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1:00

公共管理模式篇1

关键词: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发展新趋势

公共管理是以公共行政理论和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质量和水平,公共管理从产生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nGo)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一、公共管理基本模式的特征

1、公共管理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相结合

公共管理主张将行政规制通过法规和制度进行控制,放松严格的规章制度,反对轻视绩效评估,过度重视法律法规。要想实现对绩效目标的严格管控,就要根据绩效目标对已经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效率、经济和效果三个变量进行测量。

2、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

公共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强调提高在职人员在录用和工资待遇等方面的管理灵活性,扩大公共部门的规模,鼓励以短期合同来代替常任制,并且提高员工的绩效工资,鼓励对一些公有部门进行私有化,鼓励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合作。

3、实现公共行政内部向外部的转变

公共管理不仅注重结构、程序和过程,还加大了对项目、绩效和结果的重视,使得公共管理的战略管理、绩效评估、公共责任制等成为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主题。当代公共管理的基本模式中,更加强了对政府活动产出和结果的重视,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从而使组织更加适应公众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对组织产生的新需求。

二、基于公共管理的基本模式

1、小型化的分权模式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小型化的分权模式,这种公共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其地位正在日益加强。近年来,小型化的分权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管理模式的发展。新的发展方向中包括组织的灵活追求、合同承包的规模变大、组织的分散化。

2、公共服务取向模式

这种模式相对于其他模式来说,发展得还不够成熟。公共服务取向模式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重视对公众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应用的是质量管理的思想。公共服务取向管理模式的特点是:以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最终目的,强调公民权的理念,关心的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公共服务的发展依据是服务使用者的反馈意见。在管理过程中反映的是使用者的需求,并且强调公民权的理念。公共服务取向模式保留了传统公共服务模式的认同感和目标使命的合法性。强调对日常服务提供的全社会学习过程。在公共服务取向模式中,可以运用社会需要评估,对社区服务的发展进行鼓励。它代表了一种将私人部门管理观念和公共部门管理观念的新融合,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门的“良好的实践”中的质量管理思想。

3、效率驱动模式

效率驱动模式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最早出现的模式,往往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它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居于支配地位,但目前受到了挑战。这种模式代表了将私人部门管理(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引入公共部门管理的尝试,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一样要以提高效率为核心。效率驱动模式的基本内容及特征有:强烈关注财政控制、成本核算、钱有所值和效率问题,关心信息系统的完善:建立更强有力的管理中心,采用层级管理和“命令与控制”的上作方式,要求有明确的目标定和绩效管理,权力向资深管理者转移;强调对顾客负责,以市场为基础和顾客为导向,让非公共部门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解除劳动力市场的规制,采用绩效工作制以及短期聘用合同:雇员自我调节权力的减少,权力向管理者的转移,吸收部分雇员参与管理过程,采用更透明的管理形式:增加更具有企业管理色彩而较少官僚色彩的授权,但更强调责任制:采用公司治理的新形式,权力向组织战略顶层转移等。

三、基于公共管理基本模式的行政改革对策

1、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改革行政组织结构

传统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机构复杂,人员也过多,组织效率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地规划组织机构的结构,科学的设置行政组织部门,将人员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以发挥最大的效率。

2、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我国法制不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是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的主要发展重点,应该多加强行政规章制度的具体落实。因此,要重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政府成本,坚决打击权利寻租等交易行为。在行政手段实施的过程中要重视改革的成本核算,加强对财政运用的监督和管理,节约我国的政府行政成本。

3、建设服务型政府

要加强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明确行政责任。创新行政改革的方式,改革行政深部的制度,建立高效的行政服务中心。提高权利运行的透明度,加强群众的监督,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行政办事效率,加强政府官员的廉政建设,为建立服务型政府做出贡献。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定位要随着市场经济和公民意识的发展而重新改革,政府方面要转变管理观念,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公民也要加强公共管理的参与意识。这要求要打破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将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转变为现代社会的横向管理,加强公众的参与,减少政府权利部门对公众权利的干预。在社会主要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最重要的时刻,要对当前的公共管理基本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结合当前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博盈,俞可平,何增科.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12(13):14-16

[2]朱丽艳,刘兰华,张玉英,李玉荣.网络化治理及其政府治理工具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14,15(45):45-50

[3]张国庆,李玉华,王景强,李玉玉.1998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大背景、新特点、主要难点、前提条件[J].中国行政管理,1998,23(28):65-72

[4]周志仁,吴国玉,曾志波,张晓明.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新模式[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25):56-60

公共管理模式篇2

关键词:辩证视角;艺术学院;公共管理

一、引言

本文将从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下,来探讨艺术学院公共管理的合理化模式。之所以给出“辩证视角”这一前缀,意在于克服当前在艺术学院管理中所存在的不适现象。由于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所以许多艺术学院的管理者在面对艺术学院的教师时,都感到管理上的不适感。笔者认为,这种感受的形成不能仅从优化管理手段上来下功夫,还需要从艺术学院教师的人格特点,以及组织生态环境下来寻找解决方案。从而,这就要求需要在辩证视角下来认识艺术学院公共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破解当前管理困境的重点在于认识“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不但根源于艺术教学本身的规律性使然,还归因于艺术专业训练所给教师带来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二、对辩证视角的内涵解构

结合上文所提出的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内涵解构:1.以通常的公共管理模式为主线。针对艺术学院的公共管理,仍然需要遵循目标管理,并在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的基础上来实施全院管理。从这一点出发,艺术学院公共管理仍需要以通常的管理模式为主线。2.以具体的公共管理技巧为推动。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艺术学院无论在教师的行为偏好,还是在整个的组织生态环境下,都与其它学院形成了显著的区分。而且,艺术学院所特有的小班课和导师制,更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公共管理模式。可见,这就需要以具体的管理技巧为推动。3.以一般与特殊的统一性为整体。辩证法的核心要义便是辩证统一,所以在对艺术学院开展公共管理时,也需要恰当实现管理的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这样才能在适应艺术学院内在要求的同时,又能服从所在高校的管理大局。

