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3:04

公共管理的知识篇1

1.1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个人的竞争力取决于他的知识资产,取决于他获取知识并加以利用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土地、资本等一样已经成为提高组织或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武器,成为决定组织生死存亡的一项重要指标,因而学习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高。在积累和学习的基础上,要想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并使知识管理得以最大范围的应用,就必须通过交流最终实现知识共享。对组织而言,知识共享可以使每一个新项目的运行都建立在全公司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去重新探索出路。对个人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将极大地帮助个人扩充知识面,缩短个人在新领域知识上的学习时间。同时,个人又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个人知识的共享与传播,对社会知识的传播也起到极大的作用。知识在社会群体内的有益流动,对所有人都是有益的。

1.2知识管理的基本特点

对知识管理的学习离不开对其基本特点的大致了解。知识管理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所有管理,也正是由于它自身无可替代的独特性。

1.2.1知识管理注重管理的有效性

知识管理强调输出结果的价值,要求输出结果必须是创新的、高知识含量的、能达到组织目标的高价值的东西。这个产出与它所输入的概念上的资源之间是不存在直接量化比值的,因为概念上的资源不会像实体资源一样,随着量的上升而增加成本,所以与传统管理不同,知识管理不追求资源成本消耗的最小化,而单纯追求价值的最大化。

1.2.2知识管理源于概念

资源的无限性知识管理之所以必要不是因为物质资源的有限性,而是源于概念资源的无限性。知识经济时代,已不再适合通过片面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来实现增长,它更多地要求人们通过对虚拟资源的管理来指导对有限资源的利用。新时期的知识管理就要求我们站在实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性”的高度,寻求一种更为全面的、科学健康的增长模式。就实践发展而言,今年是中国知识管理走过的第10个年头,也是中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提出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10年。经过10年的传播和实践,中国的知识管理在摸索中成长,由此取得的进步和发展不可小觑,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当前的经济危机,让人们开始反思和审视原来依靠资源、低劳动力成本和外贸投资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很多人开始关注和了解知识管理,从而使得依靠知识的积累、传承和创新推动社会繁荣成为新时期的一大亮点。

2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2.1公共管理的基本定义

公共管理,同样是时展所衍生的新概念,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不同,它不是着重于对政府职业文官的培养,而是在包含这一内容的同时,更看重以最低的成本达到目标以及管理者对结果负责的相关内容。简要而言,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的主要任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如何更为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

2.2公共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概述

在共同促进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共管理与知识管理间日益形成无法分割的密切关系。一方面,最先大量运用知识管理的企业虽然拥有很大的自主性,但不可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和发展,它必须得到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配合与支持。为发展知识经济而实施的知识管理,离开公共管理的配合和支持是难以奏效的。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看到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的联系,例如知识转移活动、专利、商标、基础设施等,均涉及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诸多关于政策、法律、法规等属于政府行为的方面。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提高公共组织的效力,公共管理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知识管理的理念,积极推进各项措施的出台,如大力发展学习型组织,努力构建知识型政府等,不断为实现自身管理水平的跨越增强助推力。知识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彼此融合的关系,这种密切的相关迫切要求当前公共管理必须落实对知识管理的应用措施。

3知识管理应用的相关举措

3.1最大限度地营造知识管理的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只有适宜的环境才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知识管理需要尽量发挥集体知识和智慧的作用,需要个人乐于奉献。因此就需要营造适当的风气和环境氛围,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公共管理领域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风气,提升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譬如说,企业文化要以诚信为本,员工要有敬业和乐业精神,重视效率、质量等等,从而让知识管理建设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概括来看大致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要有领导人、专门小组和基础设施,如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和图书馆等。我国的“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等国家创新体系就是很好的范例。

②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动员全社会从上到下为知识管理投资。

③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因特网和内联网技术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催化剂,要不断开发数据库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

④建立知识管理评估系统。研究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如无形资产组成指标法,计算知识管理的投资回报率等。这一系列的相关内容就形成了知识管理实施的大背景,并最终构造出知识管理的坚实平台。

3.2加强知识管理中人才的培养与供应

人才问题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点,关于知识、技能、思想、精神、品德、文化之类,都离不开作为载体和主体的人。若没有符合质量和素质要求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或不能保证供应及时到位,发展知识经济都将成为一纸空文。通过兴办教育事业来培养人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来也是公共管理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知识经济时代也没有改变这个格局。教育着眼于全民素质的改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和全面联系。既要注意普及,又须重视提高。这一点使得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变得非常必要,动员非政府组织积极投入到发展教育的行列,不仅有利于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而且也为知识管理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行使提供了契机,但国家并不能因此而有丝毫懈怠。发展各种教育设施,鼓励自学成才,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技知识,奖励研究成果和发明创造,以及发展文艺、体育、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发行、图书、博物、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都应该在培养人才计划中作为政府工作的题中之义。

3.3构建知识型政府

公共管理的知识篇2

知识管理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对知识管理各国各界人士有着多种不同的认识,有的人将知识管理视为信息管理的继承和发展,但更多的人则认为知识管理是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它是有着独特内涵和意义的新生事物,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和实现途径。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结合环境信息实现创新,并通过不断创新来达到维持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其次,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是人对一系列相关信息产生的反应,它存在于人而不是信息集合中,也就是说知识与信息有着明确的区别,它只能通过人们能动创造性的发挥而产生,且依附于人而存在。所以,以知识创新为直接目标的知识管理必然以人的知识运动为研究内容,只有人才是其研究的核心。第三,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工具。社会从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经济时期,进入到以知识和知识创新为主的知识经济时期,这是一个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经济,再到知识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及知识创新的演变过程,也就是说,正是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增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仍是知识管理的内容和研究对象。

一、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更新

在当代社会,知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国家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组织之间的竞争,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www.133229.com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人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现代人来说,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更突出了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大学毕业后,甚至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仍然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适应创新的需要。知识更新的潮流将扩大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社会需要更多、更好的图书馆为人们学习提供场所和方便。同时,政府和社会也会对图书馆事业给予更大的支持。这种形势要求图书馆加强馆藏建设,根据读者的需要,合理组织馆藏,使馆藏结构和内容更加符合读者的需要。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对采访力量的配备,把知识丰富、熟悉读者需求的人员配置在采访岗位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采访人员的水平决定了图书馆的水平。在未来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馆藏建设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闲暇时间增多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收入增加,有更多的工余和闲暇时间。闲暇时间的增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休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一种经常性活动。走进图书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休闲方式,图书馆成为度过闲暇时间的重要场所。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知识管理要重视人们的休闲需求,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升华人们的休闲需求,馆藏内容要丰富多彩。对于图书馆知识管理来说,并不是添置一些休闲类的馆藏就可以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休闲知识的管理和服务,引导和培养人们高尚的情趣和高雅的兴趣,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体现和发挥图书馆的文明教化功能。

(三)图书馆物质条件的改善

经济的发展使图书馆的物质条件大为改善。我国的许多图书馆建设了现代化的新馆,添置了大量的书刊和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布置了舒适温馨的阅览环境。图书馆物质条件的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图书馆物质条件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引起图书馆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变革。现代化信息设备的普及、数字图书馆的建立,都在改变着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图书馆的管理越来越成为“有知识的人管理知识服务”的活动。

二、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社会结构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业结构由过去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优势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优势,并且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就业结构由过去多数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转变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城乡结构由过去乡村人口多数向城镇人口比例越来越高转变。经过几十年的社会结构转型,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不断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

图书馆作为文化设施,它的建设和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只有城市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才能产生旺盛的对图书馆的需求和有充足的图书馆学业经费,图书馆才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国的许多地区近来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登上了新的台阶,出

