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7:49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篇1

根据“行政法”的字面意义和行政法内在的“法”的属性与“行政”的属性,传统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视角可分为两种基本方向,一是“法学”视角,二是“行政”的视角。

1.1“法学”的视角:传统的建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视角

所谓“法学”的视角,就是指基于行政法的法理基础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从“法学”视角上理解,行政法学是研究行政法和行政法律的发展规律的学科。从行政法的起因来看,“所谓行政法者,为公法之一部分而规定行政官吏之组织及其能力;且指定权利利害之时,而以救济之道予个人者也”[1],也就是说,行政法的实质就是“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2],行政法的产生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行政权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3]。由此,“法学”视角关注行政权的合法合理运用问题,行政权成为传统行政法学的核心概念。但是,行政权是一个行政法内在的抽象性概念,单靠行政权概念无法描绘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活动,这就需要寻找和借助能够体现行政权目的和本质的外部性概念———行政行为这一特殊的社会行为。因为作为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法律规制的对象主要是社会行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我的行为就是我同法律打交道的唯一领域,因为行为就是我为之要求生存权利,要求现实权利的唯一东西,而且因此我才受现行法的支配”[4]。由此,“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关注的是作为行政权行使行为的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行政权运行活动所需相关的规范性法律依据和理论依据,透彻理解行政法律条文之法理内涵,培养处理行政争讼的法律思维,掌握适用法律文件的能力和处理行政案件的技巧技能,进而使学生培育成法律专业工作者如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这就要求“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必然包容所有的行政法理论知识和案件处理技能。但是,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而言,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依法从事公共管理的行为方式以及对自己管理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在此,因行政法本身所具有的涉及领域极为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相交织并共存于一个法律文件之中的特点决定,“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无法使原本缺乏基本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在规定的有限学期时间段内能够全面有效地领会这种庞杂的知识体系之内容,“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也无法适合于以培养公共管理人才(而不是法律专业人才)为目的的公共管理专业行政法学教学要求。而且“行政法学的知识积累明显不足,且没有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受其他学科研究成果对自身的影响”[5],使“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知识体系无法适应和解释当代公共行政(行政管理)的多样化、复杂性发展趋势,无法适应当代行政体制的改革要求,无法适应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

1.2“行政”的视角:对“法学”视角的发展

在传统的“法学”视角的基础上,一些研究者们也重视“行政”视角的行政法研究,试图从“行政”的视角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行政”指的是“公共行政”,在此,按照传统行政法理论和传统行政学理论,“公共行政”主要指“国家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决策与调控。换句话讲,“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6]。据此,公共行政实际上就是国家行政权行使主体,依照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定,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活动。如果说“法学”视角侧重于国家行政权运行的法律依据和运行条件的合法性,那么“公共行政”视角则更加关注国家行政权运行的过程或程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此,行政权的实现是通过行政行为来完成的,因此在以行政权控制为本位的理念下,“公共行政”视角的出发点和归属只能是国家行政层面上的行政行为论,据此“公共行政”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在“法学”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行政行为的主体资格、行政行为的构成与合法、效力、撤销要件等行政行为之一般法理基础,增加了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合同、行政责任等具体行政行为之具体法律制度及其法理解释。可以说,关注行政权行使过程的合法合理性是“公共行政”视角对“法学”视角的发展和丰富,更加符合公共行政部门及其行政实践的发展要求。然而,随着20世纪后期公共行政的改革,很多过去国家(政府)包办的社会公共管理事务,转由社会的非政府性质的公共机构来承担。公共行政已经不再仅指国家行政,“也指国家以外的非营利为目的,以为一般社会公众和本组织成员提供服务为宗旨的社会公共组织(如律协、医协、消协、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的职能、作用和活动”[7]。据此,传统的公共行政行为主体,从过去单一的行政机关,扩大成包含特别授权的公共组织(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受行政机关授权的组织、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等多元化主体的复杂系统。也就是说,传统的“行政法”字面意义上的“行政”内涵,已经演变成主体、内容、方式日趋多元化的“公共管理”。在此,“行政”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因其研究对象(国家行政权的行使活动)的局限性,无法完整地解释公共行政范式向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向,无法解释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更无法满足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要求。

2公共管理视角重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分析逻辑

2.1“公共管理”视角:对传统“行政”视角的发展

关于如何定义公共管理,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有的甚至相去甚远,国外有一定影响的概念不下十几种,近年来,国内的定义也是不胜枚举。按照曹现强等人的观点,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机构和公共企业为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满足公众的需要而对公共事务和公共部门进行管理的活动[8]。非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业成为管理主体是公共管理区别于以国家行政为内涵的传统公共行政的特点之一。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是国家集权形式的一元主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官僚制管理形态,那么公共管理则是国家放权或还权形式的多元主体(国家行政机关、非政府组织、公共企业等)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形态。按照休斯的观点[9],“行政”基本上指服从指令和服务,而“管理”则指:(1)取得某些结果;(2)取得这些结果的管理者的个人责任。据此,如果说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的是国家行政权的运行过程,强调服从上级的指令,提供公共服务,那么公共管理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就国家行政权而言,公共管理不仅是关注国家行政权的运行过程,更加关注行政权运行的结果及其个人责任,更加关注社会公共组织如非政府组织、公共企业等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结果与责任。由此,公共管理多元化主体的角色、地位、行为方式以及公共管理主体与国家、公众之间的法律关系,进入到行政法学研究对象范畴,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研究必然成为当代行政法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比起传统的“法学”视角和“行政”视角,“公共管理”视角的思维方式,更有利于解释当代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方式、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更加符合公共管理类专业等非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此,如何基于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就成为公共管理类专业行政法学教学改革的时代课题。当前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研究和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的行政法学课程地位?如何根据公共管理实践需求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如何选择适应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就当前的课程建设要求来看,当务之急是重构符合公共管理实践和教学对象需求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问题。因为课程知识体系决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2公共管理视角重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分析逻辑

近年来,一些高校行政法学教学及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从公共管理视角建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如皮纯协与张成福主编的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行政法学》[10]、苏祖勤主编的《行政法概论》[11]、温晋锋主编的《行政法学》[12]等是针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育而编写的代表性行政法学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在建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思路上仍然残留传统行政法学的视角的影响,并且没有能够理清各知识模块与公共管理实践之间的衔接关系和各知识模块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无法真正体现现实的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无法真正满足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行政法学知识需求。在此,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公共管理视角的建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行政法学分析逻辑的问题。按照关保英教授的观点[13],行政法学分析逻辑既是一个理论体系,又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行政法现象的操作工具;行政法学分析逻辑是对行政法认识的一个方法论,它所包含的哲学原理是以具体的操作得到体现的;行政法学分析逻辑是一个行政法学研究的实用理性问题,它的最大效果是对行政法分析过程的指导和在行政法分析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行政法学的分析逻辑是以一定的分析范畴为依据的,没有一定的分析范畴我们将无法对行政法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行政法学分析逻辑中的范畴是可以进行选择的,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范畴上的选择,取一些范畴而舍另一些范畴。据此,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应当从规范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的角度去选择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在此,需要明确三个基本点;首先,要明确如何从“公共管理”视角认识行政法?这是公共管理视角构建行政法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其次,要明确公共管理活动所要依据的基本的行政法律制度有哪些?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公共管理视角构建行政法学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管理类专业行政法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法治观念和依法从事公共管理的行为方式以及对自己管理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行政争讼的法律思维和技能为教学目的,这一点是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内容的选择标准。最后,要明确哪些行政法律制度方面的知识构成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有用的知识?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公共管理视角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

2.3行政法行为论:公共管理视角重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理论主线

如果说传统行政法学视角中的“行政法是行政主体与其他社会因素发生冲突的控制性规范,反映并联接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关系”[14],那么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行政法调整的是因实施公共管理权而形成的公共管理法律关系,这一法律关系既包含国家行政权力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国家公共行政关系,又包含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nGo)、公共企业与其管理对象之间的社会公共管理关系,也包含因国家权力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而形成的公共管理监督关系。根据行政法的规定而形成的公共管理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力(权利)与责任(义务)关系。这些主体的行使权力(权利)、履行责任(义务)的法律行为———包括公共行政权主体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法律行为即为公共行政行为、非政府组织和公共企业等社会公共部门的根据行政法律授权行使公共管理权力和承担责任的法律行为即社会公共管理行为、公共行政权或公共管理对象的依法行使行政法上的权利和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的公众法律行为即公众守法行为、对公共管理行为的监督行为即行政法律监督行为,共同构成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行为”,成为现代行政法规制的对象。没有行政法上的法律行为即行政法行为就无从谈起公共管理法律关系。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国家制定和实施行政法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规范公共管理中的各种法律行为主体的行政法行为,来控制和规范各类行政法行为主体的权力(权利)与责任(义务)关系,使公共管理活动符合国家意志。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是一个集合概念,当我们讨论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时,也就是以对行政法的总体认识以及这种总体认识所形成的机制为焦点的。但是,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总体性认识不能完全排斥研究者对基于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目的而对特定行政法问题给予的关注,而所关注的视角不同,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方向和结果也不同,此时被关注的特定行政法问题就构成这一视角上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由法权通过法律行为来实现的法理决定,我们需要关注的特定行政法问题就是行政法行为。从以注重结果和行为责任为核心要素的当代公共管理的视角看,树立法律权威理念,以行政法来规范行政法行为,就是行政法治理念的核心内涵。主体的多元化是公共管理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不同的主体在行政法上的地位、权利(权力)与义务(责任)的规定性,使公共管理与行政法发生了关联,而各类公共管理主体的法律行为方式,则成为行政法对公共管理进行规制的核心内容。如果说法学视角的“行政法治的前提是行为法定,行为法定必须以完善的行政行为理论为条件”[15],那么从公共管理角度上讲,行政法行为就是贯穿整个行政法学理论的核心概念范畴,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应当以行政法行为论为核心,行政法行为论成为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石和理论主线。

3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的知识模块及其逻辑关系

对行政法行为的关注,必然引发出行政法行为之主体问题(需要解答谁作出行政法上的法律行为,应当具备哪些资格条件等)、行政法行为之本身理论问题(需要解答何谓行政法行为,如何作出行政法行为等)、行政法行为之监督问题(需要解答如何监督公共管理行为,对违法公共管理行为如何加以制止等)、行政法行为之救济问题(需要解答如何纠正瑕疵公共管理行为、如何补偿或赔偿违法公共管理行为所导致的侵害后果等)等相关理论问题的关注。而这四个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用以解释行政法基本原理为目的的行政法基础论(法理基础)来加以支撑。由此,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行政法学课程知识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知识模块:

首先,行政法基础论:行政法基础论主要解释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功能、行政法关系(包括各类公共管理行为引发的公共管理法律关系、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等)、行政法及行政法学的产生与发展等有关行政法的基础理论问题。对于缺乏基本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律思维训练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来说,行政法基础论是学习行政法学其他专题理论的法学理论基础。

其次,行政法主体论:行政法主体即行政法行为主体,主要指公共管理主体(国家行政主体、社会公共管理主体等公共管理权行使主体)、公共管理对象(包括国家公共行政层面上的行政相对人或行政相关人、社会公共管理层面上的管理对象等公共管理权的相对人)、监督公共管理主体(国家权力机关、社会组织、公民等依法对公共管理进行监督的监督主体)等。行政法主体论主要解释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各类行政法行为主体的概念、类型及其含义、法律地位、法定权力(或权利)与责任(或义务)等相关主体理论问题,注重有关公共管理组织的实体法知识的解释,为学习行政法行为论提供基本理论框架。

第三,行政法行为论:行政法行为是行政法上的行为主体即行政法主体依法行使法定权力(或者权利),履行法定责任(或义务),产生行政法上的法律效果的行为。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根据行为主体的性质不同,行政法行为可分为国家公共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行政司法、行政执法、行政合同等法律行为)、社会公共管理行为(依法创制行为规范、解决争议、执行法律规定、建立契约等法律行为))、行政法制监督行为(国家权力机关、社会组织、公民等对公共管理进行的监督行为)、公众守法行为(依法行使行政法上的权利、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等四种。行政法行为论主要解释与四种行政法行为的概念、成立要件、效力、形式、具体种类、程序等相关基本理论问题。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行为论,注重的是行政法行为的程序法知识的解释。

第四,行政法监督论:从公共管理视角上看,行政法上的监督指的是对公共管理主体法律行为的监督。违法公共管理是行政法监督的主要对象,它指公共管理主体所实施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公共管理关系或监督公共管理关系而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瑕疵)公共管理行为。行政法监督论主要解释监督公共管理的内涵、监督主体及其权利义务、监督的形式和方式、对违法公共管理的界定等监督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公共管理视角的行政法监督论,注重行政法制监督的实体法知识的解释。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篇2

本刊聚焦以下四:澳去年十月宣告破,政府件接手半年,您是否同政府此?三月底政府接管期,在未找到意接管者的情下,您是否同政府接管澳?政府接管半年耗1.1公帑,您此事件中,政府、巴士公司各有何?此是了公共利益是有合理利用公帑?於改善澳巴士的服各有何建?著上述疑,本刊者走澳立法直昌、交通委委、群力智中心常理事雷民、澳知名人士李正、澳公共事注理事仲、澳公共巴士工理事章一行,一起探“政府不接管澳?”一敏感。

澳去年十月宣告破,政府件接手半年,您是否同政府此?

