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综合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5:34

公共管理综合知识篇1

【关键词】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

1.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共卫生管理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流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的管理活动。在现今社会里,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确保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目前,广大群众对很多病症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许多人在患上传染病或其他流行性疾病时,由于恐慌或欠缺医学知识,首先会选择综合医院接受治疗。综合医院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病痛。因此,医院抓好公共卫生管理是确保百姓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1.2提升医院外在形象的有利途径

广大患者在最初选择综合医院进行疾病治疗时,往往出于对医院的充分信任。因此,医院应当充分尊重患者对医院的这份信任,尽量凭借自身的医疗水平及现有的设施设备,为患者的治疗作出积极的努力。这样,抓好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利于改善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成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1.3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强大支柱

综合医院凭借高超的医疗技术及优质的的服务,同样能够赢得众多患者的认可,逐渐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为更多的患者治疗疾病,排除痛苦,自然也会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2.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综合医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深刻剖析。

2.1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认识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有了一定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综合医院平时很少注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工作,只有在某些特定宣传日时,才予以大力宣传,使宣传工作流于形式,致使一些地方病、传染病出现时,使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综合医院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事件应急系统和机制,以致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无法做出准确到位的判断,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在应急机制方面,缺乏公开透明的报告制度和预警监测系统,导致相关信息不完整不及时,无法做出灵敏的应对反应,不利于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

2.3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有待改善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部分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公共卫生管理的客观需求。这些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特别是医疗、公共卫生等知识基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严重欠缺,致使他们无法提供自身工作的效率,不能从容面对相关突发事件。可见,培养公共卫生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提升其整体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已是迫在眉睫。

3.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

认清目前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问题,才能更好的采取积极措施,弥补不足,促使公共卫生管理实现给付健康的发展。

3.1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

综合医院承担着公共卫生宣传教育的社会职责。综合医院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健康宣传工作,使公共卫生知识常识化生活化,使广大群众崇尚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是社会风尚,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公共卫生知识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人民群众在面对疾病时拥有平稳健康的心态,最终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对待公共卫生问题。

3.2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预防控制能力

综合医院要想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能力,必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的应急处理体系。因此,综合医院应当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分析存在的问题,在突发事件预警、病情信息、应急队伍、救治队伍等方面给予大力的完善,达到管理职能明确、责任固定、队伍优良的状态,实现公共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和模式化,尽快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3.3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积极配合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综合医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重大责任。在面对传染流行病重的患者时,不应持有嫌弃和排斥想法,应当切实把患者当亲人朋友看待,发扬救死扶伤的医疗精神,努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积极配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3.4定期举办学术交流,借鉴积累国外先进经验

每个国家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过程中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宝贵经验。我国综合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知识体系与国外的很多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积极借鉴他们的经验和优点。综合医院可以定期开展公共卫生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引进先进外国的公共卫生管理经验,积极促进外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推进。

4.小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因此,综合医院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往往处于先锋地位,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更为灵敏。本文首先分析了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意义,随后提出了医院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广大群众。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综合知识篇2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在教学中,除具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即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之外,还渗透着“人本、责任、服务”与“参与、互动、合作”的公共管理理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是体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是包括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运用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考核方式及编制合理的教学素材,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一种范式。

一、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和公共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1.双创环境的新要求

“双创”是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早是由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创业创新文化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应同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在“双创”环境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调整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要培养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类人才。一方面,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转变传统式教学模式,在教材选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法中突出实习实践,搭建便捷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培养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类人才,这一类人才主要从管理理论和实践上着手,“双创”态势的发展需要尊重人才、尊重和鼓励创新的管理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这类管理人才为他们提供较为宽松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

2.当前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材体系不完善

对教师而言,作为教材的第一选用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选用书目、备选书目大多是由教师提出来的。然而,该课程选用教材缺乏集体考量,每位教师有不同的标准,因此选用教材具有随意性。同时,有的教师不轻易改变教材,长期使用一个版本,致使一些新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教材得不到及时选用。对学生而言,学生自由购买教材暴露出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学生购买盗版教材,或复印教材;二是部分学生借用教材,但因修订再版等原因,个别教材与实际使用的教材有差异;三是学生自己联系购书,供应时间难以保证,影响教学正常进行;四是个别学生不买教材,上课时没有教学资料,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考核方式不合理

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考核形式以闭卷为主,开卷为辅。虽然闭卷考试能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成绩,成绩也可以较准确地进行量化。但是这种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命题很容易僵化,形式也比较刻板,很难检测学生学习能力及个人综合水平,如果仅以评分为依据评价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难免有失公允。再加之,由一次考试定成绩,还会导致学生在考试中急功近利、铤而走险,出现违规行为。

二、实践教学模式路径探索

目前“双创”环境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当前其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该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不光是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去探索、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不断尝试在错误和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在探索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把理论基础知识和课堂实践、实习实践以及实践创新结合起来,构建形式多样、目标多元、时间一贯的“课堂实验、学期实习、综合实训”三模块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学期实习,深化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实习;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实践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更好地适“双创”环境下对公共管理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从而有助于该课程明确学科定位,促进学科发展,有助于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适应“双创”环境要求。具体而言,“课堂实验、学期实习、综合实训”三模块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落实:

1.教材的选定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要培养的是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的综合管理能力。因此,课程教学内容除了要重点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外,还要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关于教学内容的拟定,要注意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实践性的结合。首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有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基本范畴与理论的内容要入选教学内容。因为一个学科的核心概念与基本范畴决定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核心的知识,才能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同其他课程区分开,尤其是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行政等课程区分开。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教学方法的实践性是结合起来的。实践教学模式要求运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要求有相对应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内容就要在教学内容中适度增加案例分析、问题分析、政策分析、定量和定性分析等分析方法的学习内容。公共管理类学生只有掌握了实践性分析方法,才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学理论争鸣相关方面的内容。因为理论争鸣不仅有利于推动该门学科的发展,还有助于学生掌握该学科的相关知识并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拓展。

2.教学方法的改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目标是为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高层次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庞杂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适应“双创”环境下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实践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模拟课堂、案例教学、网络教学、交互学习等方法,融合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内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适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角色转换。信息化时代可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改变课堂授课形式,如“翻转课堂”,老师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在课下看视频学习,课堂上老师就集中回答学生观看视频的疑问,使课堂变成学生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以往教与学的模式;再如“微课堂”,利用以课程小组为中心的互动学习社区,将课堂搬到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都可以和教师、同学进行学习、沟通,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还要经常性地开展如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类型的课外实践课程,通过政府或企业实践平台让学生进行体验式训练,体验公共管理活动及服务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知识和不断创新。

