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0:04

经济发展的方式篇1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差别

一、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简要回顾

建国后,对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第二,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方式阶段(既注重速度,又注重效益)。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三,2007年10月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理论界,从1980年董辅礽发表的《我国经济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研究问题》一文中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2004年吴敬琏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两种模式(靠自然投入的增长、靠效率提高的增长),我国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做了很多研究。但在党的十七大以前,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仍没有超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的分析框架。虽然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应看到它不能解决经济增长中的制度障碍、技术重复引进、收入差距扩大、公众福利低下、资源掠夺性开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那样:“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又好又快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视角不同。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主要研究成果有新古典经济学和丹尼森等人的要素学派(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效率两大类)及模型学派(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地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有:庇古、坦普尔、贝弗里奇等人的福利国家论;克拉克、刘易斯和托达罗、库兹涅茨、拉弗等人的经济结构演进论;波尔丁等人的循环经济论;托夫勒、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等。(三)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魏茨曼等人)、创新理论(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自然回归理论、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理论、生态发展理论)等。

(四)划分依据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e.R.w.坎佩尔将发展方式称为“modelsofDevelopmentStrategy”(发展战略模式)或“approachtoGrowth”(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大跃进);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经济发展的方式篇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全国范围内经济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新的经济形式也在不断出现。在变幻莫测的新经济环境下,传统的财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如何将经济发展与创新工作做好,在日益竞争的市场竞争中将企业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并持续稳定的发展,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新经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企业创造

1新经济概况及其发展意义

新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已经影响到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主要表现为改变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得以转型,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地更好。可以说,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将进入以资源和投资为动力,经济增长方式则转向以技术,信息和知识经济为驱动,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新经济的特点和本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在新经济时代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以便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借鉴。

1.1新经济的含义所谓新经济,其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由知识要素驱动并且以网络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由此可见,可以将新经济归纳成为:新经济等于知识经济加上网络经济。所谓知识经济,就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在新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新经济的核心要素应该是人力资源,也就是说新经济的核心供给者属于那些掌握了先进技术和大量信息知识的人才。网络经济则是一种建立在现代通信、电子计算机、信息资源和生产交换以及消费等渗透交织而形成的综合性、全球性的以信息网络基础的现代化经济。网络经济以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青睐。

1.2新经济的特点分析正是因为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两者充分地结合,构成了日新月异以及蓬勃发展的新经济。由此可见,新经济也就是将知识和网络充分地结合起来创造财富。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新经济的本质特征表现为运用知识和网络来生产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产品。

2新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转型方式探讨

在新经济时代下的经济增长方式相比传统经济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较为较大的差别以及较大的进步,因此,在这里本人主要对新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模式与传统经济时代的增长模式进行一个探讨,从而为我国在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提供理论借鉴。

2.1经济积累模式的转型在旧经济时代,其资本的积累主要是依靠实物资本的积累。旧经济时代中的实物资本的积累对人均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大幅度增长程度以及由于人均产量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所存在的差异不能够进行有效地诠释。在新经济时代中主要是依靠知识进行资本积累,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其给经济发展和增长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因此,新经济时代中依靠知识进行经济积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2.2投资模式的转型在传统经济时代中,主要是以无风险的常规性方式进行融资的,比如对机器、设备和劳动等进行投资。但在新经济时资模式中,主要是进行一种风险性融资,其强调的是对创意进行投资。风险融资与常规融资存在主要区别在于风险融资能够促使企业创新,而常规融资则对企业的创新表现出了限制。另外,风险融资与常规融资在制度安排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具体而言常规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其退出机制只要求具有能够保护债权的破产制度即可,退出机制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新经济时代中的风险融资,其具有一整套较为复杂的退出机制,并且还以建立创业板证券市场和有关收购与兼并的法律以及允许创业者回购股权的所有权制度等,这样就使得在面临投资风险时能够迅速地变现,从而及时地阻止损失。

2.3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在传统经济时代中的经济增长受到资本积累和社会分工这两大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国民的储蓄以及动态的技术进步。但是在新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企业创新来实现。如何在新经济时代中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2.3.1发展所有权作为新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中主要源泉之一的知识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其是非竞争性的,这就表明任何一种知识都可以同时被多个人使用。而在传统的经济时代里的非知识产品则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比如一个人穿上了某一双鞋子,那么另外的任何一人就不能够同时穿上这双鞋子。而一旦一类知识被发现以后,向一个新用户供给这样一份知识的边际成本可以视为零。因此,知识在市场上的租用价格也为零。为了有效的解决知识的边际成本为零这样的缺陷,激发相关人员积极地创造和发现知识,这就需要通过建立和发展所有权来充分地赋予和保障知识发明人对其发现和发明的知识的使用权,也就是说,在新经济时代,为了进一步增加社会的发明创造知识来提升经济增长,就必须建立和发展起专利制度,一方面,需要对所发明、创造知识进行专利保护,另一方面,还需要激励发明和创造知识的有关人员,这里就建议实行股权的所有权制度来保护和激励知识创造人。

