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十篇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十篇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2:55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乡村工业;改革开放;历史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工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模式,使中国走上一条独特的国家主导的城市工业化与农民兴起的乡村工业化双翼腾飞的道路。本文回顾了乡村工业发展的运行轨迹,分析了乡村工业对农村经济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总结了乡村工业三十年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乡村工业三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工业起步阶段(1978—1984年)

这一阶段,乡村工业在组织形式上仍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社队企业,但发展的要素条件与政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首先,从要素条件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效率,这种诱致性制度变迁促进了农业产值快速增长,从而促进了农业剩余的积累和劳动力优势的发挥。其次,从政策环境看,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使乡村工业生存的“夹缝”有所拓宽。一方面,国家对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了多次调整,增加了农民剩余资金的积累;另一方面,国家放宽了对农村非农产业的限制,并在信贷和税收方面对新开办的社队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各种有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全国社队企业在这一期间以年均15.2%的速度快速发展,其产值由385亿元增加到1035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9.1%上升到14.7%。

(二)乡村工业迅速崛起争治理整顿阶段(19m-1992年)

这一阶段,乡村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有了更大的变化。农村改革的深入使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农民个体收入水平及储蓄规模迅速上升,并因此具备了一定的投资能力。尤其是体制的撤销,给农民自主创业提供了日益宽松的制度环境。乡村工业组织形式的突出变化是农民个体及个体基础上的私营企业有了快速发展。同时,国家政策鼓励乡村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内引外联,拓宽了乡村工业的发展经营空间。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策的不断调整,使乡村工业在1984—1988年间呈现出“异军突起”发展态势。企业数量由606.5万个迅速增加到1888.2万个,年均增加69.6%;企业总产值由1709.9亿元增加到6495.7亿元,年均增加44.9%。尽管后来由于“双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明显放慢,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期间乡村工业仍保持了平均每年34.4%的递增速度。

(三)乡村工业飞跃和结构调整阶段(1992—2001年)

这一阶段,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确认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推进到了新的阶段,而且为乡村工业的再次飞跃提供了条件。在这一阶段,乡村工业组织形式变化的特征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以“温州模式”为典型的家庭或家族企业逐步向股份合作制自然演进,而以“苏南模式”为典型的乡镇企业也走上了改制之路。在此期间,国家针对乡村工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制度变迁与政策引导进一步带动了乡村工业的飞跃。在1992至1997年间,乡村企业增长的许多指标,如上缴税收、利润总额、出口创汇、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等,年增长率均在50%以上。

(四)乡村工业平稳发展阶段(2001—2008年)

这一阶段,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思路的提出,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乡村工业拓展了发展空间。乡村工业的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从世界市场看,中国加入wto以后,乡村工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从产业布局看,通过自然演进和政府引导等不同途径,为城市大工业配套和与农产品深加工衔接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到2007年底,全国乡村企业各类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达5600余个;从企业组织规模与实力看,一些耗能高、污染大、效率低的乡村小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涌现一大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营的大中型乡村企业。到2008年8月,全国乡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3.8万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乡镇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4.2%。这些企业整体素质好、创新能力强,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部级或省级名牌产品,它们对乡村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支撑和带动作用。

二、乡村工业三十年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历史贡献

(一)经济增长的许多数量指标表明,乡村工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乡村工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看,在1978年至2006年间,乡村企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由5.7%提高到27.5%。其中,乡村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社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0%提高到44.8%。从乡村工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看,1978年至2006年间,乡村工业的从业人员由2827万增加到14680万,乡村工业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8.4%提高到50.8%。这些指标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工业的整体平均情况。到2007年底,全国乡村企业的增加值突破68000亿元,年增长率达14.1%,产销率达95%以上,从业人员总数突破1.5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40%均来自乡村企业。事实表明,乡村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济结构趋向改善的状况表明,乡村工业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工业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农村长期形成的以种植业为主,尤其是“以粮为纲”的单一产业结构,延长了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条,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使整个国民经济长期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得到了矫正。20世纪50年代,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这种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在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轻工业产品的严重短缺,吃、穿、用等基本消费品供给不得不长期实行“票证经济”。为此,不得不在改革之后,尽快弥补轻工业滞后的断层。以发展轻工业为主的乡村工业便成为这一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乡村工业的发展有效地矫正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向重工业倾斜的扭曲,使产业结构更符合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而且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巨大落差得到有效缓冲。

(三)社会发展的各项综合指标表明,乡村工业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使轻工业产品市场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而且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乡村企业就业,也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货币收入及股金分红、承包和租赁所得,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成功地实现了农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多元,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79万。乡村工业已成为支持农民收入增长主要因素。同时,乡村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农村社会各个领域全面的文明进步。一方面,乡村工业发展为反哺农业积累了大量资金,增加了农业投入和农业技术设备,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乡村工业发展将工业文明注入农村,促进了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各项公共福利事业的全面发展。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造就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和新型农民,进而为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乡村工业三十年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经济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经济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也是乡村工业崛起和持续发展的“秘密武器”

乡村工业三十年的崛起和迅猛发展,验证了经济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即每个人作为“经济人”以最小的代价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经济主体的自由选择所带来的个人思想和活力的解放,是创造辉煌灿烂物质文明的根源所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最大的弊端就是通过城乡户籍壁垒、农产品统购统销和组织体系等一系列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抑制了这个最广大的民众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框架下的集体耕作制失败的教训在于,它既剥夺了农民个体退出农业的自由,又限制了他们流入非农产业的权利,使他们在惟一的经济组织中为了利益最大化只能选择最大限度的偷懒,由此造成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低下。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使广大农民从的桎梏下摆脱出来,获得了从事生产和经营的自,大大地解放了农民从事各种非农经济活动的自由,激发了农民被长期压抑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正是这种进取心和创造力,使农民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不等国家投资,不靠银行贷款,靠自有资金的积累,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开辟出一片生存空间。也正是这种进取心和创造力,使农民在求温饱奔小康的目标吸引下,不断地突破和创新,不仅创造了乡村工业数量增长的奇迹,而且为国民经济的结构优化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事实告诉人们,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整个中华民族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这一事业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大多数国民的积极参与,而乡村工业化恰是使包括数亿农民在内的大多数国民参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保护农民个体的产权主体地位,以此保护数亿农民主动参与乡村工业化的积极性,是推动乡村工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推进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二)国家政策的鼓励与限制,是推动或约束乡村工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历程,有力地印证了政府政策与经济效率的关联性。从乡村工业发展阶梯式的周期性波动看,每一个周期的上升与平缓的变动都与国家政策的倾斜变化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乡村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飞跃或停顿都直接取决于国家政策所赋予的空间。从国家政策行为的推动作用看,第一阶段的起步,得益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举措和对农村包产到户的肯定;第二阶段的崛起,得益于一系列放宽搞活的政策及制度的解体和城市体制改革的开始;第三阶段的飞跃,得益于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第四个阶段的稳步发展,得益于科学发展和新型工业化思路的提出,尤其加入wto后与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方位接轨。从国家政策的限制作用看,乡村工业在1983年的增幅下降,与改革之初人们对社队企业的认识不统一,进而导致国家政策的摇摆,甚至有些地区对乡村企业采用简单的关停直接相关;1989—1991年间乡村工业的三年徘徊,与国家在治理整顿的形势下减少了对乡村工业的优惠政策密切相关;1999—2001年间乡村企业低迷爬坡的局面,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家的金融、信贷政策支持不足相关。可见,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对乡村工业长期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思想观念的解放,是乡村工业保持旺盛生机与活力的先决条件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2

摘要:笔者旨在分析中国乡村工业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关联性,以增强对制度变迁因素重要性的认识。文章回顾了中国乡村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分析了廉价劳动力资源、农业剩余积累和市场环境等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制度变迁对中国乡村工业增长与发展的根本性作用,为中国乡村工业化乃至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可选择的路径。

关键词:中国,乡村工业,农业剩余

一、乡村工业发展的奇迹

当今中国的乡村工业是由无数的乡镇、村组、农民联户或农户个体所兴办的乡村企业组成的。它的前身是1984年以前体制下的社队企业,随着体制的解体和家庭经营体制的确立,社队企业相应更名为乡镇企业。尽管经过20几年的演变,乡镇企业中已经很少有真正属于乡镇一级政府所有的企业,其中90%以上实为农村分布在村组以下的个体工商业户或私营企业,但人们还是将其约定俗成称之为“乡镇企业”,其实称之为“乡村企业”更为贴切。中国的乡村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的迅猛发展是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工业化特殊的发展模式。发展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农业在经济中的份额逐渐被工业替代,社会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工业化这一历史过程需要有大多数国民的参与。然而回溯历史,从20世纪50-80年代,传统的工业化战略及其内生的城乡二元体制,衍生出城乡户籍壁垒制度、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却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一方面,政府将手中掌握的大部分资源有计划地集中配置在大中城市以建立城市工业体系,并由此促进了大中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而另一方面,农业发展不仅得不到外部支持,反而成为被动为城市工业提供农业剩余的部门,由此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迟缓和农业的衰退,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种制度安排虽然促进了中国工业体系和城市现代经济部门的形成,促进了国家综合国力在总体上的提升,但却造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和刚性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构成了中国持续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瓶颈。令世人包括农民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是,乡村工业在近二十几年的迅猛崛起,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模式,使中国农民找到了一条参与工业化的现实途径,这一以成千上万农民为主体所做出的自发的制度改变,被人们誉为继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壮举。

第一,从数量增长方面看,乡村工业已经成为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以及国家税收增长的主要力量。统计资料表明,从1978—1997年这段时间里,乡村企业的数量从150万户增加到2020万户。乡村企业创造的产值在整个农村总产值中的比重则上升的更为迅速,1978年乡村企业创造的产值仅占农村总产值的24%,到了1997年,这一比重就上升到了79%。1978年乡村企业产值只占国内工业部门总产值的9%,大约20年后,1997年这一比重达到58%。乡村企业的总产值从1000亿元上升到10000亿元人民币仅用了7年时间,而全国社会总产值从1000亿元上升到10000亿元人民币却经历了31年时间。1985-1990年,第二和第三次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量为7090.9亿元,其中乡村企业提供的增量为2134.4亿元,其贡献率为30.1%,而1990—1994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2051.1亿元和11864.4亿元,乡村企业的贡献率则提高到53.8%。从增长的贡献率及变动的态势中可以看出,乡村工业以惊人的增长速度不仅成为农业社会总产值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具有份额继续提高的态势,而且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整体持续增长的一个主要推动力量。乡村工业发展的贡献还表现在它已经成为国家税收增量的主要来源。1985—1990年,国家税收净增773.2亿元,其中乡村企业净增166.9亿元,占全国税收净增的21.6%;1990—1994年,国家税收净增2042.1亿元,其中乡村企业净增803.59亿元,占全国税收净增的39.4%。事实上,乡村企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上缴给国家的直接税收上,它还是中国制度外非规范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具典型调查表明,各种筹资、摊派、收费、捐款等名目繁多的制度外财政收入,约1/3--2/3来自于乡村企业。需要指出的是,乡村企业的税收增长和国有企业不同,它是在必须按市价购买生产要素,并且得不到国家亏损补贴和低息贷款前提下的净增长。进入21世纪以后,乡村工业依然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到2005年底,全国乡村企业的增加值突破4600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半,年平均增长11.5%。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村工业。

第二,从结构改善方面看,乡村工业发展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转换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在前苏联令世界瞩目的工业化成就诱导下,中国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这种工业化模式力图在经济高度封闭条件下,以自力更生依靠内部积累的方式赶超世界先进国家,尽快建立一个以重工业为依托、门

