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运作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4:43

理财运作方式篇1

关键词:高校财务运作;新型机制;探析

0引言

在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财务工作面对的人文环境、办学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高校办学规模也正逐步扩大,每年在校人数持续上升,资金量不断增加,在此情况下,健康有序的财务运作机制对高校财务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各项机制的完善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在高校办学的过程中,良好的财务运作,才能够促进高校更长远的发展。

1高校财务运作机制

财务运作机制则是一切财务活动规律与资金运行规律的具体体现,在财务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财务管理机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财务运行机制通常指的就是财务各个要素之间必须彼此依存,有机结合,自动调节,进而形成内在的关联与运作方式。高校在其办学的过程中,依据办学的需要从市场中吸收较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促使在财务的各个方面,能够保证资金正常运作,实现财务运行机制的具体形式。通常情况下,一定的财务运行与一定的资金运动和会计核算方式具有一定的联系。作为办校的事业单位,高校的资金运作始终是预算管理的范围,进而实现统一计划、统一核算与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促使高校财务运作机制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2高校财务运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各种机制的建设都已经获得了极大地改善,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高校财务运作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高校教育的正常发展。从实际了解到,高校财务运作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缺乏完善财务运行机制

当前社会经济已化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的并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两种积极体制的形式与发展方向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来看,计划经济条件的经济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运行机制并不相同。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等院校教育体制与财务运行机制主要受当前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2]。高校目前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在随后的发展中并没有改变这种经济运行模式。而在此过程中,高校的财务运行机制在其中并未充分发挥作用,高校会计对支出过分看重,不注重成本。在现如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的教育机制与财务运作机制已经不能适应财务管理的需要。如果高校办学规模沿袭以前的办学特点,那么高校的财务运作就不会出现较多的问题。但是,在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财务运作机制中财务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使得财务管运作不能适应当前高校所需要求。

(2)高校自身建设不完善

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高校自身建设影响财务运作机制的顺利实施已经成为重点问题。在此过程中,高校自身建设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高校理财意识与效益观念淡薄[3]。受到体制原因的影响,不少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缺乏有效的理财意识,在资金运转与使用的过程中,高校并没有依据自身建设情况对教育经费进行管理,同时在科研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其次,财务运算管理不科学。预算,是高校财务工作范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实行的过程中,预算管理已经成为财务运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财务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不能适应高校财务运行的实际需要。

3高校财务运作新型机制的模式

在高校财务运作机制存在多项问题的过中,高校在维持正常办学的基础上重视该项工作。在此情况下建立新型的财务运作机制,促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更符合实际运作与规范性。

(1)创新管理

在高校财务运作的过程中,为保证财务运作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就应当创新管理。首先,转变理财观念。当前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经费紧张是制约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为转变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这种现象就应当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坚持开源节流,增收与节支、收入与效益并重的原则[4]。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高校不仅仅是要将资金管理好,还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开源"。高校做好财务运行工作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开源,发挥新型财务运行机制的作用。其次,建立有效的财务防范机制。在高校办学规模与办校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高校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普遍都会利用银行贷款来缓解经费紧张的问题。这种方式对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银行资金贷款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财务防范机制,始终将资金使用效益最优作为第一原则来执行财务管理与财务机制的运行。

(2)加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在新时期,高校在建立新型财务机制的过程中应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调动多方学学的积极性,提倡多层次办学,形成主体的介入,并且高校在体制改革中实行重组、联合、合并促使办学规模逐渐扩大,财务管理的内容逐渐增多。针对此种情况下,应当加强会计网络化的建设,保证高校财务工作的实行。高校在其办学的过程中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处理各项会计业务,编制会计报表,实现高校会计的电算化,进而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会计发展的趋势。针对此种情况,高校应当在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会计各项信息,促使会计信息化技术能够运用到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保证高校财务运作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

(3)加强诚信服务

诚信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首先,高校财务管理可以开展诚信会计的教育。现如今在信用遭受质疑的情况下,会计诚信已经面临着新的挑战。因而,高校应当开展会计诚信教育,树立高校会计诚信理念[5]。会计诚信教育是会计工作的一项特点。在高校内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会计人员实行会计诚信教育的影响,能够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诚信品质。其次,加强诚信服务。诚信历来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在高校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更应当把讲诚信作为其工作的第一要务,真实、客观的反映经济活动,不弄虚作假。高校财务的会计人员应当加强会计的职业道德修养,将诚信服务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理财运作方式篇2

一、交通财务管理创新的研究背景及目标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国家财政部门在交通运输行业上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不仅建成了对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的川藏以及滇藏两条高速公路,还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修建高铁铁路,开辟了全新的海运、水运、空运的交通运输航道,增强了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然而,在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之处,尤其是在复杂的财务管理方面。近几年来,随着交通行业对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了较大负担,财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国家部门的政策支持下,交通运输行业应把握机会,积极创新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交通财务管理创新的目标

交通运输部门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其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第一,形成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保障各部门的有序平稳运营;第二,制订完善的资产管理方案,做好登记存档工作;第三,建立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要求财务部门按时上交相关的报表、文件,明确划分职责,实行严格的责任问责制度,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交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措施

(一)更新理念,建立财务管理预算中心

交通业要想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需要摈弃过去的一些传统观念。虽然交通行业隶属于国家部门,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树立危机意识,以人为本,时刻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建立起一套动态管理理念。此外,为了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交通业财务管理部门应随时把握市场变化情况,成立专门的预算中心,合理统筹分配资金,以实现每一笔资金的最大化合理利用。

(二)发掘形势,树立财务管理的新目标

在如今新时期背景下,知识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甚至远远超出物质资本的影响力度。交通运输行业涉及的相关领域较为复杂,需采用科学手段统一管理企业的财务预算和使用,确保内部运行环境的合理有序。交通运输行业应紧跟时展潮流,充分挖掘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目标,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尽可能地实现各主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三)创新思路,扩大资金流动空间

在新时期背景下,交通运输业可以通过融资和筹资的方式实现自身突破性的发展。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准确把握市场变化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理财活动。财务管理人员要创新原有的工作思路,可以通过发行证券、合作经营等方式减轻资金压力,同时联合经营的方式也扩大了交通业内部资金的流动空间,有效降低了各自所需承担的运营风险。

(四)借助信息化平台,建立综合财务管理中心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也不言而喻。交通业可以充分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打破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综合财务管理中心,便于实现远程管理与分级管理。在综合财务管理中心中,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到市场动态,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算、筹资、资金监管等工作,大幅度地提高了交通财务管理效率。

