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根本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4:43

经济发展的根本篇1

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这首先是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那些拥有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剥削者就要侵吞被剥削者的生活必需品,相互争夺剩余产品。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要与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展开殊死的斗争,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所以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恩格斯也曾明确指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就是要“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因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批判了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也要防止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和谐社会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有的同志认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能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美元,但仍排在世界位以后。××××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万亿美元,但只占世界总量的左右。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哪怕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也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为不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我们就不可能持续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为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这就决定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也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如果说当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前有什么不同特点的话,那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问题,这样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但这绝不能导致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动摇,否则我们将丧失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各种不和谐问题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的根本篇2

 

一、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总体经济特征的必然选择

 

1.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的重要方式。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多农民,只有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了,才能让社会更和谐,现在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民的三倍还多,许多不利于农民的因素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的贫困,使得社会也出现了很多的矛盾,现在党中央大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给予农民的优惠政策,是农民能更好的增收,只有农民富裕了,三农问题更好的解决了,才更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否则,只有城镇人口富裕的社会,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是一部分人的小康,大部分人的贫穷。

 

2.解决三农问题是由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经验得出的选择。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国民党的统治,使原本就很赢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二、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目前“三农”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深刻分析了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农村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可能出现农业萎缩、农村凋敝、产业断裂、城乡脱节,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3.抓住关键环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这五条要求,是党对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统一。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们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把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把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把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关键环节,稳步有序推进。

 

4.牢牢坚持尊重农民意愿这个第一原则。把尊重农民意愿作为第一原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体现,也是从我省长期农村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要把农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要破除一切影响农民创业的陈规旧矩,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营造农民自主创业的宽松环境;要加强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要让农民知情,请农民参与,使农民认同,受农民监督,使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

 

三、结束语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经济发展的根本篇3

[摘要]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决定了科学技术和社会体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直接动力,体制改革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只有双管齐下、双轮驱动,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生产力;双重动力;经济增长方式;技术进步;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B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6)02-0019-05

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把它与经济体制改革一起称为“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10年之后,我国经济社会虽然有很大发展,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转变。在分析原因时,有人归因于体制,认为深化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有的人归因于科技,认为发展科学技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那么,经济增长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科技和体制在经济增长中到底起什么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究竟是什么?这就涉及到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即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本文从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角度对这个问题作点粗浅分析。

一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与社会关系的反作用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它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因此,要分析经济增长,就要研究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过去,在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上,我们把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改革上,而对生产力发展的自身原因重视不够、研究不多。实际上,除了生产关系反作用外,生产力发展还有自身内部的动力,这就是生产力诸因素的相互作用,而这恰恰是生产力发展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是人有目的地改变自然物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但人类生产与动物的活动不同,其特点是借助于工具等劳动资料来改造自然物。这样,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是随着生产发展而变化和增加的,在现代生产中,除了这三个要素外,还有管理、科技和资金,等等。不过这些要素“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1-1]生产要素根据生产的客观技术需要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组合,我们称之为“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构成社会生产的技术形式和基本内容,没有它就不会有社会生产。

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主要取决于生产的客观需要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生产的不同发展阶段,生产要素的具体内容及其结合方式是不一样的。远古时代,由于人的劳动能力低下、劳动工具简陋,没有市场和交换,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比较简单、原始和直接;现代社会,随着生产的复杂化、分工的精细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生产要素的数量在不断扩展,质量在不断提高,其技术结合方式也更加高级化和多样化。

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1-2]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2]在社会中,人是隶属于一定社会关系的,物也这样那样地归属于社会:或者归属于个人,或者归属于某些集体,或者归属于全社会。因此,要进行社会生产,生产因素除了要进行一定形式的技术结合外,还必须进行一定形式的社会结合。所谓“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就是生产要素根据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生产资料的社会隶属关系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结合。比如在原始社会,劳动者是作为氏族成员、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作为氏族的共同财产在劳动过程中以集体劳动的方式结合起来的,其中,人与物直接结合进行集体劳动是其技术结合方式,原始公有制则是其社会结合方式。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是生产赖以进行的社会形式,没有它也不会有社会生产。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两种“结合”的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解决的是生产的操作问题;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解决的是生产要素的社会归属问题。同时,这两种结合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生产要素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形式下才能实现它们的技术结合,从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并且,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形式还直接制约着它们的技术结合形式及其功能的发挥。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作为既定的社会条件规定了生产要素技术结合的方式和范围。比如,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限制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组,造成了地区、国家之间的封闭和经济割据,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则打破地区、国家之间的封闭状况,开拓了世界市场,从而促成了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组合。另一方面,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又依赖于它们的技术结合。从根源上讲,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从属于和服务于它们的技术结合。生产力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基本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要素技术结合形式的变化,进而导致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生产要素的这两种结合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

