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1:42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1

长期以来,市立足实际,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努力进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局面。××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较上年增收元。全市农村集体积累资产达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万元。××年集体经济实现当年收入万元,其中:承包集体土地万亩,收入万元,占;承包果园万亩,收入万元,占;出租房屋收入万元,占;经营村办企业个,收入万元,占;出售集体木材收入万元,占;其它收入万元,占。集体经济收入在万元以上的村个,万元以上的村个,万元以上的村个,万元以上的村个,平均每个村的年收入达到万元。全市农村集体积累银行存款余额达万元。

总结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市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行集体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一项硬任务,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统一部署,狠抓落实。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认识,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关键环节来抓。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经济保障。二是成立了市、乡、村三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任务指标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相挂钩,实行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绩在一线考核,办法在一线产生,形成了人人有任务,村村有目标的良好局面。三是进一步加大了村级财务规范管理的工作力度,先后制定下发了《市农村集体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认真开展乡村财务审计,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集体资金管理的通知》及《市农村经济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并建立健全了乡村集体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积累,加强集体资产管理进行认真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我市各乡镇场地域条件差异较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抓重点、攻难点、树样板、传经验”的办法,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全面发展。

⒈规范集体土地的承包管理,增加集体收入。集体土地、集体果园承包是我市各乡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效益如何,与承包地的管理有着直接关系。年以前,集体土地、果园承包没有统一规范,承包价格参差不齐,多的几百元,少的几十元,随意性较大;承包合同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文本,有的有合同,有的没有合同,合同兑现率低;承包土地过程中没有采取竞价承包,人情包、亲属包、干部包、倒卖转包等现象突出,导致集体收入流失等。针对以上问题,我市自年开始对各乡村集体土地、果园面积进行全面核实,确定权属关系,对发包形式、合同文本做出统一的规定,印制合同文本,对土地、果园承包价按一、二、三类分等定价,对承包期限按《土地承包法》执行,并制定增长比例,对全市承包费用的收支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清查,彻底改变了过去集体土地承包管理粗放、效益低下、资产流失的现象,逐步使我市集体土地、果园承包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通过三年来不断加强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管理,目前各乡村集体土地承包效益不断提高,全市平均每亩承包地收入在元以上,果园承包费收入每亩在元以上,分别比年以前增加一倍以上。

⒉坚持多业并举,兴办村办企业,增加集体收入。我市积极引导乡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坚持多业并举,兴办村办企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一是资源开发型。依托当地资源兴建沙石场、红砖厂、木材加工厂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二是加工增值型。依托当地的产品优势和劳动力资源,实现农副产品加工增值。三是综合服务型。利用地缘优势,兴办商贸、三产等综合服务企业,增加集体收入。四是股份合作型。村集体以资源入股,农户以土地出租和转让等入股的形式,积极吸引外资,实行“村户商”合作经营。全市乡村利用资源优势收入达到万元。依干其乡阿苏克村近三年来投入百万余元兴建的市场个、面粉加工厂个、酒店个,每年仅上述个企业收入就达万元。

⒊立足实际,发展特色农业,增加集体收入。我们注重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在突出特色上动脑筋,在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增值上做文章,充分利用村集体的“三边四荒”、闲置水面、林木资源、空余场地等发展集体果园、大棚温室、畜禽鱼类养殖,再进行承包、租赁等,提高效益。依干其乡巴格其村党支部认真分析了承包集体土地每年每亩仅收入多元的情况,认为如果将集体土地种植果园后再进行承包效益将会更好。因此,村党支部决定,将村集体土地亩种植成果园承包出去,目前每年仅此一项就收入万多元,平均每亩收入在元以上。依干其乡依干其村过去也是一个贫困村。党支部通过市场调查和论证,依托城郊良好地域优势,近几年先后引资兴建了多浪牛羊屠宰中心,兴建占地亩的牲畜养殖小区,亩的名优苗木组培示范基地、亩的特色花卉种植基地,两个占地共亩的旅游观光农业小区,发展特色农业。××年,该村集体资产达到万元,每年收入在万元以上。

⒋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增加集体收入。各乡镇场合理确定干部补贴,严格按照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年终干部考核政绩等多种因素确定干部补贴,规定最高不得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倍。同时,还通过精减村干部,实行村、组干部交叉任职,减少工资支出;实行“供水到户”,减少水管人员工资支出;严格执行“四报两刊”征订制度,控制日常行政性支出费用,禁止村集体以现金支付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年,我们对全市的村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抽查审计,结果显示,村集体收入在稳步增加的基础上,支出比往年减少了。

⒌加大清欠力度,增加集体收入。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循序渐进,集中时间,集中人力,清除债务,及时回收欠款、违规资金。对于基层干部违规欠款资金,市委作出决定,限期退还,否则给予党纪处理等;对于农牧民欠款,我们结合秋收季节做好欠款回收工作,对有偿还能力的限期退还,一次还不清的,订出还款计划,按计划退还。截止××年底,已收回各类拖欠款万元,清欠率达%。近三年来,我市各村无招待费用支出,基本实现了零控制。

三、配强班子、多方扶持,努力创造发展集体经济的良好环境

⒈选准配强村支部书记,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近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抓住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集中整顿后进村党支部的机遇,培养、选拔了一大批年纪轻、文化高、有开拓进取精神、会办事、能办成事、群众信赖的优秀党员任村党支部书记,使全市村党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由过去的岁下降到岁,比调整前下降岁。三年来,全市共集中整顿后进村党支部个,转化升级个,调整村支部书记人,占村党支部书记总数的,新公选村委会主任人,占村委会主任总数的。同时,加强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使他们既懂党务,又懂经济。为了更新村干部思想观念,解决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的问题,这几年来我市依干其乡、良种场、喀拉塔勒镇、拜什吐格曼乡等党委、政府都先后由乡镇领导带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前往内地或北疆学习考察先进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壮大的成功经验,从而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如喀拉塔勒镇波斯坦村党支部书记买买肉斯坦木同志在参观学习江苏省华西村后,深受启发和教育,回来后,集思广益,广开门路,兴办村办企业,规范土地、果园承包,不断加大村集体积累,建设奔小康示范村,为我市农村基层组织树立了榜样。

⒉明确任务,落实激励措施。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各乡镇场制定了各种激励措施。普遍建立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责任制,把发展集体经济成效作为干部考察、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对发展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给予奖励,激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年全市用于村组干部报酬补贴达到万元。对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村,近几年,我们采取抽调工作组,结合基层组织配套建设工作对村级班子进行教法扶志,帮助他们分析现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适合本村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如良种场场部二队、场党委因势利导帮助该村制定优惠政策,放开农民生产经营自,积极鼓励群众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该村共户,其中有以上农户从事二三产业外出劳务创收,的农户大力发展庭院饲养奶牛,的农户将土地反租倒包发展蔬菜业,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带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村集体经济还通过土地承包、管理、房屋出租等有效途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该村居民点建设已按规划要求顺利完成,已初步呈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精神面貌。

⒊多方帮扶,营造良好环境。对一些自然条件差、长期经济落后的后进村,市、乡两级都采取了“领导联、单位包、干部挂”等办法,积极为集体经济发展“开绿灯”、“架金桥”。三年来,全市共抽派多名干部包村抓点,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相关部门为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环境、优惠政策和必要的服务与支持,形成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良好氛围。托普鲁克乡尤喀克喀勒喀克村原集体经济收入不多,我市实行对口支援扶贫帮困工作以来,市工商联进驻该村帮助村党支部更新观念,理清了发展集体经济思路,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管理集体经济的办法措施,使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该村每年集体收入达到多万元,切实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

四、实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理财,不断推进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⒈实行“三级审批”,加强财务管理。我市在各乡镇场普遍实行了“村有、站管、乡监督、市调控”的管理制度。在村级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乡镇场农经站统一管理村级集体资产。村级财务开支采取民主协商一只笔审批制度,审批权限以外的资金必须报批,即元以内的资金由村委会内部审批,-元的由村委会组织讨论通过后由乡农经站审批,-元的由乡(镇)场主要领导、乡(镇)场财经领导小组审批,元以上的资金使用,村党支部、村委会必须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议集体研究后报批。从而使村级资金管理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和“自下而上”的报批机制,杜绝了资金滥用现象的发生。

⒉全面推行“三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市各乡镇场都为村级组织制定了统一规范的村务、政务、财务公开内容,建立了公开栏、意见箱和接待日等,定期以村民大会、张榜公布等形式,向农民公开村务、政务、财务,使公开面达到%,规范率达到%以上,做到了村里的大事由村民作主,村民关心的事务都实行公开,把知事权、议事权、监事权交给群众,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三公开”工作顺利进行。