三、结束语

交通运输行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新时期背景下,交通行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交通行业应对企业资本进行控制,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由内而外的创新式管理,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

作者:陈丹丹单位:京杭运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

参考文献:

理财运作方式篇3

【关键词】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财务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

一、引言

石油企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一部分,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可以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数据支持,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提升石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财务共享模式产生的背景

财务共享模式最早由美国福特公司提出,是该公司针对自身财务管理问题,通过多方面的研发与调整,实现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结合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实际管理情况的分析,提升财务数据管理工作效率,强化财务管理力度,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1]。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同时可以使管理者对自身工作情况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使其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解决管理问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财务共享模式的推广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逐渐成为当前企业比较关注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战略发展与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石油企业中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意义

(一)整合企业财务资源

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保证财务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加强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借此收集与管理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优化业务组织与流程,发挥业财资源共享的优势,为企业业务工作开展提供财务资源信息支持[2]。当企业财务资源得到整合利用后,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效果也会发生变化,不仅实现高质量工作,同时还为企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提升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统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支持下,改变企业各部门财务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统一。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能够结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统一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与标准,为财务管理行为提供制度保障,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秩序地开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互动效果,使财务管理人员了解各个部门工作的情况,还可以将财务数据反馈给企业管理人员,为针对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三)提升企业业务工作效果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为业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支持,解决业务工作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部分石油企业因为财务与业务信息互动不到位,所以无法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为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指导。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主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财务部门为核心,覆盖企业所有的财务经济活动[3]。在该模式的支持下,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业务发展规划,为高效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业务部门可以根据财务数据,做好资源配置与业务发展计划工作,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四、财务共享模式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

(一)统一财务信息,提高管理效果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状态,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的依据。财务共享模式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的认识,明确这一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与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性,树立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4]。与传统财务工作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实现了对企业预算、执行等工作的全方位监督,可以保证企业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财务共享模式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解决以往财务预算信息滞后性的问题,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对预算工作的重视,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提升对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将此作为财务共享工作的重点,加强对石油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将此运用在财务目标、业务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建设中,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务数据支持,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加强人员队伍培训,促使财务共享模式运行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使企业内部财务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方法及原理,并主动用此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助力。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者与实施者,其业务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效果。若是工作人员不了解财务共享模式的工作特点,那么将会影响财务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无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石油企业可以根据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组织个性化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使其掌握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并在日常工作中灵活运用,以此增强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高效开展。首先,对财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意识与改革发展意识,使其认识到财务共享模式是时展的要求,是自身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意识,有利于财务管理创新发展。部分财务人员对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存在一些抵触心理,认为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支撑企业的发展,不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当前部分石油企业虽然已经引进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但是无法满足石油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企业财务人员难以获得更多与企业内外部发展有关的信息,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不仅可以获得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同时可以了解市场环境,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因此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推动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其次,对财务人员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财务共享模式的操作方法,借此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为企业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理论培训活动是丰富财务人员基础知识,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媒介。通过个性化的培训,可以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现代化技术,对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训活动中,应以工作人员的财务工作水平与信息化管理能力为基础,选择适合的内容,以此提升培训效果,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人员支持。最后,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奠定基础。石油企业利用财务共享模式开展工作时,需要做好工作经验的总结,吸取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为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提供基础保障[5]。工作经验总结十分重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日常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定期总结财务工作情况,并反思自身在岗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者问题,利用以往的成功经验解决问题,促使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财务工作效率

在石油企业中,若想展示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价值,提高财务与业务工作效果,可以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此作为推动财务共享工作实施的载体,为信息管理、业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具有高度集约的特点,涉及的工作内容、信息数据非常多,若是采用传统人工方式进行管理,会失去财务共享模式建设的意义,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同时可以解决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有的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与方法,建立符合实际的财务管理数据库,要求工作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做好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减轻工作压力,提升财务信息处理工作的有效性。以中石油为例,该企业建立了多个数字化平台,包括业财融合价值管理平台、全球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在数字化平台辅助下,促使企业业财融合,同时能够将两万余财务人员的工作批量化、集约化到不到两千人的财务共享中心完成,促进效率大幅提升,并实现低碳、安全化运营。石油企业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立足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建立符合实际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将企业财务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为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促使石油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四)加强风险防范,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在石油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会因为市场环境或者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出现运行风险,对企业稳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实际工作中,石油企业应提升对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使企业管理人员与财务工作人员认识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并发挥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优势,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为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6]。在风险防范工作中,加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用,利用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管理情况与业务工作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建立财务预警体系,若是发现问题,则需要做好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工作,利用风险防范策略解决问题,以此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此外,石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将财务共享系统作为工作的载体,增加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交流与互动,提升各个岗位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为企业资金管理与运用提供支持,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管理制度与日常沟通的方式,为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促使石油企业稳健运行。

(五)建立内控制度,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

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可提高财务共享工作效果,使各项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需要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石油企业的业务、财务等经营性活动进行动态的监督,以此实现高效率管理,推动企业长远发展。首先,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石油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将内部控制工作与企业财务管理有机融合,对财务工作行为、管理行为等进行监督,使各项工作在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管下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有较多的数据信息,内部控制中,对共享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要求业务部门人员以财务管理需求为基础,开展业务工作,在实现企业业务目标的同时,完成财务目标,为石油企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7]。其次,加强对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管理,优化系统的功能,增强管理工作效果。财务中心服务系统中应包含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资金动态管理、财务报表等功能,通过多个功能的集中建设,实现对石油企业所有业务的动态管理,为后续信息的运用提供便利。最后,立足财务共享中心,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流程。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能够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实际工作中,需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适合该中心的内部控制流程,对企业资源的运用情况进行监管,保证资源利用与配置的有效性,促使后续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结语

理财运作方式篇4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很多企业正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单位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实施相应的管理,通过财务管理的方式维持各种收支平衡,实现企业的良好运营,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通常包括财务组织架构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两种财务管理组成部分。财务管理能够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得企业的各种资源实现更加良好的配置,而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够使得财务管理更加地具有效率。

2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现状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逐渐地改变办公的模式,使得互联网办公成为一种广泛运用的运营模式,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办公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国内的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衍生出新的管理模式,办公室办公向着无纸化方式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是由上而下的这样一种传统的纵向结构,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使得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网络办公显著的优势就是信息传递迅速。[1][2][3]财务组织框架指的是依托企业的组织结构实施财务管理的模式,想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组织管理的模式,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财务管理按照实际的应用情况有两种表现模式,其一是对财务的相关内容实施具体的管理工作,通过相关财务事项的管理,达到公司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进程;其二就是对企业的财务进行一定的预算和规划,优化企业的财务资源的利用状况,这在企业做相关的决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运用。