昌(澳立法直):

――“政府在於不接管也接管了的。政府一始就做用合同,致巴士公司破了,公司巴士居然不政府所有,政府接管巴士公司也不能行投批出去,造成了如今政府於十分被的局面。”

政府在於不接管也接管了的。巴士服然是由政府主,但於公共批,而根公共批制度,在特束之後,其政府所有。澳破,那所有的政府所有,政府通公投其他中的行此。

但政府一始就持用合同,在的就由此合同衍生出,澳巴士公司破了,其巴士居然不政府所有,竟作法院理人的。政府接管巴士公司也不能行投批出去,造成了如今政府於十分被的局面。

李正(澳社知名人士):

――“政府接管措是不容置疑的。此事件反映出政府在很多公共事上的合外判和特合同上存有不公平、不完善。”

定公共服和保障公共利益的角度,政府接管是毋庸置疑的。此事件反映出政府在很多公共事上的合外判和特合同上存有不公平、不完善。

章(澳公共巴士工理事):

――“澳宣破,政府上接管是公共利益任的政府行。”

澳宣破,政府上接管是公共利益任的政府行,不止面影降到最低,保障了市民的出行,同也保障了所有公司工的福利。

(交通委委):

――“有保留的成。政府接管半年,只持原,有到市民的要求。”

有保留的成。持巴士服,政府接管是奈之,也是了大市民著想,不只能做一性的,渡性的措施。

政府接管後,交通在化,可以只是持原,而且透明度不,至今也有公合的明本。

仲(澳公共事注理事):

――“相信政府接管是逼於奈,造成此局面的核心是政府理三巴士公司‘加’上存在。”

政府接管澳是逼於奈。政府是在得到人的同意下,租用澳巴士公司,政府如果不做,澳巴士服就陷入混,市民出行十分不利。

下的局面源在於政府在理三公共巴士公司“加”上存在,致澳破,最迫使政府接管。

雷民(群力智中心常理事):

――“政府接管是上用做法,最重要的是政府接手之後有一,如何利渡接管期。”

相公共服出重大,比如行的倒,信公司的倒,上都是政府直接去接管,因如果政府不干,造成社的,社展不利。

政府接管澳是上用做法,最重要的是政府接手之後有一,如何利渡接管期。

李正(澳社知名人士):

――“已成政府一例和公共行政的模式。合同上的才是根本。加之,引入的相成包,同是所在。”

政府接管澳的手段,已成政府一例和公共行政的模式。不只澳,澳整公共服系:有、澳、召的等等,政府都是以同的手法理:合同到期,政府就拖,用去,下了就慢慢去,最後的刻就告公理些有很多的困。

澳破之後,商本把公交件政府的,政府要和商件怎租用其巴士,如何改善服?引入相成包,包怎有呢?因此合同上的才是根本,到底有管的,如公司、管理方面管不力,有很好的保障公利益。

仲(澳公共事注理事):

――“不同政府一直接管,而是希望有公司投巴的牌照,也是最理想的情。”

不同政府一直接管,而是希望有公司投巴的牌照,也是最理想的情。大致有以下方案值得考。第一是澳的巴士路分配另外家巴士公司;第二是政府按照在的情,一直接管下去;第三希望有家新的公司投,接管澳。

第一方案不理想,因回到家做,那就明政府以前策失,加如何定也是非常棘手的。第二方案是由政府接管下去,巴士工不做得好呢?若是一直都是本呢?那也明不加澳是策。第三方案即由新的公司投接管,否有新的投件呢?

雷民(群力智中心常理事):

――“所有的公共服,政府都不承,而且由放的市,有或者以上的去提供服。”

世界,所有的公共服,政府都不承,而且由放的市,有或者以上的去提供服。巴士服就更加特殊,澳巴和新福利都是本土的企,他有社任感,而澳是一不任的,本了就不做了。

商不是一定,但是社任一定要有。澳破,澳政府就要承他初商的定,於澳市民是不公平的!

昌(澳立法直):

――“我估政府接管,因政府做了事,但是有任何官因此承任。”

我估政府接管,因政府做了事,但是有任何官因此而承任,如果官要承任,譬如仕下,新上司了公利益重,法局合作,向法院申,用妥的方式公投巴士公司,其他家公司也可以投,也可解目前的。

政府接管澳半年耗1.1元公帑,您此事件中,政府、巴士公司各有何?此是了公共利益是有合理利用公帑?

仲(澳公共事注理事):

――“政府要把不易,是意料之外的情。但政府理此事件中有不足之。”

政府需要把不易。巴士服亦出此情,所以公帑出得是不是合理呢?我只能是意料之外的情,但政府理此事件中有不足之。

昌(澳立法直):

――“至於公帑的使用是合理是浪,我成分同存在。”

澳相其他家巴士公司,背景弱,不能在其他域得巨的利益。即使改善巴士服量,也只是增加一些服用,比起其他巴士公司是非常的“吃”。所以不公平不是巴士服的不公平,而是三商集在澳商的待遇不同等,澳有法扭不公平待遇,所以乾脆破。

至於公帑的使用是合理是浪,我成分同存在。政府投入公帑的代就是:持了巴士服,保障巴士公司工的工作。至於政府花公帑租用澳,是政府最初用合同模式造成,所以角度上是在浪公帑。如果以外的上,理的方式就是政治,官要下。

章(澳公共巴士工理事):

――“澳三巴士公司巴士服,澳是以最低的位投,低,政力就大,就成公司管理上的。”

澳三巴士公司巴士服,澳是以最低的位投,低,政力就大,就成公司管理上的。

政府了保障市民的出行,而接管澳,然半年之耗1.1,平均每月投入一千多,不巴士也有收入的,只是收入多少?政府真正支付多少?等等些,政府都有公。

(交通委委):

――“政府短期接管澳持巴士服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初的合同有,加上管有力的,就不致如今浪公帑的,角度上是一浪。”

是官僚主的病。交通局存在很大的就是管不利,其管更像花瓶。此外,政府在估、危理都有做,出危之後就手足措。政府接管後,起制度上加澳的管,而且要比其他家公司有更高的,但至今民是有看到其巴士服有任何的改善的。

政府短期接管澳持巴士服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初的合同有,加上管有力的,就不致如今浪公帑的,角度上是一浪。

李正(澳社知名人士):

――“根源上是浪公帑,但政府有法,只好用公帑去理。在政府的是於被地位,且很改。”

根源上是浪公帑,但政府有法,只好用公帑去理。根源找原因,不是家公司不善,而是政府有想到一家承公共服的公司倒。

政府所的“”就是“包”,巴士公司就是想利用政府包的模式,即服外判,就是政府的福利,其涉及公利益的公共服是不可以用外判服的,而是必要有一行的合同,政府官就套在。在政府的是於被地位,且很改。

雷民(群力智中心常理事):

――“耗公帑1.1了政府在管理能力上更差。”

耗1.1公帑了政府在管理能力上更差。政府接管了半年,按照之前澳每月600,半年就是3600。什政府接管之後得更多呢?我是因政府管理化,支出多了很多。

加之澳本身的就有,政府接手之後又未重。但是具是什情,政府也有外公。

我,如果路分配其他家公司,就不到政府接管的目的,最理想的方案是重新招保持三公司,才最有利於澳居民。

於改善澳巴士的服,您有何建

仲(澳公共事注理事):

――“建多道管理澳路,同大力展澳召的士。”

澳的公共路,包括巴士、的士,需要多道管理。今年政府增100部的士牌,建100部的士主要解澳本地人的出行(本地人指非客)。其次,今召的士是羊狗肉,不存在真正的召功能,建每地立召站,可解澳本地人在繁忙段的出行力。

李正(澳社知名人士):

――“建政府出法律高峰段重路的行限制,比如某路段作公交,私家限制通行。其次,政府要去做私家限量的研究。”

其巴士服上,如何理高峰段的乘更重要,也是核心。期以,市民在每天高峰段很上巴士,要怎解?建政府出法律高峰段重路的行限制,比如某路段作公交,私家限制通行。其次,政府要去做私家限量的研究。再者,面未24小通,如何前瞻性性地解居住在珠海的外和居住在拱北地的澳人跨境公交的,也是刻不容的。

章(澳公共巴士工理事):

――“因澳路很不攀升的流量,政府要新的路。”

因澳路很不攀升的流量,政府要新的路,在外新路,而且要站少,少市中心的影。比如在新路、十六浦、筷子基、北安、以一行,只走外,就可疏通高峰期的路。

昌(澳立法直):

――“看不到政府想通化巴士行路解路。若是系通期,象必定是混下去。”

09年我已一些城市建限制私家行路,把主要道留公交行,巴士就可以行使相於的能。到在也看不到政府想通化巴士行路解路,而是巴士系做一向渡的方案。若是系通期,象必定是混下去。

雷民(群力智中心常理事):

――“第一是要提高的成本,第二是“”交通服。”

我曾多次向政府提出的建:第一,在私家和有20多,一定要提高市民的成本,比如停、的牌、停的有率等。第二,在澳人不坐公交,不是因的,而是因路面的。巴士路太迂,站太多,造成路上停站太久。要培澳人公交出行的,比如的,提供的交通服。但政府是回“正在考,研究哪一到哪一”。

(交通委委):

――“治安警、交通、交通事局等交通事部的合作,都需要一制度。”

治安警、交通、交通事局等交通事部的合作,都需要一制度。行的行政制度,政府部之本身已存在合作上的,而且很在一段取得成效。最低的的三部,尤其是警方和交通局之,要做好通,如果都不到的,是不是考?

此次於“澳”的探不局限於公司、本澳巴士服,更是我澳公共利益的一次深入探。中各界人士的均是值得考、借甚至行反思的。

政府接管“澳”,已半年去,但到去年政府到底不接管一事宜,肯定反的度乎持平。如澳公共事注理事仲所言:“相信政府接管是逼於奈,造成此局面的核心是政府理三巴士公司‘加’上存在。”此不同的也同存在,如立法直昌所“政府在於不接管也接管了的。政府一始就用合同,致巴士公司破了,公司巴士居然不政府所有,造成了如今政府於十分被的局面。”不指出政府接管之,更是道出了政府下於被的原因所在。

於是否成政府接管,政府接管履行什?受者也可是。澳社知名人士李正道:“已成政府一例和公共行政的模式。合同上的到底是根本。加之,引入的相成包,同是所在。”表明他政府例行的模式的免疫以及奈之感。而及政府接管澳半年耗1.1元公帑,是了公共利益是有合理利用公帑?受者同是你我往,各抒己。如群力智中心常理事雷民,“耗公帑1.1了政府在管理能力上更差。”交通委委:“政府短期接管澳持巴士服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初的合同有,加上管有力的,就不致如今浪公帑的,角度上是一浪。”而李正更直指:根源上是浪公帑,但政府有法,只好用公帑去理。在政府的是於被地位。也有受者者成分同存在,如昌所言:“至於公帑的使用是合理是浪,我成分同存在”。

及巴士服的建,受者也是慷慨策。如澳公共巴士工理事章指出:因澳路很不攀升的流量,政府要新的路。交通委委,“治安警、交通、交通事局等交通事部的合作,都需要一制度。”而群力智中心常理事雷民建:“第一是要提高的成本,第二是交通服。”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篇3

【关键词】公共管理;媒体作用;政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需要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公共政策的传播,民众可以通过媒体获取想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给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实践依据。①因此,新时期我国政府必须加强媒体的作用,并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予以应对。

