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建设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4:22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篇1

关键词:审计机关;思政工作;审计文化

中图分类号:F23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077-02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在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教育的环境、内容和渠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而带来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新特点,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找创新点,在总结经验中印证创新点的效果。

加强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和审计文化建设,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审计机关的整体合力,是新形势下促进审计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审计文化建设相结合,结合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组织和提高多方面的力量,搞好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扩大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进而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虚功成实绩,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审计工作大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审计业务建设,达到思想上求实,工作上务实,行动上落实。使我们的审计队伍在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职责和服务作用。

一、充分认识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与审计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带有明显的阶级性,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主要是用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和思想问题,使人从各种谬误和偏见中解放出来,不断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党的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审计机关,在经济发展中综合经济监督的方向,保证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并对审计干部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密切结合审计机关工作实际和社会实践,努力造就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审计干部队伍,积极调动全体审计干部从事审计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经济发展中“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

审计文化,是指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发展过程中所形成,为全体审计干部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条、行为准则及传统习惯。其中价值观念是核心内容,它决定着审计机关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以及全体审计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审计文化建设一是具有导向作用:可以引导全体审计干部把个人目标和理想,统一到审计机关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上,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二是具有凝聚作用:可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内聚力,使全体审计干部团结一心求发展;三是具有激励作用:可以增强全体审计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地维护审计机关的声誉;四是具有规范作用:审计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能对全体审计干部的心理和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保证审计机关工作健康稳定的发展。随着中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壮大,审计文化建设也正在不断发展并发挥作用。

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与审计文化建设内涵及作用的分析,可以看到两者虽有不同的地方,但其核心内容是统一的。最突出的共性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管理人为出发点,以团队价值观和行为取向为核心,以协调人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为己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建性为目的,激励人的思想,鼓舞人的斗志,增强人的责任感,使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事业中去。因此处理好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与审计文化建设的关系,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发展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二、思想政治工作可借助审计文化建设的开展,不断得到改进、加强和创新

1.当前的审计文化建设纳入了有利于审计工作发展和提高审计干部素质的多种精神文化因素。它把思想理论和文化教育中的很多内容与团队价值观和团队精神以及干部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业作风的培育密切结合起来,通过思想文化建设活动的熏陶感染,取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和审计文化建设相结合,就可以使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视野更加开阔,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灵活,氛围更加和谐宽松。

2.审计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由团队领导人来组织倡导,团队人员共同参与,由团队各层次、各部门齐抓共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审计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助于组织和提高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搞好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扩大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进而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

3.审计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现代审计管理理论,之所以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就在于它有其独特的方面,即把人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团队管理的过程之中,用文化的手段、文化的功能和文化的力量,去促进团队管理水平、团队综合素质、团队服务能力的提高。可以说,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思想政治工作与审计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管理工作“两张皮”的问题。

4.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审计文化建设要尊重审计干部的主人翁地位,要满足审计干部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专业水平和参与文化、艺术、体育及娱乐等活动的多方面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与审计文化建设相结合,就会大大充实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在审计机关中更具体化和更有成效。

三、审计文化建设可以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传统优势,加快建设的进程

1.社会主义审计文化与资本主义审计文化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审计文化的模式。要保证中国审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既有的影响力,教育审计干部在审计工作中,严格遵守规定的程序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培育干部正确的价值观、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

2.密切联系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它坚持群众自我教育,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塑造人及寓教于乐等工作方法,有助于把审计文化建设落实到审计干部队伍中去。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篇2

20*年是新一轮平安建设工作的关键之年,举世瞩目的第二奥运会将于下半年在北京隆重举行,做好我委今年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工作任务重、意义大,现结合本委实际,制定20*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省、扬州市和市政法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弘扬“开拓创新永图强、奋力争先铸辉煌”的新*精神,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为目标,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计生环境。

二、工作任务及措施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把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20*年,委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班子成员共同抓,严格履行保一方平安、维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纳入本委年度工作的总体规划,健全和完善社会治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科室责任制,把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科室。为切实做好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根据本部门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两项制度:例会制度。领导小组成员每季度召开一次碰头会,分析形势、研究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每月召开一次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会议,通报前一阶段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情况,并针对具体问题,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学习制度。每月安排半天时间组织机关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传达学习各级关于综治暨平安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全年举办两期由各镇计生办助理和相关人员参加的《条例》、《行政许可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培训班。

2、强化宣传,广泛发动,充分营造综治暨平安建设工作的氛围。

进一步强化对综治和平安建设的宣传意识,精心制订宣传方案,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建立健全宣传工作制度,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开辟专栏、设置专版、制作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充分营造平安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积极参加市开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加大集中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充分调动全体人员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

3、结合实际,履行职能,为综治暨平安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计生环境。

强化依法管理,坚持依法治育不动摇,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执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大力开展城镇违法生育专项治理活动,对全市违法生育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和依法处理,在工作中坚决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八项纪律”,坚持做到依法查处、依法征收,加强监督,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进我市依法治育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大力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知识,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宣教活动。加快建设人口计生服务体系,深化服务,加强建设,努力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平台,树立“世代服务”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启动“世代服务”工程。继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在完善奖励扶助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特别扶助制度,积极探索将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与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切实解除实行计划生育群众的后顾之忧。不断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完善机制,实现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逐年提高,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机制,下移工作重心,全面落实社区计生工作责任制,将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全部纳入社区属地管理。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篇3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政法委、市法治处的精心指导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扣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宣传、基层基础建设等重点,以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满意度为目标,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关键举措,强势推进依法治区,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省、市领导多次来我区视察调研法治建设工作。继去年9月份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法治建设示范县(市、区)”,今年10月又被推荐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候选单位。现将我区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围绕重点,扎实推进法治盐都建设

1、组织领导保持高点定位

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年初,区委、区政府与各镇(区、街道)、区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签订《**区2017年维护社会稳定和综治平安法治建设工作责任书》,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职责的责任。按照区公共预算收入的0.5%设立区级平安法治维稳建设资金,落实经费保障,累计发放平安法治专项资金375万元。区委常委会议3月上旬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审议并通过《中共**区委关于深入推进法治盐都建设的意见》。印发《2017年全区综治平安和法治社会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对全年法治社会建设20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落实分解。对各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时,将法治建设情况作为考核重要内容,全区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中占有一定分值。

2、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

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2017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计划》,今年累计开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11次;进一步推进减政放权,精简手续,简化流程,创新探索投资建设项目“全程代办制”、审批服务“2440”改革、“互联网+不见面审批”;在部分单位试点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及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等三项制度;政府法律顾问作用进一步放大,为区政府依法决策提供法律依据;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累计公开政府信息11629条,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项21件,全部在法定时限内予以回复或公开;政府复议应诉能力得到提升,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8件,已审结案件中未发生一起败诉案件;国土分局深入开展“全员、全程、全域”三全执法模式等新举措;扎实开展环境资源、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两法衔接”工作专项督查活动,检查相关行政处罚案卷材料65件(其中含移送公安机关案卷材料7件);区国税局、地税局、国土局获评市“依法行政示范点”。

