小麦比水稻的减少趋势更明显。

2、气候变化对热量资源的影响

近50年,除四川东北部和南部地区的气温略有下降外,全国大部地区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气温升高最显著的地区是华北、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气候生长期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平均增长速率为每年0.16天。近47年,全国无霜冻期以每10年3.4天的气候倾向率延长。东北、西北积温增加明显。未来各种排放情景下,以冬季的变暖最明显。区域分布为青藏高原增温最大,东北、西北、华北次大,其余地区则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分布。Co2浓度增加越多对温度的影响就越大,温度升高幅度越明显。

3、气候变化对水分资源的影响

近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西部、华南降水呈增加趋势,华北、东北和西北东部降水呈减少趋势。华北每10年减少20~40mm,华南与西南地区每10年增加20~60mm。未来各种排放情景下降水变化分布基本一致,年降水增加显著区域为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沿岸及其以南地区有小幅度增加。

温度升高,导致作物需水量发生变化。利用比较宏观和简化的内岛善兵卫公式发现温度升高对蒸发率的影响夏季大于冬季,北方大于南方。Co2倍增时,1月北方月蒸发率增加约10%,南方增加4%;7月北方增加18%,南方增加约10%。未来温度上升,在其他气象要素保持不变的情景下,华北地区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冬小麦需水量增加最大,棉花次之,夏玉米最小,业已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规避极端气象和气候灾害风险,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将面临一个新的课题。气象观测年序列增长、气候变化或短期气候异常也迫使人们重新认识一个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需要修改以往利用较少年数资料得到的气候资源的农业分析和区划结果;改变以往仅考虑热量和最低温时间来确定作物种植界线的做法,进而需要考虑气候变暖和变干的趋势给气候资源带来的影响。

1、优化我国农业种植制度

优化种植制度是适应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且能立竿见影的技术手段。利用我国长时间序列的加密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我国以及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可能影响,分析当前气候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光、热、水资源重新分布和农业气象灾害分布格局的影响,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热量资源增加、复种指数增加等优势,规避高温热害、干热风、干旱等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进而改进作物布局,科学的调整种植制度,趋利避害,减缓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保证粮食生长的高产稳产。

2、调整作物种植结构(趋利避害)

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可以趋利避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而规避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例如甘肃近些年玉米及马铃薯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小麦播种面积有所下降,调整了作物种植比例而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而在洪灾多发的两湖平原,通过发展早熟早稻品种与迟熟晚稻组合搭配错开洪涝高峰期,部分实现了农业避洪减灾。可见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可以减少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应该开展适应当地气候变化的作物种植结构研究,调整种植结构,研究和探索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基本建设。开发高效灌溉和节水技术,扩大灌溉面积;强化综合防治气象灾害的工程设施建设,科学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增强农业的生产能力和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篇9

关键词:当代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变革;转型策略

我国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改革,大力打造以科技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以科技和智能化为主,所以,当代农业经济转型要朝着智能化和科技化种植技术发展,通过创新农业种植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来提高现代农业经济转型的速度,从而开展现代化农业种植,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然而,就目前的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现状来看,有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着管理不科学的现象。为了解决当前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我们有必要对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进行探究。

一、当前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转型无法实现观念的更新,导致管理方式落后

通过对当前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很多地区都在积极进行农业经济的创新和改革,但是在农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经济观念。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农业经济转型中仅仅只是更换了农作物的种植,如将大豆更换成玉米种植,又或者是将小麦变成了棉花种植,虽然这种方式也是农业经济转型的体现,但是这种农业经济的转型效率较低,无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直观的影响。农业经济转型不仅指的是在农作物的种植上,更重要的则是指在农作物的加工和销售以及生产上,从多角度入手,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通过对当前农业经济的转型调查和分析后,我们发现,很多农村地区在经济转型中没有进行根本上的改变,仅仅只是从基础的种植内容入手进行转型,无法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农业经济的转型。

(二)缺乏专业的科技和技术指导,农业经济转型效率低

在农业经济转型的今天,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农业经济转型的方向就是以科技为基础开展农业种植和促进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转型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导致农业经济转型的效率较低。我们可以先从农业经济转型的发现来分析,未来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以科技为基础,以智能化种植为核心,但是前提是需要农民掌握专业的技术,农业种植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管理技能,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好农业经济转型的管理和促进农业经济转型的高效发展。当前农业经济转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农民没有掌握相关的技术,并且管理制度落后,这些都是当前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更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

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种植越来越离不开科技,以智能化种植为核心的科技农业是现代化农业改革的重点,现代化科技农业种植可以使种植方式更加科学,这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农业经济转型也体现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以往的农业发展中多数都是以农作物种植为主,随着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比如从最初的农作物种植转变成了农作物加工和销售,甚至部分地区形成了一体化的农业发展体系,这为农业经济的转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基础经济,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整体效果,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出,农业经济转型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农业发展的一体化,所以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非常重要。

(二)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业经济转型最直观的结果就是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所以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就有了保障,通过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策略

(一)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农业经济转型速度

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比如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农业部门要加大对灌溉设施的建设和防汛、防旱水利设施的建设等等,通过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比如农村地区的农作物交易集市建设,或者建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路径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可以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升。不仅如此,农村地区还可以和电子商务销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和城市批发市场建立合作,或者在农村建立农作物加工厂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农业经济转型的途径与方式。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要重视农业经济的转型,加大投资力度来促进当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农业经济转型和管理中需要重视的内容,需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扶持,这样才能有效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的转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对农村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为农业经济转型奠定基础

