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十篇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十篇

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4:22

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篇1

关键词:转型期;环境污染侵权;恢复原状;变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D9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88-02

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因素,随着社会环境意识的提升,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污染成本,不仅加剧了环境治理难度,也给社会发展带来负向影响。据统计,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占整个GDp的10%,尤其是工业企业污染所占比重更大。在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中,除《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85条提及“恢复环境原状”外,其他法律尚无对环境污染侵权案件的适用条款说明。在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侵权责任法》第15条中,对于传统民法中的损害赔偿方法,有恢复原状和金钱赔偿两种途径。反观当前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界定,有学者提出向《侵权责任法》并轨的建议,但对于环境污染损害与救济途径,缺乏适用性。如重金属环境污染,其损害结果具有多种形式,而对于恢复原状的责任承担,则无法适用。

一、环境污染侵权与恢复原状的法学关系

从法学研究中来看,对于“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虽然两者都是一种损害的赔偿途径,但其价值与定位存在差异性。“恢复原状”是基于对被损害者的利益,旨在提供对被损害者权利或法益完整性的保障;而“金钱赔偿”则是从价值利益时尚来补偿被损害者的权利或法益[1]。从传统民法视角来看,恢复原状与金钱赔偿是相互排斥的,当恢复原状足以救济受害者损失的,则不予金钱赔偿;反之,则为了实现补偿功能,以金钱赔偿方式来保障受害者权益。可见,在环境污染侵权场合下,恢复原状更具有权益维护、功能恢复、全面补偿的特性。

(一)有助于维护受害者的利益完整性

恢复原状是传统民法中最符合损害赔偿目的的方式,如同损害事故未曾发生一样,而非对受害者的财产利益的等价赔偿。恢复原状在法学解释中,不仅包括对物质利益的保护,还包括对精神利益及其他主观利益的保护。在《侵权责任法》中,对于侵权损害,需要课以损害赔偿义务来填补损害结果,并让受害者恢复到没有损害的状态(原状)。所以,恢复原状具有保障受害者完整利益的功能,而等价金钱赔偿仅代表宏观上的财产损害。在环境污染侵权中,既表现出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又表现出对受害者健康权、财产权的损害。因此,从保障受害者利益完整性上,将“恢复原状”运用到环境污染侵权中,更能够彰显完全赔偿功能。

(二)有助于确保受害者权利的继续

从恢复原状的外在表现来看,实现了对物的功能、状态、使用价值的维系,便于确保被侵害者权利的继续。在德国法典里,将“完整利益”称为保持利益。以被损害的汽车为例,通过修复可以使汽车的使用价值得以延续,如果该汽车承载了特定的情感,其所负载的特定主观价值也实现了维持,这与等价值的金钱赔偿相比是无法实现的。同样,在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中,恢复原状不仅发挥了承担责任的方式,也实现了对被损害者权利的继续功能。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等责任承担方式被认定为预防性责任承担方式,虽未实现损害赔偿法上的恢复原状,但却是实现受害者完整利益保护的重要责任方式。以某重金属污染案件为例,由于重金属污染所带来的土地污染经济赔偿,只能补偿现实中的经济损害,但对于农民及子孙来说,金钱赔偿无法实现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维护,而因土地污染所带来的脱贫、致病等问题,则无法给予保护。另外,对于土壤污染后的修复与治理成本更高。

(三)有助于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环境污染侵权的危害是巨大的,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甚。同样以重金属土地污染为例,由于重金属本身具有一定毒性、生物累积性、持久性、远距离迁移性等特征,使得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对人类身体健康及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面对因环境污染带来的侵权救济案件,不能仅停留在当前的人身及财产损害方面,还要兼顾未来可能的不特定人群、财产和生态危害。当前,在《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第85条及《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中,有提及对生态损害赔偿的条款,新修正的《环境保护法》第64条也提及对“破坏生态”的侵权责任的追究,这些都体现了对环境污染侵权所带来的完整利益的保护。

二、当前环境污染侵权中恢复原状面临的适用困境

(一)恢复原状在保护私权损害中遭遇可行性论证难题

从法学损害赔偿中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来看,一是有原物存在,而对于原物不存在则只能转化为损害赔偿责任或其他形式;二是原物损害具有可恢复性,即可以通过技术性修复来保障恢复原状;三是恢复原状具有经济性,即恢复成本不能巨大或不具有可操作性[2]。可见,由于环境污染损害案件中对“恢复原状”的适用性存在现实,如缺乏恢复原状的参考标准,特别是一些重金属污染案件,本身对环境的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恢复原状几无可能。再者,对于可恢复性难以认定,如一些重金属污染可能带来的化学、物理、生物变化等,其直接危害、间接危害涉及范围较广,且难以评定。还有对环境污染中的“恢复原状”不具有经济性。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将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成本放于最高位,其恢复原状的代价是高昂的。

(二)恢复原状难以对环境损害提供合理救济

从《侵权责任法》第65条中“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解释来看,一是包括人身上的伤害、死亡、财产损失等;二是环境上的损害,即环境私权、公权侵害。由于在学界Α八鸷Α钡慕缍还不统一,一些观点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害”行为界定为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而从《侵权责任法》来看,环境污染侵权主要是由污染物对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超出其自净能力,使得人身、财产损害的行为[3]。因此,从立法层面来看,对于环境污染侵权损害的救济,尽管新修订的法典也提及了“破坏生态环境的侵权责任”,但对于环境损害赔偿及救济体系还不完善。如最高法指导性文件及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提到了对“环境污染损害生态环境”可以提起公益诉讼,但在侵权责任及保护环境利益救济渠道上存在缺位,使得恢复原状陷入难有作为的尴尬。

(三)恢复原状被环境污染修复责任所取代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一些老旧重污染企业的关停、外迁所留下的污染场地越来越多。由于企业污染物排放而导致的法学上的“污染场地”,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修复都带来严重危害。2014年环保部出台《污染场地术语》《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等文件,逐渐加大对污染场地的调查、风险评估和监测。但在污染场地恢复治理上,对于恢复原状责任方式,往往被环境修复责任所取代,特别是一些企业因歇业、倒闭、关停、破产等无责任承担者,使得国家负有公众利益保护的职责。

三、恢复原状适用环境污染侵权的变革建议

(一)分类构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及恢复原状标准

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害不可逆转性来看,在应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问题上,结合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及威胁程度来制定不同的恢复原状标准体系。强调对私益损害的保护,在明确人身及财产损害的同时,还要明确对土壤、水体等环境有害污染物的清除标准,如《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等,对于无法彻底清除的,需要修订各类污染物质量控制标准,来进一步保障人身、环境安全。如借鉴德国、英国、日本基于风险各类的污染场地管理办法,来实现对被污染场地的修复目标,促进其可持续修复。

(二)引入恢复原状技术可行性分析

从环境污染案例中面对“恢复原状”的技术可行问题,如某重金属污染在技术上不具有可行性,则给周围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带来危害。对现行法学框架下“生态破坏侵权”责任方式进行完善,当面对无法修复障碍时,以最佳可得技术来进行可供选择。比如在环境围绕修复技术上,常采用组合修复技术,如螯合剂――植物修复技术、基因工程、微生物修复技术等,来降低和减少环境污染。当然,在协同最佳可得技术制度建设上,一方面借助于环境损害评估机制来进行可行性论证,另一方面通过司法裁决方式来确保环境修复方案的可行性。

(三)制定恢复原状经济合理性的例外规则

考虑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多样性、严重性,多数国家的立法、司法中对生态损害的恢复责任实行例外规则制定。如德国法典中将“环境责任”纳入《环境责任法》;意大利民法典第349号法律第18条专门明确了“环境损害赔偿规定”;美国超级基金法明确了“严格、连带、具有溯及力”的法律责任,对污染场地的修复责任可溯及、无限、连带责任,企业股东或管理者应该承担支付修复费的责任。2014年我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显示,全国土地总污染超标率达到16%,主要污染物有镉、镍、铜、砷、铅等。对于“污染者负担责任原则”,当污染者灭失或主体消失时,国家成为履行治理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因此,应该考虑到恢复原状的例外规则。

(四)保持环境修复责任的独立性

从环境污染侵权表现上,一方面是环境污染侵权导致第三方人身、财产权益受到损害;另一方面是环境损害,对周围土壤、大气、水体等环境带来结构性、功能性破坏损害;再者是企业在经营中带来的污染场地问题。对于不同环境污染侵权的“恢复原状”,其环境修复责任应该适用不同的损害。从立法上明确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及污染者修复责任的性质,界定清环境治理中的公权、私权、公法责任、私法责任界限,才是推进生态保护的基本法律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志轩.明晰责任完善制度――《环境保护法》修改刍议[J].环境保护,2013,(16):65-68.

