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十篇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十篇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4:06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篇1

摘要: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还没有完善的模式可以遵循,还有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认识不清;对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的界定不明确等。因此,本篇文章针对以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以公共受托责任为理论基础,从宏观上探究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并通过公共受托责任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进行确认,最后通过经济学理论与管理学角度以决策和执行活动为出发点,最终对经济责任审计中领导人的责任进行界定,为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共受托责任;经济责任;审计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的发展,对经济权力监控的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对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对审计工作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刘家义审计长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突出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重点资金的关键岗位负责人的审计,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创新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审计质量、效率和结果运用水平。所以,对经济责任审计责任范围的探究显着尤为重要。

二、国内文献综述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所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审计形式,所以,国外对相关内容的研究较少。国内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历史和理论研究不长,至今也不过二十余年。一些学者和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关于责任范围的界定进行了研究。

邢海东(2001)认为责任是基于权力义务关系而派生出的对拥有权力者应尽义务履行程度的一种客观表述。具体说,权力人因行使具体行为权所应承担的是直接行为责任,因行使主管、领导等间接权力而应承担的是间接责任。鉴于此,对经济责任进行界定、评价,也应根据领导干部所拥有、行使职权的不同,而分别从直接经济责任和间接经济责任两个方面进行界定、评价。李建军(2002)认为领导干部因行使的权力不同,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不同。因此,经济责任界定与评价也应根据领导干部所拥有、行使职权的不同,以及个人经济行为的规范程度,相应承担不同的经济责任。在“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基础上提出了“牵连责任”。陈丹萍(2003)提出观点,经济责任审计的定性评价,应在《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实施细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对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的区分;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的界定;任期责任与历史责任的区分;单位集体责任与领导个人责任的区分;过失责任和故意责任的区分。并提出了对责任人的责任界定,不但要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还要充分考虑现实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具体情况。彭振威(2005)提出理论界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概念和内容、主题、定位、作用于意义以及评价方法于指标体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全面系统论述不多,尤其是缺乏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界定和确认的深入研究,以至经济责任的边界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承担者难以确定、承担经济责任的程度难以界定等。

综上所述,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经济责任的责任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研究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于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实践阶段,许多组织对经济责任审计还不够了解,综观国内外研究现状,不足之处在于:对责任的界定主要是从权力角度研究,而从经济活动与绩效层面研究的很少,不能够动态地从经济责任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来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不能够将对“人”的审计与对“事”的审计,即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与其所在地区、单位和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经营管理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全面、科学、公正和客观地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三、公共受托责任的内涵

1985年5月,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第三届大会发表的《关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指导方针》的东京宣言中,给其赋予了如下的定义:“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指受托经营公共财产的机构或人员有责任汇报对这些财产的经营管理情况,并负有财政管理和计划项目方面的责任”。1991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第五届大会发表的《北京宣言――促进公共财物与投资有效管理的指导原则》中指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受托管理公共资源的人对那些资源所负有的职责”。秦荣生教授(2004)认为:“受托管理公共资源的机构或人员,由于其资源或资金主要由国家或地方提供,由此便产生了与这些提供资源或资金有关方面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公共受托责任首先是以国家或社会公共资源管理使用权委托和受托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公共责任。我国的公共资源包括代表国家的党政机关直接掌控的经济资源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掌控的经济资源,因而,我国公共受托责任是经国家授权而产生的资产经营者应承担的保证经济资源安全完整,在配置使用资源中保证其增值的职责和义务。这种责任的产生是以公共经济资源为载体,不仅使受托责任具有了“公共属性”,也具有了天然的“经济属性”。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把依附于资产所有权之上的经营管理权授予经营管理者,其目的在于通过经营管理者的运营,使财产发生增值。这一目标的实现,从一个国家角度上看,客观上起到了为国家建设提供了有力物质保证和精神保证,这对于受托者来说,应尽到为国家建设做出应有贡献的责任。从一个社会角度上看,客观上起到了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这对于受托者来说,尽到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责任。同时,受托者履行其责任过程中,要真正达成其受托目标,必须严格执行法律规定,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是受托经营者的法律责任。然而法律和道德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执法中往往离不开道德规范的约束,受托经营管理者必须以诚信对待责任,这是受托经营者的道德责任。以公共资源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为基础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注定了是一种以经济属性为本原,多重属性并存的复合责任实体。因此,公共受托责任也可称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三、公共受托责任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首先要依托于一定的公共经济组织。在我国,党政机关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是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公共经济组织。党政机关是管理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的公共经济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处理党和国家层面上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关系,属于宏观管理型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管理某一领域和某一专门经营事项的公共经济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处理该领域和专门经营事项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关系,属于微观经营性经济组织。尽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不同,但是,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基本结构和内容却大致相同。

其次,公共经济组织要履行公共受托责任就要依附于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就是公共经济组织(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行使公共资源配置、使用权力,履行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过程。经济活动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经济责任履行过程。就一个经济组织而言,经济活动是指经济组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物质资料采购供应、商品产品生产、商品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经营活动,这项经营活动与货币资产配置使用、实物资产配置使用、人力资源配置使用构成了“广义”的经济活动,而以物质资料采购供应、商品产品生产、商品产品销售为内容的业务经营活动则是“狭义”的经济活动。广义的经济活动贯穿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是对社会资源和经济组织价值增长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经营者通过上述活动的运作促进了经济组织内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过程的实现,构成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因此,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和履行离不开社会再生产过程,其必然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相联系。同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也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作用,从而推动社会资源和经济组织价值的增长,最终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目标。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的因素,所以,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有效地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保证各项受托责任履行的有效性,即经济性、效率性、公平性、效果性。

四、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的界定

马克思价值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都体现为一种“劳动价值”或称“商品”。商品的价值是由人类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构成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渗透在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中。根据这一理论,经济组织在社会再生产活动过程中,业务经营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商品生产中供、产、销过程,这是狭义的业务经营活动。从社会生产过程来考查,业务经营活动不仅包括商品生产的销过程,还包括以货币资产支配权运行为主的财务管理活动,以实物资产的使用权运行为主的资产管理活动和以人力资源的配置权运行为主的人事管理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广义的业务经营活动。经济组织广义的经济活动范围决定了经济责任的初步范围结构。

依据经济学的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已演变为“社会经济资源的所有权与其经营运作权”的分离。“两权”分离后,经营者以其特定的方式掌控着各种经济资源的经营运作权。从形式上看,经济组织对资源经营运作权首先从国家和投资人授权开始,高级管理者授予下级管理者经营事务管理权称为“业务经营管理权”,在此基础上经营者有了“货币资产的支配权”、“实物资产的使用权”和“人力资源的配置权”。由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来自于公共授权,所以,在上述职权的对应下相应的产生了“货币资产的配置和使用责任”、“物资产的配置和使用责任”、“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责任”以及“业务经营管理责任”。

在管理学基本原理中,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从其纵向结构层次来看,包括决策、组织和作业三个层次,其中决策和组织层次统称为管理活动,决策活动是经济活动的最高层次,它决定着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性质,组织活动是经济活动的中间层次,它决定着决策的贯彻执行程度。作业层次是基层管理和实务操作层次,是决策和组织管理制度的具体执行过程。无论是财政财务经营、实物资产经营、人力资源经营还是业务经营,都必须服从决策和组织者的管理,经营控制经济组织首先是通过决策来实现。组织活动是经济活动的中间层次,是决策执行系统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组织管理层次中,经济组织的中间管理层承担的经济责任应主要包括经济组织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责任;各项决策方案的贯彻责任;各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责任。作业层次作为基层管理和实务操作层次,组织层次和作业层次的经济责任统称为决策执行责任。经济组织经济和的层次,决定了在经济责任“四类”范围框架下每一类经济责任都概括的包括经济决策制定和经济决策执行的“二元”结构的经济责任内容。

五、总结

综上所述,经济组织承担的公共经济受托责任范围:包括财政财务管理、实物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经营管理中的决策、执行责任。其次,依据公共资源配置权力结构界定受托经济责任内容:包括决策、执行过程、结果信息的真实性责任(报告责任),决策、执行过程合法性责任(行为责任),决策、执行结果有效性责任(绩效责任)。这些责任都应该属于经济组织领导干部个人责任。

参考文献

[1]秦荣生.论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的关系[J].审计研究,1995,2(2).