2.3.2发展风险融资与传统经济时代一样,新经济时代也存在着资金短缺这样的问题。但是其不同点在于传统经济时代中的资金短缺属于总量短缺,而新经济时代的资本短缺则是属于一种结构性的短缺,可以这样说,新经济时代中的结构短缺在本质上是属于一种制度性的短缺,也就是当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是以银行融资为主,并且不存在风险创业板证券市场的时候,它就会发生风险投资短缺的结构性问题;反之,当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是以股权融资为主,并且同时具有一个规模十分大而又有效的创业板证券市场存在的时候,那么此时的风险资本的供给就则是充足的。由此可见,在新经济时代中要加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必须发展直接融资,尤其应该注意发展创业板证券市场。

2.3.3发展教育教育具有较为显著的两个作用,一是教育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知识存量,二是教育可以增加全社会的人力资本。知识存量是创新与发明的基本前提,而人力资本又被视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一个国家受到教育,甚至所受到高等教育的人越多,其这个国家的知识存量就越多,人力资本也就越雄厚,那么就越能够促进这个国家的经济更快、更好地增长。因此,在以知识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注重创新与知识发明的新经济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积极地发展教育,尽最大可能地积累知识存量,并且积极地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2.3.4注重发展企业家的企业在任何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还会依靠微观企业的创新努力,可以说,企业的创新对于经济增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新经济时代也尤为重要。企业创新是任何一个企业的一贯行为选择,尤其对于企业家而言更是,甚至可以说企业家们都是创造家,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取决于这个国家企业家的存量和企业家的创造能力。而前面讲到新经济时代里,需要依靠创造才能真正地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充分地发挥企业家的创造,以企业家的创造力来进一步促进和带动经济的增长。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在新经济时代里想要发展自身经济,促进经济增长,需要着重发展企业家的企业。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已经从传统经济时展到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与传统经济时代有着多处不同的地方,如果一个国家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样要求根据新经济时代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经济积累模式、投资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这三方面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型,从而才能真正地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有序增长。总而言之,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想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应该将企业财会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从源头进行治理,使企业员工的素质得到提高,并不断探索新的财会管理方式,从而保证企业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远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J].政策聚焦.2013(12)

[2]杨雪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范式困境与破解路径[J].学术月刊.2013(08)

[3]管红卫.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会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中国外资,2013,15:124-125.

经济发展的方式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开启新篇章

[中图分类号]i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9-0070-07

周金堂(1956—),男,

第二,抓住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的机遇,推动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大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发挥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重要就业“蓄水池”和经济增长引擎、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重要支撑的作用,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要适应新形势,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敢于承接国际服务转移,不断提高服务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水平。要因县制宜,大力发展如交通运输、金融、商贸、信息、会展、社区服务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要把握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重大机遇,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契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突破价值链关键服务环节,努力实现生产性服务与工业联动发展新格局。”[3]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县域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

第三,增强县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提升其原始创新活力和动力。以财政参股、补贴、贴息等不同的投资形式投入资金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中。通过提供包括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盈亏相抵、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免税期等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税收政策,调动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积极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企业等研发主体投入研发资金的积极性。注重研发、营销、物流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营销网络和物流体系的效率,使通过自主创新,努力打造拥有自主产权的知名品牌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抓好县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并不断壮大绿色和低碳产业,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消耗,缓解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据国家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统计,农业源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到了总量的43.7%,农村地区每年生产的7亿多吨秸秆、30多亿吨畜禽粪便、28亿多吨生活垃圾、90多亿吨生活污水,大多数未能得到合理处置和有效利用。要根据建立清洁生产生活方式的要求,解决县域污染物的去向问题,在建设生态示范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工业园区的同时,实施“蓝天工程”、“青山工程”、“绿水工程”,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启动绿色消费,拉动绿色生产,推广资源再生利用,延长产业链条,努力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

第五,加速县域人力资本的积累。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使推进县域工业化的过程成为扩大就业的过程。要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高度重视县域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人力资本积累,缩小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存量上的差距。发挥人才资源的引擎作用,切实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工作技能培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服务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适用型人才,进而使教育和职业培训对县域经济发展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通过加大开发力度,完善体制机制,搭建创新发展平台,提升县域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改善县域人才结构,使县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县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阶段,着力优化城乡结构,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农民进城转为城镇居民的过程。城镇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也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有效需求,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加快转变方式的有效途径,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手段。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在城镇化。由城镇化而产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和持久动力。

壮大县域经济,坚持走

要使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联结起来,实现良性互动,就必须在用足用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的过程中,把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好中央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在农村电网改造、沼气建设、安全饮水、清洁工程等项目建设上筹措更多的资金,采取更有效的实施措施,为拉动农村需求,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要根据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保障耕地红线和统筹城乡发展“三位一体”的中长期战略,因地制宜,分县推进以“空心村”为重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社区化、土地经营适度规模化。

要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效益,要围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健全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稳定农民收入,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来展开。要坚持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良种培育为重点,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抓好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特别是产粮大县、养猪养牛大县要用足用好财政扶持政策,促进现代种养业的大发展。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对接。要认真组织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农业科技上中下游贯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变。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产品商品化率,不断为农民就业创业和多渠道增加收入开辟新的门类。