3.考核方法的改进

科学的考核方法是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考核。而当前无论是闭卷、开卷或是论文的考核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综合、科学地考核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用多元化方式改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方式,即课程设计、调查报告、专题演讲、平时作业、小论文、实践操作、小组辩论、无领导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方式把考核有机地融入到了教学的全过程,实施“教、学、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减少并消除部分学生平时松懈、考前背诵、考试作弊、考后遗忘的不良现象,促进学生组织管理技能、社交沟通、人力资源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技能的提升,以此满足创新创业环境下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公共管理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探索学校与政府、企业的合作方式,寻求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途径,改革陈旧的实践课程教学基地管理,建立更完善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

三、结语

迎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做出相应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顺应“双创”环境对该课程的新要求。“课堂实验、学期实习、综合实训”三模块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实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学期实习,深化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实习;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实践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该模式的落实还需要从教材的选定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的改m等几个方面来着手。

参考文献:

[1]陈庆云,等.公共管理理念的跨越: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J].中国行政管理,2005(4):18-22.

[2]王志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6):41-44.

[3]富吉祥,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70-172.

[4]刘正妙,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困境与对策[J].民办教育研究,2009(2):68-74.

公共管理综合知识篇3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由客户需求到提品的整个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知识共享是供应链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供应链成员间良好的知识共享可以为成员获取外部知识提供保证,也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知识水平和决策水平,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

找出影响供应链成员知识共享绩效的主要因素,评价知识共享绩效,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激励措施,对促进供应链企业知识交流与合作进而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知识管理绩效和知识共享绩效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其研究成果各具特色,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当前大多数企业还缺乏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经验,这些因素使得相关方面的绩效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因此本文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建立一套适合供应链知识共享特点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利用具体数据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进行评价,给出综合评价过程及影响因素的排序并提出一些建议。该方法适用于被评价对象的性能无法具体量化、指标权重不容易判断的多层次指标模糊评价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一、模糊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于20世纪中期提出。该方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把一个复杂问题中的各个指标通过划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其分解为若干个有序递阶层次,使决策问题通过简单的两两比较形式导出。aHp的关键环节是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aHp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判断矩阵的给出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困难,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与人们思维的一致性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考虑到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性,Laarhoven等提出了aHp的推广模型,用模糊集取代判断矩阵中的数,进而求得各元素的模糊权重,为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FaHp借助aHp的分层细化思想,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模糊一致关系和模糊一致矩阵而建立,使决策模型与人们的思维习惯相一致,在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时更为容易。

二、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绩效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遵循全面系统性原则、突出重点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等。对供应链成员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进行评价的过程。然而影响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使得供应链知识共享的评价工作变得非常复杂,在进行评价时必须全面衡量各种因素,合理确定评价准则,找出影响供应链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进行绩效评价。

结合上述原则,总结国内外已有的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并综合考虑供应链企业的特点,本文从供应链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知识共享能力5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既考虑到影响知识共享的显性指标,如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等方面,也挖掘出内在的影响企业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因素,如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等方面。

一级指标的具体含义如下:供应链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a――企业要实现知识共享必须先认识到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并以实际行动对知识管理重视起来,它的二级指标包括CKo的职位与知识管理部门的设立a1、知识管理的预算支出占公司利润的比a2、员工培训率及相关费用a3、知识管理与公司发展战略的结合程度a4等方面;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B――企业间或内部成员间进行知识共享首先要有知识的来源与分享对象,知识存量的多少、能否充分利用已有知识是有效进行知识共享的基础,它的二级指标包括技术成果拥有量B1、知识员工比例B2、知识员工保持率B3、知识创新能力B4等方面;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C――提供有效的知识管理平台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前提,它的二级指标包括网络资源的便利性C1、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及安全保障能力C2、成员间信息传递的效率与畅通水平C3、与外界环境信息传递的效率与畅通水平C4等方面;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D――供应链企业都有充分有效利用共有资源、增进合作的目的,才能有效进行知识共享,共享的程度与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成正比例关系,它的二级指标包括组织成员交流与学习的水平D1、与顾客互动水平D2、知识发现能力D3、知识修正与吸收能力D4等方面;知识共享能力e,有了知识来源,如何有效获取所需知识,充分共享团队提供的知识是企业基本功的表现,它的二级指标包括学习型组织成熟度e1、激励机制的完善水平e2、成员间的文化相容性e3、成员间战略目标的一致性e4等方面。

三、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综合评价过程

(一)构造评价指标集

因素集是以被评价对象的各种指标为元素组成的集合,结合前面所述可知,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指标分为两级,第一级指标集X={a,B,C,D,e}={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第二级指标从属于第一级指标,其指标集分别为:a={a1,a2,a3,a4},B={B1,B2,B3,B4},e={e1,e2}。

(二)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是专家对评价指标可能做出的各种评判结果的集合。专家们根据实际情况及自身经验对各项具体指标定位,进行等级评定。本文结合前述的评价指标,按评价指标对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程度将评定等级分为4个等级,记为:V={V1,V2,V3,V4}={很大,较大,一般,较小}。

(三)获取评价数据

先从定性的模糊选择入手,然后通过模糊变换算法进行运算获取评价数据。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蒋国瑞、李阳的《应用aHp法确定咨询公司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本文其中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结合前述5个指标,按所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计算。具体数据如下:

一级指标的权重行向量w=(0.05852,0.25992,0.09620,0.42724,0.15812)。

各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权重向量分别为:供应链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权重向量a=(0.40109,0.29209,0.20654,

0.10028)。

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权重向量B=(0.18160,0.44938,0.08935,0.27967)。

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权重向量C=(0.07284,0.12249,0.50462,0.30005)。

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权重向量D=(0.49613,0.06438,0.27561,0.16388)。

知识共享能力权重向量e=(0.32840,0.40095,0.07539,0.19526)。

各二级指标对应的评价矩阵如下:

R1=0.60.30.10.00.30.40.20.10.40.40.10.10.30.20.40.1,R1=0.600.200.100.100.500.300.200.000.400.300.200.100.400.400.100.10

R1=0.400.300.300.000.200.300.400.100.200.200.500.100.300.300.200.20,R1=0.600.200.200.000.600.300.100.000.500.300.100.100.400.400.200.00

R5=0.300.400.200.100.400.300.200.100.300.400.100.200.200.300.300.20

(四)对各指标进行模糊评价,获得综合模糊评价集

对于供应链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权重向量a=(0.40109,0.29209,0.20654,

