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统计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4:55

经典统计学方法篇1

关键词:贝叶斯;经典统计;统计思想;统计方法

贝叶斯方法是由英国学者Bayes在其发表的论文《论有关的机遇问题的求解》中提出来的,并且在和经典学派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经典统计在发展成熟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不少学者对两统计学派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相比于经典统计方法,贝叶斯统计方法在直观性、易于理解等很多方面更具有优势。

一、基本理论的差异

1.概率的解释不同

一直以来,经典统计学派对贝叶斯统计的主要批评在于贝叶斯统计在概率理解上的“主观性”。经典统计学认为概率必须是“客观的”,这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之后的频率去解释,而不能主观臆断。贝叶斯统计是完全同意概率公理化,但认为概率也可以用经验确定,一些事件的概率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去获得是不现实的,而我们可以根据对此事件的了解和积累的经验做出此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判断。

2.统计推断利用的信息不同

贝叶斯统计与经典统计在统计推断最主要的不同在于贝叶斯统计运用先验信息。经典统计学的统计推断是基于总体信息和样本信息。总体信息即总体分布或总体所属分布族中包含的信息,包括总体认识、参数范围、变量的方式和特征等;样本信息是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中所包含的信息,这是最“新鲜”的信息。而贝叶斯统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利用了先验信息,先验信息主要来源于经验和历史资料。

3.样本和总体参数的利用与认识不同

经典统计中把样本看作来自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总体,而总体中的参数是普通的未知变量;相反,贝叶斯统计把任何一个未知的参数都看作是随机变量,都有不确定性,用一个概率分布去描述这个未知的参数,在统计推断中只利用已经出现的数据,即样本信息,这就是贝叶斯统计中的“条件观点”,即只靠考已经出现的数据(样本观测值),而认为未出现的数据与推断无关。基于在样本利用方式上的差异,使得贝叶斯统计不承认经典统计中的“无偏性”这一评判标准。

三、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1.贝叶斯定理与似然函数

贝叶斯定理是贝叶斯统计学的理论基础,贝叶斯公式的密度函数表示形式为:

θ为模型的参数向量,x表示为数据向量,即样本观察值,其中,函数p(x|θ)集中了总体信息和样本信息,被称为似然函数,它是未知参数θ的函数。

在似然函数上,经典学派和贝叶斯学派的观点是一样的。我们强调似然函数是θ的函数,而样本x在似然函数中是一组观察值,所有与试验有关的θ的信息都被包含在似然函数之中,使似然函数值达到最大的θ值有比其他θ值更大的说服力,此θ值即为经典统计中的最大似然估计;而我们可以证明,在贝叶斯统计中,当在“无信息”的条件下,θ的最大后验估计就是经典统计中的最大似然估计。

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经典统计中的最大似然估计是贝叶斯统计中的最大后验估计的特例。而在贝叶斯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有合理的先验信息时,贝叶斯统计可以利用更多的信息,以达到更好的估计效果。

2.置信区间

在置信区间的解释和处理上,贝叶斯统计具有含意清晰,处理方便的特点,而经典统计则经常被统计工作者所误用而受到批评。例如,一家电生产企业为估计其产品的平均寿命的可信区间。贝叶斯统计中的可信区间由后验分布求得,参数被认为是随机变量,因此我们可以说,平均寿命θ落入最终区间的概率是90%。而在经典统计中,参数θ是一个常量,而求出的置信区间要么包含平均寿命θ,要么θ在此区间之外,很多人在实际应用经典统计的过程中,误把置信区间理解为平均寿命θ落入某个区间的概率是90%,而事实上,我们只能说重复做100次此实验,大约有90次求出的置信区间能使之包括真实的产品寿命θ,而这对于只做一两次实验的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相反,贝叶斯统计的方法清晰明了,而且在置信区间的寻求和计算上也简单得多。在条件方法下,对给定的样本x和可信水平1-α通过后验分布可求的具体的可信区间,计算方便。而在经典统计中寻求置信区间有时是困难的,要构造一个枢轴量(含有被估参数的随机变量),使它的分布不含有未知数。这是一项技术很强的工作,比求可信区间复杂的多。

四、假设检验

1.基本检验思想的比较

经典统计学中,因参数被认为是常数,因而不存在H0和H1的概率大小,其判定标准是若H0为真时,小概率事件发生,则拒绝原假设H0。即判定的是p(X|H0为真),X是样本向量。

而在贝叶斯统计中,可以直接求得在样本X给定的条件下,参数的后验概率,因而得出H0和H1和后验概率,即判定的是p(H0为真|X)和p(H0为假|X)。这是两种检验方法间的根本区别。

2.先验选择与显著性水平的“主观性”

经典统计学派攻击贝叶斯学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贝叶斯统计中先验分布选择的主观性。在贝叶斯统计的检验中,先验信息的分布和参数的变化可以引起拒

绝域的变化,而贝叶斯统计在后验均值估计中的最基本特征是伸缩性。后验分布的精度是样本信息分布的精度与先验分布精度之和,当似然函数的精度较大时,后验分布主要受样本信息支配;相反,则主要受先验信息支配。而经典统计中的显著性水平也是一个主观的概念,有研究证明:在贝叶斯检验中,先验信息的变化引起拒绝域的变化,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在选择经典统计检验中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因此,两者都具有主观的成分

经典统计学方法篇2

【关键词】贝叶斯统计;后验分布;比较法

【abstract】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andtheteachingdifficultyofBayesianstatistics,weintroducethedefinitionofposteriordistributionbycomparingtheBayesianformulainclassicalstatistical.Combiningwithcasestudyandusingmathematicssoftware,studentscanunderstandthemeaningdeeplyandcalculatequickly.throughtheimportanceofposteriordistributioninBayesianstatistics,studentscouldhavedeepexperienceinthefuturestudy.weshouldalsocultivatestudents'autonomouslearninginterestandtheabilityofcreativethinkingtosolvetheproblem.

【Keywords】Bayesianstatistics;posteriordistribution;Comparisonmethod

贝叶斯统计是统计学专业中唯一一门非经典统计学的学科。英国学者贝叶斯的遗作《论有关机遇问题的求解》,提出了著名的贝叶斯公式和一种归纳推理方法,成为了贝叶斯学派的奠基石。之后,在Jeffreys、Good、Savage、Berger等学者的不断努力下,把贝叶斯方法在观点和理论上不断完善,并在工业、经济、管理等领域获得了成功的应用[1]。目前,贝叶斯学派已发展成为一个有影响的统计学派,打破了经典统计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占据了统计学的半壁江山。

1贝叶斯统计的特点和教学难点

贝叶斯统计是在与经典统计的争论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基本思想和观点是:总体分布中的未知参数可以看作随机变量;事件的概率除了用频率解释外,还可用个人经验和历史资料来获得,即承认主观概率;在经典统计所用的总体信息和样本信息外,还充分利用了抽样之前的信息―先验信息,并可根据先验信息获得先验分布。而这些观点在经典统计学看来都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人们在生活中都在不知不觉的运用贝叶斯的思想解决问题。比如,医生在做手术之前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自己的经验估计手术成功的概率;免检产品的鉴定需要利用该产品以往的不合格品率的历史资料,若多次在零附近,且每隔一段时间抽查,仍保持该结果,则认定该产品为免检产品。这些实例都是在运用了先验信息后才得到了更好的解决,因此,若能充分利用先验信息,对于解决很多统计问题,无疑是非常有利且有效的。

然而正是由于贝叶斯统计独有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在习惯于以往所学的经典统计的课程思路情况下,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浅出,运用实例,易于学生理解。将贝叶斯统计与经典统计比较讲授相关内容,让学生从熟悉的知识进入,循序渐进逐步认识贝叶斯方法和理论。

2比较法引入后验分布定义,案例加深理解,数学软件辅助教学

后验分布的定义是贝叶斯统计中第一章课程的内容,学生刚刚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由经典统计中所熟悉的贝叶斯公式引入讲解,比较容易接受。另外通过实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更好理解定义。

2.1贝叶斯公式

这就是概率统计中著名的贝叶斯公式,也叫逆概率公式[2]。我们可将事件B看作是试验结果,a1,a2,…,an看作是导致结果B的原因。则该公式表明了结果B发生条件下由第i个原因导致的概率。即执果索因[3]。

案例1

已知5%的男人和0.25%的女人是色盲,现随机挑选一人,检验为色盲,若男人和女人各占人数的一半,问此人是男人的概率。

设B为随机抽取一人为色盲,a为随机抽取一人为男人,a为随机抽取一人为女人。则p(a)=0.5,p(a)=0.5,且p(B|a)=0.05,p(B|a)=0.0025。故根据贝叶斯公式,有:

在贝叶斯公式中,结果B可认为是已经出现的样本数据x,发生结果的原因ai可认为是未知的随机变量θ的取值。于是将贝叶斯公式推广可得到后验分布的离散形式定义。

2.2后验分布的离散形式

设总体x服从分布密度p(x|θ),其中θ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为有限个或可列个。即θ=θi,i=1,2,…。θ的先验分布为π(θi)=p(θ=θi),i=1,2,…。样本的观察值为x=(x1,x2,…,xn),样本联合分布密度为,则θ的后验分布为:

将离散形式推广得到连续形式的后验分布定义。

2.3后验分布的连续形式

2.若总体x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则总体分布密度p(x|θ)改为分布列p(X=x|θ),后验分布的离散形式和连续形式就不难写出来了。

先验分布π(θ)反映了人们在抽样前对参数θ的认识,而后验分布π(θ|x)则是在获得了样本后,对参数θ的认识,是人们利用总体信息、样本信息(统称为抽样信息)对先验分布π(θ)的认识作调整的结果。

案例2

英国统计学家Savage(1961年)考察一个统计实验:一位常饮牛奶加茶的妇女声称,她能辨别先倒进杯子里的是茶还是牛奶。对此作了10次试验,结果她都说对了。

若不考虑该妇女的经验,则应认为每次她猜对的概率为0.5,则10次猜对的概率为0.510=0.0009766非常小,显然与实际不符,不合理。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经验,即先验信息。对该妇女的了解,认为有可能她每次猜对的概率为0.95。设θ为她每次猜对的概率,则取值为0.95或者0.5。

可见,抽样前后,对于猜中的概率θ=0.95的可能性从先验概率0.6变为后验概率0.9989,提高了很多,这主要是由于考虑了样本(10次全部猜对)的缘故。后验分布正是在样本参与下对参数θ的认知的改变,这个案例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后验分布的含义。在进行计算和分析过程中,如上述的后验概率计算,可以运用matlab等数学软件辅助教学工具。适当安排数学实验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有关贝叶斯统计课程的数学软件的使用。

3后验分布在贝叶斯统计中的地位及作用

后验分布是基于总体信息、样本信息和先验信息三种信息的综合结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在整个贝叶斯统计学中起着基石一样的作用。贝叶斯统计的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及预测等统计推断问题都是建立在后验分布基础之上进行的。而在后验分布引入损失函数之后,便构成了贝叶斯决策理论的基本框架。显然,后验分布在贝叶斯统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任何贝叶斯统计问题都离不开后验分布。因此,在学习该定义之初应使学生能够理解好,并灵活运用定义。在后续其他贝叶斯理论的讲授中应逐步加深对该定义的认识和应用。

4结束语

贝叶斯统计课程是在统计学花海中的一支独秀。通过对后验分布定义的教学研究探索,我们可以将其方法推而广之,运用到贝叶斯统计中的其他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贝叶斯方法和思维方式都是与其他统计学科非常不同的。因此,可以在与熟知的经典统计学的对照中比较学习,深入浅出,列举实际案例,易于理解。通过案列的讲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当学生遇到某个问题时,若能不仅局限于经典统计方法,还能考虑到使用贝叶斯方法结合解决,也就具备了贝叶斯思想,那么该课程的开设便达到了目的。若能有部分同学有兴趣进一步拓宽贝叶斯方法的应用领域,深入研究学习,那么我国的贝叶斯统计研究就后继有人了。

【参考文献】

[1]茆诗松,汤银才.贝叶斯统计[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5-6.