(1)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从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看,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层面,一个是要素层面,一个是要素结合层面。首先,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要素为前提。要生产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更取决于它们的质量。劳动者素质越高,劳动资料越先进,所能形成的生产效率就越高,生产力发展也越快。其次,生产力发展的快慢也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要素,结合方式不同,功能和作用也不同。结构合理,就会产生1+1>2的放大效应;结构不合理,就会产生1+1

(2)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和社会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从根本上说,生产要素以什么方式组合,并不取决于社会关系,而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客观状况和发展水平。但是,社会关系特别是

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和社会条件,对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又具有重要的反作用。这种社会形式符合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要求,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关系的正向反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关系的负向反作用。前者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后者则是生产力发展的阻力。有人把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看作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把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看作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动力。我认为,无论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还是其社会结合,都是社会生产的内在形式,因而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能离开社会关系看待生产要素技术结合对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作用。但是,也不能把生产力发展仅仅归结于社会关系的反作用,仅仅寄托在社会关系的不断变革或改革上,因为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本身并不直接生成生产力,其功能和作用在于为生产提供一定社会条件,以此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对此,我们应当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二 科技进步与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直接动力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经济增长。一般说来,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投入的增加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另一种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以什么方式增长,是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土地和劳动力是生产的主要因素,未被利用和开发的自然资源较多,因而经济增长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投入来实现。近代社会,物质资本成为生产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劳动力的密集使用和资源的巨大消耗来实现。但是,长期的粗放型增长,使得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发生了尖锐矛盾,特别是在生产能力强大的今天,再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日渐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科技含量,优化了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改造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催生出一系列新型产业,使发达国家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增长,出现了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的“经济增长之谜”。索洛、舒尔茨、丹尼森等经济学家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的主要因素和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已经成为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的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他们通过计算,证明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50~70年代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0~70%,而这些国家20世纪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5~20%。一般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志。可见,科学技术既是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与核心,也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力量。发达国家正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

那么,科学技术为什么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呢?

首先,科学技术能够提升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的质量是由其中包含的科技含量决定的。科技含量越高,生产要素的质量也就越高,生产能力相应地也就越强。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的能力大小。以劳动工具为代表的劳动资料,是人根据一定认识而发明制造出来的,“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3]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可以更新生产工具,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对象的开发、利用、加工、制造,也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至于生产管理,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管理手段,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内,科学技术具有乘数效应,它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可以表达为: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管理),其功能在于放大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要素不断智能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最基本规律,科学技术则是使生产要素不断智能化和经济增长日益集约化的关键因素。

其次,科学技术能够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升社会的劳动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集约式增长。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取决于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进步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日益合理化和高级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优化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促进生产要素根据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原则流动,从而使经济资源的配置优化;二是提升生产的劳动结构,减少体力劳动的支出,提高智力劳动的比例和知识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三是提升社会的产业结构,淘汰过时产业,创造新的产业,减少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增加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再次,科学技术能够改进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不但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出,而且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达国家主要就是靠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取比发展中国家更多的经济利益的。

最后,科学技术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耗和能耗,节约和保护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一方面大量投入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又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些要素的作用。其结果,在加速消耗有限自然资源的同时,又把大量废弃物抛给日益脆弱的自然界,不但加剧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也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发展科学技术。只有依靠科技,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只有依靠科技,才能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污染,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国家之所以未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还是科学技术落后,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的科技水平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高;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世界一流人才比较匮乏,等等。当今世界,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应用和创新。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经济发展上掌握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加快科技发展,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才能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高速度低效益”问题,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才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升

