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保险柜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6:57

公司保险柜管理制度篇1

保险柜使用管理办法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加油站保险柜使用及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健全加油站资金管理,规范加油站保险柜使用流程,特制定本办法。所有加油站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一、销售系统所有在营加油站应统一配置投币式保险柜和普通保险柜,投币式保险柜用于存放加油员、收银员和计帐员收取的营业款项,包括现金、支票;普通保险柜用于存放备用金、印章、发票等重要物品。

二、保险柜必须在安装在符合安全要求的收银室或办公室内,投币式保险柜应固定安装,不允许移动使用。

三、保险柜由各单位统一采购。保险柜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满足加油站实际需要。

四、锁匙及密码的保管

(一)保险柜钥匙和密码必须分开保管。

(二)密码保管人员变动时,必须立刻更改保险柜密码。

五、保险柜提示

为防范抢劫风险,保障员工安全,各单位应统一制作保险柜提示保险柜仅由公司专门人员开启。加油站应在保险柜上方、营业室、办公室的统一位置张贴该提示。

六、投币式保险柜使用流程

(一)收到现金管理

1、各省市分公司要根据《备用金额度及管理办法》确定加油员、收款员携带现金最高上限及找零金标准。

2、营业现金由加油员负责收取的站点,按下列程序投进投币式保险柜。

1)加油员将需要投放的现金以整百、整千为单位进行整理。

2)加油员按规定将需要投款的金额整理好放入投款袋,并封好封口。

3)交接班时,加油员应立即清点手中现金,将油款封入投款袋,并投入保险柜。

4)投款袋按颜色分班,须编号并标明姓名,确保不会同其他员工混淆。

5)加油员应对每笔投款进行登记,并及时投入保险柜。

3、营业款由收银员负责收取的站点,按下列程序投进投币式保险柜。

1)收银员将需要投放的现金以整百、整千为单位进行整理。

2)收银员按规定将需要投款的金额整理好放入投款袋,并封好封口。

3)交接班时,收银员应及时归集加油员或顾客手中的油款,清点完毕后应及时投入保险柜。

4)投币式保险柜:收银员应对每笔投款进行登记,并及时投入保险柜。

如遇工作繁忙时,员工应在接待完该批顾客后立即将现金按上述程序投入保险柜,以降低被抢劫的风险。投款时注意应将款项完全投入保险柜内,以确保安全。

(二)收到支票管理

一般支票(除应收、预收款外)由站长或记帐员负责收取。收到支票时应做好登记,同时填写《每班保险柜存款记录表》,支票需用信封封好后投入保险柜。

(三)收到应收款项管理

加油站应收款由加油站站长或记帐员二人负责收取,前庭不予收款。收到应收款项后应按现金和支管理流程操作,并及时投入保险柜。

(四)开启保险柜清点货款

投币式保险柜由站长和记帐员共同开启,营业款项取出后,移至符合安全要求的房间内交给记帐员核实清点。现金清点查核后,填写《保险柜现金核实表》,由加油站站长和记帐员共同签字。当站长不在场时,经手人签字后,站长需补签。

营业额较大的加油站,站长应在下午缴行或银行上门收款前对当天的营业款作一次清点,一并缴行。同时需将营业款按相应的形成日期分别填写交款单,以便交款单金额和《销售日报表》金额进行核对。如当天现金清点后不能立刻送入银行或需等待银行上门收款,记帐员必须将现金封包存入保险柜。

保险柜使用管理办法二1目的及适用范围

1.1维护公司内部正常的工作秩序,确保公司财产及人员安全;

1.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安全管理;

2管理组织

2.1行政部负责本办法的实施;

3管理内容

3.1管理原则: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分级管理原则;公司行政总监负责公司的安全保卫工作;行政部作为公司的职能部门,负责公司内部日常安全保卫管理工作;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的安全保卫工作;

3.2各部门职责

3.2.1行政部职责

3.2.1.1严格执行总部制定的各项安全防范管理规定,完善安全保卫防范组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日常安全管理细则;

3.2.1.2对公司的重点要害部门(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对各重要部位配备的技术防范装置(如有)进行审定,并负责技术防范设备(如有)的安装认证;

3.2.1.3制定保安员岗位责任制,负责签定有关聘请保安公司人员或保安员的合同,负责对保安员进行专业培训;

3.2.1.4制定有关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施办法,对有关安全问题提出专业结论。定期对各部门安全工作提供指导;

3.2.1.5对公司内部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协助进行调查处理,对发生的经济诈骗,财产侵占类刑事案件开展前期调查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侦察;

3.2.1.6组织公司内部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2.1.7保证财务取送款的安全工作;

3.2.1.8负责政府领导、重要客人和外宾参观公司时的安全保卫工作;

3.2.2各部门职责

3.2.2.1各部门经理是本部门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人,负责检查公司安全保卫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3.2.2.2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安全保卫负责人指定一名兼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防火、防盗、防事故等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本部门的各项安全;

3.2.3行政总监职责

3.2.3.1组织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监督行政部日常的安全保卫工作,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

3.2.3.2负责监督行政部聘请(招聘)的保安员的日常管理、检查工作;并落实好节假日期间的值班人员;

3.2.3.3指导行政部对本公司的重点部位制定防范措施,建立档案,对存在的隐患要及时报上级领导解决;

3.2.3.4确保本公司安全技防报警系统(如有)和其它技防设备完好有效;

3.2.3.5对本公司发生的刑事案件,要保护好现场,并报告上级领导;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协助破案(紧急情况也可根据上级的指示先报告公安机关);

3.2.3.6对发生的经济诈骗、财产侵占类刑事犯罪案件要及时向上级领导和法务部汇报;

3.2.4财务、商务等部门职责

3.2.4.1财务、商务等部门是公司经济活动的重要部门,为保障公司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各部门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防盗、防抢、防骗、防假、防破坏等;

3.2.4.2财务室窗户要有金属防护网,出入口安装防盗门,配备的保险柜必须是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和公安机关认可的品牌,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安装报警系统;

3.2.4.3财务备用金或收入的现金,必须及时存入保险柜,夜晚保险柜内存放的现金不能超过银行规定的数额。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规定,识假防欺诈,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财务室;

3.2.4.4商务等部门要对各种票据、信息资料妥善保管,严防丢失,对重要资料还应确保机密;

3.2.4.5下班前要锁好保险柜,打乱密码,将钥匙带走,印章和支票要分开保管;检查关闭好门窗、电器,开启报警装置(如有),锁好防盗门窗;

3.2.4.6财务人员到银行或其它单位取送款和购买增值税发票等重要票据时,要有保安人员随行护送并有专车负责接送;

3.2.4.7财务人员不得在无保安人员随行护送的情况下,自行到银行取送款;不得在取送款途中办理无关事项,携款者不准随意下车、离车;

3.2.4.8押运款车辆要专车专用,保证车况良好,油料充足,无关人员不能搭乘,司机在押运款途中和等候时不得办无关事项;

3.3安全保卫的具体措施

3.3.1各公司新租用办公房屋时,应将具体地址、使用情况、部门安全责任人等情况填写基本情况表报总部行政部;安装报警系统要在行政备案;

3.3.2办公区域的个人办公桌抽屉内,严禁存放现金和贵重物品,更不能将现金、存折、重要文件资料、印鉴放置于桌面而人离去;

3.3.3各部门员工未经部门总监和行政部批准,不能私配办公室的钥匙,各部门保管的办公室大门钥匙丢失,要立即报告行政部,并及时更换门锁;

3.3.4公司及部门印章使用要有专人审批,严禁开具及持空白介绍信外出办事,遗失印章、单据和有价证券等材料,应及时向行政部及相关领导报告;

3.3.5各公司自行招聘的保安员要依照公司保安员招聘条件;聘用社会保安公司的人员,一定要查看保安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公安机关批文,与保安公司签定合同要写明任务、职责、值勤地点、期限、费用、双方权力与义务,违约赔偿及节假日加班费用支付等项内容;

3.3.6对发生在公司内部的案件,每名员工都有义务配合行政部了解调查,积极提供线索;

3.3.7员工在办公区域捡拾到物品,应及时交行政部或部门领导妥善保管,设法查找失主;

3.3.8任何部门发生物资丢失或经济犯罪案件,应立即向行政部报告备案,行政部将视情况向公安机关报案;报告时要将丢失物品名称、数量、价值及发案的时间、地点、经过、经办人姓名讲清,以便立案侦察;

3.4奖惩

3.4.1对在安全保卫工作中尽职尽责做出突出贡献,使公司财产免受重大损失或挽回重大损失的部门和个人,由行政部根据具体情况,提请公司给予表彰及物质奖励;