转贴于

现了建设图书馆和发展图书馆的需求。当今建设图书馆,在信息科技和数字图书馆浪潮的冲击下,迫切需要引入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图书馆只有采用知识管理,才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应和满足读者的需要。可以预见,图书馆知识管理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管理者所接受并运用于图书馆工作实践。

(二)社区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许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很快,许多社区兴建了图书馆或图书室。这是一个图书馆事业重大变化的前兆。过去图书馆都是向大而全的方向发展,衡量一个图书馆的水平,就是看它的规模和馆藏水平。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图书馆,完全有可能做到小而全。社区图书馆有可能通过图书馆信息网络,获得远方大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料。衡量一个图书馆先进与否的标堆,不再是规模大小,而是信息技术水平、获取信息能力的高低。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将进一步凸显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有力地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三)终身学习观念的普及

公共管理的知识篇3

根据“行政法”的字面意义和行政法内在的“法”的属性与“行政”的属性,传统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视角可分为两种基本方向,一是“法学”视角,二是“行政”的视角。

1.1“法学”的视角:传统的建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视角

所谓“法学”的视角,就是指基于行政法的法理基础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从“法学”视角上理解,行政法学是研究行政法和行政法律的发展规律的学科。从行政法的起因来看,“所谓行政法者,为公法之一部分而规定行政官吏之组织及其能力;且指定权利利害之时,而以救济之道予个人者也”[1],也就是说,行政法的实质就是“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2],行政法的产生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行政权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3]。由此,“法学”视角关注行政权的合法合理运用问题,行政权成为传统行政法学的核心概念。但是,行政权是一个行政法内在的抽象性概念,单靠行政权概念无法描绘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活动,这就需要寻找和借助能够体现行政权目的和本质的外部性概念———行政行为这一特殊的社会行为。因为作为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法律规制的对象主要是社会行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我的行为就是我同法律打交道的唯一领域,因为行为就是我为之要求生存权利,要求现实权利的唯一东西,而且因此我才受现行法的支配”[4]。由此,“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关注的是作为行政权行使行为的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行政权运行活动所需相关的规范性法律依据和理论依据,透彻理解行政法律条文之法理内涵,培养处理行政争讼的法律思维,掌握适用法律文件的能力和处理行政案件的技巧技能,进而使学生培育成法律专业工作者如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这就要求“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必然包容所有的行政法理论知识和案件处理技能。但是,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而言,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依法从事公共管理的行为方式以及对自己管理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在此,因行政法本身所具有的涉及领域极为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相交织并共存于一个法律文件之中的特点决定,“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无法使原本缺乏基本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在规定的有限学期时间段内能够全面有效地领会这种庞杂的知识体系之内容,“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也无法适合于以培养公共管理人才(而不是法律专业人才)为目的的公共管理专业行政法学教学要求。而且“行政法学的知识积累明显不足,且没有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受其他学科研究成果对自身的影响”[5],使“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知识体系无法适应和解释当代公共行政(行政管理)的多样化、复杂性发展趋势,无法适应当代行政体制的改革要求,无法适应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

1.2“行政”的视角:对“法学”视角的发展

在传统的“法学”视角的基础上,一些研究者们也重视“行政”视角的行政法研究,试图从“行政”的视角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行政”指的是“公共行政”,在此,按照传统行政法理论和传统行政学理论,“公共行政”主要指“国家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决策与调控。换句话讲,“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6]。据此,公共行政实际上就是国家行政权行使主体,依照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定,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活动。如果说“法学”视角侧重于国家行政权运行的法律依据和运行条件的合法性,那么“公共行政”视角则更加关注国家行政权运行的过程或程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此,行政权的实现是通过行政行为来完成的,因此在以行政权控制为本位的理念下,“公共行政”视角的出发点和归属只能是国家行政层面上的行政行为论,据此“公共行政”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在“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行政行为的主体资格、行政行为的构成与合法、效力、撤销要件等行政行为之一般法理基础,增加了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合同、行政责任等具体行政行为之具体法律制度及其法理解释。可以说,关注行政权行使过程的合法合理性是“公共行政”视角对“法学”视角的发展和丰富,更加符合公共行政部门及其行政实践的发展要求。然而,随着20世纪后期公共行政的改革,很多过去国家(政府)包办的社会公共管理事务,转由社会的非政府性质的公共机构来承担。公共行政已经不再仅指国家行政,“也指国家以外的非营利为目的,以为一般社会公众和本组织成员提供服务为宗旨的社会公共组织(如律协、医协、消协、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的职能、作用和活动”[7]。据此,传统的公共行政行为主体,从过去单一的行政机关,扩大成包含特别授权的公共组织(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受行政机关授权的组织、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等多元化主体的复杂系统。也就是说,传统的“行政法”字面意义上的“行政”内涵,已经演变成主体、内容、方式日趋多元化的“公共管理”。在此,“行政”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因其研究对象(国家行政权的行使活动)的局限性,无法完整地解释公共行政范式向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向,无法解释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更无法满足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要求。

2公共管理视角重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分析逻辑

2.1“公共管理”视角:对传统“行政”视角的发展

关于如何定义公共管理,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有的甚至相去甚远,国外有一定影响的概念不下十几种,近年来,国内的定义也是不胜枚举。按照曹现强等人的观点,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机构和公共企业为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满足公众的需要而对公共事务和公共部门进行管理的活动[8]。非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业成为管理主体是公共管理区别于以国家行政为内涵的传统公共行政的特点之一。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是国家集权形式的一元主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官僚制管理形态,那么公共管理则是国家放权或还权形式的多元主体(国家行政机关、非政府组织、公共企业等)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形态。按照休斯的观点[9],“行政”基本上指服从指令和服务,而“管理”则指:(1)取得某些结果;(2)取得这些结果的管理者的个人责任。据此,如果说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的是国家行政权的运行过程,强调服从上级的指令,提供公共服务,那么公共管理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就国家行政权而言,公共管理不仅是关注国家行政权的运行过程,更加关注行政权运行的结果及其个人责任,更加关注社会公共组织如非政府组织、公共企业等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结果与责任。由此,公共管理多元化主体的角色、地位、行为方式以及公共管理主体与国家、公众之间的法律关系,进入到行政法学研究对象范畴,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研究必然成为当代行政法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比起传统的“法学”视角和“行政”视角,“公共管理”视角的思维方式,更有利于解释当代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方式、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更加符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等非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此,如何基于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就成为公共管理类专业行政法学教学改革的时代课题。当前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研究和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的行政法学课程地位?如何根据公共管理实践需求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如何选择适应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就当前的课程建设要求来看,当务之急是重构符合公共管理实践和教学对象需求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问题。因为课程知识体系决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2公共管理视角重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分析逻辑

近年来,一些高校行政法学教学及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从公共管理视角建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如皮纯协与张成福主编的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行政法学》[10]、苏祖勤主编的《行政法概论》[11]、温晋锋主编的《行政法学》[12]等是针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育而编写的代表性行政法学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在建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思路上仍然残留传统行政法学的视角的影响,并且没有能够理清各知识模块与公共管理实践之间的衔接关系和各知识模块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无法真正体现现实的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无法真正满足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行政法学知识需求。在此,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公共管理视角的建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行政法学分析逻辑的问题。按照关保英教授的观点[13],行政法学分析逻辑既是一个理论体系,又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行政法现象的操作工具;行政法学分析逻辑是对行政法认识的一个方法论,它所包含的哲学原理是以具体的操作得到体现的;行政法学分析逻辑是一个行政法学研究的实用理性问题,它的最大效果是对行政法分析过程的指导和在行政法分析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行政法学的分析逻辑是以一定的分析范畴为依据的,没有一定的分析范畴我们将无法对行政法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行政法学分析逻辑中的范畴是可以进行选择的,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范畴上的选择,取一些范畴而舍另一些范畴。据此,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应当从规范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的角度去选择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在此,需要明确三个基本点;首先,要明确如何从“公共管理”视角认识行政法?这是公共管理视角构建行政法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其次,要明确公共管理活动所要依据的基本的行政法律制度有哪些?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公共管理视角构建行政法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管理类专业行政法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法治观念和依法从事公共管理的行为方式以及对自己管理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行政争讼的法律思维和技能为教学目的,这一点是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内容的选择标准。最后,要明确哪些行政法律制度方面的知识构成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有用的知识?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公共管理视角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

