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技术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6:52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篇1

一、起草过程

2005年,内蒙古自治http://区人民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化学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建设大型重化工基地的指导意见》。在自治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的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随着内蒙古石油和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工程项目的不多断增加,加之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和应用,对石油和化工交工技术资料的归档过程中,不适应新要求的诸多问题不断出现。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适用的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使得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对交工资料归档的规范和明确,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往往不如人意。为解决这一问题,内蒙古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编写组,通过总结大唐多伦煤基烯烃项目、鄂尔多斯联合化工项目、亿利化学pvc项目等工程交工技术资料整理的经验,参照hg20237-94《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和sh/t3503-2007《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进行了大量的编写修改完善和补充编写,考虑到目前石油和化工工程特点以及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普遍采用,在保留原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资料归档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化的归档要求。于2010年1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了石油化工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相关单位以及其他有些省市化工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化学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意见。按照反馈的意见,经过认真讨论和详细修改,2011年4月底完成了送审稿。2011年6月18日,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了审定会,审定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标准科学、规范、操作性强,填补了自治区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交工资料管理的空白,统一了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工程交工资料的管理。”该标准经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为自治区地方标准,并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标准号db15/t489-2011在全区执行。

二、编制的意义

1、适应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

自《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工程施工、验收、管理都比过去有较大的改变,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实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和档案文件的整理归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石油和化工建设项目的特殊性,以市政民用土建项目为主的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不能满足其安装工程较多、施工验收规范各异的要求;以传统技术和设备为编制对象的原有化工项目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也不适应目前石油化工工程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普遍采用的现实。为了适应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加强对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需要总结内蒙古多年来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编写标准以规范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行为。

2、促进工程资料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的需要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内蒙古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上一直没有全区统一的管理规程,过去各参建单位都是按照有关规范、规程和有关规定制定不同深度和内容的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但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差异比较大,在以往全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中这个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网络和电子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信息化也势在必行,因此,必须规范和统一全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以适应信息化发展和要求。

3、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需要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安装开工阶段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终止的顺序进行编排,规范和完善全区工程技术档案的编制方法和管理要求,规定了工程资料的分类、编号原则,完善了资料的整理顺序,统一了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施工用表,明确了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的责任和工程报验的原则。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档案编制与管理水平,落实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三、编制的依据

标准主要依据是《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参考了《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等行业标准。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过去内蒙古各大石油和化工企业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方面的一些习惯性做法和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

四、编制的原则

标准的编制原则是落实责任、规范行为、过程控制、简便易行、适应信息化管理。

落实责任:参建各方应将各自的质量责任落实在各种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和审核中。

规范行为:工程参建各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国家、自治区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过程控制:资料的收集、整理、检查、验收,融入工程各个环节,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

简便易行:资料的管理应直观、便于操作。

适应信息化管理:资料的管理应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实现工程档案电子化。

五、标准简介

本标准是关于内蒙古石油化学工业安装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地方标准,标准要素设置及构成主要是按照规范要达到的目的进行设立。标准由十一个一级要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

要素一:范围

本要素意在阐明标准总的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是使用本标准的前提条件。

要素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要素给出了本标准应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等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本标准是必不可少。

要素三:术语和定义

本要素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导则》对术语的要求,给出了20个术语,术语和定义是为了满足标准在表达上的需要,帮助使用者准确地理解规程。这些术语均在有关章节中被引用,因此其主要作用是供标准使用。

要素四:总则;

本要素由三个二级要素组成,反映的三方面的内容,是标准原则性的规定,反映了本规程制定的目标、统一性、规范性等要求。

要素五:一般规定

本要素由二个二级要素组成,反映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对交工技术文件的填写和整理作出了规定,提出了交工技术文件的整理应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溯性的具体要求。第二方面是对安装工程的划分进行规定,包括单位工程的划分依据和构成、分部工程的划分依据以及分项工程的划分依据等。

要素六:管理与职责

本要素共设置了六个二级要素,明确了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有关各个环节及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对工程技术资料形成应遵循的原则,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职责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是本规程的纲领。同时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和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对施工现场资料员和工程监理人员提出持证上岗的要求。

转贴于http://

要素七:安装工程技术资料

本要素共设置http://了四个二级要素为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的基本内容及整理要求。

“工程质量管理资料”明确了工程质量管理资料包括的内容。

“施工质量控制资料”一方面对工序质量控制表格进行了说明,并阐明了其使用要求,另一方面是对交工技术文件进行了分类,为了方便组卷,按照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智能化等分为六类并给出了整理要求。

“施工材料设备质量证明资料”阐明了施工材料设备质量证明资料包括的内容,即包括:进场验收记录、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厂家提供的性能检验报告、安装使用说明书、进口设备、材料的商检报告、材料复检报告等。本要素还对质量证明文件原件提出了要求。

“工序质量控制表实施规定”,此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为了满足施工项目管理的需要而设置。本要素阐明了工序质量控制表分等级的规定,即分为a(或ar)、b(或br)、c(或cr)三个等级,并提出相关要求。同时对工序质量控制表在填写和使用、实施过程中作出了规定。

要素八:安装工程交工验收资料

本要素共设置了十三个二级要素,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规定工程交接时工程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交付的施工技术文件的内容,即包括施工技术资料、竣工图及所附设计变更以及质量验收等技术文件。

规定施工技术资料应包括的内容,即包括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管道(件)及各种电仪器件等的质量合格证及相关复验报告等。

规定了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包括的内容及使用的表格。

规定了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的相关报告及其内容要求,包括“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报告”、“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报告”、“建设工程竣工报告”、“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竣工验收通知书及附件(验收组成员名单)”、“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规定了工程交接时向建设单位交付的其它技术文件,包括各职能部门的批复文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他工程竣工验收所需文件、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的“重大事故报告”等。

要素九:竣工图

本要素共设置了六个二级要素,给出了竣工图的概念、内容、整理、保管、绘制和图章以及等要求。本要素还对一般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进行了规定。

要素十:安装工程资料的立卷

本要素共设置了三个二级要素,为工程资料的立卷,给出了立卷的原则和方法、案卷编目、立卷要求等。

要素十一:安装工程资料的归档

本要素共设置了三个二级要素,为安装工程资料的归档,给出了归档的原则和方法,规定了归档的程序,给出了归档的范围等。

另外,标准还列出了规范性附录,对工程中使用的记录表格进行了规定,包括:

附录a:共用类交工技术格式文件目录,从a.01至a.50共50个表格供安装工程共用项目使用;

附录b:设备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b.01至b.67共67个表格供设备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c:管道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c.01至c.19共19个表格供管道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d:电气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d.01至d.58共58个表格供电气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e:自动化仪表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e.01至e.33共33个表格供自动化仪表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f:智能化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f.01至f.12共12个表格供智能化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g: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格目录,从g.01至g.05共5个表格供工业安装工程验收使用。

六.标准应用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篇2

【关键词】石油行业石油企业标准化环境标准化工作

1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1.1标准化工作是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完善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在转型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在经济体制和技术法规等方面都处在改革的特殊时期,但是从整体上说与当前的发展需要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因此在经济领域内发生的很多问题无法实现有效的执法,很多违法现象无法有效的制止,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损害了广大公民的利益。因此,必须要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基础支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标准化工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入逐渐凸显,尤其是是近年来国家对于标准化工作作出了多次调整,使其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作用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发挥。