3.4.2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给公司的财产或利益造成损失的部门和个人,经行政后部调查核实后报请总经理批准予以处罚;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保险柜使用管理办法三保险柜的管理使用各单位都配备有专用保险柜,专门存放现金,各种有价证券,银行票据,印章及其他出纳票据。一般来说保险柜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险柜的管理。

保险柜一般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授权,由出纳员负责管理使用。

(2)保险柜钥匙的配备。

保险柜要配备两把钥匙,一把由出纳员保管,供出纳员日常工作开启使用;另一把交由保卫部门封存,或由单位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负责保管,以备特殊情况下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开启使用。出纳员不能将保险柜钥匙交由他人代为保管。

(3)保险柜的开启。

保险柜只能由出纳员开启使用,非出纳员不得开启保险柜。如果单位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需要对出纳员工作进行检查,如检查库存现金限额、核对实际库存现金数额,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开启保险柜的,应按规定的程序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处(科、股)长开启,在一般情况下不得任意开启由出纳员掌管使用的保险柜。

(4)财物的保管。

每日终了后,出纳员应将其使用的空白支票(包括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银钱收据、印章等放入保险柜内。保险柜内存放的现金应设置和登记现金日记账,其他有价证券、存折、票据等应按种类造册登记,贵重物品应按种类设置备查簿登记其质量、重量、金额等,所有财物应与账簿记录核对相符。按规定,保险柜内不得存放私人财物。

(5)保险柜密码。

出纳员应将自己保管使用的保险柜密码严格保密,不得向他人泄露,以防为他人利用。出纳员调动岗位,新出纳员应更换使用新的密码。

(6)保险柜的维护。

保险柜应放置在隐蔽、干燥之处,注意通风、防湿、防潮、防虫和防鼠;保险柜外要经常擦干净,保险柜内财物应保持整洁卫生、存放整齐。一旦保险柜发生故障,应到公安机关指定的维修点进行修理,以防泄密或失盗。

公司保险柜管理制度篇2

投连险像梁山好汉一样,在投资型保险江湖上叱咤风云了好几年,今天,“朝廷”终于又出面对其“招安”了。

从3月15日起,中国保监会规定,银行的储蓄柜台不准再销售投资连结保险,这一险种只能在理财专柜,由受专业培训不少于40个小时的理财经理销售。他们在向客户销售投连产品时,必须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判断投保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获取投保人亲笔签名的“风险确认书”。签单后,保险公司还必须对投连险保户进行100%的电话回访,警示投资风险,防止营销误导。

看到这里,我想您应该明白了,这是保监会出招,扼住了投连险原有销售渠道的喉咙。

没有哪个险种像投连险这样让监管部门头疼。

在持续牛市中,投连险账户的当期收益都十分丰厚,某公司投连险账户年内最高收益近200%,令投保者和保险公司“疯狂追逐”。仅在北京市场,一度有近20家公司叫卖投连险,某些银行的分支机构则声称非投连产品不。

而在股市大跌期间,投连险屡遭退保。2001年至2003年,以平安为首的投连险遭遇大规模的退保风波;2008年下半年以来,部分投连险账户严重缩水,如生命人寿的投连账户最高缩水近半,光大永明、中英人寿投连险账户缩水4成左右,退保事件屡屡发生。

投连险本身没有错,却总错在营销上。上一轮风波主要源于保险营销员误导,而此次退保风波集中表现在银行保险渠道。因为银行可以获取高额手续费,所以柜台人员宁可放弃吸纳存款,也主动向客户推荐投连险。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告诉记者,去年的销售误导很多是发生在储蓄柜台,许多业务员都有销售任务却没有专业的理财知识,有的直接把老百姓的存单变成投连险了,结果导致购买者收益受损。很多保户本来是办定期存款的,但在柜台人员的游说下,凭着对银行的信任,稀里糊涂地就买了投连险。

那么,保监会将投连险从储蓄柜台“挪”至理财柜台后,误导情况是否会有好转呢?

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几家网点,记者发现,投连险的宣传手册已销声匿迹,但误导隐患仍在。在建设银行。身着银行制服、佩戴“新华人寿”胸卡的员工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两款分红产品,当记者要求了解其他保险产品时,她不予介绍。在农业银行,亦是一位身着银行制服的女士将记者领进了理财经理室,她拿出一张友邦遥遥领先的月度收益对照表,向记者推荐友邦分红保险。言语间,仍将预期收益与固定收益混为一谈,直到她从西服里面翻出胸卡,记者才知道,原来她也是友邦保险的营销员。

公司保险柜管理制度篇3

1月7日,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确定了“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基本思路。保监会新任主席项俊波指出,2012年保险监管工作要解决寿险销售误导,突出风险防范重点,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等。银保渠道作为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主渠道,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如何适应监管新要求,是保险公司必须面对和研究的课题。

银行保险不仅是寿险公司保费来源的主渠道,同时也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渠道。为了确保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2011年3月,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商业银行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保监发〔2011〕10号),从银保合作对象、资格、费用、销售模式、销售行为、财务核算是、应急机制、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这是迄今为止银保市场较为全面的规范性文件,对于规范银保市场秩序,指导银保业务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但是,随着银保市场竞争主体的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新生的中小寿险公司都把银保市场定位为主渠道,并对银保渠道过度依赖,因此银保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导致一些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如不加以重视,必将影响整个银保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保险公司应携手银行走出误导困局

2010年11月1日,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0〕90号),明文禁止保险公司销售人员驻点,并规定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只能与不超过三家保险公司开展合作。银行实行“3+1”销售模式的目的之一是规避销售误导。众所周知,商业银行大都保险业务,并根据柜员销售业绩实施奖励。因此,当客户有存款需求时,银行柜员会首当其冲地介绍预期收益高于银行存款的保险理财产品,客户受利益驱动一般也会欣然接受,当日后收益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旦低于预期收益时,有的客户就会与银行发生纠纷,认为银行有误导之嫌,一旦经媒体曝光,对保险公司和银行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保险公司如何协助银行走出误导困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产品形态需简单。在消费者或一些法律界人士眼里,保险公司的条款是格式条款,消费者在订立保险合同前,消费者对条款没有修改权,因此,保险公司提供的条款被称为“霸王条款”,一旦发生合同纠纷,消费者往往认为保险公司存在误导,认为保险公司是骗人的,甚至对簿公堂。

目前,银保市场上的产品条款用词过于专业,保险责任及免责范围过于繁琐,银行柜员在向客户推销时,讲解起来比较费力,客户听起来往往也是一头雾水。因此,从保险行业自身出发,对保险条款进行改良显得十分必要。如何改良,达到什么程度,我认为达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就可以,只有银保产品形态简单明了,银行柜员通过培训就会掌握的比较好,客户购买银保产品时也就容易理解。

二是购买保险删繁就简。近年来,经媒体曝光的银行存款变保险的纠纷案例较多,但深刻反思以后,感到有些环节确有销售误导之嫌且体现在保单上。客户到银行存款的凭证,一般只有存款或卡。鉴于此,保险公司可以与银行协商取消购买保险必须开立结算账户,当客户购买保险时的各环节接触的都是保险单,而没有银行存折,客户对购买的保险就不会再产生疑问。

三是加强银行柜员培训。由于银行柜员流动性较大,加之与保险公司没有隶属关系,一些银行柜员对保险产品形态和销售技巧缺乏应有的了解和掌握,因此保险公司对银行柜员提品和销售技能培训是不可或缺的。在培训中,银行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抓好银行柜员的诚信教育,保险公司则重点突出保险产品形态和销售技巧培训和售后服务,为银行解除后顾之忧。银行柜员是规避销售误导的第一关口,只有把好这一关口,销售误导就不复存在。

二、银行应确保客户信息的真实

保险公司通过银行销售保险,与银行结成合作伙伴。但是银行出于对自身客户资源的保护,往往不愿让保险公司掌握客户的真实信息。某寿险公司在与银行合作中,银行只提供一部分客户真实身份信息,另一部分客户身份信息则是虚拟的,结果导致寿险公司客户回访时,出现回访成功率不高的问题。某省一位保监局长针对此问题尖锐地提出这样的疑问:“客户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保费交到保险公司,竟放心到连个真实的电话都不提供的地步?”

