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十篇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十篇

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3:38

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研究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这一词进入中国学者视野,国内学者真正上意义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或是农业电子商务进行研究始于2000年:2000年李小平在学术期刊《计算机与农业》2000年第6期上发表了《农业电子商务从网上供求信息做起──几种典型的免费供求信息网站实例简介》的文章,拉开了国内学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的序幕。在对国内部分文献的内容研究发现,目前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作用、现状及对策研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平台建设与技术研究、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农产品电子物流研究及针对典型农产品电子商务案例的分析研究等五个方面。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国内研究内容分析

1.作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1)作用。国内学者提出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作用有一下几点:李海平,刘伟玲提出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有可以解决农村的信息鸿沟问题,同时,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传统经济下的流通过程,形成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组成的并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全新的流通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导。喻红艳提出移动电子商务是融通城乡经济的快车道。

(2)现状。国内学者王勇民,赵蕾等研究发现我国国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新技术广泛应用使农村移动电子商务成为可能;②庞大的用户群使农村是移动电子商务成长的沃土;③农村市场的需求是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④政府积极引导为农村移动电子商务营造好环境;⑤试点工程推动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⑥产业链面临新的整合;⑦移动支付的发展时机日趋成熟。

(3)对策。面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足,国内许多学者进行研究,提出了诸多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秦绪杰,王勇民,赵蕾,金英泽等提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主要有:①积极引导农村网民对互联网价值应用的认知;②搭建农业移动数据库和移动电子商务平台;③政府协同运营商降低资费;④积极建构移动商务的安全环境。喻红艳对于以手机为载体的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提出对于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有:a.将手机的优势观念渗透到农村,b.突破技术瓶颈、解决实用性问题,c.打造综合性手机运营服务平台,d.改善手机电子商务的配套设施。

2.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与技术研究

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平台建设与技术研究”的观点:魏冬东(2007)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三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晓哲发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及选择》;邓珊,张益民的《农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体系模型研究》,在这个分类中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采用的体系结构进行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对相关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电子商务应用进行了研究如杨毅超,黄璜;李业刚,宋道金,王淑君,赵公波。

3.农产品电子物流研究

由于农产品本身对“保鲜、保生”要求很高,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物流问题也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侯晴霏,潘春来,王小明,潘阿龙认为引人第三方物流与草根物流相结合,寻求服务范围较广的物流机构进行合作,借助其较广辐射能力和较完善的物流设施可以较好的解决农产品电子物流中的障碍。岳云康提出,依据电子商务标准,实现商流物流、信息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建设适合农产品特点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是解决农产品物流问题的重要手段。

三、结论

通过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分析来看,研究现状如下:

1.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途径。主要针对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迫切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缺乏、安全信用问题等),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2.以某一具体地区为典型案例分析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就以某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其目前的发展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发展模式。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发展主流,主要在于我国各地发展有其各自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自身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才是上策。

3.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细节性问题进行展开。主要围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大范畴,针对如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关键发展因素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对应的能够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此外,还有以衡量标准对农村电子商务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海平刘伟玲: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与模式创新[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1(29).

[2]喻红艳:移动电子商务融通城乡经济的快车道[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广义上来说,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指的是利用网络平台、电子信息系统有关的一切工具,包括时新的电脑、互联网,以及传统媒体媒介等进行的商务活动。狭义上来说,电子商务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商务活动,其过程主要通过电子设备及互联网完成。从企业商务活动及其电子化的角度定义电子商务,人员物资管理、材料采购、商品生产、经营销售、资金周转、信息流通、物流配送等商务活动的电子化就是电子商务。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以阿里巴巴为例,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的挑选、比较各种商品,并用较低的价格买下。据说在2016年“双十一”购物节,在凌晨1点整时,天猫全球成交额已经突破353亿元,而在三年前,这个数额只是全天的交易额。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稳步快速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阿里巴巴、淘宝的销售平台上,我们可以见到很多来自农村地区的产品,如大家常见的一些小商品有很多都是来自浙江义乌,而浙江义乌就是中国十大淘宝村集群之首。在2015年,国家商务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鼓励支持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更加有力的支持与发展契机。农村电子商务主要是围绕农产品或加工品的销售展开的一系列电子化的交易和管理活动,它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支撑,对农产品或加工品的产销、流通、售后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农村农业信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内各大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都就农村电子商务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如淘宝、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也在积极的开拓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平台,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资源线上线下建设农村电子商务运营设施及环境。农村电子商务的稳健发展扩大了内需、促进了消费,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深远的意义。

三、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与策略

根据分析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与策略。

3.1当地政府加强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的引导

当地政府要顺应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发挥积极作用,做好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引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切实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一方面,依据国家有关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研究制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总体规划,建立"多方参与、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资源共享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农村企业融入现代流通体系的改造,加大对广大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引导力度。通过深化"电商村"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并以适当方式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农村电商发展带头人以及h农电商企业。

3.2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建设

一方面,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实施国、省、县道烂路维修改造、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以及县乡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彻底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快建设农村地区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推动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农村电商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以县(市、区)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网络为支撑,引导邮政和快递业务延伸至农村,并利用村级综合服务站,建立村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点,进一步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实现县、镇、村物流网络无缝对接,完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3.3加强电商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扩大本地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规模,优化整合各县(市、区)培训资源,完善全市统一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尤其要加强对镇村干部、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头人的电商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本地毕业生通过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吸引本地在外的大学毕业生和务工青年返乡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培养本土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解决电子商务人才引m难、流失大的情况。

四、结语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业态、新经济,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也加快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符合中央、省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政策,当前农村电子商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互联网+”;电商物流;现状;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为了电商在农村市场的蓬勃发展,并推进城镇化战略以及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国家的大力倡导支持下,农村电商不仅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而且也使农村电商经济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同时,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工作,并成为网上购物生活的应用和普及,这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发展。虽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也应该从中看到其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所以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解决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应对挑战是当前农村电商服务人员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电商物流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电子商务的物流发展在许多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已经趋于饱和状态,而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能不断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二次开发。因此,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在将发展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农村地区。

(一)网络交易额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速度飞快,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根据有关部门进行的数据调查,早在2015年,农村地区的电商交易额就已经超过了3500万,同比于2014年增长了将近一倍。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农村地区的网络购物市场依然具备较强的活力,并且每年的交易额数据也在稳健增长,通过观察2014年到2016年的农村地区电商网络交易额,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地区的电商网络交易额,正在以飞快的速度逐年攀升[1]。

(二)移动终端网民数量不断增多

在互联网加的环境背景下,农村地区网民的购物方式已经由电脑端不断向手机端发展,这就促使了我国电商网络平台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在2014年,我国农村地区的移动端电商网络用户已经达到了2300万人以上,并且实现了第一次超过网络终端用户的规模。经过了几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的网络用户规模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手机网络用户端的规模呈现出突破性的增长模式。根据目前发展的状态来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支付与购物和物流配送服务,将会在农村地区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三)农村电商网点的扩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网点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已经覆盖了超过半数的县级地区。而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下,互联网的电商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纷纷在农村地区布局了相应的电子商务网点,通过打通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与物流一体化,不断实现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网络的全覆盖,而发展到2017年年底时,我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所有行政地区村落的电子商务网点覆盖,这一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生活购物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

