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十篇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十篇

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5:47

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篇1

一是采用“以点(骨干教师)带动片(班主任),以片普及面(全体学生)”的模式进行干预。(1)培训骨干师资。上述2所学校各选派3~4名骨干教师,如政教科教师和心理教师参加由宁波市江北区计生协会和区教育局共同举办的宁波市江北区“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接受系统的教育理念、理论知识、生活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培训。(2)辅导班主任。接受系统训练后的骨干教师在校内辅导初一年级的各班班主任,使他们掌握“青春健康”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3)教育干预。各班班主任以主题班会活动的形式,分4次对全班学生开展“青春健康”知识与生活技能培训,内容包括:“迎接青春期”、“青春期人际交往”、“价值与做决定”、“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等。二是采用pLa(participatoryLearningandaction,互动式教学法)教学法开展“青春健康”生活技能培训活动。以平等参与、民主开放、和谐互动、共同分享为特点,采用以问题、情景为主线的教学方法,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和游戏等一系列趣味活动,搭建鼓励、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平台[7]。在生活技能培训中,一般只在活动前后或过程中穿插简短的讲解,用以传授知识或介绍某种技能[8]。

2青春期性健康与保健知识

2所学校初一学生经干预后,对青春期性知识的认知水平均显著提高。除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对女性经期勿坐浴且不能发生认知率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认知率,干预前与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预防艾滋病知识

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对其中4个题项的认知率有显著提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学校初一学生只对“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认知率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性观念除农村学校初一学生“偶尔也会影响”的平均得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题项,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干预后平均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4讨论

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心理健康建议整合策略

一、构建初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体系

(一)在生物教学中整合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因此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生命教育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生物教学之后感知到生命的有限性与宝贵性,体会到生命进化的历程,反思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而达到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目的。因此对于初中生物学科而言,其无处不在的生命教育内容能够很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目标。结合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体现生命教育,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达到珍惜、爱护生命的教育目的,教师可对生物繁殖的教学内容模块进行适当的设计,在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等内容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

(二)在生物教学中整合挫折教育

初中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使得其心理相当脆弱,同时行为能力也使得其容易遇到挫折,因此生物教师要根据生物学科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适当设计挫折教育,通过创设挫折情境来训练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进而激发学生潜能。在挫折教育方面,教师可针对初中生物学科中的关于生命起源的内容进行设计。利用生命的起源的学科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需要明确最终的情感目标,即要使学生关注生命起源问题,形成辩证统一的观点,形成积极勇敢面对挫折的观点。比如“生命起源”一节中关于雷迪与巴斯德发明曲颈瓶的故事,就能够直观地展现出来挫折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生物教学中整合青春期教育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是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心理、智慧、人格成长与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此阶段结合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做好青春期教育十分必要。在初中二年级,有关“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实现青春期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充分了解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卫生保健知识、心理健康等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青春期教育,既可以实现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目的。又能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掌握缓解青春期压力的方法,进而最好自我青春期保健,并最终顺利、平稳地度过青春期,形成自信、自尊、自爱的品质。

(四)在生物教学中整合尝试教育

从实用主义理论来看,尝试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中逐渐培养起探索精神与创造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减少知识的直接传授,增加让学生探索、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许多内容都会涉及尝试教育,比如根对水分的吸收、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等内容,这些都可以设计成探索性试验的形式来对学生实施尝试教育。

(五)在生物教学中整合学习心理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促使学生保持持续的生物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持续性的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学科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要使计划具有针对性与层次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坚定学习信念,具备顽强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二、初中生物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物学科教材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挖掘教学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生物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比如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来暗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植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来解释人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强调人是家庭或社会的构成细胞,以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长过程来教育学生人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以植物与无机盐的关系来教育学生“凡事有度”的道理等。

(二)营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氛围

教学活动总是在一个相对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离不开情境,情境设置的水平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要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初中生物学科情况,创设有效的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应该以民主、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师要成为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以此来给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再次,教师要致力于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和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的能力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设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环节

无论是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学实施环节还是教学评价环节,都要使整个生物课堂教学流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收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合理结合生物学科内容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进而从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坚强的毅力与意志,以及自我情绪稳定能力与抗挫折进取能力等。在关键的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将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内,这样一方面能够促使生物教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产生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君凤.初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4).