首先,要从根本上消除客户信息不真实问题,则需要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来解决。当客户在银行购买保险时,银行柜员应提醒客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加强对客户信息的审查。当保险公司核保时发现客户身份信息有误,应与银行网点沟通,联系客户提供有效地址和身份信息,如不完整的,可在犹豫期内补齐。

其次,保险公司要建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银保通资源共享,确保信息管理系统具备银保业务、财务、单证管理功能,能够对银行机构所销售的每张保单的单证号、保单号、投保人姓名、保险费、手续费计算标准及金额、网点名称、销售人员工号等进行实时记录和查询。

三、必须加强对有价单证的管理

保险单证是贯穿保险公司经营全流程的重要载体,单证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整体依法合规经营情况,可以说,单证管理是保险公司风险防范的源头,有的问题还可能成为违法违规的事发源头。

有价保险单证本身表现的是客户购买保险产品的标志,换言之,保险公司经营的产品就是“保单”这张纸,它可以代表为百元、千元,也可以是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是几千万元。由此可见,有价空白单证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是何等重要。

公司保险柜管理制度篇4

[论文关键词]中外企业;融资制度;融资方式

[论文摘要]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资制度的建设是中小企业能否存续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尽管我国理论界和现实经济实践中没有形成真正的融资制度概念,但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基本可以归纳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现状:从政策目标看,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目标主要是就业目标,目的是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都在次要地位,并未充分重视;从融资体系看,银行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机构,财政以被动方式对国有中小企业资本金进行补充(当影响到中小企业生存);从融资方式看,间接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从风险控制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没有一个完善的释放和控制体系。

二、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分析

(一)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主要构成

1.政策性金融机构。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是美国对中小企业进行间接融资扶持的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

2.商业性的融资机构。在美国,由于受到法律限制,地方商业银行必须将融资额度的25%左右投向中小企业,除了商业银行以外,互助基金也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个人和中小企业投资入股形成的这种机构,可以看作合作社,主要为成员提供贷款,储蓄是贷款的先决条件。

3.风险投资公司。之所以将风险投资公司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分开,是因为风险投资公司的性质介于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的特点是:勇于对新建企业投资,在首次公开招股的企业中,约有1/3是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对象。

(二)日本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构成

1.政策性的融资机构。日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环境卫生公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以及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均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它们具有不同的分工。目的和宗旨都是为保证中小企业获得充足资金。

2.商业性的融资机构。在日本,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商业银行逐渐向中小企业增加贷款发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对中小企业融资额度占融资总额的65.8%,比20世纪8o年代增加了25个百分点,以后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该比率略有下降。除了商业银行体系,日本也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即互助银行、信用金库等,这些金融机构的特点是:地方性强;互助、合作性质强。

(三)美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1.进入金融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与其它国家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结构比较,美国中小企业发行有价证券(公司债券、股票)的比例最高。美国中小企业长期资金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公司债券,短期资金则依赖于银行信贷。这与美国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不无关系。

美国的公司债券发行市场发展较早,规模较大,企业筹资的顺序为公司债券、股票、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的比例大大超过银行融资。这是因为:除商业银行、公共事业外,企业发行债券的原则比较自由,在法律上对发行债券形成的负债总额不作限制;可发行债券种类多,中小企业能够方便地发行资信评估低等级或无等级债券;企业与作为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对发行总额、发行条件进行协商,即可作出发行决定。

中小企业由于受企业形态、组织规模、股东人数、资本金规模等各种条件限制,其股票往往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仍可以在柜台市场进行交易。柜台市场相对于组织严密的证券交易市场而言,通常被称为非组织的市场。柜台市场的主要经济功能有:非上市企业可以通过将其股份在柜台市场上公开出售以获得资本,增加资本金;为一些在证券交易所下市的企业提供一定期间的流动性。

美国的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主要通过柜台市场。中小企业柜台市场包括:通过计算机中心。把各证券公司用通信网络相联系的nastaq系统;柜台交易市场主要由全美证券协会(nasd)管理。在该协会开发的nasraq系统上登记的企业,分为nms和small cap。引入nastaq系统以前,主要由pinksheet传播股价、成交量等信息,1972年引入nastaq系统之后,实现了买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处理能力,市场规模也迅速扩大,成交量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居全美国第二位,并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实现了网上挂牌交易。

风险投资公司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从本质上是一种股权融资。但是,风险投资公司融资与一般上市融资存在区别:首先,风险投资公司通常仅对创业或者发展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而上市融资的中小企业一般已经进入成长期;其次,风险投资公司获取的股权通常比较集中,有改变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会要求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而上市后新增的股权一般比较分散,不会影响原管理层的实际控制权;最后,风险投资公司所获取的股权一般暂时不会流通,待进入柜台市场或正式上市后才会流通。

2.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商业银行体系仍然是美国中小企业的最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商业银行主要为美国中小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

(四)日本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1.间接融资。日本中小企业是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资金来源筹措长短期资金的。日本的中小企业自有资本比率平均为l3%,只相当于大企业的60%左右,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依存度又比大企业高得多。

2.直接融资。日本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也有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不过,占主导地位的是债券融资。在日本,中小企业一般只具有发行私募债券的资格和能力,私募债券由于透明度低,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被认为是不正规的债券。

柜台市场在日本称为店头市场。1991年,日本也开始启动本国柜台市场网上交易系统(jastaq),但在市场规模、股票流通性方面都不如美国。美国和日本的柜台市场,对经济的差异影响迥异,美国新经济可以说是nastaq独力支撑的。对高科技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柜台市场与美国的区别在于:首先,管理机构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美国注重资金分配的市场效率性,强调企业信息的公开性、规章制度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强调投资者自己负责的原则,从而以较低的管理成本管理市场。日本侧重于行政指导,规范市场行为,严格控制进入柜台市场的标准,以此达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其次,它们登记基准方面的实质性不同。日本店头市场的登记基准形式上虽与美国nastaq中以小规模企业为对象的small cap相近,但其实质基准远远高于形式标准。再次,企业进入柜台交易的目的不同。由于企业公开发行股份的第一目的在于筹措资金,而nastaq的各种费用大大低于纽约证券市场,因此,美国有大量的已经具备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格的大企业仍然留在nastaq的nms柜台市场中。在日本,只有在东京、大阪证券交易所一部或二部上市的企业,才能得到公众的信任。进入一部或二部,通常必须从店头市场开始。最后,投资者观念不同。在美国,证券持有者主要是家庭经济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个人金融资产中50%以上是投向证券和非法人企业的,其中股票约占69.9%。这种敢于冒险的投资态度,给柜台市场带来了活力。而在日本股市上,个人投资者所占股份只有23.5%,其余均为金融机构、事业法人等掌握,对高风险的柜台市场,个人投资者很少。

日本以美国的中小企业投资法为蓝本,于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投资育成公司法。成立了三个由政府、地方公共团体以及民间企业共同出资的中小企业投资育成公司。对于有助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或有助于加强产业国际竞争的中小企业,经过认定以后,该公司实行股份投资,给以经营、技术上的指导,并把企业一直扶持到能在证券市场上市筹资。日本的风险投资公司的特点为:几乎不参与创建企业的投资,对创建l0年以上的中小企业的投资约占2/3,对创建未满5年的企业的投资仅占16%;参与企业投资的几乎都是证券、金融机构下属的子公司型投资公司;融资比投资多;从投资领域看,非高新技术产业占较大比率。由此可见,日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尽量避免风险,力求将失败率控制在最低程度。

三、中外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比较

(一)融资体系的比较

从直接融资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债券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发育不足,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过于依赖间接融资体系;从间接融资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融资还未建立,直到1997年担保机构才刚刚发育,所以,商业银行体系承担了全部中小企业融资重任,这是不正常现象;从商业银行体系的运作看,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并不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的要求,因此,需要改革。

(二)融资方式的比较

到目前为止,我国股票市场的流通股总市值还不到gdp的20%,债券市场也受到严格的金融管制,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资金。从间接融资看,中小企业主要通过抵押和担保手段向商业银行融资,并且,难以得到政策性的担保支持,融资手段的单一,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三)融资风险控制系统的比较

公司保险柜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银行保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68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0.11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0-29-03

一、银行保险概述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这一词汇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法国。银行保险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初始意义具有明显的“银行”与“保险”融合特征,其内涵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因此,在银行保险业的理论界和实业界对银行保险的涵义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下面从销售渠道说、产品服务说、经营策略说三种不同角度对银行保险的定义进行归纳。

(一)销售渠道说是对银行保险最为直观的理解,也是银行保险发展早期的主要定义方式

从银行保险的最初形式来看,所谓的银行保险就是利用银行等渠道来销售保险产品。DolisaK.Flu在世界著名的瑞士再保险公司发表的《亚洲的银行保险》报告中也认为,从最为简单的形式上看,银行保险就是经由银行销售保单,也就是银行代销保险。

(二)产品服务说是将银行保险界定为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

学者alanLeach在其出版物《欧洲银行保险中的问题及2000年发展前景》一书中提及:“银行保险是包括传统银行、储蓄银行和建房协会在内的,对保险产品进行制造、营销和分销的服务。”英国保险业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的一种经营行为,即银行销售通常由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我国学者郑伟、孙祁祥也从产品提供的角度来理解银行保险,认为“银行保险,又称银保融通,是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达成的一种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安排,其中,保险公司负责产品的制造,银行负责产品的销售。”经营策略说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与其主业经营相关的商业策略。