三、辩证视角下艺术学院公共管理的原则导向

具体而言,艺术学院公共管理的原则导向可归纳如下:1.制度化导向。在公共管理的一般原理中,十分强调制度化管理。但与西方高校所固有的制度化管理存在不同,这里的制度化还应与我国本土文化和艺术学院组织生态环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中形成严肃但活泼的局面。我国本土文化之一的人际交往文化,极大的影响到艺术学院制度化管理的绩效,所以这是考察管理者管理能力大小的关键之处。2.人文化导向。这里不提“人性化”也不提“人本化”,而是以“人文化”为原则导向而提出,意在于适应艺术学院教师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文化化含有人性化和人本化的内涵,但更加突出对艺术文化氛围的营造。只有在强调了对艺术文化氛围的营造,才能在群体意识影响个体意识的作用下,塑造起教师良好的教育心态和职业情趣。3.动态化导向。辩证法内含有矛盾运动的要义,即矛盾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对艺术学院实施公共管理时,还应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的产生,而权变的调整管理措施,进而以求管理模式的高效性。

四、原则导向下的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原则导向下,公共管理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1.抓住艺术学院公共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在辩证视角下来对艺术学院实施公共管理,首先就需要通过广泛调研来寻找导致越艺术学院运转的主要矛盾。笔者通过对所在艺术学院的调研发现,能否为青年教师创造更为良性的职业空间,以及是否为中青年教师提供更为便利的进修和交流机会,构成了影响使他们岗位忠诚度形成的主要矛盾。因此,在开展公共管理时便着力从本院制度设计上,破解了这些主要矛盾。2.问题导向下形成管理模式的辩证统一。为了防止特殊化不良趋势的形成,也为了确保服从高校整体管理大局的需要。在对艺术学院实施公共管理时,应以一般模式为主线,而在细节上突出“特殊”模式。结合笔者所在艺术学院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工作,在推动该项工作开展上需要落实主体责任,并在经费预算上引入激励机制(一般模式)。面对不少教师的社会兼职问题,则以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为依据,并引导他们夯实校内教学工作(特殊模式)。3.有步骤的来提升艺术学院的人文涵养。作为艺术学院的管理者,首先自身应具备相应的艺术专业背景,至少作为行政中层应具有良好的艺术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在非权力性影响力下来感染教师和引导教师。在全院应塑造鼓励艺术争鸣和艺术形式创新的氛围,进而使教师能够将职业发展和社会价值体现融入到教学科研中来。最终,形成无为而治的公共管理效果。

五、结语

本文认为,破解当前管理困境的重点在于认识“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不但根源于艺术教学本身的规律性使然,还归因于艺术专业训练所给教师带来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

参考文献:

[1]陈琴.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管理模式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4):150-151.

[2]闫爱华.文化产业视野下的美术史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6(9):118-120.

[3]刘珊,张胶.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品牌月刊,2015(6).

公共管理模式篇3

【关键词】公共管理个人主义竞争绩效透明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研究领域或学科,公共管理形成了等级主义、个人主义、平等主义等诸多公共管理范式,这些管理范式不只体现在过去不同的公共管理实践中,而且,在今天的公共管理中也在不断重现,通过比较三种典型管理模式,有助于我们厘清和认识现代公共管理的脉络,也为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提供借鉴。

一、三种典型公共管理方式综述

(一)等级主义

在公共管理发展的大部分历史中,等级主义的管理方式一直占统治地位。传统上认为等级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但中国关于等级主义的观念似乎要更早。等级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管理理念主要表现在:

1.它是集权、政治权威的行政方式;古代中国儒家学派就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西方官房学派也强调国家主导型的经济发展,强调政府的积极管理。它们相信一个强有力的集权领导不仅有利于政令统一,便于统筹全局;而且指挥方便,命令容易贯彻执行。

2.组织内部层级结构明晰;组织内部机构与成员均按权力大小依次排列,其职位设计也遵循等级制原则,低级职位要接受上一级职位的控制和监督。

3.注重正式的规章制度;照章办事,即严格依照法律或制度规定的职责、权限、程序和标准办事,它要求人们服从的不是作为个人的管理者,而是作为一种非人格化的秩序和规范。

同时,为了保证公共官员依法和恰当地履行职责,等级主义主张公共管理人员职业化、科学化。

然而这种在公共管理历史上延续最长的管理方式也受到各种抨击,等级主义组织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将政府组织划分为许多层级条块,跨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极其困难,体制、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僵化;(2)表面上高度集权,实际上各地区、各部门往往自行其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腐败的蔓延必将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二)个人主义

公共管理信条中另一条庞大的支流是个人主义。在考虑公共管理的问题时,个人主义的倾向最早可以追溯到斯宾诺莎和孟德斯鸠,这种方法也出现在现代经济学家之父亚当·斯密的作品中。个人主义思想在如今成为当代公共管理信条中主流时尚,这不仅因为它与现时代的经济背景和政府价值取向相匹配,而且也是个人主义本身的魅力之所在。

1.个人主义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譬如,倾向于政府中的小部门,而不是大部门,认为政府中的大型机构容易产生低效问题,其原因是远离受益者的群体,会使高层官员获得更大空间来扭曲组织行为。以及个人主义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做出富有成效的反应。

2.个人主义的核心是奖励和激励结构;在个人主义看来,物质性激励结构是公共管理设计的中心环节。根据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假设,提供公共服务的人一般都被认为是关注自我利益和机会主义的,经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个人的自利可以实现社会的利益。政府组织只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制度和激励结构,可以改善组织中个人的绩效,以实现官僚努力程度最大化。

同时个人注意还强调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及强调公共管理需要遵循透明、公开的原则。

个人主义的公共管理在西方各国日趋流行的同时,也遭受到许多批评和指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强调通过公共服务私人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盲目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但两者在根本目标上并不相同。(2)个人主义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公共服务的供给,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完全等同于供方与顾客的市场关系,实际上是把前者简单化。(3)强调对产出或绩效目标进行精确的界定、测量和评估,但政府的许多服务项目,其产出、成本以及绩效都是难以量化的,因而也就难以准确测量和评估。

以及个人注意强调公营部门私有化、目标管理、绩效管理也遭到各种批评指责,但尽管如此,在西方公共行政领域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三)平等主义

平等主义既反对市场又反对官僚制,是以“团体主义”为合作行为的起点或核心组织原则,采取的形式是激进式分权的自治单位。毋庸置疑,平等主义所提倡的团体自我管理、相互控制和面对面责任的最大化等要素对于现代的公共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倾向于建立一种领导权,通过限制任期、轮流任职、对高层人员实行选举和撤职制度、使官员承担组织工作的方式受到控制以避免权力滥用;(2)在一个成员高参与和团体弱管理的结构中,通过参与式民主、激进分权和非正式团体的批评及其对个体的影响,来控制大型的失误和破坏性的权力游戏,从而达到集体的规范。