[2]邢海东.浅谈经济责任审计责任范围界定和评价体系[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1.

[3]李建军.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界定与评价[J].中国审计,2002,9:009.

[4]陈丹萍.经济责任审计中责任人的责任界定初探[J].中国审计,2003,22:52-53.

[5]刘世林,尹平.政府经济责任审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6]高红梅.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2008.

[7]高强,马丽莹.解析经济责任审计的起点――谈经济责任的含义与界定[J].审计月刊,2008(1).

[8]杨晓磊.经济责任审计中目标经济责任的确定与经济责任履行报告研究[D][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9]刘笑霞.政府公共受托责任与国家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23-31.

[10]蔡春,朱荣,蔡利.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探讨-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的视角[J][J].审计研究,2012,1:004.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篇2

【关键词】行为审计经济责任界定路径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责任审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但是和扩大的经济责任审计的现实需求相反,经济责任审计理论还不够完善,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中责任界定不清的问题一直没能彻底解决,这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瓶颈。

行为审计作为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来分析审计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研究范式,与传统审计研究分析问题的角度有较大区别。本文从行为审计的视角,针对经济责任界定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从不同的审计研究角度对经济责任界定的路径进行进一步探讨。对经济责任的界定路径探究,不仅是为了解决经济责任界定不清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作用,更好地对被审单位制度文化问题提出建议,发挥审计能动作用。

二、文献综述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审计方式,责任界定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部分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大难点,无论是实践还是学术上都逐渐受到了大家的重视。我国学术界早已认识到经济责任界定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的重要性,朱海丁(2012)认为对于审计出的问题事项,若没有对被审计单位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进行界定,则不能称之为经济责任审计。李颖丽(2012)对2000年到2010年间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相关研究进行归纳,认为我国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研究上应加强对经责审计评价标准和内容的细化以及责任界定的明确化。针对经济责任界定存在的问题,彭思瑶(2014)认为责任界定主要存在责任分类模糊、界定的标准模糊和审计报告中对责任界定的表达模糊三个问题。对于解决经济责任界定难度大等诸多问题,陈丹萍(2003)指出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界定,不仅要结合定性和定量,还要充分考虑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情况,不能以指标代替分析。

随着审计行为和行为科学的不断发展,行为科学在审计活动中得到了更多的运用,行为审计应运而生。刘小年、岳阳(2005)指出行为审计是行为会计的重要构成部分,研究比重从1987的28%逐渐上升至1991的58%。针对行为审计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王胤宇、叶磊(2009)认为行为审计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对审计行为的分析,有独特的审计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和条件反射法。在行为审计理论的创新上,夏明(2012)认为,行为审计的研究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人员本身的审计行为,二是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的行为,主要研究被审单位蕴藏在审计数据背后相关人员的行为以及影响这些行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郑石桥,宋夏云(2014)具体比较了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的区别,对行为审计理论做了归纳性的总结和拓展,强调了行为审计中动机的重要性。

从学术界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针对经济责任界定中存在着责任分类模糊、界定标准模糊等问题,学者们和审计人员早已认识到了重要性并且做出了相应探索,但是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而现有文献对行为审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层面,鲜有研究对于行为审计在实际操作中的的运用进行进一步探讨,行为审计在经济责任界定中的运用更是少之又少。结合经济责任界定在理论与实际中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行为审计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从经济责任界定过程中的审计人员行为和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的相关行为着手,以期在经济责任界定途径的探索上有所创新。

三、经济责任界定对行为审计相关思想的需求研究

(一)基于行为审计角度研究经责任界定的基础

1.经济责任界定实务操作中存在问题。从法律角度看,我国目前针对经济责任界定还缺乏细化的标准和规范。2014年《党政主要领导人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责任界定的要求,细化列举了直接责任、主管责任的情形。《规定》和《实施细则》将责任划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虽然两办规定和实施细则对界限的划分提供了较多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情况下审计人员只能通过审计实践和有关经验,通过主观判断作出评价,责任界定难度大。基于行为审计的角度的分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界定中的实务操作难、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的现状。

2.行为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共性。行为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两个不同的审计类型,无论是在实际运用还是理论研究程度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两者也存在很多共性。从审计对象上来看,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对象具体内容上是针对受托行为人履行情况的,和行为审计类似,都是针对行为人的审计。从审计主体上来看,经济责任审计是政府审计中很具特殊性的一个领域,而行为审计虽然不局限于政府审计范畴,但是在机会主义倾向严重的领域如政府审计,行为审计的需求较强烈,因而两者都是政府审计中的重要部分。从审计动因上来看,经济责任审计中党政领导干部选拔的任命制和业绩考核是导致其产生虚假政绩和经营业绩的动机,领导干部机会主义行为及其对经济社会影响的问题严重,而相应的,机会主义也是行为审计的动因,的机会主义表现为不按委托人的期望或约定来实施特定的行为或过程。从审计目标上来看,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是鉴证或认证受托行为人所承担的任期目标责任的履行是否符合要求,而行为审计的目标是对行为的合法或合规性进行鉴证,判断人的某些行为是否符合委托人期望,两者都是对行为是否符合标准或要求进行鉴证。基于经济责任审计和行为审计在审计对象、审计主体、审计动因和审计目标这四个方面的共性,将行为审计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运用于经济责任界定的研究上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二)行为审计思路在经济责任界定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1.加强审计主体建设。行为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人的行为,具体来说,对人行为的分析在审计现实操作中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审计人员的主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二是对被审计单位人员相关行为及其动机心理的分析。两者都强调对审计人员的激励和行为管理,注重制度和环境的改善。行为审计中体现了很多行为学的思想,从这些思想的角度看经济责任界定,可以从审计人员这个角度更好地解决经济责任界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接下来主要从行为学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角度来展开分析。

从个体行为的视角看,审计人员的行为是由于内外原因共同作用产生动机进而导致的。从外因来看,要注重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在经济责任界定过程中,对责任的判断存在高风险,有时尽管审计人员想保证客观性和结果的真实性,但是无形中还是难以避免判断中存在的风险。因而审计人员个体应避免在审计过程中有大量需要主观判断和决策的情况,在经济责任界定中合理选择审计程序,向审计程序的规范化靠拢。从内因来看,要注重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行为审计的研究重心逐渐从研究审计人员的认知过程向研究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发展。经济责任界定作为比较依赖审计人员主观判断的一项审计行为,尽管法律法规提供了界定的标准,但是在实际情况下,仍存在很多需要审计人员自己判断的情况。影响审计人员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因素有很多种,除了知识因素外,还包括学习归纳能力、沟通技巧、职业判断力和洞察力等。

从群体行为的视角看,审计群体行为理论在经济责任界定中主要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展现:一是避免羊群行为,二是群体力量的有效运用。在实践中提到较多的群体行为是羊群行为,也就是从众行为,即审计人员的行为因为大众舆论和行为而发生改变,而不是依靠收集到的信息和证据。在经济责任界定过程中,审计人员应避免受到外部大众舆论和行为的误导,同时也要注重运用群体的力量,结合不同专业人员的知识,改善审计专业判断的力量。现在很多政府审计部门在审计时,会请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加入审计小组,每个小组还会配备专业计算机人员,相比单一的政府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有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加强了审计判断的有效性。

从组织行为的视角看,组织行为理论在经济责任界定中可以具体分成两方面有所体现。一方面,行为学在审计中的一个重要运用就是找出异常经济行为的的原因进而通过科学方法实施控制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根据审计人员行为剖析制度原因和控制因素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责任界定的效率。另一方面,从组织行为的角度看,不同组织之间的沟通是否良好取决于审计人员个体是否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规范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地提高审计的客观性和准确度。