(三)经营策略说强调银行与保险公司两个不同的金融部门联手进行产品开发、营销和分销

我国学者栾培强对此定义为“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银行既可以通过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直接销售保险产品,也可以作为保险公司的保险中介人销售保险产品,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经营保险产品。张洪涛则将银行保险视为“保险公司和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从人们对银行保险的涵义理解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银行保险应该属于一种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基于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在归纳汇总并比较了国内外研究对银行保险的几种定义后,我们可以归纳出银行保险的定义:银行保险是指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相互渗透融合的战略,是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为共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兼备银行和保险特征的金融产品,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金融服务。

二、当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银行保险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由于我国金融保险市场发育程度低、居民金融保险理财知识贫乏、银行和保险公司市场运作经验不足、监管力量薄弱等原因,我国银行保险在短时期内的爆炸式增长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单一,产品内嵌价值低,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很小。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大多数是夏交分红型保险,这种产品期限短,现金价值高,保险公司可计提费用很低。在很低的计提费用中保险公司还要支付高额银行手续费、销售人员费用和内部管理费用,实际费用盈余非常微薄。由于期限短,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金运用的收益也比较低。如我国近几年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一般在4%左右(国外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一般可以达到10%以上),客户对这类产品的回报期望值又很高,希望达到或高于同期国债收益水平,保险公司面临着极大的分红压力。因而这种产品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益很小,有些精算师甚至认为这种产品给保险公司带来的价值为负数。

(二)银保双方合作比较松散,发展极不稳定

银保双方通过协议合作,合作关系比较松散,银行保险的发展极易受银行方面政策调整变化的影响,发展很不稳定。在银保合作中,大多数银行尚没有将这项业务提高到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保险公司的推动是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业务操作中,基层银行政策忽左忽右,保险公司经常疲于应付,业务发展很不稳定。双方除进行销售环节的合作外,在产品开发、售后服务、利益分享方面基本没有合作,合作层次很浅,双方的合作处于银行保险发展的初级阶段。

(三)费用竞争异常激烈,影响正常的经营秩序

随着进入银行保险市场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银行网点和客户资源成为保险公司争夺的稀缺资源。由于各家保险公司产品高度同质化,费用竞争成为可运用的最佳武器。于是各保险公司大打费用战,银行手续费、业务推动费等费用越来越高,经营成本剧增。而且在竞争中,部分保险公司人员暗中采用高额费用贿赂银行关键人员和柜面人员,扰乱了银行保险的正常经营秩序。由于银行保险产品可提费用低,利润贡献少,道德风险高,部分保险公司不堪重负,主动退出市场。

(四)银行保险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欧洲国家都是在保险市场发展数百年后才出现银行保险的,而我国是在保险市场未得到充分发育的情况下就出现了银行保险,居民保险知识贫乏,这给银行柜面人员不正常地向客户说明产品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银行保险销售中存在一定的误导现象。银行柜台在销售保险产品过程中经常将保险与储蓄相比,有时甚至干脆说成是“高利率的储蓄产品”,套用储蓄产品的本金、利息等概念说明保险产品。由于在银行购买,很多客户误以为是银行产品。如果客户在满期给付时发现不是银行产品,并且收益比银行存款低时,就会产生受骗上当的感觉。由于银行保险的保险费几年累计已有几千亿元,客户数目庞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银行、保险公司的信誉和正常经营秩序,还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三、加强我国银行保险管理的对策

在我国当前银保业务火热的情况下,应该时刻警惕银保业务的以上潜在风险,并作出积极防范。各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经验表明,若使银行保险得到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必须实现“三赢”,即:客户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保险公司可以扩大产品销售,同时减低经营成本;而银行则提高了客户忠诚度,增加了利润来源。针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现状,为了实现“三赢”的目标,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提高保险公司研发产品的能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开发适销的银行保险产品,是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关键。保险公司要维持生存,就必须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和银行柜台销售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应该根据我国消费者拥有的基本保障不足,急需养老、健康等产品的实际情况,开发多种产品。适当提高保障型产品和期缴产品比例,优化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产品市场上存在产品单一、保障性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保险公司将部分产品销售职能转移给商业银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保险产品的销售效率;但由于其产品均由银行进行销售,使保险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往往弱化,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也越来越少。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办法是银保联手创新产品,不能完全由保险公司闭门造车、独家开发。保险公司应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使产品能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体,以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银行保险双方必须加强合作,建立银行保险联合开发产品的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和客户需求,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又可以开发出既适合银行销售又符合客户需求的银行保险产品,降低市场风险。

(二)提升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水平,加强对客户资源的控制和管理

银行保险带来了一定的客户转移、客户认知度和忠诚度下降、保险公司不能对客户进行有效的控制等客户资源方面的风险。保险公司必须深层次考虑客户的忠诚度和公司长远发展,做好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对客户的投诉要及时处理。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提高对客户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水平。客户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客户服务,除可以维护已有的客户外,还可以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动,并通过带动效应,拓展新客户,促进产品开发和保证客户利益。应该消除顾客对银行保险产品存有的搭配销售的心理障碍,要让消费者感到银行保险产品提供的附加服务是能够为他们带来利益的。对银行销售保险产品人员的资格应作出限定,例如要求他们参加上岗前的培训并必须取得保险人资格等。

另外,还要建立银行保险的客户治理系统。首先,由于现有保险公司的系统不能支持多家银行的保费自动转账功能,客户无法通过电话、atm机或各个网点的银行系统,实现保单自动查询、保单自动更改、保单贷款等操作。因此,加快银行保险的电子化建设,实现保险公司数据系统与银行业务处理及结算系统的联网是当务之急。其次,人工操作易带来操作风险,所以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必须尽快建立起客户治理系统,对客户的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和控制,减少操作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第三,银行保险业务客户资源的有效利用,也需要与相应的客户治理系统匹配。保险公司应利用银行已有的客户信息,建立起自身的客户信息档案,通过这些信息,提高续保率,以获得客户的长期忠诚度,并利用现有产品充分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提高保单的附加值。

(三)适当提高银行与保险的融合程度,建立银保长期合作机制

从国外的经验看,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应该是长期的、利润共享与互惠互利的关系。根据世界银行保险的情况,银行保险根据融合程度从低到高分为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建立合资企业、金融集团四种融合模式。这些模式中并没有唯一正确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的环境、产品等因素采用不同模式。我国以分销协议模式最为主要,这种“多对多”松散的短期合作,经营不稳定,风险较大。融合程度较高的模式(如战略联盟和合资企业)可以使双方协调一致、减少冲突。产权上的融合和制度安排可以使双方利益和目标一致,减少委托问题,提高银保业务的稳定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和银行签订的多是一年期的协议。这种短期的随意性很强的协议,无法保证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根据目前现状,保险公司应该主动与银行建立更高程度的融合模式,如战略联盟协议、建立合资公司或金融集团等,改变被动的局面。这些模式或通过更紧密的合作或通过产权上的安排有效解决目前对银行的利益驱动不够、手续费过高、销售误导等许多问题。在目前我国银保双方尚不能进行资本参与或就某类特定产品的分销建立合资企业的时候,为维系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双方应签订长期协议,并明确界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责、权、利关系。银行专注于销售,保险公司专注于产品开发和人员培训。银行除收取手续费外,还应分享保险业务的部分利润。保险公司和银行在定位清楚、各司其职的基础上,从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风险防范出发,应立足长远,避免短期行为。保险公司要加强银行网点的人员培训工作,提高银行柜台人员保险的积极性。应考虑银行柜台人员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偏差,既要照顾企业的利益,更要照顾银行柜台人员的利益,做到按照经营状况和绩效,对银行柜台人员作出适时、客观、公正的奖惩,使其行为目标接近资本所有者的目标,有效化解银行保险的操作风险。

(四)分销方式多样化,重点完善客户经理制

我国目前银行保险营销方式单一,主要通过柜员销售,这使得银保业务的稳定性面临更大的风险。而且这种方式只适合销售简单的产品,不适应我国银行保险的长期发展。在世界银行保险市场上营销方式除了银行柜员还有客户经理(理财顾问)、直销(电话、邮寄、网络等手段)、个人人等。而在美国,使用客户经理(理财顾问)最为普遍。在欧洲简单的产品是通过银行柜员直接销售的,但是对于一些富裕阶层销售的较为复杂的产品则由客户经理(理财顾问)来销售。欧美银行保险市场营销的重点就在于开发运用多种销售模式,综合利用不同的销售模式。多元化的销售方式有助于细分市场,实现产品、营销能力和顾客的匹配,同时也降低了风险。

根据对不同营销方式的比较,客户经理制是一种高效的分销方式。客户经理强调主动挖掘银行客户资源并积极营销和服务。客户经理与客户建立全面、明确、稳定的服务对应关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金融一体化服务。我国目前的银行保险客户经理制还很不完善。在某些保险公司又称专管员,职能主要是负责渠道的维护和管理,而缺少主动的理财服务和营销,更谈不上主动挖掘客户资源。因此,完善我国客户经理制是加强对银保渠道的控制、降低银保业务风险的当务之急。保险公司可以在取得银行同意的情况下主动选派自己的客户经理到银行网点提供保险销售和理财服务,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客户资源并加强对银行网点和客户的管控。

参考文献:

[1]孙祁祥、郑伟.金融综合经营背景下的中国保险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范云飞.论我国银行保险的风险及监管指引[J].上海保险,2010,(10).