经典统计学方法篇3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差异;应用;意义

1.引言

控制理论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我们的教学也使用了控制理论的方法。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大家在课堂上听,本身可看作一个开环函数;而同学们课下做作业,再通过老师的批改,进而改进和提高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方法,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控制。像这样的例子很多,都是控制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如此广泛,因此学好现代控制理论至关重要。

2.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很长的时期。从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类由机械化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并走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其产生和发展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

2.1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核能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从而对出现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的解决。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迅速地发展控制理论,而且也给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准备了两个重要的条件—现代数学和数字计算机。现代数学,例如泛函分析、现代代数等,为现代控制理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分析工具;而数字计算机为现代控制理论发展提供了应用的平台。

2.2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

五十年代后期,贝尔曼(Bellman)等人提出了状态分析法;在1957年提出了动态规则;1959年卡尔曼(Kalman)和布西创建了卡尔曼滤波理论;1960年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成功地应用了状态空间法,并提出了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新概念;1961年庞特里亚金(俄国人)提出了极小(大)值原理;罗森布洛克(H.H.Rosenbrock)、麦克(G.J.macFarlane)和欧文斯(D.H.owens)研究了使用于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的现代频域法理论,将经典控制理论传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多变量系统,并探讨了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之间的等价转换关系,为进一步建立统一的线性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奥斯特隆姆(瑞典)和朗道(法国,L.D.Landau)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关于系统辨识、最优控制、离散时间系统和自适应控制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

3.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为系统辨识;最优控制问题;自适应控制问题;线性系统基本理论;最佳滤波或称最佳估计。

(1)系统辨识

系统辨识是建立系统动态模型的方法。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的试验数据,从一类给定的模型中确定一个被研究系统本质特征等价的模型,并确定其模型的结构和参数。

(2)最优控制问题

在给定约束条件和性能指标下,寻找使系统性能指标最佳的控制规律。主要方法有变分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等极大值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即:使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最小或最大)某一性能指标最优:如时间最短或燃料消耗最小等。

(3)自适应控制问题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能自动适应内外部参数、外部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控制作用,使系统达到一定意义下的最优。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英文为modelReferenceadaptiveControl。自校正自适应控制英文为Self-turningadaptiveControl。

(4)线性系统基本理论

包括系统的数学模型、运动的分析、稳定性的分析、能控及能观测性及状态反馈与观测器等问题。

(5)最佳滤波或称最佳估计

当系统中存在随机干扰和环境噪声时,其综合必须应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即:已知系统数学模型,通过输入输出数据的测量,利用统计方法对系统状态估计。

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1]。

4.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差异

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有其共同点和差异。共同点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是系统。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经典控制理论的研究工具是传递函数(结构图),已有初始条件为零时才适用。现代控制理论状态空间法、研究系统内部输入-状态(内部)-输出。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研究对象是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其解决方法主要有频率法、根轨迹法、传递函数。要用到的数学工具有拉氏变换、常微分方程。经典控制理论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难以应用于时变系统、多变量系统。难以揭示系统更为深刻的特性。

现代控制理论是随着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对象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线性、定常或时变、离散系统。解决方法主要是状态空间法(时域方法)。

经典统计学方法篇4

今天,怎样吸引人们阅读经典,推广经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做个经典阅读“指南针”

什么才是大多数人公认的经典?文学批评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有重要意义。以柳永的词《蝶恋花》为例,这首词在古代并没有多少影响,因为王国维《人间词话》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人生一种境界,于是得到公众认同。王兆鹏所做的排行榜,是古代文学批评方式的现代转换。其实古人早已有品评诗歌的方式,面对现有的庞杂的诗词选本,以文献资料和数据的科学统计为依据做一个新的选本,不失为对今人推荐经典的一种尝试。

那么,当代作品中有没有经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经典的标准,不能用几十年、几百年前的标准来套现在的作品。所有的批评应建立在更为客观、广博、有历史感的基础上。“今天要在新的世界性文学、中国文化自我更新、中华文学自我创造的语境中来理解,才能产生经典。应该向读者推荐这个时代的经典。”以被援引、被借阅次数的多少等统计数据为依托,借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制作阅读的指南针,或许对推介今日经典亦有启发。

拉近经典与读者的距离

经典作品尤其是古代经典,容易让现代人产生距离感。这就需要在保证内容品质的前提下,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人们对经典的阅读。在大学的实际教学中,王兆鹏注意到这个问题。他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来讲授古典文学。他尝试用“情景还原”的方法对古诗做意境讲解,不用文字而用图像,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照片、画面等多种电子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学生做起来觉得有意思,有兴趣了,这才会回归到纸本阅读。”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接触经典的主要途径仍然是传统的出版物。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主任周绚隆介绍,人文社每年经典作品的重印书占比达60%,超过新书。但如何将经典作品推广出去,还需下一番功夫。“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古典的内容、时尚的形式。”周绚隆说。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认为,“经典需要普及”。中华书局所做的工作,就是使大众将原来看不懂的典籍都能看懂,以前是学者看懂,现在大众也能看懂,好的学术内容应该为大众服务。“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来做古籍的注释和文白对照等工作,扩大受众面。下一步,还将做一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选本。”此外,还得符合推广的规律与要求,做大品牌,做好营销,尽量让资源效益最大化。

经典走进当下路正长

经典阅读是一种精品阅读。目前,出版市场上经典作品的版本非常多,鱼龙混杂,让人眼花缭乱。“选本太多,有好的也有粗制滥造的,客观上说粗制滥造的多。”周绚隆说,粗制滥造的文本必然会伤害经典,伤害读者的阅读体验。

经典阅读的推广活动形式多样,但往往有南辕北辙的现象。在顾青看来,对于经典的推广,切忌热情有余而学养不足,“选择高品质的文本做推广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盲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再比如高考语文试题,设置文学常识的考查和诗词填空等题型,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但最后往往变成学生以大量的背诵来应付考试,造成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反感。毕竟只有体会了经典的美,才能从根本上热爱经典。

经典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要让读者在文化传承的语境中接受经典作品。今天的文化多被娱乐、享乐所占据,如果没有对经典的坚守,文化的平面化、粗鄙化、无聊化就将不断扩大。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让经典走入当下生活,进入大众视野,深入阅读者心中,是一道待解的课题。

(摘自《人民日报》2012年5月15日)

思考吧

1.文章标题为“经典离我们有多远”,那么,作者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作品的经典性是怎么产生而得到公认的?制作经典作品阅读指南所依据的现代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古代经典走进大众读者就要消除距离,那么,文章提出了哪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本文后,你懂得了在今天阅读经典作品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今天的中考、高考中都有名句默写内容,作者对这种考查持什么看法?你对这些看法有什么评论?

经典统计学方法篇5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古典美学,符号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5-0015-05

1前言

当代建筑审美价值观多元纷繁,怎样的建筑是好的建筑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建筑师面对这种状况不应当迷茫,应该兼收并蓄,不应当鄙薄某种风格。开放的思维和宽广的胸怀是做好的建筑师必备的。建筑不论怎样变化,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只要它合理的满足了人的需求,它就有存在的理由。不论选择怎样的方式,都会形成好的作品。世界几千年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丰富,了解和吸取前人的建筑经验总结,对传统建筑的探求,也是创新的过程。

2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涵义

2.1 新古典主义建筑与古典主义建筑

新古典主义建筑是相对于古典主义建筑而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古典主义建筑是对古典主义建筑的现代诠释。“古典”(Classic)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是典范,即奉古希腊(或罗马)为典范而加以模仿的意思。古典主义建筑狭义上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广义上就是指将历史时期和风格全然撇开,因此原本属于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建筑作品都算作古典主义建筑。古典主义建筑十分重视古典构图原理,比例尺度、对比微差、韵律序列、统一协调、虚实高低、线脚石缝的细部处理等。

2.2 建筑史上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现象

在西方建筑史上,曾出现了两次新古典主义建筑现象,一次是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末期(1750-1900年),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建筑上的新形式来宣扬他们的政治理想。基于考古研究的成就,他们选择了古典建筑语言。另一次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基于大工业生产的现代建筑过于强调理性与功能,对于古典美学和形式的忽视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基于手工业生产的富有情感的古典建筑被重新重视起来。一些建筑师开始从古典建筑中寻求解决之道,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事实上,古典主义建筑的复兴思潮从16~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曾经出现过,时衰时盛。直到今天,这种复古思潮作为一种非主流的设计风格仍在延续。刘先觉先生在《现代建筑理论》一书中将战后的新古典主义归纳为・吸取古典建筑传统构图为其特点,比例工整严谨,造型简洁轻快,偶有花饰,但不用柱式,以传神代替形似。由于这种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庄重精神,因此颇受官方赏识。它是战后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思潮。在中国建筑史上,同样经历了两次新古典主义建筑现象,一次是1840年开始,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在租界区内出现,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这期间,留学归来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是推动这股思潮的中坚力量。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由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大幅度增长,单一呆板的国际式风格无法满足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精神需求,典雅、豪华、贵气的欧陆式建筑开始风靡起来。欧式建筑在大众的眼中变成一种高贵生活的象征。然而,中国这时期涌现的欧式建筑大部分设计质量不高。

2.3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现代涵义

由于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出现,建筑不可能复古。新古典主义建筑就是对古典主义建筑的现代诠释。新古典主义建筑可以是对古典建筑美学的追求。古典建筑美学与依托于大工业生产的现代建筑美学不同。它是对自然的总结,推崇真善美,强调理性,追求和谐统一。是对建筑静态和平面的思考。建筑要符合形式美的法则,以至作为“美”的建筑形象“既不能增加什么也不能减少或变动什么,除非有意破坏它”。新古典主义建筑将高雅的古典情趣用现代的手法演绎,用现代的简洁去体现传统的美学价值。如同路易斯・康所说,“我学会了不去做他们做过的,不去模仿,而是去感知他们的精神”。新古典主义建筑也可以不体现古典建筑美学甚至于反古典建筑美学。将古典的装饰细部,语汇符号拼凑在一起,或者夸张扭曲变形,将它们融入建筑之中,用来隐喻古典建筑原型。由于工业发展、大机器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人们再不能象手工业时代那样生产建筑。然而,长久以来在建筑中积累的建筑美的认识,却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延续下来。新古典主义建筑就是要表现一种历史感,一种对形式美的追求。下文也主要从建筑造型的角度讨论。

3新古典主义建筑的设计手法漫谈(以钧台钧窑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

古典建筑语言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手法可以很好的协调地方特色并产生历史认同感。2006年1月,建筑研究所接到了河南禹州市文物保护局的委托,设计钧台钧窑遗址博物馆,形成了第一次方案设计。2006年3月,经过了沟通交流,形成了最终方案设计。

3.1 项目介绍

钧台钧窑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禹州市钧官窑路北段,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钧官窑遗址保护区内。禹州市是著名的钧瓷原产地,历史源远流长。宋钧官窑遗址即钧台钧窑遗址,1964年发现,1974年河南省文物部门进行了全面钻探和重点发掘。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一号窑“双火膛窑炉”和七号窑“倒焰窑炉”,是国内外陶瓷专家研究考察的热点。现有钧瓷研究所建筑面积3000m2,建筑均为仿宋风格,青砖灰瓦,雕梁画柱,八角风铃,十分壮观,门楼、厢房、展厅、迎壁和钧官窑保护房与院内的草木山石、鸟语花香交相呼应。构成了庄严、肃穆、完整的仿宋建筑群,再现了北宋皇家钧窑的建筑风貌。禹州市钧台钧窑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位置在现有的钧瓷研究所以东,北临颖河,向东不远有阳翟古城墙,基地南部和东部紧邻居民区。除九户居民影响博物馆整体布局需要拆迁,不必征地,节省了建设资金。整个基地地势平坦,主要道路位于基地的北面。

