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4:08

消防工程概念篇1

关键词:Bim技术;消防安装;碰撞检查;模拟施工

1、Bim技术概述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又称建筑信息模型,最早可追溯到70年代,时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筑和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Chuckeastman于1975年提出了“BuildingDescriptionSystem(BDS)”的概念,可以被视为最早提出的与Bim相关的概念。

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深入运用而产生和发展的,且概念的提出者往往又从多个方面来理解相关的问题,因此,其又常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如单一建筑模型(SingleBuildingmodel/SBm)、集成建筑模型(integratedBuildingmodel/SBm)、通用建筑模型(GenericBuildingmodel/GBm)及虚拟建筑模型(VirtualBuildingmodel/VBm,Graphisoft)等。近年来,随着各方的看法逐渐趋于一致,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说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中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在近年来以Bim技术为主导。在“六五-七五(1981-1990)”阶段,解决以结构计算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计算问题(Cae);在“八五-九五(1991-2000)”阶段,解决计算机辅助绘图问题(CaD);在“十五-十一五(2001-2010)”阶段,解决计算机辅助管理问题,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在“十二五-十三五(2011-2020)”阶段,以Bim技术为主导解决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问题。

2、Bim技术在消防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2.1、工程概述

新疆卷烟厂综合办公楼项目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内,为五层框架结构综合楼,建筑高度23.7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五层(耐火等级二级),局部地下一层(耐火等级一级),大会议室、职工餐厅部分结构采用钢结构。总建筑面积:38455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831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0136平方米。

该项目消防安装工程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火卷帘门系统等。涉及相关交叉施工专业有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动力、弱电等。管线布置复杂,排布密集,各专业在施工过程中的空间布置难度大,管线碰撞问题严重。

2.2、管线桥架碰撞检查,避免返工、控制材料计划

施工准备阶段,用Bim软件建模,检查消防各系统与其它专业施工交叉碰撞,统计碰撞结果。在工程图纸会审阶段与相建设、设计单位等相关参建单位协调碰撞问题,重新调整管线综合布置断面,避免施工后发现问题造成返工,减少不必要的人材机、工期浪费。

图1Bim模型

2.3、模拟施工发现施工质量事前控制要点

应用Bim技术的模拟施工,在本项目消防工程自动喷淋系统施工中,提早发现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做到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图2、实际节点对比

自动喷淋系统施工中,过道设置的喷头通常采用机械三通管件直接连接系统水平主管,Bim建模后通过模拟施工发现,由于过道主管管径不一致,机械三通连接喷头的水平支管如长度相同,会造成过道内喷头安装后整体不在一条直线上,严重影响工程整体观感。施工前重视此问题,调整水平支管长度,可避免返工,提高施工效率。

图3、喷头施工成品图片

3、结语

Bim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机电安装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思维,对消防安装施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目前,Bim技术和软件慢慢被一些设计院和施工单位使用,运用于设计、施工检查等。Bim技术需要从工程设计开始应用,且需要工程参建各方共同参于,建立工程专用Bim系统,指导工程建设全过程,使之高效应用。在整个行业氛围的带动下,Bim技术必将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保平、邓佳《Bim离施工单位有多远》建筑,2013(3):7-12

[2]魏巍、孙涛.《基于Bim的施工模拟应用现状分析》

消防工程概念篇2

1研究建筑设计消防审核背景及意义

建筑设计在不断发展,设计理念在不断更新,各类新颖、新奇的建筑屡见不鲜,在我国土地资源日渐贫乏的情况下,一、二线城市的高层建筑逐年递增。伴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消防系统理念却相对落后,但是作为对建筑物质量影响的第一要素,从建筑设计之初就开始解决其中的消防问题,完善其建筑物的消防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设计的消防审核,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日常的建筑设计中,常常会由于设计人员消防意识不足,消防产品质量低劣,设计人员盲目迎合业主不符合消防审核的要求等因素,给建筑的日常使用带来巨大隐患,极易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与建筑物的损坏。这就需要设计者、相关审核部门等各方共同提高对建筑设计消防审核的重视程度与专业素质,做好建筑设计的消防工作。

2建筑设计消防技术现状

近些年以来,也涌现出一些新的建筑设计消防技术。就目前而言,具体的可分为17种建筑设计消防技术。一些常用的建筑设计消防技术如下列举。

2.1火灾自动报警

它是由警报装置、报警装置、引发装置及辅助功能装置等组成。能够在发生火灾的初期,将燃烧所产生的烟雾、热量等,通过探测器将其变为信号,传送到控制器,同时显示出发生的时间及区域。

2.2自动喷水灭火

由水喷头、报警阀、水流报警以各类管道组成。当火灾发生时,通过各类警报装置的信号,触发喷水装置。通常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

2.3防排烟

由送排风管、管总井、门开关装置等设备组成。大致分机械加压送风与自然排烟装置。

2.4水雾系统

工作原理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相仿,用来冷却分隔物,提高分隔物的耐热能力,防止火情蔓延。

2.5气体灭火

它是指灭火剂平时以液体或气体形态储藏于容器内,使用时以气体状态喷射灭火的系统。

目前我国在建筑消防设计上较于国外处于相对滞后,一些消防设计在建筑设计,特别是新概念建筑设计上的应用不到位,对于国外消防技术的新进展、新技术、新设备不能及时了解并引入到适用于我国的建筑消防设计应用中去,如上所述,尽快的找到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建筑消防设计理念,完善我国建筑消防设计体系、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提升我国建筑设计消防审核水平是当务之急。

