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的实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9:09

欧姆定律的实质篇1

关键词:欧姆定律;适用范围;微观机理;导电材料;能量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2-0039-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欧姆定律》一节内容围绕电阻的定义式、欧姆定律和伏安特性曲线三部分展开,图1为教材的两段文字,意思是当金属导体的电阻不变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叫做线性元件,满足欧姆定律;“这些情况”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是非线性元件,欧姆定律不适用[1]。随后,教材举例小灯泡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指出两个元件都是非线性元件。在遇到欧姆定律时,不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学生常常感到疑惑:欧姆定律适用范围究竟是金属和电解质溶液还是线性元件?小灯泡是金属,又是非线性元件,究竟是否满足欧姆定律?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横坐标表示电压U,这样画出的i-U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对于金属导体,在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电阻几乎是不变的(不随电流、电压改变),它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图2.3-2中导体a、B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3-3所示。

欧姆定律是个实验定律,实验中用的都是金属导体。这个结论对其他导体是否适用,仍然需要实验的检验。实验表明,除金属外,欧姆定律对电解质溶液也适用,但对气态导体(如日光灯管、霓虹灯管中的气体)和半导体元件并不适用。也就是说,在这些情况下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这类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

1欧姆定律的由来

1826年4月,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由伽伐尼电力产生的电现象的理论》,提出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欧姆实验中用八根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板状铜丝分别接入电路,推导出,其中s为金属导线的横截面积,k为电导率,l为导线的长度,x为通过导线l的电流强度,a为导线两端的电势差[2]。当时只有电导率的概念,后来欧姆又提出为导体的电阻,并将欧姆定律表述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关于欧姆定律的m用范围,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陈述。

2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

2.1从导电材料看适用范围

欧姆当年通过对金属导体研究得出欧姆定律,后来实验得出欧姆定律也适用于电解质溶液,但不适用于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

从微观角度分析金属导体中的电流问题,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速度矢量平均为零,不能形成电流。有外电场时,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定向漂移形成电流,定向漂移速度的平均值称为漂移速度。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运动,与金属晶格碰撞后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可能性都有,因此失去定向运动的特征,又回归无规则运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再做定向漂移。如果在一段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长直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自由电子相继两次碰撞的间隔有长有短,设平均时间为τ,则自由电子在下次碰撞前的定向移动为匀加速运动,

2.2从能量转化看适用范围

在纯电阻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电热,由Uit=i2Rt,得出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导体消耗的电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其余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因此,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不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金属导体通电,电能转化为内能,是纯电阻元件,满足欧姆定律。小灯泡通电后,电能转化为内能,灯丝温度升高导致发光,部分内能再转化为光能,因此小灯泡也是纯电阻,满足欧姆定律。电解质溶液,在不发生化学反应时,电能转化为内能,也遵守欧姆定律。气体导电是因为气体分子在其他因素(宇宙射线或高电压等条件)作用下,产生电离,能量转化情况复杂,不满足欧姆定律。半导体通电时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电能少量转化为内能,不满足欧姆定律。电动机通电但转子不转动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遵从欧姆定律;转动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少量转化为内能,为非纯电阻元件,也不满足欧姆定律。

2.3从i-U图线看适用范围

线性元件指一个量与另一个量按比例、成直线关系,非线性元件指两个量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在电流与电压关系问题上,线性元件阻值保持不变,非线性元件的阻值随外界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在求解含有非线性元件的电路问题时通常借助其i-U图像。

从知导体的电阻与自由电子连续两次碰撞的平均时间有关,自由电子和晶格碰撞将动能传递给金属离子,导致金属离子的热运动加剧,产生电热。由知导体的温度升高,τ减小,电阻增大。因此,导体的电阻不可能稳定不变。当金属导体的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满足“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理想的线性元件是不存在的,温度降低时,金属导体的电阻减小,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电阻几乎为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曲线,是非线性元件,当灯泡电阻变化时,仍有i、U、R瞬时对应,满足欧姆定律如同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时也满足欧姆定律[3]。

2.4结论

综上所述,从导电材料的角度看,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无化学反应);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元件。对于线性元件,电阻保持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欧姆定律适用。从物理学史推想,欧姆当年用八根不同铜丝进行实验,应该是研究了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以及电阻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虽然都是非线性元件,小灯泡是金属材料,是纯电阻元件,满足欧姆定律,二极管是半导体材料,却不满足欧姆定律。因此,线性非线性不能作为欧姆定律是否适用的标准。

3教材编写建议

“有了电阻的概念,我们可以把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写成上式可以表述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这就是我们在初中学过的欧姆定律。”[1]笔者以为,欧姆定律的内容是这个表达式最重要的意义是明确了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的关系,而不是其中的正比关系和反比关系,教材没必要对欧姆定律进行正比反比的表述。

“实验表明,除金属外,欧姆定律对电解质溶液也适用,但对气态导体(如日光灯管、霓虹灯管中的气体)和半导体元件并不适用。”教材已明确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建议教材将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的概念与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分开,同时明确线性、非线性不能作为欧姆定律是否适用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欧姆定律的实质篇2

摘要:本文对人教版物理选修3-1教材中引入焦耳定律的方式提出了质疑,指出了其不利影响,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并分析了这样引入的好处。

关键词:物理选修3-1;焦耳定律;欧姆定律;纯电阻电路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课本对焦耳定律的引入过程如下:

电流通过白炽灯、电炉等电热元件做功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导体的内能,电流在这段电路中做的功w等于这段电路发出的热量Q,即

Q=w=Uit

由欧姆定律

U=iR

代入上式后可得热量Q的表达式

Q=i2Rt

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关系最初是焦耳用实验直接得到的,我们把它叫做焦耳定律。

这里用公式推导的方式得出了焦耳定律的公式和内容,笔者认为不太恰当,理由如下:

第一,焦耳定律是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科学实验是自然规律最直接的反映,科学理论正确与否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正如课本上所说焦耳定律是焦耳用实验直接得到的,焦耳定律本身就是一个实验规律,这是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得到并经过无数次实验验证了的实验结论,我们不应该淡化科学实验在焦耳定律建立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公式推导的方式掩盖了焦耳定律的真实面目。