3现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是我国的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的模式有待及时地更新换代。一些先进的企业引入了互联网实行财务会计管理的模式,但是这种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并没有很好地在实践中进行执行。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企业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企业办公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部分的企业也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这种技术,将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引入互联网领域。在转向互联网领域的时候,忽视了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对这种模式运用的不重视,使得这种模式发挥不了预想的效果,反而对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形成了一定的潜在风险。想要发挥这种模式的重要性,就要不断加强对这种模式的研究,完善这种机制的构成,优化效果。财务信息缺乏相应的安全规范,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会引发大量的信息安全的问题,现在的企业对这些问题没有广泛地关注,导致行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缺乏一定的规范性。

4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

通过对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会计的管理模式实行一定的创新,能够实现对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不断地优化。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建成财务集中的管理模式,就是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售后过程都是通过互联网实施实时的监控,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构建能够对企业的核算、控制以及决策做到更加详细的了解,使得企业的财务数据能够得到高效的运用。[4][5]基于网络环境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上,通过计算机的操作实现财务人员的手工操作,转变了操作人员的压力,并且将企业的财会信息转变为信息化的信息,这种转变能够提升企业的信息利用效率,优化企业的决策流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管理层次也在转变中实现了层次的提升,不再仅仅地关注资金为主的财务管理形式,而是从流程优化、风险控制、效率提升等角度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对知识、信息、人才等因素的关注,有助于形成全面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公司在不断的管理中逐渐地优化。财务会计管理的主要核心是对企业的相关举措做出一定的预算控制,网络技术便可以很好地管理企业的财会信息,但是对于具体的财务活动则无法约束,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对企业的日常开支能够做出合理的预算。通过网络对预算和实际的财会信息进行相应的匹配,掌握各方面财务信息的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实现对企业资金流向的更好的控制。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构建网络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财务管理模式创新首要的是要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企业可以定期对财务人员组织培训,在财务人员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对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实现不断的创新和优化。

5结论

理财运作方式篇5

关键词:财务分析;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应用

从当前情况来说,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了诸多领域的关注。针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在财务分析方式的作用下,能够让制造业企业快速的掌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财务数据情况,并通过设定运营方向,或者对发展战略进行修整,实现制造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基于财务分析在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的作用,要求制造业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给予财务分析高度重视,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优化应用方式,在全面落实财务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以此给制造业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条件。

一、财务分析在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的作用

(一)给企业决策人员提供精准数据

在财务分析模式的作用下,能够对制造业企业近段时间内资产应用情况进行采集和整合,并把采集的数据利用财务报表的方式传递给企业运营管理层级,让企业管理层级能够对企业实际运营情况有所掌握。企业管理层级人员可以通过财务数据,及时找出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和漏洞,并给管理决策的设定和修改提供依据,确保制造企业的安全运营。

(二)防止各项运营风险的出现

制造业企业在运营发展中,常常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运营风险的出现。例如,资金周转水平相对偏低、大量资金积压,现金链断裂、资金应用效率不高等,都会使得企业盈利水平逐渐减少,进而无法更好的迎合市场发展需求。财务风险作为制造业企业运营风险中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企业各项风险的最终体现形式[1]。通过全面落实财务分析工作,能够有利于企业领导层级及时掌握企业运营情况,在领导层级理性分析的情况下,实现各项风险的防范和规避。

(三)促进企业运营的合理化

现阶段中,制造业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运营质量不单单会给运营者和国家带来影响,同时也决定企业职工的自身权益。企业财务数据的透明性已经得到诸多人员的重视,这也是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企业财务数据的公开性,也是国家税务部门的基本需求,所以,在财务分析模式的作用下,能够让制造业企业运营活动更加合理和规范。

二、财务分析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方面

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没有给予财务分析工作高度重视,并且也没有将其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即便部分企业把财务分析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但是缺少对财务分析作用的了解,依旧把工作重心放置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式中,没有实现财务分析自身价值的全面激发,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相对偏低。同时,部分制造业企业财务工作人员没有将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两项内容加以科学划分,过于注重新型财务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忽略财务分析,使得制造业企业不能在财务分析模式的作用下,给企业决策设定提供帮助。

(二)应用方式方面

注重流程或者注重结果,都不是实现事务处理的主要依据。当前,制造业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通常把企业运营效益情况当作财务分析的核心内容,并且一些制造业企业普遍认为,只要企业处于盈利状态,就可以预示出企业运营成果较为理想,而没有充分注重财务管理综合作用[2]。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资金链管理以及现金流量管理在运营成本管理中,对提升制造业企业资产投放比例和资本运营水平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是单一的实现盈利并非为一件容易的事。

(三)结果应用方面

从实际角度来说,财务分析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落实,也就是事前、事中和事后。换句话说,在会计最初环节中,应该对企业财务数据状况加以采集和分析,并对可能会出现的财务事项进行评估,在财务事件出现之前,利用财务分析方式能够引导对财务事件的科学管理,以此获取理想的效果,促进运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后财务分析则可以引导企业对各项财务事物进行综合评估和考核,并及时找出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提出对应的处理意见。从目前情况来说,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时,没有注重对财务分析结果的应用,并且采用的分析方式主要以事后分析为主,也就是在会计周期完成之后对已经出现的会计事物进行财务分析,在这种方式下,将会给制造企业财务风险把控带来不良影响。

三、财务分析在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

为了将财务分析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制造业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重财务分析工作,让企业所有职工都能意识到财务分析在企业运营发展中发挥着的作用,并自主参与到财务分析工作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效果。同时,要求企业职工对财务分析的实质有全面的了解,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把财务分析工作充分的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在财务分析结果的作用下,实现企业现有管理体系的完善,实现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3]。另外,制造业企业还要结合实际状况,科学设定财务分析部门,配备对应的人员,定期举办财务分析内容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增强企业职工专业水平和素养。

(二)建立财务分析的指标评价体系

1.财务状况分析

针对制造业企业来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都可以从各个角度将企业运营规模进行体现。以资金周转为例,主要是从企业流动资金的角度入手,实现对企业现有资金应用情况的探究和分析,以此将影响企业资产流通的各项因素进行体现。通常来说,当该项指标越高时,则表示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越高,应用效率越大。在较快的周转效率下,流动资金呈现出节省的状况,也就是流动资产投放量将不断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制造业企业盈利实力。反之,当该项指标越低时,则表示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越低,应用效率越小,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

2.获利能力分析

获利能力作为制造企业资金运作的主要依据,企业管理人员给予其高度重视。通常来说,普遍应用的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等。当获利能力指标相对较高时,则预示着企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强。

