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农业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5:34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篇1

1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1.1总体发展概况。1.1.1福州市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渔业占主体。2015年福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618.1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4.74亿元,增长4.0%。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4.87亿元,增长4.0%,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结构为28.1:2.9:9.9:56.0:3.1。可见,当前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海陆兼备的区位优势使得福州市农业和渔业发展占主体地位。1.1.2农产品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从图1可看出,2000年福州市农产品产量主要以水产品和粮食为主,两者占农产品总量的82.63%,接着是园林水果和肉类,分别占农产品总量的7.62%和7.48%。2015年,虽然各类农产品产量都有所增长,但农产品结构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蔬菜和水产品是主要的农产品产量,两者占农产品总量的78.80%。粮食产量的比重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38.11%下降到2015年的7.28%。肉类产量的比值也略微下降,从2000年的7.48%下降到2015年的3.31%。2015年统计的农产品种类相比于2000年,多了蔬菜、食用菌两类种类,少了甘蔗这一种类。因此,在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农产品的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图12000~2015年福州市农产品产量结构变化1.1.3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发展较好。2015年,福州市拥有2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53家挂牌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和7家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此外,福州市还拥有57个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13个部级及42个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可见福州市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已有较好的开端。1.1.4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较好。2015年,福州市已建成各种休闲农场和农家乐分别达到175家和298家,比上年增长7.4%和9.2%。休闲农场、农家乐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达到890万人,并带动了9600人就业。可见休闲农业在福州市已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各县(市)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现状。1.2.1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但发展水平不一。从图2可看出,2015年,连江县的第一产业GDp总值最大,达到119.93亿元,其次是福清市。2000~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第一产业GDp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其中,连江县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356%;其次是永泰县,增长了297%。图22000~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第一产业GDp发展1.2.2农产品产量结构各不同,地区特色明显。从图3可看出,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农产品总产量差异较大。其中,福清市的农产品总产量最大,达到145.69万t,其次是连江县和闽侯县。罗源县的农产品总产量最小,达到40.39万t,仅占福清市农产品总产量的27.73%。2015年福州市各县(市)农产品结构也各不相同,地区特色明显。沿海县(市)如平潭县、连江县、福清市、罗源县、长乐市、福州市区等,水产品的产量较大,比重也较高。其中,连江县的水产品总量最大,达到94.68万t,占连江县农产品总产量的79.29%。其次是平潭县,水产品产量达到44.15万t,占平潭县农产品总产量的79.08%。结合图2可得,农产品产量高,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民生产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

2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存在问题。2.1.1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农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福州市整体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但各县(市)之间的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很多乡村农业经济仍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从事农业活动人员较少,农田荒废现象严重。应积极引导农民从事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生产活动,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民积极性。2.1.2乡村农业企业发展不完善。虽然福州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但乡村农业相关企业发展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产业带动能力弱;特色产业小而散,规模效益不明显。2.1.3新型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加大发展步伐。尽管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已呈一定规模,但福州市休闲农业起步晚、缺特色、管理落后、科技含量低、没有很好发挥休闲农业的特色效能。创意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缓慢。2.2原因分析。2.2.1乡村未充分合理规划。很多乡村缺乏专业的乡村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有效引导。具体体现: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科学论证,未充分结合乡村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缘环境及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未充分挖掘、凸显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的优势,包括山水资源、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优势,规划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体现。乡村建设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规划,导致了乡村农业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农民积极性不高,较多农田荒废。2.2.2乡村农业企业产业升级不明显。乡村农业企业,由于资金不到位以及企业管理未进行转型发展等原因,导致乡村农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明显,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2.2.3宣传动员不到位,农民积极性未调动。部分乡村尚未正确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宣传动员不到位,没有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美丽家园的有效措施。2.2.4新型农业发展缺乏有效规划和引导。福州市新型农业发展较缓慢,缺乏有效规划和引导,往往是“小而散”发展,同质化现象明显,没有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效应明显、产业链完善的农业发展新形式。

3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策略

3.1合理规划,推进农业多功能化转型,发展山海特色新型农业。要在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之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动力,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并积极加入创新元素,提高产品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多功能发展,形成区域特色农业,为福州市第二、三产业的繁荣奠定基础。福州市是一个临海靠山的城市,农业的转型发展应当走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的路径。山区农业可以集生态治理、种植养殖业、民俗旅游业、观光农业、休闲养生发展为一体的山区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加快转型发展。海洋农业应充分利用绵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滨海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大力发展集滨海休闲旅游、滨海休闲运动、海洋渔业等为一体的蓝色休闲农业。3.2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农业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应加强对农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支持和建设,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技服务、农业保险以及农产品现代流通等。农业综合体是以农业为基础,融合工业、商贸、旅游、文化、创意、地产、娱乐、康养、会展、博览等三个以上相关或支持产业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区域性、创新性的产业综合体。大力发展农业综合体,可以充分整合乡村资源、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效益,从而促进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3.3激励创新农业人才的成长。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协作联动,加强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的合作,集聚社会的农业创新人才资源,对企业、农民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企业家及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造就一批有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3.4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以信息和技术为载体,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农产品信息、农技信息以及农业相关政策的搜索、咨询、传达、解答等服务,确保信息畅通的传递。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及时获取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开拓农产品产销渠道。进一步使用物联网监控农业安全生产、跟踪生产过程及销售过程。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为传统的农业产品创造出新的价值。

4结语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前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海陆兼备的区位优势使得福州市农业和渔业发展占主体地位,新型农业已形成初步发展规模。但福州市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乡村农业企业以及新型农业仍需加大发展步伐。因此,福州市仍需积极加大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合理规划,积极发展山海特色新型农业、农业综合体以及“互联网+”农业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乡村农业经济转型。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针对乡村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环节或具体农业发展形式进行详细、专门的分析研究。

作者:林巧莺李子蓉单位:泉州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廖家财.论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转型之路[J].中外企业家,2015(33):17-18.

[2]李强.国外农业经济转型研究[J].世界农业,2013(8):42-44.

[3]杨思思,谢德体,骆云中.生态约束下丘陵山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布局及策略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6(10):103-108.

[4]张雷,何云峰,赵文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试点太谷县创意农业发展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6(6):248-250.

[5]于法稳.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16(1):13-15.

[6]邓章源.互联网农业发展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7):19-20.

[7]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2(6):1-5.

[8]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2):11-15+110.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城乡教育统筹渝东南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秦波(1981-),男,重庆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重庆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FGB080529)和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8-JJ-00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71-02

农村教育是直接影响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重庆要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目标,关键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渝东南地区,更是要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指引下,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找准、用好城乡统筹这颗“指南针”,做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一、研究被试

在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武隆等区县(自治县)的农村地区共近50所中小学中随机抽取700名教师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为91.7%。

二、测查工具

采用《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专用自编问卷,共82个项目,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11项)和调查题目(71项)两个部分;访谈提纲是根据问卷并结合实际改编设计而成。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关于教师队伍状况。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急需加强。(1)入职渠道:主要以上世纪后期学校毕业分配为主(占63.1%),本世纪初通过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数量大(占15%),公招竞聘的仅占3.1%;(2)年龄结构:年龄段分布比例失衡,以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3)教龄结构:5年以下占10%,6~10年占22%,11~19年占39%,20年及以上占29%;(4)学历:第一学历普遍较低,中师中专学历占51.2%,通过各种学历提高途径使得最后学历大专占23%、本科占60%,基本上实现了学历达标;(5)职称结构:初、中级职称为主(初级占45%,中级占44%),高级职称教师数量过少(占6%);(6)教师获取最后学历的途径:在职函授、自考为主,通过函授取得大专的占55.3%,通过自考获取学历的占13.2%;(7)性别结构:男女比例(男54%,女46%)相对均衡。可以预测,在今后5~8年和15~18年期间(即2015~2018年和2025~202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会有大量教师退休,至少在数量上会出现大量断层。

