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发展变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4:50

农村的发展变化篇1

【关键词】农村文化生活;变迁与发展;趋势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呈现出多样性、季节性、直观性、归属性和乡土性的特征[1]。在三农问题上,我国一直倡导着建设新型农民,培育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这样新型农民的建设就需要充分的将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就需要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生活,努力寻找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设之路,下面从变迁和发展趋势的两个角度分析,以供参考。

1.农村文化生活的内涵及特征

对于农村文化内涵的可分为广义和侠义两个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农村文化所指的是农村人口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其主要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部分[2]。从狭义上的角度来说,农村文化就是指农村人们在精神文明中的一种活动行为,是农民在漫长的农耕活动中所创作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农村文化不仅是农民在精神状态上的一种反应,同时也是农村在社会不断进步中的一种标志象征。在我国农村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形成了以多样性、季节性、直观性、归属性和乡土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文化生活,在农村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2.农村文化生活的变迁及意义

2.1农村文化生活变迁的表现

在历史记载中,乡村中的农民在农闲时节其主要的活动都表现在晒太阳、蹲墙根、搓麻将、唠嗑之中,很多农村地区根本无文化生活可言,同时存在着看书难、看戏难和看电影难等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对农村文化生活建设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地区逐步建立了农民自己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广播站、宣传栏、体育健身设施、图书阅览室等,并在农民的耕地中组织农民科学种田。这些措施不仅使农民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同时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广播电视在农村中实现了组组通、农家书屋建设在村中实现了全覆盖、文化电影下乡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使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与此同时,农民群众也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地位,自发的组织一些文艺活动,创新农村的文化活动形式,实现了农村在文化生活方式中的新突破。

2.2农村文化生活变迁的意义

2.2.1巩固了农村的基层政权

在农村之中,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种程度上有效的加强了党群和干群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活动和工作的结合,政府的号召力和办事成效了得到了提高,很多涉及到群众利益点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同时,以农村文化生活为载体的农村文化生活建设,对农村思想建设和文化阵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2.2.2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早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农村文化工作就已实施,同时也取得的良好的效果。在当时,其主要的活动集中表现在送文化、送电影和送图书方面。而在新世纪,科普宣传、农机讲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等多种文化活动的加入,使文化活动成为了引导农村致富的一种有力手段[3]。在农村之中,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引导农民向科技知识层面的发展,使农民科学种养,增加了产量和收益。

2.2.3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文化生活使农村中的很多群众都以此为载体聚集在了一起,在这个环境下,大家纷纷自发或有组织的展示个表演舞台,并且的相互交流,人际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融洽,使大家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与这个环境下得到了有效的化解,有效的促进了农村村风和民风的好转,巩固和发展了农村和谐稳定的局面。

2.2.4有效的展示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众所周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些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俗语中,其很大一部分都是农民群众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劳动中对形成与凝结的。在这些说唱歌谣中,不仅反映了民间的生活风情,同时也是农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真实反映。而在农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的今天,这些民间的故事、歌谣等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内涵都有效的展示了出来。

3.农村文化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内容上不断的更新

虽然目前的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已经非常的迅速,在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是从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的。从农村文化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上来看,其变化的内容将会以乡、村、户三级文化网络、具有较大规模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4]。现如今,随着经济文化普及度的不断加强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农村中的很多群众在知识层面的结构也不断丰富。从目前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可以看出,在贯穿着历史文化演变中传承着一些好的内容,不仅继承了传统的优先文化,而且融合到现代文明之中。从我国的舞龙文化来说,其流传的时间从古至今,虽然在舞动的形式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所表达的内容已经完全不同。历史上,舞龙具有一种迷信色彩,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的一中仪式。现在,其所表示的内涵却是对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一种精神表达。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就是向着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方向进行发展。

3.2活动的质量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同样以舞蹈为例,在农村文化中舞蹈文化的实施是为了庆祝丰收而形成的,农民群众也是在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拍打起舞发展到编排精细和声势浩大的场面的。以往这种带有封建色彩而又低俗的活动,在农村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向一种高尚文化品质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农民在见识面、文化素养和自身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在学会之中,而是要学的融会贯通。农民群众的这一变化是由单一性和低层次向多样化和高层次方向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而这种变化还将要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前途是一片光明。

3.3文化活动队伍将不断增加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在农村之中,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村为了丰富文化活动,会专门花一些钱来请专职教师来组织一些农村文化活动的形式,这种现象在农村之中随处可见。同时,这种行为都是农村居民的一种自发行为,只是单纯的为了丰富文化活动,娱乐身心,没有任何营利性质。

【参考文献】

[1]钟文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76.

[2]左海霞,郭明顺,张雯,杜鸿波.农民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47-48.

农村的发展变化篇2

一、近现代(百年)名村变迁与农村发展

会议认为,开展近现代中国农村变迁与农民发展研究意义重大。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农业大国,将来要发展成为农业强国,不能没有农业发展史、农村变迁史和农民发展史。为农业、农村和农民著历史,不仅是完善新中国史学研究体系的需要,更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谋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次会议上,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RCC)研究团队了“近现代(百年)农民发展研究成果”、“《兴国调查》中八个农民家庭跟踪调查研究成果”、“中国名村变迁与村域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成果”、“民国乡村思想史研究成果”。

RCC研究团队认为,农民发展是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不断获得、不断满足,生存保障条件不断改善的过程;是经济增长带来农民物质生活持续改善的过程;也是社会发展带来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RCC团队的另一项研究成果证实,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及农民发展是翻天覆地的,农户经济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

RCC认为,集体经济长久存在是人类遵循适者生存法则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人们的行为偏好或意识形态的强制。在当今中国社会思潮中,人们对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的误解越来越深,以至于影响了当前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改革35年来的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