3.现金流量分析

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能够及时掌握制造企业运营发展中各项资金的投放情况。近几年来,制造企业逐渐注重现金流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且也意识到现金流量可以更加精准的将企业运营情况进行体现,并且把现金流量分析当作财务分析的核心内容。现金流量已经成为了当前制造企业评估自身运营情况的主要指标。在现金销售比例、销售现金流量率等因素的作用下,可以精准的掌握企业运营状况,给企业领导层级制定决策提供条件,实现制造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保障财务分析信息的高效性

首先,全面落实新会计准则,并将财务报表披露范畴进行扩充,从财务报表角度入手,对制造企业运营环节中财务数据进行披露,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精准性。其次,人在整个运营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制造企业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也可以把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披露[4]。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效性已经成为核心内容,通过把现代化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披露,实现信息披露时效性和全面性的提升。

理财运作方式篇6

关键词:煤炭运销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159-02

煤炭运销集团公司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煤炭运销企业为核心,通过产权或契约联结,以产品、技术、资金等为纽带,将多个煤炭运销企业与煤炭开采企业联合,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层次结构、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由于母子公司在法律上各自独立平等的法人地位,使其不可避免地会倾向于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集团公司的目标是追求整个企业集团的价值最大化,而子公司经营者的目标是子公司的价值和个人效用最大化。当子公司个体利益目标与集团整体利益目标不一致时,就会导致子公司及经营者个体利益最大化取代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即目标逆向选择{1}。因此,煤炭运销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目标在于协调各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子公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能够沿着集团战略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轨迹运行,以最终达到企业集团的资源整合优势。

一、煤炭运销集团公司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控制是指财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2}。煤炭运销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范围从单一企业扩展到拥有多个独立企业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象也从单一企业的某个部门扩展到集团内部的所有组成部分:集团母公司、下属各子公司及其内部各部门。但由于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建设的不规范,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使集团公司内的财务关系不清,在财务控制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

1.财务预算管理薄弱。有许多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煤炭运销集团公司虽然建立了预算管理制度,但有章不循、随意更改的现象比较普遍,预算控制的作用相对薄弱,预算制度流于形式。另外,许多煤炭运销集团公司预算指标的编制不科学,缺乏严密的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受人为因素干扰严重,难以据此对各项费用、支出加以有效控制,所编制的预算缺乏科学性与现实性,造成财务目标与财务预算目标严重脱节。

2.财务政策缺乏统一性。许多煤炭运销集团公司没有建立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子公司财务管理与整个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不协调,各子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财务基础数据不统一;由于集团没有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随意性大,上报的财务报表难以正确反映实际的财务信息。另外,财务报表披露迟缓严重,管理层所需要的财务信息不能及时地传递,难以为煤炭运销集团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资金管理散乱,使用效率低下。许多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在资金运作中都存在着一种矛盾的现象,一些子公司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阶段有大量资金闲置并沉淀,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另一些子公司则为筹集所需的小额资金而为难,资金严重短缺。运销集团公司内各子公司之间资金调剂困难,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银行贷款额较高,财务费用开支较大。

4.财务考核体系不健全。许多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基本上建立了一套财务考核指标体系,但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与措施,难以控制考核指标体系设定的指标的合理性、操作手段的规范性、考核过程的严密性与考核结果的正确性。除此之外,考核过程中所运用的技术手段落后与一些不规范的考核操作,都会影响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失去了建立财务指标考核体系进行集团公司实时财务控制的意义。

二、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模式

建立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妥善处理集团公司内部各层次之间的财务关系,明确各财务层级的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分配集团公司的财务控制权限,尤其是母子公司之间的财务权利。因此,本文按财务控制权限集中程度的不同,将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模式分为“集权型”、“分权型”、“混合型”三种模式{3}。

1.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是指集团公司的财务决策权大部分集中于集团母公司,母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团内部的经营和财务,并作出相应的财务决策,各子公司只负责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在这种模式下,集团公司的相关财务决策由集团公司最高管理层统一决策,有利于规范各成员公司的行动,促使集团公司整体政策目标的贯彻与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公司整体资源整合优势,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有利于降低子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问题,降低财务风险。但采用这种模式,要求集团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必须具有极高的素质和能力,能够高效率地汇集各方面详尽的信息资料,否则可能导致主观臆断,以致重大决策错误。由于财务权限的高度集中容易挫伤子公司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信息传递时间过长,可能延误决策时机,缺乏灵活性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2.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是指集团公司的大部分重大决策权集中在子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在财务上充分放权,实行以间接管理方式为主的财务管理方式,并加强自身的信息处理、控制和绩效考评能力,子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情况作出重大财务决策。

在这种模式下,要求对成本目标、利润贡献目标、资本增值均要负责的投资中心下移到集团公司的各个子公司;可以提高市场反应的灵敏性与应变性、调动各成员及各阶层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力等。但管理层次多、管理跨度小、集团的复合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3.混合型财务控制模式。混合型财务控制模式是指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也就是将集团公司的财务决策权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适度分配,形成适度分权或适度集权的财务管理结构。

在这种模式下,权力结构中,一般分为最高决策层、中间管理层、基层三个层次。最高决策层有集团公司的财务副总参与,主要职能是对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实行战略性管理,进行财务战略决策、长期发展规划、重要人事安排、盈余分配等工作。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权限配置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因势而异,因时而异,因企业而异。该模式有利于将重大财务决策权集中与一般管理决策权适度分权相结合。

三、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模式的影响因素

集团公司应采取何种财务控制模式,以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集团公司的发展阶段、集团公司的经营战略、子公司对集团公司战略的影响程度等。

1.集团公司的发展阶段。集团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影响其所选择的财务控制模式。在集团公司发展的初始阶段,集团公司内单个企业的力量较小,市场地位不成熟,强调财权集中和财务控制力是关键,由母公司统一掌握财务权限,统一指挥,促使集团公司运行从无序逐步走向有序;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管理的成熟,集权型的财务控制模式就不能满足公司在财务控制和经营方式上多样化的需要,适当分权是必要的。

2.集团公司的经营战略。集团公司的经营战略因经营方向和所进入的产业领域不同,可以分为单个产品密集型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相关联多元化战略和无关联多元化战略等。当集团公司集中在一个产业发展时,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联系很密切,目标单一,采取集权型的财务控制是合适的;在采取无关联多元化战略时,由于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经营的范围比较广泛,集团公司采取分权型的财务控制更为合适,而纵向一体化战略和相关联多元化战略介于两者之间,可以采取混合型的财务控制模式。