2.关于教师专业精神。一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认识不清。对“中小学教师从事着非常神圣而有意义的工作”持“非常赞同”观点的仅占6%、持“基本不赞同”和“说不清楚”观点的却达74%;二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足。高达98.4%的教师认为家长更看重教师的师德师风,众多教师不安于教师职守,将专业水平定格在“基本上能应付目前的教学”的道德底线上;三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不深,57%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未来没有清楚的认识,高达39%的教师具有离职倾向;四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历来不高,加之“臭老九”的历史评价,造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尽管随着城乡统筹和绩效工资的实行,生活和工作条件总体上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老师们对其社会地位的认识却出现了矛盾的两个极端——48%的教师认为“有所降低”,35%的教师认为“有所提高”;五是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由于渝东南民族地区地处武陵山区,农村地区地理位置更处于劣势,加之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足,教师对专业水平自我评价偏高(41%的教师认为自己已成为成熟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及主动性并形成恶性循环。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篇3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我国在21世纪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在推进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互促共荣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和功能。而农村金融能否有效发挥其作用又取决于农村的金融生态状况。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1]。2005年10月19日上海证券报独家首发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随后,有关金融生态研究蓬勃发展起来。

   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王松奇(2005)[2]等人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内外环境和基础条件。邢勃(2008)[3]认为,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着金融主体生存状态及变化趋势的经济及社会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9)[4]认为,中国的金融风险不仅源于金融业自身,而且更广泛地源于金融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对2008-2009年度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傅江湲、江发元(2010)[5]认为,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村集体资产完整的权能,增加农村金融主体贷款的保障性要求等是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周妮笛(2010)[6]以湖南省为例,采用14个地级市的调查数据与截面数据,运用aHp-Dea模型分析了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法律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这一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安强身(2009)[7]认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从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柳成、张翠宁(2010)[8]运用系统论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模型和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并对金融生态环境组织实施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杨福明(2008)[9]运用金融生态理论,从金融生态环境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法制环境以及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以上研究成果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存在问题、对策、评价体系以及非正规金融等其他相关领域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对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都具有很大意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没有从城乡一体化这一基本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问题,本文则力图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二、城乡一体化与农村金融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城乡关系经历了四种形态: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实现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融合”的必经过程和环节。从本质看,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发展,即城带乡、乡促城,并最终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

   “城乡一体化”可以用三个标准来衡量,即:城乡二元制度的消除与农村平等发展权利的获得;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有效互动;社会福利实现城乡居民共享。而要达到这三个标准,农村金融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虽然是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但经济始终是金融的基础。一方面,经济发展必然引起金融市场的扩张和对金融需求的增加,进而推动金融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状况也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有效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会推动经济发展,相反则会制约经济的发展[10]。众所周知,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不但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而且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制度歧视,如城乡在教育、社会保障、金融等方面存在不对等的发展政策和环境。城乡一体化就是要破除城乡不平等的发展制度、环境和政策,以快速推进农村的发展。这对农村金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城乡一体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新需求、新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必将获得更好的制度平台和市场空间,在金融市场中更具竞争性和发展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吸引大量的金融资金流转在农村领域,这无疑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长足发展。其次,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也需要高质量的农村金融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等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资金的支持和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

   现实地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态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相对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巨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不良状况没有根本改善。然而,如果深入地探讨,我们可以看见,这四个“没有根本改善”与不理想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推进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便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当务之急。

   三、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现状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金融发展、运行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包括政策体制环境、社会信用和法律环境、金融市场主体环境。研究金融生态环境,既要有静态视角,也要有动态视角,即既要考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平衡,也要考虑金融生态的动态发展平衡。

   农村金融是由农村金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构成的,因此,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抑制了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空间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供给的改革。这种改革也就成为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关键。

   1.政府主导式的农村金融改革使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基础

   与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相适应,也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化金融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虽然开始对此进行改革和完善,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始终以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我完善为目标,以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为主线。随着农业银行基本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也因政策性功能所限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邮政储蓄银行又因规模问题显得力不从心,这样,支撑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力量就只剩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成为农村唯一的“常驻”金融机构。但农信社一方面受其自身资金不足的限制不能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如保险、咨询、、结算等金融服务,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的单一化,另一方面又因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在大多数地区事实上成了垄断(特别是贷款市场上)经营,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农村金融主体缺乏业务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村金融服务与产品开发不足。传统的借贷服务仍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适应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并没有开发起来,如商业保险、证券投资、信托、租赁、理财、网上银行、银行卡等业务。这种状况既制约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性,也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的多样化要求。而比较活跃的民间信贷,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准入渠道,处于灰色状态,不能合理合法地提供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可以说,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偏离了制度目标,没有形成有效的金融供给,使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基础。

   2.行政命令式金融监管使农村金融生态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金融监管是影响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效率的重要因素。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在于纠正金融市场失灵,并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更多地是一种权力监管,即行政命令式监管。这种比较传统、较为粗糙的监管方式通常表现为金融监管当局不仅直接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行监管,而且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存贷款利率确定等具体的业务经营进行限定,忽视了监管的技术合理性或内在规定性。就金融机构的进入、退出的管理来说也不科学:过高的准入门槛,既加剧了金融供给不足,又导致非正规金融的地下运行,极大地削弱了竞争机制的强化和创新推动效应;退出机制的缺失与政府救助措施催化了金融机构的冒险性投资,增加了道德风险,使农村金融市场失去了优胜劣汰的自我净化功能,从而使农村金融生态不能形成良性循环[11]。

   3.金融产权模糊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缺少内在基础

   产权清晰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前提。产权关系明晰是构建权利与责任对等、收益与成本相符的科学有效治理结构的前提。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虽然在明晰产权上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产权模糊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这表现在有的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是按照以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制度安排设置的,导致了产权虚置;有的农村信用社虽已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但有的产权实际上仍然是模糊的:它们名为股份制,实则是内部人控制,股东作用弱化,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这种产权模糊的状况必然导致金融机构权责利的失衡,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缺少了内在基础。

   (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弱势性导致农村金融生态根基不牢

   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供给虽然影响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需求,但只有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弱势性使农村金融供给失去了根基,从而也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根基。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乡村;建设发展;Swot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198

乡村是一个区域概念,是指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包含集镇或农村。在乡村这个区域系统内包含着经济、文化、生态等丰富内容。而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相对城市而言,发展速度缓慢且不平衡,乡村建设仍缺乏统一的合理规划,乡村建设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面临许多挑战。

1我国乡村建设发展的Swot分析

11乡村建设发展的内在优势(S)

111农业经济呈现多元化

工业和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其经济效益逐渐影响传统农业的分化,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的“精耕细作”向规模化、机械化转变,由单一的种植、养殖农业经济演变成向产前、产中、产后多产业部门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经济。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业产业经济的多元化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112农民自身有了发展诉求

乡村经济向第二、第三产业并进,“乡镇企业”不断出现,扩大了对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国家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地区自主创业,确保农村经济的有序运行。此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使农村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农民逐渐冲破了传统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重新树立了创新、进取、理性、开放的新思维,对农村环境、居住条件有了新要求,迫切希望改变农村现状,农民自身对发展农村有新的诉求。

113乡村地区资源禀赋优势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也有利于向乡镇企业输送劳动力资源,优化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此外,我国乡村地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厚重,开发潜力巨大,可以发挥自然山水风光优势和乡村文化特色,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带动农民增收。

12乡村建设发展的内在不足(w)

121乡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下,乡村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但点少面窄,没有全面铺开,且地域差距大,大部分乡村仍然基础设施薄弱,特别在自来饮用水供给、污水处理、文化、卫生服务设施等方面,成为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田水利建设、乡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乡村公路建设、乡村能源建设、乡村邮政设施建设、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全国的发展水平差距日益增大。

122乡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目前,我国大多数乡村建设基本上处于农民自由无序的发展状态,村民往往将房屋建在交通干道旁,追求向城市看齐,不求特色、盲目攀比,随意性较大。导致村落景观布局混乱,空心村凸现,乡村建设处于缺乏合理规划的状态。另一方面,现代建筑方式逐渐取代乡村地区的传统住宅,一些地区甚至照搬城市的建设模式,在大片传统农宅重建的同时,一些见证了乡村兴衰历史的古建筑却因为缺乏保护而逐渐衰败,甚至破坏,致使乡村景观的特色渐渐消失。

