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发展策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3:31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篇1

一、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的社会经济背景

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伴随着经济国际化、自由化的推动,工业化进程加快。1986年工业对GDp的贡献达到44.8%的历史最高水平,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此后工业比重开始下降而服务业迅速上升。到1990年,台湾三大产业结构转变为4:38:58,人均GDp达到8325美元,经济形态由工业为主导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而与此同时,农业和农村发展滞后问题也进一步突显。统计资料表明,1950~1970年,台湾工农业发展速度之比为3.0:1,1971~1980年为5.7:1,1989~1996年再扩大到7.3:1,大大超过2.5~3:1的一般要求。农家与非农家人均收入之比也从1987年的72:100扩大到1990年的69.2:100。

农业发展滞后造成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农村劳动力外流,乡村社区面貌破落,城乡矛盾突显,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于是1991年,台湾农政当局依据“经济建设六年计划”确立的均衡区域建设的总方针,出台了《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提出以“发展农业、照顾农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富丽农村建设目标。

富丽农村建设是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产物,一方面是当时台湾经济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提升农村建设的层次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形势所迫,如果不加快农村建设,任凭城乡差别扩大,势必影响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富丽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台湾农业发展理念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突破。它遵循“三农”新理念,把现代农业建设从农业延伸到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台湾学者认为富丽农村所诠释的是生产、生活、生态的共存共荣,其内涵盖了“经济面”、“文化面”和“自然面”三个层次。经济面是富丽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之一,在于激活农村产业经济,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所得,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文化面是富丽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即以人为本,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生活追求,将农村文化和农民生活纳入建设规划;自然面是指调和农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的规律,营造井然有序的乡村生态景观和永续发展的生活环境。通过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文化的提升和农村自然系统的维系,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富丽农村建设把“三农”(农业、农民、农村)和“三生”(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联系起来,大大深化了农村建设的理念,拓展了农业发展的空间,为缓解“三农”问题、平衡城乡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而所有这些,都只能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能做到。

二、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目标是动态的、渐进发展的,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富丽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也逐步升华。在1990年《农业综合改革方案》中富丽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三个层次,即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农村生态自然化。到上世纪90年代末,在《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1997~2001年)中,则提出发展效率与安定的现代农业,建设富裕与自然的富丽农村,培养有文化和有尊严的现代农民。根据这个要求,具体提出了改善农业经营形态,科学规划乡村发展,增加农村公共投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强化农村活力,美化农村区域景观等富丽农村建设的6大目标。

2001年7月,台湾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制定了《农业中程施政计划》,把富丽农村建设目标定位为“建设农村新生活圈,塑造农村新风貌”。所谓“农村新风貌”是指构建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现代化乡村,由互相联系、协调发展的生态、生活、生产三个圈组成:一是发展休闲农业园区,塑造乡村优美环境,构建农村休闲旅游圈;二是推动农村整体社区营造,整合农业社区组织,倡导“以民为主,以农为本”理念,营造“与农共生”的农村社区生活圈;三是开展“新故乡运动”,运用地方特色资源、特色文化和特色环境生态,开发地方特色产业,构建农村产业发展圈。农村“三圈”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富丽农村建设的内涵。围绕上述目标,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现代农村产业建设。

农村产业建设方针是由以往追求提升生产力转变为以强化竞争力为主轴,着眼于整合农村优势资源,以维护产业永续发展为原则,推进农村产业多元化、现代化、资讯化。

1、组织农业策略联盟,延长农业产业链。农业策略联盟是以交易成本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新型产业联盟组织。它通过结盟企业之间共同研发、共同行销、合作生产及股权投资等方式,交换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策略联盟的目的是:利用农村特有的优势,在农业内部产业之间及农业与非农产业间进行联盟,有效整合产业、信息、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把农业由一级产业推向二级、三级产业,延长产业链。

策略联盟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同业联盟,如生产联盟、物流联盟、加工联盟、贸易联盟;二是异业联盟,如生产者、流通者、加工者之问的联盟,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三是区域联盟。如县市区域联盟和全省性联盟。策略联盟与传统农业经营的主要区别在于引导传统农业从单一化的生产模式转变为以市场和健康为导向的复合型生产模式,构建具有特色、高度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如贸易联盟,针对产品供货不稳定、商品化程度低、保鲜贮运技术不良、国际市场信息不足、国际贸易及营销人才缺乏等问题,通过制定标准化流程、规范运作,建立货物外销专业化包装处理场和卫星体系贸易平台,协助农民团体设立国际营销公司,促进农产品出口。

2、构建农业中心卫星体系,推动农业企业化。农业中心卫星体系是指以农会、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中心经营体,以其周边农民团体、产销班、卫星农场、卫星厂为基础单元,通过垂直整合、水平扩张、同业与异业结盟等方式,将小农场结合为大农场,小企业结合为大企业,共同塑造竞争优势。农业中心卫星体系的中心经营体负责产销整体规划、市场行销,顺应市场需求辅导卫星厂,协助其建立良好的生产规范、品质制度、培育技术及管理人才,并专注于研发及新产品设计、创建新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卫星厂则接受中心厂技术及经营管理辅导,参

与中心厂短、中、长期的产销计划,依照双方协议价格及交货等相关契约条件如期提供适质、适量、安全的产品。

基于协同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农业中心卫星体系实行农业经营企业化,经营人才优质化,物流运筹现代化,产销履历标准化等推动策略。借助这些共同性策略,在资源整合方面发挥核心优势;在营运方面改变传统思维,创新产销模式,充分发挥卫星体系的整体功能,提升农业企业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3、推行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是一种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分装、运输到贩卖的全过程,进行可追溯的、完整的、系统的安全卫生记录制度,包括上游的土壤、水质、生态环境,中游使用的肥料、农药、管理以及下游的整理、加工及品质检验、运销等各个环节的资讯。一个完善的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包括六大基础架构:即:(1)按农产品的种类分类,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安全食品供应链管理系统;(2)建立符合品质管理与国际安全标准的生产作业规程;(3)实行产销过程透明化;(4)进行产销全过程的品质管理;(5)构建产销全过程的资讯传输与查询追溯平台;(6)引入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标准认证制度。为此,台湾“农委会”成立专案辅导委员会及产业推动小组和跨领域工作小组,并于2006年颁布了“农产品生产及验证管理办法”、“农产品验证机构管理办法”、“农产品产销履历委托认证实施要点”、“农产品产销履历验证机构认证规范”等政策文件,从法制层面为履历制度的实施提供保障。

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方面,台湾已参照iSo9001品质管理、iSo2000食品安全管理及HaLCpSe生管理制度,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良好农业规范”,对102个农业品种进行标准化管理和资讯化作业。在履历资讯查询系统方面,已建立“台湾农产品安全追溯资讯网”、“农产品产销履历核心资讯系统”、“农产品产销履历管理资讯系统”以及“农业易购网”。预计到2015年全省将达成全面实施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的终极目标。

4、发展农业知识经济,推动农村信息化。现代农业是工业技术装备农业的过程,是物质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替代,其基本标志是机械化和化学化;知识农业则是在工业装备农业的基础上,用知识武装农业的过程,它的基本标志是知识资本对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的“双重替代”。生产要素智能化,经济活动信息化,农村产业多元化,农业产品优质化和自然资源及物质资本的高效利用是知识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知识经济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现阶段台湾农业知识经济推动策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入高科技,辅导产学研结合,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创新能力,发展农业知识经济;二是强化农业资讯基础建设,健全农业资讯传输机制,借由网际、网络达成资源共享,完善农业产销经营资讯网络,农业全球资讯服务网络、农业资讯社群网络、农民团体和产销班资讯服务网络、农产品市场资讯网络等,形成覆盖全岛的农村实用信息环境;三是整合与农村发展相关的各种资料库,构建不同类型的专家系统,为政府当局及专家、学者的研究分析提供资讯服务。

(二)农村社区组织建设。

1、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区聚落建设是台湾富丽农村“三圈”建设基本架构的核心。在现代生活中,农村社区不仅是农民生活和生产之所在,而且是自然生态维护的天地和城市居民游憩休闲的去处。以人为本,建设好农村社区生活圈,改善人的基本生活环境,是营造“以农共生”,实现富丽农村建设长远目标的关键之所在。

台湾现有322万农民,72万农户,4千多个农村聚落。早期的农村建设主要集中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的生产建设方面,对农村聚落的社区建设不够重视,多数农村社区由于缺乏总体规划,村庄结构、设施配置及住宅形态均以配合小农生产活动为基本,长久自由发展的结果,使得社区建设面临诸多围城:突出表现一是道路狭窄、弯曲、主从交错,人车杂流,公共设施严重不足,小区组织纹理杂乱,新建公共设施如社区文化、科技、教育、通讯等建筑难以有整体性完善的设置;二是房屋建筑型态陈旧,三合院、四合院等传统建筑已逐渐破落,而新增建筑物杂乱无章,难以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之需要;三是居住环境脏乱、杂草丛生,排水不畅、生活品质低劣。

进入21世纪,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乡村资源竞争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台湾农村社区建没问题面临着更多的冲击,一方面是社区建设与现代化城市形成明显的反差;另一方面是农村社区现状不能适应农村功能多元化发展的要求。目前,台湾大多数农民早已从耕地解放出来,摆脱农耕农业的经营方式。统计资料表明,2004年台湾专业农户仅占农户的24.6%,兼业农户已占75.4%,在兼业农户中以农业为主占14.5%,以兼业为主占60.9%。现代农村产业建设和农民就业构成对农村社区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永续发展委员会,以“世界21世纪议程”为蓝本,将农村永续发展的政策导向由经济扩及社会、生态及文化教育等,并在《挑战2008:“国家”重点发展计划》中设立“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项目,在“台湾健康六星计划”中,提出产业发展、社会福利、社区治安、人文教育、环境美观、环保生态等6个方面,作为农村社区建设重点,以期建立由下而上之社区总体营造制度,构建兼有产业、人文、自然生态及地方特色的农村社区生活圈。

2、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根据台湾“农村综合发展规划及建设计划”与“农村细部规划”的要求,富丽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创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所得;适应农村多元化功能的需求,促进农村与都市之间的双方交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住宅贷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农村人口外流,安定农村社会;提供农村适宜之生活基本设施及休闲游憩场所,控制农村社区环境污染,妥善处理社区废弃物,调和和美化社区景观,强化农村活力。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台湾农村社区建没着重开展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社区更新和住宅辅建。包括调适社区整体布局和农宅新建或修缮,通过实施“农业用地兴建农舍办法”和“集村兴建农舍奖励及协助办法”,推动农村住宅改造更新。仅2001年辅助整建农宅496户,贷款修建农宅415户,逐步改变社区农宅杂乱无序的景象。二是公共设施建设。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系统、通讯网络、邮电、市场、仓储、保健、医疗、给排水系统、野溪治理、生产环境改善等。三是环境保护与景观建设。包括社区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全面推动社区造林绿化、美化,加强垃圾与污水处理,防治公害,发展绿色产业,进行植生复育,建造森林公园和景观园林绿地,建设绿色廊道,改善社区自

然生态景观。四是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社区科学文教设施,在社区总体营造中注重文化内涵,保护文物古迹,丰富文化财富,净化思想,提高道德品质,提倡传统礼俗与文艺复兴或再创,发展社区特色产业文化,如举办白河莲花节、大甲芋头节、官田菱角节等。制定乡规民约,培养和辅导模范人物,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农民福利制度建设。