⒊加强村级审计,完善民主理财。我们把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村级集体财务管理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实行每年对村级财务审计一次,每半年检查一次的制度。从整顿乡、村两级帐目入手,采取自查自纠与重点清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村级财务进行清理整顿。抽调得力人员组成清财工作组进驻重点村开展专项治理。在清查审计过程中,每个村都先后成立了由农民代表参加的村民理财小组,吸收群众参与监督管理,增加财务工作透明度。通过清查,摸清了底数,规范了制度,变“糊涂”帐为“明白”帐,变“担心”帐为“放心”帐,并把清查结果公之于众,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五、用集体资金造福于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近年来,我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为契机,将合理使用集体积累资金与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等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每年年初的村民大会上,组织村民对当年集体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提议、表决,制定出各村全年的村集体积累资金使用计划,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开,确保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年,全市个行政村集体累计支出万元,用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方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其中,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万元;用于农村固定资产投入支出万元;用于解决干部、“三老”人员补贴万元;用于农村贫困户、五保户生产生活补助万元;用于解决农民医疗卫生补助万元;用于支助中小学校舍改造、改善教学条件、资助农牧民大中专学生补助万元;用于抢险救灾万元;用于文化宣传、计划生育、报刊征订等其它支出万元。村集体资金使用的有效管理,不仅改善了农村整体面貌,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村干部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而且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特别是村组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不高。二是集体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大多数村的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依靠集体土地承包。三是集体经济发展中技术含量高、产品上档次、竞争力强的村办企业不多。四是部分村级班子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思路狭窄,干部往往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资源优势求发展。五是个别村还存在着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侵占营私的腐败现象。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制约村级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今后的打算

⒈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村干部思想观念,切实解决村集体经济无实力,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的问题,以增强村级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⒉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好选准带头人,制定发展集体经济规划目标,努力使我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年达到万元以上。

⒊加大管理监督力度,严格规范集体经济管理使用,加强对村级财务人员的培训,实行村级财务人员委派制。并加大清欠力度,进一步做好村干部违纪款和农民形成的历年欠款的清收工作。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2

关键词:产业聚集物流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系统模型VaR模型

问题的提出

产业聚集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显著特征(刘军等,2011),其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不仅能提高产业竞争力,而且可以有效推进城市化建设。近年来,产业聚集的研究深度开始延展,产业聚集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王传宝,2009;郁文凯、杨金鹏,2008;张婷,2010),同时,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李舜萱等,2009;包菊芳,2010;刘丹,2009)。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时,就会产生“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张唯实,2009);而经济发展与物流业发展的协调性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物流业若是落后发展将会制约经济发展,物流业若是超前发展则会导致不必要的社会浪费(安增龙等,2007)。所以研究产业聚集、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从现有研究看,尚未有学者涉及产业聚集、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联系和动态作用机理,因此本文的研究也能对相关研究做一定补充。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七城市经济圈的龙头,产业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物流业也有了一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构建产业聚集-物流业-城市经济发展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和VaR模型,对1995-2012年间新疆乌鲁木齐市产业聚集、物流业和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系统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为了测评新疆乌鲁木齐市产业聚集、物流业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动态情况,本文通过设定产业聚集程度、物流业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计算各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每年各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代表其在当年的发展水平,有利于避免以单个指标或某几个指标表征产业聚集、物流业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存在的不足。本文利用CnKi数据库对近年来有关产业聚集与经济发展,产业聚集与城市竞争力,制造业与物流联动,物流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查询和统计,结合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客观实际,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新疆乌鲁木齐市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发现一次产业的增加值在城市GDp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稳定递减的趋势,而且就城市的产业聚集来说一次产业所起的作用是可以忽略,因此产业聚集子系统的指标在设置上,侧重反映二、三产业的聚集情况;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物流发展水平从物流需求和物流成效以及物流供给能力三方面来设置;经济发展水平不应仅仅以经济增长量来衡量,还应该兼顾贸易、人民生活水平等多个方面。鉴于以上考虑,指标体系最终在一级指标体系下建立三个二级子系统,共计15个三级指标组成,各指标及其权重如表1所示。原始数据来源于1996-2013年各年《乌鲁木齐市统计年鉴》。

(二)各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模型

本文运用线性加权法,对产业集聚系统、物流发展水平系统和城市经济发展系统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1)

在式(1)中,ui为构成系统第i年的综合评价指数,λij为权重系数,m为各系统所包含的指标个数。采用熵值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客观计算。uij是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指标,为了消除数据数量级和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极差标准化处理。

(三)各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时序分析

根据公式(1)计算新疆乌鲁木齐市产业聚集、物流业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u1、u2、u3,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新疆乌鲁木齐市产业聚集、物流业和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长期都呈现增长趋势,总体上呈现出相同的时序特征,从而可初步判断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产业聚集、物流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分别选择产业聚集综合评价指数(CJ)、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数(wL)、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JJ)来衡量产业聚集程度、物流业水平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别取对数以消除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即LnCJ、LnwL、LnJJ。

(二)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如果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则回归分析时存在伪回归现象,所以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这里采用aDF检验法。检验结果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三个变量的原序列都是非平稳。经过一阶差分后,其aDF值均小于t统计量的临界值,因此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这三个变量都是i(1)过程。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2.VaR模型。VaR模型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建模方法,它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高铁梅,2005)。建立VaR模型之前先要确定变量的滞后阶数,这里选择LagLengthGreteria检验法。LagLengthGreteria检验结果显示,在5个评价指标中,有4个(*标记)认为应该选VaR(3)模型,而且经验证此时aiC达到-14.6269、SC达到-13.2108均为最小值,因此本文选择VaR模型滞后期为3期,得到相应的VaR(3)模型。在eViews5.0中,得出VaR(3)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各方程检验、整体检验结果,三个回归函数的调整拟合优度分别是0.9906、0.9992、0.9887,说明VaR(3)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

3.协整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法适于检验多变量协整关系,其不仅能够估计和检验多重协整关系,而且还允许对协整关系和调整系数施加约束进行检验。进行协整检验选择的滞后阶数应该等于无约束的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减1,即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为2(孙亚云等,2011)。对LnCJ、LnwL、LnJJ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将eViews5.0输出的结果整理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无论是迹检验结果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均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即说明1995-2012年间,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产业聚集、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其协整方程为:

LnJJ=2.022LnCJ-2.034LnwL-2.9614

从协整方程可以看出,经济发展与产业聚集之间存在正向的变动关系,与物流业发展之间存在反向的变动关系。说明1995-2012年间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物流业是滞后发展,符合实际。物流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对于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更是呈现滞后和不成体系的发展现状,滞后的物流业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其发展要依附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4.脉冲响应函数。鉴于VaR模型的建立不必事先区分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此,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是用以描述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因为本文重点在于研究产业聚集、物流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因此主要分析产业聚集、物流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各自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其他两个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图2是其他两个变量的冲击引起的产业聚集变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可以看出,在本期给物流业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前两期对产业聚集程度无影响,但从第3期开始正向效应显现并逐渐增大,经过一个短期下降后,自第7期开始正向效应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产业聚集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变化响应较缓慢,也存在两期滞后性,但从第3期开始产业聚集程度迅速增长,尽管这种正向效应存在波动性,但是整体上这种正向效应均大于物流变动所产生的正向影响。经对比分析发现,产业聚集程度的变化对物流业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变化的感应均存在短期滞后性,但是物流业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均能促进产业聚集水平的提高且长期正向影响明显,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物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图3是其他两个变量的冲击引起的物流业变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可以看出在本期给城市经济发展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迅速给物流业带来正向影响,在第2期开始回落,经过两次波动,10期以后正向影响效应呈逐步扩大的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为物流业初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无论是基础设施保障还是资金支持都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因此对拉动物流业发展有明显的效果。产业聚集的变动对物流业的变动影响存在较长的滞后性,一直到第3期初,物流业都未发生明显改变,然后在第4期迅速增加到最大值后又开始回落,6、7、8期又稳定在0值,从第8期以后开始增长并在第12期以后稳定在一个不高的正向影响水平上,说明产业聚集对物流的影响存在生命周期性的起伏变化。

图4是其他两个变量的冲击引起的经济发展情况变化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可以看出在本期不管是给物流业还是给产业聚集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对经济发展都具有正向效应,即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且这种影响均呈现增长趋势。具体来看,物流业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于产业聚集所带来的推动作用。

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对新疆乌鲁木齐市1995-2012年产业聚集程度、物流业及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的年度数据建立了一个VaR(3)模型。通过对3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产业聚集水平、物流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产业聚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整系数为正,而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整系数为负,说明新疆乌鲁木齐市产业聚集的发展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滞后的物流业发展现状在数据上还未呈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他们之间的反向均衡关系表明城市物流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2.脉冲响应函数表明物流业对经济发展变化反应灵敏,而产业聚集对物流变化和经济发展变化反应不敏感,均存在2期滞后性,经济发展对产业聚集变动的响应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是可以理解的,经济的发展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能使物流业在当期就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物流业和经济的发展不会立刻就吸引产业进驻城市;西部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在开始时总会先给企业提供政策或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条件,因此产业的进入并不会迅速对地区经济显现实质的推动作用。虽然物流业滞后发展将会阻碍经济发展,但是长期来看,物流业不论是对产业聚集水平的提高还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均呈现较为积极的正向效应。

(二)建议

实证结果分析表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发展有效拉动了城市的产业聚集水平及物流业发展水平,但是产业聚集和物流业还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还未能凸显出来。因此,未来深化产业聚集水平,推动现代物流业快速稳步发展,促进产业聚集、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协调联动仍是长期需要努力的方向。