(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网点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改善,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也是提高农村地区物流网点建设的重要因素。首先,政府部门大力投资我国农村信息化网点的建设,这就为农村地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在2020年我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一半,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网站覆盖率也在不断提升。而我国交通部门所的关于农村地区的网点结构布局,也要求农村地区不断加快电子商务,物联网网点的建设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村地区的物流服务水平。除此之外,我国中央财政部门也对扶持农村地区电子商务进行了专项拨款工作,为当地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财政支持[2]。

二、我国“互联网+”时代农村地区电商物流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配置不合理

目前在电商物流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基础物流设施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首先,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物流设施相对落后,并且大部分的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前期投入不足,相关的物联网软件工程设计以及硬件设施都不够完善。除此之外,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衔接。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铁路运输物件相对来说规模较大,并且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较高,适合物资的中途运输。而公路运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更加适合中短途的物资运输。航空运输虽然运输的成本费用较高,但是时效较快,更适合跨省或跨国等长途运输。但是目前我国铁路物资运输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总体来说,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落后。其次,我国农村地区的许多物流企业,区域较为分散,在利用相关基础设施时效率较低,并且还存在网点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不同快递公司有时很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向同一地区配送同类型的订单,这就会导致资源的重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输成本[3]。

(二)农村与城市地区发展具有差异性

电商企业在我国的一线城市等其他城市中较为流行,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的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时间较多,再加上交通拥堵的状况,为了能够有效地缩短消费时间,选择电商购物则是一种物美价廉,又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购物的方式。因此,电商购物在城市中备受青睐。而在农村地区,农民是消费的主体,农村地区普遍交通较为便利,并且农民的日常生活节奏较慢,具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购物。因此,对于电商购物这种方式的认可程度较低。

(三)品牌差异性

目前在我国的电商购物网络平台中,通常都强调平台的商品是否属于正品,但是我们发现在农村地区通常正品都打不过物美价廉的当地杂牌。很多品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价格体系,不会因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低而受到干扰。品牌产品的生产通常会集中在同一个地区,然后通过相应的配送体系,才能进入农民的视野,通过层层分销,贩卖给农民的价格自然不低。再加上相应的物流成本,便已经超出了农民所能够接受的消费水平。因此,电商购物平台中的正品与农村地区杂牌相比,未必具有优势。

三、解决“互联网+”时代农村电商物流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与农村邮政机构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邮政配送区域较为广泛,并且在各个较为偏僻的农村地区都设有基础网点。但是由于中国邮政的配送成本较高,并且速度较慢,导致消费者普遍使用别家快递网站进行购物。而农村地区的顾客则使用邮政服务较多,邮政企业既具有快递服务也具有办理业务的功能,邮政的工人在农村地区都有一定的业务往来基础,而邮政快递与农村物流的有效合作,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还能够有效地提高物流的效率,通过实现邮政机构与电商快递的深度合作,为建立起高效的物流配送模式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4]。

(二)加强政府的引导

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体系发展是一项较为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农民与当地的政府和互联网部门之间的参与。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对农村地区的电商网点统筹规划,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利用农村地区的地方优势,结合传统行业的集群化布局特点,对农村地区的电商网点进行科学布局。同时还可以吸引外来资源,不断开拓电商网点建设的合作渠道。从农村地区的地方产业发展上来看,在进行电商网点布局时,应该结合地区销售行业集群化的特点,对一些建立淘宝或其他电商网点可能性较大的农村区域进行大力的扶持。其次,农村地区在建设电商网点的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花费资金较大,因此面临着融资较为困难的现状,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于电商企业扶持农村地区网点建设的制度,引导电商企业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建设中制定合理的准入门槛,从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三)应用先进的农村地区物流装备

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点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地拓展,适合农村公路的运输方式,在农村地区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村道路车辆运输标准。在运输物资的过程中,可以以新型燃料的汽车作为物流的主体,不断应用在农村地区物流车辆的配置中,并且制定符合农村道路特点的道路规范制度,对运输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除此之外,在一些地势较为复杂的偏远地区,应该应用电动车等其他农产品运输工具,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输资金,还能够结合当地的道路特点,实现高效的运输[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电商占比还是相对较小,但是目前随着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商企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也不断加快,而农村地区电商配送难的问题,已经成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电商配送行业的引导,促进农村地区邮政机构与电商配送的合作,推广适用于农村公路的物流装备,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商配送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小丹,呼格吉勒,李珍,杨嫦翔,杨怡敏.融合“互联网+”的农村电商物流新兴业态探析[J].物流科技,2017,40(03):56-59.

[2]刘子杨,赵静.“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新发展[J].中国商论,2017(22):18-19.

[3]周香.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商物流app信息平台构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8):119-120.

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经济

河北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农业大省,果品蔬菜、肉类、奶类,以及禽蛋类等农产品产量居于全国前列。但是长期以来受重生产、轻销售的传统保守思想,农民对农产品市场行情了解较少,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阻碍农村和农业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能够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因此,全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势在必行。

一、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1.初步建立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系统。河北省相继建设并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11个设区市,138个县的农业信息网络,形成以河北省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为龙头,以市县网络为骨干,以乡村信息服务站为基础,连接省内34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450个龙头企业,4500个中介组织,10万余农业生产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的农村信息体系。已有80%的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近年来,河北省加快了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先后建成了河北农业信息网、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网、河北民营经济网、燕赵粮网、农村信息户联网、农村经济信息村村通网六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成农业网站850多个。这些网站的使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有了较快发展。河北省许多地区都有区域特色农产品,比如沧州小枣,深州鸭梨,鸡泽辣椒,迁西栗子,清河羊绒、安国药材等,这些农产品在全国甚至有些产品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围绕着这些特色农产品的采购和销售,河北省建立了一批以农副产品产销为主的特色网站,如沧州的“中国枣网”在全国农业网站百强评选活动中位居第一,并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里,作为全国14000家农业网站信息惠农的示范代表被展示。再如河北省鸡泽县的“中国辣椒网”使鸡泽县的辣椒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价格得到了提升,已经成为国内辣椒行业影响最大、最权威的网站。此外河北省安平县的“中国丝网网”、沧州的“中国管件信息网”、唐山的“中国板栗网”、“中国养殖商务网”、“中国钢锹网”、“中国北方食用菌网”等特色农业网站不断涌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网站的建设不但使这些特色产品的竞争力会迅速提升,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会增大,有力的促进了河北特色农业的发展。

3.农村电子商务网络服务覆盖范围不断加快。截止到2007年底,河北省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4403.9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0.5部/百人,而宽带网用户仅283万户,相对而言,宽带用户还比较少,利用电脑获取涉农信息的农民更少。鉴于这种情况,河北省不断创新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模式,涌现出了一些典型:如藁城市的三电一厅(电脑、电视、电话、农业科技服务厅)模式,即充分利用和整合电话、电脑、电视等媒体及设施的信息传播优势,建立起功能完善、快捷便利的“三电合一”立体信息服务网络;黄骅市的“三位一体”(信息、技术、农资)模式;盐山县的综合服务(电话语音、专家应诊、农资配送)模式,有效扩大了信息覆盖范围,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方面取得了成绩,收到了实效,但发展中还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缺乏。长期以来,河北省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约80%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不足10%。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其信息素质,表现为对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反应迟钝,缺少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利用的积极性,对电子商务没有足够的信心。农民本身没有利用网络工具的能力,而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很少有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的,造成了我省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缺乏的局面。