社区农民福利制度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完善的农民照顾体系,推动农民观念革新,培育有活力的农民。其内涵包括农民教育,农民福利和农民创业等方面。

1、培育优质农业人力资源。重点是实施“漂鸟计划”、“园丁计划”和“深耕计划”,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水平的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推动农民终身学习制,重点培育农产品行销和企业管理人才,强化其现代化经营管理技能。

2、建构农民生活支援体系。内容包括健全农民离农年金制度,对65岁以上农民发放每月养老保障金6000元;实施“农民健康保险条例”,对15岁以上农民提供健康保险;建立农民福利基金,对困难农户提供福利补助;建立农民子女奖励助学金制度,为困难农户提供奖学资金;增加农业救助,扩大农业保险,成立“农业天然灾害救助基金”,颁布“主要农产品受进口损害救助办法”、修订“家畜保险办法”和“海上作业渔民保险办法”等,增强对农业灾害救助的力度。

3、辅导农民团体转型。农民团体是台湾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台湾当局十分重视发挥农民团体的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会考核办法》,加强对农会干部的素质教育,帮助有困难的农会发展经济,提高其服务农民的能力。辅导农村社区生活中心运作,培养志愿工作者为农村失能者提供无偿服务。组建农业金融局,改革农业金融体系,加强对农会信用部的支持和帮助,使其更好发挥农村资金融通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有效的资金扶持。

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至2000年,台湾全省共投资建设了377个富丽农村规划地区(或村),包括山坡地农村80个,非山坡地农村245个,渔村52个。2001~2003年农村新生活圈建设累计投资建设休闲农业园区80处,农村新生活圈26处,辅导19个县市、134个乡镇建设农村休闲景点555处。10多年来,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经历了从单一农业到“三生”农业的发展过程,农村建设也从传统的农村聚落提升到“三圈”的合理布局。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受到李登辉、“”势力的干扰,台湾经济一路滑坡,但富丽农村建设计划始终没有停止,其效果日益显现。根据台湾《农业统计要览》资料,1990~2004年,台湾农家对非农家人均收入比率从69.2%上升到71.8%,最高年份达到76.2%(1996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基本持平。农家与非农家彩电比率从93.3%上升到96.2%,空调比率从26.4%上升到70.2%,家用电脑比率从20%上升到57.2%;汽车比率从72.1%上升为119.8%。富丽农村建设对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台湾推动富丽农村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政策推动。

政策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一定时期的政策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经济特征,因而政策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由于富丽农村建设不仅是农业内部问题,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因此,台湾自1990年代初提出富丽农村建设施政目标后,在其出台及修正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及政策法规中,都把农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上,随着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采取不同的推动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

据不完全统计,1970年至2005年,台湾制定实施了10多个推动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主要如《现阶段农村经济建设纲领》(1970年)、《加速农村建设主要措施》(1973年),《农业发展条例》(1973年制定,1983、1986、2000年三次修定)、《提高农民所得,加强农村建设方案》(1979)、《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农民所得方案》(1979年)、《现阶段加强农村建设政策纲要》(1987年)、《农业综合调整方案》(1991年)、《农渔村社区整体规划暨建没计划》(1993年)、《农业白皮书》(1995年)、《跨世纪农村建设方案》(1997年)、《农业中程施政计划》(2001年)、《建设农村新生活圈,塑造农村新风貌》(2002年)、《台湾健康社区六星计划》(2005年)等。综合分析这些农村建设政策内容的演变,不难发现。这些政策出台具有明显的延续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特征。许多农村政策均是在原有政策上延续和发展的,并非朝令夕改。在政策价值判断上,主要依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水平来确定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工业化初期,农村建设政策以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工业化中期,农村政策以增进农民福利,平衡工农关系,缩小城乡差别为目标;工业化后期农村政策以建设农村新生活圈,塑造农村新风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政策目标明确,量力而行,确保农村建设与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政策的内涵方面,台湾在历次农村政策调整时都较好地兼顾“三农”的关系,遵循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的理念,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增加和深化农民生活福利、农村社区建堤的政策内容。

(二)资金扶持。

资金是富丽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台湾农业在完成培育工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后,就把经济发展方针从“以农补工”调整为“以工补农”,转向以工业带动农业,增加农业的资本投入。1970年颁布的《现阶段农村建设纲领》和1972年实施的《加强农村建设重要措施》都把放宽农业贷款、增加农村公共投资作为重要选项。有关农村社区建设的直接投资,一个明确的例子是恢复一度中断的结合农村建设的农地重划计划,把农地重划的政府资金扶持比重从1/3增加到2/3,此项从80年代初持续到现在。这是农地重划和农村建设之所以能够延续三、四十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90年代开始的富丽农村建设,政府资金扶持主要按各类专案农贷计划编列,据不完全统计,不同时期政府当局设立的有关农业、农村建设的专案农贷有10多种,如加速农村建没贷款、农业发展基金农机贷款、农业专案贷款、农家消费贷款、农民购地贷款、农民住宅贷款、农民创业贷款、统一农贷、综合农贷等等。据1989至2001年实施《农村综合发展规划暨建设计划》的统计,实质建设377个规划地区(村),政府累计投入资金61.3亿元,每个规划地区(村)政府的平均投入为1625.9万元(约折合人民币406.4万元)。通常每个农户创业可贷款200万元,无力担保的困难农户贷款可由农业信用保证基金代为担保。

据台湾“农委会”主任李金龙报告,2004

年用于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照顾农民的施政经费为1161.79亿元新台币,加上弥补农民保险240.01亿元,合计1401.80亿元,占“中央”财政支出预算的8.7%。1971~1975年,台湾从以农补工转向以工补农初期,农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8.3%,此后逐步减少到上世纪80年代的3~5%。相比之下,目前的8.7%投入水平应该说是比较高的。

为了确保农业和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活络农村资本流通,台湾于2003年7月出台了《农业金融法》,成立了《农业金融局》,建立了独立于一般金融体系之外的农业金融体系,由台湾“农委会”直接领导,以便加强对农业金融的管理。农业金融体系建立对推动富丽农村建设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如2005年10月,由“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农业委员会共同推动的,对农村实施一项总金额1000亿元新台币的放款方案,其中政策性农业专案贷款金额为350亿元,主要用于农民及农企业购买耕地和自动化设备、修建自用住宅,兴修农业设施及农业教育培训等;一般性贷款放款金额650亿元,除用于购买种苗、机器设备、仓库及集货场、技术研发创新外,还可为住宅修建、农家水电、农家器具设备、医疗、衣物、子女教育等家计生活和个人消费提供贷款。

(三)规划先行。

台湾富丽农村建设规划分为农村纲要规划和农村细部建设计划两个层次:农村纲要规划以乡、镇(市)为单元,就其产业发展和自然、人文等条件,规划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规划内容包括区域的人口预估、产业配置、交通及通讯网络、公共及公用设施部署、灾害防治、文物保护、水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景观保育、农村游憩等区域性、公共性的建没内容。纲要规划目的是为农村细部建设计划编制提供宏观指导和实践依据。

农村建设细部计划以村、自然村或聚落为单元,根据各地农村的特性,因地制宜进行精细规划和计划,作为富丽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蓝本。计划内容包括4个主体项目。一是农村产业发展及产品营销,包括产业发展方向,资源评估与农地利用,农产品生产、仓储、运销,农业休闲游憩及生产环境改善,灌溉与排水。二是社区更新与生活环境改善:包括社区整体布局、农宅新建或修缮、农户环境卫生、社区公共设施、水电、邮电、医疗、运动场、营销中心、停车场等。三是环境保护与景观建设:包括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园林绿化、垃圾及污水处理、溪河治理与利用等。四是社区文化建设:包括文物古迹保护、科学文教设施、社团组织、乡规民约等。农村细部计划的目标是创造农村社区经济活力,改善农民生产与工作条件;改善农家及农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保存与维护农村传统文化与独特风貌,维护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增强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提高城乡的依存度。

农民是富丽农村建设的主角,从村庄发展构想、更新计划研拟及其他重要决策、项目选择,都要认真倾听农民的意见,创造让农民能够参与、愿意参与和积极参与的氛围,明确农民在规划及实施过程中的职责。

(四)管理保障。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篇2

一、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途径,可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多种选择,但总体导向与制度基础不可或缺。

(一)健全农村区域政策体系

建国以来,国家制定与实施的区域政策,一般均以地理区域为范畴。如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沿边开放、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等。尽管各项政策惠及不同地区的农村,但总体而言,城市往往是政策的真正受益主体。主要原因是:转移支付资金主要被用于城镇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工资、福利等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面,农村居民获益较少。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公共设施与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县以下地方财政,在现有的财政体系中,乡镇地方财政薄弱。除了东部沿海等少数地区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乡镇财政非常困难。靠他们的力量根本无法为农村地区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而实际上城乡在公共资源供给与服务领域的差距程度要远大于此,而且影响更为深远。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业的改造、农村环境的优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些资金不可能全部依靠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而是在相应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民间资本等其他资本陆续跟进才能完成。但是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公共财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产品的供需缺口非常大,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公共财政力量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而公共服务产品主要体现社会效益,完全市场化运作存在障碍。

(二)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规划是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这些规划的重点主要落脚在城市地区和非农产业领域,涉及农村地区的部分既少又粗,针对农村地区发展制定的规划更是十分欠缺。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的规划统筹。新农村发展规划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人口规划

人口数量的变化和结构的调整将是未来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农村地区而言,需要明确根据当地的资源、产业与经济发展情况,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有多少人需要转移出去,如何转移,以及转移后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怎样等。另外,还需要对留在农村地区人口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结构,以及从业结构等进行研究与合理的规划。

2、产业规划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产业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全新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将引领未来中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需要思考如何使农业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如何增强农业企业的发展活力,如何合理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3、空间规划

为了提高效率,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应强化“三集中”的意识,做到农业向规模经营和农业园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农民居住区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这就需要相应的空间规划来指导集中区的布局与协调。另外,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同样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除了农业园区、标准化生产小区、农村社区的空间布局与规划外,农村生态保护区的界定与规划也应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中应包含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规划、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医疗卫生发展规划、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社会保障网络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三)建立农村经济、社会、环境良性发展机制

广大农村地区要真正改变落后面貌,还需要建立起一套促进经济、社会、环境良性发展的机制,以提供内在的、持续的发展动力。

1、市场建设机制

重点在于建立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市场机制和农村土地流转、征用等方面的市场机制。其中,农业市场化机制建设具体包括:提高农村、农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促进传统自给半自给的农业、农村经济与市场接轨,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水平;提高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增强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提高订单农业合同履约率等。农村土地市场机制建设具体包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新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保证耕地资源向有利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方向集中;加强农村土地征用程序规范、制定合理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建立失地农民生产生活保障制度和集体土地收益增值及分配制度,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持续发展问题,保护耕地资源。

2、社会服务与公共管理机制

重点在于树立现代化的农村管理与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管理机制。具体包括:改革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制度,注重提高农村地区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启动以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配套改革,实现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管理人员的职能转型;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公共事业发展方面的管理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民主监督与环境保护机制