1.2标准化工作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善

要实现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当前的经济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与更新,使其与当前农业、工业等发展相适应,才能有效的发挥标准化的重要作用。我国在工业标准化方面的开展,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对于石油行业来说,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撑,只有通过更高的标准才能不断促进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改造,以此促进新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可以说,标准化已经成为了衡量产业是否具有形成新产业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前,石油行业环境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已经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通过标准化对行业发展进行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从而实现石油行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

1.3标准化工作是促进国家法律体完善的重要基础

只有不断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开展,才能为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必要的基础。为了促进石油行业的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就必须要有相关的衡量标准做基础,并且与其当前的发展形式相适应,在我国法律体系结构中,《科学技术进步法》、《合同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均有条款明确要求企业和个人的相关行为要遵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健康标准、工程技术标准等标准,尤其是必须遵守国家强制性标准。将标准规范与法律法规配套实施是国际上的先进做法,也是一个大的趋势。包括石油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必须认清法律法规对标准化工作要求日益严格的现实,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适应其对质量、健康、安全、环保、节能、资源再利用等方面新的标准要求,做遵纪守法的企业公民。

1.4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是石油行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使得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交往也日渐频繁,但是由于贸易壁垒的存在,使得很多经济贸易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倾向。在wto中的相关约束原则,能够使保护主义相对较为明显的贸易壁垒逐渐代换,并且也健康和环保为理由,从而对相关的技术规程和评价标准进行不断的更新与改进,才能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正是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才能促进各国贸易之间保证一定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但是这也使得很多落后的地区和国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在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方面都无法达到国际通用的先进技术标准的要求,石油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很多贸易壁垒的存在是毫无办法,如何有效的利用能够这些技术贸易壁垒,保护国家经济效益,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利用有效的手段对我国贸易活动进行必要的保护,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2石油行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措施

2.1创新标准化管理创新,促进标准化体系完善

近些年来,我国石油行业环境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与其行业发展目标是紧密相连的,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战略为根本指导,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行业逐渐进入到全集团建设的新阶段,这对于传统的标准化工作开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石油行业必须要对传统的标准化管理理念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才能有效的促进石油行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在石油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以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等专业技术为标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结构的主体,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现有的技术标准与快速发展的新技术已经产生了距离,所以需要加大力度对技术标准体系的框架和结构进行调整与完善,使其在适应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能够适应海外业务拓展的需要,使其在石油行业发展中的作用能够获得更充分的发挥。

2.2加强标准化的深入研究,促进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一方面,以技术标准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为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提供支撑。为了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组壮大,必须要以强大的技术体系为支撑,同时以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为保障,需要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高新科科技才能促进其不断的发展。当前的市场竞争的实质可以看成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能力来自于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过标准化体系的国建过程,能够将我国石油企业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进行不断的积累与完善,从而促进其再饮用,进而实现技术的创新。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竞争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完善的技术标准,同时与其所承载的科技含量也密切相关,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技术标准是标准化体系发展的最高形式,也是专利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只有将技术转化为专利,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促进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的基础。我国针对石油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大力度,同时更加注重在新领域的开发与研究,而且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我国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急促航,同时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要持续不断的加大科研工作的力度,从钻井、采油技术的发展、边际油田的开发、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2.3运用标准化手段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

第一,着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履行企业公民社会义务。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中国石油为应对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资源压力,解决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能源紧缺等难题,满足日益严格的节能与环保要求,根据我国技术发展现状和企业实际情况研究,建立了包含节能综合管理标准、经济运行标准、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测试与监测标准等标准在内的“中国石油节能标准体系”。但是公司的节能标准化工作才刚刚起步,还需要遵照国家法律法规更好地制定和采纳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标准总体水平,用先进技术标准进行技术改造,推广和落实循环经济理念。第二,以模块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和系列化设计为手段实现降本增效。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还应该充分利用标准化的“互换性”和“通用性”原则,缩短工程设计周期、设备采办周期和工程施工周期;解决产品品种、规格、设计制造周期、成本之间的矛盾。将模块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和系列化设计作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作为企业在金融危机下或者快速扩张急需资金情况下,开源节支,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

2.4加强对标准化工作质量的提升

对于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规范的管理,并且保证其与石油企业的其他管理体系相互协调,从而不断的促进石油环境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形成一个科学的标准化管理系统。一方面要加强对专属技术的管理,形成符合国家标准化工作建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立项的检查,对于相关的项目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保证期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重复交叉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要对标准制定的规范性进行必要的监督,才能促进标准化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伟丽,张志宽.石油企业eRp信息标准化问题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06)

[2]吕琳.浅谈新形式下中国石油如何开展标准化工作[J].中国化工贸易,2012(04)

[3]李宏勋,谢芹.国外主要石油公司质量管理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0(12)

[4]王大鹏,陈建梁.中国石油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对外直接投资策略[J].国际经贸探索,2007(05)

[5]张金晓.央企带头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J].劳动保护,2010(11)

[6]苟三勇.新形势下政府进行石油产业管制的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2006(21)

[7]沙丽娜.石油工业标准与石油产品质量提高[J].大科技,2010(07)

[8]李永春.油田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成效[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7)

[9]张春玉,张庆,张传平.金融危机下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03)

[10]胡清波.将企业标准化管理与油田发展相结合[J].科技与生活,2012(21)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篇3

1.1初步评审标准

1.1.1资质要求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对投标人的资质要求一般应包括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和有效性、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许可范围和有效性,其范围一般必须包含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或者包含某项特定工程范围。例如,在钻井工程招标中,一般应要求投标人营业执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范围必须包含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或者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当然其相关证件必须在有效期内。需要注意的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包含种类繁多,部分类别项目的资质要求不仅仅是营业执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施工必备的资质加入资格评审标准当中。例如,在高能气体压裂招标中,除了符合要求的营业执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外,投标人还必须具备省级公安厅颁发民用爆破作业许可证。

1.1.2设备基本配置要求

很多工程招标项目中,对设备基本配置在初步评审中要求很少甚至不做要求。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设备种类型号繁多,因此在资格要求中必须详细明确所需施工设备。例如,在钻井工程招标中,应根据储层深度明确钻机级别要求,并对其他配套设备作出最低配置要求。

1.1.3人员基本配置要求

由于国家未对石油工程施工人员颁发相关证书,因此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对于人员的要求较难掌控。目前一般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对人员要求主要以石油系统内的管理要求和各区域油田的特殊要求为依据,进行人员基本配置要求设置。

1.1.4其他资格要求

对近年来公司信誉、财务状况等要求可以根据项目自身需求进行设置。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技术难度大、安全质量要求较高,可以要求投标人近一年或近几年内不得存在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1.2详细评审标准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招标中的评分细则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投标报价、企业能力、业绩、设备、人员、施工技术方案、工程质量和安全环保。