3.2 总体构思与设计理念

在对基地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分析后认为现有的宋钧官窑遗址没有得到完善的保护,由于建筑物是直接建在遗址之上的,实际是对遗址的破坏。然而,建筑物已经存在,而且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拆除它又是~种破坏。因此考虑在建筑物的造一个玻璃的罩子,将遗址整体的保护起来。再有钧瓷研究所有很完整的中轴对称布局,院落关系清晰明确,整个建筑群本身是不可多得地仿宋建筑群,应当予以保留。在钧瓷研究所以东的空地上新建博物馆,博物馆主置向南退后,留出较大面积作为广场用地,这一方面有利于营造禹州市对外的文化形象,另一方面也为禹州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休闲场所。博物馆主体与现有的钧瓷研究所大片建筑群成垂直关系,使新建的博物馆建筑与原有建筑间关系十

分协调融洽,场地的空间认知清晰明确。此外,将现有用地整合,统筹安排,整体规划,预留发展用地。在设计构思上选择了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使得造型上可以完美的体现典雅、古朴、端庄、大方、朴而不俗、雅而不娇、自然天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视觉上给人以凝重深沉之感。含蓄的体现了禹州市的文化以及钧瓷的特色。

3.3 设计手法

两次的方案设计都表现为理性的建构逻辑,即将结构的秩序作为处理建筑造型的首要因素,在柱与柱之间的中间位置开窗,整个建筑比例控制与细部装饰浑然一体。建筑形体明确。造型体现和谐统一的单纯美,第一次方案设计是用均衡来达到和谐统一的,建筑的主人口在建筑的右侧,建筑重心自然偏在右边,因此在左边设计了两座高起的塔楼,平衡构图,使整个造型看上去稳定平静。最终的方案设计是用对称来达到统一的。建筑有明确的中轴线,主人口位于轴线上,整个构图分为上中下三段,左到右五部分,中间跟两翼有大屋顶,中间的最大,两翼次之。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建筑因此达到了统一。在立面上,采用了几何母题及母题重复,形成了节奏感。细部处理值得玩味,简洁的装饰,取自当地的文化符号和钧瓷文化符号,使建筑在近处观赏时也耐看,第一次方案设计中,入口出挑的雨棚原型为现代窑炉形式,抽屉的形式。塔楼的形式缘自钧瓷制作的烟囱形象。立面上的拱券形式,也是经过实地考察后抽象出来的。最终的方案设计,烟囱的形式转化为立面上的有收分的柱垛,底层突出的半球体是对于馒头窑形式的解读。当然,这种纯形式化的抽象和提炼是经过推敲的,从文化象征性上,给人直观地感受。也有比较含蓄的表达,比如人口的亭子形象。在宋代时,钧瓷只为皇家生产,普通百姓不可能有这种收藏,钧瓷因此而价值连城。在钧官窑处都设有专门的官员监督处,即小亭子。亭子形象就是这一事件的暗示。无论如何,建筑是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情感,是属于形而下的范畴,它并不高深莫测,但再简单的提取和概括也需要整体的把握。我反对建筑师用虚无缥缈的理论去附会建筑形式上的变异。建筑应当切切实实的考虑人的需要,这个人是抽象的人,他应当包含社会各个阶层。考虑到他们最核心的需要,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中国的国情呼唤建筑师去研究基本的建筑问题并跟社会问题相结合,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经典统计学方法篇6

关键词:汉英词典;语料库词典研编;系统功能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04(2012)02-0062-05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及语言分析工具的增加,语料库在词典编纂与研究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编纂也随之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一门新的交叉学科――语料库词典学也就应运而生了。我国词典学界对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研编基本上持赞同的态度,认为它解决了制约传统词典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同时,人们也意识到了语料库词典研编的局限性。

到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对语料库词典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优势与局限的话题范围,讨论基本上停留在经验的层面,缺乏理性的思考。而且,讨论的对象大都是单语词典或外汉词典。随着“汉语热”的升温,汉外词典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民族文化输出的质量。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语料库词典学有其共性的一面,但不同类型的语料库词典学也存在个性的一面。不同类型的词典由于其读者群不同,编写的目的不同,其研编的思路及所依据的理论也应有所不同。如面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汉英词典的研编就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单语或外汉词典研究成果。汉英语料库词典研编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这些问题还没有引起学者们深入系统的探讨,我们也没有看到这方面的专论。本文拟从语料库词典学的兴起与发展、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典研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应对的策略三个方面来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

一、语料库词典学的兴起与发展

语料库词典学(CorpusLexicography)[1]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atkins的著作中。从该词的结构来看,语料库词典学是语料库与词典学的有机结合。语料库是指“用科学的抽样原则进行选材,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可以用计算机软件检索的语言电子文本库”[2]247。由此可见,如今的语料库与传统的词典编纂中所使用的“卡片式”的语料库是存在差别的,那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参与。王馥芳与罗敏莉以是否应用计算机技术为界限,把语料库词典学的发展分为前计算机时代和计算机化时代[3]。前者指计算机应用技术兴起之前的词典编纂所使用的卡片式资料收集时代。

为了区别于传统词典编纂领域所使用的“卡片式”语料库方法,不同的学者使用了不同的术语。ooi在其著作中使用的术语是“计算机语料库词典学”(ComputerCorpusLexicography)[4]1-2。Hartmann和James在《词典学词典》中使用的术语是“基于语料库的词典学”(corpusorientedlexicography)[5]31。我国学者章宜华和雍和明根据词典涉及的媒介和词典语料来源把当代词典学分为计算词典学(computationallexicography)与语料库词典学(corpuslexicography)[6]411-413。前者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词典学研究和词典编纂;后者是指基于语料库的词典学理论研究和词典编纂的学问。前者侧重于研究如何为辅助词典编纂而设计和开发各种计算工具和方法;后者综合并吸取了计算语言学、计算词典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主要致力于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编纂原则和实践方面的研究。

以上对语料库词典学概念的分析表明:现代语料库词典学的兴起与发展得益于计算机存储及提取技术的发展,是技术革命的结果,并不仅仅是作为流行语言研究工具的语料库语言学与词典学结合的结果。虽然语料库词典学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但真正意义上的语料库词典学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其标志性事件是Sinclair主持的Cobuild语料库的建立并利用它编写了系列词典。Cobuild系列词典的成功带动了语料库词典学的发展。此外,“牛津系列”词典、“朗文系列”词典和《剑桥国际英语词典》的编写都借助了语料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①详见《外语研究》2006年第2期、《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现代外语》2006年第4期的相关文章介绍。语料库与词典编纂结合所取得的成就及社会效益也引起了我国语言学界及词典学界学者的关注。与英语词典的研编相比,汉语词典及汉英词典的研编在理论研究和编纂的技术手段上都较为落后。直到本世纪,我国第一个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汉英双语词典编纂系统CpsDict才诞生。它是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李德俊教授在南京大学双语词典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时独立开发的①。CpsDict系统的研发标志着我国语料库词典学在技术上迈开了一大步,基本解决了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典编纂的技术问题,填补了我国这方面实践研究的空白。

二、基于语料库研编汉英词典所面临的挑战

顾名思义,语料库词典学是以语料库为手段,以词典学研究为目的的学问,是语料库语言学与词典学的自然联姻。语料库语言学是指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语言研究与语言分析。由此可见,语料库语言学能为语料库词典学提供借鉴,但能借鉴的主要是语料库的方法、观点以及技术手段。就这一点而言,语料库语言学是语料库词典学的基础。

语料库词典学有自己的特色。根据李德俊教授的观察,语料库词典学具有以下特色:(1)语料库不是话语的全部,只是话语全域的缩影;(2)语料库词典学摒弃了传统词典学给词义定位的本体论观念,取而代之的是根据不同语境获取的用法和意义;(3)语料库词典学不排斥人工的合理干预[2]43-44。

技术手段的革新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综观国内外有关语料库词典学的文献,我们发现语料库词典学的研究者们主要从事以下三类工作:(1)有关语料库词典学的软件开发及语料库建设;(2)利用语料库编写各类词典;(3)系统描述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编纂活动。前两项工作在国内外都有不少学者从事,而最后一项却鲜有学者涉足。

语料库词典学的兴起使得词典学的研究视角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研究者们把视角转向了实际使用中的语言,为词典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语料库词典学虽然解决了制约传统词典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如出版及修订周期长、资料的收集与存贮、搭配定义的界定、词频的统计、义项的科学排列及新词的确定难度大、词目收录的滞后性、词义描述的片面性、例证选取上的人工痕迹太强等[7],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如下:(1)既然语料库不是话语的全域,话语入库的条件是什么?入选条件的明晰化至关重要,因为话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词目的选择及其释义与配例的选择。(2)语料库为我们提供了浩如烟海的文本,挑选什么样的例句才能算得上是科学的?如何才能发挥例证的辅助释义功能?(3)语料库给我们提供的是实际使用中的语言,语义依附于特定的语境,而且话语的篇幅不一定完全符合词典出版的经济原则,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既保持了话语的原语境又能使话语的篇幅符合商业要求?这就涉及了重新语境化问题。(4)汉英语言间的差异给我们界定多义词的义项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如何利用语料库提供的丰富话语实践来探索汉语多义词义项划分的理论依据?(5)在平行语料库中,汉英两种语言实现了零距离接触。词典编纂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才能保证汉语不受到英语的干扰,保持汉语言文化的独特性?

以上这些挑战归根结底还是语言学问题,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单纯依赖技术的进步是无法解决的。语言学与词典学的渊源由来已久。根据al-Kasimi、魏向清、王馥芳的研究,英语词典编纂史上的每一个创新都与英语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如社会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词典学的发展与革新,更有甚者促使了新学科分支的诞生,如认知语言学与词典学的联姻诞生了认知词典学[8]1-11,[9],[10]3。以上每一个语言学流派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前计算机时代词典学的发展,但却不能完全满足语料库词典学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转向新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以语义研究为目的的语言学理论。据我们考察,还没有学者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系统地应用在词典学的研究中。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语料库作为词典编纂的工具已成必然趋势,语料库词典编纂的理论研究也迫在眉睫。语料库词典学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技术的进步,技术仅是辅助手段,因此,语料库词典学要得到长足的发展不得不实行技术开发与理论研究并行,否则一方发展的滞后必然影响另一方的发展。

三、应对的策略

如上所述,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研编有赖于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合理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以汉、英语言结构为基础建立的普通语言学描写模式,既研究语言的使用,也不忽略语言的结构,是“自上而下”的研究模式。以下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研究视角来考察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典研编的内部条件,并结合具体实例来论证其在汉英词典研编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关照汉英词典研编的内部条件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从欧洲功能主义派生出来的学派,它吸收了欧洲功能主义理论,发展了一个从实体、形式到语义、情景;从潜在的系统到实际的结构(功能)的语法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要研究的是“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11]1-5,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从语言的各个层面来讨论语义及语义的体现。这些层面包括语境层和语言层,前者包括文化语境层和情景语境层,两者之间是“示例”关系;后者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系/字系层,他们之间是“体现”关系。

语义系统是体现更高层次的体现系统,即体现情景语境的系统。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情景语境的特征推测出语篇特征。文化语境与语类(genre)有关,情景语境与语域(register)有关。语言的使用是在人类某一活动领域中单个而具体的话语形式(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话语)中实现的。每一个单个的表述,无疑是个人的,但使用语言的每一个领域却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话语类型,即我们所说的语类(genre)。语域是指语言的功能变体。所谓功能变体,就是因情景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情景语境有三个变量: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话语范围指的是交谈的话题以及场地等情景因素。话语基调指的是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即个人基调和话语活动的目的。话语方式指的是语言活动所采取的媒介或渠道,它可能是口头的,也可能是书面的,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这三个变量分别对应语义系统中的三大元功能系统: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谋篇功能。它们共同作用,制约说话者对词语和语义结构的选择,即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语言变体。

对语类、语域的深度研究为我们构建具有代表性的语料库奠定了基础。既然语料库不是话语的全部,只是话语全域的缩影,我们所建立的语料库理应具有代表性,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不漏选词目、词义和析取典型例证,为人工的合理干预提供依据。此外,由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包罗了语言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我们除了可以进行从文化语境的意识形态动因分析语篇特征外,还可以进行实体产生的全过程分析,如可以进行主位结构、语气结构、信息结构、及物性结构分析以及词素、词、词组、小句、句子、段落、章节等多结构、多层次、多级阶的分析。这些分析构成了语料库词典研编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二)及物系统研究对释义的关照

下面我们以“现已”一词为例,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及物系统来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料库词典学研究的价值。及物系统是功能语言学中体现经验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并指明参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与“环境成分”。韩礼德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及物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12]106-143。

前面我们已提及汉英词典的释义主要是找到英语中的对等表达。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汉语词汇单位在英语中都是通过词汇手段实现的,有的是通过语法手段实现的,有的是通过语法与词汇手段共同实现的,如“现已”一词就属于这种情况。通过检索,我们发现了以下带有“现已”一词的话语:(1)中国的电话普及率现已达到26%。(Chinastelephonepenetrationratehasreached26percent.)(2)温柔体贴的爱丽丝,现已白发苍苍,略微发福。(Gentlealicehasnowbecomegrayandheavy.)(3)结果现已日见明朗。(theresultsarebecomingclear.)(4)电脑屏幕上现已出现了第一个匹配的数据。(thescreenwasalreadyshowingthefirstofthehitsnow.)(5)罗斯林教堂现已成为喜欢冒险的猎奇者们朝圣的圣地。(Rosslynhadnowbecomeapilgrimagesiteformysteryseekers.)(6)小溪现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thestreamhasnowbecomeatorrent.)