3建筑设计消防审核存在技术问题

3.1建筑设计消防问题上的隐患

在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发展中,由于发展快速,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各建筑设计企业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过于追求利益,缺乏对现场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对相关设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使得设计人员缺乏责任心且对现行消防问题不够重视,所造成的隐患大致有:

(1)在总布局方面,忽视了本建筑周边建筑群的性质、安全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设计消防审核的通过。

(2)建筑图设计不全面,选择的相关材料耐火及燃烧性能不符规范,对业主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布置要求视而不见等。

(3)建筑设计消防中,给水系统脱离实际,不能满足消防需求。

3.2建筑设计中常见的消防审核问题

(1)建筑物的设计消防规范条例的冲突

我国有关建筑物消防规范条例由于种种因素影响,造成了条例之间的冲突,对于一些特殊场所的消防安全规范形成了空白,使设计方在建筑设计中无所适从。

(2)忽视排烟系统

近些年来,在建筑物火灾中,因烟气窒息导致死亡的受灾人数的大多数。就目前消防设计来看,排烟系统未被得到重视。

(3)加压泵的配置

其作为消防系统基础,必须选型满足流量及喷射远近的需要。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加压泵的实际运转情况,如水压等。

(4)消防栓不符要求

消防栓是最为常见的消防设施,但目前消防栓在建筑设计中配置不合理、设计不到位成了常有的问题。

3.3建筑设计消防审核技术上的问题

(1)建筑设计中沿街总长度、长度对于消防车道的设置。

(2)建筑设计中人行通道的设置。

(3)自动喷水灭火的试水装置的设置。

(4)特殊场所喷头的选用。

(5)标准喷头设置。

(6)集热板的应用。

(7)消防栓阀门的设置。

(8)建筑灭火器配置。

(9)防火分隔物探测器与报警系统的设置。

4建筑设计消防审核技术问题解决办法

4.1建筑设计中常见消防问题解决办法

(1)逐步完善消防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理念

我国有关消防的规范条例、法律法规发展至今,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消防规范仍有不足。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大力发展,建筑设计概念的不断更新,相对应的建筑设计消防相关法律法规也要继续完善。

(2)重视消防系统的完善

由于对消防排烟系统的重视不足,应加强对建筑设计中对排烟系统的建设。从原材料上控制材料的可燃性等性能,更科学的配置防火设备。加强防火消防的培训、演练,并制定相关的火灾应急措施。

(3)建筑设计中的合理布局

在现在新概念的建筑设计中,各种辅助设施、园林设计也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消防因素,优化利用道路,优先满足防火间距。

(4)落实消防设施的设计实施

在各种消防问题中,设计与实际实施不符最为严重,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做好监督落实工作。

4.2建筑设计中消防技术问题解决办法

(1)建筑沿街150米或220米的长度、总长度的消防车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的设置可基本解决沿街消防车道长度问题。

(2)合理区分末端试水与试水阀之间的概念,提出末端试水装置在每组报警阀中的配置等,以符合消防审核的具体要求。

(3)在特殊场所选用的喷头应选择热敏感度较标准喷头高的型号,以利于在火灾初期喷水,以降低灭火难度。

(4)为避免发生因不能充分理解系统图的作用,在消防审核中必须以系统图为依据,以单元为单位考虑,而不是整幢建筑。

(5)正确的理解规范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实际使用情况合理配置灭火器的位置及数量。

4.3加强建筑设计中消防审核途径

(1)提高设计方的设计质量与综合素质

提升设计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宣传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及法律责任,对业主违背消防安全设计的布置予以解释。

(2)把好各类关卡

有关部门应在建筑消防设计中严格把好设计审核关口,使其的设计符合消防的要求,保证合格性。

(3)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

要加强相关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性培训,采取相应的考核,使建筑消防设计工程有序开展。

消防工程概念篇3

去年12月份,日本安全保障会议确定了中期防卫整备计划,该计划勾画出了日本新概念坦克的雏形。据报道,新概念坦克的推出,很可能是为了得到年度防务预算经费的支持。

据介绍,日本新概念坦克中的“新概念”,主要是指以下5个方面:安装C4i系统;提高坦克的火力、机动能力及防护能力;坦克设计轻型化;降低研制经费;有利于今后的升级换代等。其中,真正可以称得上新概念的只有C4i系统。

从外观图上来看,新概念坦克酷似90式坦克,只有炮塔上的指挥塔及两侧的裙板形状存有差异。这表明,日本新概念坦克的外形设计将继承以前的设计传统。

C4i系统是指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及情报系统。这种系统不是单纯的通信设备或车内通话工具,而属于近几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战斗管理系统(BmS)的范畴。90式坦克没有安装C4i系统。新坦克示意图中显示有观瞄监视器和图像监视器,表明日本新概念坦克确有过人之处。

在全天候条件下,不论是白昼还是黑夜,监视器上能够显示周边情况、彼此位置和指令等必要的作战信息。这种功能对未来的主战坦克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战斗管理系统不应仅在坦克上发挥作用,陆、海、空联合作战单位之间的情报传送系统也有必要进行改进,此项工作将复杂而艰巨。