3、公正司法力度不断加强

区法院、检察院严格执行司法责任制改革,制定落实改革系列文件,顺利完成42名员额法官、30名员额检察官改革任务,强化办案责任制;区法院组建6个执行团队,攻坚执行难,开展“执行亮剑飓风”、“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月”等系列活动,积极参加“5.11”全媒体直播抓“老赖”活动,1-11月累计执结案件2503起,执结标的21亿余元,司法拘留57人,纳入失信名单1271人,新任命106名人民陪审员,切实提高司法审判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区公安局扎实推进“332”执法管理体系建设,为基层一线民警新配发278台执法记录仪,进一步规范一线民警执法活动,破获全国首起非法获取4S店数据案并在央视播放;区检察院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江苏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法庭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基层人民法庭,被省高院向最高院推荐申报“2017年度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4、普法宣传教育常态开展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各行政执法部门在相关领域内,采取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等传统手段以及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现代媒体,集中开展普法宣传周(月)活动;法律宣传“新六进”活动常态化开展;法院开展“6.26”禁毒日、“12.2”交通安全日集中宣判活动,造浓普法声势;检察院青年干警宣讲团深入教育、卫计、住建等系统,并为村居干部开展以案释法预防职务犯罪讲座10余场,2300余人接受警示教育;区“夕阳红”法宣队深入政法部门、中小学校调研,开展“冬季送法进校园”活动,举办普法讲座50余场,全区中小学校实现全覆盖;中秋节前夕向全区中小学生、普通家庭发放“平安法治大礼包”17万份;联合相关部门开展“3.15”、“6.26”、“依法信访、理性维权”等多次主题宣传活动,群众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

5、法治基层基础继续夯实

严格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顾问定期到村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常态化执行“四议四公开一监督”制度,“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村居依法自治能力不断加强,今年新创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11月份再次申报9个;镇(区、街道)法治社会建设“五个一”工程、“321”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开展,已建成区级法治文化广场(公园)3个,14个镇(区、街道)至少建有一个法治文化广场(公园),**等多个村居建成法治文化广场(公园);以政法综治法治建设“家家到”现场会为契机,指导打造**有限公司、**中学青少年模拟法庭、**法治文化公园等一批法治建设新阵地。

6、法学会工作有序进行

今年在镇(街道)、区直部门及企业等领域新发展法学会会员135名,于6月24日召开**区法学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完成法学会换届工作;向市法学会报送《生态**建设司法保障的路径探析》等法学论文5篇,其中3篇获“建设强富美高新**的法治保障”征文三等奖;组织法学会会员参加行政案件公开庭审活动,并召开依法行政工作研讨会,为提高全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出谋划策;组织部分会员参加中国法学会11月7日-14日在**举办的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暨法治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参训会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7、法治建设亮点纷呈不断

区国税局开辟“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互联网+税收服务”新模式、创新网上约谈全新行政执法方式;区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减政放权,创新投资建设项目代办服务制度;**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初级中学打造法治进校园系列阵地;**等镇(街道)建成法治文化公园(广场)等等。全区有特色的法治建设成果不断增加,镇镇建成平安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长廊)等法治宣传阵地。

二、项目推进,精心谋划来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区将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委政法委、市法治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市领先,全省争先”为奋斗目标,以继续提升群众法治满意度为主要任务,以项目化推进为抓手,推动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提高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着力抓好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不断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思维。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深入推进法治盐都建设的意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全面落实依法决策、重大行政决策评估、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等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各行政执法部门建立“三项制度”,有效防止违法、不当执法行为,继续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及执法技能培训,提升执法队伍整体专业素养。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活动的督查和指导,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继续开展重大行政处罚报备督查及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促使行政执法办案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是强力推进公正廉洁司法。巩固员额制法官、检察官改革成果,进一步健全定人定岗定责机制,做到权责分明,权责利相统一。继续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全力提升司法公信力。积极推行网上办案、网上庭审直播,进一步完善官方微博、微信等信息渠道。着力推动矛盾多元化解、纠纷诉前分流和案件繁简分流工作;加快信息化步伐,全面推进智慧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建设。组织开展“代表委员评案”、“执法巡视”等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群众旁听庭审,通过江苏法院庭审直播网开展庭审直播,加强办案流程公开。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力,扎实开展信访积案、执行案件、涉案财物管理问题和法律服务秩序专项治理行动。

三是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提高普法广泛性、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全民知法守法。继续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建立公务员长效学法考法机制,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典型经验做法,组织“美好生活.德法相伴”系列宣传活动,创作一批以反映群众身边的人(事)为题材的多样化法治宣传教育产品,发放“平安法治大礼包”进家入户,邀请省市专家学者举办**大讲堂普法讲座等活动。继续扎实做好法治宣传“新六进”活动。各村(居)建立普法微信群,法律顾问实时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四是致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全面完善法律顾问保障体系,真正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逐步将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采购项目,推动建立公益法律服务补偿机制。继续推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12346”制度,严格落实“四议四公开一监督”制度,强化基层民主自治能力。发挥省法治示范县(市、区)的引领作用,组织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公正司法示范点、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系列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社区)建设,确保年内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9个。

五是组织开展法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区法学会在法治盐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常态化开展法学研究、问题研讨和普法宣传工作。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法学会会员活动,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活动,拟制定举办一期会员培训班、开展一次集中普法宣传活动、参加一起案件旁听活动、召开一次法学问题研讨、征文活动等“四个一”活动,进一步扩大区法学会的联系面、覆盖面,努力增强法学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法学研究能力。

    三、明确目标,全面完成法治惠民工程

1、实施法治社会建设“五个一”工程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法治社会建设整体工作水平,今年年初,我区继续实施了镇(区、街道)法治社会建设“五个一”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坚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实际,统筹考虑各镇(街道)的经济、区域等多方面因素,结合村(区)、企业、学校等创建主体的需求,整合人文、社会等现有资源,有计划地进行新建或提档升级,培育具有特色的法治文化载体。**法治公园遵循“法治、平安、和谐”的规划设计理念,占地约60亩,在不改变**生态保护带原有自然景观的前提下,投资100余万元,注入大量的法治文化元素,通过富有美感的雕塑、造型、宣传牌,把法治文化思想理念与周边环境交相融合,赋予公园新的主题。**初级中学“模拟法庭”以闲置教室为基础,以真实法庭为样板,通过购置法徽、审判席等设备而建成,学生参与普法讲座、模拟庭审活动形成常态,已打造成为全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有限公司将法治化理念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专门建有法治宣传橱窗,设立工会、职工法治学校、法务部等机构,经常开展普法宣传以及安全教育,不断提升职工的法治意识,确保了企业长期健康持续发展。截止目前,14个镇(区、街道)累计共投入近1100万元,已创建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5个,市依法行政市级示范单位21个、市平安法治示范学校43家、依法管理诚信经营企业7家,法治文化广场(公园)33个。

2、推进“雪亮工程”建设

全区“雪亮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区高度重视,累计已投入1.05亿元,先后十多次召开专题会办会、交流汇报会,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全区共新建监控探头6376个,其中“村村通”工程新建探头3206个,公交站台新建探头258个,卫计系统新建探头648个,教育系统新建探头1960个,民政系统新建探头304个,目前村村通、民政、卫计、教育系统的监控绝大部分已接入区公安平台。另外,还将社会面一、二期监控探头976个、盐龙湖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监控探头29个接入公安平台,并加强监控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与此同时,专门出台盐都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公安派出所监控分中心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加强视频监控的系统维护管理及人员业务培训指导工作,确保发挥实战效能。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篇4

[关键词]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思路;框架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4)04―0151―05

一引言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二八年二月,北京法治建设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要贯彻实施就必须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指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这对于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可以防止、预警、纠正破坏法治的现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化提供保障,是法治中国建设实施机制的有效形式[1]。“十一五”以来湖南在法治建设领域成就斐然,《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等多项文件相继出台,“法治湖南”成为湖南“转方式、调结构、建‘两型’”的四张“名片”之一,湖南创造了在全国法治领域影响深远的“湖南现象”

李勇,法治改变湖南――写在《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出台之际,湖南日报,2011年8月3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湖南的具体实践,2011年7月26日中共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法治湖南建设纲要》,这是全国第一份由省级党委主导制定的《纲要》。《纲要》明确了法治湖南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地方性法规规章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公共权力运行规范,公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提高,经济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因此,依据《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结合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细化和量化法治的要求为出发点,采用科学的标准,选择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建立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考察法治湖南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对客观评价法治湖南建设的现状、反映法治湖南建设中的问题和引导法治湖南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建构评价系统的关键环节,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是否客观和准确,“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原则是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因此,建立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坚持“科学性、目的性、系统性、参与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反映法治湖南建设的内在本质和价值要求,符合被评价对象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指标名称、涵义、内容、计算范围、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指标数量、指标权重等符合科学原则的要求,彰显法治湖南建设的科学发展导向,体现法治湖南建设的科学性、指标性和实效性,能客观、有效地评价法治湖南建设的进程和阶段性效果。