第二,这里Q=w应用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来推导焦耳定律,而实际情况是焦耳本人是在得出焦耳定律后,又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精确的科学实验,在大量实验事实面前焦耳提出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并且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电功和导体发出的电热相等是焦耳得出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重要实验基础.由此看来,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来推导焦耳定律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实际历程的。

第三,上述推导过程用到了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该为[i=UR],不应该用U=iR,另外,欧姆定律是只能在纯电阻电路中才适用的规律,用欧姆定律来推导焦耳定律会使学生认为焦耳定律也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对电动机等非纯电阻元件求电热不适用的错误认识.学生一旦建立这样的错误认识再来纠正是比较困难的.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引入焦耳定律的过程可以做一些调整.建议设计“电流通过电学元件时产生的电热与谁有关?”的探究实验(或者介绍焦耳所做的实验).通过探究实验得出Q=i2Rt,即焦耳定律.然后结合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电热w=Q,即Uit=i2Rt,可以得到[i=UR]。由此可见欧姆定律是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的具体反映和内在要求.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还原了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的实际历程,体现出了科学实验在科学理论建立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使人们认识到焦耳定律是一条实验规律,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能真实反映自然规律.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像科w家那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总结得出规律,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科学实验对自然科学的重要意义,也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方法.

我们又利用焦耳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反过来得出了欧姆定律,说明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虽说是在实验中得出的,同时它们也是物理理论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出焦耳定律在物理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物理理论的完备性,在理论层面上证明焦耳定律可以纳入已有的物理理论当中,使实验结论和理论框架得到完美融合.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得到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如果不是纯电阻电路,电流做功没有全部转化为电热则不能得出w=Q即Uit=i2Rt,欧姆定律也就不适用.另外我们还能体会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自然界中的普适性,欧姆定律是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的必然要求.

欧姆定律的实质篇3

(1)牛顿第一定律。采用边讲、边讨论、边实验的教法,回顾“运动和力”的历史。消除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理想实验加外推法。教学时应明确: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能简单地按字面意义用实验直接加以验证。但大量客观事实证实了它的正确性。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涵义,引入了惯性的概念,是研究整个力学的出发点,不能把它当做第二定律的特例;惯性不是状态量,也不是过程量,更不是一种力。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而改变。在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使学生理解和使用常用的措词:“物体因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教师还应该明确,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惯性系才成立。地球不是精确的惯性系,但当我们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研究力学问题时,常常可以把地球看成近似程度相当好的惯性系。

(2)牛顿第二定律。在第一定律的基础上,从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它的加速度跟外力与本身的质量存在什么关系引入课题。然后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归纳出物体在单个力作用下的牛顿第二定律。再用推理分析法把结论推广为一般的表达: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教学时还应请注意: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a随F改变存在着瞬时关系;牛顿第二定律与第一定律、第三定律的关系,以及与运动学、动量、功和能等知识的联系。教师应明确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

(3)万有引力定律。教学时应注意:①要充分利用牛顿总结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恒量的实验,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等物理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②要强调万有引力跟质点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平方反比定律),减少学生在解题中漏平方的错误。③明确是万有引力基本的、简单的表式,只适用于计算质点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之一。但在天文研究上,也发现了它的局限性。

(4)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个定律一般不用实验总结出来,因为实验误差太大。实验可作为验证。一般是根据功能原理,在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做功或所做的总功为零的条件下推导出来。高中教材是用实例总结出来再加以推广。若不同形式的机械能之间不发生相互转化,就没有守恒问题。机械能守恒定律表式中各项都是状态量,用它来解决问题时,就可以不涉及状态变化的复杂过程(过程量被消去),使问题大大地简化。要特别注意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系统内部的重力和弹力做功)。这个定律不适用的问题,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原理解决。

(5)动量守恒定律。历史上,牛顿第二定律是以F=dp/dt的形式提出来的。所以有人认为动量守恒定律不能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来,主张从实验直接总结。但是实验要用到气垫导轨和闪光照相,就目前中学的实验条件来说,多数难以做到。即使做得到,要在课堂里准确完成实验并总结出规律也非易事。故一般教材还是从牛顿运动定律导出,再安排一节“动量和牛顿运动定律”。这样既符合教学规律,也不违反科学规律。

(6)欧姆定律。中学物理课本中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公式为i=U/R或U=iR。教学时应注意:①“电流强度跟电压成正比”是对同一导体而言;“电流强度跟电阻成反比”是对不同导体说的。②i、U、R是同一电路的3个参量。③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教学难点和关键是电动势的概念,并用实验得到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然后用欧姆定律导出i=ε/(R+r)(也可以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推导)。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公式可变换成多种形式,要明确它们的物理意义。⑤教师应明确,普通物理学中的欧姆定律公式多数是R=U/i或i=(1/R)U,式中R是比例恒量。若R不是恒量,导体就不服从欧姆定律。但不论导体服从欧姆定律与否,R=U/i这个关系式都可以作为导体电阻的一般定义。中学物理课本不把 R=U/R列入欧姆定律公式,是为了避免学生把欧姆定律公式跟电阻的定义式混淆。这样处理似乎欠妥。

欧姆定律的实质篇4

关键词:新课标《欧姆定律》探究性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纳入了物理教学的内容,旨在将学生学习的重心从过去的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

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的学习模式。

笔者多年从事初三物理教学,结合新课改要求,在《欧姆定律》探究教学中进行了尝试,现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一、在探究过程中,着重应用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指决定某一物理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弄清这个量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往往先控制住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然后通过比较归纳出与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揭示了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由于电流大小与电压、电阻都有关系,因此探究步骤中的设计实验应尽量引导学生分为两步设计。

1.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要让学生明确“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不变”,设计实验电路时应考虑:①怎样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定值电阻中的电流i呢?②怎样保持导体的电阻R不变呢?③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呢?