1.把握十九省市对口援疆的机遇,大力引进具有发展潜力又符合环保要求的第二、三产业。在稳定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缓解并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吸纳留住人才,减少“人才东南飞”,为产业的聚集储备人力资本。

2.政府应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有效发挥经济增长对物流发展的拉动作用。即从全局出发,整合物流资源,统筹安排,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发挥和完善物流园区功能,加快物流技术与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分步骤、有规划地实现物流产业的集聚和升级,使物流业的支柱作用能得以发挥和加强。

3.物流企业应正视其发展中存在的规模偏小、管理不规范、理念落后、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从改变观念出发,引进先进物流技术,引入专业物流人才,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物流服务,健全物流企业功能,打造现代化的物流企业,建立现代化物流体系,使物流业能更好地服务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产业聚集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吉敏.产业聚集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1(8)

2.王传宝.产业聚集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J].统计与决策,2009(2)

3.郁文凯,杨金鹏.产业聚集与城市化的互动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8(2)

4.张婷.西部地区产业聚集与城市化相关性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李舜萱,陈海燕,常连玉.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J].物流技术,2009(7)

6.包菊芳.马鞍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0(1)

7.刘丹.促进福建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9(12)

8.张唯实.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J].统计与决策,2009(23)

9.安增龙,李世武.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推动大庆市经济发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5)

10.王伟,陈伟成,黄莉,封学军.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度度量研究[J].中国市场,2010(15)

1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3

关键词:体验经济;产业化特征;产业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极大地改变了全球产业发展的形态。在新世纪里,以体验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形态突破了以往的发展规律,体现出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生命力。为了改变我国在现有世界产业结构形态下,追随国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步伐的被动局面,必须结合体验经济内在发展机理的研究,对我国体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

首先有必要对于体验经济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体验经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了“服务业最终会超过制造业,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的观点。他同时预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对于体验经济有了详细而全面地阐述。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式。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实用和价格,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生产及消费行为产生了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消费行为,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他们在《体验经济》中这样描述:“在这里,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

体验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体验经济在萌芽状态的理论基础。马斯洛发现,人的需要来自不同的层次,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一级需要便成为追求的目标。依据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它们依次上升构成人的需要系统,最后产生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感”,这也是体验经济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一般说来,体验经济主张以满足消费者心理感受为主而物质享受为辅的生产消费过程,作为供给方的厂商企业,通过提供或展示设施、环境、氛围等在内的广义性的产品服务,使消费者在一定时段内能充分体验和获得愉悦感受。体验经济所指的产品服务突出了满足千差万别顾客心理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同时,消费者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扮演了价值创造主体的角色,个体参与、经历以及所获得的体验是价值实现的源泉。

从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体验经济是否能成为一种可替代工业或服务经济的主导性经济形态?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本文认为,体验经济正在或者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而且这样的经济形态渗透到了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当中。作为讨论的前提,本文认同以下的看法,即人类社会发展是劳动分工趋于专业和生产过程日益迂回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彼此互相依托、纵横交织的产业网络体系。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在这样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上,形成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一系列的经济形态。如前所述,体验经济正是在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过程更加精细、更加注重产品或服务在消费领域被认可的状态下所产生的。

对于体验经济的产业化特征,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汇集了一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但这些并列的形式之间缺乏内在技术联系和空间集中、要素共享等产业化特征,难以形成更具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形态”。本文认为,从我国体验经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体验经济体系当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不仅仅是针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表现成为针对一大批具有相同消费体验倾向和内心感受的消费者群体的经济活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娱乐产业。娱乐产业注重消费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以及动用各种物质手段和心理“攻势”强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性”特点在网络游戏以及“娱乐选秀”活动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强化“体验性”的背景下,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这两类活动通过颇具传播意义的互联网式媒介和通信媒介的支持,使得消费者的体验在两类看似不同的活动中形成了体验的迁移和共享,网络游戏给予消费者的体验能够在“娱乐选秀”中的某些偶像类人物中得到实现。同样,由于互联网式媒介以及通讯媒介的出现,“娱乐选秀”形成的体验,通过网络游戏可以得到升华和重复,让消费者尽可能地延长“美好的”体验感受。从这样的产业发展形态来看,在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中出现的经济活动,不仅存在并列的联系,而且从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活动中产生的衍生产品来看,又具有一定的纵向的关系,表现为以“体验的满足感”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体验经济不同表现形态之间的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同时体现出了很强的技术上的联系,它综合运用了一切能够提高消费者体验感觉的技术,而且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技术的进步。娱乐产业作为体验经济典型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空间上的集聚,只不过这种空间上的集聚不同于以往的工业经济或者农业经济在所谓物理空间上的集聚,而是体现在网络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的集聚,不能用过往的经验来描述和验证,所以容易得出体验经济在空间上不集聚的定论。体验经济通过网络空间的集聚形成了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和分享,正是通过要素间的共享,才形成了体验经济初步的产业化特征。通过技术上的相互促进、要素之间的流动、空间上的集聚,体验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仅以上海市为例,2008年上海网络游戏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35%,在其他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状况下,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

体验经济的发展似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逐步成长起来的。有专家指出,“体验经济主张的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以享受消费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形式,这不能动摇生产资料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决定性地位和存在基础,同时它还要受到社会整体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制约”。诚然,体验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消费者一定的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社会的整个产业结构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体验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资料的制造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虽然生产资料的制造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特点,但生产资料制造行业的提升和优化,需要体验经济的健康发展。体验经济对于配套的服务业也有很好的产业发展的指向性作用,因为体验经济需要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有些体验的感受在于消费者对于配套服务的认可,生产资料往往只是起到“体验平台”的作用。对于体验经济而言,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配套的服务,只是作为体验经济必需的要素之一,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体验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体验经济的发展引领了生产资料的制造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近几年体验经济的发展,有人提出了体验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式。从体验经济外在的表象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强调消费者的价值创造主体地位,但这种价值是指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从经济活动循环而言,价值实现仍然遵循一般性的要素投入和产出消费定律”。在我们看来,体验经济虽然强调的是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但是体验经济中的价值实现并不是完全按照过去的经济形态所遵循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从体验经济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角度来看,体验经济是遵循传统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的,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配套的服务经济的范畴,但体验经济核心的要素实现的过程并不是遵循的范畴。具体来说,就是体验经济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不再是取决于生产者,而是取决于消费者。这一过程不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在体验前、体验中以及体验后的“感觉”。表面上看,由于“感觉”的存在,体验经济要素的投入产出不像以往的经济形态中的要素投入产出那样比较容易估计和计算,体验经济的投入产出更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实,正是由于“感觉”的存在,才使得体验经济条件下的投入产出的比例相对以往的经济形态有了提高的可能,同时对于消费者“感觉”的把握也成为了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比的关键。从这点可以看出,体验经济确实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顾客主观性效用的存在决定了体验经济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的价值规律。

从体验经济目前的发展来看,由于体验经济本身的从业人员对于消费者体验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加之体验经济自身也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大多数以体验经济示人的经济形态依然体现出遵循传统投入产出规律的特点,仅仅在企业生产消费的某一些过程中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规律。而且,现有体验经济的应用往往停留在企业营销策划阶段,而没有深入到企业要素生产的各个阶段。正是由于这样的不足存在,体验经济才会被认为依然是延续了传统要素生产的规律,而没有体现出体验经济在价值规律方面应有的突破性,由此使得社会对于体验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误解。体验经济的存在不是对于消费者的“感觉”通过一些所谓的营销噱头就可以把握和引导的,消费者感觉的复杂性决定了体验性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在这个期间,对于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相应的熟悉体验经济的人才,发展体验经济很容易就陷入对于市场营销手段趋于极致的“滥用”。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对于体验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专家指出,“社会生活之中的消费都是若干个体消费形成社会消费或者个性需求汇集为社会需求,意味着个性化需求向社会化需求的转换。”体验经济中分散的个性化需求是否会成为社会化需求呢?这主要看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特征以及消费者的内在体验。虽然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会受到“从众”心态的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体验经济的个性化特征以及相应的个性化需求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意味着体验经济对于消费者复杂体验的理解、引导和满足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对于体验经济而言,它更加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通过需求对整个生产的过程实施影响,似乎从这一点来说,依然遵循传统经济的规律。但是,体验经济中的需求对于整个经济形态的影响,相对于以前的经济形态来说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与相对而言发展阶段比较靠近的服务经济相比,依然有一些不同之处。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区别在于:首先,服务经济中的价值创造主体是生产者,而体验经济的价值创造主体是消费者,体验经济以消费者的需求是否满足作为前提,作为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其次,服务经济强调大规模标准化基础上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体验经济则强调人性化和个性化基础上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定制化;第三,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相对于以往的经济形态而言,并没有完全受到传统“理性人”假设的制约,更多地表现出消费者非理性的一面。不过,对于那些服务于生产资料制造领域的配套服务经济来说,还是遵循传统“理性人”假设的。由于体验经济价值创造主体是消费者,虽然消费者依然在体验经济形态下理性地选择满足自己“感觉”的方式,但从其内在发展规律来说,体验经济与服务经济相比,在“理性人”选择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从这一点来看,体验经济是对于服务经济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于服务经济的丰富和补充。”

(作者单位: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科研咨询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思量.新产业动力:体验经济.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7.