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 体制改革与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经济以什么方式增长,虽然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决定的,但是也与社会制度和体制有关。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但是它把制度因素作为“外生变量”排除在经济之外,因此也不能很好地解释现代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诺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把制度因素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增长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国家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研究了制度安排及其创新对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经济绩效的影响,论证了当物质生产要素不变、尤其是技术不变时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至于制度、国家、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是不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它们在经济增长中是否具有决定性作用暂且不论,但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看到并论证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无疑是正确的。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体制会产生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率和增长方式。体制转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社会条件,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体制环境,单靠经济本身的力量,也不能顺利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概括地讲,社会制度和体制对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利益机制引导主体经济行为,影响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对人来讲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它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操纵着人们的经济活动。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4]制度和体制则只不过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固定化和规范化,它们通过一定利益机制如财产所有权、分配体制等把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源引导到一定方向,从而在客观上发挥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作用。

其次,通过作用于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影响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方式能够影响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影响生产要素的社会流动,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进而会影响经济的增长方式。比如,我国过去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们是与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并且受其制约。不打破旧的经济体制,就不可能进行经济结构的重组和优化,也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再次,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其他手段作用于经济活动,影响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在不少制度和体制下,政府都具有宏观调控的职能,都会借助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干预经济活动。比如,通过经济立法和其他立法,保障公民经济权益,维护公平竞争,为经济增长提供法制保证;通过制定一定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科技政策,调整产业布局,引导社会投资,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等等。

在我们这样一个封建传统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又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体制转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经济运行中屡屡出现并长期得不到纠正的投资过度膨胀、低水平重复建设、高速度低效益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因此,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条件。当前,我们必须从体制创新人手,消除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建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和体制。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建微观基础。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只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才可能实现根本转变。当前,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使其在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改进生产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建立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激烈有序的市场竞争是促成生产效率提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动力。市场竞争不但能使生产要素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能使生产要素的结构不断优化,促进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还与政府职能错位和缺位有关。只有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宏观调控和为经济增长提供公共服务及法制保障上来,才能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为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体制保障。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是必须与经济密切结合。但是,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科技研发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是脱节的:一方面,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成果形成后由于缺乏必要的机制难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企业既不是市场主体,也不是科技主体,缺乏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国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可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有生产力自身方面的问题,又有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不能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和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轮子。只有双管齐下和双轮驱动,才能顺利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9[-1],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经济发展的根本篇4

1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与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保证可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效率。首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必须要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农村扶持工作力度,逐渐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效率。其次,在新形势下,村级党组织必须要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最后,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坚持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核心,保证可以提升?h的执政工作能力,逐步建设和谐农村,满足现代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需求[1]。

2坚持理论指导

在农村基层组织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坚持理论指导,明确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要求,逐渐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效率。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必须要重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用,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部门要增强农村基层建设工作力度,将党支部作为基层组织建设核心,进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另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保障体系的完善,加大村级党支部财政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关注基层民生问题,完善民生服务体系,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效率与质量[2]。

其次,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农村干部综合素质,逐渐提升农村干部的领导能力,积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其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可以创办领导培训活动,阶段性的对农村领导进行基层组织建设知识的培训,使其可以掌握先进的领导方式,制定人性化的领导服务工作体系,有利于提升农村干部的领导能力。其二,在农村干部培训计划中,为了减轻农村干部的工作压力,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岗位能力轮训,使其可以轻松的参与领导工作中。其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利用学历培训方式开展相关活动,除了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学历教育之外,还要做好后备人才储备工作,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

最后,在建设农村基层组织的过程中,管理部门要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带头作用,建设创业带富工程,要求党组织可以积极引进各类致富项目,同时,还要鼓励农民参与到致富项目中,进而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体系[3]。

3制定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风气与习俗不同,因此,在建设基层农村组织的过程中,也要制定因地制宜的管理制度。

第一,要全面落实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制度,将建设农村基层组织作为重点工作内容,逐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效率。例如:在各个区域的农村成立领导小组与办公机构,根据各个区域农村实际发展特点的分析,创新管理方式,并且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这样,才能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效率。

第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部门要全面提升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养,建设村级领导班子,将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核心领导人员。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全面分析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民经济收入情况等,全面改革农业结构。另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必须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积极执行党组织安排的工作,突出地方产业特色,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强农村竞争实力,这样,才能完成小康社会建设工作任务。