[2]王明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理论观察,2013(6).

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篇3

1.陪伴初中生走过青春期。

初中生物课程中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知识是学生认识自我、健康生活的前提。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对“人的生殖和发育”知识好奇心自然强烈,平时生物课上,经常有同学将教材翻到“人的生殖和发育”,待老师走近便迅速将课本合上。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在制订青春期教育策略时,笔者紧密围绕实际,采取了以下做法:(1)面向全体学生系统介绍男、女生殖系统知识,开诚布公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2)从人的诞生讲起,由生殖系统自然过渡到人的生殖发育,说明人具有生殖发育能力是天经地义、正常的事情。(3)介绍男女在青春期出现的最明显第二性征“遗精”和“月经”知识时,指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生殖系统成熟的标志。(4)提醒学生,青春期是人生的危险期。犯罪初犯期和高峰期恰恰都处于青春期。为避免误入歧途,网吧、KtV、游戏机室、录相厅、台球室等场所不要进入。(5)强调人的青春期是身心发育的重要期,要把握好这个黄金时期,指导男女同学在交往时要互相尊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2.倡导初中生注重健康饮食。

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饮食结构也悄然发生了改变。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儿童肥胖症、挑食、无规律进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凭借生物学科特有的优势,渗透给有关孩子正确饮食的健康教育,是关系孩子一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础。首先,在教学中向学生宣传正确的营养及健康的概念。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饮食与营养”一节,要求学生明确食物中所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尝试为家人设计一份合理营养的一日三餐食谱,并没有明确营养的概念。因此,可以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补充《卫生与健康》中提到的营养对生长发育作用。其次,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十大垃圾食品的危害。这部分内容在生物教材和《卫生与健康》中都没有涉及,但却是生活中对学生危害最大的。因此,有必要作为增加内容在教学中进行渗透。总之,在传授理论知识中加强学生的理解,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倡导初中生注重健康饮食。

3.培养初中生良好用眼习惯。

目前,青少年视力普遍低下。大部分学生忽视用眼卫生的“二要”“二不要”要求,造成眼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近视。再加上学业压力大或沉迷电视、网络、电子设备等,户外活动明显减少,也使学生长期处于近视状态。有研究表明,过量摄入糖类物质也会加速近视的形成与发展。苏科版生物学教材“眼与视觉”教学中,通过模拟改变晶状体的凸度、眼球前后径的长度,探究近视的成因。通过探究,学生不仅了解了近视的成因,同时还增强了爱眼、护眼的意识,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4.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致病因素不断增加,现代疾病及新型传染病的层出不穷,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通过“评价自己的生活习惯”“评价自己的体重指数”“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等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摒弃烟酒、拒绝,体验拥有健康生命的可贵,为自己、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5.树立初中生人身安全意识。

《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把“健康地生活”引入到生物教学中。生活中,意外有时会不期而遇。当意外发生时,能否用科学、合理、准确的方式进行紧急救护,其后果是完全不同的。苏科版生物教材从学生角度出发,单列一节“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安排了“现场急救”和“安全用药”两部分内容。学生进行了止血包扎、胸外心脏按压和模拟人工呼吸等模拟操练,学会判断出血类型,掌握科学的止血方法,能在病人发生意外呼吸、心跳骤停时采取紧急救护,为进一步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对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并能设计常备的家用小药箱;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树立人身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自救和救人的技能。

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篇4

关键词:农村初中女生青春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200-01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外出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青少年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初中女生正处于脆弱而多变的青春发育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健康、道德问题都容易出现问题,需要我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她们。只有针对初中女生的青春期特征,给予科学有效的咨询和辅导,才能使她们摆脱青春期的心理、生理等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一、农村初中女生青春期常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方面