以上含有“现已”的6个英语对等表达均属于“关系过程”中的归属类关系小句。关系过程指的是反映事物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它又可进一步分为“归属”和“识别”两大类。归属类指某个实体具有哪些属性,或者归于哪种类型。归属类小句有三个共同之处:都含有一个表示“属性”的成分;都含有属性的“载体”;都含有表示关系过程的动词。从以上6个英语小句可以看出,“现已”一词在英语中没有对等的词汇表达,它是通过语法手段(第1、3、4句)或语法手段与词汇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第2、5、6句)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功能的角度来给“现已”一词释义:表示事物(载体)的属性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变化,主要通过进行时态或完成时态来实现,有时可以与“already”或者“now”结合共同实现,常与表示“变化”的动词组合,如become、reach、arrive、show等。这种从功能的角度对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的汉语词汇单位的功能性释义有利于培养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目标语再生成能力。这种释义也符合汉语特性:汉语形式特征自身独立性较弱,而较多依赖于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针对当前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典研编所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理论上应当突破当前汉英词典学界的语言本体观,以语言系统研究为中心,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来考虑语料库的建立、词目、配例的选择、译义的方法及排序,丰富我国汉英词典研编相关的理论研究,解决语料库汉英词典研编过程中其他语言学流派所不能解决的难题,提高汉英词典编纂质量,推动我国汉英词典编纂实践的发展,使汉英词典满足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要求。在方法上要突破当前词典学界所倚赖的文献法,把实证的研究方法引入词典学研究,以保障语料库汉英词典编纂理论研究的实用性。在汉英词典编纂的目的方面,要一改现存汉英词典重在解码的研究传统,以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编码能力为己任,服务于本民族文化输出,为中国文化输出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由于词典编纂中的主体因素无处不在[13],涉及词典编纂的各个环节,我们有必要把词典学界一度忽视的词典编纂者的多重身份建构纳入研究视野,这对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典编纂者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atkins,B.BuildingaLexicon:thecontributionoflexicography[J].internationalJournalofLexicography,1991(3):167-204.

[2]李德俊.平行语料库与积极型汉英词典的研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王馥芳,罗敏莉.语料库词典学的兴起与发展[J].辞书研究,2004(5):45-53.

[4]ooi,V.B.Y.ComputerCorpusLexicography[m].edinburgh:edinburghUniversitypress,1998.

[5]Hartmann,R.R.K.,James,G.DictionaryofLexicography[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6]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王馥芳,马兰梅.语料库词典的局限性[J].辞书研究,2003(5):20-28.

[8]alKasimi,a.m.LinguisticsandBilingualDictionaries[m].Leiden:e.J.Brill,1977.

[9]魏向清.英语语言学的发展与英语词典[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1):13-18.

[10]王馥芳.当代语言学与词典创新[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11]Halliday,m.a.K.LanguageasSocialSemiotic[m].London:edwardarnold,1978.

[12]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3]王馥芳,陆谷孙.词典编纂中的“主体因素”[J].外语界,2006(3):74-79.

CorpusbasedChineseenglishLexicography:opportunity,

ChallengeandCountermeasures

ZhongLanfeng,ZhangLi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China)

abstract:theapplicationofcorporaasanewmethodtodictionarymakingisnowgenerallyapproved.thetechnicalinnovationbringstodictionarymakingtheoryandpracticechallengesaswellasnewspace.thechiefchallengeishowtocombthroughthesensesanddefinitionsofthecontextualizedpolysemesquicklyandefficiently.thischallengecanbemetwiththehelpofsystemiclinguisticsforitsetsasitsmaintaskthefunctionandlinguisticsystemoflanguageinuseandstudiesallthesystemswithinlanguage.ourpracticeindictionarymakingsuggeststhatthestudyoftransitivitysystembysystemiclinguistscanhelpdictionarymakershandlesensediscriminationanddefiningprocess:concretizationabstractionconcretization.

Keywords:Chineseenglishdictionary;corpusbasedlexicography;systemiclinguistics

收稿日期:2012-01-15

经典统计学方法篇7

导弹控制系统作为导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导弹的正常工作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经典控制方法和现代控制方法在导弹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通过对经典和现代控制方法在导弹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全面比较分析,进一步提出对导弹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为导弹控制系统的性能稳定、准确定位等都提供了更有效保证。

【关键词】导弹控制系统优化技术

1引言

通常导弹控制系统的控制性不是很稳定,往往将这样的特性称为动态性,基于这样的现状下,导弹控制系统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研究,以提升其稳定性。然而,传统的导弹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导弹,而只是适用于中小规模、函数性态相对简单的导弹控制系统的优化。目前导弹系统是一个包含多个领域的大型综合系统,包括几何外形分析、气动分析、隐身分析和结构设计等,目前所使用的经典优化设计方法并不能对其起到作用。综合优化设计方法是集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对大规模的导弹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有效解决的方法,它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对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的有效利用,将多个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处理,最终得到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综合应用到优化设计的全部过程中,实现对多个领域的知识的充分利用的同时,也进一步促使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实现导弹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2导弹控制系统的组成

导弹控制系统主要由综合控制电路、舵系统和惯性组件组成。控制系统主要通过对导弹舵面的有效操纵来实现对导弹的整个飞行轨迹的控制。其中:惯性组件包括三只框架式自由角陀螺仪、两只线加速度计和三只液环式角加速度计,分别用于测量导弹弹体的姿态角信号、线加速度信号和角加速度信号。

综合控制电路由数字电路和各种特定功能的模拟电路组成,包括固态继电器、运算放大电路、跟踪记忆电路、归零装置、功率驱动模块、变结构控制电路等,用于实现传感器信号的传递、变换、运算、放大、阻尼矫正、piD控制和导弹控制系统工作状态、工作阶段的切换等功能。舵系统由功率驱动模块、舵机、传动机构、舵面和舵反馈信号电路组成。某些导弹使用不具有反馈回路的开环舵系统,其功能是根据舵控信号开环控制舵面偏转运动。

3经典控制方法在导弹控制系统中应用及其局限性

(1)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为提升导弹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添加测量组件,并进一步用其对下一步的飞行路径进行有效预测。然而经典方法对确定的线性化模型进行设计时,优化的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利用稳定裕度法对不确定性问题进行预测。按照这种方法进行优化设计的控制系统,不但要具有动态性,同时还需要具备抗干扰性,然而这种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最终对于动态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确保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裕度,往往采取折中的设计手法。

(2)利用稳定裕度进行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降低其干扰性,采用经典控制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往往会因为系统的鲁棒性较差而难以满足基本需求。

(3)在于对象本质的非线性。针对比较繁琐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往往不只是单纯地对泰勒级数的应用来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往往也得有针对性地采取非线性控制方法。因此,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的变化,对导弹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4现代控制方法在导弹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不同于经典控制方法,现代控制方法主要通过对抑制参数的把控及对各种动态信息的及时追踪,使得对导弹的动态性、干扰性能够进行有效控制。这也是现代控制法所优于传统控制法的方面,基于这样的性能优势,现代控制方法得到了大范围地推广与应用,不仅优化了传统的导弹控制系统,同时还进一步促进了导弹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现代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滑模变结构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是一种用于非线性路径的系统控制方法,该系统反应快、超调量小、系统结构简单,且具有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等优势,因此该系统逐步在目前的飞行控制系统优化设计领域中开始被逐步采用。将主要针对经典控制法下导弹飞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有效控制,一方面在结果方面,对导弹进行滑模变结构的优化设计,使得结构变得更加简单,便于控制,另一方面,在性能方面,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其对外界干扰的鲁棒性。这是一种针对导弹控制系统所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有效地规避,同时排除外界干扰的一种有效结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增强导弹的定位准确性以及提升其排除干扰的能力,为导弹的高效服务提供了更好的结构。

4.2鲁棒控制

鲁棒控制是提高控制系统精确性的重要控制方法。其主要的原理是针对动态路径的变化,进一步确定系统在下一个阶段的设置参数,因此其参数的动态设置,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动态稳定性。由于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很难同时实现,鲁棒控制以降低系统动态性能来提升系统的强鲁棒性,总体而言设计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鲁棒控制的方法也开始逐步进行优化设计,其动态性能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其系统的控制也变得更加。

4.3反馈线性化控制

反馈线性化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全状态反馈抵消原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得到伪线性系统,然后应用线性理论对系统进行综合。反馈线性化方法可分为微分几何方法和非线性动态逆方法。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要求已知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而实际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通常是难以得到的,因此,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导弹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能较差。

4.4反演控制

反演控制是将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分解为不超过系统阶数的若干个子系统,然后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设计每个子系统的李亚普诺夫函数和中间虚拟控制量,一直“后退”到整个系统,最后将它们集成起来实现控制律的设计。其关键是令某些状态为另一些状态的虚拟控制输入,最终找到一个李亚普诺夫函数,从而推出一个使整个系统闭环稳定的控制律。

5结论

随着飞行要求地不断提升,导弹控制系统的性能优化的技术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目前,经典控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导弹飞行的要求,然而现代的控制方法虽然相对于经典控制方法在技术上面有所提升,但还是有其缺陷的地方,而复合控制方法能够满足现代飞行的要求,为导弹控制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赖鹏,危志英,蔡善军,等.导弹用捷联惯导系统加速度计零偏误差校准方案研究[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4,46(3):53-59.

[2]张鹏飞,王宇,龙兴武,等.加速度计温度补偿模型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7,20(5):1012-1016.