1.媒体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1.1可以实现主动传播。主动传播指的是管理人员主动将政策和方针等进行传播、推广的传播方式,例如当政府制定了某项公共管理措施之后,为了让民众了解政策的主要内容,管理部门和人员可以与相关的媒体联系,或者在网络平台有关信息,向民众全面解析该项公共管理政策,以便实现政策的有效传播。②2017年长沙政府就2016年的黄渤工作报告进行了披露,并提出未来2017年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思路、方针、政策等,希望广大市民加强对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监督,获得了热烈反响。1.2可以实现客观传播。客观传播指的是媒体在管理者意愿之外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不具有稳定性,属于媒体的自发行为。媒体对公共管理的客观传播有可能出现积极正面的社会反响,也有可能出现消极反面的负面影响,需要根据情况而定。③例如,当公共管理部门颁发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规定时,部分媒体就该政策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解析和阐述,这对于肯定党和政府的领导、宣传政府政策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如果媒体对此进行了错误的解读,那么就有可能误导民众对政府产生错误的理解。1.3可以进行逆向传播。逆向传播指的是当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并且出现了公共管理事件时,新闻媒体进行报道,产生了逆向传播。逆向传播实际上是不以管理者的意愿为转移的传播形式,因此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可能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积极影响指的是新闻媒体对公共管理事件或者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是能够稳定民众情绪的新闻报道,带给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而消极影响则完全相反,指的是媒体故意夸大、扭曲事实的报道,会引起社会恐慌,加大公共管理的难度。当然,逆向传播中还存在一种媒体态度,即沉默态度,也就是说,在公共事件发生和管理中,媒体对此事不进行任何报道,也不发表任何评论,以给政府的公共管理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④例如,2015年天津大爆炸事件,对于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时网络媒体对于政府的公共管理呈现两边倒的情况,一部分媒体认为公共管理及时,避免了更大的伤亡,也有部分媒体表示这些事件的发生说明政府的公共管理存在较多不足,应该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媒体的出现带动了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环境下,民众公共管理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逆向传播的事情会经常发生,政府必须客观看待媒体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2.公共管理中的媒体作用和政府政策

媒体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基本作用即为信息的传播和推广,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加强对危机公关的应对,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就成为关键。2.1危机管理初期的政策。危机公关出现的初期,民众的第一反应是希望通过媒体渠道获得更多有关公共管理的相关信息,如公共事件的发展情况、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等。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出现在中国大陆,引起社会的极大恐慌,⑤民众迫切想知道H7n9禽流感的具体病症和发病来由,目前哪些城市发生感染,怎样对H7n9禽流感进行预防和治疗,国家是否已经研发出疫苗进行对抗,当前各大城市的病情控制情况如何,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如果不借助媒体的力量信息、安定社会的情绪,就会激发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因此政府迅速利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了H7n9禽流感病毒相关内容和信息的,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指明了方向。2.2危机管理中期工作。危机管理开始之后,政府需要做到的是进行有效的公共事件管理和控制,加强各部门的配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保持与媒体的联系,及时将管理的进度给民众,让民众了解到最新消息,稳定人们的紧张情绪。2.3危机管理后期工作。公共事件管理后期,政府需要做到的是对此次公共事件的总结,先联系各大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等,报道公关事件的处理结果和成绩,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和顾虑,然后针对此次公共管理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以掌握更多的传播规律,为以后的公共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3.公共管理中的媒体应用对策

媒体对于公共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实现公共管理的必要渠道和必经渠道,它要求政府在公共管理时加强对媒体的利用,积极联合媒体公共管理信息,让民众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⑥近年来,新兴媒体的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日益深远,政府不仅要利用新闻媒体进行信息的单向传播,还要和普通民众进行实时互动,这对于推动管理者掌握第一手公共管理资料、了解普通民众的公共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更好地指导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和措施,提高公共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政府必须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协调好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要善于开辟自己的网络媒体平台,与民众进行更加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倾听民意、尊重民意。例如,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共管理部门已经利用新浪微博注册了官方微博账号,网友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及时了解到当地的公共管理政策,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政府的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多有用的资料和信息。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兴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民主性、隐私性等特征,网友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就有可能出现网友反对公共管理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形,管理者应该以虚心接受批评、客观看待问题的态度予以应对,提高公共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充分尊重民众意愿、反对虚构事实的前提和基础上,切实做好公共管理工作,为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篇4

一、有限性与普遍意义上的公共管理理论

肇始于伍德诺·威尔逊的古典行政学理论、密鲁布诺克会议之后的新公共行政理念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公共管理主义,共同构成了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轨迹。就其背景而言,这种发展既是以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催生的结晶,也是政治学与管理科学成果全球共享的结果。然而,近20年来,这一发展变化过程在学术界引起的关注热潮近乎是一场不同母语之间的学术名词争论,东西方学者就其定义所包含的问题进行着各不相同的辩论,所牵扯到的词语包括了“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npm)、“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企业型政府”等等[1]。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认识上的偏误所导致的。

首先,公共管理理论是有限的理论,不可能解决公共行政学未解决的问题。公共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公共行政学(publicadministration)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证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是一个范围狭窄的领域,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但同时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研究范畴。欧文·e·休斯(owene.Hughes)认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基于两种理论,即官僚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两分法;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是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2]。这些理论都不能穷尽和包容公共领域的所有事物,所以公共管理理论必然有一定的理论空隙,进而导致理论在解决公共问题时留有一定的缺陷。

其次,公共管理理论是依靠一定社会基础支持的理论。公共管理理念的形成不是学者们闭门造车的结果,它首先源自于公共行政思想的发展、传统的行政与政治二分法思想以及行政效率第一思想的形成。这些思想的形成不能脱离工业革命、城市人口锐增、官僚机器膨胀、经济财政压力等背景。20世纪60年代新公共行政理念的诞生离不开民权运动以及通过行政改革以使公共行政更为合法化的追求,但所谓的“公共性”并没有在实质上突显出来。70年代和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则是为了解决政府危机、道德危机、贫困饥饿、工业污染、预算赤字、军备竞赛、失业等一系列普遍问题而提出来的。当时,整个社会日渐明晰了政府的功能和地位,社会各个阶层对政府抱有一种新的期望,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内核在建立“企业型政府”的口号声中得以完善。到了90年代,人们更是以“治理”为手段、“善治”为结果的理念重塑政府,相信政府只有依靠制度创新才能增强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也普遍认同了私有化的积极作用。

可见,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是20世纪西方社会进步的结果。初期的发展以外部环境推动为背景,后期发展则表现为双重背景的支持:一是理论自身成熟与自我发育的需要以及学者们的推动,二是民主政治的成熟、经济秩序的整合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更新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完善。两者共同促使公共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并在公共领域显示出指导效应。

第三,公共管理理论是与技术化水平高度发展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世界的理论。1988年9月举行的第二次密鲁布诺克会议强调,“不愿意涉及技术及进步,认为技术进步是一种错误而不是改善公共服务的一种工具。”[3]事实上,公共管理理论发展与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关系密不可分。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各国政府的行为,特别是发达国家、技术领先国家的政府决策,并纷纷在经济领域进行以技术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一些学者清楚地看到,在20世纪上半叶还被视为经济增长外生变量的科学技术逐步演变成为内生变量,科学技术知识本身也成了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中一个可交易的重要生产因素。为了在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国政府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支出。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世界上任何科学技术知识的进步都是各国政府或者民间有意识地进行研究开发投资活动的结果[4]。在高技术的支持下,整个公共领域的实践也发生了变革,并不断涌现出新鲜的案例为日益鲜活的公共管理理论提供佐证。公共管理理论也随着科技的传播和全球化趋势,逐渐从技术发达国家向技术落后国家延伸,从民主国家向集权国家延伸,从经验管理为主的国家向政府管理日趋科学化的国家延伸。它的普遍性原则和各国的公共管理实践相结合,构成改变各国政府面貌的最有价值的理论。

最后,公共管理理论以解决政府问题为出发点,逐步向解决社会问题方向靠拢,最终力图成为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核心理论。可以认为,公共管理理论的初衷是改变政府的面貌、重新对政府的功能进行定位,并不涉及社会问题的解决。如今,公共管理理论仍立足于以政府为主体的管理问题。与传统行政学侧重于政府的内部管理、内在机制的建立不同,公共管理侧重政府管理的外部关系的处理,涉及政府并非唯一主体的公共领域。因此,现有的公共管理理论只能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它需要与相关管理科学密切配合和协作。当公共管理理论最终走向成熟的时候,它将成为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核心理论。

二、本土化研究的基本逻辑

本土化研究以什么为逻辑起点?在实践中,它表现为政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政府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理论层面上,它表现为公共管理思潮的全球化蔓延并深深影响中国的学术研究。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是公共管理实践和思想相对落后的国家,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寄希望于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成熟。例如,如何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方面有新的变化;如何有效地全面发挥市场的功能,依靠市场机制规范公共行为、合理配置公共行政资源等等都需要必要的理论支持。由此,本土化研究才能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1.理论平台: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吸收、学习与创新的道路,其理论平台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理论构建的基础,即以政治学理论、组织学理论、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理论为主体的学科基础不容忽视。其二,理论的渊源,即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对中国古代公共管理经验的学习,对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合理成分的吸收,其中,把握西方成果发展脉络是前提,总结古代管理经验和现代公共管理经验是任务。

2.研究重点:中国公共管理理论成熟的标志是首先能够解决中国公共领域的问题,即解决政府管理中的内部问题以及与政府自身相关的外部问题。在这样的目标下,中国公共管理必须从实证分析入手,并以此为重心展开理论研究,其中包括案例库的建立与经典案例的分析,建立理论模型与数据模型。而对于基本概念的争鸣、争议则可以暂且搁置下来,待掌握充分的案例并对每一案例有清醒的认识、对其实质有真正的把握之后,问题的解决答案就会显现出来。

这里,一些学者会产生疑问,理论上的分歧未搞清楚,实证研究如何进行呢?其实仔细分析就会明白,导致争论的重要原因正是对案例分析不足造成的。鸡与蛋,孰先孰后呢?

3.学术视角:用多维视野研究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事实上在理论发展的初期很难照顾周全。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应该从公共生态视角切入进行研究,原因在于:其一,公共生态视角符合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观点是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平衡的观点。其二,公共管理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内部关系中的若干要素搭配不合理破坏了公共领域内部必要的生态平衡。这是目前中国公共管理资源浪费的首要原因。同时,外部关系处理不好,严重地影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生态视角下,公共管理内部关系的建立与平衡、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基本利益分享、制度与规则的建立、公共权力的分享、效益的最大化等方面都可能进行深刻的研究。而外部关系中,政府的定位与重新认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协调、公益物品提供的方式、政府与公民等诸多关系存在的依据、发展变化的动力等都有探讨的价值。

4.理论特色: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是落后的,实践经验不足与公共管理理论能够解决的问题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效的实证研究与有限的理论选择相统一,将是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经之路。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学者必须清楚地看到,借鉴工商管理理论和“企业型”政府范式的选择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特殊的政治与文化决定了这一点[5]。本土化思维下的中国公共管理重要的是进行理论创新,包括研究性质、研究领域、理论模型、理论批评等方面的创新。

5.研究意义:随着公共管理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内容的深入,中国公共管理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学术领域。以此为契机,中国行政体制的有关问题将会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拓展,并在真正意义上推动政府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渐进性、平衡发展、稳步推进”等特点应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关系

中国公共管理理论面临的是一个关系众多的复杂管理体系,其中既有内部关系的纠缠,又有外部关系的掣肘。从目前看,主要表现为:

第一,特殊政治中的“统治”(government)与“治理”(governance)的关系

学者们普遍认为:“统治”与“治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权威的主体、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向度都有所不同,并且,治理也不是万能的[6]。笔者认为,统治与治理代表了两种权力倾向。更为重要的是,由此投射出来的行为既是专断的、单向的,也是平等的、双向的。统治是工具性的,而治理是方法。一般意义上,统治与治理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相背离,实践层面的强势统治与理论层面的治理呼声不相兼容。

对于政府主体而言,统治与治理是发展的两个阶段。在“统治”的理念下,重在研究公共行政的问题,研究政府的内部矛盾、权力的集中、不可替代性与统治的效果。在“治理”理念下,重在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强调多中心与权力的泛化。究竟以“统治”为主还是以“治理”为主?是以“治理”为目标还是以“善治”为目标?这在目前的政治背景下难以确定。

第二,模糊意义下的成本与效益关系

公共管理成本与效益是两个模糊的概念,并不能完全依靠经济管理与工商管理中的“成本——效益”核算模式来计量,也不是数学方法可以统计出来的。一些学者虽然也以“政府成本”为题立论,但涉及到的只是政府成本存在的基础、产生与膨胀的原因、政府成本控制的假设[7],而没有给出“成本——效益”的计量方法。这是由于没有澄清政府成本的实质。通常。整个公共管理过程表现出的是部分“成本—收益”可计量与多数“成本——收益”的不可计量的统一,是部分公共组织的“成本——收益”可计量与大多数公共组织的“成本——收益”不可计量的统一。这便是公共管理成本的模糊性。特别是,政府成本之外的社会成本更加模糊。社会总动员所需要的成本、公民和商业企业自发产生积极行为的成本都是难以计量的。在收益或者绩效方面,收益的不确定性、社会效益的扩散性再加上公共管理绩效测评手段的不完善性,都使得我们难以精确地测量绩效。在时间上,公共管理的部分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也是潜在的,它们往往需要很长时期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公共管理的成本和效益都只能用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等模糊的语言来加以描述。

第三,公共管理目标、过程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由对“成本——收益”的分析可以看出,追求公共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比追求结果更为重要。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有层次和阶段性的,每一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之间都有“过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在所构成的无数“过程——目标”链中,公共利益处于最末端,成为公共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

特别需要指出,笔者并不认为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它只是公共管理的最终目标。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体现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即对公平、公正、回应性、民主与效率等问题的正确解答。并且,公共利益并不是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团体利益(包括集团私利),只有公共利益才是最高利益。因而,解决公共利益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无论如何,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都是一致的。

第四,松散状态下的公民与政府关系

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最大主体,公民是公共管理的最大客体。政府对公民负责和公民信任政府是公共管理职能得以发挥的关键。对于特定的政治体制而言,政府只能有一个,而公民团体则是分层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实质是政府与不同层级的公民团体的关系。在中国,工人和农民是最大的团体,工人和农民背后是工业和农业两个最大的行业。维护工业发展的经济实体是企业,它是一类组织,有一定的结构形态。因此,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将使政府获得企业的信赖,也由此在政府与工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间接关系。而维持农业发展的经济实体却不是一类组织,它没有结构和形态,而且非常松散。在政府与这类实体的关系上,政府没有信赖的基础,也由此使政府与农民的关系非常直接。可以认为,中国公共管理的最大障碍在于政府与农民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信赖关系,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维持农业发展的经济实体问题,将是中国公共管理最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2.