(二)目的性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紧密依据评价的目的,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是针对建设进程和建设效果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而非单独针对建设效果的评价,因此,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设置基本举措、客观成效和主观感受等三方面的指标,既考核被评价对象贯彻和落实《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各项措施的进程,也考核贯彻和落实《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的效果,为法治湖南建设积累有益经验,对被评价对象具有明显的引导性作用,成为推进法治湖南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三)系统性

法治湖南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反映法治湖南建设的基本面,各指标具有内在关联性和独立性,从不同维度反映被评价对象的情况,各指标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系统、立体、全面、直观的评价指标体系[2],指标体系的整体结构和框架,以及每一指标的构成都体现系统性的特点[3]。

(四)参与性

法治指数要始终贯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民主民生等三大着力点,探索不仅党委和政府自上而下推进,专家和普通公民也要成为过程的参与者[4]。为保证法治湖南建设的评价结果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接受,党委和政府、专家、社会公众必须参与评价过程,因此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根据不同考评内容的性质和特点设置不同的指标,考评主体分别由党委和政府、专家、社会公众等担任,体现广泛的参与性。

(五)可操作性

《法治湖南建设纲要》表现为制度建设层面,考评内容是否易量化、评分方式和标准是否好考核、能管用,是评价指标体系能否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通过将《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的内在要求进行分解,变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将法治湖南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转化为易于操作和判别的具体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反映考评内容的各指标应含义明确,易于为考评主体和考评客体理解,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敏性,能够明显反映法治湖南建设变动的征兆;考评方式可操作性强;评分方式科学,评分标准直观、清晰。

(六)动态性

法治湖南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动态过程,其内涵和外延会随时间而发生微妙变化,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实现指标体系的“可持续性改进”,即要避免选择那些较长时期内都变化不大的指标,且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而适时地调整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具解释力和科学性[5][6]。

三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的基本框架

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通过对《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的精神实质进行深入剖析和科学概括,把法治的内在要求和外在体现分解、细化和量化,转化为多个可以测评的指标,组成一个体系和系统[7]。这个系统由分门别类、有级别有层次的子系统及其要素构成,每个要素具有典型性,是法治湖南建设本质属性的反映,从不同角度反映法治湖南建设的目标要求,其层次具有递进性,上级指标向下兼容,末级指标的内涵能具体描绘并能用数据表示。因此,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考评内容(考什么)、考评主体(谁考)、考评客体(考谁)、考评方式(如何考)、评分方式和标准等五方面的内容,形式如表1。

(一)考评内容――指标体系

考评内容是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反映的考核客体的各个维度,是法治湖南建设进程和效果的载体。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提出了党委依法执政、人民民主、地方立法、法治政府、公正司法、权力制约与监督、经济法治、社会法治、文化法治、“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法治、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等12项内容共48条措施,构成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考评内容。法治与法治湖南属于价值层面的理念要求,根据对《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本质要求和外在表现的分析和判断,课题组建立由四级、多个指标组成的初始评价指标体系。以《纲要》的12项内容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从48条措施中提炼。三级指标基于主客观指标合理平衡的思想,分为基本举措、客观成效和主观感受等三个方面:基本举措对应的四级指标来源于《纲要》48条措施中的具体细则,主要评价考评客体贯彻和落实《纲要》的进程;客观成效针对建设效果中可以直接量化和计算的内容,主要考察实施基本举措后的实际效果,看是否有落实基本举措上的形式主义和不切实际等;主观感受则通过基本举措中涉及的当事人、社会公众对基本举措、客观成效的主观感觉进行评分,反映考评主体对建设效果的主观评价,确保准确评估落实基本举措的真实价值取向,保证评估结果的公信力。

初始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数目较多,可能导致指标之间信息重叠,削弱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等问题,使评价成本高和评价结果失真,不能客观反映法治湖南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因此必须对初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指标筛选方法包括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两大类,后者有线性相关法、复相关系数法、多元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课题组选择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模糊聚类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建立最终的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二)考评主体

考评主体主要说明法治湖南建设的进程和效果由谁来进行评价,为保证评价过程的广泛参与性,必须处理好官方与民间、公众与专业的关系。根据考评内容中第四级指标的特性,考评主体分为三个方面,即官方考评组、公众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其它群体,其中主体是官方考评组。官方考评组主要针对可以通过汇报材料和各种统计数据直接反映的问题(指标)进行考评,并负责其它两个考评主体考评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公众是法治湖南建设水平最深切的体会者,主要考核法治湖南建设的主观成效部分;介于考评组和公众两者之间的其它群体(比如专家、社会中介、研究机构等)则就某些专业性或影响范围较小的法治湖南建设进程和效果问题进行评价。三个考评主体的考评结果,最终由官方考评组按照事先规定的方式进行汇总评分。

(三)考评客体

考评客体作为被评价的对象,是法治湖南建设具体措施的实施者和落实者,其行动直接决定了法治湖南建设的进程和效果。《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的48条措施明确了法治湖南建设的各类责任主体,因此,根据第四级指标针对的内容可确定每个指标对应的责任主体,以此作为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考评客体。

(四)考评方式

考评方式即考评主体采用什么方式对考评客体进行评估,其科学与否决定了考评成本的高低和考评结果的客观真实性。根据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第四级指标所针对考评内容的特征,结合考评过程的可操作性,考评方式包括听取汇报/查阅材料、抽样调查和民主测评等三种形式。第四级指标中的基本举措类指标,主要考核考评客体是否贯彻和实施了《法治湖南建设纲要》规定的工作,反映考评客体的工作态度,因此采用“听取汇报/查阅材料”的考评方式;客观成效和主观感受类指标,则主要考核考评客体实施《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的进程和效果,部分可以根据各种客观统计数据直接计算,带有主观性和模糊性的指标则主要采用抽样调查和民主测评两种考评方式。

(五)评分方式与标准

合理的评分方式与标准,是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决定因素。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第四级指标考评的内容及其特点,评分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根据相关客观统计数据进行计算,比如“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经人大审议并形成决议”这一指标,等于“经人大审议并形成决议的数量”比“重大事项数量”;二是对主观性指标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由考评主体采用打分方式对考评客体进行评分。

四法治湖南建设综合评价模型

(一)指标权重确定

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关系到能否真实客观地反映法治湖南建设状况。权重代表各个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表示各个评价指标在总体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每一级指标权重之和为100%。国内外关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根据计算权重时原始数据来源和计算过程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主客观综合赋权法[8],其中:主观赋权法采取定性的方式,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重,代表性的有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调查法(Delphi法);客观赋权法则根据历史数据研究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或指标与评估结果的关系来进行赋权,如最大熵技术法、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最大离差法等;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则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结合使用,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根据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一、二、三级指标采用主观赋权法,第四级指标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

(二)评价指标标准化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反映法治湖南建设进程和效果的不同维度,按是否包含量纲可分为无量纲和带不同量纲两大类型,按指标性质和作用可分为正指标和逆指标两类,因此,同一级指标下不同指标之间的数值不能直接简单或加权加总,必须先对指标数值进行处理,转化为可以进行综合评价的标准化指标。指标标准化方法很多,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首先,对逆指标采用x*=xmax-xxmax-xmin方法进行正指标化处理,使得0≤x*≤1,同时去除该指标的量纲;其次,对于剩余含量纲的指标,根据法治湖南建设不存在标准的满意值与不满意值这一特性,选择Z分数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计算方式为x*=x-σx,其中,x代表评价指标,为该指标平均值,σx为该指标的标准差,x*代表x离其平均值的距离是标准差σx的倍数,衡量了指标各数值的相对位置。