毫无疑问,平等主义作为公共管理的方法仍然有局限:首先,逃避责任是平等主义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弊病,团体成员都会争相躲避最不受欢迎的任务,其结果是重要的任务无法完成,同时也无法监督和保证工作的质量。其次,平等主义决策无休止的面对面商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容易导致议而不决,这种耗时、低效又不计成本的做法受到较多抨击。

二、公共管理方式之借鉴

我国政府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管理公共事务,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认为,以个人主义为主导范式的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

2.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我国行政改革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

3.新公共管理从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我国也应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4.新公共管理重视政治对行政、对公务员的影响。这一点给我们的启发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政府在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某些有价值的见解和做法的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本国的国情。对于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只能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而不能全盘照搬。

参考文献:

[1]D·奥斯本、t·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市政协编译组和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公共管理模式篇4

[关键词]公共管理;契约管理;高校管理

新公共管理运动最初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英国由胡德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对二十世纪以来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该理论着重强调了公民为本、结果导向、民户参与、分权协作等理念和指导原则。在高等教育改革转型时期,改进高校管理模式,积极落实高校自主办学等策略对当前高校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多样化管理模式中,可以选取契约管理、董事会管理、政府购买管理、中介管理等模式进一步深化我国政校分开的高校管理改革,其中契约管理模式是当前最受公众青睐的管理模式之一。

一、基于高校契约管理模式的探究

(一)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契约管理

契约在法律上通常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但是随着法律不断完善,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的差别也逐渐明显。一般来说,民事合同是指处于平等主体之间设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相同,并自愿遵从诚实守信的原则履行义务和权利。而行政合同是指行政机关以行政职能为目标,与公民和法人代表共同协商的权利义务协议。由此可见,为了进一步深化政府对高校管理改革的整体规划、推动高校自主办学权的实现,高校契约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契约与责任关系是建立在《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并由政府实施宏观指导和经济支撑,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也就是说,在契约性质上,政府与高校的契约关系属于行政契约关系,包含着行政的公务性和契约的履行性。政府与高校之间制定契约的程序:首先,高校初步制定自身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目标、项目建设等,政府根据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性质对其办学章程及发展规划进行指标要求;其次,高校与政府双方项目确认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并经双方确认后签署;最后,政府对高校的发展规划提供政策、财政支持,高校在契约框架下可以实行自主办学。总之,从政校关系、评估认证、拨款扶持等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政府与高校之间实施契约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契约管理模式对双方的互助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心理契约”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契约管理模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心理契约最初源自社会心理学,用来描述社会组织中雇佣双方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互助关系,该契约管理形式代表了一种非正式的隐性契约关系。高校管理中的心理契约在最初形式的时候,受到传统习惯和观念的引导,公众通常将高校视为强势群体,而将学生视为弱势群体,建立在不对等条件下的契约模式是不符合心理契约的构建标准的。但是如果心理契约受到违反,将极大挫伤契约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积极性,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首先,近年来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在无形中也逐渐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互联网也为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手段,也是传统制度契约管理模式所无法满足的。其次,当前的高校学生中90后占多数,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思维独特、主体意识强等特点,他们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但是多数学生的成长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差异性和功利性较强,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困难。而心理契约管理模式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二、“心理契约”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新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从以往的制度管理逐渐过渡到了文化管理模式,在高校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服务主体,创建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文化主导理念是心理契约管理模式的改革重点。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有助于校园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高校应在满足学校与职工之间的良好心理预期下建设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宽松的学习氛围。这就需要学校充分考虑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确定合理规范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标准,注重给予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充分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价值观念的吻合,提高学生对学校相关管理条例的认同度,为深入巩固学生与高校管理工作之间的心理契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高校在制定和实施相关规章条例的同时,应充分收集学生的意见,并尊重学生对高校管理建设的相关建议,可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确保契约平等原则的关键环节。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消除其心理顾虑,高校必须在管理层面建立全方位的沟通体系,以便学生和教职工能够及时向学校反映其思想动态,良好的沟通机制也有利于学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尽可能减少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心理契约的基点需要契约双方互相了解,并随时保持互动联系,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缓解不利因素对现有心理契约产生的消极影响,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越明确,它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就越强大,很难被外界环境引起的干扰因素所破环。

(三)契约双方对心理契约的有效维护

心理契约的双方必须积极并认真履行彼此的职责和义务,并在明确各自的心理期望和心理需求以后,以实际的行动对心理契约进行有效维护。制度契约是实施心理契约的基础,心理契约是完善制度契约的关键,如果契约主体中的任何一方出现了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的行为,那将无法继续延续心理契约模式的长久发展,心理契约管理模式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也就无从谈起。首先,学生和高校双方必须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并彼此对照双方的心理期望。学生的契约职责就是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道德意志;高校的契约职责就是为学生创建优美的学习环境,为高校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确保教学设施的完善和充分的后勤保障。其次,契约双方需要对各自的职责履行情况以及履行满意度进行适当评价,特别是作为契约的主要调控者,高校应时常检查自身的管理工作,以学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客观判断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是否符合学生的价值期望和现实能力。只有确保心理契约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构建质量,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以心理契约补充完善制度契约

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对高校现有的制度契约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完善的同时,应坚持自由、平等、诚信、救济等原则,在心理契约的精神指导下,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契约形式也逐渐规范化,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高校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需要。学生作为高等院校中最为重要的智力资源,在传统制度契约管理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忽视的位置,学生常被看成主要的管理对象,心理契约式的高校管理模式需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一方面,学校应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在学生管理中投入一定的人文关怀,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校中充分发展才能。另一方面,学校应深入观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增强学生、教师、学校之间的信任程度。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学校应体现其人文关怀的本质特征,给予学生较多的实际帮助,增强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心理契约性。

参考文献:

[1]王文建.谈契约式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13,(17).

[2]周湘林.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的高校管理模式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3).

[3]解军强,杨飞.论心理契约双向视角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29).

