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2:24

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篇1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客观存在的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我国学界通说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通过考察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历程,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世界经济总体发展规律,立足国情,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友快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起源

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的提出仅仅是20年左右的事。但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还是古已有之?由于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不同,所以对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亦众说纷纭。综合起来,大体有五种观点。一种认为全球化有久远的历史,这一过程至少象所谓的世界宗教两千多年前兴起一样悠久。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全球化,乃是20世纪90年代最新的全球性趋势。”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始于地理大发现,以早期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为标志。第四种观点认为,真正的全球化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第五种观点认为,当代的全球化乃是二战后,更确切些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社会现象。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应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一定广度和深度开始起算,即1492年哥伦布多次远航美洲,发现新大陆。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从早先欧洲市场拓展到亚洲、美洲和非洲沿海地区,贸易商品的种类由奢侈品扩展到日用消费品,世界市场雏形初步形成,出现了“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到文明中来了。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虽然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5世纪末,但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或者说发展阶段,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阶段论”、“四阶段论”和“五阶段论”。

“三阶段论”大概有两种分法,一种认为,全球化的第一阶段是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二战结束,世界市场网络真正形成;第二阶段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至20世纪的80年代末,这一阶段跨国公司的发展引人注目;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经济全球化的开始。另一种分法认为,第一阶段从15世纪全球化进程源起到19世纪70年代大英帝国霸权的确立;第二阶段从1880年一直到1972年美元本位的终止;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现在。

“四阶段论”也有两种分法。一种分法认为,第一阶段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19世纪末;第二阶段始于19世纪末,结束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三阶段始于二战结束到20世纪的90年代;第四阶段始于20世纪的90年代直到现在。另一种观点是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的观点,他把全球化分为前现代、现代早期(1500~1850)、现代(1850~1945)以及当代(1945年以来)四个阶段。

“五阶段论”的代表是美国学者罗兰.罗伯森,他认为第一阶段从巧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这是全球化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叶延续到19世纪70年代,这是全球化的开始阶段;第三阶段是起飞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第四阶段是争霸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延续到60年代后期;第五阶段是不确定性阶段,从60年代后期直到现在。

三、结论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虽然各有道理,但不是分得过细,就是过于简单,或者把经济全球化的起源确定过早,或者各个阶段的特征区分欠妥当。因此,结合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度、广度,笔者认为划分为下列四个阶段比较合适。第一阶段从1492年全球化起源到19世纪70年代;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并继续延续。与此同时,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西方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而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开始了第二次以电化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输出和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黄金变成单一的世界货币,国际支付体系形成,世界各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阶段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化进程遭受挫折,但总体上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发展。所以,笔者认为以上四个阶段的划分能比较清楚深刻地反映经济全球化各个阶段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周穗明.西方全球化理论与反全球化思潮]J].国际政治,2002年第4期

[2]蒲启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安全[J].中国政治,2002年第3期

[3]蒋立山.法律现代化的三个层面―从法律“西化”概念说起[J].法学,2003年第2期

[4]李龙.经济全球化与法学的演进]J].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5]李锡海.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刑事犯罪[J].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

[6]苏晓宏.法制转型与司法主导―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路径选择[J].法学论坛,2003年第1期

[7]、贺小勇.中国加入wto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学,1999年第12期

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篇2

   一、世界历史视角及其认识功能

   (一)世界历史视角的本质内涵

   世界历史视角与民族视角是相对而言的。民族视角,是指从一个民族出发去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世界历史视角,是指从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相互关联出发去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近代以前,世界各民族基本上是处于孤立发展的阶段,即民族历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运用民族视角看问题大体就可以了。但近代以来,随着蒸汽技术生产力到电力技术生产力再到信息技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扩大,以及全球化的推进,仅有民族视角已经不够了,还必须有世界历史视角。这里所说的“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指世界趋于一体化以来的历史。世界一体化是指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在愈来愈广泛的交往中,逐渐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这个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相对于民族历史而言的。

   世界历史,从经济角度来说,它包含了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三个发展阶段。它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以其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了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他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命题来表征这一历史趋势[1]89。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本身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历史首先在几个古老的民族那里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高山大海的阻隔、交通工具的落后,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甚少,人类各大文明圈在相当长的时期是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由一个国家内部的地域性市场经济到民族性市场经济,再到世界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国际交往的扩大和国家间联系的发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历史。

   我们现在处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上,既不是狭隘的民族历史的阶段,也不是世界一体化已经实现的历史阶段上,而是处于向世界一体化实现的过程中。什么时候真正实现世界一体化呢?那就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和国家的时代;在阶级、国家、地区集团还存在,甚至还存在对立的情况下,世界一体化总是相对的。因此,我们要在相对意义上来研究世界历史的形成和作用。如果说在世界历史形成以前,一个民族的发展还是一种自我展开的线性关系(即单线因果联系),那么在世界历史形成以后,一个民族也就处于全球联系的网络之中。因此,必须从全球系统的观点,或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问题。那么世界历史视角的认识功能如何呢?