0.10028)。

评价矩阵:

R1=0.60.300.10.00.30.40.20.10.40.40.10.10.30.20.40.1

则此指标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1=a・R1

=0.440981,0.339835,0.159293,0.059891)

对于余下4个指标,其权重向量和评价矩阵不再一一列出。同理可计算得:

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2=B・R2=(0.481258,0.309807,0.153873,

0.055062)

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3=C・R3=(0.244573,0.249538,0.383168,

0.122721)

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4=D・R4=(0.539663,0.266775,0.166001,

0.027561)

知识共享能力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5=e・R5=(0.320569,0.340379,0.211987,

0.127065)

对于该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综合评价,各一级指标的权重行向量为:

w=(0.05852,0.25992,0.09620,0.42724,

0.15812)

评价矩阵

R=S1S1S1S1S1=0.4409810.3398350.1592930.0598910.4812580.3098070.1538730.0550620.2445730.2495380.3831680.1227210.5396630.2667750.1660010.0275610.3205690.3403790.2119870.127065

经计算得该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

S=w・R=(0.455677,0.292215,0.190619,

0.061489)

(五)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结果

由于每个单项指标的权重都是相对数,所以单项指标及综合指标的评价集合元素相加等于1。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选择综合权重最大的0.455677,据此可推断,评定等级为V1,即前述的5个指标对该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程度很大。同时根据各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的结果可以判断,供应链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和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对企业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很大(评定等级均为V1,最大权重分别为0.440981,0.481258,0.539663),知识共享能力对其有较大影响,知识管理平台的先进性对企业知识共享的影响程度不大。这和现实情况是相符的。因此,在保证知识管理平台先进性的基础上,供应链企业应重视推进实施知识管理,努力提高组织内知识员工比例及员工素质,强调组织学习,鼓励员工加强内外部交流、学习与创新,促进供应链企业间加强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共享。

四、结束语

有效评价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对合理制定激励方案、提高供应链知识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进行评价,通过实例建模计算,给出评价指标影响程度的排序,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相符,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些影响因素的确定为供应链企业如何促进知识共享指明了方向。另外,本文用该方法主要解决的是一个二级指标评价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该方法对于多级指标评价问题同样有效。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王道平,许有志.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软科学,2008(12).

3、王君,樊治平.组织知识管理绩效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4(2).

4、安中涛,安世虎.个体知识共享绩效评估参考模型[J].情报科学,2006(3).

公共管理综合知识篇4

关键词:公共管理;开放式教学;互补平台;互动学习

0引言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这些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应变等能力。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本文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着手,旨在探索和构建公共管理学科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和体系。

1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及其对开放式教学的诉求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与其他公共组织、社会群体或公民个人一起,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类专业以那些拥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为基本教学和研究对象,因此,具有对开放式教学模式诉求的三个基本特点。

1.1实践性与医学、工程类学科相似,公共管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与一些传统社会科学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相比,公共管理既有基础研究的一面,要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同时也有应用的一面,即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可以说,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实践,其教学、研究结果也应该能服务于实践,是一门强实践性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

强实践性的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以实践为根基,公共管理学的强实践性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环境要有现实性,并且,公共管理教学的环境也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适时变动的,并不是僵化不变的。

1.2操作性与工商管理类专业相比较,公共管理更多的重视对公共管理从业或准从业者的适应能力和从学科中找出适当的具体方法、技术和理论的培养和训练,更倾向于策略管理,更多地关注公共管理过程问题,更多地集中于职业公共管理者,而不是政治性官员。因此,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归属于操作,其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公共管理操作过程的效率,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学科。

强操作性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以公共问题的解决为目的,要求公共管理教学方法要有时代性,要求通过具有现代性的教学方法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培训操作性人才的需要。

1.3综合性公共管理专业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科相比,公共管理学科对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基础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如,政治学有助于分析诸如政治制度如何影响公共政策,在管理实践中,正确地沟通与协调等问题;经济学帮助管理者了解社会生产过程,分析资源如何合理配置;而社会学为公共管理提供管理活动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文化、政府态度、政府价值取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心理学为公共管理提供行为分析方法。可见,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强综合性的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与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在发挥自身原有学科优势的前提下,注意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精髓,加强交流,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确立自己的地位,培训符合公共管理需要的人才。

2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及其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以教室为单一的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是一种封闭式、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而公共管理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宗旨的应用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已经不适应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

2.1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的简单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特定教学场所和一定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运用灌输方式向学生传授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经验的简单的活动过程。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也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整个教学过程倾向于照本宣科,不能在涉及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卫生、环保、科技等相关领域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不能使专业学习的内容在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内进行实习与实践,缺乏对现实问题应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讨论,致使体验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普遍缺失。

在这种简单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就简单化为实施“教”的行为,完成“教”的任务;而学生则成为被动的客体,学生“学”的行为就简单化为专业知识的接受,忽视和冷落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因此,教师只要履行教学过程中的“教”的行为,整个教学过程就宣告结束,以至于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即学生学习的结果,或简化为对专业知识的考试与考查,或根本就是不太被看重并加以检验,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内容的强制性、认知活动的受动性、思维过程的依赖性,不适应公共管理学科对创新性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

2.2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平台单一化传统的公共管理教学平台严格限定于课堂教学,不能形成学校、政府和社会互补的教学平台,对于强实践与强操作性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如果没有与实践部门的互动,公共管理学理论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发展。而且,课堂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钳制了课堂教学丰富的动态生成性,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由此培养出的人,其作为主体人的精神将会淹没于学科体系构筑的知识海洋之中,而学生因此成了知识的载体、知识的贵族,并非现实生活中的强者。

囿于课堂教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不能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公共部分的实际,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部门也很难保证其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规范化。传统的单一化为学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平台忽视了学校、实践部门和社会实现互动,漠视了实践部门与社会对于学校专业理论的需求,而这种互动的建立及维持时间的长短,这种对实践部门与社会的需求的满足恰恰是检验公共管理学科生命力和存在依据的根本所在。因此,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讲空头理论与实际脱节较大,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不能培养学生实践中后所需要的人际沟通、实际操作能力。

2.3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思路封闭性尽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传统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片面追求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学科中心的现象明显,刻意追求体系的严密与稳定,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这实质上是以静态的、封闭的形式来对应公共管理活动动态的、开放的内容,与客观公共管理过程实际的规律相背离,同时也构成一道道有形无形的桎梏。上文我们说过,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性要求其教学不应再单纯追求某一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和完备性,而应更加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专业和系来划分的相互割裂的纵向教学结构,很难创造跨越科学和人文鸿沟,将不能超越单一学科背景的开放式的教学结构,因而,不能满足学生跨越专业和系科获得更具综合性的知识的要求。