第三,在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先进性党员组织的建设。首先,要求党员深入学习各类科学知识,督促党员学习先进知识,使其可以掌握各类工作的执行方式。其次,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引导党员全面认知新农村建设知识,使其可以带领农民致富。最后,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加强农民党员队伍的建设,积极选拔作风优良、具有代表性的农民,使其可以参与到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中,进而扩大基层组织建设队伍,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效率。

第四,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全面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要求各类企业参与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充实农村的产业结构,完善农村经济体系。首先,要提高农村致富项目的发展效率,带领农民增加农村的经济收入。其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做好企业运行模式的调整工作,保证可以符合农村发展需求。

第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首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与政府部门可以向农村拨款,以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使用。其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可以鼓励社会各类慈善机构或是企业参与到基层组织建设中,投入足够的资金或是先进基础设施,进而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根本篇5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以人为本;思想理念

一、“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含义

同志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深入阐述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他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同志指出,“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涵义。我们既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思想的含义

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主要是对其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肯定。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包容性增长中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包容性增长始终的核心原则。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马克思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概括性描述,其内在根源与指导思想正是这一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原则。正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针对新时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重大问题的解决才有核心的方向与目标。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包容性增长是此宗旨的具体实现路径。

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同志曾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

党的根本宗旨与执政理念,就是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面对国内外新形势的前提下,同志适时地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对今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具有关键性意义,前瞻性地描绘了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对指导思想的深刻总结与具体性实践。

(三)以人为本全面反映了包容性增长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思想。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目的方面,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群。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依靠力量方面,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社会促使人人获得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努力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相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组织和动员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促使人人获得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努力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

其三,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如何分配方面,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消除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经济发展的根本篇6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新理念:“人本、绿色、创新、协调。”“人本”,即把人的发展作为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绿色”,即保护生态环境的低碳发展模式;“创新”,即强调以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协调”,即关注城乡之间协调、经济和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这意味着未来经济在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和发展次序等方面的理念将有重大变革。发展将突破GDp总量增长思维,把改善民生、追求人民的幸福和生活质量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必将引导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从“量”的过度扩张到“质”的战略提升的新阶段:从强调“以物为本”(GDp挂帅)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的阶段;从热衷于“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为主要发展动力的阶段。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将为处于长期徘徊的经济转型提供新的思想动力。

一、发展宗旨: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型

长期以来,官员升迁与GDp挂钩及随之而来的政绩竞争,形成了“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使GDp总量及增长率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发展宗旨和关键目标,这导致一些官员发展理念的偏差。为GDp数字的增长忽视社会成本,忽视效益、效率和质量,不计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与这种数量式增长相伴的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环境污染、经济结构失调、过度投资带来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给不少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众多隐患。从群众的角度来看,尽管GDp增长可能会带来工资或收入的增加,但若因此造成的工资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增长,则实际生活水而会下降。这种既无效率又无质量的GDp增长意义不大,也难以带来多少实惠。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少数资本拥有者的利益而忽略大多数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其发展理念是典型的“以物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民幸福水平及促进社会和谐,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明显淡化了GDp指标,把不断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于是就从根本上理清了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的辩证关系,即经济发展只是手段,而人民幸福才是目的。手段必须为目的服务,如果经济增长无法带来人民福利水平的稳定提高和促进社会和谐,则这种增长显然与发展的目的不符,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大多数人的政治经济全面解放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首先就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要务。其相应的评价指标应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多项,不仅关注发展进程中人民政治(民主)权利的全面解放、经济利益的合理保障、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及社会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同时也关注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的协调、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经济发展在时间空间上的协调。其次,发展的动力主要是依靠人而非物。即坚持把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意味着要走内涵式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

坚持“以人为本”就需要兼顾保护各方面利益,尤其是占人口比重最大的劳动者的利益,而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关注民生、关注生态问题,民生为本,生态建设为本,两者缺一不可。经济发展以改善民生为本,就要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而不是只让少数人摄取发展成果。人民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发展必然是科学发展,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经济转型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群众。只有当国家经济发展始终以提升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民的积极性,建立起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发展理念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变,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基本要求包括:第一,扩大就业;第二,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比重过小,而服务业是就业容量最大的行业,为扩大就业,就需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增加服务业比重。这需要加速发展服务业劳动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来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其次,扩大消费内需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内需不振的主要原因是群众收入水平太低。扩大消费内需客观上要求进行分配制度改革。这需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改革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最后,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比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