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因此,中国工业化一经起步就有向重工业倾斜的趋势。从1978年前“一五”至“五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的部门构成看,基本建设总投资近一半都被用于重工业建设,而用于轻工业的不足6%,由此导致了轻工业产品的严重不足。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农业大国,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显然是与其资源禀赋条件不相符的,从而违背了产业选择的比较优势。为此,在改革之初,中国面临的历史性任务就是扭转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畸形产业结构,尽快弥补轻工业的断层,尽快将滞留在农业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释放出来并予以吸收。然而,许多国际国内的经验证明,产业成长存在着不可逆规律,当重工业一旦超过了轻工业就很难有回归趋势。为此,迫切需要在原有产业格局系统之外,形成新的发展主体,以承担消除结构缺陷的任务。令人惊奇的是,以轻工业为主体的乡村工业异军突起,天然地成为这一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据统计,在1980—1988年期间,全国轻工业产品市场供给能力增加的份额中,乡村工业的贡献率占32%。1988年主要消费品产量中,乡村工业提供的电风扇供给量占全国的45.5%,丝织品占68.7%,呢绒占52.1%。同时,劳动密集型的乡村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就业,全国农村在乡村企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左右,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左右。2000年以来,乡村企业就业人数年平均增加272.8万人,到2005年底,乡村企业职工总数达1.42亿人。乡村工业的发展使中国产业结构更符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为矫正产业结构扭曲和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从社会发展方面看,乡村工业发展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使轻工业产品市场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而且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乡村企业就业,也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货币收入以及股金分红、承包和租赁所得,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的主要途径。具统计,农民人均从乡村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2000年为760元,到2005年底达1100元。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促进了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一方面,乡村工业发展为反哺农业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增加了农业投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业技术设备,仅1978—1998年20年间,乡村工业用于补农建农的资金就达1000多亿元。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一贡献更加突出,仅2000--2005年期间,乡村企业支农补农及农村各项社会性支出累计达780亿元。另一方面,乡村工业发展将工业文明注入农村,促进了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和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打破了狭隘封闭的传统观念意识,现代科学知识和市场观念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造就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和新型农民。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缩小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乡村工业发展的因素

是什么因素促使乡村工业在短时期内迅速崛起,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发展势头呢?在解释促进乡村工业发展的因素时,许多学者遵循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从劳动力资源、资本积累以及市场环境等方面来展开分析,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认为,乡村工业之所以得以迅速增长,关键的就是它能够利用中国农村所具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并且由于长期的工业化战略及其制度安排的抑制,农村积聚了大量过剩的劳动力,而这些廉价的劳动力恰是乡村企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关资料显示,与城市中的国有企业相比,乡村企业消耗的劳动力更多,从1978—1996年间中国国有企业和乡村企业资本密集度的比较来看,在多数年份中,乡村企业中的工人人均净资本存量一直不到国有企业的20%,但就每1000元产出所雇佣的工人数目来说,乡村企业却是国有企业的好几倍。显然,乡村企业是以劳动密集为基本特征的,所以,乡村企业大多是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同时,由于乡村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是以大量的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机械操作为主,因此并不需要高素质劳动力,这使大量农村低文化素质的过剩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在大多数乡村企业中,既没有实行高水平技术的可能和条件,也缺乏接受高水平技术的入手,即使有些乡村企业需要一部分技术人才,在1984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启动并带动了相应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以后,多数乡村企业可以通过高薪、重奖、高福利等措施招聘引进。无疑,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是乡村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众所周知,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决不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现象,为什么在此之前,乡村工业没有能够利用这一优势快速发展呢?尽管乡村工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但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对企业的启动以及企业扩大所需的资金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乡村工业化是中国特有的,它不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工业化,因此,来自政府的财政扶持资金极少。在融资渠道方面,乡村企业向国

家银行的借贷十分有限。有关资料显示,在1993—1996年间,在乡村企业和国有企业获得的正规银行贷款总额中,乡村企业的贷款额仅占10%。可以说,乡村工业所需的资金主要源于农业剩余的积累。20世纪80年代农业产量和农村收入的超常规增长,为乡村工业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条件。具统计,从1978—1984年,全国粮食增产33.6%,棉花增产18&9%,油料增产128.2%,经济作物及其它农副产品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由于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货币形态的农业剩余也大幅度地增加,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118.3%,超过了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幅度。”增产的农产品和货币形态的农业剩余都掌握在农户手中,这些农业剩余一般通过四种渠道转化为乡村企业的投资:一是有条件的农户在增加消费之外将一部分农业剩余直接用于投资,兴办以个体农户为主体的户办企业;二是以乡村企业为主体通过集资的方式,将分散在农户的农业剩余用招工集资、本厂职工集资、社会招股集资等形式集中起来,作为乡村企业的铺底资金或扩大资金;三是通过农户储蓄存款的方式,将一部分农业剩余集中在农村信用社等金融组织,再由金融组织贷款支助乡村企业;四是以家族亲朋信任或农户之间合约为前提的民间借贷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乡村企业的资金需求。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于劳动密集型的乡村企业在融资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然,乡村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主要源于农业剩余的积累以及外商投资。问题在于,20世纪的80年代乃至于90年代以来,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大量农业剩余的产生呢?

乡村工业一经起步,就遇到了相对丰富的市场机会。由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实行向重工业倾斜的赶超型发展战略,造成了基本消费品的供给严重不足,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从基本食品到各类衣物等日用消费品实行低水平的定量票证供应。这种市场的极不饱和状态为乡村企业的起步阶段提供了非常充裕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1978—1982年间,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分别以年均5.8%和6.5%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1952—1977年3.0%和1.8%的增长速度。消费品市场短缺和居民购买力的迅速增长,为乡村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它们以低质廉价的产品迎合市场需求,进入到长期受到压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填补了由重工业导向型的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空缺。尤其重要的是,乡村工业从起步之日起就面对着市场竞争的环境。与国有企业不同,乡村企业的能源和原材料的供给只能从计划分配范围以外取得,它生产的产品也只能在计划渠道以外通过价格竞争去销售,职工没有铁饭碗,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就会被淘汰,乡村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比国有企业大得多,企业的预算约束相对硬化,对市场机制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可见,乡村企业不仅以自身的迅速发展冲击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制度,而且运用市场环境带来的机遇不断地发展壮大了自己。值得深思的是,消费晶短缺的年代长达30多年,乡村工业为什么在那个时期不能利用市场机遇,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丰富的市场机会又是怎样获得的呢?

三、制度变迁是根本性的因素

第一,从廉价劳动力优势方面看,传统制度的压抑和制度创新的解放是这一优势能否发挥的根本性因素。如上所述,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是乡村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并不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发生的,在此之前乡村工业并未利用这一优势快速发展。众所周知,由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多子多孙的生育偏好,加之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控制决策的重大失误,中国的人口以及相应的劳动力人口在巨大的基数上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尤其在农村,由于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有限性和农村现有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水平,养儿防老和对重体力劳动力的需求,使农民理性地选择尽可能多的生育子女。在人口超高速自然增长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双重作用下,农村积聚了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亿人左右。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制度下,在“以粮为纲”的农产品结构条件下,被僵化的生产队管理体制牢牢地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他们不仅没能成为乡村工业发展的劳动力优势资源,相反造成了农业自然资源的超重负荷,大量活劳动强制性追加投入,导致种植业边际效益递减。显然,在改革之前,农业内部已经蕴涵了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即将大量滞留在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从1978年开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从事生产和经营的自,大大解放了农民从事各种非农经济活动的人身自由,激发了农民被长期压抑的进取心和创造力。然而1984年以前制度尚未解体,各种阻碍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制度尚未拆除,城乡隔绝的经济体制与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制度,迫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在农村中寻找农业以外的新出路。国家在坚持既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城乡隔离政策的前提下,放宽了对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限

制,鼓励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乡村工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得以迅速崛起的。可见,改革之前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大量存在,但原有的制度框架既剥夺了他们退出农业的权利,也限制了他们流入非农产业的自由。改革之后家庭经营体制的确立使各种制度障碍逐渐被拆除,才使农村廉价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在乡村工业发展中得以发挥。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遵循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管理规范、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抓点带面,立足服务、打造品牌,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2.奋斗目标。通过3-5年的发展,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发展规模,逐步形资源、自然风光和乡村旅游“三位一体”的旅游格局,使乡村旅游成为我县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发展乡村旅游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的同时,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子,确保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2.坚持全面推广和示范引导相结合。建立示范点,重点扶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在示范点建设上,要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带动和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

3.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避免因盲目发展和低层次竞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在利用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的保护。

4.坚持把加强服务放在工作首位。树立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提升服务层次,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协调、规划、信息、促销和培训等服务工作,拓宽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三、工作重点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把发展乡村旅游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紧密协作,把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中,通盘考虑,齐抓共建。

1.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主管部门、各乡镇要深入调查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建立乡村旅游资源目录。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规划,编制好《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要体现乡村旅游点的布局、风格要求和服务规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文化含量,形成特色。

2.加强乡村旅游业行业管理。县旅游主管部门要制定《县乡村旅游管理办法》和《县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经营乡村旅游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产品提档升级,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品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3.抓好乡村旅游试点工作。在前两年发展的“农家乐”中选定3-5家作为示范点。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加强对示范点的指导,帮助规范服务,提升档次,使之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改善乡村旅游环境。要积极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环保、卫生等方面的项目资源,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和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彻底解决乡村脏、乱、差等问题,着力塑造乡村新风貌,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5.各司其职,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旅游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产品设置、旅游接待等各方面、各环节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宣传部门要积极配合,组织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指导和帮助制作广告宣传牌,拍摄电视风光片,编辑优美精致风光画册和制作宣传光盘,展示乡村的人文景观、农家情调,吸引游人的关注和向往。劳动部门要结合实施阳光工程,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对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管理知识、服务规范、当地民俗文化和乡土人情等方面的培训。文化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历史和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挖掘,使乡村旅游与当地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

四、扶持措施

1.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各乡镇、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土地、规划、建设、培训、宣传促销等方面予以支持。

2.在资金上给予扶持。鼓励部门、企业、个体户,以股份合作形式参与开发建设,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开发;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农家乐”农户的信贷扶持,提供优质服务;县财政从旅游发展基金中切块支持,实行以奖代补。

3.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倾斜。在农村沼气建设、乡村道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方面,向乡村旅游景点倾斜。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袁家村;实证研究

城乡一体化是西方从研究城市和乡村经济中提出的一种理论,是针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的一种城乡兼顾、城乡融合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市与乡村之间被人为地割裂其内在联系,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提出的,它主要体现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要求。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也是涉及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内容。

杨荣南(1997)提出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地域社会经济过程,是城市和乡村组成的区域及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在开放的环境中城乡交融发展促进城乡系统整体功能不断提高,是城乡复合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状态。冯雷(1999)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通过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克服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局面;城乡关系上既强调乡村服务城市,也重视城市服务农村,二者互相依存、互促互补;要促进城市和乡村全方位融合,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具有社会范围和行政区划,一般针对一座城市及其郊区。他进一步指出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一样化,也不是变城为乡或变乡为城。2003年陈雯总结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乡村的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进一步,她指出城乡一体化内涵包括体制一体、经济链接、社会趋同、空间融合。2007年周颖杰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相当发达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乡之间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市场和服务,最终达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不断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他还总结出城乡一体化的内容是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就业和社保制度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等六个方面。张强(2013)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从制度层面解决城乡发展上的差距问题、实现现代化和公平意义上的城市化。