要根据统筹协调、配套联动运作的实际,努力创造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能更好融入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使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能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动力源之一。

六、积极扩大县域开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加快县域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和活力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更大的魄力来推进开放,以更实的措施来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要在协调推进城乡改革的过程中,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林业和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提高农业对外开放的水平。与此同时,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地扩大县域的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根据市场化、全球化、股份化、证券化的新发展,按照中央扩大开放领域,加速资本市场形成,不断优化外资结构的要求,坚持以理性、绿色、科学的招商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消除因资金不足带来的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瓶颈制约。要加强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以提升工业技术水平、整合生产要素为重点,以项目为基础,以存量引增量,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县域工业化建设,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县域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县级党政部门、企业、民间团体和社会各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要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建立与发达地区、企业和民间各种层次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主动承接大中城市的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积极寻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合作,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做强大企业,做“特”小企业。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同时,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县域特色优势产品推向国外市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拓展县域工业发展的市场空间。要根据搞好县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适应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不断提高县域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是认真总结“省直管县(市)”的改革经验,创新县域管理体制。目前,“强县扩权”、“扩权强县”、“财政省直管”、“行政省直管”等改革已在全国24个省818个县先后试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县域管理体制机制,要根据减少行政层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县域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下放管理权限,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的总体思路,凡是县级能办的事,都放手让县级去办。不仅在经济领域下放更多管理权限,而且在社会事务、干部人事等领域给予县级更大的自主权。转变政府职能,县级政府要合理定位,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代行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改进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税收返还比例,加大省级财政对县级的支持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根据财力情况逐步提高转移支付标准,配套相应的奖励机制,缩小县域之间财政发展差距,为县域的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改进建设用地管理,采取省统筹、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等办法,确保县域项目的用地需要,优先保证县城及中心城镇、县域重点加工型项目和产业集群、农业园区所需建设用地。

三是要围绕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下工夫。要根据各县实际,切实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有序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坚持走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围绕“三农”做好农村金融工作,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有效衔接,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搞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破解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要完善政策法规,统筹城乡就业。要着手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效推进职业培训制度化,实行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合理科学地设立劳动力市场管理机构,按照培养合格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统筹管理体制。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创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能到达乡镇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为各种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等服务。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建立包括县域农村人口在内的所有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社保事业的协调发展。

整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人民日报,2010-02-04.

经济发展的方式篇4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

1制约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1.1受传统发展理念影响较深

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因此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促进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首要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一直占据着很重要。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发挥越来越小,更多的是带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经济结构失衡和城乡差距加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再加上沈阳经济区自身发展滞后,暂时还无法形成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而制约了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2产业结构尚未完成优化升级

沈阳经济区是一个以煤炭、钢铁、建材、化工、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供应和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结构偏重的老工,能源消耗的强度比较高,相对来说,第一、第二产业比较发达,第三产业相对来说比较欠缺。由于沈阳经济区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沈阳经济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落如根据我们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沈阳经济区2010年三大传统服务行业占第三产业产品附加值的40%,高于全国平的9.5%,但是新兴服务行业,如金融、信息、商务等仅占第三产业产品增加值的16%,严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阳经济区如果不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会影响到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1.3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沈阳以及周边的一些城市一直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经过长时间的不合理开发对当地的生态环了极大的破坏,辽宁省的大气污染排放量已经跃居全国首位,而沈阳经济区大气污染排放量占全省总排放量的75%近几年大气污染排放量一直都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排放量较大的城市以鞍山和本溪为首,辽阳、铁岭和抚顺紧。由于当地政府对环保经费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再加上当地居源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沈阳经济区内天然湿地的面积较上个世纪50年代相比减少了36%,其中沼泽和芦苇湿地的面竟然高达72%。以上的种种情况都说明沈阳经济区的生态破坏极其严重,生态环境若得不到改善将严重阻碍沈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2.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人们的观念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因素,所以我们首先就应该转变观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解决人们为主,不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向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这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2优化产业结构,打造重点生态工业园区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沈阳经济区应该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及时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这样才能促进沈阳经济区的发展。首先,沈阳经济区应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培育新兴产业,这是沈阳经济区构优化的关键,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其次是做好第一、第二产业的资源整合与优化升级工作,发挥传统产业,并不断引进新技术,以提高第一、第二产业的创新能力,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打造重点生态由于生态园区建设的前期资金投入较高,因此可以将生态园区建立在具有一定资金基础上或者是可以进行招商引区,例如鞍山、沈阳、抚顺等地区。管理者一定要做好生态园区的把关工作,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染的产业,一定要坚决禁止,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淘汰落后的产业,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大力发展企业内洁生产和区域内部的循环经济,这样才有利于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3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资源环境建设的一体化进程

沈阳经济区想要更快、更好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做好资源环境建设的一体化工作。除了做好生态环境修复工作还需要深化资源与环境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行环境经济政策,例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等。经济区内各个城市之间应该加强资源环境方面的科技创新工作,完善环境保护、资源整合与收益者之间相应补偿机制,促进资源环境建设的一体化进程。例如,沈阳经济区可以重点推广沈阳、抚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流域生态补偿和重点生态功能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在经济区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模式。通过融资、合作、并购方式,更好的开发利用经济区以外资源,进而降低本区域开发资源对生态造成的破坏。

3结束语

自沈阳经济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在我国经济中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才能做到经济与环境统筹发展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申广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统计与决策.2011,11(12).