二、发展动力:从“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型

解决当前制约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经济发展建立在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之上。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依靠自主创新和内需拉动为主的轨道上来。这客观上要求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经济转型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经济转型的思想动力源于发展理念的新突破,只有从根本上摒弃过去那种主要靠要素投入为动力的发展理念,代之以主要靠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发展理念,中国的经济转型才可能深入。

在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情况下,GDp政绩竞争是造成“投入驱动“狂热的根本原因。因为投入驱动是营造GDp政绩最便捷的途径,而“创新驱动”则耗时费力,在五年任期内难以奏效,甚至可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了不至于在政绩竞争中失败,自然就会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这也是为何多年来经济转型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而为了保证“投入驱动”的顺利实施,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要掌控信货及资源要素的配置权,以确保经济能完全按照地方政府的意图运行。于是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就成了家常便饭,“创新驱动”只是作为时髦口号停留在文件中,而经济转型的工作也就自然束之高阁了。

地方政府主导经济模式的弊端,在于其僵化的体制、以行政权力操控市场和垄断式经营特征,本能地安于现状而反对变革和阻碍技术进步。它既不利于调结构,又不利于扩内需,也难以达到促创新的目标,因此事实上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如果政府职能不有效转变,继续充当经济建设的主攻手角色,则由政府决定投资预算和资源配置的状况无法改变,经济转型目标之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就是一句空话,经济转型的内容之一“市场化”就事实上变成了政府主导的“计划化”。于是由党政机关直接决定项目投资、融资及技术路线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目标“调结构,扩内需,促创新,惠民生”就很难实现。

而以市场机制为特征的现代经济模式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尽管是以残酷的优胜劣汰生存竞争法则来淘汰落后产能并发展先进产能,但其在迫使企业不断自主创新求生存的过程中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动了产业的不断升级换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不断形成,从而在市场竞争的过程完成经济转型。它事实上是社会代价最小,经济波动也最小的经济转型方式。现代经济模式的市场竞争机制正是经济转型的动力所在。从这个意义出发,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根本转变,这意味着政府要放弃部分资源配置权利和相应的诸多利益,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抵制和反对,因而需要经历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才可能实现。

经济转型取得突破的关键是需要通过改革创建一个好的制度环境,改革的本质是利益调整,只有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得到充分合理的协调,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人民参与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的积极性。因此,经济转型无法绕过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单独进行,其中政府自身的改革是关键中的关键,而且政府官员的的发展理念对其政策取向和经济转型进程具有决定性影响。这意味着经济转型必须从转变官员的发展理念开始,尤其是从改革政府主导经济模式开始。放弃政府主导经济模式的意义,首先在于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中国经济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和由此带来的经济结构失衡和消费内需不足等种种弊端,这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

经济发展的根本篇7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的政治“风向标”,经济“晴雨表”,更是老百姓的“暖心剂”。来自全国的5000多名代表、委员怀揣议案、提案聚集首都,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盘点过去,勾画未来。代表、委员们应是代言民意的化身,议案、提案中也应饱蘸民生问题,在老百姓眼里,两会承载着老百姓的民生期待与厚望。民生是最大的根本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广大党员只有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的血肉联系,才能更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因此广大党员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改革和发展的观点,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切实探索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党员要在发展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要切实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这是最广大人民利益中共同的根本的利益要求。因此作为每个党员来讲要在发展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际上就是要切实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

1党员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经济利益。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经济利益,在当前来看就是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和收入的增加,生活的富裕。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这一根本利益,广大党员要切实做到:其一,牢牢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壮大国有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其二,牢牢地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从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党员要积极投身于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活动之中,积极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创造各种市场主体平均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党员要积极投身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的市场活动之中,以自己的行动,推动良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秩序的建立,使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通过市场的有效运作充分体现出来。其四,要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在发展中得以实现,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12