对于女性而言,青春期生理特点是身体及生殖器官发育很快,第二性征形成,开始出现月经。特别是女生由于父母外出不在身边,面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女生们会感到惊慌而无所适,又不敢咨询老师,慢慢的就就是把自己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2.心理方面

女生们在青春期中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于身体及性的发育,对少年的心理特征及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卫生问题:

2.1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许多孩子的父母由于长期外出打工,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理解。当孩子有所偏差时,有些家长采用简单的训斥甚至打骂,加剧了该年龄段固有的心理冲突和矛盾。

2.2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初中女生心理特别脆弱,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理解。如果教师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就会使她们的心理遭到严重创伤。

2.3早恋问题。初中学生开始对异性出现好奇与向往,由于留守的农村青少年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及时教育引导的情况下,一些女生就会涉足早恋。

3.道德教育问题

处在当下复杂社会环境中的青少年特别是女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多种困扰和考验,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3.1享乐意识严重。有些女生在片面追求个人享乐和金钱物质利益,有的甚至为谋取个人的私利走上违法犯罪的路。

3.2家庭教育的松弛和误导,妨碍了女生的健康成长。有的家庭对孩子缺乏基本的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教育,不能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

3.3社会不良环境的耳濡目染,玷污了女生的洁白心灵。如一些涉及黄、赌、毒的报刊、书籍、影视作品、网站、不法网吧,严重腐蚀年轻一代。

3.4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正确学习目的和对人生价值的判断。

3.5在对男女生关系的问题上,不能处理得当。

二、解决方法尝试

1.指导女生正确对待生理问题

帮助女生们了解女生的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先从女孩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和现象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女孩青春期间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详细地解说了女孩青春期的生殖生理变化,指导她们青春期应该怎样保持个人卫生,注重自我保健,引导她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2.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1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辅导是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消除其不利于心理发展的因素,培养其健全的和谐的心理品质,使其自觉调整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其一是把心理辅导课程化。教给她们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正确认识已有的困扰或障碍;其二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进行个别辅导与咨询,以及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

2.2学会正常交往,引导健康情感

加强交往教育,鼓励女生在交往活动中相互认知,相互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女生进行交往教育中,必须教育她们克服“以偏概全”、“以貌取人”、“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认识偏向,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早恋问题对部分女生心理困扰很大,严重影响她们的学习和生活。面对女生的早恋困扰,教师和家长必须全面诱导,及时疏导。应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友谊观,对女生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

3.经常对女生们进行德育教育

(1)教育女生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女生,对父母、老师、朋友等周边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善待周围的人,做好日常的每一件事。(2)教育女生们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女生,培养学习责任心,培养家庭责任心培养社会责任心。(3)做一个讲礼仪的女生,注意女生的仪表、言谈、仪态举止、见面礼仪、特殊公共场所礼仪。(4)做一个知性的女生,养成看书的习惯,拥有品位,试着发现生活里的美,跟有思想的优秀人交朋友,远离泡沫偶像剧,学会忍耐与宽容,培养健康的心态,重视自己的身体,就让青春放肆一些,笑容灿烂一些。(5)教育女生们做一个独立的女生,学会愉快的接纳自己,充分利用表现自我的舞台,增强自己的自信心。(6)教育女生做一个有理想的女生,要有努力学习的意志。(7)做一个文明诚实勤学守纪的中学生,要能正确区分美与丑(8)做个守法的女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争做新世纪合格公民。

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总之,针对农村女生们青春期的特征,做好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学生一定要学会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多与老师、家长及同学交流,以帮助学生正视自己青春期,悦纳自我,快乐顺利的度过青春期。

参考文献

[1]罗香梅,《如何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宜春学院报,2007年,第S1期

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篇5

如今,在聋校开展青春期教育,这是一次崭新的尝试。通过反复学习和参考大量的青春期教育的相关材料,并对初中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有关青春期教育的细致访谈,最终确定了这次青春期教育讲座的目标与内容,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授课形式采取男女分班教学,地点设在学校的计算机房。男生班由一位男教师担任主讲,我负责协助;女生班则由我自己进行教学。