2.农民获取电子商务信息费用较高。农民收入普遍偏低,而进行电子商务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投入,使得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较低。据估算一户农民购买一台低端配置的电脑也需要3500元左右,还要通过电话线或者宽带上网,年上网费也需要支出500元左右。2007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293元,也就是说农民购置一套上网设备需要付出将近一年的纯收入。这对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尽管许多农业网站都开通了通过手机短信提供农业信息服务,但这种方式的信息费用一般农户也是难以承受的。例如,从某农业信息网上订购农业信息短信每条信息的收费就0.5元,众多的农业信息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所购买的短信不一定全部对农民有利用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短信的平均成本。过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因特网的普及,阻碍了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

3.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河北省的许多市县电子商务网站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网站的特点是一般同时具备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业政务信息管理的双重身份,农业信息服务功能和政务服务功能混杂,因而网站结构往往不够清晰,许多栏目设置没有体现农业特色。多数网站实时性和交互性较差,在信息的及时性方面还不够迅速,而且网站的更新周期也较长。网站的静态信息内容占了一大部分,以单向信息为主要功能,缺乏交互性。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些不属于真正的电子商务,只能称为交易前的电子商务。

三、加快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1.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提高农民信息素质。一是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制定中长期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计划,建立全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教会农民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从网络上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以及电子化交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调动农民利用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二是明确培训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等是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带动力量,对信息接受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培训应以这部分人为重点,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培训效率。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进行“技术扶贫”,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队伍保障。四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网上培训,扩大培训范围覆盖面,加快培训步伐。

2.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信息获取费用。制定和健全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给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要通过与相关电脑厂商合作,并拿出专项补贴资金,为农民提供一批性价比高,具有品质保证的电脑网络设备,鼓励和帮助农民上网,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在沧州、衡水、承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应依托目前较为普及的电话网、广播电视网,大力推进“三电合一”模式,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的信息应用能力。同时,政府要与有关部门协调,降低农民上网的管理维护费用,降低或减免“三农”短信定制费用。信息获取费用的减少会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农村电子商务。

3.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力度。河北省近年来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对于促进地方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具有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全省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增强,这类网站在数量上需要进一步发展,在质量上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应规范电子商务网站的信息采集、上传等工作,增加网站的实用性、时效信息,促进网站上档升级。同时应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涉农企业及中介组织参与和使用电子商务网站。由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投资较大,建议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政策,并努力争取国家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4.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首先要保证农产品的品质。由于电子交易中买卖双方并不会见面,交易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成为交易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河北省部分农产品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标准化,但与发达省份和地区的农业标准化程度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并且对已有的标准执行力度不足。由于标准化生产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方式来讲需要付出更多的生产成本,一些农民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偷偷使用违法违禁药物、添加剂等,使得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比如最近频频曝光的苏丹红事件、毒韭菜事件、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等,这些事件反映出河北省的许多农产品还处于粗放式生产状态,生产管理中标准化程度严重不足,产品缺乏质量竞争力,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建议政府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进一步加大对标准化的控制力度。尤其是在生产监管环节,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控制应由政府、企业成立专门机构来监督执行,改善农村及涉农企业的电子商务诚信状况,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农村物流;电子商务;政府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11

1我国电子商务下r村物流现状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农村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7.59%,而且据有关数据显示,农村的电子商务已开始兴起,虽起步晚,却呈井喷式的发展趋势。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其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规模达1.95亿,较2014年底增加1694万人。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高达40.6%。根据阿里零售平台的数据:淘宝网(含天猫)发往农村地区的订单金额占全网的比例,从2013年第一季度的8.65%,上升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9.64%,在淘宝大盘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农村市场的增速显然更快。

但是,农村的物流状况不尽如人意,阿里巴巴副总裁、农村事业部总经理孙立军曾说:“物流方面很落后,尤其是从县城到农村这一段,建仓是很容易,但是如何打通,使其产品化并社会化,这是最难的。”在他看来,全国21个省份落地的120多个县域中,绝大部分当地政府配合程度很高,但也存在小部分的理解偏差,落实则困难一些。农村的物流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1月9日《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大点上也逐渐在农村布置服务中心。最近的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给农村电商发出了政策红包,重点强调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提出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以及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

本组课题旨在分析电子商务视角下的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特点,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对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发展物流系统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2研究地选取依据

2.1邹平县基本情况

邹平县隶属山东省滨州市,全县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5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9.6万(2015年),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经济已经较为发达,但农村区域依旧落后且当地基础设施远不及城市,尤其体现在物流方面。在经济发展以及互联网急速发展背景下,农村区域不断上升的网购需求与滞后的物流状况之间的矛盾便涌现出来,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就显得尤其迫切。

从图1中可知,从2004年开始,邹平县的经济一直以较高增速增长。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增长趋势。根据统计学中的移动平均法,预估出了邹平县2016年及2017年的生产总值可分别达到728.934亿元、748.6808亿元,从近几年该地区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这两个预估数据应该是偏低的,实际数据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些数据以表明,邹平县比较大的经济基体以及较快的增长趋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这给多种经济形势提供发展的土壤,在这其中,电子商务就是不容忽视的一种形式。

2.2邹平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邹平县一直重视重工业发展,以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山东西王集团、山东三星集团等企业为主要经济支撑,即单纯集中于制造业,未紧跟互联网这辆经济快车。这种制造业与互联网之间某种程度的分离,利弊皆有。制造业的坚挺,能保持该地区经济增长而避免过多的经济泡沫,但是,在互联网大势下,纯粹的制造业必然会失去很多该有的利益。随着欧美国家工业4.0的提出,制造业与互联网联系日益密切,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而以邹平县现在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明显不足以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

近年来,邹平县开始积极调整改进,邹平政府出台《邹平区关于加快邹平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措施(试行)》,提出系列“重金”奖励措施。扶持措施包括,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各类经营主体,参与邹平电子商务园区(基地)和邹平电子商务楼宇建设。此举旨在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同时,全面实施跨境电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邹平县充分发挥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的政策和平台优势,全面实施跨境电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政府此举即能顺应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又可以借此机会实现县内的产业结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依靠重污染工业的产业结构。

2.3邹平县物流业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2015年初,邹平县四级干部会议把加快推进物流产业迅速膨胀作为六大工作重点,提出:深入推进物流产业迅速膨胀,全力实现发展短板新突破,进一步推动落实这一重点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邹平县邮政业务明显有所提高。

尽管邹平县经济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并且已邮政为代表的物流业发展势头较好,而由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居住点分散无规律、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电商发展受阻。据调查,邹平县内共有申通快递、圆通速递、emS等45个物流网点,其中,除了emS外,其余44个网点都明确表明所有村组都不派送。

随着邹平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化物流需求,从事物流业务经营的企业不断增加,现代物流市场框架体系初步形成,但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1―7月份,全县37家规模以上交通运输物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0%。但从物流业发展现状来看,全县有道路运输经营业户5700家,车辆过百辆的只有13家,由于规模运量低、服务能力弱,导致大量物流业务外流。

3物流业落后的影响及原因

3.1物流业的落后对邹平县发展的影响

3.1.1影响农产品的销售

农产品的季节性特点要求其销售过程必须快速,中国国内依旧延续的分散化经营模式,导致农产品在从农户手中流向市场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物流成本。在《基于线上线下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研究》这篇文章中,有明确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交易模式已趋近成熟。而电子商务交易中较小的订货规模、每天增加的订货量、频繁和每天如一的物流以及要将产品送到顾客家中,要求线上交易必须依赖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来完成产品投递,现交易。根据最新数据,邹平县2015年农业发展状况如表2。