[2]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6.

[3] (美)康特妮等.新公共行政: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J].中国行政管理,2001(2):43-46.

[4] 王春法等.科技全球化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1(3).

[5] 任晓林.中国公共行政的范式选择[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1).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篇5

关于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到底有没有区别,有什么样的区别,历来众说纷纭。许多观点均认为,公共管理学就是行政管理学,所在在参加在学习之前,其实我对这一学科并没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以为行政行政管理学或者就是管理学,而且我一直在琢磨,学行政管理专业的人为什么还要再学习公共事业管理呢?

可经过对《公共管理学》认真的学习和思考,我发现其实并非如此,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公共事业管理学相对于行政管理学来说内涵更大更宽,与行政管理学联系也十分地紧密,它是一种行政理论的新范式,理论体系非常新,且整个学科体系还处于不断丰富发展之中,争论也十分激烈。虽然如此,并且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我仍然觉得很有必要学习这门学科,因为公共事业管理学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很重大的作用,对我们进行了有效地行政管理也十分重要,经过学习,我觉得自己在这一学科知识上的收获的确不少,也纠正了许多看法上的错误!下面我就简单谈谈关于《公共事业管理学》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首先做为行政管理学的学生,我这样看待行政管理学,它研究范围一般限制在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以及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所以这一门学问自古以来就非常炙手可热,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追本溯源,从历史上来看,为什么王安石的变法会最终流产?为什么明朝竟积重难返,即使出了明崇祯这样一位企图励精图治的皇帝,也无法改变其败亡的命运?这些都涉及到行政管理学的知识,学习了行政管理学,运用这门学科的知识与科学的方法,探究组织兴衰的奥秘的学问,我明白到了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制度与管理。而且经由这门学科的掌握,我学会了解释行政机构的本质,腐败产生的根源及根治之路,机构臃肿、办事拖拉的深层原因,政府或企业中人浮于事的表象背后的动因……最重要的其实是,我明白了好的管理方法如何能够让一个濒临衰败的组织重新焕发生机,好的管理者又是如何激发下属的潜能,并通过周密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指挥来达成目标的,也学会了很多正面的实用的技巧和方法,为将来做好管理做知识上地储备。

但是社会正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我们的管理应该不仅限制在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以及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这就需要公共事业管理学这样一个范畴更大的管理学,相对于行政管理学主要关注于政府部门的管理来说,它主要关注的是第三部门(公共事业民营化经营)的管理问题,即公益企业与事业组织的管理问题、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另外,从处理实际问题的角度来看,行政管理似乎更多地从政治、社会学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而公共事业管理学也更实用,更强调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定量的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事业管理这门学科是极其重要的,特别对于我们学行政管理的学生来说,但是为什么一直以来,我们都特别重视行政管理学的学习,而相对忽视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习,或者不明白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呢?这可能与我们的认识与理解的程度有关,行政管理学名称明确,形成时间较长,又能与公务员招考联系挂钩,只要学好这门课,好赖都有出路,将来基本可以从事政府公务员、企业行政职员、企业人力资源专家等职业,而认为公共事业管理学没什么用,学好了也没什么意义,何况对于我们做行政管理有什么帮助呢?其实这种理解都是错误的,起码是存在着误区:

可以这样说,如果把整个管理学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公共管理就是树上的一条枝。而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则是公共管理这条枝上的两个分枝。它们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两者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联呢!公共事业管理做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科理论方法,专门研究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中,涉及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非师范类教育都是由教育管理专业衍生而来。通过对它的认真学习与掌握,我们将会知道如何做一名好的公共管理人员,如何协调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等。

所以做为行政管理学的学生,我们既要学会行政管理学课程,也要学会公共事业管理学课程,这样能更充实自己,将来既可能通过各级公务员考试,成为能为政服务的管理人才,也可以成为除企业和政府外的其他部门培养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人才。实现学有所用,为报效国家与社会做好自己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内涵与学习方法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学问和课程。通过认真仔细的学习与思考,我首先明白了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公共事业到底指的是什么?公共事业有两种含义,一是狭义的公共事业(publicutility),此即产业经济学中的天然垄断行业,如电力、自来水、交通、电信等,在我国又通常被称为基础设施行业(infrastructure),由于这些行业都存在一个网络将厂商和消费者联结起来,所以又被称为网络产业(networkindustry)。如何反垄断、打破竞争、提高效率是这些行业面临的问题,二战后这些行业或被国有化,或受到严格规制,近30年来则面临放松规制和私有化的改革,成为所谓“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广义的公共事务(publicaffairs),凡涉及两人以上的事务均属公共事务,从小处讲,如仅有两人的婚姻、公共场所的禁烟等,从大处讲,整个国家乃至全球事务均属公共事务,如气候变暖和全球治理;本课程关注的是广义的公共事务。但一般来说,我们的公共事业管理更多地是关注狭义的公共事业管理。

为了更好地学好这门课程,我还学习了相关的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心理学、政府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公共政策分析、中外公共政策研究比较、公共关系学、行政学、政治学、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公务员管理、社会保障学等等一些课程,这些学科为我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也能帮助我更快地将公共事业管理知识融会贯通。

但在学习中,我发现了还有一门学科叫《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是将一种客观的社会活动的公共管理及其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体点说,也可以理解为政府和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规律。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其次就是研究如组织、决策、沟通、协调、监控、评估等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环节也不容忽视;第三是研究如何应用具体地解决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来便能够使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那么这样说,《公共事业管理》(publicaffairsmanagement)和《公共管理》(publicadministration)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公共管理的范畴更加宽广,它既包括对作为一个组织的政府的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公共行政,也包括政府通过公共政策、规制等各种手段对外在于它的整个社会进行的管理。而公共事业管理则主要指后一方面的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对各个行业的规制和管理。但我们做为行政管理学的学生,因为已经修了行政管理学等相关的一些课程,特别是政府的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公共行政方面,相对来说,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是我们更需要了解与掌握的课程。

通过学习,可以这样说,我深刻地明白与体会到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学科即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当代市场社会中,我们需要的绝大多数物品都要通过企业生产,由市场交易获得,单个人的买卖行为属于私人事务,但所有人的交换行为、生产行为、市场行为等合在一起就成了公共事业。公共事业管理的目的是为现代市场经济提供一个合理的、高效的、公正的、稳定的市场秩序,让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能够以良好的方式运转。

基于对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理解与认识,我准备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调查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来更好地思考与讨论这门课程:第一,从规制(regulation)角度来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我将公共事业管理理解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业规制,规制是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包括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第二,从市场经济的优势和劣势来看待公共事业管理。市场经济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基础和背景。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对市场经济存在极大的争论,但无论如何当代社会都是一个市场社会,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公共事业管理让市场社会更加合理。一方面市场经济具有诸多优势,如自由、繁荣、美德、创新等,但另一方面,市场存在市场失灵,公共事业管理就是要去解决市场失灵。第三,怎么运用公共事业管理知识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有效地管理。市场和政府都有各自的缺陷,非营利组织要去弥补市场和政府的空隙,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是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三者共同构成的。第四,我将选择一些我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行业如环境、教育、医疗、住房、体育、出租车、等行业进行讨论与研究,针对各种行业的特点来进行有力地管理。以教育事业为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增长,升学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制定了高校扩招的政策,改变了成千上万青年人的命运,使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式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如今随着高等教育领域学生人数的大规模快速扩招,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大学生质量下滑等一些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对教育事业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管理。

三、如何利用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有效地做好管理工作

虽然现在我没有在具体的哪个行业从事管理工作,但通过行政管理课程与公共管理课程的认真学习与思考、研究,对于公共事业所涉及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住房、体育、公用事业、就业、残疾人等事业领域的问题与管理工作,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这里我想简单谈一下,希望能为以后从事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积累一些理论知识与一些思想上的准备!

(一)文化事业管理

在现代社会,文化事业活动的内容日益丰富,具有鲜明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大致分为公益性文化活动和营利性文化活动两大类,公益性文化活动如公共图书馆、文物、博物馆和纪念馆、公众文化事业,而营利性文化活动有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影视音像业、:演出业、娱乐业。因此,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在政府介入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文化事业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确立相应的公共政策,形成科学而合理的管理体制,这样才能有效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立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文化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所应有的水平,包含了文化事业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这是文化事业产品生产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重视建立合理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模式与文化事业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第二、建立文化事业产品的提供制度。包括1、公共提供,保证公众基本文化需要公众基础文化设施,如现代社会中的社区基本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纪念馆,以及如我国现有的群众文化馆、文化站等。其次是广播和国家电视台及某些电视节目。2、非公共生产、混合提供。如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是一些重要的文艺演出产品和报刊杂志,以及一些电视台或电视节目。3、非公共生产、市场提供。如娱乐业产品,大多数的演出业产品、音像影视业产品、新闻出版业产品等。这种市场提供的方式通常有两种方式,即收费标准由政府管理部门统一核定,或者完全交由文化产品生产者按市场供求来自行确定。政府在上述方式引导文化产品生产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管其价格,不如管其质量”更符合市场竞争原则,也更能促进非公共生产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第三、文化产品市场管理。做好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者的管理、对文化产品本身的管理、文化产品价格管理与社会捐助资金管理等等。

(二)教育事业管理

教育事业产品具有较突出的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即一定的非排他性和一定的消费竞争性,以及外部收益,所以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有必要性。在教育事业的管理上,我们应做到义务阶段的教育以公共生产、公共提供的方式较为合理,现阶段高等教育以混合提供或市场提供为宜;成人教育则应以非公共生产、市场提供;民办教育则可市场提供和混合提供两种方式。教育市场管理的关键是形成平等的竞争机制,而且是“管其价格,不如管理质量”,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对各阶段的教育管理好。

(三)卫生事业管理

现代意义上的卫生事业主要是指通过对疾病的诊治和预防,通过对公共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以保证和提高公众基本健康水平的活动。卫生事业也称医疗卫生事业,基本内容包含医疗和卫生两个方面。这一有其特定内涵的卫生事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对现代卫生事业的管理我们应至少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管理:1、实施区域卫生规划;2、突发事故救护、基本的卫生产品和医学研究产品的生产与提供;3、医疗产品的生产与提供;4、适合国情的医疗保障制度;5、卫生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四)体育事业管理

体育事业是当今世界蓬勃发展行业,广义的体育与“体育运动”概念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其中的“身体教育”即狭义的体育概念,既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也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总体上是具有准公共性的产品。对于体育事业的管理,世界范围内有三种体育事业管理模式:一是政府管理型(集中型),即体育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完全由政府负责,基本上不存在体育产品市场如前苏联、东欧以及改革开放之间的中国即是这种管理体制。二是分散型(社会管理型),即主要由社会体育组织进行管理,政府一般不设立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政府对体育事务很少介入和干预,如美国等即为这种体制。(三)综合型管理型模式。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考虑选择综合型管理型模式。