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篇2

关键词: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

近年来,我国西部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的量呈增长趋势,这显示出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提高;同时,对于大量环境纠纷,公众除、上访之外,缺乏更有效的救济途径。本文旨在以甘肃省徽县血铅污染事件(以下简称徽县血铅事件)的处理过程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予以评析、探讨,为西部生态立法提供思路。

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方法

本文所指环境污染纠纷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关于环境污染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而产生的纠纷。

(一)我国目前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方法

协商。这是由纠纷双方针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自行协商,通过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因为许多污染者不愿主动承担环境污染的责任,实践中纠纷双方很难达成和解协议。

调解。根据调解人的不同,分为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行政调解是由环境行政机关主持,对环境污染纠纷双方进行调解,以促成纠纷双方在自愿的原则下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与之相对应,是民间调解。我国目前主要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民间调解人,也可由较权威的民间调解人居间调解,促成纠纷解决。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任何一方都可以请求环境行政部门处理,也可以向法院。

行政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是指环境行政机关对社会成员(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由于环境污染产生的纠纷进行处理的制度。“因环境污染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因而,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性质上属于行政调解,其处理决定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仲裁。仲裁是指环境污染纠纷的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解决纠纷。我国现行环境立法,缺乏关于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的特别规定。实践中通过仲裁解决环境纠纷的情况较少。

民事诉讼。即环境污染受害者依法向司法机关,请求法院判令污染者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实践中,环境污染纠纷的诉讼解决方法耗时长、取证难、费用高;由于现行法律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资格、因果关系的确定、污染损害赔偿等问题都欠缺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阻碍了污染受害者寻求司法诉讼的救济途径。

(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优势

环境污染纠纷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损害性决定了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方法应当灵活、及时、专业。实践中环境污染受害者选择行政处理方式寻求救济,与其他解决方法相比,行政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优势在于:

专业性。环境污染纠纷涉及很强的技术性,因而对于污染损害的证明要求较强的专业性。环境污染事故一旦发生,环保部门负有监管和保护环境的法定职责,而且环保部门设有环境监测机构,这有助于及时、准确地确定污染责任。

及时性。环境污染发生后,环保部门负有及时有效地调查处理污染事故的法定职责,这有利于纠纷双方在最短时间内澄清事实,明确责任;同时,鉴于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享有监管的权力,因而,排污企业对于环保部门的处理意见愿意采纳并及时执行。这些因素都有助于环境污染纠纷的及时解决。

成本低。救济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当事人对于救济方式的选择。由环保行政部门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处理,是环保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责的过程所进行的。因而,相对于诉讼和仲裁,行政处理方法成本低廉,且效率较高。而国家也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过程中实现了诉讼资源的节约。

完善西部环境保护行政处理制度的法律问题思考

作为一种权利救济制度,其内部的具体救济规范的安排应当统一、协调,并且有相关的制度予以支持,才能实现对于缺损权利的有效救济,进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效率等价值。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及时、迅速地解决纠纷,救济缺损权利;损害赔偿制度的安排应当有利于提高污染削减的效果;能够促进和加强环境行政管理,即发挥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与环境行政管理的协同效应。

在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领域,日、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都较成熟,我国应当呼应当前社会实践对于行政处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完善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的相关立法。

(一)行政处理机构的设置

独立且中立的环境污染纠纷处理机构是公正、有效地解决纠纷的前提。因而,首先应当设立在财政和人事上都能保持独立性的纠纷行政处理机构,以保证有效、及时地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具体到西部地区,立法中则应当关注到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机构的设置。

(二)完善行政处理程序

考察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各环境污染单行法,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仅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不仅起不到解决纷争的作用,而且会使环境行政部门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而产生权责不清、权力滥用、等违法行政行为,从而起不到程序法应有的法律作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应当对于行政处理程序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1.环境污染纠纷的投诉制度。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法》中最有成效、最受关注的制度就是公害纠纷的投诉制度。该法规定都道府县及市区町村的公害课设置公害意见调解员。其职责,作为公害意见投诉和咨询的窗口,根据市民的意见,提供给当事人有关公害的知识和信息;调解员本人就公害的实情进行调查,给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出主意,进行中介调解和指导等工作。同时,把有关公害意见的信息迅速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协调和促进问题的解决。

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应当设立一个促进公众与环境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窗口:污染纠纷投诉机构。同时,该机构人员的配备应当是具备相当完善的环境法和环境科学的知识,并且行政能力较强,以切实保障环境污染受害者投诉有效。

2.污染纠纷的处理办法。一个富有活力的救济制度应包含一种合理、节俭利用救济资源的机制,以保证所利用的救济方式与特定救济需要相符合;同时一个富有活力的救济制度中所包含的权利救济方式也必须能满足不同缺损权利的救济需要,并且相关主体有权选择自己认为最“合算”的救济方式(即各类救济方式之间有替代性)。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环境行政部门的污染纠纷处理方法并没有具体的规定;而且行政部门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实质上属于行政调解,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从而使救济结果处于不确定状态。在徽县血铅事件中,当受害者寻求行政部门的救济时,污染事件已呈严重化状态,对于此类严重的、影响恶劣的企业违规排污行为,作为执法部门应当依法主动、强制进行调解,以充分发挥纠纷的行政处理方法的优势。

据此,完善西部地区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办法,应当明确规定多种行政处理方法,以供不同的权利缺损者选择;比如,斡旋、调解、裁定等;应当赋予行政调解以法律强制力,使救济结果确定,给当事人提供一个合理的预期;应当规定行政处理部门对于特定情形(比如严重违法排污事件、社会影响广泛的污染事件等)的强制调解职能。

(三)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1.一种救济制度如果得不到执行,其有效性是令人质疑的。权利人寻求救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缺损的权利获得补救。合理有效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应当至少对以下重要内容作出设计安排: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目前,各国的立法和理论界都确立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论环境污染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即无论是环境不当行为还是法律所不禁止的环境行为,只要其污染行为对他人客观上造成了财产损害或人身损害,就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受害人群的确定。对于受害人群众多的环境污染事件,比如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事件等,首先应当规定确定受害人群的方法,即确定谁有权获得损害赔偿。比如日本的公健制度中关于公害患者的认定,就规定了认定条件的三要素和认定有效期限(根据指定疾病的种类分为2年和3年)。

赔偿范围的确定。即确定赔偿金额。合理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有利于有效救济受害者,同时制裁排污企业,抑制排污行为。依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实践,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以及可能造成的受害人精神损害。

赔偿金额的来源。环境污染纠纷产生的巨额赔偿金是污染纠纷案执行困难的根本原因。实践中,我国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并不好,巨额的环境损害赔偿金令企业无力负担,严重者导致企业破产,社会失业人口增多,引起社会不稳定。