2.划清经济责任界限。行为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人员相关行为及其动机心理的分析这一思路用到经济责任界定中,主要集中在划清经济责任界限这一部分。在界定直接责任、领导责任和主管责任这三种责任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首先要界定清楚以下这些责任的界限,即现任领导责任和历史责任的界限、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的界限、故意责任和过失责任的界限、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的界限以及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的界限。本文从责任界定中相关责任界限的划分入手,将行为审计的相关思想运用于解决以下界限划分问题。

一是针对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界限划分问题。根据两办规定和实施细t,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法的相关人员需要负直接责任,但是如何判断审计对象是纵容包庇还是无意为之,在界定直接和间接责任时就可以从被审计人员的行为动机着手,分析影响其行为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二是针对现任领导责任和历史责任界限划分问题。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经济行为都具有连续性,因而在界定经济责任时都要注意责任期间的界定。加强对前任领导人的离任审计,看他是否存在因为短期任职进而好大喜功片面求进的心理问题。而对于现任领导人对于前任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否有努力解决的行为,也应进一步探讨,判断现任领导人因此所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大小。三是针对故意责任和过失责任界限划分问题,若行为的发生认定为有意识的,如利用职务谋取私利或有意欺骗上级的,都应界定为故意责任。对于该行为是否是有意造成的,需要研究其这个行为是否经过策划和预谋,是否会对行为人自身产生较大的经济利益,行为人是否在作出这个决策之前经过缜密的判断和研究。四是针对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界限划分问题,大多数国有企业进行决策是通过集体讨论程序,而将集体的经济责任划分到个人身上又面临问题,领导班子中成员各应承担多少责任需要审计人员根据具体事项进行进一步研究,需要对当时决策时领导班子里各个成员的行为入手,分析他们在这一决策中起到的推动作用的大小。五是针对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界限划分问题。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划分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时,存在比如领导人员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由于客观原因不能避免经营决策的失败或者领导人将他的主观过错归咎于客观原因等值得探讨的情况。单从主观责任这一方面考虑,存在主观恶意和主观善意两种情况,根据因果联系原则,只有主观意向所形成的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才需领导人承担较大经济责任,因此,审计人员应该考虑领导人主观善意的如何界定领导人所承担的责任。判断领导人主观上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需要对被审计对象的行为进行进一步研究,看其是否面对问题恪尽职守、不、审慎地进行处理。

四、基于行为审计的经济责任界定路径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篇3

关键词:任期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审计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接受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依据国家法规和有关政策,对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或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评价活动。从近几年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在这类审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大了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

一、当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仍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阶段,在审计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审计的质量,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存在的问题有:

第一,对效益性目标缺乏合理明确的规定。从审计目标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证实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来认定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应负的经济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主管部门考察、评价与使用干部提供依据。真实性、合法性目标有财政财务审计作基础,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效益审计一直在探索中,缺乏经验。由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以效益审计为基础,如果普遍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则意味着必须首先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但这却面临许多困难。因为在审计过程中,微观经济效益容易确定,宏观经济效益难以把握;经济效益容易确定,效益难以判断;当前经济效益容易确定,长远经济效益难以预测。因此,对效益性目标缺乏合理明确的界定,是影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二,审计方式有待改进,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先离后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许多领导干部在离任或升迁后进行审计,因此评价结果往往与领导干部的任免脱节。这使审计人员认为审计工作无关紧要,只不过走过场而已,在这种心理前提下进行的审计只能是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审计作用。同时,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特殊,政策性较强,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严格遵循职业道德标准。但实际工作中存在缺乏证据或标准就做出判断;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判断;不充分考虑委托人的具体要求而形成意见;审计报告使用语言模糊不清;审计结论表达不够规范;定性不恰当等问题,这样做出的审计结论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缺乏具体操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目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依据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暂行规定。虽然这些规定使审计的程序、有了法规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关审计标准、审计评价、审计建议的具体执行等内容规定的比较笼统、抽象,这就使审计工作缺乏具体的指导,审计评价随意性较大。审计人员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评价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到这些领导人员的升、降、去、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领导干部的命运,所以审计人员做出的评价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建立一个、健全的业绩评价体系,帮助审计人员客观地判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但目前尚未形成这样一套健全的评价体系。

第四,经济责任的鉴定比较困难。领导意味着责任,权利意味着风险。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对于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负有责任,当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发现其职责履行不当,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损失时,理应受到相应处理。但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特殊性(一般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任职期内的财务收支活动真实、合法、效益及资产的管理情况),决定了准确界定经济责任存在一定难度。

二、完善责任审计的措施

为了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针对存在的,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建立规范的评价体系

和一般审计评价相比,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对象是领导干部,更具有针对性;其评价是任期经济责任,更具有特殊性;其评价结果是对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更具有严肃性。为了使审计人员的评价有理有据,应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实用性较强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考核两个指标体系。要对每个指标的内涵、外延进行明确界定,对评价标准进行量化,把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评价结合起来,使审计评价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以统一评价口径和考核标准,对于定性评价标准,应紧紧围绕经济责任来建立,突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原则,效益性目标应明确界定。同时还应对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对于定量评价标准,应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科学地从数据角度界定,分析衡量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2.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审计人员应认真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分析判断问题的实际能力,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采用的法规依据一定要准确。在整个审计事项评价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具备应有的职业素质,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才能将经济责任审计落到实处,恰当地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机构应为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开展相关工作,持续地进行专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召开相关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以促进审计人员水平的提高。

3.加快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设

我国应尽快制定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业务规范及相关的操作指南,使其逐步走上化、规范化的轨道。应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原则、领域、对象、重点、程序及,使之与现行审计准则相适应。同时,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难度大,要求有关部门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和协调,例如,审计中纪检、审计、组织、监察等部门要相互协作,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分工和工作程序,这样既有利于对干部进行监督、考核,又可以确保审计结果的权威性。

4.选择最佳审计时机

目前,先离后审的审计方式存在发现问题滞后的情况。为了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针对不同的状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审计方式,确定最佳审计时机。一是“先审后离”方式。这种方式可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为组织部门提供干部任免的准确依据,如发现存在经济业务连带责任或因经济活动需要暂时不能离任的可继续留任;对于业绩平平者可就地免职或降职。二是“先离任后审计再任职”的方式。此种方式可以提高审计的权威性,但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审计对象在任职期间造成国家和集体财产的重大损失,即使离任审计时发现也难以挽回。三是任中审计、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结合方式。这种方式需要相关部门有效协作,使审计不仅能达到评价监督领导干部的目的,而且可以将违纪违规问题及时揭露出来,将它们消灭于萌芽状态,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或少遭受损失。三种方式选择的审计时机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审计方式。

5.正确界定经济责任

审计人员只有在正确界定经济责任的基础上,才能对领导干部做出适当的评价,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界定以下责任:首先,正确界定经济责任与非经济责任。领导干部除负责经济工作外,还要负责人事、行政、党建等方面的工作,而经济责任审计决定审计人员仅需关注领导干部在行使经济职权过程中发生的经济责任,或与行使该职权有关的情况下发生的经济责任,这要求审计中要正确区分经济责任与其他责任。其次,正确界定前后任责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对特定时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而经济活动具有连续性,这就存在前任领导的决策、效果都反映在后任期间。因此,审计时划清前后任责任,前任的功过是非不能到后任身上,后任的经济责任也不能推给前任。第三,正确界定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领导干部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失职、渎职等行为均应界定为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若领导干部没有尽其领导或管理责任时,下属部门或单位出现了问题,应界定为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第四,正确界定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经济活动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因领导干部徇私舞弊、官僚主义、玩忽职守等主观因素导致的国家、集体财产流失属主管责任;而因灾害、上级指令、通货膨胀或进行探索性改革等造成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失误,应属客观责任。

参考:

[1]李成姬。经济责任审计要做到经济监督与行政监督相结合。

[2]李自辉。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篇4

1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 

所谓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在企业领导人的任职期间,要评价、鉴证、监督和审计企业领导人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包括对损益的效益性、合法性、真实性的责任,对企业的负债和资产情况的责任等等[1]。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是财务收支审计,对审计结果进行人格化,也就是对审计结果进行落实,主要落实到人的经济责任上。 