经典统计学方法篇8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家居设计中人们审美意识也在发生变化。在现代设计中,人们比较注重实用功能,强调功能主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更看重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室内设计审美观,已经从单一的形式美转向了文化传统的表现上了。中式设计包容了中国传统造物文化所创造出来的传统技术、传统工艺以及传统的器皿,这些设计的应用,使得中国的室内设计形成了一种“新中式”的风格特点。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特点是在传统的中式设计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改良设计,并依照中式风格真正的传统,利用现代设计的手法、技术、材料等进行改良、再创造的一种创新设计。

古为今用

新中式的尊重传统具体可以体现在对空间、家具、材料、装饰以及色彩的尊重上。引用经典中式元素的时候一般会使用以下的四种办法。

1.空间的布置

中国传统的室内布局,空间为方正合理。现代设计师将整体空间做为表达对传统方式的一种延续,在空间中会使用一些传统中式的造型元素,这些造型元素不一定是古典材质,也可以是现代材质的。利用这种新的设计手段,可以形成一种中式风格的延续性。

2.家具的选择

中式家具一般是指明式家具,它不仅造型优美、典雅,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北欧的设计风格。中式家具不仅在家居设计中具有实用的功能,可以运用明式家具作为元素使用,而且还是家居设计时的一种装饰性符号,可以作为一种点缀出现在“新中式”的装饰空间。

3.装饰的选用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许多传统形态的装饰已经不适合运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但是装饰材料可以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客厅的一个角落、或是书房的空间中;又或者是利用木器、陶器、书画、石雕等等一些传统元素作为装饰出现在室内设计中。

4.材料的组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新材料不断出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中式室内空间设计除了可以运用大量的木质材料、天然石材外,还可以结合现代材质如金属、人造石材、人造木材、不锈钢、玻璃等现代材质。

中西合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的设计师们在设计的时候善于利用中式的语言来表达现代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设计,使得中西方的设计在慢慢不断融合和发展,中式和西式的界限不断被打破。“新中式”的出现,标志着向往着“天人合一”的现代室内设计哲学开始出现。

其它手法

除了功能与形式的改变之外,“新中式”室内设计还有很多方法,这些设计方法可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的室内设计中。室内设计的创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材料的改变、元素的再创造、家具的位置变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可以作为一种设计元素或符号来进行使用,如传统的琴棋书画、民间工艺品、戏剧造型、饮食文化等。

1.文化的聚合

将一部分带有传统文化信息的元素通过各种手法使它们组合在一起进行创意,也可以产生出底蕴深厚的新中式作品。传统的家具、典雅的陶瓷、中式的灯笼、木质的窗格、中国书画等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运用到室内设计当中,令古老与现代相得益彰,而又水融。

2.意境的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可以以现代人的生活喜好来打造富有传统艺术、传统韵味的室内空间,室内家居设计将淡然悠远、古朴典雅的这种空间氛围表现出来。

3.传统构图的变化

在“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中,一些基于传统的设计理念,比如:传统室内空间中的均衡、对称等设计法则仍然在使用,只是在现代使用的时候不是那么严格的遵守。另一方面,现代“新中式”室内设计重要的是将新的材料、新的功能与传统的元素精妙的组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材质美、典雅美。

4.灰空间的利用

同中国画一样,在“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中也比较讲究灰空间的利用。在处理灰空间的时候注重把握家具与灰空间的比例与尺度关系,使空间达到一种和谐统一,营造一种良好的空间氛围。现代居住空间相比传统居住空间尺寸较小,而现代家具相比传统家具尺寸也小一些,但是他们的处理关系是一致的,都比较善于利用灰空间营造一种优雅、古典的气氛。

经典统计学方法篇9

关键词:图书馆

经典阅读

阅读推广

体系架构

功能设计

分类号G252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6.06.011

1.引言

经典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沉淀而成的文化精粹。经典阅读则是民族文化及智慧代代相传的基本途径。随着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源泉,近年来国家及政府层面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对于文化及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的民族阅读问题的关注。2006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教育部等11家部委联合倡议全民阅读;2011年,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十报告倡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当前,《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进入立法日程。国家主席也在多种场合表达了对于文化及阅读的重视,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国家及政府层面越来越关注文化在国家竞争力、内涵发展、民族个性保持及发展方面作用的情况下,经典阅读推广无疑已成为一个亟需研究的时代话题。

与经典阅读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经典阅读”及“图书馆阅读推广”两个主题领域。据检索中国知网(CnKi),早在1956年即有研究者开始关注经典阅读问题,自2005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就此主题,至2008年,相关研究文献呈井喷之势,迅速增长至110篇;到2014年,相关文献达到279篇。相关研究主要分布于教育、文学、图书情报与出版、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主题主要涉及经典阅读对于民族文化传承、人文素养教育、人文精神建构、生命关怀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对特殊群体(如儿童、中小学生、大学生、党员等)开展经典阅读的策略与方法,经典阅读状况调研,经典推荐书目,新媒体、新技术与经典阅读,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的案例研究等。图书馆阅读推广领域的研究状况与政府层面的各种倡导也亦步亦趋。2006年始有文献以图书馆阅读推广为题开展研究,2011年增长至54篇,2013年由2012年的89篇激增至210篇,2014年增至356篇,涨势迅猛。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不同类型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海外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总结借鉴、面向特殊群体的阅读推广方法、品牌阅读推广项目、阅读推广案例、全民阅读推广机制、阅读推广实施状况调研、新技术环境下的阅读推广方式、阅读推广理论等。从研究现状来看,虽然相关文献甚多,但是并未有文献从系统、全局的角度对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体系设计进行研究。

从经典阅读推广实践来看,多数图书馆处于e办经典阅读推广相关活动的阶段,有少数图书馆创建了以经典及经典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为推广对象的专门实体空间,如同济大学图书馆创建了“闻学堂”,并举办了系列化、品牌化的活动,深圳市图书馆创建“南书房”,作为经典阅读推广的阵地与实体空间,并面向社会推出《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30种)》。这些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并未结合当前读者的阅读心理及行为习惯,推出适宜其便捷获取并开展社交化经典阅读的平台,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典阅读的社会推广。有鉴于此,本文拟基于共享空间、第三空间、流空间等新型空间体系设计理念,从实体空间设计、移动平台建设、立体多元活动设计等维度来研究三维一体的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体系框架与功能设计,以供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战略部署与实施参考。

2.设计思想

新型文化服务体系的设计思想与理念需站在一定高度,具备系统性、全面性、适用性、前瞻性等特点,以确保既能解决当前问题,亦能面向未来发展。基于此,适应图书馆发展且有相当多成功实施案例的共享空间(Commons)理念,对图书馆发展定位颇具影响的第三空间理念,以及强调超越传统空间、通过远程同步与实时交互来延展空间视域的流空间理念,均可以成为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体系设计思想的源泉。

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冲击下,共享空间理念被认为是近年来对图书馆空间体系设计影响最大最广泛的一个概念。最早的图书馆共享空间实体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创建的“信息拱廊”(informationar-cade)和南加州大学于1994年创建于利维(Leavey)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Commons)为原型。随着图书馆对新型学习方式及知识创新的支持的深化,学习共享空间(LearnCommons)、创新空间(CreativeCommons,CC)的概念相继出现。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及实践的奠基人唐纳德・毕格(Don―aldBeagle)认为信息共享空间包含实体、虚拟及文化三个相互依存的维度。实体共享空间指一种新型的物理设施,既可以是图书馆的一层或数层特定楼层,也可以是独立的专用建筑,包含用于支持师生学习的技术、资源及工具;虚拟共享空间是作为电子资源和服务门户的在线环境;文化共享空间是数字时代言论自由、共享知识与创造性表达的整体社会文化场所。可以说,唐纳德・毕格提出的信息共享空间概念框架,既为图书馆的场所空间设计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指南,也为数字时代图书馆相关服务体系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在设计构建图书馆服务体系时,既需要考虑物理空间、设施等实体性资源的配置,也需要进行虚拟平台与空间的架构设计。同时,还需要进行整体的文化定位与设计,并使之融合、具化及体现在实体空间与虚拟平台的设计之中。如前所述的同济大学图书馆的“闻学堂”、深圳市图书馆的“南书房”,在实体空间、纸本经典图书资源、阅读设施的配置及阅读推广活动举办方面均较具前瞻性,但遗憾的是未建有与之相对应的虚拟平台及空间,没有充分发挥社交阅读在经典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Rayoldenburg)在《绝好的地方》一书中指出:第一空间指家庭居所,第二空间为工作场所,二者之外的公共空间,如酒吧、咖啡店、图书馆、公园等为第三空间。在《期望的概念》一书中,一位叫克里斯蒂娜・米昆达的作者,指出第三空间是“充满情感,这种情感人们可以在此取得而带走”的“家外之家”;并认为一个城市应当有“仅仅是美丽的空间,一种人们可以时时到此从容地呼吸,对灵魂深度有重要意义”的场所。从这些阐述来看,“第三空间”对于图书馆的战略功能定位具有理论支撑作用。从中,图书馆可以找寻到重塑文化空间及开展文化服务活动的思想支点。杭州图书馆对于第三空间理念的演绎是这方面的一个绝佳例证。

流空间(Spaceofflows)是空间、时间及其与数字社会动态交互的抽象的文化概念,由社会学家及控制论文化理论家卡斯泰尔(manuelCastells)在《信息化城市:信息技术,经济结构重构及城市区域进程》。一书中提出,用于界定新技术范式下空间安排的新形式,是一种融合远程同步与实时交互的新型空间。吴建中先生认为场所空间(Spaceofplace)的交流是有限的,由虚拟与实体相互影响融合形成的新空间形态――流空间,“打破了固定空间的局限性,激励人们借用开放且无限延展的网络的力量,将人、活动、空间及其关系放到一个广域或全球环境下加以考察”。流空间概念强调实体基础设施、虚拟空间以及信息通讯技术致使的空间拓展和远程实时动态交互三者不可或缺。藉之,在设计特定图书馆服务体系时,除了实体资源的配置,我们更应思考如何设计虚拟空间与激发动态交互的机制,以充分发挥虚拟空间的延伸拓展效应。

这些理念在思考视角和包含要素方面对于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体系之设计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具体可分述为:(1)须设定明确的文化理念与宗旨。从第三空间理念及图书馆的机构属性等方面来看,图书馆具有很强的文化教育休闲属性及功能。立意高则格局大。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体系设计应以传承文化、提升民族素质为出发点和宗旨,这样方能保证发展主线和激发建设热情。(2)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促进。无论是共享空间理念还是流空间理念,均讲求实体与虚拟两个空间维度的建设,并强调由虚拟世界延展出的空间与视域。(3)线上线下活动的互现及共振效应。

3.体系架构

基于上述相关空间体系架构的理念,笔者认为一个理想的、适应当前读者阅读心理与习惯且行之有效的经典阅读推广体系需融合三个维度的内容:(1)经典阅读推广实体空间;(2)符合数字时代读者阅读心理及行为习惯的数字经典阅读推广平台系统;(3)贯通线上线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及交互的常规化经典阅读推广项目。这三方面的构建均以传承文化、提升素质为指引。具体到每一维度的设计,亦涉及多方面的要素与机制。

3.1实体空间

当前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有的依托于读者服务相关部门,有的成立专门的阅读推广部,少数较为高瞻远瞩的图书馆则从组织机构、专门的阅读推广空间设计两方面来确保阅读推广工作系统、全面地推进。从阅读推广兴起的时代背景及实质来看,经典阅读推广可被视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内核。因此,设置专门的经典阅读推广实体空间既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最佳体现,也是有效的实践基地。长期致力于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研究的历史文献学家王余光先生早在2008年即呼吁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认为经典阅读是对传统的继承,应该成为一种基本文化需求。他于2014年12月2日发表在《光明日报》的《在哪儿阅读经典》一文指出:经典阅览室的设立,一方面可推动大学生经典阅读,另一方面可促进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而阅读经典文本是通识教育的基础与核心。

结合杜定友先生的图书馆要素说及当前对图书馆空间设计布局影响最大的共享空间理念,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实体空间设计涉及功能区域设置、经典资源的选择与摆放、阅读辅助设施的配置、队伍建设等方面。从功能空间来看,需配置经典的摆放展示空间、阅览空间、特色传统文化角、研讨空间、报告空间、多媒体阅览空间。经典摆放空间与阅览空间是构成专门的经典阅览空间的基础,展览、研讨、报告空间及多媒体阅览空间等可与图书馆设置的此类空间共用。特色传统文化角对整体经典阅读推广空间氛围的营造具有很好的烘托标识作用,同时也可以成为特色文化活动举办的基地。关于经典资源的挑选,则可依据名家或较权威的推荐书目来选取,如《中国读者理想藏书》。该书是在统计分析80个中外推荐书目的基础上得出的一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经典名著推荐书目,对于经典的选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典资源的陈列展示方式对于读者选书颇具影响,因此可以引入新颖的、适应读者根据自己的问题和需求找书的方式来集中相关经典并进行陈列。在阅读辅助设施方面,可引入造型新型、予人较强私密感的现代阅览设施,彰显经典阅读推广空间的人性关怀与现代感。经典阅读推广团队需由馆员和专家顾问团构成。馆员须具备良好的古典文献知识基础、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组织策划能力,以及热忱于经典阅读推广等素质。专家顾问团由文史专家、书评家等构成,一方面可以作为报告嘉宾、沙龙嘉宾,另一方面也能够指导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