与会专家指出,农村改革35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尤其是各具特色的名村变迁与发展集中彰显了农村改革和农民发展的巨大成就。来自农村“大包干”发源地的小岗村、河北名村滦平县周台子村、著名经济强村浙江东阳市花园村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村的变迁与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及其成功经验。

小岗村党委副书记于谦介绍了农村改革以来小岗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著名经济强村浙江东阳市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回顾了花园村30多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花园村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河北名村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介绍了农村改革35年来周台子村从一个塞外贫困山村发展成为北方经济强村的转型之路。山东德州小城镇德州研究中心史好泉主任还介绍了德州市从撤乡并村到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和农村社区同建的做法和经验。

与会代表认为,小岗村、周台子村、花园村自农村改革35年来的巨大发展变化集中反映了中国农村改革以来的农业现代化、村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成果,他们的实践拓展了中国特色的国家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证明并丰富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村域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三、农村改革35年来的成就、问题

及未来改革与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亲身工作经历或研究心得,围绕农村改革35年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段应碧认为,35年来的农村改革主要是对农村三个方面的制度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革:一是改革制度;二是改革计划经济制度;三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他认为,在新型“四化”同步发展中,新型城镇化应该有三条道路:第一,能够带动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第二,要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及中心镇,促使农民就地“市民化”;第三,要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体系。王瑞璞认为,35年来的农村改革带动了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和整体性改革。宋洪远系统地回顾了35年来农村重大改革的决策机制与决策过程,总结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乡村治理机制、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及农村土地制度、市场制度、财税与金融制度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与创新,认为中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战略转型和发展:从传统农业转变成建设现代化农业、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到加强农村社会建设、从实现农民经济利益到保障民利、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到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农村的发展变化篇3

关键词:农村人口城镇化变迁

近年来城乡二元格局趋势进一步拉大,在经济发展与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中,马尔萨斯首先做出全面的研究,得出人口阻碍的悲观的结论。科尔、胡佛(1958)通过人口转变论的观点来分析发展中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激增。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之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的变迁进一步带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1、农村人口变迁状况及城镇化发展基本现状

通过对农村人口变迁和城镇化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厘清农村人口变迁的基本情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合理科学的引导农村人口的变迁,并促进城镇化的发展。然而现实中,依照增长极概念而来的大城市迅速发展模式已经日益暴露出弊端,人口出现超规模的大发展,全国几个大规模城市出现大规模化发展,带来一系列难题,如城市治理,各种基本保障措施的落实。

人口变迁是受到经济、社会、自然各方面力量共同作用带来的人口变化,经济社会人口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人口变迁主要有自然变迁、迁移变迁和社会变迁。自然变迁是指由于社会中由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带来人口数量的变化;迁移变动指的是人口实现空间上变化的过程;社会变动指的是人口的社会属性发生变化的过程。我国农业人口的变迁,首要需要考察的是农业人口数量规模的大小及增减变化,站在一段较长的时间段内纵向考虑农业人口变迁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规律。我国农业人口的发展进程主要经历的时期为波动快速增长时期、稳定增长时期和稳定低速增长时期。

城镇化的发展是指伴随着社会分工,出现的人口向城镇集聚的现象。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人口城镇化。城镇化包含两种涵义: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二是城镇文明向农村的扩张。城镇化大小指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的比重,用来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

2、我国农村人口变迁主要形式

2.1收益最大化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

农村人口变迁的根本动因在于追求更高的财富收益。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政策的限制,人为阻止城镇化的正常发展。随着改革的进程和土地收入受限的情境下,更多的人从土地劳动转移到城镇化中的二三产业之中,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城镇和农村收入水平的差距,造成人口流动的根本因素。农村相对富足劳动力农村供给和城镇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2.2社会因素作用下农村人口迁移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时还会考虑的因素之一是社会因素,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在完成财富积累的过程之后为了自身的身份地位、后代的发展向城镇的转移;其二是农村亲壮年人口通过自身努力,通过升学、参军等形式实现的转移。在社会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人口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

2.3人口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迁移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有的城镇化地区吸纳农村富足就业人口能力的增强,其二是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发展带动原先是农村地区的转变,成为新兴城镇化。两种模式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均创造出众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人口流向城镇地区。

3、农村人口变迁与城镇化的发展关系

农村人口变迁和城镇化发展是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富足劳动力创造众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同时,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也推动城镇化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基石。若没有农村人口的合理变迁,不仅不会对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推动力,而且稀释已有的城镇化发展成果。同样,没有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落后状况也很难改变,农民收入生活状况将会停滞在较低水平。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农业人口比重的逐年下降,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农业人口的减少。通过SpSS.17软件检验得知城镇化率和农业人口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9,两变量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4、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合理引导农村人口的变迁,实现我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应该充分把握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合理引导农村人口变迁,加速城镇化发展。

4.1深化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

我国户籍制度严重制约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户籍制度改革落后经济体制的改革,不能适应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深化户籍改革,放松农村户口转向城镇户口的条件和要求,促进人口的合理流动。同时设计良好的新建制城镇的户籍安排,促进原有农村人口顺利转为城镇户籍。另一方面,淡化户籍制度带来的政策差异,改变福利政策与户籍挂钩的做法,强化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公平性。

4.2促进城镇工业化的发展

人口城镇化发展需要城镇中具有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可以为人口城镇化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扩充市镇的就业容量。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出路应该是工业立县,工业立市,工业企业在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

4.3加大城镇建设的投入

城镇建设包含城镇软硬件建设,一方面需要增强城镇的科教文卫事业投入,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软环境,促进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流入,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社会硬环境建设,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带动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形成城镇化的良性循环。

促进城镇建设,需要大力安排资金来源,一方面,多方面整合城镇建设资金;其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第三是利用发达的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隆少秋.县域经济发展及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何惠.农村劳动力兼业型就地转移研究——基于新余市a村的实证调查[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3]解书森.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浅析[J].中国农村经济,1992(4).

theresearchofruralpopulationurbanizationdevelopment

wangChunli

(XinjiangBayinguolengVocationaltechnologyCollege,instituteofpetroleumandChemical,Bayinguoleng841000)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ournationaleconomy,theurbanizationprocessgetsthedevelopmentbyleapsandbounds.However,inthegrowthpoleoftheguidanceonurbanizationbroughtaseriesofcityaffiliateproblem.thedevelopmentofsmalltownsdrivetheriseofthecountyeconomy,promotelocaleconomicdevelopment,bringingruralpopulationurbanization.