   (二)世界历史视角的认识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从全球联系中看待局部事变的倍增效应。一个局部事变不仅影响局部,而且可以放大,甚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所反映的状况已经成为过去。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首先从泰国发生,不久刮到东盟各国,接着刮到日本到俄罗斯,再到埃及、墨西哥、美国、加拿大,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殃及效应。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也是从美国扩大到了全球。2010年,突尼斯一个小贩的自焚引发冲突,作为一个燃爆点,竟然导致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垮台。

   2.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充分拓展主体的能动空间。这表现在,过去在一国范围内不能做的事,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就可能做成。如日本、韩国基本上没有石油和铁矿石资源。显然,在民族历史的时空中,它们不可能发展成为工业国。而在世界历史条件下,日本不仅成为了工业强国,而且从1968年至2010年还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韩国也成了世界经济的第十六强。它们发展起了在国际上领先的钢铁和汽车工业。它们所消耗的石油和铁矿石资源绝大部分是在世界范围内解决的,它们的产品也是销往世界各地。据说,日本在它的经济起飞阶段,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艘进出日本的海轮经过台湾海峡。

   3.着眼于世界的网络联系预见事物的复杂变化。在一国范围内的一些矛盾冲突可能激化,而在世界历史条件下,这种矛盾冲突可以向国外转嫁。当然,这种危机转嫁是有条件的。一般是强国向弱国转嫁,从而使其国内矛盾得到缓解。这是西方发达国家不时采用的一种手法。在一国范围内的一些矛盾冲突可能不会激化,但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由于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造成涨落的叠加,因而可能导致激化。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在二次大战后发生的不少政治事件,往往都少不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从中插手。因此,在当今世界看待问题,特别是看待一些重大问题,除了应具有民族视角以外,还应具有世界历史视角。主张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世界历史的观照,也是因为资本主义不是在一国或少数国家中存在的事物,而是世界历史性的事物。因此,必须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它的存在和发展、它的矛盾和走向。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及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从总体上说,是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之后而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在这三个阶段中,资本形式发生了部分质变。资本主义在发展的初期,可以说是一种“自有、自产、自销“的小本经营的资本。随着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的发生,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逐渐形成工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三种独立发挥经济职能的资本。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的资本形式的第一次重大变化,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发达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内部分工与资本关系的重大发展。资本形式的第二次重大变化,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所经历的又一次重大的阶段性变化:自由竞争转变为私人垄断。当历史进入20世纪下半期,又在一种新的情况下,即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私人垄断资本继续发展的同时,与国有资本进一步结合起来。由于这一结合,资本的主导形式便由私人垄断资本转化为国家垄断资本。这便是资本形式发生的三次重大变化。有论者认为,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过渡到了以跨国公司为支柱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其论据有:一是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已经跨越了国家的地域疆界,超越了国家的主权范围;二是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和生产分工在比重上已经超越了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和生产的分工;三是所有国家都受到跨国公司的强烈影响。应该说,上述观点及其论据并非一点道理没有。

   20世纪以来,全球跨国公司发展到6.3万多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跨国公司的生产总额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总额的40%以上,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和90%以上的科技开发和转让都是由跨国公司进行的。但是上述这些论据从总体上说,还不足以支撑其观点。这是因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是跨国的,但其中的绝大多数仍然是有国籍公司。这里的有国籍并非纯粹形式,而是有内容的。一是大多数跨国公司的资产和雇员集中在母国。比如,美国通用汽车在美国拥有20%以上的雇员和超过70%的资产;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日本拥有其63%的资产和雇员。二是跨国公司的大部分生产集中在母国,或者其研究和开发集中在母国,比如,飞利浦公司在母国荷兰占有15%的资产,但其研究和开发却有40%在荷兰进行。三是董事会的组成和高级管理层也都把持在母国人手中。所以,到目前为止,跨国公司仍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运行的一种方式、一种载体。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至今依然正确。但是随着资本主义三个阶段的发展,资本占有的主导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即从资本家个别占有到一些资本家出资的股份公司的占有,再到总资本家,即以国家名义代表整个资产阶段占有的形式变化。