设计并连接电路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它成整数倍地增加,并记录所对应的电流值,

2.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要让学生明确“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实验探究时应考虑:①怎样改变导体电阻R的大小?②怎样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U不变呢?让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当定值电阻的大小发生变化时,可通过滑动变阻器控制其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

更换定值电阻,利用滑动变阻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记录对应的电流值,在具体的探究教学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电阻R阻值改变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也发生变化,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恢复到原来的电压值。这也是把控制变量法从理论升华到实际的一个方面。

二、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设计本节探究活动时笔者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分组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设计学生活动程序如下:

(1)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作出假设:①不成比例。②成正比。③成反比。

(3)设计并进行实验:①设计电路图。②设计步骤。③进行实验。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样做有以下好处:第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已不再局限于看老师演示实验,都喜欢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问题。第二,可以清楚地发现并指出学生的操作中的错误,物理实验中一些仪器的使用,要求学生掌握,培养学生正确而良好的操作技能。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学生的练习机会实在太少,有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尽管学生课上听懂了,但真正操作起来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简单顺手。就像本节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学生往往会把电表的串并连搞错,把正负接线柱接错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也不够到位。第三,可以巩固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人的记忆方式来说,自己动手操作过的情景记忆起来要比单纯的聆听接受记忆要牢固得多。

三、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应用迁移

这一方法要求把已知迁移到未知、把此一类知识迁移到另一类知识中,使学生受到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的观点的教育。例如,启发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欧姆定律的探究中,把欧姆定律的知识迁移到其他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就使学生不仅提高了知识学习的效率,而且逐渐树立普遍联系、转化的观点。

例如:在总结欧姆定律的公式(i=U/R)时,可以压强的公式为母本,压强的公式是p=F/S,它的理解可以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当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而欧姆定律是: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两者是可以相互迁移的,所以很顺利地得出欧姆定律的公式i=U/R。这对于知识和思维不是很完善的初中学生来说,可以很容易地掌握知识,得出结论。

当然在欧姆定律的探究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运用知识迁移,例如:在运用探究的基本过程解决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关系时,可以反思以往用探究的方法解决过的问题,如液体压强、深度、液体密度三者的关系,用以往的经验为本次探究的顺利完成做铺垫。

四、在探究过程中,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是五育之首,新课程标准关注人的发展,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

在《欧姆定律》探究教学中,笔者首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帮助作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分组实验的合作性学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利用欧姆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首先提出科学探究,其次才是科学内容,它把科学探究作为很重要很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提出来,说明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注意到探究教学在教改中的重要地位。《欧姆定律》一课的探究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自身的修养素质,还要做好在探究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双向地、互动地建构学科知识、促进能力发展。因此,在初中物理新课标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探究教学,值得我们探讨。

参考文献:

欧姆定律的实质篇5

中东欧九国于2005年初推出的“2005-2015罗姆人融合十年倡议”活动(以下简称“倡议”)就是在欧盟影响下实施少数民族保护的重要成果,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9国发起“倡议”活动是为了做给欧盟看。本文将在考察中东欧九国执行“倡议”的初期实践基础上,对其得失做出判断,并探讨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倡议”出台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1.“倡议”出台的背景。罗姆人(吉普赛人的自称,亦称“茨冈人”)一般认为是起源于印度北部、散居于全世界的流浪民族。罗姆人与跟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信蒂人(Sinti)又合称为吉卜赛人或吉普赛人。不过,大多数罗姆人都认为“吉卜赛人”这个名称有歧视意义,所以不愿使用。全世界约有500万至1000万罗姆人,其中大多数居住在欧洲。罗姆人的主要聚居地有:巴尔干半岛、中欧、美国、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西欧、中东、北非也有罗姆人居住。罗姆人是中东欧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也是被严重边缘化的民族,同时又是欧盟与候选国谈判中最为关注的少数民族。在1996年欧盟委员会出台的专门针对罗姆人的指导性文件“罗姆――一个真正的欧洲民族”(theRoma――atrulyeuropeanpeople)以及1997年制定的欧盟“2000议程”中,欧盟批评了一些中东欧国家的罗姆人政策。1998年,欧盟委员会开始出台对中东欧国家人盟进展进行监控的“年度报告”,将罗姆人保护问题作为一个重点考察领域,直接与中东欧国家的人盟进程挂钩,这都反映了欧盟对罗姆人问题的高度重视。在2003年中东欧8国发起“倡议”活动前后,欧盟也是积极地进行宣传并给以资金和技术支持。在欧盟标准的直接压力下和国际、国内舆论的影响下,罗姆人比较集中的8个中东欧国家开始合作,致力于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2003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开放社会研究所(openSocietyinstitute)、世界银行、欧盟等国际组织的筹备、支持和参与下,中东欧8国领导人、国际组织相关领导人和一些罗姆著名领导人聚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了关于促进罗姆人融入社会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扩大欧洲的罗姆人:未来的挑战”。会议通过了“2005-2015罗姆人融合十年倡议”。“倡议”要求各国主要着力于罗姆人在教育、就业、住房和健康四个领域的融入问题,同时要求8个国家根据国情制定本国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2005年2月,8国领导人聚首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共同签署了“倡议”。8国的行动计划在此前后相继出台并开始实施;不久,又出台了实施“倡议”的具体条款,即“职权范围”条款,明确了执行“倡议”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资金来源等问题,以使“倡议”在更加规范有序的状态下运行。

“倡议”是到目前为止中东欧国家出台的最重要的罗姆人保护文件,它标志着“在罗姆人政策和改善欧洲罗姆人生活的政治决心方面的显著进步”,该“倡议”的主要发起人、开放社会研究所的负责人索罗斯(Soros)说,它是“政府最高层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与罗姆人聚在一起,帮助罗姆人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欧洲罗姆信息中心(europeanRomainformationoffice)副主任尼古拉(Valeriunicolae)认为,“该‘倡议’活动很可能成为欧洲罗姆人状况改善的转折点”,“它有能力为罗姆人提供巨大的机会……而且也与欧盟委员会的里斯本策略十分一致”。