[3]陈文辉、李扬、魏华林.银行保险、国际经验及中国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孟昭亿.银行保险的经营与监管[J].银行家,2007,(04).

[5]解晓非.强化银行、证券、保险监管的协调与合作[J].经济研究参考,2005,(93).

[6]闻岳春.法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7,(6).

[7]胡浩.银行保险——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丛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8]卫新江.银行保险基于国际经验的考察[J].国际金融研究,2005,(04).

公司保险柜管理制度篇6

【论文摘要】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股票场内多层次交易市场的制度体系构建基本完成。然而,在我国股票场内交易市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却没有实质性进展。因而,在后创业板时代,应当构建股票场外交易市场制度体系以推动其迅速发展。本文认为,股票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应当遵循法律定位的差异化,上柜企业的平民化,投资者的机构化,交易方式的创新化,监管制度的高效化这五项原则。

在后创业板时代,大力发展股票场外交易市场无疑将是推进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建设的最重要任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成功经验表明,制度规范是推进我国股票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下列措施以构建我国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制度。

一、法律定位的差异化

理论和实践证明,股票市场应当包括多个层次,以链接投融资体系,尽可能的满足投融资需求,并进而促进资本的优化配置。一般而言,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应当包括主板市场,即交易所市场,主要为大型、成熟企业的融资和转让服务:创业板市场,与主板相对应,在证券交易所市场内专为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服务的股票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市场相对应,专门在场外为一些达不到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条件以及不愿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建立了与该国国情相适应的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以股票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拥有主板市场,包括全国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地方性的证券交易所,如芝加哥证券交易所,波士顿证券交易所等;场外交易市场,包括naSDaQ、otCBB、pinKSHeetS市场等等。在英国,除了有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和为某些标准较高的中小高科技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服务的aim二板市场外,还有为更初级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未上市公众公司股票交易市场,即第三板市场(oFeX)。它是为大量中小企业提供专门交易未上市公众公司股票的电子网络报价转让市场。我国台湾地区同样也建立了包括台湾证券交易所、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市场和兴柜市场的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

反观我国,股票市场还很不完善,主要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两家全国性的场内交易市场。在各地方性的场外交易市场上世纪末被全部关闭之后,目前的场外交易市场就仅限于深交所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以及各地的产权交易市场,这些市场与国外相比,存在着不规范、不统一、功能不健全的诸多缺陷,可以说,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真正的场外交易市场。

相对于我国沪深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而言,场外市场应当定位于多层次股票市场中的基础市场,与场内市场共同构成股票流通市场。作为基础市场,其应当在投资主体、上柜公司、交易方式及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体现出比较优势,以满足特定层次主体的投融资需求:主板定位于成熟期企业,侧重于公司的规模和效益;创业板定位于发展期的高科技企业,强调企业的成长性;场外交易市场则应当主要面向初创期成长型企业,上柜门槛最低,更注重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作为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的基础市场,场外交易市场还可以而且也应当与场内市场建立一种相互连通的机制:一方面,当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入主板市场,从而为企业提供一条场内市场上市的通道;另一方面,为那些已经完全丧失主板挂牌资格甚至严重资不抵债的公司提供一条合理的退出通道,从而保证场内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质量,并减小股票在场内交易市场的退市所造成的动荡。

二、上柜企业的平民化

根据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的定位。在该市场中的上柜企业应当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因不满足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条件而从这些市场中退市的企业;另外一类则是未能在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企业,这些企业将主要是广大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民营中小企业的股票。对于第一类上柜企业,由于股票场外交易市场只是作为其退市之后的缓冲市场,只要履行一些相应的程序,并无特别的上柜条件要求,其所发行的股票即可以在该市场进行交易:然而对于第二类企业的上柜条件则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

从域外来看,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场外交易市场的上柜门槛都很低,几乎都没有规定特别的上柜条件。以美国的otCBB市场为例,该市场几乎没有任何规模和赢利的要求,只要经过SeC的核准,有3名以上的做市商愿意为证券做市,就可以向naSD申请上柜。再如我国台湾地区的兴柜市场,该市场的上柜条件也非常宽松,只要上柜企业的总资产在三千万新台币以上且没有累积亏损,成立满一个会计年度,对公司的收益则没有要求。在满足这些条件下.有两家以上的券商愿意对该企业推荐并做市,即可申请上柜。此外,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韩国场外交易市场——韩国第三市场,也没有对该市场的上柜公司的财务状况、资产状况等方面做任何数量方面的要求。

为了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股票市场获得发展资金.场外交易市场的上柜条件应当大幅低于深沪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和即将推出的创业板的上市条件。不过,由于我国目前的信用制度尚不完善,笔者认为,不宜完全照搬域外经验,采取对企业规模和经营记录几乎没有要求的“无门槛”的上柜制度。相反,在市场设立初期,应当采取与域外相比更为严格的上市条件,以培育市场,待市场成熟之后再适当放宽挂牌条件,而且,场外交易市场应当更加注重上柜企业的成长性,而不是赢利性。因而,无论上柜企业规模大小和盈利能力的强弱,规范运作才是关键。

三、投资者的机构化

与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相比,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的上柜标准较低,上柜公司的规模通常较小、上柜证券的流动性也较差,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与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相比要大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需要,市场应当实行“合格投资者”制度,投资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识别风险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才被允许进入。为了培育市场,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个人等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市场建立的初期,应当只允许具有较强资本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券商、基金、保险、财务公司、风险投资机构和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介入,个人投资者暂不能直接参与柜台市场的交易。个人投资者只能通过参与公司、合伙企业、基金等经济组织的方式,间接投资于场外交易市场,等到市场发育到一定的成熟度以后,再放开允许具有一定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合格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于场外交易市场。

事实上。我国创业板市场也已经建立了投资者准入制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7条规定,“创业板市场应当建立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者准人制度,向投资者充分提示投资风险。”随着创业板的建立和运作,其对投资者准入的实践经验可以对场外交易市场的制度构建给予有效借鉴。

四、交易方式的创新化

目前,做市商制度和竞价交易制度是国际股票市场中两种最主要的交易制度。与竞价制度直接撮合买卖双方,成交价格在交易系统内部生成的交易机制不同,做市商制度下,买卖双方的委托并不直接配对成交,而是从做市商手中买进或卖出证券,成交价格也是从交易系统外部输入的。该制度起源于20世纪6o年代美国证券柜台交易市场,目前,在全球主要的场外交易市场中,基本都已形成了规范的做市商制度,在全球前十大交易所市场中,也已经有nYSe、东京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euronext、德国交易所、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澳大利亚交易所等8家交易所,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做市商交易制度。

仅仅经过不到50年的时间,做市商制度就已经为全球证券市场所广泛采用的原因在于相对于竞价机制而言,做市商具有以下三大功能,即有利于保持市场的流动性、有利于大宗交易完成和维护市场的稳定、有利于市场有效性的提高和证券的推介。对此,各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实践提供了充分证明,如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JaSDaQ市场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1998年13本证券交易商协会提出的在JaS.DaQ市场逐步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改革方案。有关的市场研究表明,同一只股票在引进做市商制度后,流动性大为提高,说明做市商制已经在JaS—DaQ市场发挥作用。

然而,我国股票市场至今还没有做市商制度。主板市场、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及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实行的交易制度均是竞价制度。场外交易市场中的融资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市场规模较小,投资风险较高,流动性较差,完全采用竞价交易机制相对场内市场而言可能导致证券价格的背离和市场流动性较差,影响市场的稳定,带来更大的风险,因而,引入做市商制度将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事实上,早在2001年,做市商制度即被引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以场外市场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发展思路指导下,运行8年来,做市商制度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做市商数量从最初的9家增加至目前的17家,类型也由单一的商业银行扩展到证券公司,同时报价量和成交量也在不断增长,报价价差逐渐缩小,做市报价已成为市场价格的重要导向,对提高市场流动性和推动银行问市场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圈这些均将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引入和完善提供宝贵的经验。