2.借鉴各发达国家在理论和立法上较成熟的经验以及我国部分地区的试点性实践,都可以为我国的相关立法提供经验。

适用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即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应当由排污者承担。该原则能够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污染的外部费用(即环境污染损害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内部化,以实现污染削减。各国立法实践证明了该原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一般地,排污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污染赔偿责任;同时,突发的、严重的污染损害所产生的巨额赔偿金往往令排污企业难以维系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衰落、破产带来的众多失业人口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鉴于此,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即通过对污染企业征收有关税、费(如排污费/税、自然资源开发费/税、生态补偿费/税、石油税等),构成污染损害赔偿基金。我国可以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和环境条件,通过征收各种环境税/费来建立各地的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以分摊企业的部分污染损害赔偿金额。

环境污染损害责任的社会化。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制度,使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社会化,被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纳并成为其通过社会化途径解决环境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分为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和自愿环境责任保险。在保险责任的适用范围方面,承保的风险范围经历了由小到大的演变过程。

我国已经进入环境风险的高发期,部分地区曾通过试点推进自愿性环境污染赔偿责任保险制度,但许多试点因无企业投保而处于停顿状态。鉴于我国一些企业经营效益不良以及其为利润所驱,不愿承担污染损害风险的现实情况,我国应当通过立法,结合自愿与强制保险的方式建立我国环境污染赔偿责任的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周林彬著.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篇3

本文所指环境污染纠纷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关于环境污染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而产生的纠纷。

(一)我国目前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方法

协商。这是由纠纷双方针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自行协商,通过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因为许多污染者不愿主动承担环境污染的责任,实践中纠纷双方很难达成和解协议。

调解。根据调解人的不同,分为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行政调解是由环境行政机关主持,对环境污染纠纷双方进行调解,以促成纠纷双方在自愿的原则下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与之相对应,是民间调解。我国目前主要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民间调解人,也可由较权威的民间调解人居间调解,促成纠纷解决。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后又反悔的,任何一方都可以请求环境行政部门处理,也可以向法院。

行政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是指环境行政机关对社会成员(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由于环境污染产生的纠纷进行处理的制度。“因环境污染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因而,我国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性质上属于行政调解,其处理决定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仲裁。仲裁是指环境污染纠纷的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解决纠纷。我国现行环境立法,缺乏关于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的特别规定。实践中通过仲裁解决环境纠纷的情况较少。

民事诉讼。即环境污染受害者依法向司法机关,请求法院判令污染者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赔偿损失。实践中,环境污染纠纷的诉讼解决方法耗时长、取证难、费用高;由于现行法律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资格、因果关系的确定、污染损害赔偿等问题都欠缺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阻碍了污染受害者寻求司法诉讼的救济途径。

(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优势

环境污染纠纷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损害性决定了解决环境污染纠纷的方法应当灵活、及时、专业。实践中环境污染受害者选择行政处理方式寻求救济,与其他解决方法相比,行政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优势在于:

专业性。环境污染纠纷涉及很强的技术性,因而对于污染损害的证明要求较强的专业性。环境污染事故一旦发生,环保部门负有监管和保护环境的法定职责,而且环保部门设有环境监测机构,这有助于及时、准确地确定污染责任。

及时性。环境污染发生后,环保部门负有及时有效地调查处理污染事故的法定职责,这有利于纠纷双方在最短时间内澄清事实,明确责任;同时,鉴于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享有监管的权力,因而,排污企业对于环保部门的处理意见愿意采纳并及时执行。这些因素都有助于环境污染纠纷的及时解决。

成本低。救济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当事人对于救济方式的选择。由环保行政部门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处理,是环保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责的过程所进行的。因而,相对于诉讼和仲裁,行政处理方法成本低廉,且效率较高。而国家也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过程中实现了诉讼资源的节约。

完善西部环境保护行政处理制度的法律问题思考

作为一种权利救济制度,其内部的具体救济规范的安排应当统

一、协调,并且有相关的制度予以支持,才能实现对于缺损权利的有效救济,进而最大可能地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效率等价值。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及时、迅速地解决纠纷,救济缺损权利;损害赔偿制度的安排应当有利于提高污染削减的效果;能够促进和加强环境行政管理,即发挥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与环境行政管理的协同效应。

在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领域,日、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都较成熟,我国应当呼应当前社会实践对于行政处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完善环境污染纠纷行政处理的相关立法。

(一)行政处理机构的设置

独立且中立的环境污染纠纷处理机构是公正、有效地解决纠纷的前提。因而,首先应当设立在财政和人事上都能保持独立性的纠纷行政处理机构,以保证有效、及时地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具体到西部地区,立法中则应当关注到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机构的设置。

(二)完善行政处理程序

考察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各环境污染单行法,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仅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不仅起不到解决纷争的作用,而且会使环境行政部门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而产生权责不清、权力滥用、等违法行政行为,从而起不到程序法应有的法律作用。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应当对于行政处理程序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1.环境污染纠纷的投诉制度。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法》中最有成效、最受关注的制度就是公害纠纷的投诉制度。该法规定都道府县及市区町村的公害课设置公害意见调解员。其职责,作为公害意见投诉和咨询的窗口,根据市民的意见,提供给当事人有关公害的知识和信息;调解员本人就公害的实情进行调查,给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出主意,进行中介调解和指导等工作。同时,把有关公害意见的信息迅速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协调和促进问题的解决。

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应当设立一个促进公众与环境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窗口:污染纠纷投诉机构。同时,该机构人员的配备应当是具备相当完善的环境法和环境科学的知识,并且行政能力较强,以切实保障环境污染受害者投诉有效。

2.污染纠纷的处理办法。一个富有活力的救济制度应包含一种合理、节俭利用救济资源的机制,以保证所利用的救济方式与特定救济需要相符合;同时一个富有活力的救济制度中所包含的权利救济方式也必须能满足不同缺损权利的救济需要,并且相关主体有权选择自己认为最“合算”的救济方式(即各类救济方式之间有替代性)。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环境行政部门的污染纠纷处理方法并没有具体的规定;而且行政部门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实质上属于行政调解,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从而使救济结果处于不确定状态。在徽县血铅事件中,当受害者寻求行政部门的救济时,污染事件已呈严重化状态,对于此类严重的、影响恶劣的企业违规排污行为,作为执法部门应当依法主动、强制进行调解,以充分发挥纠纷的行政处理方法的优势。

据此,完善西部地区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办法,应当明确规定多种行政处理方法,以供不同的权利缺损者选择;比如,斡旋、调解、裁定等;应当赋予行政调解以法律强制力,使救济结果确定,给当事人提供一个合理的预期;应当规定行政处理部门对于特定情形(比如严重违法排污事件、社会影响广泛的污染事件等)的强制调解职能。

(三)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1.一种救济制度如果得不到执行,其有效性是令人质疑的。权利人寻求救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缺损的权利获得补救。合理有效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应当至少对以下重要内容作出设计安排: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目前,各国的立法和理论界都确立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论环境污染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即无论是环境不当行为还是法律所不禁止的环境行为,只要其污染行为对他人客观上造成了财产损害或人身损害,就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受害人群的确定。对于受害人群众多的环境污染事件,比如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事件等,首先应当规定确定受害人群的方法,即确定谁有权获得损害赔偿。比如日本的公健制度中关于公害患者的认定,就规定了认定条件的三要素和认定有效期限(根据指定疾病的种类分为2年和3年)。

赔偿范围的确定。即确定赔偿金额。合理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有利于有效救济受害者,同时制裁排污企业,抑制排污行为。依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实践,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以及可能造成的受害人精神损害。