123乡村建设资金筹措困难

长期以来,乡村经济相对落后,家庭负担大,乡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使乡村人口素质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文化水平。而有一技之长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又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加剧了乡村农民素质低的现状,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也受到一定限制。在乡村地区农户之间独立分散经营,农业带来的收入有限,农民本身贫困,想要自筹资金发展乡村经济存在很大困难。

13乡村建设发展的外部机遇(0)

131国家政策的支持

21世纪以来,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可以给予乡村地区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用于扩大就业、增长收入,为乡村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为了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有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仅2016年国家就颁布了52项农业优惠政策措施,包括r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等。

132农业科技革命的推动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来势凶猛,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化农业正在提质加速,未来农业的发展必然走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此外,国内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聚集了一批农业科研力量,在多年的农业实践中,研发、推广和储备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为促进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33统筹城乡发展全面铺开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城市化伴随的工业化、商业化,为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有利于乡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掌握现代技术、商业信息的机会。许多农民在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回到乡村,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信息和资本,成为致富的能手,带领村民致富,为乡村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14乡村建设发展的外在威胁(t)

141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农产品市场供应相对宽松,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国家不断地放开了市场,同时也逐步地减少了对国内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和保护,农产品的进口市场关税将继续下降。我国农产品正面临国内外市场上双重挑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乡村地区土地分散经营,没有产生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水平较低,更多的是依赖资本和物资的投入。此外,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使农业发展更加处于不利地位,以农业为主体的乡村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142乡村经济发展重工商轻农业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对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效应明显。但在发展过程中,更看重工商业的比重,有些地方甚至急于推进工业化,盲目招商引资,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淘汰项目,导致大量农业耕地被占用,造成乡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日益短缺,这与实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相背而驰。另一方面,城市的吸引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许多农民放弃了原来微薄收入的耕地,导致乡村地区出现大面积荒田、荒地、荒山现象。

143城乡差距扩大激化了社会矛盾

统筹城乡发展正在不断升温,而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愈加明显,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市的高速发展加剧了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和其他资源的汲取,给我们所呈现的是欣欣向荣的城市高楼景象和逐渐凋谢的空心村。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房价不断上涨,而源源不断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和城市底层收入的人口都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滞后发展,农村人才和资源的流失现象,更限制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2乡村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21发展科技支持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形成科技引领和支撑乡村发展的良好局面,应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未来农业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道路,才能跟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借助于信息技术与方法,可以突破传统障碍,建立起满足现代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产品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22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而目前我国农民多数直接从事着农业生产,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农村地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技术能力有限,这直接制约了我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乡村经济发展不仅需要科技的投入和农民持续的增收,更需要具有高素质和一定技能的乡村劳动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或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农村义务教育、技术教育和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投资。让有文化素质、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扎根乡村,支持乡村建设,是乡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

23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切实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实现乡村公路的硬化,完成乡村电网改造,提高自来水的普及率。进一步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坚决控制乡村污染源产生;推进乡村危房整治和新式农居建设,美化乡村建筑,加大绿化,营造良好、健康、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建筑美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的目标。进一步改善乡村办学条件,推进乡村教育、医疗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尽快缩小城乡间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

24发展乡村特色经济

随着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构建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当前生B经济的推动下,回归自然、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为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广大乡村地区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扶持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今后应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投入力度,突出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农业所需劳动力比例逐渐下降,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应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3结论

乡村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既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培训新型农民;又要不断推动农业经济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和乡村特色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国家政策和科技的投入增强乡村经济发展活力。“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参考文献:

[1]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4):79-85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篇5

一、立题依据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乡村旅游活动。它不仅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农村生活、体验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城市和乡村经济繁荣与文化融合。因此,2006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7年又将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而作为旅游城市的都江堰虽然拥有青城山、都江堰、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都江堰农村人口众多,占到总人口的71.7%,并且都江堰工业基础薄弱,以至于剩余农村劳动力很难转移,因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应运而生,并各有侧重。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早,从早期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开发策略和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逐步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环境的关系以及社区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研究等方面转变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GaSSon(1992)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乡村旅游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大。Fleischer(1997)等以以色列典型的乡村旅游形式—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农庄旅游为例,认为乡村旅游规模很小,旅游季节短,带来的收益较低,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大。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早期对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方面。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深入,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并且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杜江等(1999)从乡村旅游需求和供给、主客互动关系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12〕;过竹(2000)等在对南丹甘河白裤瑶新村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案例中提出了乡村旅游与地河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结合以及社区参与是维持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

(三)研究目的

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发展前景好,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都不足,难免存在产品雷同,整体接待水平低等问题。比如,都江堰乡村旅游多是以农家乐、乡村饭店为主,旅游活动以就餐、钓鱼、采摘和打牌为主,大都停留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层面上。震后在都江堰乡村旅游恢复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

二、研究内容

针对乡村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的不断复杂化、多元化以及对农村和农民影响的不断加大,本文在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主要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总结。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探讨和分析乡村旅游的基础概念。本文首先在乡村旅游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及特点、产生与发展等方面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界定了乡村旅游的概念。

(2)评述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通过查找资料,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整体性的分析,由此得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趋势。

(3)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对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都江堰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现状,走访考察部分乡村,了解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的影响程度。第二部分通过市场调查及分析,对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

找出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新农村建设思想为指导,提出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5)结论。总结和回顾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三、论文框架

1、绪论

(1)选题依据

(2)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2、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及特点和模式

(1)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

(2)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3)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3、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分析

(1)都江堰乡村旅游的产生

(2)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①效益分析

②条件分析

(3)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篇6

农村成职教育是我国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乡镇成职教育在农村成职教育网络中具有承上启下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承担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其存在的可行性和地位,不容置疑。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不断深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农村正经历着根本性的变革,而乡镇成职教育却因多重因素,正经历着改组、改革、撤并的现实,并面临淡化、萎缩,甚至被替代的危险,发展举步维艰,出现许多新形式、新问题。

面对现状,我们应该分析原因,积极应对农村体制改革和农业产业化推进的新形势,用新的视角审视乡镇成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探索出一条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成职教办学之路。

一、当前乡镇成职教育发展的现状

据来自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乡(镇)、村成校办学所数少于90年代中期四成,如湖北成职教育所数在全国占第29位,该省所辖宜昌市乡(镇)成人技术学校办学所数,在全省占第二位属于中上水平,而该市现所辖八县市五区仅剩三县一区有乡镇成校。乡镇成职教育发展为何如此不景气?原因多多,我通过十多年成教工作实践发现乡镇成职教育发展存在以下方面现象。

(1)乡镇机构改革,各地成职教育机构撤并,工作人员大幅减少,造成了在90年代已发展成的独门独院校舍、财产、资金的大量流失。一部分乡镇成校与中心学校等部门合并后,仅保留1~2名成教管理干部编制,教学设施、师资等己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和农民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逐步被边缘化。

(2)教育体制改革,落实以县为主体的管理体制,是办好普教的有力保障,而农村成职教育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三农”服务,县一级承受着普教重负,没有太多财力投入,乡镇一级财力不足且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农民无钱“买单”学技术,成职教育因经费投入不足,而停滞不前。

(3)乡镇成职教育缺乏系统管理体制。注重在统计数据、创建达标的形式上,没有注重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内容上,最主要的是缺乏一套执行、落实、评估的监督考核机制,难以检验真实的教学效果及办学状况。

(4)“农科教结合”作为乡镇成职教育整合部门优势,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机制,近几年来也逐步淡化。

(5)乡镇成职教育教学设施简陋、师资不足、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办学模式单一、内容陈旧、层次不高,影响农民求学的欲望和乡镇企业主开展职工教育的信心。

(6)不同行业、部门及相关培训机构,围绕各自发展需要,办学很少沟通,条块分割,交叉重复,农村流形于“半天式,一阵风”的会训一体培训模式,使受教育者处于盲目状态,致使许多农村劳动者无法被纳入教育培训行列。