1.2.1投标报价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施工目标位于地下,因此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非常复杂的情况变化,工程款变动原因和幅度较大,工程款总额难以确定,即使在合同中可以约定变更、赔偿或补偿事项,也难以在招标阶段确定工程款总额。因此,在实际招标操作过程中,一般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的相关取费标准为最高限价,而投标报价则采用在最高限价的基础上,整体下浮报价的方式进行报价。由于行业特殊性,涉及技术范围广,市场预期价格难以预估,一般招标人也难以确定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的标底。因此,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招标中一般采用有效投标人的报价平均值作为评标基准价,越接近评标基准价的,得分越高,反之越低。

1.2.2企业能力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对于企业的管理能力、应对风险能力和偿债能力要求较高,均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打分项设置。可以要求投标人提供公司相关制度或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来证明企业的管理能力,要求投标人提供近年财务报表或验资报告来证明企业的偿债能力。例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或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以设置一定加分,可以对企业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作出量化打分,但要合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

1.3业绩

部分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需要对施工区域储层有一定初步了解,因此可以设置一定施工区域油田的业绩得分。《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了招标人不得以特定行政区域业绩或者特定行业业绩作为加分条件,但以施工区域储层业绩为加分项既非特定行政区域业绩又非特定行业业绩,因此,例如长垣油田钻井施工业绩等区域油田业绩可以考虑设置一定加分。

1.4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设备

设备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招标中应当主要考量的评分项,但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设备种类多,标准也不尽统一,在设置设备评分细则时必须紧密结合项目需要,并且详细考量当前项目能够符合要求的设备有哪些,以免评分细则出现遗漏,导致评标委员会无法操作的情况出现。例如,如果将防喷器设置为某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招标的评分项,不仅要考虑对放喷压力的评分设置,还要考虑结合防喷器的型号判定,单闸板防喷器、双闸板防喷器和环形防喷器分别如何计算个数和判定放喷压力均需要说明。可以说设备评分细则设置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招标文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1.5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人员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招标中对人员的加分设置一般以评价投标人相关人员的施工经验为标准。例如,队长或技术员曾施工过多少该类别工程。此外,技术职称也可以作为人员评分的考量标准之一。

1.6施工技术方案

很多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的技术方案都是由招标人的研究机构出具,而投标人只是针对项目提出自身的具体服务方案,可比性不大,也容易出现评标委员会成员主观差异大等情况,一般不应设置过高分值。

1.7工程质量、安全环保

由于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质量目标要求高、安全环保要求高,可以考虑对投标人以往施工的工程质量、安全环保实施状况进行打分。

2、电子化评标的辅助应用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影响重大,对评标准确性要求极高,其监控、存档等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电子化招标的实施,使得评标准确性更高,技术标准等质量信息更加容易被监控,也便于用数据指导施工,建立健全责任制。通过相应网络技术评标原始资料将难以被替换和更改,如果强行修改将在系统中留下痕迹,同样的,施工单位在投标时提交的投标文件也将被加密保存,因此电子化招标将成为信息安全的防护网。

2.1电子招投标优势

电子招投标系统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有重要意义,电子招投标系统是实现了招标、投标、评标、合同等业务全过程数字化、网络化、高度集成化的系统。这一系统不但解决了招标方关于招标文件的电子、传送、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下载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投标文件关于投标文件的投标安全性、投标时间的准确性、不同地域的评标专家能同时对电子标书的阅读、评审、相互之间交流等安全性、准确性问题;另外还能提供丰富的招标项目历史数据,投标人历史数据,拟招标产品的丰富资料,实现数据共享、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

2.2电子化辅助评标系统

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招标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子化辅助评标系统主要解决客观数据的自动评定,提高评标准确性、可靠性和透明度,减少人为失误和干预。在复杂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评标方法应用过程中减少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工作量,能够大幅提升准确性。

2.3监控系统

为加强对开标、评标活动的监管工作,通过网络数据传输,对开标、评标和定标进行同步监控,促进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3、高级评标方法的引用

根据石油工程招标过程中评标工作多层次多准则的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到石油工程评标中,并结合石油钻井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实践表明,相对于现有的技术标商务标两段评标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准则决策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使评标更具有客观公正性。层次分析法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应用方便,评价结果准确,是一种实用的石油工程评标方法。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篇4

工程建设标准化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是实现工程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工程建设活动及监管的重要技术依据。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企业若要在工程技术和工程建设领域占据竞争优势,成为高级别的利益获得者,就必须注重发挥工程技术标准的影响力,努力成为市场规则的主导者。中国石化作为我国能源化工领域特大型国有控股公司致力于跨国发展,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从推动工程建设队伍“走出去”开拓国际工程市场入手,进而进行海外投资,拿资源、建项目。若不能掌握工程建设标准的话语权,就意味着公司自有技术和所熟悉的物资、装备供应资源(尤其是国内渠道)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那么,其旨在一流的国际化战略就难以占领技术制高点,海外投资和工程建设的价值难以最大限度地实现。

2工程建设标准面临的国际化形势

21世纪的技术贸易,以控制能源、资源以及核心技术,并实现与环境友好发展为竞争的制高点。全球对能源的旺盛需求,促进了石油、石化工业工程建设的发展,这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机遇来自于旺盛的市场需求,因为工程建设离不开标准。挑战则来自于我国现行标准体制、标准体系和标准水平难以适应市场国际化要求。我国标准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尚未建立一个便于交流、理解和认可的国际化平台,因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2.1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基础

在国内市场上,我国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刚刚站稳脚跟。考察工程建设标准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不能仅凭其在国内工程项目上的表现,而应根据其在国外独资、中外合资建设项目上发挥的作用做出判断。应该说,我国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自20世纪90年代起,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消化吸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在标准技术内容和水平上已与国外标准较为接近,在行业内享有公认的权威。但到目前我们也只能说其国际化仍处在初期阶段。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虽然在技术规定和水平上与国外标准相当,但与其配套、并被大量引用的国内相关标准的国际化程度仍然很低。体系不能国际化,自然无法充分实现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效果。其二,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要经历被国际投资者逐步认识并认可的过程。近十年来,国内石化工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国有控股公司以及民营企业的工程建设投资均有较大增长,其中,中外合资大型石化项目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合资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国内外交流,使我们引进了新技术,消化吸收了国外先进标准,更新了工程建设管理理念,提高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中外合资项目从完全采用国外标准,逐步向采用我国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过渡,说明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的努力正逐步得到国际投资者认可,标准国际化步伐迈出良好开端。

2.2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在国外市场上,我国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外产油国为一进步控制资源和获取更高利润,向原油加工的下游领域拓展,使国际市场石化工程建设项目呈大幅增长势头。中国的工程建设队伍正努力抓住机遇,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在与国外工程公司的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壮大,迅速提高了工程技术实力,并逐步成为国际工程建设市场的重要力量。然而,我们在国际工程项目中所处地位相对较低,难以拿到真正意义的epC项目,总是处在项目建设利益链的较低层,承担着较大的技术和效益风险。究其原因,除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外,根本原因是我们在技术和标准上还无法掌握话语权。标准是技术的载体,二者往往是统一的。就标准而言,一方面,我们拿不出一套完整的且被国际市场认可的标准体系,即使制定了一些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核心标准,但与其配套的机械、设备制造和相关产品标准无法实现国际化,满足不了国际采购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拓展国际工程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掌握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从而为项目执行留下了隐患。以上两方面原因是制约我们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因素。