   另外,资本的运作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是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鼓吹者,市场万能的信奉者。他们主张政府不必干预经济,听任市场的自发性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因此,有个说法,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理论和体制是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是相适应的,那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相对独立的、分散的、狭小地域的发展阶段。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特别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它的弊端充分暴露。这场危机曾给资本主义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在寻求应变之策的过程中,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应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由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为此,第一个采取实际步骤走向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政治家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鉴于古典市场经济陷入危机,又吸取了苏联30年代计划经济的优长,开始在美国搞“新政”改革。“新政”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大规模地干预经济,所推行的是宏观调控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有两只手在发挥作用,一是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二是看得见的手,即宏观调控。因而又有一个说法,即管得最适当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篇3

 

关键词:中国模式;印度模式;世界格局;调适 

一、中印发展模式 

(一)中国模式[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初大体上走的是其他东亚成功国家所走的道路,但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度更大,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发展模式,即“中国模式”。 

这一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改革与发展道路始终在强有力的共产党中央集体领导下进行。(2)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3)既积极借鉴中外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又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又始终强调从具体国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4)改革是以循序渐进、摸索和积累的方式进行的。改革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中国模式”区别于苏联东欧激进改革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5)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建立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是“中国模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暴力、战争、掠夺殖民地等手段获得发展的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 

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逐渐成为了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1991年,这一阶段国外企业对华投资规模很小,而且主要集中于轻纺工业;第二阶段从1992—2002年,这一阶段国外对华投资的主体为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规模也开始增大,并主要集中于资本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第三阶段从2002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数年成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有关统计表明,中国目前已有100多种制造业产品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遍布全球,被誉为“世界工厂”[2]。与此相关的情况是,至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大关。2009年GDp增长率国家统计局公布为9.1%。考虑到2009年是在克服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的情况,这一成绩实属不易。中国经济2009年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的比率,现中国已是公认的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引擎。随着“中国模式”的成功,中国的发展经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认可和借鉴。 

(二)印度模式[3] 

印度独立后实行“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即政治上实行西方式议会民主体制,经济上则实行所谓混合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且混合经济体制中公营企业比重占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拉吉夫·甘地执政时进行了提升电子技术等局部改革,给印度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20世纪90年代拉奥任总理时,面临金融困境启用曼莫汉·辛格为财政部长(印度当前政府总理),对原来印度国家控制较严的经济模式进行市场化改革,后虽经历了数次政府更迭,但发展大方向依然延续着,形成了印度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的要点与特点是: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软件产业而非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工业,重消费而非投资,重内需而非出口。印度服务业突出的特点是一些新的经济部门,如计算机软件和金融及商业服务等发展很快。印度政府着力发展软件it产业,是印度发展服务业模式的核心特征。 

印度的软件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年之前,印度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硬件设备的自力更生,其软件产业的发展是服从于硬件产业的;第二阶段从1985—1991年,现场办公模式(on-Sitemodel)是这一时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最流行的软件服务出口模式,1988年印度90%的软件业收入来自这种模式;第三阶段从1992—1999年,印度软件出口的主要形式是基于网络的外包模式(offshoremodel)。第四阶段从2000年至今,2000年网络信息经济的疲软和美国经济的衰退,使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受到影响,所以在这一阶段,印度的软件出口公司开始出口基于软件的服务(iteS),从而形成了产品导向模式(product-Basedmodel),这是印度软件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表现。2005年,印度软件和服务产业的出口达到177亿美元,占其出口总值的22.3%。2004、2005财年,印度占世界信息产业中的比重已达2.8%,其中,占世界离岸信息服务业的比重为65%,占世界外包业的比重为46%,完全确立了印度作为“世界办公室”的地位[1]。据世界银行调查报告,印度的软件技术、出口规模和质量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印度的软件信息产品出口以及其世界第一位的海外汇款也使其外汇储备在2007—2008财年超过2795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外汇储备国,国民生产总值9280亿美元,列世界第十三位。①除软件产业之外,印度尚有众多强项与优势产业。还有印度有较强大的私营企业和完善的金融产业。不少一流的印度大公司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掀起了海外收购浪潮[1]。 