尽管农业产量相对稳定,但售卖方式相对传统单一,将粮食卖给收购者,收购者将其输入市场。繁复的中间商导致农户收益明显减少。最终导致市场上农产品价格高,而农户的实际收益却没有增加。究其原因,在于农村没有完善的物流体系,农产品无法直接输入市场,物流的落后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信息的闭塞。在中国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农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既顺应建设新农村的潮流,同时利用科技创造新的农产品售卖方式。

3.1.2导致购买农资成本增加

现在农民多通过小规模的商贩购买化肥、农药等农资,由于物流线路单一,商贩很容易与物流商达成一致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合作模式,而农民就无法通过直接向厂家购买,农资产品通过层层传递、各级利润的层层叠加,以高昂的价格到达农户手中。而构建完善的物流网络,即使农户无法直接联系厂家,也可以通过线上货比多家,了解真实的价格,完成交易。较为完善的物流网络显然会大幅提高农村的利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3.1.3影响线上购买

经分析调查问卷,有超过80%以上的人在网购上的花费都在300元人民币以下,这表明他们的平日的大部分的花费都是在线下完成的。

而对农村点上物流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仅有16.67%的人对其表示满意,大部分人认为物流服务一般,导致对网购的需求下降。

3.2目前物流业在当地发展空间不足的原因

3.2.1农村居住地无规划问题

农村的房屋、道路一般都是在无规划状态下建造而成,居住地大多杂乱无章,这导致构建物流网络困难增加,也是大多数快递公司不想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的原因。现实中,农户却没有挂门牌号的习惯,到农村找人都是要通过名字来进行辨认,这也成为快递的发展的受阻原因之一。据我们调查,71.88%的人认为,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3.2.2政府没有足够重视

虽然官方有关于农村物流发展的政策与计划,但在物流方面的资金投入却未得到落实。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政府对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点建设的支持非常小或者没有支持。在我国,一个尚待发展的行业若缺乏政府方面强有力的支持,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尤其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

4物流业的改进

4.1政府方面政策建议

4.1.1集中物流

在农村地区,物流运作的核心问题在于加强农村物流的组织化程度。以上提到过,阻碍农村物流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居住地的分散、无规范网络系统。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分散变为集中,在为农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物流公司创造条件,让其摆脱顾虑设立物流站点。在受访人中,大多数人更希望经营者提供场所,而收发快递则由村民自己完成。

4.1.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邹平县政府应将物流方面的投入计入政府预算中。经实地考察,发现在邹平县的农村区域,由于道路年久失修,对正常的通车造成了阻碍。道路的修建就成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

较城市而言,农村的信息接收度略低,而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业,信息业作为现代物流业的基础保障,需政府方面投入较大的精力。

邹平县农村占地面积广大,物流成本与距离远近是正相关关系,路径优化的方法可参考Dantzig在1959年提出的旅行商问题的数学规划、Clarke和wright在1964年提出的节约法、Gillette和miller在1974年提出的扫描法。

4.2电商自身发展自营物流

4.2.1自营物流

随着物流在电子商务中所占比重增加,各大电商(如京东,天猫,当当)都开始发展自营物流系统。目前而言,自营物流系统无论在速度还是在成本上都有比较大的优势,客户满意度较高。那这一系统同时就应该运用农村地区,消除外包物流所带来的额外成本。自营物流既能保证成本的缩减,同时能及时掌握农村地区的需求,即时信息的掌握在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无疑是取得了先机。

4.2.2以当地信息为参考,构建自身物流网络系统

首先,企业最好与当地从事过物流业的人员合作,因为首先他们对本地的地域环境非常熟悉,能够较好的掌握村落的分布状况以及各地的道路情况,这样就避免了企业自身调查所需要付出的时间、金钱成本,同时能较为准确合理的在当地构建小的物流系统。其次,与当地人员合作能够增进企业与村民之间的信任感,减少初入市场的阻力,为其进入农村物流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4.2.3信息的即时获取与输送

企业要与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随着政府对电子商务及物流的重视以及邹平县自身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县政府必定在政策上为相关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帮助或资金扶持。在邹平县,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复杂的历史原因以及地域的广阔性,信息的收集与传送会存在难度,企业与政府合作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在及时获得当地信息的同时,能够与政府完成信息的交换,为其自身在当地的发展争取好的政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利晓.影响我国农村物流的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5,(03):6872.

[2]刘利猛.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与物流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协同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5,(04):208210.

[3]胡愈,许红莲.现代农村物流与其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8588.

[4]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农产品o2o框架及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825.

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市场;CnniC;需求;潜力

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2.9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在城市里,人们上网浏览新闻,搜索信息,在线购物等已渐趋流行,相应的电子商务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长,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焦点话题,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网站也层出不穷,竞争日趋激烈。

而人口更多,地域分布更广,消费需求更为多样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一度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虽然如此,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也在静悄悄地孕育发展着,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发达省份的农村。早在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就启动了全省首家农村“电子超市”,标志着电子商务正式迈入浙江农民的生活。这仅仅是一个例子,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星星之火总有一天会成为燎原之势。

一、农村互联网络应用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首次在“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部分专门增加了对农村网民的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08年12月31日,网民总数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60.8%,增速远远超过城镇的35.6%。

另据2009年3月CnniC的《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农村网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49.4%;农村网民更加趋于年轻化,30岁以下年轻群体所占比例高达76.9%;从职业结构来看,农村网民的构成主体是学生,所占的比例高达38.8%。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农村网民娱乐化倾向更加明显。在中国农村,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以及网络聊天成为农村网民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其用户的规模均超过了5000万人。此外,在上网场所方面,由于经济支付能力的限制,家庭和网吧几乎同等重要,网吧网民比例为54.2%,手机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农村网民的青睐,成为农村网民上网设备的有益补充。

互联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最近几年也在逐渐普及,出现了一大批类型各异的涉农网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第三方平台形式出现的农业门户,不仅为农产品的产、供、销提供信息服务,也为供求双方直接架起桥梁。

二、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潜在需求分析

由于我国农村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现实情况,农村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在很多方面甚于城市。虽然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才刚刚起步,但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相关条件的成熟,今后几年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一)农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

最近几年,类似堆积如山的桔子卖不出去这样的“丰收的烦恼”新闻时有报道。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跟我国农村居住分散,经济和交通相对落后等特殊的社会环境造成农村信息闭塞,与外界信息沟通不畅有直接的关系。电子商务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问题,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符合市场需求。

此外,电子商务还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由于是小农户,生产就形不成规模,自产自销的方式不仅效率底,成本也极其高昂。电子商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小农户组织在一起,在销售环节上实现规模化,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得小农户也一样有竞争力。这一现实,也为专业的第三方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二)农村生活方面对电子商务的需求

在生活方面,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一样也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由于农村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超市,商场等成规模的规范的购物场所,使得因为生活需要的购买相比城市显得非常不方便,而电子商务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农村相对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使得人们对商品的价格更为敏感,而在线营销的普遍低价可以很好地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此外,农村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的缺乏,也为相关方面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在线教育资源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地强调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教育问题放在了实现社会公平的特殊地位。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乡镇学校的发展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城乡教育资源无论是在软件还是硬件上的差距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彻底改变的。城市里的集中了整个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在满足城市自身教育需求外,可以通过互联网延伸到广大的农村,让农村的学生通过网络分享最新的教育成果。