(三)综合评价方法

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从不同维度反映法治湖南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因此,必须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指标数值进行综合,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评价考评客体的法治湖南建设进程和效果。在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指标标准化基础上,采用加权平均数原理,建立法治湖南建设综合评价模型:

X=∑x*iFi

其中,x*i代表第i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Fi代表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X代表上级指标综合得分。以第四级指标为出发点,遵循“四级指标――三级指标――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综合得分”的路径逐级计算,最终得到考评客体的法治湖南建设综合得分。每一级指标都基于全体考评客体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因此可以根据最终的综合得分,对考评客体的法治湖南建设进程和效果进行排名。

五结论

根据《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实施法治湖南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建立科学的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客观、真实地评估建设进程和效果,有利于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和制定改进措施。课题组以《法治湖南建设纲要》为主要依据,遵循“科学性、目的性、系统性、参与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基本原则,构建了由四级、多个指标组成的系统、立体、全面、直观的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详细讨论了指标体系的考评内容、考评主体、考评客体、考评方式、评分方式和标准,建立了法治湖南建设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一旦成型,即可用于多种用途[9]:基本措施责任主体的自我评价,考评主体对考评客体的综合评价,社会中介组织和研究机构研究与评价法治湖南建设,等等。法治湖南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工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必定会不断涌现和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评价指标体系应及时地据此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以更好地评价和引导法治湖南建设的实践过程感谢课题组唐双娥、易卫中、冯家亮、李锦、肖霄、戴巍等在课题讨论中给本文的启发及本文修改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徐汉明,林必恒.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n].人民日报,2013-12-29.

[2]刘武俊.法治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法治城市创建的“指南针”和“风向标”[J].中国司法,2011,(6):86-92.

[3]申来津,朱勤尚.法治政府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运作[J].行政论坛,2008,(2):48-51.

[4]张军平.地方法治建设考评指标设置原则探讨[J].中国司法,2008,(6):48-49.

[5]许涤龙,欧阳胜银.法治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初步分析[a].杜钢建,法治湖南与区域治理研究(第3卷)[C].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6]唐明良.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几对关系及其呈现[J].浙江学刊,2013,(6):74-79.

[7]陈海燕,张庆旭.社会主义法治评价指标量化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4):69-72.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篇5

国家治理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国家审计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强化审计问责问效机制,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国家审计又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层面的定位。为提升国家审计监督效能,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强化审计能力建设,提高执审水平,创新审计方法,提升审计成效,优化审计项目管理,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

[关键词]

国家审计;国家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加快推进制度创新、整体强化制度建设的新阶段。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下国家审计的新内涵、新目标、新任务、新重点和新方式,不断提升审计监督问责问效职能,进而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基石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保障。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审计的概念界定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的重要讲话中对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做了高度概括,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要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要不断地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促使国家治理体系实现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而通过良法善治最大程度地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二)国家审计的内涵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对国家审计的内涵及其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即“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赋予了国家审计法定的监督职责,其法制性、独立性、综合性、全面性和专业性等方面的先天优势,使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始终为国家良治保驾护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时对国家审计提出了“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等新要求。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下,国家审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国家审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强调国家审计要用好审计监督权,依法加强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利用情况的审计力度,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因此,国家审计应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工作,正确处理好全面覆盖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在全面把握各领域总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和重点关注问题,着力提高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深度、广度和水平,通过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审计监督全覆盖,才能有效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能。

(二)强化审计问责问效机制,狠抓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强化审计的监督作用,并将绩效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要查深查透查实,促进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同时要狠抓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因此,国家审计应健全完善审计问责问效机制,将合法合规性审计与绩效性审计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揭露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违规、,以及政府行政低效等问题,切实做好审计“查责”、“评效”、“问责”、“问效”工作,同时应进一步完善整改监督检查跟踪机制,对审计发现问题紧抓不放,积极促进审计问题整改工作落地有声。

(三)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推动政策落实和深化改革《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国家审计要及时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不合时宜、制约发展、阻碍改革的制度规定,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和化解风险的建议。因此,国家审计应在揭露和反映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强化审计分析评价和建言献策职能,从立法及宏观政策层面、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化解突出矛盾,规避执政风险,消除隐性壁垒,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进而助推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促进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国家审计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职能定位

(一)经济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经济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石。近些年,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同时为确保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大了各类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了对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的引导力度。国家审计作为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和经济发展的“安全员”,应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重点加强对国家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财政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以及重大领域、重大项目和重要资金的跟踪审计监督力度,既要捍卫国家经济安全,确保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保值增值,提升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又要评价和揭露财经制度、市场导向机制、金融政策和经济政策等政策措施的有效性、突出矛盾和隐性风险,切实发挥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推动经济体制机制改革。

(二)政治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政治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国家紧紧围绕提高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科学执政水平深化政治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政府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贪腐等问题依然存在。国家审计作为权力运行的“紧箍咒”和政策落实的“监督员”,必然要通过加强对政府和主要领导干部的履职尽责、权力监督和绩效跟踪审计,强化对政府低效无为的问责追责和重大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揭示国家深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性缺陷和重大宏观决策失误失当失效等问题,以促进各级政府科学立法和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严控权力运行风险,高悬反腐“利剑”,净化政治生态,进而推动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提高政府执政效率和执政能力,促进政令畅通,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良法善治。

(三)文化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文化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形态。国家的文化治理程度体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低收入人群的文化诉求和权益保障供需矛盾愈发凸显。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国家审计作为深化改革的“催化剂”,要重点加强对国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政策导向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以及对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和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从审计的视角发现国家在文化资源政策和人才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政策落实类问题和文化教育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等突出性问题,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保驾护航,进而推动国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社会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社会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又是社会矛盾的多发凸显期,虽然各级政府一直着力期望通过加快改革,缓解各方面的矛盾,但民生保障和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全面解决。国家审计作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应侧重加强对民生热点类问题的跟踪审计力度,重点审计披露国家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社保就业等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更多的关注、科学的分析社会矛盾问题背后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性原因,以针对性较强的审计建议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的健全完善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进而确保国家各项安民、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到位,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和谐稳定社会建设。

(五)生态层面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生态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不断加快,我国面临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结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家审计应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高度重视生态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土地集约利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作为重点审计对象,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污染防治和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作为审计切入点,重点关注生态治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价格形成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监督问责机制、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和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而促进资源节约降耗和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优化建设良性互动的耦合效应。

四、提升国家审计监督效能,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审计能力建设,提高依法执审水平国家审计要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效能,首先必须要全方位提升审计队伍的能力建设和依法执审水平,强化廉政建设,铸造审计铁军。一是提高思想政治修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大局意识,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扬奉献精神,尽赤子之心。二是强化队伍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要求,依法、文明、廉洁从审,切实落实“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和“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要求。三是提升审计职业素养,通过职业培训、案例教学、专题论坛和头脑风暴等多种方式,培养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和政策把控能力,进而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效果。

(二)探索创新审计方法,全面提升审计成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化程度的飞速发展和违法违纪手段的隐蔽多样,使得审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审计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和新时期的任务要求,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审计成效。一是强化理论创新,国家审计应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理论研究,以理论研究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成果指导审计实践。二是实现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大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合理优化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合力和工作效能。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大数据”审计信息化建设,拓展多部门数据比对分析思路,探索异常数据快速排查方法,以计算机数据审计为依托,提高审计效能。

(三)优化审计项目管理,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在目前审计力量和审计手段的限制下,国家审计急切需要突破瓶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点面结合的审计监督全覆盖,并通过制度约束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整改落实的及时到位。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为原则,统筹安排审计项目,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环节和重大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二是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对审计全过程的风险管控,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三是全面推行审计结果和整改落实情况公告机制,通过阳光审计将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合力作用最大化,有利于强化审计问责追效的约束力,进而实现审计成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04-1-1(2)