二、中印发展模式与当今世界格局的调适 

(一)中印发展模式已经使两国获得相当程度的国际影响和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和印度相继开始了经济自由化、市场化改革,禁锢已久的巨大生产力被释放出来,经济发展速度空前提高。而此时正值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的技术正在推动中印两国生产力的第二次提速。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两倍,已经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按照高盛的预测,到2050年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金砖四国”的经济规模总和将会超过G7。 

基于中国和印度的飞速发展,现在人们热衷于谈论“中国崛起”和“印度崛起”[4],但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崛起,涉及很多因素,本文限于篇幅,不展开讨论。作为新兴发展大国的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与世界未来的走向有莫大关系,这也是占人类2/5的巨量人口和消费市场决定,不会因为某部分人或国家的喜好而发生根本的变化,是确定无疑的。 

中国和印度曾是古代世界的超级大国、“黄金国度”和文明中心,现在的信息化、全球化给中国和印度带来了又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和印度在国际上具有巨大的潜在能力和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必将再次改写世界经济运行法则,赋予未来世界的国际关系以更丰富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篇4

未来,我们将迎来什么?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今后的全部努力,那就是“追赶”。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化后来者,进入工业化的时间大为滞后。1952年,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中国的8.15倍,美国是中国的19.8倍,苏联是中国的5.5倍,日本是中国的4.4倍。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经历了迅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78年以来,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和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距离。

从现代经济发展史看,世界先后出现过3次后进国追赶先进国的成功范例:第一次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花了43年时间追上英国。

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花了40年的时间追上了美国。日本被视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追赶国家,它创造了从1820年到1992年人均收入提高28倍的世界纪录。

第三次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花了30年时间追赶西欧国家。

中国是第四次后进国追赶先进国,所不同的是,也是最有意义的是,它发生在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5.0%,1995年上升为10.9%,有专家预测,2015年将提高到17.4%,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23%,1995年,这一比值上升为52%,2000年上升为60.6%,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将与美国持平。这表明,中国在追赶过程中,用相对较短的时间(不足40年),由经济实力不足美国的四分之一进而超过美国。

专家进一步论证:一旦中国的追赶成功,将具有非同一般的世界意义。它将证明:其一,人口大国是可以追赶的。其二,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其三,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

当前世界新兴市场有10个(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尼、韩国、土耳其、泰国、阿根廷、波兰),在这10个国家中,我国居第一,经济总量占41%。由此我们可以想见,中国市场的威力。中国一旦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必然要在世界上起到更大的、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专家们的另外一些预测摘要如下: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位居世界第三。

2020年,中国人口达到峰值,此后则负增长。

中国将出现历史上最快的城市化运动。

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篇5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1.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19世纪初)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及海外殖民和贸易,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首先在西欧明显表现出来。16世纪尼德兰革命后,出现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潮流。英、美、法三国先后用革命的手段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用法律手段巩固了革命成果,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俄、普、奥等国进行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在美洲。美国独立战争首先打破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在资产阶级革命潮流的推动下,拉美人民进行了反对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的艰苦斗争,最终取得独立,基本形成了今天拉美的政治格局。

   这一时期,欧洲殖民国家间进行着激烈竞争。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援美抗英,英俄等国组织“反法同盟”和拿破仑对外战争,都体现了欧洲争霸的特点。

   2.资本主义的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18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美国、俄国、德意志、日本等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也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欧洲封建势力打败拿破仑之后,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恢复了旧的统治秩序。1848年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必然引起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早期工人运动非常激烈,但最终都失败了。为了适应时代和工人运动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通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作为新的历史潮流发展起来。19世纪中期,工人运动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工人阶级走向世界范围的联合。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运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为代表的、争取民族自强和振兴的运动。这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范畴的运动。其二,是反对异族控制的民族解放运动。其中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如1848年的东南欧革命;有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民族运动,以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最为典型。

   3.资本主义的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9世纪7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随着生产与资本的越来越集中,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攫取更多的利润。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对内加强剥削,对外加紧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美、德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俄、日等国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各国加紧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一时期,国际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觉悟明显提高,各国工人政党和工会广泛建立,工人运动主要以合法斗争、政党斗争为主,曾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各种机会主义思潮也在增长。20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德国转移到了俄国。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疯狂地进行殖民扩张,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为了抗击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亚非拉人民开展了民族民主运动,其中“亚洲的觉醒”尤为突出。

   二、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时期。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1.世界现代史第一时期(1917-1945年)