但做市商制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其最大的缺陷之一,就在于做市商利用其所处的信息不对称的做市的优势地位,侵害其他投资者合法权益。无论是传统的垄断性做市商制度还是竞争性做市商制度,该缺陷都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除韩国的科斯达克市场之外,其他主要场外交易市场目前均实行做市商制度和竞价制度相结合的混合做市商制度。这是因为,混合型做市商制度通过其竞价交易机制抑制了传统做市商制度对投资者权益的侵害,同时,它又通过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弥补了竞价交易制度下可能发生的流动性不足、特别是大宗交易困难的缺陷。

五、监管制度的高效化

场外交易市场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不同,在该市场上柜交易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因此,为了降低中小企业的上柜成本,确保场外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行,就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监管体系。这个监管体系之所以是高效率的,是因为场外交易涉及的企业众多、地域广泛,并且发行公司规模小、交易量分散;这个监管体系之所以是低成本的,是考虑到参与场外交易的主体是中小企业,而任何加大人力成本的行政监管都会导致中小企业交易成本的增加,从而会降低场外交易市场对它们的吸引力。嘲因而,对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应当特别注重行业自律作用的充分发挥,采取以各交易所、做市商、同业协会制定同业公约进行行业自律为主,以行政监管为辅的非集中监管模式,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公司保险柜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柜台市场证券公司证券市场

目前,我国的柜台交易市场主要以新三板为主体,证券公司参与柜台交易市场建设并行,各地股权交易所作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结构。随着国家对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监管机构鼓励自愿的,有条件的,证券公司,积极参与柜台交易市场的建设。

1柜台交易市场概念

柜台交易市场简称otC(over-the-Counter)市场,又称店头市场或场外交易市场,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场所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和平时所说的主板市场不同,柜台交易市场没有固定的场地,没有规定的成员资格,没有统一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可循,主要采取报价交易或一对一协商交易方式,交易多样化、个性化的非标准产品。

2我国柜台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场外市场主要包括两个层次:(1)全国性otC市场即“新三板”,如201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扩大至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等4家部级高新园区;(2)地方性otC市场,如天津股权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重庆股权交易中心和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

因为在中国otC市场起步晚,发展时间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目前我国柜台市场规模偏小。截至2014年5月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的挂牌公司股票发行相关情况显示,2014年1―5月挂牌公司股票发行规模达到47.10亿元,分别由30家证券公司推荐的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为788家,总股本是269.36亿股。

3证券公司柜台交易市场定位

按照《证券公司柜台交易业务规范》的界定,证券公司柜台交易是指证券公司与特定交易对手方在集中交易场所之外进行的交易或为投资者在集中交易场外之外进行交易提供服务的行为。证券公司柜台交易市场是为柜台交易业务提供服务、区别主板市场的私募市场。通过对柜台交易业务的发展,产品开发和设计,可以提高证券公司为满足客户的流动性和风险管理的目标需求的能力,并且在产品研发的基础上,提高其托管和结算,支付,交易,投资,融资和其他证券公司的基础功能,发展证券市场结构和市场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证券公司的资本中介作用,进一步促进证券公司传统交易业务创新和发展,以利于提升证券公司的主要竞争力。

4证券公司参与柜台交易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柜台交易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经济发展筹集大量资金,同时也是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通道,在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同时,带动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更能保障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4.1建设背景

2010年,“十二五”规划中就已经明确说明,“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稳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可见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根基的柜台交易市场,已经在当时就提到监管层的日程上。

2011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明确指出:“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012年5月,中国证监会《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中,明确允许证券公司探索建立面向适合的客户销售适当的产品的柜台交易市场。为证券公司开展柜台交易业务奠定了政策基础。

2012年12月,中证协了《证券公司柜台交易业务规范》,文件中不仅明确界定了证券公司柜台交易的产品、进行柜台交易的业务资格及有关要求,而且首批选择了七家证券公司进行业务试点。到目前为止,证券公司的柜台市场基本明确建设方向,成为证券公司业务创新的政策保障

此外,证监会领导也在近两年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证券公司柜台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可以看出,柜台交易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基础,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4.2建设的必要性

柜台交易市场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塔基”,无论从规范资本市场结构角度,还是从满足资本市场多元化投融资需求角度,建设发展我国柜台交易市场都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1)是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必要基础。从西方国家成熟资本市场结构看,均呈现出“正金字塔”型结构,金字塔顶部是主板的蓝筹市场,底部是发展规模庞大的场外交易市场。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资本市场的结构失衡直接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不足。因此,我国发展柜台交易市场是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必要选择,是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回归“正金字塔”型的必由之路。

(2)是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的必要措施。目前,由于主板市场交易品种有限,无法满足投资者对交易品种及风险的多元化需求。从近两年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市场规模看,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旺盛,柜台交易市场将重点关注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发展柜台交易市场,交易包括债券、理财、基金、信托等各类金融产品,为市场投资者提供各种投资品种和工具,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产品和风险需求,进而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

公司保险柜管理制度篇8

一、各项业务经营情况

(一)人民币存款增长点实现了新转变,储蓄存款增长取得历史性突破。截止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46659万元,比上年增长6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65%,其中对公存款35493万元,比上年度增长3663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48%。在对公存款中,公司类存款增长量占比达到了一半,我室年初提出的存款增长点由机构类客户向公司类客户转变的市场定位策略得到逐步实现;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11166万元,比年初增长2343万元,比上年同期多增了3302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42%,提前完成了我室年初提出的储蓄存款超亿元的目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二)外币存款。截止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为9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7万元,完成二季度计划的133.8%,完成年度计划的107%。

(三)中间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4.7万元,完成二季度计划的105%,完成年度计划的49.6%。

(四)个人类贷款有效投放。截止6月末,个人贷款累计投放332万元,完成二季度计划的107%,完成年度计划的60.4%。

(五)银行卡发卡有序发展。截止6月末,银行卡累计发卡增量1669张,完成二季度计划的128.4%,完成年度计划的64.2%。

(六)保险保费收入。截止6月末,累计保险费收入27万元,在直属网点中保险费收入排第一,完成二季度计划的107%,完成年度计划的53.5%。

(七)销售基金发展迅速。截止6月末,累计基金6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43.8万元,同比增长率为283%。

二、上半年的主要工作

新年于始,我室召开了业务分析动员会,对我室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竞争压力进行了分析,结合分行下达的经营计划目标,确定了“全员行动,强化营销,努力实现业务发展新突破”的工作思路。上半年,我室围绕既定的经营目标,努力开展各项工作。

(一)强化营销,做强做大法人类业务。在法人业务方面,我室的思路是稳定机构类客户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公司类客户。

在机构类客户方面,我室重点做好*市财政局、交通稽征、养老保险所等客户的维护与拓展工作。一是积极配合交通稽征所做好20*年度交通稽征费的归集工作,累计吸收存款2670万元。二是做好代收*市公务员小区自建房宅基土地出让金工作,累计代收土地出让金1180万元。三是加强联系,积极营销社会养老保险资金。通过与养老保险所的密切联系,上半年养老保险所在我室新增存款3000多万元。

公司类客户方面,一是抓住*市城市建设大投资的机遇,利用与城司、建委等部门的良好关系,通过他们的介绍,上门营销相关投资商、开发商。通过他们的介绍,营销成功客户30户,新增存款1200万元。二是做好旧客户挖潜营销工作,如东源房地产公司,在做好东源房地产公司的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与其相关的承建商、材料供应商等客户的营销工作,成功地营销了相关客户5户,在我室存款达到了500万元。三是加强与工商登记部门合作,捕捉新注册公司信息,并做好新注册公司的注册资金归行开户工作。我室积极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系,利用他们提供的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上半年,新落户我室的新注册企业52户,存款额达到了1600万元。

(二)调整策略,个人业务快速发展。一是我室充分利用业务功能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基金投资、保险投资、存款投资及国债投资等计划,为客户量身定做好投资组合,深得客户的信任,促进了我室基金、保险等业务的快速发展,上半年全面完成基金、保险和国债的销售业务。二是个人优良客户拓展成效显著。我室从年初开始,就把个人优良客户的拓展作为个人业务的重点来抓。上半年新增个人优良客户1*户。三是积极拓展个人贷款。我室克服无客户经理,人员缺少等的困难,积极开展个人类贷款营销工作,上半年累计投放个人类贷款332万元,完成了二季度经营计划的107%。四是以工资业务为契机,促进储蓄存款业务快速发展。我室以财政企事业单位工作为契机,做好柜台服务,以此吸引客户,同时以柜台服务优势,积极营销个体经营户,储蓄存款业务增长取得新突破,截止6月末,储蓄存款余额比上年同期多增了3302万元。