(7)因机构改革等因素,乡镇成职教育自主办学,独立法人地位缺失,活动空间受限,不能呈现出为“三农”服务的主体地位,农村人力培训资源市场逐步被相关部门、社会组织挤占,乡镇成校呈现办学难的局面。

二、产生乡镇成职教育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影响乡镇成职教育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

(1)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一是长期以来,不少领导认为,农村成职教育是一种“不正规”的教育,忽视了农村成教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二是很多人认为成职学校培养出来的算不上什么“人才”,只盯住初中培养多少上重点高中,高中培养多少上一类大学,受狭义人才观的影响,给成教发展带来困难、阻力。三是从成教投入与产出权衡比较,发挥的效益不太明显,也不象普教那样受大众观注,受急功近利的业绩观思想影响,当地行政领导对发展成职教育缺乏足够信心。认识缺位,重视不够是发展乡镇成职教育的主要制约原因。

(2)成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财政资金与教育的巨大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有限的财力只能用在公益性更强的普教上,在一个长的时期内成教投入不足不会有大的改观,增强自身造血的功能的工作机制,办学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尚未形成。成教发展经常处于一种“无米之炊”的境况。

(3)“农科教结合”服务“三农”不令人满意。因领导体制难以理顺,各部门看重自己的利益,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在工作机制上缺乏相应约束机制和经费保障,仅靠成职教育部门单抓本应属于行政统筹行为的事项,缺少社会支持等原因,“农科教结合”不令人满意。

(4)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正经历着一个转型的重要时期,加上乡镇成教机构改革“瘦身”,给乡镇成职教育发展带来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特别是一些思想准备不足,跟随时代不紧,缺乏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的成教工作者,因不适应时展需求,而裹足不前。机构和人的因素是困扰发展的主观因素。

(5)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仍处于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对参加成教培训依靠科技增收信心不足。部分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只重视物质投入而看不到人的素质对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对提高职工素质的积极性不高等,是成教发展缓慢的潜在因素。

三、发展乡镇成职教育的思考

随着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的实施,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2005年10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等,为农村成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困境并存的发展时期,乡镇成职教育必须增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围绕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形势,农村成职对职业教育多样化需求的新趋势,必须坚持改革办学体制、教学模式,创新农村人才培训工作新机制,只有勇于走出丛林才能沐浴阳光。

(1)当前乡镇成职教育面临的经费投入不足,培养人才的目标、质量不能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现状等,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是用产业化的思路和市场经营理念运作成职教育,要变办好乡镇成校为经营好成校。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下,要向民办培训机构、相关人才资源培训实体机构学习他们挖掘市场、分析把握市场的经验。一句话:就是要用企业的理念经营农村成职教育,要用市场的手段组织农村成人。建立起品牌的专业、品牌的师资、品牌的学校,在农村人才资源培训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学校的办学实力在产业化运作中提升,最终实现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双赢互动。成职教育发展产业化,使乡镇成校必须面临的、不可回避实质性课题。早转变早发展,慢转变慢发展,不转变不发展。

(2)职成发展一体化。“成人教育”一词的由来是因其受教育对象是成人,而就其所从事教育内容均属职业教育范畴,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两教”)同属于农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成职一体化发展有助于互补双赢。作为高中编制的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有良好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实习基地,但与农民相距遥远,难解农村需求科技之渴,而改革中的乡镇成校虽与农村零距离接触,但缺少师资、教学实习设备、新科技项目等,不能满足成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把成职教育拿入职业教育中心的统一管理范畴,等同职教教师并作为其外派机构,与地方双重管理,实施“两教”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拉长职业教育为农服务链条,实现职业教育由职前教育走向职中、职后教育,实现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而成职教育以职业教育为后盾,发展起来更踏实,服务“三农”更有效。我认为坚持在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以职业教育中心为主管理,乡镇统筹配合管理,“两教”发展一体化,使乡镇成校管理体制重新改革,能切实有效地改变乡镇成校当前办学现状。

(3)整合教育资源,组建社区教育学校。加强由当地政府统筹下的农科教领导力度,积极探索新的农村经济体制条件下工作的新模式,构筑新的成职教育工作体系,增强为“三农”服务能力。在各乡镇成校的基础上,组建社区教育学校,可设想以县(区)所辖区划为主,把邻近几个乡镇成校联合一起,建一所达到初中建制的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建强阵地,按社区教育工作体系,实施全员(覆盖社区全体成员),全程(人的生命发展过程)、全面(包涵思想道德、基础文化、职业技术、艺术修养等)的教育,克服当前乡镇成校办学所数多,师资、教学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的矛盾,由“小而多”向“大而全”合并,办成规模,立足于为大农业服务,这也是一种可行的乡镇成职教育发展模式。

以上三种乡镇成职发展模式的思考,不同程度能克服现实弊病,达到促进乡镇成职教育发展的目的。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时期,乡镇成职教自身必须改革,只有坚持正确的成职教改革观、发展观,才能有效克服现实弊病,走出一条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办学之路。

正视乡镇成职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其产生现状的深刻原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镇成教的发展趋势,运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观点,变革其原有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使乡镇成校加快发展,真正肩负起能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重任,服务“三农”,推进农业产业化,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学习化的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参与文献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篇7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的意义:

随着国内外旅游逐步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现代人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已不仅单纯限于名胜古迹的观光,且旅游胜地在旺季人满为患,无形中激发了人们对集短途、经济、娱乐、度假、体验、回归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的迫切需求,由此催生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为了寻求一种使旅游业得以平衡发展的方式,防止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从而达到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目的。通过对乡村旅游整体的研究,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再结合中国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地方案例相结合,找出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乡村旅游是由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并获得快乐的一种旅游,是一种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这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与城市不同的环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乡村旅游独有的鲜明特色。

乡村旅游早期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农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一、我国乡村旅游产生背景与开发意义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厚的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旅游形式的需求也变得日新月异。乡村旅游以其一种既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的乡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对意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及农业观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可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农村农民增收创利,缓解就业压力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梁明珠(1999)总结了观光农园的重要创新意义,提出了观光农园对农业、农村、农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义。白琳(1999)以归县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村旅游对解决三峡库区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和重构社会、经济系统的特殊意义。李立华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别以西藏和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的积极意义。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回顾二十多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农村由单一农业向农、工、商、游多元发展的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得以展露头角,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的部分农村,作为先进典型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甚至还有境外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村镇得以扬名,农民也从中受益,企业从中有利可图,旅游规模得到壮大,一些村镇开始兴办起旅游企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旅游局确定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后,乡村旅游产品在我国得以正名,被正式列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凡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村民,每年来自旅游的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就地搞旅游服务,不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高。实践证明,乡村旅游迅速成长为我国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靠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走出了一条重要的成功之路。

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为乡村旅游大发展和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平台。同时,乡村旅游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理想、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模式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就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进行了阐述。一方面就全国范围而言,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另一方面细化到某个地区、景区,以特定的区域对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王兵(1999)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根据区位把乡村旅游分为3种类型地区:景区边缘地区、都市郊区、老少边穷地区。舒伯阳(1997)将观光农业划分为3个阶段模式,即早期旅游萌芽阶段的自发式、初级经营阶段的自主式、成熟经营阶段的开发式,以及两种地域模式——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尹振华(2004)提出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要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许春晓(1995)分析了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成长的3种模式,即旅游资源主题型、旅游资源共建型、旅游资源附属型,并对邵阳市西部3个县级行政区的旅游业成长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乡村旅游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大都不是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侧面,而是一种试图全面覆盖的“大杂烩”式的格局。从乡村旅游定义、乡村旅游特点、乡村旅游开发意义、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开发对策、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到乡村旅游的开持续发展无所不包,范围很广,但宏观研究较多,深入到企业、游客、当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的卫管研究和分析则还不够,不同尺度案例地研究较多,理论性不强。这种全景式的研究状况,表明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深度和层次还相对较低,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较短,现实开发中存在不少产品、市场、体制、管理、政策、金融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学者在不同尺度上,结合具体案例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潘秋铃(1999)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存在整体接待水平低下,游客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雷同,未脱离观光的特征等问题。李太平(2003)认为南京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有: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服务水平低下;缺乏应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吴建华(2004)等认为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曹艳英(2004)等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盲目投资和粗放式经营;在经典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人工倾向化、城市化严重;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旅游地市场的季节性较大。王云才(2002)提出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刘爱服(2005)以北京为例,指出北京乡村旅游存在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落后;人才欠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四、临安白沙村“农家乐”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居民回归自然、感受乡村的需求,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明显的得到了提高。