由此看来,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和乡村以自身优势为主导、同时挖掘自身后发优势并利用对方优势、互补互利的动态发展过程,城市和乡村在二者构建的系统内依存、联系、协调发展,达到公平、共生、和谐目的,最终形成可持续的上升发展趋势。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在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中逐渐清晰。

关于城乡一体化理论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薛晴、霍有光(2010)认为亚当・斯密等早期经济(地理)学家和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及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都对城乡一体化的发源做出贡献。张永岳、陈承明(2011)认为城乡一体化理论来源于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德华1902年出版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的观点“城市和乡村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彭国昌(2014)提出城乡一体化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点,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己的城乡一体化理论。总而言之,他们都承认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并且都认为埃比尼泽・霍德华和刘易斯・芒福德的观点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此后的发展中,城乡一体化理论曾经一度出现偏离发展,但是最终融合为一体发展。这个理论经历了几番偏离发展后,重新回归城乡一体联系发展的道路。这要归功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贡献。理论上是地理学的贡献,以美国地理学家詹姆斯(prestonJames)的观点“自然界没有真正界限分明的区域存在;不能将人类的生存空间割裂为城市和乡村,它们是一个以多样性为基础的统一体”为主。实践上是各国重构城乡一体化社会的努力,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的实践。

冯雷(1997)总结出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实践有四种模式: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上海“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南模式。后来,我国实行新农村建设,从国家层面和政策上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最早由林毅夫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便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这也是解决城乡差距的一种需要,其最终目的是城乡一体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以农家乐、采摘园等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为主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农家乐以农村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来吸引城市游客和食客,在服务城市客户的同时也建设农村,通过实现农、工、商、服一体发展从而发展农村。

二、咸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咸阳地处关中,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下辖2区(秦都去、渭城区)、1市(兴平市)、10县。郭韵清、白永秀(2014)从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三个方面对2011年咸阳的11个市县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做了测算,得出三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最高,旬邑县最低。

郭韵清、白永秀指出城镇化水平和公路交通网密度决定各县(市)的城乡空间一体化水平的高低;咸阳各县(市)经济发展一体化水平差距较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亟待提高;城乡社会一体化方面,基础教育质量需要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需要改善。针对咸阳城乡社会一体发展方面,王珍(2012)调查发展咸阳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社会保障不均衡、城乡文化和医疗不均衡。而赵强社、陈遇春(2009)研究城乡统筹发展侧重城乡居民收入、城乡生活质量、城乡市场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四个方面,得出咸阳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城乡居民收入相差较远、城乡生活质量差异较大、城乡市场良莠不齐、城乡社会保障截然不同的结论。

总体而言,以上观点是从空间、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看待咸阳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实践领域咸阳市市委副书记乔军(2014)提出目前咸阳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着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发展机遇不对等、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三个不等式”现象。他还指出咸阳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要考虑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空间形态、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并充分重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内容。

实际上,咸阳市政府也很重视咸阳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咸阳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政府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广旬邑经验,并建设彬县一长武一旬邑和礼泉一乾县及武功示范区建设。之后的《咸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也提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为突破口,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2014年咸阳市的工作重点中就包括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等内容。

对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应怎样解决?关键是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好的发展模式,借鉴并推广这些发展模式。

三、咸阳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新兴模式的代表――袁家村

(一)袁家村的历史、发展及成就

袁家村位于关中平原唐昭陵山下,全村总面积800亩,距唐昭陵约10公里,距西安市约60公里。袁家村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附近有312国道、福银高速、陇海铁路,省内的107省道、关中大环线、礼泉旅游大道、唐昭陵旅游专线均从附近经过。袁家村交通便利,距西安城区1小时车程,咸阳城区半小时车程。袁家村现有村民64户、286人,320亩耕地。目前,袁家村是国家3a级景区,陕西乡村旅游示范村。

袁家村在上世纪70年代前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70年代村里因地制宜办起了砖瓦厂、白灰厂,为村子发展积累了资金,并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模范村。之后,于1984年成立水泥厂,并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1988年袁家村成立农工商总公司,统领水泥厂、硅铁厂、工贸公司等企业,1989年达到全国小康村的标准。1993年成立农工贸一体的集团企业――袁家村农工联合总公司,后改为礼泉县袁家村集团公司,下辖12个子公司,涉足农副产品加工、水泥生产、制药、旅游、影视等行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工、商、建、运、服全面发展。2007年投资1500万元,建成占地110亩的关中印象体验地和48家农家乐,集娱乐、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首选地。2007年底,袁家村总资产超过10亿元,固定资产2.5亿元。200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实现利税3466万元,上交国家税金6343万元。

自2007年袁家村建成关中印象体验地和农家乐后,其发展主要靠旅游业。2009年被陕西省命名为“陕西省一村一品农家乐旅游明星村”,2010年被陕西省环保厅授予“陕西省生态村”,2011年荣获“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称号,2012年荣登“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榜。同时,袁家村知名度及来袁家村旅游的人逐年上升,详见表2。2013年更为迅猛,仅国庆黄金周袁家村接待游客54.6万人次(堪比秦始皇陵兵马俑),旅游收入3276万元。2014年春节七天,袁家村共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仅2月3日接待12万人次(咸阳文物旅游局统计)。袁家村的综合旅游收入2011年为3600万元到2013年已过亿元。人均收入从2010年突破15000元,2011年人均收入超过20000元,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0元,这是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多。

(二)袁家村模式中“领头雁”的作用

领头雁作用在袁家村的发展中是双向体现的,即领头雁在袁家村的发展中具有两层作用,其一是袁家村自身的领头雁,即老书记郭俊禄为首的村领导,他们带领袁家村走向富裕;其二是袁家村这个领头雁,它在发展过程中对周边村庄的带动,并促使整个乡镇及县域经济的发展。

袁家村的巨大变化与村领导、村集体的开拓和创新密切相关。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7年以后,老书记和新书记一起抓住机遇、发展畜牧业、园林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业。最终,袁家村以明星旅游村的面貌呈现在游客面前,并被游客认可,成为游客最喜爱的乡村旅游景点。

袁家村有三次比较成功的转型,这得益于村领导的正确领导。第一次是顺利挽救农业,解决温饱;第二次是搞工业以支援农业,积累资金,走向富裕;第三次是搞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业,立足陕西,名震全国。这三次转型是三次飞跃、非常成功,袁家村一次又一次走向成功,靠的就是优秀的领头雁――袁家村的领导。从老书记郭裕禄到新书记郭占武,村里的领导秉着“当干部要先有德才有威”的理念领导袁家村,为群众无私奉献,不与民争利。

领头雁作用不仅体现在袁家村自身发展上,还体现在袁家村对周边村庄发展的带动上。

1.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

袁家村人口不足270人,全村共计有48家农家乐,一条民俗街。农家乐、民俗街作坊及酒吧共计200多户经营者,袁家村人自己经营只占一部分,很多是邻村、邻县过来的经营者。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研究生2014年对袁家村的问卷调研得出经营者主要来自本村和邻近村,店主来源中本村占17.74%、邻近村占61.39%、邻近县占6.45%、邻近市占9.68%、外省占4.84%。调研结果也显示店铺的店员来源主要是邻近村(72.73%)、本村(14.55%)、家人和朋友(12.73%)。据郭俊武介绍,袁家村民俗旅游辐射周围10公里内的村庄,至少解决周边10个村庄的村民就业问题,直接受益人超过2000人。

2.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当地群众都说袁家村是1个村带动10个村,200人带动10000人。自2007年来,袁家村对民俗街投资了上亿元,却不收经营户任何费用,没有房租、管理费、水费,电费也比较少。袁家村投人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受益的却是经营户。据柴晓涛(2013)总结,袁家村辐射周边山底村、东坪村、东周村、西周村、上古村、官厅村等9个村庄发展区域板块经济,支持带动了山底御杏生态观光园、花果氧吧东坪村等一批休闲农业示范村,它们互相推动、互相呼应,形成有机的乡村文化休闲旅游区。

3.提高了当地居民收入

袁家村的农家乐基本为本村人经营,农家乐平均年纯收入15万元,最高可达50万元(村长郭俊武估计)。不过,民俗街上经营户的收入已超过农家乐的收入(村长郭俊武估计)。民俗街上的商户多为邻村或邻县的经营户,民俗街经营户平均年纯收入10-20万元,最低5万,最高突破100万(村长郭俊武估计)。据当地人透露,某些民俗街经营户高峰期一天收入近万元,一些小吃如麻花和羊血汤等经常要排队。除了店主收入高,服务员的工资收入也不低。笔者所住的刘嫂农家乐雇佣的服务员一天工资80元且管吃管住。大概有2000人常年在袁家村打工,以日均工资60元计,年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4000多万元。

4.提高了当地居民素质

袁家村及周边村民素质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村民直接面对市场,在市场生存法则中,他们逐渐发现了文明礼貌和较好的素质可以更好地融入市场,更多地吸引顾客,直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第二是袁家村的经营模式要求他们必须学习相关领域知识,并学习管理与经营技巧,同时也要学会团结合作,遵守村中经营规则和有效应对外来竞争。第三是大量高素质游客的到来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思维与言谈举止。民族学院等一些高校实践基地的身份也一定程度让袁家村居民感受到提高自己素质的要求。

四、袁家村新兴发展模式的经验探讨

袁家村的发展从农业到工业,再到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业,这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最后落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道路。袁家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积极谋划基础上的,而且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应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

第一,袁家村人口少,不足300人,人少好集中,符合小村优势(温铁军,2011)。小村优势是在面临重大问题决策时,面对风险抉择时,人少的村子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并付诸实施。这对于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是非常重要的。从老书记主张发展工商业到新书记主张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业,皆是一呼百应。而且,目前袁家村的土地也流转归村集体所有。袁家村村民以前多为村厂矿的职工,该村的集体经济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

第二,优秀领头雁的号召力(温铁军于2011年得出村子领导有号召力是村子致富的关键的结论),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个领头雁即村庄的领导人,他们是行业精英,且深受群众拥护,能够领导群众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领头雁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实现人人参与、人人获利、人人贡献的局面。袁家村的休闲旅游业实行的是以个人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村庄帮他们上项目,搞培训,然后把休闲旅游店铺无偿给商户使用,只负担很少的电费。

第三,村庄早先发展工商业,积累了初始发展资金。有了资本积累,便于村庄转型发展。袁家村在开展休闲旅游业之初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村领导决定用20万元征集发展的好点子、好路子。经多方征集、筛选,并找专家论证,结合村子发展的可行性,选择了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业,目标定位于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若没有资本积累,袁家村也不可能用20万元买发展方案。

第四,具有全局视野,观念超前。村长郭俊武总结袁家村发展道路是“农――工――农”,和国家经济发展着力点基本一致,甚至袁家村还早于政府。国家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是在十七大(2007年),袁家村从2006年就开始转型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业。袁家村的发展顺应国家经济发展大潮,占尽先机。

第五,拥有具备企业家素质的人才。村领导人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到商机,勇于冒险、乐于担当、敢于创新,并能带领大家闯出一条新路。从老书记改造农业到搞工商业,再到老书记和新书记转型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业,村领导总能在变幻莫测的发展环境中抓住机遇。同时,村领导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到咸阳市、西安市进行市场开拓。实现村民、家庭与村子的集约效应,有效应对竞争。村领导常怀忧患意识,不局限于取得的成就,成立了专门的发展公司,积极进行市场调查,给村民指好路。这些不但有效应对了外部竞争,而且还开拓了集体事业,宣传了袁家村的特色。