(三)整合资源,提高柜台服务水平。一是调整柜台设置,为提高柜台服务水平,做好客户的服务与维护,特别是Vip客户的服务与维护,对原有的人员和柜台劳动组合方式重新进行了整合,设立Vip客户专柜,主要负责为指定的大客户服务;同时压缩后柜柜台数,增加1组前台业务柜台组。经过调整后,柜台业务的服务能力大为增强,基本解决了柜台排队现象,对于Vip客户随到随办。二是调整岗位人员配置,实行岗位竞争。由业务技能强、服务效率高、服务态度好的员工优先选择岗位,充分调动了员工学习业务技能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

(四)创新手段,进一步提高客户维系水平

一是利用春节前期,走访相关客户,加强与大客户的沟通与联系,增进感情交流,培养客户忠诚度。二是开展以球联谊活动,以球会友,为我室拓展业务提供了新的客户资源。三是落实客户维护责任制,在柜台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基础上,将员工与Vip客户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落实专人进行维护。通过多策并举,我室与客户的关系不断得到增强,没有出现因服务不到位而造成客户走失现象,原有客户在我室的存款额也在逐步提高。

(五)从严从细,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

内控管理是银行稳健经营的保证,我室以分行提出的深化创建平安分行为目标,加强员工的制度教育,强化制度管理,在内控管理上遵循“从严要求,从细着手”的原则,加大对日常业务操作规范化检查和监督,认真做好制度执行、落实工作。一是坚持班前训示制度,时刻敲响风险防范警钟。二是加强对卡把、出入库、授权等环节管理,消除风险隐患。三是加强制度执行检查,由坐班主任对员工的日常操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杜绝风险发生。

(六)积极组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员工业务技能教育。我室充分利用每天班前训示机会,组织员工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利用晚上时间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使得员工的业务技能不断提高,使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文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二是强化员工团队意识,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营业室的人力资源优势作用。结合分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契机,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分行举办的“迎新春”文艺汇演,出色的表演节目得到了分行党委的充分肯定,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士气,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三是积极组织员工参加“三项”专项教育活动,促使全行员工牢固树立案件防范、严格管理和合规操作三种意识,逐步建立一支遵纪守法、操作规范的员工队伍。

(七)推陈出新,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年初分别出台了《*分行营业室存款营销奖励方案》、《*分行营业室基金、保险营销奖励方案》、《*分行营业室银行卡营销奖励方案》以及《*分行营业室员工业绩考评管理办法》等办法,落实具体的奖罚措施,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发展。

此外,根据区分行下达的操作指令,我室积极组织员工对相关的账目进行清理核对和新业务系统演练。累计补录、修改账户信息3500多条,按时按质完成了各种数据上收前的账目核对工作;在第一阶段的新业务系统演练中,还受到了区分行通报表扬。

三、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公存款增长不足。截止6月末,对公存款增量仅为3663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48%。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了增长速度缓慢,增长量少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是各单位逐步开始筹建办公楼,原有存款资金陆续投入使用,是造成机构类客户存款下降的主要原因;二是财政等机构类客户在各银行开户格局已基本定局,存款资金相对稳定,拓展空间有限;同时各行加强对现有客户的维护力度,增加了营销的难度;三是新项目投入不足,上半年*市新投入项目少,缺乏客户资源。四是水电行业大客户组建集团公司,资金全部上收南宁总部管理,致使原在我行存款逐步减少。

(二)中间业务收入渠道少,发展后劲不足。上半年中间业务收入仅为34.7万元,收入的主要渠道是银行卡业务收入、保险手续费收入及建行运钞收入。收入来源少,拓展空间有限。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城市基础建设资金的营销力度。加强与市财政局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财政预算外资金、城市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的情况,提前做好相关用资单位的营销与服务,提高资金的留存。做好国开行贷款营销工作,掌握资金源头。

(二)密切关注房地产项目动态,及时做好相关项目的营销。重点做好城西国际、嘉元小区、单位集资建房等项目的营销,提供资金结算、贷款支持等服务,提高项目综合贡献率,促进我室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寻找资源,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一是加大住房贷款的营销,增加财产保险手续费收入。二是积极营销部分娱乐场所的pSo机安装业务,拓展中间业务收入来源。

(四)加大贷记卡发卡力度,提高银行卡效益。重点对财政系统单位及水电等优势行业主要负责人、中层干部的贷记卡宣传,增加贷记卡发卡量,抢先占领信用卡市场,不断提高银行卡的收入。

(五)做好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促进财政系统单位资金留存。通过做好支付业务,密切与相关单位的联系,吸引单位其他资金存款流入我行。

公司保险柜管理制度篇9

一、推行银行转账收付费方式的意义和目的

1.有利于提升寿险公司行业形象。在保险营销员收付费阶段,由于保险营销员良莠不齐,公司内部管理不到位,行业内出现过保险营销员利用接触客户现金的机会伺机作案的现象,侵占了客户利益,损害了行业形象。推行银行转账收付费方式,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改善寿险行业形象,维护客户切身利益,促进寿险公司健康发展。

2.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推行银行转账可减少客户到公司网点办理业务的繁琐,节省客户的时间,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切实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和保险利益,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客户对公司的认识,从而树立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

3.有利于提升客户服务品质。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公司客户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需求不断增强,公司及时大力推广授权银行转账收付费方式,依托于银行现代化的结算手段,通过运行前客户信息与保单相关信息的核对,不仅可事前规避划账错误风险,而且可有效提高资金结算时效,确保客户资金安全,维护客户利益,从而达到满足客户需要的目的。

4.有利于夯实收付费管理基础。收付费是公司后援运营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险合同成立,持续有效以及保险公司、客户履行权利义务的必要基础,构成寿险业务管理链条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衔接业务、财务的关键纽带。是遵循相关财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执行前端业务或客户申请的收付指令,准确合规地进行资金收付操作,并在系统中正式记录保单实收实付信息的过程。授权银行转账收付费方式,通过保险公司与客户签订书面协议,可从根本上确保客户按约定向我公司提供准确无误的相关客户信息,为公司后续收付费运行打下坚实基础,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

5.利于有效降低公司经营管理成本。从柜面管理成本看,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柜面收付费管理工作量不断加大,人力不足的矛盾凸显,及时引导客户选择授权银行转账收付费方式办理保险收付业务,可有效提高公司收付费工作效率和质量,达到有效精简人力、化解人力不足矛盾、降低公司运营成本的目的。

6.有利于满足监管环境的需要。为加强对保险公司收付费环节资金风险管理,保监会下发了保监发〔2008〕97号文件,要求各家保险公司加强收付费相关环节风险管控,大力推广银行转账结算方式,并要求各家保险公司按季度向保监局报送《收付费方式执行情况统计表》,将其纳入保监局对各家公司年度经营管理水平考核评价范围,这是监管部门基于风险监管理念而采取的一项制度化、标准化监管方式。

7.有利于释放保险营销员的展业潜能。全面推广授权银行转账收付费方式,实现银行转账率100%,落实柜面零现金收付是公司对收付费业务的管理方向。推行银行转账收付费方式,实现保险营销员零现金收付费,将保险营销员以现金方式代客户收付的行为转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批量代扣代付,可以使保险营销员拥有更多的时间展业,从而有效提高个人业绩和产能。

二、推行银行转账收付费方式工作要求

1.销售部门负责及时组织向保险销售人员宣导授权银行转账方式的工作目标及相关政策规定。负责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相关推动措施,强化组织落实;负责对销售人员落实授权银行转账收费推广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推动业务授权银行转账率的提升;负责授权银行转账签约推广工作的组织发动,要求销售人员利用新单展业和续期服务机会积极引导客户选择授权银行转账方式缴费,提升收费业务的转账签约率。

2.业务管理中心负责强化对柜面服务人员的宣导与培训,提高其对授权银行转账收付方式重要性的认识。负责对新契约、保全、理赔等环节银行转账授权信息质量与合规性的管理监督与考核;负责区分不同业务对临柜客户进行授权银行转账收付方式的宣导,引导客户选择授权银行转账方式缴纳保费与领取保险金、赔款等;指导客户准确填写《保险费自动转账授权书》,加强授权信息与保单信息的审核,确保客户账户授权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合规性,提高转账成功率;核实、变更系统内的客户信息;及时核实转账不成功清单,根据不成功原因通知相关部门、岗位进行处理。

3.财务管理中心负责加大与合作银行的沟通,并积极搭建新的银行合作平台,为授权银行转账提供便利快捷的支持渠道,不断加快银行转账文件送盘与回盘结果反馈速度,为持续提升授权银行转账率做好渠道和后援支持。加强对系统各基层公司银行转账率执行结果月度分析,做好考核落实工作,为寿险公司各级领导提供可靠信息。

4.销售督察部负责指导、监督相关岗位对保险销售人员收费行为有效监督,确保销售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合规展业。