[2]郭元.体验经济的产业化表征.光明日报,2009.7.21.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4

首先有必要对于体验经济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体验经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了“服务业最终会超过制造业,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的观点。他同时预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对于体验经济有了详细而全面地阐述。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式。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实用和价格,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生产及消费行为产生了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消费行为,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他们在《体验经济》中这样描述:“在这里,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

体验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体验经济在萌芽状态的理论基础。马斯洛发现,人的需要来自不同的层次,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一级需要便成为追求的目标。依据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它们依次上升构成人的需要系统,最后产生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感”,这也是体验经济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一般说来,体验经济主张以满足消费者心理感受为主而物质享受为辅的生产消费过程,作为供给方的厂商企业,通过提供或展示设施、环境、氛围等在内的广义性的产品服务,使消费者在一定时段内能充分体验和获得愉悦感受。体验经济所指的产品服务突出了满足千差万别顾客心理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同时,消费者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扮演了价值创造主体的角色,个体参与、经历以及所获得的体验是价值实现的源泉。

从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体验经济是否能成为一种可替代工业或服务经济的主导性经济形态?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本文认为,体验经济正在或者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而且这样的经济形态渗透到了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当中。作为讨论的前提,本文认同以下的看法,即人类社会发展是劳动分工趋于专业和生产过程日益迂回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彼此互相依托、纵横交织的产业网络体系。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在这样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上,形成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一系列的经济形态。如前所述,体验经济正是在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过程更加精细、更加注重产品或服务在消费领域被认可的状态下所产生的。

对于体验经济的产业化特征,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汇集了一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但这些并列的形式之间缺乏内在技术联系和空间集中、要素共享等产业化特征,难以形成更具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形态”。本文认为,从我国体验经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体验经济体系当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不仅仅是针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表现成为针对一大批具有相同消费体验倾向和内心感受的消费者群体的经济活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娱乐产业。娱乐产业注重消费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以及动用各种物质手段和心理“攻势”强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性”特点在网络游戏以及“娱乐选秀”活动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强化“体验性”的背景下,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这两类活动通过颇具传播意义的互联网式媒介和通信媒介的支持,使得消费者的体验在两类看似不同的活动中形成了体验的迁移和共享,网络游戏给予消费者的体验能够在“娱乐选秀”中的某些偶像类人物中得到实现。同样,由于互联网式媒介以及通讯媒介的出现,“娱乐选秀”形成的体验,通过网络游戏可以得到升华和重复,让消费者尽可能地延长“美好的”体验感受。从这样的产业发展形态来看,在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中出现的经济活动,不仅存在并列的联系,而且从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活动中产生的衍生产品来看,又具有一定的纵向的关系,表现为以“体验的满足感”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体验经济不同表现形态之间的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同时体现出了很强的技术上的联系,它综合运用了一切能够提高消费者体验感觉的技术,而且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技术的进步。娱乐产业作为体验经济典型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空间上的集聚,只不过这种空间上的集聚不同于以往的工业经济或者农业经济在所谓物理空间上的集聚,而是体现在网络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的集聚,不能用过往的经验来描述和验证,所以容易得出体验经济在空间上不集聚的定论。体验经济通过网络空间的集聚形成了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和分享,正是通过要素间的共享,才形成了体验经济初步的产业化特征。通过技术上的相互促进、要素之间的流动、空间上的集聚,体验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仅以上海市为例,2008年上海网络游戏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35%,在其他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状况下,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

体验经济的发展似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逐步成长起来的。有专家指出,“体验经济主张的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以享受消费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形式,这不能动摇生产资料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决定性地位和存在基础,同时它还要受到社会整体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制约”。诚然,体验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消费者一定的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社会的整个产业结构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体验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资料的制造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虽然生产资料的制造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特点,但生产资料制造行业的提升和优化,需要体验经济的健康发展。体验经济对于配套的服务业也有很好的产业发展的指向性作用,因为体验经济需要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有些体验的感受在于消费者对于配套服务的认可,生产资料往往只是起到“体验平台”的作用。对于体验经济而言,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配套的服务,只是作为体验经济必需的要素之一,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体验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体验经济的发展引领了生产资料的制造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近几年体验经济的发展,有人提出了体验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式。从体验经济外在的表象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强调消费者的价值创造主体地位,但这种价值是指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从经济活动循环而言,价值实现仍然遵循一般性的要素投入和产出消费定律”。在我们看来,体验经济虽然强调的是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但是体验经济中的价值实现并不是完全按照过去的经济形态所遵循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从体验经济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角度来看,体验经济是遵循传统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的,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配套的服务经济的范畴,但体验经济核心的要素实现的过程并不是遵循的范畴。具体来说,就是体验经济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不再是取决于生产者,而是取决于消费者。这一过程不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在体验前、体验中以及体验后的“感觉”。表面上看,由于“感觉”的存在,体验经济要素的投入产出不像以往的经济形态中的要素投入产出那样比较容易估计和计算,体验经济的投入产出更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实,正是由于“感觉”的存在,才使得体验经济条件下的投入产出的比例相对以往的经济形态有了提高的可能,同时对于消费者“感觉”的把握也成为了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比的关键。从这点可以看出,体验经济确实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顾客主观性效用的存在决定了体验经济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的价值规律。

从体验经济目前的发展来看,由于体验经济本身的从业人员对于消费者体验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加之体验经济自身也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大多数以体验经济示人的经济形态依然体现出遵循传统投入产出规律的特点,仅仅在企业生产消费的某一些过程中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规律。而且,现有体验经济的应用往往停留在企业营销策划阶段,而没有深入到企业要素生产的各个阶段。正是由于这样的不足存在,体验经济才会被认为依然是延续了传统要素生产的规律,而没有体现出体验经济在价值规律方面应有的突破性,由此使得社会对于体验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误解。体验经济的存在不是对于消费者的“感觉”通过一些所谓的营销噱头就可以把握和引导的,消费者感觉的复杂性决定了体验性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在这个期间,对于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相应的熟悉体验经济的人才,发展体验经济很容易就陷入对于市场营销手段趋于极致的“滥用”。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5

[关键词]检验检测;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聚集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识码]B

检验检测服务业是我国政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提出的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生产业和科技服务业。武汉正面临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和任务,而检验检测作为创新改革不可或缺的支持和组成部分,加快推进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就更为紧迫。经充分调研,并结合武汉市实际,建立与武汉区位、功能、资源及禀赋相吻合的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以下检测“集聚区”)必要、可行且势在必行。

一、武汉建设“集聚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建设“集聚区”是武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主要手段

检验检测服务业已然成为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和环节。检验检测服务对产业的技术提升、质量保证和降低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检验检测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集聚区”以国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主导,通过“搭平台、设联盟、推创新、育市场、树地位”,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一体化服务,提供检验、检测、认证、标准制修订的公共检测平台服务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物流保税”的循环价值链条的“检、产、学、研”的创新平台服务,从而促进武汉传统优势和新兴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二)建设“集聚区”是武汉实现供给侧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施产业布局调整的有效动力

“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和产业关联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形成检验检测服务业新高地,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和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武汉传统的优势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烟草食品、家电轻工)主要通过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的改造提升来实现,即主导产业的检验检测需求主要体现在技术、装备的革新上,而这些装备精度、速度和智能性方面的完善以及技术的创新都源自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通过新兴产业引领传统产业的转型,是保证传统优势主导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

(三)建设“集聚区”是武汉加快检验检测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武汉检测检测认证产业由于缺乏整体建设规划,存在国有检测机构大而不强,检测供需不平衡,食品、建筑工程等常规检测领域机构数量多、重复建设严重,而汽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中高端领域供给不足,机构整体发展品牌化、国际化程度不高等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汉市检验检测机构的长足健康发展。“集聚区”通过政府在更高层面上顶层设计、前瞻布局和规划引导,促进检验检测产业重新整合和布局,提升检验检测机构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拓宽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空间。“集聚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相关检测领域的开发,扩大对外开发合作,形成国有、民营、外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有机结合的竞争格局。培育和引进一批国际有影响力的品牌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提升武汉市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整体服务水平。

二、武汉市建设“集聚区”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武汉具备“集聚区”建设的区位、工业和科教优势

武汉是湖北省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和科教基地。武汉地处我国九省通衢腹地中心,地理位置优越,高铁网络连接大半中国,是铁路系统中重要的大型中转站以及内河重要港口,产业腹地广阔,辐射带动能力强,具备产业集聚发展的先天优势。武汉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部级经济开发区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个。2015年,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0905.60亿元,继续领先成都,位列全国城市第八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为武汉工业史上首次。武汉拥有高等院校82所,高校数量为中国之二,在校大学生超过100万,规模居中国首位,是一座科教人才的富矿。