1.1具有特定的审计对象 

与一般的审计活动相比,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比较特殊的,其审计对象是企业的领导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事项的界定主要是以领导人的任期为依据的,对任期内的相关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因此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就是企业在该领导人任期之内的一切经济活动。 

1.2具有综合性的审计内容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内容具有综合性,并非以单一的事项和类型为内容,不仅包含了常规设计的内容,还对专项审计的内容有所涉及。对企业领导人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的界定应该以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来决定审计企业领导人在任期内的管理结果和管理行为,从而对其应该负有的责任以及管理水平进行评价[2]。 

1.3具有明确的审计目的 

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比较明确,就是审计和监督企业财务收支的有效性、合法性和真实性,以此为基础来对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进行正确的评价。同时还要对领导人在任职期间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进行确定,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人事部门能够以此为依据进行干部的使用、评价与考察。 

1.4具有多种新的评价标准 

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具有多重性。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既能够为审计的实施提供准绳,又能够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以此为根据做出审计决定。由于其审计内容具有复合型,以及审计客体具有差异性,因此必须使用多重性的评价标准,要适应企业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企业财经法纪审计,以及个人受托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等[3]。 

2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健全企业领导干部的任用和选拔机制,维护企业的财经纪律,对企业领导进行约束,推动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4]。 

2.1对企业领导的管理监督制度及其完善 

应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为企业领导的经济业绩评价提供数据化、指标化和具体化的标准,从而使企业能够提高对领导人员的考核质量和水平。 

2.2对企业领导人员对财经法纪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财务收支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覆盖,能够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经济问题,对企业领导人员对财经法纪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督促其严格落实财经法纪。 

2.3提高企业领导人员履责的自觉性 

企业领导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接受公正、客观的审查,如果企业领导人员存在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在审计中就会有所暴露,并受到查处。如果企业领导人员具有突出的经营业绩,也会在审计中受到表彰。实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提高企业领导人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 

2.4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对于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既可以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揭示出来,对企业的盈亏进行核实,摸清企业的家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规范,使企业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5]。 

3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大多企业都已经开始运用经济责任审计,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在审计效果不够显著、审计过程不够规范、审计体制不够完善等方面,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效果的发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1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不适应 

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中存在着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不适应的矛盾,从总体上来说,企业具有较多的审计对象,而审计力量却是有限的。审计部门具有一定的设计资源,必须对每年度的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进行一定的安排。对于企业而言,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不固定的对象数量,如果企业领导人员的交流过于频繁,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比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具有更大的业务量、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内容,要对企业的损益、负债和资产的效益性、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计,还要评价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 

根据我国当前的干部管理体制,现行的审计计划管理办法与企业领导干部的升迁调动存在脱钩的现象,这也造成了省级项目具有一定的临时性。一些部门总是临时交办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由于任务重、时间紧,给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一定的困难[6]。 

3.2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没有将内部审计作为明确的主体职责

尽管我国审计组织,已经将内部审计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内部审计也具有人员优势、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内部审计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整体质量。因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央部委和大型企业集团都制定了相应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然而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确定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职责就是内部审计。 

3.3对经济责任的界定有一定的困难 

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都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财务收支的效益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情况等等。然而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出现了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问题。 

首先,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边界。国有企业政企分离还没有完全实现,一些国有企业的行为没有摆脱行政行为的色彩,导致难以对非经济行为和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区分。其次,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承担者。最后,难以界定承担经济责任的程度。 

3.4缺少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和法律依据 

当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政策不健全、法律级次较低的现象。必须在审计范围内针对特定的审计事项来发挥审计的各项职能,然而审计职责却没有规定对人这一审计对象的实际范围[7]。 

当前主要是参照财政部对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标准来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和标准具有零散性和个别性,在法定性和约束性上存在欠缺。 

3.5不能规范地用审计结果 

从程序上来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成果的应用存在着脱离的现象。没有摆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出现了先离任后审计的现象。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徒劳无功。 

在审计结果的运用方面,存在着不透明的现象。按照相关规定,审计结果必须向人民政府报送,并且抄送干部管理部门。审计机关并不会公开披露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相关部门也没有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情况积极有效的反馈,没有制定对存在经济问题的干部如何进行免职、降职、追责、诫勉和提醒的具体标准。 

4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措施 

4.1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通过该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能够建立起一套高效、协调和稳定的工作机制,提高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严肃性和政策性。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非由审计部门一家承办,而是要与纪检和组织部门进行协调,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来保障,审计、纪检和组织部门能够进行分工协作和统一安排,做到配合联动。 

4.2对审计效果进行提高,将审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下来 

4.2.1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结合 

对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进行正确评价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短期目标,而且长期目标在于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2.2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 

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使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这个方式。通过企业审计能够促进企业的改制,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健全[8]。 

4.2.3将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 

经济责任审计是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多有重合。因此企业审计的方向应该是效益审计,立足于对企业效益和效率的评价。企业只有做好经济效益审计,才能明确企业的经济责任。 

4.3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正确的界定 

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中,要界定以下几个方面的界限。第一,要对现任责任和情人责任的界限进行理清。第二,要对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进行理清。第三,要对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进行理清,搞清楚而造成损失的原因到底是法律不完善、国家政策调整以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外力原因,还是由领导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主观原因造成的。第四,对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进行理清[9]。 

4.4将审计评价体系建立起来 

首先要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必须包括以下的内容。对企业损益、负债和资产的评价指标,例如偿债能力、负债状况、资产运营状况、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评价的指标。对企业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例如市场占有率和销售增长率的。对企业执行财经法规制度进行评价的指标,例如违规违纪比率[10]。 

其次,要适当的进行审计评价。也就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要对审计对象进行全面、真实客观的反映,遵循重要性、谨慎性和客观公正性的原则。也就是要把握住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不能超出经济责任的范围,并且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看待问题[11]。 

4.5正确运用审计结果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篇5

1.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划分问题。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情况。而在实际工作中,上述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责任难以划分,主要是表现在如何界定经济责任的边界,即划分标准;如何确定经济责任的承担者;如何界定承担经济责任的程度。要分清这三项责任,就不可避免的要涉及经济责任与非经济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尤其是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的划分难度很大,问题也很多。因为现任经理任期内出现的问题不一定都是现任经理造成的经济责任,有些问题是前任经理遗留的,而前任经理在结束其经营行为时并未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所以对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内的经营成果、资产、负债、损益的确认就比较困难。

2.审计力度不大。目前,在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操作中,缺乏统一的审计标准和依据,审计范围随意性较大,而且多数经济责任审计的结论只作为前任领导与现任领导交换的依据,而忽略了对发现问题的处理,削弱了审计力度。

3.审计结果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结果本应作为考核、任免企业经营者的重要依据。然而在现实中,法规依据不完善,使审计执法力度受到影响。通过审计发现有些企业法定代表人应承担经济责任和领导责任,但又缺乏明确的法规依据对其进行惩罚和处理,形成这些经营者虽有经济责任,但对其没有明确的定论和说法,审计结果因此而不了了之。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使经济责任审计卓有成效地开展,达到其特有的审计目的,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选择审计时机,加快审计速度,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是经济责任审计时效性的前提条件。

如果选择审计时间不合理,不符合干部管理要求,一年半载后才完成审计报告,而审计报告又未被企业采纳运用,也就谈不上经济责任审计的时效性。

由于领导干部任期长短不同,有的离任后追溯时间长,情况变化大,客观影响因素多,审计工作难度大,而经济责任审计往往任务急、时间短,要求速度快,但审计受其自身机构,人员配备,审计时限,审计业务规范等条件的限制,难于在短时间内完成领导干部任期全过程的经济责任审计,影响了审计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先审计后离任。但先离任后审计,当事人已离任,审计有问题难以核对,责任难以明确划分,整改措施难以有效落实,经济责任已经无法和经济效益挂勾,任职期工作业绩优劣,评价也就起不到实际参考作用,该分享的利益已经分享,该任免升迁的已成事实,事后经济责任审计就成了完成任务式的走过场,没有实际效果和目的的一纸空文,被束之高阁。即使审计报告颇有建树,质量很高,评价客观合理,整改意见很好,但事过境迁,也很难得到有效的采纳和落实,这样严重的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整体效果,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了严肃经济责任审计这一审计监督的效能,注重经济责任审计的时效性,就必须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基础上适应需要,提高审计速度。