有关武器方面,目前只有日本准备强化120mm滑膛炮性能的消息,没有其他确切的信息。目前,各主要坦克研制国在研制下一代坦克的主要武器时,除了考虑增大炮口动能,还在积极致力于利用导弹、电磁炮等提高射程、命中精度及打击威力等方面的研究。日本单纯提升滑膛炮性能的后面,可能有摸清国外发展状况再行决定之意。

总重量是新概念坦克的重要指标。据悉,日本新概念坦克的总重量将低于90式坦克(50t),很可能为40t级,向轻型化方向发展。总重量的减轻,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坦克部件如主要武器等的“减肥”,或者以牺牲坦克三大性能(火力、机动能力和防护能力)为代价来完成。据报道,日本坦克轻型化的发展思路很可能是受美国未来战斗系统(FCS)重量期望值为40t的影响,是未经消化的“拿来主义”。FCS的轻型化是以采用电磁炮等高能武器及主动装甲等为前提条件的。

新概念坦克将采用模块化装甲,并留有技术提升的空间。但是,设计时并不容易做到。

消防工程概念篇4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消防信息化;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82-0180-02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来实现生产、生活各领域的智能信息自动化已成为顺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趋势和方向,由此,在目前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层出不穷,其中物联网作为新兴的技术和产业,在社会经济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物联网的由来和发展方向

物联网可初步理解为物物相联的互联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最早的物联网概念是在二十世纪末期提出来的,中国科学院1999年组成的传感网技术研究团队在微型传感器、传感终端设备、网络通信技术、芯片开发以及无线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发水平居世界前列。2005年突尼斯举行的国际信息社会峰会wSiS对物联网的概念下了定义,随后物联网概念得到普及。2009年,物联网得以大力发展,国际商业机械制造公司公布了“智慧的地球”策略,将智能化理念带入基础建设执行中,拓宽了物联网的发展空间。

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和进步,物联网实现了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并在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均以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消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环保、智能农业、智能司法、智能文博以及m2m平台等相继出现,这些都为物联网提供了发展方向。

2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国际电联报告将用以感知的传感网络技术、用以识别的RFiD技术、用以思考的智能技术以及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提为物联网的四个关键性应用技术。

1)传感网技术。传感网络是在诸多空间上分布的自动装置使用传感器对不同空间地域的物理和环境状况进行监控,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通过对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网络等的综合,实现了采集、传输并处理分布式信息的一体化,利用微型传感器对个空间环境及监测对象进行实时感知和监测。

2)RFiD技术。RFiD可在无人工干预的各种恶劣环境中利用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来获取数据信息,RFiD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的电子标签、能对标签信息进行读写操作的阅读器以及用以传递标签机阅读器之间的射频信号的天线三部分组成。

3)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利用相关技术和手段将只能系统植入物体以实现物体的物体智能化,进而与人或其他物体进行沟通交流。

4)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综合利用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将单个原子或分子制成有优良性质且可投入应用的微型纳米材料。

目前,全球范围内物联网的产业实践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一是“智慧尘埃”,主张实现各类传感器设备的互联互通,形成智能化功能的网络;二是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网,主张通过物品物件的标识,强化物流及物流信息的管理,同时通过信息整合,形成智能信息挖掘;三是被称作数据“泛在聚合”意义上的物联网,认为互联网造就了庞大的数据海洋,应通过对其中每个数据进行属性的精确标识,全面实现数据的资源化,这既是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物联网的使命所在。

3物联网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具体应用

《武警消防部队“十二五”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提出,消防部队的广泛业务涉及面及庞杂多样的装备器材,需要对物联网的规划作出统筹设计,实现对物、事、人的高效一体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消防安全信息平台,可以实现消防监督、灭火救援、部队管理的动态化、智能化、网格化管理。

3.1物联网技术在城市消防安全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防火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消防水源的动态管理。传统的工作方式是定期派出专人对城市消防水源进行实地巡检,然后将检查情况录入相关数据库。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不能动态地、及时地获取消防水源信息。借助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给每一个消防栓制作电子标签,设置触发传感器,将位置、水压、管网等关键信息实时通过3G网络传送至消防信息中心,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实时动态的水源信息。

2)建筑设施的消防智能化管理。目前大部分建筑的均安装了内部消防设施,检查这些设施的好坏,通常是通过消防检查来定期对其检测,这些行为都受制于检查人的精力、专业素质、能力高低,往往出现失控漏管的现象。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消防设施与消防信息中心的联网,可以实时掌握建筑消防设施工作状况,监控消防安全通道的是否占用等。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极大地减轻消防监督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

3)重点单位、危险源的实时管理。我们可以在重点单位的重点部位、危险源安装传感器装置,实时采集易引发火灾的大气、水、浓度、压力等环境信息,采集的信息传送至消防信息中心,由专门的信息系统立刻对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过短信、语音实时报警。这样可以第一时间对致灾因素进行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消防工程概念篇5

关键词:建筑高度;细化;建筑消防高度;建筑规划高度

建筑高度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而在我们设计领域更是常常使用,并以此作为设计建筑的基础,对建筑进行定性,对其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及安全防护措施。

然而,建筑高度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如何准确地表述这个数值?这个看似比较平常的概念,却常常是是争议比较多的问题。这一问题是为啥出现的,还要从我们使用的规范说起。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后面均用《建规》代替)1.0.1条中,对这一概念的解释是: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后面均用《高规》代替)

2.0.2条文解释为:建筑高度。建筑高度系指高层建筑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嘹望塔、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和层数内。