2.“倡议”的主要内容。“倡议”首先明确了四个重点政策领域:教育、就业、住房和健康;其次要求各国制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最后欢迎任何有意参与“倡议”活动的国家加盟。“倡议”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申明了四个优先关注的领域:就业、教育、健康、住房,同时,也要求各国政府在贫穷、歧视和性别平等方面做出努力;(2)参与该“倡议”活动的国家、国际组织和罗姆市民社会三方的主要责任,以及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和资金来源;(3)参与国家的主要责任是确保国家行动计划的及时、有效实施,为各国的行动计划提供资金,在十年期间至少担任一年的轮值主席国,建立监控机制、工作组监督国家行动计划的实施、每年向“倡议”的领导机构――国际指导委员会(internationalSteeringCommittee)――汇报国家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等;(4)参与“倡议”的国际组织――该“倡议”称之为国际伙伴组织,主要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开放社会研究所、欧洲委员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欧洲罗姆信息处、罗姆教育基金会等。国际伙伴组织的主要责任是:积极参与“倡议”活动、确立相互支持机制、提供专业支持、支持罗姆人参与“倡议”活动等;(5)罗姆市民社会的主要责任是:积极参与“倡议”、促进地方政府和当地罗姆人的对话、展开宣传、促成罗姆人更广泛地参与“倡议”等;(6)明确了领导和管理机构的建立、组成和职责。领导机构国际指导委员会由国际伙伴组织代表、国家代表和罗姆人代表组成;日常管理机构是“倡议”秘书处,秘书处由轮值主席国领导;(7)强调与欧盟委员会的合作,且应使参与国行动计划与欧盟关于少数民族的社会融入计划互补;(8)明确了资金来源、工作语言、生效时间(2005年11月18日)等。

二、“倡议”初期实施的主要成果

从2003年“倡议”提出到现在,已有五年多,从其正式执行至今也已经三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倡议”领导机构和国际伙伴组织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倡议”的执行情况陆续做出了一些监控报告,对“倡议”在各国的初期实施进行了多方面的评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各轮值主席结束时的阶段性报告;2005年8月,开放社会研究所的“欧盟监测与倡导项目处”组织学术会议,与会学者对“倡议”执行情况所做的分析报告;2006年年底,开放社会研究所出台的“罗姆人平等接受素质教育监测报告”;2006年11月,欧盟与欧盟罗姆青年协会(eUassociationforRomaYouth)等几个罗姆人机构的“欧盟资助之罗姆项目: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的经验”报告;2007年4月,“欧盟监测与倡导项目处”出台的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塞尔维亚执行“罗姆人平等接受素质教育”计划的报告(其他5国的监测报告要在2008年下半年出台);2007年6月,在开放社会研究所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一些罗姆积极分子、研究人员和一些罗姆组织提供的9国执行“倡议”的观察报告。

这些报告尽管在某些方面的数据有限,但是已经大致反映出目前“倡议”的执行情况。总体上而言,问题多于成绩。其中成绩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罗姆人保护问题在欧洲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初步建立了罗姆人保护的国际协调。罗姆人的生存、住房、教育、人权、健康等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参加到罗姆人保护的行动之中。这些组织除了上面提到的国际伙伴组织外,还有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委员办公室、联合国妇女权利委员会、欧盟、罗姆妇女论坛等。从这些组织的大致功能来看,资金来源除了具体国家之外,主要是世界银行、倡议信托基金会(RomaDecadetrustFund)、索罗斯基金会、欧盟等;在监控方面,国际指导委员会主要从内部进行领导和监控,外部的监控组织则是组织等。从这些国际组织与“倡议”的联系程度来看,形成了以开放社会研究所、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为核心,以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欧洲罗姆人信息中心、组织、少数民族权利中心、罗姆妇女论坛等为的国际监测体系。

国际监测体系在罗姆人保护问题上主要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施压作用,即联合国、欧盟、组织、少数民族权利中心、国际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经常就罗姆人保护问题向相关国家施压。例如,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经常收到来自欧洲罗姆信息中心和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关于东欧国家侵犯罗姆妇女权利的报告,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对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强制罗姆妇女绝育的问题进行跟踪,在查实后,对相关国家都进行了谴责。再如2006年10月11日,罗马尼亚图尔恰(tulcea)地区发生了驱逐100多名罗姆人的恶劣事件,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和罗马尼亚赫尔辛基委员会为此写信给罗马尼亚总理波佩斯库・特里恰努,要求尽快采取措施,制止这种严重侵犯罗姆人权利的事件,同时,该信件也送达联合国、欧盟和欧洲委员会,给罗马尼亚政府以巨大压力。二是调解作用。欧盟委员会、欧洲委员会、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等机构经常对一些针对罗姆人的侵权事件进行调解。例如2006年6月,保加利亚一些地区发生驱逐罗姆人事件,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呼吁保加利亚制止这种行为,同时致信保加利亚总统,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在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被移交给欧盟委员会,以期进行进一步调解。三是诉讼作用。欧洲人权法院近年来在审判东欧九国侵犯罗姆人权利案件中发挥了越来越巨大的作用。例如,2007年2月,欧洲人权法院判决,马其顿警方在1998年的酒吧事件中,对马其顿的罗姆人贾萨尔(Jasar)使用暴力,违反了欧盟少数民族保护法律,并要求马其顿政府给予贾萨尔补偿。类似的案件还有罗马尼亚暴徒杀人案(moldovanandothersv.Romania),保加利亚警察枪击案(nachovaandothersv.Bulgaria)等,均是这些国家侵犯罗姆人的案件。罗姆人在相关机构特别是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的帮助下,向相关国家法院或者欧洲法院提起上诉,罗姆人最终都获得胜诉。

国际组织在罗姆人保护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使该问题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强了罗姆人的维权意识。