干部任免制度的特殊性和时效性,给经济责任审计时机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组织部门配合,提出计划,合理安排选择审计时机,努力做到先免职、后审计、再调任。

选择审计时机时:

一是要考虑审计力量的组织。组织审计力量是审计的关键,审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审计质量的好坏,按行业对口进行审计恰似自己审自己,存在弊病,组织具有专门技术能力的专业机构进行审计,是搞好经济责任审计的必备条件。

二是选择经济责任审计时机要和日常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审计法把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界定在领导干部任期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经营成果及其有关问题上,这就是说明经济责任审计有别于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审计,但同时覆盖和包括了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要善于汇总、利用、对比、查证、分析干部任期各年度的审计报告资料,同步选择经济责任审计的时机,以缩短领导干部任期全过程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时间,加快审计速度。

三是经济责任审计要和干部管理工作,纪检监察工作接壤,要考虑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考虑干部任免制度的时效性原则,合理及时地选择审计时机。

二、寻找经济责任审计改进方法的突破点,提高审计质量,是达到经济责任时效性目标的途径。

任何审计项目都离不开被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包括就帐查帐,序时核帐,综合性测试,以检查财务收支的合理合规,确认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以否,测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检查企业的财政财务法规执行情况等常规的审计模式。经济责任审计鉴于审计内容基本相同,同为企业的财务收支,也要从基本审计模式入手,但关键在于财务收支审计主体是单位整体,而经济责任审计主体是领导干部个人,二者绝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必须在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把审计的重点转移到对领导干部整个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经营成果、经济行为,投资决策,管理水平,实施状况,廉洁自律等的量化考核上,判别明确其应负的经济责任。

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除按程序听取领导干部任期述职报告,查阅分析会计资料,任期经营计划,任期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统计考核资料,任职期初与期末财产、债权、债务,所有者权益状况比较以及任职期内有关经济监督部门的检查报告、处理意见外,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会议,广泛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搜集帐外反映、体外循环的经济活动和违法违规经济行为。重大经济问题要和纪检部门配合,采取内查外调形式,一追到底,按规定由有关人员签字认定,送交有关部门查处,并在审计报告中披露。

在审计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规范的记录、编写审计工作底稿,为审计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经得往历史检查的依据。

为使经济责任审计向宽度和深度拓展,让经济责任审计卓有成效,应该大胆偿试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1、对会计资料的审计一般采取详查法,弄清帐务处理的来龙去脉,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2、对财产物资、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一般采取抽查法,并要达到一定的抽查面。对重要的机械设备、重大的固定资产要到现场查看。

3、对一些帐面不能完整反映的问题一般采取查询法,向知情人有的放矢进行审计调查和审计查证,确保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三、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进行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所在。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关系到审计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编写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重点和难点。

1、审计评价的原则

审计评价的原则归纳为八个字: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客观是以事实为依据,一切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真实反映企业的情况;公正是以法律为准绳,按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律、法规及本系统、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执行;全面不但要反映主要业绩,而且要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责任,作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准确是以写实手法,一切以数据说话,评价观点一定要鲜明,用词一定要准确,切忌清描淡写、模棱两可,含意不清。

2、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要掌握重点、划清五个界线。

一是要划清任职期与非任职期的界线。一般以经济活动的发生日期为准,确定其责任所在。

二是要划清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的界线。一般要分清是否是由法定代表人直接造成的责任还是企业其他人员直接造成的责任。如果是企业法定代表人本人造成的即为直接责任,如果不是法定代表人本人造成的即为间接责任。

三是划清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的界线。企业领导班子根据当时、当地客观条件集体讨论的决定是以企业更好的求生存、求发展为目的,但由于突发事件或不可抗力造成决策失误的属客观原因。而其决定夹杂个人目的或有碍企业生存、发展,造成企业损失的则属主观原因。

四是划清改革偿试与违法违纪的界线。由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党和国家的政策指明不改革没有出路,但改革中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只有在吸取教训中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把企业推向前进。而企业违法违纪是党和国家决不允许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是划清经济责任与非经济责任的界线。审计主要是以量化指标为依据,对财务中所涉及的会计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应此经济责任审计是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经济责任的数据基矗而非经济责任主要是从宏观决策上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篇6

(一)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是问责的前提和基础问责,就是对责任进行追究。问责的组成要件应该包括:谁来问责(问责主体),向谁问责(问责客体),什么情形问责(问责范围),依据什么问责(问责标准),怎样问责(问责程序),问责对象承担什么责任(问责结果)等。问责的核心问题是追究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准确界定问责客体,这是问责的前提和基础。

(二)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是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的客观需要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厘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履行责任的情况,其实质是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状况的审计。通过审计与评价,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客观、准确地界定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有效问责。而责任人一旦被确定为问责对象(即问责客体),就要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会促进领导干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努力地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

(三)界定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要求审计监督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审计机关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履职情况的审查、监督、鉴证和评价,从而来确定哪些部门、单位和领导符合问责情形应当问责,哪些不具备问责条件不予问责,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向审计问责主体提供出责任人第一手准确资料,然后由审计问责主体决定责任人是否作为审计问责客体。而有关部门、单位和领导一旦被确定为问责客体,那么它就应当为此承担相应的代价和后果。这就为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有职必须要尽责,违法必然被追究。

二、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界定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1)审计问责法规的影响。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审计问责法律。虽然现有的《审计法》、《会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为审计问责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对问责的具体执行和操作还缺乏相应规范。因此,当务之急是抓紧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审计问责法,以使审计问责的法律依据更权威,问责的标准更明确,问责的程序更规范,问责的效力和效果更显著。

(2)审计问责主体的法律界定。问责主体就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问责情形时,由谁来问责,即由谁来负责向有关责任人(问责客体)追究责任。这方面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笔者认为,问责主体有问责发起主体和问责决定主体之分,即:问责发起主体为问责决定主体提供问责的信息和资料来源,而后由问责决定主体依法界定审计问责客体。这里所说的问责发起主体主要包括:审计机关、上级领导机关、司法监察机关、执政党、派、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则是对问责客体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的唯一合法的问责决定主体。

(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从近几年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来看,审计的难点在于最后的审计评价。审计评价之所以难,是因为没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既是制约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是下一步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界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无论是从经济责任审计的角度,还是从经济责任审计问责的角度,都应当制定出一套国家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4)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包括审计的业务范围、时间范围和资料范围。审计业务范围的大小、时间范围的长短、资料范围的多少,对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的界定有着一定的影响。不同的地区、部门、单位和领导,其经济管理权限和业务范围是不相同的,根据权力与责任相对应原则,他们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也是不尽相同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整个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所开展的审计,因此,应当扩展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范围,全面开展任职期初审计、任职期中审计和任职期满离任审计。按规定和要求,被审计单位应当提供审计所需的各种资料。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如何,与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有着直接关系,也进一步会影响到问责客体的界定。

(二)内在因素(1)职责权限的划分。职责权限清晰明确是实施问责的基本前提和必备条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现实,我国的党政关系错综复杂,领导干部的岗位设置及其职责规定不明,党政之间、上下级之间、正副职之间的职能及权限有交叉重叠或模糊不清的现象,致使某些部门、领导有权无责或者有责无权,这是目前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在真正操作时所面临的最大难点。因此,必须更加严格、规范地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职责与权限,以便为问责扫清一切制约和障碍。

(2)的公开化与透明度。实行党务政务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是实现民主政治和建立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尽职尽责为人民做事。如果缺乏公开化与透明度,那么,问责主体对问责客体就难以深入了解,从而难以对问责客体进行准确界定,问责也就无法实施。因此,必须加快政务公开的立法进程,从制度上、法律上规范政务公开,以确保对公共权力运行进行有效地制约与监督,也为问责打开方便之门。