3.子公司对集团公司战略的影响程度。在公司集团化发展过程中,每个子公司在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地位是不同的,因此母公司为了保持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和扩大核心产业的市场优势,对下属子公司财务控制方式也应采取不同的模式。对于集团公司内有重要影响的子公司,母公司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控制权与管理权;而对于那些与集团发展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业务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关系一般、影响不大的子公司,从提高管理效率、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角度,分权程度应该高一些{3}。

四、煤炭运销集团公司财务控制模式的现实选择

首先,煤炭运销集团公司仍处于发展初期,集团公司制定的集团发展战略尚未得到集团内其他成员企业的认同和贯彻执行,各成员企业在资金配置和市场定位及企业文化等方面也尚未形成合力,没有达到经济规模,完全分权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母公司有必要对子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集权管理,将涉及子公司发展前景乃至影响整个集团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集中于母公司,将子公司一些日常财务活动管理权下放给子公司,以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其次,煤炭运销集团公司采用相关一体化战略,实行原料供应、加工制造和市场销售联合发展,成员企业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联系密切。采用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有利于集团公司实现产供销三方面的投资和经营一体化,保证集团整体战略的有效实施。第三,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内部的企业仍处于由传统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时期,尚未真正建立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许多管理混乱的现象{4}。尤其是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受企业领导个人意志的影响,财务人员的素质较低,可能出现盲目投资、随意挪用资金和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因此,采用权力相对集中的财务控制模式,将子公司的重大财务决策权集中于母公司,由母公司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来规范子公司的财务活动。最后,互联网技术发展为实现煤炭运销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相对集中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内的大多数企业已经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集中式的财务管理软件或者网络财务软件正在得到大力推广,这些手段加快了企业间信息传递的速度,而且互联网的利用使得母公司可以较容易地以低成本迅速收集决策所需的子公司的信息,即刻进行信息沟通,即时进行决策{5}。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当前煤炭运销集团公司应采用集权型的财务控制模式,其中包括保持财务政策的一致性,实施统一的投资政策,统一的投资审批程序,资金统一筹划和调度,财会人员统一管理等。

注释:

{1}欧汝新.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浅析[J].财会研究,2005(1)

{2}翟洪文.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J].经济师,2005(4)

{3}胡茂华.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理模式设计[J].会计之友,2005(4)

{4}王旭.论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的建设[J].上海经济,2001(2)

{5}傅元略.网络时代的适时财务控制与公司治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3(1)

理财运作方式篇7

关键词:纳税统筹;企业财务管理;应用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想紧跟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对其进行创新、优化和改革,从而使企业在规范化管理道路上不断壮大自身的规模,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永葆生机。企业财务管理是维持企业经营规范化工作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纳税筹划在20世纪改革开放引入国内企业财务管理中,可以实现对企业财务进行统筹和合理分配规划,建立纳税筹划分级机制,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和监督,从而避免企业逃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一、纳税筹划的内涵及特征

(一)纳税筹划的内涵企业纳税筹划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从本质来说是一种建立在既定法制土壤上的缴税模式,该工作模式凭借着对企业所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作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中呈现出生机活力。企业的纳税程序较为繁琐,尤其体现在营业税和增值税改革项目中,需要引入科学的统筹方法规划企业的纳税机制,优化纳税程序,避免纳税程序过于繁琐的状况发生。税收筹划涵盖避税筹划、转嫁筹划以及节税筹划三个方面,从根本上与偷税漏税的行为有所区别,是一种合理合法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

(二)纳税筹划的特征纳税筹划具有专业性、合法性、筹划性等特征。与偷税漏税这种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偷税漏税属于违法行为,给国家的财政税收造成了损失,并且大幅度扰乱了市场经济规律的正常运行秩序。纳税筹划是国内法制环境下针对企业在缴纳税额、生产、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合理调控税额,并且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渐降低缴税金额的手段,而不是通过违法途径修改缴费税额或者是不能缴纳足够的税款。纳税筹划只能在现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行,纳税人或者企业通过对于生产过程所进行的规划和调节,合理有序调控税率,降低缴纳税费的金额,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准入度。纳税筹划在市场经济规律下的合理应用,具有统筹性和专业性的特质。它的筹划性指的是企业的纳税筹划属于一种预期实现的规划性模式,企业借助于纳税筹划对企业生产秩序、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创新生产机制进行调控,及时调控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使其管理和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合理运行,提升企业的信誉。专业性表现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要对企业的整体生产运作状况以及税收模式熟悉,纳税筹划要从根本上同企业的发展情况相配套,这些前提的成立都需要企业财务管理机构对于企业的整体运作模式和税收政策有深度的认知。

二、纳税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

通过纳税筹划的调控历程可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在探究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这个话题的时候,首先就要阐明纳税筹划和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水乳交融的关系,同时并不存在冲突和割裂。纳税筹划和企业财务状况注定着企业的生命力和发展方向,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轨迹上得到有效运行,降低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赢得更多的价格优势,就要借助于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有效调控企业的财务状况,使企业财务管理蒸蒸日上,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一)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为纳税筹划提供运作环境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有赖于企业财务管理生态环境状况,纳税筹划工作必须契合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才可以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良性运作的企业财务管理状况有助于纳税筹划工作的顺利展开,为纳税筹划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纳税筹划工作历程的开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结合企业财务现状的各个环节而展开。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比如在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管理、折旧管理、现金管控、融资管控等方面运作状态良好,那么就有利于纳税筹划的顺利进行,使纳税筹划过程拥有了充足的环境支持,具备了良好的实践基础,财务管理工作者可以在现存的财务管理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财务环境,为纳税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环境支持。

(二)通过纳税筹划机制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启迎合了市场的发展规律,为推动企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状况进行了优化。纳税筹划工作对于企业财务状况所进行的优化,可以有效调整企业财务的运作程序,为企业在决策、投资、运营、利润分配过程中提供精确到位的数据理论决策凭证。运作良好的财务状况是市场经济体条件下企业顺利开展的基础,财务状况决定着企业各方面的运作关系,科学、合理、符合市场规律的资产配置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生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为企业谋取更多的生存之道,扩展企业的发展前景,使企业不断壮大,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洪流中去。反之,如果企业的财务发展状况滞后,质量提高不上去,在财务数据用于决策、投资、运营的过程中就会使运行体制失灵,为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纳税筹划的开启可以使企业财政状况充分改善,不断优化财务状况本身。因此迄今为止,纳税筹划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统筹工作项目,在国内各大企业运行过程中不断渗透,目前已经在企业内部全面普及,对于调整和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路前行。