[2]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

[3]刘家义.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J].求是,2015(1):15-16

[4]李厚喜.推动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思路与建议[J].审计月刊,2014(2):4-6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篇6

一、强化理论武装,着力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

1、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中心内容,继续抓好《文选》的学习,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加强现代经济、统计和法律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切实抓好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全局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上党课、专题报告会等有效做法,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握社会转型期思想意识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和体现于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要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学习交流会和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明辨道德是非、荣辱界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3、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按照区委加快建设文化大区的决定和要求,以培育“求真务实、高效统计”精神、抓好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廉政文化、规范文明礼仪和活跃群团文体生活为重点,大力加强机关文化建设。

二、夯实基层基础,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1、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要对党支部委员会换届工作予以指导,要深入开展机关党支部建设“四个好”目标管理活动,进一步规范机关党支部组织生活,建立健全机关党支部目标管理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机关党支部在抓好学习教育、严格组织管理、切实改进作风等方面的作用。

2、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认真落实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民主评议的经验,扎实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公示制、发展党员票决制、党内重大事项公开制等,进一步研究探索扩大党内民主和加强党内监督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员示范”行动,始终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三、推进和谐统计,着力创建文明机关

1、研究实施“建设五型机关、提高六种素质、推进和谐统计”工程。即按照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要求,大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节约型、廉洁型“五型”机关,切实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业务素质、民主法制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努力实现“统计文化增强和谐理念,统计工作围绕和谐推进,统计改革谋求和谐发展,统计产品反映和谐成果,统计队伍营造和谐环境”。

2、要充分发挥局党团组织、工会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各类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文化体育生活,活跃气氛,提高局干部职工的工作情趣,为构建和谐机关提供精神动力。

3、在建设“五型”机关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和谐机关建设。要按照“求真、求新、求精”的要求及“和谐统计”理念,进一步提升“求真务实,高效统计”服务品牌的质量,不断完善和推进品牌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的建设,落实创建品牌的各项工作,真正实现由品牌确立到社会群众认可的转变。力争在创建文明机关工作中,取得“和谐统计”的丰硕成果。

四、构建惩防体系,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1.继续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要认真抓好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区纪委第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继续组织好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今年的重点是围绕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等五个方面建设,在工作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篇7

【关键词】国家治理;政府责任;审计功能

一、国家治理及政府责任

(一)国家治理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治理就是通过配置和运作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各国普遍开展的法制政府、服务型政府理念,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受托责任的管理理念。新兴的公共管理理念要求政府对公众负责并且能够通过权力的有效运行切实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国家治理体现了有效组织政权、治理国家的方式或方法,是国家通过特定的手段和途径调节社会各阶层行为的机制或方式,即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对经济社会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因此,国家治理理论与现行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责任落实具有一致性。

依据具体作用涉及的不同领域,国家治理大致分为六个方面:一是经济治理,通过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有效发挥政府调控功能,保障和改善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有效性;二是政治治理,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进政府运行机制,改善政府绩效;三是社会治理,推动建立自发性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四是人文治理,保护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融合,塑造公平、友善、公正、平等的社会价值观;五是环境治理,维护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节能减排、节约资源、遏制污染和维护生态多样性;六是国际治理,维护国家的和安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六方面内容构成了国家治理大系统的整体框架,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

(二)政府责任

权力与责任的透明、公平、公正关系在未来社会中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源于治理理念的转变。两者体现出政府的服务需要考虑公众的需求。政府责任,从狭义的角度意味着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违法行使职权时,所应该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因此,政府责任的本质是一种受托公共责任。总体上,政府的职能、权力和责任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对立的。政府职能本身就蕴含着相应的政府责任,政府运用其公共权力来执行其公共职能,以实现和保护公共利益,政府的失职、越位与错位、缺乏效率效益等问题将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政府责任是因为责任政府的建立而产生和界定的。所谓责任政府,吴秋兰(2006)认为:责任政府首先是一种政府治理理念,它与公共权力密不可分,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民,政府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公共目的,服务于公共利益,否则就要承担起责任;其次是一种对政府公共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性安排,是保证政府责任实现的责任控制机制。因此,“政府责任是责任政府制度化的实现途径和方式,政府责任是责任政府的操作层面。”政府责任具体表现为四种形式: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责任政府是指一种价值理念,一种治理理念,一种民主制度,而政府责任则是实现这种制度安排的途径和方法,是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认为,责任机制是旨在实现责任的一套制度安排或确保责任实现的途径。

(三)政府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1.国家治理需要政府审计。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与实现公众和政府间透明、公平、公正的重要的民主与法治工具,是对政府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责任强化机制中的工具性要素,这一性质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

2.政府审计体现国家治理的需求。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审计体现了我国国家治理所特有的目标、职能和实践内容。政府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以服务国家治理目标为前提。

3.两者相互促进。国家治理框架下研究政府审计责任,可以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民主建设的总体走向,提高审计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如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审计结果公告和“人、法、技”建设等审计工作今后的发展走向可以根据国家治理的要求作出统筹安排。政府审计可以推动国家治理,增加公众对政府审计的认同感和支持率,为政府审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二、国家治理下的政府审计功能

从国家治理角度出发,政府责任的落实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审计鉴证其服务的合理、合法、合规等方面的信息。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国家治理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带来了审计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政府审计功能的完善至关重要。廖义刚、韩洪灵和陈汉文(2008)以洛克、奥尔森和巴泽尔的国家理论模型为基础,从本源上追溯了不同国家形态下政府审计职能及相关特征差异,并给出内在逻辑一致的解说:第一,政府审计体制将日趋完善,最终将由目前的行政型政府审计模式过渡到立法型政府审计模式;第二,审计内容将不断扩展,逐步从真实、合法为主向真实、合法、效益三者并重,绩效审计日益重要方面转变。

本文认为政府审计需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促进中央与地方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一致性

从国家治理层面,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规定、办法和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关系改革发展成败、国家兴亡的核心重大问题。但现实的情况似乎与期望的结果总会存在差距。在涉及体制、模式、人员等多种因素中,政府审计功能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至关重要。政府审计通过经常性地检查监督,可以及时掌握、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对各种经济信息进行验证鉴别和筛选,以判明经济信息的可靠程度,最终为宏观决策、公民参政议政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二)提升系统保障和维护经济安全

目前经济建设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因素,既涉及财政、金融等宏观经济,也涉及具体产业、企业等微观经济;既有呈现出严重后果的问题,也有尚未暴露的潜在风险。地方绩效考核体制使资源、环境、金融等在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下一再被恶化、透支,甚至毁灭性地破坏。近年来,学者们注意到系统性的管理、规划、设计等有利于真正落实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不能够只依靠一级领导临时性政策的非长效机制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适应国家治理需求就必然提升审计功能的系统性、长效性。同时,经济安全的意义在于涉及领域的宽泛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增强经济安全的要求并非传统审计功能所能够达到的。注重发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外在功能的延续。

(三)揭露和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责任透明化

公众作为委托方需要了解政府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但经济建设中的权力监督模式以及信息的不透明,造成了公众对社会治理的不满,从而危及国家治理利益需求。审计的监督职能必然在未来社会管理中成为公众和政府间沟通的有效途径。揭露、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仍然是国家审计的工作重点。需要明确的是,揭露、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不是审计的目的,而是一种途径、一种手段或者一种方式,增强信息透明将有利于公众了解政府职能,消除误会和取得信任;政府只有转变信息封闭的错误理念,才会真正将民生、百姓、公众的利益放在核心位置,才会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四)揭示体制、机制和制度性问题并提高政府效能