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的监督机制很不健全。农民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农村地域广阔,机构分散,不便于集中管理;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多,分发落实滋生腐败与使用效率低下等特点又决定了监督制度在农村地区具有非常强烈而急切的需求。另外,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投入非常有限,技术落后,近年来我国农业污染、农村生活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与保护机制。

二、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当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速农民转移

长期发展历程证明,农民数量多既分摊了有限的资源,又分割了有效的资源。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需要把人口从生产效率较低的第一产业分离出去,从资源占有量较低的农村地区分离出去,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

美国每个农业工人可以供给150个非农业人口的农产品消费。在我国农村现有形势下,分流农村人口,把有限的耕地和资源向少数能人手里集中,提高人均耕地面积,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和经营,进而提高农业经济总量与效率,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也是促进城镇及其他非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速城乡与三次产业之间的融合

我国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长期分割,农业生产经营与工业、服务业领域联系薄弱,农民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与城市居民截然不同,导致农村地区的发展始终停留徘徊在自我循环、自我封闭的状态下,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格格不入。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是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在全社会宏观发展的背景中去解决“三农问题”。

加速农村与城市、农业与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提升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农村与城市的融合,包括城乡之间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和社会交流,具体如产品交换、信息流通、人员往来、文化合作等。农业与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一方面包括城市非农产业部门为农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如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优质的化肥、种子、农业机械等农用物资;为农业企业提供金融、物流、咨询、销售等配套服务;为农业现代化培训输送更多的专业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包括拓展农业发展思路,把农产品深加工与现代工业结合起来,把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与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农业资源价值,提升产品档次。

(三)培育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现念

从人的因素方面,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三个主体:一是农村基层干部,二是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者,三是广大农民。过去,农村基层干部的职责主要是传达、落实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其中收取农业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等是许多农村基层干部的核心工作内容。由于农业各户分散经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基层干部在组织农业生产、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责任较少。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者也由于企业规模小、生产程序简单、产品结构单一、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与现代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农民更是停留在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和人畜共处的生活环境中。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具体反映在上述三个主体需要树立起新的思路与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软性要素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关键是从人的方面彻底改变农村传统、落后、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村基层干部有能力为村民提供完整、高效的公共服务;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者能够具备现代企业家的风范,运用现代企业制度与标准去经营管理农业企业;农民能够进行科学种田、现代化养殖,能够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并改变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追求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提供保障。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篇3

[关键词]项目管理;农村电力市场营策划;应用思路

中图分类号:F42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37-02

项目管理是利用专业的知识、能力、方式在特定的项目中实现达到或超越预期的需求目标,项目管理具体操作内容就是对该目标所进展的活动进行全程的检测以及管控,保证活动的进展顺利性以及活动的秩序,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农村电力市场是我国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力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现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对于电力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所接触的环境越来越广阔,农民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对于家电的需求种类以及需求基数越来越大,家电下乡该项政策进一步推动该种需求关系的发展,因此,农村电力市场直接关系农村的发展以及农村的生活质量提升,同时能够推动我国的经济活跃化,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够保证农村电力市场的服务质量提升,交易以及营销的效率提升,能够实现满足农民的各方面电力需求,实现农村电力市场结构稳定化,以及营销条理化。

1.农村电力市场现状分析

农村电力市场是在农民对电力产品的需求大量化而逐渐形成的,是一种缺乏计划,缺乏策划,以及缺乏控制调整,缺乏管理的市场形式,农村电力市场现状较为不理想,随着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对于电力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包括电力产品的种类以及电力产品的数量,主要原因就是农民的购买力增加,以及农民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在该情况下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供不应求,同时由于农村电力市场缺乏营销概念以及缺乏服务体系,导致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对待农民存在轻视的态度,进一步限制农村电力市场的规模发展,限制农村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农村电力市场还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这进一步导致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走下坡路,需要对农村电力市场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前提以及依据,为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提供思路以及方向。

1.1供应关系严重失衡

农村电力市场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供应关系失衡,即供不应求,致使该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农民的需求呈直线上升趋势,对于电力产品的功能要求以及样式要求逐渐提升,而农村电力市场的更新极为缓慢,并且电力产品的功能以及样式较为固定,缺乏新意,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向农村电力市场输送货物的效率低,并且货物提供商有限,致使因素就是交通问题以及地域问题,即供货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以及成本向农村提供电力产品,无法保证电力产品的出售率,因此,供应商对于功能齐全,款式新颖,造价成本高的电力产品输送方向主要为城镇,该种情况的持续发展,不受控制,直接导致农村电力市场的购买量减少,随着农民购买力提升,农民更趋向于在其它种类齐全的电力市场购买,农村电力市场的盈利进一步降低,这对于农村电力市场的维系较为不利,会进一步减少供应商以及供应数量,供应种类,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农村电力市场不仅无法发展,还会面临存亡问题。

1.2营销模式缺乏服务体系未形成

农村电力市场的形成缺乏体系化,缺乏计划,以及缺乏调控,因此,农村电力市场没有系统科学的营销理念以及营销模式,并且服务理念以及服务体系也未渗入农村电力市场,形成的一个模式就是小商户经营各自的店面,对于电力市场的发展以及电力市场的具体状况了解极为有限,并且对于农民的购买能力变化以及购买需求变化掌握不及时,电力市场商户的服务人员缺乏,服务态度傲慢,服务质量低下,对于农民在购买时的询问敷衍了事,甚至于直接忽视,服务人员态度强硬,对于农民要求的折扣以及降价,不退让,农民的购买欲望会在该种服务状态下逐渐被消磨,农民对于农村电力市场的印象也会大大折扣,农民会逐渐改变以及逐渐转移电力产品的购买地点,农村电力市场在该环境下发展进一步受到抑制,由此可见,农村电力市场的营销以及服务是极为关键的存在,对此改进发展是极为必要的。

1.3农村电力市场缺乏管理

农村电力市场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管理,缺乏控制,任其自我发展,自我经营,自我运作,在该情况下,农村电力市场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就是信誉问题无法保证,过于追求收益,即农村电力市场的产品质量低下,产品不合格情况较为猖獗,农村电力市场对于产品的质量监测较为忽视,这导致各种不良供应商将生产不合格,无法出售的商品运输至农村电力市场,进一步进一步兜售,这大大增加了农民用电力产品的危险系数,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缺乏道德意识的行为,需要采取具体的对策进行及时的控制,否则将升级到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影响社会的运作安全性。

2.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思路

项目管理所涉及的知识面以及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在各产业中都有相应的应用,对于各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实现产品的有序化发展,产业的计划性发展,推动各产业达到预期的营销目标。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思路确定,需要基于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的现状,需要基于农村电力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确定项目管理的应用方向以及应用模式,为项目管理的计划实施奠定事实基础。

2.1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思路一供应平衡化

农村电力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供不应求,这是阻碍农村电力市场发展的最直接因素,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思路需要以此为基础提出,即供应平衡化,项目管理过程中对于农民的购买力、农民的购买需求,包括农民的购买种类以及购买数量,购买要求进行全面的调查,确定具体的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农村电力市场的产品结构以及产品数量,保证农村电力市场的产品及时更新,这能够保证农村电力市场的产品出售率,能够保证吸引农民,对于活跃化农村电力市场有实际的促进作用,同时还需要调查农户对于电力应用的情况,保证对各个阶段,即早中晚电力需求变化情况,来确定电力企业供电计划,保证电能的供应与农民的需求相一致,这能够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力市场的完整性以及农村电力市场的协调性,供应平衡化,能够保证供应商收益的同时,寄货情况减少,电能浪费量减少,还能够保证农民购置所需的货物,以及在电能使用过程中更为满意,能够协调供应商与农户的关系,为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各种活动决策的进一步提出实施奠定基础。

2.2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思路二服务质量提升

农村电力市场营销过程中,亟待提高的一个方面就是服务,主要方向就是服务体系化以及服务合理化,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思路就包括该方面,具体操作就是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过程中策划各种活动,折扣活动,体验活动,以及抽奖活动,吸引农民的注意,以及增加农民的参与度,农民能够在该过程中,获得各种奖励奖品,在这些优惠面前,农民对于商户的印象会逐渐提升,在购买家电过程中也会以该家商户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能够活跃化市场,保证市场的运营稳定性,同时对服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商品的全面化了解,服务理念灌输,服务重要性阐述,以及服务意识培养,讲求平等服务以及微笑服务,保证服务过程中的不过度热情以及不过度冷淡,恰到好处,实现农民在购买过程中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受,能够强化农民的购买想法,能够保证市场的客流量,以及能够形成稳定良性的市场竞争,农村电力市场服务逐渐体系化,服务质量快速提升,在电力供应方向,讲求不同时间段电力价格不同,电力使用超过一定额度,超出的部分价格提升,将电力价格透明化,并且对每一农户的电力使用情况以清单的形式来展示,农户能够利用网络来调查电力使用情况,在电力企业收电费时,讲求耐心,对于农户提出的质疑进行解惑,与农户的交流不采取躲避的形式,保证各农户能够对该电力企业放心以及对电力企业认可,对于该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实际的促进作用。

2.3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思路三管理

农村电力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还包括管理问题,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思路包括管理,即在营销策划过程中进行供应商的信誉调查以及进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调查,对各产品的合格证进行严格的要求鉴定,在确定质量之后,采取的操作就是,在市场上,进行产品的使用演示,这样既能够进一步确定该产品的安全性,还能够提升农民对此的信任程度,增加该产品的购买率,并且在后期对农民进行使用情况调查,确定产品的合格性,以及确定产品的应用性能,做为下一次该产品的营销策划方案依据以及基础,该种营销策划模式,能够大大的减少农村电力市场中不合格产品的数量,也能够对不良供应商发出警告,进一步限制该种产品在农村电力市场中的流通,同时还能够保证农村电力市场的运营稳定性,能够保证农村电力市场的运营结构稳定化,同时还需要对电力企业进行管理,保证电力企业的各部分运行安全性,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电能的输送安全性,保证变电质量,进一步维系农户的用电安全性,能够保证农村电力市场运行的整体化,运行处于管理状态之下,运行的科学性以及运行的条理性也进一步得到提升发展。

3.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方案为,首先对质量进行规整,种类进行调查以及填充,保证农村电力市场的运营基础稳定性,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农村电力市场的服务质量,在此前提之下,设计相应的活动以及相应的优惠政策,来吸引第一批“吃螃蟹”的农民,农民对此满意之后,就会成为农村电力市场的免费宣传力,农村电力市场的运营稳定性逐步得到保证,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也逐步走向正轨,农村电力市场要想保证该种发展模式以及该种发展趋势,需要时时创新,并且需要保证最为基础的质量发展,以及最为本质的服务提升,保证与时代接轨与农民的需求接轨。

结束语

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是现今探讨农村电力市场发展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合理应用,能够实际的促进农村电力市场的协调化、有序化以及有方向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健鹏.项目管理在淄博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2.

[2]刘涛.项目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划中的应用思路刍议[J].电子制作,2014,(3):281-281.

[3]李伟.深州市供电公司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08.

[4]王震.县级供电企业经营风险评估与规避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5]李建龙.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智能农网建设项目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2.