公共管理模式篇5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公共管理模式的选择应在时各种公共管理模式,尤其是千预模式和市场模式进行理性评价和对现行行政体制进行客观认识的基拙上,采用“引导政府模式”,从而加快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进程。

公共管理模式指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或可供选择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方式或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方式。政府对公共管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政府公共管理功能的定位以及政府对公共管理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法。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公共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对我国在社会变迁的行政环境下选择合适的公共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管理主要模式评析

二战以后,诸多西方国家政府纷纷效仿美国,积极干预经济,形成了公共管理的干预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了公共管理的市场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得到强化,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得到调整,政府不再垄断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而是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分权,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使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大大提高。除公共管理的干预模式、市场模式外,西方学者还对当代公共管理模式进行了多样设计,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企业化政府模式设计、参与政府模式设计、灵活政府模式设计和放松规制政府模式设计等。这些设计集中反映出当代市场经济的复杂与活跃,以及处于此种经济环境下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系统联系与相互作用。

鉴于公共管理干预模式和市场模式具有典型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这两种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公共管理的千预模式

公共管理的干预模式又称官僚模式、科层模式,是一种政府依靠庞大的官僚组织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于预并垄断公共管理过程的管理方式。在这种公共管理模式下,市场对公共管理的参与是间接而非直接的。公共管理的干预模式在其三十余年的发展中,由于政府行政环境的大幅度变化而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严格的层级节制关系,导致整个政府组织的刻板僵化与动作迟缓,使政府难以灵活主动地应付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和竞争活跃的市场经济,从而大大影响了政府基本功能的发挥;由于机械的专业部门分工,导致政府机构林立,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人员的终身从业制度,导致了行政人员循规蹈矩、惟上是从,缺乏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针对公共管理干预模式存在的弊端,从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国家进行了“重塑政府”式行政改革。经过十余年的改革,至20世纪90年代,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基本上实现了从公共管理干预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变。

(二)公共管理的市场模式

公共管理的市场模式是一种政府与市场分权、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公共管理过程的公共管理模式。在这种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不再垄断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市场对公共管理的参与是直接而非间接的。在实践中,市场模式的具体做法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公共服务付费制、竞争与合同制、行政分权、放松规制等。

二、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合理选择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公共管理有了足够的空间,我国选择公共管理模式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这种选择必须建立在对公共管理各种模式(尤其是干预模式和市场模式)进行理性评价和对现行行政体制进行客观认识的基础之上。

(一)劝公共管理干预模式和市场模式的理性评价

对于社会公共管理而言,干预模式和市场模式都是有价值的、不可缺少的。在干预模式受到广泛批判、市场模式受到普遍推崇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尤其有必要认识干预模式的合理因素和市场模式面临的一些困境,以实现对公共管理模式的理性选择。

首先,干预模式下的政府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有合理因素。从政府组织结构看,任何国家的政府组织都是按层级化设计的,这种设计规定了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向、行政领导的指挥线路、行政信息的传递渠道和行政人员的职责权限,是政府有效行政的组织保障。市场模式所倡导的“压平层级”是对行政层级的减少而非取消,因而不会从根本上动摇官僚制行政组织结构。

从政府管理方式看,官僚制政府以权力为轴心,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方式,对全社会实施强制性管理,这是迄今为止最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市场模式倡导的“绩效管理”方式,本质上依然是行政控制,只不过是将控制的侧重点从过程转到了结果。至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分权与官僚制也不冲突,从某种程度上看它还是对官僚制的一种强化。因为,伴随着行政权力向基层政府的倾斜,整个官僚行政组织结构会变得更加稳固。

其次,市场模式的基本趋向,诸如企业化政府、参与政府、灵活政府等,都面临着一些巫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与企业活动相区别,政府侧重选择公共利益、长久利益而非经济效益、暂时利益,即使这种选择有悖于经济效益、暂时利益。在这种选择面前,市场导向、成本核算、绩效评估等一些企业运行方式很可能会失去效用。同时运用市场模式建立企业化政府,还很可能把市场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带入政府,形成新的官场积弊。对此英国学者温森特·莱特在《欧洲公共行政现代化:英国的个案分析》一文中评论道:“传统上为整个统治体制提供可靠性、可预测性、凝聚力和持续性的公共行政,会沦为仅仅反映市场固有的紧张关系的一面镜子。”

由上述评价可知,各种公共管理模式,尤其是干预模式和市场模式各有利弊,因此,公共管理模式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模式的融合与综合运用问题。

(二)对现行行政体制的客观认识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制的行政体制尚未完全培育起来市场体制以及适应市场体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以理想官僚制为主,兼有封建官僚制遗存、理想官僚制不足和新型行政体制正在建构的特征。自秦至清,中国一直受着封建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是对封建官僚制的否定,但是,封建官僚制精神不会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而消失,相反它会对现行行政体制产生深刻的影响,如理性精神的缺失、家长制作风、特权现象、、任人唯亲、法治观念和现代契约观念淡漠等。我国政府组织仍处于理想官僚制不足阶段,存在专业化人才和专业化分.工普遍缺乏、行政人员对行政规则普遍轻视、行败依然存在以及根治不力等问题。从行政体制建构上看,我国正处于新型行政体制建构的过程当中,有些地区建构的速度很快。例如,深圳市已初步建成了“/又大体系”,即:科学化、民主化的行政决策体系,小政府、大社会的大系统管理体系,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层次分明、责权明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国家公务员科学管理体系,适应科学决策的信息咨询体系,反腐倡廉的行政监督体系以及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gwyoo

基于以上认识,我国公共管理模式宜选择“引导政府模式”。原因是,公共管理模式的选择必须充分注意各种体制间尤其是新旧体制间的断层和摩擦,以避免因体制间的断层和摩擦而导致的社会失衡、失控。“引导政府模式”是一种介于干预模式和市场模式之间的、有效地平稳衔接新旧行政体制的公共管理模式。其基本含义有三:第一,在政府组织内清除封建官僚制遗存,弥补现代官僚制不足。第二,对政府职能结构进行根本性调整,将公共管理职能作为政府的首要职能。第三,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作用,特别是政府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对公共管理的宏观调控作用,但在公共管理的具体事务和公共服务的具体提供方面,则以市场运行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外组织的作用,逐渐实现公共管理社会化。

公共管理模式篇6

协同治理是一种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公民团体等多种要素协同参与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模式。关于协同治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门新兴交叉理论,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系统协同论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治理理论。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临界点不断缩减,公共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呈现复杂化和碎片化趋势,传统公共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民众需求。协同治理所具有的多元、合作、协调、共享等特点,已成为西方学界和公共管理部门颇为重视的公共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公共部门、社会组织以及普通民众对档案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档案管理在我国仍处于政府部门主导的传统管理模式。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对传统档案公共管理的弊端进行反思,其中不乏对于西方现代公共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由于社会环境和体制的差异,我国档案学界在研究过程中较少关注西方公共管理的热点协同治理。为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协同治理为视角,分析我国档案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档案管理的经验与启示,提出进一步改进我国档案公共管理的对策,以期对我国档案服务优化和发展有所裨益。