2党员要维护人民的根本政治利益。

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政治利益,在当前来看,就是要切实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民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此,广大党员必须在维护人民的根本政治利益中,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党员要积极支持人民群众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党员要积极支持人民群众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领导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利。其二,党员要自觉地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制保障人民民利的行使。党员要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法律为武器,同任何侵犯人民民利的行为做斗争。其三,党员要完善“以民为本”的决策机制。为了使决策真正体现三,党员要完善“以民为本”的决策机制。为了使决策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反映人民利益,广大党员在决策中要努力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真正做到“以民为本,科学决策”。同时党员在决策中要牢牢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时时把群众的利益考虑进去,真正体现出决策的人民性。其四,党员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稳定不仅事关国家大局,也是人民的心声,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政治利益的必然要求。党员要在各自的工作中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消除和防范危及团结稳定的任何不良因素,为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环境。

经济发展的根本篇8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经济发展的根本篇9

我一直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很荣幸近期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培训,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观,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将自己的思想状况汇报如下:

低碳经济,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其基本内涵和外延可以表述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侯变暖。使用化石燃料这种高碳能源是产生这种生态环境灾难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Co2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世界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长此下去,气候将更为反复无常,气象灾害范围更大、更频繁和更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侯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当今中国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经济,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一般为2/3。这种典型的碳基能源经济,使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由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由高碳能源经济向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的根本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中,我们看到了以开发清洁能源、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等为基本内容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展现出向节能低碳的更为绿色的经济转变的良好势头。我国应当抓住这个时机,把加快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及早开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行动,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尽早步入低碳化轨道,促进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就是对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是构建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限度的新能源经济发展模式。这场能源经济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现代经济发展由以碳基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经济,向以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二是能源消费结构由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与无碳型绿色结构的根本转变。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一方面是着力推进化石能源低碳化,另一方面是构建新能源经济体系,发展低碳与无碳新能源,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低碳与无碳化。这是未来能源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

经济发展的根本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生态市场经济;生态与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6-0018-05

党的“十七大”科学地总结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宝贵经验,指出“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同时指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尤其是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这就是形成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体制。

1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呈现逆向运动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了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强调了实现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起来了,并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近几年,我们按照《决定》规定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又取得了新进展。这些表明,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已经初步实现。它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集中表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是近20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

但是,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正面与负面效应却是同时发生的。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实际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基本上没有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还处于主导地位。从总体上看,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一直未能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克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痼疾。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它的弊端日益强化,其粗放程度不断加深。这种“高开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实践中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使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极高的自然生态代价和人与社会代价,导致今日我国“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积重难返的严重问题。其体制根源就在于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体制的反生态性与不可持续性的根本缺陷,尚未形成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的可持续体制机制。有几点值得我们重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的。由此决定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根本一致性。因而,从理想状态来说,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应当是同步运动中协调发展。然而,国际国内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比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艰难得多,时间要长得多,是难以达到同步运动的。即使是这样,两者也不应发生逆向运动,至少也应当是同向运动。但是,在我国却出现了逆向运动:一方面,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确实是“物”的世界大大发展并增值了。

另一方面,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未能推进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使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功能与弊端获得了充分表现,导致自然生态、人身生态、社会生态的全面恶化,以人的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重大牺牲为代价来换取物质生产力增长,确实是“人”的世界贬值和自然的世界的衰败。尤其是我国经济快速高速增长过程中过度的资源消耗,过大的环境污染,过重的生态伤害,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与生态赤字扩大同快速积累的经济增长之间严重失衡,经济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矛盾加深,极大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撇开社会制度而言,无论是资本主义的传统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都属于传统经济体制,它们都是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基本上都是以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和物质财富无限增加为目的和动力,并且把实现这一目的视为传统经济体制运行的最高原则。因此,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都是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贪婪地索取自然资源,大量地消耗资源环境与掠夺生态的基础之上。因而,与传统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也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以,传统经济体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安排与体制保障。10多年来,两个根本性转变逆向运动的事实表明,目前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能摆脱传统经济体制的窠臼,也就是说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局限性:一是不仅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对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目标的盲目追求,而且还为其提供了某些制度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为9.6%,从2002年至2007年GDp增长都超过10%;为盲目追求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的“极端发展主义”盛行提供了实践基础,并与传统经济体制的扩张机制相结合,使我国经济发展没有改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那种数量速度型、外延扩张式的老路。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抑制这种盲目数量扩张的制度和机制,显得勉为其难与无能为力。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二轮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付出了高昂的沉重的代价,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国民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民众利益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加深,使我们探索的新型工业道路并没有改变我国在传统工业化老路上前行的步伐。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克服传统工业化那种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显得无能为力。