Keywords:theruralpopulation;Urbanization;change

农村的发展变化篇4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金融;供给制度;新制度经济学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要,制度建设是关键,尤其是要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是,就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其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原本给农村“输血”的金融机构却演变成从农村“抽血”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农村中非常活跃的非正规金融却不断受到打压。总体上讲,城市和工业反哺和支持农业的金融局面还远未形成,农村金融改革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学术界对农村金融制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官兵(2005)认为,农村金融制度的决定和变迁是国家及人、农户和其他城市利益集团之间利益互动的产物,建立基于农户的市场化的农村金融制度是农村金融的改革方向;张杰、尚长风(2006)从农村金融市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角度,指出改革的方向应该着眼于理解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应有的地位,改革的方向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金融生态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内在均衡逻辑;赵丙奇、冯兴元(2008)认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的改革,在农村正式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两部门一元金融发展战略,即需求跟进战略。由此可见,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研究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问题的理论文章还不多见。本文拟从诺思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中的供给制度陷阱,并深入分析其深层原因,提出以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跳出制度陷阱,推动农村金融的蓬勃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就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按照内在动力,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迁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利益驱动、自发性和渐进性。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国家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而引入实行的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其变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供给是国家政府的基本职能;制度是一种公共品,而公共品一般是由国家“生产”的;制度均衡是极少的,制度不均衡却是经常的,国家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就是为了弥补制度不均衡状态中的制度供给不足。

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要解释长期制度变迁,国家理论必不可少。道格拉斯-c,诺思在其所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一书中,提出了对经济学界影响颇大的国家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国家是制度及制度变迁的主要供给者。(2)国家给社会提供制度并进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动机是为了取得收人。诺思指出,国家及其统治者也是“经济人”。也追求福利和效用最大化,他们之所以愿意提供制度或者进行制度变迁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完全是从自己利益出发的。(3)国家在提供制度的过程中,由于其目的(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和社会产出最大化)常常会发生冲突,因而,统治者也往往不愿意改变低效的产权制度。(4)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主要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制度。而当国家提供这些基本制度时。会出现一种我们常说的“悖论”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诺思悖论”。“诺思悖论”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国家权力是构成有效产权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制度又往往不是中性的,在竞争约束和交易费用约束的双重约束下,往往会导致低效的产权制度结构。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逻辑:供给制度陷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主体信贷需求难的问题。相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发展陷入供给制度陷阱之中:在支农的旗号下,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却一直体现“以农养工”、“以乡带城”的“劫贫济富”倾向,农村金融供求呈现出明显的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失衡,农村资金一直在“非农化”,农村金融体系一直趋向“非农化”,其结果必然是“城市吃肉、农村失血”。

1 第一个阶段:1978--1996年,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建立起单独的农村金融安排时期。(1)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其农业贷款对象从以集体为主变为以农户为主。(2)农村合作信用社从政社合一的体制下解放出来,恢复“三性”,即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3)1994年成立农业发展银行,专门经营从农业银行剥离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4)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农村合作基金会异军突起,大大满足了农村经济的融资需求。这个阶段的改革形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促进了农村金融的较快发展。但是在农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明显滞后。1979--1993年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受到层层行政干预,背离了“合作”的初衷,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种种限制,并初步形成了从农村“抽血”的局面:1984年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比率为0.41,1996年降为0.22,并且此后还在继续下降。2)农业银行一直身兼政策性和商业性的双重任务,不利于商业化发展和经营管理的改善。3)部分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组织非规范经营,加剧了农村金融风险。为此。以建立农村金融体系为目的的第二轮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2 第二个阶段:1996--2003年,意图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时期。按本阶段的制度设计,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三家金融机构中,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农村信用社则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形成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我们没有看到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去支撑农村金融的局面。实际情况是:(1)中国农业银行在1996年后“洗脚上田”,逐渐撤并基层分支机构,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2)农业发展银行也没有担当起为农村发展发放政策性资金的角色,只是财政发放粮食收购贷款。粮棉油流通体制理顺后,连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值得怀疑。(3)广大农村仅剩下农村信用社还发挥着正规金融供给者的作用,承担“一身三任”的角色。由于农村信用社既没有实行合作制的先天基础,也没有实行合作制的后天动力,只能继续沿袭农业银行管理时期商业化的经营方向,加上政策层面一直没有给其一个清晰的定位,其经营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实际上,农村信用社本身的历史包袱沉重,资本金严重不足,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管理责任难以落实,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4)农村民间金融受到压制,转入地下运营。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改革的结果是: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有所下降,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消费性金融需求几乎不可能再从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得满足,农业生产性金融需求有十分苛刻的贷款条件,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性金融需求更缺乏来自大银行的资金保证。而且,在农村经济存款市场上,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流入城市,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农村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3 第三个阶段: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初步走向市场化时期。以2003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公布为标志,这轮改革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把农村信用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人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维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004年以来,以明晰产权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经管理体制为中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在进行。可以预见,本轮改革完成后,诸如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将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将逐步形成农村信用社“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本轮改革的目标不是解决农村融资问题,而是解决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所以在解决农村融资问题上,一直没有多大进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制度特征:中国农村金融制度陷阱的理论根源