三、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纳税筹划在企业运行中的全部环节都可以体现到,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讨论,本文从包括筹划活动、投资活动、运营活动三个方法展开论述。

(一)纳税筹划在企业筹划活动中的应用纳税筹划在企业筹资活动中的应用是纳税筹划过程中的一环,在企业的筹资阶段,筹资模式和缴税方法及程序各有不同,借助纳税筹划可以把不同的纳税模式进行区分和规划。迄今为止比较常见的筹资活动涵盖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种模式,两种筹资模式纳税方式各自迥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债务筹资的纳税模式,一般情况下在纳税前要扣除所支付的利息,以达到合理化的纳税行为。对于权益筹资状态下所作的纳税模式,一般情况下引入的是股份利息的支出,即针对企业税后利润所展开的支付模式,这种模式不可以抵税。在企业筹资活动开展的历程中,应区别不同的缴税模式,否则可能会引发漏税、多缴税款的情况。以上的论述仅仅是税收筹划在企业筹资活动中的个例,在筹资过程中还有其他的模式。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启,可以更大限度地为企业获取优越的筹资项目,把企业的筹资风险降低到最低点。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投资活动中的应用纳税筹划在企业投资活动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企业在投资历程中要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这些要素都具备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要想彻底摆脱这些风险,为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行经济创收,就要做好投资活动中的工作。首先,在投资的初步阶段应该对企业纳税筹划进行合理的规划,纳税筹划在投资决策历程中的应用可以使企业在投资的历程中获取更多的资源。尤其是针对投资环境恶劣的企业,通过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抛弃风险大的投资项目,对于较为适宜的项目展开投资,使投资行为走向成功。其次,企业在投资初期,就要对投资过程中的各种类目、不同领域的税费政策有充分的认知,通过投资动向,精准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从而选择迎合政府提倡的投资项目,再进行投资的合理布局。纳税筹划工作开启的历程中要提前确定好投资意向,为投资方案作出数据预测。再次,除此之外,纳税筹划对投资活动的调控还表现在对投资落实阶段所作出的调整,即在投资落实的程序中,将纳税筹划工作中涉及的税费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落实,在这样的基础上确保纳税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纳税筹划在企业运营活动中的应用纳税筹划客观上体现出政府对于现代企业的政策引导方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系统,在企业进行缴税的环节可以有效缴纳税费。纳税筹划在企业运营活动中的应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采购活动,由于市场交易的模式各有不同,因此对于税费的缴纳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交易活动开启之前要认真规划交易目标,协商制定出适宜的交易方案,以及对交易模式进行详细说明,提前公布交易需求。确保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所得利润,避免交易双方重复缴税行为的发生。其次,对于科技研发中所涉及的税费优惠政策的合理应用。在企业科技研发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费用,应该凭借着国家优惠政策缴纳税费。优惠税费政策活动可以充分反映出政府对于企业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再次,固有资产折旧方式的应用,固有资产折旧方式的计算模式各有不同,不同的计算模式对于企业现有资产的计算各有侧重,也能影响到企业的纳税数额。企业应该因地制宜,对于折旧资产进行实际的评估,投入到准确的折旧使用过程中,得出准确的资产估算数据,从而缴纳较为适宜的税费金额。最后,研发历程中涉及到税费优惠政策。企业在进行大型科技项目研发的历程中会带来费用,在这个背景下要学会合理应用国家的优惠政策项目,通过政府规定的相关优惠政策来缴税,我国一直对相关企业技术研发项目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因此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要学会享受政府优惠政策来调节税费,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鉴于纳税筹划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涵盖的内容很多,不能一一论述,该项目为纳税筹划工作的重点内容所在。

(四)纳税筹划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应用企业的利润分配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在运作过程中同样也受到纳税筹划的影响和制约。企业利润分配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规划措施以及国家政策策略进行改变的时候,是否可以通过纳税筹划的调控模式,使企业的财务政策进行转变,在此基础上迎合国家的调控政策,实现企业战略部署的转变。当企业具备独有的纳税筹划控制能力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时间调整税务工作的变化进程,以适应新的工作步骤和规划,获取有效、科学、规范化的缴税方案,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行,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下充满生机活力。

理财运作方式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起来,企业也开始蓬勃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内部的财务审计关系着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它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当下的环境和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企业财务审计运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不断的创新其运行模式,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运行模式的现状,针对目前财务审计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企业财务审计运行模式的创新作了新的设想。

关键词:

企业;财务审计;运行模式;创新研究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必须要做好内部的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其内部财务审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财务审计的运行模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只有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审计运行模式才能保证企业审计部门有效的执行任务,并提高企业领导对相关工作的重视,从而更好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如果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提出意见,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导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从目前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内部财务审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其运行模式上有着很多的不足,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引起重视。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改革创新,企业内部财务审计运行模式也应该做相应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运行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内部财务审计运行和管理也在加强。但由于部分企业在内部财务审计运行过程中,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和不足,或是没有将自身的情况和当前的社会环境相结合,这就导致建立的内部财务审计模式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内部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内部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对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使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始终不如意。经过分析得出,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财务审计范围具有局限性

在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单一,致使财务审计范围具有较强的局限性。我国的财务审计多是指普通的财会工作,不包括企业的其他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预算控制等也不包含在内,这就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单一性。当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其他的经营管理活动和预算控制等就出现一定的混乱现象,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给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制约着财务审计工作的进行。因此,虽然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也制定了相应的运行机制,但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由于其范围具有单一性和局限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日常的运作。

2.企业的领导不重视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

近年来,很多国有企业和一些大型企业对于企业内部财务审计较为看重,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财务审计机制。但在很多中小型企业中,管理人员对财务审计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企业只是形式化的建立了一些财务审计的机制,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没有严格额按照指定的机制来实行,或者表面化的实行。因此,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在内部财务审计上存在很多的问题,甚至是将所有与财务相关的事务直接堆在一起来处理,处理财务的审计人员也是由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没有专门的审计人员来进行管理。很多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没有必要聘请专业的审计人员,着不仅会浪费人力资源,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利益和价值,只要做好企业的会计工作即可。这就造成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财务审计人员对工作也较为消极,导致企业的审计机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3.财务审计的地位不明确,没有足够的权威性