经济发展的方式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简述低碳经济

一般来说,低碳经济主要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优化引导作用下,经过采用开发新能源以及创新制度、创新技术、产业转型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石油与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的合理减少,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涵盖生产、分配、消费、交换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的经济活动生态化能源消费与低碳化经济活动。低碳经济力求将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控制在最低限度,甚至能够保障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低碳经济力求实现获取最大化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建设有低碳能源的经济发展体系,让整个社会经济能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对于和谐社会的优化构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低碳农业发展理念说的是,规划科学发展政策,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健全低碳农业发展体系,及时整改农业产业结构,将环境友好型与建设节约型作为主要的根本发展点,提升资源使用率,最终达到获得最大农业经济效益的具体目的。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2.1严重的生态破坏与资源浪费问题

由于多年来的掠夺式开发,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草原也出现了严重退化情况,土壤逐步沙漠化,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与此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导致人口、水资源以及耕地之间的矛盾急剧激化,使得耕地资源严重流失。

2.2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工业三废的污染,导致土地以及水资源中各类型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使得农产品的安全性备受威胁。因为没有合理地针对农药、饲料添加剂、化肥等进行使用,t已导致水资源和土壤资源富营养化,以及动植物质量降至最低水平,所以,我国的农业产品贸易会遭遇发达国家的技术限制。

2.3农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长久以来,我国所实施的农业支持工业发展政策,使得农业投入力度较小,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处于落后阶段,相应的土地产出率也是较低的。对于科技成果来说,不仅转化率较低,其推广能力也非常薄弱,农业设施的机械化程度总体较浅;再者,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其不具备较高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准,导致农业科技人才严重流失。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力度的逐渐加大,其劳动力逐渐趋向于女性化、兼职化以及老龄化,由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较低,使得农业技术运用受到了严重阻碍。

3在低碳经济时代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措施

3.1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第一,在低碳经济时代下,使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趋向于环境友好类型,具体来说,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降低农药以及化肥的用量,摆脱其对化石能源的过分依赖,努力推行生态有机农业。譬如说,可以用堆肥以及粪肥来替代化肥,强化土壤的有机含量,经过合理运用秸秆还田措施来使土壤富含有更多养分,实现入渗的有效增加与径流的合理减少,此外,还可选用深、中耕作为轮作方式,将微生物以及蚯蚓等等进行引入,使其共同作用在土壤中,实现土壤生产力的有效增强以及作物根系营养能力水平的优化提升。

第二,在低碳经济时代下,需努力推行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将农业的剩余能量充分运用起来,通过对作物秸秆资源的充分合理使用,防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深化,确保资源最大使用率。譬如说,把作物秸秆资源用来制作肥料以及培养料、饲料,再加之对相关气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在相应的高压以及厌氧、高温条件下,使其能够在热作用下气化生成可燃性气体,此外,还可以把作物秸秆资源应用在乙醇燃料发酵中,预防环境污染。

第三,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实现新型能源的有效开发与普及,这就需要在农业生产进程中,努力进行沼气技术与太阳能技术的合理推广,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在规模化畜牧业养殖中,可利用畜牧粪便生产沼气,获得生物质能。

3.2开拓循环式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依照资源化、以及减量化、循环利用的相关原则,努力号召农业生产人员从节约土地资源以及能源、材料、水资源的角度来实现对资源的综合回收与利用,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作用,形成高效益以及投入消耗较低的可循环式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由资源到产品到废物再运用的循环模式,推动内涵式发展,预防与规避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相关问题。

3.3发展生态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依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将各种生产技术有机结合发展生产,最终建立起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体系,是一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减少裸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提供新的就业渠道;生态农业的无公害无污染绿色产品,可以提供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突破贸易壁垒,增加农产品出口。

3.4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大力度投入农业科技教育,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对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培训他们的农业技术;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二,需要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包括实施合同化的管理机制,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体系,防止农业从业者承受过多的生产风险。

第三,建立农业信息站。及时实施农业信息公布,做好农业预警工作,保障农业生产能够在较为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完成更多经济价值的有效创造。

结束语

总之,农业生产要适应低碳经济农业发展的模式,走知识型的农业发展道路,全面改变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发展道路,让农业经济向知识科技密集型方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中国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友华,王桂苓,石润圭,黄文星,赵艳萍,孙兴旺,吴春蕾.低碳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9(06).

[2]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05).

[3]吴一平,刘向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我国现代农业[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2).

[4]漆雁斌,陈卫洪.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农村经济,2010(02).