政府效能建设将一直是我国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公众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现代化的思想要求也必须为民众提供高质的服务。体制、制度建设是必然选择,审计机关有义务在审计中揭示和反映体制、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建议,促进完善体制制度、深化改革,以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

三、国家治理下的政府审计功能实现机制

(一)明确国家治理下的政府责任体系建设

审计功能通过公众委托而实现,公众的需求变化将极大地改变政府审计的功能和发展方向。公众更为关心的是政府为公众提供了哪些服务?应尽哪些义务?享受哪些保障?具体而言,涉及政府责任体系、政府责任机制以及政府责任履行等多个方面。刘力云(2005)认为,强化政府责任、建设责任政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管理体制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责任机制。她同时认为,政府责任机制主要是由明确和健全责任、责任履行、责任监督、追究责任四个环节构成。但目前,有关这一领域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尤其是如何建立有效的责任体系是当前紧迫的问题,以有利于后续改革的实现。

(二)正确处理建立新型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关系的差异性

政府审计功能将在很长时期内与国家治理需求存在差距,涉及较为复杂的政府体制、模式以及责任分担问题,差异提供了信号机制。研究如何消除这一差异,将有助于促进国家治理和政府审计的融合,即实现其向现代化模式的转化。建议突出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制度层面。政府审计面临的执行难题是制度与标准问题,制度差异完善包括国家制度和国家审计组织体系、国家审计法律法规与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建设。通过规范化建设,将其科学化、客观化。二是物质层面。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割差异以及制度性因素,是审计功能实现的重大障碍。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在这一层面的差异性也相当大。建议增强中央与地方政府、区域分割间的整体规划效果、保障机制、利益实现机制、审计问责机制等建设,通过这些机制的形成促进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三是精神层面。审计功能实现的根本在于审计队伍的素质,增强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保障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对于落实国家治理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量化绩效评价指标和促进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被认为是良好的促进责任履行的机制,有利于对权力形成有效的约束。但责任追究涉及两个难题:一是技术性难题。绩效考核的政府级次问题、前任与后任问题、负责区域问题等等。二是制度与机制问题。当出现重大问题时,是否存在制度与机制的原因,使决策者借助其缺陷而进行违规操作?这两个问题都是责任追究中必然面对的。责任的形成固然有责任者权力与责任滥用、错位问题,但同时,也有监督方式和监督体制存在的漏洞。如果在决策方面多一些约束、在执行方面多一些调控、在结果方面多一些评价、在绩效方面多一些追究,国家治理下的审计功能就会得到体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

[2]戚振东,吴清华.政府绩效审计:国际演进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8(2).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篇8

(一)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的核心要义为建设过程

城市建设法治化实施往往显现于系列城市法治建设规划、规划的实施以及城市政府执行结果相关监督措施的达成过程中。相关评价更多地作为一种绩效考核方式,通过确立相关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指标并基于此展开具体评价工作,进而从评价组织、评价技术、评价内容3个方面来实现对城市法治建设过程的广覆盖、全流程考核。这种考核更多地关注相关制度建设的实然成效以及从应然转进为实然的“要求-评价之主客体互动过程”①,其核心要义在于城市法治建设过程考核。相关城市法治建设评价指标编制工作,应作为城市政府针对所在城市法治建设具体举措而主导推动的一项专门工作,其更强调就法治建设具体工作本身展开评价,而非就所在城市的法治水平予以衡量。故而相关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指标既应是法治建设评价的具体标准,也应成为城市法治建设的具体任务方向与达致建设目标的基本手段。

(二)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的终极目的为全面法治化

构建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体系的终极目的在于推动城市法治建设进程而实现城市治理全面法治化。城市建设法治化考核评价应围绕涉及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之法治化相关制度建设和实际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具体问题这2个方面展开,并“要以创建法治城市活动为主导,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②。考核评价的内容既应指向城市法治建设的具体工作层面,还应关涉指引具体工作之法治思维的价值取向层面。故而设计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体系时既要确保评价体系本身设计在建设目标、基本要素、考核指标权重等方面的科学性;还要强调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性,将城市法治建设评价结果具体适用于所在城市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让全面法治化的实现程度与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业绩衡量直接关联。

二、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体系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确保各类考核评价具体工作在基本观念、功能、目标上保持相对一致。

(一)统一性与地方性相结合

首先,构建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体系应遵循的统一性原则在于实现整体法治中国建设评价体系与局部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体系在内在逻辑上的相对一致。城市法治建设深深植根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它是一个在概念和逻辑上达致统一、自恰的周延命题,是法治中国建设在不同地方、不同城市的具体呈现。当前已经“形成了法治指标评估、大公开与阳光政务、打黑除恶、廉政风险点的排查与控制等法治城市建设模式”③。立足于差异化法治城市建设模式开展城市法治建设评价的同时,具体的城市法治建设评价体制机制不能与全国性评价体制机制相矛盾,必须符合后者的基本精神与要求。其次,构建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地方性原则在于整体法治建设评价一般规律须与局部城市法治建设评价实践达致有机统一。在法治建设评价普适性一般规律指引下开展所在城市法治建设评价工作,还应强调对不同城市、个别地方之特殊规律的具体依循。开展城市法治建设评价应着眼于所在城市法治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客观评价达成系列城市法治建设规划、规划的实施以及城市政府执行结果相关监督措施之各项具体工作,推动所在城市治理实现全面法治化。

(二)系统性与开放性并重

首先,构建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体系应遵循的系统性原则在于相关评价既应涵盖城市法治建设的全部领域,又应涉及城市法治建设的各个构成要素。在把握所在城市法治建设宏观大局而开展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工作同时,还应注重设定正当、合理的实施评价之具体步骤与程序环节。应通过有序的评价流程设定推动城市法治建设实现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并在实践中依据系列城市法治建设规划步步推进,方能取得城市法治化治理的整体最佳效果。在某个领域、具体环节的“单兵突进”式、“运动”式评价或许可取得一时之效而实现某方面城市法治建设工作的即时整顿、改观,但忽视评价工作整体协调性的做法终究难以谋求城市法治建设工作全方位、长远的发展。“此情形下只能走渐进式法治发展道路,不能也不太可能一蹴而就”①。故而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应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不断积累,方能取得成效。其次,构建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开放性原则在于强调循序渐进地开展相关评价工作的同时还应注重引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法治建设评价的有益经验。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应以开放的姿态,批判性借鉴和吸收各类既有经验,进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模式。当然引入、借鉴不应是全盘照搬的,应立足于系统性原则,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采取逐步国际化、本土化的策略。实现中国式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的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甚至回馈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实践而提供中国经验与参考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世界政治和国家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全球法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为人类政治和法律文明的发展作出新贡献”②。

(三)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相协调

首先,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领导机制是构建相关评价体系的前提。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直接关涉到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和城市建设法治化的具体相对人对城市法治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开展相关评价工作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来推动。“将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③故而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中的领导机制应是所在城市党委及上级党委领导下的分工合作制,在党委领导推动下完成上级职能部门审核监督评价与同级职能部门交叉互评。充分运用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去影响、推动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工作的具体开展。其次,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工作机制是构建相关评价体系的关键。“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④开展相关评价工作应运用法治方式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类评价主体的职责权限,实行责任追究制以形成有效工作合力。由于城市建设法治化本身既是以一个整体形象展现出来,又是由各具体部分和领域的法治状况来构成。“既包括法治的理论、思想、观念、意识、思维方式等精神性的隐性存在形式,又包括法治的种种规范、制度与组织架构等物质性的显性存在形式,还包括了通过社会秩序为直观面貌体现出来的法治的动态实践状况及其实际社会效果”①。故而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工作机制设定还应坚持宏观设计与微观展开、整体推进与部分落实的协调与统一。所在城市地方党委、政府必须就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工作做出长远规划和宏观设计,以确定相关评价工作欲达致的城市建设法治化之基本目标,进而通过开放、多元的评价工作而凝聚所在城市建设法治化的广泛社会共识。