第六,借力发展。在村子发展过程中遇到资金问题,领导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借力发展,即借力于外部投资来发展,利用一些让利措施吸引投资者来袁家村投资,壮大袁家村经济实力。据村长郭俊武介绍,村庄发展遇到资金瓶颈时,多采用此种方法渡过难关。他们主要的借力发展引资方式是两个无偿:让大投资者无偿使用土地,让有经营特色的小规模投资人无偿使用店铺。通过两个无偿把大量的资金和有特色的产业吸引到袁家村,把蛋糕做大做强,这样,机遇与财富自然源源不断地汇聚。目前袁家村品牌价值20个亿,这可以视作袁家村借力发展的最大收获。

第七,教育村民。袁家村拥有本村的“农民学校”,并且组织村民定期开会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和先进的经营经验,也会聘请外部专家学者到村中定期开展经营方面的培训,村领导成员会利用机会到特色经营突出的地方或企业学习、参观考察,学习外部最优经验。在村中成立公司以后,对经营者还进行了管理培训,以提高管理水平。所以,总体看来,袁家村的这些举措全方位地、有效地达到了对村民的教育目标。

第八,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寻找突破口。袁家村人少地少,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不多,但是积累起来的资本和经营经验却十分丰富。村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西安半小时经济圈内,据咸阳也不足半小时车程,附近多条高速道路和省道,交通便利。村庄距离陕西咸阳著名景区唐昭陵约10公里,有景区优势和游客便利。因此在征集发展点子(方案)后,村领导联系实际,根据自身优势与劣势,选择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业作为村子转型的支撑行业,找到了再次腾飞的方向。

五、袁家村新兴发展模式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袁家村的发展模式被认定为小村模式,即温铁军的“小村优势”。如果村子人口在1000人以内都可以具有小村优势,容易达成一致发展意见,走集体致富之路。另外温铁军(2011)总结华西村经验时认为小村优势、村里由具有号召力的领导人领导、村庄自主工商业开发并有资本积累这三点,能够为其他村庄发展提供借鉴。袁家村与华西村在以上三点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若要推行袁家村共同致富的发展模式,首先要符合袁家村共同致富发展的三个条件:小村优势,村领导有号召力,村庄拥有资本积累。

一是小村优势,这是个自然的条件。村子人口多少,主要受到该村发展历史影响。小村有后发优势,而大村要发挥这一优势则较为困难。目前,在农村地区搞撤并小自然村,合成大行政村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这样容易破坏小村的天然优势(便于集中,易于决策),一定程度对农村的发展致富带来不利影响。

二是村领导具有号召力。这个条件可以后天创造,利用培训来塑造优秀村领导。在陕西,从高校到政府,都很重视农村领头雁的培训工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2005年就开始举办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培训试点班,并于2006年启动了“陕西省新农村建设村官培训班”,截止2009年已培训村镇干部近万人。

三是村庄有资本积累。这是一个重要因素,村庄若无前期自身资源的工商业开发,便无资金启动后期发展。资本成为影响村庄发展的关键因素。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城乡商贸统筹;试点;重庆;机遇;挑战

abstract:astheonlytrialofimplementingtheoverallurbanandruraldevelopment,chongqinghasencounteredbothgreat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theessenceofthistaskisthetransformationfromthedualurbanandruraleconomicstructuretoamodernsocialone,focusingonthebalanceddistributionofurbanandruralresources,inwhichthekeyisthesysteminnovationandindustrialdevelopment.thegooduseofprecursoryeffectofcommercecirculationindustriesandtheoptimaldistributionofpopulation,elementsandproductsledbythebalancing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commercewillbehelpfultopromotethebalancedmarketsystem.thelastingincreaseineconomy,thetransferbetweendomesticandinternationalindustries,theupgradingofconsumption,andtheimprovementonexternalenvironmentofruralmarketprovideaextremelybeneficialexternalenvironmenttothebalancedurbanandruraldevelopmentofcommerceandtradeinchongqing.thetrialmakesitpossiblecarryoutreformsandinnovationforsystem,mechanismanddevelopmentmodel.whileaseriesoffactors,suchastheeconomicandsocialtransformation,theshortageofneed,themorefiercecompetitioninandabroad,theimbalanceofregionaldevelopment,thewideneddifferenceofincomelevelbetweenurbanandruralregions,theshortageofcommercialbasisinruralregions,themechanicalobstacleofcirculation,maybringsomemorerigorouschallengesandthreats.

keywords:overallurbanandruralcommerceandtradeplanning;trial;chongqing;opportunity;challenge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严峻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2007年6月,中央批准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是在重庆这样一个具有中等省构架和欠发达省特征的直辖市,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寻求突破。8月,商务部同意重庆作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希望通过重庆的先行先试,实现重点突破,形成机制,促进发展,示范带动。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对于全国商贸流通改革发展,对于探索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之路,具有全局和典型意义。

一、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意义

(一)重庆突出的城乡二元特征,使城乡统筹发展极具示范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三大经济改革试验区都在东部沿海地区,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相对不发达地区,在中西部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特大中心城市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重大政策措施先行试点,是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的需要,是探索建立构建和谐社会体制的需要,也是探索中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需要。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比较发达的城市与特别落后的农村并存。全市人口3100万,三分之二在农村。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基本国情的缩影。重庆集合和叠加了我国东北现象与西部现象,具有与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区相似的基本特点,再加上大库区,又处内陆腹地,城乡统筹发展特别具有代表性。在重庆进行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开展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对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典型意义和明显的示范带动效应。

(二)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是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整体设计,它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实质是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其核心是实现城乡资源的统筹配置。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通过城乡市场的协调发展在城乡间有效配置资源,其关键是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与要素、产品的合理流动;其重点是产业的发展,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都无从谈起。必须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人口、要素与产品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贸流通产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神经,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都离不开商贸流通的先导性与基础性作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商贸流通对经济增长的先导性作用;发挥商贸流通在促进工农业生产,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以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拉动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实现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是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重庆商贸流通产业本身,也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商贸繁荣繁华,农村商贸相对落后,是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基本国情的一个缩影。农村消费水平低,农村市场规模小,制约了重庆整体市场规模的扩大;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村流通渠道不畅,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城乡商贸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状况,影响商贸流通产业规模扩大与健康和谐发展。只有加强农村市场的开拓,扩大农村消费,才能做大商贸流通规模;只有农村商贸流通发展,才能做到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提高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运行质量,迫切要求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二、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分析

1.“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指明了道路

2008年3月,总书记对重庆未来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要求重庆要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与“统筹”成为指导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关键词。“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发展目标将建设以区域性中央商务区、长江上游物流中心和购物中心、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商贸中心推上前台。商贸流通作为先导性产业,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以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带动工农业生产,带动重庆经济发展,是新时期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2.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使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成为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随着市场供求总格局根本性的变化,需求瓶颈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市场与消费的扩大不仅是城市市场与消费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农村市场与消费的扩大。这使得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也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3.农村市场发展外部环境正在改善

2004年和2005年两个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4〕57号)、商务部《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及其他十几个相关文件,对农村商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从政策、目标、方针和战略上都予以了明确的阐述。国家对涉农商贸企业采取了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特别为建立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了城乡消费者的权利。初步建立了重要商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流通监管制度。采取措施推动了城乡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流通业的有序竞争。商务部从200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截至去年底,全国2287家流通企业在1817个县市进行试点,累计建设连锁化农家店超过16万个,覆盖了全国63%的县市。中央财政投资7.5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117亿元,扩大农村消费近600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约65万人,使1.4亿农民受益。2006年11月,商务部又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计划到2010年,连锁农家店将覆盖90%的县和85%的乡镇,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我国农村市场发展环境日趋改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4.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外部环境日趋良好

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以及消费升级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全市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500美元,是城乡商贸统筹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2007年上半年,重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2.2%,这为扩大消费、促进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环十射”交通网络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力和广阔空间;长江上游经济带、川渝、渝黔经济合作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在更大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调整结构、强化功能、聚合要素、拓宽市场提供了新的空间。

5.重庆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重庆商贸流通产业迅速发展,商贸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58亿元,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西部各大城市中位居首位、全国各省区第22位、西部各省区第5位、直辖市第3位,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1.7个百分点,列全国第8位、西部第3位、直辖市第1位;商业设施日趋完善,拥有中国西部最大的商业步行街区-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西部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重庆商社集团、最大的零售超市-家乐福、设施档次最高的商务机构-大都会、全国医药行业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和平药房总部、西部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朝天门市场。大市场、大商场成为商贸流通的骨干,集聚辐射作用明显增强,商业大都市雏形显现。作为西部唯一具有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的综合交通枢纽型城市,现代物流迅速发展,新型商业业态进一步发展,连锁商业快速发展,销售网络体系不断向社区和农村乡镇延伸,流通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2006年,重庆城市消费继续升级,农村消费持续升温。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各种惠农政策效果显现,农村市场“双建工程”加快推进,全年新建乡镇连锁经营超市45个,村社便民放心商店883个,累计分别达到191个、1761个,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382.54亿元,增长13.2%,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6个百分点。特别是100个中心镇商业销售服务额239.18亿元,增长18.5%,成为农村市场快速发展的亮点。重庆“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正在展露,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基础逐步形成。

6.国家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提供了试验机会与试验空间

国务院同意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重庆继20世纪80年代计划单列、90年代直辖、三峡移民开发和西部大开发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商务部同意把重庆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并指出:“加强重庆市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对于优化我国区域商贸发展布局、促进区域商贸协调发展、探索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之路、解决我国区域和城乡商贸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要求重庆立足本地实际,充分用好现行政策,在行业管理、地方法规制定、商贸理论创新、带动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努力创新,为全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发挥示范作用。这就将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推向前沿,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增添了动力,为体制机制与发展模式创新改革提供了可能。

(二)挑战分析

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贸流通产业在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引导生产、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推动全市经济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商贸流通产业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有所抑制,但尚未根本消除。经济社会转型、需求不足、国内外竞争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农村商业基础的不足、流通领域的体制等一系列因素又给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与威胁。

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均消费水平低,制约城乡商贸流通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1000-3000美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一般而言,城乡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发展向平衡发展的转折点应在人均gdp4000美元左右。2006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3:43.0:44.7。人均gdp12437元,刚刚超过15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0元,城市人均消费支出939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05元,人均社零总额4998.50,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经济规模较小,购买能力不高,制约城乡商贸流通发展。