   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是世界经济在发达国家开始现代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酝酿时期。这一时期以1929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历史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度高涨。其中,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影响最大。由于十月革命鼓舞和亚非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亚洲和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19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在国际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政治包围下的苏联,成功地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建设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整体上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德、奥、俄、土四大帝国崩溃,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建立,英、法、意等国的经济也遭到破坏,只有美、日两国的经济实力得到膨胀,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在全球推行“金元外交”,日本则成为东亚的霸主。战后,协约国集团按其实力对比,调整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低落,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被镇压。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但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在其繁荣发展的背后,却隐伏着严重的危机。

   在第二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缓和了阶级矛盾。德、日两国则相继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内独裁,对外侵略的政策,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由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中国、朝鲜、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开展了反法西斯斗争。但是,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终于使局部战争演变成第二次世界大战。

   2.世界现代史第二时期(1945年至今)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至今是当代世界史时期。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腐朽趋势共存的时期,是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时期,也是民族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兴起和困扰同在的时期,它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及其对全球影响的深化和扩展的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越出苏联一国范围。40年代末,亚洲、欧洲出现了连成一片的社会主义国家,50年代初,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不大。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使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加剧,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逐步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中国在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劫难之后,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也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以推动社会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使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在美国的扶植下,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第三世界的剥削掠夺,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状态。

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篇6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1.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19世纪初)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及海外殖民和贸易,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首先在西欧明显表现出来。16世纪尼德兰革命后,出现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潮流。英、美、法三国先后用革命的手段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用法律手段巩固了革命成果,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俄、普、奥等国进行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在美洲。美国独立战争首先打破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在资产阶级革命潮流的推动下,拉美人民进行了反对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的艰苦斗争,最终取得独立,基本形成了今天拉美的政治格局。

这一时期,欧洲殖民国家间进行着激烈竞争。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援美抗英,英俄等国组织“反法同盟”和拿破仑对外战争,都体现了欧洲争霸的特点。

2.资本主义的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18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美国、俄国、德意志、日本等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也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欧洲封建势力打败拿破仑之后,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恢复了旧的统治秩序。1848年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必然引起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早期工人运动非常激烈,但最终都失败了。为了适应时代和工人运动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通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作为新的历史潮流发展起来。19世纪中期,工人运动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工人阶级走向世界范围的联合。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伟大尝试。

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运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为代表的、争取民族自强和振兴的运动。这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范畴的运动。其二,是反对异族控制的民族解放运动。其中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如1848年的东南欧革命;有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民族运动,以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最为典型。

3.资本主义的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9世纪7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展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随着生产与资本的越来越集中,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攫取更多的利润。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对内加强剥削,对外加紧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美、德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后来居上。俄、日等国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各国加紧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一时期,国际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觉悟明显提高,各国工人政党和工会广泛建立,工人运动主要以合法斗争、政党斗争为主,曾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各种机会主义思潮也在增长。20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德国转移到了俄国。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疯狂地进行殖民扩张,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为了抗击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亚非拉人民开展了民族民主运动,其中“亚洲的觉醒”尤为突出。

二、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时期。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1.世界现代史第一时期(1917-1945年)

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是世界经济在发达国家开始现代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酝酿时期。这一时期以1929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历史进入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度高涨。其中,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影响最大。由于十月革命鼓舞和亚非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亚洲和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19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在国际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政治包围下的苏联,成功地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建设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整体上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德、奥、俄、土四大帝国崩溃,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建立,英、法、意等国的经济也遭到破坏,只有美、日两国的经济实力得到膨胀,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在全球推行“金元外交”,日本则成为东亚的霸主。战后,协约国集团按其实力对比,调整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低落,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被镇压。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但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在其繁荣发展的背后,却隐伏着严重的危机。

在第二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缓和了阶级矛盾。德、日两国则相继建立了法西斯,实行对内独裁,对外侵略的政策,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由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中国、朝鲜、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开展了反法西斯斗争。但是,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终于使局部战争演变成第二次世界大战。

2.世界现代史第二时期(1945年至今)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至今是当代世界史时期。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腐朽趋势共存的时期,是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时期,也是民族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兴起和困扰同在的时期,它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及其对全球影响的深化和扩展的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越出苏联一国范围。40年代末,亚洲、欧洲出现了连成一片的社会主义国家,50年代初,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不大。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使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加剧,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逐步瓦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中国在经历了十年“”的劫难之后,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也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以推动社会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使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在美国的扶植下,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第三世界的剥削掠夺,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状态。

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篇7

15世纪末至16世纪前半叶:地理大发现为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

15世纪末到16世纪前半个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奠定了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