二、协同治理视角下档案公共管理模式的优势

在协同治理背景下,西方国家形成了较为成熟、高效的档案公共管理模式,较好满足了社会对于档案的多样化需求,有效推动了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多元主体的协同优势

传统档案公共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政府、市场还是社会主导的单一化的管理模式都具有较大局限性,西方国家尝试通过协同治理来推动档案工作发展,坚持政府间接管理、社会组织发挥中介和补充职能、合理引导民众需求的方式来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譬如,英国档案管理长期以来坚持多元协同参与,包括国家档案馆(政府部门)、印度事务部图书档案馆(非政府性公共机构)、大学、教会、企业及私人档案馆(社会组织)等多类档案主体,通过多方合作不仅实现了对各类档案资源的共享,还较好地满足了不同主体对档案的多样化需求。[1]再如,美国国家档案馆在2017年研发铭记一战(Rememberingwwi)移动应用程序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吸引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一战档案资源的收集,包括吸纳软件开发人员、社交媒体交互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参考采纳历史教师、数字人文爱好者、博物馆专家的档案需求等,进一步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2]可见,西方国家通过引入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档案公共管理过程,适度缩小了政府档案管理、控制职能,提高了社会组织及民众的档案参与度。

(二)资源共享的合作优势

档案管理目标在于实现档案工作社会化,西方国家通过协同治理来增强政府档案部门、社会档案管理组织、私人档案馆以及普通民众间的互动,档案管理主体共享资源、相互配合,使档案信息的质量大幅提升,档案公开的范围不断扩大,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档案保存备查的状态,提升了档案及档案管理工作的活力。譬如,加拿大建立国家档案馆与学校、科研机构、教会档案馆的联合管理机制,通过政府档案机构、半政府档案机构、非政府档案机构间的多元互动、有效协调,逐年加大对官方和非官方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力度,档案资料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大满足了档案用户的查阅需要。[3]丹麦国家档案馆通过外包形式,不断提升档案收集与管理专业化水平,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服务,给档案用户带来较舒适、便利的感官体验。[4]

(三)分工合作的专业优势

协同的根本要义在于分工与合作,西方国家十分重视为公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突出表现在档案公共管理系统内部和档案公共服务的供给层面。譬如,英国通过加强档案专业分工,有效打破了不同部门间的界限,作为政府部门的国家档案馆主要为国家和地区发展、政府建设提供服务,档案公共管理多具有综合性和指导性,不具有小众化特征;非政府组织的档案馆一般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主要为资金供给方提供专门性的档案管理服务。这两种档案管理部门在业务上有所互补,在档案提供方面协同发展,提升了普通民众和社会团体的档案利用效率,实现了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与无缝链接,推动档案公共服务协同化发展。[5]再如,瑞典档案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的专业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专业活动吸引民众参与档案工作,以档案共享日、历史纪念仪式、珍贵馆藏开放日等形式,引导社会民众广泛参与档案服务和管理,起到活化档案、提高档案馆知名度、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作用,成为连接档案公共管理部门与社会大众的桥梁纽带。[6]

三、我国传统档案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值得业界关注与反思。

(一)档案管理主体的单一化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民众对档案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由政府、社会组织、民众协同完成档案公共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我国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仍具有较强的垄断性,档案部门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档案工作,由于管理主体的单一化,我国档案资源处于相对垄断的公共管理体制之下,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档案工作受到官本位和神秘主义观念的影响,自我封闭成为常态,档案工作重心在于资源收集与保管,对外利用也仅限于体制内部,这使得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公民团体等各类社会资源无法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知识和技能优势,档案公共管理部门出现职能集中、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的现象,档案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档案管理模式的碎片化

受传统管理体制影响,我国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碎片化问题,不能满足政府以及社会民众的需求。一方面,我国档案管理的职责分界呈现碎片化状态,这与我国传统的条块式档案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承担档案管理的公共部门包括各级综合性档案馆、各部门业务档案馆、党史部门、地方史志部门、各类博物馆等,虽然各类档案部门均是政府管理机构,但相互间关系较松散和独立,各类档案管理部门职责既有重叠又有空缺,档案管理存在条块分割不清的功能性问题,这导致各类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服务上存在制约与冲突,部门主义、各自为政现象经常性出现,严重阻碍了档案公共管理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档案资源存在碎片化问题。我国档案资源分散于各类档案管理部门之中,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和不连贯性,基于档案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体制以及利用平台尚未建立,档案资源协同利用效率较低,间接阻碍了档案资源的共享交流,不能真正地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和价值。

(三)档案公共服务的片面化

当前,社会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档案文化需求和相对落后的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档案工作的主要矛盾之一。一方面,档案公共服务理念相对滞后。长期以来,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秉持政府本位的思维观念,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思想尚无法贯穿档案服务始终,档案部门更关注于收集与保管,而非开发与利用,尤其在数字化信息时代,传统档案的被动服务理念更难以为继,这使得档案公共管理相对封闭与保守,严重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效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档案公共服务效果不佳。传统档案管理部门在发展过程中,受自身职能垄断性的影响,档案服务出现排他性特征,非政府组织、市场主体、公民团体等社会资源很难参与档案公共管理全过程,这使得档案服务的平等性、透明性、责任性以及有效性都难以保证,档案的资政效能难以发挥,档案的利民成果亦难以分享。

三、协同治理视角下完善我国档案公共管理的对策

档案公共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死档案变成活资料,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协同治理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符合当前我国档案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

(一)拓展多元主体,增强档案协同能力

善治既是协同治理的价值追求,亦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想目标。在协同治理背景下,档案公共管理需要引入更多的治理主体,通过多元协作来推动档案管理系统趋于有序化,逐渐改变过去政府的单一治理模式,将社会民众、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引进来,作为治理主体协同参与档案公共管理。一方面,基于民众档案需求,深化档案公共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私人档案机构间的协调合作。档案公共管理部门要以民众现实需求为指引,不断丰富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变单一档案公共管理主体为多元档案管理主体,多渠道收集档案资料,不断优化我国档案馆馆藏结构,使国家档案馆、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私人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在协调合作中优势互补,全方位提升我国档案的储备能力。另一方面,基于档案业务流程,深化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进一步明确政府内部各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上的职责,突出部级档案馆的综合性和指导性,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过去档案管理上的各自为政,不断实现档案规模化管理。