(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对电子商务的需求

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原因,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左右,这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就业岗位,而针对农村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完善的信息服务方式。对于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相对不便利的农村而言网上招聘求职将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一些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市场的用工需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互联网开设相关的远程职业培训课程,满足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三、当前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村电子商务虽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还有一些重要的制约因素影响其发展,主要有:

(一)互联网设备缺乏

CnniC的《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农村拥有的家庭电脑数量为2.7台/百户,远低于城镇电脑拥有量47.2台/百户。在不上网的原因中,“没有相应设备”占到农村不上网居民的39.5%,成为最大原因。家庭电脑的缺乏使得农村网吧上网比例超过半数(53.9%)。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薄弱,已成为阻碍农民上网和农村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缺乏必要的网络知识

在不上网的原因中,“不懂电脑/网络”是农村居民不上网的又一重要原因,占到农村不上网居民的28.3%。不懂电脑/网络知识很大程度上源于农村居民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根据农业部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8年,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小学文化程度占25.8%,初中文化程度占49.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

(三)网络资源的局限性

因特网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信息骤增的同时也出现了网络信息的泛滥。要从泛滥的信息海洋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对于有较高学历的人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农民。此外,就农村生活电子商务市场而言,更多的选择虽然有其好的一面,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要从数量众多的电子商务网站中选择一家可靠的在线商家比传统市场选择困难许多。所以今后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必然要求有一批能够专门根据农村实际需求量身定做的电子商务服务公司,并且品牌信誉度非常重要。

(四)消费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农民总体文化水平较低,长期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再加上农村信息闭塞,使得农民无法接触社会最新的消费观念。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务形式,有别于传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面对面交易。网络交易的虚拟性要想被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事实也证明,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在消费观念方面更加现代,接受电子商务这种交易方式也更加容易。

(五)物流配送网络的局限

我国农村人口地域分布广泛,交通相对落后的现实造成了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难题,尤其是在生活电子商务方面更是如此。当前,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县一级地区,下面的乡镇就无法送达,一些偏远的地区更是被排除在物流公司的业务范围之外,这样即使这些地方的农民有电子商务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必然要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展望

农村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本身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党和国家为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不遗余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等都将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一些先知先觉的pC生产商也早就已经把目光瞄准了农村市场,如今更是利用国家电脑下乡政策大举进军农村市场。联想集团今年3月正式启动了“电脑下乡”计划,推出包括产品、渠道、服务、培训在内的一揽子举措,展示了为农村用户量身定制的3大系列15款产品。其他pC厂家也不甘落后,纷纷跟进。

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4761元,今后几年农村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快速发展态势。多达近8亿的农村人口,约2.1亿户农村家庭,随着互联网应用环境的不断改善,电子商务在农村得到快速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其蕴涵的巨大市场潜力不言而喻。与“三农”相关的企业,必须对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足够重视,注意对农村电子商务市场需求的研究和培育,早做准备,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先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R].2007.

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篇7

农村电子商务是农村信息化发展至今的一个成功应用,本文从农村信息化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入手,对农产品电商到产业集群的扩展等方面中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今后存在的挑战和机遇,最后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农村信息化;农村电商扶贫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其在经济领域的作用不断凸显,在创造消费、吸引投资、促进就业等方面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力量。农村电子商务是近几年来的新热点,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本文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研究做一个相关的梳理,希望能够通过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的整理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发展状况稍作探讨。

1从农村信息化到农村电子商务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在农村信息化的基础之上的应用。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政府主导向农村推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从上到下,从城市到农村的发展虽然也获得了一些成功,但是由于这种方式在带动农民的积极性方面收效甚微,推进效果比较缓慢。而农村电子商务是对农村信息化在商务上的聚焦,农村信息化又是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的推行信息化建设和服务,着力点是非营利性的信息技术公共设施的建设。因此,农村电子商务则是建立在公共服务上的商业行为,属于信息化平台上的增值部分,它的灵活性更强,主体范围也得到扩展,既可以是政府引导,自上而下的推进,也存在农民为主体,自下而上发展的模式。

2农产品贸易到农村电商产业集群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民开始接触电子商务,产生了一批不以农产品为主要交易物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这类农村电子商务的主体是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农民加入到互联网平台中,以村为据点,依托互联网和物流做非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并且在农村形成以村为基本单位,以县为域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区,这一举措是农民在没有政府支撑的情况下,自发跳出农产品的范围,对更广阔的网络商务行业进行探索,并且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例如,“沙集模式”出现以后,不少对沙集模式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进行了总结,提出沙集网销业存在的问题,并归纳出农村电子商务的衡量标准。

3农村电子商务的挑战与机遇

3.1地域差异和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我国本土国情带来的地域性差异明显,造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地域性差异巨大,在东南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而到了西北偏远地区却依旧停留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这一差异现象的存在也就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地域上具有极大的不均衡性,因此它与我国地域经济差异是分不开的,偏远地区信息化设施建设基础差,环境相对闭塞,农民难以自发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仍旧需要政府引导。虽然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注,各级政府对农村电商扶贫十分重视,尤其是县域经济的提出,让各地县级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投入大大增加,但是如何让电子商务扶贫真正落在实处,农村电商如何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是政府需要考虑的关键。

3.2农村电子商务绩效的测度目前来看,对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的绩效测评仍然存在研究空白,分析其原因,一是信息化产业发展与工业化的统计数据之间依旧存在测度上的数据缺失问题,信息技术渗透在各行各业,却无法在工业统计数据中将信息技术投入和产出提取出来,同时,增量算法也难以计算信息技术带来的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增加;二是互联网产业本身处于高速发展和因为技术带来的跳跃式发展并行状态,如近几年pC用户端向移动用户端转移,给项目绩效测度带来了新的难题。三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兴未艾,政府和农民的对接问题还没有显现,对其绩效的测评还没有引起重视。

3.3农村电子商务利益相关产业由于农村电子商务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产物,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在其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会辐射到其他产业,影响最大的是物流业。加之农村电子商务是否能发展起来不仅仅依靠互联网平台的支撑,也需要电子商务物流的保障。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物流业并不发达,因此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同时必然要发展农村物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物流产业,降低物流成本,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途径。另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迫切需要金融支持。但是我国传统农村金融体系不适应农村电商发展需要,所以应重视小微网商,利用互联网信用体系改革金融体系,对农村电子商务进行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在互联网金融的促进下,农业电子商务必然迎来金融业的改革,这也将成为未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的新焦点。

4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总结

(1)在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中,农民自发组织极容易出现盲目跟风,产品同质化程度太深的情况。因此,在农村电子商务的促进之下,传统农业的政府主导形式被农民自主自发所取代,一方面释放了农民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农民获得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政府的职能转移,由以往的政府做主,转化为政府起引导和服务的辅助作用,这是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2)农村电子商务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但是空有信息基础设施而不去应用就会造成闲置和浪费,这是信息化过程中最常见的基建与效果不一致,因此农民自发应用电子商务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但是由于农民由于电子商务应用而对信息化建设有了要求,甚至在政府并没有搭建平台和提供帮助的情况下,农民能够由需求驱动,通过自主自助的形式进行信息化设施的建设,从建设到应用之间几乎没有时间拖延,这样就有效杜绝了资源浪费。(3)互联网经济理论在经济领域是新生事物,它是信息技术经济与平台经济的结合,在研究领域中存在大量的空白,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和互联网的复杂瞬息万变又增加了互联网经济领域的不确定性,使得理论研究工作变得更加艰难,现阶段针对农村电子商务案例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并未形成宏观上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程丽丽.基于区域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构建——以台州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35-37.