2.“二元结构”制约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重庆具备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浓缩了中国国情。重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4∶1,大于全国和西部的城乡落差;市域的都市区、渝西和三峡库区三大区域人均gdp之比为3∶1.6∶1,大于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落差;最高和最低的区县人均gdp相差10.5倍,大于上海和贵州的落差。城市化水平较低,主城特大城市较为发达,中小城市发展较为滞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落差较大,严重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城镇经济实力不够强大,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小马拉大车”负重艰难,制约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3.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制约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阻碍了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制约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束缚在农村中。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压低了农业生产收益,削弱了农业、农民、农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农村投入不足,农村发展资金明显不足。城乡产业发展关联度不强,农村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迟缓。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城乡商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城市工业品下乡,农村农产品进城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4.重庆城乡商贸发展差距大于全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任务艰巨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落差,必然体现在商贸流通领域。200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76410亿元,人均社零总额5813元。城市消费品社零总额51543亿元,同比增长14.3%;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4867亿元,同比增长12.6%。城市与农村社零总额分别占比67.46%、32.54%;2006年,重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6亿元,人均社零总额499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1.04亿元,增长16.3%,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比全国水平快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零增长11.8个百分点,对全市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76%,成为全市消费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382.54亿元,增长13.2%,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6个百分点。城市与农村社零总额分别占比72.75%、27.25%,全市53%的农村人口实现的社零总额只占全市的27%,农村社零总额增长速度比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低2.2个百分点,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如表1所示),城乡商贸流通差距还在加大,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不平衡状况比全国更为严峻。发达的城市商业与落后的乡村商业并存,城市与农村商业设施建设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主城区、大城市大型商场闲置较多,县及县以下农村商业设施较少,小门店较多,缺乏可以承接大型商业企业进驻的商业设施,缺乏足够的农产品专业市场,难以有效满足农产品流通需要,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任务艰巨。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农村市场开拓难度大、运行成本高,制约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如前所述,我国农村市场发展外部环境正在改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经营方式和小型超市、便利店等农村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良好。各类市场迅速崛起,形成了结构相对完善的农村市场网络。重庆农村市场“双建工程”也迅速推进,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然而,受多年来“重生产、轻流通”、“重城市、轻农村”等思想影响,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对于经济发展仍显落后。虽然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但农民收入增幅仍较为缓慢,支撑农村消费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农村现代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农村财政总体投入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水、电、通讯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商业设施投入更加薄弱,农村市场网点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竞争力弱;农村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市场观念不足,缺乏经商经验与手段;农村市场专业化程度不高,物流配送相应滞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信息不畅,交易方式落后,流通成本往往高出城市10%以上,流通费用高,流通效率较低;农村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假冒伪劣、恶性竞争、商业欺诈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村市场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不深,对农村产业的带动较为乏力,诸多因素,制约农村市场的开拓,制约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历史赋予的重任,必须解放思想,明确思路,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逐步消除城乡之间要素、人口流动的体制,促进人口、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城乡合理的分工定位,建立以贸促工、以贸促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创新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模式,推动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希玉.论城乡统筹[j].发展论坛,2003(10).

[2]宣迅.城乡统筹论[c].中国期刊网硕博士论文,2005:4.

[3〗商务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商建发[2006]535号,2006.10.20.

[4]秦文武.在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重庆市商业委员会,2007.8.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6

同志们:

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乡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其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全乡农业农村工作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正确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全乡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各级党委1号文件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全乡农业丰产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和谐稳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乡农业总产值达2.8亿元,同比增长7.2%。农业增加值13315万元,同比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94元,同比增长20%。

(一)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粮油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33万亩(复种面积);粮食产量在夏粮较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65万吨,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油菜播种面积9980亩,产量1059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建成烟叶、魔芋、蔬菜、林果、药材等标准化板块基地8个,面积1万亩。烟叶种植面积达1.91万亩,完成收购量600万斤,烟农实现现金收入6600元,实现税收67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新发展关口葡萄、红心猕猴桃2000亩。畜牧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全乡出栏生猪4.6万头,以“1350”、“150”为养殖模式,建万头养殖小区1处,千头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牧业收入实现0.94亿元,增长10%。

(二)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新发展。新增了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巩固培植龙头企业2个,新发展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品牌建设有新突破。新增、续展保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新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1个。“益寿”商标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总数达到17家。

(三)农村基础建设显著加强。交通事业加快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34.7公里的通畅工程任务;完成村坊经济循环路3.5公里,全乡完成路基改造39公里,新修组级公路和上档升级完成23条47公里。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后塘、龙潭、小西湖投资520万元的农综项目在2010年1月底已全面竣工,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300亩。完善集镇饮水工程,切实解决了13976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进一步加强。后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2个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实施,建立和完善了耕地保护责任制度。烟水配套、育苗大棚等建设力度加大。建蓄水池1.6万立方米,铺设管网60公里,新建烟叶晾房1600栋,进一步改善了烟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生态家园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新建沼气池1000口;完成化粪池建设6000口,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初中阶段学生入学巩固率达到95%,中考成绩居全县乡镇第一,完成投资132万元的石马中小学学生宿舍改造。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体系日趋完善,重新布局规范设置40个村级卫生室,新建了7个村级卫生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持了健康、和谐的良好态势。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计划生育“六到家”优质服务,对6名农村独生子女考上一类大学实行了奖励,全乡2009年出生681人,其中政策内674人,政策符合率98.97%,出生率11.55%,人口自然增长率5.61‰,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农村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以腰鼓队、健身舞、民间乐队为代表的民间文体活动与运动会、球赛、棋赛等现代体育活动融为一体,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

(五)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以钱养事”新机制运行良好。按照“供需见面、平等协商、双向选择、组织同意”的原则,全乡12个农村公益组织与90名上岗人员全部签订了服务合同,实行了合同制管理。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林权改革基本完成。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兑现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资金、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家电和汽车下乡等各类财政补助资金659.41万元,兑现率达到100%。“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稳步实施,共申请中央及省级资金111.16万元。

(六)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扶贫开发卓有成效。启动了后塘等9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完成65户扶贫搬迁任务。贫困村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自2009年6月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以来,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的新农村示范乡镇建设领导小组,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实施“三步走”的战略,提出了用三年时间打造出“六个全州一流”的奋斗目标,确定了今后三年新农村建设示范乡的主要建设任务。

2009年,全乡的农业农村工作不仅实现了全面发展,而且亮点突出,看点增多。公路建设管理、烟叶生产、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奖补政策试点、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电力设施保护等工作,得到了州、县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开年以来全县新农村建设督办会和全县旅游开发专题会在我乡召开,为我乡的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的结果,是全乡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努力工作、辛勤劳动的结晶,为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取得“三农”工作的更大成绩奠定了基础,增添了信心和决心。

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认真分析当前全乡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从全乡农业发展的客观现状看,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轻视,目前农业总体发展水平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初始阶段。虽然多年来我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但由于山区农业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农村点多面广等特点,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投入仍然显得不足。从全乡长远发展的目标任务看,对推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压力不容回避。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要求高、压力大,而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这些问题表明,我乡目前仍然是典型的农业大乡而不是农业强乡,农业农村经济仍然是我乡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还具备一系列有利条件:良好的政策支撑。中央连续七年以“1号文件”形式锁定“三农”,今年1号文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进一步加大了强农惠农政策投入力度,含金量很高。省、州、县1号文件也对“三农”工作提出明确和具体的政策措施,强化了政策和资金投入。同时,还有扶贫开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616”工程对口支援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只要我们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努力争取国家、省、州、县投资,就能够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刚性投入,放大财政投入效应,解决投入不足的矛盾。坚实的发展基础。长期以来,全乡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三农”,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大力支持“三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特别是去年县直单位全力参建、对口帮扶,为我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明显的发展优势。随着新农村示范乡建设和“一品两河”旅游景区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我乡农业农村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建设新农村。

当前“三农”工作的形势和有利因素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增强信心,抢抓机遇,进一步总结经验,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在2010年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一定能够实现农业农村工作新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力促2010年“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根据中央、省、州、县农村工作会议和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2010年全乡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1号文件精神,按照“特色**、小康**、和谐**”的建设目标,奋力实施“农业稳乡、工业富乡、旅游强乡”三大战略,以全省新农村示范乡镇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品牌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主要目标是:全年粮食总产达到2.63万吨,新增特色农业基地1万亩,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个以上,以旅游服务为重点,促进全乡第三产业发展;新培植民营经济大户15户,新培植税收过50万元企业2个;转移农村劳力200人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达到4000元,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涉及农民负担案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围绕2010年全乡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板块基地建设,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我们要按照全乡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把烟叶、魔芋、林果、药材、畜牧业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按照制定的规划抓紧抓好抓实。继续推进“千亩村(片)”工程,切实抓好7个烟叶专业村、重点打造6个千亩连片示范线和2个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园,烟叶面积达到2.25万亩。着力打造万亩魔芋产业带、万亩葡萄、猕猴桃林果产业带和21个魔芋专业村、5个畜牧专业村、3个药材专业村、8个林果专业村等一批千亩(万头)专业村建设。继续推进“科技兴农”工程,着力提升基地建管水平。要大力加强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猕猴桃、关口葡萄,必须走自育自繁之路。重点培植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猪大村2个,新增“150”养殖模式为主的规模养殖小区3个、“1350”养殖模式为主的家庭牧场30个,确保全年生猪出栏5万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率、能繁母猪参保率达到100%。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模式。重点围绕五大特色产业推广烟叶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魔芋次生茎育种和标准化栽培、主要特色林果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地道中药材主要品种Gap栽培等技术。

(二)着力“三个突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按照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抓市场农业、现代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今年要力争在三个方面有新的突破。在龙头企业的扶持上有新突破。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优化配置政策、项目和资本,围绕主导特色农业产业,选择1—2家机制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力争培育形成几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对已具有一定规模、富有市场前景的种养殖和加工大户给予支持,逐步培养成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品牌创建上有新突破。把创建和培育几个在全州全省叫得响的农业品牌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抓手,坚持产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并举,扶优扶强与新品牌培育并重,加快农产品品牌创建,最大限度地放大农业品牌效应。要重点扶持关口葡萄、猕猴桃等果品做大做强,提升品牌效益;鼓励现有魔芋产品企业、畜牧企业整合资源,整合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高度重视特色农产品品牌商标注册,积极培育1—2个农业特色品牌。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有新突破。积极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搭建农户与企业和市场的桥梁。

(三)注重城乡统筹,努力夯实“三农”发展基础

继续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低丘岗地改造等重点项目。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建制村通达工程、通村油路、经济循环路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公路规范化养护工程,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全面完成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着力构建生态屏障;推进清洁家园工程和生态家园建设工程,配套建好一批垃圾处理池。新建沼气池750口,新建村级后续服务网点5个,新建农业经济循环示范村1个。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村庄整治力度,着力整治农村点源面源污染问题。加大农业防灾减灾力度,重点加强植物防病虫、畜禽防疫情、森林防火灾、库区防地灾工作。加强防雹体系建设,提升防雹能力。推动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通讯、计生和新农合、新农保等重点事项的落实,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力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抓好集党务、政务、商务和服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乡集镇和中心村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四)坚持“四基兴村”模式,强力推进扶贫开发

今年是全面完成《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最后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的重要年。要继续坚持“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层组织”的“四基兴村”模式,巩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工作,全面完成2009年启动的9个重点贫困村建设任务,新启动23个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积极稳妥地实施扶贫搬迁工程和生态移民工作,各村和乡直各部门要早规划、早行动,严格按照“户申请、村申报、乡审核”的程序,把真正需要搬迁的贫困户纳入扶贫搬迁对象。

(五)构建“村、片、乡”示范格局,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继续坚持“巩固、提高、发展”和“村、片、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按照总体规划,积极争取省、州、县各项支持政策支持,重点打造村坊村一组至校场坝村十组精品生态农业观光长廊,加快村坊、校场、石马、后塘、**集镇小区建设,将集镇周边的原隶属于**片区的花果坪居委会、小西湖、田家坪3个村单列出来,成立集镇片区,加强集镇建设力度、彻底改变集镇面貌,有序推进各村新农村项目建设,确保年度建设任务向省、州、县交硬账,促进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六)聚集农业资源,强化涉农项目争取和政策落实力度