2.3行政法行为论:公共管理视角重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理论主线

如果说传统行政法学视角中的“行政法是行政主体与其他社会因素发生冲突的控制性规范,反映并联接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关系”[14],那么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行政法调整的是因实施公共管理权而形成的公共管理法律关系,这一法律关系既包含国家行政权力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国家公共行政关系,又包含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nGo)、公共企业与其管理对象之间的社会公共管理关系,也包含因国家权力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而形成的公共管理监督关系。根据行政法的规定而形成的公共管理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力(权利)与责任(义务)关系。这些主体的行使权力(权利)、履行责任(义务)的法律行为———包括公共行政权主体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法律行为即为公共行政行为、非政府组织和公共企业等社会公共部门的根据行政法律授权行使公共管理权力和承担责任的法律行为即社会公共管理行为、公共行政权或公共管理对象的依法行使行政法上的权利和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的公众法律行为即公众守法行为、对公共管理行为的监督行为即行政法律监督行为,共同构成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行为”,成为现代行政法规制的对象。没有行政法上的法律行为即行政法行为就无从谈起公共管理法律关系。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国家制定和实施行政法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规范公共管理中的各种法律行为主体的行政法行为,来控制和规范各类行政法行为主体的权力(权利)与责任(义务)关系,使公共管理活动符合国家意志。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是一个集合概念,当我们讨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时,也就是以对行政法的总体认识以及这种总体认识所形成的机制为焦点的。但是,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总体性认识不能完全排斥研究者对基于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目的而对特定行政法问题给予的关注,而所关注的视角不同,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方向和结果也不同,此时被关注的特定行政法问题就构成这一视角上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由法权通过法律行为来实现的法理决定,我们需要关注的特定行政法问题就是行政法行为。从以注重结果和行为责任为核心要素的当代公共管理的视角看,树立法律权威理念,以行政法来规范行政法行为,就是行政法治理念的核心内涵。主体的多元化是公共管理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不同的主体在行政法上的地位、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的规定性,使公共管理与行政法发生了关联,而各类公共管理主体的法律行为方式,则成为行政法对公共管理进行规制的核心内容。如果说法学视角的“行政法治的前提是行为法定,行为法定必须以完善的行政行为理论为条件”[15],那么从公共管理角度上讲,行政法行为就是贯穿整个行政法学理论的核心概念范畴,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应当以行政法行为论为核心,行政法行为论成为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石和理论主线。

3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知识模块及其逻辑关系

对行政法行为的关注,必然引发出行政法行为之主体问题(需要解答谁作出行政法上的法律行为,应当具备哪些资格条件等)、行政法行为之本身理论问题(需要解答何谓行政法行为,如何作出行政法行为等)、行政法行为之监督问题(需要解答如何监督公共管理行为,对违法公共管理行为如何加以制止等)、行政法行为之救济问题(需要解答如何纠正瑕疵公共管理行为、如何补偿或赔偿违法公共管理行为所导致的侵害后果等)等相关理论问题的关注。而这四个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用以解释行政法基本原理为目的的行政法基础论(法理基础)来加以支撑。由此,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知识模块:

首先,行政法基础论:行政法基础论主要解释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功能、行政法关系(包括各类公共管理行为引发的公共管理法律关系、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等)、行政法及行政法学的产生与发展等有关行政法的基础理论问题。对于缺乏基本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律思维训练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来说,行政法基础论是学习行政法学其他专题理论的法学理论基础。

其次,行政法主体论:行政法主体即行政法行为主体,主要指公共管理主体(国家行政主体、社会公共管理主体等公共管理权行使主体)、公共管理对象(包括国家公共行政层面上的行政相对人或行政相关人、社会公共管理层面上的管理对象等公共管理权的相对人)、监督公共管理主体(国家权力机关、社会组织、公民等依法对公共管理进行监督的监督主体)等。行政法主体论主要解释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各类行政法行为主体的概念、类型及其含义、法律地位、法定权力(或权利)与责任(或义务)等相关主体理论问题,注重有关公共管理组织的实体法知识的解释,为学习行政法行为论提供基本理论框架。

第三,行政法行为论:行政法行为是行政法上的行为主体即行政法主体依法行使法定权力(或者权利),履行法定责任(或义务),产生行政法上的法律效果的行为。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根据行为主体的性质不同,行政法行为可分为国家公共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行政司法、行政执法、行政合同等法律行为)、社会公共管理行为(依法创制行为规范、解决争议、执行法律规定、建立契约等法律行为))、行政法制监督行为(国家权力机关、社会组织、公民等对公共管理进行的监督行为)、公众守法行为(依法行使行政法上的权利、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等四种。行政法行为论主要解释与四种行政法行为的概念、成立要件、效力、形式、具体种类、程序等相关基本理论问题。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行为论,注重的是行政法行为的程序法知识的解释。

第四,行政法监督论: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行政法上的监督指的是对公共管理主体法律行为的监督。违法公共管理是行政法监督的主要对象,它指公共管理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公共管理关系或监督公共管理关系而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瑕疵)公共管理行为。行政法监督论主要解释监督公共管理的内涵、监督主体及其权利义务、监督的形式和方式、对违法公共管理的界定等监督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监督论,注重行政法制监督的实体法知识的解释。

公共管理的知识篇4

1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管理的意义

1.1有助于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模式

与传统被动型的公共服务模式相比,以用户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模式是一种基于公众政务的需求,且面向公众过程的资源集约、信息集中、业务集成、服务个性化的公共服务模式。[3]用户知识管理是以用户需求、偏好作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目标和对象,以用户为中心、服务用户是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根本价值追求。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只有“以用户为中心”才能成为推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1.2有助于提高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的满意度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发展公共服务,而能否有效评价公共服务的效益,能否有效获取公民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关系到电子政务发展的前途,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目标所在。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的知识管理必须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并依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才是建设基于用户满意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1.3有利于提升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效能

用户知识管理理念的引入,为政府提供了充分了解用户的行为、需求以及期望、甚至价值的工具,有助于政府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和选择适合用户的具体服务方式、内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服务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资源的优势,同时增加政府公共服务的透明度,改善政府与公众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发展。

1.4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政府的知识管理

政府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加快政府内部知识的创新、流动和利用,其目的是增强政府的活力和凝聚力,激活政府的创新能力,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决策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精简高效、具有竞争力的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4]长期以来,对于政府知识的管理侧重于从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去研究和建设,而忽略了从用户的角度对用户隐形和显性知识的开发和研究。加强用户知识管理是政府知识创新新的动力和源泉,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服务效能、竞争力以及决策的科学性,也能为我国知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本体的构建过程

2.1本体理论

本体一词最早来源于哲学领域,称之为本体论。虽然关于本体的定义很多,但斯坦福大学的Grube于1993年提出“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形式化、规范化说明[5]”被广泛的应用。学者Studer等对本体的认识作了进一步延伸,将本体的定义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概念模型”指通过客观世界中一些现象的相关概念而得到的模型;“明确”指所使用的概念及其约束都有明确的定义;“形式化”指本体是计算机可读的(即能被计算机处理的);“共享”指本体中体现的是共同认可的知识,反映的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6]本体是领域内重要实体、属性、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形式化描述的基础,在知识共享和知识建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本体将某个或多个特定领域的概念和术语规范化,为其在该领域或领域之间的实际应用提供便利;(2)本体可在不同的建模方法、范式、语言和软件工具之间进行翻译和映射;(3)本体将对象知识的概念和相互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义,大大提高知识搜索、知识重用、知识共享的效率。[7]