(二)积极回应诉求,提升档案服务能力

档案不仅是历史信息载体,更是进行各类问题比较分析的依据。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我国档案公共管理需要进一步回应经济建设、民生建设、文化繁荣等多方面诉求,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首先,档案公共管理要回应经济发展的诉求,要收集好、保存好、管理好各类经济建设档案资料,主动跟进、服务各类经济项目建设,譬如在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档案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建设紧密融合。其次,档案公共管理要回应民生建设诉求,提高档案资料的开放程度,使档案成为群众了解国家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纽带,不断加强与群众相关的婚姻、招工、征地、拆迁等档案的管理和开放,方便群众查档,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再次,档案公共管理要回应文化繁荣诉求,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底蕴,突出档案文化休闲功能,利用老唱片、老电影构筑内容丰富的文化空间,使档案馆成为重要的文化休闲场所。

(三)推进技术革新,加强档案共享能力

协同治理的本质在于通过协调合作,消除隔阂和冲突,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档案公共管理要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利用先进的技术优化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一是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数字档案馆,在对现有档案全面整合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信息档案数字化,利用现代化的扫描成像、信息录入等技术,对纸质、胶片、录音、录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不断丰富电子档案的馆藏,方便使用者查阅。二是加强档案工作网络化。档案工作网络化有助于提升档案业务指导的社会化程度,提高非公组织与公众个人档案业务能力、丰富社会档案资源体系和社会档案利用能力,为档案实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7]三是提升档案政务协同化。推动档案业务流程横向化整合,通过现代技术,对不同领域、内容的档案数据库进行整合,方便档案的查阅;推动档案业务流程纵向化整合,借助互联网,实现国家、省、市等公共档案馆的联合,为公众提供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档案服务。

参考文献:

[1][5]李财富.西方发达国家档案服务的实践及启示[J].档案学通讯.2016(2):61-64.

[2]Rememberingwwiipadandandroidapp[eB/oL].2017-10-18.

[3]马学强、王伟.加拿大公共档案馆社会文化功能分析[J].中国档案.2006(6):58-60.

公共管理模式篇7

abstract:inthispaperthenewpublicmanagementtheorybasis,accordingtoChina'scurrentnational,exploresthecharacteristicsofChinesepublicadministrativemode.

Keywords:administrativesystem;publicmanagement;managementmode

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为一种正在成长着的公共管理新理论范式以及实践模式,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改革的必然产物。新公共管理倡导以顾客、结果和竞争为导向的行政理念,对传统的公共行政体制和方式进行了深刻地扬弃。新公共管理有其新颖、合理之处,它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研究的新成就。如何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模式,值得探讨。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英国、美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并逐步扩展到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在当代,新公共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其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让管理者进行管理;衡量业绩;产出控制;顾客至上;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引入竞争机制;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的关系。这八个要点既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又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公共性”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决定了新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新公共管理模式力图将政府市场化,冒着让社会步入危险的风险让市场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也产生了如何与公共职能有机结合的问题。一味注重实效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由于过分强调对“绩效”、“效率”的追求,反而易导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构想

(一)加强政府的治理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经济转轨时期,各级政府普遍面临一方面政府要放权于企业、放权于市场、放权于社会,另一方面政府还要承担起培育市场主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任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社会自主化管理,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都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现阶段我们仍然存在政府直接参与市场活动、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不够规范,对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仍然很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的问题。有鉴于此,当前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加强和统一宏观调控部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和金融监管体制,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的改革上。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重新构建政府新的职能体系,明晰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责任关系。使政府得以充分发挥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领导和治理作用。

(二)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管理的成本意识淡薄,庞大的财政支出不仅影响了政府形象,也妨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十六大提出了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新思路。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通过现代管理手段,转变传统行政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要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属于中央职能范围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属于地方政府职能范围的事务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处理好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必须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应当由宪法加以规定。

(四)大力推进以事业单位为代表的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今后机构改革的重点。我国政府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培育公共服务体系,遵循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在未来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中,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一)建立新公共管理理念。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带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飞速变化,带来社会各个群体行为和要求的变化,也要求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方式必须发生变化。公共管理所涉及的转变观念实质上是转变对政府作用的定位认识。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应对社会要求、顺应市场化浪潮的时代产物。新公共管理重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强调政府组织与其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主张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关注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提倡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要求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公共管理内涵的本质是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社会性的升华或抽象。公共管理的主体、价值观、手段、对象和目标都体现了公共性,从而与私营部门的管理区别开了。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向社会中心转变,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管理原则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转变,等等,也都体现了公共性对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准确定位服务对象。

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选择等理论为基础,认为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主张建立一个“企业式政府”。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人员”,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众则是因向政府纳税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公民对政府的制约主要通过行使政治权利来实现,顾客对企业的控制主要通过购买其商品和服务来实现。企业家式的政府应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并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此,政府应该以服务对象为顾客,以顾客为上帝,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将市场模式引入公共领域后,试图运用顾客驱使制度原理,迫使政府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我国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财力应当集中到满足公共需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上。“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了这个要求,首次划定了政府公共服务领域范围,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将更多的财力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公共管理模式篇8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自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在政府改革和运作中引入公共管理以来,新公共管理的潮流踏浪而起,一大批公共管理人才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以后,公共管理学科在实践中不断遭遇新的挑战,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对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摸索。但现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多缺陷,已经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前进步伐,要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就需要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方式陈旧。我国目前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亲临课堂传授书本理论的方式来教育和培养学生。而且,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硬性化的理论灌输、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一锅煮的课业传授,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不利于学生战略眼光和时代意识的培养,由于传统陈旧教学方式的缺陷,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因此,不能发掘和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优秀公共管理人才。陈旧的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互动和战略式的培养思路,导致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把思想和眼光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最后培养出来的往往是熟读圣贤的“书呆子”。

第二,教学内容不科学。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20世纪末广受关注,国外一大批相关著作相继推出,一些著作也被作为教材应用到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当中。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政府和公共部门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就需要公共管理教学内容应运而动,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适应时展大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课程设置缺乏全面性和创新性,过分青睐于西方的管理理论,对于我国国内现状分析的课程以及国际最前沿的学术讲座安插太少。

第三,创新环境缺乏。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看,高校毕业生在逐年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所能带来的岗位与高校人才的就业需求比例严重失调,无形中让学生处于一种缺氧的学习环境当中,功利色彩加重,同时也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学校的角度看,目前很多高校都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古板僵硬的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作为现代高素质管理人才应当具备的创新思维培养,无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现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于对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是对学生拔苗助长似的教育,而不是首先通过对整个教育环境进行优化,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高超技能的练就做好铺垫。创新环境的缺失不仅会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不利于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