[6]王萌.项目管理在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中的运用[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33(1):42-44.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篇4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16)02-0070-006

一、上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成效

2015年,上海市各级政府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基层工作,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经调研发现,与往年相比,2015年城乡一体化工作力度明显加大,系统性明显增强,领域也进一步拓宽,突出表现为“六大成效、三大特征”。

(一)推进情况

一年来,上海市政府将《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落实为重点工作,市相关委办局抓紧出台配套政策,区县政府加快对接逐渐形成实施方案,各基层政府紧跟发展步伐,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具体表现在:1.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工作方案,各牵头部门对10个方面、36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相关区县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或协调推进小组,一些区还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市政府专门成立督促和协调小组。目前,上海从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镇村规划体系编制、发展现代农业和养殖业、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等多个维度,建立了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2.区县政府加快对接。金山、嘉定等区政府抓紧对接市级政策文件,将“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2015年的重点工作,明确具体任务和责任单位。基层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政府城乡一体化工作有序推进,力度比往年明显加大,加上区级单位的一些骨干力量下沉到基层政府,基层政府推进工作的成效也比往年显著。

(二)取得六大成效

2015年,上海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基本达到政策预期的阶段性目标,主要取得了“六大成效”:1.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得到健全。统领上海未来几年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方案已经出台,17项配套文件加快推出,引领乡村发展的规划和试点加快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形成。2.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科技研发支持农业发展力度增强,农业创新转型发展态势凸显,全市正在谋划整编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关于上海自贸区扩区后支持浦东新区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正在引领农业扩大对外开放。3.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已经形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拆违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突出。4.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快均等化。教育资源加快向乡村倾斜,相关部门正在农村低保、城乡救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方面探索建立全市基本统一的标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将实现统一。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取得进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进展迅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松江等区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正在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6.农村社会管理和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依托“智联城”和o2o模式,提升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网格化综合管理向镇区和农村地区覆盖。流动人口调控力度加大,管理效果明显,人口调控和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

(三)呈现三大特征

总体而言,2015年上海城乡一体化工作呈现出“三快,四慢,三强”三大特征。1.“三快”,政策出台快、规划编制快、单点突破快。“1+21”项政策文件已出台“1+17”项;引领城乡发展的规划已覆盖大部分乡村,尤其是美丽乡村规划编制迅速;城乡发展一体化已在医疗保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拆违等方面实现突破。2.“四慢”,统筹协调慢、资源倾斜慢、结构调整慢、制度改革慢。一些重要领域涉及多个部门,配套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相对较慢;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面临着资源缺乏和资源培育周期较长的双重压力,导致资源倾斜相对较慢;受历史、成本以及政府角色等因素制约,整体农业结构转型相对较慢;农村土地等制度改革涉及利益方较多,覆盖面较大,在国家尚未形成明确改革思路的情况下,必须稳妥推进、审慎推进。3.“三强”,推进力度强、基层权力强、环境整治强。调研发现,涉及农村地区的区县都将城乡一体化作为重点任务来抓,推进力度明显增强;政府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现象明显,加上“强镇扩权”,基层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拆违”成为农村地区环境整治的一大亮点,力度和督查明显加强。

二、上海城乡一体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虽在农业发展、社会保障、乡村拆违、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等方面实现阶段性突破,但是,基层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重点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镇村建设有待优化

1.镇村规划较为薄弱。原有新市镇总体规划并未及时修编,时效性较差;规划类型较多,批复时限不一,缺乏整合统筹。城镇功能定位有待提升。各区规划推进了新市镇和非建制镇建设,调研发现,有些乡镇虽然建设了大量农民集中居住区,但商业配套、公共配套严重不足,规划档次偏低,很难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2.商业配套有待加强。一些乡镇的商业设施主要为老市镇的零星商业,多以个体经营户为主,在业态布局、商业品质、合规经营等方面都比较落后。管理单元有待夯实。各镇普遍认为镇村社会治理基础较为薄弱,警务力量、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力量不足,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创新面临挑战。

(二)产业升级缺乏后劲

1.农业结构调整有待突破。缺少相关的农业布局规划和扶持政策引导农业种植从分散种植向标准园建设集中;农业结构产业链、价值链延伸缺乏相应的政策渠道;吸引本地年轻人务农种地的机制没有形成。2.农业附加值有待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比较落后,附加值较低,农村造血功能不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3.村集体经济增长后劲有待增强。村集体经济主要收入来源单一,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加之现行的动迁政策是货币补偿,很难再取得土地指标用于发展集体经济。4.纯农地区发展支持力度仍需加强。市级财政支农政策较为分散,补贴资金较为分散影响使用效率,支持纯农地区发展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扶持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强。

(三)环境整治有待深化

1.农村水管网建设与管理养护不足。农村地区供水管网普遍存在管网陈旧、老化、管径偏小、管材较差、漏失率高等情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尚未建立,生产、生活、畜牧业污水直排河道现象较严重。2.河道整治工程实施面临较大财政压力。由于水系复杂,受过境区域通干线割断等,河道整治面临多重瓶颈,因镇级财政压力过大,部分水利建设项目进度严重迟缓甚至被消项。3.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和堆积逐年增加,组成也日益复杂,一些农村缺少固定的垃圾桶放置点,个别村只设有敞开式垃圾堆放点,并且未能及时清洗显得脏乱。

(四)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1.道路养护压力大。农村道路交通流量呈现急速增长,但农村公路养护力量较为薄弱,养护意识不强,损坏的道路、桥梁常常得不到及时维修,农村公路道路养护和管理日益紧张繁忙。2.公用事业供需尚不匹配。随着大量外地来沪劳动人员入住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了农村电压偏低、用电量超负荷经常跳闸,自来水管径细出水量偏小等问题。一些村庄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公交线路缺乏,给留守老人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随着青年一代迁出,目前乡镇以老年人和外来打工者为主,居民消费能力不足使得部分商业设施逐渐萎缩。

(五)公共服务缺口较大

1.公共服务供需失衡依然明显。卫生服务难以按要求提高数量质量;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日益突出;文体配套设施尚难满足群众需求。2.公共服务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受人才等因素制约,郊区学校、社区卫生中心等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等软实力与中心城存在较大差距。差异化配置明显不够。各镇空间区位、发展阶段、功能特色各不相同,外来人口控制力度、本地居民需求升级情况各不相同,这对各镇村的公共服务差异化配置提出了结构性的差异化要求。

(六)产权改革推进较慢

农龄计算面临难题。按照产权制度改革操作要求,资产的量化分配,以农龄为依据或农龄为主结合其他方式,但各村情况不一,农龄计算面临情况较为复杂。适合量化资产及村委会财务收支平衡面临矛盾。部分村适合量化的资产很少,需要财政支持。产权制度改革后,如果财政不加大对薄弱村委会经费扶持力度,较大一部分村很难做到收支平衡。

三、制约上海城乡一体化推进的原因

制约推进工作的因素主要包括:体制、机制、资金、要素、生态、政策、人员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其中,资金保障不力、政策扶持不够以及体制机制制约是当前表现最为突出的原因。

(一)体制机制上,部门联动不足

部门联动尚有待加强。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在农民建房、河道、高压电网等布局方面(如要拓宽道路),就遇到困难,需要相关部门配合协调,特别是电力、水务部门的支持。目前,相当部分土地由外来务农人员租赁种植,土地种植租赁期满,外来务农人员不肯交还土地,还要高额的补偿,收回外来务农人员手中的土地需要多个部门配合。

(二)资金平衡上,造血功能薄弱

土地成本收入倒挂。动迁成本、劳动力安置费用、土地规费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逐年上涨,但土地出让收入价格变动不大,工业用地出让收入不能弥补开发支出。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乡镇集体自身的经营性收入较少,主要为房租,收入来源单一,自身造血功能差,大部分开发建设资金依赖于外部融资,且主要为银行借款,融资期限与土地成本回收期不匹配,加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受限制,乡镇融资更加困难。公共服务支出压力增大。各村支出当中村集体要承担较大一块创建、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支出,支出压力较大。

(三)要素制约上,土地生态弱化

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土地空间瓶颈。可开发地块“体量小、分布散、成本高、周期长”,这对乡镇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比如,宝山区境内有宝钢、石洞口电厂等特大型生产企业,月浦是该地区降尘、通噪等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过境交通的大量通行,客货混行局面严重,既进一步增大了交通压力,也带来了明显的扬尘、汽车尾气污染。

(四)政策扶持上,力度精度不够

支持力度不够。纯农地区发展支持力度仍需加强,补贴资金较为分散影响使用效率,村庄平移的补偿面积问题也需要政策支持。目前政策补贴扶持力度并不足以吸引优质的专业人才,公共卫生、普通教师、文化体育、养老等专业人才配置不足。支农政策系统性不强。市级财政支农政策较为分散,支持纯农地区发展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扶持政策,且支持力度仍需加强。适应性不足。195、198地块转型功能适应性不够,政策规定的用地导向适应性不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各镇反映宅基地制度面临问题较多,宅基地退出机制较为单一,政策不够灵活,推进难度较大。

(五)人员支撑上,队伍老化明显

编制缩减。部分区在撤镇时,将原各镇的农科站、农机站、兽医站、林业站等站所撤并,建立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现为农业服务中心),撤并后部分功能仍在,但人员编制大大压缩,森林、绿化、农机的工作量成倍增长,人员存在结构性不足。人员老化。乡村专业人才老化较为突出,退休返聘人员占比较大,学历参差不齐,对信息化技术运用掌握困难,导致开展工作越来越难。招聘困难。由于的工资较低、社会地位较低,乡镇虽有人才需求,但前来应聘的人员不多,选择余地较小。本地青年从事农业生产少。由于相对于第二、第三产业来说,农业效益不高,青年人才基本不选择务农或者从事农业生产相关工作,目前从事农业生产者(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年龄普遍偏大。

(六)利益协调上,各村诉求不一

各村差异大,利益协调难度大。以嘉定区的农龄计算为例,有的村倾向于将农龄计算到2010年底为止,有的村倾向于延后继续计算农龄;有的村征地或土地换保障时间前后跨度不大,倾向于完全以农龄为依据进行量化,有的村征地或土地换保障时间前后跨度较大,村民之间农龄差距较大,倾向于不完全以农龄为依据进行量化。村级资产完全按照农龄进行量化,很难操作,需要以农龄为主结合其他方式,具体如何结合需要相关村民协商确定。

四、加快推进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当前,上海要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城乡发展一体化各项政策,进一步统筹谋划好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推进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实施农村各项改革,重点解决好纯农地区和经济薄弱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强工作协调、督查专项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能落地、见实效,推动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迈上新台阶。

(一)优化推进思路,强化衔接统筹

以“优思路”为核心,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加强各级政府部门政策的有序衔接。围绕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涉及的人、财、物环节,优化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政策衔接机制,创新各项工作的推进机制,形成政策一插到底、一步到位,避免在推进中政策的力度打折扣,政策的时效性被削弱。注重不同配套政策交叉领域的统筹。要聚焦这些政策推进中出现的重点问题,排出推进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列明时间表,强化问题导向,弱化部门分工,形成协同、有效的政策合力。凸显区县政府的政策整合平台作用。要依托区县政府的平台作用,区县政府也要充分发挥政策的统筹整合功能,在区政府内部实现各类政策的统筹协调,对资金、人才、物资统一调配,减轻镇级政府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政策的精准度。提升镇村政府的统筹实施主体功能。体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充分发挥镇村级政府的实施主体功能,赋予基层政府更多的管理权限,将农业、水利、交通、土地等条线政策转为块上的综合政策来落实。