2.2用户知识本体构建过程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提供涉及到某一具体的领域,例如医疗、税务、工商管理等服务部门,因此领域本体的构建是前提。领域本体指特定领域内可以重用的,提供该领域特定概念定义、概念之间关系、发生的活动以及该领域主要理论和基本原理等的概念模型。[8]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管理是在领域本体的基础上抽取用户兴趣、偏好和价值,对用户的知识进行认识、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有效管理。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系统用户知识管理本体的构建已经从传统的关键字向量空间模型转为基于用户知识本体的模型转变,领域本体为用户知识管理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克服了传统用户模型语义不足的缺陷。[9]本文依据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管理的具体内容,通过用户登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系统,依据用户的浏览行为、浏览内容和背景知识获取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构建用户知识本体库(如图所示),为用户知识的挖掘和转移提供重要的途径。

3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本体实例

3.1用户基本信息

用户基本信息主要指用户在登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系统时,通过系统的注册和本体挖掘技术所获取的包括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单位、专业等信息。

3.2电子政务主题词表

电子政务主题词表是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管理本体建设的基础,通过电子政务主题词表抽取用户政务需求的核心概念。2005年编制的《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是我国第一部按国家标准编制的综合性电子政务主题词表,收词范围涵盖了电子政务各个领域,总收录主题词是20252条,其中正式主题词17421条,非正式主题词2831条。[10]主题词表中的语词均是规范化的科学用语,根据词表抽取概念术语建立本体的类,减少了本体构建过程中对领域专家的依赖,主题词表具有“用、代、属、分、参、族”这样简单的词间关系,有助于本体类的属性和类间关系的确立。[11]

3.3领域本体的构建

主题词表作为初级本体,它在领域本体构建的过程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基于这种方法构建的本体可以遵循词表原有的语义基础,并参考其所包含的语义关系,进而构筑领域本体的词义。[12]通过对电子政务主题词表抽取的概念层级结构,直接映射为本体中的概念层级结构,建立概念关系层次结构,通过关系的定义域和值域的设置,限制概念之间的联系,从相互作用的角度体现概念之间的实际语义。本文依据我国电子政务主题词表和具体民政部、卫生部和财政部在农村救助中的职能、业务和相关事项,建立了我国农村医疗救助业务体系(见下表),通过protégé软件体现本体的构建过程。除了将已抽取的类和类间关系导入protégé中,还需要将类的属性进行定义域和值域的约束。如将农村医疗援助和救助申请审批程序设置为addsiblingtodisjoints,表示互为兄弟节点的类具有排他性;关系ispartof是互逆的,设置它们之间的互逆性。

3.4用户知识本体实例

当用户登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系统输入检索请求,系统自动提示用户输入检索请求分类,在公务员与用户的互动及确定用户真正的需求情况下,通过电子政务主题词表,对所有入库资源进行科学标引、描述与分类。通过主题词严格的语义内涵和位属关联,建立所有资源在主题层的映射关系,把形式化的用户请求转化成标准的本体语言,为系统所识别和操作。而用户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系统所进行的各种操作,例如从输入的关键词、浏览行为和文档的特定操作以及与公务员的交互或交易行为中挖掘用户的兴趣和偏好,并分析和评价用户付出的成本以及获取的价值,存入用户知识本体库中,为获取用户知识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提供前提和条件。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用户知识本体是由用户基本信息、用户需求、用户偏好以及用户价值等类属构成。

4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的挖掘和转移

4.1用户需求的诊断

用户需求的诊断是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管理的关键。用户的需求受用户的期望、情感、动机、个性、知识结构、职业等方面的影响。对用户需求以及行为的分析,其关键是满足用户的客观需求,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13]用户通过电子政务用户管理界面,检索有关信息,系统通过知识挖掘技术可以自动的诊断用户的需求。通常用户的需求分为显性需求和隐形需求。虽然显性需求比隐形需求较容易识别,但在很多情况下,隐性需求是显性需求的延续。满足了用户的显性需求,其隐性需求就会提出,两者需求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不同而已。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知识主管通过对用户知识本体库中存储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不仅了解用户的需要,而且为拓展用户需求和挖掘其隐形需求,为系统产生良好的政府与用户互动和交流关系奠定基础。

4.2用户偏好的提取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偏好是指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服务组合进行的排列。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知识管理诊断系统可以通过偏好提取技术获取精确的用户偏好信息。偏好提取技术虽然不需要系统一定具有任何关于用户的初始信息,但需要尽可能多的通过用户的需求收集更多的偏好数据,发现隐藏的偏好,结合用户的需求做出权衡,给出合理的诊断。[14]根据经济学原理,用户的偏好与效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用户偏好分析中,效用是指用户从选择并消费相关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心理上所感受到的满足和实际中得到的效果回馈。但是,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使用的起始阶段,很难知道用户的偏好,即用户的效用函数是很难判断的,因此,构建效用函数和用户的偏好关联式是很多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系统抽取用户偏好的主要目标。

4.3用户的价值分析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的价值分析是指用户在使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过程中用户所获得的总价值(tR)与用户付出的总成本(tC)之间的差,即CV=tR-tC。而用户总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等,用户总成本则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的价值分析和测量是为了更好的从用户的角度判断公共服务的价值.公共服务的价值不是由政府决定的,而是由用户决定,了解用户的需求、偏好,更好的从用户的角度感知政府的价值需求和用户的满意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的效能。

4.4用户知识的创新与转移

用户知识的创新和转移是用户知识管理目标之所在。依据日本学者nonaka提出的知识创新模型———SeCi模型,可将组织的知识分为个体隐性知识、群组隐性知识、群组显性知识和个体显性知识4种类别。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管理的过程就是建立和加强政府与用户的互动,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内化4种转化关系依次形成一个螺旋形循环上升的知识创新和转移过程。[15]

5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管理的策略

5.1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立以用户知识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理念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16]“依法行政”为行为准则,以“用户导向”为服务模式。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管理是推进和实现服务型政府重要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中,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理念,使政府工作人员能够自觉地学习和应用用户知识,同时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利用、整合、创新、转移用户知识的能力和素质。

5.2建立有效的用户参与与交流的激励机制

用户的参与和交流是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用户知识管理的基础,也是以政府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管理模式转变的重要前提。虽然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系统为政府和用户交互提供了重要平台,但用户的积极参与将会使用户知识管理产生更大的效益,因此依据用户的需求建立有效的用户参与与交流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用户和工作人员的交互中,用户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相关经验和知识解答有关公共服务的问题,参与到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建设当中。为了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如用户会员级别晋升、荣誉嘉奖,甚至适当的物质奖励等,以此满足用户的认知需求,营造用户参与的环境,培养用户的参与意识。

公共管理的知识篇5

公共管理学科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它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学科有很大的差别。公共管理学科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提升领导人员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其中包含着众多的元素:领导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等,所以,公共管理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应用太过于死板、僵硬的教学方式,需要不断的找寻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领导人员对于学科知识的领悟和促进领导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1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树立公共管理教学新观念

1.1以领导人员为教学根本,充分展现领导人员的能动性。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公共管理教学也是如此,领导人员是专业知识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实践锻炼的主体。党校教师如果不想自己的公共管理教学课堂死气沉沉,那么,就需要尊重领导人员的主体地位,将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公共管理教学方法还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所以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侧重于培养学习人员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意识和增强学习人员的创新意识。