际上,一些有远见、有条件的图书馆已经在经典阅读推广空间创建方面有所创举,并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同济大学图书馆创设的“闻学堂”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闻学堂整体采用中式古典风格设计,精选四千余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陈列于古典风格的书架上;设有书画作品、古代机械、茶艺等特色传统文化展示和交流区域,还设有宜于开展中小型文化沙龙讲座的研讨区域,并与该馆古籍与特藏文献研究室比邻,融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区域;基于该空间,该馆先后开辟了“闻学讲堂”、“闻学展堂”、“闻学课堂”、“闻学知行堂”、“闻学雅集堂”等活动项目,通过举办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展览,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内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举办国学研讨讲座、沙龙等,来立体展现及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3.2智慧移动数字平台

构建适应当下读者群体阅读心理及习惯的数字平台是经典阅读推广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固然需要推动读者多读纸本图书,但更需要用读者青睐的方式来推动其便捷地阅读到经典作品的内容。当前社会的经典阅读状况不理想,并非是因为缺少优秀的阅读内容,也不是因为缺少推荐书目,更重要的原因是缺少适应读者阅读心理与行为习惯的、便捷而全面的智慧型移动数字平台。

根据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口引:截至2015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适应这一形势,各类相关机构已涉足移动阅读市场,开发研制出相应的阅读平台。目前,移动阅读平台主要由三类主体创建:电信运营商平台(如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中国电信天翼手机阅读、中国联通手机沃阅读)、电商平台(如当当、京东、淘宝)和内容商平台(如云中书城、九月网、大佳网)。这些移动阅读市场占领者在用户数量、平台适应性等方面颇具优势,但是从内容来看,消遣类大众读物为主体,并不利于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及读者的精神成长与人格之养成;且该类平台提供的是收费阅读服务。

鉴于目前的数字化阅读趋势,有些图书馆、书商也在此方面付出了努力。上海图书馆应对数字化阅读浪潮,研制了基于元数据整合的“市民数字阅读”平台。该平台的架构分为三层:底层负责管理图书馆的数字阅读资源;中间层由平台的功能模块组成,包括元数据整合、全文检索、版本控制、数据统计、接口管理;前端主要用于电子书的展示,并适用于不同的展示媒体,如网站、app与微站ez03。平台主要提供面向大众阅读的通俗类资源,包括30余万种电子图书、1500余种电子期刊、500余种电子报纸及10000种网络文学。该平台提供了简单的检索功能和分类浏览功能,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利用移动设施免费阅读合乎版权要求的书刊,但是个性化功能、交互功能均有待提升。超星公司面向高校推出电子书app,读者扫描安装该app后,即可在移动终端浏览(热门图书浏览、分类浏览、书友上传图书浏览)、搜索该机构提供的电子书,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展示在首页,阅读过程中可添加书签,也可以上传自己愿意分享的图书。这两个平台的内容侧重于大众数字阅读,智能型推荐及社交化阅读功能均有待加强。2016年4月23日,中华书局推出了“中华经典古籍库”微信平台,内容覆盖了中华书局历年出版的经典古籍的点校本,会员可进行阅读全文、做笔记、分享页面、检索、查阅联机字典、换算纪年等操作。该微信平台可谓是古籍与移动平台结合的有益尝试,对图书馆创建公益的、具备智能推荐及更丰富的社交阅读功能的经典阅读推广平台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综合已有的阅读平台的情况,无论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还是从个体精神成长及人格养成的角度,或是从公益的、智慧型平台创建的角度,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在数字阅读推广方面还需要开展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以文化传承、人格精神养成为旨归,适应当下数字化生存一代的阅读特点,研制具备异构经典资源整合机制、多维分类浏览机制、问题导向式的搜索机制、个性化智能推荐机制、灵活便捷的交互机制、兼容多种移动设施的公益性经典阅读推广平台,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有力举措。从推广经典、用户使用的角度,平台的体系架构、展示内容、功能机制、显示界面可作如下设计。

3.2.1体系架构

经典阅读推广平台的体系架构(见图1),可以设计为三层:底层为经典资源管理层,汇集、管理来自于电子图书数据库、网络及图书馆数字化的经典图书;中间层由元数据整合、版权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接口管理、用户身份管理、虚拟交互社区、浏览模块、检索模块、推荐模块等功能支撑模块构成;上层为适应于网站、app、微媒体等的应用展示层。

3.2.2内容选取与描述

平台的内容构成须遵从推广经典阅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及精神的建设宗旨。因此,平台展现的内容必须是经历时间检验、历史文化价值已得到公认,且对于民众人格及精神成长能产生正向影响的经典图书与相关的导读评论性读物。王余光先生认为经典“需要具备影响力、历史性和广泛性三个因素”,所^影响力体现的是作品内容的吸引力,历史性指经典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久而不衰,广泛性指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基于此,平台内容的遴选可以遵循两种路径:①搜集整理历史文献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等研制的推荐书目,运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来精选一批对于文化传承及人格养成具有重要价值的经典;②对图书馆的经典馆藏借阅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产生一批经典书目。

经典推广书单确定后,一方面需要基于信息技术来获取全文资源和解读、注释性资源,以及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有效的揭示、浏览检索、推荐、交互机制,以方便读者找到及阅读所需的经典。为整合异构来源的经典资源,并实现多维展示与浏览,需创建适宜平台功能的经典资源描述元数据规范。

3.2.3功能机制

经典阅读推广平台的功能,主要着力于帮助读者发现所需的经典资源,并提供交互机制,以便其理解经典所承载的思想与精神。从经典发现的角度,平台需提供浏览、检索及个性化智能推荐机制;从交互的角度,平台需支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摘抄、评价、写书评或读后感、与人讨论等需求。

经典资源的浏览,需支持下述方式:①基于统计排行的浏览,包括基于推荐排行的浏览、基于借阅统计排行的浏览,以及基于评论次数统计排行的浏览;②基于分级阅读目录的浏览,亦即根据分级阅读目录,为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推荐适合的经典图书;③基于年代的浏览,即按经典写成的年代来分类浏览的方式;④基于学科主题的浏览,即根据经典所归属的主题范畴来浏览。

经典资源的检索,除设计常规的作者、题名、出版社等常规检索途径外,还需要实现“一站式”发现功能,使读者能检出含经典著作、解释性作品、评论文章等全面的检索结果,以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经典。

个性化智能推荐功能是智慧制型系统的典型特征。因此,智能化的个性化推荐机制设计是构建新型阅读推广平台的关键。新型的阅读推荐机制应结合文献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多重设计:

(1)基于统计的推荐。①大师荐书,指基于推荐书目或名师荐书的统计,进行排行推荐;②借阅排行,即基于经典借阅记录的统计来推荐;③热评经典,指基于有效评价次数的统计来推荐。

(2)基于读者身份信息、信息行为习惯的推荐。①根据读者年龄、专业、兴趣爱好等为其推荐适读经典;②根据读者浏览、检索、借阅、评论等记录进行推荐;

(3)基于虚拟阅读社区书人关系的推荐。①读此书的人同时也在读的书的推荐,也即为读者展示读他正在读的某部经典的人也在读的其他经典;②好友在读书的推荐,展示读者选择的阅友正在读的经典图书;③相同兴趣者在读书推荐,展示与读者兴趣爱好相同者在读的经典著作;④基于读者添加标签的主题标签云展示推荐;

(4)基于分级阅读推荐书目的推荐。即依据教育学和文献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示、推荐适应不同年龄阶段阅读的经典图书;

(5)基于心理及精神成长需求的问题导向式的推荐。即依据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采用文本挖掘、聚类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针对读者成长过程中经常遭遇的心灵困惑问题,推荐相应的经典图书或多媒体资料。

同时,系统会基于借阅数据以及经典、推荐人、借阅人之间关系的聚类分析,来改进推荐算法,不断优化智能推荐效果。

在平台的交互机制方面,根据阅读过程的相关情景,如借阅、写笔记或摘录、发起或参与讨论组、写读后感或评论、查阅相关评论并评价、加标签、分享到社交网络、看哪家图书馆有纸本馆藏、看购书信息等,来设计经典阅读社区的交互机制。平台的人书交互功能机制见图2。

3.2.4界面设计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平台最基础的界面为用户进入界面和经典资源展示界面。

(1)读者经过简捷的身份认证及兴趣主题选择后进人平台,显示界面包括工具栏和展示界面。工具栏包括搜索框、分类浏览、分级浏览、活动与简讯、阅读圈(好友、讨论小组)、我的空间(包括个人设置、阅读笔记、书评等)。展示界面显示:①我喜爱的经典;②大师荐读;③热读经典;④疗心经典;⑤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典;⑥好友在读;⑦热点讨论组;⑧热点书评。

(2)在具体经典图书展示界面,要展示的内容为:①书封;②出版信息,包括题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代、丛书项等;③内容简介;④读者添加的标签;⑤该经典著作的解读、注释性作品;⑥讲解该经典的多媒体资料,如名师讲授的多媒体资料、相关影视作品等;⑦喜爱的经典、星级、标签、书评、评论、分享,以及读者对于书评及评论信息的评价;⑧在读/已读人数;⑨相关讨论组;⑩图书馆/书商链接;⑥喜欢读此经典的人在读经典的展示、推荐。

3.3活动设计

范并思教授认为阅读推广现已发展成为图书馆的主流服务。推广经典阅读,一方面需要专门的场所来营造阅读环境与氛围,另一方面需要适应当下移动化阅读的趋势,创建智能移动经典阅读平台。另外,还需要设计常规的互现互彰式的线上线下主题活动,来持续拓展及深化社会经典阅读。伴随着阅读推广遍地开花的发展形势,展览、竞赛、阅读研讨沙龙、多媒体赏析、论坛报告等已成为成熟的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各图书馆在举办读书月等活动时,往往会围绕特定主题,立体化运用多种活动形式。其中的佼佼者,无疑是那些经过深思熟虑进行顶层设计,得到有效执行,并进行品牌化运作的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创建以“闻学堂”为名的传统文化推广空间,并创建“闻学讲堂”、“闻学展堂”、“闻学课堂”、“闻学知行堂”、“闻学雅集堂”等系列品牌活动项目,持续常态地举办立体型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效果。从既有案例来看,制度化、品牌化地规划及实施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是经典阅读推广体系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

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设计、实施流程包括:①主题策划;②制订活动方案,包括明确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及日程、宣传途径、成员分工等;③活动实施;④成效评估与总结。活动的主题要紧紧围绕经典阅读推广的精神内涵来确定,同时也需要与特定的文化节日、社会文化现象等关联起来。活动内容则可充分挖掘馆藏优势与读者数据,以及馆员的能动性,来策划有充足数据及资源支撑的特色活动。根据读者对经典平台资源的利用情况,可以展开相关的评选活动,如根据借阅、摘抄/书评数据来评选经典阅读之星,根据用户对书评的评价数据来评选优秀的经典书评人,根据发起讨论组数量及发言活跃情况来评选经典讨论意见领袖等。典推广馆员则需要充分发挥智慧与创意,与学院合作开设经典阅读课程,组织策划主题展览、经典影视资料展播、读书会、论坛、真人图书馆、书评竞赛、图书漂流等形式立体的经典推广活动。

经典统计学方法篇10

内容提要:民法以民事权利为本位,传统民法典以民事权利为核心保护对象。现代民法典不仅应以民事权利为保护对象,而且应予以扩展。我国未来民法典保护对象的确立也不应只局限于民事权利。顺应民商合一立法趋势以及实现私权一体化保护的需要,应将民法典的私权保护对象确立为私法权益。