(二)注重规划引领,推进多规合一

以“强规划”为重点,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规划向村镇覆盖。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实现规划对农村土地的全覆盖,充分发挥规划对村镇,尤其是一些薄弱村镇的引领作用。扎实推动城乡地区多规合一。抓住“多规融合”契机,积极开展多规融合试点,在镇级层面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加强乡镇地区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工作的有机衔接,强化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网水系、公共项目的对接和空间协调,努力实现空间规划管理“一张图”,构筑村镇“多规融合”体系。积极探索乡镇特殊地区规划落实。围绕乡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性重点问题,启动规划试点,实施规划试验突破瓶颈制约。也要在特殊的乡镇地区加强探索,做实郊野单元规划,积极组织编制村庄布点规划,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规划。

(三)因地制宜推动,激发基层活力

以“明差异”为基础,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实施差别化的政策安排。支持区县政府在落实政策中探索差异化的实施方案,适当考虑全市不同地区如城市化地区(邻近中心城和新城的镇)、半城市化地区(远郊独立大镇)和纯农地区(远郊农业型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出台针对性较强的实施方案。对社会保障等领域可建立市级统一制定建设和管理标准,对集体经济体制改革要,通过差别化的安置和补偿政策设计提供多样化选择,对社会治理要根据外来人口规模和趋势采取精准管理等。要重视对农村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补贴扶持力度。要关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求重心从基础设施建设向公共资源倾斜的趋势,领会最新的国家政策精神,出台相应的细化政策或具体操作细则,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制定探索试验的支持政策,政策要保持延续性,对一些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要及时优化、调整或终止。

(四)强化部门联动,破解发展瓶颈

以“促联动”为抓手,引导多部门的联动管理、联合执法、联合支持,形成推进合力。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在社会治理、环境污染、集体资产出租收回等重点环节,要建立以分管部门牵头,相关执法部门参与的联合治理小组,联动破解瓶颈问题。引导多部门的联动管理。要建立联动机制,尤其是在人口管理、产业转型、土地置换等相互关联的工作中引导部门打破职责分工,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重点问题、瓶颈问题实施联合管理。引导多部门联合支持。要引导多个部门形成合力,加强对农村地区特色产品、特色资源、特色项目、特殊企业的扶持,对农村旅游的开发、接待房用地指标上给予正面支持。

(五)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政策优化

以“重长效”贯穿工作始末,形成“工作跟踪—发展评估—政策优化”良性循环长效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工作跟踪机制。建立健全推进计划年度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建立以区县、乡镇为主体的工作推进跟踪机制,对资金等的使用情况建立定期监测和评估工作机制,在工作跟踪中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加大绩效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效推进。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估机制。在上海市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建立的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十三五”的新要求、新形势,建立开放且覆盖全市范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标监测评价体系;引导市、区县政府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第三方的评估机制,分季度、分年进行发展成效评估,形成完整的“制定—跟踪—评估—优化”的动态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政策优化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政策优化机制。形成“每年一跟踪,三年一微调,五年一大调整”政策优化机制,及时把跟踪反映的问题反馈到相关部门,指导相关部门及时调整优化政策,确保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2015.3.

[2]上海市规划院.上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跟踪研究[R].2015.9.

[3]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情况的汇报,2015.7

[4]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完成率达85.3%.上海统计报告,2015.11.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篇5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持续增加村级集体稳定性收入为工作重点,以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为基本动力,以大力发展物业经济和合理开发利用村域资源为主要形式,着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创新,形成多元稳定的收入来源、持续有效的增收机制和规范健全的管理制度,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到2012年,力争全市村均年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年均增长5%以上;基本消除年收入15万元以下的村。

二、不断拓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

1、大力发展物业经济。地处城郊、二三产业较为发达的村,要积极利用好村级留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建标准厂房、写字楼、专业市场、宾馆、民工宿舍、商铺店面等物业项目,获取稳定的收入。集体存量资金较多但资源少的村,可通过异地购买资产、入股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投资收入。支持村级组织结合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兴建各类三产配套用房。支持村级组织参与集镇商业街区、工业园区等收益稳定的物业项目的开发建设。

2、充分盘活存量资产。盘活村集体原有办公用房、会堂、学校、厂房、仓库等房产,通过物业开发、租赁等增加收入。鼓励村集体将城镇规划区外合法的存量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合作开发等形式,依法兴办二、三产业,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在群众自愿、民主决策和困难群众宅基地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招标等方式进行宅基地有偿选位,所得资金归村集体所有,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引导高速公路、国道沿线的村将广告位租赁以获取稳定的收入。

3、开展土地整理复垦。积极引导村级组织按照村庄建设规划,结合农房改造建设,对空心村、拟撤除村实施复垦。鼓励结合村庄整治和中心村建设,利用村庄复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发展集体物业项目。提倡在政府主导下,集中若干个村的宅基地整理复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城镇、工业功能区等区位优越地联合建设集体物业项目。

4、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鼓励村级组织以土地、资金、资产等入股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农业产业化服务。引导村级组织围绕现代农业、家庭工业、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物业管理、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服务,获取服务收入。

5、合理开发村域资源。积极利用相关政策,综合开发土地、生态、人文等资源,以多种途径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益。鼓励村级组织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以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和集体增收。

三、努力营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良好的政策环境

1、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促进产业集聚、用地节约为导向,结合中心村和独立工矿点布局,为具备发展条件的村规划安排一定的二、三产业发展用地空间。村镇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县区每年从农转指标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2、完善村级留用地政策。扩大村级留用地政策范围,城镇规划区外征用农村土地的,参照规划区内享受村级留用地政策;留用地政策可通过建设业主带征或折价在城镇购买物业用房的办法落实。各开发区、乡镇要根据规划征地范围,在尊重村级意愿的前提下,按集中统一的原则做好村级留用地的布局规划。在项目规划时,必须按核定留用地面积同步落实村级留用地具体地块及用地规模。村级留用地办理土地出让时,土地出让金除国家税费外,其余净收益全额返还给村。鼓励村级组织通过自主开发、合资合作、产权租赁等方式利用好村级留用地,积极探索在留用地实行公开出让时,通过设置条件用部分出让金收购相应面积的物业房产给村级组织的办法;对一时无法开发利用的村级留用地,也可由政府向村回购留用地指标,回购资金由村直接购置收益稳定的资产。市、县区国土部门要根据上述要求抓紧出台具体的村级留用地政策。

3、完善土地整理复垦政策。鼓励村级组织积极实施宅基地复垦,对有条件的村,宅基地复垦获得的建设用地指标应优先用于该村域内的开发建设,由于规划等因素无法在当地落实地块的,经县区、乡镇协调,可置换到城镇规划区、工业园区发展物业经济。

4、实行用地补偿政策。对无集体建设用地空间的村,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县区、乡镇可通过统筹安排用地指标,在城镇规划区或工业园区落实一定的建设用地,由各级共同筹资统一开发建设村级物业创收项目。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对农保率高、基本农田保护得力的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5、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实施的基础设施、公益性项目,各级应加大政策补助,市级财政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专项扶持政策顺延至2012年。其中,1/3专项用于村发展物业经济的补助;按项目申报验收制的办法实施。条件具备的地方,可通过行政划拔、政府购买等方式为资源匮乏的集体经济薄弱村配置适量的优质经营性资产。

6、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对村统一规划建设的集中居住小区配套物业用房,相关部门在给排水、电力、广播电视、通讯、消防、环保等公用设施安装方面的收费要按农民建房标准收取。从今年至2012年,对村集体经济当年经常性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村的物业用房出租收入、所缴税金按财政体制专项结算到乡镇,再由乡镇结算到村;具体对象确定由村提出申请,乡镇政府负责申报,区财政局、农业局负责审核,市财政局、农业局审核确认。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所取得的种养业收入和农产品初加工收入按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7、完善村级“一事一议”制度。根据国务院、省有关要求,市、各县区要安排专项资金,对通过“一事一议”兴办的并按规定要求和程序立项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

8、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合作银行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要优先提供金融服务。开展集体统管山林、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抵押贷款,探索开展确权登记后的集体房产、依法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鼓励政府出资设立投融资公司向政策性银行融资,支持集体物业项目建设。允许有条件的村经济合作社组建村级资金互助组织。

四、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

1、推行农村经济股份合作制。条件具备的村要按照股份合作制的要求,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管理民主”的集体资产运行管理机制。已建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要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

2、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健全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凡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村集体重点投资、资产经营或处置、重大收益分配等必须实行民主决策。村级重大工程项目要公开进行招投标。

3、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实行村级财务无偿服务。推进集体经济“三年一轮审”,实行集体资产经营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并对村干部进行任期绩效考核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加快推进县、乡、村农村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建设。严格开支审批管理,全面实施村级零招待制。深化完善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全面清查和多途径化解村级债务,制止新的不良债务。

五、切实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任务抓紧抓好。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市及县区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经常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镇(街道)要切实承担起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职责,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2、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增强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和带领致富的意识和本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各类组织建设。落实好行政村主职干部基本报酬统筹政策。加强集体经济薄弱村运转经费保障。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培训制度。全面推行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创业承诺制度,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惩制度。

3、努力形成发展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强化指导服务,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要进一步落实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和大学生村官制度,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进一步落实好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政策,各结对部门要为帮扶村提供有力的支持。各级媒体要加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意义和典型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六、附则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篇6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乡村振兴;品牌建设

乡村旅游是充分利用农村的农业资源环境、田园生态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当地特有的农耕文化等元素,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科普、观光、度假和农事体验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1](p58),是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还能为农产品销售、农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等提供支撑。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17年,我国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要求加大乡村旅游投资。在政策和市场的不断推动下,乡村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得以迅猛发展。[2](p92)农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载体,在推动旅游方式转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产业园区形式引领农村旅游业发展,拓展旅游产业范围,完善农业旅游发展产业链,形成集群竞争优势,成为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城乡融合、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加强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的研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指导借鉴意义。

一、城乡融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城乡融合的加速推进,为实现农村资源精准定位,农业生产要素汇集,旅游资源价值在城乡融合中得以开发提供新动能。农村立足城乡差异确定优势定位、资源价值,谋求融合发展,这是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构建城乡平等互惠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其功能,一是城乡融合可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引导更多城市资源下乡;二是城乡融合可推动城乡互惠大流动,以农产品为城乡沟通媒介,开辟农产品市场空间也促进城镇旅游资源的丰富;三是城乡融合可打开三产融合的路径,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当地农业品牌的树立,推动传统的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间产业融合力度;四是城乡融合可带动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发展,引导更多科研、生产、销售、电商、物流、资金等政府和企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有力推动农村发展。[3](p82)

(二)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新途径城乡融合为促进城乡统筹,并形成城乡良好互通,进而实现以城促乡,优化农村旅游产业结构,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新途径。一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科学规划、合理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各乡村因地制宜制定主导产业,构建以自身旅游资源为主导的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特色产业结构;二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渠道,通过城乡均质发展带动了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农村的建设,并通过“互联网+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和涉农服务业的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三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融合契机,借助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为乡村文化高附加值产品的营销提供了合适途径。[4](p154)