赔偿金额的来源。环境污染纠纷产生的巨额赔偿金是污染纠纷案执行困难的根本原因。实践中,我国许多企业经济效益并不好,巨额的环境损害赔偿金令企业无力负担,严重者导致企业破产,社会失业人口增多,引起社会不稳定。

2.借鉴各发达国家在理论和立法上较成熟的经验以及我国部分地区的试点性实践,都可以为我国的相关立法提供经验。

适用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即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应当由排污者承担。该原则能够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污染的外部费用(即环境污染损害及治理污染的费用)内部化,以实现污染削减。各国立法实践证明了该原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新晨

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一般地,排污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污染赔偿责任;同时,突发的、严重的污染损害所产生的巨额赔偿金往往令排污企业难以维系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衰落、破产带来的众多失业人口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鉴于此,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建立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即通过对污染企业征收有关税、费(如排污费/税、自然资源开发费/税、生态补偿费/税、石油税等),构成污染损害赔偿基金。我国可以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和环境条件,通过征收各种环境税/费来建立各地的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以分摊企业的部分污染损害赔偿金额。

环境污染损害责任的社会化。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制度,使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社会化,被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纳并成为其通过社会化途径解决环境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分为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和自愿环境责任保险。在保险责任的适用范围方面,承保的风险范围经历了由小到大的演变过程。

我国已经进入环境风险的高发期,部分地区曾通过试点推进自愿性环境污染赔偿责任保险制度,但许多试点因无企业投保而处于停顿状态。鉴于我国一些企业经营效益不良以及其为利润所驱,不愿承担污染损害风险的现实情况,我国应当通过立法,结合自愿与强制保险的方式建立我国环境污染赔偿责任的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周林彬著.法律经济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篇4

【关键词】水污染;地质;水文勘测技术;应用

由于我国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追求发展的片面性,导致我国水环境地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出来。并且,因为我国原来水文勘测技术水平低下的原因,早期的水文勘测技术未能广泛的适用于地质工程之中,导致水环境地质污染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我国水环境地质污染问题频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水文勘测能否有效完成决定着后期地质工程质量的高低。然而,目前我国的地质工程往往却忽视了水文勘测,从而导致地质工程的造价比较偏高,安全性较低等问题。由此来看,水文勘测技术在地质工程中具有着不可缺失的作用。

1.导致水环境地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1.1地面下沉引起的污染

由于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经常会发生地面塌陷或断层的情况。并且,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高速阶段,不断的开土建房也加速了地面基土的塌陷速度。这两个原因直接导致了地表水被掩埋或被截断、地下水被直接泄露的情况,破坏了地下水的水循环。水资源环境一旦被破坏就会导致地表植被缺水,造成水土流失,从而又加重了地面下沉问题。

1.2管道破损引起的污染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扩建,城市管理者经常会对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进行施工。但是,由于部分施工人员的工作不严谨,导致管道材料经常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导致管道破损,使管道内的污染物质通过破损处直接渗入地质水层当中,间接的污染了地下深层的暗河。

1.3水源井不止水引起的污染

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仍采用传统的方式增加单井出水量和回灌量,水泥止水环节被人为取消,因而导致了水环境地质的污染。并且,由于施工工人的技术不高,责任心不强,错误的将地表水和地下深水层进行简单连通,导致了水环境地质污染的情况出现。

1.4金属井管腐蚀引起的污染

在施工当中,如果建设单位使用的是质量不合格的金属井管,那么则会造成水环境地质污染的情况出现。因为这些金属井管很容易受细菌、电偶、缝隙、氧浓差等情况的影响而遭到腐蚀,被腐蚀的金属管会产生大量的硫化亚铁和铁瘤,从而给水环境地质造成金属污染。

2.关于水文勘测技术的内容

目前我国水文勘测技术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三种:水文雨量监测、水文泥沙监测、水文站网,这三项是水文勘测地质工程工作的关键所在。

2.1水文雨量监测

优质的水文雨量流量监测是水文勘测技术在地质工程的关键。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采取自动和半自动的雨量流量监测技术。然而,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水文监测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记录、自动存储、自动传输、自动测报等功能的完善。一个良好的水文监测自动化,需要建立一个水位监控可视系统,通过网络在线观测水位从而完成无人值守和网络数据传输。

2.2水文泥沙仪器设备

使用先进的水文泥沙仪器设备代替原来传统的、费时费力的粒径计和移液管法的泥沙监测法,直接运用同位紊测沙仪,电测沙仪,超声波测沙仪等自动测沙仪器进行直接快速的测算,从而减轻了监测人员的测量工作量。并且,运用水文泥沙仪器设备测量的数据会更为精准。

2.3水文站网

主要是要优化水文站网的分析功能,针对每个地区的水文情况的特殊性,从水文测验方式和水文勘测技术改革出发,进行分析水文站网分布的优化型。从而充实、调整和优化水文站网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水文监测网络体系。

3.污染环境地质中水文勘测技术

3.1水文勘测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有效改变污染环境地质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危害,水利研究人员应该逐步对污染场地进行研讨和开发,在合理开发、勘测、改造基础上改善原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污染场地能转变成具有商业价值和居住价值的良性土地。

3.2污染环境地质中水文勘测技术应用范围

污染环境地质水文勘测技术主要用于探查污染场地的现状和历史活动状态的全面调查。探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污染来源、污染途径、污染现状的勘测,探查的项目主要有地下水的分布、埋藏、水位、流向、动态变化、地下水径流和补给、排泄等。最后再对水环境污染地质进行综合评估,并得出相关的风险评估数据,以及整改意见和探查措施。

3.3污染环境地质中水文勘测的实施程序

污染环境地质中水文勘测的具体实施程序的第一步为收集资料,需要充分收集和调查污染场地的环境地质的相关信息,包括对污染水质进行采样,污染场地现场勘查等。然后,再采用模拟污染计算分析的步骤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风险评估报表。最后,再结合风险评估报表拟出污染场地的整改意见并于实施。

3.4污染环境地质中水文勘测技术的应用判断

由于水污染环境的扩散性和流动性,应该在污染的潜在区域进行勘测布点,从勘测点勘察可疑区域的污染程度,并在可疑区域设定多个勘察点去勘测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对水环境的地质污染进行详细的勘测报告记录,并从技术、经济多个方面去比较污染环境地质处理方案,最终提出合理的勘测方案和实施建议。

4.结束语

目前,水污染环境地质中水文勘测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改善我国水污染严重的情况,还能有效控制我国水污染范围扩大的趋势,并有效地改善我国原有的污染环境场地的污染情况,变废为宝的开发出更多有效的商业用地和居民用地。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环境地质污染水文勘测技术定会越来越完善,提高地质环境数据信息采集的可靠性和精准性,从而提高人们治理地质环境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海洋.水文勘测技术在污染环境地质中的应用[J].地球,2014,(6).