(五)公用事业管理

公用事业是现代社会关系到公众基本生活质量的行业,其产品总体上更接近于私人产品。如公共交通(传统的城市和城市间的公路客运,铁路客运、航空客运和水路客运),城市供水和排水,电力供应,煤气、天然气等,邮政、通讯、网络等等。对这些大众需求的公用事业的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公用事业管理中,根据其准公共性特征,我们应该确立以政府为核心的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具有如下的基本内容:1、公用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制度。要保证公用事业产品的合理的需求和供给,我们大多采用混合提供方式,实际上就意味着政府对公用事业产品生产和提供的管理,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管理。而价格听证会制度就是其中很好的一个制度。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篇6

行政变革的理论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新贵无疑是“新公共管理”(thenewpublicmanagement),相比教而言,它摒弃了传统政治理论的观察视角,而是从市场和经济学的角度重塑了许多行政的理念和价值,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行政发展架构。同时,必须注意到的是,以丹哈特夫妇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倡导“服务而非掌舵”的新公共服务理论(thenewpublicService),他们的观点在我们的服务行政研究中具有值得重视的巨大意义。一、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扬弃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为政府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政府有限理性和政府官员的“经济人”假设,政府相似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因此,其核心内容是力图将私营部门和工商企业的方法用于公共部门,强调市场竞争、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估、行政过程的透明取向、成本效率和顾客导向等。一时间,“企业化政府”、“市场为本”、“政府瘦身”、“重塑政府”成了政府官员使用率极高的流行词语。然而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并没有涵盖当今政府在实践中所应该涵盖的基本理念。而且新公共管理过分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过分强调政府向企业学习、用企业提供商品的方式提公共服务,往往会而且在实践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差别,从而产生伦理上和责任上的问题。另外,在市场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腐败现象。这一切,导致公平与公正问题的凸显。新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政府不再同时掌舵和划桨,而是把划桨的任务赋予更为高效率的市场,政府则专心做好掌舵的工作。丹哈特夫妇则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当我们急于掌舵时,我们是否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从掌控和驾驭社会的角度讲,政府过去已经做了很多,也的确发挥过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现代社会,这种单极化的掌控结构是否还合理呢?现代社会更多意义上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即便在公共行政领域它更多的也要体现出公民的主体性。其实公民才是一个多重的角色,他们既是公共财政的主要供给者,也是公共服务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各种生活的参与者和公共利益实现的监督者。归根到底,作为最终的授权者,他们甚至可以通过新契约的形式向民间公共组织授权,而非单独指向政府,这样就使得掌舵者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政府在许多时候的角色将不再是主导型的,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至于划桨手也不仅仅是市场这一单一结构能够完全提供的,需要有更为多元的参与力量来重构体系。2、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扬弃。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性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一些学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新理论。丹哈特夫妇提供了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比较的一个代表性范式,他们提出了对服务行政有相当指导意义的七个方面:1.服务而非掌舵;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3.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4.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5.责任并不是单一的;6.重视人而不止是生产率;7.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夏书章先生对此有这样的评价,“在传统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之后,出现新公共服务运动,并非偶然,故不论它们之间的理论观点和具体内容上的分歧和争议如何,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和不容忽视,即强调或提醒公共管理主要是或者归根到底是公共服务的性质。”与新公共管理建立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观念之上截然不同的是,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的,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之上的。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主要体现在:(1)新公共服务呼吁维护公共利益,“当公民能够根据公共利益去行动时,社会的广泛利益才能从一个独立的、孤立的存在中脱离出来,并转变成一种美德和完整的存在,向社会奉献的过程最终使个人变得完整”,这种观念大大超越了建立在个人自利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理论。(2)新公共服务强调尊重公民权利。新公共服务的倡导者坚持认为,政府与公民之间是不同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的,“公民具有一种公共事务的知识,一种归属感,一种对整体的关切,一种与自身的命运休戚与共的社群道德契约”。新公共服务倡导者相信公共组织如果能在尊重公民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分享的过程来运行,就一定能获得成功。(3)新公共服务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新公共服务看到当今政治生活领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政府不再是处于控制地位的掌舵者,而只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更多的利益集团直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之中。新公共服务认为行政人员应该意识到,公共项目和公共资源并不属于他们自己,作为负责任的参与者,而不是企业家,他们是“公共资源的管家、公民权和民主对话的促进者、社区参与的催化剂、街道层次的领导者”,将越来越多地扮演调解、协调甚至裁决的角色。3、新公共服务理论需要发展和实践。新公共管理努力实现的是对一系列公共管理困境的救治,现实的问题使得关注效率的工具理性成为必要,相应的它对于追求何种最终价值却少有兴趣,也就缺乏探讨紧迫性的认知。作为一种变革和救治的视角,我们对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案予以很多的赞成与肯定,但是这样一种理论进步更多的是建立在技术和工具的层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具有形式偏好性。而新公共服务则试图将管理的视角逐渐切换到对管理乃至社会发展根本价值的关注上来。资于往事,鉴于现实,我们需要在一个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在二者理念中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尽管丹哈特夫妇在提供的多个项目的比较后发现,二者似乎存在着太大的差别,但是如果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形式和价值事实上必然有相契合的肌理。就如同我们认为即使在公共管理“主体缺位”时期,它也正走在根本价值的漫长回归之路上,并不能因为当时的理念多么浅显而否认那曾是形式与价值耦合的一个历史进程。新公共服务高举价值追求的大旗一方面确实很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多困惑,在实践上并不能与新公共管理并驾齐驱。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困惑公共行政转向倡导服务的价值和实质的正义,需要致力于建设一个公民本位、追求公共利益为根本的行政体系。这样一种理论推定的首要问题“是否可能”或者说“是否具有操作性”将如何来界定呢?事实上,通过分析,我发现有四个困惑必须予以解决才能回答其现实性。第一,公民何以理性?以公民为本就意味着公共行政必须满足公民的需求并为不断发展的需求提供服务升级的义务。那么,公民的理性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这种理性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1.公民是否准确的知道自己的需求?公民其实往往最注重基础的需求,而对于可能的或者高层次的需求缺乏认知,这主要是因为需求环境、需求阶段以及需求人群的差异造成的。譬如,生活在城市的人向往乡村田园的环境,而农村居民会觉得现代化的都市生活更好,这种需求的“围城”困境并不意味着绝对的需要,而是阶段性的比较和补差心理。所以公民的需求总是表达不充分或者时效多变的,寻求一种明确的认知似乎目前还不可能。2.公民是否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即使公民完全知道自己的需求,那他们能清楚无误地传递给供给方吗?答案是否定的。公民的表达取决于三个因素:a.公民表达的能力,这一点是因人而异的,最好的表达能力者能否最清楚的表达尚有疑问,何况千差万别的公民群体。b.公民的表达意愿,公民的表达意愿是受个体情绪影响很大的,不同心理素质和个性的人对表达的见解是不径相同的。c.表达的成本,这一点其实也很关键,如果公民感觉到对话的成本高于收益或者担心投入沉没的话就会放弃许多表达的机会。3.公民认为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了么?公民的评价体系同样体现出迥异性,即使是同等同质的服务对于不同的客体而言满足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困境时常出现,使得服务方不知所措,也往往影响公平性和制度化。所以,就现实而言,差别的公民个体理性层次不同,作为全体考察时则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只能称之为有限理性的集合。第二,政府何以令人满意?作为服务供给者的身份,如何让公民满意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作为权力和权利主体的公民在接受服务的时候对于政府不能是感恩或者宽容的感情,他们通常应当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政府是全心全意为我们考虑的吗?政府的人员是由一般的公民担任的,他们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具有公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本职工作来实现政府的服务。这个特殊群体的集合是不是会带来政府的人格化以及利益集团化?他们考虑服务的基点还能保持公正吗?还有可能在冲突的区域依然保持价值的中立吗?以上的担心不是多虑的,既往的“经济人”假说事实上更加增添了这方面的不确定感。2.政府能提供尽可能多和好的服务吗?这个问题直接与服务的意愿和政府的能力有关:从意愿的角度,政府在获得充分的授权后,必须有兑现契约的实际行动和完善服务的创新精神,还必须保障能够落实到制度化的设计上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随意性安排;从能力的角度,政府在具体的行政中应当表现出足够的驾驭本职的素质并且有令人信服的实践来进行经常性的校验;这个问题实质上还与政府对公民需求的认可有密切的关系,公民表达的所有需求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回应、是否带来了未来服务升级的承诺和预期等都是现有较松散公民社会的结构所不能把握的。3.政府是值得信任和不可替代的吗?既然服务是公民对政府的根本定位,那么政府目前所发挥的功能都是不可替代的吗?在某一种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已经是最好的可能吗?现实中,多元的社会和多元的结构已经提供了选择的其它可能,政府如果不能证明它还有必要居于主导,就必须放弃过去获得的授权合同,主动退出,但是政府这种自觉的行动常常是缺乏压力和动力的。所以,政府总是很难令人满意的,改革甚至重塑就成为经常性的工作。第三,政府和公民何以达成共同的核心价值?作为追求理念的“生产力”与“效率”、“民主”与“正义”、“安全”与“福利”等在社会认知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偏好,公民群体通常不可能达成一致的认识,政府在各个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解读。问题还在于作为被授权的服务主体——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对社会价值的统一发挥影响,又有多大的能力去整合各方开展统一的行动,而且保证不虢夺侵犯公民的权力。另一个方面,公民作为权力的主体为何要去认同某种共同的价值,那些个体和群体多元化的价值之间又如何来保持融合和平衡冲突?我们会发现关于价值的争论实际上归结到最后就是公民与政府关系的根本性基础——合法性认同,公共服务的行政变革不能是停留在技术修补层面的运动,而应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方位重构和超越。第四,公共服务是现在还是未来?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建构服务行政的事实与价值取向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面对既往的弊端和危机时,形式的修正需要更显得迫切,而对于理念的刻意追求反而显得不合时宜,那么服务的理论是不是太过超前或者部分地超越了我们的时代而应当被视为未来的理想呢?回答这个问题对于目前指导理论的建设性是不可延缓的,无论是新公共管理还是新公共服务都无法回避。三、结论公共服务推定的困惑不是否定了公共服务理论的可能,而是对公共服务必须解决的理论层面提出了建构的基本内容。一种公共服务理论的建立,必须围绕上述的问题展开探讨,任何理论倘使不能解开上述的困惑,那就恐怕还是会“混淆了规范与描述”,难以提供出“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替代性方案”。历史上的政府形态对于社会发展而言至少已经扮演过两个角色,一个是大包大揽的全面干预者,就像我们在大多数历史时期看到的统治管理形态,另一个是的市场主义和自由主义者强烈要求的“守夜人”角色或者弱势政府。事实上,作为权力本体的公民们真的需要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吗?当然不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实际上也呼唤了新意义上的政府重塑工程。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向上仰视我们的政府,他们必须记录下我们所能给予的权力、坚决保留的权力和禁止行使的行政权力,并确定法律去保障它们;其次,我们需要一个热心了解我们需求的政府,他们应该划分出必须提供的、尽可能提供的和由第三方更好提供的不同需求层次,然后努力去达成这样的供给;最终,我们需要一个全心全意服务于我们的政府,他们以尊重人的个性、确认人的价值、推进人的发展为使命。因何而服务?归结到一句话就是“民主的政府是为他们的公共服务而存在。”我们所需要的也正是一个服务性的新型政府。夏书章。《公共服务(夏老漫谈)》,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7.王丽莉、田凯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篇7