经济发展的方式篇6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门新兴法律部门,调整国家在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整作用。经济法在中国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经济法作为一门法学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之一,向本科生讲授经济法成为法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然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法的教学模式长期不变,不利于经济法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致使理论与实际脱节。

一、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科在高等学校中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埋头记笔记,囫囵吞枣的记忆学科内容。近年来,随着各个高校硬件配套措施的完善,新兴的多媒体教学取代了原有的板书教学,在讲课效率上有一定的提高,学生也从繁忙的记笔记中解脱出来,可以抬头听老师讲课。但是,这种授课方式的转变依然存在着问题。教师和学生更加依赖课件,教师主要以课件为主,较少指导学生学习和回顾教材中的知识点;没有了记笔记的压力,学生听课专注程度有所下降,效果大打折扣。

21世纪以来,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有关市场规制的经济法律不断推陈出新。培养新型的符合时展要求的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针对经济法学内容庞杂,知识点分散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学生,这是所有经济法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拟对这一意义重大的问题作出初步的探讨。本文认为,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应该从教材编撰、课堂教学、课外实习、教学考核等四个方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法的发展。

二、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1.健全的硬件设施为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

随着国家、学校对教育、教学资源投入的增加,学校的各种教学硬件设施不断健全,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立了信息量巨大的图书资源库,修建了模拟法庭等,为法学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老师们开始熟练掌握、运用这些资源,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方式能够动态地展示课程知识点,图书馆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信息,模拟法庭实现了与实践对接的可能性。

2.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改革提供了前提

目前,法学专业教师大多具有社会兼职资质,不少老师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在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公务机构挂职锻炼等,具备了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老师们愿意参与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为改革出谋划策,提供各种帮助,一方面,为学生们提供法学实践基地;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实习指导。

3.学生们对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情为改革提供了动力

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极大地激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全新的改革思路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们来说是个新事物,非常值得尝试。学生们既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又能够接触实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他们对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抱有很大的希望,也愿意为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1.教材编撰

教材是本科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的必需资料。但是,目前中国的现状却是教科书乱相百出,版本众多,良莠不齐,资料陈旧;几乎每一个学校都要编一本自己的本科生教材。这些教科书体例庞杂,内容体例相差很多,甚至观点截然不同。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存在学术争鸣原本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教科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却需要主流的观点。在西方,教科书的编撰是一件非常严肃的科研活动,一本教科书的编撰往往需要作者多年的积累,不断地更新,并附有与本部门法相关的所有立法材料、案例资料和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教科书往往能体现本门法学最主流的观点、最新的发展,从而成为学生学习法律的必要资料。当然,中国教材如此混乱的现状与中国的学术评价机制具有某种因果关系。但是,为了经济法学科的发展,经济法学者应该秉持出编好书、出精品的理念,集中力量编撰出高质量的本科生教材。将本门学科的理论问题、法律法规材料、有关的典型案例和学者在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汇集起来,编撰一本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价值的经济法学教材,并不断根据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更改,使之成为具有更强生命力的经典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法律的最主要的渠道。在编撰过程中,我们可以集思广益,探讨编撰思路、体例结构、内容安排等,集合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共同完成。拿出初稿后,书稿必须由多方鉴定,经过实践教学检验,多次修改之后才能定稿。

2.课堂教学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济法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早已成为经济法教师的常用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比起枯燥的理论讲解和法律条文解读,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法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法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律原理和法律条文。

坚持案例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经济法而言,无疑是正确的改革方向。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案例教学?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多种多样。有的教师从历届司法考试题目中抽取典型案例,在课堂上细细剖析。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一方面,“以案说法”讲解了法律条文;另一方面,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应对国家司法考试。并且,司法考试题目中的案例设计短小,对知识点的考查准确,因此采用司法考试题目进行案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有的教师从教学参考资料中选取典型案例,在课堂上详细讲解。这种案例教学方法对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教学参考资料的案例大多比较陈旧,且案情复杂,无法真正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还有教师从“今日说法”或者法制频道等电视节目中选取典型案例,放到课堂上讲解。由于这些案例经过电视节目的加工,往往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并且这样的案例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因此,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在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时候,首先,我们应当对收集的案例进行分门别类地编排,一种案例反映一项或多项重要理论;其次,我们向学生们展示这些案例,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要求学生们从案例中发现和总结问题;最后,我们针对典型案例加以剖析,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和研究方法。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有效果的教学方法。

仅仅将教学方法由单纯的知识点讲授扩展为结合案例讲解法条和法学理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本文认为,针对个别单行法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责任法等,此类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法律纠纷的法律,经济法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讲解的教学方法。主动讲与被动听,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旦要求学生能够讲解某部法律,他或她必须在课前查阅大量资料,消化吸收这些材料,并将之变成自己的语言讲解出来。这样的经历对于学生而言,既能够牢固的掌握法律知识,也能够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锻炼他们公开表达自己观点的自信。

此外,针对某些在学界仍然存在巨大争议的理论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入课堂辩论法,鼓励学生们就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按照现在通行的辩论赛规则,公开进行辩论。辩论既是达到真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学生的思辩能力充分发育的前提。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在于:首先,辩论将学生直接置于极具挑战性和对抗性的竞争氛围之中,类似于激烈的职场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危机意识;其次,为了取得辩论的胜利,学生们必将大量查阅和分析材料,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面对面的对抗式的辩论锻炼了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们让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充分的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思辨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3.课外实习