[2]阿不都艾则孜・尼扎木丁,莫合塔尔・尼扎木丁,王怀江等.污染环境地质的水文勘测技术及其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

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篇5

【关键词】环境污染;归责原则;二元归责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纠纷与日俱增,污染事故频发,致使公民的财产、健康、生命受到很大损失,严重干扰公民的正常生活。归责原则是环境污染侵权的核心,归责原则的确立是研究任何一类侵权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虽然我国已在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环境单行法律、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多部法律中对环境污染侵权做出了规定,但因法律规定不统一,各法律条文存在许多冲突矛盾之处i。具体如下:

(一)《民法通则》中的相关规定

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有学者将其解释为过错责任,以“违反国家防范污染的规定”作为认定环境污染侵权的必要条件。

(二)《物权法》中的相关规定

第90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学者也将其解释为过错责任,违反有关规定即视为有过错,有过错才承担责任。

(三)《侵权责任法》中的相关规定

第65条规定:因环境污染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明确的表示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并不需要加害人主观上有过失或故意。

(四)环境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

第41条第1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也是规定为无过错责任。还有很多环境特别法,也是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

从以上法律条文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行法律对环境污染侵权的归责原则并不统一,法律之间存在抵牾和冲突。

二、国内针对环境污染侵权归责原则的几种学说

(一)单一的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在民法学界,环境污染侵权应采取无过错责任也占据通说地位。许多学者认为环境污染侵权采用无过错原则有很大的必要性,具体理由如下:其一,是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的需要。其二,是价值上的需要。具体为:保护环境污染受害人的需要和遏制环境污染行为的需要。有学者指出:“环境污染一般由生产者造成,且污染过程很复杂,受害人又大多为一般群众,二者实力悬殊过大,因此法律对于环境侵权设定无过错责任,旨在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惩罚。”ii

(二)单一的过错责任原则

这一观点的代表性学者是北京大学的王成教授。有许多学者把我国《民法通则》第124条解释为无过错责任,王成教授并不认同这种解释,其认为该条是关于环境侵权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并认为排放行为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是侵权行为的前提条件。针对无过错责任支持者提出的采取无过错责任会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观点,王成教授也予以了反驳。众所周知,在侵权法上,有损害才有救济,但并不是所有的损害就一定会得到救济。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不可避免,若采取无过错责任,只要环境污染造成损害,就必须应承担侵权责任,这样的规定显然太过强调对权利的救济,而忽略了行为的自由。王卫国教授在其文章中提出应在在侵权法的所有领域适用过错责任原则,iii环境污染侵权是侵权领域的一种,因而环境污染侵权中的归责原则也应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三)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有部分学者支持过错与无过错相结合的二元归责原则,典型代表人物是中南政法大学张宝教授。其认为现行环境侵权归责原则无论规定为过错还是无过错原则都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他建议按污染物的不同类型规定为过错与无过错相结合的二元归责原则。iv他认为,污染物像一些化学物质和微生物,如重金属有机毒物、农药有机毒物、病原体等,其排放首先会造成环境的组成要素如大气、土壤、水的污染,然后才导致人身、财产损害,这种污染可被我们称为实质污染,因为其对环境造成了实际的损害;而另一些污染物像噪声、光、热、振动等并未对环境造成实际污染,而是直接对人的身体、财产造成伤害,我们可形象的称为虚拟污染。这种分类以环境学为依据,为环境污染侵权归责原则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这两种类型的污染,要区别对待。具体如下:

1.实质性污染应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

实质性污染主要由企业排放,且其通常是大规模侵权,受害人较多,损害潜伏期较长,双方地位严重不对等,受害人获取证据非常困难,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应适用无过错责任,造成损害即承担责任。

2.虚拟性污染应采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虚拟性污染因为其不具有可量性,很难用有形的损害来确定损失,但科学研究证明,这种污染超过一定量就会对人的财产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需要规定一个标准,就是强制性排放标准,若超过这个标准,就要承担侵权责任。

三、小结与反思

法律理念,正义,正是要求相同事物相同处理,不同事物不同处理。”v对于规则的设置来说,需要以对规范对象做出科学的类型化区分为前提,若非如此,便可能造成针对不同事物却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最终结果便是违背了正义、公平、背离了法律理念。根据不同污染物类型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注释:

i王成.环境侵权行为构成的解释论及立法论之考察[J].法学评论,2008(6).

ii张敏纯.论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iii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iv张宝.环境侵权归责原则之反思与重构―基于学说和实践的视角[J].现代法学,2011(4).

v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参考文献】

[1]张宝.环境侵权归责原则之反思与重构―基于学说和实践的视角[J].现代法学,2011(4).

[2]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学―从立法论向解释论的转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

[3]张敏纯.论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庄敬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

[5]马洪.环境侵权的归责追问[J].法学评论,2009(7).

[6]刘超.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的抵牾与交融―以环境侵权救济为视角[J].现代法学,2009(1).

[7]林丹红.环境侵权之损害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9(1).

[8]王利明.环境侵权行为构成的解释论及立法论之考察[J].法学评论,2008(6).

[9]韩大元.全国人大常委会新法能否优于全国人大旧法[J].法学论坛,2008(10).

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篇6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讨论了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和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与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一、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兴起,生产和生活的性质与规模较之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以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正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今天,人类强大的技术力量严重地影响和干扰着自然界的许多自然过程,如气候、植被、水分乃至与之有关或包含于其中的物质化学组分的交换、循环等。特别是目前这种影响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影响或破坏人类生活的正常性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的可怕后果,这即是当今环境问题成为倍受全世界关注的热点的原因所在。

与其他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一样,为了研究和解决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探索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奥秘以及如何协调或控制这种关系,大约在20世纪中叶以来,一系列有关人类环境的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和发展起来。而从自然循环、物质变化角度研究环境问题的学科目前发展起来的最主要的有以下几门:环境地球化学、污染生态学、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无机化学。这些学科都尚在形成发展中,其最主要特点是不同学科交叉,即用已有学科的理论、方法去解决已存在的或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也是在20世纪下半叶,生态学有了重大发展和认识上的飞跃。[1~2]新的生态学建立在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的基础之上,成为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特殊的学科,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我国已故着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曾指出:“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应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最主要界面——地球表面存在和发生的一切现象及与生物的关系,[3]尤其是与人类的关系成了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4]

“污染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已成为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前国家教委就规定其为与环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平行的本科环境科学专业必修专业课程,当时也曾提出了相应的研究任务和方向。然而,和其他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污染生态学”本身在许多方面尚处于发展、充实、完善阶段,目前对之尚存在不同一的定义或认识,人们还尚未对它的对象、任务、研究范围等作出确切的规定。其实,晚一点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好事,因为广义的环境科学也包括生态学,其涉及内容较广,学科交叉性很强,人们对它的理解不能不受到原先的专业知识范围、研究经验、兴趣及对环境生态问题的不同认识等因素的影响。也正是这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会促使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去研究问题,由此可能会大大地丰富和充实这门新兴学科的内容,同时也促使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去研究和探索,以使其不断成熟、完善和更有效地为保护人类、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目前,在国外能与“污染生态学”完全对应的词条尚很少见,最为接近的可能是“pollutionScience”或“theScienceofthepollution”,但是,就针对自然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却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一点在科技杂志刊载内容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重要刊物更是如此。如“ecology”、“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environmentalpollution”、“environmentalResearch”、“appliedGeochemistry”、“the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aquaticecosystemHealth&management”、“Bulletin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andtoxicology”、“environmentalGeochemistryandHealth”、“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以及“nature”、“Science”、“amBio”等刊物经常刊登大量的污染生态学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有些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也常常分散刊载于其它有关环境科学或生态学领域的期刊中。这些研究内容实际上已基本勾勒出了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框架。笔者结合近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讲授研究生“污染生态学”课程及科研实践中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就“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做些浅显的讨论,与同行交流,希望大家指正。

二、污染生态学研究内容讨论

近年来不断进展的污染生态学研究和大量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内容基本体现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及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1.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研究

污染物质之所以会对生物产生毒害是由于生物对这些有害物质的摄取与利用而引起的。环境一旦被污染,生存于其中的生物即会自觉不自觉地摄取和吸收污染物质,当这些物质的量在生物体内超过生物机体本身的承受或转化(无害化转化)极限时,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毒害作用即发生了。不同的污染物质其体现出的效果往往区别很大,而自然环境中常常是多种生物并存和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的。查明生物受害原因和明确厘定具体致害物质及致害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污染研究的关键所在,这些问题在实际情况中常常非常复杂。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污染生态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同时也是目前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2.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及生态效应研究。