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后面均用《通则》代替)对于建筑高度的相关条文是:

4.3建筑高度控制

4.3.1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下列地区应实行建筑高度控制:1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地区,应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2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塔楼的高度;3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4当建筑处在本通则第1章第1.0.3条第8款所指的保护规划区内。注:建筑高度控制尚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规定。4.3.2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2非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人建筑高度内: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2)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3)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从上面的定义及解释中可以看出,《建规》、《高规》与《通则》这三本规范在描述建筑高度是有差异的。特别是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有着显著的差别,《建规》、《高规》指的是屋面面层,而《通则》指的是女儿墙顶点的高度。

《建规》、《高规》是考虑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结合人员的安全疏散、实施紧急救助等消防需要而设置的建筑高度概念,是针对个体的的。而《通则》是以“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为前提,对建筑总体规划高度控制的一个高度概念,是个体服从总体条件下的高度概念。

这在一些地方法规更是对这一概念有着更为详尽的解释。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3年版)附录二的第5条建筑高度计算中这样描述:

5、建筑高度计算

(1)本规则仅适用于确定建筑物间距、退界距离和后退道路时的建筑高度计算。其它规定对建筑高度有限制的(如机场、气象台、微波通道、安全保密、日照分析、视线分析等),按建筑物的最高点计算。

(2)在计算建筑间距时,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

平屋面建筑:挑檐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跳出的宽度(见图一);有女儿墙的屋面,自室外地面算至女儿墙顶(见图二)。

坡屋面建筑:屋面坡度小于45度(含45度)的,至室外地面算至檐口顶加上檐口跳出宽度(见图三);坡度大于45度的,至室外地面算至屋脊(见图四)。

水箱、楼梯间、电梯间、机械房等凸出屋面的附属设施,其高度在6米以内,且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超过屋面建筑面积的1/8,不计入建筑高度。

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从确定建筑物间距、退界距离和后退道路时等诸多因素出发,为了建筑总体规划服务的,是一个总体规划的范畴,是作为控制数据来定义的,和通则所定义的概念是统一的。

这样便出现了建筑高度究竟是什么数值的问题。是按防火意义的来说呢?还是按规划意义上的来说呢?这会涉及到建筑本身的性质问题,是多层,还是高层来设计的问题。特别是当一个普通民用建筑物的女儿墙高度是24.1米,而建筑的平屋面面层是23.3米的情况时,是按《通则》的24.1米来界定为高层呢?还是按《建规》、《高规》的定义应该是23.3米,来界定为多层呢?界定不同,对建筑设计有着质的差别。

在建筑设计中,为了使设计依据不至于不满足规范,常常按“安全”的原则来做,就高不就低,使用较高的规划意义上的高度,在建筑设计说明表述建筑高度时使用了规划意义的高度。就上面的例子来讲,这幢建筑的女儿墙高为24.1米,通常就按高层建筑来设计,而不按多层来考虑。这样做看似没错,其实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足是违法,过度也是错误。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有其历史原因。在旧版的《建规》及《高规》中,也曾把“建筑高度”这一概念定义为接近“规划高度”的概念,力图使其一致,但由于各自专业领域不同,侧重点不同,最后才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

规划意义的高度是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根据各种制约条件来控制的一个概念,即周围条件是先决条件;而消防意义的高度则是先有概念(建筑高度),然后才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及手段对其配备相应的条件,是其它技术措施的依据条件。当然,它们也是相互影响的。规划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建筑的消防高度,使其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消防高度则是规划高度的最为重要部分的体现。

因此在工程项目中,特别是在建筑设计中,有必要对建筑高度进行细分,细分为建筑规划高度与建筑消防高度。通过对建筑高度的细分,可以使我们准确地描述出建筑的特征,再也不会对同样的建筑,对高度进行描述时出现分歧,不再用规划高度来代替消防高度。从而准确地描述所设计建筑的高度指标,使我们的设计更严谨,更规范。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消防工程概念篇6

防火防爆技术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重点讲解燃烧与爆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燃烧危险品,详细地讲解了防火防爆基本措施、设施、装备、有关火灾爆炸事故管理等内容[1]。新时期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形势下应努力转变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应用为本,突出地方特色,对学生的培养应在知识理解基础上特别突出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使用、操作、甚至检查、维护、维修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一定理论基础,有一定设计创新能力,特别有操作能力,进入工作岗位最短的时间内就能胜任工作要求,企业喜欢,自身有发展的新型知识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对《防火防爆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相应调整有着迫切和重要的意义[2]。

1内容讲解和学习方法

传统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牢牢以课程为依据,按部就班的讲解课本知识,教师往往忽略所教知识与社会生产应用的结合,对专业新知识,新装备等的更新重视度也不够。本课程与安全工程专业的消防安全方向有着紧密联系,而消防工程师相关的学习内容又与本课程内容有很高的相关度,且应用型极强,基于以上原因,对《防火防爆技术》课程主要的几大块内容都分理论知识与消防工程应用及知识更新两个部分讲解,下面以燃烧与爆炸两部分内容详细介绍。