科学与真理来自生活,走向发展,教育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属性。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忽视直接经验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就难以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给直接经验应有的重视,直接经验似乎可有可无,教师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学习就等同于读书,这种教学方式大多是单向的知识传递,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教授既有的,形成为文本的知识,其过程类似于批发——将文本化的知识从书本向学生的头脑批发。这种封闭的教学模式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他们所学习的内容从开始就是外在于他们的公共管理实际的需要,因而,不可能有足够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3构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突出学习主体开放式知识结构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多种实际公共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有必要建立一种“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3.1“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下专业知识“学习、实践、研究”多阶段互促的过程,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学习;然后是进行实践与实习,通过实践与实习,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公共管理的实际中去,在实际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是结合专业知识研究和实践调研分析,解决公共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学习研发的成果在管理实际中进行推广应用,做到公共管理知识“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服务于社会”(如图1所示)。可见,在这个“学习、实践和研究”的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中,公共管理类专业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和资源、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公共管理类专业理应将教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社会调查研究,将公共管理教学与研究与社会管理的现状相结合,发现社会问题并且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整个“学习、实践、研究”多阶段互促的教学模式中,学习是这个教学互促过程的核心,因此,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分析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与实践是互促过程中的最终目标和意义所在,因此,要以实践调查为基础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问题与研究是互促中对理论的深化和对实践问题的解决。由此可见,学生学习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要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实践、研究”多阶段互促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将公共管理的专业意义与实践调研和社会服务融合在一起。

3.2“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构建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的“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互补,以及学校、政府和社会构成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平台之间的互动,是开放式教学中互动系统的内外因素的结合和互动(如图2所示)。这种互补与互动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堂教学趋向于向政府的实际管理部门、向社会实际管理环境延伸,这是一种教学环境上的开放,这种教学环境上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公共管理实践性与操作性发展牵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的必然走向。并且,这种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开放式的公共管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教学环境是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开放互补、互动的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信息,政府的技术、人员和社会的资金、政策等资源要素频繁流动,不仅能促进和深化各平台原承载的公共管理教学资源交叉、渗透、融合、反馈等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可以产生原有资源独立存在所不具有的新的系统作用,提升学生主体创新发展的能力,提高政府和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社会市场上的需求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互补、互动是一个反馈与前馈的协调过程,即在这个过程中,将学校、政府和社会看成是一个开放式网络,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和反馈的。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是伴随信息、知识流动的主体和实体,突出了学生在校学习之外的自主学习,同时结合社会问题在创新实践中面向社会发展。

3.3“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个主体互动。这种互动的教学方法要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具有一定的开发意识,强调教学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开放性问题为中心,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进行自主探究、体验感受,达到教学的生活性、未来性。在这个互动的教学方法中,学生的老师不仅是原来意义上的专业教师,还包括公共管理的实践者和公共管理实践本身,一方面,学校通过将地方政府官员和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人员请进课堂,让他们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校、政府和社会”开放的教学环境参与社会的一些实践活动,为他们将来的就业积累资本。

“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个主体互动的教学方法还体现在教学制度上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学过程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使学生放胆交流,敢于创新。一方面,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教师和实践者”的关系是师生互导、生生互导的多向互动的。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学生一道在“学校、政府和社会”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相互“传道、授业、解惑”,并有效地组织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诱导、相互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个主体互动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公共管理的社会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公共管理的实践技能。

4结论与建议

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因为其教学过程的简单化、教学平台的单一化和教学思路的封闭性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应用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公共管理学科的实践性、操作性和综合性要求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现开放化,以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开放式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是在“学校、政府和社会”三平台互补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中,以“学生、教师和实践者”三主体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实现“学习、实践和研究”多阶段互促的开放式教学过程。开放式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能使学生课堂学习、课外研究与社会实践的互相促进,实现了将学习研究成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机制,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从而服务社会。

因此,为了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实践部门,了解并实践公共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具体方法;建立开放实习基地以及开展各类的课外实践活动,邀请校内外学者、专家和公共管理的实践者为学生作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成立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等业余学习与研究小组,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学生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奖励;与相关组织部门协调,选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到公共管理的实际部门挂职,选派实际公共管理部门的实践者在学校担任学生导师。

参考文献

[1]胡昌平,徐丽慧.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开放式教学实现分析[J].情报杂志,2008,(10):107-109.

[2]李习彬.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国化与科学化[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45-49.

公共管理综合知识篇5

【关键词】预防医学;综合能力;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人口学特征的转变,全球所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2009年我国新医改实施以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我国基层全面展开[1]。综上,对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对陕西省基层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为高校培养符合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要求的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依据。

1资料来源

本文以基层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地域为单位,分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关中东地区和关中西地区,即一市十县。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61份,回收率达到94.71%。

2结果

表1预防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需求分析

由表1可知,基层工作人员中55.90%认为应该增加预防学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的学习,其次是统计分析知识,占43.48%,再次是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知识,占42.86%。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及统计知识的应用、健康教育知识以及日常的公文写作、人际关系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重点学习掌握。

表2预防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需求分析

如表2所示,在基层工作必备的能力依次是实际工作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专业知识、团队协作能力及社交能力,而对于基层工作外语应用能力要求不高。由此可看出,基层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要适应工作并且干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3讨论及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基层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能和综和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基层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

3.1.1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系统分析、综合处理能力急需提高

近些年来,水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越发频繁,在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对预防医学专业人员预防大灾发生后疫情的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此次调查中有76.40%的调查者提出需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因此今后需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系统分析、综合处理能力的培养。

3.1.2加强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管理能力培训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我过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公共卫生工作领域的各类项目也越来越多。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且需要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完成的工作。此次问卷调查中有36%的调查者提出需强化项目管理的培养,且在基层机构管理者中,这种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工作中,急需加强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

3.1.3课题申报、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课题申报、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能力,是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技能,但是通过此次调研发现,部分调查者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且积极性不高。因材在今后继续教育中,需加课题申报、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专业能力的培养。

3.2基层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同于医疗卫生人员,其工作对象是群体,工作烦琐及工作周期长,这势必对公共卫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在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除了要掌握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外,重点要提高医务人员团队协作能力(52.8%)、社交能力(42.24%)和创新能力(36.65%)等综合素质。因此在今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需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应对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彭松,丁宏.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现状[J].安徽医学,2009,12(1):72.