(3)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总体来看,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都是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为基本特征的,使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因此,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以生态与经济的脱离和对立为特征。它不仅没有保障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制度与机制;更没有为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资源与环境的制度与机制保障,由于在它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必然引起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在创造经济生产力的同时,削弱生态生产力,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从而导致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的一个根本方面,就是没有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这个根本缺陷。没有解决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尖锐矛盾问题。在创造经济生产力使我国经济日益富裕的同时,削弱了生态生产力,使我国生态贫困越来越严重。如果说我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资源环境掠夺型的经济体制,那么,我们初步建立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带有这种传统体制的痕迹,还保留着生态与经济相脱离和对立的特征,实际上是资源环境消耗型的经济体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仍然是一种非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美国著名学者R•布朗在《生态经济》一书中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只是相信市场力量,尊重市场原理而不尊重生态原理,尤其是无视生态可持续性原理,使当今自由市场经济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将会导致现代市场经济崩溃。于是,他引用开发挪威和北海油田的埃索公司前副总裁厄于斯泰因•达勒的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当今人类正在进入生态时代,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应当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实现环境掠夺型经济体制向环境保护型经济体制的转换,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身,应当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转变;二是从市场经济体制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种体制的要义应是基于生态和人文关怀的生态可持续性,从而以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实质上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生态市场经济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反映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它既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又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从发展趋势上讲,生态市场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如果说,现存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显著表现出超越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那么,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有可能是提供这一超越的机会。因此,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超越与理论超越。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方向与战略任务。

(1)从理论上看,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

首先,在马克思学说中,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不仅为当今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生态内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是因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理论,其根本精神在于不是把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视为分散的和封闭孤立的存在,而是视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明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而且阐明自然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揭示了客观世界是由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这就是自然、人、社会的有机整体。人类文明发展就是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是如此,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深刻地回答了“发展”与“人”的关系这一核心命题,把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界定发展的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视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四个基本要素发展构成的整体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把经济系统看成为不依赖外部环境,其交换及运动发展只是在经济这个封闭系统的内部进行,因而可以不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而无限增长。这就使得传统经济体制既忽视了自然环境因素又忽视了社会环境因素,并使其本身具有“反生态”和“”的性质,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只有把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理论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真正成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其次,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生态环境内因论”,这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一块基石。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是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是当今世界系统中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在要素,对现代经济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源泉。因此,生态环境已从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这是生态环境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基本结论。这就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内在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使生态环境真正成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建立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再次,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使我们党最终确立了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并要求形成与建设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因此,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根本点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化”、“体制化”,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和与它相适应的可持续经济体制,它们不仅反映经济学的真理,而且反映生态学的真理。

(2)从实践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不仅是我国国情和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而且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首先,当今人类文明发展正在进入生态时代,使当今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二是经济目标的人性化,三是经济形态的知识化(包括信息化)。这三大历史潮流的有机统一,是21世纪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希望所在。事实表明,能够适应三大发展趋势有机统一的经济体制,就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它是一种既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崭新的经济体制。它能够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和主要弊端,突出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和生态向度及其统一性,突显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和人与人协调和谐的根本精神。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这才是最根本的经济生态化、人性化、知识化的真谛。

其次,无论在当今世界还是当代中国,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稀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这种严峻的客观现实决定着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布朗都强调当今世界系统已经完成了“空的世界”向“满的世界”的转变,使现代经济系统的运行与演变已经从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进入生态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因而,世界各国生态系统提供的优良的生态产品越来越稀缺,日益稀缺的生态资本存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在我国,必要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稀缺程度不仅超过发达国家,而且超过某些发展中国家。可以这样说,我国目前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短缺经济局面,物质资本日益雄厚,经济正在走向富裕。当今中国发展由经济贫困走向经济富裕,既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又付出了物质财富分配与占有的不公平的代价,从而形成了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因而,当今中国的发展正在由生态脆弱走向生态贫困。正如一位青年学者所说的:“我国的生态贫困状况相当严重,甚至可以说已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发展的基本特征。”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保障我国不断走向经济富裕,而且要保障逐步消除生态贫困,努力改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