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中,农民的专业技术直接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中,需要加强对农村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专业的技能和相关的知识。例如在农业种植技术转变中,无论农业种植转变朝着什么方向进行,都需要农民掌握相关的技术,从农作物种植转变成果蔬种植,或者是到农作物加工等等,这些都需要掌握专业的技术,才能有效地保障农业经济的转型。不仅如此,农业经济转型的方式多种多样,农业部门需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培训,例如培训一些专业的种植技能,对一些加工技术等进行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农民的种植技术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种植,而农作物的种植又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强对农民专业技术的培训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农业经济转型的有效方式。

(三)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和制度,提高农业经济转型的管理效率

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中还需要创新管理模式。以往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多数以传统经济为主,而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朝着科技化和智能化进行,农业经济的管理模式也要跟着科技的发展。农业部门可以结合未来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农业种植制度的创新和改革中以智能化和科技化为基础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变革。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去进行农业经济的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高效和科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不仅如此,在农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还要开展灵活的管理,避免管理模式的单一而影响当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和趋势,只有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开展管理,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和创新,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结语

总之,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更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途径。所以,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经济转型的重视,做好科学合理的监督和指导,来保障农业经济的有序转型,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化,达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长青.我国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8(7):169-170.

[2]姚长林.当代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的变革[J].纳税,2019(14):191-192.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篇10

随着高毒农药逐步全面禁用和退出市场,近几年来杀虫剂市场一直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许多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农药得到广泛推广使用。然而杀虫剂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越来越多问题,面临更多挑战。如新品种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导致杀虫剂可供推广使用的品种相对越来越少;再加上近几年害虫发生程度总体偏轻以及一些次生害虫的上升为主要害虫,使害虫的发生规律愈加复杂多变;此外从去年实施的农药零增长政策也将给杀虫剂的推广应用带来深刻影响。

为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杀虫剂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交流杀虫剂研发、生产、营销和应用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解决杀虫剂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农药市场信息》传媒研究决定,继近几年成功举办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后,将于2017年3月23-25日举办第二届杀虫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

为了确保会议顺利进行,现将交流会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二、支持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三、冠名单位: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植物保护部

四、承办单位: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五、协办单位:征集中

六、会议主题:农药使用零增长政策下的杀虫剂发展

七、会议时间:2017年3月23-25日(23日全天报到)

八、会议地点:江苏昆山瑞士大酒店(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前进中路387号,距离上海虹桥机场55公里、昆山火车站3.5km、昆山南站5.8km,酒店电话:0551-62236666)

九、参会对象:农药企业高管、产品开l部、市场部,农药科研院所、植保农技推广部门相关人士,农资经销服务商,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

十、主要内容:

(一)开幕式:领导及专家致辞

(二)特约报告(如有变动以会议日程为准):

政策与发展

1.近几年杀虫剂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李钟华秘书长)

2.有关杀虫剂管理新政策及登记新动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魏启文副所长)

3.我国主要农作物虫害发生新特点、演变规律及杀虫剂应用现状及趋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李永平高级农艺师)

4.杀虫剂全球市场和进出口现状及趋势(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国际交流与服务处张文君处长)

研究与开发

1.新作用机制的杀虫剂创制研究与开发体会(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院士)

2.近年来国内外杀虫剂研究开发新进展及趋势(中国农业大学覃兆海教授)

3.新一代水稻杀虫剂的研发和应用展望(杜邦植物保护)

4.主要农作物害虫的抗药性发展状况及对策(中国农业大学高希武教授)

5.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评价及企业研发登记要注意的问题(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环境审评处姜辉处长)

6.杀虫剂新剂型和新应用领域的开发和推广(中国农业大学吴学民教授)

推广与应用

1.水稻害虫的发生趋势、防治难点及杀虫剂应用状况与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傅强研究员)

2.小麦害虫的发生趋势、防治难点及杀虫剂应用状况与趋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武予青研究员)

3.玉米害虫的发生趋势、防治难点及杀虫剂应用状况与趋势(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石洁研究员)

4.蔬菜害虫的发生趋势、防治难点及杀虫剂应用状况与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雷仲仁研究员)

5.果树害虫的发生趋势、防治难点及杀虫剂应用状况与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仇贵生研究员)

营销与推荐

1.农药减量政策及高毒杀虫剂全面退出对杀虫剂市场的影响及替代品种推广应用现状与趋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束放推广研究员)

2.其他协办单位成功经验分享

十一、报名办法及参会费用:

1.会务费:凡即日起至2017年3月15日前报名并交纳会务费,注册费2000元/人,3月15日后及现场注册2200元/人(含会务、餐饮、资料等)。会议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2.团体报名优惠:每企业4人以上参会可享受团体优惠,1800元/人(含会务、餐饮、资料等)。

3.汇款方式:

(1)银行汇款:南通市农药市场信息中心(汇款时请注明会务费),开户行:江苏银行南通分行学田支行,账号:89061015201110000208????

(2)邮局汇款:江苏省南通市姚港路35号(226006)《农药市场信息》编辑部?收

4.参会代表请填写回执表(见附件,可登录“中国农药网(.cn)”下载),并请于3月20日前发传真、电子邮件或邮寄至《农药市场信息》编辑部。

十二、会务组联系方式:

1.《农药市场信息》传媒

顾旭东电话:0513-83511876(兼传真)

13706298456

刘琴电话:0513-83511907(兼传真)

13862969151

邮箱:.cn

QQ:275388153

2.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

郑永权电话:010-6281590813641115808

邮箱:

袁会珠电话:010-6281594113621001605

邮箱: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委员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