3对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内涵的再认识

3.1标准国际化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就是工程建设标准在国际贸易领域和工程建设市场被相关各方所共同接受和遵守的程度,以及为达到某种接受程度对标准的内容、技术水平和表现形式进行不断改进的过程。这过程涉及到标准化理念、管理体制的变革和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工程建设标准,若不能实现标准体系的国际化,就难以成就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国际化。

3.2从“国际接轨”到“国际化”的转变

早在20世纪90年代,根据我国石化工程建设形势发展需要,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提出了工程建设标准与国际接轨的方针。然而,在工作中,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是“轨在那里?”。现实表明,与国际接轨不是找到了目标然后照搬过来这么简单,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国际接轨不是一条线或者一个面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涉及标准体系、技术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体现在由思维方式、管理理念决定的体制、机制等其他方面,难以用一个目标来衡量,照搬照抄任何国家的现有模式都是行不通的。客观地说,国际接轨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推进的过程,由于不存在一个终极结果,所以,这个“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因此,用“国际化”的概念来代替“国际接轨”的提法,更能体现对“过程”的重视,对战略目标的定义更加科学和实事求是。

4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实施途径的分析

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有效实现其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对这一系统工程中的种种制约因素加以重视,变被动适应为主动攻克,为工程建设标准化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4.1标准国际化要从改革标准体制和管理机制入手

4.1.1现行标准体制不利于标准国际化

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是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体制。技术法规是强制性的,由政府;而技术标准是推荐性的,主要由社会团体制定和,供社会有关各方自愿采用。在我国,技术标准的立项、、实施均由政府管理,因而使标准化工作具有较强的政府行政色彩。对于标准本身来说,尽管有强制性与推荐性之分,由于都来自于政府,同样具有较强行政色彩。这使我国技术标准易被视为西方的技术法规,而受到tBt规则的排斥,不利于国际化。

4.1.2现行管理运行机制不利于激发标准化工作的活力

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组织以独立的社会团体为主,这种独立性造就了其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若要长期生存发展,就必须贡献出高水平的标准并自成体系,通过标准被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采用,带动评定、认证等其他业务的开展,树立自身权威。在我国,标准化依靠政府职能来推动,标准被视为政府宏观调控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抓手,具有较强的行政特征。标准的行业领域和门类划分主要是根据政府部门职能界定的,而政府部门职能的条块分割,造成标准谁都管,相互掣肘,缺乏战略上的统一协调。这是我国标准行业多、体系散、标准多、水平低、交叉重复的主要原因。另外,政府的深度介入,也影响市场机制发挥对标准化工作导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不利于激发标准化工作的活力。

4.2掌握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资源是国际化的基础

当前我国标准国际化的现实目标应锁定为“突破壁垒”而非“建立壁垒”,所以掌握必要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资源是我国标准国际化的基础。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只有充分借鉴国际标准并在制定中充分体现其元素,尽可能采用国际通行的表现形式,展现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在联系,提高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技术水平,才能便于国际市场对其理解、评估和采用,实现国际化。

4.3建立我国权威的标准化技术组织是国际化的保障

我国的标准化管理主要靠政府职能,因此难以造就权威的标准化组织,这非常不利于中外标准化交流与合作的开展。因为政府机构与国外标准化组织是不对等的,难以开展稳定灵活的交往和保持持久的合作关系。所以,政府对标准化活动的管理应适当放权,由主导者变为协调管理者,将标准的发展工作交给标准化组织,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为标准化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创造空间,逐步扩大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4.4整合标准化资源,形成布局合理的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的标准化格局是行业乱、体系散,存在标准数量多、交叉重复、质量偏低等问题。标准管理上的行政化导致条块分割,标准的行业、门类划分过细,尤其在产品领域,易造成标准以偏概全,不利于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对于工程建设标准,应根据不同工业建设领域来划分标准体系的结构,突出完整性、协调性,建立结构合理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工业建设领域的需求和实践是引领相关产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动力,所以产品标准的制定应以满足工业建设领域的需要为宗旨,而不是相反。这体现了用户至上和市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理顺标准体系的关系,提高我国标准国际化的整体形象。

4.5发挥我国的市场优势,树立标准的技术权威

我国基础工业水平和技术实力较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标准水平和权威。全面改变这样的局面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但我们可选择基础较好的领域开展试点,在局部领域迅速把我国标准的技术水平提高到国际水平,以部分工业领域的良好局面带动我国标准化体制的改革及国际化发展。国家标准化宏观管理上要着力解决诸多弊端,练好内功,在推进消化吸收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同时,注重发挥我国的自身优势。我国有世界上潜力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我们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依托,首先打造权威的中国标准,才能使之发展为世界的中国标准。

5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把国际化战略分解为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工作目标。在标准国际化道路探索方面,石油化工行业做了积极的尝试,可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主管部门参考。

5.1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思路

石油化工行业根据工程建设的发展形势,早在2000年便组织制定工程建设标准化发展战略,提出“立足行业、服务企业、国际接轨”的工作方针和“三个层面”的工作思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推动工程建设标准科学化、系列化,建立形成由公司企业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组成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为提高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石油化工行业将“国际接轨”概念转化为“国际化”这一贯穿标准化工作全过程的基本要求。标准体系建设、标准编制与采标、掌握国际标准资源、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体系与机制建设等标准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均有国际化的要求,只是国际化程度和方式不同。

5.2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

从技术角度看,我国石化工程建设标准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较接近,在国内很早就树立了权威,然而要走向国际化,必须经历一个发展过程。石化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应首先从国内市场起步,获得在国内投资的国外投资者的认可,并实现在中外合资项目上的全面采用。跨入21世纪,我国石化工业发展迅猛,中国石化相继合资建设了一系列大型乙烯和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如与德国巴斯夫合资建设的扬巴乙烯项目、与英国Bp公司合资建设的上海赛科一体化项目、与埃克森美孚合资建设的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建设,经历了从外方主导工程技术标准与建设管理逐渐转变为中方主导工程技术标准和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国石化2005年合资建设的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真正实现了“以我为主”的转变,项目全面采用我国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外方仅就标准提出补充要求。这些项目的建设过程,展示了我国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被国外大公司逐步认可并采用的过程,充分说明:以项目为载体是实现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的有效途径。我国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在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上的采用,为项目建设节省约一年的工期和近百亿投资,效益可谓巨大,这也正是标准国际化之魅力所在。