污染物一旦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生物体内,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便会发生一系列作用和产生相应后果。在此过程中,污染物的化学习性、系统的物理化学条件是制约因素。因此,生物对污染物从摄取到进入体内的一系列生化作用及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对最终的毒害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如摄取、输送、吸收、浓缩、转化、富集、降解和排泄等各种作用和过程。它们是研究生物在污染环境中受害机理的最基本内容。这些作用和过程对不同生物不尽一致,因而相同的污染物质对不同的生物群体常常体现出不同的生态效果。因此,这项内容是认识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和运动规律,即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运动循环机理和生物对元素的需求与中毒等基本原理的关键,对阐明污染生态环境的生态效果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不同的生态系统常常有不同的污染特点,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系统间同一污染物质各自分别有不同的生态环境效果。自然界大气、水、土壤、生物体系又都不停地与生物进行着物质交换循环。在各种方式的交换循环中污染物质会体现出各自的毒害效果。生态环境污染生态效应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的主体内容,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5]

3.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研究

生物对污染物的抵御能力体现在生态效应上即为净化功能,这项功能因生物种类不同而差别很大。生物净化机制研究一方面是制定环境容量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可用于污染防治。这是目前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许多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环境净化功能,常常会起到其它人工措施难以起到的作用。因此,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环境对策的重要内容,对确定环境容量和治理、预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崭新的、前景无限光明的领域。[6]

4.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研究

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污染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治理预防污染的主要参考条件。对生态系统的污染负荷能力或环境容量进行研究,以及对为促使人为污染物不超过其负荷能力或容量的相应政策措施进行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之一。生物机体本身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环境中有毒物质或污染的抵御能力和对策研究是目前一个充满兴趣而又具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7~8]

三、结语

从学科史角度看,污染生态学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据目前本领域研究状况,本文将其研究内容归纳如下:①研究在污染环境中生物受害原因以及与污染物的关系;②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以及在生态系统、生物体内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即吸收、转化、富集、降解规律和生态效应;③研究生物净化机制和生物防治污染的措施;④研究生态系统承受污染物的负荷能力,以确定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上述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作者学习污染生态学的体会,同任何一门新学科一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补充和修正。

参考文献:

1RonaldS.oremland1,JohnF.Stolz.theecologyofarsenic[J].Science,2003,300(5621):939~944

2Begonm.,harperJ.L.,townsendC.R.ecology-individualspopulationsandcommunities[m].3rdedn.oxford:BlackwellScience,1996

3Lindstrome.R.,andrenH.,angelstamp.,CederlundG.Diseaserevealsthepredator[J].ecology,1994(75):1042~1049

4孙铁珩、周启星、李培军.污染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nebelB.J.,wrightR.t.,environmentalScience.5thedn.newJersey:Simon&Schuster,1996

6SuhonenJ.predationriskinfluencestheuseofforagingsitesbytits[J].ecology,1993(74):1174~1203

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篇7

【关键词】井下作业;污染;对策

一、引言

井下作业往往是一个油气田勘探过程或其他矿产勘探过程当中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井下作业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增加对于矿产资源勘探的保护工作。我们知道,在勘探的过程当中,所进行的所有“井下工作”的过程都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其特点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容易出现污染问题,加强对于井下作业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这对于整个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当中的环境保护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常见的井下作业造成的污染分析

在井下作业的过程当中,由于所勘探的资源不同,所处的环境条件也不相同,因此所产生的相关的污染物种类也不相同,主要是包括这样两个方面:地下污染和地面污染。其中,以油气资源勘探为例,对于地面的污染主要包括这样几个:地下原油、含油废水混合物以及其他的污染物,对于这三种污染物分别介绍如下:

(1)原油从底部形成碳氢化合物,然后达到地面,对地面产生污染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这一般是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人为造成的,二是机器自身的原因。例如,原油可能会从高处直接洒到了井场之内,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有时候,还会因为在进行试验的时候,机器可能经历了长期的运行,导致了井口的井喷管塞互动盘发生磨损,密封的效果就比较差,不能阻止油井喷发,造成污染排放到了井场之外,从而造成了地面的污染。

(2)含油和污水的混合物:在进行冲洗的过程中,由于井下机械设备需要清洗,所以会有很多油水的混合物从底部流出,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就会流向地面,从而造成井场及水体的污染。

(3)其他污染物:在井下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的技术,尤其是在酸化压裂的过程中,残留的酸或压裂液及其它污染物有可能会到达地面,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将不可避免的对周围的地下水、土壤、植物和动物有负面影响。

三、井下作业的常见污染防治对策

3.1制定合理的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方案

在井下作业开始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分析和研究矿井所在位置的具体地质环境、井下的纹理结构、建筑设备的性能以及操作层面的情况,同时井下作业的工人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清楚的对那些很容易出现污染的一些地方,以及可能会出现污染的几个工作环节有很好的掌握才行。另外,还要制定一个非常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一旦发现问题,要马上进行处理。此外,还必须要积极的引进新技术,在井下作业的时候,如果能够引进一些比较先进的防污技术,并不断进行创新的话,就可以更加有效的来解决污染物排放的问题。

3.2井下作业的主要创新施工技术

要想控制污染,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预防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来创新技术,这其中主要包括:不压井的作业技术,施工人员必须要选择更合理的措施来控制流体的密度,压力管道的压力也必须要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主要是利用一些配套的设备,来完成压力的衡。可以降低压裂液和残留的酸的浓度,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大大增强井下作业的清洁生产。另外,还有一种技术就是洗井废水处理技术,这种技术要求现场的施工人员,要在现场就进行废水处理,然后利用泵将这些废水注入到设置好的废水井内,成功的将含油的废水进行分离和提纯。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井口的导流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设置好一个圆柱形的容器,来直接承接那些含油的废水。井下作业的工人必须要把油管紧密的进行相连,并与容器连在一起,这个时候,水就可以在容器的内侧有效地被引入到事先设置好的废水井中,不能够达到地面,就不会对地面产生一定的污染情况。

3.3加强井下的施工管理措施

在地下施工的污染防治工作中,不能忽略的就是管理工作,必须要大大的加强施工管理。这主要是体现在井下作业的施工人员要不断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并且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原则和制度进行工作。而管理人员也要以身作则,在努力提高整个经营效益的基础上,必须要重视对于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对于现在的井下生产作业来讲,实现清洁生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所以要在整个的施工期间积极的推进严格的监控,并把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这样才能保证其污染程度能够达到最小,并最终降低井下作业中常见的污染,减少因地下工作而产生对于环境的污染。

一直以来,井下工作的过程中会伴随着直接或间接地环境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整体的生态环境,但随着井下工作流程的创新和发展,人们开始注重污染预防和井下工作过程的特点,对其中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不断创新井下工作过程,努力提高污染防治技术,并对相关的技术人员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也大大的减少了井下作业的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结论

目前,环保工作已经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年代必将一去不复返了。井下作业一般都会伴随着施工过程当中的污染,那么,井下作业污染控制工程必须要保证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现场的技术人员、安全人员必须要足够的重视这一问题,而环保部门的领导也一直的关注着这样的问题。个人认为,防治污染既要严格的执行现有的环保措施,同时更要加强技改创新。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对于操作的流程要严格的来执行,操作规程和法规也要不断的完善,从工艺上从环保设备设施上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污染防治工作才能够合理有效的展开,污染物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进行控制,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海明.井下作业环境污染分析与防治措施田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08).