由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等人开辟了从欧洲抵达亚洲的海上航线,麦哲伦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宣告了东西半球互相隔绝的时代结束,同时也为西欧国家向世界各地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从那时起,资本的全球扩张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探险与贸易的热潮,欧洲列强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不仅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也打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交往的通道,这为经济全球化打下了基础。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启动经济全球化

18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陆续发生以蒸汽机为动力、以纺织业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这些国家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本国工业不断创造出远远超出本国市场所能消费的大量商品,于是大量廉价的、过剩的工业产品突破国家边界,涌向世界,推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这一过程伴随着欧洲殖民者对新发现疆域的扩张、侵略和殖民掠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事件便是中英鸦片战争,世界市场也由此从欧洲拓展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许多地区。

正是在这一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过工业革命,英国工业生产量已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容量。有数据显示,到19世纪中叶,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品要销往国外,国内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料也要靠国外供应。这种情况在纺织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英国所生产的棉织品的绝大部分销往国外,生产所需的棉花来自美国、印度、巴西、埃及等国家。在这一时期,英国不仅是世界消费品的主要供应者,也是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的主要供应者。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有人认为,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的半个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最突出的时期,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蒸气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从以纺织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时代进入到以钢铁、石化、电器、机械、汽车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时代。在这一时期,电车、汽车、火车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线电、电报成为新的通信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凭借工业革命所创造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瓜分世界的殖民扩张。至20世纪初,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

三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了国际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其触角已经伸向世界各地。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掠夺殖民地资源,不仅向其大量输出商品,而且开始进行投资。当时的英国和法国是主要资本输出国,到“一战”前,它们的国外投资已分布在亚、非、拉、大洋洲等地。资本输出的增加,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的扩大,标志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标志着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商品交流的外在联系发展到了生产分工的内在融合。

“一战”至“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的大约40年间,曾出现过多个阻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事件,如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1937―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鸬取U庑┦录以不同方式阻遏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停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作为稳定和调节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运而生。

同时,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出现了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即所谓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1973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为止,长达20余年。这个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黄金时代”的时期,是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经济高度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

也正是在这个历史阶段,亚、非、拉的殖民地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同时也与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获得了空前发展,贸易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将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关系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时期。

“冷战”结束:离经济全球化终极目标更进一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经济全球化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且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更进一步。其突出标志包括以微电子、生物工程的大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进一步深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跨国公司不仅在数量上、规模上有了更大的发展,而且其经营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地体现在企业跨国并购的形式、数量和规模均有了重大发展,许多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移向海外,世界经济融合的程度空前提高;市场经济成为涵盖整个世界的经济体制;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职能、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使世界经济运行日益规范化和规则化,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全球畅通。

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特色;动力;机遇

中图分类号:D61,K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5X(2013)02—0025—0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认真地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中国已经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并且向全党提出了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对国情的重新定位和对国际局势的新判断赋予中国工业化新特色、新动力与新机遇。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新特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赋予中国工业化新的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重新定位,也是对中国工业化重新定位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纲领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新特色。当代中国的工业化,除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之外,其他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首先,中国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业化,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使中国工业化有了非常明确的定位: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业化,又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一方面,“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点低,虽然经过改革开放前近30年的快速发展,但仍然是一个工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还处于不发达阶段。这是中国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中国工业化必然要体现现阶段这样的国情。另一方面,由于起步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薄弱基础之上。中国社会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典型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于苏联那样在工业化基础较好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时鉴于当今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的工业化再也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或经典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翻版,在经济体制、工业化的主体等多方面都必然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色,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次。中国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必须选择合适的具体实现形式,走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在“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下,由于时代和视野的局限,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都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视为水火,给市场和计划这两个配置资源的具体手段也赋予了制度属性,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只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现,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这个奉为不可移易的圭臬和教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认真的观察和审慎的判断,中国共产党认为不仅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制度兼容,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且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手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对于中国工业化进程来说,最大的改革就在于给社会主义工业化引进了市场经济制度,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崭新道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提供的难得机遇,抓紧完成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逐步缩小同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再次,中国工业化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业化,必须选择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格局的工业化多主体模式。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我们一直严格执行单一主体参与的工业化,国营工业企业和城乡集体企业承担了中国工业化的责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体制。

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中国工业化主体结构必然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企业等多种主体并存。中国正在走一条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单一主体参与的工业化道路。多种所有制工业迅速发展和非国有工业的作用不断上升,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机制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从1979年到1990年,国有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大下降(降低了31.5个百分点),集体工业的贡献率大幅度上升(提高了5.6个百分点),个体工业和其他工业的贡献率也达到10.8%。非国有工业,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明显地决定着整个工业的速度,其增长率的波动日益突出地影响着整个工业的波动。工业增长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新动力