公共管理综合知识篇6

关键词:财经管理类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9-0045-03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为了配合学分制的实施,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的公共选修课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高质量的选修课在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受到学生的欢迎。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的公共选修课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随意、教学管理不到位、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评价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共选修课课程质量。

影响高职课程质量的因素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理念、课程资源等各因素,影响公共选修课的因素也不例外。[1]在这些因素中,课程设置是课程质量保障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公共选修课设置本应由教学管理部门和开课教师共同完成。教学管理部门从人才培养的全局考虑公共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应该达到的目标,并据此提出课程设置的原则,规划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开课教师应根据教学管理部门提出的课程目标和设置原则,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确定课程内容,并能够解释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但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管理不到位,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因此,要提高公共选修课质量,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必须从课程设置管理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的方法。

一、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开设数量相对不足

自公共选修课开设以来,教学管理部门就一直积极动员、鼓励广大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选修课的门数虽然也在逐年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全院学生自由选课的需要。在实际选课中,只有教务系统选课平台开放后立即选课,学生才能选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否则,公共选修课最后也成了“必选课”,因为“别无选择”。正是由于公共选修课开出的门数太少,使一些质量不高的课程勉强开设,极大地影响了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二)开设课程随意性大,且缺乏稳定性

国家对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定,各高职院校大多没有专门的公共选修课审核机构,院级公共选修课从申请到开设都比较随意。公共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上有着专业课程无法比拟的自由度。[2]据调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选修课设置都是由教师本人申请,系(部)或教务处简单审核后便开设了,缺乏更高层次的专家委员会或者机构审核把关。[3]一些高职院校教师申报时只需提交开课申请表即可,并无其他严格规定。正是由于公共选修课的准入门槛低,导致了开出的课程随意性大,形成不了课程体系,还出现了“因人设课”的局面。

与公共选修课开设随意相伴生的问题是课程缺乏稳定性。据调查,高职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师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类:一是授课工作量不满的专任教师,这类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动机是为了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一旦授课学时达到工作量就不再开设;二是行政兼课教师,这类教师是否开设公共选修课会受到其行政工作影响,也不稳定。

(三)缺乏总体规划,课程价值难以实现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管理集中在教务处,教务处更多地是向各院、系(部)发出通知,要求他们开设课程,至于开设什么课程、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等没有详细的要求,更没有系统地设计课程体系。[4]在这种情况下,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完全由各院系(部)教师提交的课程组成。这种无规划的课程设置方式导致公共选修课门类不均衡,特色不鲜明,课程价值难以实现。

(四)课程内容理论化,缺少学生感兴趣的实践实训课程

由于教务处对开设公共选修课没有设定设置原则,对开发公共选修课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大部分教师对开设公共选修课没有积极性。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师,无论是教学工作量不足的专任教师还是行政兼课教师,开设的课程大多是基于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对公共选修课课程与专业课程区别的粗浅认识,至于公共选修课程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面对不同知识背景的跨专业选修的学生应该如何组合课程内容更适合公共选修课等问题很少或几乎没有考虑过。结果是,提交到教务处的公共选修课程是专业痕迹很浓的理论课程,如有些财经管理类高职院校过去就有教师开设过像《电子商务概论》这样的课程。

二、财经管理类高职院校

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探索与实践

探讨课程设置之前,首先要确定课程目标。公共选修课的作用与价值不是站在某一专业立场上能够确定的,而应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站在全局的角度把握。因此,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应该定位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工作中急需的文化素养、礼仪、财经管理、实用综合技术等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以此来满足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5]除此之外,公共选修课还可以设置一些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课程。

(一)采取教师个人自愿申报与院系(部)推荐相结合的课程申报方式

高职院校自开设公共选修课以来,一直在解决开设数量不足问题,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选选修课质量的提高。因此,要提高公共选修课课程质量,避免公共选修课变成“必选课”的现象,给学生选课以充分的选择自由,必须保证每学期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数量。笔者所在学院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尽管教务处进行了广泛的动员,积极宣传,鼓励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但仍然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设数量还是相对不足。为此,学院采取了教师个人自愿申报与院、系(部)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公共选修课开设数量不足的问题。具体做法为:鼓励教师个人申报,同时规定各院、系(部)每个教学单位必须推荐一到两门有本部门特色的公共选修课程,各教学单位推荐的课程每学期都开设,任课教师由各教学单位安排。这种做法一方面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公共选修课数量不足、缺乏稳定性的问题;另一方面,院、系(部)开发课程,并安排教师轮流任课,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保证了课程的设计质量和教学质量。如公共管理系推荐的《礼仪与修养》《普通话表达训练》,心理健康教研室推荐的《积极心理学》《情商》等课程,虽然每学期任课教师不同,但一直深受学生欢迎。

(二)加强课程规划,优化课程体系

公共选修课管理的实践表明,要体现公共选修课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公共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必须加强课程规划,优化课程体系。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应加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计管理,结合学院的办学特点,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继续学习以及未来就业需要,学院委托专家委员会遴选一批突出课程目标定位、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课程。如笔者所在学院形成了财经管理类专业为主,经济管理、工艺美术、应用工程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为此,开设了《投资与理财》《证券投资》《电子商务》《网上创业》《税收普及》《会计认知》等财经管理类公共选修课课程;《服装款式搭配》《风生水起话家居》等工艺美术类公共选修课程;《食全食美话健康》《环保与健康生活》等应用工程类公共选修课程。这些课程都很好地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对于学生增加经济知识以减少未来自身的生存成本很有裨益。

(三)开设企业管理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加强学生管理能力实战训练

开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课程,一直是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遇到的困境,如何能够开设出既能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为一体,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又能培养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实战技能课程是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解决的问题。笔者所在学院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尝试:学院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的工商企业管理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面向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企业管理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向非经济管理类学生传授协同管理知识,培养其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的管理能力等,使全院学生都具有“经管”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企业管理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借鉴模拟军事演习的设计思路,以生产制造业为驱动,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供应链竞合、生产业务链、流通业务链、资本动作业务链相互交织,构成了高度整合的网络状仿真综合运作内容体系。[6]设置了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局、工商局、招投标中心、模拟工商银行、模拟交通银行、制造企业、贸易公司、国际货贷公司、物流公司、新闻媒体中心等组织机构,在仿真的、动态的商业社会环境及部门机构环境中,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模拟、高仿真的办公设备及文档资料等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业务处理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该课程融知识与技能为一体,又与学生的继续学习以及未来就业相结合,具有时代性,很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黄进.高职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2]黄莉莉.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实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1(8).