临安市地处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区,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幅员312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6.5%,生态优越,气候宜人,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白沙村位于临安市的西北角,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的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全村十里长谷蜿蜒,两侧峰峦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现。夏天白天最高温度在30度左右,晚上更低,故有“一年四季盖棉被”的说法。近年来,白沙村通过积极保护森林和生态资源,依托太湖源景区和优美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全力打造“乡村休闲度假胜地”,白沙村是久居大城市的城市人生态旅游、避暑度假的首选。

基于以上条件,本文将从白沙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结合,通过对白沙村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特色,反映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的提纲: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概念和类型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和现状

三、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四、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五、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六、论文小结

参考文献

刘伟,等.以色列乡村旅游发展迅速[J].世界农业,1998,231(7):12-13[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3]

何景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6-38.[4]

文军.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5]

李慧欣.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2):37-39.[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8(5):125-128.[7]

韩丽.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8]

胡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58-59.[9]

甘巧林,陈忠暖.从乡村旅游的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84-89[10]

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7(2):38-42.[11]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14(2):38-42.[12]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13]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16(3):8-10.[14]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科学,2006,21(3):12-19.[15]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78-82.[1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17]

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J].开发研究,2006,23(6):72-74.[18]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万村千乡现状模式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指2005年开始实施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政府以资金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引导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到试点县市的乡村投资建立、改造连锁“农家店”,力争3年时间,在全国培育出约25万家农家店,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50%的行政村和70%的乡镇,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自2005年以来,商务部积极推动各城市、地区共同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各地区积极响应号召,在乡镇、农村流通主体的建设与改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提升了农村流通体系的覆盖面,部分地区农家店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形成了基于市、镇、村的一体化流通网络。同时,“万村千乡”工程的启动大大推动了我国农村消费的提升。目前,农村零售消费品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逐步提升至13%。商务部统计结果显示,这项工程扩大农村消费近600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5万人,1.4亿农民受益(王和民,2007)。虽然“万村千乡”工程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与不错的建设成果,但在政府为实施主体、政府补贴与规范管理为实施手段、社会力量为主要参与方的发展模式之下,该项工程的发展逐步放缓甚至停滞,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而言,该项市场工程的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民受益有限

“万村千乡”工程主要围绕农民消费需求展开,随着这一工程的逐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的消费选择,保障了农民消费的便利性与安全性。但是,当前农村消费关注价格高于质量等,农民对于品牌、质量认知有限,导致对于“万村千乡”农家店与一般农家店并无准确的认识与明确的偏好。因而,“万村千乡”工程对农民的需求满足有限,且未有效挖掘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农民受益有限。

(二)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难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流通企业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工程建设,主要通过直营或者收编农家店的方式进行农村流通网络的布局。但随着“万村千乡”工程的逐步推进,参与其中的流通企业大部分陷入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难的境地(王晓彦等,2009)。

首先,流通企业赢利不足。一方面,由于农村市场范围广、需求分散,店铺建设密度较城镇低,且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导致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市场假冒伪劣猖獗,农民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对质量的敏感度较低,在受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市场排挤的情况下,产品销售困难,且无法回收高额的配送成本;同时,店铺分散带来巨大的管理难度与高昂的管理成本;此外,由于政府补贴资金到位不及时和商品对资金的占有,流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这些最终都导致流通企业难以赢利。

其次,流通企业社会效益实现难度大。在赢利不足的情况下,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对于流通企业更多成为政治任务,积极性大打折扣,“万村千乡”工程逐步放缓。在难以通过农村流通网络进行商品销售获利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农家店甚至采取吞噬建设投资的方式获取收益,导致政府投入难以获得预期效益,并未从实质上改善当前的农村流通体系。

(三)政府带动力不足

虽然商务部总结报告中指出,这项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投资7.5亿,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117亿元,但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并未调动起流通企业按照政府意图进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也未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流通体系。“万村千乡”工程在启动后的3年里的确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部分地区达到了该项工程要求的农家店的数量目标与覆盖率目标,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尚未建成。而针对于这一市场工程的后续安排,各级政府均处于停滞与观望状态,降低了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的热度,放缓了这项工程的建设步伐。在政府处于犹豫状态,流通企业盈利不足,农村流通体系并未有本质改善的情况下,其他相关企业也处于观望与等待状态(许铭仁,2011)。

因而,在商务部的倡导下,“万村千乡”工程虽然受到了各级政府、流通企业及相关企业的一致追捧。但是,随着流通企业盈利不足、政府巨大的投入难以实现预期成效的情况下,这项工程逐步放缓甚至停滞。“万村千乡”工程表面上的投资规模、农家店数目、覆盖率等掩盖了这一工程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流通体系的实际,巨大的投入并未实现预期成效。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问题分析

参与“万村千乡”由商务部及各级政府、地方性的连锁流通企业、农家店、银行信贷系统及相关信息与技术支持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的。以地方政府作为实施主体整合各方社会力量,以政府补贴与规范管理为实施手段是该项市场工程的主要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从实施主体来看,地方政府受商务部、上级政府的领导与支持开展地区“万村千乡”工程的整体规划,并通过系列招标与资质审查等方式积极引入连锁流通企业参与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与改造过程中,积极推动农家店建设与改造以建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网点设计,同时充分结合农村市场范围大、分布广的特征推进商品配送中心的建立;从实施手段来看,目前各地方政府针对农家店、连锁企业设立准入门槛,采取农家店、流通企业申报加盟、审批并通过后进行政府资金补贴的方式来进行,并对加盟后的农家店、连锁企业进行改造与规范管理;此外,除了商务部、政府、流通企业及农家店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之外,还有其他相关企业如银行、通信运营商等的参与,这些企业都力图依托物流企业以信息化服务提升农村商品流通效率。

从各主体在该项工程中的基本功能来看,并不存在问题与矛盾:为了满足农民的日常消费需求,政府大力提供相关支持,促进流通企业进行配送中心与农家店的改造和建设,其他相关企业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但是,参与“万村千乡”的各利益主体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诉求:农民期望购物更加方便,价格更实惠,品类更齐全,品质更有保障;流通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参与农村流通体系改造与建设,不仅仅在于帮助政府实现社会效益,更关注通过参与这一工程占据农村市场并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政府则期望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建立起健康、有序的农村流通体系,确保农民消费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面对多方诉求,政府作为主导者,关注了农民的利益,却忽视了流通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逐。于是,各方利益出现冲突与矛盾,农家店每户几百至几千元的补贴并不足以抵消长期售卖假冒伪劣、抬高价格等的收益,流通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选择瓜分政府补贴,并继续获取改善前的收益,这些都与政府意图背道而驰。

在当前形势下,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必然突出社会效益而忽视企业对于长期持续获取经济效益的诉求,一味的政府补贴并不能达成这一诉求。同时,政府虽然可以把控市场准入门槛,却无法做到后续的监督到位。可见,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已不能改善这一工程的发展现状。只有在各利益主体诉求得到满足,且各利益主体的诉求有效统一、协调发展、有序运营才能够真正促进这一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际是发展模式的问题。要改善当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现状,就需要基于市场发展环境,综合多方利益诉求,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各利益主体关系协调的发展模式。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的市场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居住人口约为6.7亿人,占总人口数量的50.32%,但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不到15%。同时,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消费品市场自2002年开始全面进入“供过于求”的供求态势。但工业品的大规模生产与消费分散的农村市场之间存在着生产与流通、消费与流通的矛盾。随着城市流通体系的不断健全与饱和,以及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涨将带来的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基于农村市场环境,挖掘农村消费需求势在必行。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已告别自然经济状态,农村流通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多元、流通规模扩逐步扩大、多种交易形式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但是,农村商品流通仍然面临如下市场发展环境:

农村消费水平尚低且消费结构处于逐步升级中。受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低、支出预期高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还是以一般性消费为主,衣食、居住消费等占的比重较大。从消费结构来看,近年来农民消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由满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转变;二是由重食物消费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服务消费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农民消费观念的积极转变与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三是由自主性与市场化结合消费向更高的市场化消费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消费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农村流通主体总体上弱小且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大多是个体运销户和经纪人,产供销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市场主体之间缺乏分工协作,流通效率低下。农村个体工商户各自为战,仅限于在市场终端从事一买一卖,难以适应农民的需求。这种个体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和流通方式,严重地弱化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村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且我国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夫妻店、食杂店仍然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农村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滞后,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平均每个乡镇仅1.5个(王荣华,2011)。

低价是主要的竞争手段且产品同质化严重。据调查,农村零售市场中消费者对超市、杂货店、集贸市场、专业店等业态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主要是价格因素,远远高于选址布局、商品组合等因素。这促使制造企业、经销商以低价作为主要的营销策略。同时,农村消费市场上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对于所消费的产品质量认识不足。在低价竞争之下,高质量产品由于价值被低估而逐步退出,低质量和假冒伪劣产品则逐渐充斥农村市场(刘玉萍等,2008)。

流通环节过多,渠道不畅,消费成本高昂。农村流通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流通环节过多。日用消费品从工厂到农村的市场终端,中间要经过几级,价格层层加码,这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不可避免地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虽然目前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仅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极不平衡,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在农村还远未普及。

流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村的商业网点不足,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农村露天市场、马路市场还比较多,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环境。随着农村国合商业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受到严重冲击,农村商业网络更加支离破碎,流通设施功能荒废。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流通信息设施简陋,网络利用率低,传递渠道有限,信息传递滞后,通过电子商务等方式交易的商品还很少。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消费水平低、流通组织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低、流通渠道不畅且成本高昂,以及流通基础设施不健全,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农村消费“不实惠、不安全、不便利”等系列问题。因此,要促进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就需要紧跟农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建立完善的农村流通组织,打通各个流通环节,并不断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系统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运作机制。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模式分析

(一)发展主体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看,其需要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同时要兼顾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主导,虽然能够在培育阶段得到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但是并不能形成长期的持续发展机制。同时,目前我国流通业本身集中度不高,农村流通主体更为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进行资金、政策支持将无的放矢,最终必然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无效率的结果。

其次,从流通企业来看,流通企业既希望获得政府支持,也希望能够有效满足农村消费需求,占据农村市场并获得长期持续的发展潜力。因此,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更具有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的动力,也是衔接各方利益主体的关键环节。但是,当前我国流通主体分散,发展农村商品流通需要在商品采购、店铺管理、商品配送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经验与实力,才能够承担政府对于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的期望,并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因此,具有一定规模,在连锁经营、商品配送、店铺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积累的企业才能成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主体。

此外,从其他相关企业来看,这些企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流通企业进行农村商品流通的派生,对于农村商品流通不能产生直接引导作用,因而不宜成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主体。

因此,大中型流通企业将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主体,政府进行政策支持与引导,培育流通企业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发展能力,其他相关企业则进行各项支持以提升流通企业改造、建设、运营农村流通体系的效率,从而共同推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健康发展,满足农村消费市场需求。

(二)市场切入与发展路径

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存在差异,而农村人口规模大、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高,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地区更具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基础。因此,在全国范围内,需要综合各地区需求与发展基础,进行评估,选择需求量大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地区作为切入点,进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建设,同时完善其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由点及面的区域拓展(戴林莉等,2007)。

其次,从城、镇、村的渗透层次来看,由于目前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商品配送成本高,且在价格这一农民最为关注的要素上并不比农家店更具优势。而对农民外购习惯的调研也表明,外购已经成为当前农民满足自身消费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在酒、食品、烟等方面外购比重较大。同时,我们对农村居民选择村级店与乡镇店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农民选择村级店主要原因在于方便,而选择乡镇店主要原因是品类多、质量好。而在我国较多地区农民家庭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普及率达到了90%以上的现实情况下,农民外购的频率与数量均处于上升趋势,乡镇店将是满足农民消费的重要流通节点(姬庆雪,2008)。

因此,在现实情况下,城市商品流通体系相对完善,乡镇流通体系处于在建中,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严重缺乏,而农民外购趋势增强,选择以乡镇为切入点,随着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而向农村渗透(吴小丁等,2008)。

(三)拓展模式

随着城乡商品流通体系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培育出了规模相对较大的地区性流通企业,同时也形成大量散落在各乡镇、村头巷尾的农家店。地区性流通企业了解地区现状,并具有完善的供货体系与管理体系,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推广具有突出优势(李芬儒等,2007)。流通企业拓展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模式有三种:其一为直营;其二为收编农家店;其三为混合模式。直营店管理难度较小,但是投资规模大;收编农家店投资小,但管理难度较大。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各地可根据流通企业与农家店实际情况进行直营与收编农家店的混合模式。而为了促成其规模的进一步扩张,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规范,促使农家店向规范化管理体系转变,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为了保证商品的高效供给,流通企业需要基于地区实际建立商品配送体系,确保商品及时配送与供给,进而保证整个流通体系的快速、高效运转。

(四)盈利模式

在业务拓展的模式,“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确保流通企业在政府向其“输血”的同时,完善其“造血”功能(李芬儒等,2007),打造企业长期持续发展动力,并形成一个消费经营利益共同体(张武康,2007)。对相关成功企业与地区发展实践的调研与总结表明:成本节约、品牌打造、城乡差异化经营等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主体寻求其利润的源泉。

首先,成本节约上,快速占据乡镇市场,并寻求租金、人力成本、网络建设与配送成本的降低;同时,积极向源头采购等方向拓展,确保采购成本与周转环节的节约。其次,精心培育企业品牌,积极进行农民消费的教育与引导,加深农民加深对产品、质量、价格等的准确认识,建立与农民之间的良好关系,进而提升农民对企业的认知度。同时,在店铺形象、销售服务上加大力度,在带动消费的同时提升客户忠诚度。同时,细致调研城乡消费需求的差异,针对性的进行商品供给。通过持续的调研,关注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与特征,满足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需求,为农民提供便利的同时,确立企业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地位。

因此,“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需要依托政府支持与引导,以大中型流通企业为主体带动多方力量参与、以乡镇为切入点逐步向农村渗透、以直营与收编农家店的混合模式、以企业自盈利替代政府“补血”作为发展模式。在发展主体明确,拓展模式与盈利模式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取得快速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农村消费存在的种种矛盾,改善农村商品流通现状,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和民.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满足农民消费需求—对淅川、西峡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情况的考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4)

2.王晓彦,吴小丁.农村分散市场直接配送的密度边界研究.中国零售研究,2009(11)

3.许铭仁.关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研究综述.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8)

4.王荣华.构建农村消费安全保障体系的理性思考.中国流通经济,2011(9)

5.刘玉萍,郭郡郡,胡碧玉.“万村千乡”的推广难题及其解决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0)

6.戴林莉,李光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赋予乡级店二级配送功能的构想.农村经济,2007(12)

7.姬庆雪.农村居民外购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2008

8.吴小丁,王晓彦.“万村千乡”龙头企业全面亏损的政策思考—吉林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调研报告.流通研究,2008(2)

9.李芬儒,李东.建设农村连锁零售业态的途径—兼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经济论坛,2007(10)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精神文明;意义;途径