2.从国家层次看,各相关国家均建立了负责罗姆人事务的机构,并在逐步完善罗姆人保护制度和法律体系。“倡议”在2005年初开始执行后,各国都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执行措施。首先,在“倡议”精神的指导下,各国都出台了“国家行动计划”,并在2005年先后执行。“国家行动计划”明确了目标、达到目标之措施、每项措施的负责机构和监测机构、每项工作的完成时间、资金来源等项目。其次,建立了负责罗姆人事务的机构。除了加强原有机构之外,各国都建立了罗姆人事务的“工作组”,在匈牙利还建立了罗姆人事务理事会(CouncilofRomaaffairs),由罗姆知识分子和一些非罗姆知识分子组成,由总理任理事会主席,主要是为政府制定罗姆人政策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克罗地亚建立了“政府委员会”,由各部代表、政府相关机构代表和8名罗姆人代表组成,是克罗地亚罗姆人事务的指掌机构和协调结构。再次,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罗姆人保护制度。例如,2004年3月,匈牙利政府出台了1021/2004号政府令,主题是促进罗姆人的社会融合;2006年,罗马尼亚政府对本国罗姆人总政策(2001年的“改善罗姆人处境战略”)进行了修改,以适应“倡议”要求;2006年6月,保加利亚出台“学校教育与学前养育教导发展计划”,阐述了罗姆人在教育领域的融入问题。

3.唤醒了罗姆人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了罗姆人的凝聚力。“倡议”的宣传及实施,使罗姆人保护问题不仅“上传”给国际社会,同时也“下达”给广大罗姆群众。使罗姆人比过去更有意愿、更有能力、也有更多途径积极参与社会,同时采取有效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

在“倡议”的影响下,各种罗姆人论坛、会议和活动在相关机构的组织下逐渐展开,其影响在国际上逐渐扩大。首先是国际指导委员会经常举行协调会议,9国政府代表、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代表以及罗姆人代表参加了这些会议,其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宣传;2007年3月,由欧盟和欧洲青年论坛组织召开了罗姆青年峰会;2007年5月10-11日,保加利亚以“倡议”轮值主席国身份,在保加利亚政府和“倡议信任基金会”的合作下,在索非亚举行了关于罗姆人问题的“就业领域经验交流会”,包括“倡议”签署国家在内的60多国政府和许多相关学者参加了这次聚会。

罗姆人在这些官方宣传和官方活动的影响下,联合意识加强,开始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例如2003年成立的“罗姆妇女论坛”举办了多次论坛活动,此后接连举行了“罗姆青年论坛”、“罗姆妇女权利运动”、“罗姆权利运动”,以及参加索非亚的“就业领域交流会”等活动。一些罗姆艺术家积极参与了2007年6月11―12日在威尼斯举行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并参与组建了“罗姆展台”,该展台于6月10日开放,11月21日结束,这是罗姆人第一次在这个重大活动中亮相。

三、“倡议”执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东欧九国罗姆人的处境依然没有实质性改变,他们基本上还“被排除在公共生活领域之外,不能充分享受住房、就业和保健服务等权利”。2007年6月由一些罗姆人自发组织调查而写成的“倡议”执行观察报告,对各国执行情况的评价也不高,观察报告对各国执行“倡议”的打分普遍比较低,见下表(满分是4分):

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非常多,但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国政府基本上还处于被动应付检查阶段。缺乏真正重视罗姆人问题的政治决心。尽管各国在执行“倡议”方面步调不一,但总体上来说,从政府角度看,这些国家基本上还处于制订制度和应付检查阶段,很少主动为罗姆人的切身利益着想以及积极维护罗姆人的权利。各国都存在各种侵犯罗姆人权利的事件,对于这些事件,政府或漠视,或回避,或掩盖,甚至还直接参与。如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等国发生的驱逐罗姆人事件,政府基本上扮演旁观者和幕后支持者的角色;而在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的强制罗姆女性绝育事件中,政府则成为罗姆人权利的直接侵害者。对于各国普遍存在的罗姆人“教育隔离”的做法,各国政府基本上持默认态度。

在执行“倡议”时,一些国家为了完成某些数量指标,只做表面文章。罗马尼亚的罗姆人保护负责机构更关注是否完成了数量指标,而不是着眼于制度和机制的建设。一批批罗姆人在经过职业训练后被安排了工作,从法律上讲是就业了,达到了指标,但是事实上他们得到的只是i临时性工作,经常是2-3个月后就又失业了。如罗马尼亚有一项法律就规定所有职位申请者以及某些职业培训的参与者,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接受过初等以上教育,这就将很多没有完成初等教育的罗姆人排除在外。久之,不仅挫伤了罗姆人参与该计划的积极性,也挫伤了他们以后参加其他活动的积极性。

相关国家领导人在少数群体和罗姆人问题的认识上也存在很大问题。2007年4月初,捷克总理米雷克・托波拉内克在关于启动“欧洲全民机会平等年”活动时的讲话反映了这些国家领导人对少数群体权利的漠视和他们对少数群体权利保护的消极理解。他说:“没有好方法将不可能平等之事变为平等,正面歧视(positiveDiscrimination)不能保证机会平等。”斯洛文尼亚政府也曾经说过很多推卸责任的话,并将罗姆人的边缘化和被隔离归结为“罗姆人主张不同的生活标准和道德价值”。

2.社会排斥根深蒂固,融入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参加“倡议”的9国在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对罗姆人的歧视,都可谓“历史悠久”。罗姆人在教育、居住地等方面一向处于被隔离的状况。社会对罗姆人的印象是“乞丐、小偷、人贩子”,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并没有根除,政府不仅没有努力去改变这种情况,甚至有时还在加深这种歧视。