行革的理论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新贵无疑是“新公共管理”(thenewpublicmanagement),相比教而言,它摒弃了传统政治理论的观察视角,而是从市场和经济学的角度重塑了许多行政的理念和价值,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行政发展架构。同时,必须注意到的是,以丹哈特夫妇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倡导“服务而非掌舵”的新公共服务理论(thenewpublicService),他们的观点在我们的服务行政研究中具有值得重视的巨大意义。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扬弃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为政府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政府有限理性和政府官员的“经济人”假设,政府相似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是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因此,其核心内容是力图将私营部门和工商企业的方法用于公共部门,强调市场竞争、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估、行政过程的透明取向、成本效率和顾客导向等。一时间,“企业化政府”、“市场为本”、“政府瘦身”、“重塑政府”成了政府官员使用率极高的流行词语。然而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并没有涵盖当今政府在实践中所应该涵盖的基本理念。而且新公共管理过分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过分强调政府向企业学习、用企业提供商品的方式提公共服务,往往会而且在实践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差别,从而产生伦理上和责任上的问题。另外,在市场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腐败现象。这一切,导致公平与公正问题的凸显。新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政府不再同时掌舵和划桨,而是把划桨的任务赋予更为高效率的市场,政府则专心做好掌舵的工作。丹哈特夫妇则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当我们急于掌舵时,我们是否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从掌控和驾驭社会的角度讲,政府过去已经做了很多,也的确发挥过积极的意义。但是对于现代社会,这种单极化的掌控结构是否还合理呢?现代社会更多意义上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即便在公共行政领域它更多的也要体现出公民的主体性。其实公民才是一个多重的角色,他们既是公共财政的主要供给者,也是公共服务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各种生活的参与者和公共利益实现的监督者。归根到底,作为最终的授权者,他们甚至可以通过新契约的形式向民间公共组织授权,而非单独指向政府,这样就使得掌舵者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政府在许多时候的角色将不再是主导型的,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至于划桨手也不仅仅是市场这一单一结构能够完全提供的,需要有更为多元的参与力量来重构体系。2、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扬弃。在对新公共管理进行性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一些学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新理论。丹哈特夫妇提供了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比较的一个代表性范式,他们提出了对服务行政有相当指导意义的七个方面:1.服务而非掌舵;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3.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4.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5.责任并不是单一的;6.重视人而不止是生产率;7.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夏书章先生对此有这样的评价,“在传统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之后,出现新公共服务运动,并非偶然,故不论它们之间的理论观点和具体内容上的分歧和争议如何,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和不容忽视,即强调或提醒公共管理主要是或者归根到底是公共服务的性质。”与新公共管理建立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观念之上截然不同的是,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的,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之上的。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主要体现在:(1)新公共服务呼吁维护公共利益,“当公民能够根据公共利益去行动时,社会的广泛利益才能从一个独立的、孤立的存在中脱离出来,并转变成一种美德和完整的存在,向社会奉献的过程最终使个人变得完整”,这种观念大大超越了建立在个人自利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理论。(2)新公共服务强调尊重公民权利。新公共服务的倡导者坚持认为,政府与公民之间是不同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的,“公民具有一种公共事务的知识,一种归属感,一种对整体的关切,一种与自身的命运休戚与共的社群道德契约”。新公共服务倡导者相信公共组织如果能在尊重公民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分享的过程来运行,就一定能获得成功。(3)新公共服务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新公共服务看到当今政治生活领域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政府不再是处于控制地位的掌舵者,而只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更多的利益集团直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之中。新公共服务认为行政人员应该意识到,公共项目和公共资源并不属于他们自己,作为负责任的参与者,而不是企业家,他们是“公共资源的管家、公民权和民主对话的促进者、社区参与的催化剂、街道层次的领导者”,将越来越多地扮演调解、协调甚至裁决的角色。3、新公共服务理论需要发展和实践。新公共管理努力实现的是对一系列公共管理困境的救治,现实的问题使得关注效率的工具理性成为必要,相应的它对于追求何种最终价值却少有兴趣,也就缺乏探讨紧迫性的认知。作为一种变革和救治的视角,我们对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案予以很多的赞成与肯定,但是这样一种理论进步更多的是建立在技术和工具的层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具有形式偏好性。而新公共服务则试图将管理的视角逐渐切换到对管理乃至社会发展根本价值的关注上来。资于往事,鉴于现实,我们需要在一个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在二者理念中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尽管丹哈特夫妇在提供的多个项目的比较后发现,二者似乎存在着太大的差别,但是如果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形式和价值事实上必然有相契合的肌理。就如同我们认为即使在公共管理“主体缺位”时期,它也正走在根本价值的漫长回归之路上,并不能因为当时的理念多么浅显而否认那曾是形式与价值耦合的一个历史进程。新公共服务高举价值追求的大旗一方面确实很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多困惑,在实践上并不能与新公共管理并驾齐驱。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困惑公共行政转向倡导服务的价值和实质的正义,需要致力于建设一个公民本位、追求公共利益为根本的行政体系。这样一种理论推定的首要问题“是否可能”或者说“是否具有操作性”将如何来界定呢?事实上,通过分析,我发现有四个困惑必须予以解决才能回答其现实性。

第一,公民何以理性?以公民为本就意味着公共行政必须满足公民的需求并为不断发展的需求提供服务升级的义务。那么,公民的理性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这种理性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1.公民是否准确的知道自己的需求?公民其实往往最注重基础的需求,而对于可能的或者高层次的需求缺乏认知,这主要是因为需求环境、需求阶段以及需求人群的差异造成的。譬如,生活在城市的人向往乡村田园的环境,而农村居民会觉得现代化的都市生活更好,这种需求的“围城”困境并不意味着绝对的需要,而是阶段性的比较和补差心理。所以公民的需求总是表达不充分或者时效多变的,寻求一种明确的认知似乎目前还不可能。2.公民是否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即使公民完全知道自己的需求,那他们能清楚无误地传递给供给方吗?答案是否定的。公民的表达取决于三个因素:a.公民表达的能力,这一点是因人而异的,最好的表达能力者能否最清楚的表达尚有疑问,何况千差万别的公民群体。b.公民的表达意愿,公民的表达意愿是受个体情绪影响很大的,不同心理素质和个性的人对表达的见解是不径相同的。c.表达的成本,这一点其实也很关键,如果公民感觉到对话的成本高于收益或者担心投入沉没的话就会放弃许多表达的机会。3.公民认为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了么?公民的评价体系同样体现出迥异性,即使是同等同质的服务对于不同的客体而言满足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困境时常出现,使得服务方不知所措,也往往影响公平性和制度化。所以,就现实而言,差别的公民个体理性层次不同,作为全体考察时则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只能称之为有限理性的集合。第二,政府何以令人满意?作为服务供给者的身份,如何让公民满意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作为权力和权利主体的公民在接受服务的时候对于政府不能是感恩或者宽容的感情,他们通常应当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政府是全心全意为我们考虑的吗?政府的人员是由一般的公民担任的,他们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具有公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本职工作来实现政府的服务。这个特殊群体的集合是不是会带来政府的人格化以及利益集团化?他们考虑服务的基点还能保持公正吗?还有可能在冲突的区域依然保持价值的中立吗?以上的担心不是多虑的,既往的“经济人”假说事实上更加增添了这方面的不确定感。

2.政府能提供尽可能多和好的服务吗?这个问题直接与服务的意愿和政府的能力有关:从意愿的角度,政府在获得充分的授权后,必须有兑现契约的实际行动和完善服务的创新精神,还必须保障能够落实到制度化的设计上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随意性安排;从能力的角度,政府在具体的行政中应当表现出足够的驾驭本职的素质并且有令人信服的实践来进行经常性的校验;这个问题实质上还与政府对公民需求的认可有密切的关系,公民表达的所有需求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回应、是否带来了未来服务升级的承诺和预期等都是现有较松散公民社会的结构所不能把握的。3.政府是值得信任和不可替代的吗?既然服务是公民对政府的根本定位,那么政府目前所发挥的功能都是不可替代的吗?在某一种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已经是最好的可能吗?现实中,多元的社会和多元的结构已经提供了选择的其它可能,政府如果不能证明它还有必要居于主导,就必须放弃过去获得的授权合同,主动退出,但是政府这种自觉的行动常常是缺乏压力和动力的。所以,政府总是很难令人满意的,改革甚至重塑就成为经常性的工作。第三,政府和公民何以达成共同的核心价值?作为追求理念的“生产力”与“效率”、“民主”与“正义”、“安全”与“福利”等在社会认知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偏好,公民群体通常不可能达成一致的认识,政府在各个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解读。问题还在于作为被授权的服务主体——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对社会价值的统一发挥影响,又有多大的能力去整合各方开展统一的行动,而且保证不虢夺侵犯公民的权力。另一个方面,公民作为权力的主体为何要去认同某种共同的价值,那些个体和群体多元化的价值之间又如何来保持融合和平衡冲突?我们会发现关于价值的争论实际上归结到最后就是公民与政府关系的根本性基础——合法性认同,公共服务的行革不能是停留在技术修补层面的运动,而应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方位重构和超越。第四,公共服务是现在还是未来?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建构服务行政的事实与价值取向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面对既往的弊端和危机时,形式的修正需要更显得迫切,而对于理念的刻意追求反而显得不合时宜,那么服务的理论是不是太过超前或者部分地超越了我们的时代而应当被视为未来的理想呢?回答这个问题对于目前指导理论的建设性是不可延缓的,无论是新公共管理还是新公共服务都无法回避。三、结论公共服务推定的困惑不是否定了公共服务理论的可能,而是对公共服务必须解决的理论层面提出了建构的基本内容。一种公共服务理论的建立,必须围绕上述的问题展开探讨,任何理论倘使不能解开上述的困惑,那就恐怕还是会“混淆了规范与描述”,难以提供出“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替代性方案”。历史上的政府形态对于社会发展而言至少已经扮演过两个角色,一个是大包大揽的全面干预者,就像我们在大多数历史时期看到的统治管理形态,另一个是的市场主义和自由主义者强烈要求的“守夜人”角色或者弱势政府。事实上,作为权力本体的公民们真的需要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吗?当然不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实际上也呼唤了新意义上的政府重塑工程。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向上仰视我们的政府,他们必须记录下我们所能给予的权力、坚决保留的权力和禁止行使的行政权力,并确定法律去保障它们;其次,我们需要一个热心了解我们需求的政府,他们应该划分出必须提供的、尽可能提供的和由第三方更好提供的不同需求层次,然后努力去达成这样的供给;最终,我们需要一个全心全意服务于我们的政府,他们以尊重人的个性、确认人的价值、推进人的发展为使命。因何而服务?归结到一句话就是“民主的政府是为他们的公共服务而存在。”我们所需要的也正是一个服务性的新型政府。

参考文献:1.[美]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美]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丁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澄清》,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1期4.丁煌。《政府的职责:“服务”而非“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5.辛传海。《公共服务:是“顾客”还是“公民”》,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第2期6.夏书章。《公共服务(夏老漫谈)》,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7.王丽莉、田凯新。《公共服务: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与超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篇8

出租方(下称“甲方”)

承租方(下称“乙方”):

甲、乙双方经协商,就乙方向甲方承租[]大厦(下称“大厦”)的单元达成一致意见,特立此租赁合同为证。详细内容如下:

第一章定义及释义

本合同中除文义需另作解释外,下列用语所指意义如下:

“承租单元”指本合同附件一第2条所述的物业;

“承租期”指本合同附件一第3条所述的期限;

“免租期”指本合同附件一第4条所述的期限;

“租金”指本合同附件一第5条所述的租金;

“公共区域”指大厦入口、大堂、公共卫生间、电梯、楼梯间、通道、行人道、行车道、绿化区域、设备机房、洒水系统泵房、消防泵房、风道井、水箱间、自动扶梯、管理处办公用房等处及设施,还包括为大厦的业主、租户、用户及其客户、雇主、被邀者、被许可者及与业主拥有相似使用权的所有其他人员而设并供其使用的其他地方及设施,但不包括任何业主、租户、用户拥有独自使用权的地方;

“公共设施”指为大厦的利益而安装的机器、设备、仪器、装置、管道、机房、电缆、电线及种植的树木、草坪、花卉等,但任何只供个别业主、租户、用户使用的设施不包括在内;

“管理机构”指甲方所指定负责管理大厦、公共区域及公共设施等事宜的具有专业资质的物业管理机构;

“管理费”指本合同附件一第6条所述的费用;

“物业管理规定”指甲方或管理机构就管理大厦、公共区域及公共设施所制定的物业管理公约及依据公约和大厦实际制订的规章制度;

“装修守则”指甲方或管理机构就乙方在为承租单元进行装修时所须遵守的规定及程序所制定的规则;

“使用人”指乙方的职员和雇员、人、被邀人、客人、承包商、来访者和其他占用或使用承租单元的人士;

“特定业务”指乙方进行与其经营范围相关的特定营业活动的业务。

第二章承租单元

2.1甲方兹按本合同的条件出租、且乙方兹按本合同的条件承租承租单元。

2.2除承租单元外,乙方将享有与甲方以及大厦的其他租户和用户共同使用公共区域及公共设施的权利,但应遵守本合同、《使用、管理、维修公约》、《装修守则》等物业管理规定以及甲方和管理机构就公共区域及公共设施的使用所制定的规定。

第三章租期

3.1乙方于承租期内向甲方承租承租单元。承租期应包含免租期在内。

3.2在各免租期内乙方免向甲方缴付房屋租金,但须缴付本合同所规定的物业管理费及各项公用设施费(不包括电和电话费)等其他费用。

第四章租金

4.1承租期内,乙方须于装修免租期后每月首五个工作日之前预先向甲方缴付当月的全额租金。

4.2租金不包含本合同所规定的各项公用设施费(包括电和电话费)等其他费用。

4.3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方式支付租金:租金以[]元计算,乙方以[]元支付租金,由管理机构统一收取。

4.4若乙方未能按本合同的规定向甲方支付租金,每逾期一日应按逾缴总额的万分之二(0.02%)向甲方支付滞纳金,直至乙方全数付清其所应付的租金(包括滞纳金)之日为止。