大武汉武昌、汉阳和汉口三镇鼎立,三镇产业集聚已初具雏形:武昌光谷基本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的格局;汉阳经济开发区以汽车零部件和电子电器产业为主导,而汉口东西湖临空港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主要为食品饮料和机电。随着各种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相继在武汉落地,武汉市非常有利于企业进行战略布局和发展。“集聚区”通过整体布局,合理规划,形成立足武汉、辐射中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中部检验检测服务业中心,必将进一步吸引优质企业落户武汉,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经济地位进一步巩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推动。

(二)武汉具备“集聚区”建设的基础条件

据国家质检总局、认监委2015年度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截至时间2016年4月22日)和中国检测资源平台(截至时间2016年4月19日)数据整理分析,截止2015年底,武汉市各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共计435家,检验检测认证检验收入达近100亿元。2015年武汉市检验检测业务营业收入增幅较大,达43.7亿元,较2014年增长61%,2014年仅为27.8亿元。武汉市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计406家,机构数量居中部之首,较2014年369家增加37家,增幅为16.6%。武汉市共有认证机构29家,2015年相关认证收入达近55亿元。

武汉检验检测资源较为优质,截止2015年底,武汉市仅以湖北占比33%的检验检测人力资源,完成湖北占比高达62%的检验检测业务收入。2015年武汉市检测业务收入过千万机构90家,其中过亿机构4家。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有从业人员17999人,各类仪器设备9.6万台套,全部资产原价值49.2亿元,机构总面积约166万平方米。各类实验室批准授权参数约7.3万项,产品标准约2.3万项,方法标准约4.8万项;已获证书且在有效期内的各类实验室,部级证书171个,省级证书545个。武汉市检验检测主要为政府综合管理,公共安全领域的风险监控、行政监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安全、健康、环保等领域,市场流通、对外贸易和居民消费等环节提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为大众健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提供技术服务。

(三)武汉具备“集聚区”建设的科研条件

武汉市拥有Cma实验室96个,高校实验室21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机构及工程技术中心5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中心14个,省中心10个。武汉市拥有检验检测研究生3426人,本科生7533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61%;高级职称3439人,中级职称4886人,中级以上职称比例46%。2015年全市检验机构参加能力验证1010项,测量审核310项。科研项目总计1544项,其中部级项目466项,项目经费约1.6亿元,省部级项目650项,项目经费约1.7亿元。制修订国际标准67项,国家标准418项,行业标准234项,地方标准67项。武汉市以国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地方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服务领域涵盖汽车及零部件、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烟草食品、家电轻工武汉六大支柱产业和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新兴产业,服务范围覆盖湖北及周边地区,在长三角具有一定影响力。

(四)武汉具备“集聚区”建设的环境条件

武汉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对广州、上海、南京等城市的调研,结合武汉市产业及检验检测实际,对武汉市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空间布局进行了规划设计,并出台了《武汉市关于促进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专项扶持政策,营造了有利于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

三、武汉建设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的整体设想

(一)“集聚区”建设的立足点是地区现有产业基础和产业布局,着眼点是提高检验检测产业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

按照武汉三镇的地理区位,“集聚区”以“一区三园”形式建设,包括武昌的东湖高新园、汉阳的临空港经济区园和汉口的临空港经济区园。三园立足已有和规划的产业,主导发展新兴产业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建设遵从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原则,考虑现有检验检测机构布局。东湖高新园和临空港经济区园主要面向综合公共技术平台和区域主导的新兴产业,立足“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物流保税”的循环价值链条,东湖高新以信息技术、生命健康、节能环保、信息相关智能制造为主导,经济开发区园以汽车零部件及相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电子电器、通航卫星为主导,临空港以航天装备、海洋船舶、人工智能领域智能制造为主导,更侧重于研发检测,三园组合共同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载体业态。

(二)“集聚区”建设遵循“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

政府主要做好相关配套支撑的基础设施服务工作,包括政府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加大政府购买检验检测服务力度,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培育龙头检验检测认证企业,培育和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开展集聚区文化建设。组织检验检测认证产业的宣传推介和高峰论坛,建立互联网+检测、手机app网络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实体结合网络的整体宣传策略,营造良好的集聚区创新网络体系。筑巢引凤吸纳优质机构“走进来”,吸引优质特别是龙头检测机构入驻集聚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转型升级“走出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配套服务建设,加强平台建设和园区服务,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积极探索协会管理新模式,设立检验检测联盟,负责机构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发挥联盟中介作用。加强组织领导,联合推进园区建设,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快速发展合力。

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主导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经济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武汉作为中部中心,具备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相吻合的区位、功能、资源及禀赋资源。所以,大力发展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是武汉提升大都市经济功能,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和客观必然。

[参考文献]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6

一是维护国家生态屏障的现实需要。青海省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区域。“三江源”保护离不开国家支持,青海省也承担着艰巨的任务,责任重大。但从地区经济发展看,青海省4个属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均为青海省欠发达地区,地广人稀、远离经济中心,自我发展能力十分有限。试验区作为青海主要的经济发展区,资源相对富集,产业发展的聚集优势明显,具备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一直是青海省地方财政重要来源区,承担“三江源”地区移民安置任务,担负青海省地方实施“三江源”保护主要财力支撑的重任。大力推动试验区的循环经济建设,不仅会有力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而且会极大地支持“三江源”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试验区是青海省主要的经济发展区,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资源开发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试验区资源条件看,该地区资源富集,资源组合好,关联度强,具备构建以盐湖特色优势资源为主导的区域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条件,能够支持资源、产品、产业多层次的区域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推进试验区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源集约化程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目前试验区产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多系采集和挖掘业,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多种有用成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以试验区为载体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资源精深加工和横向扩展相结合的循环工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是提升试验区产品产业竞争力、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四是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的战略要求。试验区处于青、甘、新、藏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是维疆战略要地和重要门户。同时试验区与省内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在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共同的地域、共同的民族和共同的,特别是青海省内宗教文化活动的特殊地位,对周边地区的宗教文化活动具有深远而特殊的影响,使其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特殊经济文化圈。实现试验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青海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巩固维疆战略地位,确保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维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摘自《青海日报》)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7

[关键词]建筑经济瓶颈发展趋势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tU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4001

一、传统建筑经济体系的瓶颈

粗放型经济体是传统的建筑产业难以回避的评价,尽管依靠“类资源性产业”的先天优势能够保证相当可观的利润收益,但随着原材料成本、人力劳动资源成本和消费者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压力的日益加剧,如何在利润维持的基础上满足业主的生活需求,成了建筑经济产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要解决质量和利润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内部找原因,从产业性状上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改善方案。

住宅建筑所面向的是广大购房业主,其切身生活需求应该放在第一位,因此满足消费者需求应该放在住宅建筑在设计和建造的首位。在这方面,汽车生产制造业的经验值得借鉴,从整车销售到维修保养直至配件维修,一整套服务流程满足了购车业主对于长期消费品消费的所有需求,而住宅的消费使用周期更长,所要做的也应该更多。所以产业化是必经之路,也只有产业化道路,才能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良性运转,摆脱粗放型生产行业的帽子,将先进的制造技术、管理经验、设计理念融入到产业链中。

二、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符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12%)。1993年~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当前,非国有企业还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

有人认为,国有经济是为国家赚钱的,非国有经济是为个人赚钱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企业的贡献,从国家财政角度看,主要体现在税收上。现在国有企业与民有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基本上是一样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产值利润率国有企业为3.2%,城镇集体企业为5.1%。按国家税法规定,建筑企业营业税为产值的3%,附加为0.3%,合计3.3%。国有企业实现的3.2%,应该说不足以纳税,实际上是亏损的。民有企业,必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收了税,就是国家的钱,就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由于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产业退出,为非国有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又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非国有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非国有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建筑业生产力的二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二元性,即必须在发展国有建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

三、我国建筑经济的思考

集体建筑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为稳定我国建筑业乃至推动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是:

(一)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首先要认真总结前三十年发生的两次所有制结构大改组,搞升级过渡,追求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纯越好,“遵国营,排集体”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清理“左”的思想影响,为集体建筑经济争取生存的权力,使它在建筑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积极落实“政治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平等对待”的政策。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是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依据集体建筑经济的性质和特点,紧紧抓住以变官办、官管、官有为民办、民管、民有这个中心,解决归还三权(财产所有权、经营自、管理民),恢复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的问题,发挥集体建筑经济适应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

(二)必须坚持集体建筑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集体建筑经济是以集体建筑企业的形式实现的。抓住集体企业的深化改革,也就抓住了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改革始终是集体建筑企业前进的原动力。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误解: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只能靠党和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集体建筑企业的实践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政策,更要靠改革,归根到底要靠改革。集体建筑企业就是由政策拉动发展为体制推动,靠改革才发挥了集体资产集体所有这一生产关系所包涵的潜在优势。集体建筑企业的改革要以转换经营机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并且要不断进行深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调动广大集体职工自我投资、自我发展、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积极性。