1 农村金融制度的每次变迁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而非自下而上的诱发性政府行为,更不是农村经济主体自主性行为,是外力作用,而非内部驱动,是被动变迁而非主动变迁,是政治需求而非市场需求。农信社从国有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再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性质,均采用了政府供给主导型强制性变迁的方式。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时间成本和摩擦成本,却未必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微观金融主体的制度需求和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政府作为权力中心和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在决定与推行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既有促进农村金融效益最大化的动机,更有巩固既定经济体制和自身利益的意愿。改革的措施、速度都要与政府利益和偏好一致,微观金融主体只是金融制度的被动接受者。

2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首先,1979年以来农村经济制度的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乡镇企业的兴起,都采取了自下而上的诱发性变迁方式。结果这两次变革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变革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其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得到了空前发挥,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第二次变革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如前所述的自上而下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此形成了巨大反差。其次,农村经济制度的上述两次变革,都使农村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而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则使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关系更加模糊不清。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和农村经济制度变革路径相悖状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正规金融在农村的日益萎缩和民间借贷的产生与发展。变革后的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农户、私人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格局,对资金需求具有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农业银行和农信社由于属于“官办”,衙门化作风严重,加上小农经济本身所蕴涵的风险性与现代金融机构经营目标所追求的资金运营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造成了农村中金融网点的收缩和农村金融业务的缩减。在此情况下,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应运而生,形成了现存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3 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性,即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在以后的发展中会得到自我强化。诺斯认为,“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制度变迁会进入良性的轨道而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中。而要扭转既有方向,通常要引入外部变量,付出昂贵的成本。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之所以呈现政府主导特征,一方面,由创新的初始条件所决定:另一方面,创新路径选择的错误使然。首先,创新的初始条件决定了初始的创新必然是政府主导型的。中国金融创新的基础是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体制,这种体制下的金融机构是指接受政府控制、服务于实物分配计划的政府职能部门,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和行为主体,既无创新的愿望,更无创新的权力。因此,改革初期,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创新,都只能是由政府来决定、组织和推动。其次,创新的路径错误使政府主导特征得以继续。中国市场取向的农村金融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融资机制市场化、金融机构企业化、金融活动竞争化、金融管理适应化和人们金融意识的不断提高、信用观念的增强等多方面。这些方面不可能齐头并进、一步到位,因而路径选择至关重要。制度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因此,农村金融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构造有效的金融机构。但是,产权制度是组织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是有效组织,首先是它不具有有效产权。国有独资产权无效决定了国有独资机构组织无效,进而决定了国有独资金融机构经营创新无动力,再加上国有独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的绝对垄断地位,中国农村金融创新政府主导特征自然会延续下来。

五、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跳出供给制度陷阱的正确选择

建立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也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落脚点。要跳出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让制度变迁沿理想的路径演进,不能就金融论金融,必须加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1 推进农民组织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培植制度环境。首先,合理定位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推动农民组织化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民经济组织可以在税收上采取必要的优惠政策,并加大财政上的支持力度,在农民组织的建立和登记上提供便利,要特别重视对农民组织管理层的专业培训。其次,加强法制建设,构筑完备的农民组织法律体系,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

农村的发展变化篇5

关键词:转型农村经济;经济转轨;农村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2

一、转型农村经济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转型期农村经济概念的界定

“转型”一词属外来词汇,原是指发展模型的转换的意思。转型概念最早运用于社会学领域,并使用“社会转型”一词来表达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换的内涵。例如,一些学者在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是由“全耕农业社会”向“半耕农业社会”转变,认为农村经济在转型时期的社会和改变结构的五个方面改变,包括农民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的变化,农民和干部的农村社会心理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改变。

在我国经济学领域早期使用“经济转轨”一词来表达“经济转型”的含义,并形成和兴起了“转轨经济学”(当前称为转型经济学)。经济转型概念最早也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现代语义的“经济转型”指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和国家现代化三重目标的叠加。农村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狭义上,农村经济转型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改革行政村,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村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所以理解从广义上讲,包括农业农村经济转型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经济结构的“农业副业”模式转变的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农民的收入从穷国到富国、生活方式转变从封闭到开放的现状,农民新的职业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血农村农民产业边缘农村转型、农耕文化崇拜(土地)和工业和商业文化融合。研究对象在这种方式,农村经济转型的时间限制的历史起点上,内容也扩展到农村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形成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即农村经济转型。

(二)转型期农村经济研究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是一个在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邴正、钟贤巍认为认为,目前,全球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活动,信息化快速发展,社会二元化不断扩大。社会活动组的全球合作的四大趋势。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结构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对社会的发展从匮乏型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陆益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从政策获得更大的利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逐渐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民主化。但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一是在欠发达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二是农村公共制度的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三是城乡社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四农村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

二、转型期的农村经济模式分析

中国在市场化改革之后,经济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区域之间的巨大差异,而这些区域差异体现在经济发展程度、制度变迁程度、经济增长模式等各个方面。这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使得不同地区在经济社会转型的驱动力量、转型过程及转型后的区域经济社会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构成了不同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不同模式。有学者将社会转型的形式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以阶级斗争为中轴的社会转型,另一种是以理性化规范结构的现代化过程为中轴的社会转型。这是一种理论模式或驱动模式的划分,重点表现了我国两个重要社会转折点的社会转型驱动力的差异,其中前一转型模式与本书的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内涵不符,当前的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显然属于第二种转型。

还有的农村经济学学者根据长江三角洲的推动力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水平和现状的特征差异,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成:全面的社会转型,部分的转型,半社会转型,低度的社会转型四个基本模式,低转换和各种模式的推动力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总结主要农村类型。