1.1燃烧

在本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讲授燃烧的概念,燃烧对大家来说都是最平常最常见的现象,可是拿到书面上来说,并没有多少人能非常严谨的给出燃烧的定义,甚至是把一些非燃烧的现象与燃烧混淆。燃烧现象必须满足四个要素才能称之为燃烧:一、存在可燃物;二、存在助燃剂;三、发生氧化反应;四、伴随着发光发热。这四个要点缺一不可。枯燥的说教这些要点,学生还是不容易掌握燃烧的定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典型的燃烧例子和典型的非燃烧例子进行讲解,比如铁在空气中的氧化,这个例子中存在铁这个可燃物,存在氧气这个助燃物,铁的氧化生锈也肯定属于氧化反应,但是铁的生锈现象并不满足最后一个要点,就是它并不会发光,铁生锈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并不会发光,在讲解本例子的时候也要十分注意严谨性,不要讲成铁氧化不会发光发热,其实铁氧化会发热只是非常缓慢。还有一个典型的燃烧现象的例子是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这个例子要讲出的知识点是氯气也是助燃物,有时候助燃物也讲成氧化剂,但是氧化剂并非单指氧气,有较强氧化性的物质在燃烧现象中都可以成?橹?燃物也即氧化剂。燃烧概念讲解清楚之后,对于燃烧机理的活化能理论、过氧化物理论、连锁反应理论、燃烧温度的概念、燃烧热与传播、燃烧与爆轰等内容只做了解性讲解,不花大段时间讲解,因为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太强,难免枯燥,且对应用层面直接相关性并不大。

第二部分引入与燃烧这部分内容相关性很高的也极具工程应用型的知识,对与燃烧的概念这部分,在消防工程实务中燃烧分为无焰燃烧与有焰燃烧两种,其中有焰燃烧比无焰燃烧多了一个链式反应自由基这个要素,也就是说链式反应自由基的存在决定了燃烧是有焰还是无焰。对于不同燃烧物的不同燃烧特性,引入消防工程实务的火灾分类来讲,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其中a类为固体火灾,B类为液体或者可熔化固体火灾,C类为气体火灾,D类为金属火灾,e类为带电火灾,F类为烹饪火灾。消防工程离不开对建筑材料及建筑构建燃烧性能的掌握,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a、B1、B2、B3四类,其中a为不燃材料,B1为难燃材料、B2为可燃材料、B3为易燃材料,并对各性能材料都举出一些常见的尤其是身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1.2爆炸

本部分内容教材内容方面重点是爆炸极限的计算,其中包括单一气体的爆炸极限计算与混合气体爆炸极限计算,这两种计算都相对不难,相对较难理解的是单一气体的当量法计算气体爆炸极限,以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计算为例,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式如下:

2Co+o2+3.76n2=2Co2+3.76n2

根据反应式得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体积为若以6.76这个总体积为100,则2个体积的一氧化碳在总体积中所占的百分比x为29.6%即为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爆炸当量浓度,本计算方法理解起来不难,但是受中学化学知识的影响,学生极其容易没有把氮气的量算在里面而导致错误,因为我们计算爆炸极限,一般意义上就是指在空气中发生的爆炸,必然有氮气在里面的[4]。理解并记住爆炸性气体的爆炸当量浓度计算方法,接下来单一气体的爆炸上下极限就非常好算了,计算公式如下:

L下=0.55x

L上=4.8x1/2

代数,可得到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爆炸上下限分别为26.11%与16.28%。

用化学当量的算法来计算爆炸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比之完全燃烧所需氧原子数、燃烧热和散热等更贴近工程应用也更易理解,所以,课堂上重点让学生掌握此种方法。根据教材内容与消防工程实务相关知识本部分加入了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这个知识点,本知识点是消防工程实务知识中最基础也是重要的知识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工程应用性,在本知识点中着重强调的知识点是爆炸性气体的分类还有爆炸性粉尘的分类,其中对于爆炸性气体,爆炸下限10%的属于甲类生产物质,爆炸下限10%的爆炸性气体属于乙类生产物质,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属于乙类生产物质。加入本部分内容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也为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消防工程概念篇7

关键词:主体间性;消防宣传;瓶颈分析

中图分类号:D035.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058-02

消防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发展稳定大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如何提高民众消防安全素质,有效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减少火灾危害,宣传教育系于一半。2011年5月27日,国家八部委联合颁布出台了《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以下简称《纲要》),更加明确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实际消防宣传教育中经常会遇到消防宣传主体单一、效果不佳、流于形式等问题,笔者结合哲学领域中主体间性概念和当前工作实际,就如何破解当前消防宣传过程中遭遇到的瓶颈进行分析。

一、主体间性概念、内涵

主体间性,也称交互主体性或主体际性,是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所谓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它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强调的是各主体之间在和谐一致的良往中相互理解和沟通,达致共识和共赢。主体间性消防宣传教育强调的是在消防宣传教育中消防宣传效果、针对性,在哈贝马斯交往实践理论和主体间性哲学的指引下构建的消防宣传教育新模式。总体上讲,“主体间性消防宣传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宣传教育者与受宣传教育者都作为消防宣传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宣传教育者与受宣传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主体,他们把消防宣传教育资源作为共同客体,与宣传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

具体分析来看,对主体间性消防宣传教育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主体间性消防宣传教育把宣传教育者与受消防宣传教育者看做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二者均为具有独立价值和平等地位的自由主体,都具有主体性。宣传教育者与受宣传教育者的关系是建立在“消防宣传品”这个共同中介客体基础之上的“参与—合作”关系,受宣传教育者被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不再是被驯服的客体。消防宣传的过程既是宣传教育者按照消防工作的要求积极进行价值引领、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宣传教育者基于自身的思想基础和内在需要,能动地选择并接受教育、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受宣传教育者是与宣传教育者一样有思想、有灵魂、有要求的另一个主体。二者的主体性是并行不悖、辩证统一的。