1.2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学习效率是公共管理课堂教学的必要保证,提升课堂效率也是教学方法改进的必然要求。教学效率的评价与行政效率相类似,所关注的内容都大致的相同那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值。现如今,在我国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很低的情况普遍存在,很多党校对于教学效率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填鸭式不良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整个课堂中都是单一的、死板的讲述理论知识,这种高投入低收益的教学方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教学效率更多的重视,不断的找寻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1]。

1.3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理论和实际情况的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相融合,对于公共管理的改革、发展等信息要及时的掌握,将公共管理实际工作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际联系。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等众多方面都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束缚,大胆的进行创新工作,形成自己固有的特色。而且,针对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公共管理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

2改进公共管理教学方法的基本路径

2.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公共管理教学。公共管理教学想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为了追求教学方法的新颖程度,而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与公共管理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适用于公共管理的教学方法有互助式教学法、专题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

互助式教学方法也可以被称为合作学习法,就是利用党校教育人员之间的知识含量,通过相互的交流、互助,最终达到优势互补的良好效果,并且产生最佳的教学方案。公共管理学科的党校教育人员可以针对教学目的、教学材料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一共商议如何开展教育工作。例如,某一党校开展了党校教育人员之间相互听课的方式,教师通过自身公共管理教学的实际经验,对讲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等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之间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专题讨论方法就是教师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设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相应的讨论活动,从而学习有关这个主题的公共管理知识。例如,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公共管理职能专题,要学生围绕此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了解有关公共管理职能的知识,其中包括公共管理的职能有哪些,如何将公共管理职能有效地发挥出来等。领导人员通过教师引导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活动,能够加深领导人员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教师在教学中也传达了公共管理教学的核心内容。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将公共管理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公共管理知识[2]。

2.2开展实践调研。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不仅仅是要求课堂教学要与实际相结合,对于课外教学的实践性也不能够忽视,需要对其内容不断的加强,而最有效的路径就是开展实践调研工作。实践调研就是要求学习人员不能只是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层次,而是需要深入到工作实际中去,对实际工作情况有着更多、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某一党校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实践性,同时,与公共管理模范单位建立了合作的关系,领导人员与党校教育人员按照党校的要求深入到公共管理部门中去,对模范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环境进行实际调查,学习人员也可以与模范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请教,一些在党校教学课上不能够体现的问题,在此环节中也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

2.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如今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学方法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较为前沿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声像、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进行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形象,可以将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简单化,要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某一党校的公共管理教育人员,在备课时通过互联网络找寻了大量有关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料,教师将这些大量的有教学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且结合教材上所讲述的内容制作成相应的ppt,应用多媒体在公共管理教学课堂上进行播放,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教学成效。

公共管理的知识篇6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信息知识经济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认为,基本的经济资源将不再是资本(Capital)、自然资源(naturalResources)或劳力(Labor),而将是知识(Knowledge);知识员工将成为其中的主角。现实也印证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成长率最高,并且它的价值与产值也最大。

企业知识管理的概念

用知识管理来形容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初始于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些公司,例如麦肯锡、埃森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内部知识管理活动,是知识管理实践领域的引领者。目前,许多组织都愿意积极地投入,也都有各自期望的目标,有些公司(惠普、麦肯锡等)还设立了首席知识官(CKo)的职位。可以说,知识管理是人类管理史上的一次伟大而深刻的革命。

不同的学者及企业家对知识管理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应从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活动及目的三方面对其全面定义: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存在于组织内、外部的个人、群体或团队中有价值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定义、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和利用等一系列活动,以达到其帮助人们进行知识交流、提高组织生存能力及竞争优势的目的。

企业的知识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当前核心业务活动的改善和提高,也可以帮助企业锤炼长期发展的能力,提高企业智商,是全球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个权变的思考,没有绝对的标准和最好的模板。目前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推行大都成效不佳,如果不排除实施道路上的障碍与阻力,企业就无法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中存在的困难

(一)知识的隐性

学者nonaka和takeuchi(1994)曾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图形或其他方式清楚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深植在个人的经验、判断、联想和潜意识的心智模式内,包括企业、经营者或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习惯等,是属于个人经验与直觉的知识。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知识既包括存在于数据库中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并不像有形资产或数据那样清楚明确。如果不善加管理,员工则无法及时找到已经存在的重要知识。忽略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可能造成如下两种后果:

其一,由于没有及时进行隐性知识的定义与存储,公司内部重复劳动的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事情其实已经有人做过了,有着宝贵的经验和技巧,但是由于这些经验与技巧没有被发掘或记录下来,新来的员工无法明确了解企业内部存在哪些知识,仍须重头再来。实施知识管理后,通过建立文档、产品定义等方法,重复投资开发已存在的知识所产生的浪费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其二,由于隐性知识的流失,造成了组织失忆。技术人员走时带走技术,销售人员走时带走客户,重要的隐性知识只掌握在几个关键员工身上,重要能力很容易流失,甚至流向对手。而后来的人又对过去的事情不了解,企业因此流失了最重要的顾客、伙伴关系、业务和利润,甚至因某些核心员工的流失损害了组织的整合能力。

(二)知识共享的失缺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它的充分实现又是极其困难的。根据统计,现在企业一般的知识都只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里,共享的状况极不普遍,且有大于50%的知识资产(例如专利)因为没有充分共享而被荒废,没有产生应有的价值。

知识共享最大的障碍来自于缺乏分享的意愿、动机和习惯。人们花许多时间发展个人知识,以凸显自己,这自然地引发所谓“知识即权力”的态度。传统上,员工担心自己辛苦获得或因时间累积而得的知识与人分享后,职务将被取代,因此,不愿分享知识,这就造成了“越好的知识越不流传”的现象。以布兹-爱伦-汉密顿(Booz,allen&Hamilton)咨询公司为例,在Booz公司原有的文化中,崇尚个人成就,漠视彼此合作,知识被当成用来与同事们比较的个人资本。结果是已经积累的经验知识不能共享,造成很多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不流畅,这不仅仅是浪费资源,而且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公司采取了渐进改良的方式,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吸引员工们参与知识共享,以往公司内部的知识封闭文化慢慢转变为知识共享文化。到1996年,Booz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建立起了覆盖全球的基于web的intranet系统知识在线(KoL)。借助这个系统,公司内商业咨询部门的3500名咨询人员可以与全公司所有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以获得有关业务培训、市场营销、案例研究等方面的知识。Booz公司通过知识共享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休斯航天公司(HughosSpace&Community)也通过建立了知识存储与共享的知识管理系统,让从事设计工作的员工不必像过去一样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做,而是快速地利用过去的设计经验,不仅使每个太空飞行器节省了760~2500万美元,而且缩短了产品上市的时间。

(三)缺少专人负责

企业很难找到一名合格的知识主管,因为通常熟悉企业整体情况的人,如人力资源部门或高级主管,却不懂知识管理与信息工具;而懂知识管理软硬件的信息人员,又对企业内部现状知之甚少,所以具备统筹规划能力、系统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学习创新能力等复合型管理人才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内部较为欠缺。然而,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职位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西方这一职位被称为CKo,是企业内知识管理的最高负责人。由知识主管领导的专门知识管理小组,负责将企业的知识变成企业的效益,他必须了解企业的环境和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能够创造一个促进学习、积累和信息共享的环境,完成知识的搜集、整理、编辑、更新等一系列知识管理的具体活动,监督保证知识库内容的质量、深度、风格,指导员工相互间的交流与探讨。因此,找到一名合格的知识主管既是困难的又是必要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企业真正实施知识管理的还在少数。中国惠普有限公司、长天公司、三星数据系统(北京)有限公司(三星SDS),是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先行者。以三星SDS为例,其知识管理是在该公司总部Ceo的个人决策下开始的。1999~2000年间,共选定了450名知识主管,综合了业务程序和知识管理程序,并为此专门设立了人员和部门。到2001年为止,三星SDS知识库中积累了10万多条知识资料和20多万件知识资源。多年来,三星SDS的这种由上而下的知识管理推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于2002年获得了首届亚洲maKe(最受钦佩的知识型企业)奖,而且截至2001年,该公司通过实施知识管理节省了1.6亿元人民币。

