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市场规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6:41

石油化工市场规模篇1

【关键词】石油期货;价格发现;资本市场;燃料油期货

一、政府规制模式的改革

石油市场当前的政府规制模式严重制约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自我调节,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我国应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石油市场新的规制模式,深化石油市场改革。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转变“先实践,后立法”的落后理念,树立“先立法,后完善”的基本思路,尽快完善我国石油产业的法律法规,为石油现货与期货市场的规范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明细《反垄断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等法规的细则,为垄断行业引入竞争、调控与有效监管提供更为细化的准则;加紧修订《石油天然气法》等相关能源法规;尽快出台《石油储备条例》、《能源法》、《反倾销反补贴条例》等能源基础法规;加快《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国有企业境外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期货保证金存取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期货交易所、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的管理细则的出台等。

(二)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

我国石油下游领域市场已基本具备市场多元化竞争的条件,Bp、美孚等跨国公司也已通过合资形式提前进入零售领域,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中小型企业进行联合经营等规模化经营模式,加强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在原油、成品油批发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前提下,允许具备规模化经营的大公司(如中国石油化工进出口公司)进入批发领域,通过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以产权竞争的模式进行市场整合以形成规模化经营,从而形成国有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与民营企业的规模化企业集团共同竞争格局。鼓励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具备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有效市场监管的前提下,全面放松市场准入限制,深化石油进口配额制度改革,鼓励大型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开发。

在完善政府市场调控手段与市场风险监控体系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具备规模化经营的企业积极参与石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进一步完善QFii制度,积极引导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石油期货市场,并采取有效的市场监控。此外,通过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等相关政策的改革,合理有效的利用国际金融资本,以推动我国石油期货市场改革。

(三)调控手段市场化

1.完备石油储备体系

针对目前石油储备基础设施能力有限的状况,我国应加强金融性储备的探索工作。例如,在美元贬值与世界经济不景气等不利条件下,由于高额外汇储备面临的市场敞口风险太高,可以考虑动用小部分外汇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以合适的价位做多原油期货合约,将这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石油仓单储备,石油仓单储备届时既可以通过平仓处理,也可以通过实物交割来增加实物储备。这不仅可以提高外汇资产的收益,改善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更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和金融风险,合理的利用市场化手段来获取稳定的远期石油供应。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例如,2009年中俄双方签署的“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利率约为6%;俄罗斯则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

2.建立石油基金体系

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成功经验表明,生产要素与资本实现自由流动的市场更需要科学合理的市场监控手段与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当前石油金融化趋势下,我国很有必要建立并完善自己的石油基金体系,以加强宏观调控职能。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由证监会与财政部牵头负责建立我国的石油基金体系,下面分别设立石油储备基金、石油期货基金和石油产业发展基金三大子基金,并由财政部统一管理。石油储备基金主要用于石油储备建设工作;石油期货基金由证监会进行具体管理,在交易所的风险基金出现危机时,实施必要的金融手段支持,并且定期调研或者听取交易所的市场运行报告,用以实现石油期货市场的政府调控职能;石油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石油现货市场的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工作。

二、完善期货市场交易机制

(一)期货交易所体系建设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公司化改革已成为全球交易所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公司化改革,可以有效增强交易所自身的市场适应力和创新意识,更好的为市场交易提供服务。我国应该在金融环境良好、金融市场发达、交易所所在地石油现货市场交易活跃、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经验的金融中心城市成立石油期货交易所,建立一个区域效应明显的公司制石油期货交易所体系,更好的实现石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个过程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效应,要平稳有序进行,同时,要加强石油期货交易所配套设施体系建设。

(二)完善石油期货品种

石油化工市场规模篇2

1.1国家在《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炼油工业实行准入制度,并从宏观上对炼油工业的全国布局进行了调整从炼油工业准入制度来看,对于炼油工业限制更为严格,不仅仅针对国内企业,也针对外资企业。从国家对炼油工业布局的调整推断,我国将在原油产地适当增加炼油企业的数目,以消化当地生产的原油。

1.2成品油等市场化定价机制正在形成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有望改变我国炼油行业亏损的现状。同时,天然气价格将继续上调,上游供气企业受益匪浅,下游用气市场将面临洗牌。原油和成品油批发市场逐步对外开放,我国将加快推进石油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其它相关政策环境的变化均将加大石油企业的成本支出,赢利的空间进一步压缩。

1.3技术支撑的预期目标已经明确在技术发展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为实施大型石油、天然气、煤化工及新型催化关键技术开发,提出了重点开发内容和预期目标。地质理论与油气勘探技术向综合勘探体系发展,油气开发技术向多学科协同、多技术集成发展。此外,信息化建设对决策的支持程度增强,信息资源整合成为石化行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2我国石油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1陕西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日益显现目前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和销售收入主要来自黑龙江、山东、新疆、陕西等省份。黑龙江地区产量近几年一直在逐渐下降,而新疆地区产量近四年年均增长速度大约在5%左右;陕西和天津近四年产油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大约在15%和12%左右;山东地区产量增长速度缓慢,年均增长仅为0.4%。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疆、山东、陕西、天津几地将成为重要的石油产地。

2.2近年来我国石油产量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相对于消费量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将不断提高

2.3预计未来十几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呈高速增长,需借助周边国家的天然气满足国内需求的缺口以2000年为基准,天然气消费增长异常迅速,充分证明中国天然气消费潜在的需求是巨大的。2000-2006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2.8%。预计未来十几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呈高速增长,平均增速将达11%至13%。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到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左右;从国家天然气发展总体规划看,在现有的60多个已通天然气城市的基础上,2010年发展到270个城市。到本世纪中期,全国65%的城市都将通上天然气。

2.4我国油气行业集中度较高,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局面我国石油行业是一种分割而治、垄断经营的市场结构,短期内勘探开采领域的垄断性很难彻底改变,但石油炼制和成品油销售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从勘探开发方面来看,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三大石油集团公司通过重组,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经营,业务上相互交叉,打破了原来上下游分割垄断的局面。从炼油方面看,由于我国几大石油公司在国内新开工炼油项目较多,规模较大,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之间油源争夺和成品油销售竞争必然加剧;国际石油公司通过建合资炼油厂或进口油源保障其在中国成品油市场上的销售资源。从销售方面看,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后,中国大陆会逐渐成为成品油销售的目标市场;成品油市场竞争的主热点区域是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竞争的焦点将是市场需求的增量。竞争者将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与外资公司,进口压力将主要来自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日本和俄罗斯等。

2.5国内炼油企业盈利状况不佳,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006年在高油价的影响下,国内炼油企业普遍盈利状况不佳。国内前20位的炼油企业中,有17家亏损,2家企业销售利润率在2%以下,仅有陕西延长石油公司销售利润率较高;前20强中,中石化系企业有9家,大都远离原油产区,原油供应主要依赖进口,导致企业运营高度暴露在国际原油价格的风险之下,所以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高是导致中石化33个炼油企业有一半接近资不抵债的重要原因;前20强中,中石油系的企业有4家。中石油系炼油企业的特点就是接近原油基地,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原油供应;但是这些炼油企业又远离市场,导致运输成本较高,增加了物流成本。

2.6石油行业受国内需求和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影响显著随着关贸壁垒的解除、新型能源替代品的发展,竞争逐渐激烈。一是进入壁垒高。二是供应商力量低。三是行业内竞争寡头垄断。四是客户力量低。五是替代威胁较高。

3石油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油化工市场规模篇3

一、产业现状

1、发展概况

石油装备产业是我县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2007年,被列入省100家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2008年,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认定为“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是县级唯一的国家基地。2009年,被列入省首批30家产业集群、省重点发展的15个特色装备产业基地。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优质石油装备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总量扩张。近三年,石油装备产业经济总量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2010年底,全行业经济总量达80亿元。规模扩大。目前,全县从事石油装备生产企业有1150家,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560家,规模企业193家。全县规模企业50强中有10家是石油装备企业,信得、鸿达、九龙、三益、咸中、特达钻采等6家企业纳税超千万元。市场占有率提高。是全国最大的油田井口装置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达60%,防喷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液压油管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远程控制装置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产业链条逐步完善。石油装备产业完成了由锻钢到钻机的形成过程,并向采油系列和海洋钻机、油气复合开采设备等领域拓展。产品门类逐步齐全。拥有油田井口装置、采油设备、井控装备、井口装备、钻修井工具及管具、高中压阀门等特色系列产品,钻机、抽油机等终端产品已投放市场。

创新能力稳步增强。政产学研合作加强。与西安石油大学共建的石油机械研究所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办机械工程研究生班,帮助信得、三益、双鑫等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家,部级和省级新产品31个,国际国内专利技术200多项。信得公司的140mpa防硫井控装置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双鑫公司12000米钻井液管汇通过了部级评审,填补国内空白,节能型抽油机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九龙公司大口径、超高压、耐高温的特种阀门等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永维公司抗冰隔水管技术国际领先。

2、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偏小,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2010年,我县石油装备规模企业193家,共实现应税销售44.5亿元,单个企业中还没有应税销售超5亿元的企业,开票销售最多的是信得,仅3.04亿元。企业数量虽多,但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和技术力量分散,无法适应日趋剧烈的市场竞争。