[3]杨青.高职公共选修课开设标准和评价机制的构建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报,2012(3).

[4]李海芬,戚业国.课程设计管理: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的关键[J].教育发展研究,2006(7).

公共管理综合知识篇7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定位

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1998年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后增设的一个新专业,虽然起步晚,但生命力极强。短短十几年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从最初的星星之火迅速发展成今日的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500所本科院校设立该专业,各个院校也纷纷在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具备各自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这是最为普遍和广泛,也是高度一致的说法。笔者认为,“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可能更为贴切,这种说法有两个重要内涵:一是所培养的人才要能够符合现代化的要求,通俗一点说就是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二是所培养的人才主要工作和功能应该是服务,为公共事业和利益服务。基于“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的内涵,我们认为,办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固然重要,但也要有统一的思想或者说是普适的定位,在一个普适定位基础上建体系、铸特色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具备通才意识。

笔者早年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习期间,时常会听到同学抱怨说“我们这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的东西不够专,什么科目都只是学了一点皮毛,结果就是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其实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我们的老师了解到同学的这种反应后也一直试图努力在教学中增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以满足同学们的要求。传统的观点认为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是一种“专才”式教育,注重人才技能的“专才化”培养。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出现,这种“专才式”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凸现出来,越来越难以适应高层次的社会需求。笔者认为,大学本科的专业教育尤其是公共管理这一类的专业教育就应该是以“通才式”教育为主,而职业中专、大专等院校以及部分本科院校的部分专业则以“专才式”教育为主要目标。我们的社会需要具备一技之长的专才,更需要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的通才。公共管理是一门横跨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综合型学科,它所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跨学科的综合型人才,即“通才”。当然,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不能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通才”,但是至少我们应该让学生具备这种通才意识,使其具有日后成为“通才”的可能。作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也出来工作了这么多年,现在回头看看,其实这个专业是很有底蕴的,它的多科性为我们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和空间。我们存在的“不专”的印象往往就是由这个多科性而来。但事实上,经历过大学就应该清楚,我们学习应该有所侧重,只凭老师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的讲解,任何专业你都无法做到“专”,要想“专”,更多的还得靠课余时间,还得靠自己去多泡图书馆。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既然给我们提供了多科性,那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或者职业发展方向,培养自己在具备通才意识的基础之上有选择性地钻研于其中的某一细分学科领域。所以,综合来看,同学们在学习公共管理专业过程中的这种“专业性不强”的认识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识误区,而老师们千方百计设法在教学中增强专业性的做法也是不必要的。这个专业的多科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既通又专,具备通才意识的专业人士将更符合现代化公共管理服务的要求。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具备大众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虽然招生火爆,但就业情况并不如预期的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同学拿到offer但总是认为还不够好,认为自己应该可以找到更好的,因此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把自己摆得太高了,总认为自己是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那就应该从事公共管理类的工作,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共事业机构等。究其根源,还是精英教育意识在作怪。从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实际上一直在实行精英教育,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精英教育备受推崇。所谓精英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教育。在现阶段,能够进入本科大学学习的仍旧是少数,仍可以称之为精英。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专业的名称就很容易误导学生,让很多不懂得公共事业管理真正内涵的高中生在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就抱着“学了这个专业以后出来就可以从事公共社会事务管理”(通俗点说就是当官)的想法,招生宣传的过程中,各大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前景方面也大肆渲染,更加剧了学生的这种误解。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期间往往精英意识太甚,一旦步入社会感觉到落差之后就容易迷失,甚至是跌的很惨。这样讲并非否定精英意识。精英意识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必要的,但要适可而止。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向同学们灌输大众理念,将精英意识与大众理念融合: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这个专业的泛服务性(即公共服务性),让我们的同学对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有一个理性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同学们客观认知自我,放低身段,以服务公共事务而非管理公共事务为目标。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应该注重非知识性教育。

非知识教育是与知识性教育相对。知识性教育是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非知识性教育也就可以定义为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以外的教育,笔者认为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或者说如何去做?对于大学教育到底是知识性教育更重要还是非知识性教育更重要很难有一个定论,笔者认为要因专业而异。对于那些专业性强、工作环境和内容变化不大或者倾向于理论研究的专业显然是知识性教育更重要;但对于那些专业性不强、工作环境和内容经常发生变化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则是非知识性教育更为重要。公共事业管理就是这样一门综合型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科。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晶。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知识体系尚不完善的新兴学科,其知识更新速度显然快不过今天明显加快的社会进步步伐。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公共事业管理服务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在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出现新的问题。这些新的变化新的问题很可能是我们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后的公共管理与服务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创造和总结、提炼知识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因此,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应该只是为了专业学习而学习专业,而是要更多地把专业学习看作一个过程,一个通过专业学习培养自己触类旁通的快速接受新知识和发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过程。这就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非知识性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纵观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应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传统行政职能将逐渐弱化,而更多地履行公共事务管理服务职能。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在政府传统行政管理职能弱化的同时,必然要出现更多地社会公共组织来填补政府职能领域的空白或者辅助政府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将成为构建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因此,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十分重要,但不论如何定位,通才意识、大众理念和非知识性教育都将是做好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普适定位。这种普适定位更有助于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的朴素愿望。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03).

[2]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5).

公共管理综合知识篇8

[关键词]实践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012-0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教育部于1998年批准在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存在较多问题,如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实习基地建设较为滞后。如何改善学科问题、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培养、加强专业学生的个人素质、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成了当务之急。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提到的:“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就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

1.存在的问题

1.1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有所偏差

一说到公共事业,大家就会将其与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联系在一起,认为公共事业就是为了服务事业单位而产生的。更有一些人认为,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大规模地培养能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准公务员”,以此来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其实这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产生的偏差性认识。所谓的公共事业在我国不仅仅只是事业单位这么简单,其范畴更大更广,还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的非企业单位。

1.2课程安排不合理、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是在大二时期开设,大部分在大三开设,而大三时期是学生学习最繁重的时期,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有些力不从心,大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加上课程比较庞杂,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课程的知识,不能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再则,公共事业管理本身起步就晚,这样必然会导致专业课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而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地满足专业课程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3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割裂、不连贯的现象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是在课程全部结束之后才开始实践学习,使得实践教学与课程之间存在割裂、不连贯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后,不能及时地通过实践来进行巩固和应用,在实践过程中,一旦遇到一些与专业知识有关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地通过老师的指导来解决,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优化实践教学基地