[2]马凤兴,郑功帅.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丽水市缙云县北山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当代社科视野,2013,(Z1):57-60.

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7-0266-03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为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农村网民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利用互联网进行购物以及农产品交易,农村电商市场日益繁荣。CnniC数据表明,截止2015年12月,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9239万,相比2014年增加了1525万,年增长率达19.8%,农村地区网络购物市场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速度。同时,国家对发展农村电商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大力扶持,在2015年的《“互网+流通”行动计划》和《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中小城市、进社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在《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在2020年培养出一批电商示范县,并出台了强化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物流发展环境的10项方案。中央财政也投入了20亿资金用于全国200个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此外,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子商务公司也逐渐将业务投向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但不管是生活生产用品下乡还是农副产品走出去,都需要快速、便捷的物流进行配送。我国农村地区由于道路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不普及、物流业务量少等原因,农村电商物流服务水平低,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改善农村物流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

1互联网+、农村电商物流的概念

1.1互联网+的概念

在国内,“互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在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在易观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而后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提升到国家战略范畴,一时间“互联网+”成为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所谓“互联网+”,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尝试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将深深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1.2农村电商物流的概念

农村电商物流指为农村居民在网购生产、生活用品以及农产品网上销售等经济活动中提供商品的包装、加工、运输、装卸、仓储等一切活动的总称。目前农村电商物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流人物流,是农村居民在网上为生产、生活购买一些消费品、工业品,需要物流公司将商品配送上门;另一种是流出物流,是农民将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进城,需要物流公司提供上门揽货服务。我国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物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困境

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网民规模不断增大,从而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电商的物流服务水平低下,发展还存在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技术水平低

我国农村在交通运输、车辆配置、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完善,与城市相比差距大,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开展了村村通公路建设,改善了农村的道路现状,但是这仅仅是对农村主干道进行了铺设和拓宽,各分岔小道,依然狭小不平,物流车辆行驶在其中依然困难重重。而且,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地和货源都相对分散,运输线路长,加上农村道路等级低,车辆配置滞后,导致配送的商品经常不能及时送达。此外,由于在仓储建设上投入资金不足,仓储、冷链设施不完善,冷藏技术缺乏,导致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很难做到保鲜,大大降低了农民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2.2农村电商物流成本高,网点少

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各收货点距离较远,且农村道路交通设施落后,通常快递员在商品配送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意识不强,所以在网上购物以及进行农产品销售的人群还不多,商品配送的业务量少且分散,导致物流成本过高,所以国内很多物流企业如顺丰、申通、天天快递等开展农村电商物流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在我国物流公司中,除中国邮政能提供商品配送至自然村服务,其他物流公司只提供县或者镇一级的配送服务。物流公司的网点少,加上配送设施不完善,所以农村地区很多商品配送需要顾客自提,不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导致商品配送的及时性和便利性大打折扣。同时,农村居民通过电商将农产品向外销售时,物流企业也极少提供上门揽货服务,大多需要农民自己将货物运到县或者镇的快递点进行配送,这些都会大大挫伤农村居民进行网上交易的积极性,影响农村电商业务的发展。

2.3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无法实现对货物的全程跟踪

电商物流的发展,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条码技术、GpS、供应链管理等信息技术对商品配送全过程的物流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对货物的全程跟踪和信息的实时传递。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还没有全面普及,构建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缺乏,网络信号也不稳定,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导致商品经第三方物流配送后,商家和消费者无法通过网络及时地获得物流信息,无法实现对货物的实时监控,导致送货延迟、货物丢失、损坏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不仅使商家无法得知商品是否被准确签收,而且使农村消费者无法像城市消费者一样及时准确地获知商品配送信息,大大影响了购物体验。

2.4农村电商物流专业化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低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对物流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很多高校也慢慢重视对电商物流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但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尤其是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缺乏严重。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各方面的原因,与城市相比在农村从事电商物流配送工作会更加辛苦,工资也更低,导致农村电商物流很难吸引到以及留住物流专业化人才。目前我国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民,他们大部分知识水平低、没有经过物流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懂得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知识,缺乏服务理念,服务水平低,难以跟上农村电商市场的发展。物流专业化人才的缺口成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短板”。

2.5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意识不强,物流业务量低

在我国农村,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相对城市居民较低,对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购物和销售农产品的意识不强。虽然近年来农村电脑、手机逐渐普及,很多农村也开通了宽带,但是大多农民不懂得如何使用网络,手机的基本功能也只是用来接打电话。而且由于农民对网络这种新的事物比较陌生,操作不熟练,从而在思想上对进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这种虚拟的东西不信任,担心网上交易资金的不安全性和物流配送的不及时性,在网上交易面前畏手畏脚,更愿意选择实体店这种传统交易方式,所以有些人宁愿在实体店买贵的也不愿“贪便宜”在网上进行交易。农民电商意识的薄弱会造成农村电子商务的业务量低,导致物流成本高,不利于该地区电商物流的有效开展。

3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对策

3.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网络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电商物流的健康发展。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包装、流通加工、运输、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每一项物流功能的具体实现,都有赖于物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物流技术的投入。因此,政府应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并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各大物流、电子商务企业参与到当地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状况,配置一些先进的运输设备,并加大对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的建设,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建立大型的物流仓储设施,保证物流配送快速、高效,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要完善农村的网络、通信基础设置建设,提升农村网络的普及率,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喜欢上网络购物,并把自己收获的农副产品在网上进行交易,真正体会到农村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此外,政府和物流企业还需要加大对物流技术的革新,加强冷库、冷藏车等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保证蔬菜、水果、水产等农副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

3.2各物流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共同配送模式

在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物流配送业务量低。当有配送需求时,如果各个物流公司像城市那样提供上门揽货、送货服务,这样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使物流成本过高。因此,各物流公司可以进行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共同配送联盟。在乡镇建立统一的配送点,对农村的物流订单进行统一、集中配送。各物流公司在县及以上的区域独立进行物流配送,在货物到达乡镇区域时,物流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配送点,由配送点的快递人员统一、集中地将货物到村进行配送或者进行农产品的上门揽货。此外,中国邮政集团拥有我国最大的投递服务网络,初步构建了完善的邮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物流配送可以直接送至村乡。各物流公司可以加强与中国邮政的合作,只需将所需配送的货物送达至乡镇配送点或者是从配送点进行揽货,而将货物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和对农产品的上门揽货交由邮政快递来完成,并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公司和邮政物流信息的共享,这样既发挥了中国邮政快递的优势,增加了业务量,也降低了各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

3.3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物流信息传递的顺畅与否关系到物流成本和配送效率。为了保证物流信息在商品配送过程中能实时地供商家和消费者查询,政府和物流企业应加强农村物流的信息化设计,针对农村网络普及率低和信号差的现状,加强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更多的信号基站,布局覆盖面更广的网络线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及时传递以及共享。并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进行物流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提高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安全性,使电商物流信息传递更顺畅,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同时,物流公司应加强与移动通信公司的合作,在农村某些地区因网络信号不稳定造成物流信息无法及时传递时,可以委托移动通信公司采取发送短信的形式将信息实时地传递给消费者,提高物流配送的服务水平。