二是产品结构雷同,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较差。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间产品结构雷同日趋严重,企业间纵向分工和横向合作的产业链条都相对较短,互补性不强,集聚效应尚未真正形成。专业化程度差,部分企业机械模仿目前看似有市场有效益的产品,导致同行竞争能力加剧,一定程度上削弱和降低了许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企业市场开拓能力有待提升。大部分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市场仅限于二级市场,为油田直接供应较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一级网络供应商没有,影响了企业产品结构和经济效益。

四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力量分散,同类产品重复研发,同质化生产,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目前仍以小型钻采工具类设备、零部件和配件为主,仍属石油装备的低端产品,石油钻机、抽油机还没有形成批量生产,测井设备、物探设备、油井管、输送管等大、高、精石油装备产品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二、目标定位

发展定位:2011年,打造苏北县级第一个百亿产业,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石油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检测基地和贸易基地。

发展目标:到2011年底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0亿元以上,实现开票销售58亿元,比2010年增长30%以上;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00亿元。

1、规模培植目标:培植销售亿元以上企业44家,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4家,10亿元企业1家。2011年信得公司上市,到2015年培植上市企业2-3家。

2、园区建设目标:2011年新上超亿元项目10个、竣工9个,完成入库税收1.5亿元。到2015年园区经济总量达100亿元,争创省级创新型园区。

3、技术创新目标:“十二五”末,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额的3%,龙头企业占4%;建成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工程中心3家。

4、质量体系目标:重点规模企业全部通过api认证和iSo9000、iSo14001、HSe等体系认证,启动金钻大厦建设,建成部级石油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5、两化融合目标:“十二五”末,规模企业实现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100%以上,财务、物料和营销管理信息化比率达6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亿元以上。

三、工作重点

高端工程:瞄准产业高端。重点瞄准特大型铸锻、海洋钻机、高效节能抽油机、钻机自动排放装备及高效三相气体分离器、水下防喷器、油气复合开采系列设备等高端项目,推动产品向大型成套、高效、节能、智能化等方向发展。融入行业前沿。注重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推进信得、鸿达、咸中、特达钻采、双鑫等企业与兰州兰石国民油井工程有限公司、宝鸡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四川宏华石油设备公司等大中型石油装备企业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注重与大型油田合作。组织企业到新疆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型油田考察,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国内市场的覆盖面。注重与石油装备跨国公司合作。瞄准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国际先进的石油装备跨国公司和经销机构,有针对性地接触外商,寻求与国际大集团大公司的合资合作,融入国际石油装备产品的需求链,开拓石油装备国际市场。

链条工程:优化产品结构。突出产业链两头,前道着力在特大型铸锻项目上寻求突破,后道着力在海洋钻井平台、水下防喷器及采油树、海洋油气复合开采设备起等项目上寻求突破。继续巩固防喷器、井口装置、修井、钻井液压动力钳等产业链中间环节产品生产地位。突破产业链缺失项目。认真研究产业链现状,突出招引和实施石油钻机中顶驱、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沟、水龙头、绞车、转盘、泥浆泵等件项目和动力机组、联合机组以及井控、固控设备、发电机组、液压和空气动力辅助设备项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引导行业内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定位、差别化竞争。指导龙头企业将中低端产品剥离外移,通过授权加工、贴牌生产、配套协作等途径,带领微小企业同步发展;聚合优质资源向骨干企业倾斜,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集中要素发展高端产品和研发、营销,培植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规模工程:推动企业裂变发展。支持信得、鸿达等技术领先、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技改扩能,提升装备水平,加快海洋防喷器、油气分离装置等一批产业项目建设,实现裂变式发展。确保2011年信得应税销售超5亿元,鸿达、咸中、三益超3亿元,信得入库税金超亿元。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支持优质企业资产重组、合资合作、上市融资,信得公司年内上市。“十二五”期间,力争再培育上市企业1-2家。推动整机产品规模化。确保“十二五”末石油钻机年产达100台,销售达80亿元;高效节能型抽油机年产达4000台,销售达20亿元;

载体工程:重点加快石油装备产业园建设,围绕石油钻机、抽油机两大系列产品,加快特大型油田专用型钢、海洋钻井平台、高效节能型抽油机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特色园区,确保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引进超千万元项目100个,园区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元。争创省级创新型园区。

创新工程:一方面,突出公共平台建设。加强石油装备产业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以建成部级为标准,积极做好部、省立项审批工作,在建成省级检验检测中心基础上,争创部级检验检测中心。加快石油装备研究所的建设,重点围绕大型成套设备自主设计、变频交流驱动等12项石油装备产业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寻求与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等院校达成技术联盟,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推动国际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在我县转化为现实产业化项目。加速科技平台建设。启动高新区金钻大厦建设,建成集检验检测、产品展示、科技研发、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另一方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充分利用三益、双鑫、永维等3家企业院士工作站的有效载体,鼓励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所合作,力争行业内10家以上的规模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每家企业建成1个研发机构。加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大力支持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大、发展前景好的产品争创名品牌、名商标。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争取行业话语权。全年组织申请专利2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20%以上,争创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2个以上,企业主导或者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项以上,新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0个以上。

两化融合工程:推广和运用信息化技术。年内组织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班2-3期,着重在工艺和管理上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组织企业学习海特(无人操作设备)、三益(远程控制装置)等信息化应用典型;力争双鑫公司年内建成“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引导前10强企业全部应用“4C”(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生产流程规划、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技术,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推动商务电子化。完善提升石油装备电子商务平台,做到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同步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组织开展网上商品交易会,“百千万”电子商务推广活动,确保电子商务交易额逐步提高。推进管理信息化。规模以上企业1/3以上建成局域网,前10强企业全面采用eRp企业资源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管理。

四、保障措施

1、政策聚焦。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企业的融资担保、贴息和银行信贷风险补偿。同时,对成长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银企合作,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启动财政担保扶持。优先申报各类专项。各部门要优先推荐石油装备企业申报国家、省各类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发展。

石油化工市场规模篇4

【关键词】石油产业集中度进入壁垒你油荒现象

石油产业由于其范围经济特征、资源的有限分布以及巨大的资金要求,经常被误以为是自然垄断行业,但从总体上而言,石油产业并不是一个自然垄断行业,而是属于竞争性产业。且随着制度的变革、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石油竞争性产业的特性渐趋增强。

一、石油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二、石油产业的进入壁垒

通过石油上游的市场集中度分析,我们得出了上游产业是寡头竞争型结构。寡头为了维护自己在行业中的获利程度,往往会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阻碍其他厂商的进入。那么,石油产业存在着哪些进入壁垒呢?

(1)政策性壁垒。由于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许多国家对石油产业实行特许经营,禁止特许以外的企业进入石油产业,这使石油产业具有较高的政策性壁垒。

(2)资源性壁垒。石油产业的发展完全依赖于油气资源储量,新企业若要进入此行业,需花费相当大的费用购买资源,由此产生进入此行业的巨大障碍。

(3)技术性壁垒。石油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勘探、开发、运输、炼制等领域有大量的关键技术,如保密性专利或专有技术,这些无法取得或掌握的关键技术就成为石油产业进入的技术性壁垒。

(4)规模经济壁垒。规模经济壁垒是指在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新进入企业市场份额低,无法将规模扩大到能实现最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必要限度,只得容忍高成本带来的利润损失,从而规模经济起到了阻碍新企业进入的作用。石油炼制以及石油化工都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根据国外的经验,年炼制能力在250万吨才能达到规模经济产量。

三、“油荒”现象

四、政策措施

要打破中国目前石油产业的垄断寡头现象,关键是要向国内资本开放石油开采市场和原油进口配额。

在监管内容上,要区分自然垄断与非自然垄断领域。中国政府在制定石油产业规制政策时,可考虑采取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性业务相分离的政策。对于非自然垄断性业务,政府应放松进入壁垒,允许多家新企业进入,以较充分地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但政府仍然要控制进入非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的企业数量,并要求这些企业必须达到最小经济规模的要求。

对于自然垄断性业务,政府规制的基本政策是严格控制新企业进入这些企业领域。同时由于分离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垂直一体化企业范围经济的实现,增加产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因此,政府可允许企业实行垂直一体化经营,但要求企业对自然垄断性业务和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分别实行财务上的独立化,以监督和控制企业运用内部业务问交叉补贴等反竞争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产业发展路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

[2]杨嵘.我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石油大学学报,2001,(4).

[3]杨蝾.论石油产业的规制与改革[J].经济评论,2002,(5).

[4]于良春.论自然垄断与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4,(2).