主体民族对政府积极的罗姆人保护政策的反对是主要的阻力。例如在波兰,地方机构帮助罗姆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努力遭到主体民族的反对,因为这将“使更多的罗姆人移民到这里来”。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立陶宛、捷克、匈牙利,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在塞尔维亚,罗姆学生经常遭到学校官员、工作人员和同学的歧视,甚至教师也歧视他们。在开家长会时,教师通常不是帮助罗姆家长找问题,而是一味地批评罗姆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罗姆妇女的歧视尤其根深蒂固。当罗姆妇女向有关机构申诉她们被歧视的遭遇时,得到的回应往往不是帮助和支持,而是怀疑和嘲笑。在塞尔维亚就发生过罗姆妇女因为遭到歧视向警方控诉,而警方认为,“如果她们行为得体,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3.负责罗姆人问题的机构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虽然在“倡议”的推动下,各国都成立了一些负责罗姆人问题的机构。但是最近几年里,各国政府对罗姆人问题重视不够、民间支持力量不足,各参与国的经济实力普遍比较薄弱,并且各国近几年将主要精力放在争取加入欧盟以及巩固入盟成果方面,无暇顾及罗姆人保护问题。目前,负责罗姆人问题的机构在这些国家普遍存在被边缘化的危机,主要表现在:罗姆人政策常常缺少政治支持,执行罗姆人政策的机构通常在人力和资金上缺少援助;“倡议”的资金来源十分有限,与执行“倡议”需要的资金相去甚远,比承诺的也要少;各国媒体对“倡议”的报道非常少;罗姆人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不足等。例如在保加利亚,国家种族与人口委员会负责执行罗姆人平等融入保加利亚社会的框架计划,然而,这个机构不具有要求其他机关参与该计划的权力,只拥有十分有限的资金。因此,尽管计划十分好,但是执行难度很大。在罗马尼亚,监测和执行委员会的权力也非常小,只能不定期地与某些低级官员接触。

4.国际监测总体上停留在“报告”层次,国内监测则有名无实。“倡议”建立了初步的国际协调和国际监测体系,但是,国际协调和国际监测总体上只是停留在“建议”和“报告”上,无法对具体国家采取惩罚措施。

尽管国际指导委员会、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欧洲监测与倡导项目处、欧盟委员会、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联合国特赦组织等经常在报告中对一些国家侵犯罗姆人事件进行谴责,但是这只是施加了舆论压力,无法产生直接效果。只有欧洲人权法院的判决才对已入盟的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相关国家有直接约束力。然而,能送达欧洲人权法院的罗姆人案件少之又少,因为就算国家政府不设置障碍,罗姆人也常常缺少打官司的费用,或者难以找到能为罗姆人打官司的律师。

在国内层次,更加缺乏监测制度。正如库巴诺瓦(martinaKub6nov6)在其文章中指出的,在斯洛伐克,罗姆人政策制定者并不要求公务员深入理解和认真执行,也不对他们进行监测;而且,负责罗姆人事务的官员十分有限,他们没有余暇去监测罗姆政策的执行情况。不执行罗姆人保护制度的情况也十分常见,然而,相关官员并没有因此受到惩罚。

5.罗姆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倡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罗姆人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从总体上看,罗姆人至今还停留在寻找生计和维持生计这个问题上,“生存权”尚未完全解决,关于维护个人的“发展权”只能是空中楼阁。例如,虽然这些国家肯定和支持罗姆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很多罗姆儿童由于家庭贫困而交不起学费,或者由于很多学校没有懂罗姆语的教师而无法享受这个权利。二是由于罗姆人整体受教育水平很低,因此罗姆人律师、公务员很少,领导人更少;同时,有限的受教育程度也使他们无法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还存在着语言障碍。三是罗姆人参政经验不足,参政能力有限。在罗姆人历史上,很少有执政和参政的经历。即使现在,在这些国家中,罗姆人的政党也很少,且力量微薄。

四、结语与展望

上述提到的几个监测报告,尤其是2005年8月开放社会研究所的“欧盟监测与倡导项目处”组织学者写就的分析报告、2006年年底开放社会研究所出台的“罗姆平等接受素质教育监测报告”,专门针对“倡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建议,包括加强监控措施,加强对资金的管理,进行制度配套改革,将罗姆人问题纳入地方一级的政府规划,注重罗姆人的社会参与,定期进行总结,注重长期效果而不是短期达标,加强学前教育,在罗姆人聚集区建立更多学校等。这些措施固然都是很好的,然而能否执行却是每个国家自己的事情。即使不执行,也不会带来太多负面影响,这是目前欧盟少数群体权利保护存在“执行差距”的主要原因,也是“倡议”实施过程中存在“执行差距”的关键原因。如果不解决这个“执行差距”问题,2015年中东欧九国要想达到“倡议”的目标是十分艰难的。

存在“执行差距”的重要原因,从“大环境”来看,是由于欧洲,特别是欧盟,还没有形成少数民族保护的统一的“硬标准”,成员国不执行难以受到惩罚,候选国不执行基本上也不影响入盟。从“小环境”来看,“倡议”的领导机构“国际指导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权威作用,仅仅局限于对某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协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这个领导机构在监测和惩罚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欧姆定律的实质篇6

⑴请在方格纸上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应为“图像”,下同)。

⑵分析图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⑶小明在与其他实验小组同学交流时,又得到了电压为6V时的相关数据如下表(作者又补写了“表2:U=6V”)所示:分析这些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说明:该题没有给出答案。推测的答案应为:

⑴图像如右所示;

⑵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⑶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浅见1:分析图像或“表1:R=5Ω”中的6组对应的3个数据,不仅能够得出教科书里编写的“结论”内容:“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且还可以得出教科书里没有编写的、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如下3条结论:

对于同一段导体均有:⑴U=iR;⑵i=U/R;⑶R=U/i=定值!

浅见2:我们强调“R=U/i=定值”的意义在于:

⑴它能简明、正确、完整的“表达出:某段导体中的i跟U与R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正如西德5―9(10)年级(国民学校)《物理》课本(塞尔肖夫―乌劳贝尔著、安文铸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7.第1次印刷本)第189页里写的:“在一个通电导体上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之比是一个固定的值(常数),这个关系叫欧姆定律”!众所周知:欧姆是德国人!对照一下我国物理课本里欧姆定律的条文,应该有所质疑吧!