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篇8

这一步骤包括人事对象系统和明确提出问题这两方面

1如何认识对象系统

为了系统模型化,最优化等取得必要的信息,需先了解和掌握对象系统。首先必须弄清污染源的情况;其次弄清造成污染的情况,甚至危害程度;然后必须弄清影响污染的因素,影响程度;最后找到污染规律,以便对症下药。

以贵州省铜仁市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为例,曾做以下工作:

1、社会经济概况调查。包括:(1)城市建设与人口发展概况。(2)工业构成与布局。(3)农业构成与土地利用。(4)能源构成与消耗情况。(5)城市绿化情况。

2、自然环境概况调查。包括:(1)地理位置;(2)气象气候特征;(3)地质地貌概况。

3、污染源调查、监测和评价。包括:(1)污染源普查(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污染源环境背景);(2)重点污染源解剖(排污口污染物浓度监测,生产工艺调查、经济损益调查及治理工程技术经济效益调查);(3)数据处理及污染源评价。

4、污染气象和污染水文分析。包括(1)铜仁地市风场结构;(2)逆温层的时空分布规律;(3)气象要素与污染浓度相关分析(如So?污染浓度与风场及温度场的关系,烟尘污染与能见度的关系);(4)地表水水文因素分析(如径流的年内分配,浑河泥沙分析,浑河水温分析,不同保证率的流量分析等);(5)河流水文因素与水污染关系分析(如河道形态与水污染关系,河道底质对水质影响,水温对河流自净能力影响等);(6)地下水水文因素分析。

5、环境污染监测及评价。包括:(1)大气环境质量状况;(2)大气污染变化趋势;(3)地表水水质状况和污染分级;(4)地表水水质污染演变趋势及原因;(5)地下水水质状况;(6)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7)引用水水质状况;(8)土壤污染状况等。

6、环境污染影响调查及环境效应评价。包括:(1)大气污染影响(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慢性危害,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等);(2)水污染影响(如减少水资源阻碍工、农、渔业生产发展,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河床底质污染造成水污染的潜在威胁等);(3)土壤污染影响(如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镉土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下一代的影响等)。

2明确要提出哪些问题

为了搞清楚存在着的主要问题,需善于把问题简化到易于分析的程度,同时又必须保留可能受方案影响的所有重要因素。因素的取舍,关系到问题解决的成败,所以必需在认识对象系统的基础上,才能明确地提出问题,确定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并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定量的描述。

以铜仁市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为例,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找出铜仁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1)西部、南部地表水体污水系统的有机物污染;(2)大气燃煤的烟尘、二氧化硫污染;(3)污水灌区土壤的镉污染。

3建立或改进环境系统的动机

分析、确定系统的目的、要求,是建立系统的根据和出发点,是系统分析的第一要素。确定目标,就是确定为达到目的所应完成的各种具体指标。

进行目的分析时,首先要反复的调查,了解建立这个系统或改进这个系统的动机。这种动机可能来自上级的指示,也可能是本单位的要求,还可能是其它单位的建议。建立系统的原因可能是:

(1)现有系统出现了与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

(2)客观形势要求,必须开发新的系统;

(3)科学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在反复分析上述情况的过程中,应该十分注意提出任务者的片面性或局限性,一定要把目的弄得十分清楚,

4弄清环境问题中的目标界限

对问题分析得越深入,确定目标就越有充分根据。为满足新系统的目的和要求,需要明确目标的界限范围。弄清楚在发展和使用所拟议的新系统后可能得到的收益程度及发展该系统的现实性,还必须定性、定量地确定为发展与实现这一新系统所需的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所以这一阶段的工作,带有相当的探索性。

1、确定目标时要注意到:

(1)要有总体观点;(2)要有长远观点;(3)要有有效观点;(4)要有显明性(能定量地表示目标);(5)要有标准性(可以比较);(6)要有可行性(要考虑到各种制约条件);(7)要有顺序性(多个目标时要分清主次);(8)要有适应性(客观环境条件变化时要能适应)。

总之,要使目标所得准确,必须在概念、时间、条件和数量这四个方面都有清晰的界线。

2、目标分层。为达到目标,一般可分成若干层次的子目标,可形成“分层目标结构”。目标结构的层次性十分重要,因为总目标不分解成若干层次的小目标,总目标往往不能落实。但下一层次的目标必须服从总的目标,否则必须修正,以使全局平衡。

5弄清环境标准有哪些

对环境保护来说,往往以达到环境标准或环境指标作为建立(或改造)系统的目的。我国的环境标准,主要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它们之间是有有机联系的。

1、环境质量标准

我国的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科学性、政策性、可行性,区域差异性和便于管理实施这五条原则制订的。它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要保护人群健康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从经济学角度看,要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而所花费的污染控制总费用却较小。具体地说,环境质量标准应有如下收益:

(1)使人群死亡率和患病率降低;

(2)使大气、水域、土壤等受害减少,农、林、牧、渔业产品和其他生物产量、质量能提高;

(3)使人民和社会财物(如房屋、设备、各种构筑物、文化设施等)腐蚀损坏减少;

(4)使工业产品质量提高;

(5)使能源、资源、各种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三废”损失减小等等。

环境质量标准要考虑到的费用负担有:

(1)调整生产规格和布局的投资;

(2)改进工艺,改进设备的投资;

(3)进行“三废”处理和净化的投资及运作费用;

(4)政府机关经费、科学研究费、监测网络投资及运作费等。

2、污染物排放标准

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以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可行性和控制污染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而制订的,同时还考虑到环境特征和便于监测及检查。排放标准的类型,按控制方式可分为:

(1)浓度标准。即规定企业或设备的排放口、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废水中污染物以mg\L表示,肺气肿污染物以mg\m?表示,简便易行。改进方向是既监测浓度,又监测介质流量。

(2)地区系数法标准。这是根据环境质量目标、各地自然条件、环境容量、性质、功能、工业密度等,规定不同的系数,以控制污染物排放。

(3)总量控制标准。它是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考虑自然特性,计算出环境容量(此处指污染物总允许排放量),然后综合分析所在区域内的污染源,用数学模式计算每个污染源的污染分担率和允许的相应排放量。

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篇9

关键词:环境污染;民事责任;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43-02

一、问题的提出

环境与环境保护法为了实现其立法目的,不仅规定了防止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破坏的法律禁止性事项,还规定了对违反法律规定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环境刑事责任、环境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是当代环境污染法的三大重要的法律责任形式,其中,对环境民事责任的研究在我国是最薄弱的。但是,经济发展在改善人们物质水平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现今中国处在法治的大环境下,因此,对于环境污染进行适当的法律规制是可行也是必要的,法律责任是保障法律实施的手段之一。我们知道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都引入了法律责任制度,这样我国的环境污染民事责任便由此而产生了。本文限于研究目的和篇幅紧紧围绕环境污染民事责任展开论述。

二、环境污染民事责任释义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是指污染者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污染,造成损害,依法不问过错,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特征是区分它与其他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有如下三大特征:其一,该责任是一种是民事侵权责任。环境污染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并无契约上的权利义务,因而不存在违约责任一说。因此,环境污染所引发的民事责任在性质认定或者说划分上是侵权责任,而不可能是违约责任,因为基本是施害人与受害人两方的主体,也不存在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情景发生。故而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之诱发来自侵权,而非违法契约的义务。其二,该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既然是特殊侵权责任,那么在环境污染民事责任认定时当然地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换句话说,责任的认定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其三,它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民事责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通过物质赔偿的方式使受害人的损害得到填补,最大程度上使其回复到未受侵害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环境污染民事责任主要是承担财产责任的形式。

三、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法律要件

各个国家基于本国的立法环境、立法要求、立法技术、立法水平的差异,对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法律认定要件的立法例势必会有所区别,但大体上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种立法例,即三要件与四要件的论争。主张该责任适用三要件的认为,行为人实施了侵权行为,有实际损害的结果发生,加之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能够认定其成立;而主张四要件的除了前述的三个要件之外,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笔者的查证来看,法国、意大利、拉丁美洲等法系国家立法采纳三要件说。而诸如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或者地区采纳的却是四要件说,在我国的研究中,也有相当一批学者偏爱这一理论。具体到本文的环境污染民事责任认定上,笔者主张适用三要件。