石油化工市场规模篇5

[关键词]国内石油工程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288-01

我国石油工程业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石油工程业务需要改革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完善管理体制、业务结构,不断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创造高端品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才能实现我国石油行业发展的目标。

一、石油工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石油工业的现状要求

我国石油工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石油以及石油制品的需求持续增大,然而国内的石油供应量是有限的,导致我国极度依赖国外进口石油,这不利于我国石油经济的战略安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要求我国石油工程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研发核心高新技术,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并进行国内外油田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我国石油工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石油工业发展的要求

一个民族进步的根本原因是技术的创新,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和根本动力。而石油产业作为我国的重要行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和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加强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权威和地位,不断改善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高速发展。

(三)石油工程技术的要求

石油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同时也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石油企业必须研发高新技术,不断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以促进我国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石油工程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不仅能极大的节约了资金成本,还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带动石油经济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石油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过于分散

我国石油工业管理体制过于分散,使得各种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目前很多国内油服公司的石油工程队伍、设施、以及技术分散于多家油田企业之中,纵向上很难形成集中的优势实施技术攻关,无法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在横向上也难以与不同专业之间形成产业链,不同队伍之间沟通少、勘探开发难度增加。同时,现行管理体制过于分散,导致油服公司难以进行国际融资和合作,阻碍了石油公司队伍工程的专业化发展、不利于实现综合一体化服务,资本运作跨越式发展难度增大。

(二)业务结构不合理

我国油服公司业务结构不合理,低端业务占总业务比重大,制约了石油企业的发展。国际优秀石油服务公司大多以人才和技术为核心,以业绩作为企业发展的标准,主要通过技术的优势、一体化服务和过硬的产品获得经济效益,增强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而国内石油工程的低端业务占总业务的比重大,如旋转导向、垂直钻井等技术含量高的业务比重小,大多都是对于国外油服技术的学习和模仿,没有研发自己的优势核心技术,这是制约国内石油工程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自主创新能力差

由于我国石油行业技术研发投入少、企业管理体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没有产生自己的优势技术和高技术含量品牌。目前国内石油工程企业主要在石油工程设施上投入多,而在石油工程核心技术、重要仪器和人才培养上投入较少,这导致国内石油工程企业高端技术少、技术创新能力低,影响了国内石油工程业务的发展。

(四)员工规模过大、素质低

员工规模过大严重约束着石油工程业务的长远发展。由于国内石油工程企业如中石化、中石油的石油工程用工规模巨大,员工的素质难以保证,十万人以上的员工规模使得集团尾大不掉,导致人均资产远远低于国外油服公司,而国内石油企业不重视对于员工素质的培养,专业业务人才少,员工规模与资产规模极度不匹配。同时,石油员工结构极度不合理,一线人才缺乏、二线员工技术不足、三线员工规模臃肿,导致我国石油行业发展停滞不前。

三、石油工业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组织管理结构

国外油服公司普遍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形成了专业的优势和区域市场的优化发展。矩阵式组织结构在纵向上按专业设置专业公司,来对公司的业务进行规划,优化配置队伍结构和设施,负责专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支持,并对本专业领域的经营业绩负责,形成专业优势;在横向上,按照区域来划分区域公司,以市场为导向负责该地区各项业务的协调,负责落实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相乘纵横交叉的矩阵式结构。国内石油公司要充分吸收国外油服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方式,逐步向国际一流油服公司靠齐,促进我国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由于我国石油工程企业中专业人才较少,缺乏技术创新意识,严重制约了石油企业整体的发展。为了保证石油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石油企业必须打造出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联合各大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对人才队伍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增强我国石油工业的竞争力。

(三)加大对石油工业的技术、资金投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综合一体化,我国必须要不断加大对石油产业的资金、技术投入,研发具有特色的自主核心技术,提高综合竞争力,以在世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进行技术的创新就必须要加大对于人才的投入,加大技术、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要加强对于技术研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提升科研效率。

(四)大力发展核心技术

石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核心技术的发展,石油企业必须不断的开发高新技术、研究策略。首先要形成自己的优势技术领域,大力研发具有特色的核心技术,以保证企业技术的领先,不断提高公司的科技软实力。其次,石油企业要不断开发新的高新技术,使其具有企业特色,提升企业形象,打造一体化服务模式。

四、结束语

石油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石油工程技术,石油工程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和要求。只有切实进行石油工程高新技术的研发,创造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促使我国石油工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宗轩.刍议国内石油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性[J].中国化工贸易,2015,(8)

石油化工市场规模篇6

关键词:原油开采业;自然垄断;行政垄断;放松规制;产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02-0080-07

一、引言

石油是一种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能源。作为石油产业上游环节的原油开采业是石油产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对一个国家原油储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原油开采业的产业性质和政府规制方式讨论已久。一些学者基于原油开采业的规模经济、石油资源的战略地位等原因,认为原油开采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高进入壁垒是其规模经济特点和政府保护石油产业的必然结果,主张限制进入。比如,杨嵘(2001)认为,高进入壁垒所形成的寡占型市场结构有利于提高石油产业的组织效率;高进入壁垒可以避免一般企业对石油产业的盲目进入,保护石油资源。白雪峰(2003)也提出,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实现石油产业的规模经济,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政府对石油产业的有效控制。王良才(1997)则主张,要组建统一的国家石油公司(集团),进行集中化控制。国内许多学者普遍认为,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是自然垄断行业组织的最合理的市场结构和制度安排,政府应实行进入规制,维护规模经济,赋予特定企业垄断经营权。

笔者认为,高集中度和寡占结构是自然垄断产业的基本特征。在国外,原油开采的寡头垄断结构是石油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它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而我国的寡占结构是通过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而形成的,是人为地促成垄断、保护垄断。这两种垄断的本质是迥然不同的,前者是自然垄断,后者是行政垄断。基于石油的战略地位和不可再生性,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规制,比如对原油开采的外部性进行调节、对原油开采竞标制度的完善以及对石油战略储备的管理,而不是设置严格的进入壁垒,实行行政垄断。王宗芳(2006)认为,中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实际上属于分割分治的高度垄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寡头垄断,市场的准入壁垒相当高,缺乏市场形成的高集中度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因此要打破国有垄断,引入竞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行政垄断对原油开采业有何影响?放松行政规制效果如何?国内现有文献基于SCp范式对石油产业进行分析,但尚未对行政垄断如何影响原油开采业的绩效进行实证。本文在纠正前人对自然垄断认识误区的基础上,试从绩效的维度对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二、行政垄断与我国原油开采业的产业绩效

1 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的区别

罗云辉、夏大慰(2003)认为,经济学上讲的垄断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垄断;二是厂商合谋行为导致的行为垄断;三是由政府限制竞争的法律或政策导致的法定垄断,亦即行政垄断。在国外,政府通过竞标的方式授予企业开采原油的许可证,原油开采业不存在进入壁垒;而在我国,国家对石油产业实行特许经营,授权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从事陆上及海上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特许以外的企业禁止入内。我国原油开采业的寡占结构与国外的相比,前者是行政垄断,后者是自然垄断,这两种垄断结构的形成是不同的。

行政垄断是国家机构运用公权力对竞争的禁止、限制或排斥,行政垄断的主体是政府,运用的手段是国家的行政命令,它是政府规制的一种方式――行政规制,比如国家人为地对某一产业的进入设置障碍,维护行业垄断,遏制竞争。自然垄断常常与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相联系,它通常是指在某些产业中,由于成本劣可加性而导致一个企业或少数几个企业生产比很多企业生产更有效率而形成的独家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自然垄断是由产业特性、厂商的成本条件及所面临的需求特征共同决定的。按照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市场结构是有效竞争下的动态演变过程。那么自然垄断的市场结构是一种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不足既定的前提条件,它具有动态效率特征,可以维持良好的市场绩效。而行政垄断是人为造成的垄断,有损于市场竞争,它不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更不是由于产业特性决定的垄断。

笔者认为,同内学者普遍存在对自然垄断认识上的误区,即只看到了国外同行业市场结构为自然垄断这样一种结果,认为对自然垄断产业就应该实行进入壁垒以维持垄断,实现规模经济,而忽视了自然垄断的形成和动态演变过程――它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将自然垄断变成了行政垄断。

2 行政垄断下我国原油开采业的产业绩效

199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清理整顿小炼油厂和规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见》(简称38号文件),赋予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有关石油的开采、炼制、进口、批发和零售的几乎所有方面的垄断权。现行的石油矿产权制度还未普遍采取招标方式发放矿产许可证,以促使拥有许可证的公司积极勘探。正是在如此严格的进入壁垒控制下,我国原油开采业的高寡占结构得以长期维持。根据SCp范式,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不同的企业行为,进而产生不同的市场绩效。我国原油开采业在行政规制下形成的高寡占结构如何影响市场绩效呢?笔者以人均原油产值、生产成本、人均利润率和技术进步等指标来衡量我国原油开采业的绩效,并将其与国外石油企业的绩效进行比较,从横向和纵向综合反映我国原油开采业的绩效水平。从表1~4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石油企业在人均原油产值、人均利润率和人均R&D支出上要远低于国外的石油企业,而在生产成本上要高于国外石油企业。庞大的冗员、①较低的生产效率、②较弱的盈利能力、投入不足的科研经费,⑤都表明我国原油开采业的市场绩效不高,缺乏竞争力。正如莱本斯登所说的,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动机,即存在所谓的x非效率。

3 放松规制与产业绩效

对原油开采业的政府规制,国内外形成了两种规制模式。基于对原油开采的行政垄断是政府的行政规制,基于反垄断法对原油开采企业进行约束的是反垄断规制。这两种规制模式是迥然相反的。运用行政手段的规制通常具有限制竞争的效果,而反垄断规制主要是运用法律手段,旨在鼓励竞争。那么,行政规制下低绩效的我国原油开采业是否有必要进行放松规制?放松规制对产业绩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卡恩(Kahn,1970)认为,管制的实质是政府命令对竞争的明显取代。㈣波斯纳(posner,1977)指出,“政府失灵”反倒有可能是一种成本高昂的替代。鲍莫尔(Baumol)等人提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从理论上对

政府规制提出了挑战,反对政府规制的理由主要在于政府规制不利于竞争,造成低效率。规制放松通常是指试图减少产业进入壁垒,降低对价格的控制,以刺激强有力的竞争,提升产业绩效。