5.3以企业标准为先锋带动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

以企业标准为先锋带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走出去”,是实现我国标准国际化的有效途径。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的“三个层面”在国际化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其中第二、第三层面是指企业标准体系,由于企业标准受我国标准体制约束较小,可在标准编写格式、语言表达方式、引用标准方式等方面保持较大的自由度,因而形式和内容上更容易接近国际标准,便于国际上用户的评估和采用,可以首先取得在国际市场上的突破。另外,依靠企业实力,以企业标准带动我国标准走出去,可降低国外市场对我国标准的排斥程度,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基于上述考量,中国石化于2008年编制完成了企业标准《炼化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该系列标准是公司作为投资者对工程项目建设水平、质量、安全等做出的综合性的基本规定。作为跨国能源化工公司,中国石化可通过发挥企业标准在涉外项目中的作用,掌握技术决策话语权,提升公司形象,进而通过企业标准的整体输出,提高工程建设队伍的国际竞争力,并带动国内标准、技术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5.4编制工程建设标准英文版是标准国际化的基础条件由于世界通行的语言是英语,所以仅有中文版的标准是难以被国际市场接受的。中国石化从国际化需要出发,投入大量资金,组织专家队伍编制完成了企业标准《炼化工程建设标准》英文版。同时,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中国石化还将主导编制的我国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纳入英文版翻译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完成近3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英文版编制。

5.5掌握国外标准资源是我国标准国际化的基础掌握国外标准资源有利于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我国标准技术水平,是实施标准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有效掌握国外标准资源,中国石化自2006年起连续订购十余个国外标准组织的数万项标准,建立了“工程建设国外标准信息库”。信息库实行统一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确保获得国外标准信息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及时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国际化发展需要,同时也避免了在购置国外标准上的分散投入和重复投入,树立了我国大型企业规范化、系列化使用国外标准资源的典范。几年来的实践表明,系统地掌握国外标准信息资源极大促进了在标准化工作中对国外标准的消化和吸收,提高了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水平,并将对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产生深远影响。

5.6开展国际交流是标准国际化的内容之一

走国际化道路,要有开放的理念。我们需要了解世界,同时让世界了解我们,所以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标准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在国际上,标准化活动是开放的,只有开放的标准组织的标准才能得到公认。作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龙头,中国石化高度重视工程建设标准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外标准组织、国外工程公司、石油公司联系与互访,与aSme和api签订合作协议,组织专家参加国外标准化活动。通过国际交流活动,增强了对国外标准组织的了解,借鉴了国外大型石化公司的标准化理念,有利于加快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5.7完善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为标准国际化提供保障

标准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根本上需要从政府层面解决,这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在企业层面却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中国石化加大对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加强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了企业“工程建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组织平台,开创了一个工程建设各有关方面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为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提供了保障。同时,技术委员会作为以用户为主导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将标准制定的组织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统一起来,提高了标准化管理效率和标准质量。

6结语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篇5

一、我国石油企业标准化的现状

1.1对标准化理念重视度低在我国,许多石油企业、石油企业的领导对于工作的标准化管理理念不够重视,认为它可有可无,仍奉行着传统的“人治”的管理思维,对于标准化的经费投入不足。这造成从事标准化工作的工作人员流动率很大,积极性不高,无法实现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

1.2行业标准制定的水平不足,周期较长石油行业的标准制定因为各方面因素的考量,本就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制定讨论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我国石油设备和工作人员的情况,还会出现反馈意见的相关人员敷衍了事、不认真思考的情况,最终导致审核后确立的标准有所降低,无法满足正常的生产需求的结果。所以,我国石油企业标准的落后局面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石油企业工作标准化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工作标准化在石油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2.1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工作的标准化是一种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基础,它可以有效地保障产品质量,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加速企业的技术进步,进而促进企业更加快速有序的发展。所以,努力学习工作标准化管理理念,积极开展工作的标准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提升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2有助于企业的日常管理与协调事实上,在石油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工作的标准化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让每个个人的工作、每个部门、每个生产环节都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企业的生产活动才能井然有序,从而有效地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减少已经出现的损失,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

2.3责任归属更为清晰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问题时,如果不了解每个员工的职责范围,就会出现相互推诿、逃避问题的情况。所以明确工作责任范围十分重要。工作标准化的开展可以让每个企业更能清楚地了解每个环节的责任归属,这样在出现问题时,就可以有效地确定是谁的责任,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2.4让企业管理更具科学性在石油企业中实行标准化管理,可以让人,即操作者、监督者、管理者;物,即产品、机器、设备;轨道,即职责范围、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工作分工、生产流程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标准化的科学有序的管理系统,实现各个部门的正常运转。

三、提升石油企业标准化的有效途径

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在石油企业运行中的应用,提升石油企业的工作标准化,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完善和提升。

3.1重点关注api,提高石油产品标准api指的是符合美国政府机构程序需求的标准化发展组织。如今,api标准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石油领域的具有权威性的公认标准。经过api标准认证的设备、石油项目、石油产品等都会被广泛应用于世界石油企业。所以,充分了解和关注api标准,以其作为石油企业标准来激励自己,提升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让我国的石油企业被世界认可,顺利打入国际市场。

3.2加强企业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要想让工作标准化在石油企业中全面运行,就需要有一支专业性的、对标准化十分了解的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企业除了可以对工作人员定期考核、培训之外,还可以聘请标准化领域里的专家给员工普及与标准化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在企业招聘时重点关注有着全面专业知识、英语水平较高的人才,将其吸纳进来。通过这些方法,才能让石油企业更好的实现技术和工作的标准化。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篇6

关键词:石油专用管;质量;统一化;标准化;管理

1.引言

胜利油田物资供应处检验所供井检验站担负着全油田套管检验的任务,检验站内安装了一条集探伤、试压、喷标、测长、打标、数据存取与供井的“六位一体”的套管检测线,年检各类套管,检验车间自1999年以来,采用自美国tuboScope公司引进的nDt5740和aGS6000两台漏磁探伤设备对石油专用管开展无损检测,10余年来检测油层套管200多万支,检测出大量含裂纹、折叠、凹坑等严重缺陷的套管,使油井套管事故率大幅降低,收效明显。随着超深井、深井、水平井、复杂井的不断出现,石油专用管承受的井下条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恶劣,重载荷、高温高压带来的套损危险性明显增加。针对这一情况,成立石油专用管质量标准化委员会从套管的制造,检验和现场使用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损坏套管的风险,延长套管的使用寿命。委员会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2、石油专用管质量标准化委员会成员由制造方、检验方、使用方等三方的主管质量的负责人、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建立由三方均认可的标准方针、标准目标。

2.1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检查标准。由委员会建立、整合石油三方的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通过三方各自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化涵盖制造厂制造,驻厂监造、入库检验、供井检验和现场操作等各个环节。加强有关人员api5Ct、api5B石油专用管标准等各类标准的知识的宣贯,协调三方的互补,一致的关系。由于从事石油专用管的人员数量众多,分布广,在石油专用管检验方面的专业水平层次不齐,由质量标准委员会统一协调三方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对三方的套管的制造、检验和现场使用的的日常关键程序操作、有损坏套管的隐患辨识进行统一编写,统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

2.2深入质量标准的学习研究,加强人员对标准的学习培训、人员执行和落实标准的能力和自觉性,提高人员对质量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质检标准的应用能力。倡导科学规范检验,优化检验模式,提升检验工作质量与数据的准确度。针对检验中存在的由于使用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对检验工作的影响,加强质量标准的学习研究,定期组织培训,提高质检标准的应用能力。特别是针对套管符合入库检验和供井检验标准,但使用性能差的问题。制定完善相关标准、技术条件和管理规定,建议修订完善套管订货补充技术条件,完善检验验收标准,加强套管过程控制。