三、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各地城市建设法治化的实践事项虽不尽相同,但评价体系大体上可从评价组织、评价技术、评价内容这3个方面来具体设定。

(一)评价组织

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的组织体系应与政府绩效评价组织体系是互通互联的。皆可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流程与结果应用这4个方面来予以设定。其一,评价主体设定。可分为内部评价主体与外部评价主体。内部评价主体来自组织开展城市法治建设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上级职能部门审核监督评价与同级职能部门交叉互评2个方面,考核结果权重比各占50%。外部评价主体来自市民、舆论媒体、非政府公共组织等城市法治建设的具体相对人,包括定额问卷随机匿名评分与各方代表听证会公评2个方面,问卷匿名评分可设定更高的考核结果权重比。其二,评价对象设定。评价对象即为承担城市法治建设职责的所在城市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不同对象就系列城市法治建设规划、规划的实施以及城市政府执行结果相关监督措施的达成情况,依职能分工、职责权限分别承担相应的考核责任。其三,评价流程设定。评价流程即实施评价的具体步骤与程序环节。设定正当、合理的评价流程本身就是政府绩效评价的应有之义,应强调总体评价流程简单化、透明化,具体步骤环节设定凸显可操作性、便捷性与低成本性。不能因过于繁复的评价流程设定给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增加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与经费开支。可通过评价流程信息化、数据化、共享化,切实提升评价工作效率。其四,结果应用设定。评价结果固然重要,且必须与评价对象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但是评价本身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评价结果的应用还需包括结果反馈,及时将评价结果、问题所在、原因分析等信息返回给评价对象,促成各类评价对象后续城市法治建设工作实效逐步改观才是推进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工作的初衷。

(二)评价技术

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的相关技术手段应包括指标体系、指标权重、指标评分、评价周期与技术路径等要素。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必须反映所在城市法治建设的内在本质和价值要求,“符合被评价对象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指标名称、涵义、内容、计算范围、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指标数量、指标权重等符合科学原则的要求”②。“执政指标、立法指标、行政指标、司法指标、普法指标、基层民主指标、经济法治指标、法律服务指标、社会管理指标、监督指标”③这10个一级指标可参考列为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的具体方面,就其达成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层级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神经网络分析等工具”④来设定相应指标权重、指标评分、评价周期与技术路径。具体而言,设定城市建设法治化评价技术应围绕下列事项展开:其一,所在城市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实施系列城市法治建设规划相关职责的作为(投入与产出)情况;其二,评价重过程、重增量变化甚于结果,应特别强调评价周期内相关指标的前后变化量;其三,规划的实施及城市政府执行结果相关监督措施的达成有其滞后性,评价周期不应恪守传统的年度考核,可实施跨年考核或3年左右的阶段性考核;其四,评价过程应是开放、多元的,相关技术元数据、源代码在充分尊重、保护相关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可向公众适当开放参与技术设计、技术升级的空间。

(三)评价内容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篇9

关键词:公司治理文化;文化成本;会计学

一、公司治理文化成本的会计学分析的可行性

所谓公司治理文化,是指公司股东、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等公司治理机关在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关公司治理的理念、目标、哲学、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制度安排等及其治理实践。公司治理文化的会计核算是指利用会计核算体系,对公司治理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消耗进行计量、记录并报告,采用相应的方法计算出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步骤成本。核算的基本目的是反映企业在建立、发展公司治理文化过程中发生的耗费,为成本控制提供所需要的基本资料。对公司治理文化的成本进行会计学分析的可行性,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公司治理文化可以作为企业资产。衡量公司治理文化能否作为资产核算也可用三个标准:1)公司治理文化能够为企业未来服务。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服务是指单独的或与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时,具有直接或间接地为未来现金流入做出贡献的能力。2)公司治理文化是企业所有并能为企业所控制。公司治理文化是企业自身特有的,一个企业的文化只能符合本企业的具体特征,无法转让,更无法用来交易和受其他企业所控制。一旦脱离了这个企业的企业基础,公司治理文化就会自动消亡,因此,企业对自己的公司治理文化有自主与控制权。3)公司治理文化的内容要素是可以计量的。公司治理文化在其取得、开发、维持过程中都要发生相应的成本,而公司治理文化也可以给企业带来相当的收益,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公司治理文化的可计量性主要体现在其成本的可计量性以及价值的可计量性上。

由此可见,公司治理文化是企业的一项资产,并且是企业的一项特殊资产。会计信息系统应该把公司治理文化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来反映,同时也要运用会计学来对其进行分析。

(2)会计应当参与公司治理文化建设。对公司治理文化进行会计学的分析,便是要求通过核算、控制、管理,使会计能参与到公司治理文化中来。公司治理文化既是一种精神产物,也是一项物质资产。它的目的是将一项资产以“文化状态”形式存在于企业之中,争取使公司治理文化建设的资源运用获取最大效益。

(3)具有合适的会计方法可供选用。既然企业把公司治理文化作为自己企业的一个目标,我们就可以近似地把它看成一种无形的资产“项目”,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核算和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成本管理、收入利润核算。运用科学的成本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并通过收益来评估公司治理文化的科学性。

二、公司治理文化的成本特性及合理化内涵

先进的公司治理文化是公司治理发展的重要资源,公司治理的各个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有文化的烙印。然而与经济要素不同,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是作为资源而不是作为要素活动的,健康文化的损耗与磨蚀虽不可避免,但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更多的是从中获得自身发展的条件并形成新的形态。同时,构成成本的文化同其他成本一样,公司治理文化成本具有一般成本会计的几个基本特征,即消耗性、补偿性、目的性、综合性、代偿性。其特点有:1)成本发生的持续性与长久性。公司治理文化的建设是以不断地自我否定的形式向前发展,它会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不断自我更新、补充完善,那么它的成本发生自然也是贯穿企业成长过程;2)成本补偿的间接性。由于公司治理文化自身的特征,公司治理文化的成本补偿首先是对企业精神状态的影响,然后企业的精神状态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从而体现其成本的价值;3)成本发生的目的性,一般成本发生的目的是获取相应的商品或劳务,公司治理文化成本的发生则是为了公司治理文化这个“精神状态”。

成本属于代价范畴,是对代价中“有所偿”部分的界定。根据理论界对成本概念的一般界定,可将文化成本定义为:经济主体为了创造一定的价值而在经济活动中必然要做出的文化投入或付出。文化成本的合理化标准可以归纳为:1)经济发展标准;2)社会发展标准;3)文化结构与质量标准;4)文化成本分担标准。

公司治理文化的会计学分析对象界定为企业直接主动为公司治理文化发生的成本。之所以定义为“直接”“主动”,是由于成本发生的目的性特征所决定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有损于公司治理形象的决策行为,对这些行为的弥补不能单独算是公司治理文化成本发生步骤———虽然这样是有利于公司治理文化的建设,而应当看作是与以前失误同为一个整体的成本步骤。公司治理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会对公司治理文化产生影响,公司治理文化本来就是贯穿于整个企业空间、历史范围之内的。公司治理的各项活动都是彼此关联的,全部记入会使企业会计工作中出现大量重复核算,导致工作累赘,因此应根据其目的性来划分归属公司治理文化成本。从创立途径上看,公司治理文化创立的过程有两种:一种是内在途径,通过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各种活动,完善公司治理自身机制,在公司治理中形成有利于文化生长的土壤,这方面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设立组织机构、完善公司治理文化机制、优化治理结构内部环境、树立公司治理精神等;另外一种是外在途径,通过企业对外活动,向社会辐射公司治理形象的影响,为公司治理文化创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这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塑造公司治理的外部形象,让社会通过企业的治理形象来了解企业,为公司治理文化的创立提供条件。从这些内容上来说,也需要成本的发生。为了把握更加真实的数据,不仅要采用历史数据,也要不断搜集新的数据,对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新的评估分析。新组织要随着公司治理文化的建立而运行,领导整个建设工作;内部环境的优化,利用建设公司治理文化的契机,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调整、创新;树立公司治理精神,在制度上、精神上使企业治理精神焕然一新。外在途径,旨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民族文化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的成本;塑造公司治理良好的形象并且对外表达,这样的成本发生是需要长久持续的。从创立过程上看,根据一般公司治理文化创立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即调查分析阶段、总体规划阶段、论证实验阶段、传播执行阶段、评估调整阶段和巩固发展阶段,其相关成本见表1.