在对原油开采业的规制方面,西方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建立了用于规制石油行业垄断的反垄断法律体系,如1890年美国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反垄断法――《谢尔曼法》,就适用于石油行业的反垄断。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标准石油公司在石油的各个链条上获得统治地位违背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命令母公司放弃对33个子公司的控股权,从而标准石油公司分解成为埃克森、莫比尔、阿莫科、德士古、雪佛龙等石油公司;在巴西1997年的《石油法》中,明确规定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是联邦政府和私人股东共同持股的公司,应与其它公司在市场条件下开展自由竞争,从而结束了该公司长达40年的垄断地位;挪威于2001年两次修订1996年制订的《石油法》,对原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管理的国家直接财政权益(SDFi)进行了改革,把15%的股份出售给Statoil,65%的股份出售给其它公司,余下部分由专门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petoro管理,从而将Statoil承担的部分政府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实现了部分私有化,并且该公司的国有股还将进一步减少。

不仅在原油开采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电信等自然垄断领域以及其他竞争性领域都实行了放松规制。1978年美国《公用事业规章制度政策法案》要求电力机构从独立的发电厂购买电力,这一规定使得电力工业向更具效率的发电厂敞开了大门,这种将电力生产与输变电划分开来的垂直分解法能够使大量新企业参与电力生产,从而提高了效率。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对英国电力公司实行发电、输电、供电业务分业经营,在发电、供电市场引入竞争,从而形成多家发电公司、多家配电公司和一家输电公司的格局,使英国电力的效率大为提高。

这些例子都证明,放松规制对于产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是积极的。

三、对我国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的溯源

我国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主要是指放松进入规制,允许新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放松进入规制的形式通常有:增加许可证或营业牌照的发放;放宽审批制度(如变为登记制);特许权投标等。尽管中国原油开采业存在严格的进入壁垒,但也有过放松规制的历史。在实证之前,笔者先对中国原油开采业的发展历程和规制历史作一简述,以了解我国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的溯源。

中国石油业在其发展历程中是陆续由国家相关石油部门,比如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局、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化工部、石油工业部等部门垄断控制的。1982年和1983年从石油化学工业部分出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石化)分别负责海上油业和下游的石油炼化;1988年石油工业部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负责陆上石油的上游和下游业务;1998年7月国家重组石油业,成立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化石油公司。从许可证的发放数量来看,在1982年和1983年成立了中海油和中石化,石油企业数量增加了。但笔者认为,这还不应该算是放松了政府规制,真正的放松规制应该是发生在1998年的重组,理由如下:

1998年重组之前,整个石油工业是在国家计划体制下运行的,即使1982年成立中海油,1983年成立了中石化,但它们依然从属于石油化学工业部,实际上是在石油化学工业部统一领导下负责不同石油链条的生产单位。尽管1988年取消了石油工业部,成立了中石油,独立的公司形式仍然没有出现,中石化、中海油仍然是从属于一个部的生产部门;中石油也不是一个独立的石油企业,而是身兼了行政和生产的职能,其下属的生产单位与中石化、中海油的地位是平行的,都只是一个生产部门。整个石油工业依然处在国家统一控制之下。正如彼得・诺兰(2000)指出的:“中国整个石油和石化工业像一个单独企业一样运营,受中央各部控制。在80年代以前,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生产完全由石油工业部(mpi)控制,包括投资分配、目标产量、产品结构、产品销售与定价。1988年,石油工业部改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尽管1988年CnpC的成立标志了从纯粹部级行政控制职能向市场管理手段的重要转变,但是,‘公司’在哪里?这一问题仍不清楚。CnpC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拥有和经营下属生产单位的独立公司,还是只是对下属单位没有直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一个部?直到1998年的重组,中央决策者们才最终决定CnpC将真正摒弃其‘部级’职能而成为一个一体化公司。”从国家统一控制到三大独立石油公司的诞生,1998年的重组打破了中央一统天下的局面,将石油行业的天下一分为三。

笔者认为,1998年的重组改变了我国原油开采业独家垄断的局面,成立的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控股公司以利润为目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具有完全的经营独立性,而且可以像寡头公司一样互相之间进行竞争。这意味着在我国原油开采业中增发了进入许可证,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放松规制,它达到了放松规制的目的――引入了竞争。

(二)我国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对产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国内对我国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的效果还未做过任何实证分析,为了论证本文关于放松规制有利于我国原油开采业绩效提升的论断,揭示行政垄断的危害性,笔者将对我国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的效果进行全面的实证检验。

1 实证的检验标准和指标说明

笔者认为,我国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要达到的效果是提高产业绩效,增强我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原油开采业的产业特性,笔者将从利润和效率两个方面进行验证。这种验证思路能比较恰当地反映我国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的效果,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在前文中我们看到,我国原油开采企业的利润率远低于国外的石油企业,因此放松规制所带来的应该是利润的提高。这里必须认清的一点是,我国的原油开采业是行政垄断而不是自然垄断,利润也自然没有达到自然垄断时的水平,所以不能按照规制自然垄断带来垄断利润下降的论断进行分析,破除行政垄断应该是有利于我国原油开采企业利润的提升的。

效率是对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追求的最高目标。本文以劳动生产率作为衡量产业经济效率的指标,放松规制有利于原油开采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规制指标则以1998年7月国家重组原油开采业为分界点,由于放松规制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加上放松规制的时间点在1998年的下半年,所以将1999年以前的规制指标设为0,1999年以后的规制指标设为1。

2 实证分析

(1)基本假设

假设l:放松规制将提高我国原油开采业的行业利润。我国原油开采业在行政垄断的情况下与国外石油企业相比产出不高、利润低下,缺乏实现技术进步的动力。放松规制有利于引入竞争,使原油开采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增加利润,增强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假设2:放松规制导致原油开采业产业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是放松规制的重要目的,行政垄断下的原油开采企业缺乏竞争力,企业的努力程度减弱,产业效率低下。放松政府行政规制,引入竞争,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的优胜劣汰和提高运营效率。

(2)检验模型

本文对中国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效果的计量检验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效果指标与其相关的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分析,模型的简化模式如下:

Y1=a+βx1+rR1+e

其中,y1为t时刻的效果指标;X1为t£时刻规制以外影响效果的控制变量,一般为与经济技术条件相关的因素;R1是t时刻的规制变量,取o或i的值;a为常数项,e为误差项。

根据上述简化模型的意义,规制效果的两个模型可具体表示为:

利润检验模型:

YYLR1=a+β1GYLR1+β2SCHD1+β3yj2+β4GZt+e (1)

其中,YYLRt为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润,原油开采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而且原油开采通常伴随着天然气的开采,两者密切相关,所以模型以之近似表示原油开采业的利润水平;GYLR为工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润,近似表示中国工业的整体水平;SCHD为每生产一吨原油的耗电量,由于原油的勘探开采以电力为主,所以耗电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原油的生产成本;YJ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1985=100),表示原油产品的价格;GZ为规制变量。

原油开采业属于工业,工业的整体利润水平是原油开采业利润的基准。因此,预期工业整体利润与原油开采业利润是正相关的。原油开采业的利润与成本是负相关的,所以代表生产成本的耗电量预期与利润负相关。在这里必须注意的是,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的符号可正可负,因为在政府制定原油价格的情况下,原油产品的价格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供求关系,也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成本收益;价格的变动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较强的滞后性,所以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的符号意义不大,将其引入模型是为了模型完整性的需要。在下文中笔者将比较模型中引入YJ和不引入YJ对模型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上述的判断。

效率检验模型:

其中,LV为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近似反映原油开采业的经济运营效率;SJQS为时间趋势,近似表示外生的技术进步;GYH为工业化指数;GZ为规制变量。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等都能带来一个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正相关;工业化水平提高带来了整个工业的发展,这既是原油开采业效率提高的推力也是拉力,其预期符号也为正。

(3)实证数据

本文计量模型检验的时间跨度为1984-2005年,均为作者可以获得的最大样本数据。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利润模型的时间跨度有所缩小,为1985-2002年,效率模型的时间跨度则为1984-2005年。

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润、工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润、生产每一吨原油的耗电量和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部分数据经笔者计算调整;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来自《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2006》,笔者以1985年为基期进行了指数的调整。工业化指数由笔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其中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经笔者计算得出。

(4)计量结果及分析

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效果的计量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利润检验1的回归结果表明:一,工业整体盈利能力、原油产品价格、生产成本和规制能够解释80%的原油开采利润。模型拟合优度约为0.81,F统计量显著,Dw值也接近于2,不存在自相关。二,放松规制增加了行业利润。规制变量的符号为正,与预期一致,并通过了水平为10%的显著性检验;规制变量的系数在所有解释变量之中是最大的,足见放松规制对利润的影响之大。这证明了行政垄断对我国原油开采业绩效的损害,放松规制引入了竞争,提高了石油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提升了产业绩效。三,工业整体盈利水平有利于原油开采业利润的提升,符号为正,与预期一致;生产成本这一变量符号为正,与预期不一致,成本上涨了利润却没有下降,这是因为在行政垄断下原油开采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几大石油寡头分割了整个行业的利润,在缺乏竞争威胁的情况下它们也缺乏降低成本的动力;产品价格预期符号为负,但未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与笔者在上文对这一变量的预测是不谋而合的。