第五章管理费及其他费用

5.1甲方可自行管理或委托管理机构管理大厦、公共区域及公共设施并按公约及相关规定向乙方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5.2在承租期内,乙方须于每月首五个工作日之前预先向管理机构缴付当月全额管理费。

5.3管理费的支付办法,包括货币、兑换率与本合同第四章有关租金的相应规定相同。

5.4管理费的使用范围详见物业公约所定。

5.5在承租期内,管理机构可因提供管理服务的运作成本的变动以及根据市场情况合理调整管理费,但应事先通知乙方并说明合理调整理由。乙方应按调整后的金额支付管理费。

5.6若乙方未能按本合同的规定向管理机构支付管理费或其他乙方应付的费用,每逾期一日应按逾缴总额的万分之二(0.02%)向管理机构支付滞纳金,直至乙方全数付清其所应付的管理费和其他费用(包括滞纳金)之日为止。

第六章押金

6.1在签订本合同后五日内,乙方应付给甲方附件一第7条所述的押金,以作为乙方遵守和履行本合同所有义务和规定的保障。

6.2如乙方在整个承租期内未违反本合同的主要相关规定,且全额缴清应付租金、管理费,则甲方须于承租期结束后的十五日内一并无息退还将乙方所支付的押金。

6.3在承租期内,若乙方拖欠甲方及/或管理机构任何租金、管理费,或因乙方违反本合同、《使用、管理、维修公约》或《装修守则》等物业管理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甲方有权在预先书面通知乙方并随附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从押金中扣除一笔相等于该欠缴之款项。乙方须在甲方提出书面通知后十个工作日内补足所扣除部分押金,否则按违约论处。

第七章承租单元用途

7.1承租单元仅作为办公用途。如经政府部门同意变更或增加经营范围,乙方书面通知甲方后方可变更承租单元的用途。

7.2乙方不得将承租单元及其任何部分作为演播室或用于宗教或其他仪式,或用于或其他非法或不道德的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甲方或其他业主、租户或用户受到骚扰、不便或对之造成损害或危险的方式使用承租单元。

7.3除甲方或管理机构统一设计所提供,或书面认可的指示牌及名牌,乙方不得在承租单元外设置或展示任

何能在大厦外面看见的广告宣传、灯箱、装饰、旗帜。

7.4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除了用大厦名称为其营业地址外,不得在其他方面使用大厦名称或其标志。若乙方经甲方批准在法定名称内使用大厦的名称,乙方须在本合同终止时向有关政府部门申请更换其法定名称。

7.5甲方有权随时更改大厦的名称或其任何标记,但须事先通知乙方变更的名称和理由。

第八章装修或改建

8.1乙方须遵守甲方或管理机构就承租单元的装修或装饰所制定的装修守则,向甲方递交承租单元的内部装修、设备安装及陈设的设计图(包括需要额外电力、空调、防火设备之要求)和详细说明。

8.2在未获得甲方的书面同意及完成办理有关手续前,乙方不得在承租单元内进行任何内部装修、设备安装及陈设。甲方保证乙方递交设计方案后五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并协助该设计方案尽快得到消防部门正式批复。

8.3未经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对承租单元进行任何重大改动或附加装置,以及对电线、照明或其他装置以及由甲方提供的空调系统及公共设施进行任何改动或附加装置,或割损任何门窗、墙体、结构材料或大厦其他构造。

第九章维护与修理

9.1管理机构负责承租单元内和大厦外的玻璃幕墙、建筑结构和中央空调、新风、电梯、公共区域水电、大厦原配通讯、消防等系统的管理和维修保养,并承担有关的费用和责任。

9.2承租单元的内部装修及由乙方安装的各种设备由乙方自行维修保养,并由乙方承担有关费用。

第十章损坏

10.1在承租期内,如因不可抗力导致承租单元发生全部或部分损坏以致承租单元完全不能使用,或损坏严重而根本不能修复,在上述损坏发生后的90日内,甲方有权选择:

(1)宣布由于上述损坏而终止本合同;

(2)修缮承租单元并书面通知乙方所需的时间。在修缮期间,乙方不需支付租金及其他费用直至重建或重修结束之日。

如甲方选择修缮承租单元但承租单元在进行重建或重修后180日内仍旧未能修复完毕时,乙方有权经书面预先通知甲方后终止本合同。

10.2如承租单元因不可抗力的情况原因只是轻度损坏,部分可以使用,并能满足乙方特定业务的需要,甲方应予以即时修缮,直至承租单元全面恢复使用条件为止。在此同时,租金可相应按损坏比率予以部分减免,有关的租金减免应依据承租单元的修缮期按天数计算。

第十一章续约

若甲、乙双方在离承租期终止日3个月之前未达成续约协议,甲方或其代表、授权人,可在承租期终止前3个月经提前通知乙方,可陪同准租户进入承租单元视察。如乙方此间愿继续承租此物业,则双方将参照当时合理的市场价格制定续约后的租金,甲方给予适当优惠。

第十二章法律费用

12.1本合同的、印花税、登记费及附带手续费用应依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北京市政府的有关规定由双方各自支付。

12.2若一方有任何违约行为以致对方需采取法律或其他行动来维护其在本合同下的利益或强制执行本合同下的任何条款,一切有关费用(包括律师费及诉讼费)应由败诉方承担,并由败诉方向胜诉方作出全面赔偿。

第十三章甲方责任及保证条款

甲方向乙方声明及保证如下,且除本合同另有规定外,甲方应就其违反本章所述的责任对乙方或其使用人直接作出赔偿或承担责任:

13.1中央空调及单元空气

甲方应向乙方按正常办公时间(目前为早八点至晚八点)提供承租单元的中央空调。如乙方有意于上述时间以外享有中央空调,应预先通知甲方或管理机构并支付超时空调费。

13.2公共区域、公共设施的检查及维修

管理机构负责对大厦的公共区域、公共设施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及日常维修,使其连续处于良好、适用状态。

13.3保安、防火、环境、卫生

管理机构负责公共区域及其公共设施的保安、防火、环境、卫生等事项并承担相应责任。

13.4大厦配套

管理机构应使大厦配套之电力线路、机械设备(含电梯)水管、通讯及线路、废水排放系统和其他公共设施处于畅通适用状态。

13.5大厦水牌和标识

甲方承诺并责成管理机构,在广告牌位、大堂水牌和其他指示物(如有)上的明显位置,以显著字体为乙方制作名称、标识和单元说明,且租期内不收任何费用,但标牌制作费应由乙方承担。

13.6大厦转让和纠纷

甲方承诺如发生房屋转让或抵押、债务或纠纷等情况,应事先通知乙方;凡涉及承租单元权利或乙方其它利益的事项,均应征得乙方同意方为有效。

13.7承租单元平静使用权

甲方保证并责成管理机构依据公约及有关法规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保障承租单元得以安全、安静和洁净地正常使用。

第十四章乙方责任及保证条款

乙方向甲方和管理机构声明及保证如下:

14.1支付租金及有关费用

在承租单元达到正常使用条件下,依据本合同所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及时支付租金、押金、管理费、各种设施收费等。

14.2转让、分租

除非得到甲方的书面同意,乙方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方式将承租单元及其任何部分进行转让、分租、或以其他方式让与使用权,但乙方可将承租单元用于其关联公司办公用途和地址,同时应由乙方向甲方统一承担本合同所述责任。

14.3物业管理规定及保安、保险条例

遵守并促使其使用人遵守《使用、管理、维修公约》,《装修守则》等物业管理规定以及甲方或管理机构就大厦和公共区域的管理、使用、保安、保险等所制定的规定。

14.4遵守防火及安全规则

在对承租单元的使用期间,须遵守中国政府及北京市政府与防火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甲方或管理机构所制定的安全规则,并由乙方自费在承租单元配置除甲方按规定已经配置之外的足够有效的便携式灭火器。

第十五章交还

15.1在承租期期满或提前终止时,乙方应立即将承租单元之装置、装配和设备恢复至交付乙方时的原来状态(正常折旧、磨损除外),并在良好、清洁、坚固及维修适宜的状态下将承租单元交还甲方。

15.2在承租期期满或提前终止时,乙方负责拆除其对承租单元所进行的任何附加装置或改动。

15.3在承租期期满或提前终止时,乙方应搬走其属于自己的物品。否则,甲方有权自行处理承租单元内的留置物品,处理留置物品引致费用将由乙方支付。

第十六章违约责任

16.1本合同各方应遵守本合同的各项约定,如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的约定,应

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另外一方因此所蒙受的损失。

16.2如因甲方违约或侵权给乙方造成损失,乙方可凭有效裁决从下期应付甲方租金或管理费中相应扣除作为赔偿且不构成乙方违约行为。

第十七章终止租约

在不影响本合同其他规定的前提下,如一方违反本合同任何条款或条件,或一方在本合同内所作的任何声明或保证为不正确或不真实,并在接到对方书面通知后七日内不予纠正时,守约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并向违约方追讨因其违约给守约方造成的损失。

第十八章通知

18.1与本合同有关的通知或要求均须采用书面形式发出,并由挂号或专人送至对方的法定地址或对方最后书面通知的营业地点;挂号寄出第7日或送达日(以较早日为准)为文件的生效日,除非文件内对生效日期另有规定。

18.2甲方对乙方发出的通知可送至承租单元或附件一第1条所述的地址。

第十九章仲裁

19.1愚笨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应尽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若任何一方不愿意协商或进行协商30日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任何一方可将该争议提交北京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19.2在解决争议的期间,除正在进行仲裁的部分外,双方应继续遵守及履行本合同。

第二十章其他规定

20.1双方可经协商后修订本合同的条款。本合同的附件及双方所签订的补充协议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0.2本合同项下的产权变更适用于民法房屋买卖合同不破租赁原则。

20.3本合同的构成、效力、解释、履行、修改及终止均受中国法律管辖。

20.4若本合同的规定与《使用、管理、维修公约》或《装修守则》等物业管理规定有任何不一致之处,应以本合同的规定为准。

20.5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两份、乙方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盖章或授权代表签字之日起生效。

出租方(“甲方”)

承租方(“乙方”):

签约日期:

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二)

甲方(出租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承租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和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同意就乙方向甲方租用其房屋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房屋的座落、面积及装修、设施

1_1、甲方将其合法拥有的座落在郑州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租给乙方使用。

1_2、甲方出租给乙方使用的该房屋建筑面积共____________平方米。

二、租赁用途

2_1、乙方向甲方承诺,租赁该房屋仅作为办公使用。

2_2、在租赁期限内,未事前征得甲方的书面同意,乙方不得擅自改变该房屋使用用途。

三、租赁期限

3_1、该房屋租赁期共_____个月,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3_2、租赁期满,甲方有权收回全部出租房屋,乙方应如期交还。乙方如要求续租,则必须在租赁期满前的一个月向甲方提出书面意向,重新签定租赁合同。

四、租金及支付方式

4_1、该房屋月租金为人民币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

4_2、该房屋租金支付方式:年半年季度月度;先付后用;第一期租金签定合同当日支付,以后每期租金提前_________日支付。

五、其他费用

5_1、乙方在租赁期限内,使用的水电费电话网络使用费物业管理费租金税费_________,由乙方按有关规定自行承担。

5_2、根据甲方要求乙方应支付甲方房屋押金人民币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元整),待租赁期满结清费用后,甲方应于结清当日将押金全额退还乙方。乙方如未按规定结清有关费用,甲方有权拒还押金。如乙方结清,甲方得全额退还押金。

六、房屋修缮责任

6_1、在租赁期限内,甲方应保证出租房屋的使用安全。乙方应爱护并合理使用其所承租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如乙方因使用不当造成房屋或设施损坏的,乙方应立即负责修复或予以经济赔偿。

6_2、如因不可抗力原因,导致房屋损坏或造成乙方损失的,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6_3、室内现有设施:

电器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具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转租的约定

7_1、除甲、乙双方在本合同补充条款中另有约定外,乙方在租赁期限内,须事先征得甲方的书面同意,方可将承租的房屋部分或全部转租给他人。

7_2、乙方转租该房屋,订立的转租合同应符合以下规定:

(1)转租合同的终止日期不得超过本合同规定的终止日期。

(2)转租期间,乙方除可享有并承担转租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外,还应继续履行本合同规定的义务。

(3)转租期间,本合同发生变更、解除或终止时,转租合同也应随之相应变更、解除或终止。

八、变更和解除本合同的条件

8_1、在租赁期限内,非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1)甲方或乙方因有特殊原因,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甲方提前收回或乙方提前退交部分或全部房屋的;

