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业的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8:17

农业专业的前景篇1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4-0212-01

一、引言

马鞍山市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介于江苏省南京市与本省芜湖市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同江苏省江宁、高淳、溧水3县接壤,与江苏省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份。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长江黄金水道、皖赣铁路、205国道、314省道和马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4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两座机场,县城8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6座长江大桥,宁宜城际铁路正在修筑中,芜申运河也正在开挖。水、陆、空交通运输十分快捷。全县耕地面积65万亩,水面47万亩,属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也是全国粮棉生产大县。近年来,当涂县上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全省争第一,中部争十强,全国争百强”的奋斗目标,上下一心,凝神聚力,锐意开拓,顽强拼搏。

二、现状

在省、市的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当涂县始终坚持把培育、扶持和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

当涂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的现状来说,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除少部分合作社能正常发挥效能外,近60%的合作社几乎是徒有虚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成立合作社,国家有补贴,就可以享受一部分国家资金,可以不劳而获;一是成立了合作社,国家就应该扶持,忽略了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一根本。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几年来还停留于松散型组织的状况,以致不能充分发挥合作社应有的作用。

三、改进建议

为改变上述不良状况,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社走上良性运转轨道,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从而推进农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重视和扶持。只有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有了足够的重视,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体现合作社的优势,才能充分调动合作社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维护好合作社的形象,加强内部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扶持可以实现点、面结合的方式,对于粗放型的合作社,给予少量的资金补助,引导和促进他们规范化运作;对于合作社经营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可以重点奖励,扶持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2.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题调研,推动有关政策的落实。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不是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能办成的,它离不开财政、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支持,这就需要各部门形成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联动机制与协同效应。在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进程中,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引导合作社发展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不断加强其自身造血机能,促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3.种模式:一是农机大户带动型。二是种粮大户创办型。三是企业团体资本投资创办型。四是村集体领办型。

4.加强农机部门和农艺部门的结合。农作物的培育和生产管理,离不开农业生产专业技术,为促进农业增产,必须加强农机、农技的有机结合,使他们自觉协同为农业生产服务。如种子的培育,农作物的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仅仅靠农机一家,是很难顺利完成的。这就需要农机、农技部门摒弃行业偏见,加强沟通协调,同心协力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5.切实做好农机使用培训。应该继续运用以往发挥过效益的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农机使用的培训,如农机化学校(农业机械训练班)和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一如既往的开展好农机使用技能培训;搞好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努力培训阳光工程学员,扎扎实实的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进一步加强当涂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培养更多的诸如农机操作员、农机修理工及其他专业性或复合型人才。

四、发展前景

农机装备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需求,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1.农机队伍的不断壮大,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多,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极度缺乏,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劳动力来替代原有的人力,农机化生产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2.随着农机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化生产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会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产前、产中,一直往产后延伸,几乎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应用农机化生产手段和技术,这就能使更多的劳动力日益从农田里解放出来,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生产理念,农民不再死做田,做死田。而新的农作方式,又促进了新型农民的产生,这就又为农机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奠定良好基础,能较好促进农机产业化生产的发展。

3.农机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将更加刺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从新型农业生产中尝到了越来越多的甜头,这促使一部分农民自觉加入农机产业化经营的行列。

农业专业的前景篇2

如何在农林背景下发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当前农林院校面临的一个挑战.该文首先分析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及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要求,其次总结了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目标进行了再定位.认为基于农林背景、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常态、走管理学与工程学并重的道路是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培养目标;再定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早于1956年创办于东北农学院,目前全国将近90所普通高等院校设置了该专业[1].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办学背景十分复杂,但综合来看,各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由下列相关专业所形成[2G3]:(1)农林院校:是在原土壤学和土壤农化分析等专业基础上成立的,它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诞生背景非常相似;(2)师范院校:是在原地理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3)理工院校:在原来测绘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4)综合类院校:多数是在原有的人文社科相关学科背景基础上成立的.近年来,随着国土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土地管理新政策的不断出台,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党的十后,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呈现3种新常态:首先是适应经济规律,国土资源管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死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其次是要适应自然规律,坚持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益”的要求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发挥用途管制对城镇发展空间和建设用地边界的管控作用,真正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助推城镇化;再次是适应社会规律,坚持最人性化的资源民生制度,维护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新常态下,国土资源管理对专业人才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技术实践上均提出了更高要求.(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征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宅基地改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等土地新政,要求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耕地保护、土地征收、土地生态保护、土地法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国土资源管理要求日益精细化,对专业人才的技术与实践能力要求日益提高.随着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金土工程”、“一张图工程”等项目的展开,对数据库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工程管理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2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道路不同,各具特色,但面临的主要问题基本相似,以江西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学科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和大多数农林院校一样,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原有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创建于1987年,属江西省第一个创建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以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直归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也是如此.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有4个二级学科,即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考虑到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对工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规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这就说明土地资源管理并非纯管理学学科,而是兼有工学学科的性质[5G6].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部分的师资是从原来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学、土壤农化分析等)转过来的,受学科背景、师资条件等限制,学校学科定位没有跟上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近几年来的培养方案修订出现了培养目标定位是属管理人才还是工程技术人才的摇摆状态,导致人才培养方案修改频繁.并且也受到近年来高校重基础研究、轻技术实践的大环境影响,师资力量出现了文科化的倾向,即主要是从行政管理和公共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土地问题,和其他综合类院校一样,走公共管理的道路,导致专业发展方向偏离农林背景的正常轨道,专业特色越来越不明显.

2.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越来越严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订单式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由于农林院校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越来越严重.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企业或中介单位、研究部门.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2008年前,学生就业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大约占52%,其次是企业或中介单位,大约占30%.在研究部门(含考取研究生)的比率在18%左右;2009年后,就业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集中表现在企业或中介单位就业比率上升,大约在50%左右,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就业比率下降到30%左右,在研究部门(含考虑研究生)的比率变化不大,在20%左右.为进一步调查就业结构,笔者走访了江西省25个县(市、区)的国土资源管理局和下设事业单位,发现由于受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影响与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引进的人才有测绘、地理信息、法规、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等,专业呈多样化趋势,而引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比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原因主要有: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要求,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技能等.笔者调查了企业或中介单位的就业情况,发现大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都集中在土地规划、土地评估等传统方向,而在信息与工程等新兴专业方向的就业很少,主要反馈的问题是学生技术老旧,缺乏必要的信息与工程类知识,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等.信息与工程类技术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用人需求,构成了就业的瓶颈.因为研究部门以基础研究为主,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目前以应用为主,这可能是多年来本专业在研究部门就业一直不高,且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调查信息认为: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常态和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集中表现在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对信息科学、工程类知识的缺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

3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再定位的思考

如何在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下,发展农林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3.1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进行科学定位在进行专业定位时,首先,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应该保持农林院校的专业背景,突出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背景的结合,重点解决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结合国土资源管理新常态的要求,拓宽知识面,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不动产登记、宅基地转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等,在相关的课程中应该加入新元素,满足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对理论知识的要求[7G8].