三、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的范围

(一)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二条指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上级领导干部兼任部门、单位的正职领导干部,且不实际履行经济责任时,实际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常务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根据这些规定,当上述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未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出现问题时,审计问责主体则会根据情形,依法依规将其列为问责客体,进而追究他们的相关责任。

(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国有企业主要是指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里的主要资产是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受托代表政府和企业行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并承担着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的责任。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三条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列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当这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未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出现问题时,审计问责主体同样会根据情形,依法依规将其列为问责客体,进而追究他们的相关责任。

四、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的责任认定

(一)责任认定原则(1)坚持依法认定原则。《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以及责任制考核目标和行业标准等,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审计问责主体应当根据此规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准确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或领导责任,既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主观臆断。在进行责任认定时,还要排除各种来自外界的干扰,坚持原则,秉承公平正义,以实际行动体现和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坚持权责对等原则。权责对等是指领导干部享有的权力与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领导干部在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无条件的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领导干部手中所掌管的权力越大,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越大,二者是高度统一、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进行责任认定时,必须把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密切联系起来分析判断:一方面,分析判断领导干部是否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有无的现象;另一方面,分析判断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完成的如何,有无渎职或不作为的现象等。只有这样,才能敦促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坚持独立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原则。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在对问责客体进行责任认定时,也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审计问责主体既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也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即问责主体既不能与问责客体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也不能受任何个人或组织的干扰、约束和影响。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问责主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和界定问责客体的责任,要不偏不倚,不带有任何个人色彩或好恶。全面性原则就是要求问责主体进行责任认定时,要从大局着眼,充分考虑地域和行业特点、单位性质及业务的范围、领导干部的分工及任职时间、上任领导对本单位工作的影响等,综合地、全面地来考量问责客体的责任大小,切忌片面性和形而上学。

(4)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问责主体在对问责客体进行责任认定时,必须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首先,要对被审计对象定性,也就是说,要分析判断被审计对象是否存在符合法定问责的情形,即是否应将其确定为问责客体;然后,分析确认问责客体所犯问题的轻重、造成损失的大小及其影响程度等。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以更加合理、准确地界定问责客体的责任。

(二)责任认定体系《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明确把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这就为责任认定提供了执行标准和框架体系。(1)直接责任的认定。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是相对而言的。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并不意味着整个单位的全部责任都由其一人承担,而应根据领导分工的不同区别对待。对其直接分工负责的工作出现问题,应负直接责任,班子主要领导对其他成员分工的部分出现问题,只负间接责任或者负管理不善的领导责任。

(2)主管责任的认定。领导干部对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时,应负主管责任。对协助他人分管的工作出现问题时,应负次要责任。但也要视其后果及情节轻重,决定是否追究其领导责任。

(3)领导责任的认定。领导责任是除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外,领导干部因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而应当承担的责任。在界定领导责任时,一定要严格区分领导集体责任和领导个人责任。即使是追究集体责任,也必须同时追究班子中“一把手”的领导责任。

五、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客体的合法权益

(一)申诉被问责官员对问责决定不服时,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请求复审。允许被问责官员提出申诉,主要是为了保护其合法权益,以期实现问责的公平与正义。提出申诉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必须是被问责官员本人提起申诉;(2)必须是向问责决定主体申诉;(3)必须有具体的申诉请求和理由。申诉权是被问责官员享有的法定权利,因此,既不能剥夺该权利,也不能因为行使该权利而加重对被问责官员的处罚。在申诉期间,当事人必须严格执行原问责决定,以维护问责决定的严肃性和问责决定主体的权威性。至于申诉后是否能撤销或变更原来的问责处罚决定,则完全取决于问责决定主体复审的结果。

(二)复出问责客体被问责后能否复出,一直是公众争论的焦点,也是问责机制推行及其效果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被问责官员是否复出,不能一概而论,应严格按照程序(提名—考察—讨论决定—任职公示等),在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前提下区别对待。既不能把所有被问责官员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让问题官员“不痛不痒”甚至逍遥法外。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加紧建立和完善被问责官员复出的法律规制,让问责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法治化。

参考文献: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篇7

关键词:企业领导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一、开展企业领导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1 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中,有少数单位领导人不顾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违规违纪,授意财务人员收入不入账,以私人名义开户存储;有的虚列支出。少列、不列收入,人为地利用部分会计科目。如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科目随意调节利润,转移资金,设置“小金库”供少数人挥霍浪费之用等等。

2 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在逐渐下降,私欲在经济业务的来来往往中急剧膨胀;把国家交付于己的经营管理重任抛之脑后,继而来之的是巧立名目,变本加厉的“盗挖”国有资产。

3 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提高离任审计效率和效果的需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一般是由组织部门立项,审计部门接到审计委托书后实施审计,由于企业内部干部调整往往是成批进行的,而干部任免属于组织机密,党委不可能过早地向审计部门透露太多信息,组织部门是在常委会确定调整方案之后,审计对象即将离任时才下达审计委托书,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风险。www.133229.com

4 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科学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需要。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及时向干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动态信息,作为对领导干部业绩考评、职务任免和奖惩的参考依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方法的局限,便于干部监督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掌握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财行为、依法行政和决策水平,促使其更加客观公正地考察和选拔任用干部,避免领导干部任用中的失察现象。

5 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会使处于决策地位、掌握着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感到一种较强的约束力。增强当家理财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其恪尽职守地履行经济责任。

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最能说明法定代表人在任期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在实施审计时,应根据不同性质的单位,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的一些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

2 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进行分析评价时,在查看会计报表有关数据的基础上,还要着重分析企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内是否存有隐瞒收入、少转或多转成本即指账外物资和“小金库”等容易造成资产流失的现象;是否存在任期末将应并入损益的费用损失故意挂入待摊、待处理以及往来账而造成潜亏的问题;是否存在虚盈实亏、假报业绩的现象等等。

3 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合法性。对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内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分析,主要是审查了解该企业是否存有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产品和商品,是否有偷税、漏税问题,是否有转移资金、挪用公款和私设“小金库”的现象,经济合同是否合法、规范等等。在分析审查的基础上,评价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否合法经营。

4 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主要是采用健全性测试和符合性测试两种方法。通过健全性测试,检查控制点是否齐全,控制目标是否完整,相应的规章制度是否完善;通过符合性测试,检查控制点是否有效,控制目标是否实现,规章制度是否贯彻落实。

5 重大投资决策的管理效益情况。重点审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投资决策程序的规范性,投资项目的效益性。

三、当前内审机构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相关法律法规不建全,实施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审计的需要,中国加快了相关审计法律法规的制定,但是现行的审计法律、法规与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很多已不相适应,审计法律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审计工作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的事实。

2 内审机构设置不合理,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成果的落实都要受到本单位领导的制约,并且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利益密切相关,受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影响,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独立性不强,不能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从而使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3 缺乏统一、具体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评价标准,评价尺度难以把握。审计评价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对审计对象所在单位违反财经法纪或债权债务、呆滞账等遗留问题如何界定,确定审计对象在这些问题中应负什么责任,如任期责任与非任期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等,界限较难划分,审计评价的尺度难以把握。

4 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审计业务知识更新慢,导致在审计过程中对问题认识不准,无法获得充分有效的证据;法律知识不够导致在报告中运用法律法规不当,处理、处罚裁量不准;审计规范和准则掌握不透,导致审计工作不按法定程序办事;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导致面对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审计环境手足无措,无法开展工作。

四、完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和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促进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应尽快制定有关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业务规范及相关的操作指南,使其逐步走上法律化、规范化的轨道。应明确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原则、领域、对象、重点、程序及方法,使之与现行审计准则相适应。

(二)完善内审机构的设置,提升内审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

建立健全内审机构并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内审机构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对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应享有的职权、应承担的责任等以法规形式予以明确。