将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和不同级别的人员都汇总到石油专用管这一统一专业里来,认清石油专用管质量标准统一化的重要意义,将原本分开的专业统一在一起,使广大的员工理清石油专用管的产生、制造和使用有一个整体的纵向概念,了解一根套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一口井,决定着一口井的寿命,决定着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投入,深刻理解自己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职工热爱这一专业的积极性。为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2.3加大科技投入,拓宽检验手段,推进技术创新。加强套管制造厂生产线的各项流程、标准进行监督检验,施工现场(钻井队)必须配备套管扶正装置,套管钳,严禁施工方用猫头上卸丝扣。套管上下平台必须戴好护冒,上扣扭矩和余扣必须符合制定的标准,在入库检验和供井检验方面增加对石油专用管工厂端和现场端检验的手段和设备,目前只是人工检验,效率低,准确率低,如果能引进自动上扣和自动测量的仪器,将大大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检验成本,提高检验效率。三方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共同致力于开展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的工作中去,为落实标准的统一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篇7

燕山石化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之一,现拥有石油化工生产装置88套,辅助装置71套,原油加工能力为8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为71万吨/年。可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蜡、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苯酚、丙酮、顺丁橡胶、丁基橡胶等94个品种411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是我国最大的炼油化工生产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合成树脂生产商、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商、最大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商。

多年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燕山石化公司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坚持走技术改造、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建设思想、建设模式、建设方法上有了创造性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1976年,燕山石化建成投产了我国第一套引进的30万吨/年乙烯装置,成为中国发展现代石油工业的里程碑。1992―1994年,燕山石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审时度势,在国内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仅用了不到28亿元投资和28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地将30万吨乙烯装置改扩建到45万吨规模,比新建一套15万吨/年乙烯装置节省投资一半多。进入新世纪,燕山石化继续走内涵发展扩大再生产之路,2000―2001年,燕山石化又完成了以“品种、质量、效益”为中心的第二轮乙烯改造,乙烯生产能力从45万吨/年提高到71万吨/年,并成为集团公司第二轮乙烯改扩建的领头羊工程,成为全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商。与此同时,燕山石化还对化工深加工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这些改造工程还使燕山石化树脂生产能力提高到103万吨/年,合成橡胶生产能力提高到24万吨/年,并且装置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使企业保持了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作为首都油品市场的主要供应商,燕山石化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加紧对制约燕化发展的炼油系统进行改扩建,进一步夯实油品质量升级的基础。1995年后,相继建成2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60万吨重整、100万吨加氢联合装置,完成一二催化裂化装置改造、气体分馏装置改造和白土精制装置建设,使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提升到850万吨/年,并解决了首都高标号无铅汽油的供应问题。1999年,燕山石化又率先在国内企业实现了全部汽油无铅化,并开发、生产出了车用液化气等清洁燃料;2000年开始生产高标号清洁汽柴油。2002年,燕山石化采用了石科院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异构降烯烃(RiDoS)”技术,于当年6月将闲置的油加氢装置改建成为22万吨/年催化裂化汽油加氢处理试验装置,并于当年8月5日一次开车成功,2003年全部实现了汽柴油清洁化。随着北京市地方燃油新标准的出台与实施,燕山石化公司为在2004年生产出符合欧Ⅱ标准的油品、2005年生产出欧Ⅲ油品,再到2008年前生产出欧Ⅳ标准的油品,相继进行了3次提升油品质量的技术改造,主要包括对2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实施mip技术改造、烷基化装置恢复、连续重整装置由60万吨/年扩量至80万吨/年的改造等等;特别是随着1000万吨炼油系统改造工程的成功启动,新建200万吨/年中压加氢裂化装置、130万吨/年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改造为中压加氢改质装置也即将投产。一系列的改造工程,使燕山石化于2004年生产出符合欧Ⅱ排放标准的京标―a汽柴油;2005年6月又生产出符合欧Ⅲ排放标准的京标―B汽柴油。实行欧Ⅲ排放后,北京市汽车尾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大大减少。按2005年北京市场车用汽油耗量260万吨、柴油耗量220万吨测算,北京市机动车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与欧Ⅱ标准相比每年可减少2480吨,实行欧Ⅳ标准,每年可再减少1840吨。同时使用更优质燃油对车辆的保养也有好处。由于欧Ⅲ油降低了含硫量、含烯烃量和杂质含量,有效减少了有害物质对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的不利影响,长期使用欧Ⅲ油的车辆,可以延长排放控制系统零部件的寿命。另据用户反映使用欧Ⅲ油每100公里同比还可节省半升油。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燕山石化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努力开发市场畅销、高附加值的产品,每年都有7―10个合成树脂新产品问世。到2004年,燕山石化开发生产的各种牌号的管材料、电缆料、洗衣机料、薄膜料等高附加值的合成树脂专用料比例已占总产量的73%。目前燕山石化有17个企业通过了iSo9000国际标准认证,14种产品获得“北京名牌产品”称号,一半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两年燕山石化公司相继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和全国用户满意企业,2004年被北京质量协会评为质量信得过单位。

“十一五”期间,燕山石化要进一步调整装置和产品结构,争取进行乙烯第三轮改造。目前,燕山石化1000万吨炼油改造项目已经启动,将在2007年生产出欧Ⅳ标准的油品,为北京实现“绿色奥运”战略提供强大的绿色动力。

展望未来,燕山石化将以“产品特色突出、技术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规范、员工素质优良、文化独特鲜明、发展持续稳定”的现代企业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

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成立,系以绿色能源――二甲醚为主导产品的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罗庄工业园,注册资本1.5亿元,现有员工840余人,年生产能力为15万吨二甲醚、25万吨甲醇,是目前世界上重要的新型清洁能源二甲醚生产企业。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相法”二甲醚生产工艺达世界领先水平,在国内外新型清洁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成为我国能源多元化的开拓者。

作为近几年全国化工行业崛起的一颗新星,公司始终坚持“以真诚心博爱,用新能源洁天”的宗旨,以“绿色能源,造福人类”为企业使命,在总经理崔连国的带领下,为把公司建设成为世界绿色清洁能源基地而不懈努力。

“十五”期间,在当地政府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关心下,公司获得了飞速发展。一期工程设计年产甲醇5万吨、二甲醚3万吨,于2003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设计年产甲醇20万吨,二甲醚12万吨,于2005年5月建成。

2005年4月,在临沂市与鄂尔多斯市双方政府的积极协调下,公司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立了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同年,公司又于广州市注册成立了久泰能源广州有限公司。

公司先后被中国石化协会、化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全国民营化工优秀企业”,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评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企业”,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中国专利十佳企业”。2004年12月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2005年5月,公司被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评为“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9月,在全国第15届发明展览会上,我公司的二甲醚专利荣获金奖,并荣获“wipo专项奖”。