切实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兑现落实。今年中央继续实行粮食直补、良种直补和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扩大了马铃薯补贴范围,落实和完善了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增加了农机具购置补贴,继续实施落实“汽车下乡”、“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各有关部门要将这些惠农补贴政策按要求及时兑现落实,并要加强监督检查,不得将补贴资金抵扣农民交费。要积极用好和落实好省级“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组织农民筹资筹劳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千方百计抓好项目争取工作。中央和省1号文件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方面,都有项目投入和资金支持。我们一定要瞄准项目投向,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各对口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下大力气做好争取和落实工作。严格工程“四制”原则,实施好、管理好已到位项目。认真落实好信贷贴息等涉农优惠政策,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贷款门槛,缩短审批时限,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农业信贷规模要比上年净增20%以上。要大力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广泛吸收和利用乡外资金、技术、人才参与农业基地建设、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和物流配送业。建立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库,进行集中推介,重点招商。

(七)强化绩效考核,形成“三农”工作强大合力

“三农”工作关乎全局,涉及方方面面,可以说没有部门不涉农,没有不涉农的部门。我们要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勇于探索实践,大胆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营造一个强农促农支农的良好氛围。今年,乡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强化对各村和乡直各部门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绩效考核。乡党政综合办公室每季度对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通报,对执行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年终进行总结考评。“三农”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仍是各片区、各村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主要依据之一。各片区和各涉农部门都要增强争先晋位意识,都要在“三农”工作中出成效、出经验,要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工作中,力争在全县乃至全州、全省、全国有地位、有影响。

三、立足“早”字抓落实,切实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

二十四节气已过春分,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乡直各部门和各村要把抓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作为首要任务,精心部署,狠抓落实。

(一)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工作。抓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具的调运、储备和供需监测工作,做到农资供应足、品种全、价格稳、质量好、服务优。要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杜绝各种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切实抓好粮油生产。要针对小麦、油菜、马铃薯等春季作物的苗情,组织农户加强田间管理,突出抓好追肥、清沟排渍、防治病虫等措施的落实,继续抓好二高山以上地区马铃薯的种植。抓好特色农业产业春季生产管理。要采取得力措施,抓好烟叶育苗、面积落实和草签合同工作,确保按期完成播种育苗任务。要组织农户重点对林果等多年生经济作物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做好清园、培肥、修剪等工作。要认真落实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引导农民做好牲畜的补栏、畜禽春配春孵,大力推进养殖标准化和规模化,推广节本增效科学饲养技术,提高健康养殖水平。

(二)切实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和防灾减灾工作。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畜禽免疫工作,做好免疫效果检查和监测,保证免疫密度和质量;继续做好禽流感、猪蓝耳病等疫病定时定点持续监测;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确保及时掌握疫情态势,提高疫情防疫应急能力;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确保流通环节不传播疫情。加大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和综合防治,重点抓好小麦条绣病、油菜菌核病、蚜虫等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深入开展葡萄、猕猴桃等果树虫害灭杀工作。加强冰雪、低温、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的防范,特别是要做好果园、茶园、蔬菜等作物的防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比较启示

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党中央做出了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就其内涵和实质来讲,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去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

由于经济、社会、政治、历史、自然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对其他较为落后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城市为主导,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城市为主导,以城带乡”即在城乡统筹过程中,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主要手段,通过发挥城市的经济辐射功能,为乡村提供市场和资金,带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我国运用“城市为主导,以城带乡”模式的典型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广东省沿海地区,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江门、中山、佛山、东莞等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的城乡统筹,至今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商品农业阶段,重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二是农村工业化阶段,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阶段,按现代化城市要求,构筑现代化城市的框架。深圳、珠海等大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能够很好带动乡村的发展。而且,由于珠江三角洲位于沿海开发区,具有优越的外贸条件,在出口外贸的推动下,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得更快,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又探索、总结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10条标准,即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村经济工业化、基础设施配套化、交通通讯网络化、市场经营商品化、文明卫生标准化、群众生活小康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行政管理法律化、环境净化美化。这十条标准的实现将极大地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乡村为主导,乡镇企业拉动城乡经济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乡村为主导,乡镇企业拉动城乡经济发展”即以发展乡村经济为主要手段,通过建立合适的产业体系,扶植有发展潜力的乡镇企业,使乡村经济快速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我国运用“乡村为主导、乡镇企业拉动城乡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地区有苏南地区。

苏南是指长江三角洲的苏州、南京、无锡、常州。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苏南的乡镇企业,已成为苏南经济的支柱。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苏南可以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来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生产。他们在全区建立了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和服务社会化,保证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一大批小城镇脱颖而出,成为联结城乡的枢纽,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大大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

(三)以城乡为整体、统筹规划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以城乡为整体、统筹规划即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为城市和乡村的协同发展做出统一的规划,进而在实行过程中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我国运用“以城乡为整体、统筹城乡规划”模式的典型地区有上海市和北京市。

1.上海“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上海从1984年开始研究城乡统筹问题。1986年,上海市正式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在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上海市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市区与上海郊区九县一区的关系,其特点是工农业产品的交换和横向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和直接,与行政管理区域相一致;第二层次是上海市区与上海经济区诸县、乡、农村的关系,其特点是经济来往虽较为密切,但由于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经济来往中行政干预的因素比较少;第三层次是上海与全国广大农村的关系,其特点是直接的经济联系较少,主要通过多种流通渠道发生关系。他们认为城乡关系反映的是城市与乡村的一般关系,而城乡一体化作为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对城市与乡村的广度和深度规定得比较明确,在内涵和外延的规定上也比较清楚。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是以上海城乡为整体,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保证上海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城乡统筹模式。工农协作、城乡结合是北京市进行城乡统筹的主要做法。工农协作是指城乡工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经济联合,通过合资经营、合股经营等形式兴办工农联营企业,逐步形成经济协作网络。其具体方式是由城市工业提供设备、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等,由县、乡、村提供厂房和劳动力,联营双方实行利润分成、按股分红,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城乡结合多属于纵向经济联合。城市工业通过各种方式向郊区扩散零部件加工或下放产品,大力开展帮技术、帮管理、帮设备、帮培训的四帮活动,使城乡经济呈现出城乡协作、优势互补的局面。

二、我国三大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异同点

(一)三大模式的相似点

1.把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一个重要的策略。各个地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都很关注农业问题,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如珠江三角洲总结出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10条标准的首要两条就是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村经济工业化;苏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之一就是在全区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动农业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和服务社会化;上海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点就是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我国许多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城乡产业结构不协调,制约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因此,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关注农村自身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自身发展能力比较弱。因此,这些地区在进行城乡统筹时,都关注农村自身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如珠江三角洲城乡统筹发展的三个阶段:商品农业阶段、农村工业化阶段、完善基础设施阶段,重点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工业化,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苏南地区以乡镇企业为城乡统筹的支柱,以小城镇为城乡联结的枢纽,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大大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上海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中心是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策略就是将城市和乡村的相对优势结合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3.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差距的一个方面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消灭城乡差距就得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述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都注重解决城乡基础设施差距问题。如珠江三角洲城乡统筹发展的第三阶段就是完善基础设施阶段,其总结出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10条标准之一就是基础设施配套化;上海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之一是统筹规划城乡建设等。

4.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规划作用。从上述三大模式中可以看到各地方政府或起引导的职能,或起规划的职能。如1986年,上海市正式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北京大力开展帮技术、帮管理、帮设备、帮培训的四帮活动。

(二)三大模式的不同点

1.城乡统筹主导不同。从上述模式可以看出,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主导,珠江三角洲以城市为主导,苏南地区以乡镇企业为主导,上海和北京以城乡整体为主导。

2.城乡统筹路径不同。不同的城乡统筹模式,不同的动力机制,使得各个地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也各有特色。珠江三角洲是以城带乡为主,苏南地区是以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上海运用城乡统筹规划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而北京则通过工农协作、城乡结合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三、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总结

(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在城乡统筹方面有其特殊性,如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模式,苏南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上海“城乡统筹规划”的模式,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是各个地区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今后在统筹城乡发展、出台各项相关政策方案时,不同地区应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

(二)发挥政府职能,做好统一规划

从全国各个地区的城乡统筹模式中可以看出,无论哪个地区的城乡统筹,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要做好城乡统筹规划,政府应该从总体上来考虑,“城市偏向”或“农村偏向”的政策都可能造成城乡不均衡发展的问题。而城乡均衡发展,并不是要使城市农村同一发展,更不是要使城市农村一致化、一样化,而是要协调发展、互补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村自身经济发展能力

在分析各个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相似点时,我们发现这四大地区都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农业的升级,同时,也关注农村自身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不同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时,应该将这两点结合起来,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用农村自身经济发展能力的提高,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协调城乡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规范农村商品和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自主发展能力,最终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四)以人为本,关注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农业、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尤以农民问题为重。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减少甚至消除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差距,使广大农民也能平等地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农民问题是城乡统筹问题的核心,而我国的农民一直被称为“弱势群体”,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歧视农村”的政策造成的。除此之外,我国正在进行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这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生存根本的问题。要发展农村,发展农业,调动农民积极性,就得改变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制定好城乡统筹中的相关制度。

(五)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影响农村地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农村要发展,基础条件很重要,交通、水电、医疗、通信等,都是影响农村承接力的因素。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好,农村的经济就发展不好。另一方面城乡统筹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能平等的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这就要求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城乡统筹不仅仅是统筹经济发展,还要统筹社会发展。因此,在对城乡进行规划时,不能仅偏重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从而使农村的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生活富裕。

参考文献: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8

在我国理论界,一般认为农村经济主要包括农业和乡镇企业两个部分。与此相对应,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也近似地被认为是农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增加值两者之和。按照这种核算方法,笔者可以得到1996~2002年度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1996~2002年,我国农村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有些变动,但基本上保持在46%以上。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有,将近一半是由农村创造出来的。笔者对这一结果表示怀疑

1.从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上看,农村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46%以上是不可能的。在1978年改革以前,我国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在当时资本稀缺的发展阶段上推动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政府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人为压低重工业发展的投资成本,即压低资本价格、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工资。在低工资条件下,要保障劳动者自身的再生产,相应地需要压低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为达到这一目的,政府首先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垄断农产品的定价、收购、运输和分配。其目的是以低价格获得基本农产品,并以低价分配给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部门和城市职工。换句话说,政府压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相应地将负担转嫁给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者。所以,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改革以后,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有所放宽,但是,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的基本思路仍未改变。这一点无论从优惠政策、资金投入还是从城镇经济的发展状况上都可以看出。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会逐渐向城市转移,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城市带动农村。从表1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基本上是持平的。如果情况真的如此,那么,我国城镇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何在呢?所以,从我国的发展战略上看,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46%以上是不可能的。

2.从我国城镇化进程来看,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应一直保持在46%~48%这样一个较高的范围之内。虽然我国城镇化从总体上说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我国的城市化率仍在逐年提高,而且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增长率上看都远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逐年下降的,而且下降幅度逐年增长。这说明,我国城镇化速度是逐年加快的。在这种情况下,若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仍保持为国内生产总值一定的百分比,那么,就会出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高于城市居民的现象。但是,实际情况与上面的推论恰恰相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增长率都比城市居民低很多。从城镇化进程来看,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不可能保持为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比例,而应是逐年下降的

3.从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来分析,我国乡镇企业不应全部计入农村经济范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出现了飞速发展的势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其增长率更是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乡镇企业已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那么,是否所有的乡镇企业都可以归入农村经济的范畴呢?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定义,乡镇企业是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其范围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联户办企业、户(私营、个体)办企业,以及这些企业之间或者这些企业与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联合投资建立的企业。从定义来看,似乎乡镇企业应全部归入农村经济中,但是,从实际数据中笔者却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本上保持在50%左右。以2002年为例,当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51.1%;同时,笔者注意到,在第二产业中乡镇企业的增加值也具有相当规模,约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47%。按照这个数据,笔者可以得出结论,若将乡镇企业全部归入农村经济,那么,我国农村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与城镇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基本上是持平的。