一、旅游的形成与内涵

1.乡村旅游的形成

乡村旅游活动同所有旅游活动产生一样,就旅游者个体条件看,必具备金钱、闲暇时间和动机三方面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经济收入增加,劳动工时的缩短,相应时闲暇时间延长,这些为外出旅游提供金钱和时间的保障。就旅游动机而言,城市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高竞争的工作,加上城市的喧嚣、人口的拥挤、环境的恶化……这一切压迫者现代人的神经,促使人们外出旅游动机的产生,去放松疲惫的身心,去寻找一片不同于城市的“净土”。广大的乡村地区具有不同于城市的独特的旅游景观:山川岗坳、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插秧、拾穗、牧牛、养鸡,古朴的农耕情调以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炊烟缭绕,雄鸡报晓的宁静舒缓的生活节奏等等,真正迎合了城市人群的需要,进而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追朔到上个世纪中期,在我国起步较晚。在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98华夏城乡游”旨在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借助于这一东风,乡村旅游才真正得以发展。

2.乡村旅游的内涵

对于乡村旅游者以旅游业的新成员,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但目前尚不统一。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一书中对乡村旅游的定义为:旅游者摘乡村旅游或其附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的活动。我国学者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

1.我国农村精神文明现状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在历史传统及农村的社会现实影响制约下,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是弱项,存在的突出问题:

⑴闲暇时间利用效率不高,打牌、现象突出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导致农村居民一年中农忙、农闲时间相对集中。农村常用“农忙忙死人,农闲闲出病”来描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地方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的闲暇时间会相应增加,进而导致季节性闲置劳动力增加。

⑵科学文化素质低,封建迷信有所抬头

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与城市相比相对落后,国家培养的大学生又很少走向农村,在农村劳动力种,文盲、半文盲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因而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不热切,甚至有些地方出现“文化荒漠化”现象,位愚昧的封建迷信传播大开绿灯。从目前看,以求医问药、丧失活动为主的封建迷信活动有抬头的趋势,在有些地方已较为普遍。

⑶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膨胀

改革开放,部分农民手拜金主义影响,金钱至上,认钱不认人,使纯朴的邻里乡情淡化甚至丧失,甚至为了增加经济收入,竟以损害当地动植物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另外农民日常的各种活动紧紧围绕着小家庭转,小农意识较强,“各扫门前雪”,个人之间的相互团结协作精神弱化,凝聚力下降,对国家、集体的事漠不关心。,

⑷对农村失去信心,劳动力流失严重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条件较差,人居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同时农村在教育、文化、医疗、娱乐等方面均不如城市。这一切使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对农村失去信心,认为农村“无英雄用武之地”,大量向城市流动。立足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的思想淡漠,这也极大地影响、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2.乡村旅游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也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就在于此。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不但有其经济功能,而且还有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它的各项功能对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1)乡村旅游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农村贫穷落后的经济状况制约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可靠的经济障,要想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同水中花、镜中月,缺少坚实的基础,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产生“旅游扶贫”的功效。由于乡村旅游正迎合了城市居民的需求,所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事、看农家景”成为城市居民的旅游时尚,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中都产生直接的消费,而且这种消费是一种顾客走向“产品”的就地消费。因而以当地农民为主体参与开发的旅游活动,会直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另外,旅游业是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产业,据统计旅游业收入一元,可带动相关产业4.3元的收入。因此在乡村旅游业的带动下,可盘活当地的经济,改变现在农村精神文明建存在的无钱难办事,无钱不办事的尴尬。

(2)发展乡村旅游可增加农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关联带动性很强,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测算,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行业有24个,间接相关的行业有124个,能吸引大量劳动力就业。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所以发展乡村旅游能很好的解决农村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无所事事地问题。同时能增加当地农村的吸引力,改变劳动力外流,中青年农民对乡村本土的“嫌弃”现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发展乡村旅游可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从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来看,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实际上是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一个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地区受到城市旅游者的文化影响较大,“城市人”给乡村旅游地带来了“示范效应”,城市旅游者的文化观念、文化水平与素质、娱乐方式等极大地感染和鼓舞着乡村旅游地的人群,进而促使他们自觉提高文化素质,摆脱不良的生活习俗。另外,随着乡村旅游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农民要从各种渠道包括互联网上获取知识,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来开展行之有效的特色旅游促销活动。再有为了搞特色旅游,在旅游开发中农民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饲养技术,来实现科学种养,这种农民求富上进的思想,会激发他们自觉学习文化知识,进而带动和促进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

2发展乡村旅游可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改善、美化农村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对“村容整洁”这一农村精神文明特征有积极的影响。旅游活动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的活动。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卫生、美化状况要求很高,而现实是农村的人居环境与城市有很大的差别,具有“脏、乱、差”的特征。所以为了发展乡村旅游业,为了吸引游客,农民对自身环境的卫生与美化意识会逐渐增强,由最初的漠不关心到被动关注再到主动保护和建议并自觉担当环保义务宣传员,最终促使乡村形成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的文明新村,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当地精神文明建设锦上添花。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

1.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地是游客的暂时停留地,而对当地农民来说,却是他们长期生活、活动的场所,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避免开发过大,盲目跟风,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果,直接损害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利益。应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切实以农民利益为根本点和出发点,在开发过程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的统一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

2.创特色旅游,保护本土文化

旅游活动能否快速良性发展,关键取决于开发的旅游产品是否具有独特性,有了独特性就有了吸引力。乡村旅游内容丰富,所以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防止标准化,“千村一面”的状况出现。应认真分析旅游地乡村的发展历史、独特文化、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从中挖掘整理出独具特色的旅游活动内容,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品牌旅游产品,既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保护弘扬了本土文化。

3.准确定位客源对象,培植旅游市场

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根据自身旅游产品的特点,找准目标客源城市,并对目标客源进行特征和需求的细分,提高满足游客需要的能力。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旅游市场逐步扩大,稳步发展。

4.加大投入,实现乡村旅游规模化、产业化

旅游活动综合性较强,除了开发旅游产品以外,还要筹措资金,完善相关设施的修建,尤其是乡村存在的交通难、通信难、入厕难问题。大力发展旅游六要素相互配合的项目,扩大产业链条,提高本地旅游活动的综合接待能力,使乡村旅游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5.注重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优质的服务就是无声的宣传,要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市场,就必须提高接待整体水平,注重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如:加强文化知识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和旅游服务规范;熟悉旅游业务;加强对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民情地培训等。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尹振华.开发我国乡村旅游的新思路[J].旅游学刊,2004,(5):56-58.

[2]方宇惟.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与发展[J].甘肃农业,2006,(2):77-79.

[3]盛正发.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乡村旅游[J].商场现代化,2006,(2):46-48.

[4]郑明群等.农村居民闲暇生活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4,(1):15-17.

[5]曾祥国.当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06,(2):42-44.

乡村农业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南阳;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指出“十三五”时期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因此,对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南阳市而言,在加快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村就业岗位,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实施精扶贫,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前提下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推动南阳城乡发展和建设美丽南阳,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南阳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开展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研究则显得十分必要。