第四,偏重理论,缺乏实践.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和一定的语言表达及思考判断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努力学习和掌握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要经常参与社会实践、实习调研等各类实践活动。但是,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偏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教育,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流于形式的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也是时间短、质量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不到实质作用,一味地苦啃书本,造成公共管理类的人才理论学习宽泛而不精湛,就业面又单一,就业压力在所难免。偏重理论、缺乏实践的问题已然成为阻碍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瓶颈。

二、公共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改革不断深化,公共管理者作为社会生活的特殊角色,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公共组织的成败。公共管理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担负其应负的责任,才能成为合格的公共管理者。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应该具有专业性、综合性、灵活性等素质特点。

第一,专业性。专业性,顾名思义是指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所特有的东西。公共管理人才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应该练就专业技能,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校的专业课程上做到全面掌握和充分理解,也要不断培养自己未来在管理活动上的全局掌控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果断决策能力等各项专业必备素质。专业知识是作为一名合格公共管理者的知识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他们从事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应有的专业知识,才不至于在工作中出现外行管理、有心无力的窘况。专业技能是公共管理者处理事务的本领,也是公共管理者能否做好工作的关键,只有把自身的专业技能修炼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因此,必须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具备专业性的素质。

第二,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是指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要涉猎到相关学科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另外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公共管理类学生不仅要具备牢固的专业背景,还要扩展知识领域,多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自身的知识构成,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宏观把握能力,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充分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才能对工作游刃有余。另外,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素质,不仅要知识素质过硬,还要培养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等。

第三,灵活性。所谓灵活性,是指公共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和灵动活泛的管理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这都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而且,社会发展和组织改革中带来的新问题也在不断考验着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因此,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公共管理人才具备面对新问题的应对能力。灵活性的素质要求公共管理人才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破旧创新,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用战略性的眼光看问题,多动脑子、灵活掌握,灵活性是公共管理人才必备的素质。

三、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学术、学科、学生三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在学术研究上,要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作出解答,把握社会热点,深剖公共管理内涵,进行学术研究创新;其次,在学科建设上,要完善师资队伍、健全学科体系、创新学科内容;再次,在学生培养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国外先进模式,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

(一)学术研究创新

学术研究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认真对待,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出现“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严重阻碍了学术研究工作的发展。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生命之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论点,并且在寻找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基础上做到深究社会问题,提出新的学术观点,不能一味地沿袭前人观点,别人的观点只能借鉴,绝对不能抄袭。

学术研究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揭示,是学科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术研究的手段、技术也在更新换代、力求创新,要充分利用科学发展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对前人的学术观点不断地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观点、新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才能保证社会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科研进程的不断加快,才能保证优秀科研人员的脱颖而出。

学术研究的不断创新是培养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学作为近几十年新发展起来的学科,在很多领域还不太成熟,在对本学科的学术研究上还存在着很多空白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的学术研究创新才能带动整个学科的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在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上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二)学科建设创新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因此,要强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建设一支符合公共管理发展需求的、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出口”,多派遣教师到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挂职锻炼或兼职,多积累实际经验,学习和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或者直接参与国家重大政策的分析和咨询;另一方面“进口”,大量聘请公共部门或政府机关中有丰富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人到学校任教或担任顾问,优化教师队伍。

其次,课程体系改革。健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就要做到优化课程设置,从公共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出发,进行课程整合和结构优化,创新教学安排,将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综合等内容全面体现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建设中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各项新政策的不断推出,要及时更新和优化课程安排,目前我国大多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安排还是以管理类的课程为主,而很多国外高校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已经引入了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课程,这就有利于拓展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也有利于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

再次,教学内容创新。传统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偏重于培养学生成为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因此,在教学中政治味太重,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是偏重于对学生行政素质的培养。完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方向,选择和编写科学的公共管理教材,要大量增加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国外的经典理论以及反映社会前沿问题观点。因此,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把中国的管理思想和国外的管理理论相结合,还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结合以及现代管理理论和传统管理思想的相互渗透。

(三)学生培养创新

“校府合作”是近年来我国新兴起的一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东北大学通过多年的摸索,率先实践了“校府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是偏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校府合作”体现的就是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举措,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贯彻,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把学校所学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来,还可以在政府部门的工作中积累为人处事的经验。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就是要保证学生在掌握丰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机会、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

现在有些高校为着力打造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实施从本科到博士连读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连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备系统完善的理论知识储备,还会在完整的学习模式下造就自己完善的素质和高超的能力。另外,也可以重点培养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专题人才,为专业部门培养专业人才,这样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科研人员。

学生培养创新是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培养上,要做到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培养出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云阔.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3).

2、韩富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05(12).

3、葛秋萍,李淑芳.公共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和谐发展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8(12).

4、娄成武,魏淑艳,曹丁.校府合作: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9(9).

公共管理模式篇9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数据;创新模式

公共管理的范围较大,既能介入到社会,又能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公共管理者的眼界应该扩大,紧跟时代变化,顺应时展,利用新型的信息手段开展公共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大数据的应用更能推动公共管理的创新工作,利用信息手段将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整合与改变,从而促进公共管理的健康成长。

1大数据时代的简述

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下,出现大量的数据最终汇集形成数据流,通过信息网络被传播,成为人类学习的新知识。信息化背景下,信息的传递不再需要传统的制作,也不需要更高的成本,传播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以此构成大数据。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为现代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由于知识量较大,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将知识分析理解掌握,只有利用信息化的方式,按照信息化的方式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认知模式,才能将信息知识应用在社会管理中。大数据时代的特征较为突出,即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运用。将大数据与公共管理工作相结合,才能保证信息稳定的传播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2公共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现状

公共管理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维护社会正常的发展状态,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数据的出现,数字成为信息的新载体,促使我国进入科技时代。正是因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与高速发展,传统的公共管理方式已经无法跟随时代的发展,因此公共管理面临时代带来的挑战,只有抓住创新发展机会,才能最终提高公共管理工作效率。对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首先,缺少大数据统筹意识。公共部门管理者已经形成精细化管理意识,但无法熟练使用大数据信息,从而导致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效率较低,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少统筹管理意识。一部分公共部门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优势充分利用,无法将管理中的信息进行统筹与整合,从而导致公共管理水平跟不上时展。其次,信息安全问题。虽然政务内网或其他内部网络形式都能够对信息安全进行管理,但传统的信息媒介传递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公共管理人员在操作时缺少安全防范意识,使用移动硬盘或者各种存储器会导致电子病毒进入到内网中,影响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数据缺少,直接影响公共管理信息传递效率。最后,公共管理存在不公平现象。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管理部门已经具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但不同的管理部门的数据分析能力存在差异,使用同样的数据信息技术,由于自身的能力差异,从而导致最终得到的结果不同。因此导致信息分配不平衡,导致公共管理缺少公平性。