(三)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新渠道乡村旅游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又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渠道。一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挖掘乡村旅游中的自然生态、农业经济、社会、农业文化、农业市场以及政策等相关资源,进而对农村自然生态、文化等进行深度开发和整体规划,为乡村旅游树立创意性品牌理念,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二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为加强城乡区域合作研究,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提供新途径,近卫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对外推广奠定基础;三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资源与城镇逆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转移需求更好地融合,促进城郊型乡村成为都市人的新生活空间的发展,进而构建宜游、宜居、宜业的新空间。

二、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现状

(一)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规模不断壮大,内容更加丰富园区开发主要是在农村已有的生态资源、产品资源、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片区内的旅游业进行了整体开发,形成了具有观光休闲、科技展示、文化交流、亲子互动、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抓手和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载体。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倾斜,全国很多地区都在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活动,乡村旅游产业园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其内容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农业开发,更加注重引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着力拓展农业功能,加快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从而焕发了农村旅游产业的活力。

(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用更加突出,内涵更加丰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旅游的新载体,在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农业服务业发展等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农业旅游发展的新业态,其开发过程充分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融合到园区建设中,实现了旅游理念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与传统观光农业旅游相比,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在开发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相关政策和优惠支撑,还能吸纳更多社会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进入,从而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社会企业和资本的入驻,也进一步促使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更加有针对性,能够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化和收益的最大化。

(三)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更加注重人文性和服务性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主要以旅游生产要素和消费服务业态集聚为核心,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满足多层次旅游体验需求。[5](41p)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会兼顾“文、养、学、闲、情、奇、商”等各类休闲需求,注重设计开发的人文性和服务性,选择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民族风情、文化特色的区域,深度开挖特色化乡村旅游业态,并通过园区开发形成集聚地方特色的高水准、高要求、多活动、多文化的农业旅游综合体。同时,园区运营中也引入更加成熟的营销策略和运营团队,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并在着力规范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确保交通、住宿、娱乐等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游客体验度。

三、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政策支持不到位,很多停留在文件里、口头上乡村旅游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其他和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文件,给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指导。但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的政策落实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严重受阻。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很多偏远贫困地区往往希望借助乡村旅游政策文件和当前火热发展趋势,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园区来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但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尤其是针对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落实较少,导致很多项目难以持续下去。

(二)资金缺乏,融资成本高很多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淳朴的风土文化,加强该地区的开发一方面可以丰富当前旅游市场,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精准扶贫。但是这些地区地方政府往往配套资金有限,很难为产业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导致园区建设不得不求助于社会融资。但当前社会融资环境不足,融资方式匮乏,主要表现为: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缺乏乡村旅游专业融资机构;乡村旅游业与资本市场结合松散;闲置资金进入旅游业的投资数额规模较小;利用政府扶持资金的能力较弱。因此,资金缺乏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推进过程举步维艰。

(三)开发创新性和原创性不足一方面,当前很多地区政府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受政绩观和地区经济利益驱使,盲目跟风上马产业园区项目,但在园区开发前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及专业性指导,仅仅是照抄已有的项目案例,并未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趋同性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原创性;另一方面,很多乡村旅游产业园区项目仍停留在果蔬采摘、生态观光、“农家乐”等初级层次上,导致产业园项目类型单一且雷同现象突出,对当地农耕文化挖掘不足导致旅游产品体验性严重匮乏。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创新性和原创性的缺乏与当前公众对旅游多样化的需求脱节。[6](p61)

(四)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弱,经营管理混乱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中由于自身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不足,很多地区政府为弥补不足利用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来谋取地区发展,导致很多开发商对农村地区自然环境过度开发现象严重;其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中由于资金不足和政策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园区科技投入缺乏,进而导致园区科技性和前沿技术应用有限,难以吸引游客;再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缺乏顶层规划设计,且管理团队整体水平较低,导致经营管理存在很大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7](p21)

四、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的推进路径

(一)以城乡融合下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提高开发科学性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必须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立足当前,全面统筹设计,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旅游空间范围和产业布局。[8](p102)在开发前要先对当地旅游需求进行充分调查,进而制定符合城乡融合下满足居民需求的乡村旅游园区开发规划方案,突出园区建设的“产业融合、功能复合、要素聚合、运营整合”的特色。其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要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提高园区开发的科学化水平。这就要求园区开发要紧紧围绕城乡融合这一根本原则,在产业园规划设计中坚持政府部门的主导,设计中要体现城市元素,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融合的原则对地区旅游业进行整体规划,重点提升旅游园交通、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的水平,提高园区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城市旅游者进入园区旅游,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强化检查和监督,将引导和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在其发展初期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通过政策倾斜、统筹整体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及投资等措施,确保方向引导和扶植政策能落到实处,为招商引资提供政策保障;在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检查和监督,重点培养创意性且符合整体规划的乡村旅游产业园,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措施,积极引导旅游产业园区的顺利开发建设;在产业园正常运营阶段,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和资金扶持,强化政府部门行政管理职责,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旅游产业园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的形成,确保产业园资源充足,园区运营规范,利益分配合理,保障当地农户的经济利益,保障地区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深化城乡产业融合,培养乡村旅游新业态城乡产业融合为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新契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城乡融合的条件和动能更加完善。城乡融合为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首先,借助城乡产业融合拓展了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带动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农业电商等新型业态在农村的发展;其次,通过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民俗文化、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依托乡村旅游产业园,形成以城市居民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村旅游产业体系,既解决城市居民对田园的向往需求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最后,通过城乡产业融合吸引城市社会资本,借助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发展平台,立足农村生态自然资源和风俗文化,策划包装形成田园综合体、生态农业产业园等新型产业业态,形成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在农村地区的集聚效应。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篇7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24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不同观点。《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将新型农村社区定位为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聚居点。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为农民提供的一个生活空间复合单元。一般认为,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指以分布于镇域范围的农村村庄居民点为空间载体,通过城乡规划指导,相关政策的控制、引导和激励,使得分布零散的村庄居民点向地域位置较中心、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集并,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农村新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农村农民广泛的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公共设施及齐全、村民生活水平较高、居住外部环境优美、与城市协调同步发展的新型社区。由于其居住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因此,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小区。首先,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是社区的主人,主要的管理者和居住者,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应当体现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社区。其次,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传统的村庄和村落的重要区别在于新型社区中配备了完善的公共设施,能够给社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再次,农村新型社区的农民应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稳定的收入和精神追求。再次,农村新型社区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良好宜居、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最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应是同步推进的,不仅是城市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的进步,新型农村社区必须是与城市协调动态发展的新型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的内涵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传统的乡村村落改建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绝不是拆几间屋建几栋楼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完备的政策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着重从社区建设规划、农民权益保障、基层组织运作、多元资金投入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还是农民权益的保障。社区的建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建楼盖房上,而是应从衣食住行诸方面的转变,尤其是农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让他们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内涵的生活。其次,必须重视社区规划设施建设。农民生活在社区中,不仅仅是一间屋子一张床,而且应有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便民服务、金融服务、计生服务、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等,让社区居民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最后,最重要的,也是农村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必须构建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社区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机制,农民才能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的维系,必须以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后盾,因此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性探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号召,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随着十八大后我国掀起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巨大风潮,广大农村地区新型社区建设的进度也得以不断推进,但是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缺乏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个牵涉诸多领域、影响地域广泛、建设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政策支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长期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偏重于房屋建设,大拆大建,对短期内提升村庄形象的面子工程着重笔墨,而对于事关新型农村社区长远发展的人口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却甚少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合理政府政策规划指导的资金投入将会陷入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与现实需求脱节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规划方向与现实实际需求脱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于政府机关和领导政绩考虑,一些地方盲目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盲目提高建设标准,甚至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投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手段,扭曲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图。有的地方社区建设布局凌乱、不同功能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农业养殖区与居民点混杂,影响社区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低,建设滞后

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小型自然村为主,其特征即是分布零散,加上部分地区主要是山区丘陵地区地理地貌条件的约束,限制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教育、医疗、环卫等公益性设施的配套水平。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山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城乡一体化尚未形成,即使部分通过政府强推建立起新型农村社区,但是无法接受上级行政区域的辐射,教育、医疗、卫生等情况完全无法与新型农村社区相匹配。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导致乡村地域特色的缺失

我国的农村乡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区规划设计者对村庄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知之甚少,盲目模仿或简单照搬城市小区的建设模式,不考虑农村的实际,导致原本各具特色的农村地域风貌和文化特征被磨灭逐步丧失,从功能上割裂了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特有的联系。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对策与思路

新常态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应坚持“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的建设思路,着重从长期公共政策落实、社区建设规划、基层组织运作、地域特色发展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人口、土地、财政和社会保障政策是新农村建设及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与大拆大建不同,长期的公共政策是实现农民身份和地位真正转变的根本保障。注重发展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社会认知和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建设,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综合性的政策保障,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政策,调整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的过程,要综合考量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尤其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早已形成了格局各异的地域特点。因此,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农村当地的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建设标准,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优先选择交通方便、位置适中、既有利生产又方便生活的区域。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活休闲的不同需求,通过社区建设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政策,扩大投入,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途径。但是如何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唯一途径即使扩大投入,迅速促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社会、政府等主体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文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独具风土人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要考虑当地的人文风情,结合相关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安排。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当地的特色文化,将社区经济、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衔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和亮点予以保留。条件适宜的地区,还可以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发展地区特色旅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旅游业建设,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五、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道路能否长远走下去,取决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能否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并引导基层政府正确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注释:

吴业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2.

周祥胜、赵嘉新、秦晴.城乡统筹视角下“镇域总体规划”编制探索――以四会市江谷镇为例.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篇8

当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各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国家在政策层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营造农村产业融合环境、调动融合主体积极性、激发产业融合路径创新和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政策针对性不强、覆盖面偏窄、与融合主体政策需求有偏差等问题。在我国正式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前,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了长期实践,并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式和政策支持经验,如日本的“六次产业化”、韩国的“农业第六产业化”、荷兰的“农业全产业链”、法国的“乡村旅游”等。这些国家根据各自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出台针对性、差异化、精准化的配套支持政策,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实现了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1],这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考察国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公共服务等支持政策,以期为健全完善我国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提供有益思考。

一、国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财政支持政策

国外普遍以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政策力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日本先后设立了“六次产业化”专项资金、辅助基金、发展配套资金等,其中作用最为突出的是2013年成立的“株式会社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支援基金”(a-FiVe基金)。该基金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出资设立,即“公共-私募联合基金”,出资期限最长为20年,部分资金由国家以贷款形式出资。a-FiVe基金以直接出资、股权投资入股或设立子基金的形式支持“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发展。在都道府县一级,a-FiVe基金还与地方自治体、农业团体以及金融机构等民间组织联合成立子基金(a-FiVe基金出资所占比例必须低于50%,出资年限最长为15年),扩大其参与“六次产业化”的范围。另外,地方农林渔业者(以资金或农产品入股)、合作企业(以资金、技术或销售网络等入股)、子基金(以资金入股)还会联合出资成立合作战略联盟,但子基金出资所占比例(有表决权股份)原则上不高于50%,农林渔业者出资所占比例要高于合作企业出资占比(见图1)。