(三)必须坚持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既是十五大提出的新命题,也是对过去所有制问题的科学总结。二十年来,对集体建筑经济的实现形式,不仅有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也有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既有集体建筑企业,也有由此派生出来的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经营方式上,出现了多种内容、不同深度和范围、个人和经营班子的承包制、租赁制等。不拘一格,以“三个有利于”为原则,只要职工群众需要,什么办法都可以试验。广泛的试验,取得了广泛的成功。股份合作制即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一些做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所有制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得到普遍认同,显示出集体建筑经济的无限生机、活力和希望。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都极大地调动了集体建筑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忠富.住宅产业化论:住宅产业化的经济、技术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娄乃琳.中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实施与发展[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01)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8

关键词:产业集聚;监管模式;质量;服务;创新

近几年,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区有力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聚区,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为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发展需要,建立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检验检疫事业发展需要的监管体系,加快检验监管重点转移的步伐,检验检疫联合地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这些地区建立出口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示范区,探索实施与集聚产业相适应的检验检疫模式。

一、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源于各种因素的集中和彼此相互作用带来的经济收益、成本节约动机下的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主要是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别注重产业从分散到集中的空间转变过程。产业集聚在某一共同空间发展,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带来规模经济受益。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形成产业集群。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代表了区域经济的特色。产业集聚不但是生产产品的集散地,也是采购和销售的集聚地。因为生产集聚地形成后,市场信息就会跟着丰富起来,自然就成了采购和销售的集聚地,形成了一个区域品牌,然后外商们就会慕名而来。现在,产业集聚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支柱力量。目前,江苏已初步形成十多个产业集聚区,生产能力和进出口总额已占江苏省同行业的70%之多,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然而,来自全球化的挑战使得集聚区内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压力愈来愈大。以常州为例,常州强化木地板产业集聚区汇集了140余家终端生产企业,产品出口遍及全球5大洲的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缺乏品牌和专利技术,木地板出口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为此付出了十分高昂的代价。

要想产业集聚区的升级,就必须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既要为集聚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又要引入一些跨国公司,引入竞争促进企业自主升级,另外政府还要做好区域协调工作。

二、法定基本监管模式

2005年12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法规依据。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检验监管方式的转变,是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中的当务之急。《条例》第八条新增了对进出口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和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监管方式。为了有效履行职责,便利对外贸易,国家质检总局研究并提出了出口商品检验监管的九种基本模式。新的检验模式突出了检验监管向生产过程延伸,突出了对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和防欺诈项目的检验监管,以及对生产企业质量自控工作的监督。各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监管九种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本地进出口产品的实际情况,对检验监管模式的改革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检验检疫机构已对出口机械、电器、纺织服装、鞋类、玩具、陶瓷、化工品、矿产品、金属材料等工业产品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检验监管模式,涉及24264家企业。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是检验检疫部门为实现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目标而进行的一项行政管理活动,也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技术活动。

三、创新监管模式在江苏出口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的应用

作为江苏省进出口产品质量主管部门,江苏检验检疫局思考的是如何跳出传统的监管模式,和地方政府部门共同关注和推进产业集聚群的健康发展,建立一整套适合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的新机制、新举措,有效整合集聚示范区内的管理技术资源,提高集聚群整合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做大做强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聚中心,从“企业品牌”向“区域品牌”升级,从而进一步推动江苏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江苏局率先与地方人民政府签订进出口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建设备忘录,探索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的全新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机制:“产区政府负责、企业严把质量、检验检疫监管、相关部门齐抓、行业协会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同时出台“示范区配套监管政策”,通过体系认证、检测服务、绿色通道、出口免验、品牌建设、国际标准、人员培训等措施,逐步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创新监管模式。

为了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江苏局着手建立惠及面广的公共平台,打造电子交易信息平台、检验检疫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报检签证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区域化质量监管体系,促进产业分工专业化、产业协作配套化、产业规模市场化、出口产品品牌化、产品档次层级化,实现产业集聚国际化。

示范区也是检验检疫为企业零距离服务的先导区。在区内,企业需实施民用商品入境验证手续的急用进口零部件,在本省范围内可凭企业保函先予通关进口,“免办证明”等材料可在10天内后补。对区内出口生产企业提供电子报检、无纸化报检等快捷服务;推进企业实行电子监管,提高出口产品验放速度;对满足条件的企业给予“绿色通道”、“直通放行”待遇,在口岸予以快速查验放行。检验检疫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执法功能,不断加强检地合作,加快区域诚信体系建设,对产业聚集区企业给予重点扶持。苏州检验检疫局园区办事处还不断加大业务改革创新力度,在全国系统率先推行“一区多点”管理模式,大力推广电子监管,推动电子口岸建设,全天候智能验放,支持“虚拟口岸”建设。

为了提升检验检疫实验室配套服务集聚产业发展的能力,区内还将打造一批服务外包检测基地。推动具备条件的检测机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资合作,争取获得Ce、UL等国际认证认可资质,向服务外包检测基地发展,变异国检测为本地检测,减轻企业负担,缩短国际认证周期,为江苏产品走出国门提供便捷的认证检测服务,帮助企业实验室依据国际标准建立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目前江苏已打造了常州地板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苏州电池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无锡摩托车电动车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无锡可可制品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镇江五金工具集聚产业监管示范区等,江苏检验检疫局正在全省范围内强力推进进出口产业集聚监管区的建设,营造优良的环境,形成产业集聚区的出口创新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1]贾若祥.产业集群概念辨析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2月08日。

[2]王缉慈等.2001:《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9

关键词:中原特色;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19日

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且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以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对打开河南省经济发展之门、聚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汇聚更多高素质人才等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环境分析

(一)现实环境(peSt分析)。运用peSt分析法研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实现对港区发展的深刻全面认识。政治环境层面,2012年2月,中国民航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加快河南省民航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以及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规划,为港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经济环境层面,河南省是链接东西部经济的重要枢纽,国内陆路交通较发达,郑州自身具有大型交通枢纽优势,为河南省发展航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环境层面,河南省人口众多,以及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为中原乃至整个国家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潜能。技术环境层面,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首个且唯一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如河南航天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众多航空类专业的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输送、技术援助等提供良好的支持。

(二)郑州航空港建设Swot分析。结合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分析其宏观环境,做到扬长避短,对科学合理定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未来发展方向、促进高效快速发展提供新思路。

1、优势条件。地理交通体系优越。郑州航空港区地处中部平原地带,有利于东西南北各方位航线的建设和多式联运工程的开展,链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经济区,是拉动中西部地区向外向型经济驶进的火车头;同时,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集中布局大大加快经济外向型发展步伐。

2、劣势条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度大。郑州航空港区传统低端产业多且规模小、产业基础薄弱、集聚效应不足、尚未形成高端制造业产业链。航空服务保障和维修、飞机零部件制造和航空租赁等与航空业相关的产业不完善,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的发挥不足;更深层面致使实验区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吸引力不强。

3、发展的机遇。国家给予战略支持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将此项工作当作“1号工程”来抓,提出“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战略构想,为郑州航空港区先试先行、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推进,给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为承接高端产业提供结构性优势。

4、面临的威胁。航空大都市建设竞争加剧。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2013中国机场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有多个城市依托机场经济发展,且都规划了临空经济区,发展具有很多相同领域,这就加大了区域间的竞争。

高铁发展对航空运输的冲击。郑州位于我国四横四纵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上,高铁带来的高速、便捷、舒适的服务以及迅猛的发展态势对航空运输的冲击日趋凸显。

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过程中潜在的问题

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成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发展成集航空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电与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及医疗、教育、商务休闲于一体、总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的航空城核心功能区,具备中部六省14条国际全货机航线,其中13条在郑州的发展优势。当然,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供给远不能满足经济区发展需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不仅对人才有庞大需求量,而且对人才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但实验区呈现人才需求与人才开发、供给结构不对称现象。如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语言表达能力差、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相对较少、跨文化交际能力技巧单一等问题。

(二)实验区基础设施投融资主体单一,且融资渠道狭窄。实验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绝大部来自政府资金,投资依赖过度集中的同时势必造成风险的高度集中。另外,金融机构支持不够,直接融资规模较小,较少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资本工具进行融资,呈现政府财政压力巨大的特点。

(三)土地开发利用粗放,预留土地意识淡薄。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意识不强,诸多核心地块已经被产业瓜分,对未来核心产业的引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入驻造成了障碍。

(四)应对潜在竞争力度不足。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一,面临中原临空经济区的激烈竞争,比如湖北省武汉天河机场规划建设武汉航空经济区,湖南省长沙黄花机场与周边城市群联动发展航空经济区;第二,高速、快捷、舒适的高铁快速发展,占据部分民航运输市场,对航空运输业将带来巨大冲击,牵制着机场经济区的发展。

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方向及建议

(一)综合实验区发展方向。科学定位郑州市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其跨越式进步,力争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成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结构优化的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区、内陆开放型航空港区、绿色智慧航空都市、国际航空文化大都市、人才聚集的高端城市,即是努力实现的目标。

(二)综合实验区发展建议。针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已呈现或潜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预防出现其他港区建设类似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同步实施人才引进、培养与开发策略。以产业为依托,完善产业链式发展,发挥产业带动人才集聚效应;同时推行实验区企业与高校间的结合,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招商引资工作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加强国际化接轨能力,实现国际沟通无障碍。

2、拓宽投融资渠道,提倡融资主体多样化。通过多方位引进金融服务机构、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融资制度,利用产业发展等多种措施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进驻实验区建设,改变目前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靠政府融资、出让土地使用权等不可持续性发展来解决实验区建设对资金需要的局面,实质性地改变融资渠道狭窄、不畅的融资格局。

3、创新土地管理制度,预防土地闲置。规范征地程序和预留土地规划性指导机制,严格郑州航空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准入,建立全省、市、郑州航空港区用地保障联动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在增强土地预留意识、盘活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存量工业用地基础上防范囤地、炒地、闲置土地等现象发生。

4、提高实验区综合服务质量。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完善实验区生产生活软硬件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交通运输网络以及垃圾处理、环境优化等管理服务设施,不仅解决当前综合实验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保护规划滞后等问题,还力求应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来可能面临快速发展中高铁冲击以及中原地区临空经济区激烈竞争的问题,最终加速中原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并持久高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郝爱民.航空经济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分类――兼谈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发展略及路径[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航空与贸易经济研究中心,2014.8.