进行课外实习是现代大学教育对每一个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提高对自我的认识有很大好处。“书到用时方恨少”,是每一个曾经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学生,会更加珍惜校内的学习机会,尤其对于经济法这样的内容比较庞杂、枯燥的法律,校外的实践互动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针对经济法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可以安排学生去公司、律所、消费者协会以及法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组织学生举办各类法制咨询活动。在公司的实习,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公司运作的情况,加深对公司架构、公司经营、公司管理、公司治理等重大问题的理解。在律所和消费者协会的实习,可以让学生实际体验诉讼的魅力。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尤其近几年,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争端越来越多,此类的诉讼案件也是此起彼伏。学生亲自参与某一个案件的诉讼过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课堂上无法学到的诉讼技巧,深刻体会诉讼中的法律知识。在法院的实习,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法律争端,尤其是平等主体间有关合同的争议,可以给予学生从法官角度观察法律,认识社会的机会。

此外,本文认为,可以采取模拟法庭的形式,给予学生实际运用法律解决案件的体验。模拟教学法是指通过观摩和模拟过程,使学生通过情景学习,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问题,将知识有效地内化的教学方法。实施“模拟法庭法”的目的,在着重锻炼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培育独立分析解决问题、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辩论等综合性素质。就其本质而言,模拟法庭其实就是学生模拟法官、案件当事人的一种学习活动。在模拟法庭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法律的魅力。但是,笔者在观摩了几个模拟法庭以后,得到如下印象:模拟的场景主要是离我们生活非常遥远的英美法系的庭审现场。学生们穿着法官袍,带着假发,进行着背诵式的辩论。笔者认为,这样的模拟法庭华丽有余,实用不足。因为背诵式的表演,没有给学生一个思辨的过程,英美法的诉讼与我国大陆法系传统的司法实践差别过于显著。因此,本文建议,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的模拟法庭可以选择中国司法中实际存在的争议,完全由学生依据程序法主导案件审理进程,并依据中国现行的法律,对争议进行辩论、审理,并由学生最终根据自己的所学作出最终的裁决。这样的模拟法庭,笔者认为会对学生学习的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和牢固。

4.教学考核

教学考核是经济法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以往的教学考核方式却对经济法的教学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课堂教学结束后,课程重点内容,也就是俗称的考试范围成为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无论前面的课程是否真正掌握,也无论教科书是否通读一遍,背诵老师划定的考试范围中的题目,成为学生谋取高分、了结课程的最好选择。通过强化记忆掌握的知识是最不稳固的知识。往往考试结束,学生强化记忆的知识也随之结束。因此,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成为经济法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认为,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相配合的考核方式,能够与教学相互配合,达到最佳的效果。具体而言,对于经济法基础理论而言,由于争议巨大,可以采取学生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与此相对应,可以采取学生评委加教师评委共同的打分的方式,给参与辩论的学生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更为客观,也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准备辩论资料,在辩论的时候,更好的发挥应有的水平。对于模拟法庭而言,同样可以采取学生和教师共同打分的方式。由学生评审团对参与模拟法庭审理的学生的辩论技巧给出分数,由教师对学生在法律方面的分析和运用给出评价。对于课外实习,则由实习老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师对基础理论、法律条文、司法案例的讲解,亦不排除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毕竟法律是一门需要记忆的学科。通过闭卷考试,督促学生记忆必要的法律条文,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考核方式之一。此外,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自由,由学生自我评价,提交自评分数,详细地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自我评价给予一定的分值。

参考文献:

[1]马永梅.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学教学实践评价模式的改革研究.民主与法制,2007,(2).

[2]陈建民.从法学教育的目标审视诊所法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环球法律评论,2005,(3).

[3]黄延廷.经济法的发展及前景分析――经济法教学改革研讨.中国经贸导刊,2010,(3).

经济发展的方式篇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条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但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内在关联,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根本上是一个问题,因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生产力发展在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驱动力结构变化上的表现。生产力发展的载体是企业,因而企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只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于企业,才能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中,市场机制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创造完善的市场条件是促进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市场机制具有促进企业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的。因此,重要的是要创造能够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条件。市场机制在为企业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外部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观念的转变还是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良好的市场条件。客观的市场条件迫使企业必须有这样的观念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竞争条件越充分,企业这―观念也就越强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心转到创造更好的市场条件、塑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增强企业自身转变发展方式的能力上,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条件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转变提供体制保证。具体而言,需要完善以下几方面的体制:

完善对消费品生产,特别是对服务业发展的投资体制。必须在投资体制上保证政府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和比重,放宽对社会资金投向服务业的限制,使提高消费比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都能够得到体制上保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实处。

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体制上保证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多地向直接形成居民收入的方面倾斜,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数量,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再分配途径获得更多的收入。

完善初次分配体制,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必须从体制上扭转压低劳动报酬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最主要途径的这种观念和做法,使企业逐步提高报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既能够保证企业创造的总收入中有更多的份额成为劳动者的收入,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质上是实现经济发展源的转变,即经济发展主要靠要素驱动向主要靠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源的不同,反映的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在体制上保证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和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条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战略任务,政府作为政策的制订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主要通过制订政策来实现,而政策是政府功能最主要的体现。政府政策能够影响所有的生产主体,所以,政府的作用远大于任何一个经济主体。经济发展政策不仅从宏观上主导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从微观上规范着企业的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政府从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要求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政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证。政策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它能够按照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总要求,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或对哪些方面给予支持或对哪些方面进行限制,并能够进行灵活的调整。政策具有的这种独特优势和作用,决定了研究和制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体系,为整个社会实现这一转变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是政府要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经济发展的方式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观;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00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2月3日,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中强调,“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月5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今年两会的核心和代表热议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经济发展观念的更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思想前提