3.4加强农村电商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农村由于它的经济条件以及环境的制约,很难吸引到专业性的物流人才留在农村从事物流工作,@也成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短板。因此,政府部门和物流、电商企业应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农村电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政府部门应采取一些激励的政策,如就业补贴、金融支持等吸引优秀的物流人才来农村,并利用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在城市打拼的青年农民工返乡从事电商物流行业,物流企业也可以对从事农村物流的企业员工在工资、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扎根农村,专注于农村电商物流,从而加强农村的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强对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专业的物流配送知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如采用政府培训、物流企业培训、校企合作、自我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培养既懂得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并加强物流从业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提高农村物流人员的整体水平。

3.5提高农村群众电商交易意识,增强交易能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改变农村群众传统观念,提高他们的电商交易意识,增加电商交易的知识和能力是发展农村电商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农村电商发展起来了,才能改变原来物流业务量小、成本高的局面,农村电商物流才能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村群众对网上交易的信任度以及电商操作能力。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农村电商的宣传推广。在当前的互联网+社会,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虚拟技术、新兴媒体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相结合,对农民群众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及基本操作步骤的宣传教育,传播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优越性,提高农村群众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切实感受电商所带来的益处,提高电商交易意识。二是引导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农村群众进行“技术扶贫”,使农村群众快速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操作步骤,提高他们进行网上交易的能力。三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电商交易的监管,基于“互联网+信用+大数据”模式,构建农村电商交易信用信息监管平台,对交易中的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并进行相应的惩罚,为农村电商交易构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从而使农民安心地进行网上交易。

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区域经济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型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构建了线上线下紧密联系的网络平台商务模式,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革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时至今日,其发展速度始终处于高位,规模与市场不断扩大,涌现出一批国内电子商务的巨头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逐步向农村等细分概念市场渗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强化互联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融合,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已在农村地区开展了广泛实践,事实证明,农村电子商务能够带动落后地区的生产与消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立足本地的优势资源,将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较低成本进入大型的协同价值网络之中。虽然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高度关注,政府仍在不断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新方式,但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市场信息资源掌握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农村地区的地域特征、网络运用技能、地域特征、信息化水平、个人或组织的参与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2农村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为新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2.1农村电子商务推动了农业的信息化、标准化与现代化

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农产品销售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农产品的质量;二是农产品的品牌推广与销售渠道。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且农产品的质量是可控因素,而如何进行农产品的品牌推广与销售渠道的拓宽,则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过去,网络信息未有如此发达,农村信息传播能力较差,从而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与渠道,无法使农村丰富的农产品向更大的范围推广。在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农产品品牌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与推广,拓宽了产品的宣传范围与渠道,也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度。农民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有效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通过塑造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形象,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销售。

2.2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能够帮助农民开阔眼界,借助电商平台,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提升信息获取的能力,及时掌握市场上的农产品需求及动态,从而对农产品的种植与培育提供导向信息。农民还可以立足本地的地域优势发展形式各异的特色农业,建立起规模适度的生产—加工—经营的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而提升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农村电子商务能够推动城乡要素的交换与配置,有助于实现城乡的经济互补,推动农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2.3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帮助农村地区实现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提出后,各地纷纷颁布相关扶贫政策,农村电子商务也成为农村地区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一系列相关政策的颁布为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效激发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农民能够在产品信息、推广及品牌建设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帮助农村地区建立起良性经济发展的生态圈,促进当地农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对于一些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来说,农村电子商务能够帮助它们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产品的盈利空间,从而依托其产业优势实现地区的精准扶贫,提高农村的创收能力,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

2.4有利于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长期以来,农村大学生往往选择去发展前景更好的大城市就业,农村地区面临大学生流失的现实,这也致使农村经济缺乏人才支持,陷入越发贫困的境地,同时也加剧了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与创业的机会。农村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电商平台,帮助农户提升经济收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当前,已经有许多大学生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从而使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人口的就业与经济的发展。

3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

农村电子商务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当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探索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3.1进一步落实农村电商扶贫的相关政策

政策扶持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营造良好电子商务发展外部环境的重要保障。要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针对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制定与落实电商扶贫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升电商扶贫政策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电商扶贫工作之中。其次,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资金扶持力度。农村电子商务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除了需要政策保障之外,还需要资金的扶持。因此,要对农村电子商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对经济较为困难的农民,可以通过创业补贴、贴息贷款、简化贷款流程的方式提升他们开展电子商务创业的热情。最后,还需要提高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精准度。在当前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也要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精准”是电商扶贫工作的关键,在具体的扶贫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具体的问题,如如何精准确定电商扶贫对象、如何精准选择电商扶贫方法、如何精准确定电商扶贫的范围等问题,简言之,也就是“扶谁、怎样扶、扶多少”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电商扶贫工作真正发挥实效。这就需要在政策制定中,充分结合现有的扶贫政策与计划,保证扶贫政策的连贯性。另外,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精准识别出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脱贫的人员,再对这些人员进行细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创业扶持,帮助他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创业;对于那些没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可以依托电商企业,帮助他们寻找就业机会,通过就业实现脱贫,从而提升群众的参与度,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溢出收益。

3.2借助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电商平台建设

农村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已是毋庸置疑。如何加强产品的宣传力度,树立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是推动电商平台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借助融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融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其打破了媒体间的平台限制,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有效整合,使各媒体资源实现互融互通,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范围。将融媒体与农村电子商务相结合,能够帮助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及个体电商创业者进行市场营销策划与宣传,依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借助融媒体的各个平台进行产品宣传,打造独具特色的专属品牌。另外,农村电子商务还需要与融媒体平台及时进行信息互换,从网上、网下不同渠道做好产品推广工作。可以说,“融媒体+电子商务”的新模式有效整合了线上与线下的销售渠道,兼顾了产品的传播与销售两个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的竞争力。在未来的农村电子商务中,借助融媒体的优势能够进一步吸引客户,使客户获得信赖与放心的产品销售渠道。融媒体平台中有着大量的新闻资讯,可以借助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客户进行引流,对接优质的电商服务资源,从而打造出集新闻与购物于一体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影响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3.3注重产品升级,培育电商品牌

农村丰富的产品资源是其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与优势,对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开发。因此,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就要立足本地的产品特色,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挖掘与开发产品优势,注重新产品的开发与升级。在培育特色电商品牌的过程中,离不开专业电子商务人才的支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高度。农村在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还要不断培育本地的电子商务人才。针对本地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开展不同层次的技能培训,扩大基础性人才的数量,注重深层次人才的培训,从而培养全方位的电子商务人才以适应农村电子商务的开展。在培训中,还要注重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的创新。加强对农民电子商务实践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要想真正通过农村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融合当地的经济文化特色,以当地的历史文化优势为突破口挖掘产品文化,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还能够推动区域文化故事的推广与传承,促进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农村电子商务的特色经营战略,在打造电商品牌的同时,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国内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篇10

1互联网+、农村电商物流的概念

1.1互联网+的概念

在国内,互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在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在易观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而后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提升到国家战略范畴,一时间互联网+成为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所谓互联网+,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尝试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将深深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1.2农村电商物流的概念