由于产品价格这一变量对利润的影响不大,所以笔者将剔除这一变量对模型进行再一次回归,观察结果是否与预期符合,利润检验2的结果表明:笔者的判断是正确的。剔除价格变量之后,模型的拟合优度、F统计量变化很小,模型通过了整体显著性检验。规制变量对模型的贡献更加显现出来,这从规制变量的系数增大和p值的减小可以看出来;其他变量也都能通过检验,模型拟合得更好。这证明了价格这一因素的确对利润的影响不大,更加肯定了行政垄断对价格的扭曲。

效率检验的回归结果表明:一,工业化水平、技术进步和规制i个因素能够很好解释中国原油开采业效率的变化。模型拟合优度为95%,F统计量非常显著,Dw值接近于2,不存在自相关。二,放松规制对效率提高非常明显。规制的符号为正,与预期一致,而且在0.2%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了放松规制对我国原油开采业的效果是非常积极的,取消行政垄断也应该是政府对该行业规制的正确方向。三,工业化水平提高促进了原油开采业效率的提高,符号与预期一致,统计量在任何水平下显著;技术进步通过了0.2%的显著性检验,但是其符号为负,与预期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行政垄断阻碍了竞争,企业对技术研发投入不够。从而随着时间推移,技术并没有对效率产生正的效应。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在纠正国内许多学者对我国原油开采业产业

性质的认识误区的基础上,得出了我国原油开采业是行政垄断而不是自然垄断的结论。为了证明行政垄断的危害性,笔者以1998年我国原油开采业分家重组的历史为一次隐性的放松规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规制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放松规制有利于我国原油开采业绩效的提升。正如芝加哥学派所提出的: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在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断看涨的趋势下,三大石油寡头庞大的冗员和行政垄断下优越的员工待遇都不禁让我们期待着:中国石油业尤其是利润丰厚的石油开采环节何时能够放开?

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1 必须对中国的原油开采业进一步放松规制。我国原油开采业放松规制的力度还不够大,以重组的方式将一个原来南国家统一管辖的行业拆分为三个同有大企业的途径还存在许多的弊病。首先,重组之后的几个原油开采企业都是国有,它们内部多少还残留着重组前的一些行政职能的痕迹,容易导致政企不分,比如庞大的员工队伍和较低的生产效率就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通病。其次,重组之后国家就一直没有继续在原油开采领域放宽进入壁垒,不允许三大集团外的其它企业开采原油,更不用说让外资进入该行业了,这样一来该行业依然存在严格的进入壁垒,没有做到像国外原油开采业一样的自由进入。最后,国家赋予了这三大垄断集团公司许多的特权,比如极低的资源税和定价权,使得它们缺乏提高自身效率、进行技术研发的动力;另外它们以损害国内民众的利益来换取巨额利润,比如在国内出现“油荒”的同时三大石油寡头利润却节节攀升。因此,必须进一步放宽进入壁垒,取消行政垄断,让更多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到原油开采中来,在自由竞争下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

2 不仅要对原油开采业放松行政规制,还要在像电信、电力、航空、自来水供应和钢铁等一系列在中国来说都属于行政垄断的行业中放宽进入壁垒,引入竞争机制。国内外的案例证明,降低对这些行业的进入壁垒更加有利于增强这些行业的活力,无论在效率还是服务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放松行政规制是促进这些行业健康发展的趋势。

石油化工市场规模篇7

从我国资源的实际状况出发,维护我国石油安全的立足点应放在“走出去”上。当前在对我国石油安全的研究中,应当重点探索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从消极的防御型体系向积极的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的新思路,探索走出国门和立足国外、参与多方面市场竞争、建立多角化战略同盟、规避国际市场风险以及运用多种避险手段等方面的政策与战略。

在海外资源的获取上不能服从超级大国的政治指挥棒

当前,尽管对国民经济未来中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石油需求量还有不同预测,但一个可以基本确定的共识是,我国在“十五”及此后一段时期内的新增石油需求几乎将全部依赖于进口。特别是从一个长期过程看,到2020年前后,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就很有可能要超过日本(日本目前的石油进口量约为2.5亿吨/年)而突破3亿吨/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而1999年全世界石油实际产量才只有33亿吨(含中国)。面对这样一个数量巨大的资源进口预期,仅仅从应对当前国际油价波动的角度探索石油安全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及早在获取稳定的海外资源供给上采取战略性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参与对海外石油富集地勘探开发权的竞争。

在过去一些年中,尽管我们已在参与海外油田勘探开发及获取“份额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此前我国的石油进口仅是一种“补偿型”、“调剂型”的进口,总体上海外开发的努力仍属尝试性质。当前国际上资源富集的大油田仍主要掌握在西方的国际垄断资本手中,世界排位中前20家大型石油公司垄断了全球已探明优质石油储量的81%。今后我国的石油勘探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实施战略性外移。目前我国海外项目平均每桶原油的发现成本仅为2.41美元,平均操作成本仅为2.1美元。“与其贫中找,不如富中争”。我们要敢于、善于大规模加入到对国外油气前景非常优秀的地域的投资竞争中去。

在当前世界政治格局中,尽管和平仍是主基调,但个别大国操纵世界的企图非常明显。在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举措上,我们不能被动地服从大国的指挥棒,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利益取向,注重和那些石油资源富集的第三世界国家主动建立多元化的战略联盟关系。从目前看,中东地区应当是我们重点出击的地区。其中,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世界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动向是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用各种方式打破个别大国的封锁靠拢伊拉克,其目的就是要在新一轮资源竞争中获取先机。我国的石油战略要走出去,就要选准走出去的目标;而且要赶紧走,坚定不移地走,排除阻力地走。

要加入对伊拉克这类国家的资源竞争,需要对我国目前的海外投资战略与政策进行必要调整。尽管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认识的深化还会有新的发现,但世界上有利的资源富集地已经所剩不多,这个基本状况不会有大的改变。“走出去”不是应对短期危机的措施,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性举措。要从抢占新世纪发展制高点的高度、从资源战略重大转折的意义上来认识海外石油投资的重要性。

考虑到资源开发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规模小了不行,决策慢了也不行。因此在“十五”期间的国家战略性投资规模中,有必要对此作出专项安排。此外,由于运费及许可证、关税等方面原因,我国目前通过海外投资获取的“份额油”(2000年度预计达550万吨)大部分都在国际市场上卖掉了,因此在“份额油”进口上,国家有必要采取等同于国内自产油的税赋政策,以鼓励海外勘探开发。一个基本的估计是,如果到2010年我国通过海外投资获取的“份额油”达到3000万吨以上,海外石油生产基地的产量占到国内供给缺口的25%-30%时,我们就能在国际油市的采购价格和采购规模上取得较大的主动权。

要重视价格安全,积极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竞争

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在关于国家石油安全的探索中要重视价格安全的问题。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在实物供给方面买到足够数量的油,还要着眼于买到风险尽可能低、价格尽可能便宜的油;我们的“走出去”战略不仅要包括走到海外石油资源勘探开发领域中去的战略,而且还应包括走到国际风险市场中去的战略。

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高度关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问题,指出“西方国家正在全球掠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控制权”。可以说中央的这个判断非常准确。从1998年以来国际油价暴跌、暴涨的巨幅波动并非是石油供求关系变动的正常反映,而是国际石油垄断资本和国际投机资本操纵的结果,是西方大国政治层面纵容的结果。历史地看,整个20世纪中世界的不安定始终是和西方大国对包括石油在内的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其手段,从掠夺和瓜分殖民地开始,到跨国公司垄断世界石油资源,到发动局部石油战争,到利用民族矛盾等鼓动某些政治势力颠覆石油战略要地的政府,20世纪末已发展为利用充裕的国际游资操纵国际石油市场。国际油价巨幅波动的实质是西方大国在力图利用市场化手段争夺资源控制权。这一新特点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战略对策。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石油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且很快会成为世界上石油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作为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是国际油价巨幅波动的最大受害国。在过去很长时期中,我国的石油进口基本采取了对国际油价“被动接受”的方式。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以致“高抛低吸”等规避、抵御价格风险的操作只有少量尝试性参与。资料显示,由于缺乏经验和战略性筹划,在过去3年中,我国几乎总是在价格高位时在国际市场上的采购量最大,价格低位时相反。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高度关注。我国在2003年时石油进口量就可能突破1亿吨,每桶采购价多花3美元,1亿吨就要多花20余亿美元(依不同油品,一吨约折合7桶计)。现在看,单纯的“内外贸一体化”改革不能满足规避价格风险的要求;从1999年末以来依靠不断调整成品油价格,毫无屏蔽地把国际市场风险向国内的下游产业释放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

对我国这样的需求大国来说,参与以期货市场为主的国际风险市场的竞争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竞争需要重点考虑四个方面的政策。

一是我国应当积极、主动、规模逐步扩大地进入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我们要走出总是被动防守的格局,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对抗市场化的风险。建议在国家石油安全战略中将进入国际期货市场作为重要措施之一。

二是对石油石化领域的部级企业(集团),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实行战略性分工,一部分重点作套期保值,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为主,例如可由目前中石化、中石油集团下属的联合石化和联合石油负责;另一部分重点进行高抛低吸的投机性运作,以降低价格波动的损害为主,例如可由中化公司负责。

三是积极培育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竞争的企业主体和市场人才,研究国际风险市场的运作规律,制定对国际风险市场操作的相关政策,如金融支持政策、境外证券监管政策等。