在国家主管部门印发的《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中,明确规定了我公司作为二甲醚产品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2005年11月,公司经过国家技术监督总局严格审核,成为山东省第一家获得甲醇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公司“二甲醚汽车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得2005年度第二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目前,由我公司承担的二甲醚生产研究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的研究被科技部列为科技攻关计划。《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化工报》等报刊专题报道了我公司在二甲醚研究、推广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公司将充分利用“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新型能源战略的有利时机,抓住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机遇和内蒙古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公司二甲醚专利技术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领先优势和我公司广阔的二甲醚市场,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部二甲醚科技攻关项目和负责起草二甲醚国家行业标准的工作,以建立内蒙古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甲醇、二甲醚新型清洁能源,不断研究开发以甲醇、二甲醚为原料的新兴高科技产品,把公司打造成“科技创新、技术一流、管理科学、操作规范、效益第一、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企业,到2010年,跻身全国500强企业。

“十一五”期间,公司确立了三个发展目标。

第一,着力兴建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以内蒙古自治区为重点,以煤炭深加工转化为目标,“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煤炭产量达到1500万吨,煤炭深加工转化能力1000万吨,甲醇产量650万吨,二甲醚产量250万吨,乙烯、丙烯产量5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年实现利税50亿元。

第二,大力开发甲醇、二甲醚下游产品,以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瞄准国内外紧缺、成长性好的产品,实现公司的高速、持续发展。

第三,在内蒙古自治区组建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以公司二甲醚专利生产技术优势为主导,吸引外资,组建中外合资企业,不断扩大甲醇、二甲醚的生产能力,始终保持公司在二甲醚生产领域的技术领先、产能领先的龙头地位。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篇8

关键字:延长油田石油生产持续发展经营管理

引言:业界称,延长石油是继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后,具有石油勘探、开采资质的我国第四大石油开采炼化企业。延长油田属特地渗透油田,被世人称之为“磨刀石”,保持原油生产的持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从2005年产量达838万吨、到2007年产量突破千万吨、再到2012年即将达到2000万吨,对于一个走过一百多年的老油田来说,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需要过人的胆识。多年来,油田公司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国内一流标准化大油田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油、人才强企”战略,按照集团“加快发展油气主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持续深化地质勘探,精细油田开发,加快项目建设,规范企业管理,即使在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2010年遭受罕见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生产经营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深化改革强管理

按照集团公司总体要求,以思想、文化、管理、队伍的融合为着力点,油田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明确权责定位为重点理顺管理体制,以健全规章制度为基础优化运行机制,以成本、费用、投资管理为核心提高经济效益,以考核和效能监督为抓手增强执行力、管控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理顺体制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有效地推进了企业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

针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积极探索并不断拓展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方法,紧紧围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费用、增加经济效益的总体目标,以明确管理定位和权责关系为重点,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体制机制,完善管控体系,先后完成了《管理制度汇编》、《主要工作流程手册》,制定了《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纲要》,编印了《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手册》,建立完善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制度体系,明确每个环节、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时限。在管理措施上,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认真落实一级管理、两级核算的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在成本管理上,以探明商业储量的投资衡量勘探成效,以建设万吨产能投资控制开发成本,不断完善勘探开发项目管理,严格程序,落实责任,实行问责制,逐步推行万吨产量定员的用工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工效挂钩,有力地维护了计划的严肃性,增强化了企业的执行力,为企业今后实现科学和谐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延长油田制订了四个奋斗目标

一是全面提高技术水平。以提高采收率为目标,以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以精细开发为手段,有序、全面推行注水开发,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总结,建立适合延长油田的技术体系,不断确定新的更高目标,推动技术进步,破解开发难题。在差薄和难采油层上下大力气,攻克难关,寻求突破。

二是持续强化资源勘探。寻找商业储量,保持或提高储采比。手段是着眼全局,纵横结合,精细研究,不断突破,运用战略的眼光和思维,进一步加深对鄂尔多斯盆地的认识。要把拓展资源和深层勘探作为主攻方向,同时加强对老油井、老油层的再认识,积极应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加强储量计算和管理,为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和地面建设方案提供依据。

三是不断理顺体制机制,改进加强企业管理。在体制机制上,公司制订了《管理纲要》,油田公司主要行使生产经营决策、规划计划管理、人事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制定规范标准、审查许可、招投标管理、技术进步、运营协调、指导服务和考核监察等10项职能。采油厂等生产单位主要负责生产组织、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等工作。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认真落实一级管理、两级核算的体制,切实统一制度、统一口径、统一核算、统一标准,细化成本(费用)构成和分析,按生产要素定费用。

三、延长石油强化科技兴油

科技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进步是油田勘探开发实现突破的支撑点。延长油田是一个具有百年勘探开发历史、地下情况异常复杂、地面条件十分艰苦的老油田,公司的决策者们认识到,要掀开石油勘探开发新篇章,实现油田公司的快速持续发展,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创新管理、创新机制上下工夫,全力构建新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为油田公司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油田逐步建立并完善了项目管理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督管理制、评估制、项目长责任制等制度。在做到强化项目前期论证、强化项目合同管理、强化项目中间管理过程“三个强化”的同时,加强了项目的精细管理,细化了项目的内容研究和预算,确定了对外合作项目的申报、把关、批准的三级审批程序,加大了先导性试验的投入力度,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程。

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举行各种培训班,从2006年开始,先后选派大批中层经营管理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带头人和来自油田一线的技术骨干到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进修,为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人才资源,其中引进各种专业技术人员711名,主体专业技术人员407名。在全力做好油田人才储备的同时,油田公司还把眼光投向了全国各地。2009年,油田隆重召开了首届新技术交流展览会,邀请斯伦贝谢北京科技服务公司、阿什卡公司、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81家公司参加,共引进钻井、采油、污水污泥处理、管线防腐、废旧油管再利用、电力、锅炉、伴生气利用等适用技术300余项,开展攻关科技350项,使科技兴油切实撑起了油田勘探开发的新天地。

结束语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入,创先争优活动高潮迭起之际,油田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结合油田重组以来的发展实际,确立了“促进重组融合,强化勘探开发,夯实管理基础,着力解决问题,完善发展思路,推动千万吨级原油生产基地科学发展,促进建设国内一流标准化大油田进程”的实践特色,坚持在学习认识上求“真”,在实践效果上求“实”,用延安精神和埋头苦干的老矿精神促进学习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篇9

关键词: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现状;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063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节能减排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工作。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企业,石油企业决定着能源生产和消耗,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所以,了解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找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提高石油企业的节能减排质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

1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

1.1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比较落后

与国外的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相比,我国的石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石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逐渐形成了炼化污水回用、生态环境保护、稠油污水回用锅炉等减排技术、油气管道能源消耗数据采集与应用调控中心以及井下作业及钻井作业清洁生产等的能耗水平分析和解释技术逐渐完善,并且我国石化也研发了和使用了一些提高能源利用率、处理污染排放物的节能减排技术,使得我国石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节能减排技术在我国石油企业中的研究时间较短,在早期只重视产量,忽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从而使得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我国的人口众多、能源消耗量大,增加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1]。

1.2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

近年来,根据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和要求,国内的石油企业加大了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已经大量降低,但是,从客观上来说,石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仍然在不断增加。