(一)行为人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

污染环境的行为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环境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放射性污染。在考量一个行为是否构成了污染环境之时存在一个判断标准之争论,据此形成两相对立的解释:一是只要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污染物的,就不加其他任何之因素立即构成污染环境之行为;二是虽然符合排污标准但造成了损害的,也构成污染环境之行为[1]。从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第65条规定来看,显然立法者采纳了后一种观点。符合国家标准并不得成为减责、免责的事由。

(二)施害行为造成了他人损害

如果只有危害或者妨害的状态,而没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就要求行为人承担环境污染民事责任,应该是不妥的。环境污染行为只有给他人造成了损害,才可能产生侵权赔偿责任。我国法律上未限制环境污染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类型,因此损害既包括人身伤亡(例如造成他人患病)也包括对财产权(例如因水源被污染造成养殖户的鱼苗死亡)造成的损害。而就财产权而言,既包括直接的损害也包括间接的损失。此外,被污染者因清除污染而支出的费用也应当给予赔偿。

(三)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鉴于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因果关系过程中进行直接认定的操作性难度非常大,因此,应该采用推定的因果关系来替代直接、严格的因果关系的认定,也即是在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件中,我们可以通过间接证据推定因果关系是否成立。采用这样的认定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考量:第一,同一个环境污染行为的损害后果可能会由多个不同的行为引起,多个不同的行为共同作用才会使得损害结果产生,对于受侵害人而言,证明简单因果关系的难度已经很大了,何况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环境污染往往是复杂的因果关系,这样一来,受害者承担举证责任显然是有失公平的;第二,因为现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有限,尤其是环境污染的鉴定技术对科学水平的要求很高,这对于我国现有的物质支撑条件来说是无法达成满意的;第三,在环境污染的案件中,多因一果的情况常常会发生,如果要求受侵害人,分别去搜集造成这种结果的不同原因的证据,则更是难上加难[2]。比如我们都熟知的太湖水污染事件,形成如今太湖水质严重恶化的原因复杂多样,工业的污水污染、农业生产过量施肥、养殖业的过分扩张都是太湖水质下降的原因,如果有受害人诉诸法律渠道解决,他的证据搜集工程未免过于庞大,处于保障受侵害人权益的角度,也不能机械地套用一般侵权行为证据采集的方式。

四、环境污染民事的责任承担

从我国《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立法的法律内容来进行观察,归纳出的结论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有两种。排除危害显然是一种对于损害结果事前的阻断或者预防,而赔偿损失则是对于损害结果已经出现的一种补救的方式。我国《侵权责任法》并没有明文规定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应当采用这样两种责任的承担方式,但从现行侵权责任法的功能来看,事前预防损害与事后填补损害恰好与《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相互印证。

(一)排除危害

排除危害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以及消除危险,这里虽然包含了三种方式,但是要注意的是它们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排除妨碍既包括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危害行为的排除,也包括对实际可能发生的环境危害行为的排除,其目的主要是在于使已经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环境污染损害归于消灭,同时还会有预防环境污染损害发生的作用[3]。

实践中,常常存在着忽视适用“排除危害”责任形式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适用这一方式时,我们要综合考虑到环境污染行为的形式、性质,是否有排除的可能性、合理性,污染行为的严重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将造成环境危害的社会效益同受害者所受到损害的社会效益进行比较,如果进行利益衡量后,认为适用排除危害的这种方式合理且对社会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则应会适用这一方式。

(二)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环境民事责任中最基本的、最为重要的一种承担责任的形式,也是对受侵害人的损害进行弥补的重要体现。在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财产损害、人身损害和环境损害的赔偿。

1.财产损害的赔偿。对此无论中外基本上都按照全额赔偿的原则来实际地操作,此原则的要求是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都被纳入其中。具体地,对于财产损失来说又包括两种:进言之,赔偿的范围既有受害人现实的实实在在的物质损失,也包括可以期待(或者称之为可得利益)损失。一是折价赔偿;二是实物赔偿。对于现有财产的损失既可以是实物的赔偿,也可以进行折价赔偿。但是对于既得利益的损害,只能采用折价赔偿的这种方式。

2.人身损害的赔偿。对于人身损害的赔偿范围我国主要是根据人身损害的程度来确立的,一般是人身损害的程度越重,相应地赔偿数额就会越多;而人身损害程度较轻的,则赔偿的数额相应会少一些。其人身损害的具体范围包括必要的医疗费、护理费、误工收入、残疾生活补助、死亡赔偿金等。而日本的《公害健康受害补偿法》对于可能的或者潜伏的疾病也会予以赔偿[4],由此可见,日本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要比我国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更加有利于被害人,这种规定也是比较合理和较为先进的。

3.环境损害的赔偿。环境损害主要是指环境被破坏或者污染后,影响到了环境的总体质量,损害了人们对安宁、舒适、美好环境追求的权利。由于环境损害赔偿中尚有一些问题未达成共识,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有人身财产损害的赔偿,而没有规定对环境生态的赔偿。而实际上,环境污染行为对我们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的。例如环境污染事故造成河道里面的鱼大量死亡了,环境侵权行为人仅仅只是对鱼的损失进行赔偿,却没有清理河道直至恢复其生态服务功能的部分,而恰恰后者才是更重要和更巨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我国环境污染民事责任制度虽已基本确立了,为保护环境与资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直接决定着是否构成环境民事责任,但由于立法的不够详尽,在实践中带来了困难,使受害者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上述问题都需要从立法上加以完善,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保障基础,为人们早日创造出一个健康美丽和谐的生活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啸.侵权责任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460.

[2]高威.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与救济问题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篇10

[关键词]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

突发环境事件尤其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其中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不但包括常规性环境污染,也包括由于重大化学品、危险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和消亡过程中污染导致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严重、污染物不明及处理的艰巨性等特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重点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突发船舶污染事件等。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辐射装置、放射性废物辐射污染事件。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通常发生方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可分为:(1)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因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排放不当导致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或非正常排放所引发的污染事故。(2)毒气污染事故:实际是上面事故的一种,由于毒气污染事故最常见,所以另列,主要有毒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氨气等。(3)爆炸事故:易燃、易爆物质所引起的爆炸、火灾事故。(4)农药污染事故:剧毒农药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因意外、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泄漏所导致的污染事故。(5)放射性污染事故: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放射性物质过程中不当而造成核辐射危害的污染事故。(6)油污染事故:原油、燃料油以及各种油制品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意外或不当而造成泄漏的污染事故。(7)废水非正常排放污染事故:因不当或事故使大量高浓度水突然排入地表水体,致使水质突然恶化。

二、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类

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程度,《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预案》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用红色表示)为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Ⅱ级(用橙色表示)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Ⅲ级(用黄色表示)为较大环境污染事件,Ⅳ级(用蓝色表示)为一般环境污染事件。

三、突发环境污染的危害

1.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在瞬间排放出的大量具有危害性的物质,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2.威胁生命和人健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所排放出来的有害有毒物质,特别是易燃易爆的有害物质,将直接严重威胁生命和人体的健康。

3.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由于其高危性的特点,一般均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危机城市生命线。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一般相当严重,可能危及城市的生命线。

四、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

1.应急管理的概念。应急管理是针对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危险包括人的危险、物的危险和责任危险三大类。首先,人的危险可分为生命危险和健康危险;物的危险指威胁财产和火灾、雷电、台风、洪水等事故;责任危险是产生于法律上的损害赔偿责任,一般又称为第三者责任险。其中,危险是由意外事故、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蕴藏意外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危险状态构成。

2.应急管理的指导原则。在应急管理中,人们通过实践总结出一些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来进行应急管理的决策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