公司保险柜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柜台市场;证券公司;投资银行;激励机制

   一、柜台市场下的证券公司及两者的联系

   柜台市场(otC,over-the-Countermarket)又称场外交易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广泛市场。是一种由证券交易商组织的、实行买入卖出制的市场组织形式。证券公司又可称券商大多是通过电话互联网联系而完成交易。柜台交易市场活动是由众多各自独立经营的证券公司分别进行并不是简单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同意的机构来组织交易。因此,柜台交易并没有一个集中的交易场所,而是将交易活动分散于各家证券公司。所以证券公司既是柜台市场的组织者,又是直接参与者。他们通过参加市场交易来组织市场活动,为有价证券提供或创造转让市场。这些交易绝大多数都是在投资人和证券公司之间进行的。即证券的实际出售人将证券卖给证券公司,实际购买人再从证券公司买入证券。柜台市场上的交易是行下的证券转让,由证券公司和投资人协商议价。每笔交易的参与双方都是证券公司和一个投资人,柜台交易市场上的每笔证券转让价格,一般是由证券公司根据投资者能够接受程度进行协商调整报出。

   二、柜台市场发展大方向

   目前证监会推进柜台市场的形式是“自下而上”,是要以地域为立足点,由地方政府、本地证券公司共同搭建交易平台,引导本地企业挂牌交易股权的形式进行试点、推进,进而在全国融合联通成统一大市场模式。现在柜台交易市场仍处在初始建设阶段,但是最终的串联统一肯定是一个大方向。那么如何做好证券公司的创新发展就成为实施柜台市场未来设想的第一步。

   三、当前证券公司的弊端

   1.证券公司守旧的业务模式

   我国百余家证券公司的总资产从最近三年看不断缩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阶梯式缩减。整个金融资产120多万亿里边,证券公司只有1.57万亿一点。而这些证券公司财务数据的盘落,正是简单重复过去守旧的业务模式导致的。

   以经纪业务为例,证券公司经济业务仍维持最重比例。公司收入大部分都是佣金收入,券商们需要做的只是提供通道。这种工作就好比在修好的高速公路上设置收费口,过一个车收一份钱。并且证监会只对这120家发有牌照的券商开放,一家把一个收费口,也不允许其他的进入。收得太容易就会不思进取。在这样没有压力没有竞争环境下,券商们就不会想如何提高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去挣钱了。这个状态要再持续,证券公司竞争性的做交易的能力就没有了。

   再有券商奢望a股再恢复到几年前的交易频率,从换手率中赚取佣金,这显然不现实。随着现在股指持续走低,成交量的日渐萎缩,监管部门对市场操纵行为的打击看,中国a股震荡下行的情势已不可能再恢复过去高频的换手率了。所以只因循守旧的走通道业务模式,证券公司的发展只会止步不前。

   2.证券公司对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空白

   金融业内对优质人才需求都是不间断的,但目前较高的人员流动率仍在持续。不难发现现在多家证券公司的高管和核心人才纷纷出现跳槽热潮,他们的频繁变动紧随带来的就是公司业务层面的流动及对原有产品设计的冲击。尽管证券公司热衷于为上市公司做股权激励、重组改制方案,但长期以来都没能建立起自身的股权激励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公司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上存在明显问题。这样下去会导致公司高管和核心人员缺乏长期归属感,给企业带来经营理念的中断,研发项目的夭折。继而缺少动力建立长期的公司战略,短期行为严重。所以建立适合公司特色的股权激励制度就变得十分重要。

   3.证券公司忽略其投资银行的业务本质

   证券公司在国际上一般叫投资银行,现在我们习惯叫证券公司。从侧面显示了我们并没有把投资银行的本质突显出来。无论从我国证券公司的历史演变还是现状来看,均与投行本质相距甚远。几乎所有的中国投行都只考虑了短期的利益取向,且投行队伍的建设也大多采取高度短期化的类个体户模式,没有站在服务实体经济角度、行业专家的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定位与开发。证券公司要做投资银行该做的事,经营投资银行的业务,回归投资银行的本质,释放投资银行的基本属性,拓宽现有的金融服务领域,开发投资银行的业务潜能,推进行业向综合金融服务的方向转变。

   四、证券公司的发展新思路

   (一)首先对证券公司守旧的业务模式问题

   证券公司的及时推陈出新。

   在券商资产和利润逐级下滑的同时,信托公司、银行的财务数据却在快速增长,这都说明市场上存在着庞大的投资者群体和资金,只是券商在过去不能顺应市场需求有效及时推出新产品新服务。

   1.产品创新方面引入优质低风险投资品种,改善产品结构,尝试发行结构化分级产品,针对低风险偏好的客户,发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类似于银行的保本产品,使得客户在低风险情况下获取利益,增强客户对证券的信任度;尝试一些新的融资方式,像产品和服务的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就是发起人将持有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分类整理出售给证券公司,由其为买下的金融资产作担保发行支持的证券产品。发起人实质出售的是基础资产未来的现金流。产品和服务的证券化拓宽了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范围,为上市公司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不动产深入为产品和服务的质押式融资。像茶叶生产商通过茶叶证券化处理,获得一些资金来源,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产品流动性。或是景点以入场券门票为基础资本来实现资产融资。在产品创新积极推进的同时也要宁缺毋滥。券商们把品种繁杂的价值产品推出后,往往使得客户眼花缭乱,这样极大消耗了人力资源其效果也微乎其微。所以价值产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新产品要能切实的为客户带来实际收益,发展多维业务走向,经受住波动市场上的考验。

   2.服务创新方面可以依照客户群细化分类,将营业部划分为小型、传统和高端营业部。金融产品代销业务将在三个业务平台上非竞争性展开,让客户需求与各种金融产品相匹配。当年,美林等美国大型投行通过向富裕客户提供高端个性化服务,一举实现了从纯佣金型券商到独立资产管理顾问的成功转型。那么国内证券公司也可以这么做,设立高端营业部。我们现今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毫无差别的客户群体。这一群体客户处于各个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以及财富水平。且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来自专业人员的理财分析和规划。对于没有自我决策能力的客户,可以由客户需求来制定合理的投资和资产配置策略,且定期个月跟踪,及时更新投资内容信息。对于具有自我决策能力的客户,对提出的决策进行跟踪完善,定期的举办客户见面会,提高客户的凝聚力。高端营业部除了提供重要客户交流活动如艺术鉴赏、乒乓球赛、亲子活动外,还引导高净值客户了解金融产品代销、新三板等业务的个性化辅导。深入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习惯认知。

   (二)其次是证券公司对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空白问题

   企业除了增加员工薪酬福利、提升职位、调整组织结构、开发和制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等方式争夺人才,还可以选择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即以股票作为手段对经营者进行激励。股东与激励人员签订相关协议,当激励的员工完成既定的业绩目标或因业绩增长使公司股价有一定程度上涨,公司以一定优惠价格授予激励的员工或允许其以一定价格在有效期内购买公司股票,从而使其获得一定利益,促进激励人员为股东利益最大化努力。

   员工持股,公司每年向这个计划贡献一定数额的公司股票或用于购买股票的现金数额可以参订为参与者工资的25%,使员工可以利益分享并拥有参与经营决策的权力,员工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就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若公司的盈利绩效提高,反过来就会刺激股价上涨,员工又能继续在股市上获利。这样将员工与公司效益绑在一起,一个双赢的举措。

   吸引并激励员工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通过这些措施,一来使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更加健全,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二来使得在职员工加强了对公司的信心,其个人职业生涯得到发展。

   (三)再次是证券公司忽略其投资银行的业务本质的问题

   1.恢复金融中介即服务职能

   系统的优化证券公司的服务流程。选择和设计服务模式。依据客户的特征需求,选择和设计标准化或是个性化的顾问服务模式。与客户签约。在全面了解客户情况后,评估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为客户选择适当的投资顾问服务及产品,与客户探讨服务的方式、内容、收费及风险情况,并由客户自主决定是否签约。目前服务协议体现为多种形式,如客户提交书面的服务申请表开通服务、客户在交易平台网上申请开通服务等。制定服务产品。营业部的投资顾问团队通过研究证券报告以及其他公开证券信息,分析证券理财产品、投资品种的风险特征,形成具体的标准化服务产品样板或投资建议,提供给直接面向客户的服务人员。服务人员由面对面交流、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向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服务。证券公司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监督、记录服务人员与客户的沟通过程,实现过程留痕,保证服务质量。

   减小证券公司产品设计阻碍。目前证券公司要推出的产品都需要报批且创新大都是自上而下的,由证监会制定产品路线,券商要根据投资者需求设计推出产品就受到限制,这种局面要逐步转变。按照目前的流程,券商申报理财产品,必须在同一时间内申报同一类型的产品,且审批时间需20天左右。若改为报备制,则意味着券商发行产品,仅需事先告知监管部门,待备案期限届满,备案机关不表示意见就被视为同意。这样券商发行产品的速度必将大大提升且能更好的服务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