表1 公司治理文化创立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相关成本

阶段

阶段内容

相关成本

调查分析阶段

使公司初步掌握原有文化的肯定成份和应否定成份,调查公司治理文化建设相关影响因素,提高创立公司治理文化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为创立公司治理文化提供决策依据。

搜集舆论对公司治理文化建设的反馈信息,以及发起人对舆论引导所发生的成本。纵向、横向对相关因素调查的成本。

总体规划阶段

是公司治理文化的倡导者根据公司治理文化现实和未来文化的发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文化发展方案。

科学的方案需要科学的规划,征集意见,专家指导等成本。

论证实验阶段

对总体规划的论证,从经验和实践两方面论证总体规划并从结果上寻找公司治理文化建设的突破口,以较小的代价获得理想的收益。

公司治理文化从整体宣传到基层,让假设接受检验,收集加工反馈信息,修正总规划的成本。

传播执行阶段

公司治理文化被认可后,将文化计划变成文化现实的过程。通过各种方式,如团体讨论、社会媒介,向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员和社会公共传播自己的公司治理文化。

文化传播以及引导舆论发生的成本

评估调整阶段

根据总体规划和传播执行效果等方面进行衡量、评估。判其优劣,调整目标偏差,使文化创立工作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收集判断所需信息,调整偏差的成本。

巩固开发阶段

在初步建立公司治理文化的基础上,稳定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加强文化个性。文化建设由浅入深,由横向到纵向发展。并开始发挥公司治理文化的效能,以新的动力加入竞争。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司治理文化不断否定。沿着否定之否定规律进一步建设和发扬自己的公司治理文化。

进行文化清理,反省。制定下一步文化发展计划。整顿文化的组织管理

三、公司治理文化成本的调控

公司治理文化成本控制是指公司治理文化管理者对公司治理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消耗进行规划、调节,使成本按预期方向发展的过程。对公司治理文化成本进行调控,就是在保护文化相对独立性和稳定结构的基础上,使公司治理文化结构与功能更趋合理。调控系统由调控主体、调控客体、调控途径等几个层面组成。

(1)调控主体。公司治理文化成本调控主体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董事、监事、管理者,还包括社会组织、文化自身,各调控主体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广义的政府组织是公司治理文化成本调控中规则的制定者、指导者与仲裁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董事、监事、管理者等个人是文化成本调控中规则的接受者和一定意义上的执行者,其活动和行为方式对政府调控有一定的反向调节作用;社会组织是公司治理文化成本调控中的监督者和一定意义上的导向者;文化则是在发挥自我组织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自身解构与内部纠错。

(2)调控对象。公司治理文化成本控制对象是为公司治理文化而发生的资本消耗,主要考虑成本自身以及对成本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对构成成本发生基础条件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降低成本,发挥资源的最佳利用效益,这是公司治理文化会计分析的目标。与其他会计分析目的不同,公司治理文化的会计分析主要是为建立一个良好的获利环境,这也是会计成本分析的重要目标之一。

(3)公司治理文化成本调控的有效途径。对文化成本的调控,可以说是以外在的力量使文化的合理因素保留,消除不合理因素,是一种文化的变迁。对于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来说,制度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是位居首要的。同理,文化的变迁与发展必须首先依托制度文化。加强制度和制度文化建设,不仅包括以各种正式、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效地激励、约束包括政府组织在内的经济主体,还在于以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规划来调控各种类型文化的变迁走向。

四、公司治理文化成本会计学分析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公司治理文化建设。会计参与到公司治理文化建设,将会计方法引入到公司治理文化中间,发挥会计作用,将有助于公司治理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

法治文化建设设计篇10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县统计局主要负责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新理念,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负责人职责,加强对全县统计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了解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县党政领导干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规定》,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意识,确保统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二是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对统计《意见》《办法》《规定》文件精神进行再学习再巩固。三是县统计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谈治国理政》、中央统计改革相关文件、中纪委《关于加强统计领域数字造假问题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通知》国家统计局局长同志署名文章、《民法典》等进行学习,把加强统计领域执纪问责作为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杜绝统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四是印发《严格依法统计切实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通知》,全面落实数据质量责任制和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二、履行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县统计局党组严格按照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文件要求,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扎实开展违反统计法精神文件和做法清理整治工作,坚决清理废止或修改有关文件,纠正影响统计工作独立性的有关做法。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认真整合政务流程、推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公开咨询电话,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咨询。认真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同时加挂至县政府门户网站,方便社会查询。

三、推进重大行政决策落实,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一是积极推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律责任,加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防范风险、规范行为作用。二是按照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的要求,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建立统计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规范,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有效期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确保了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三是严格执行统计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和备案审查制度,废除不符合统计工作现状的规范性文件,切实维护法治统一和政令畅通。

四、健全行政制度机制,规范统计执法行为

县统计局严格按照全县依法行政规划总体要求,落实统计依法行政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依据清单追责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统。一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按照《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广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合理确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二是建立完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从数据上报、审核、管理、评估等关键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按照统计数据质量分级负责,统计机构、工作人员分岗位、分专业明确责任,层层落实,避免出现统计违法违纪现象。三是建立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制度。按照国家局、省局相关通知要求,建立了《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台账》,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认真记录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情况,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四是严格遵照统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统计行政执法的透明度,规范统计行政执法行为。

五、接受监督检查,推进政务公开

县统计局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于统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一是自觉接受党内、人大、民主、司法监督,确保统计法治工作依法依规开展。二是建立接受监督投诉制度。建立统计违法行政行为投诉举报登记制度,畅通举报箱、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依法及时调查处理统计违法行为。明确责任人、处理程序和时限,及时回复投诉人。三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将工作开展情况、政务服务事项上传至县政府门户网站,及时更新。四是加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落实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报告制度。截止目前,县统计局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六、运用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县统计局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是县统计局及时派员参加省州举办的各类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专家学者授课,开阔了大家思路、拓展了视野,切实增强法治意识。二是抽派政治强、业务精的同志参加统计执法资格考试,截止目前,共有两名同志取得统计执法资格证书。三是结合《民法典》宣传月活动集中开展《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普法宣传,累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材料1000余份。四是制定印发《全县统计法治宣传培训计划》《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将学法用法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五是以法律“七进”为抓手做好统计法普及,多形式多角度开展统计普法,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材料5000余份。六是参加全县国家公职人员在线学法用法培训,切实提高法治素养。八是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作为首课纳入常规计划,全年累计培训200余人次,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八是扎实开展统计执法监督,通过数据质量核查、“双随机执法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等活动,检查企业4家,进一步提升源头数据质量,规范企业统计行为。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统计法治建设步伐。深入贯彻党的和+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认真学习《民法典》.《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及《意见》《办法》《规定》,充分认识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极端危害性,牢国树立“红线”意识。按照《县党政领导干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规定》工作要求,将统计法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健全完善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体系,推动统计法治工作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

(二)加大统计普法宣传力度。将普法宣传贯穿统计工作全过程,进一步加大《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等统计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持续推进统计普法“七进”,通过组织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无缝隙、全覆盖的法治宣传,切实增强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统计机构和各企业负责人及统计工作人员的统计法律意识,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营造良好统计法治环境,推动统计现代化改革和统计“八五”普法规划顺利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