3.2走“管理学与工程学”并重的道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既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也可授予工学学位,这就表明该学科具有2个学科的特征.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应该借鉴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将工程类学科的精华吸收到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工管结合,培养既掌握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又掌握工程类学科的技能,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9G10].工程类的课程包括测绘学、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复垦学、水土保持学、土地整治工程学、土地建筑工程概论等.在工程技术中,要突出农林院校的农林背景,走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道路,设置农村土地整治、农村土地生态环境修复(如矿山复垦)、山地水土保持技术等相关工程技术方向,以适应未来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11G12].

3.3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要求要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熟练的操作技术与更强的实践技能.可以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组建为技术技能类(3S技术、工程设计与管理技术)、理论基础类(耕地与保护、土地法规、土地景观生态)、实践类(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估评价、不动产登记、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工程等)等3个课程群,教学日历按照模块组织,集中教师资源、实验和实践资源,对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集中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技能,3个课程群的关系如图1所示.实践这个课程群的培养模式,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培养目标。

4结语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早诞生于农林院校,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深入进行,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农林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多起源于与之相关的土壤学、土壤农化分析专业.农林院校如何在农林的背景下发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后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能脱离地方农林院校的专业背景,但同时必须符合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常态,体现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新要求,走“管理学与工程学”并重的道路,综合理论与实践知识,构建科学研究与实践技能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代富强,李斌.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37G138.

[2]刘昱,蒋瑶.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现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3):86G89.

[3]舒帮荣.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300G302.

[4]路振华.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4):133G135.

[5]文枫.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科教园地,2014,25(2):171G173.

[6]田毅,师学义,袁春,等.土地资源管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探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3(4):55G58.

[7]蔡太义,黄会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人才培养改革,2013(10):33G34,68.

[8]张勇,韩志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以池州学院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33G37.

[9]王承武,王志强,赵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6):49G50,63.

[10]赵中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37G38.

[11]沈非.高等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1):78G82.

农业专业的前景篇3

选准产业,规模化发展

近日,记者走访了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一家远近闻名以种植赤灵芝为主的顺景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灵芝栽培、种植、加工、销售与科研为一体。该合作社筹建于2003年(正式成立于2007年),基地位于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抚州,依着素有“灵山”美誉的将军帽山,傍着环境优美的东江河畔,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其地理位置优越,充足的水源适宜大规模发展农作物种植。该合作社利用地区的资源优势,在认识了赤灵芝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后,结合现代人追求绿色健康食品的趋势,以战略性的眼光瞄准当下赤灵芝广阔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赤灵芝这一主导产业。

合作社自2007年成立以来,以带动更多农民走向富裕为根本目标,发挥合作社的优势和带动作用,大胆探索,联合富余劳动力,整合耕地资源,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赤灵芝,依靠优质优价的产品及良好的企业信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道路,推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经过7年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已由最初的11户社员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近500户社员的省级农业示范专业合作社,其拥有4000多平方米标准化栽培基地,约600平方米储备仓库、400平方米办公场所、近300平方米赤灵芝文化展览馆以及600平方米的加工室、实验室、灭菌室、接种室、检测室、包装室、贮藏室等生产实验中心和超低温孢子粉破壁车间,年产赤灵芝子实体及赤灵芝孢子粉约25吨,拥有河源市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赤灵芝食用菌生产基地,成为栽培技术科技创新占据领先地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多方合作力求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顺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李海添是一位睿智且富有远见的农民实干家,他表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不单单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顺景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注重科技创新。合作社通过引进国际标准化管理模式,坚持走“合作社+企业+基地+院校+农户”的生产模式,以高等院校技术力量为依托,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依靠高等院校人才和技术优势,发展赤灵芝栽培与产品深加工,企业经过技术改革和科技创新,在一批国内高等微生物学家、生化专家及医学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打造了“义宝牌”顺景赤灵芝系列产品。并于2010年顺利通过了iS9001:2008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中国GZCC有机产品认证。于2011年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认证。合作社先后荣获“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河源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目前,该合作社已成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产学研实验基地和赤灵芝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展龙头作用带富一方农民

作为农业领域的龙头合作社,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及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应当积极发挥其示范及带动作用。

农业专业的前景篇4

随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正式成为wto组织世界贸易体制的三大制度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世界各主要国家积极对自己的国际竞争战略做出调整,纷纷把知识产权提升到振兴和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高度。2008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战略目标。

在此宏观背景下,国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离现实需要以及应对未来竞争的人才储备需要还相去甚远,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人才层次不够合理: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这是因为招收知识产权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校远多于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和双学士学位生的学校。二是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法律知识厚,专业知识薄。三是知识产权人才分布不合理:在国家机关、公检法部门或大型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才多,到基层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工作的人才少。为此,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已有部分理工类、医药类或化工类院校开始设置依托学科专业或知识产权专业的双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使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依托农科专业背景的双专业、双学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却实属罕见。随着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以及农产品贸易的增加,与农业有关的知识产权人才更加稀缺。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专项任务中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第23条),完善理标志保护制度(第32条)。因此,贯彻《纲要》精神,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我国大量基层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一项长期任务,必将需要大量既懂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又懂知识产权的人才。农林院校通常是以农业和生物为优势学科,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在农林院校中面向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是大批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捷径,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是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2.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2.1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据此可以认为,知识产权的外延至少应当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专业,涉及到法律、科技、经济、管理、文化等多学科内容的专业。农林院校在进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时,应当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依托,重点培养具有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学科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因此,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是,具备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背景,能够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具有适应面广、适应性强等优点的农业知识产权复合型普通人才。

2.2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知识产权应当是法学和管理学两个门类的集合。知识产权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当依托法学和管理学为基础建构。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具备一定的理、工、农、医专业背景。由此可以推断: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应当是:动植物科学与技术(或相关学科)+法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知识产权核心知识。

2.3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

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当选择本校优势学科和专业的学生,依托农林经济管理或者法学专业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方向的双专业(双专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二是从学制上讲,在本科阶段高年级同步进行双专业、双学位教育能够缩短学制,容易为广大的学生所接受。

3.农林院校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上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知识结构和模式的定位,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知识产权双专业、双学位教育时主要进行了如下探索和实践。

3.1专业分类

将全校14个学院的学生按照课程的相关程度划分为:动植物科学与技术、化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科与传媒三个专业大类,但重点是第一大类。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设置相应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如为植物科学与技术类学生增设的5个学分对应的课程是:植物品种保护法、地理标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具体如表1:

3.2学分要求

辅修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产权方向)的学生必须修满70学分。理论学时45学分,实践环节为25学分。其中,必修课32学分,选修课13学分。学生毕业时必须撰写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论文,经答辩合格后,可以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的学位。