⑵在常规教学中,人们总把“R=U/i”说成是欧姆定律公式“i=U/R”的变形式或称“导出式”。从上面的分析可知:“R=U/i”与“i=U/R”、同样都是“实验结论表达式”、是并列关系!“R=U/i=定值”、更是医治“i=U/R,R=U/i(因受“欧姆定律”不科学表述的误导)R跟U成正比、R跟i成反比”错误观点的灵丹妙药(注:参看课本第29页第6题。欧姆定律的表述,不能丢掉前提条件、只讲实验结果!正确的表述应为:

①“某段电路中的电流,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除以这段电路的电阻”;或简化为“电路中的电流,等于它两端的电压除以它的电阻”;或“导体中的电流,等于它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的比值”。

②假若非“要保留成什么比”,那么欧姆定律内容只能这样表述:“导体中的电流,当电阻一定时,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或简化为“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这段导体电阻的比值成正比”;或“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的比值成正比”)。

⑶承认“R=U/i”是一条独立的科学结论,那就为“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又提供了一条简明的理论依据:勿须再书写“i=U/R”(R=U/i)。

浅见3:该探究实验设计的最大错误是:5Ω定值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通过2.4a电流,它将变成p=Ui=i2R=28.8w≈30w的电烙铁啦!此时温度对金属电阻变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吗?由此可知:“表1:R=5Ω”里的6组对应的的数据,纯属凭空想象填写的,根本不是真实的实验记录!

浅见4:该探究实验为什么不能采用“低电压、弱电流的设计原则”呢?比如:U值顺次取0.2、0.4、0.6、0.8、1.0、1.2V……,1节干电池足够用啦!则对应的i值依次为:0.04、0.08、0.12、0.16、0.20、0.24a……。而且完全可以避免表a要选用“0~3a”、表V要选用“0~15V”的大量程!从而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注:实验室使用的2.5级直流电表,本身允许误差多达“±0.75个分度值”。所以探究时勿须考虑表针偏转多大误差最小)。

浅见5:分析“表2:R=5Ω”表中前6组数据,不仅能够得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教科书里编写的“结论”内容,而且仍然可以得出教科书里没有编写的、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如下3条结论:

对于同一段导体均有:⑴U=iR;⑵i=U/R;⑶R=U/i=定值!

欧姆定律的实质篇7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也就是说,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要通过有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确保学生在真正高效的物理课堂中获得良好发展。

《欧姆定律》这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等。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问题的设定都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物理知识的同时,物理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在《欧姆定律》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理,并能灵活运用来解决相关的练习题。所以,这节课我选择了实验探究,以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

【学情分析】

对于《欧姆定律》这节课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初步了解,对欧姆定律的概念以及相关应用都有初步认识和理解。而高中阶段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验演示来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强化理解,提高应用能力。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案例描述】

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快速了解本节内容,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为了降低课堂的枯燥感,在导入环节,我选择的是“以旧代新”方式,首先引导学生利用初中物理中的相关知识对下面一道练习题进行思考:

在一只灯泡上标有“2.4V,0.3a”的字样,它表示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______,通过灯丝的电流强度是_____,如果用电压是3伏的电池组供电,为使灯泡正常工作应给灯泡___联一个阻值是______欧姆的电阻。之后,以一句“我们今天再来研究一下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接着,我开始引导学生对“测量导体电流和电压”的实验进行自主实验,并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中的数据来试着绘制U―i图象,之后,再将教材中给出的电阻、欧姆定律以及基本物理概念进行简单学习。接着,将重点放在“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以及“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自主选择实验材料。之后,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对这一实验进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我再对本节课相关内容进行有针对地讲解,比如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上的滑片位置随意;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讲解。

最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当堂练,对教材后面的几道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有三个电阻:Ra=5Ω,RB=10Ω,RC=2.5Ω,他们的伏安特性曲线都是过原点的直线,请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他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标明a、B、C。这是一道基础性试题,是对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应用。最后,通过对这些练习题的讲解这节课也就结束了。

【案例反思】

结束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后,我开始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得失,现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总结和分析:

1.为了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实验,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这一点上是值得我们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的。但是,在“测量导体电流和电压”这部分的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而非让学生看教材,进行照本宣读,这是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提高的,也是不利于自主性物理课堂构建的。

欧姆定律的实质篇8

1学习物理概念需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学习理科的关键是概念清,多练习.”学生的物理概念是否清楚对学好物理至关重要.学习物理概念需要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习物理概念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引入它,它是如何定义的,定义式是什么,单位是什么,如何测量(或测定),有什么应用等.例如:密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概念,学习它要重视以下过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一般不同的特性引入了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式是ρ=m/V,国际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是g/cm3,测密度的方法很多,但基本方法是测质量,测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应用有求密度,求质量,求体积等等.速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电功率等等都是重要的物理概念,望广大师生重视其形成过程.

2学习物理规律需要重视规律的形成过程

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中的最核心内容,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学习物理规律更需要重视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要知道物理规律的实验基础、基本内容、数学表达式、适用范围、应用等等.例如: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学习它,我们要知道欧姆定律的实验基础,欧姆定律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首先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压一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阻一定,可找一定值电阻(R=5Ω),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际上要看电压变,电流变不变,若变,如何变.如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呢?方法一:可以改变电源的电压,方法二:可以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可找一稳压电源,也可通过滑动变阻器来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际上是看电阻变,电流变不变,若变,怎么变?改变电阻,还要知道它的值,可以逐次更换定值电阻(5Ω、10Ω、15Ω),移动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U=3V)不变,从而测出相应的电流值.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正比.

欧姆定律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达式为i=U/R,欧姆定律是在金属导体做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定适用于金属导体,对于其它的导体是否适用,要用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证明,欧姆定律还适用于电解液导电,不适用于气体导电,可见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是适用于金属导体,电解液导电,不适用于气体导电.应用有三方面:(1)求电流,(2)求电压,(3)求电阻.解题时要注意i、U、R三个物理量的对应性、同时性、统一性,即对应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同一状态,单位要统一于国际单位.

3学生实验需要重视实验过程

学习物理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学生实验需要重视实验过程,如要了解每个学生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结论、必要的误差分析等等都应该清楚.

4科学探究需要重视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科学探究需要重视探究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因此,探究实质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这个思维的过程是模拟科学工作者进行科研的思维程序来进行的,这种思维程序就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5做物理习题需要重视解题过程

学习物理要求概念清,多练习.可见做物理习题很重要,做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检验学习效果,锤炼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题型很多,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作图题、推理题等等.无论是做何种题型的物理习题,都需要重视解题过程.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要求,不同的解题方法,不同的解题过程.一般来说,无论是做何种物理习题,都要正确理解题意,正确审题;明确相应的物理过程,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相应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直接得出结果或结论.稍微有点灵活性,有点难度的题目,要分清层次,理清思路,找出联系,或进行物理公式变换或公式推导,或运用数学思想(如列方程、列方程组)求解.最后就是检查.