农村电商物流指为农村居民在网购生产、生活用品以及农产品网上销售等经济活动中提供商品的包装、加工、运输、装卸、仓储等一切活动的总称。目前农村电商物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流人物流,是农村居民在网上为生产、生活购买一些消费品、工业品,需要物流公司将商品配送上门;另一种是流出物流,是农民将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进城,需要物流公司提供上门揽货服务。我国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物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困境

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网民规模不断增大,从而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电商的物流服务水平低下,发展还存在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技术水平低

我国农村在交通运输、车辆配置、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完善,与城市相比差距大,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开展了村村通公路建设,改善了农村的道路现状,但是这仅仅是对农村主干道进行了铺设和拓宽,各分岔小道,依然狭小不平,物流车辆行驶在其中依然困难重重。而且,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地和货源都相对分散,运输线路长,加上农村道路等级低,车辆配置滞后,导致配送的商品经常不能及时送达。此外,由于在仓储建设上投入资金不足,仓储、冷链设施不完善,冷藏技术缺乏,导致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很难做到保鲜,大大降低了农民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2.2农村电商物流成本高,网点少

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各收货点距离较远,且农村道路交通设施落后,通常快递员在商品配送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意识不强,所以在网上购物以及进行农产品销售的人群还不多,商品配送的业务量少且分散,导致物流成本过高,所以国内很多物流企业如顺丰、申通、天天快递等开展农村电商物流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在我国物流公司中,除中国邮政能提供商品配送至自然村服务,其他物流公司只提供县或者镇一级的配送服务。物流公司的网点少,加上配送设施不完善,所以农村地区很多商品配送需要顾客自提,不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导致商品配送的及时性和便利性大打折扣。同时,农村居民通过电商将农产品向外销售时,物流企业也极少提供上门揽货服务,大多需要农民自己将货物运到县或者镇的快递点进行配送,这些都会大大挫伤农村居民进行网上交易的积极性,影响农村电商业务的发展。

2.3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无法实现对货物的全程跟踪

电商物流的发展,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条码技术、GpS、供应链管理等信息技术对商品

配送全过程的物流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对货物的全程跟踪和信息的实时传递。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还没有全面普及,构建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缺乏,网络信号也不稳定,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导致商品经第三方物流配送后,商家和消费者无法通过网络及时地获得物流信息,无法实现对货物的实时监控,导致送货延迟、货物丢失、损坏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不仅使商家无法得知商品是否被准确签收,而且使农村消费者无法像城市消费者一样及时准确地获知商品配送信息,大大影响了购物体验。

2.4农村电商物流专业化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低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对物流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很多高校也慢慢重视对电商物流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但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尤其是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缺乏严重。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等各方面的原因,与城市相比在农村从事电商物流配送工作会更加辛苦,工资也更低,导致农村电商物流很难吸引到以及留住物流专业化人才。目前我国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民,他们大部分知识水平低、没有经过物流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懂得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知识,缺乏服务理念,服务水平低,难以跟上农村电商市场的发展。物流专业化人才的缺口成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短板。

2.5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意识不强,物流业务量低

在我国农村,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相对城市居民较低,对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购物和销售农产品的意识不强。虽然近年来农村电脑、手机逐渐普及,很多农村也开通了宽带,但是大多农民不懂得如何使用网络,手机的基本功能也只是用来接打电话。而且由于农民对网络这种新的事物比较陌生,操作不熟练,从而在思想上对进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这种虚拟的东西不信任,担心网上交易资金的不安全性和物流配送的不及时性,在网上交易面前畏手畏脚,更愿意选择实体店这种传统交易方式,所以有些人宁愿在实体店买贵的也不愿贪便宜在网上进行交易。农民电商意识的薄弱会造成农村电子商务的业务量低,导致物流成本高,不利于该地区电商物流的有效开展。

3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对策

3.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网络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电商物流的健康发展。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包装、流通加工、运输、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每一项物流功能的具体实现,都有赖于物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物流技术的投入。因此,政府应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并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各大物流、电子商务企业参与到当地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状况,配置一些先进的运输设备,并加大对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的建设,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建立大型的物流仓储设施,保证物流配送快速、高效,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要完善农村的网络、通信基础设置建设,提升农村网络的普及率,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喜欢上网络购物,并把自己收获的农副产品在网上进行交易,真正体会到农村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此外,政府和物流企业还需要加大对物流技术的革新,加强冷库、冷藏车等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保证蔬菜、水果、水产等农副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

3.2各物流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共同配送模式

在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物流配送业务量低。当有配送需求时,如果各个物流公司像城市那样提供上门揽货、送货服务,这样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使物流成本过高。因此,各物流公司可以进行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共同配送联盟。在乡镇建立统一的配送点,对农村的物流订单进行统一、集中配送。各物流公司在县及以上的区域独立进行物流配送,在货物到达乡镇区域时,物流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配送点,由配送点的快递人员统一、集中地将货物到村进行配送或者进行农产品的上门揽货。此外,中国邮政集团拥有我国最大的投递服务网络,初步构建了完善的邮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物流配送可以直接送至村乡。各物流公司可以加强与中国邮政的合作,只需将所需配送的货物送达至乡镇配送点或者是从配送点进行揽货,而将货物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和对农产品的上门揽货交由邮政快递来完成,并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公司和邮政物流信息的共享,这样既发挥了中国邮政快递的优势,增加了业务量,也降低了各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

3.3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物流信息传递的顺畅与否关系到物流成本和配送效率。为了保证物流信息在商品配送过程中能实时地供商家和消费者查询,政府和物流企业应加强农村物流的信息化设计,针对农村网络普及率低和信号差的现状,加强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更多的信号基站,布局覆盖面更广的网络线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及时传递以及共享。并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进行物流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提高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安全性,使电商物流信息传递更顺畅,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同时,物流公司应加强与移动通信公司的合作,在农村某些地区因网络信号不稳定造成物流信息无法及时传递时,可以委托移动通信公司采取发送短信的形式将信息实时地传递给消费者,提高物流配送的服务水平。

3.4加强农村电商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农村由于它的经济条件以及环境的制约,很难吸引到专业性的物流人才留在农村从事物流工作,這也成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短板。因此,政府部门和物流、电商企业应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农村电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政府部门应采取一些激励的政策,如就业补贴、金融支持等吸引优秀的物流人才来农村,并利用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在城市打拼的青年农民工返乡从事电商物流行业,物流企业也可以对从事农村物流的企业员工在工资、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扎根农村,专注于农村电商物流,从而加强农村的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强对农村电商物流人才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专业的物流配送知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如采用政府培训、物流企业培训、校企合作、自我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培养既懂得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并加强物流从业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提高农村物流人员的整体水平。

3.5提高农村群众电商交易意识,增强交易能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改变农村群众传统观念,提高他们的电商交易意识,增加电商交易的知识和能力是发展农村电商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农村电商发展起来了,才能改变原来物流业务量小、成本高的局面,农村电商物流才能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村群众对网上交易的信任度以及电商操作能力。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电子商务宣传教育活动,加大对农村电商的宣传推广。在当前的互联网+社会,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虚拟技术、新兴媒体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相结合,对农民群众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及基本操作步骤的宣传教育,传播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优越性,提高农村群众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切实感受电商所带来的益处,提高电商交易意识。二是引导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农村群众进行技术扶贫,使农村群众快速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操作步骤,提高他们进行网上交易的能力。三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电商交易的监管,基于互联网+信用+大数据模式,构建农村电商交易信用信息监管平台,对交易中的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并进行相应的惩罚,为农村电商交易构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从而使农民安心地进行网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