四是在国内建立制度化

的风险采购屏障,由用油企业按进口量的一定比例与在国际市场上从事风险采购的企业签订固定价格的长期合约,部分地锁定资源成本,把一部分风险屏蔽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之外。从我国的油品价格形成机制看,到2005年左右,我国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采取有“保价”措施的采购规模应当至少占到石油进口量的一半以上,才能使国民经济运行成本初步摆脱被国际油市过度频繁地“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

进入以期货交易为主的国际风险市场并不意味着国民经济运行风险的增大。实际上,在价格波动的特定周期内风险总是有的。这些风险如果不能在国外释放,就要在国内国民经济运行体系中集中释放。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竞争的根本意义,一是要打破西方大国对资源控制权的垄断,二是把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尽可能多地释放在国际市场中。

全方位地走出去,建立“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应当强调,经济全球化下的竞争已经是实物市场与虚拟市场联动的全方位竞争。当前,不仅国际油市上的操作(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金融化的操作,期货交易量已经完全脱离了实物供给量与需求量,而且在其价格波动的背后,国际金融资本已经大规模参与到了实物市场中来。应对这样的竞争格局,我们也需要在“走出去”的战略中制定相应的金融对策,要把石油领域的“走出去”与金融领域的“走出去”、石油安全与金融安全联系起来考虑。从目前看,我国的对策重点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在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的操作中学会更大规模地利用国际金融资源,要特别注重培育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信用能力的期货市场交易主体。我国的外债规模监控体系应当适应新的变化,要对战略性期货储备所需的长期融资和短期投机运作所需的短期融资制定不同政策,同时赋予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主体以较灵活的海外融资权限。

二是要建立对实物储备的金融支持体系。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实际上也孕育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有必要采取合理对策,把单纯的货币储备及外汇储备与更灵活的石油等资源的实物储备、期货储备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变换资产存在形态来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和规避金融风险、汇率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国内金融支持(包括国家财政贴息等政策性金融措施)大幅度提高国内企业的实物储备能力,给在国际市场上从事风险采购与投机运作的企业以调整仓量的更大进退余地,为其留下更安全的退出通道。

三是制定专门的“石油金融”货币政策,具体规定紧急情况下国家银行提供融资的条件,为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的风险操作提供战略性的后备金融授信额度,提高操作主体遭遇恶意狙击时的持仓安全性。

调整进口结构,合理利用国际成品油和石化产品市场

我国石油需求量的快速上升是难以避免的客观趋势,但从国际市场上买到油或采到油并非是“走出去”、“多种途径”和“多元化”战略的全部内容。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调整进口结构,在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上更多利用国外市场,可能会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石油短缺的压力,同时将有利于国家石油安全。

石油“走出去”要和下游产业的发展通盘考虑。我国的原油进口主要是用来满足成品油炼制和石化产品生产的。但是一个已经非常突出的矛盾是下游产业对不同石油制品的需求并不均衡。例如,当前在汽、煤、柴等燃料油中,我国短缺的主要是柴油,进口原油炼制后把柴油留下,还得想法把汽油出口。再如,乙烯仍是我国严重短缺的石化产品,“十五”期间我国的乙烯规模仍将是基础产业中扩张最快的。生产乙烯的最好原料是石脑油,但石脑油在石油中的含量很低。为了满足国内乙烯生产对石脑油的需求,我们目前的做法也是大量进口原油,提炼石脑油后再想法把其他油品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消化掉。这种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采购规模,也同时加大了我们的采购风险。

石油化工市场规模篇8

从我国资源的实际状况出发,维护我国石油安全的立足点应放在“走出去”上。当前在对我国石油安全的研究中,应当重点探索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从消极的防御型体系向积极的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的新思路,探索走出国门和立足国外、参与多方面市场竞争、建立多角化战略同盟、规避国际市场风险以及运用多种避险手段等方面的政策与战略。

在海外资源的获取上不能服从超级大国的政治指挥棒

当前,尽管对国民经济未来中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石油需求量还有不同预测,但一个可以基本确定的共识是,我国在“十五”及此后一段时期内的新增石油需求几乎将全部依赖于进口。特别是从一个长期过程看,到2020年前后,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就很有可能要超过日本(日本目前的石油进口量约为2.5亿吨/年)而突破3亿吨/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而1999年全世界石油实际产量才只有33亿吨(含中国)。面对这样一个数量巨大的资源进口预期,仅仅从应对当前国际油价波动的角度探索石油安全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及早在获取稳定的海外资源供给上采取战略性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参与对海外石油富集地勘探开发权的竞争。

在当前世界政治格局中,尽管和平仍是主基调,但个别大国操纵世界的企图非常明显。在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举措上,我们不能被动地服从大国的指挥棒,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利益取向,注重和那些石油资源富集的第三世界国家主动建立多元化的战略联盟关系。从目前看,中东地区应当是我们重点出击的地区。其中,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世界格局中的一个重要动向是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用各种方式打破个别大国的封锁靠拢伊拉克,其目的就是要在新一轮资源竞争中获取先机。我国的石油战略要走出去,就要选准走出去的目标;而且要赶紧走,坚定不移地走,排除阻力地走。

要加入对伊拉克这类国家的资源竞争,需要对我国目前的海外投资战略与政策进行必要调整。尽管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认识的深化还会有新的发现,但世界上有利的资源富集地已经所剩不多,这个基本状况不会有大的改变。“走出去”不是应对短期危机的措施,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性举措。要从抢占新世纪发展制高点的高度、从资源战略重大转折的意义上来认识海外石油投资的重要性。

要重视价格安全,积极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竞争

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在关于国家石油安全的探索中要重视价格安全的问题。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在实物供给方面买到足够数量的油,还要着眼于买到风险尽可能低、价格尽可能便宜的油;我们的“走出去”战略不仅要包括走到海外石油资源勘探开发领域中去的战略,而且还应包括走到国际风险市场中去的战略。

对我国这样的需求大国来说,参与以期货市场为主的国际风险市场的竞争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竞争需要重点考虑四个方面的政策。

一是我国应当积极、主动、规模逐步扩大地进入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我们要走出总是被动防守的格局,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对抗市场化的风险。建议在国家石油安全战略中将进入国际期货市场作为重要措施之一。

二是对石油石化领域的部级企业(集团),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实行战略性分工,一部分重点作套期保值,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为主,例如可由目前中石化、中石油集团下属的联合石化和联合石油负责;另一部分重点进行高抛低吸的投机性运作,以降低价格波动的损害为主,例如可由中化公司负责。

三是积极培育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竞争的企业主体和市场人才,研究国际风险市场的运作规律,制定对国际风险市场操作的相关政策,如金融支持政策、境外证券监管政策等。

四是在国内建立制度化的风险采购屏障,由用油企业按进口量的一定比例与在国际市场上从事风险采购的企业签订固定价格的长期合约,部分地锁定资源成本,把一部分风险屏蔽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之外。从我国的油品价格形成机制看,到2005年左右,我国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采取有“保价”措施的采购规模应当至少占到石油进口量的一半以上,才能使国民经济运行成本初步摆脱被国际油市过度频繁地“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

进入以期货交易为主的国际风险市场并不意味着国民经济运行风险的增大。实际上,在价格波动的特定周期内风险总是有的。这些风险如果不能在国外释放,就要在国内国民经济运行体系中集中释放。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竞争的根本意义,一是要打破西方大国对资源控制权的垄断,二是把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尽可能多地释放在国际市场中。

全方位地走出去,建立“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应当强调,经济全球化下的竞争已经是实物市场与虚拟市场联动的全方位竞争。当前,不仅国际油市上的操作(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金融化的操作,期货交易量已经完全脱离了实物供给量与需求量,而且在其价格波动的背后,国际金融资本已经大规模参与到了实物市场中来。应对这样的竞争格局,我们也需要在“走出去”的战略中制定相应的金融对策,要把石油领域的“走出去”与金融领域的“走出去”、石油安全与金融安全联系起来考虑。从目前看,我国的对策重点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在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的操作中学会更大规模地利用国际金融资源,要特别注重培育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信用能力的期货市场交易主体。我国的外债规模监控体系应当适应新的变化,要对战略性期货储备所需的长期融资和短期投机运作所需的短期融资制定不同政策,同时赋予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主体以较灵活的海外融资权限。

二是要建立对实物储备的金融支持体系。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实际上也孕育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有必要采取合理对策,把单纯的货币储备及外汇储备与更灵活的石油等资源的实物储备、期货储备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变换资产存在形态来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和规避金融风险、汇率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国内金融支持(包括国家财政贴息等政策性金融措施)大幅度提高国内企业的实物储备能力,给在国际市场上从事风险采购与投机运作的企业以调整仓量的更大进退余地,为其留下更安全的退出通道。

三是制定专门的“石油金融”货币政策,具体规定紧急情况下国家银行提供融资的条件,为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的风险操作提供战略性的后备金融授信额度,提高操作主体遭遇恶意狙击时的持仓安全性。

调整进口结构,合理利用国际成品油和石化产品市场

我国石油需求量的快速上升是难以避免的客观趋势,但从国际市场上买到油或采到油并非是“走出去”、“多种途径”和“多元化”战略的全部内容。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调整进口结构,在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上更多利用国外市场,可能会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石油短缺的压力,同时将有利于国家石油安全。