这种伴随着理解的交往过程是不同主体之间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过程,不仅包括包容对方的缺点和短处,还包括欣赏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这与传统消防宣传教育中双方体现出来的认知和占有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这种良性的交往过程中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双向交流,达成理念和价值取向的一致,实现互惠共赢。

二、主体间性视域下消防宣传的瓶颈

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消防宣传教育过程应是宣传教育者和受宣传教育者主体之间彼此理解和沟通、实现良性互动交往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中的双方或多方不能保有平等、自由、自主的主体形象和主体资质,就必然伴随着交往的异化,主体间的良往也就难以实现,消防宣传教育必然会低效或失效。从目前消防宣传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也存在着消防宣传教育者与受宣传教育者交往关系的异化,消防宣传效果淡化,制约消防宣传教育的瓶颈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消防宣传手段程序化

一些基层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能贴近社会、贴近民生,依然是沿袭过去的老方法、老套路,仍然停留在搞咨询、拉横幅,发资料,“平淡”而又“乏味”,不能充分借助新兴传媒资源,开辟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阵地,缺乏创新。还有一些基层单位“逢年过节”搞一次“大型”活动,也无非展示图板、器材,表演灭火器扑火,如此反复,已经程式化,群众参与的兴趣逐渐减小。

(二)消防宣传认识简单化

个别基层单位的领导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认识不深,工作就事论事,得过且过,形成了“唱独角戏”的被动局面。就消防宣传“五进”来说,一些单位单纯地理解“进家庭”就是到某个家庭去搞宣传,不能将其拓展为以社区或村屯为基本单位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偏解“五进”宣传的真正含义;另一方面,由于协调不够,一些地方单位对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在硬件建设上“无人问津”,甚至在资料、档案整理方面,都是由消防监督员“代劳”,单纯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发挥社会化宣传的应有作用。

(三)消防宣传教育双方的不均衡化

从消防部门方面来看,宣传力量不足,缺乏骨干。目前,从各地情况看,普遍存在着宣传力量不足的共性问题,基层从事宣传工作的人员多数由监督干部兼任,面对异常繁重的监督任务,从事宣传教育的时间少之又少,且多数干部宣传业务不精,不善宣传、不懂宣传、不会宣传,宣传工作纯属“纸上谈兵”,说一套、做一套,宣传活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走过场”现象十分严重。从政府保障方面来看,宣传资金匮乏,缺乏保障。近年来,随着地方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关注度、重视度的明显提升,加大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消防经费投入逐年得到了递增,但主要投入在消防基础设施、消防装备等方面建设,宣传资金保障难度较大,像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宣传车等专门用来开展公众性宣传教育的设施,在很多地区仍处在规划建设中。加之部分基层单位无专项宣传经费,一些必备的高性能摄像机、视频采编设备等存在“缺项”,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消防宣传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消防工程概念篇8

国企改革和新经济是主线。在国企改革投资大主线上,军工改革爆发主升浪,教育、海运改革浪潮风生水起。在新经济投资主线上,移动支付、在线教育概念股执牛耳,智能机器、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概念股全面开花,京津冀一体化再起风云,市场呈现全面繁荣状态。

军工改革开启暴龙大升浪。从催化剂的因素分析,主力机构基于对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和试点细则、国防工业改革具体措施、军品定价体制调整有望加快提出等政策性利好将于四中全会前推出的预期,以及对天和防务上市后的美好期待效应,以航空发动机、军工信息化、军工证券化为三大核心的军工改革概念股连续飙升,成为大盘突破2248点的主力军团。本轮军工改革的市场新龙头是洪都航空(飞机发动机)和国睿科技(军工信息化),走势和上波大龙头成飞集成有异曲同工之处,呈现大级别的牛市主升浪走势,带领以宗申动力、成发科技、中航飞机为代表的航天发动机概念股,以高德红外、中国卫星、北方导航、杰赛科技为代表的军工信息化概念股,以航天通信、北方国际、航天长峰、航天科技为代表的军工证券化概念股的涨停潮。此外,受国家发改委预计2016年北斗终端实现20倍增长目标预期,在北斗星通连续一字涨停板的带动下,烽火电子等北斗导航概念股值得重点关注。

体育、海运成为国企改革新军。第一,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得若干意见》,海运、港口、物流等领域股票全线上涨,港口股涨幅最大,其领先代表为:以渤海轮渡、天津海运为代表的航运股,以怡亚通为代表的物流概念股,以营口港、唐山港、珠海港、大连港、天津港为代表的港口概念股。第二,受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等新举措驱动,以雷曼光电、江苏舜天、信隆实业、中体产业为代表的体育改革概念股为国企改革投资主线增添新亮点。

新经济产业链全面爆发,小盘高成长享受牛市盛宴。本周市场,受苹果6将推出手机钱包刺激,移动支付概念股成为新经济投资主线最靓丽的风景,南天信息连续4连扳无疑成为移动支付最大的受益者。以新开普、天喻信息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概念股,以拓维信息、珠江钢琴为代表的网络教育概念股,以文峰股份、大杨创世、大连友谊为代表的超级电商概念股,以大华股份、中大股份、东方网力为代表的安防概念股,以智云股份、蓝英装备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概念股,以千山药机为代表的基因测序概念股等新经济领域龙头股表现也十分出色。