2.1合理地选择实习基地,以优化实习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起步的时间较晚,导致其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并且大多数院校缺乏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即使有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而且“公共管理本身是一种职业,不论从事何种具体业务工作,都要求从业者具备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即要求学生应当从各个方面锻炼公共管理的能力,包括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以及一定的领导能力,公共管理人员应善于利用各种理论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公共管理效能,所以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应该加大资金的筹集与投入,多渠道、多方位寻找合理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卫生行政部门、企业通过签订互利的合作协议来形成合理的合作机制,实现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局面,以符合学生实践实习的需要,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2.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得较晚,必然会存在师资队伍力量不足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的现象和问题。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得益于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化有赖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具有公共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知识结构并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成了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必须采取的措施。可以通过聘请一些专业学历高、公共业务强、公共政策娴熟的领导或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高管作为本专业的指导老师,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知识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估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教师进步,还可以从中知道教师的不足之处以进行改正,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2.3严格管理学生,完善请销假制度和实习制度

学生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关键,如果只关注于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而缺乏对学生的管理,即使拥有了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和精干的教师队伍也无法完成实践教学的目标。故严格管理学生是实践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首先,就需要有导师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评估学生的实习状况,定期考核学生的实习效果。其次,要完善请销假制度,严格考查学生的请假情况,以避免学生借故不实习等现象。最后,要求严格执行实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习手册填写实习日志,使其了解到实习期间自己的实践情况,指导老师要进行不定期检查,以了解学生的状况,不断促使学生向着实践教学的目的前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3.打造协同培养的平台,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就业率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在当前阶段,协同创新是重要的办学理念和战略,可以有助于高校实现培养拔尖人才的需要。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来看,学校教育与实际的社会实践相脱离、相割裂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与卫生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较少,即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也因缺乏实践而使得知识无法合理地运用,这就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无法加强。故需要打造协同培养的平台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与实践能力。

3.1构建“府校合作”模式

所谓的“府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紧密联系,基于双方的互利共赢机制来进行合作。学校可以与卫生厅、人事局等部门进行合作。采用此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既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又具备一定的政治理念,并且能了解政府部门的运转机制。这样可以为国家培养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人才,以满足地方建设紧缺型人才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2构建“校企合作”模式

“校外实习基地是指能满足学校教学需要,为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习提供场地和相关实习条件,接受学校有关专业一定数量的教师和学生开展实习的单位,一般为企事业单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一些具备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技术和能力,能够在公共事业部门从事专业的管理工作的人员。但从现阶段来看,由于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期间,与实际的社会实践相脱离,导致学生在就岗就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经验,不得不重新开始学习一些管理知识,这样不仅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还导致了企业的投入量增大。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公共管理综合知识篇9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创新知识共享

为了使员工主动将知识共享视为自身责任,增加其知识共享意愿,需要促进员工自愿表现出企业正式薪酬体系衡量外的,即其角色外的创新和主动行为,这种行为就是organ(1988)提出的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CitizenshipBehavior,oCB)。一个完整的oCB模型本质上就是一个跨层次模型,本研究为了更好地表达组织内的层级结构,将oCB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个人层次oCB(individual-leveloCB),群体层次oCB(Group-leveloCB)和组织层次oCB(organizational-leveloCB)。知识共享包含的知识传递与知识吸收两个维度存在于个人与群体两个层次。而组织创新旨在从技术和管理方面提高组织整体的竞争力,属于组织层次变量。本文旨在探讨组织公民行为、知识共享和组织创新三者之间在个人、群体和组织层次的跨层次影响机制。

理论综述

(一)组织公民行为的提出及其层次划分

oCB的概念首次由Smith、organ和near(1983)提出,organ(1988)将其定义为员工的自发行为,这些行为在组织正式的与薪酬有关的绩效体系中没有被直接或明确地规定,但是能从整体上提高组织效能。由于角色定义的变化及角色内外界限的模糊,organ(1997)对oCB进行了重新定义:oCB是不直接包含在员工的工作说明书中,但是能够对组织的社会和心理环境提供维持和增强作用,进而支持任务绩效的行为。Farh(2004)以中国大陆员工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了10种oCB形式,并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层面,即个人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其中个人层面的oCB包括:积极主动、自觉学习和保持环境整洁;群体层面的oCB包括:人际和谐、帮助同事;组织层面的oCB包括:建言行为、参加集体活动和保护节约公司资源;社会层面的oCB包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维护组织形象。

(二)组织创新内涵及分类

对创新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12年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Schumpeter首次将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函数”,用以解释资本主义发展和周期,但是对于组织创新并没有特别关注。以往对组织创新的研究主要分为产品视角、过程视角、产品和过程视角及多元视角,但是前三种研究视角都过分重视技术创新而忽视了管理创新。基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多元视角的学者Damanpour(1991)提出组织创新包括新想法和行为的产生和实施,具体包括了新的产品或服务,新的生产流程,新的组织结构或管理系统,或者与组织成员有关的新计划等。后来的学者在研究时也多采用这种观点对组织创新进行界定。本文也采用Damanpour的观点,认为组织创新是企业产生和执行新想法或项目以不断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竞争能力,包括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

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创新的直接影响

吴慈生等(2008)以创新型组织为研究对象,认为创新型组织除了员工具有冒险精神和求异精神、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清晰的组织目标和组织内部良好的沟通及相互协作等内部特征外,还需要适应外部环境和人力资源系统支持等外部特征。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组织中员工表现出越多的组织公民行为越有利于企业的组织创新。根据podsakoff等(2000)对以往文献的总结,oCB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创新和组织绩效产生影响:提高同事和管理效率;使资源空出来以用于更具有生产效率的方面;减少纯粹用于维持而非开发目的的稀有资源的投入;有利于协调团队内或团队间活动;增加组织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的能力;增加组织绩效的稳定性;使组织有效适应环境的变化。

首先,员工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其创新动机和能力是组织创新的有力保障。当员工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学习和积极主动等个人层次的oCB,员工更乐于没有怨言接受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并会为了完成此项工作而不断提高个人创新能力,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注入新动力。其次,群体层次的oCB体现在人际和谐及帮助同事(对同事的工作绩效和创新给予帮助)的具体行为中,这些行为有利于协调团队内及团队间的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创新氛围,并以这种良好而富有创新的气氛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为组织层次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实现培养了土壤。最后,具有组织层次oCB的员工更易表现出建言行为(为了组织在产品技术或管理实践等方面的改进提出具有创造性的建议)、保护节约公司资源和维护公司形象等行为。这些行为也有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增加组织绩效的稳定性,使公司节约出资源以投入到开发项目中,从物质上保证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实现,如图1所示。