知识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新课题,可以肯定,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通过引入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绩效。只要充分认识到每一项知识管理问题在业务上可能造成的实际后果,不断的探索与完善,并运用新的知识管理策略去解决,必将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对策

知识管理必须生长在适合其环境里,在一个对知识管理不利的文化、领导、组织结构及技术下,企业可能不仅花巨资,甚至还会挫伤今后发展知识管理的积极性。针对以上所提出的困难,笔者认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是必须采用的。

(一)形成一个知识导向的企业文化

知识共享的实现需要企业文化的引导。文化如同空气,无形无色却无处不在,它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最根本、影响层面最广,但却最难培养的因素。凡是世界上著名的成功企业,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企业必须要建立愿意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塑造有利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

在世界级新经济企业里,成功塑造企业文化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创建乐意分享的企业文化方面,摩托罗拉公司则更为突出。摩托罗拉鼓励在跨部门间推行各种提案活动,并辅以实质奖赏来鼓励员工。主管会主动让员工了解知识投资不会像实际资本一样贬值,知识投资同样可以增加产能、创意及投资报酬率,并营造一个鼓励员工分享知识的环境。成功的知识管理需透过企业文化的改造,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知识分享的文化,每个管理阶层对活动都给予高度支持,并鼓励系统化的创新,使创新成为个人的优先目标,藉以改变员工的心态与行为。而取得巨大成功的海尔公司,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创新,该公司在从家庭式小企业发展成世界级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充满创新,产品开发平均每个工作日开发一个新产品,每天申报二项专利,管理模式上更是不断创新,兼并、收购、上市、向海外扩张等,不断有新思路、新举措,使得海尔公司长盛不衰。

总之,知识管理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鼓励员工分享知识,知识分享不是一个可以自行发展的过程,企业必须以新经济时代要求来塑造新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充满活力,健康向上。

(二)激励机制

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实现知识共享,必须建立一种类似于市场经济的合约机制。一个员工愿意把他的知识与人分享,他一定要有回报,这种利益驱动并不是负面的,如果企业只让员工贡献,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市场经济很重要的就是在利益驱动下实现这种平等的交换。

如何激励对知识管理贡献大的人或部门,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出相应的一套办法。笔者认为:设计激励制度时,可以把外在、内在甚至是负面的激励因素结合起来。即不仅仅着重于调整薪资、职位以及提供工作保障等方面,还应该注重如何激励员工内在的荣誉感、成就感以及被同事肯定等方面,同时对知识管理不力的人将不给予晋升职务。在这方面,德国西门子公司尤为突出,该公司通过一个质量保证和奖励计划(theiCnSharenetQualityassuranceandSystem)来激励员工共享有价值的知识。员工可以通过知识共享活动获得“知识股票Sharenet”,当“股票”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获得公司的特别奖励(设备、资助等)。同时,公司也注重加强员工责任心以及不予提拔那些不共享知识的人,获得了很好的成果。

(三)实用的信息技术支持

建立健全的知识共享信息网络是实现知识管理的物质平台。知识管理it系统是最常用的知识共享工具,它的分类知识功能使用户能直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而从中受益;它的搜索功能使用户快速正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与知识;它的协作功能可以快速地为群体合作的任务进行编组、资源分配、分派任务和把握进度,并提供信息和知识共享的平台。总之,外在的技术手段是实现知识共享的物质保证,适合的知识共享技术平台是现代化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必要条件。

但是,技术的先进必须立足于企业的需求,不能一味追求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因为知识管理的成败更多的是依赖人文管理。信息技术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或者通过组织的学习,才能真正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做贡献。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找到最适合本企业的技术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的知识篇7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的意义

信息技术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机制,而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延续和发展,它使得图书馆在延续传统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其他信息资源的融合,以及向社会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和信息传播中的广泛运用,图书馆逐渐成为新的技术应用的前沿,而传统的图书馆机制由于信息传播效率较低,功能相对单一,已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下人们对图书馆提出的服务要求。随着图书馆信息技术的深入,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对跨区域网络查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的优势日益呈现出来,在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的大范围覆盖。这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该趋向于对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的全面范围的覆盖,创建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连接的超级大网,学习群体可以连接全部的网络及其协议,主要包括无数的传感器和可以提供影响人们生活的通信设备,大范围的实现图书资料的阅读和使用。(2)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贴近生活实际应用的智能化。这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的产生主要为了处理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能够帮助人们放松生活和工作及学习的压力,从而带来快捷和方便,实现最优化效率。所以,在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这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应该贴近人们的正常生活,让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工作和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及效果。(3)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应该拥有高度安全性和质量。这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使用的同时,除了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和快捷之外,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所以我们要保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公共图书馆资料的管理具有安全性和高质量,保证了人们在使用公共图书资料的过程中不受病毒的侵害或是感染,有效的杜绝了使用者遭受攻击,正常的运用图书资料的整合。(4)信息技术下公共图书资料的管理应该控制较低成本。这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对公共图书馆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降低信息技术在公共图书馆资料进行管理使用的成本,让更多的学习群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的优势

信息技术支持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的优势包括:实现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服务功能三个方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信息技术支持下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的优势――教育功能

现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优势之一,就是提供教育功能,者是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公共图书馆存在及其资料管理的直接原因。公共图书馆式给社会学习群体提供最主要的知识平台,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形成,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我们离不开知识的孕育,就像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我们在图书馆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记得一清二楚,但是,我们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使别人的知识转化为我们个人的知识,这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知识的创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图书馆资料给我们带来的的教育功能,注重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转化。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远程教育功能也是现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项功能。所谓远程教育功能,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教育培训系统,对学习群体的学习开展网络联机教育和专题教育等,这种远程教育功能极大方便的为学习群体提供了学习机会,节省了学习时间。

2.信息技术支持下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的优势――社会功能

信息技术支持下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优势之二就是社会功能,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我们来分别分析一下。(1)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版图书资料,其形式有它自身的好处,例如在翻阅过程中比较方便,能够立刻找出所需要的知识点。所以我们要结合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两种形式进行学习。所以,搜集资料、保存信息是信息技术支持下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的重要功能。(2)对图书资料信息和网络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和传播至关重要。在信息技术,现在信息的流通和混乱阻碍了社会人们对资料的运用和获取。我们在研究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时,这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方向,学习群体对图书资料和信息的依赖性及其大,只有在获取大量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不断完善个人知识的缺陷和知识框架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在公共图书馆内对图书资料信息和网络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和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可以确保学习者第一时间获得准确无误的真实资料。

3.信息技术支持下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的优势――服务功能

信息技术支持下公共图书馆资料管理优势之三就是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信息技术支持下公共图书馆内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培根曾经说过:“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这非常明确地说明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自己已经学会的知识,另一关键的任务就是把不懂不会的问题进行探究,在图书馆内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解决个人遇到的知识问题。公共图书馆在对所得信息进行整合的后,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检索,很快找出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这就是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内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2)信息技术支持下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主要是指借助网络推送信息知识和全自动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公共图书馆主要是为了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而存在的,所以在这过程中,公共图书馆有个人的管理方式。主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群体,对图书管理制定不同的层次划分,现在公共图书馆充分完成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3)信息技术支持下公共内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服务功能。现在信息技术时代,各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已经由最原始的时代进入到了网络时代,依然存在一部分问题,所以公共图书馆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服务功能,可以顺利帮助学习者获得真实可靠的图书资料,从而完成个人学习的任务和目标。