3.3课程模块

根据农林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定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设定法学基础模块、知识产权核心模块和管理学模块三大模块。

3.4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

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

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设民法总论、诉讼法、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学原理4门课程,合计11.5学分,每学分按16学时计算。具体分配为,民法总论3学分,诉讼法3.5学分(共计56个学时,理论课46学时,实践课10学时),农业知识产权2学分,管理学原理3学分。专业课包括: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专业英语、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品种保护法,合计20.5学分。上述课程,除专业英语为3学分,生物多样性公约1.5学分,之外,其他各门课程均为2学分。

农业专业的前景篇5

关键词:农业旅游;广州;对策

1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旅游业不但是一项经济事业,也是一项社会事业,利用农村资源发展旅游业,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手段。为此,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要求各地加强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农业旅游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为各方人士所关注。而在我国,特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农业旅游最为发达。本文以华南大都市——广州为例,研究农业发展的特点、动力、原则和对策措施。

2.农业旅游的特点与发展动力

2.1农业旅游的特点

(1)休闲性:农业旅游景点以乡村风情为背景,集观赏、娱乐、科普教育、餐饮、住宿、参与性活动于一体,动静结合、老少皆宜,因而有着很强的休闲性。其消费群体也主要以本地市民为主,市场辐射范围不大,但总体市场规模却很大,非常适合市民的近程、短期出游。

(2)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农业旅游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淡季、旺季的区分较为显著。

(3)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常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旅游的吸引物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农业旅游产品类型也因此有着强烈的地域差异。

(4)依托性:农业旅游景点主要依托城市和旅游景区。农业旅游景点多分布在城市的近郊、远郊地区以及大型旅游景区附近。这是因为一方面本地城市市民是农业旅游景点的主要市场;另一方面因为在大型旅游景区附近发展农业旅游景点,可以充分利用前者所带来的“溢出”影响。

2.2农业旅游的动力

近年来农业旅游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其根本动力在于:一是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急需要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而广大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农业旅游开发成本较低,“门槛”较低,回报率较高,从而促使农民、农业企业以及旅游投资商纷纷投资开发农业旅游。二是近年来农村环境正在迅速改善,交通日渐便利,从而为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农业旅游特色鲜明。在全球化冲击之下,城市的文化特色已经越来越淡,而相对来说,农村的文化特色保护得越好,农业旅游对城市人来说就越有吸引力。

3广州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3.1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投资规模的扩大,广州旅游业快速成长起来,旅游产品类型日益丰富多样。农业旅游是广州1990年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旅游产品,但其时规模尚小,进入新世纪后,农业旅游景点数量迅速增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旅游已成为广州份量越来越重的一个旅游产品。最早的广州农业旅游景点可能是1990年中期兴起的化龙农业大观园。此后,番禺的横沥度假农庄、亲亲农庄等相继开业。2000年后,广州的农业旅游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水果世界、宝桑园、金颖园等集农业科研基地与旅游景点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旅游景点也纷纷出现,一改前一阶段农业旅游小打小闹发展的局面。

3.2市场特点

广州农业旅游景点的市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中小学生春游、秋游、科普教育市场。广州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中小学生数量上百万,一般来说,每到春、秋季节,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周边的乡村进行观光游览、学习农业知识,进行科学教育。因此,这一旅游市场规模巨大,且非常稳定,是农业旅游景点很重要的客源市场;二是节假日、周末的家庭出游。近年来广州市民热衷于在节假日、周末到城市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玩,既可以在清新的大自然中放松自我、品尝到新鲜的蔬果,还可以参与农作,体验农村生活,教育子女,联络家庭感情,而且花费不多,出行方便。

广州农业旅游市场存在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增长较快。近年来农业旅游市场以较快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而且潜力巨大;二是散客所占比例较大。团队客主要是中小学组织学生进行春、秋游,而由旅行社组织的其他团队客较少;三是农业旅游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广州农业旅游的旺季是每年的4~10月份。因为这一时间段是农作物长势最好的时期,新鲜蔬菜、瓜果较多;四是家庭游客较多。许多家庭到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览、玩乐时,一般都是全家出动;五是自驾车游客增长较快。近年来由于私人小汽车增多,农业旅游景点接待的自驾车游客越来越多,六是农业旅游景点的游客主要为广州本地市民,来自市外的游客所占比例不大。

33发展意义

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第一,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旅游、科普教育需求。随着广州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和市民机动化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走出城市、走向农村,体验农村生活、学习农村知识,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旅游、科普教育需求。第二,促进了一些大型农业科研基地从单一的生产科研功能向生产科研与综合旅游服务等多功能的转型,使丰富的人力资源、产品资源得到了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经济收益。第三,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第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许多农业旅游景点的生产服务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农民,一些农业旅游景点的成功发展,还有着明显的“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如从化大丘农业庄园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兴起了多个以火龙果为主要水果种植品种的农业庄园。第五,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广州的旅游产品结构。目前,广州的旅游产品以商务、会议、展览、美食等城市旅游为主,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则明显处于相对弱势的状况,因此,农业旅游的迅速崛起,有助于丰富、完善广州的旅游产品结构,使得广州的旅游吸引物更为多样化。第六,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为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是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以及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支持,达到繁荣农村、“旅游扶贫”的目的,二是有利于改善农村社区环境、道路设施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相对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三是保护农村中的古老文物、建筑、风俗、传统工艺文化等,并促进农村文化的提升和新农村文化的建立。

3.4问题与挑战

(1)农业旅游景点大多缺乏特色。广州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形象的农业景点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农业旅游景点缺乏特色,多数景点是对农业资源的简单利用,如采摘、品尝、餐饮等,而缺乏对农业活动、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缺乏品牌塑造意识,缺乏较高的项目组织、设计、创新能力。这样就使得农业旅游景点的项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从而也就缺乏持续的吸引力。

(2)农业旅游景点的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广州农业旅游景点主要有三种:一是农民或农村集体自发开发的农庄、农业果园等旅游景点,如瀛洲生态公园;二是由科研基地、农业基地发展而来的旅游景点,如广州水果世界、金颖园、从玉菜业有限公司等;三是旅游投资商投资开发的农业旅游景点,如百万葵园、祈福农庄等。前

一、二类,旅游人才都很缺乏,即便是象金颖园这样的大型农业科研基地,虽然有着非常好的农业旅游资源,在农业生产、科研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但是旅游专业人才却十分缺乏,因而使得景点的项目设置、市场促销、景点管理都没有充分发掘潜力,旅游接待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导游解说人员达不到专业要求。从而导致宝贵的旅游资源被浪费,旅游经济效益也不是很好。

(3)农业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不是很合理。主要是农业旅游景点的分布较为零散,既不方便旅行社组织旅游线路,也不方便游客出游,还不利于形成集聚效益。而在我国农业旅游最发达的成都市,最为知名的几个农业旅游景点都具有较大规模,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