三、转型期的农村经济特征分析

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转型是特定时期、特定国度中的特定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转型,因而也就拥有不同于其他时期、其他国家和其他类型区域的转型特点。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不仅具有完整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中国当代的完整性是三个交织在一起的社会转型和社会转型的一个复杂的转换,即由独立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在中国同时,封建社会开始成为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传统的农业社会也开始过渡到现代工业和商业社会。和它的复杂性体现在西方人用几百年才能解决的问题,如工业化、民主化、市场化,积压在一起一个世纪,中国的定居点,这决定了该地区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的现代转换。另外还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的时间演化认为市场转型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会随着时间改变U曲线,不平等在最初下降但在然后逐渐接。有学者曾指出,发展的不平衡将贯穿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始终,这种不平衡性表现为地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即提出了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与社会阶层分配的不平衡性是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表明,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是村域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和文化转型因此,农村经济转型需要从广义上理解,它包括自1978年以来发生在农村范围内的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转型,和由经济转型推动的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文化转型。我们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调查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农村社区总体上已经完成了四大转型,与传统农村社区比较具有以下新的特征。

第一,首先所有制结构也已发生重大变化,已由一个单一的集体经济转变为,农民经济、集体经济,新经济新模式三足鼎立;但超过半数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新经济体处在起步阶段,农户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仍是社区经济的主体。

第二,产业结构总体上,它已经成为一个“农业——副业”型转向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体,支持产业;但多数社区的农业产业内部分化迅速,种植业、养殖业大户和花卉苗木、水果蔬菜专业户大量涌现,现代农业因素缓慢生长,工业和商业发展刚刚起步,社区分工简单,生产力和技术落后。

第三,在总体上已经完成转型的社区文化,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理念和策略的影响下,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商业文化,相互冲突的整合。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之风吹遍乡村大地;但仍有部分社区的乡土文化保留较为完整,居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仍然具有强烈的乡土地域特色。

四、转型期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非农化

部分农村劳力的非农化倾向。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非农化倾向本来是发达国家常有的现象。在中国,这种倾向在部分地区已经初见苗头。但它和发达国家的非农化倾向不同,它不是由于农业资本集中和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而使农民被挤出农业生产部门所引起的。它也和旧中国农村破产,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拥入城市不同。在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以后的现代中国农村,农村劳动力是主动流向城市的。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去从事辅劳动,面这种劳动的报酬又大大高于农业,因而有相当一部分人丢下土地,到城市中去作合同工。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兴办了各种各样的第三产业,其中有的从事服务性行业,有的从事商业,也有从事建筑业和运输业的。它们的出现,为城市建设添增了一批有生力量。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由于工资较高,乐意离农,因而在很多地方的城市郊区发生土地搁荒的现象。城市市政当局也因郊区离农倾向严重而为蔬菜供应前途忧虑。这些问题确实是应该认真注意解决的。一般来说,在中国农村非农化趋势呈现部分的劳动产品的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二)土地承包到租赁——土地经营制度新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农村,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经营的方向问题。换言之就是要把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转上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道路,并将竞争机制引进承包经营中。个别地方在开发性农业的承包中试行了招标承包方式,是符合这一发展方向的。但要根本改变目前农村所普遍实行的“平均"承包制,需要具备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大量农业劳力的非农化转移,而这却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普遍实现的。

在现行土地经营制度下,还有一个现象极富启示性。就是在一部分农民放弃土地的同时,相当部分农民在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以后,仍然愿意承包一部分口粮田。他们之所以愿意承包,主要是由于对土地的眷恋,在这种眷恋中,包含着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古老信念和对非农产业不习惯的心理,既有感情上的因素,又有经济上的原因。这是可以理解,也应当尊重的。这一部分农民往往要利用假日或工余来对作物进行管理,也有由家属负责耕种的。在家庭缺乏劳动力时,他们宁愿通过“转承包”来继续保有对土地的权利。这种状况充分反映现阶段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归根结底是由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水平所决定的。

(三)农村经济工业化的方兴未艾

“农村工业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开始出现,这个现象是与部分农村劳力的非农化倾向同时发生的。在一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沿江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已在全乡范围内或全村范围内出现了两个多数,一个是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是多数;另一个是在全部劳动力中,从事工业的劳力占60%以上,也是多数。人们把这种主体产业转移的现象称作“农村工业化"。已经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乡村,不仅在产业结构、劳力结构上有了重大变化,而且随着他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也都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

(四)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

市场和价格,这已成为农民关心的头等大事。放松价格控制,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客观调节,这是我国农村在实施第二步改革即改变统派购制度以后,客观形势向人们提出的要求。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相当严峻的问题。原因在于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以后,价格的双轨制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但人们往往对这一状况没有给以正视。其原因部分来自习惯势力,部分来自“市场盲”。改革开放以前农村经济一直是在行政管理为主的产品经济体制下运行的,除了行政方法以外,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有效办法,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往往用老办法来对付,“市场盲”对市场信息既嗅不着,亦听不见。习惯势力和“市场盲”结合在一起,使农村经济管理严重落后于形势的要求。

(五)从封闭到开放

对外开放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这一趋势相联系的是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和内地开发战略正在并行前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富于吸引力的问题。有这么一种看法,当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状况,调整工业结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低劳动力成本的地方。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的沿海地区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一般来说,沿海地区,超过一亿或到一亿人口,必须有一个领袖,有一个计划,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它应被视为一个战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农村经济中的反响尤为热烈。我国广大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很多地方的剩余劳力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必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六)新经济联合体

在专业户,专业村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经济联合体,它们推动了农村新的联合的势头。近年以来,各地在专业户大量发展的条件下出现了许多形式各异,品种繁多的专业村,与分散的专业户相比,它有许多优势,其中优势之一就是便于组织协作,便于进一步在产供销方面进行分工,一句话就是便于较大规模地发展商品生产。新经济联合体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在新经济联合体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确实不少,其中问题之一是停滞和逆转情形的发生。有关部门对个别地区所作的调查表明,联合体发展停滞与逆转的原因是:(1)新联合体底子薄,条件差,往往受资金,能源,设备短缺的影响和信息不灵的困扰而被迫缩小规模,甚至停产下马。(2)不善经营,在市场竞争中被挤垮。(3)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能保证。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对它们既缺乏正确指导,又缺乏政策支持,更缺乏有效服务,这些教训值得认真吸取。

五、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农村经济是基础,同时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和后劲力量也会受到农村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经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转型更是今后改革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商务印书馆,2003:25.