在实证方面关于oCB对组织创新影响的研究很少,其中马文聪等(2010)学者将组织创新作为中介变量研究oCB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CB对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直接正向影响。

因此,综上所述,oCB能从个人、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促进组织层次组织创新的实现。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一)知识共享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分析

amible(1997)结合创新背景和个人因素建立了组织创新的成分模型,认为影响组织创新的因素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相应的创造技能和创新动机。从而揭示了组织创新与企业知识状态的关系。曹兴等(2008)认为企业知识状态由知识存量、知识结构、知识分布、知识水平和知识流动五个属性决定,但是知识状态并不是简单的相加,需要对其综合运用才能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如何使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提升以及组织知识为个体所用成为促进组织创新的关键。teece(1998)认为只有当企业能快速获取创新所需要的知识时,才具备创新能力,而快速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是知识共享。姚艳红等(2008)对长沙、上海、北京三个城市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知识共享能够促进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进而改善企业绩效。

韩维贺等学者(2006)在开发知识管理量表的研究中,经过实证的验证最后将知识共享归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吸收两个维度,完整地表达了知识共享实现的过程。群体层次的知识传播,为员工提供相互学习及合作的机会,促进知识在公司内不断转移,从而刺激员工不断创新知识,提高其创新能力。个人层次的知识吸收,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的根基。只有当传播的知识被员工切实吸收并化为自身体系知识时,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组织创新的实际中,并促进知识共享的螺旋上升,进一步对组织创新产生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由群体层次知识传播和个人层次知识吸收两个维度构成的知识共享对组织层次的组织创新有正向影响作用。

(二)组织公民行为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

知识共享程度会受到来自个人、群体和组织层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层次oCB能够影响知识拥有者和接受者的动机及吸收能力。首先员工的积极主动行为包括自愿承担额外的工作责任,同时激励组织中的其他人,因此表现出积极主动行为的员工更易产生知识共享的动机。其次员工的自我学习能不断提高其知识的吸收能力,有利于提升知识共享的效果。

由于知识共享是在社会网络背景下发生的个体交互的活动,其效果更易受到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刘红萍等学者(2007)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知识共享的意愿,认为社会网络成员关系质量有利于促进成员知识共享意愿的形成,其中关系质量包括成员间信任和规范。群体层次oCB中维持人际和谐的行为有利于形成互助与信任的组织氛围进而促进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的产生。Hsu和Lin(2008)在研究知识共享动机中认为oCB有助于组织成员间形成一种牢固的关系,使成员倾向于合作互助行为,因此表现出组织公民行为的员工更愿意贡献知识。

组织层次oCB中参与群体活动及与组织相关活动的行为,增加了员工间交往的机会,为知识共享的形成创造了平台,有利于员工间的头脑风暴从而产生创新思想。表现出建言行为的员工更易贡献出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提高了知识共享的效果。

综上所述,oCB从个人、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对知识共享产生促进作用,因此本文认为知识共享在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创新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组织创新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反向影响

组织创新包含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维度,其中管理创新的内容大部分是针对员工的管理方法的创新,包含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内容。马强(2009)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oCB正相关。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管理者所作出的管理实践被组织成员视为有益时,组织成员会要求自己对管理者作出回报,从而表现出更多的oCB。另外,组织创新中对组织结构的创新,要求组织逐渐呈现出扁平结构,管理者管理幅度的增加也要求组织成员能够自觉表现出oCB从而保证管理者的管理效率。综上所述,组织创新将反向作用于组织公民行为,促进员工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基于个人、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得出了组织公民行为、知识共享与组织创新的跨层次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结论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组织创新、环境变化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需要企业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各种工作也由此变得更加综合化和抽象化,需要员工履行更多岗位要求以外的行为,即组织公民行为。以往学者对oCB影响结果的研究相对较少,关于其对组织创新影响的研究更为鲜有。因此,本文通过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知识共享为中介的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创新关系的跨层次模型。通过以上分析,认为: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创新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共享在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创新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组织创新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反向影响作用。

1.吴慈生,杨艳,苏多清,侯睿.创新型组织的特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8.10

2.马文聪,朱桂龙,蒋峦.创新是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绩效的中介变量吗?—基于高科技行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

3.曹兴,易文华,郭然.企业知识状态属性的内涵、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J].中国软科学,2008.5

4.姚艳虹,刘静,罗静.知识共享、组织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22

5.韩维贺,李浩,仲秋雁.知识管理过程测量工具研究:量表开发、提炼和检验[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

公共管理综合知识篇10

1.1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的制定预防医学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内容的制定,一要针对临床医学(全科方向)学生今后主要在基层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二要结合临床医学生毕业后必须要通过国家执业医师(助理)考试,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时要做到两者兼顾,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知识目标除了要求掌握三级预防、三大卫生和两种方法外,还强调补充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和基本内容、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定义、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能力目标上要求达到具备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能力,强化社区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训练。1.2课程教学方法教学中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介绍岗位工作情境,提出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建立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为引领的教学模式,同时结合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动手操作等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以社区健康教育项目为例,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健康问题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获得了岗位工作的初步体验。

2课程内容

2.1选择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职能从过去单一的以临床诊疗工作为重心转移到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等“六位一体”的综合[2]。选择目前乡镇卫生院承担的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社区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管理、糖尿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将这些内容融入到预防医学的各个章节中进行讲授,如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这一章中,插入高血压患者管理、糖尿病患者管理的知识内容。为了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统计和流行病学知识,插入社区健康调查与社区卫生诊断知识,并选择某一社区开展调查活动,形成社区诊断报告。2.2基于岗位工作技能设计教学活动围绕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实现技能教学和技能训练课程化,即先对岗位工作技能所需的理论知识安排一定课时进行课堂教学,如重点介绍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和流程,然后在经过一定理论教学后,让学生以动手操作、情景模拟、小组完成典型任务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以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3基于岗位工作任务选择特色教材在教学中,作为理论知识讲授使用的教材,选取了由我校教师主编和参编的全国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同时以校企合作开发的方式,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家共同编写了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医学院校实践教学教材,该教材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以12个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按照背景描述、事件处理过程、基本理论支撑、问题判断分析等内容编写,注重培养医学生对所学课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现场实战能力。

3考核内容与方法

传统的预防医学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未能体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特别是其今后进入工作岗位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因此采取了理论笔试和项目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项目实践操作考核主要围绕十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如以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家庭访视、高血压患者随访;以小组团队分工的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考核成绩依据学生课堂讨论、课堂表现、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团队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分。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