(4)对农业旅游管理较为滞后。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存在着点多、规模小、经营不稳定等情况,而相关的管理没有跟上。但是,农业旅游的管理却不容再忽视下去。因为,它一方面关系到农业旅游产品的长远发展,只有形成规范的管理,这一行业才能够真正吸引有资金、技术、市场实力的商家进入其中,也才能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促进优胜劣汰,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广大游客的身心安全。农业旅游涉及到品尝、采摘、耕作、住宿、娱乐等活动,都有可能影响游客的身心安全。在过去,由于农业旅游接待的游客规模不大,这些问题尚不突出,现在随着农业旅游接待的规模日渐扩大,一些游客与农业旅游企业、从业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应用而生,一些安全事故也会出现,而用一般的法规政策无法对它们进行规范,因此,急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也急需要有关部门承担起管理职责。

4广州农业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则

4.1原则

(1)特色原则。农业旅游的发展应注意突出特色,特色即吸引力,特色即竞争力。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企业。依靠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发展不同特色的农业旅游景点,是发展农业旅游的关键。而名胜古迹和名优特产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无形资产,与之结合,可提高农业旅游的吸引力和社会知名度。

(2)文化原则。旅游与文化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具有较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才会有持续吸引力。农业旅游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才有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提升知名度,而且做到经久不衰。农村地区是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因此,应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民俗艺术,如风俗传统、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提升农业旅游的品位。

(3)环境原则。发展农业旅游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农业旅游,顾名思义离不开农业。但仅有农业而无美好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也就无法成为农业旅游。因此环境是首要的条件。在发展农业旅游时,应以不得妨碍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为前提;同时,旅游景点的项目设计、解说服务、配套设施等都应体现出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使游客在休闲旅游的同时,还获得环境保护的教育。

(4)市场原则。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一方面,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应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另一方面,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应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例如,可以借重要的旅游景点,统一品牌,促进农产品外销。各个农业景点还应注意瞄准特定的细分市场,确定好自己的发展定位,做好产品设计,形成竞争优势。

(5)乡村性原则。农业旅游是一种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活动,就要明显区别于城市旅游活动,因此,发展农业旅游一定要注意突出乡村的特点,也就是自然、生态、农业活动应是项目设计的主题,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持乡村的特色,在建筑的体量、用材、造型、采用的服务设施、绿化、道路等等方面都应有乡村风格。

(6)体验性、参与性原则。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一定要注意突出游玩过程中的体验性、参与性。现代人的消费,特别人是旅游,有着强烈的体验意识、参与意识。人们不再愿意被动地接受企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而是更期望自己能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农业旅游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就可以创造条件让游客得到各种体验,得到稳定的、明确的、独特的并有价值的体验。而景点的吸引力、品牌形象在游客独特的体验过程中,将深刻地印在消费者的脑海里。农业旅游景点有着很好的条件为游客提供体验服务,如菜场让游客自己采摘蔬菜,在果园可以让游客自己采摘水果,在茶园可以让游客摘茶叶、做茶叶、学习茶艺,在奶牛场可以让游客挤牛奶,等等。农业旅游景点让游客参与到农事活动当中,不但可以提高游客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更佳的经济效益。

4.2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对农业旅游景点的管理,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我国台湾地区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制定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发展观光农业规划书”等政策规章规范,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四川省成都市也曾制定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等地方标准,效果都非常不错。广州也应该制定农业旅游管理办法,对农业旅游景点提供旅游服务,提出强制性要求和指引性方向。强制性要求,是指景点在某一方面,如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一定要达到的标准;指引性方向,是建议农业旅游景点发展的方向。强制性要求和指引性方向的重点是建筑、道路、绿化、餐饮设施、娱乐设施、住宿设施、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安全保险、争议投诉处理等方面。其次是可以建立起“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制度。先期确定几个“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对它们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促销扶持,以它们的良好发展、示范影响,带动其它农业旅游景点的规范化和快速发展,也促进农业旅游景点社会知名度的提高和市场吸引力的增强。再次是探索建立起农业旅游协会、农业旅游基金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促进农业旅游景点的互利合作。

(2)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完善旅游项目结构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精心设计各种旅游项目,不断注重项目的创新,注重项目的特色和品味,例如可以请旅游专家、农业专家策划设计一些特色项目;二是充分发掘地方文化,将地方民俗、戏曲等作为农业旅游景点的吸引物融入到景区发展当中;三是注意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适量开发一些游乐项目,但不能喧宾夺主;四是项目的发展要注意细节、要有一定的深度;五是重点发展一些体验性、参与性强的项目。

(3)优化农业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

一方面,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布局于城市边缘交通便利的地方。另一方面,引导农业旅游景点集中分布,或者依托重要的旅游景点分布,形成几个农业旅游景点较多、占地规模较大的农业旅游片区。如促进白云山、帽峰山地区的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这两个大型景区之间相隔不远,周边地区主要是农田、果园、菜园等,目前,这一地区已有不少的农业旅游景点。近期,广州应进一步推动这一地区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在这一地区的适度集中。

(4)搞好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开展农业旅游市场促销

农业旅游景点大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有限,因而,自身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旅游市场促销较为困难,在市场促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举办农业旅游景点展销会,在有关媒体上农业旅游景点信息等方法促销广州的农业旅游景点、补贴企业或无偿帮助企业在道路上设立旅游景点标志牌等。还可通过电视、电台、报刊、互联网加强对城市农业旅游景区景点的介绍,在广州旅游网上设立农业旅游专题,介绍全市各农业旅游景点的详细情况,并注意及时更新资料、增添新的农业旅游景点资料,以反映农业旅游景点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以及各农业旅游景点的联系方式、交通方式等;精心组织制作编写、绘制广州农业旅游指南、导游词、农业旅游景点分布及交通图等书籍、地图,并在市内各酒店、旅行社、旅游咨询问讯中心和有关的旅游展销会等场所免费向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发放。此外,还要进一步促进农业旅游景点与旅行社合作。旅行社在收客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各农业旅游景点应利用好这一渠道,通过双方收益的合理分成,提高旅行社开发农业线路、开拓农业旅游市场的积极性。

(5)鼓励乡(镇)村积极开发农业旅游

农业旅游不是一个高利润的产业,因此,很难吸引到大规模的社会资本,很少有大型工商企业会投资开发农业旅游。因此,农业旅游景点的规模一般较小、实力较弱。农业旅游的发展主要还是需要依靠农业企业的投入和农民的投入。而农业企业和农民的组织、协调能力、影响力、可利用的资源都是很有限的。因此,这就需要乡(镇)村政府(村民自治组织)组织农业企业、农民开发农业旅游。可以在五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引导、帮助农业企业、农民树立起旅游发展意识、积极开发旅游项目;二是配合有关方面,加强本地区的旅游官传促销:三县编制建设发展规划,改善村容村貌,改善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四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形成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的较大规模的集聚,如“荔枝村”、“杨梅村”、“香蕉村”等,使之对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五是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农业旅游市场,促进有序竞争。