根据《中国经济年鉴》(2001)中公布的数据,虽然我国80%的乡镇企业分布于自然村落中,但在这些乡镇企业中,乡镇办企业的平均就业人口约为68人,村办企业平均就业人口约为24.9人,联户办企业的平均就业人口约为9.6人,个体私营企业的平均就业人口约为6人;而且在这些乡镇企业中,技术装备停留在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水平的企业占大多数,在偏远区县的乡镇企业尤为如此。另外,有关文献(彭玉生,1998)表明,环绕城市发展的乡镇企业得益于城市的技术溢出和城市的扩张,所以,大城市的郊区县比偏远县在乡镇企业发展上更占绝对优势。这样,笔者认为,可以推论出我国大部分大中型的乡镇企业设立在城市周围的区县或乡镇。同时,考虑到近几年我国的城市扩张和很多大型乡镇企业进入城市进行“二次创业”,则我国有相当一批大中型乡镇企业已进入城镇发展,其产值也应相应地计入城镇经济的范畴之内。所以,不应将全部乡镇企业计入农村经济的范畴之内。

也说明了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推算出现问题的原因,即在核算过程中,将乡镇企业统一划入农村经济的范畴,从而造成过高地估计了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实际贡献,也夸大我国农村工业化的进程。这对于正确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是极为不利的。

二、我国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

采用生产法来推算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将乡镇企业全部归属于农村经济的范畴,使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被高估了。现在,笔者用另一种方法,即收入法来计算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定义,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中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其计算方法为:

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调查补贴-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

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从纯收入的定义笔者得出结论:可以通过计算当年的农村人口纯收入,再加上农业各税之和来近似地估算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农村库存的化肥、农药和种子的费用不计算为当期费用支出,所以,应从上面计算得到的总值中除去。版权所有

根据我国第一次农业普查(1996年)数据,我国实际耕地面积为19.5亿亩,按复播指数为150%计算,我国的耕地面积可计为31.2亿亩(高祥照等,2003)。根据普查结果,我国农药施用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7.28%,那么,可以得出我国农药施用面积约为21亿亩。另根据农业部有关数据,近十年我国每亩耕地施用农药约为2公斤,其中,杀虫剂占62%,杀菌剂占21%,除草剂占17%。按照2002年当年各类农药的价格及施用比例,可以近似地计算出每公斤农药价格约为28元,即每亩耕地农药施用费用约为56元。

在我国,由各专业院所培育的各类农作物种子由于出苗率高,产量大,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和实际调查初步估算,2002年,我国每亩耕地的种子购买费用约为35元。由于统计年鉴中没有种子价格指数的数据,这里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来表示每年种子价格的变动。

每吨平均的化肥施用费用可以根据各种化肥价格和使用指标大致折算出来。化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四种。氮肥主要有尿素、碳酸氢铵等几种。我们可以查得,2002年,尿素的市场均价约为1400元/吨,碳酸氢铵的市场均价约为445元/吨,尿素的含氮量为46%,碳酸氢铵的含氮量为17%。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每吨氮肥(折纯量)的价格约为1300元。根据当年的化肥价格可以类似地推算出每吨磷肥(折纯量)的价格约为2650元,每吨钾肥(折纯量)的价格约为2800元,每吨复合肥(折纯量)的价格约为1900元。这样,就可以得到2002年当年的化肥施用费用约为785亿元,那么,也就可以得出当年的化肥平均价格约为1809元/吨(折纯量)。

我国近几年农村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数量虽然在增加,但是,按可比价格计算,其增长率一直较低;同时,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也是逐年下降的。而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城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却始终保持在8%左右。城镇经济的增长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种关于我国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乡镇企业所属范围的确定。由于采用生产法时将乡镇企业的增加值全部计入农村经济的范畴,从而过高地估计了我国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贡献。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乡镇企业都应计入农村经济,计入农村经济的只是部分乡镇企业,而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减少。

正确评价农村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是有实际意义的,它是制定相应农村经济政策的主要参考之一。我国一直把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带动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龙头,而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并没有使我国农村人口的收入相应地发生较大程度的提高,其原因在于,我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部分归入了城镇经济的范畴。所以,虽然我国的乡镇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其主要作用是推动城镇经济的增长,而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9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配强工作力量,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县委专门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也相应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组,各重点产业基地村党支部增设了专抓产业建设的支部委员或副书记,高规格的工作力量,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为加快经济发展、壮大生猪产业,县委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与推进农业产业经济建设相结合,**年10月,县委通过笔试、考察、考核等方式从70余名人员中遴选出3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专门负责发展“生猪产业”,并与县委组织部签订目标责任书,挂所到乡镇的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一年挂职期满后,经考核、考察,将从全面完成任务的干部中择优选拔10名同志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

2、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使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始终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传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我县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我县鸣钟乡大石村和双星乡水口村是友邻村,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两个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形成了以优质桃为主的经果林产业带;位于两个村境内的**县名特优新水果研究推广中心,也主要以经果林种植为主,与这两个村在发展经济上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按村设立党组织的传统方式,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调,难以将现有的产业做大做强。**年4月,我们首先在**县名特优新水果研究推广中心建立了党支部,并将该支部与鸣钟乡大石村党支部、双星乡水口村党支部进行联合组建,成立了**县鸣钟高新农业科技园区党总支,并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运行机制。党总支成立后,充分发挥其协调各方的作用,多方筹资10余万元,新建了3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活动阵地,并在全县率先开通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有效解决了广大村民致富信息不畅的问题;及时组织召开了有业主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座谈会,消除了村民之间、业主之间的误会,在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业主之间、业主与业主之间建立了相互依托、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2004年3月,在党总支的积极策划下,成功举办了**县首届“红土地”桃花会,实现了党组织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截至目前,园区业主开发面积由最初的800亩增加到了1200余亩,就地安置200余名剩余劳动力,每年可创收100余万元;发展经果林大户420户,发展休稻养鱼大户278户,生猪养殖大户356户。2004年,园区村民实现人均增收290元,广大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感受到了党总支成立后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3、大力推进“支部+协会”工作,不断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方式。各乡镇党委在对各村经济发展状况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生猪、甜橙、蚕桑、水产、林竹、优质粮油“六大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从区域经济基础、产业特色出发,着力建成了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运作规范、助农增收显著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县“支部+协会”工作得以迅速发展,已覆盖全县254个行政村,占全县515个行政村总数的49.3%。同时,我们针对全县猪业经济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实际,在猪业经济上对“支部加协会”进行了双向延伸,向上延伸,由县委牵头建立猪业联合社、乡镇党委牵头建立猪业合作社,向下延伸,实行“党员+农户”的模式,从而形成了“支部加协会”四级联动的科学运行机制。通过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形式把生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集聚了规模,打造了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猪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今年以来,到我县投资上百万元发展生猪养殖的企业和业主达18家,全县出栏生猪109.68万头,外销商品仔猪114.67万头,规模养殖户达到2.7万头,实现猪业经济产值13.5亿元,农民人均从中收入1108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6%和34.5%,猪业经济已成为我县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产业化中挑起了增收大梁。

4、狠抓基地建设,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车间”。我县各级党组织切实围绕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带建基地,围绕龙头企业培植和发展建基地,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建基地。通过宣传发动,引导优势产业区域内的农民主动参与建基地;创优投资环境,招商引业主新建基地;支持龙头企业牵引农户建设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了飞龙、白坪、乐善、万隆、中心等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小区,白坪甜橙科技园区,沿口、街子、五排水、东西关和桐电库区水产集约化养殖区等一批规模养殖小区、规模种植园区和规模产业带,形成了产业集群,产生了巨大的规模效益。

5、培育业主大户,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中总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畏首畏脚现象,这就需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引导扶持业主大户,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县委和各乡镇党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县乡机关干部领办创办科技示范服务基地。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有51名县乡机关工作人员投入资金194.1万元,领办创办科技示范服务基地26个,创利税86万元,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示范和榜样。猛山乡皂桷村党支部副书记、良种母猪饲养大户卿德明,在乡党委、村党支部引导和帮助下,于**年牵头成立了**县德业合作社,建立健全了“良种母猪核心场、优质仔猪生产场、优质肉猪生产户”三级“金字塔”繁育体系,推行企业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运作模式,实行“六统”(统一引种、统一饲养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指导价、统一销售、统一检疫)、“三分”(分户饲养、分户管理、分户核算)的经营管理体制,形成了“以户为基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养殖,产供销一体化的繁育链”,合作社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该社社员已发展到周边27个乡镇和攀枝花、重庆等地,总数也由最初的28户发展到288户。在卿德明和德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该村实现了“户平饲养优质母猪2头,人平出栏优质肥猪2头,农民养猪收入人平增加1000元”的奋斗目标,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生猪“221”基地村。

6、加大资金投入,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业主、龙头企业、财政、金融要有一个长效的投入机制,并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此,我县从县级财政预算、城市经营土地出让金收益、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税收等收入中提取资金,建立了县级农业产业化扶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支持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和与之配套的关联产业,以及服务体系、标准化生产和技术改造创新,着力支持发展态势较旺、基本条件较好、工作措施较实的行业和区域,以形成良好的导向。**年,仅对饲养良种母猪和引进良种猪的养殖户的资金补助就达58.41万元。同时,我县还从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入手,由广安万千饲料公司及农业、畜牧等部门共同筹资111万元成立了**县富源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通过与县信用联社签订担保协议,以注册资本金为业主或大户提供信贷担保。目前,已为58个业主大户提供担保贷款320万元。各级党组织还以大力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为契机,积极协调县信用联社采取放大信贷额度1-3倍的办法,开辟党员会员信贷快捷通道。今年以来,县信用联社已累计向党员群众发放贷款8350余万元,为党员群众提供致富项目2700余个。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基层党组织干部待遇低,岗位缺乏吸引力,村队干部后继乏人。据了解:目前我县村党支部书记年平均工资为3000元左右。这点工资还不够他们的手机、电话费和摩托车油费。在工资这样少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人争当基层党组织干部呢?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当干部有荣誉感,或者干脆是为了不受人欺负。二是家里有拖累,不能出去务工经商。三是为完成税费任务贷了款,怕后任上来只认帐不还钱,一旦贷款还清就不再干了;四是真正想为群众办点事的,也是群众真正欢迎的,但这种人不多。在农村的青壮年中,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能力人大部分出去务工经商,呆在农村的大多是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真正有本事、想干事、能带领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干部看不上村干部的位子,嫌受苦、受气、工资低;而想当干部的,因为人品和能力不行,乡镇和群众又不满意,造成一些地方出现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后继乏人。没有一个好书记,基层党组织就很难有战斗力和凝聚力,也根本谈不上带领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农村贫困党员影响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相当一部分五六十年代入党、当过干部的老党员由生活困难,心里不平衡,对现任村干部挑毛病,甚至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同村干部对着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能力带领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青年入党的积极性和当干部的积极性,出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缺乏带头人的现象。

3、村集体经济薄弱,债务负担重。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老大难问题。集体经济薄弱使村党支部寻找项目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