展望后市热点,笔者重点推荐十大科技规划中的人脑工程概念股,以及新兴的移动医疗概念股。据媒体报道,百度打造世界最大的用于语音盒图像查询的计算机大脑,未来的人脑工程产业链将走向互联网模式;腾讯7000万美元投资丁香园,标着着腾讯正式布局医疗健康领域,相信将带来医疗健康新革命。综述,笔者建议投资者中线布局相关概念股。

消防工程概念篇9

关键词:深圳地铁;给排水;分析;概算

深圳地铁从批准立项到现在的设备安装阶段,已经历了近10年时间,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经历了从初步设计、施工图到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因而对工程建设有了全面的了解。因地铁工程投资巨大,仅从给排水系统角度,对工程概算进行分析。

1工程概述

该工程的给排水及水消防设计包括深圳地铁1号线的罗湖、国贸、老街、大剧院、科学馆、华强路、岗厦、会展中心(换乘站)、购物公园、香蜜湖、车公庙、竹子林、侨城东等13个地下站,13个区间(含侨城东站后折返线);4号线的皇岗、福民、会展中心(换乘站)、市民中心、少年宫等5个地下站,5个区间(含少年宫站后折返线)。另外还包括西北联络线、竹子林车辆段及其它基地、行车调度指挥中心、竹子林出入段线等。

1.1给水及水消防系统

该系统包括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消火栓灭火系统。

1.1.1水源

该工程各站、段、区间的各工点用水水源均采用城市自来水。

1.1.2用水量(见表1)

1.1.3管网布置各地下站和车辆段均由城市自来水干管的不同

管段或在困难条件下同一管段的两个不同接管点(其间距不应小于200m,并在其间加设阀门井),引入两根给水管,使其与站(段)内形成环状管网。自车站两端分别各引两条干管铺向区间,使区间与车站消防干管形成环状布置。

1.1.4管材

(1)地下站内消防给水管径Dn≥100mm,除吊顶内为镀锌钢管外,其余部位(含引入管)均为球墨铸铁管(可延性铸铁管),法兰连接;Dn<100mm为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区间消防干管采用球墨铸铁管,n1型压兰连接。

(2)地下站内生产、生活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

(3)车辆段室外采用球墨铸铁管和镀锌钢管,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UpVC硬聚氯乙烯给水塑料管。

1.2排水系统

各地下站除排除生产、生活污(废)水外,同时考虑了出入口扶梯、站厅至站台自动扶梯底部积水,直升电梯、出入口电梯检查坑积水,站台板下最低点的积水,风道内雨水,消防废水,结构渗漏水,站厅层和站台层的清扫水等废水的排除。

1.2.1排水量(见表2)

1.2.2管材

(1)地下站压力排水管。减压井前采用镀锌钢管或球墨铸铁管。

(2)地下站及车辆段室内重力排水管采用pVC-U硬聚氯乙烯排水管。

(3)压力井后和车辆段室外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或铸铁管)。

1.2.3排水泵站(房)及排出口

(1)主(辅)排水泵站

排除线路实际最低点和减振道床下的地下站和区间的结构渗漏水,生产、冲洗及消防废水。每个泵站选用wQK型潜污泵2台,平时1台工作,1台备用,当排除消防废水时,2台泵共同工作,其扬水管设2根,排出至地面经减压井进入市政雨水管网。

(2)污水泵房

排除地下站的生活污水(含职工厕所和公共厕所),选用wQD型潜污泵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其扬水管设1根,扬出至地面减压井,经化粪池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车辆段按排水管网所设坡度需要而设抽升泵房。

(3)局部排水泵站

凡无条件自排的出入口扶梯集水坑、直升电梯和出入口电梯集水坑、站台板下端部最低处、敞口式风亭风道内集水坑等处,均设有局部排水泵站,选用wQK型潜污泵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其扬水管设1根,排出至地面经减压井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或线路侧沟内。

(4)全线除购物公园、车公庙、侨城东站未设主排水泵站外,其他各站均设有30m3主排水泵站。

2给排水概算分析

2.1定额采用

给排水及水消防系统设备及安装工程采用广东省以粤建定[1992]259号文公布的《广东省安装工程单位估价表》。给排水管路及设施采用广东省以粤建定[1992]140号文件公布的《广东省市政工程抽换。

2.2工料机计算规定

根据所采用定额的适用范围,其工料机分别采用与其相应的定额基价的工料机单价,并根据深圳市有关规定做相应的调整。国内设备预算价按设备出厂价与运杂费之和计。工程费用取费标准按深圳市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2.3车站给排水概算分析(见表3)表3主要车站给排水费用投资分析表

2.4区间给排水(系统)概算分析(见表4)

消防工程概念篇10

【关键词】消防体系建设;构成;趋势

1城市消防基本概念

1.1安全

全通常指各种灾害(自然的和人为的一旦发生,对人不构成危险,财产不受损失,不导致危害,不产生事故,不造成损失。安全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安全,主要指治安方面的安全;广义上的安全,应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一切因素。从联合国减灾委员会及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安全概念的确立应是广义的大安全即区域安全、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城市安全、企业安全、社区安全、个人安全的综合。这里引入安全概念,主要的侧重点是城市安全,意图通过城市消防体系下的防火策略研究达到广义的城市安全目标。