改革开放是时代主题转换新判断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必然结果,是应对形势变化的必然国策。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方法,是当代中国的立国之本,自然也是中国工业化的总体方法和总体方略。改革开放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双重驱动力,使中国工业化驶上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

(一)改革为中国工业化提供内在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我们不仅要改革“革命与战争”时代主题下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和策略,而且还要改革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相适应的各类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近30年间,中国的国际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防御性发展”,“中国过去几十年一直张扬不止的求强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建立在世界战争假设基础上的民族防御意识。它所表达的工业化要求,实际上是一种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行政力量配置资源的军工体系”。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优先发展以国防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就成为必然和合理的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则是伴随计划经济和高积累而生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同时,中国工业化在落后的经济技术基础上起步,人口多、底子薄、科学技术落后这3个劣势因素相互作用,强化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其成为一个长期难以治愈的顽症。只有在确立时代主题转换的新判断之后,中国共产党才有可能调整和改革工业化发展战略,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适当降低重工业的比重,适当提高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的比重,使国民经济结构建立良性的循环运行机制;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彻底调整和改革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方式,以市场合理配置中国工业化所需的各种资源,才能彻底调整和改革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中国工业化的主体,允许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国家工业化进程。

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工业化逐步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按政府的意愿积聚到最急需发展的行业,它使中国能在很短的时期内迅速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它却没能建立持续的技术创新机制。一个国家有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体制内部有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及其强弱。没有持续的技术创新的动力与压力,势必产生低效率。1978年以后,工业领域的改革沿着3条主线推进:一是塑造国有企业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二是促进工业领域非公有经济成分的发展;三是引导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这样,企业不仅逐步增强了以技术创新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国内外竞争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从而形成了以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对外开放为中国工业化提供外在动力

经济开放是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活动,与外部经济在商品(劳务)交换、商品(劳务)生产和分工、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保持和增强联系的一种状态和过程,对外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不开放就没有工业化,没有在封闭条件下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工业化必须对外开放”Ⅲ。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的社会再生产联系更加紧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条件。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在会见联邦德国新闻代表团时就明确地谈道:“我们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

对外开放使中国工业化持续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增强。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许多国家都通过保护本国幼稚工业来促进工业化,中国自然也不能例外。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内外、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工业化基本上走的是相对封闭和高度保护下的全面进口替代的道路。然而,过度的保护性贸易体制和高度封闭的经济环境,也使国内企业感受不到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从而不利于技术创新。在国际经济技术发展和交流迅速的今天,竞争取胜的关键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开放则增强了竞争,从而增加了技术创新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市场条件,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由分割走向接轨,国内市场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的有机部分,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开放也使中国能通过技术引进而获得后发优势,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技术引进和资金流入大大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增长速度,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都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下持续进步。

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使中国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全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施改革开放国策,重开国门之后,面对蓬勃发展的世界经济形势,党中央和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中国工业化自闭于国际潮流之外带来的危害和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工业化的直接动力。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新机遇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代主题转换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开放发展的新机遇:

(一)对外开放。向外学习的机遇

虽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但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一种竞争共处的关系。“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工业革命肇始于西方,工业化发展于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世界工业化运动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对外开放加强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交流与往来。取长补短,学习其成功的经验,避免其失败的教训,这对中国工业化进程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发展的机遇

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它要求我们“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难得的和平机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机地结合起来,扬弃传统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开创一条工业化的新路。

参考文献:

[1],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海光,从求强、求富到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50年发展战略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46--49.

[3]金碚,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理论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3):5--8.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林云。新中国工业化的回顾与展望[J],财经研究,1999,(11):40---46.