(三)正确界定经济责任,适当合理地作出评价

1 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的界定。审计署2000年第121号文件,对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作了如下界定:企业领导人员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失职、渎职的行为;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以上行为构成直接责任。

2 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的界定。责任人为谋取和利用小团体利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官僚主义、玩忽职守等原因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属主观责任。因不可抗拒的外来因素或国家经济改革过程中有关条例、措施不完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客观原因,使单位经济活动、经济决策的效果受到影响的属客观责任。

3 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的界定。前任的投资或过失延伸到本期造成损失或遗留问题的应属前任责任。若前任将收入隐瞒,转移到以后年度,审计人员应按照期间归属调整相关指标,按调整后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当期业绩。

4 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界定。决策者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决策团体。决策的成功与失败不能完全归结为单位领导个人,由集体决策造成的失误,应由集体负责,由领导者个人决策造成的失误应由个人负责。在作结论时要查证决策时的书面凭证,如会议纪要、可行性报告等,使责任界定有根有据。

5 错误与舞弊责任的界定。一般的错误与故意的舞弊行为,在评价时要严格区分。可以从两方面衡量,一是看行为的性质;二是看行为的结果;若行为的结果使国家蒙受损失,或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了私利,或是弄虚作假,有意欺骗上报,则可评定为舞弊。

6 “为公为私”的界限界定。例如截留收入是财经纪律所不允许的,但在作评价结论时,也要区别情况不同对待:将截留的收入用于单位的基本建设或生产经营活动,属于违纪;将截留中饱私囊属于违法,二者的界限不可混淆。

(四)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进行经济责任评价

为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公道,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员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

(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提高审计质量

一是提高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认识;二是要强化业务学习;三是实行经济责任审计资格认证制,保证审计人员具有与其所从事工作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六)改进手段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

要开好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共同参与的审计进点工作会,讲明任中经济责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求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接受审计,自觉接受监督。凡属人为阻挠、设置障碍、提供虚假情况的,纪检监察部门要毫不手软地及时查处,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进行。

(七)健全成果运用机制,提高审计效果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篇8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已脱离了单一国家财政拨款的办学模式,其经济活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而暴露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中所暴露出的不足。笔者就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1、单一审计效果不佳

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一般采用分别审计不同领导,并单独实施某一位领导的任前审计、任期审计或离任审计,这样不仅不容易找到问题,还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审计人员自身的工作量。

2、审计资源稀缺与任务繁重的矛盾。

由于审计部门的编制有限,高校院一级审计部门人员很少,完成预算、决算、基建、专项效益、法纪等审计任务已经是超负荷运转,再来实施时间紧、工作量大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人力资源显得更加紧张。

3、缺乏行之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评价内容过于全面化。表现为:一是充分肯定责任人的成绩,如实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种对成绩、问题、分析的全面评价实质上是避重就轻的评价,不利于审计目标的实现;二是把被审计单位的社会效益、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审计评价内容;三是把被审计单位可持续发展也纳入评价内容,增加了审计评价的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

4、部分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加大了审计风险。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这就决定了审计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质量要求高、政策性强,必须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目前大多数审计人员所具备的水平,难以适应需要。

以上问题和困难的存在,需要采取切实措施,逐步予以解决,以促进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健康开展。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改革措施

笔者认为,针对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实施多元化审计与动态审计

离任审计不单只是对离任者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客观公正地评价,还可以成为对后续领导人员实施任前监督的标准,利用离任审计的双重效果可以避免重复审计,提高工作的效率性与准确性。还可以将任期审计、离任审计和期后追踪审计三者动态的结合,真正查清离任者离任后过一段时间才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清是非,划清后续领导与离任领导之间的责任归属。

2、注重结合,提高效率。

可以把经济责任审计同常规的财务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合起来,做到一次进行两项任务,高校审计处在安排年度计划时,做到常规审计、专项资金及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在出具常规审计报告的同时,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记录台账和审计档案。这样做,可以发挥审计人员的整体合力,还能够减轻经济责任审计的压力。

3、重视审计评价,保证报告质量。

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上坚持六项原则,即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统一性、量化性、谨慎性原则。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把握“五条标准”,划清“六个界限”。“五条标准”一是对审计查实的情况进行评价,未经审计的情况不评价。二是未经核实的指标和证据不充分的经济事项不评价。三是围绕审计事项的内容评价。四是对个人廉政情况,未发现问题的一般只作客观说明。一经发现有个人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及时按规定向有关机关移送。五是评价用语采用直接陈述,不用主观修饰性语言,紧扣经济责任,采取写实、量化的评价方法。“六个界限”即: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的界限;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的界限;国家政策、法规不配套、不健全与钻改革空子、谋取小团体和个人私利的界限;改革措施失误与的界限;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的界限;一般违纪与重大违纪的界限。

四、加强学习,强化素质,努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提高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对领导个人的评价,审计人员在恪守审计职业道德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一要多学习一些宏观经济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要多学习一些现代审计方式和方法,学习运用好计算机辅助审计;三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勇于揭露矛盾和问题,做到审计结论既能使被审者服气,又能使领导和群众满意。

综上所述,重视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但是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篇9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审计结果运用的基础。这一矛盾虽然是各级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的,但在县级审计机关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调研情况看,县级审计机关实有人员一般在20人左右,其中能够从事一线审计的一般在10人左右,而每年多头安排的审计项目一般在40个左右,其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平均20多个。特别是在领导干部换届调整时,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更为集中,超出了审计人员的承受能力。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审计人员长期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没有时间学习“充电”,业务素质难以提高;另一方面,迫于赶进度、保数量,审计中必要的程序过于简单、粗放,使一些重要的审计事项得不到充分的审查,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个别审计项目甚至走了形式,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

2、审计的时效性不强,审计结果滞后,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带来不利影响。按照《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要求,领导干部应当先审计后离任。但在具体操作上,“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大部分是先离任后审计;虽然推行了任中审计制度,但任中审计所占比重平均不足30%;有的地方甚至是审计归审计,任用归任用。先离任后审计的做法使审计结果严重滞后,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造成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已离开原单位,接任者推崇“新官不理旧账”,相当一部分接任者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对待审计,有的以不清楚前任者为由搪塞审计,在资料提供、人员配合上不积极、不主动,使一些问题的核实和取证难度加大。三是有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已升职,审计出的问题无论大小,提出来都感到很为难。四是有的审计处理(比如罚款、收缴款项等)需要在原单位落实,接任者怨言大,审计决定难以执行。

3、缺乏统一、具体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评价标准,责任界定难度大,审计评价质量不高,难以根据评价结论任用干部。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具体明确。但是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班子集体的,有领导干部个人的。要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界定,对其功过是非作出准确的评价,没有统一、具体的责任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是难以做到的。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规范准则,有些经济责任的界定和评价没有明确依据,如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共同行使经济管理职权,而两者的职责界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取证和评价的难度较大。这就导致工作中对领导干部所负经济责任的审计界定比较模糊,审计评价比较笼统。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有的审计评价超越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或过于宏观,或过于宽泛;二是有的审计评价等同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评价,未突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评价;三是有的审计评价干脆采用写实的方法进行描述,基本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利用价值。这在客观上给有关部门运用审计结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4、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全面运用。从目前情况看,各地虽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但相关单位对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认识不到位,联席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确定带有较大随意性,成员单位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完善,职责履行不够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和深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审计结果运用有关系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尚未实现经常化、制度化。相关单位条块管理比较明显,在审计结果运用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合为一体,合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重对事的处理、轻对人的处理。有的县市区近几年没有运用审计结果处理一名领导干部,某种程度上造成“审”、“用”脱节。三是不同部门工作人员间的配合不够默契。由于审计人员对干部管理与监督的知识掌握不够,有的审计行为脱离了审计目的;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审计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反过来又影响了审计结果与干部监管之间的对接。

5、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的不透明和不具体,影响了运用效果的发挥。按照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情况写出审计结果报告,在报委托部门的同时,抄送纪检监察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不公开披露。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如何反馈等没有明确规定,至于存在什么经济问题的干部应提醒、谈话、诫勉、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也没有具体标准。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的问题,不利于将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起来。