1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通过查阅统计年鉴、网络报刊和有关文献,以及在内乡、西峡、淅川、卧龙区和宛城区等乡镇实地走访调查,收集分析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南阳市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大,旅游资源开发起步较快,这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1.1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南阳三面环山,海拔高度在72.2~2212.5m之间,立体气候明显,全市90%以上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丹江库区水质更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3%以上,位居河南省之首。自然景观有以丹江水库景区等为重点的伏牛山旅游区,桐柏淮源旅游景区,富含历史底蕴的卧龙岗和麒麟岗以及独山等;人文旅游资源有以淅川县境内楚都丹阳故址龙城,以“科圣”张衡墓园和故里、“医圣”张仲景的墓地和祠堂、诸葛亮躬耕地的武侯祠、南阳汉画馆等为主的汉文化系列,以南阳府衙和内乡县衙、社旗山陕会馆、淅川荆紫关古街道、香严寺等为主的古建筑系列。南阳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有桐柏县的神话,内乡县的宣讲圣谕等;民间美术有方城石猴,唐河城郊剪纸;民间音乐有南阳市板头曲,丹江号子等;民间舞蹈有南召县的云彩灯,内乡县竹马舞等;戏曲曲艺有内乡县的宛梆,桐柏县的皮影戏,南阳市三弦书等;传统竞技有社旗县陌陂乡九宫八卦阵,宛城区舞狮竞技等;民间手工技艺有镇平玉雕工艺,镇平手工丝毯工艺等;民间杂技有新野猴艺,西峡县丁河镇的丁河高台等;民俗文化有桐柏县的婚礼习俗,内乡县衙的岁时节令“打春牛”,南阳市的医圣张仲景祭祀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热情好客的民俗民风,是乡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1.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在国务院、省市政策大力扶持下,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建设步伐较快,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升。全市已初步培育出特色旅游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30多个,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300多家,如西峡、内乡、淅川等地已有农家乐200余家,依托自然风光和良好的气候环境,开展“农家乐”型旅游休闲服务。乡村旅游村和生态园蓬勃发展,西峡县化山村、东坪村,卧龙区达士营村,新野县津湾村4家单位为全市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宛城区卢园、豫花园,卧龙区月季博览园,镇平县中原荷花博览园,南召县玉兰生态观光园、宝天生态园6家单位为全市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园区。1.3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栾西、周南高速公路和郑万高铁即将建成通车,焦柳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跨东西,G311、G312、G207、G209等国道和S59、S98、S103、S231等省道分别从南阳境内穿过,南阳姜营机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区仅东南10km,全市已构成立体型交通网络。南阳市大部分的乡村距县城都在一小时车程内,距南阳市区在2小时左右。乡村旅游的客户群主要是大都市生活人群,尤其是临近省市的都市居民,便利的交通将为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充足条件,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1.4乡村旅游功能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南阳市各市县均发展了不同档次农家乐和度假村,景区景点的水、电、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能够基本满足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应停车场、公共卫生间、休闲娱乐场所等一应俱全,旅游接待能力增强。如西峡双龙镇化山村已建成各类农家宾馆近200家,年平均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全村建成了“龙潭山庄”、“伏牛山庄”、“龙河山庄”等五大旅游接待宾馆群,初步形成了古典田园和西欧风情等风格,可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体验服务上,建设了猕猴桃精品果园,依据四季节令特点,建设油菜园、西瓜园、玉米园、甘蔗园,供游客观光采摘、体验农业生产的快乐。1.5乡村旅游宣传不断扩大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市县各级旅游宣传等部门充分利用“两节一会”、农运会等大型节会活动及南水北调水源地这一优势,依据自身乡村旅游特色,精心策划和包装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活动,编写乡村旅游宣传资料,借助国家、省市新闻媒体、信息网站全方位展开宣传,打响了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如镇平县中原荷花博览园、卧龙区月季博览园、西峡华山村和东坪村、新野县津湾村碧海银滩桃花园。通过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同乡会及艺术团等文学艺术团体,构筑多形式多层次旅游宣传平台,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平台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进行产品推介,并为游客提供乡村旅游及相关纪念产品和餐饮住宿等网上预订等服务。

2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到位,内涵不足目前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上,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现有的农家乐、生态园及休闲农庄,基本上都是农户借助自己家的优势和基础条件,自发的发展起来的,乡镇政府和旅游职能部门缺乏强有力的引导和指导,在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生产经营中,忽视了乡土性和自身特色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盲目引进都市化的旅游产品形式,盲目建设现代化的娱乐设施,致使以农家乐和休闲农庄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出现了趋同化,基本上都是吃农家饭、采摘、垂钓、打牌、KtV等形式,缺乏特色。2.2规划不足,缺乏整体性目前,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目前还处在散乱状态,除少数乡镇外尚缺乏科学规划,乡村旅馆尚未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外界知晓率并不高。在交通、网络、休闲娱乐、教育体验等方面配套设施和服务还不能满足旅客需求,亟需加强和改善。另外由于缺乏规划和整体性,出现了无序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缺乏稳定、符合经济规律的旅游市场,不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3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基础条件滞后旅游交通状况不好,交通连接度不高,网络覆盖度不足,医疗卫生服务不足,尤其是在乡镇结合处、山区。农户周围的环境状况较差,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较为落后,饭店、旅馆、公共卫生间不足,服务配套设施不全,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游客对安全、舒适、卫生等基本的旅游消费需求,更不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游客的需求,接待能力较差。2.4发展投入不到位,资金不足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前期投入相对经营者而言较高,短期收益不高,消费市场有限,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资金不足,有意经营者缺乏启动资金,已发展的经营者无力壮大规模、提升品质、拓展市场,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南阳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5旅游专业人才匮乏当前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经营者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专业性不强,缺乏长远发展意识,尚有不少小农意识。南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缺少规划、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人才,另外旅游主管部门缺少专业技术干部,指导能力不强。2.6宣传不到位,市场影响不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户群是城市居民,尤其是临近省市县的城市居民,然而目前南阳市乡村旅游宣传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规划和宣传特色,很多乡镇乡村旅游项目甚至在南阳市县都未打响知名度。宣传手段上尚过于依赖报纸和电视媒介,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没有很好的把传统和现代宣传手段相结合,宣传效果不佳。

3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

3.1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立足特色,突出内涵,走文化品牌之路,以民俗特色文化提升乡村旅游含金量。以乡土文化含量高、游客参与性强的多样化旅游产品来满足游客体验需求。走自然风光文化、饮食文化、旅游纪念品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之路。注重搜集民间传说、历史文化、饮食文化背景等资料,重视游客的精神享受,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依托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原生态古村落和村寨等人文资源,猴戏、庙会、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民俗风情体验、观光体验等乡村旅游,培育一批休闲度假型特色旅游产品;结合自身特点发展观光农业园、农业公园、教育农业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等,针对当前老龄化现象,发展养生养老特色生态园。3.2整合市场资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依托南阳市各县周边大中城市、著名景区、过境高速公路,构筑大旅游圈。整合各乡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制定相应政策,统一管理及对外宣传。结合传统和现代宣传手段,增强宣传效果,坚持利用大型节会宣传南阳市乡村旅游,加强立体广告宣传,在客源市场的大中城市、机场、高速公路干线,设立广告牌;利用名人效应,邀请文化艺术名家,采用编唱歌曲、创作文学影视作品、开展摄影比赛、制作写生画册,借名造势,提高南阳各县乡村旅游知名度。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平台等把南阳乡村旅游产品,方便快捷地传递给市场和消费者。借鉴湖南张家界、河南焦作云台山运作模式,通过主办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申报主办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登山、山地自行车、山地摩托车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提高景区和旅游知名度。3.3积极筹集资金,为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提供保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和社会融资力度,多渠道引进和筹集旅游开发资金,同时制定配套政策和相关产业政策,对旅游业投资者在税收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投资者见效益。3.4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有计划的组织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更新观念,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农村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以定向委培、引导培养等多种形式,培养中、高级乡村旅游经纪人才。招录旅游专业毕业的专业人才,加强队伍建设。引进旅游规划、管理、策划等方面的人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与发展乡村旅游密切相关的厨师、民俗礼仪人员及讲解人员(导游),培养和造就一批本土实用型人才,为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3.5规范管理,加强服务规定乡村旅馆、旅游村评定标准,实行星级评定,加强奖惩举措,激励乡村旅游经营者良性竞争,促进发展。要求乡村旅馆对照标准搞好配套设施,保持室内外环境干净卫生。卫生部门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设立乡村卫生室,方便游客和群众就医。各乡镇、村成立管委会统一管理治安、卫生、公共秩序等,有效保证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旅游管理、工商等部门规范收费标准,指导乡村旅馆制定和完善服务质量等级标准,定期开展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加强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设立“黑名单”,明确经营者、顾客的职责和义务,有效防止和处理好重大疾病、突发性事件。总之,目前南阳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实践探索上还处于模仿状态,缺乏对目标市场的调研和科学规划,同国外及发达城市相比,创新理念不足,特色不够鲜明,未能探索出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模式,今后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南阳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和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以精准定位旅游消费市场为导向,突出乡土特色,按照现代服务理念,打造南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eB/oL].

[2]周金波.郑州都市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2.

[3]秦娟.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