公共管理的知识篇8

关键词:综合医院 公共卫生 管理

1.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共卫生管理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流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的管理活动。在现今社会里,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确保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目前,广大群众对很多病症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许多人在患上传染病或其他流行性疾病时,由于恐慌或欠缺医学知识,首先会选择综合医院接受治疗。综合医院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病痛。因此,医院抓好公共卫生管理是确保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1.2提升医院外在形象的有利途径

广大患者在最初选择综合医院进行疾病治疗时,往往出于对医院的充分信任。因此,医院应当充分尊重患者对医院的这份信任,尽量凭借自身的医疗水平及现有的设施设备,为患者的治疗作出积极的努力。这样,抓好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利于改善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成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1.3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强大支柱

综合医院凭借高超的医疗技术及优质的的服务,同样能够赢得众多患者的认可,逐渐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为更多的患者治疗疾病,排除痛苦,自然也会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综合医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深刻剖析。

2.1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认识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有了一定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综合医院平时很少注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工作,只有在某些特定宣传日时,才予以大力宣传,使宣传工作流于形式,致使一些地方病、传染病出现时,使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综合医院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事件应急系统和机制,以致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无法做出准确到位的判断,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在应急机制方面,缺乏公开透明的报告制度和预警监测系统,导致相关信息不完整不及时,无法做出灵敏的应对反应,不利于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

2.3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有待改善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部分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公共卫生管理的客观需求。这些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特别是医疗、公共卫生等知识基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严重欠缺,致使他们无法提供自身工作的效率,不能从容面对相关突发事件。可见,培养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其整体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已是迫在眉睫。

2.4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迫切需要提升

正因为人们基于对传染病和流行病的恐惧,他们首先选择了综合医院做为处理地点。但是,部分医务人员身为解除病痛的操刀者,却存在一种排斥心态,他们尽管工作在综合医院,却不太情愿与患者做过多的交流,以防自己也被传染,在治疗过程中工作态度不积极,对患者较为冷漠,这种不负责任的从业心理导致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

3.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认清目前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问题,才能更好的采取积极措施,弥补不足,促使公共卫生管理实现给付健康的发展。

3.1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

综合医院承担着公共卫生宣传教育的社会职责。综合医院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健康宣传工作,使公共卫生知识常识化生活化,使广大群众崇尚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是社会风尚,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公共卫生知识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人民群众在面对疾病时拥有平稳健康的心态,最终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对待公共卫生问题。

3.2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预防控制能力

综合医院要想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能力,必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的应急处理体系。因此,综合医院应当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分析存在的问题,在突发事件预警、病情信息、应急队伍、救治队伍等方面给予大力的完善,达到管理职能明确、责任固定、队伍优良的状态,实现公共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和模式化,尽快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3.3提高管理人才业务素质,发挥学科带头人表率作用

首先,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在公共卫生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迎接新的挑战。因此,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注重相关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拓宽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

其次,综合医院也应当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大力培养,这种人才具备多个领域的知识,能够游刃有余的参与到公共卫生工作中,充分施展其才华和能力,积极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再次,医院要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使他们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使相关部门形成一个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带动大家共同进步,促进医院发展。

3.4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积极配合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综合医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重大责任。在面对传染流行病重的患者时,不应持有嫌弃和排斥想法,应当切实把患者当亲人朋友看待,发扬救死扶伤的医疗精神,努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积极配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3.5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借鉴积累国外先进经验

每个国家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过程中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宝贵经验。我国综合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知识体系与国外的很多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积极借鉴他们的经验和优点。综合医院可以定期开展公共卫生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引进先进外国的公共卫生管理经验,积极促进外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推进。

4.小结

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应当长抓不懈,医院各个部门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同时,这也与社会的稳定和谐息息相关。因此,这项庞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最终,才能在互相的支持和理解中,实现综合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的优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伏军贤、李景梦.综合医院应对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5(12)

[2]刘仲文.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发展综述[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25)

公共管理的知识篇9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因简单、封闭、单一,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职业胜任力以增强学生在公共部门管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目标改革创新公共管理教学模式,对培养未来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指标,建立胜任力模型,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指南。通过对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入整个培养体系,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实习实践体系,发挥公共部门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开发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关键词]

公共管理类;职业胜任力模型;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是指对于准备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所必备的胜任要素的总和。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实质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与错位,大学培育标准与社会用人需要不一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把职业胜任力这一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要素引入高等学校教育培养计划之中,提前获取职业生涯所需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许可以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条捷径。特别是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因简单、封闭、单一,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职业胜任力以增强学生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目标改革创新公共管理教学模式,对培养未来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内涵

自麦克兰德(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应用于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外,其他学科也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和外延。麦克兰德的胜任力是指在工作和有关情境中,帮助个体取得成功的决定性的、基本的个体特征[1]。一般认为,胜任力是指绩效优异者所具备的一种特质,包含能力、技能以及知识。进一步的研究深化了对胜任力的理解,是指在特定工作场景下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关键特征,比如价值观、动机、知识、技能甚至个性,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其职场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职业胜任力包含了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各种胜任要素的总和,既有专业素养,又具备工作能力;既有潜在能力,又能付诸实际。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现为进入职场的一种素养,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对职业的基本态度、所表现出来的职场行为;二是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既包含从事各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又包括从事特定工作和岗位所拥有的专业技能;三是既包含寻求工作的能力,又包含工作中能体现优良业绩的技能。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利力

开发的前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中国后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教育体制的特殊原因,高校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相对较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了个人目标、组织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通过对个体主观因素的测定和分析,考虑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目标,以此制定分阶段的执行方案。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体正确认知自我和社会,提前做好职场准备。特别是对于面临就业难的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等到即将就业才开始,应该从进入高校的第一天就开始进行。不仅仅只是规划大学期间的,也要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个初步愿景,关键是把二者很好地进行接轨。整个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三个过程:一是打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主要是认真学习公共文化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树立职业发展目标,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熟知公共部门对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知识的要求;三是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能够使每个专业学生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了解政府部门的岗位分析,了解公共部门的用人之道。

三、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日趋复杂化,公共管理的不可治理性大大增加,这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素质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明确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必要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指标,通过对这些关键特征进行识别,才能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指南。如何识别胜任力,关键是建立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实际上是为了实现绩效目标而所需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如何建立模型,一般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该方法通过对被访谈者在职业生涯中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三件事的回顾,探察访谈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该访谈者的胜任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该工作角色中优异者和表现一般者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以此确定工作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为了建立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我们对已就业的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部分党政机关以及专业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的访谈。通过半年多的持续性访谈,结合已有文献的检索总结,根据互斥性、相关性和完备性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初步形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七个基本指标:业务知识、管理技能、社会交往、业务能力、精神风貌、身心特征、成长导向。内容分析最终得出一个七维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概念模型。每个胜任力指标又包含若干个胜任力二级指标。