从目前来说,我国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有关企业财务审计方面的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企业财务审计机构应该属于何种性质的部门,如何在企业立足,处于何种地位等,也没有规定财务审计部门的组成人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拥有那些权利,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等,这就使得市场上的企业所建立的财务审计部门各具特色,每个企业审计人员所具有的权利也不同,犯了错误也没有相应的惩处机制来进行约束。在很多企业中,内部财务审计部门都是由财务会计来负责,但有的企业又是将财务审计部门划分到行政部门,或是部分私营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直接由管理人员和领导来进行,实行自我监督和运作的模式。这些都是由于我国没有具体的规定,在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因此,在市场上的很多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财务审计制度,或是制定的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等,导致财务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明确,实行的过程中也没有按照制度来进行。这种情况的持续发展,将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是一种恶性循环,甚至在后期会破坏企业内部的某些功能,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审计运行中基础工作的创新分析

1.完善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制度

企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自己在社会的地位,促进自身的发展,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制度来约束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要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必须要明确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将每个人的职责分清楚,有条不紊的做好企业的每一项工作。没有制度的企业看起来自由,但实际上如同一盘散沙,内部的管理上也会越来越混乱。因此,要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则,尤其是在财务审计工作上,需要不断的加强管理,并积极的创新,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要做好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制度的创新,首先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守则,对上岗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教育,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其责任感,明确审计人员的职权,要求审计人员严格的按照企业所制定的规则来执行工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财务审计的功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因此,企业要对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提高其工作能力,以更好的为企业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

2.建立专门的审计管理机构

在我国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中,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导致很多企业中出现财务造假、的现象,并且审计人员消极怠工的现象也经常出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财务审计功能的发挥,并对企业内部财务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我国企业应该制定专门的审计管理机构,定期的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和抽查,检查审计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等,并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审计工作的认知和重视,使财务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能够正确的认识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对待财务审计工作,以提高企业财务审计的效率,保证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机制的正常运行。规范化的制度和管理不仅是对企业财务审计运行的保障,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整个企业工作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3.加强企业财务审计人员的管理

在任何企业的发展中,要向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与正常运行,都离不开优秀的各类人才,只有保证企业拥有高素质、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同样,企业要建立健康的审计运行机制,首先要有专业的财务审计人员。因此,要实行企业财务审计的创新,首先需要财务审计人员在管理上和思想上进行创新。财务审计人员要及时的了解当前社会的最新动态,掌握市场上的各类信息,关注时下的各类企业的发展状况等,再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审计制度,并进行管理。对于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模式的创新而言,财务审计人员的管理创新是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企业财务审计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获取信息信息,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以提高自身的执行能力,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4.完善创新企业财务审计的方式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如果企业不与时俱进,积极的进行创新,那么将会很快的被社会所淘汰。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在工作方式上必须有所转变,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工作。因此,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审计方式,运用新型的技术来完成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提升财务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保证财务审计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对此,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利用网络技术等新型技术来整合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三、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

1.提高财务审计组织的地位,加强其权威性

前面我们提到,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地位不明确,权威性不强,是企业财务审计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因此,要提高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质量,首先要提高财务审计组织的地位,明确其责任,加强组织的权威性。这就需要企业选用一批素质较高的优秀的审计人员,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审计人员的选择,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团队,提高企业财务审计的地位,并使企业的内部审计具有权威性。

2.创新企业财务审计管理模式

在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内部审计机构可以采用“董事会负责制”,就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部等,一级对一级负责。不同的审计管理模式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创新管理模式,将管理模式实现最优化,为企业的发展增砖添瓦。只有严谨的良好的管理运作模式的实施,企业内部的审计组织地外才具有权威性、才会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明确划分审计管理职权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审计是较为重要的部分,企业必须要加强财务审计的管理,明确的划分审计管理的职权,并规定其业务范围,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只有明确财务审计的职责与业务,做好财务审计管理工作,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多其所需求的信息和资料,以便于企业做出判断,全面了解企业当前的状况。审计管理职权的明确,不仅能够使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还能有效的促进财务的监管工作,因此,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对于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运行模式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其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的体系,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在企业的发展中,科学的内部财务审计运行模式对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创新其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王童单位: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昕.企业内部财务审计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2015,no.37515:54-55.

[2]俞米娜.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作模式构建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no.13204:207.

[3]秦项茹,纪海荣.财务审计模式的创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5:101-102.

理财运作方式篇9

一、企业资本运营当中所发生的财务战略问题

(一)企业资金筹备方式单一

资金筹备对于企业而言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企业的资金流畅性。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方式以及路径都较为固定,以向银行借贷款作为主要并且唯一的方式,而非使用其他类型的筹集模式。这样的现象直接决定了企业自身在筹集资金时的不合理以及约束性,对于企业的改革,资金优化、流动、分裂、组合都有明显的阻碍性。

(二)企业项目投资选择的盲目性

企业项目投资是大型企业的常事,其选择的投资项目有潜力则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经济利润,但是,如果选择错误,也必然会形成相应的经济损失。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选择企业项目时都较为随意,对于项目没有适当的深入了解,对企业资本管理普遍呈现过于粗放的现象,对企业产品的水平、质量控制力度上比较低。

(三)会计核算问题

财务战略问题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对资金的把握情况不实时、不准确等,会计的核算工作便是决定性因素。在资金优化、流动、分裂、组合等情况时,企业是根据会计所核算出的财务状况进行抉择,但是会计核算工作本身如果存在问题,也就代表企业所决定的战略决策不符合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最终结果必然会导致财务战略发生关键性问题。

二、企业资本运营中财务战略问题的应对对策

(一)开拓全新筹资方式,优化筹资渠道

开拓全新的筹资渠道、方式对于企业筹集资金而言有着显著的帮助。在当前高风险的市场之下,在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尤其是国有企业,更是应当采取多种筹资资金的方式。笔者经过调查,整理出以下几条改善路径:一是完善货币、资本相链接的市场。筹集资金时,不应当只筹集软货币,应当按照市场的实际情况适当考虑软、硬两方面货币。例如,当前市场中,软通货币的升降值现象较为严重,便可以考虑硬通货币。除此之外,对于货币市场的分析以及扩展,企业尽可能的组建专职团队,必须保障分析以及扩展的方向、方式正确,否则会适得其反;二是完善企业深入改革。对于当前大多数企业而言,科学的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都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推行科学管理、产权分明、责权明确等,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则应当做到政企明确、互不相干等。只有如此,才能够保障企业内部能够真正实现财务战略,促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多样化、易变性,保障企业具备较为灵活的管理模式,能够应变各类管理模式的变化。

(二)建立项目选择专责团队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投资项目的选择重要性,其次,笔者建议采取建立专责团队调研并选择投资项目,如此来保障企业资本的安全性,降低资本风险。企业财务管理核心必然是资本,这也代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以理财部门为核心,对此,就必须在财务部门中建立专门的理财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企业还能够给予财务部门建立专责的投资选择小组或团队,并明确相应的职责。与此同时,财务经理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财务经理必须要提出财务决策建议,其中需要具备资产调度、资金筹集以及项目投资等决策建议。