传统民法典以民事权利为核心保护对象。而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不仅以民事权利为保护对象,而且将“合法权益”或“权益”也作为其保护对象。《侵权责任法》采用概括加列举的方式将其保护对象进一步扩展为民事权益。如何确立我国正在制定的民法典的保护对象,则需要予以探讨和论证。

一、传统民法典的保护对象及其立法价值:以民事权利为本位的考察

从立法的角度看,民法典保护对象属于立法目的范畴。立法者对法律规范的制定包含着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自由和秩序的追求。一方面,立法目的体现在具体的法律规则之中。立法者在立法目的的指导下设计规则和建构制度,通过具体规则的运用,得到正当的裁判结果,进而实现立法目的。另一方面,在立法技术上,立法者的意图会通过“立法目的”的条款在法律文本中开宗明义地表达出来。而在立法目的条款之中,法律的保护对象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民法以民事权利为本位,决定了传统民法典以民事权利为其核心保护对象。www.133229.com传统民法典总则通常规定作为民法保护对象核心的民事权利的一般规则,民法典分则则是对具体民事权利类型及其规则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和全国人大法工委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等不仅将民事权利确立为其保护对象,而且还扩展到民事权益。由梁慧星教授和王利明教授分别主持起草的民法典草案学者建议稿也采纳了《民法通则》中关于保护对象的做法,将其保护对象以民事权利为核心,并扩展到民事权益。也应对是否规定民事权益以及如何规定作出恰当处理。

一方面,我国未来民法典关于保护对象的立法设计要坚持以民事权利为本位、为核心,这是民法的应有之义。在民法的语境下探讨“本位”,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民法的中心任务;二是指民法价值体系中本质性的价值标准[1]。只有权利能够成为民法的本位,民事权利所蕴涵的意思自治是本质性的价值标准。将权利作为民法的保护对象与坚持民法的权利本位是一致的。通过在民法典中设置“保护对象”条款对权利保护加以明确规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中国的法治文化中欠缺权利文化,民法所赖以生存的市民社会尚在形成之中,在民法典中开宗明义地将权利作为民法的保护对象有助于中国的权利文化和市民社会的培育。另一方面,所谓的“社会本位”思潮一定程度上干扰着我国民法权利本位的确立,“社会本位”理论挟“公共利益”自重,极易将民法导向“义务本位”。同时,社会本位无法找到自身的利益承载主体,很难将其作为立法标准。因此,我国民法典对保护对象的规定,仍应继续贯彻以民事权利为本位、为核心。

另一方面,我国未来民法典关于保护对象的立法设计应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保护对象与调整对象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克服民法典的封闭性以及体现对新兴私权的确立,加之适应民法调整私法关系的需要,应对民法典的保护对象予以适当扩展。

近年来围绕着民法典的制定,民法调整对象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它和民法典保护对象是一对既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通说认为,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即“平等主体关系说”。该学说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批评,但是,民法以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基本立场没有改变。徐国栋教授借鉴了《俄罗斯民法典》关于民法调整对象的规定,提出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确定”和“调整”两项,前者是确定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后者是指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关系。他认为民法的调整分为第一次调整的社会关系和第二次调整的法律关系两个方面[2]。“民法确定人、财产并调整人之间的关系。”[3]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仍然是徐国栋教授倡导的民法调整对象的立足点之一。民法的保护对象和民法的调整对象都是我国民事立法不可或缺的内容。作为立法目的的民法保护对象是民法调整对象确立的前提,因为立法者应当首先确定立法所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按照此目标确定调整对象。但是,民法保护对象和民法调整对象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其一,两者的立足点不同。民法保护对象立足于民事主体权利的保护,并以此作为民事立法的根本目的;民法调整对象以一定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为指向,立足于对法律关系不同要素的静态或动态的调整。其二,两者的制度功能不同。民法保护对象以宣示和划定民法保护的正当利益为制度功能;民法调整对象的制度功能在于确定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的范围,确定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界限。其三,两者的实现方式不同。民法保护对象以私权为核心,私权的实现既需要立法对正当性利益予以确认,也需要在司法活动中予以确认;民法调整对象的确定是通过立法将一定社会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来实现的。

我们以民事权利为基点,可以发掘民法典保护对象的立法价值,证明民法典中规定调整对象的必要性。但是,民事权利并不是民法典保护对象的全部内容,这是因为:其一,在民事权利之外,还有其他正当利益(法益)需要保护。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也是“权”“益”并称,但是,现行立法仅仅提出“民事权益”,并没有给予“法益”足够的重视,名为“权益”实为“权利”。其二,在民事权利之外,还有商事权利、知识产权等权利需要民法典予以确认和保护。一般认为,民事权利属于传统私权,商事权利和知识产权属于特殊私权或新兴私权,但是,将民事权利等同于私权的情形并不鲜见。所以,民法典保护对象的立法确立还应予以扩展。

二、民法典保护对象从民事权利向民事权益的扩展:重视对民事法益的保护

(一)民法典保护民事法益的必要性

形态多样、漫无边际的利益可以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对主体而言利益就意味着某种好处。人们追求的利益在表现形态、取得方式、存续期限、社会评价、保护手段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众多的利益之中,有一些利益不仅为利益享有者所珍惜,也为社会所认可,这些利益就是正当利益。正当利益以正义作为核心价值。法律对利益的保护是法律对利益进行识别的过程,符合法律自身限定一定条件的利益才能被识别,法律权利就是这样生成的。“法律规则预设的条件”在拣选和创设权利的同时也难免会因为立法技术、文化传统和社会认知等原因而遗漏一些正当利益。这就使得法律权利和法律应当保护的利益在范围上不一致,法律权利的外延一定小于法律应当保护利益的外延。“法律规则预设的条件”使得权利处于法律保护的核心区域,而其他正当利益则处于权利的边缘,也可能不被法律所保护。权利无法包容超出其识别能力和范围的正当利益,权利制度的弊端在此处就显现出来了。笔者认为,具有正当性的民事利益即使不具有权利的外观和手段也应当被法律保护。这种利益被学者定义为“民事法益”。尽管对于民事法益还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种解释(注:广义的“民事法益”是指法律所保护的利益。按照“广义说”,权利也包含在法益之内,权利也是一种法益),但是,从概念科学性的角度出发,将民事法益做狭义解释是比较科学的。即“民事法益是民法调整权利之外利益的一种形式,它游离于权利之外,地位上低于权利,但却受到法律的保护”[4]。将法益确认为民法典的保护对象,符合民法全面保护正当利益的要求,也有利于克服单一权利保护机制的弊端。

(二)民法典保护对象的立法设计与对《侵权责任法》中规定“民事权益”借鉴与完善

我国民法典保护对象的立法设计,还应参考和借鉴《侵权责任法》中关于“民事权益”规定的有益探索,并应做进一步的完善。《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民事立法对民事权益最全面的界定,该条款反映了我国民事权益理论的研究的水平,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都是未来我国制定民法典中对保护对象立法设计的宝贵经验和参考。《侵权责任法》第二条属于一般条款,这种立法方式可以使法律内容更为简约,并能够实现概括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法律规定与司法裁判的统一[5]。

首先,《侵权责任法》第二条对权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列举: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等9种人身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3种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等4种知识产权(无形财产权)以及股权和继承权。从实用的角度考察,这种较为全面的列举方式可以使民众清楚地了解哪些权利受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便于其通过诉讼主张权利;从列举权利的顺序考察,《侵权责任法》将生命权和健康权置于首要位置来进行规定,宣示了生命权和健康权是最重要的民事权利[6]。《侵权责任法》在立法技术上注重方便民众认知和法律适用,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侵权责任法》用“等”字表明一切具有绝对权属性、可能受到侵权行为损害的权利,都受《侵权责任法》的保护[7]。以“列举加概括”的方式确定《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和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立法相比,不仅大为扩张了受保护的权利的范围,更为新的权利类型预留了空间。《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克服了《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和第1383条一般条款的保护范围过于宽泛的弊端,也突破了《德国民法典》第823条和第826条一般条款的保护范围过于狭窄的困境,一方面最大程度地涵盖了已经成熟的权利类型,另一方面也有效规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8]。

其次,《侵权责任法》第二条将保护对象界定为“权益”,使客观存在的法益得到了保护。民事权益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新的财产利益和人身利益不断涌现,立法者现在尚未发现的利益,将来就可能会成为重要的民事权利;立法者现在已经意识到的利益,受制于理论的不成熟和权利构造的局限,还很难作为权利受到保护,例如网络虚拟财产等。通过开放式的“权益”规定,许多尚未具备权利化条件的“法益”就能够得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注:有学者将法益存在的类型加以归纳:1.不特定多数人所共享的公共利益;2他人权利所反射的利益;3.形成权利过程中所产生的法益;4.公序良俗原则所保护的利益。参见吴文嫔:《论私权的诞生》,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37页),这样的法律规定可以说是我国民事立法水平提升的表现,也是《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特色之一。

但是,《侵权责任法》对“民事权益”的规定还存在着不足,比如,《侵权责任法》没有阐明对“权利”和“法益”的保护是否存在区别。在《侵权责任法》中可以被称为“一般条款”的,除了第二条以外,还有第六条第一款。“《侵权责任法》规定了第二条作为大的侵权责任一般条款,以确定侵权责任的范围和《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再规定第六条第一款作为小的侵权责任一般条款,为《侵权责任法》分则没有规定的一般侵权责任设置法律适用规则,提供请求权的法律基础。因此,形成大小搭配、双重的侵权责任一般条款。”[9]《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第二款是对《侵权责任法》所保护的全部权利和法益的概括说明,而第六条第一款很明确地把“民事权益”作为保护对象,而第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主观要件是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在内,所以,不论因为故意还是过失,侵害他人的任何民事权益,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可见,《侵权责任法》并没有像《德国民法典》那样将绝对权和其他利益加以区分并给予不同程度的保护,而是采用了同等保护的方法[10]。笔者认为,应当对权利和法益予以区别保护,对法益的保护应当弱于对权利的保护。对于权利以外的正当利益,并不能与权利同等保护,而是应考虑该利益是否被一些特别的保护性法规所保护,考虑侵权人的主观状态,考虑双方是否有紧密关系,并避免过多限制行为自由[11]。《侵权责任法》大、小一般条款未能区分权利和法益的保护是不适当的。再如,《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民事权益”中包含了部分商事权利及其相关权益,由此引起了学者对“民事权益”概念中其外延确定的周延性和科学性的质疑。

由此,笔者认为,我国民法典保护对象的确立,既要借鉴《侵权责任法》中关于“民事权益”规定的成功做法,也应对其不足予以完善,以实现我国民法典保护对象的规定更加科学、准确。

三、民法典私权保护对象从民事权益向私法权益的扩展:以私权一体化为视角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以商事权利和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新兴私权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传统私权以民事权利为主体,深受自然法学说的影响,具有较强伦理性特征。商事权利体现了现代经济对效率的追求,工具性价值较强。知识产权的构造则体现出较强公权设权性和利益平衡思想。以商事权利和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新兴私权虽然在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私权,但新兴私权和传统私权在权利内核上是相同的,都体现为对正当利益进行支配的自由。新兴私权和传统私权具有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传统私权和新兴私权的融合是实现私权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民法典保护对象条款的立法设计上,继续沿用“民事权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当体现对私权的统一保护,将民法保护对象界定为更为科学的“私法权益”。

构建统一的“私法权益”的核心问题是理顺民事权益和商事权益的关系,在统一的私法权益之下实现民商合一(注:随着民事权利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传统的民事权利不断分化,新型权利不断涌现,商事权利即是一种广义上的新型民事权利,其特殊性日益彰显,以至于必须对商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进行区分。在民事权利体系中,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无形财产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民事权利、商事权利、知识产权“三权并立”的格局。尽管如此,知识产权法和民法之间并未形成类似商法与民法的微妙关系,民法规范适用于知识产权法并无异议。因此,本文仅对民法与商法的立法模式进行探讨。)。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享有的基本权利,该权利形态是私权的原始形态,是商事权利产生的基础。商事权利是商事活动过程中民事权利变形的结果。商法规范没有形成完全独立的调整内容和调整方法,它的调整内容仍是交易中产生的法律关系,其调整方法主要是对民法规范的变更、补充和排除,因此民法和商法的分立并没有实现,实行民商分立既有害于私法体系的统一性,也不利于私法理论的深入发展。应当在私权一体化的总体框架下,将私权作为民事权利与商事权利的上位概念加以规定,以表明民法典所坚持的“民商合一”的立场。正如学者所言:“如果说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那么即使在具体规则上无法体现,至少在总则中也应为其留下一定发展空间。”[12]