石油“走出去”要和下游产业的发展通盘考虑。我国的原油进口主要是用来满足成品油炼制和石化产品生产的。但是一个已经非常突出的矛盾是下游产业对不同石油制品的需求并不均衡。例如,当前在汽、煤、柴等燃料油中,我国短缺的主要是柴油,进口原油炼制后把柴油留下,还得想法把汽油出口。再如,乙烯仍是我国严重短缺的石化产品,“十五”期间我国的乙烯规模仍将是基础产业中扩张最快的。生产乙烯的最好原料是石脑油,但石脑油在石油中的含量很低。为了满足国内乙烯生产对石脑油的需求,我们目前的做法也是大量进口原油,提炼石脑油后再想法把其他油品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消化掉。这种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采购规模,也同时加大了我们的采购风险。

石油化工市场规模篇9

从我国资源的实际状况出发,维护我国石油安全的立足点应放在“走出去”上。当前在对我国石油安全的研究中,应当重点探索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从消极的防御型体系向积极的主动出击型体系转变的新思路,探索走出国门和立足国外、参与多方面市场竞争、建立多角化战略同盟、规避国际市场风险以及运用多种避险手段等方面的政策与战略。

在海外资源的获取上不能服从超级大国的政治指挥棒

当前,尽管对国民经济未来中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石油需求量还有不同预测,但一个可以基本确定的共识是,我国在“十五”及此后一段时期内的新增石油需求几乎将全部依赖于进口。特别是从一个长期过程看,到2020年前后,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就很有可能要超过日本(日本目前的石油进口量约为2.5亿吨/年)而突破3亿吨/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而1999年全世界石油实际产量才只有33亿吨(含

的风险采购屏障,由用油企业按进口量的一定比例与在国际市场上从事风险采购的企业签订固定价格的长期合约,部分地锁定资源成本,把一部分风险屏蔽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之外。从我国的油品价格形成机制看,到2005年左右,我国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采取有“保价”措施的采购规模应当至少占到石油进口量的一半以上,才能使国民经济运行成本初步摆脱被国际油市过度频繁地“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

进入以期货交易为主的国际风险市场并不意味着国民经济运行风险的增大。实际上,在价格波动的特定周期内风险总是有的。这些风险如果不能在国外释放,就要在国内国民经济运行体系中集中释放。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竞争的根本意义,一是要打破西方大国对资源控制权的垄断,二是把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尽可能多地释放在国际市场中。

全方位地走出去,建立“石油金融”战略体系

应当强调,经济全球化下的竞争已经是实物市场与虚拟市场联动的全方位竞争。当前,不仅国际油市上的操作(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金融化的操作,期货交易量已经完全脱离了实物供给量与需求量,而且在其价格波动的背后,国际金融资本已经大规模参与到了实物市场中来。应对这样的竞争格局,我们也需要在“走出去”的战略中制定相应的金融对策,要把石油领域的“走出去”与金融领域的“走出去”、石油安全与金融安全联系起来考虑。从目前看,我国的对策重点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在参与国际风险市场的操作中学会更大规模地利用国际金融资源,要特别注重培育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信用能力的期货市场交易主体。我国的外债规模监控体系应当适应新的变化,要对战略性期货储备所需的长期融资和短期投机运作所需的短期融资制定不同政策,同时赋予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主体以较灵活的海外融资权限。

二是要建立对实物储备的金融支持体系。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这实际上也孕育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有必要采取合理对策,把单纯的货币储备及外汇储备与更灵活的石油等资源的实物储备、期货储备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变换资产存在形态来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和规避金融风险、汇率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国内金融支持(包括国家财政贴息等政策性金融措施)大幅度提高国内企业的实物储备能力,给在国际市场上从事风险采购与投机运作的企业以调整仓量的更大进退余地,为其留下更安全的退出通道。

三是制定专门的“石油金融”货币政策,具体规定紧急情况下国家银行提供融资的条件,为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的风险操作提供战略性的后备金融授信额度,提高操作主体遭遇恶意狙击时的持仓安全性。

调整进口结构,合理利用国际成品油和石化产品市场

我国石油需求量的快速上升是难以避免的客观趋势,但从国际市场上买到油或采到油并非是“走出去”、“多种途径”和“多元化”战略的全部内容。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调整进口结构,在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上更多利用国外市场,可能会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石油短缺的压力,同时将有利于国家石油安全。

石油“走出去”要和下游产业的发展通盘考虑。我国的原油进口主要是用来满足成品油炼制和石化产品生产的。但是一个已经非常突出的矛盾是下游产业对不同石油制品的需求并不均衡。例如,当前在汽、煤、柴等燃料油中,我国短缺的主要是柴油,进口原油炼制后把柴油留下,还得想法把汽油出口。再如,乙烯仍是我国严重短缺的石化产品,“十五”期间我国的乙烯规模仍将是基础产业中扩张最快的。生产乙烯的最好原料是石脑油,但石脑油在石油中的含量很低。为了满足国内乙烯生产对石脑油的需求,我们目前的做法也是大量进口原油,提炼石脑油后再想法把其他油品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消化掉。这种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采购规模,也同时加大了我们的采购风险。

石油化工市场规模篇10

中国炼油业同国外跨国石油公司相比,最大的差距和问题是管理体制与机制,目前几乎所有的炼油厂都是法人主体,都以生产经营、投资发展、创造利税为目标,这是资源靠分配、产品包销售、企业办社会的计划经济必然产物。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炼油工业的发展,是资源优化利用、降低加工成本、资本集中运营、改进投资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发挥科技创新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等工作难有突破的根本原因。两大集团现正在进行重组改制,最终目标是各炼油企业由经营发展主体变成生产主体,并脱离社会和辅助职能,由各企业效益最大变成整体效益最大,企业将逐步变成成本中心。预计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使改革基本到位。这一跨世纪改革的关键是剥离是否顺利、彻底,尽管很痛,却是实现其他跨越的第一步。

二、从提高整体竞争力角度调整石油资源战略

世界所有跨国石油公司都是在占有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控制的资源遍布世界各地,控制石油资源量占加工总量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甚至超过100%。相比之下,中国炼油行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总体上炼油加工的适应性较差;二是资源控制度有明显降低的趋势。问题最大的是石化集团公司,到2005年其进口石油资源半占总加工量的60%-70%,而对海上资源的控制度为零,产品成本将完全受制于国际原油价格,以1999年为例,原油价格暴涨,石油集团公司大受其益,利润翻番并不断增长,而石化集团公司炼油业则面临亏损的风险,同时,中国进口原油几乎全部由石化集团公司加工,而炼厂总体上只能适应比例40%左右的含硫原油。

所以,石化集团公司一方面继续加快含硫原油加工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必须调整原油资源发展战略,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掺股等多种手段开发和控制石油资源,用10-15年的时间,使自产原油和海外控制资源占加工总量的比例至少达到60%以上,而含硫原油在总加工量中的比例因提高到60%-70%。

三、真正形成具有国际规模水平的炼油基地群

现在,全国大多数省市都设有一个或多个炼油厂。全国大大小小炼厂220个,其中,能力为1000kt/a以上的炼厂仅50多个,平均加工能力只有3000kt/a,总平均能力就更低了。目前,韩国、新加坡、泰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正在运行的炼厂平均规模为10-20mt/a,而我国此类规模的炼厂只有3个。

体制改革为炼油加工发展布局的调整创造了良机。21世纪,中国需要选择市场潜力大和地缘条件好的区域,通过改造或新建,建设具有国际规模、国际水平的大型炼油基地群,如茂名、镇海、齐鲁、福建、南京等,在2010年前形成10-20mt/a能力的五大炼油基地,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至少需要10个20-50mt/a能力的特大型炼油基地。这些炼油基地不仅是含硫原油加工重点基地,也是向化工企业辐射的大型化工原料基地,承担着双重责任。

对现有的小规模炼油厂或地缘条件较差的炼油厂应及早制定政策,对其改造与扩能坚决予以制止,直到关闭。对大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炼油厂应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进行适度改造。

上述加工布局的调整原则就是发展(大炼油)、限制(中炼油)、关闭(小炼油),此目标一旦实际,投资最小,效益最佳,方可使中国炼油业在21世纪逐步树立起全新形象,明显增强炼油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四、资源优化配置要有实质性进展

资源优化配置潜力巨大是众所周知的。资源优化配置包括原油资源和化工原料优化配置两方面,后者问题更为严重,现在所有乙烯化工企业都自配油头,并抱着过时的观念,采用焦化、高压加氢裂化等高费用手段,不惜代价提高化工轻油的自供率。对1998年石化集团公司乙烯裂解原料优化测算结果表明,提高互供率后可净增综合利润至少10亿元。十几年来,化工原料互供率(互供原料与原油加工量之比)不是在增长,而是逐年下降。不仅造成重复建设、无效投资,而且造成较高的生产运营成本。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降低油品、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资源优化配置是重要途径。

化工原料资源配置还需确立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途径,为减轻炼油扩能的风险,按照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要求向国际市场寻求轻烃、石脑油、单体料等化工原料资源,到2010年进口乙烯裂解料等化工原料占总需求量的比例应提高到20%以上。

对炼油业而言,原油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就是提高原油加工适应性,降低原油总体成本,降低化工原料的生产成本。原油资源向大型炼油加工基地、化工原料生产基地倾斜,适应炼油发展布局调整的要求,2005年前炼油规划主要内容就是资源优化配置。两大集团重组改制后,相信资源优化配置将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适应市场规律,提高产品结构调整的灵活性