[2]刘琦.农村社会转型与“三农”政策取向.中国农村经济,2007(4).

[3]宋林飞.中国社会转型趋势、代价及其度量.江苏社会科学,2002(6).

[4]邴正,钟贤魏.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与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学,2005(11).

[5]陆益龙.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中评估.社会学,2005(11).

[6]张雄.社会转型的哲学思考.学术界,1993(5).

[7]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

农村的发展变化篇6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低,国际竞争力地下,农业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产品的深加工层次低,产业关联度不够,大部分地区还是从事传统的种植业与养殖业,没有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虽然政府提供引导,但是“资金断链、技术锻炼”等问题严重,往往效果很不理想。由于农村经济效益低、见效慢,使得农村有知识、懂技术的人员更倾向于外出打工,所以农村人力资源严重缺乏,农民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农村经济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并且,当今社会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农业经济要实现腾飞,必须依靠科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常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源过度开采和利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农村工厂的规划不合理、三污随便排放问题严重,并且对污染治理远远落后于污染的程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有所转变,但是“固有思维的惯性作用,造成重投资,轻消费的不均衡现象仍旧存在”。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由于长期历来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使农民更愿意存钱养老,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活力。

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迟缓,而且农业经济效益不高,这就难以调动广大农民对劳动的积极性。所以,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既存在资源短缺的现象,又受资源浪费的严重影响,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矛盾,一些基层政府完全忽视这一矛盾的存在,不断扩大市政建设用地,大搞政绩,使农村逐步工业化,大大加剧了人地矛盾,使我国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大大减退。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农村经济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种植方式,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我国农业产品的竞争力。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实现“我国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本地有限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从而,推进我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二)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经济的腾飞起决定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农村经济也不断按照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方向不断推进。目前,中国只有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矛盾,从而对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开辟农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能够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经济良性发展。加强城乡发展方式的互动,有利于形成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互动局面,从而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和销售市场,而工业为农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困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方式顺利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一)加强城乡统筹力度,实现良性互动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显著,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加快进行新农村建设,才能提升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以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城乡融合。把城市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通过辐射作用带动相关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农村也应该大力发展自己的第二、三产业,吸引城市相关产业向农村转移,为农村居民解决就业问题,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政府机构要大力拓宽公共交通和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的渠道,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农村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农村居民的各项权利,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受相等的公共服务。

(二)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才能找到出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同样高技术产业发展也在推动经济增长,长期来看会促进需求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村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的资源压力和经济迅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积极借鉴吸收创造出属于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也要求政府要加强市场信息搜集和科技发创新的制度建设,不断培养各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特别是与农业发展相关的技术人才,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

(三)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农村的发展变化篇7

研究新变化提出新思路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商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认真研究农村市场变化的新趋势,提出新的思路。当前市场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消费市场由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过去农村消费市场层次低,生活上只求吃饱穿暖就行。而现在吃要讲健康要营养,穿要讲品牌赶时髦。农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家用电器、手机通信非常普及。这种高层次消费,使商品使用年限缩短,商品更换周期加快。

二是由单一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商品消费转变。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生产资料要求更高。以前生产结构单一,现在除种养业外,一些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加工业、修理业、建筑业也相继兴旺起来。农业生产不再是单纯依靠劳力,而是依靠科学技术,靠机械化获得高产和提高商品率。生产资料商品必须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情况。

三是由物质资料的消费需求向精神文化全面需求转变。由生活生产消费需求向健康享受型需求转变。现在农村年轻人走南闯北见识广,他们追求知识、追求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中老年也有新的精神寄托,参与新的、有意义的活动。这也是新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给农村商业提出了新课题。

农村市场的新变化使农村商业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据统计,近年来县社会商品零售额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县以下零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0%,农村已成为市场主体。由于各项富民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为了扩大内需,必须发挥农村商业的作用,把农村潜在消费欲望变为消费现实。二是对商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现在农村消费也在向城里看齐,选购商品要高档、新颖、时髦,特别是家用电器质量要好。三是经营品种要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要。由于畜牧等专业厂的发展,他们需要生产资料均衡供应,直接配送,品种配方要科学等要求。

探索新模式采取新举措

要加快农村商业的发展,必须克服旧的封闭式流通体制下狭小的市场障碍和传统的经营办法,要大力探索和引进新的商业管理和经营模式,促进农村商业跨越式发展。县商务部门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一是大力推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县已新建农家店665个,村级综合服务社224家,生产资料专业店92家,共计981家。这些小商店,都是采用超市的经营模式,实行敞开经营。这些农家店公开向农民承诺不哄抬物价,不以劣充优,不卖假货,服务周到,使农民得到方便、安全和实惠。这些经营办法,受到农民欢迎,也为其他小商店树立了榜样。农家店成为农村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二是加快农村商业体系建设。县建立了以城区的大型零售企业为龙头,乡镇商业为骨干,村级农家店为基础的商业体系。在经营过程中做到内外贸结合,产销结合。一些比较大的乡镇建立集贸市场,和农村专业合作社联系起来,成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物资集散地。还实行连锁经营,直供配送,减少周转环节,降低成本。一些生产企业的产品通过经销商,直接把产品送到农家店和专业场。县就有300多台商品配送车穿梭于广大农村商业网点。农家店、集贸市场之间,成为联结城市和农村、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三是加强管理和引导。农村商业要坚持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的方向,目前一些农家店的经营人员经营水平低,商品知识欠缺。管理部门和“龙头”企业要对农家店开展培训,提高经营水平和专业知识。使农家店做到经营规范、账目清楚、明码标价、陈列整洁。切实引导农村经营者重合同、守信用、讲诚信,提高经营者素质。