4、基层党组织干部收费任务重,没有精力投入到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去。在调研中,绝大多数村干部反映,他们的工作精力80%以上用于清收农业税和社会抚养费等,再就是完成乡镇安排的硬任务,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思考产业结构调整。

5、党组织内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分五个层次:一是50—7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0%左右;二是村队干部或当过村队干部的,占党员总数的20%左右;三是在部队入党的复退军人,占党员总数的10%左右;四是致富带头人,占党员总数的30%左右;五是由于家庭原因不能出去务工经商的初、高中毕业生,约占党员总数的10%左右。许多村党员的年龄大至分布在60岁以上、50岁左右、35岁左右,40岁左右的党员基本上是一个断层。这个年龄断层导致了老党员思想保守、陈旧和年轻党员党性观念不强的断层;在经济上出现相当一部分老党员(大多当过干部)生活十分困难,而青壮年党员大多是致富带头人的两极分化现象;在选拔基层党组织干部时,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启发与思考

1、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形势,构建农村工作新机制。在农村税费改革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之所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迈不出具有实质意义的步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天忙于“催粮催款”,没有多少精力来思考本地农业产业化调整的思路与方法。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虽然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减少了许多事务性的负担,但他们并没有从以前的思维中转变过来,依然盯着诸如殡葬改革、计划生育等事务性的工作,仍然没去思考如何针对本地实际进行有效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部分上级党委也缺乏引导,没有着力形成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的工作机制。因此,调整农村工作机制,着力为基层党组织履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职责创造必要的条件,是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发挥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的首要任务。一方面切实解决好部门和乡镇条块分割的矛盾,提高乡镇党委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统筹协调能力,我县**年开展乡镇事业机构改革时,将原来由部门管理的“七站八所”全部划归乡镇,为解决部门和乡镇条块分割的矛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一年来,其成效是明显的。另一方面,将诸如税费收缴等工作任务划归给相关职能部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2、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调动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一线的乡(镇)、村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积极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任职。对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绩突出、受群众拥护的村党组织干部应大胆起用,提拔到乡镇一级领导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农村工作、解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际问题能力强的特长。

3、加强对乡镇、村重大、长期决策的管理。农业产业化调整是一项需要在较长时间才能见效的工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种现象,乡镇、村主要领导一换,立刻会产生许多遗留问题。原因一是上任领导决策中有短期行为,二是上任领导未执行完的决策被下任领导否定。说到底是领导的短期行为和错误的政绩观在做怪。这就需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实行重大决策民主决策制和审批制。同时,要鼓励农村干部扎根农村,不能频繁更换。

4、合理消化乡镇、村的部分债务。目前乡镇、村的巨额负债一方面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另一方面也打消了部分乡镇、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今年以来,我县在5个乡镇推行乡财县管,对乡镇财政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取得了很好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了“村帐乡做”,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2005年将在全县普遍推行“乡财县管,村帐乡做”的财政管理体制。同时,对原广播电视“村村通”以及合作基金会债务由县级出面采取措施进行消化,以达到大幅度降低乡镇的负债的目的。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能人吸引到基层党组织中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1)让从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干部经济上有想头。一是财政部门要拿出部分资金解决村级党组织中干部的工资来源问题。二是实行村党组织干部工资与考勤挂钩,按月发放。三是以办理养老保险、职后养老补贴、一次性重奖等方式,奖励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党组织干部。我县在2004年的村党组织换届工作中,在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一些长期在外打工积累了产业结构调整经验和资金的人员被吸引到了村级党组织中来,为下一步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

(2)让从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干部政治上有盼头。要把树立优秀乡村干部典型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农村干部形象。对于工作特别优秀,群众公论好的村干部,应考虑转为乡镇干部或提拔为乡镇领导,提拔县级干部和部门领导干部也要优先考虑乡镇干部。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真正形成农村工作大有作为的舆论导向,激励村干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奋发进取。

6、坚持下派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下派干部不在村上拿工资,在村上没有产业,不与民争利,不参与家族和宗教势力纠纷,他们有文化,观念新,门路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着当地人不可替代的优势。要通过提高政治待遇、工资待遇,选拔一批热爱农村工作、有农村工作经验,有一定特长的县、乡干部到乡上和村上开展工作。只要将这种做法长期坚持下来,必然会对农村产生深远的有益影响。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10

正当农口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去年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安排部署今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时刻,今天,市委在这里举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农口上下无不感到欢欣鼓舞,更加坚定了我们工作的决心和信心。这次会议,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搞好“三农”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会议要求,下面,我就20*年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简要汇报,并针对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就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建议,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年,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口上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全局,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发展“两品一游”农业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使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29.9%;农业增加值1亿元,同比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7元,净增608元,增长16%,首次排在了全省第一位。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优质洋葱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二是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效益凸现;三是非农产业不断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四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是农民政策性负担全部取消,农业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六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总的来看,20*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业效益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呈现出许多喜人景象。这种好的形势,是多年努力、来之不易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农口上下和三镇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虽然20*年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但是,以“两个率先”和科学的发展观来衡量,目前,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虽然增幅较大,但增收渠道不宽,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总量偏小,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强。当前,农民依靠一产业增收的空间不断缩小,洋葱等亩收入在2000元以上“双千元田”作物种植面积已占到全市总耕地面积的近60%,以家庭养殖为主的“万元院”达到50%左右,就目前的生产条件和水平,依靠农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大的突破困难较大。

况且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07元中,来自于一产业的收入已经占到64.5%。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前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农民必须人均每年增收600元。但是,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农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5%,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与城郊型农村的实际不相适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深加工不够,生产基地规模小,缺少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规避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二是结构调整虽然不断深化,但调整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无论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还是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都比较缓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几年的调整,很大的程度上是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尽管有了大的发展,但仍然停留在老的品种上,效益差,没有形成产业内部调整的核心,农业还只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且农产品品种单一,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

旦遇到市场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由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需要不能满足,同时农民培训教育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民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增收。三是城乡一体化建设投入虽然增加较多,但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一体化建设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从总体来看,农村道路建设、镇区建设、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硬件设施和服务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相对滞后,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农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水平与城市化的标准要求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随着镇财政体制改革、农业税全面免征,各镇基建项目资金日益缺乏,这些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用3——5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差距较大。四是科技服务工作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镇村管理和服务职能虽然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提供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村发展要求不相协调。主要表现在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高,业务技能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由于经费短缺,我市农业科技部门现有的仪器设备少而陈旧,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致使一些化验工作无法开展,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受到制约,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慢,技术服务工作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部分基层干部传统的小农业管理思维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重管理轻服务的思维定势还没有根本打破,部分镇村组干部发展竞争意识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高、点子不新、措施不多,对农民致富后的消费问题引导不够,特别是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减少24%,加之工资报酬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村民的服务,致使部分村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不快,村集体积累薄弱,发展后劲不足,不适应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要求。

总的来看,由于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这几方面的因素所带来的农民增收渠道窄、压力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依然是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研究今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我们必须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城乡一体化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树立更加强烈的发展意识,增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坚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成绩。

二、突出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努力开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局面

20*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计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实现“两个率先”分三步迈进第一步目标的关键一年,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意义重大。按照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城乡一体化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从当前我市的实际出发,今年农口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这一总目标,狠抓“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高效农业,着力发展两品高效经济开发区、镇区商贸聚集区、生态休闲旅游区和交通沿线“三区一线”经济,努力增强镇财政、村级累和户收入三级经济实力,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工业化、社会管理城市化、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三化”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的奋斗目标是完成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净增600元。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目前,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偏大,林、牧、渔比重偏小,第一产业比重偏大,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任重而道远。只有加快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才能使农业成为高效益的产业,使农村经济充满希望和活力

,才能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是继续优化农业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按照发展“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的思路,种植业要通过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积极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重点抓好优质蔬菜、西甜瓜、日光温室、高效制种等产业,壮大“双千元田”,培育高效万元院、万元田、万元室、万元园,不断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今年,力争使“双千元田”达到32000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0%,万元院达到3300户,占总户数60%。畜牧业要重点发展家庭规模养殖模式,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品种改良、行政推动等措施,大力发展养殖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和养殖小区,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要扩大珍禽、肉牛、胚胎养羊等规模养殖和暖棚养殖,使农村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不断提高养殖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林业要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观光和林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观光高效农业,并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经济林和花卉。通过上述措施,不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抓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要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二、三产业发展作为强镇富民和增加村级积累的重要工作来抓。首先要围绕加工抓调整,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通过抓好洋葱粉生产、万头肉牛养殖加工、洋葱储藏库等项目建设,建好生产基地,抓好农产品加工转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要依法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方式,引导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建立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同享、发展双赢的经营模式,使龙头企业和农户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其次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要紧紧抓住三镇地处城郊的优势和各镇村资源优势,组织引导农民,开展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劳务输出等产业。第三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旅游观光服务项目。要抓住关城、悬壁长城旅游资源和各镇林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度假村”、“农家乐”等餐饮旅游项目建设,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档次、提升品位、提高效益。充分利用草湖旅游资源优势,开发草湖旅游经济。四要大力发展商贸经济。进一步完善镇域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公路沿线经济,在镇政府所在地和公路沿线形成物流、人流、商流、信息流优势,活跃农村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年,力争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达到3000人以上。通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为镇财政培植税源,以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以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二)狠抓项目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认真贯彻省委发展抓项目的重大举措和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的有关政策,在加强即定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谋划新的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一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上的政策导向,积极向省上、国家争取各类项目资金;二要积极向市上争取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和地方配套资金,争取市财政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三要创造条件,以优质的服务和宽松的环境抓好招商引资和启动民间资金工作。要重点抓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农村“一池三改”、日元贷款防风治沙、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生态公益林保护、优质无公害洋葱产业基地建设、肉羊胚胎移植技术应用、优质胡萝卜品种示范推广、蔬菜花卉制种和镇文化广场建设等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以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增收,以项目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一要积极支持市上和酒钢的城市扩张工程和园区建设工程,以城市扩张和园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二要积极推进道路改造建设工程,抓好峪泉镇区二级公路、新城村至魏晋墓三级公路,市镇主干道路到各村组道路的改造以及移民点道路的修建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三要抓好三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坚持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城市化的标准建设改造农村道路、给排水、集中供暖、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功能。四要

将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农业产业化、二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快三镇商业街和集贸市场建设,加快农村产业园区建设和公路沿线经济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城镇和园区集中,逐步增强镇区、园区的聚集优势和规模优势。

突出抓好以高效种植、高效养殖、生态休闲等为一体的河口生态高效农业园区;以酒钢葡萄基地、飞机场等为依托,以劳务输出、商贸餐饮服务、葡萄酒厂建设、小康住宅为重要内容的二、三产业园区;以镇区扩张、镇区经济发展、小康住宅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镇区扩建工程;以新城草湖、葡萄基地、小康住宅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城村开发工程;以南市区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以市场建设、休闲娱乐、小康住宅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安运沟村开发工程;通过园区建设和重点工程开发,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五要抓好城乡一体化样板村建设。高起点规化、高标准要求,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要求相适应的农村小康住宅,并将其与城区扩张、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行楼上生活区,楼下商业点,前院生活区,后院种植养殖加工区,完成小康住宅50户。六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注重农业灌溉用水的供给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七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通道林、防风治沙林、农田防护林和居民点绿化美化林,使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协调起来。八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积极与市上有关部门协调,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改革,尽快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优抚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九要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积极组织农民净化环境、绿化村庄、改水改厕,推广使用沼气、液化气等新型能源,创建文明整洁的生活环境。

(四)统一思想,转变作风,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紧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对作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奋发图强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全面开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