在日本,得到认定的“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可以获得补助金、贷款以及投资等3类财政资金支持,但获取资金规模及获取条件不同。获得补助金不需要担保,但资金用途有限制,且有严格的业务要求,最高限额为自有资本的两倍;贷款需要担保,且资金用途有限制,最高限额为自有资本的2~5倍;接受投资的经营主体一般为企业,不需要担保,但财务制度要完善,且项目设计的自由度要高,最高限额为自有资本的20倍。在具体财政支持方面,日本对“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建设直销店及流通和?n售设施、购买加工设备、企业和农户开发新产品以及开拓销售渠道、农协建立直销店等分别给予最高3/10、1/2、1/3、7/8的财政补贴,对于开展技术研发、实施海外开发活动推进项目、举办洽谈会及交流会等予以定额补助,补助金额可上下浮动30%①;韩国对购置加工、运输流通设施设备的“农业第六产业化”经营主体给予80%的财政补贴,其中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50%和30%;[2]以色列则基于本国农业发展的特色对大规模温室建设进行补贴,还对本国科技人员工资采取全额拨款的支持政策,以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美国对农户农产品储藏进行补贴,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则重点向中小型农业企业倾斜;法国实施“技术咨询补贴”政策,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接受技术咨询,补贴额度约为咨询费用的30%。[3]

(二)金融支持政策

国外比较重视金融支持政策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包括无息或低息贷款以及信用保险优惠等。如日本《农工商合作促进法》中明确规定,对于得到认定的农工商合作事业计划或支援事业计划,可享受低利息融资和保险优惠。一是在低利息融资方面,贷款利率因经营主体类别、贷款目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融资用于农林水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以及必要公用设施购买等的普通农林渔业者,贷款利率为0.1%,且无贷款期限限制(生产设备投资贷款期限为20年以内);对从事中小企业事务的中小企业者,贷款利率为0.4%,用于购买设备的贷款期限为20年以内、用于企业日常运营的贷款期限为7年以内,其余用途的贷款期限为15~16年;对于从事国民生活事务的中小企业者,有担保的贷款利率为0.35%~0.95%,无担保的贷款利率为1.35%,贷款期限限制与从事中小企业事务的中小企业者一样。二是在保险优惠方面,对于通过认定的中小企业者,扩大其担保金额、提高补偿率以及降低保险费率。其中,各类保险担保额度均比普通标准高1倍,优惠幅度较大(见表1)。美国更是长期对家庭农场主实施低息或财政贴息贷款、政府信贷担保以及“无追索权贷款”等政策,综合表现出贷款形式多样、优惠幅度大、还贷周期长等特点;意大利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的利率为4%~5%,而非优惠贷款利率为15%~22%;荷兰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农业生产者可享受4%~6%的低利率贷款政策。

(三)税收支持政策

国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尤指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低税或免税政策等。法国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税收减免、加速折旧和亏损结转等优惠政策。其中,亏损结转方式比较灵活,普通经营性亏损可向后结转5年、折旧产生的经营性亏损可不定期向后结转。法国对合作社联盟及总社的主要支持为所得税减免,如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可享受35%~38%的公司税减免和50%的不动产税减免等。[4]美国等也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美国最初对农民合作组织实行税赋全免,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具有免税资格的农民合作组织减免税收(平均为工商企业的1/3左右),但仍对其他农民合作组织分配给社会的红利、惠顾返还金以及其他收入实行免税待遇。[5]另外,美国还允许农业生产者个人或农业企业自主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记账方式,如农民选择“现金记账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通过降低应纳税基减轻税收负担。[6]

(四)公共服务支持政策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作为支撑,以克服资本、技术、人才跨界融合的障碍,其中公共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公共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无法完全依靠市场自发提供,需要政府直接提供或间接支持以补充。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主体提供充分的国内外市场信息,以便农业经营主体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建立了以农业部、商务部、“农产品信贷公司”、“海外农业服务局”等为重要成员的海外农产品促销体系和农业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研发推广体系。另外,美国还对合作社进行大力支持与保护,一方面,专门设置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局对其进行管理和提供有效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财政政策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如帮助其开拓产品市场、对其成员进行培训等。[7]韩国政府出资在农村社区学院、农业科学各研究所、农业产业和政府之间建立区域网络――“区域农业集合计划”,向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农产品营销帮助,还建立了为农业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农业研究和发展促进中心。[8]法国建立了以高等、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业余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灌输。

(五)其他支持政策

各国还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等,为农村产业融合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如法国财政资助传统民居维护与修缮、修建乡村旅游公路、成立乡村旅游常设会议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建设自行车道和绿色通道等。[9]各国政府还依托本地特色产业,主导举办全国性的节庆活动,为农产品品牌推广、市场拓展搭建便利的平台,促进农村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有效融合,如法国每年举办以葡萄酒为主题、荷兰以郁金香为主题的节庆活动等。另外,各国还对农产品市场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制定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规避同业恶性竞争,如荷兰为农业全产业链制定标准,实行一体化管理等。

日本还通过支持农协发展,间接推动农业“六次产业化”进程。农协经营着日本国内所有农作物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所有环节以及其他所有的涉农业务[10],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区域间资源及产业链,促进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是日本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的重要抓手。因此,日本对农协的支持力度较大。在税收方面,政府对农协的各项税收均比其他法人纳税税率低10%左右,且对农协免征所得税、营业税和营业收益税;在补贴方面,农协实施经政府批准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时,政府对其所需厂房、设备等予以50%的投资,农协新建仓储、固定设施投资等最高可获得政府80%的补贴;政府还支持农协开展公共性服务事业、对农协开展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项目予以贷款贴息等。[11]

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政策精准发力的保障――经营主体认证

经营主体认证管理是确定农村产业融合政策支持对象的必备环节,是决定政策措施有效性的关键。日韩两国均设有众多的“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认证机构②,明确了严格的认证条件。以日本为例,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能被认证为“第六产业”:第一,经营主体必须是农林渔业从业者个人(法人)或由其组成的团体(农协、地区农业组织等);第二,经营主体必须以自己生产的农林水产品等作为原材料进行新产品研发,或者在销售产品时采用全新的方式,亦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并完善生产方式;第三,农林水产品等新商品的销售量在5年内增长5%,且农林渔业及相关业务经营从项目开始到终止必须产生利润;第四,事业计划项目期为5年以内,其中3~5年最佳。在具体的认证程序上,日本每年开展3次经营主体认证,将符合上述条件的经营主体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对于事后管理过程中考评不合格的将撤销认证资格,不再扶持。

韩国也实施了申请、经营主体认定、详细计划制定以及实施的四阶段“农业第六产业化”认证程序,由各级主管部门分工完成,认证有效期为1~3年不等。对于通过“农业第六产业化”认证的经营主体,重视其事后管理或监督考核,如对经营主体是否履行计划、补助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等开展2~3次/年检查,对于不合格者根据原因全部收回或降低支援资金,支援资金减额和终止支援带来的剩余资金奖励优秀的经营主体。[12]在具体执行层面,由国家农业主管部门③统筹负责,地方各级农业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见图2)。

三、推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考

第一,推行主体认证,加强后续监管。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认证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政策精准发力的前提保障,只有符合认证条件的经营主体才有获取政策支持的资格。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认证体系,认证的条件要合理、具备可操作性,能量化衡量的指标尽量做到量化约束,这样也为后续政策跟踪监管、考核等提供便利。我国目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财政支持主要体现在项目支持,但存在着“重项目申请、轻项目成效”的现象。加强政策后续监管是对政策支持主体的一种硬约束,迫使其落实经营计划,有效规避套取政策?Y金的行为。对于政策支持期间脱离认证条件、未按照政策支持要求行使义务、政策支持到期后未能达到预设目标的经营主体或事业计划,取消其资格认证和政策支持,实行资格认证的退出机制。

第二,创新支持形式,拓展资金来源。资金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政策实施的物质保障,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产业融合不能完全依靠普通农户自身,需要更多的经营主体参与。相对于农村一二三产业分立发展,融合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资本密集程度提高,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财政支持资金,并创新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如日本成立“六次产业化”基金,再依托此基金以投资入股等形式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或成立子资金,扩大、增强财政支持资金的覆盖面及带动能力,提高财政支持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工商资本,工商资本作为财政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补充,具有管理、技术等优势,但要严格控制工商资本的投资入股比例,保证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对经营事业具有绝对控股权,避免工商资本控制农业,导致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被边缘化,不能充分享受农村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

第三,完善金融税收制度,实行精准政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基在农业,而农业又有别于工业,各类金融、税收政策应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或事业计划,实行差异化的政策支持,如在融资方面,实行差异化的贷款期限或贷款利率政策,对农村产业融合主体适当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等,适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税收方面,实行差异化的税率政策或税收模式,减轻农业产业融合经营主体的税收负担。

第四,扩大支持范围,优化融合环境。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具有全局性视角,统筹农业农村整体发展,不能就支持而支持。这就要扩大农村产业融合支持的范围,向间接性支持延展,主要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以及农产品物流体系等建设,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借助“互联网+”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打造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农村产业融合参与主体提供充分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信息,提高融合主体经营决策效率;三是支持农业技术研发及推广,包括农业专用机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四是支持农村公共服务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协调性。

[注释]

①详见http://maff.go.jp/j/supply/hozyo/shokusan/pdf/koufu_yoko.pdf。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篇9

关键词新农村;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方式;创新

随着国家对城乡二元化结构进行破冰式的改革,特别是农业税取消后,农村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但由于几十年甚至几千年来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从根本上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新阶段的农村改革重点应该在完善基层政府职能,为农村提供适应其进一步发展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并适时变简单管理为有效治理,因为无论从政策还是财力上看,现在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

一、农村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体制的创新

农村基层政府主要是指县乡两级政府,他们既是对新农村建设负有直接责任的基层政府,又是上级政府宏观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以前主要承载着包括催粮要钱(税费征收)和刮宫引产(计划生育)的管制型职能的基层政府,在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时期,应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与城市基本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一)基本公共产品

一是规划设计。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落实到各地如何建?这是摆在基层政府面前的新课题。只有坚持因地制宜,做好发展规划,力求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这是非常关键和必须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基层政府在对新农村规划中要做好科学决策、民主选择和政府负责相结合:新农村规划是与村民长期的生产生活有重大关系的问题,自然应该是村民说了算,但规划本身又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所以村民自己虽然说了算,未必说得对,要做到科学规划,必须依靠专业化的专家队伍来实施,而要实现这两者之间的统一,必须要由政府依照法律和法定的程序来组织和实施。在规划中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房建设逐步向中心村集中,形成科学合理的功能区和空间布局。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对于基层政府而言,规划还要在更高和更大的省市规划内进行,政府要做的组织规划而不是直接规划,执行规划而不是随意更改规划,对违反规划的工业、农业和住宅建设要依法查处。总之,应因地制宜地编制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既合法合理,又尊重民愿的新农村规划方案。

二是基础设施。这是准公共产品,基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从农村最基础的公共设施抓起,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改水、改路、改厕等惠民工程中去。一是抓设施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是"三改三通"。即改路、改灶、改厕和通自来水、通网络、通有线电视,扩大市级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规模。二是抓环境整治。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和绿化造林为主要内容,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建设简易可行、适度集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办法。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活动,加强道路、河岸、集中居住点、庭院等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