瞄准新方向促使新转变

农村市场的活跃和发展,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兴旺,第三产业的发展又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农村的发展变化篇8

[论文提要]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具有自然的情态和笃定的特质。在现代化的浪潮下,传统乡村社会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危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文化的健康变革提供了契机。

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具有自然的情态和笃定的特质,以至于许多人类社会学的研究者把中国称为“乡土中国”。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乡村文化在内容和特色上比中国更丰富多彩,更具生命力。这种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生命力可以归结于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和自然经济制度。但是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从来没有停止过,观念形态文化的变迁和社会变迁应该是同一个发展过程。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当然不是从今日开始的。只是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下,传统乡村社会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危机。现代化浪潮使得农村的经济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几千年农业文化的血缘日渐断裂。农业耕地面积在急剧减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就业不足而不得不流入城市,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使得农民的收入增长艰难,农业教育严重失衡,传统的风俗和价值观由于物质和精神的背离而正在遭到质疑……,这使得“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城乡发展差距拉大、乡村社会文化危机的背景下,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为了城乡发展平衡,为了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提出来的。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是个“自然的”也是个“强制的”过程。这种表面看起来是矛盾和“悖论”的情形,是由于人类文化特定的自然的社会遗传方式和外在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造成的。“自然的”是说人类和动物界相比,不但有着共同的生理的遗传方式,而且人类还有着特定的区别于动物界的“社会文化遗传”方式。正是这种社会遗传方式,才使得人类能够承接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一代一代的“自然”超越;这种“强制的”是说,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是受着“物质”的强制的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观念形态文化的变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也来源于其变迁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动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文化的变迁是整个社会变迁的一部分,社会变迁过程也包含了文化的变迁过程,尽管变迁的速度和规模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变迁图景”。另一方面,这种变迁的动力来源于物质和精神的“互动式平衡”,或者说二者发展的“和谐”,也就是说物质文化要求精神文化必须与之相适应。这就必然会造成当外面的“强势文化”能够取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的时候,“弱势文化”就开始审视、怀疑自身的力量,从而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挤压下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传统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也许更多的是受“物质力”驱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过程使得城乡之间在“物质”的发展上出现了“严重失衡”,使得“城市场域”的文化日益表现出强势,而“村庄场域”的文化则日渐衰落。

由于强弱文化地位的形成和影响是多方面的,这就使得当今传统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内容上,有个“整合”问题,它既要突破传统,又要融合外来的新东西;在目标上,可能会表现出“浮躁”和价值追求上的急功近利;在过程上,可能是“有序”和“无序”的统一。

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乡村文化变迁的过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文化的健康变革提供了契机,把握好这个契机,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也就是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

文化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实现的前提和动力。从以往农村改革的实践经验看,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农村的发展变化篇9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发展时期,为进一步协调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相关政府机构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重视程度。受到历史原因、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三农问题”依旧是制约我国经济前进的重要问题。政府机构在推出农村经济支持政策的同时,也应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村经济生产结构,提升农业整体服务质量与竞争力,协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农业发展;经营主体;产权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基于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受到农业生产结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抵抗风险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农村经济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依旧较大,因此,在新时期政府机构应不断致力于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立足于农村实际情况,从农民最基本利益出发,创新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一、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面对国内外多种挑战和竞争,但因农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大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在抵御生产风险、生产技术、资金投入、人才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所以,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政府机构应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新型农业主体主要包括地域农业生产带头企业、专业化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政府可适当增加对这一类主体的投资,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主心骨”,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结合地域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将特色农林业、规模养殖业等新兴农业引入农村[1],并不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改造农村地区的中低产田,扩大农区灌溉面积,提升农区生产整体总量。

二、加快农业市场化步伐,重视改革农村产权制度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部门预计在2017年左右将会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工作,保障农村土地制度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不动产等产权的登记工作,合理解决当前农村中存在的产权虚置问题,提高农村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土地资源转变为“资金”,缓解当前农村地区投资短缺的问题。同时,政府部门应不断探索农村公共设施与集体资产的管理路径,落实农村地区的管护责任,推进农村地区农田水利的改革,真正意义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特色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具备发展农业的多种优势条件,但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仍处于高消耗、低效率的发展阶段,农作物的利用也依旧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经济效益较低,因此,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地区政府机构应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结合地域农业发展条件,创建具有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发展地区特色农业,在山区可发展休闲农业,根据区域中气候条件,引进针对性瓜果蔬菜,改造区域低效林[2],增加区域中农户整体经济收入,改善农村地区村民生活;其次,发展生产农业,将畜牧业与农业相结合,如在保障农业整体生产总量的前提下,合理增加农家肥的使用,创建区域农业品牌,扩大农业区域影响力。

四、转变农村的金融制度,增加农业整体投资资本

基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农村经济仍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仍需大量资本投入,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因此,在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应深化改革农村金融制度,首先,鼓励农村地区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如小额贷款企业、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农民互助组织等,确保农村地区能够获得全方位多层次的资金支持;其次,发展农村区域的保险,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提升农业整体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革农村金融制度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颁布金融制度后,确保制度能够贯彻落实到位,防止出现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同时,金融组织应不断拓宽农村地区融资途径,加大对农村的宣传力度,吸引城市有实力的企业来农村投资,提升农村经济整体竞争力。

五、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推动农业朝自动化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生产也逐步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等多种特征,极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基于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应进一步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引入生产过程中,如自动控制技术、反季蔬菜种植技术等。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方式,推动农业走向城市,根据城市市场变化需求,及时转变农业生产结构,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对于农业的要求。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服务,借助微信等app平台,拓宽农产品的销售途径,并重视建设农村地区产品品牌,推动农业产品“走出去”。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别,应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农村生产结构,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合理扶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农业经济适应市场变化与经济新常态的需求,深化改革农村产权制度,进而构建良好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村经济的和谐、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山.新常态下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学习与探索,2015,15(3):1-9.