二、加强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对策建议

搞好审计结果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环节和最终目的,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果的最终体现。要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得到充分合理有效运用,高质量的审计结果是前提,健全完善的良性互动机制是保障,探索创新运用形式是动力,规范操作、充分履行职责是根本。只有具备上述条件,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进一步整合审计力量和审计任务,做好统筹结合文章,确保审计质量和时效,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奠定良好基础、创造衔接条件。目前,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是个不争的事实,这既有审计人员少的原因,也有审计任务安排方面的原因。审计机关审计任务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预算执行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专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这些任务虽然安排主体不同、安排时间不同、目的要求不同,但审计期间、审计内容和审计程序却多有交叉和重叠。这样,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审计,增加了被审计单位的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审计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这种现象在县级审计机关尤为突出。就经济责任审计而言,之所以“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落不到实处,不仅是委托部门任务安排滞后的问题,即使委托部门在被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前安排审计,审计机关由于上述矛盾也无法按时保质完成任务,进而影响到审计结果在干部考察任用中的运用。为解决上述矛盾,可设想将审计力量、审计任务、审计目标进行全面的大统筹,实行单一化审计模式。即用一年一度的预算执行审计取代其他三个方面的审计任务,将审计内容涵盖其他三个方面任务的审计内容(如专项资金方面、财务收支方面、经济责任方面、绩效方面等等),每年对所有一级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全部审计一遍,做到“一年审一次,一次审一年,一次审全部单位和全部内容”,实现一次进点出多项成果。这样,既可从根本上避免多头安排、重复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缓解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又可保证审计结果的连贯性,满足所有任务安排主体的需要。实行这种审计模式后,经济责任审计无需每年安排审计项目,有关部门需要审计结果时,从审计机关报送的审计报告中即可得到满足,而且时效性非常强,从而彻底解决了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审计质量、审计实效、审计结果运用等多方面的矛盾。目前,实行这种做法要受到法律、体制、制度、审计任务安排主体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全面推开不现实,但可选择部分县市区搞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待试点成功后,逐步在面上推广。从调研的情况看,县级财政一级预算执行单位一般在60个左右,单位大小不一,资金悬殊。县级审计机关从事一线审计的人员按10人计算,可分成5个审计组,平均每个组承担12个审计项目。如果从每年的1月份开始,利用半年的时间搞审计(其间有些审计程序可以压茬进行),7月底可以结束全部审计程序,根据需要将审计结果报送有关部门。剩余的时间可完成其他特殊审计项目或开展其他工作。我们认为,这种做法理论上是可行的,实践中也是值得考虑的。

2、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前移审计关口,进一步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时效性。在目前“先审计、后离任”原则难以落实的环境下,加大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不失为一项重要的补充措施,既可有效地增加预防力度,防患于未然,还可将审计工作量化整为零,减轻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办法,将任中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逐步提高其所占的比重。在具体工作中,每年11月底前,干部管理部门应与审计机关及时沟通,研究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名单。审计机关要根据干部管理部门的要求,优先把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列入审计计划,并根据考察干部的实际需要,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市、县直属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原则上届中安排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其他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不同情况,一般三至五年安排一次审计;特殊情况需要时可以随时安排审计,力争三年内市县两级任中审计比重逐步达到60%以上。

3、探索研究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经济责任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更好运用创造条件。经济责任审计所评价的对象是领导干部,所鉴定的内容是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直接目的是为监督和管理干部提供重要依据,最终落脚点是“评人”,关系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政策性非常强。因此,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必须通力协作,研究制定经济责任的界定标准和审计评价规范,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界定、评价体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经济责任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部门领导干部之间的经济责任范围有很大差异。责任界定和评价规范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部门之间的差异,确定出不同性质的部门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只要根据评价办法进行打分量化,就能确定评价等次,使审计评价更加准确直观,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直接运用创造条件。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篇10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风险;成因

经济责任风险,指的是审计人员在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受到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影响,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发表了不适当的审计意见,造成审计结果使用人员或部门受到损失。我们要规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首先要了解它的成因。本文从我国数十年来企业改革变迁环境出发,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自身制度造成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1.审计对象配合机制带来的风险

我国有关规定中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任期期满或因调动、离退休、辞职、免职、撤职等原因离开工作岗位前,应接受经济责任审计。但现实中,往往领导干部已经上任后,对他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刚刚展开或尚未完成。经济责任审计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威信力和价值性,甚至引起被审计干部不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抵触情绪,这些都增加了审计人员搜集材料的难度。

2.审计力量不足带来的风险

目前内部审计部门接受组织部门委托,对部门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但是组织部门的人事考察往往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投入量与审计人员数量严重失衡。经济责任审计又和普通审计不同,尤其是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年度远,工作量繁重,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充分详细的数据收集。但是迫于时间上的压力,审计人员往往不能充分的做好事前调查和审计数据收集,在确认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上,审计风险大大增加。常见的情况是“先离后审”,“审任脱节”,经济责任审计无法达到原有的初衷和预期的效果。

此外,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单位和企业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在改革中企业的合并或撤销,会计财务人员的流动,新来职工不了解过去的经济事项,旧有职工出国或不知去向,财务核算资料丢失等,这些情况无疑也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风险。

3.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划分困难带来的风险

一是由于早期我国并未推行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上任时,并未对部门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重新确认,前任和后任之间是一笔“糊涂账”。而且现实很多经济活动项目周期较长,经营活动期间的决策涉及到前任和继任者。因此对于期限较长的经营活动,他们之间的经济责任认定困难,不能明确区分两者之间的界限。二是难以界定经济责任的边界。由于我国早期管理体制的特殊性,许多集体企业党政不分,在界定责任的时候往往很难界定是属于集体责任,还是个人责任。三是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不清。在实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由于历史,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很难准确界定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无疑增加了审计风险。

4.评价标准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目前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依旧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同一个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由不同的审计机关或者审计人员进行评价时,结果不会完全相同。尤其在经济结构日益复杂的形势下,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承担不同的岗位职责和任务,例如在对基建和财务部门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时就要涉及基建工程项目审计、材料设备采购合同的合法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等内容,需要针对不同类别的经济责任人确定不同的审计重点和评价指标。然而在通常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评语中,泛泛之谈的字眼较多,如贡献较大,工作较好等,很难看出被审计人任职期间内履行责任的程度,也看不出哪个领导干部是优秀还是称职,这些都给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1.领导干部权力过度集中导致的审计风险

在现行制度下,我国企事业单位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和内在监督制约机制,领导干部个人专断的现象十分普遍。单位行政上的“一把手”在原则上应当依照行政工作程序依法行政,但实际上,日常行政事务和重大决策都由“一把手”全面负责,做最后决定,甚至有的单位完全是领导干部“一支笔”,权力过大,过分集中,又缺乏制约,在这种形势下,审计风险必然增加

2.领导干部任职目标不明确导致的审计风险

领导干部上任时,与企业相比,往往没有明确的任期目标,例如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等数字化的指标。而由于历史,环境,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无法将审计数据与同类行业部门或被审计人前任进行横向比对,缺乏具体可靠的量化指标依据来评价其任期表现。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审计人员只能按照收集到的可以定性的一些情况,说些含糊不清的套话,不能全面评价其任期内经济责任。

3.正常会计信息渠道受阻带来的审计风险

会计信息渠道受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反映在会计信息产生阶段。主要表现为单位部门内部会计机构不健全,没有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或是缺乏职业道德,屈服于外界压力而进行财务造假等,因此提供了失真的会计信息;其次反映在会计信息传递渠道。有的单位为了应付审计部门和上级检查,实行两套账,一套对内一套对外,真实的会计信息无法传递到审计人员手中,甚至还有个别单位为了掩饰其违纪行为而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销毁,对审计人员隐瞒资料的去向。此外,我国企业十几年来企业分分合合,经济情况纠缠不清,资料保存不全,在审计这些涉及受历史因素影响的复杂项目时,审计人员很难合理规避其潜藏的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夏萍.关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控制措施[J].现代商业.2008(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