1.2火灾

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但如果对火的利用控制不当,它同样是一种灾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安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火灾是所有灾害中最常见,最普遍并伴随人类城市生活始终的一类灾害。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建筑火灾发生率与之成正比,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近几年来群死群伤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这些火灾的发生固然原因种种,但由于城市规划、建筑、管理等方面不完善所致更大损失也不乏少数。由于先天不足造成灾害的联动,损失更大。因此防治火灾从规划、建筑、管理角度等前期预防手段着手意义重大。

1.3防火

防火,是城市灾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我国城市消防法“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它更有全民性。特别近20年来,我国城市的迅猛扩张,大量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火灾的几率,人们在防灾领域里面临着新的挑战。安全目标的确定,人的理念转变,设备的更新,现代化技术的融入,无一不在城市防火领域里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1.4城市消防体系

目前国内关于城市消防体系的概念没有统一定义,可对其进行定义如下:城市消防系是应对城市火灾的各子系统的统称。其系统包括:防火、灭火、灾前预防、灾中扑救、灾后重建、应急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

2城市防火的目标

城市防火的目标就是为了保证城市持续健康安全的发展,减少火灾,降低火灾发生频率及次数,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城市中。要持续健康安全的发展离不开消防安全保障。从源头上预防或有效控制、扑灭城市火灾的重要保证是城市要有合理的消防安全布局和完善的各项公共消防设施,它们对保卫城市经济建设成果,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区域性规划和建筑的方案设时,应同时考虑各方面的防火要求,如消防通道,危险物品运输路线,消防站布点,城市安全疏散空间,建筑物与其他建筑保持必要的防火间距,增强建筑结构,提高装饰的耐火能力,尽量控制可燃物的数量,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分隔火灾危险性大的部位,制订详细的防火管理计划及严格进行防火监督等等。

防火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应由专人根据规范切实考虑完整的防火设计计划,再分别由各工种进行具体的设计。城市防火就是从城市规划、建筑防火、应急管理三方面进行防火策略研究,而降低火灾危害,达到城市安全的目标。

3城市消防的基本原则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与火灾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消防的基本原则有如下。

(1)尽力预防:运用技术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防火能力。(2)控制损失:加强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防火能力。(3)控制诱因:使用高技术性能材料,提高监控调控技术水平。(4)消除隐患:改善技术环境,提高防灾意识。(5)应急迅速:应急系统迅速启动,提高装备水平和救灾能力。

4总的趋势

我国的灭火救援能力正快速提高,但火灾发展趋势并不乐观:一方面经济活动的增多增加了火灾隐患,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消防措施就会更为得力。这两方面并不矛盾,即随着经济的发展,火灾发生率先升高后降低,这一状况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火灾趋势中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火灾形势会呈现出从严重趋于缓和的发展态势。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随着经济发展可燃物品迅速增多以及各种能量利用量增大都增加了火灾可能性。再者,这个时期人们通常会更加关注经济的发展和如何获得更大的利润,安全意识滞后导致消防事业发展动力不足。此时,一个国家的火灾形势就会趋于严重。但是不断发展的经济为发展消防公共基础设施和消防技术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技术储备,经济发展时期火灾的惨痛教训也刺激了消防事业发展,因此国家也会加大防治火灾力度。

5火灾防范战略措施

火灾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影响,它们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因此,加强防火研究和建设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问题、为此针对火灾预防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1)加强防火教育,提高减灾意识。

面对火灾和遭受火灾损失的主体是人,从以往的火灾案例中不难看出,人的主观因素在火灾预防和应对过程以及逃生几率上起很大作用。防火教育应是全民教育,有必要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对防火的认识,加强防火的投入,改变目前在这方面重救火轻防火和重工程防火轻非工程防火的倾向。我们知道,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二是防御灾害,减轻灾害的损失,从而获得相对的经济增值。

(2)加强防火领域研究,加快发展高技术防火手段。

就目前的科学水平而言,我国对火灾监测、预警的手段已有很大改善,但还是比较落后,一些先进技术如卫星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尚未广泛应用于火灾防范和预报,需要加速发展高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火灾信息,以达到发现早,抢救早,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

(3)进一步明确防火重点,提高城市防

灾能力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保护区,棚户区等设施老化区一旦遭遇重大火灾,其损失将会比其他地区大得多,因此一般都视为防火重点地区,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地区的防火工程和非工程建设,强化防火教育和灭火教育,提高城市综合防火能力。

6防火技术措施

从我国近年的火灾事故分析,目前的火灾预防,必须做到。

(1)火灾监测,包括火灾前兆监测、火灾时发展趋势监测等。(2)火灾预报,包括对潜在火灾,风速等级,空气干燥指数,防火等级等预报,为有效防火做准备;这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3)预防为主,即对火灾采取避防性措施,或指对火灾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这是代价最小的且成效显著的措施。(4)救火,这是火灾已经开始或者遭灾之后最紧迫的措施,应及时准确报告,以致达到减少损失之目的。(5)灾后重建,准确的灾情评估包括建筑的可利用性和建筑的破坏程度,是灾后重建最主要的依据之一,而灾区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恢复,也是重要的减灾措施。

参考文献:

[1]陈艳艳,郭国旗.城市消防站的优化布局[J].科技资讯,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