农村的发展变化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小城镇5.6万多个,聚集在小城镇的人口2亿多人,其中有80%是八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这些小城镇已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它们谱写着农村工业化的篇章,铺就着乡村城市化的道路,构筑起农业现代化的基石。小城镇的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过程中的极其亮丽的一道风景,逐步实现着千千万万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的梦想,向世人充分展示着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其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力推进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改变农业弱质地位,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生产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和非农劳动力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村工业化能大量吸收和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非农化,有效冲击二元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不断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任务。  农村城镇化则是指农村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由于城镇特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反哺效应、联接效应及融合效应,它不仅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农村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农村城镇由于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的巨大作用,它几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测量器,社会结构现代化的指示器。加速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根本任务。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社会脱离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没有农村工业化的支撑,就没有农村城镇化。而农村城镇化则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结构转换的后续和更高级阶段,它综合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的是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实行就地转移或向小城镇集聚,这种劳动力转移方式被概括为“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我国之所以选择发展小城镇来推动农村城镇化,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我国人口多,人口的大部分是农民,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这是长期来我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从以上基本国情出发,我国80年代初选择了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即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除了让现有的大中城市根据可能的条件容纳一部分人口外,作为主要的流向,引导向小城镇集聚。这是有效突破我国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障碍的现实选择。进入90年代,尽管小城镇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但由于以上基本国情尚未根本改变,今后应继续加强小城镇的发展。  1.发展小城镇是继续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尽管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我国12亿人口,9亿是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亩左右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近年来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如苏州市1997年乡镇企业职工数比最高的1994年减少了39万人,农村约有30%的农民没有工作,不仅影响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而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苏州市尚且如此,其他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情况可想而知。我国大城市吸收外来人口的能力有限,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会冲击大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小城镇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村劳动力,且成本和风险较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2.发展小城镇是继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近二十年来,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小城镇的发展虽然有效冲击了城乡二元结构,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甚至比改革开放初还有所扩大。目前,农村工业化已有一定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成为现实。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来,农村人均耕地就会发生变化,使得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可能,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同时,农民转变为小城镇的居民,他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会得到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弱化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减少农民增加市民。  3.发展小城镇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在全国形成统一、城乡通开的市场体系。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化程度显着提高,但市场发育程度仍处于低水平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小城镇既是地区的经济、文化乃至政治中心,又是提供各种服务和信息的基地,发挥着纽带作用,有效地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将城市与农村连接起来,把封闭和分散的农村市场纳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小城镇是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载体。

  4.发展小城镇是提高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农村工业化和非农化较为分散,农村城镇化与非农化没有同步、协调发展,城镇化严重滞后于非农化和工业化。如江苏的刁铺镇,其1996年非农产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93%,非农劳动力占83%,但同期该镇的常住人口却只占总人口的31%,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只占11%,非农化与城镇化的反差极为明显,其他的小城镇都存在类似问题。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水平。1996年我国人均Gnp600美元,城镇化水平仅为29.37%,而国际上一般情况是,人均Gnp400美元时的城镇化水平为49%,500美元时为52.7%。今后只有继续发展小城镇,让小城镇容纳更多的人口,同时改革户籍制度,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  5.发展小城镇是现阶段启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经过几次大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以及农副产品价格改革,使农民收入成倍增长。而近几年农村经济缺乏明显的增长点,农民收入增长明显趋缓。1996年,江苏农民收入比上年增加22.9%,1997年增加7.9%,今年则很可能持平或略减,这种情况是九十年代所没有出现过的。有学者提出,城市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过剩的出路,我们认为,发展小城镇更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要切入点。小城镇的发展需求巨大,它不光能带动农村关联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而且由于小城镇建设的投资有一部分能转化为农民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在八、九十年代已经完成了一轮大规模的低水平的数量扩张,今后一部分小城镇应进入调整功能、适度集中的新阶段,一部分要继续发展。由于我国的小城镇是一级政权机构,受行政体制的制约,各个小城镇不论大小、区域布局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论集聚能力如何,采取的是一种平行发展的模式。每个小城镇都要建设一套基础设施,利用率低,而且占地过多,造成许多小城镇布局不合理,规模过小,形不成合理的城市规模。在小城镇建设上也存在重复建设,必须加以调整。  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还符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过去小城镇的发展是靠乡镇企业支撑,现在乡镇企业已普遍改制,今后将是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支撑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了重要变化,既由行政力量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经济导向为主导。小城镇的发展将会发生分化,一部分小城镇将随着区域经济中心的繁荣而继续发展,一部分将由于缺乏发展的动力而萎缩。因此,顺应小城镇今后发展的这一趋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小城镇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能力,适当调整小城镇的地区布局,加强中心镇作用,就显得非常必要。  但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继续发展小城镇的潜力仍然巨大,发展小城镇的历史使命并没有完成。今后推动小城镇继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对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因素进行变革,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推动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户籍制度以及落后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堵塞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途径,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1984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镇务工、经商。这是我国户籍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但实施后效果并不十分显着,主要原因是自理式“农转非”人口没有得到适当的非农者待遇。今后应继续对户籍制度加以改革,完全放开县城和建制镇的户口迁移限制,允许自由进出。此外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户口迁移限制,要让一部分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借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能流动,不利于割断农民同土地的关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障碍之一,也弱化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推力。今后应逐步建立以有偿、有限期、有流动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和规范有序的小城镇土地市场。在非农产业发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农村,应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措施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转让。应逐步制定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吴镕等:“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小城镇的繁荣”,《小城镇新开拓》,1986年版  3.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郏启新:“发展小城镇的独特道路”,《江苏年鉴·1996年》  5.巨宪华等:“小城镇: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生产力研究》,199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