回首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观念在不断的更新:从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带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都忙于战后的重建、恢复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各国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发展目标来构建经济发展理论,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当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代名词,把经济增长的具体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等同于社会发展,这就是传统的经济增长观。这种发展观注重近期和局部的利益,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观会带来“有增长无发展”的结果。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就是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由此看来,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区别来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在质和量的统一中更注重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它不仅要有量的增长,还要有质的提高。社会发展必定要有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况且,经济增长观也没有考察人类的持续发展问题。一个美好的社会不仅是现在美好,而且应该也为未来的美好创造条件,应该使得人类能够永远地发展下去。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注重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体现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协调性原则,最终达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具体转化为“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指标。在此观念背景之下,政府的主要任务极易被狭隘地理解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又被进一步简化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思路是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原因,但其暴露出来的弊端同样显而易见。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8%的世界奇迹,但与此同时,在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现实清楚地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经济发展,相反,它在某种意义上遮蔽甚至偏离了发展的根本目的。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中国也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重视资源和环境,但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其他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的科学发展观,它的基本内涵除了包括可持续发展外,还包括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地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发展,既是指经济增长,这是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指经济结构的改善和优化,还是指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改善,同时也包含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内容。

二、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现实依据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早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力求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然而在中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为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可以说,当前影响中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已扩大和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因此,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现实依据。

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考察,它体现为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它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中国经济结构多次合理调整有着紧密联系。但从当前的经济结构来看,确实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三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愈来愈大,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市化水平低。四是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扩张突出。五是产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产业整体竞争力偏低。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就是由于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造成的。比如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一种以经济的水平扩张为主的经济增长,容易造成投资结构的扭曲,进而加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失衡。因此,在这样的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往往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随着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更趋严重。因此,要调整经济结构,更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社会需要

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6月27日《人民日报》第1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才能统筹兼顾和妥善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各阶层群众和谐相处。

经济发展的方式篇9

【关键词】市场主体;激发活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市场主体包括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所有组织和个人。其中企业是社会产品的直接创造者和供给者,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是一个特殊的主体,它既是市场的参与者,又是市场的管理者。作为市场上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和各类要素的最初提供者,居民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主体。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是任何一个经济体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当前,国际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这种形势下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就显得尤为迫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使得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形势。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已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持续低迷,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自身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需要面对各种矛盾。应对这一系列的外来冲击和内在挑战,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和提升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结构和动力结构。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载体,企业顺理成章地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主体,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推动力。不断完善市场条件,提升企业内涵增长水平是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从企业内部来看,如果把企业竞争力看作企业赢得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那么现代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市场应变能力、质量竞争力、价格竞争力和服务竞争力等,所有这些,唯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持续获得,也正是在这一系列的创新活动中,企业的内涵增长水平得以提升、发展方式实现转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推陈出新”、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新兴产业、优化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企业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的过程,正是其迸发活力、不断创新的过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升级的过程。

就外部环境而言,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也是与其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过程相统一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了对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外部压力;另一方面,与自身收益直接相关的利益机制激发了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因此,创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市场条件,必须具备有效的市场竞争和独立的企业制度。首先,优胜劣汰的竞争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唯有不断地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改善管理、进取创新,才能长久立足、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效率得以提高,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有效的市场竞争必须具有公平性,这就要求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待不同的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有效的市场竞争必须具有充分性,这就要求消除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各种行政障碍和经济障碍;有效的市场竞争必须具有有序性,这就要求设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各项规则,并且形成各类主体自觉、严格遵守这些规则的市场氛围。其次,通过分散决策和价格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分散决策可以避免计划经济难以克服的信息难题,但要确保分散决策的有效性,企业必须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明确独立的产权既是市场交易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动力源泉。如果企业的决策经常受到来自外部的干预,它就不应当也不可能对其决策后果承担责任,相反,如果企业无法对自身的行为后果切实承担责任,那么其拥有决策的自就是危险的。因此,确保决策者对其决策的后果承担责任,一方面是对决策者的有效约束,另一方面也是对其有效的激励。

所以,在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如果企业不具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必然会削弱甚至丧失市场竞争力,自身的经济利益也无从实现,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也无从保证。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以其内部自发的强制作用不断激发着企业的活力,也有力推动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政府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环境的缔造者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市场作用的强化,而不是对市场的替代,具体表现为通过制定并执行规则来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充分、有序的竞争,创造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有利条件。凡是市场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无需“越位”,但对于那些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政府必须承担责任。在理应由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如果政府“缺位”,则一样会损害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依据以上原则,市场经济中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重点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规则;二是调控宏观经济总量,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三是有效提供公共产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承担至关重要的任务。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呈现出增强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尽管政府不是生产的主体,但是它能够有效调控和引导生产主体的行为,或者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或者为其设置障碍。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本身掌握着重要而众多的资源,其行为会直接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来实现的,经济发展政策既从宏观层面主导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从微观层面规范着企业的行为。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要求政府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应通过明确的导向作用和利益激励作用,对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行为制定鼓励性政策,对有悖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行为制定限制性政策。