中国炼厂受计划体制影响,片面追求加工能力和加工深度,造成加工手段的灵活性很差。目前,全国炼厂产出的柴汽比,在正常情况下只能调节到1.5:1,通过出口汽油等措施,柴汽比可以达到市场需求的1.7:1,这种状况导致国家在制定燃油税等国策时都不得不受制约。受亚太区域市场油品结构、国内燃油税系列政策执行以及消费领域演变等多种影响,中国油品市场的需求结构不可能保持一个稳定的产品需求比例,而是不断变动、难以预测的需求结构,21世纪中国炼油厂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解决产品结构调整的灵活性问题。

第一,调整装置构成,提高加氢裂化装置的能力。目前,中国炼厂加氢裂化能力占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只有3%,而新加坡、韩国、美国、日本及中国台湾分别为8%、5%、9.5%、5%和10%,世界平均值也达到5%。结合含硫原油加工的要求,到2010年加氢裂化(高压或中压)加工能力所占比例应提高到10%以上。

第二,提高高附加价值产品比例,提高炼厂加工效益。如提高高档油、高级道路沥青、高级汽油、高级溶剂油等产品产量,部分高附加价值产品生产对原油加工规模要求不高,可作为中等规模炼厂的特色发展方向。

第三,依靠两个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石化集团公司所处市场地处南方,又是经济较发达地区,2010年之前产出柴汽比调整的灵活性要达到1.6-2.5,97#高级汽油(部分满足出口需求)占汽油总产量的比例要达到30%-40%,争取用十年时间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油生产比

例占到70%-80%以上。

炼厂产品结构调整不仅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也切切实实关系到原油加工量的稳步提高和炼油加工的综合效益,以1998年为例,因炼油厂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使两大集团(含原油关井限产)造成综合效益损失达30多亿元。因此,调整产品结构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且同样存在很大效益潜力。

六、制定符合国情的产品质量升级步骤与战略

油品质量不断提高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随着国内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融合,国内和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炼油业将始终面临产品质量升级的沉重压力。但也应该注意到油品产品质量标准升级的时机问题,我国有自己的国情,区域发展很不均衡,主体污染源类别和地区污染容量差异很大,世界各国或地区都根据所处区域特点制定和执行不同的油品标准,因此,应呼吁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制定环保政策时充分考虑国内国外的差别、国内地区差别、不同能源污染差别等,科学地制定环保限制措施。同国外相比,我国汽车分布密度还相当低,因此,在不影响汽车性能提高的情况下,不必对汽油中各项污染物指标都一味苛求和希冀与国际先进水平靠齐,在这方面,日本、韩国的质量升级步伐滞后于发达国家的历程值得研究和重视。油品质量升级政策应以大城市为主,以提高汽油质量标准为重点,柴油消费主要在城市之间、农村和矿业地区,污染影响较小,而且,如果发动机技术性能稳定,其污染物排放还低于汽油机,其升级步骤可以适度放缓。预计国家有关部门会慎重制定相关政策,而一旦确定了国标,进口油品的超质量竞争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此外,美欧等国追求超清洁燃料的政策也有在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制造非关税壁垒的嫌疑,值得关注。

当然,作为企业一方面呼吁国家制定相对宽松的政策,减轻压力,一方面要及早着手制定质量升级战略。21世纪中国炼油厂将根据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出口三个市场区域分别制定油品质量升级步骤与战略。市场主要在东部地区和部分产品出口的炼油厂需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出口产品质量要紧紧跟随世界最先进水平,以在国际市场上具备基本的竞争条件。提高油品质量的难点在汽油和油,仍需坚持集中资金、重点改造的原则以提高大型骨干炼厂的产品质量,并以质量升级为契机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布局调整战略,关闭小型炼油厂。

七、技术突破将大大推进炼油发展

世界炼油技术已经取得长足发展21世纪炼油技术的突破点仍然在催化剂,根据中国炼油厂未来发展的需求,重点发展的炼油主要催化剂如下:

1,加氢裂化催化剂,在较低的压力下,能够具有较高的裂化转化率,在当前的转化率下,氢分压降低30%-40%,或在相同的压力和转化率下,空速提高一倍。将对炼油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2,含硫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对含硫原油加工最佳方案仍然是对含硫渣油进行加氢处理,当前的问题是氢压高、空速低、投资昂贵,应争取把氢分压降到10mpa左右,有待于提高催化剂性能。21世纪东部地区几乎所有大型炼油厂都将改造成全氢型炼厂,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技术突破将影响这一转变进程。

3,催化裂化催化剂,首先必须在3-5年内解决汽油烯烃、芳烃和硫含量指标控制问题,然后在催化工艺设计和化学动力学理论突破的基础上研制出高性能催化剂,以适应高残炭原料特性,预计在2010-2020年,将出现具有满意轻油转化就绪和可承受烧焦率的全渣油催化裂化技术。

4,异构化催化剂,通过石脑油异构化生产高质量汽油组分将是21世纪提高炼油质量的重要途径,mtBe、烷基化等工艺主要受气体资源的严重制约,只有沙特等少数具有丰富轻烃资源的地区具备发展前景,重整工艺的不利因素是难以降低芳烃含量,而催化裂化汽油降低烯烃等含量可能要以减少辛烷值或产率为代价,所以,异构化是资源丰富、产品质量较高的最佳选择。

5,油催化剂,再过十几年,油生产的主体装置将全部由选择性加氢裂化技术取代,较低工艺成本,高性能、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将推动油质量与性能的全面升级。

此外,信息技术将使中国炼油业的原油采购配置、生产计划、装置控制、产品结构调整等全过程产生革命性变化。到21世纪中叶炼油厂甚至加油站的控制将直接由总部完成,炼厂和销售员工将只负责环节协调、安全监督及设备维护。

总之,21世纪炼油科技进步在提高加工适应性、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轻油率、降低投资费用、改进产品质量和改进管理手段等方面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八、炼厂建设模式需要更新观念

很显然,跨国公司炼油厂的运营与发展模式将产生直接影响,21世纪中国炼油业的经营与发展将进入管理高度集权的现代管理阶段,从资源开发、配置、加工、销售到改扩建将完全由集团公司总部协调进行。因此,炼厂的改造与建设模式需要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必须站在总体角度以全新的观念进行设计模式调整。

1、突出重点建设大型炼油基地。各炼油厂均衡发展的模式必须打破,必须严格遵循总体效益最大、区域优化互补的原则统筹规划炼厂改扩建工程。根据原油配置、原油性质、油品市场结构与质量要求,区域化工原料需求等多种目标确立大型加工基地的改扩建方案。产品方案特别需要强调化工原料的生产。

两大集团内部改制后,将大大增强资本集中运营的能力,为资金高投入的大型炼油基地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2、加工装置规模大型化建设。炼厂总能力较大不是经济规模的标志,真正影响规模效益的单套装置能力大型化,现在能力达到10mt/a左右的炼油厂仅仅是多个小规模加工系列的组合,与国外同类炼厂的差距很大。如茂名炼厂公称加工能力13mt/a,加工装置构成却是4套常减压,3套催化裂化、5套加氢精制、3套油系列,进一步发展就面临改造和新建的困难抉择。要真正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炼油厂(把扩能改造分散到其他中小炼厂更是错误决策),就必须进行大型化装置建设,如加工能力扩大到16-20mt/a时,必须舍弃旧装置,按最多3套常减压、2套催化裂化、3套加氢精制、2套油线进行新的规划设计,才能真正降低消耗、提高效率以及改进灵活性。集团总部应建立装置运行与建设规模指针,关闭指针以下装置,并根据形势发展调拨指针,从而降低炼油总体加工费用及提高总体竞争力。

3、炼厂改扩建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几乎所有炼油厂发展都在套用一个模式,常常是常减压、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焦化、溶剂脱沥青、减粘裂化、mtBe、烷基化等各种加工手段齐聚一堂,似乎越全越好,却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现在溶剂脱沥青装置开工率仅30%-40%,减粘装置、烷基化装置的开工率更低,因为综合配套能力不够,约有20mt/a原油加工能力属于无效能力,这是中国炼厂加工费用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因此,应慎重进行新的扩能改造与建设,2005年前将是中国炼油厂重要的调整期,对确需改造扩能的炼油厂要进行特色模式设计,如改变气体综合利用观念,采取油品区域调配的办法来限制小规模气体利用装置建设等。

4、积极寻求合资合作建设模式。炼油加工处于原油与油品价格的狭小空间内,对现有炼厂扩能或新建炼厂都具有较大的效益风险,寻求外方合作可以分摊风险,特别是寻求产油国石油公司的合作非常重要,可以增强资源供应的安全性。现在重组改制后,很多炼油企业能够轻装上阵,为对外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九、国家应及早制定资源与市场政策

国家对石油资源调配和市场管理,目前仍采用政府协调与干预的办法解决,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发展,特别是wto的加入,这种状况对中国炼油发展形成很大的政策性风险。世界各国都把石油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对原油资源开发、储备与配置、炼厂建设、油品市场价格与供应、对外合作等都制定有政府法规或政策或应急备案,在这方面国内尚属空白或缺少稳定性和公开性,应最多用3-5年时间完成相关法规与政策的制定,以保障炼油业的稳定发展,以及研究确定战略措施。新晨

十、在全球寻求战略性重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