农业专业的前景篇6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生物技术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尤为重要[1]。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对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的影响

1.“互联网+”大背景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互联网+”计划提升到国家战略,为各领域、各行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2]。

2.“互联网+”对农业行业的影响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确定“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等11个重点发展领域,给现代农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农业3.0时代是以互联网和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时代,体现在微电子和软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农资流通、育种育苗、植物栽种管理、土壤及环境管理、农业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实施程序化和互联网的参与。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互联网可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互联网可推进农业产业化;互联网可以开放思想,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从业人员[3]。

3.“互联网+”对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的影响

“互联网+”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需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处理、云服务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高端技术技能型农业人才[4]。“互联网+”背景下对农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素养高,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5]。

传统农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过时

目前,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多数是以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地域特点及办学层次进行修改确定,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多数职业院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中存在重基础知识轻管理,重技能轻素质等现象。仍局限于职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培养不论在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教材及教学质量评价上均未得到真正体现和实施[6,7]。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生物技术人员要完成的协调、管理、创新、数据搜集、决策等工作。

2.课程体系设置陈旧

很多职业院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对地区经济特色和发展论证不够,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设计领域过宽、课程体系设置雷同、缺乏自己的特色等不足[8]。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大多仅限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只是让学生学习基础办公软件的操作,而对于“互联网+”时代学生所需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挖掘与处理等课程并没有纳入课程体系。

3.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由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教学方法单一。因此,当前教育改革更多地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由传统“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者+理念和思维的引导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公开课、反转课堂、微课、e-learning、慕课等新学习方式的出现,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9]。

4.师资建设滞后

目前,各高职院校师资建设最主要的问题一是教师人数的严重不足,生师比严重超标。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与高职教育要求差距明显。很多专业教师对大数据、移动终端、云计算等新技术方式、新资源了解不深,未能根据新形势对固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以及将原有的知识体系与新技术、新资源进行融合,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创建于2000年,2006年被学院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使农业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走向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调研结果,结合我院的专业优势和条件以及学生现有基础能力分析,我院目前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面向种子生产经营、设施栽培、食用和药用菌生产、生物发酵制品生产等企业从事植物种苗生产、植物产品生产和微生物发酵制品生产、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笔者结合农业生物技术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在原有“23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创新出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工学结合“241”人才培养模式,即:建立学院培养和企业培养2个培养平台,构建专业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创新创业课和个性发展4大类课程,达到专业预期学习成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构建“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围绕一般职业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加大个性发展课的比例,建立专业方向选课机制,构建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创新实践课和个性发展4大类课程,形成以专业平台课为基础,以良种繁育、设施栽培、植物组织培养、生物发酵、食用菌生产为专业方向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体系逐步由同质化向以个性发展为核心的异质化过渡。

4.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采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模式组织教学过程,内容及顺序安排依照企业生产安排,同时,将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任务,如综合实训方案的自行设计、讨论、实施等。让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在实验室配制培训室结合现场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淡化二者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采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公开课、翻转课堂、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以知识和技能为导向,结合网上和网下的学习途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学习工具,真正让互联网为学习所用。

5.师资力量建设

按照高水平专业教学团体建设要求,以培养“双师”素质为核心,以培优、促新为主导,强化以老带新制度,建立教师企业轮训制度,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企业锻炼相结合的手段,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结束语“互联网+”正在深刻全面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农业生物技术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农业生物技术专业重新审视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让在校学生能够向复合型人才靠拢,以便更好地适应生物技术产业对新类型、新规格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国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创新》,《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第44-46页。

[2]:《“互联网+”计划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中国新闻网。

[3]黄艳红、陈梦倩:《浅析我国“互联网+农业”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商》2015年第38期,第271页。

[4]陈国胜、沈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国农业教育》2015年第6期,第38-42页。

[5]刘正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当代经济》2016年第36期,第95-97页。

[6]徐丽:《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年第2期,第53-54页。

[7]李铁军:《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改革探讨》,《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第22(09)期,第169-171页。

[8]杨桂梅:《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农业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12期,第155-156页。

农业专业的前景篇7

【摘要】精准精准扶贫背景下政策背景下农村信用卡业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发卡前风险评估不深入,银行与持卡人信息不对称形成风险盲点,政策导向导致信用卡还款还款风险。对此本文主要从加强银行信用卡风险评估能力,改造升级信用卡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分析水平,合理把握政策导向强化管理信用卡透支资金三个方面提出防范对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

一、基本概念阐述

(一)精准精准扶贫背景下

“精准精准扶贫背景下”的理念是由在2013年11月进行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精准扶贫背景下要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精准精准扶贫背景下,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鹜远的目标。以精准为精准扶贫背景下工作的准则,精准扶贫背景下要做到精准到位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制定规划要精准,拟定政策要精准,目标确定要精准,落实政策要精准,精准扶贫背景下到户,确保政策对路。

(二)农村信用卡

目前还没有学者给予准确界定“农村信用卡”概念,但是通过对其内涵了解,结合本研究内容,本文认为农村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当地政府相互合作,针对建挡立卡户中有劳动能力、有借贷意愿发展生产经营、有一定预期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贫困户以家庭为单位为其发放无需抵押无需担保的“农民启动资金专属信用卡”。

(三)风险防范

风险防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检察等活动来阻止风险损失的发生,消弱损失发生的影响程度,以获取最大利益。农村信用卡的风险防范通常可以从制度、检察和自律管理等方面着手,以达到消除或减缓风险发生的目的。

二、精准精准扶贫背景下政策背景下农村信用卡业务风险原因

(一)发卡前风险评估不深入

农村精准扶贫背景下信用卡业务覆盖面广,要同时进行推广、调恕⒑耸档纫幌盗泄ぷ鳎对有限的银行信用卡人员而言工作量很大,加上现行的管理手段较落后,这就使得精准扶贫背景下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出现漏洞。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信用卡业务农村的信用卡档案建立方面,由于发卡前调查方式不科学,如仅通过当地派出所或者口头的无实据调查就确定农村家庭情况、风险承担能力、收支状况及信用等级情况,这样形成的信用卡挡案严重失真,在具体的对象评定中并不能有效反映农村的真实情况,酿成信用卡风险。

(二)银行与持卡人信息不对称形成风险盲点

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卡后管理与发卡后检查是其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如果发卡后管理流程不科学、不合理,使其形同虚设,则信用卡透支的安全性直接受到威胁。在发卡后的风险预警机制中,往往由于信息不畅通、资源不对称而导致风险盲点的形成,使发卡后管理风险预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在申请信用卡透支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在信用卡透支资金运用上不经过合理的市场需求和前景预测,盲目追求高利润项目,信用卡透支资金的回报得不到保证,而由于银行与农村持卡人间信息不对称,不了解资金用途,只关注前期发卡而不考虑后期信用卡还款问题,这就形成不良信用卡透支。同时,银行为农村提供的信用卡透支采用“整贷零还”的还款方式,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长周期性很可能会导致资金己经到期而产业还处于发展投资阶段,无法回本的情况。这就要求银行加强与农村持卡人间信息共享,在投入信用卡透支时考虑农业生产周期的因素影响,量身打造合适的贷还款方式。