着眼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立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应充分发挥好以下作用:第一,形成国家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作用,把市场的职能范围充分让位于市场。第二,健全自由竞争、独立产权和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保障,保证各类经济主体能够依法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第三,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规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第四,深化投资管理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在更多领域消除民间资本的进入壁垒,破除束缚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体制。

三、多维度激发居民主体活力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居民、企业和政府是围绕着产品和要素两个市场进行供给和需求的。在产品市场上,主要由企业提品和服务给居民和政府,不同的企业之间也对产品与服务产生需求;在由劳动、资本、土地、管理、技术等构成的要素市场上,居民主体依靠要素贡献获得收入并购买各种产品和服务。不同的居民在市场上提供了不同的生产要素,他们的市场行为都体现了居民作为市场主体向市场提供生产要素,进而获得收入的本质要求。居民既是要素所有者和供给者,也是消费者和投资者,是集多种经济行为于一身的市场主体。作为消费者,居民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在家庭预算的约束下自主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对不同消费品的购置进行选择;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居民以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对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行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的市场主体作用被忽视了,特别是居民购买力不足成为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羁绊。

激发居民主体发展新活力,意味着多维度地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提高居民的要素供给能力,主要通过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和技能素质,增加居民的消费、投资和就业理性;要优化居民的要素供给环境,通过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法律建设和社会建设,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尤其要保护和规范居民的要素供给报酬,注重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消费既能直接刺激生产,也能有效缓解由生产过剩引致的有效需求不足,进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和消费,在当前部分领域投资过热,出口需求又遭受外部冲击的条件下,有效地调动消费需求成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保证消费品的生产和服务业的发展。消费品生产的实体产业和服务消费载体的发展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基础,必须加大对这些产业的投资。这就需要在投资上保证政府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的投资力度和比重,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标准。既要在需求上引导居民的消费理念,又要在供给上完善消费品和服务生产的相关体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在实处。

其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收入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增加居民收入是增加消费需求的基本条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一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分配指导思想的变化,即维持高积累不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倾向,提高消费率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涉及分配制度的完善,要确立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导向,保证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多地向直接形成居民收入的方向倾斜,增强转移支付的力度,使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再分配获得更多的收入。

最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企业把压低劳动报酬作为降低生产成本最主要的途径,这种低成本也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措施。只有提高劳动报酬在企业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才能把提高产品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引擎逐步转移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上来。因此,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既能够保证劳动者的收入在企业创造的总收入中占有更多的份额,又能够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顾钰民.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条件[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16.

[2]黄家骅.中国居民主体透视[J].东南学术,2012.1.65.

经济发展的方式篇10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政府职能经济转型

一、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市场调节失灵

市场失灵论认为,市场竞争能使社会资源达到帕累托状态,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它同样会失灵,即它解决不了自然垄断、外溢性问题;它在产生效率最大化的同时也产生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它的竞争易产生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从而导致经济的波动与衰退、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这些会制约经济的良性发展,就要求政府发挥作用,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政府管理滞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初步形成,但政府和市场关系没有完全厘清,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依然存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政府还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在当前考核体制下,政府盲目追求政绩,使投资结构扭曲,资源配置不合理。财税体制上,现行税制安排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出于对本地财政收入、就业的考虑,地方政府会容忍甚至鼓励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项目。

(三)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负有重大责任

首先,政府作为公共权力行使者、政策措施制定者、经济活动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改革创新组织者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对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广泛、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决策高效、组织有力、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现阶段国情看,要发挥这个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应起的作用

(一)政府职能定位

政府职能定位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在新形势下,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政府工作重点要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加快推进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建设。

(二)具体措施

(1)深入改革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和抓手,以简政放权推动经济转型。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调整产业结构,在优化工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而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体制机制问题,行政性垄断、审批过多问题依然存在,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创新体制机制,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转变职能、下放权力,下决心减少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打破市场分割与垄断,消除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企业在竞争中优化升级,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活水”。

(2)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政府职能。首先,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第二,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调节贫富差距,切实保障民生。第三,要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研究制定,促进重大结构优化。增强宏观调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政府掌控的资源集中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政府履行职能还必须依靠法治。要依法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3)加快财政税收和价格体制改革,着力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制度和价格机制。财政、税收、价格手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直接最有效的经济手段。要实行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资金更多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更多地向节能减排、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并建立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

(4)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激励约束制度。政绩考核评价既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更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还要注重社会进步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要坚决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扩张的考核评价制度,切实把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和改善民生,加强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和公共服务建设,作为重要标准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并实行政府绩效评价和行政问责制。

三、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有更大作为,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要重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用,都要硬,结合具体发展阶段和发展领域有所侧重。

要处理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鼓励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正确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和事务,健全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既是拉动消费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R],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