3大数据时代推动公共管理创新模式形成的策略

(1)运用精细化大数据思维。公共管理创新模式的形成,需要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经济化思维,才能对信息管理进行精确化分析。在数据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数量较多,若无法将精准化的处理原则准确应用,会为公共决策提供错误的信息支持,从而造成公共管理水平降低。公共决策的准确性能确保现代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通过利用大数据思维,将多种新数据资源进行精准运用,才能将准确的数据信息提供给公共决策者。由此才能实现公共管理工作的创新,基于大数据精准化思维应用公共管理创新模式,进一步强化日常数据信息管理,确保数据信息传递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2)利用大数据安全特征保障信息安全。公共管理在利用大数据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大数据安全的特征,提高公共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将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相结合,主要针对公共管理中个人隐私信息进行安全管理,确保信息不被他人挪用。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增强安全信息管理意识,才能确保数据信息不被泄露。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信息的安全,才是推动公共管理部门进步的重要基础。只有注重公共管理信息的安全,才能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开展管理工作,提高公共管理效率,进一步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保证社会稳定。

(3)基于大数据强化人才管理。公共管理部门要想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优势,需要部门具有综合性的人才,才能利用新型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由于互联网的互通性,数据传递的快速性,信息管理工作时刻面临多种问题。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以及较强的应变能力,才能在危机出现之时制定正确的处理方案,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公共管理也应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制定更高的人才选择标准,才能为公共管理部门提供更为优质的数据人才,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数据分析体系。

(4)利用大数据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消除公共管理存在的不公平性,需要改变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对于不涉及秘密的信息,公共管理各部门有权对信息进行查阅。为进一步保证信息查阅的安全性,制定相关的查阅流程。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公共管理内部稳定,从根本上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公共管理模式篇10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下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化管理需求,一些大学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为回应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开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巨大需要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作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次年秋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率先试点招生,随后开设此专业的学校迅速增加,到2006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多达303所。与开办高校多、招生规模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高校培养目标不清晰、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业出口不畅通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该专业的社会声誉直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解决的根本思路是对人才培养模式逻辑起点的正确认识和逻辑体系的完整构建。本文试图以多元化结构与平衡的视角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层次有用人才,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相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高等教育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本科阶段教育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中间阶段的教育而非终极教育,研究生教育将日益扩大并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当代高等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内在地要求本科阶段教育更多的体现为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相应地,本科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多地体现为素质取向而非职业取向,传授与训练多种知识、技术与能力将成为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将成为本科阶段成功教育的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将被不断采用并成为一种本科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

2.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势的外在要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处于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之中。一方面,许多问题(无论是技术的还是管理的)的复杂性程度在不断提高,有效开展工作、解决问题需要相关工作者了解、熟悉、掌握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单一知识结构的人员将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重心转换的频率不断加快,复合型人才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而明显地比单一型人才更具优势,这同样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提出了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科交叉、各学科知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学科和专业发展,这已是不争事实,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作为一种制度保证,有利于学科交叉而形成学科互补,有利于专业基础的夯实而形成专业特色,从而成为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像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兴专业,没有诸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撑,不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营养”,就无法想象它能够茁壮成长,更无法想象它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和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构建设想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内涵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招生、培养、就业的全过程,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的一体化联动,从而形成自组织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以系统的观点,强调从招生到就业各环节的平滑过渡、紧密衔接和闭环反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等环节。

1.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特别是毕业生的不断输出,各高等院校都已注意到培养目标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不高,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很低等。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重新审视,这也说明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很好地切合实际以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就是在目前专业不成熟、第三部门发展不成熟、就业岗位接纳度不大的特定历史时期,根据各校各地实际,基于分类培养的思路,而对人才培养设定多个目标、多条路径,从而形成培养目标体系。比如把一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往企事业(含公益性企业)方向培养(就业主导型目标),把一部分有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往公务员方向培养(准公务员型目标),把一部分刻苦钻研、品学兼优的学生往研究生方向培养(知识发展型目标),通过诸如此类的分类培养,能够使培养目标更切合实际需求,目标达成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2.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是指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较大比例的实践类课程。理论类课程不仅要有体现专业性质的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体现多元培养目标的模块方向课程;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课程知识运用的操作环节(如社会调查、公文写作),也要有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研究环节(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还要有实际或仿实际工作的实践环节(如各类实习、模拟实训、社团活动)。另外,就理论类课程而言,除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以保证专业性质与方向不偏离外,也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实用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还要适当开设人文、理工、科普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演算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熟悉、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

由于事业单位改革难度较大,进程相对滞后,且目前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还不高,人员进出受体制性因素制约,就业容量受限;“第三部门”不发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模不大,对专业化管理要求不高;公务员考试不设“公共管理”专业门槛,相反本专业毕业生经常被挡在有特定专业要求的单位的招考资格之外,专业优势经常难以有效发挥;现行的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相近专业方向,给升学考试带来一定的专业壁垒阻碍。从而追求单纯的“出口”模式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多元“出口”模式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上,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比就业专一性更重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的理念基础上,依据“管理主义”的共性特点,学生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广泛就职或升学读研,注重“出口”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从而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的良性运作机制。

4.师资结构的多元化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建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基础之上,关于社会领域内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下转273页)

(上接272页)构基础,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构建一种动态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决定了此专业师资结构的多元化,即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来自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这群人组合在一起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积累,一方面可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动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良性发展。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

根据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而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从而推动系统自身功能的升级发展。如果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促使构成该系统的多元要素之间发生竞争和协同的作用,并由此建立动态平衡的机制,那么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从一种平衡态发展到另一种平衡态,则可实现专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的机制,关键是实现理论、技能与实践教学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人文社科知识与理工知识传授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专业特性突现与管理共性并具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多样化延展与特色化追求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通过这四个方面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促使“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落实,能够形成专业发展动态平衡的机制,从而实现专业建设基调由“环境适应型”向“内涵特色型”转变,形成“公共精神”与“管理主义”的有机融合的公共事业管理独特学科体系,继而增强专业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2.李燕凌.拓宽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3.李燕凌,凌云.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