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篇9

一、引言

我国经历了快速增长时期,跨入“十三五”初期随即将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国内生产总值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二的现实情况下。看到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得不考虑: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产物,而要解决好我国经济问题不能仅仅在西方经济学中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呼之欲出,而首当其冲的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基本路径及其阶段重点。

二、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不论社会前进,还是新旧社会交替都是通过生产力发展所推动。发展生产力是任何社会形态的共性,对于社会主义这一先进社会制度,其内在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2]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包括科学”,并点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自然科学在机械生产发展过程中被自觉应用。邓小平根据当代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后江泽民又明确指出:“由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

如今,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还尚未形成,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创新能力还远远不够,企业的竞争能力还有待提高;导致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论是大学还是科研机构都偏低,不能有效支撑经济发展。[3]

三、发展路径及其阶段重点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特指狭义的发展初期的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仅仅指从建国时期到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经济发展路径不完全等同于发展路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发展路径是在发展路径的大框架下所进行,经济发展基本路径仅仅是发展路径中某方面的具体。将经济发展路径分为三阶段,即第一阶段为从1949年到1978年,以达到全体人民温饱为核心的初等幸福为目标,中心任务是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体系;第二阶段为1979年到2021年,以全?w人民小康为核心的中等幸福为目标,中心任务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全面对外开发以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初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第三阶段为2022年到2049年,以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以丰裕为核心的适度幸福为目标,中心任务是通过创新引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一阶段,新生的中国刚刚建立,生产力发展起点是一穷二白,几乎没有现代化工业,科技教育落后,又遭到严重的外部封锁,这一阶段发展生产力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体系,包括:自力更生积累生产资料,提供国民经济发展物质基础;实现国家工业化,集中资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实现农业近代化,改良农业生产技术;初步实现城市化,初步缩小城乡生产差距;普及基础教育,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建立科技基础,在少数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等等。

第二阶段,整体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这一阶段发展生产力的中心任务必然是全面对外开放以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初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实施多元立体的、后发跳跃的产业演进战略;实施模仿、集成、自主创新并举的技术进步战略;实施统筹渐近的、互助一体的城乡发展战略;实施非均衡的、整体协调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和平开放的、内外合作的对外贸易战略;实施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完整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达到高等教育普遍化等等。

第三阶段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全面对外开放,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缩小与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展差距,国家综合实力全面提高。发展更高层次社会主义国家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同时,切实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大建设,支撑高水平生产力全面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篇10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入下降、创近年新低,经理人采购指数接近荣枯线。特别是,劳动适龄人口的下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而导致的外需萎缩等因素,又进一步加大了潜在增长率下降的风险。再加上长期快速增长所积累的一些风险,如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泡沫、金融波动等经济风险交织。一时间,关于我国将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观点甚嚣尘上。然而,世间之事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唯有对照历史之镜,方能对当前经济情势作出科学的判断,拨开缭绕在我们面前的迷雾。

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来看,自从18世纪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存在着40-60年左右的超长时间的周期(也称长波),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平均约为50年。时至今日,世界经济大体上经历了5次长波,而背后的推动力则是科技革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革新。每一次长波都对应着一次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组织的变迁、管理模式的变化甚至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根据长波理论推算,从1991年开始,世界经济进入了第五次经济长波,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标志着此次长波上升阶段的结束,现在正处于长波的下降阶段。下降阶段既意味着现有阶段的结束,也意味着新一轮长波上升期的孕育期。在此阶段,已有科学技术的潜能已基本得到了释放,因此,需要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才能推动世界经济进入长时期的繁荣,同时还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我们常说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或者说工业4.0时期即将到来等等,正是因为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长波和第六次长波的转折时期。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充分抓住时代所赋予的历史机遇,才能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美国正是抓住了从1890年到1920年之间第三次长波的历史机遇,即所谓的进步时代,构筑了先进的科技体制、金融制度和法律制度,实现了国家的强大。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也是跌宕起伏,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以近10%的高速直线增长。从10年左右的中周期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体经历了3次周期波动过程。其中有的阶段,经济振幅较大,如1981年至1984年间,GDp增长率由5.2%的低谷上升到15.2%的高峰,上升了10个百分点。然而1985―1990年间,GDp增长率又回落到3.8%的低谷,回落了11.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第三次周期的下降阶段,此阶段的上升期是2000-2007年,GDp增长率从1999年7.6%的低谷上升到2007年14.2%的高峰,上升了6.6个百分点;从2008年开始至今,GDp增长率逐步回落至现在的7%,经济一直处于下行调整中,经济增长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换挡期。从历史比较中可以看出,当前经济增速虽然下滑,却并不是断崖式的急速下降,而且这种波动幅度在历史上也并非鲜见,1985年至1990年间的波动幅度比现在更大,所以毋须过于焦虑。

历史昭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我们唯有保持战略定力,充分抓住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推动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构筑能够促进经济长久持续发展的基石,才能抢占新一轮的制高点,赢得国际竞争。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经济下行压力,在短期看来形势严峻,在长期看来却是一个历史阶段性的必然过程,因而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应以“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态度来对待。

(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