三、精准精准扶贫背景下政策背景下农村信用卡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强银行信用卡风险评估能力

防范信用卡风险的关键阶段是控制好信用卡发卡前调查、审查、审批这些环节,尽量把一些风险控制在发卡之前。首先,信用卡员必须完整采集贫困农户的基础信息,特别是导致贫穷的原因要调查清楚。确实因为启动资金问题致贫得不但可以发给信用卡,也可以考虑加大信用额度。对于不务正业的闲散人员则应拒绝发放信用卡,对此银行应探索构建一套评估体系。

(二)改造升级信用卡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化分析水平

风险信息精细化分析,首先要从信用卡管理系统it平台升级改造开始,尤其是要有针对性的对精准扶贫背景下信用卡产品的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进行优化性设计。对精准扶贫背景下信用卡产品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红线”监测数据值,为这类产品的整体风险监测提供强大的科技信息支撑。针对软件老化、系统维护更新费用投入不足的情r,应当加大相关信息技术开发,有针对性的引入高端技术,比如聘请第三方专业信息技术企业,专门负责精准扶贫背景下信用卡管理系统的开发,这样做既在提升系统开发专业化水准,也可以有效保障系统的质量和效率。

(三)合理把握政策导向强化管理信用卡透支资金

精准扶贫背景下信用卡业务面向贫困人口或低收入人群提供信用卡服务,旨在解决持卡人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短缺问题,由于农业产业本身具有潜在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上银行所开展的精准扶贫背景下信用卡业务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征,在风险较大的情况下,无法依靠银行自身的商业运作来实现这类产品,只有通过政府的政策性补助才能真正鼓励精准扶贫背景下信用卡的发展。政府对银行的补助形式主要体现为税收和补贴,但除此以外,政府还应在农业产业遭遇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时主动承担风险责任,与农村进行风险共担,给予一定的补贴,在降低农村损失的同时降低精准扶贫背景下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确保银行信用卡透支金额资金回笼。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信用卡业务的实施过程中,银行要加强在信用卡发放、资金利用监督等过程中的法律、政策运用,对符合国家政策支持和精准扶贫背景下专项资金使用的行业、产业适当放宽信用卡透支条件,放松信用卡透支额度,利用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条件充分发展银行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宫留记.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构建与创新模式研究――基于精准扶贫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6,(05).

农业专业的前景篇8

1、乡镇农技推广队伍结构现状

(1)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年龄结构从表2中可以看出,县局乡镇农技推广队伍中,30岁以下的人员7.18%,30~39岁人员占37.81%,40~49岁人员占36.29%,50~59岁人员占18.71%。由此可看出,30岁以下的人员明显偏少,仅占总推广人员的7.18%,这说明近些来大专院校毕业生进入推广队伍的人员较少。

(2)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学历结构从学历层次看(表3),县局乡镇农技推广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29.18%,中专以下学历的人员占70.82%,特别是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员占25.65%。1997年以来,无专业背景的或其他人员占20.07%,他们基本上不具备专业的农技推广服务能力,素质亟待提升。

(3)乡镇农技推广队伍职称结构从职称结构看(表4),县局乡镇农技推广队伍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13%,中级职称人员占29.37%,初级职称人员占38.10%,无职称人员占26.39%。无职称人员与高职以下学历人员数量相当,学历与职称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2、全省乡镇农技推广队伍未来需求

根据《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到2020年,全省农村实用人才要求发展到1410000人,年均需要增长40000人。在实用人才中要求中专以上学历人才要求达到10%以上,总量达到141000人;而目前不足20000人,只占1.5%左右,还需要发展120000。其中,农技推广人才要求达到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40%左右,即56400人;目前,全省农技推广人员(县乡两级)接近36800人,总量需要新增20000人左右,而乡级按80%计算,总量要求达到45000人。

二、湖南省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发展存在的问题

1、技术人员数量差额较大全省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为22381人,距“纲要”要求(45000人)还差25000人左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乡镇推广机构工作辛苦,下基层积极性不高,队伍不满员。从全省范围来看,乡镇技术人员只占县乡两级技术人员总量的60.81%,与要求相差近20个百分点。调研的华容县,农技站编制105人,一线工作人员66人,只占编制人员的62.85%。与全省情况基本相同。二是一些乡镇还没有设置农技推广机构,未安排农技推广人员。

2、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从调研结果来看,全省乡镇农技推广队伍中,中专学历人员是主体,有10109人,占45.17%;大专学历人员5117人,占22.86%;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414人,占6.32%;而高中以下学历人员有5741人,占25.65%。其中,无专业背景的和其他人员4633人,占20.07%。从专业的角度讲,高中以下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不具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需进行专业培训,以提升其农业服务素质。随着全省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推广人才的素质也需要相应的提高,高职学历层次人才要逐步成为农技推广人才的主体,其比例至少要达到40%以上。也就是说,大专学历的农技推广从业人员要由22.86%上升到40%,大约有3800人需要进行高职层次的农业技术培训。

3、无准入资格限制由于准入资格没有限制,全省基础农技推广队伍被迫接纳了许多无专业背景的人员,其中不少为人员。汨罗县30个乡镇站长有15个没有农学背景,自2005年以来没有一个具有专业背景的农业技术人才进入乡镇站。1997年以后,沅江市进入农业推广部门的和非专业背景人员共计69人,占总人员333人的20.72%;其中农机局2人,畜牧水产局46人,农业局21人。如果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保障,农技推广队伍接纳大专院校毕业生的空间就会大打折扣。

4、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日趋艰难近10a来,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人才培养规模和类型迅速扩大,成效显著。但是,农业类专业发展却成“U”字型。目前,农业教育仍处于低谷向上回升的起步阶段,正在艰难地呼应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过去40a来,由于农业专业的萎缩,生源减少,教师流失,设备老化,投资锐减,教学条件现已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据调查,2012年农业专业招生学费人均3000元左右,人均培养成本却需要7000元左右。加上农业的基础性、公益性特点,在劳动比较报酬偏低(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率只有第二产业的1/8,第三产业的1/4)、工作辛苦、缺乏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农业类专业招生特别困难。由于人才需求类型多样,有些专业生源较少,规模效益低下,农业型人才培养日趋艰难。

5、全省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2012年,全省本科、大专和中专等高校涉农专业招生人数分别为4890人、1950人和11000人,比例为1∶0.4∶2.25,属于两头大,中间小的细腰型结构,高职人才培养数量明显偏少,结构不合理。