四、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开发方案

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公共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公共管理类专业胜任力模型的要素出发,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运用公共部门场景模拟和现场实践,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具备未来公共管理者的胜任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入整个培养体系。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要素。国外一些高校的实践表明,只有将所有的模型指标整合到培养体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入培养体系,首先是根据模型指标,结合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以及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拓展课、实习实践课等课程和实习体系,课程改革是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方法的系统变革[2]。保证所有培养方案都与职业胜任力密切相关,最终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其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封闭在学校,而应该由学校和公共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从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出发,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方案有必要邀请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参与。同时,通过举办各种论坛聘请公共部门领导开展专题讲座,甚至直接聘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学生授课,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评价也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二,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实习实践体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必须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方治理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实习实践学时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把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分解到相对应的实习实践中去,设计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两大模块。校内实验模块主要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购置公共部门管理的实验教学软件,通过软件平台的仿真实验模拟公共部门系统的运作,比如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系统、社会保障模拟系统等,利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把公共部门搬到高校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模拟熟悉公共部门的运作流程,运用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3]。全面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业务知识能力和管理技能,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校外实验模块主要通过参与公共部门实际工作,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习实践,可以把学到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南和写作方向。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既强化了对公共问题的深刻认识,又拓展了实际动手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第三,发挥公共部门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未来职场在公共管理部门,因此提前邀请公共部门介入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他们职业胜任力的重要一环。首先,培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入学之后,组织他们参观和认识公共部门,特别是通过认知实习,选择参观诸如政务服务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公共部门,初步了解公共部门的职能、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行为。选聘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加以介绍,边参观边了解边学习,可以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为加强对整个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破除校内外之间的藩篱,将公共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士请入校园,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会、现场问答等。形式可以多样,人员可以因专题而异。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管理的现实需求进行讲座或对话,使学生知晓当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公共部门管理的前沿,掌握公共管理的方法技巧。这种形式既严肃又活泼,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现实对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校外课堂,学生也乐于接受。最后,学校与公共管理部门开展联合培养,合作开发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潜能。组建联合培养委员会,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课程的安排、实习实践的落实等进行讨论,公共部门可以安排大学生进行实习和就业,学校可以为公共部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促进双方合作共赢。对于公共管理类大学生来说,在公共部门工作期间的宝贵经历可以使他们尽快适应公共管理新常态,获得一定工作经历和从事有价值的工作,从而提高对自身能力、特性、态度和就业潜能的洞察力。

[参考文献]

[2]王行靳.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嵌入路径[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5).

公共管理的知识篇10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自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在政府改革和运作中引入公共管理以来,新公共管理的潮流踏浪而起,一大批公共管理人才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以后,公共管理学科在实践中不断遭遇新的挑战,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对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摸索。但现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多缺陷,已经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前进步伐,要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就需要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方式陈旧。我国目前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亲临课堂传授书本理论的方式来教育和培养学生。而且,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硬性化的理论灌输、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一锅煮的课业传授,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不利于学生战略眼光和时代意识的培养,由于传统陈旧教学方式的缺陷,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因此,不能发掘和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优秀公共管理人才。陈旧的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互动和战略式的培养思路,导致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把思想和眼光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最后培养出来的往往是熟读圣贤的“书呆子”。

第二,教学内容不科学。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20世纪末广受关注,国外一大批相关著作相继推出,一些著作也被作为教材应用到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当中。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政府和公共部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就需要公共管理教学内容应运而动,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适应时展大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课程设置缺乏全面性和创新性,过分青睐于西方的管理理论,对于我国国内现状分析的课程以及国际最前沿的学术讲座安插太少。

第三,创新环境缺乏。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看,高校毕业生在逐年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所能带来的岗位与高校人才的就业需求比例严重失调,无形中让学生处于一种缺氧的学习环境当中,功利色彩加重,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学校的角度看,目前很多高校都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古板僵硬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作为现代高素质管理人才应当具备的创新思维培养,无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现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于对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是对学生拔苗助长似的教育,而不是首先通过对整个教育环境进行优化,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高超技能的练就做好铺垫。创新环境的缺失不仅会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不利于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

第四,偏重理论,缺乏实践.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和一定的语言表达及思考判断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努力学习和掌握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要经常参与社会实践、实习调研等各类实践活动。但是,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偏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流于形式的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也是时间短、质量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实质作用,一味地苦啃书本,造成公共管理类的人才理论学习宽泛而不精湛,就业面又单一,就业压力在所难免。偏重理论、缺乏实践的问题已然成为阻碍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瓶颈。

二、公共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公共管理者作为社会生活的特殊角色,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公共组织的成败。公共管理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担负其应负的责任,才能成为合格的公共管理者。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应该具有专业性、综合性、灵活性等素质特点。

第一,专业性。专业性,顾名思义是指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所特有的东西。公共管理人才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应该练就专业技能,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校的专业课程上做到全面掌握和充分理解,也要不断培养自己未来在管理活动上的全局掌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果断决策能力等各项专业必备素质。专业知识是作为一名合格公共管理者的知识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他们从事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应有的专业知识,才不至于在工作中出现外行管理、有心无力的窘况。专业技能是公共管理者处理事务的本领,也是公共管理者能否做好工作的关键,只有把自身的专业技能修炼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因此,必须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具备专业性的素质。

第二,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是指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要涉猎到相关学科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另外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公共管理类学生不仅要具备牢固的专业背景,还要扩展知识领域,多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自身的知识构成,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宏观把握能力,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充分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才能对工作游刃有余。另外,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素质,不仅要知识素质过硬,还要培养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等。

第三,灵活性。所谓灵活性,是指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和灵动活泛的管理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这都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且,社会发展和组织改革中带来的新问题也在不断考验着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因此,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公共管理人才具备面对新问题的应对能力。灵活性的素质要求公共管理人才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破旧创新,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用战略性的眼光看问题,多动脑子、灵活掌握,灵活性是公共管理人才必备的素质。

三、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学术、学科、学生三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在学术研究上,要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解答,把握社会热点,深剖公共管理内涵,进行学术研究创新;其次,在学科建设上,要完善师资队伍、健全学科体系、创新学科内容;再次,在学生培养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国外先进模式,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

(一)学术研究创新

学术研究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认真对待,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出现“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严重阻碍了学术研究工作的发展。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生命之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论点,并且在寻找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基础上做到深究社会问题,提出新的学术观点,不能一味地沿袭前人观点,别人的观点只能借鉴,绝对不能抄袭。

学术研究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揭示,是学科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术研究的手段、技术也在更新换代、力求创新,要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对前人的学术观点不断地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观点、新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才能保证社会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科研进程的不断加快,才能保证优秀科研人员的脱颖而出。

学术研究的不断创新是培养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学作为近几十年新发展起来的学科,在很多领域还不太成熟,在对本学科的学术研究上还存在着很多空白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的学术研究创新才能带动整个学科的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在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上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二)学科建设创新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因此,要强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一支符合公共管理发展需求的、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出口”,多派遣教师到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挂职锻炼或兼职,多积累实际经验,学习和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或者直接参与国家重大政策的分析和咨询;另一方面“进口”,大量聘请公共部门或政府机关中有丰富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人到学校任教或担任顾问,优化教师队伍。

其次,课程体系改革。健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就要做到优化课程设置,从公共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出发,进行课程整合和结构优化,创新教学安排,将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综合等内容全面体现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建设中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各项新政策的不断推出,要及时更新和优化课程安排,目前我国大多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安排还是以管理类的课程为主,而很多国外高校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已经引入了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课程,这就有利于拓展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也有利于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

再次,教学内容创新。传统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偏重于培养学生成为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因此,在教学中政治味太重,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是偏重于对学生行政素质的培养。完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方向,选择和编写科学的公共管理教材,要大量增加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国外的经典理论以及反映社会前沿问题观点。因此,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把中国的管理思想和国外的管理理论相结合,还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结合以及现代管理理论和传统管理思想的相互渗透。

(三)学生培养创新

“校府合作”是近年来我国新兴起的一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东北大学通过多年的摸索,率先实践了“校府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是偏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校府合作”体现的就是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举措,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贯彻,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把学校所学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来,还可以在政府部门的工作中积累为人处事的经验。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就是要保证学生在掌握丰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机会、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

现在有些高校为着力打造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实施从本科到博士连读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连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备系统完善的理论知识储备,还会在完整的学习模式下造就自己完善的素质和高超的能力。另外,也可以重点培养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专题人才,为专业部门培养专业人才,这样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科研人员。

学生培养创新是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培养上,要做到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培养出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云阔.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3).

2、韩富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05(12).

3、葛秋萍,李淑芳.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发展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8(12).

4、娄成武,魏淑艳,曹丁.校府合作: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