(二)基本公共服务

一是产业政策规划。基层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促进生产发展,核心是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市场运作,大力度投资开发,实现了对农业产业化运作,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迅速转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业在整个市场经济中的地区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但前提是必须实现农业产业化,搞现代农业,这就要求基层政府首先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在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上有能力为农民作出科学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发展战略的选择、市场信息的服务和对新型农民的培训上。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启动资金普遍不足。政府应该在法律许可范围内,通过加快机制创新,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学会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综合运用村镇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他经济要素,建立多类型、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

二是产业扶持。农村基层政府相比较发达地区来说,更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首先是产业引导政策。正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落后,农民需要政府政策指导的迫切性更强,政府在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甚至发达国家先进经验,避免重蹈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农村问题上的教训。其次落实优惠支持政策。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应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并积极争取国债项目新建农村基础设施。实行规费减免政策,市县规划、建设、交通、国土、房产等部门在办理具体业务时,为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实行优惠政策。再次是改进对农民的补助政策。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民意愿,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采取自主申报,动态管理的办法,把补助资金全部改为实物补助。

三是民生保障。首先,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制度。切实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免、补范围。其次,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提高人口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为重点,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市的赣榆县在农村合作医疗上探索的经验已经获得国家的充分肯定,应该大力推广。第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对象供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第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采取设立奖励扶助金专户和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的方式,实行封闭运行、社会化发放、直接到户到人。

(三)公共财政体制

由于农村基层政府普遍存在财政不足、紧张或负债的情况,所以,在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只能更多地靠上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公共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是改变这种不公正性、实现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反哺农业的关键环节,也是新农村建设能顺利推进的前提。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将会碰到财政收入规模、财政分配的"瓶颈",各级政府会感到十分为难,但无论怎么困难,都必须确保国家财政下拨到位。

中央提出地方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惠农和民生,2008年要有1500多亿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发展,为了落后地区农民的利益,必须采取措施监督财政资金下拨过程中的层层截留挪用问题,一定要确保财政资金下拨到位。下拨到欠发达地区后也一定要监督乡镇设立新农村建设专用资金账户,把所有能够纳入新农村建设专项管理的资金都归集起来,并确保上级下拨的项目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新农村建设,在不改变项目资金使用基本用途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对这些资金进行整合,捆绑用于新农村建设,避免因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吃紧而使其履职不到位,损害农民的利益。

二、农村基层政府公共治理方式的创新

基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转变以前的管制型政府的观念,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用全新的公共治理手段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由简单管制的管理方式向提供制度环境的治理方式转变

基层政府应该由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为主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化的制度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不能把广大的农村排除在外,而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必须是要按市场进行资源的基础配置,政府只能通过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来有限干预市场。所以从治理手段来说,政府在农村不能强迫农民种什么、怎么种,但可以通过财政补贴、产业政策、价格信贷等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来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要禁止的经济行为,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用法律加以监管。新农村要求政府治理制度化。一方面国家必须对新农村要以平等的价值观完善涉农立法体系,甚至在立法上要进行反哺式衡平性的调节,困为历史已对农村欠账太多。另一方面,作为基层政府,则须在国家的法律框架内,制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制度,对于国家暂还没有相关法律的领域或事项,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适宜农村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由于一切制度安排都有可能影响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因此,构造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环境,同样是政府应提供的公共产品。凡是有利于农民收入增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有利于农村提升的制度,政府都应该足额的提供;反之,凡是不利于或有损于新农村建设的制度,政府不能提供,已提供的应坚决废止。可以说,农民、农村、农业已产生了新的潜在的制度变迁需求,为适应这种需求,政府要做的事是通过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改善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

(二)由限制流动向促进转移、再向促进创业创新创优转变

政府对农民的管理要改变以往计划经济的模式。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加快,每年都会有大量农民面临劳动力转移问题,政府不能不管,但这种"管"更多体现为服务,而不是包办,具体而言,要通过政策和培训促进农民创业和转移就业。

一是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由体力型农民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农民发展。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代教育网络。加快农民培训计划的落实工作,让大多数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去外出务工和在本地发展。对农民的培训,一是要创新办学机制。按照"以需定培、长短结合"的思路,推进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专业品牌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就业一体化。

二是加强科技和管理能力、市场意识的培训,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和流通经纪人。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农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能人经济"。出现了个能力可能带动一个村,出现一个好村可以带动一片。这就是示范和带动效应。也是邓小平理论中"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设想的体现。但政府须注意的是以按共建共享的方式促进大家的共同富裕。避免出现发展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三)由政府主体、包办一切向政府主导、社会主体转变

一是建立健全乡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对于农村发展来说,基层政府治理不善已经成为重要约束。能否实现按照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方向改革和完善农村管理体制,成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政府应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体制,在党委的领导下,按照现代公共管理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实施新农村治理体制的改革。

二是创新农民自主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建设农民自己的家园,因此对于农村基层政府来说,必须要以农民为本,建设新农村重要的不是政府能够为农民提供什么,而是农民需要政府提供什么,这就意味着农村基层政府决不能脱离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不能由基层政府一厢情愿地决定建设项目内容、决定实施和管理方式,而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充分尊重欠发达地区农民意愿,让农民参与,以满足当地农民的现实需要,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各种难题,通过机制创新为农民自主参与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使其主体作用得以真正发挥。

三是强化社会的共同参与,实现治理主体多元。一方面,农业要发展现代农业,农村也必须实行开放式的农村。应打破城乡门槛,引进城市市场资源对农业进行新的整合和配置,激活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培育农民自己的社会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和组织保证,培育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传统,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各自分散的、无组织的小农户无法应对复杂的市场,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从实际出发,从广大农民的需要出发,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发,旗帜鲜明地大力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壮大自身实力,增强服务功能。做到各尽所能、尽力而为,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要让农民组织起来而不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在合作组织的成长中唤醒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农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在乡村建立起保障农民话语权的组织,才不至于让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本文为2007年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立项资助项目《欠发达地区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a-07-25,课题组负责人:魏玉怀

农村产业发展策划篇10

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

“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农业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22元,增速连续6年高于城镇居民。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明显加强。生态保护取得新成效,重大生态工程持续推进。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的,“三农”工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赢得全局工作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这五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战略谋划和规划引导。加强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提出优化全球布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方案,印发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编制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印发全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利发展等“十二五”规划,编制蔬菜、牛羊肉、海洋气象等行业发展规划。

二是狠抓形势研判和政策扶持。起草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生猪生产、牧区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等国务院文件。研究提出国家生态安全政策的建议,及时调整完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出台农业节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政策。

三是强化投资支持和项目支撑。“十二五”时期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连续五年超过50%,累计投资超过1万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近1倍。谋划实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加强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

四是推动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全面下放农村“小而广”项目的审批权限,精简重大水利工程审批程序。开展水利工程建设ppp试点,推进涉农投资整合试点。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推进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深化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启动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

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形势和任务

(一)清醒认识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概括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这是中央着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百年目标,确定的“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主线。我理解,推进农业现代化,核心是要让农业强起来、体制活起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关键是要让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使农村美丽宜居。从国内外形势看,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既存在不少有利条件,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从有利条件看,农业农村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正在进一步拓展,发展动力更加多元化。一是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13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强烈政策信号,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已成为全党共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将为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汇聚强大推动力。二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改革全面加速,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将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劲驱动力。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形成,将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提供巨大带动力。

从面临挑战看,农业农村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正在积聚叠加,发展环境和内在动因正在深刻变化。一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不断增加。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我国农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出现了粮食产量、库存和进口“三量”齐增现象,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前所未有。二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挑战增多。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正在衰减。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增大,成本刚性上涨,农业收入增长空间受限。继续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三是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加强资源保护与修复,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极其艰巨。四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农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既是当前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

(二)准确把握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中央一号文件对“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明确要求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具体讲,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等6大任务、30条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推进“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发展改革系统必须找准定位、抓住关键,把握和处理好事关全局和长远的6个重大问题。

一是关于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当前,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任务更加艰巨。按照中央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社会治理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发展改革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各项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现阶段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和供给侧。一方面,供给不适应需求变化,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方面都存在结构性问题,比如玉米供大于求、大豆产需缺口大、奶粉大量进口等。另一方面,不合理的供给结构给资源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核心就是要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生产,推进农业由“生产导向”向“市场和消费导向”转变,真正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前要特别重视农业去库存、降成本和补短板,重点要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快粮食加工业发展,逐步消化过大的粮食特别是玉米库存。与此同时,引导种植结构调整,引导非优势区退出玉米生产。从中长期看,要通过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产品品牌等综合性措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三是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粮食一时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性问题,但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不能让技术性问题影响战略性决策。必须明确,粮食安全不是要不要保的问题,而是怎么保的问题。从品种上看,就是保口粮;从地区上看,主要保主产区和核心区;从着力点看,就是要保耕地,保产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盲目追求产量增长和种植面积扩大;从经营主体看,主要保适度规模经营的“大户”。在这方面,发展改革系统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时刻绷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并把保障粮食安全的着力点更多放在能力建设上来

四是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也是检验“三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十三五”期间,要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速继续保持“两个高于”,即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按此测算,今后5年农民收入增速必须保持在7%以上。对于农民增收可能面临的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下一步,除了在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想办法外,

五是关于保障农业农村投入。中央强调,做“三农”工作要有强烈的短板意识。怎么“补短板”,主要就是保持投入力度,集中力量补齐农田水利、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公共服务等短板。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由于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中央预算内投资总盘子很难有大的扩展,今年全委中央预算内投资总盘子名义上增加了200多亿元,但主要统筹用于化解过剩产能等,实际规模与去年持平。在这个形势下,我们仍然做到了农业农村投资总量有增加,十分不容易。要进一步创新机制,保障农业农村投入。

六是关于完善粮食价格和市场调控体系。粮食价格和市场调控政策,关乎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这些年,粮食政策性收储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现行政策已不可持续,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完善。总的方向是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政策性收储向“价补分离”转变,逐步分离价格调控政策的“保收入”功能,同时加大补贴力度,保证农民收益稳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要求,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必须看到,推进粮食价格改革特别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今年“三农”工作的一场硬仗,各地特别是主产区要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及时反映情况并提出政策建议。

抓好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

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工作几件大事

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重大水利工程是2015年我们工作的最大亮点之一,超额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年度任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016年,要确保重大水利工程再新开工20项,使在建工程投资总规模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各地要抓住现阶段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的大好机遇,切实加大工作协调力度。一方面,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对各方面有不同意见的项目,要深入论证,把握好大的原则,就是“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不能为建工程而建工程。另一方面,要创新体制机制,在加大政府投资支持力度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

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粮食产能提高了,就可以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保护生态提供更大空间。要坚定不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我们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一方面,积极探索拓宽资金渠道,探索运用专项建设基金等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另一方面,努力创新建管方式,推动落实“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统一上图入库、统一监管考核。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下一步,一是尽快出台关于划定生态系统红线的指导意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二是抓紧编制出台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加大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力度。三是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三大战略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防护林体系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现阶段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的重要措施,也是我们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办公厅已于去年底正式印发了我委牵头起草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务必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抓好农村产业融合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推进产城融合。二是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三是加大资金支持,继续安排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动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加快解决“三个1亿人”的问题。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研究制定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意见,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进农民福祉。三是推进脱贫攻坚和精准脱贫,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确保完成脱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