三、加强湖南省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建议

1、实施涉农职业教育全面免费培养,加大农技推广队伍人才补充力度鉴于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弱质性等特点[4],农技推广队伍的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员亟待补充,而农业职业教育招生特别困难的情况,建议实施涉农职业教育全面免费培养、定向就业。在给予涉农职业教育公平待遇(目前中职免费,高职没有免费政策)的条件下,高职涉农专业就读状况将明显改善,从而使涉农人才培养的细腰型结构,逐步改变为与目前农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字塔型结构。

2、实施特岗计划,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素质设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培训机构和体系,制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岗位管理规范》,对基层农技推广岗位提出明确的专业和学历要求,对没有学历背景、学历层次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基层农技人员实施技术培训。力争3~5a改变基层农技队伍人员没有专业背景、素质偏低等问题。

3、严格准入制度,积极吸纳涉农专业毕业生严格执行农业行业进岗就业准入制度,积极吸纳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保障今后的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素养,持续改善基层推广队伍人员素质,助推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发展。

4、依法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待遇支持农技推广是国家支持农业的一种方式。《农业法》和《农业推广法》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在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第二,二者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统一。农民企业家成长与县域经济发展统一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县域经济发展还是农民企业家成长,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现阶段二者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全面实现小康、和谐的社会,因此,二者的历史使命是相同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发展,是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无论是县域经济发展还是农民企业家成长都是立根于人民,利用人民群众的智慧,造福人民群众,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科学、和谐发展,二者统一于科学发展的实践当中。

四、结语

农业专业的前景篇9

摘要惠明茶是景宁县的知名特产,其发展对增加畲乡茶农收入、提高景宁知名度都有深远意义。分析了景宁茶叶产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实现惠明茶产业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惠明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浙江景宁

惠明茶始于唐,闻于宋,传于清,扬与民(民国四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古老的历史名茶[1]。为了做大做强惠明茶产业,县委、县府依据景宁县县情,确立了“大力做好‘山’字文章”,培育壮大“惠明茶”主导产业,建设“茶乡景宁”的战略定位,制定出台了《关于惠明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景宁县惠明茶产业发展试行办法》等文件。从此,景宁县的惠明茶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茶园面积从2001年的逾1200hm2,发展到2009年的2733.33hm2,产量1230t,产值1.1亿元[2]。历次参加国内外名茶展评活动,多次荣获全国名茶、中国文化名茶、浙江省十大名茶等称号。

1景宁县惠明茶产业现状

1.1实施惠明茶良种化工程

1.1.1建立苗圃繁殖基地,基本实现自繁自用。科技人员把推广育苗技术作为农技推广的新课题,先后建立了张村苗圃科技示范园、澄照乡际头茶苗基地等,开展茶苗良种扦插“三高”(高成活、高出圃、高效益)管理技术研究,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带动了全县农户的育苗积极性。近年来,全县年均育苗量达1000万株,解决了景宁县良种茶苗依靠外县引进的难题,提高了茶苗种植成活率,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1.1.2茶叶基地规模化开发。针对景宁山区良种茶园发展起步迟、茶园规模小等现实状况,拟定了以赤目山系为中心,景泰公路为重点,沿溪两岸为轴线建造良种茶园基地,打造百里绿色(茶叶)长廊的工作决策。6年来,新建良种茶园基地超过1533.33hm2,全县茶园面积达2733.33hm2。

1.2以点带面,建设茶叶专业村、重点村

“茶乡景宁”的实施,激发了茶农发展无性系良种新茶园的积极性,涌现了一批茶叶生产专业村,如景宁鹤溪镇敕目山畲族村,全村59户259人。目前全村茶园面积达111.6hm2,其中良种茶园面积102.27hm2,占茶园总面积的91.6%,2008年全村茶叶单项产值达180万余元,茶叶单项户均收入22030元,类似的茶叶专业村、重点村还有惠明寺、周湖、三石、金丘、际头、后山等。

1.3全面实现机械化、专业化加工

为改变茶农一家一户自垒茶灶手工炒制名茶的现状,景宁县农业部门根据茶园布局,先后扶持了“惠明”、“奇尔”、“香雨”、“畲山贡”等企业,兴建年产值200万~500万元的规范化茶叶加工厂4座,新增各类茶叶加工机器设备100多台,通过公司与农户签订鲜叶原料合同,实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机械加工、集约加工、规模化加工的新路子,实现了惠明茶机械化、专业化加工,节约了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工效和成品茶质量。

1.4整合产品资源,实现品牌统一

景宁县大小茶叶生产企业多达14家,各家企业各自注册自己的商标,只有“惠明”、“奇尔”2家公司规模较大,其他企业不成规模。为此,景宁县县委、县政府、农业局把整合品牌作为提升产业、带动茶农致富的重点工作来抓,针对景宁县的现状,制订切实可行的品牌优化整合方案,实施“一县一品”发展战略,集中精力、财力,培育“惠明”品牌[3-4]。经过多方工作,多次协商,于2006年3月17日,景宁县惠明茶协会与惠明茶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惠明”商标许可使用协议,协议规定“惠明”注册商标由惠明茶协会使用管理,全县茶叶企业统一使用“惠明”品牌。品牌的统一,为形成合力、开拓市场、打造惠明名牌奠定了基础。

2惠明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2.1品牌观念不强

景宁县茶叶品牌的统一,仅仅是全县创建名牌工作的起点,要使惠明茶成为知名品牌,需要茶叶主管单位,全县茶叶生产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打造惠明名牌。但目前,景宁县茶叶生产企业没有形成共创名牌、共享品牌的意识,没有形成打造大品牌、开拓大市场的共识。

2.2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

茶叶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许多茶叶基地建设乡镇未配备专职茶叶科技人员,制约了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2.3惠明茶产业发展不平衡

鹤溪、澄照等重点产茶乡镇由于茶农得到实惠,产业发展快。而鸬鹚、沙湾、大均、郑坑等乡镇,由于茶叶生产起步迟,茶叶加工企业少,茶农缺技术,种茶效益不高,茶农缺乏生产积极性,产业发展较慢,丰富的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很好地利用。

3惠明茶产业发展对策

3.1依靠科技,开发白惠明茶生产基地,提高市场竞争力

景宁县惠明寺村生长着一株奇特“白惠明茶”单株,该茶树树龄在百年以上,据农业科研部门检测,该茶树的氨基酸含量相当于一般茶树的2倍左右。所制成的干茶外形色泽呈金黄色,冲泡后香高持久,滋味鲜爽,茶叶展开洁白如玉,为茶中之珍品。但白惠明茶长势差,繁殖难度大,要开发白惠明茶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化经营,必须重点做好以下2方面工作:

3.1.1加强科技培训,提高茶农素质。依靠科技力量,组织茶农进行科技培训,推广普及套袋增湿嫁接法、短穗扦插繁殖等技术。提高茶农科技育苗、种茶水平,尽快实现白惠明茶产业化,逐渐把该品种培育成景宁惠明茶的主栽茶树品种,创造“惠明茶”独特的品质,以优异的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3.1.2建立母本基地。在澄照乡天堂湖、鹤溪镇惠明寺建立33.33hm2白惠明茶母本基地。加强母本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天堂湖的水利条件,建成自动喷灌系统;利用县生源良种养殖场建成沼气液自流施肥系统,把母本基地建成高产供穗基地,提高单位面积产穗率,为嫁接、扦插繁殖提供更多的白惠明茶枝条。

3.2实施茶厂优化改造工程,扶持产业滞后区域,发展茶叶加工企业

以QS认证和景宁县科技强县富民项目为契机,扶持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厂进行改建、扩建,并进行清洁化生产改造。每个茶厂补助3万~4万元,以适应今后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大对景宁欧江沿溪两岸5个乡镇茶叶加工厂的资金投入,对在茶叶生产滞后乡镇兴建规模茶叶加工厂的企业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

3.3统一设计惠明茶包装,改变产品形象

以前,惠明茶包装由各个生产企业自行设计,包装的样式多而杂,影响产品的整体形象,今后要加强对惠明茶产品的包装管理,实行统一包装,对包装物的图样、款式进行统一设计。经县惠明茶协会许可使用“惠明”商标并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方可使用由协会统一设计的惠明茶包装,但包装上应注明企业自己的商标和名称,即惠明茶包装实行双商标制。

3.4强化惠明茶销售管理,规范销售行为

在生产季节,景宁县惠明茶协会组织工商、质检等部门,对茶叶生产企业定期开展检查,进行行业管理,对使用惠明商标的企业,按经营规模收取一定的标识使用费,用于品牌宣传工作。协调企业间的经济利益,构建全县茶叶企业的和谐环境,杜绝企业间的侵权行为,形成合力,开拓市场。

3.5全面参照《惠明茶地方标准》,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茶生产技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

按照《惠明茶地方标准》要求,制订《惠明茶茶苗质量标准》《惠明茶施肥用药规程》《惠明茶鲜叶等级要求》《惠明茶加工技术规程》等,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茶生产加工技术体系,普及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走绿色生态的惠明茶产业之路,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对惠明茶产品实行从基地种植管理到茶叶包装出售的全程监控,加快茶企业的QS认证速度,确保惠明茶产品卫生、绿色、安全,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档次[4]。

3.6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提升惠明茶产业组织化水平

茶叶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在生产中有着极为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它一头连接千变万化的市场,一头扎根千家万户的茶农,形成一条强有力的产业链。茶叶专业合作社是景宁县惠明品牌建设的基础,而龙头企业是品牌建设的核心。为了发展惠明茶产业,要创新机制,加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重点培育惠明茶业有限公司、奇尔茶业有限公司、香雨茶叶公司、际头茶叶公司、畲山贡茶叶公司及敕峰兰氏合作社、畲农合作社等。推动全县惠明茶产业组织形式从“公司+农户”的初级形式向“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四位一体的高级形式转变,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5]。

3.7开发挖掘茶文化,拓展惠明茶产业链

神秘畲乡、秀丽景宁是古老名茶的发源地,惠明茶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今后,惠明茶业有限公司、奇尔茶业公司等上规模企业,要建立公司的茶艺表演队,把景宁畲族文化与惠明茶文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同时,要重点建设一批“茶文化”、“茶乡游”项目。在大际高山建立休闲避暑的“茶公园”;在外舍库区沿线建立休闲观光茶园,把惠明茶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畲乡茶文化,丰富惠明品牌的文化内涵,拓展惠明茶产业链。

3.8宣传品牌,打造“惠明”名牌

品牌整合是景宁县创“惠明”名牌工作的重点,县惠明茶协会、农业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布署,开展强大的惠明品牌宣传工作,组织惠明、奇尔、兰氏、六江源等茶业有限公司参加浙江绿茶博览会、产品推介会、茶博会等,并通过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开展广泛宣传。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打开北京、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各大城市及北方大市场,使惠明茶成为上层人士青睐的高档饮品和广大市民爱喝的大众饮品。

4参考文献

[1]张一斌,潘昌荣,刘建平.强化品牌建设打造“惠明”名牌[J].蚕桑茶叶通迅,2009(6):27-28.

[2]雷蕾,叶秀华.浙江景宁惠明茶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J].茶叶世界,2009(19):17.

[3]刘建平.景宁惠明茶品牌化经营发展对策[J].蚕桑茶叶通迅,2008(1):25-26.

农业专业的前景篇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产业之间相互融合日趋明显。2015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4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3.1%,居民出游率达到2.98次。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多次提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一、信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信阳市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以传统自然村落为基础,留住村貌、留住乡愁,力争原汁原味还原乡村本色。目前,全市共有22个村进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11个村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创建试点,5个村进入了河南省特色旅游村名录。

目前,信阳市a级景区共有22处,其中4a级旅游景区有6处,分别是:鸡公山风景区、南湾湖、信阳灵山寺、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全市星级饭店30余家,国际国内旅游社40多家。

二、信阳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目前,信阳市农业与旅游也融合发展缺少相应的政策措施,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针对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政府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与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才能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更好更快的融合发展。

(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有效开发以农业为特色的旅游业,同时也需要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目前,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尚存在基础设施欠缺的状态。有些乡村存在“进不去出不来”的情况,交通线路的缺失严重影响乡村的旅游业发展。郝堂村现在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良好,但随着游客日益增多,停车难会车难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水利设施、通信设施等也存在明显不足。

(三)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一般是以乡村旅游的形式出现,而乡村旅游一般以当地的特色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因此受季节影响大,收入不稳定,假日效益明显,平时游客不足,存在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不少刚入行的人员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旅游人才培养周期长,市场配置能力低,人员流失严重,致使中高级专业管理人才严重短缺。另外,旅游业入行门槛低,也导致很多非旅游专业人员进入旅游行业,这也对旅游行业的人才引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信阳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策略建议

信阳市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较为成熟,而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仍属新兴产业。通过上述的分析,对信阳市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几个具体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合理的惠农政策

信阳市的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还需要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为保证信阳市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努力做到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优化服务,形成共识,制定合理的惠农政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将休闲农业的发展看作是信阳市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新支撑点。

(二)完善基础设施,为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发展旅游业需要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改善相应的交通线路,加快城市内交通的建设,保持其与乡村的道路畅通。因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加快推广发展互联网应用,将现代通信的技术成果运用到休闲农业中,大大提高其发展效率。

(三)积极引进专业人才

休闲农业和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很强烈且要求高。目前从业人员大部分是下岗工人和农民,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为有效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良性融合发展,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大力引进旅游专业人才为提高当地的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四)合理建设生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