1.3油田开发条件改变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

与过去相比,虽然石油企业的一些项目的消耗指标出现下降,但是,大体而言其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高新技术应用于实践中,油田开采能耗的增长指标逐渐放缓,但是,总体上的开采耗能依然保持增长趋势,一些老油田的地下油田的含水量逐渐增加,使得生产用水增多,增加了开发成本,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同时,一些老油田在中新技术的应用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能源消耗增加,而新油田中通常会产生丰度低、品味低、含有密度低等缺点,造成油田开发难度增加,开发成本增加的问题。

1.4石油企业缺少节能减排的管理水平较低

许多石油企业内部没有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管理者缺乏石油开发技术的掌握和管理经验,没有引进和培养节能减排管理人员,缺少强大的节能减排管理队伍,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再加上少数石油企业不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工作当作浪费资金,没有效益的工作,只是敷衍和应付国家的检查工作,致使节能减排工作疏于管理,没有取得实质的效果[2]。

2解决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现状的对策

2.1规划生产规模和总体产量

作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石油企业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规划生产规模和产量,以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该制定统一的节能减排标准,控制石油企业的规模和数目。同时,石油企业需要调整能源利用结构,深化节能减排方面的改革,贯彻和落实节能减排工作,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效果。

2.2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为了满足新时期的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取得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石油企业应该积极创新和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提高石油的生产水平,优化石油企业的资源配置,处理好污染工作,以增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质量。石油企业应该加大对石油生产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设置专门的部门,采用先进的设备,提高石油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石油生产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另外,在石油生产过程中,石油企业要大力开发新的石油产品,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充分利用温室气体捕捉技术或者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提升石油生产的水平,以提高石油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大对石油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目前,一些石油企业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够、违法操作、弄虚作假的现象,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石油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和审核机制,严格处理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以确保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在管理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应该认真执行各项管理条例,杜绝徇私枉法、等问题,充分发挥其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监管作用,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效果。

2.4合理制定节能减排方案

节能减排工作是石油企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石油企业应该节能减排工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节能减排方案,以促进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石油企业应该综合考虑经济、行政、科技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保证措施,协调有关方面,以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3]。

3总结

总而言之,石油企业是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中的主要动力之一,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石油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监督和管理,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改变油田开发条件,提高节能减排的管理水平,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乔英存,张敏霞.中国石油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3(08):61-62+119.

[2]付玉.中国石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a].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中国标准化协会,2015:4.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篇10

中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产业应经成为了带动工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为了与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协调,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日渐成为国家建设的关注点。我国近年来着重建设部级能源化工基地,积极鼓励能源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集约型,与环境和谐发展。能源化工产业作为热门的产业,其土建安装的工程建设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关键词能源化工,土建,安装能源化工施工组织设计(一)能源化工施工组织设计概述施工准备工作是施工阶段的开始的环节,同时也是重要环节。施工准备工作意在为施工建筑项目创造良好的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在施工建筑项目开始前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实际的施工的现场会出现不在预计之中的安全隐患,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施工组织设计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工程任务情况;2、施工总方案、主要施工方法、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单位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施工力量、机具及部署;3、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工程质量、安全防护以及环境污染防护等各种措施;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5、总包和分包的分工范围及交叉施工部署等。施工的组织设计应该全面而详细,囊括了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只有在施工前做好完善周全的准备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二)能源化工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应该做好前期的工作准备,根据不同的工程建设情况应该编写不同的、依据实际情况的计划书。具体到能源化工土建安装工作,应该参照施工规范文件和图纸等内容进行组织设计工作。具体包括前期建筑物的拆除、清理工作;储罐、管道土建设备的设计;设备、电子仪器的安装等。在具体的设计规划工作中要全面考虑到各方面的风险和困难。能源化工行业主要参与原料都是化工原料,带有危险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能造成重大的事故。引起要全面考虑发到安全风险问题,要做好对易燃易爆的原料进行防火防爆的保护措施。在吊装设备仪器时要做好防护工作,防止高空坠落事件的发生,以免造成爆炸和伤人事故。此外,施工现场是多工种合作施工的,多工种进行交叉作业,如在衔接工作、配合施工的过程中稍有疏漏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社会损失。化工土建安装技术安全管理(一)能源化工土建安装技术管理能源化工土建技术管理是指在化工建筑工程中的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施工,保证工程的质量,严格把好工程的质量关是对工程的安全的保证。技术层面的管理首先要求工作人员要具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责任心。企业要建立相关的技术管理部门,安排专业的人员定期为其设备和工程进行安全检查,并提出技术性的意见和建议。具体的能源化工土建安装要按照国家现行的规程、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H3521-1999《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H50184-2001《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3503-2001《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SH3514-2002《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以上仅为重要的标准的概述,在能源化工土建安装的施工过程冲所要参照依据的标准主要有几个方面:土建施工技术标准及规范;钢结构施工技术标准及规范;机械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标准及规范:电气仪表施工及验收规范;工业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包括图纸的双方审核、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管理,对施工作业的流程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对施工技术进行考核审量,对工程进行科学的人员管理,复核技术安全指标,对施工进行总结并编写档案。企业要定期开展例会,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制定主题进行研讨,意在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二)能源化工土建安装安全管理能源化工的有关工程建设与其他的建设项目不同的是其不安全因素更大,因此更要对工程的每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1、前期教育:在工程施工建设之前要根据施工组织准备时所编写的计划书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教育。所有的工作人员应该熟悉工程的流程,在遇见紧急情况时要沉着冷静处理,对防火防爆的专业技能要定期培训。企业要将安全意识贯穿于工程的各个阶段,不断增强安全、防火、防爆、治安意识,提高安全自觉性。参加工程的工作人员要进过严格的培训,通过培训考试之后才能上岗,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不能进入现场工作。2、现场管理:施工现场要在化工原料危险区标明标牌,进入现场要带安全帽,穿好防护服;要配有专门的消防设施,做好防火防爆的准备;强现对临时用电的安全控制;经常定期检查。化工施工工艺要求化工施工工艺要严格按照《石油化工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体现在技术管理、现场安全管理、施工作业管理几个重要的方面。前两个方面在上面都已经阐述。下面重点是化工工艺的讨论研究,主要是加强土建和安装工艺的配合。石油化工产业主要是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化学产品,涉及的范围极广。石油化工原料石油馏分和炼厂气。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裂解气分离可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从烯烃出发,可生产各种醇、酮、醛、酸类及环氧化合物等。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要做好预留工作,保证土建和安装的相互配合,不会造成后期的拆除返工,给工程进度带来影响。埋管道,设电线线路等基础建设都要做好后期安装的预设。严禁在带压、易燃、有毒介质的管道以及带电设备上进行焊割作业。应该用水平和垂直运输的方式,对任何材料、设备都要轻拿轻放。装卸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有专人负责安全。参考文献[1]石油化工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2]化工工程设计概论.杨基和.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3]石油化工装置管道施工技术.郝春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4]石油化工施工中大型设备吊装的管理.张忠.2009年第9期[5]石油化工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的管理与对策.刘庆林.CoRpoRateCULtURe201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