(一)对《侵权责任法》中“商事权益”规定的评析

《侵权责任法》没有对“商事权益”提供足够的保护。这种缺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侵权责任法》第二条没有充分列举商事权益。第二条仅列举了典型的商事权利—股权,相对于传统民事权利和知识产权,对股权的列举似乎只有代表性意义。在票据、保险、证券等法律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商事权益,侵犯商事权益的行为也多有发生,《侵权责任法》应当将全面保护当事人权益的立法思想贯彻到底。另一方面,《侵权责任法》没有恰当处理好民商合一模式下的商事侵权责任制度的合理构建问题。《侵权责任法》没有明确规定商事侵权责任制度。理想的情形应当是:《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商事侵权责任制度,并且规定本身的设置必须有宽厚的涵盖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防止因过于抽象而不能为实务部门提供明确的行为依据,或者因为过于繁琐而挤压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比较理想的做法是:《侵权责任法》对商事侵权责任做一般化规定。同时为了适应新型侵权不断产生的社会实践,还必须对商事侵权行为做出类型化的规定[5]。以证券侵权责任为例,中国证券市场仍然不规范,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经常遭受严重损害。完善证券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对于保障证券市场信用和维护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在《侵权责任法》中建立起针对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的民事赔偿责任是必要的。因为尽管《证券法》也可以规定证券侵权民事责任,但《证券法》还要对证券违约责任等责任形式作出规定,无法对证券的侵权责任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定,同时,证券侵权责任也适用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则,如共同侵权责任、按份责任等。因此,在《侵权责任法》中建立健全证券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是十分必要的[13]。

(二)关于民法典调整对象的认识误区

当前,关于民法典调整对象的立法存在着以下认识上的误区,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建构统一完备的私法权益。

误区之一:对民法典体例结构关注较多,而对民法典的保护对象问题重视不够,以至于出现了立法思想上的悖论:一方面,认为我国目前制定民法典要坚持民商合一,不应当制定单独的商法典,商事规范通过制定商事单行法来规定,民法典中不规定商事特别规范。另一方面,又认为我国的民法典应以德国的立法模式为范本,而没有考虑到无论是在德国还是日本,在民法典之外还有商法典[14]。有关商事活动的一般规则或者涉及民法与商法关系的规则如果不在民法典中加以规定,将导致严重的体例缺陷。

误区之二:仍试图用传统民法的“民事权益”诠释民商合一模式下的“权益”,造成了实质上的“有民无商”。采用“民商合一”模式的民法典应当特别注重民事规范和商事规范的有机结合,我国长期以来所谓的“民商合一”的理念是指在民法典之外不再制定商法典,商事法律关系由商事特别法予以调整,这种“民商合一”的理念突出强调了民法之于商法的基础性地位,强调了商事法律的非法典化。这种理念实际上是“重民抑商”或“以民代商”,体现在民法典法律规范的设计上就是“有民无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商合一。

误区之三:主张用“商事通则”来解决商事规范存在形式问题。法典层面的民商合一通过对商事规律的准确把握,并依靠科学的立法技术是可以做到的,这样既坚持了民商合一,确立了民法在私法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又能够满足对商事关系进行单独调整的要求。法典层面的民商合一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不可否认,主张制定“商事通则”的学者的思想也有其可贵之处:他们清醒地看到了民商关系的区别,意识到了社会对商法的客观需求。他们不仅追求商法形式上的独立,而且追求商法理念上的独立[14]。这就提醒我们要正视商事规范的一些特殊性,恰当设定商事规范的存在形式。其实,在我国的立法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解决民事规范和商事规范关系的经验,《合同法》就是典型的例证。从一定意义上说,《合同法》的规定为民法和商法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民商合一的典范。《合同法》采取了三种方法较好地处理了民法和商法之间的矛盾:其一,在某一类合同中同时规定由所谓商人参与的合同关系和非商人参与的合同关系,并确立不同的规则。如《合同法》第十二章“借款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关系和银行参与的借款关系。其二,在某一类合同关系中仅规定由商人参与的合同关系,忽略没有商人参与的另一种关系,或者相反。其三,不区分民事规则与商事规则,用统一规则来统一调整,有例外情形的,适用例外性规定,如关于合同行为形式、瑕疵通知义务的规定[15]。《商事通则》的功能完全可以通过采取恰当的立法技术予以替代,这也正是民法典努力的方向。在对民法典的保护对象进行制度设计时应将商事权益予以涵盖。

(三)统一私权模式下我国民法典私权保护对象的设计思路

1.引入“私法权益”的概念,用宏观统筹的方法解决我国民商合一背景下的民法典私权保护对象问题。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民法和商法关系的争论也体现为表现形式之争。“以民代商”必定会抹杀商法及商事权益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民”与“商”之争在所难免。能否把民法典的制定和商事权益的表现形式问题结合起来,设计出最适合我国需要的民法典私权保护对象制度?笔者认为,建立一个统帅民事权益和商事权益的上位概念势在必行,即引入“私法权益”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引入具有如下优势:其一,“私法权益”提炼了民事权益和商事权益的共同特性,即私权属性。私权属性是民事权益和商事权益始终密不可分的根本决定因素,尽管在形式上两种权益各有所执,但两者在私权属性上是一致的。用“私法权益”指称民法典的保护对象,可以避免诸多争议。其二,“私法权益”涵盖的范围极广,符合民法典的基本法属性。“私法权益”除了能够包容传统民事权益、商事权益以外,新兴的权益只要符合私法属性均可纳入其中受到保护,拓展了民法典私权保护对象。其三,“私法权益”概念的引入,可以为民法典保护对象的立法设计提供充足的空间,在“私法权益”的范畴之下,既可以进行一般规定式的条文设计,也可以进行权益的列举,可以弥补类似《侵权责任法》第二条对商事权益制度供给不足的缺憾,对商事权益进行全面的确认。

2.应承认商事权益与民事权益的客观差别,并对商事权益予以特别规定。

立法者在观念上要对商事权益与民事权益的区别和商事规范的特殊性进行科学把握。民商合一虽然以民事权益的保护和民事规范的设计为基础,但绝对不能把民事权益和商事权益混同对待,而是在有区分需要时做出清晰的规定,商事权益的特殊性并不能被民事权益所吸收。以票据权利为例,在我国,票据权利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票据权利是指以票据行为为基础产生的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广义上的票据权利还包括根据票据法上的特别规定产生的权利。作为商法上的一种权利类型,票据权利的存在要依托于民事权利,其实现需要借助民事权利,但它在诸多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民事债权。现代商法中的短期时效主义、定型主义、强制主义等商事原则在票据法中都有体现,票据权利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民事权利的界限[16]。正如王利明教授所言:“如果采民商分立体例,民法典就不用过多考虑效率价值;而如果采民商合一的体例,就必须考虑传统商事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吸收商法的立法价值。”[17]

3.在立法技术上寻求突破,提升“私法权益”的内在品质,使“民事权益”和“商事权益”相得益彰。

具体措施如下:其一,“商事权益”条款应当具有与“民事权益”同等的抽象性。这是因为民法典不可能把开放性的商事权益都纳入其中,而应当根据民法典总则的功能定位,已达到全面保护商事权益的效果为尺度。同时,关于商事权益的抽象性也使其足以适应商事生活的频繁变动,能和民事权益一样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稳定性也是一部成熟的法典应当具备的品质。其二,创设“经营活动”的概念,避免“商主体”与“商行为”之争,减少立法技术的障碍。“经营活动”的概念来源于《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商主体的确定标准是商法的重大立法技术问题。例如,《日本商法》第4条规定:“本法所谓商人是指用自己的名义,以从事商行为为职业的人。”商人的概念以商行为的概念为基础,同时商人营业上的行为才被称为商行为。日本将商人和商行为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做法被称为“折中主义”。此做法与法国确定商主体的“客观主义”和德国的“主观主义”相并列。日本债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债法中具体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概念。经营者实施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商行为,日本债法的修改促进了民商合一体例的形成[17]。俄罗斯通过“经营活动”这一概念,实际回避了这三种“主义”之争[14],采用“经营活动”的概念,可以把商主体作为私法主体的一种,商主体与民事主体的区别在于对“经营资格”的获得;因此,立法就没有必要再规定商人或商事主体,从而节省了立法资源。“经营活动”概念的引入还可以和“民事活动”的概念相呼应,体现了逻辑上的一致性。其三,为“商事权益”配置准用性条款。通过这些准用条款,为商事特别法另行具体规定留足空间,也体现出民法典在私法体系中的统帅地位。通过“一般规定”加“准用规定”的设计确保商事规范不会打乱民法典的体系,也不会导致民法典内容的臃肿,维护民法典体例的协调。

(四)统一私权模式下我国民法典私权保护对象的条文设计

民法典的保护对象在民法典总则中可以被界定为“私法权益”。延续“民事权益”的一般原理,“私法权益”也包括“权利”和“法益”。私法权益的立法保护主要体现为立法对私法权利的确认,这种确认既包括对私法权利内容的确认,也包括对其保护方式的确认,简而言之,即通过立法将私法权利制度予以固定。对于私法法益的确认,立法也并非无所作为,笔者认为,应当在我国未来民法典总则编中设立一般条款。

从立法技术上考虑,作为在法律总则,或者非总则结构状态下法律文本中规定的立法目的和宗旨,都是法律的必备条款。立法的目的可以为法律适用者提供立法背景信息,它是法官解释法律的依据,是人们理解民法典的框架,可以使民法典更好地发挥行为规范的功能[15]。笔者认为,我国未来民法典总则应当通过一般条款对民法典的保护对象进行界定。具体做法如下:

其一,在“立法目的”中对民法典私权保护对象作出界定。对此,可设计如下法律条文:

第n条为了保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的私法权益,规范私法关系,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其二,通过专门的条文对“私法权益”进行科学界定,避免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争议。对此,可设计如下法律条文:

第n+1条私权主体的私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本法所称私法权益包括私法权利和私法法益。私法权利以法律明确规定为限。私法法益是指除私法权利以外,法律保护的正当私人利益。

其三,设立独立的条款对民商合一模式下“商事权益”的保护进行界定,可设计如下法律条文:

第n+2条私权主体在经营活动中享有的商事权益受本法和商事特别法的保护。

经营活动是依照法定程序取得经营资格的私权主体实施的,旨在通过生产、出售商品、提供服务等行为而不断取得利润的自主活动。

注释:

[1]章礼强.民法本位观探正—质疑民法社会本位说[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6.

[2]徐国栋.民法典草案的基本结构—以民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为中心[j].法学研究,2000(1):48-50.

[3]徐国栋.民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0.

[4]李岩.法益:权利之外的新视域[n].光明日报,2008-10-07(11).

[5]刘道远.商事侵权责任对侵权责任法的挑战及其对策[j].法商研究,2010(1):78.

[6]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的中国特色解读[j].法学杂志,2010(2):2.

[7]刘士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之解析[j].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9.

[8]姜强.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目的与立法技术[j].人民司法,2010(3):11-12.

[9]杨立新.中国侵权责任法大小搭配的侵权责任一般条款[j].法学杂志,2010(3):11.

[10]葛云松.《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j].中国法学,2010(3):41.

[11]奚晓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20

[12]马俊驹,梅夏英.我国未来民法典中设置财产权总则编的理由和基本构想[j].中国法学,2004(4):30.

[13]王利明.加强民事立法、保障社会信用[j].政法论坛,2002(5):46.

[14]余能斌,程淑娟.我国“民商合一”立法借鉴的新选择—由《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引出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6(1):39-40.

[15]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总则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