[2]张大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全球化时代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探索与实践[J].区域经济评论,2013.3.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10

关键词:服务业集聚;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就业密度;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2.9;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2-0095-07

ServiceindustryagglomerationandRegionaleconomicGrowth

―SpatialeconometricanalysisofprovincialpanelDataCHenLi-tai,LianGLe,ZHanGZu-niu

(Collegeoftradeandpublicadministration,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30,China)

abstract:inaperspectiveofspatialeconomics,theimpactoftheserviceindustryagglomerationonregionaleconomicgrowthisstudiedbyphysicalcapitalagglomeration,humancapitalagglomeration,employmentdensityandspatialeconometricmethods,theresultsshowthattheregionaleconomicgrowthofChinademonstratestheobviouscharacteristicofspatialagglomeration,thatthepropellingactionofserviceindustryphysicalcapitalagglomerationlevelon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presentsweakeningtrends,thattheeffectofhumancapitalagglomerationonregionaleconomicgrowthchangesfrompositivetonegative,however,serviceindustryemploymentdensity,economicopeninglevelandsoonplaymoreandmoreimportantrole.Chinashouldemphaticallyconsolidatetheexchangeandcooperationbetweenneighboringregionsforsupportingeachotherineconomyandcoordinateddevelopment,meanwhile,promoteChina’sserviceindustryagglomerationandsufficientlyletserviceindustryboostthepositiveactiononregionaleconomicgrowth.

Keywords:serviceindustryagglomeration;physicalcapitalagglomeration;humancapitalagglomeration;employmentdensity;regionaleconomicgrowth;spatiallagmodel;spatialerrormodel

一、引言

伴随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凸显,而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存在使得服务业大有集聚式发展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服务业集聚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业集聚区就在西方许多国家的一些重要大都市出现(陈淑祥等,2007)。如美国的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森大道,金融业集中在华尔街,it服务业集中于硅谷,娱乐业集中在拉斯维加斯。当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在寻求竞争优势时,服务业集聚可能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王晓玉,2006)。可见,服务业集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中国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无法回避服务业集聚。

陈立泰,梁乐,张祖妞: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由于对工业或制造业集聚的研究积淀丰富,使得学者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习惯性地聚焦于工业集聚(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Krugman(1991)用空间基尼系数测算了美国106个行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并用此方法衡量了美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区别,启发了欧洲国家通过提高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构想;martin等(1999)认为规模经济和集聚外部经济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Richard等(2003)建立了“地理和增长模型”,得出了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强化机制,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导致创新成本的降低,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总的来说,大部分研究得出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也有部分学者得出相反的结论。Brülhart等(2006)对1994―2000年墨西哥32个州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得出了集聚对增长的促进并不显著的结论;Brülhart等(2009)将城市化水平和产业区域集中度作为产业集聚的工具变量,运用横截面oLS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认为国家在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时不需权衡集聚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国内学者,周兵等(2003)、罗勇等(2005)、李胜会等(2008)也从不同了视角论证了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

目前,就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主要有:Faini等(1984)研究发现,生产业发达的地区,存在着服务产品的相对价格低―地区资本收益率相对高―地区资本积累和再投资规模增加―地区经济增长率高的良性循环,暗示了生产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正相关。Combes(2000)研究产业集聚对法国1984―1993年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区分了服务业和制造业,认为对服务业来说,专业化具有负效应,多样化则有正效应。胡霞等(2009)研究了城市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并认为过度的集聚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童馨乐等(2009)基于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考察了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促进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服务业集聚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而陈立泰等(2010)采用区位墒指标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实证研究了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这可能与指标选择的单一性有关。另外,米娟(2008)、金荣学等(2010)也对服务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大多论证了产业集聚效应的存在,而服务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何种角色,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试图纳入空间因素,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从服务业集聚的视角探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二、变量选择、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被解释变量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用各地区的人均GDp表示(pergdpit)。解释变量取两组,即服务业集聚与控制变量。

综观已有文献,测度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指标主要有γ指数(elisonetal,1997)、空间基尼系数(Krugman,1991)、熵指数(胡霞,2006)。李文秀等(2008)通过利用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系数、γ系数三个指标分别对我国服务业的行业集聚程度、行业内集聚程度以及服务业集聚结构进行了度量;金荣学等(2010)则选择了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和服务业份额三个指标。为了规避单一指标(H指数)无法全面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以及无法反映服务业集聚的内部结构的问题,本文将选择一组变量来反应服务集聚水平,即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

perkit: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度。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由于现阶段并没有资本存量的资料,现有研究多是采取不同的测算方法对资本存量进行估算,而基本方式是Goldsmith(1951)提出的永续盘存法。本文借鉴曹跃群和刘冀娜(2008)曹跃群和刘冀娜的数据仅估计至2007,因此,本文2008―2009年相应数据为作者借鉴其方法估计所得。的估计结果,将基年确定为1978年,第三产业固定资本形成作为固定资本投资的衡量指标,折旧则指固定资产折旧,缩减指数则采用固定资本缩减指数,估算出服务业固定资本存量,并用人均服务业物质资本拥有量表示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度,单位为亿元。

perhit:人力资本集聚度。用各地区的每万人高校专任教师数表示本文参考范剑勇和张雁(2009)的研究,认为除了少数人口流动性较强的省市(如北京、上海等),各地区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基本都是为了满足本地市场的人才需求,而且考虑到高等学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改革,各地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基本能够反映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水平。同时,因无法区分各产业的人力资本集聚度,此处用各地区总的人力资本集聚度来度量。,单位为人。

perlit:服务业就业密度。由于服务业主要植根于城市,因此本研究用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服务业就业人数表示,单位为万人。

控制变量主要选择能够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资源禀赋差异的变量,目的是用来控制其他可能导致地区经济差距的因素,主要有:

pfeit:政府干预水平。用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

exportit:经济开放度。一般使用两个变量来表示地区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程度:一是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例,代表某地区对外贸易的活跃程度;二是外国直接投资额FDi占GDp的比例。本文选择前者近似反映各地区经济开放程度。

限于数据可得性,本文收集了2000―2009年全国29个省、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乏未被纳入;重庆纳入四川,以便与前文分析保持一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0年)以及中国经济信息网等。各变量统计特征如表1。

表1各变量的统计特征

变量样本数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pergdp(人均GDp)2903.93192.510216.71820.7679perk(物质资本集聚度)2905.11253.936925.56030.6342perl(就业密度)2900.01050.01410.08430.0005perh(人力资本集聚度)2908.04305.734733.42681.9276export(经济开放度)2900.17510.20640.90530.0148pfe(政府干预水平)2900.16270.06480.45020.0691

基于前文分析,本文实证研究的一般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pergdpit=b0+b1perkit+b2perlit+b3perhit+

b4exportit+pfeit+εi(1)

三、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1.数据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为了探索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需检验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是否存在空间地理相关性,即空间自相关性。本文采用morani指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morani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i=ni=1nj=1wij(Yi-)(Yj-)S2ni=1nj=1wij

式中wij为二元空间权值矩阵中的任意元素值,n表示地区总数,xi和xj分别为位置i和位置j上的某一属性值。本文采用4倍距离标准,计算morani指数其中,morani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i≤1,若正相关,i的数值就相对较大;若负相关,则i指数相对较小。。依据空间数据的分布可以计算正态分布i的期望值,一般相邻标准的wij为:wij=1当区域i和区域j相邻;

0当区域i和区域j不相邻其中,i=1,2,…,n;j=1,2,…,m;m=2或m≠n。根据空间数据分布可以计算正态分布morani的期望值和方差:en(i)=-1n-1

VaRn(i)=n2w1+nw2+3w20w20(n2-1)-e2n(i)其中,w0=ni=1nj=1wij,w1=12ni=1nj=1(wij+wji)2,w2=ni=1(wi.+w.j)2。wi和wj分别表示空间权重矩阵中的i行和j列之和。