(三)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深化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工作是整个企业的核心工作,是企业管理者、决策者了解企业状况的主要途径。在企业资本运营时,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工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对此,需要选择并培养财务专职人员,定期给予财务人员灌输当前资本运营的全新理念,适时补充企业有效管理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还需要重视企业的监督体系以及投资控制体系,完善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运行措施。决策控制的重要内容是合理的投资决策,企业需要不断的完善各类资本风险保护机制。特别是国有企业,更是应当注重对资本风险的规避,当前企业大部分是针对专业化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应当时刻分析当前行业的市场情况,在投资时选择风险较低或容易控制的项目,并由财务部门提供风险规避方式,从而实现高效的财务管理。

理财运作方式篇10

关键词:高校酒店财务管理体系构建

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后勤保障系统也随之不断发展,其中之一的酒店规模也不断扩大。如何做好高校酒店的经营管理,相应地建立完善的酒店财务管理体系,成为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酒店的特点

高校酒店是高校后勤的一部分,其不仅具有宾馆酒店行业的一般特点,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第一,资产国有化。高校宾馆一般都是在高校招待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高校酒店资产一般都是国有的。第二,经营市场化。随着高校后勤的日益社会化,酒店运营逐步转向市场,尽管具体运营方式有所不同,但多是通过市场化运营来提升高校酒店的活力。第三,门店多元化。近几年来,高校发展从空间上显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多校合并,二是一校多区。这使得高校酒店不再是单个店,而是多个店,点多面广,且分散在多个不同的区域,有各种定位不同的酒店,高校酒店呈现多元化现象。第四,运营连锁化。为了实现对多个酒店的有效管理,一般采用连锁经营方式。而在连锁经营过程中,又以直营连锁为主要形式。

二、高校酒店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从财务管理上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属性明确的产权与经营者的不一致性,既影响经营者积极性,也影响酒店的发展。高校酒店的资产属于国有,而经营者几乎都不是产权所有者,只是学校聘用的一个管理者而已。即使有的酒店集团也设置了董事会、监事会等现代企业组织机构,对经营者实行聘任制,但“两会”也只是学校对产业干部管理的一种形式,聘任制流于形式。产权与经营者的不一致,导致机制不灵活,酒店运行效率较低,学校资产效益核算缺失,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影响了高校酒店的融资:酒店的资产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向社会融资,而内部融资也会因为涉嫌对国有资产的侵害而不可能进行。酒店基本上只能靠自身盈利投入进行融资,而这种融资的能力是有限的,直接影响到高校酒店运行规模的扩大。二是资产风险抵抗能力不高。高校酒店源自招待所,目前又以国有企业模式运行,较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各种监督机制,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是以行政单位管理方式实现对酒店的管理,财务“一支笔”往往造成一人说了算、家长制,容易滋生、权钱交易、渎职失职、违法乱纪等腐败现象,职工民主监督形同虚设,导致国有资产存在较大风险。三是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高校酒店财务人员大多是学校在编人员,“铁饭碗”思想根深蒂固,缺乏竞争意识;由于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核算、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三、高校酒店财务响应构建中的几个关键点

高校酒店的显著特征,不仅影响到酒店的日常管理,同时也是酒店财务管理模式建立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酒店财务响应构建中的关键点具体包括:

(一)责任体系构建。如前所述,高校酒店的资产属于国有,所以高校酒店的财务以及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应负有特别的责任,这种责任就在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体现在对国有资产的责任。在建立良好责任体系的前提下,适时地尝试对高校酒店实施股份制改造,以促进高校酒店发展。

第一,在财务体系上,要具备完整的财务管理结构。要尽可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并正常运行。连锁式的总店可以设立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再设立财务部和审计部,负责日常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各分店有财务负责人或具体财务人员,向总店财务负责人负责。通过比较完整的财务管理结构设置,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结合考核制度,实现资产增值。

第二,在财务人员上,可以采用委派制。财务人员委派制是目前高校酒店财务管理机制中常用的办法,这种委派制的实质是引入外来监督。无论是学校财务部门向酒店派遣财务人员,还是总店向分店派遣财务人员,目的就是引入监督机制。在委派制下,财务人员对派出机构负责,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就会有比一般酒店财务人员更多的责任意识,不仅对总店负责,还要对学校、对国家负责。但财务人员委派制也存在不足,容易造成财务人员和经营负责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下降,经营者常把派来的财务人员当作外人,而财务人员也常把自己当作酒店发展局外人,难以真正融入酒店的经营管理。

第三,在财务管理上,要加强对分店财务的审计工作。总店通过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对分店的财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定期审计应该由总店审计部门组织,可以是分店之间的相互审计,也可以由总店审计部门邀请外来专门人员进行审计,以确保审计质量。

第四,在财务效益上,要建立成本责任制。各分店在日常运行中必然有成本支出,为了控制各分店的成本,应该建立成本核算制度,由各分店根据一年运行的需要编制成本预算计划,该计划由总店集中分析,通过总店财务部门和分管财务负责人共同对预算进行审核,通过后交分店执行。成本责任制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加收益,还可以有效防止非法现象产生。

(二)培训体系构建。高校酒店由于采用直营式连锁经营方式的比较多,所以统一性是高校酒店财务管理的基本范式。总店要形成统一的现金流,统一调配,统一理财,统一投资,减少资金沉淀,减少资金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这些都要求总店加强对各分店的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一方面业务上的统一化需要不断强化财务人员对新财会业务的熟练掌握,另一方面需要对财务人员加强财经法纪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定期面授培训和不定期的网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考试、考核、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三)信息体系构建。及时了解和掌握酒店财务信息,是酒店经营者掌控酒店经营状况的基本手段,而且这种掌控需要了解即时状态,因此,解决远程财务信息的汇总和即时传输是关键。目前集住宿管理、客房管理、查询统计、系统设置等方面功能的系统不断被运用于酒店管理,不仅能为销售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也能为财务提供详细准确的账务输出,使宾馆管理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酒店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有效发挥财务管理的事前预测、计划,事中监督、控制,事后核算、分析的作用。高校酒店财务信息体系建设的首要工作是总店建立可以覆盖所有分店的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以便财务信息的及时传输。为了适应信息系统的运行,所有酒店的财会信息必须使用统一格式。J

参考文献:

1.许湘芳.高校校办酒店的财务管理方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4).

2.李瑞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南方论刊,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