(2)因出现非甲方能及的情况,使该房屋设施的正常运行,或水、或电等正常供应中断,且中断期一次超过七天,乙方认为严重影响正常使用房屋的;

(3)因乙方违反本合同的约定,且经甲方提出后的十五天内,乙方未予以纠正的;

(4)因不可抗力的因素致使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损坏,本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

(5)在租赁期间,该房屋经市或区(县)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运迁,或经司法、行政

机关依法限制其房地产权利的,或出现因法律、法规禁止的非甲方责任的其他情况。

8_2、变更或解除本合同的,要求变更或解除本合同的一方应主动向另一方提出,因变更或解除本合同,使一方遭受损失的,除本合同(8_1条)第(4),第(5)款可依法免除责任外,应由另一方负责赔偿。

九、乙方的责任

9_1、在租赁期内,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终止本合同,收回该房屋,由此而造成甲方损失的,乙方应予以赔偿。

(1)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擅自将该房屋转租、转借他人使用的;

(2)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擅自拆改变动房屋结构,或损坏房屋,且经甲方书面通知,在限定时间内仍未纠正、并修复的;

(3)擅自改变本合同规定的租赁用途,或利用该房屋从事违法违章活动的;

(4)拖欠租金累计半个月以上的。

9_2、在租赁期限内,乙方未经甲方同意,中途擅自退租的,乙方应按月租金的两倍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抵付甲方损失的,乙方还应负责赔偿。

十、甲方的责任

10_1、甲方未按本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该房屋供乙方使用的,每逾期一天,甲方应按月租金的0.3%向乙方偿付违约金。逾期七天,则视甲方不履行本合同。甲方除应按上述规定支付违约金外,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抵付乙方损失的,甲方还应负责赔偿。

10_2、在租赁期限内,甲方因非本合同第九条第1款规定的情况,擅自解除本合同,提前收回该房屋的,甲方应按月租金的两倍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抵付乙方损失的,甲方还应负责赔偿。

10_3、乙方无论任何原因退租,则甲方将根据乙方实际居住天数计算租金,并将剩余(如有)返还,违约金按本合同相关条款执行。

10_4、甲方应保证出租之房屋其所有,并无产权及使用权的纠纷,如发生产权及使用权的纠纷,应由甲方承担乙方的全部损失。

十一、其他条款

11_1、本合同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订立补充条款。补充条款及附件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11_2、甲、乙双方在签署本合同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对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清楚明白,并愿按合同规定严格执行。如一方违反合同,另一方有权按本合同规定索赔。

11_3、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若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可向该房屋所在地区的人民法院。

11_4、本合同(正本)连同附件一式二份,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效力。

十二、其他补充约定

出租方(甲方)

承租方(乙方)

电话:

电话:

日期: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篇9

社会管理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尤其是全局性的公共事务)的管理,通常表现为政府管控与协调;二是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尤其是基层性的公共事务)的自我管理,通常被界定为社会自治。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社会治理的一体两面。政府管理是政府凭借法律、政策和行动对社会实施有效控制,属于政府行为;而社会自治是公民通过社区、合作社、社会组织等形式有组织地对基层公共事务实施自我管理,属于社会行为(非政府行为)。片面强调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而忽视社会自治,会造成公权力的过度扩张,损害公民基本的民主自由权利。同样,片面强调社会自治而忽视政府管理,也会造成社会族群利益之间缺乏公共协调,而使社会陷入长期的矛盾冲突之中,最终影响社会秩序稳定。

从理论上讲,在一个得到有效治理(善治)的社会,政府与社会应该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彼此各守本分,分工协作。一般而言,政府应该主要站在共同体的立场上,对涉及全局性、长远性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实施必要的管控与协调,而把那些涉及地域性、群体性、基层性的公共事务留给社会自治,让公民通过社区、合作社、民间组织、企业等多种自治组织方式实施自我管理。就中国以往的情况而言,国家公权力过多地挤占社会自治的空间,政府管理几乎包揽了公民生活的全部领域,不分大事小情。这样做的后果是:第一,政府因为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情,很容易引火烧身,使自己成为社会发泄不满的对象;第二,政府管制过多,经常替民做主,结果侵害公民自由民利;第三,政府权力过大,给那些掌握权力而又经不住利益诱惑、不能恪守本分的官员直接侵害公民权益提供机会,最终损害政府形象。

国政似家政,治国如治家。人们常把“全能主义”管理下政府扮演的角色比成“家长”,“家长”治理有方当然不错,但若“家长”观念老化,头脑僵化,决策失误,经常给自己的子女和家庭造成损失,作为子女会作何反应?如果“家长”大事小事都独断专行,要求子女无条件服从,根本不给子女应有的自主决断权利,就连表达不满也不被允许,作为子女会作何反应?如果“家长”品行不端,好吃懒做,终日专断指令,遇到好处还要先占先得,或者,偏三向四,袒护一方,作为子女会作何反应?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家长是无可选择的先天安排。在家庭生活中,子女对家长的种种不满,要么忍受,要么分家,要么离家出走。但是,政府是人为的社会共同体组织,其构成具有很大的选择性,这决定了家庭与国家的最大不同。在现代国家,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与委托的契约关系。现代政治理论提供的大量论证认为,民主是控制政府更迭成本的最好办法。此外,政府放弃“家长”包办心态,通过允许和鼓励社会自治来改善管理绩效,实现社会善治,也是防范和化解社会抗议的良策。如此看来,建立政府与社会、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良性互动和分工协作,才是社会管理创新之道。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篇10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平公共权力

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价值范畴。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公平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边沁功利主义的公平观、亚当斯管理学角度的公平观、罗尔斯社会学角度的公平观以及平均主义的公平观。公共管理是一个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学科构成的综合性学科,对公共管理中公平的理解也就由于人们学术背景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不同社会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分配,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社会学意义的群体公平。即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公平

虽然学术界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公平观为我们解读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提供了基本的学科视角,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套用上述公平观来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理解任何一项社会活动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从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出发,使这一核心理念符合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那么,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

公共管理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动。为了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必须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什么公共物品这两个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在可以用来提供公共物品的社会公共资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具体说来: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主体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将这一财政支出用于为偏远地区修公路还是为城市建广场);解决提供什么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形态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同样是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利用这一公共财政支出是为贫困群体解决住房问题还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因此,从公共管理解决的基本问题出发考察,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的分配。从社会公共资源具有的价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对社会价值的分配。

与针对个体进行分配的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活动不同,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是针对社会不同的群体而不是个体进行的,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论述,公共物品是具有可分享性的物品,也是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可分享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不能剥夺任何公民对公共物品的使用权利。在西方经济学对公共物品上述论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排他性是在一定的地区内实现的,是对一定地区内社会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社会成员可以平等分享该地区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普遍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地区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例证就是,在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主要由各成员国政府(州、省)负责提供,各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是有差别的,各成员国的公民可以分享本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但不可以分享其他成员国提供的社会福利。第二,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是在一定社会阶层(群体)内实现的,是对一定社会阶层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定社会阶层(群体)的社会成员可以分享社会为这一阶层(群体)成员选择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的例证就是,任何一位残疾人都可以免费享用市内公共交通、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可以免费进入市内公园,但非残疾人、非老年人则不拥有这一权利。根据对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进一步表述为: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既然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也就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群体公平。

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对于公共利益的认识,学术界存在着比较大的认识分歧,“甚至有些学者,如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罗,根本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神话”~。布坎南等人之所以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他们认为:根据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人们在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在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个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决策信息与足够的决策能力。因此,人们无法形成共同的需求,也就无法形成公共利益。事实上,公共利益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内涵也是比较清晰的。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是由公共与利益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公共的含义是共同的、公众的,而利益则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如果将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的需要概括为需求,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显然,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是通过满足公共需求完成的,公共需求的满足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结果。因此,与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不同,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结果的公平,是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如何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呢?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公共利益,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公共需求的主体是民众,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应该由民众评定。在现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民众对公共利益的评定是通过民主机制、依据民主决策规则进行的。尽管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民主机制是不同的,但是民主决策的规则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全体一致规则与绝对多数规则。在采取全体一致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的整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在采取绝对多数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多数(含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普遍需求的个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所谓实现公共利益,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需求,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决定的;二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分享,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可分享性决定的。我国学者陈庆云等人认为,公共利益应该具有分享性,而且“实际上分享人数的多寡并不是决定公共利益的惟一因素,决定是否真正构成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是“是否具有社会分享性”。由此可知,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提供了为全体民众所需求或大多数民众所需求的利益以及这一利益是否为民众所分享。因此,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了公共利益。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这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平衡过程。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民众利益需求的多元性及差异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项公共管理很难同时满足所有民众的利益需求。一般说来,一项公共管理总是在满足一部分民众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另外一部分民众的利益需求或者是在满足民众某一方面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民众另一方面的利益需求(这正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这一本质属性的体现)。因此,公共管理要不断地对利益需求受抑制的群体(如弱势群体)或利益需求受抑制的方面予以补偿,用动态的、整体的利益平衡过程来渐进地实现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使公共管理尽可能地逼近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公共利益这一理想目标。

三、公平与效率分属公共管理的不同理性层面。公平是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效率是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效率是为实现公平服务的

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术界已经多有论述,这些论述大都是抽象的,缺乏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放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的具体分析。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社会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含义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那么,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如何呢?

对于公共管理中公平的含义,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分配结果的公平,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我们再来讨论公共管理中效率的含义。公共管理中使用的效率概念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关于效率有两个含义: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程度;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程度。经济学中效率的概念涉及了微观与宏观经济两个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是微观经济问题,属于企业管理范畴;资源配置效率是宏观经济问题,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范畴。公共管理中,效率一词的含义仍然是经济学中的含义。惟一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以赢利为目的,有些公共物品也不存在经济收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收益理解为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的统一。这样,在公共管理中使用效率这一概念时,既与经济学的效率概念保持了一致,又符合了公共管理的特点。

在公共管理中,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公平原则出发并注重效率。这一基本准则有三个含义:(1)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剥夺任一民众的消费权力。第二,公共管理的国民经济再分配性质,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将公平放在公共管理的首位。公共管理是国民经济的再分配过程,尽管各国的分配原则有所不同,但在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中,都要贯彻公平原则。从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出发,可将世界各国的收入分配原则分为两类: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尽管公平优先的国家是少数)。在公平优先的国家,再分配过程必然要贯彻公平优先的分配原则,以进一步实现公平。在效率优先的国家,国民经济的一次分配必然要形成社会收入的差异,甚至会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缓和由一次分配形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并在公共选择中获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政府在国民经济再分配中,也必然要贯彻公平原则。(2)公共管理也要充分注重效率。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公共资源是有限(稀缺)的,在有限资源的制约下,公共管理必须注重利用有限资源提供更多与效用更大的公共物品,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3)公共管理中的效率是在公平统领下的效率。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作为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的公共管理也必须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是,公共管理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顺序是:先解决为谁生产,再解决生产什么与怎样生产。这是因为: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本质属性,要求公共管理首先要解决将社会价值分配给谁,即为谁生产公共物品的问题,在解决了为谁生产公共物品这一根本问题之后,公共管理才能考虑为这些人生产什么样的公共物品以及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解决上述基本问题的顺序并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将公平放在首位,用公平来统领效率。具体说来就是:公共管理在决定为谁生产公共物品时从公平出发,在决定生产什么公共物品与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时注重效率。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作为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始终是第一位的;效率作为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是为价值理的,也就是为公平服务的。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是在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介绍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诚然,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率先开展的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是以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为中心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理论与运动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公共管理中比较好地实现了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的。认识到这一点,会使我们在努力提高我国公共管理效率的同时,始终坚持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并将其放在首位,避免再次出现前一时期我国社会某些公共管理领域(如医疗、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为了追求效率而显失公平的社会现象。四、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只有实现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的合理分配,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平

作为提供公共物品活动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人们在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的动机与在提供私人物品中的动机是相同的,或者说,人们在非市场(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相同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角度分析,与市场决策不同的是,在非市场决策中,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个体的理性选择必然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这一非理性选择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从公共物品的生产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搭便车”或“逃票乘车”的现象,人们不可能有效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角度分析,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博弈”或“牧人博弈”,人们无法合理消费公共物品。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除非共同体成员极少,否则,共同体成员必须向来自心灵之外的强制力(利维坦)心眼,这一强制力电就是公共权力。只有公共权力的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才可能在公共权力的作用下通过个体的理性选择形成集体的理性选择,个体间的理性博弈才能在集体理性的制约下达成最优均衡。公共权力的介入,虽然增加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但是作为“必要的恶”,它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合理生产与消费,使公共利益得到较好的满足。换言之,没有公共权力也就没有公共管理,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以公共权力为核心,使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具有了公共权力所决定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