为了更加详细地探讨各地区间的局部相关性,引入局部空间统计指标――LiSa(anselin,1995)。LiSa的通俗表达式为:Li=f(xi,{xi}),式中xi定义与前文定义相同,一个LiSa与全局空间相关性统计指标的关系式为:

iLi=γΛ

其中,Λ为空间相关全局指标,γ为比例因子。

2.空间计量模型设计

空间经济计量的两种基本模型分别是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anselin(1988)提出的空间计量分析通用模型为:

y=ρw1y+Xβ+ε

ε=λw2ε+u(2)

且满足误差项u~n(0,Ω),误差协方差矩阵Ω对角元素为:Ωij=hi(zα)hi>0。

式中y为被解释变量,X为n×k的外生解释变量矩阵,β为X的相关系数,ρ为w1y的n×1阶空间回归系数,w1y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ε是干扰项,λ是w2ε的n×1阶空间自回归系数,w2ε为干扰项的空间滞后变量,w1、w2分别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自回归过程和干扰项ε的空间自回归过程的空间n×n权值矩阵。

当ρ=0,λ=0,α=0(p+2个约束),(2)式变为经典线性回归模型(oLS)。

当λ=0,α=0(p+1个约束),(2)式变为空间滞后模型(SLm),多用于估计是否存在空间相互作用以及空间相互作用强度,以反应可能存在的实质性的空间影响,其表达式为:

y=ρwy+Xβ+ε(3)

当ρ=0,α=0(p+1个约束),(2)式变为空间误差模型(Sem),主要用于估计干扰项多余的空间相关影响,其表达式为:

y=Xβ+ε

ε=λwε+u(4)

对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如果仍采用最小二乘法,系数估计值会有偏或者无效,需要通过工具变量法、最大似然法或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其他方法进行。按照通常的做法,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估计。依据研究需要,为了更详细地测量空间依赖性作用条件下的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分别采用空间计量的SLm模型和Sem模型,并设定用于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的空间权重矩阵w为4个临近城市的平均距离。

空间滞后模型的估算方法是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滞后变量引入模型,其经济学含义为某一个省区的经济增长可能潜在地受到周边省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制约。模型(1)转化为:

pergdpit=b0+b1perkit+b2perlit+b3perhit+

空间误差模型的估计方法是通过误差项的变化来表现省际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误差项的方程可以是aRma(1,1)或者是简单的aR(1)或ma(1)形式。参照已有研究经验,本文选取的误差自相关模型如下:

四、空间计量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1.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统计分析

依据以上基本原理,首先需要检验全国各省区之间是否存在经济发展的空间地理相关性,即空间相互依赖性。利用morani指数公式,计算出的全国29个省(市、区)2000―2009年人均GDp的空间相关性morani指数值以及其他检验值(表2)。表2我国各省市人均GDp的morani指数

表2中i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2000―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分布上呈现显著的正自相关性与空间依赖性,即呈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相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相临。而且i值总体上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除了2009年有所下降以外),表明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时引入空间相关因素十分必要。

2.空间计量估计结果及分析

空间相关性统计分析已证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相关性,需要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为进行对比分析,选择2000年和2009年的截面数据,对基本模型进行oLS(最小二乘法)估计(见表3)。

分析表3,2000年,模型拟合优度为83.03%,整体上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人力资本集聚度、物质资本积极度与经济开放度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作用均为正,而其他变量均未通过检验。2009年,模型拟合优度提高到92.85%,整体上也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人力资本集聚度、就业密度与经济开放度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就业密度以及经济开放度的正向促进作用大幅度提升,但物质资本集聚度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呈弱化之势,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3oLS估计结果

变量2000年2009年perh(人力资本集聚度)0.1471**0.1628*perk(就业密度)-0.00040.5162***perl(物质资本集聚度)44.9730**4.5177export(经济开放度)4.3188***7.2672***pfe(政府干预水平)-0.8163-2.0019常数项0.8946*-0.2244adjR20.83030.9285F28.396659.6933LogL-25.1920-37.6426aiC62.383987.2853SC70.587795.4890误差正态性检验(Jarque-Bera)2.22460.6830异方差检验(Breusch-pagan)44.8748***8.6435空间依赖性检验(LmLaG)1.09487.1408***空间依赖性检验(R-LmLaG)0.56493.2132**空间依赖性检验(LmeRR)0.60601.6099*空间依赖性检验(R-LmeRR)0.07612.1091*注:***、**和*分别表示通过1%、5%和10%的显著性检验。

前述的空间统计检验已证明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忽视空间自相关性直接采用oLS建立模型进行估计的分析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表3的Bp检验结果证明不存在空间异质性,而拉格朗日乘数误差和滞后及其稳健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2000年,LmLaG、LmeRR、R-LmLaG、R-LmeRR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需要通过SLm和Sem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值LogL、aiC和SC等的数值选择模型;而2009年的估计结果显示,LmLaG、LmeRR、R-LmLaG、R-LmeRR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依据其结果仍然无法判断SLm与Sem谁更合适。因此,本文同时给出了SLm和Sem的估计结果,见表4。

表4SLm和Sem估计结果

年份2000年2009年变量SLmSemSLmSemρ/λ0.13070.22820.3023***-0.5577*perh(人力资本集聚度)0.1430***0.1506***-0.01140.0024perk(就业密度)-0.0093-0.03660.5235***0.5088***perl(物质资本集聚度)47.9730***50.9671***4.08233.7291export(经济开放度)4.3124***4.4512***7.2103***6.6541***pfe(政府干预水平)0.4832-0.3334-2.4558-3.0479常数项0.42720.8780**0.01730.0822adjR20.86610.86680.92880.9406LR1.05230.90280.1357**3.7940*LogL-24.6658-24.7406-37.5748-38.7456aiC63.331661.481189.149583.4913SC72.902769.684998.720691.6951

比较表3和表4发现,2000年和2009年,SLm模型和Sem的拟合优度检验值均高于oLS模型。进一步比较对数似然值LogL值,2000年SLm的LogL值(-24.6658)大于Sem和oLS的LogL值(-24.7406,-25.1920),2009年SLm的LogL值(-37.5748)大于Sem和oLS的LogL值(-38.7456,-37.6426)。因此,SLm模型比Sem和oLS估计的模型要好。由此可见,遗漏了空间自相关性,基于oLS法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不够恰当,这也验证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没有关系。关于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若假定地区之间相互独立,可能导致oLS估计结果及其推论不可靠,因此,需要通过引入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对经典的线性模型进行修正。

分析表4,引入地理空间因素后各变量的弹性系数均出现变化,说明忽略空间因素的估计方法存在偏差。表4的SLm估计结果显示:2000年,人力资本集聚度、物质资本集聚度以及经济开放水平均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就业密度却与区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但不显著。2009年,仅就业密度和经济开放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由正转向负,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不显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下降之势。再者,2000年SLm模型中空间自回归系数ρ(0.1307)为正,但不显著;而2009年空间自回归系数ρ(0.3023)显著提高,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近邻空间溢出效应逐渐凸显。表5是2001―2008年SLm分析结果:表52001―2008年SLm分析结果

分析表5,可以看出,2001―2006年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经济开放水平均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而就业密度在2001―2003年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在2004―2008年作用也均为正,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2000年服务业就业密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不具有代表性。从总体上看,服务业就业密度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将空间因素纳入分析框架,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证明了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建立关于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探讨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空间计量结果显示2000―2009年服务业集聚总体上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其中: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不显著,说明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下降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由正转向负,而就业密度除2000年外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同时,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即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会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曹跃群,刘冀娜.2008.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1):72-77.

陈立泰,张祖妞.2010.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9):65-71.

陈淑祥,王博.2007.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34-38.

范剑勇,张雁.2009.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异[J].经济研究(8):73-84.

胡霞,魏作磊.2009.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8):108-114.

金荣学,卢忠宝.2010.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测度、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财政研究(10):41-45.

金荣学,马满.2010.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11):42-45.

李胜会,冯邦彦.2008.地区差距、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理论及来自广东省的证据[J].南方经济(2):3-18.

李文秀,胡继明.2008.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213-219.

罗勇,曹丽莉.2005.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8):106-116.

米娟.2008.现代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6):15-16.

童馨乐,杨向阳,陈媛.2009.中国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劳动生产率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6):30-37.

王家庭,贾晨蕊.2009.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科学(3):98.

王晓玉.2006.国外生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3):92-96.

周兵,蒲勇健.2003.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西部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8):143-147.

Brülhartm,SBeRGamiF.2006.agglomerationandGrowth:empiricalevidence[R].etSGworkingpaper.

Brülhartm,SBeRGamiF.2009.agglomerationandgrowth:Cross-countryevidence[J].JournalofUrbaneconomics(1):48-63.

eLLiSonG,GLaeSeRe.1997.GeographicconcentrationinUSmanufacturingindustries:adartboardapproach[J].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1):134-157.

KRUGmanpR.1991.increasingReturnandeconomicGeography[J].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483-499.

maRtinp,ottaVianoG.1999.GrowingLocations:industryLocationinamodelofendogenousGrowth[J].europeaneconomicReview(2):51-72.

pieRRe-pHiLippeC.1999.economicStructureandLocalGrowth:France,1984―1993[J].JournalofUrbaneconomics(3):32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