6学习物理需要重视有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物理学所研究的许多问题,都直接涉及到某一物理现象发生的整个过程,或者是过程中的某些状态.因此,相应地就引人了许多关于描述某些物理过程的过程量和用来描述某些特定的物理状态的状态量.

过程量是描述物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的物理量,如冲量、路程、功、热量、速度改变量等都是过程量,它们都与一定的物理过程相对应.一般说来,物质系统从某一个状态变化为另一个状态,如果经历不同的物理过程,虽然初始状态与终了状态量可能保持相同,但过程量不一定相同.

欧姆定律的实质篇9

一、巧记力学知识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我们可以这样记忆: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样叫做简化记忆。

G=mg公式。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式G=mg,可用谐音记忆:大鸡(G)等鱼(等于)摸(m)小鸡(g)。

m=■,可用谐音记忆:莫(m)要大鸡(G)压小鸡(g)。

g=■,可用谐音记忆:小鸡(g)在等(=)大鸡(G)吗(m)?

g=9.8牛顿每千克:可用谐音记忆为,记(g)得九点把(9.8)牛(牛顿)牵克(千克)吃水。也可以这样记,小鸡(g)进酒吧(9.8)。

重力公式G=ρvg。计算重力的公式G=ρvg,其中大写的G可记作“大鸡”,ρ像p字母,V谐音“喂”,g可记作“小鸡”。因此,公式谐音记忆为:大鸡(G)等着(=)放屁(ρ)喂(v)小鸡(g)。

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应满足“一物二力同直线,大小方向等相同。”其中指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是最容易忽视的,因此二力平衡的条件也可记为:要想吃两个等大的梨(力),可在同屋(物)内同一直线的相反方向去找。这里包含了“同物”“等大”“同线”“反向”四个方面的含义。

二、巧妙理解“蒸发、吸热和致冷”

在物理中,蒸发、吸热和致冷等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但是其形成原因却有点难于理解,对于这样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理解不了。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而蒸发是吸热却有致冷作用,两种气化方式的不同怎样理解?而且蒸发时吸收热量,为何温度又降低?这些内容往往困惑着学生,是学生学习时的一大难点。

液体蒸发时吸热,即使在常温下也可以进行,但又不像沸腾、熔解有明显的供热源。蒸发只能从周围物体和未蒸发的液体中吸收热量,这样,未蒸发的液体因放热而温度降低。确切地说,吸热的液体是液体中已蒸发的那部分,而放热降温的却是未蒸发的液体和周围其他物体。

三、巧记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物理应用较多的一个定律,准确把握好欧姆定律有利于学生对电学的理解和把握。首先来看一下欧姆定律的因果关系。有人根据欧姆定律i=■的两个变形公式U=iR和R=■,得出“电压与电流强度成正比”“电阻与电流强度成反比”的结论,这是混淆了自变量和函数的因果关系。

电压是电源提供的,其大小由电源及电路结构决定。电阻是由导体的材料、几何形状(长度、横截面积)决定。它们都不随电流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恰恰相反,电流的大小是由电压和电阻决定的。这里,电压、电阻的变化关系是“原因”,电流的变化是“结(下转59页)(上接57页)果”,因果关系不可倒置。

假设有人说:“这人长得真像他的儿子,一模一样。”听众一定感到非常可笑。虽然这话反映了两个人相像的事实,但却颠倒了因故关系。只能说儿子像爸爸,不能说爸爸像儿子。用我们方言说就是儿子随爸爸而不是爸爸随儿子。同理,是函数随自变量变化,而不是自变量随函数变化。

巧记欧姆定律:欧姆定律i=■可记作,我(i)有(U)儿(R)子。i是英语的我,U谐音有,R谐音儿。

U=iR可记作,有(U)爱(i)就有儿(R)。

R=■可记作,儿(R)有(U)爱(i)。

四、巧记凸透镜呈像规律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记作:平行必过焦,过焦必平行。

凸透镜呈像规律可记作: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正来实像倒;(虚像是正立的,实像是倒立的)虚像同侧实像异,(成虚像时,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一侧,成实像时,像和物在透镜的两侧。)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即物近;像距离凸透镜就越远即:像远;所成的像会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欧姆定律的实质篇10

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一)利用物理的每一个知识点充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我们在备课与教学中注意挖掘,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点为突破,将辩证唯物的思想贯彻进去,潜移默化,使教学内容与德育达到完美的统一。侧如,在讲作用与反作用、压力与支持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吸热与放热、正电与负电、裂变和聚变,可以向学生揭示物质的对立统一规律。物体温度的量变会引起物态的质变,而物态的质变又会导致体积、密度、比热等量的变化;透镜成像中,物距的量变会引起像的质变等,可揭示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二)利用物理学史和物理实验充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例如,在讲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可概述亚里±多德两千年来一直得到人们公认的说法被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所否定,以后科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伽利略的思想,最后由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过程,通过这一规律得到逐步认识过程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运动的形态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说明“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在物理学及其发展中得到验证。

二、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和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一)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在中学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学生由于经历和学识的限制,对一些物理知识不可能一听就懂,有时还会怀疑其客观性,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权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实验,让学生努力做好一切实验,使学生积累物理现象并有正确的思考,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二)中学物理中的物理学史向我们展示了物理学家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顽强力,严肃认真、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例如,“欧姆定律”这节课,在得出欧姆定律后,抓住时机讲欧姆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发现了“欧姆定律”,当时的实验条件极差,没有现成测量电流的仪器,他想了种种办法,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电流扭秤,当时电源电压也不稳定,经过五年他才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教育学生在科学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结合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深入挖掘物理学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在物理学发展领域中的巨大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世纪《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公元前400年墨翟在《墨经》中记载并论述了力的概念、杠杆、小孔成像等问题。这些伟大的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利用这些素材结合物理各章节的内容,通过课堂渗透,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