再次,近几年来,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推进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转变,构建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型经济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生态化;与此同时,加大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海南、福建、浙江、江苏、黑龙江、山东、安徽、陕西等开展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进入大规模生态建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步进行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使生态工业园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报道,目前在广西、辽宁、江苏、山东、天津、新疆、内蒙古、浙江、广东等省市自治区展开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覆盖各种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推动着现有工业园区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型,提升工业园区发展的生态化水平,从而加速了我国新型工业化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展示出生态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的广阔前景。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的新观念,标志着我们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航程,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所有这些表明,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是有坚实的、丰富的实践基础的。

3小结

如果说,“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也是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宏伟的系统工程。”那么创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攻方向与战略任务,就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德国学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拥有一个围绕关注环境而组织的市场经济,德国也不例外。”这就告诉我们,建立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上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实现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变,不仅要比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而且要比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是非常宏伟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LesterRBrown.ecoeconomy

Buildinganeconomyfortheearth[m].Beijing:eastpress,2001.]

[2]孟宪忠.论生态市场经济[n].光明日报,2001-08-21.[mengXianzhong.theoryofecologicalmarketeconomy[n].dailyGuangmingRibao,2001-08-21.]

[3]刘思华.论经济思想和理论的生态革命[J].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LiuSihua.theoryofecologicalRevolutionofeconomyidea[J].JournalofnorthwesternUniversity(SocialSciencepages),2005,(2).]

[4]柳杨青.生态需要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8,145.[LiuYangqing.economicResearchonecologicalneeds[m].Beijing:ChinaFinancialandeconomicpublishinghouse,2004.138,145.]

[5]人民日报社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制保证[n].人民日报,2004-10-15.[thepeople’sDailyeditorial.SysteminsuranceforBuilding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n].

thepeople’sDaily,2004-10-15.]

[6]吴晓东等译.人类需要多大的世界mipS―生态经济的有效尺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46.[translationbywuXiaodongetal.HowBigworldtheHumanneeds:mipStheeffectiveScaleofecoeconomic[m].Beijing: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3.146.]

[7]严法善,刘会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利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YanFashan,LiuHuiqi.theenvironmentalinterestsinSocialistmarketeconomy[J].FudanJournal(SocialSciencesedition),2008,(3).]

[8]景维民,田卫民.市场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演进与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Jingweimin,tianweimin.

onownershiptheoryinmarketSocialismfromtheevolutionalperspective[J].nankai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andSocialScienceedition),2008,(3).]

[9]袁小云.论马克思实践伦理与我国转型期的市场经济[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YuanXiaoyun.onpracticalethicsofmarxismandmarketeconomyinChinaintransition[J].JournalofFujianinstituteofSocialism,2008,(2).]

[10]周德海.论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ZhouDehai.marketeconomyandSystemReform[J].JournalofanhuiBusinessCollegeofVocationaltechnology,2008,(2).]

[11]夏瑞林.经济发展:理论演进与中国经济实践的历史比较[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XiaRuilin.economicDevelopment:aHistoricalComparisonbetweentheevolutionoftheDevelopmenteconomicsandtheeconomicpracticeofChina[dissertation].wuhan: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2007.]

[12]马德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maDecheng.ConciseDiscussof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D].Dalian:LiaoningnormalUniversity,2007.]

[13]刘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LiuShuang.maoZedong'sSocialisteconomySystemthoughtStudies[D].Changchun: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2007.]

theoreticalthoughton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nomicSystemofSocialism

FanGShijiao

(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wuhanHubei430073,China)

abstractthefundamentalchangefromthetraditionalplanningeconomicsystemtothesocialistmarketeconomicsystemhasbeenprimelyactualized.ButthefundamentaltransformationofeconomicgrowthmodeinChinafromextensivetointensivehasnotyetbeenrealized.thereseemtobeoppositemovementsbetweentheformerandthelatterbothofwhichimpacttheoverallsituations.theoppositecomesfromthefactthattheeconomicsystemofmodernmarketprimelybuiltinChinahasthesamecharacterwiththetraditionaleconomicsystem,belongingtoakindofantiecologywithoutbasiccapacitytosustainabledevelopment.SothemarketsystemnowinChinamustbereconstructedintoaneconomicmarketsystemofsocialismthatis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reconstructionisnotlackoftheoreticalandpracticingbedrockforthenonce,butitisstillalongrangeandformidablesystematicprojecttobe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