一、课堂效果

1.男生班的课堂效果

在男生班,主讲教师和学生均为男性;我是唯一的女性,作为专职的心理教师协助教学。刚开始上课时,有的学生表现得较为羞涩,有的学生用表面的嬉笑掩盖心中的不好意思。渐渐地,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每一个聋生都愿意主动提问,并积极参与讨论,师生互动进展良好。

例如,在解释“遗精”这个词语时,有的学生表示不理解,其他学生则能够很大方、很自然地用手语给他解释。又如,在学生自学青春期生理知识与个人保健这一内容时,学生相互交流、探讨,毫无保留,且坦然主动地与老师沟通。再如,男生在与我交流时能做到畅所欲言,身为女性的我作为心理教师,也能较好地解答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最后,下课铃声响起,男生们意犹未尽,并且用他们特有的手语对老师表示感谢。

2.女生班的课堂效果

在女生班,主讲教师和学生都是女性。刚开始上课时,女生们显得自然而轻松。她们对青春期生理变化与保健方面的内容格外感兴趣,并且大胆地在课堂上积极发问。例如,的大小对长大后为人母给孩子喂奶是否有影响?又如,月经期肚子疼是怎么回事?再如,月经不正常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从这些问题可知,聋生渴望了解更多的青春期生理知识。

最值得关注的是,聋校女生在课上提到了青春期的性问题。例如,安全套是否安全?又如,月经和怀孕之间的关系?再如,如果男生和女生互相抚摸是否会怀孕?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坦白说,这些内容出乎我的预料。本着科学严谨的教学态度,我没有回避。于是,我从女生应懂得身体的自我保护这个角度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青春期的性心理问题。我觉得,在青春期教育中,对女生性心理的教育一定要全面而到位,既有科学性,又具备指导意义。立足点不一定过高,但要从她们具体的生活和直接的感受进行启发和讲解,引导其自重、自尊和自爱。

此外,在学生自我剖析青春期心理变化时,问题主要集中在与异往和情绪不稳定这两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女生对内心世界的关注程度远高于男生,并且女生的心理比男生的心理成熟。

二、总结与讨论

从效果上看,这次的青春期教育讲座是成功的。一是对聋校初中生因为耳聋导致的思维、认知水平低于健听初中生的缺陷进行知识上的补偿,对其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二是填补了聋校初中生青春期教育的空白。三是坚定了我们对聋校初中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研究的信心。

从探讨问题的角度看,在这次的青春期教育讲座中,确实有些新的发现值得一议。

1.对聋校初中生开展青春期教育非常必要

由于聋校初中生入学晚,因而在校生年龄相对偏大(聋校初中生年龄大多在13岁以上,还有18岁甚至20岁左右的聋生),都步入了青春期。因而,对他们所进行的青春期教育,就要针对其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进行知识的补充。由于聋校初中生的生理有缺陷,所以他们比健听初中生更易受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其中,聋校初中生青春期的烦恼尤为突出。例如,因体型变化而产生的烦恼;又如,在异往过程中,陷入情感误区而产生的烦恼。诸如此类,烦恼多多。

2.聋校初中应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青春期教育

由于聋校初中生年龄差异较大,年龄跨度悬殊,这就造成在集中进行青春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接受与反馈的效果迥异。如何针对不同年龄的聋校初中生,准确把握青春期相关知识的层面和侧重点就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这次青春期讲座的尝试,我发现,初中不同年级的聋生对青春期知识的需求各不相同。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一年级学生对生理变化等科学性的知识比较关注、好奇。初二年级学生已能较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并为这种变化感到困惑,渴望了解生理保健和心理调节方面的信息,比较关注异性。初三年级的学生基本了解并能够适应青春期的种种变化,更为关注性知识。总之,在今后的青春期教育中,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青春期教育是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落实的关键问题,它可以为聋校进行青春期教育提供操作指导意见。

3.聋校初中的青春期教育内容要针对男女生的性别特点各有侧重

在聋校初中,男女生生理发育、心理发展具有较大差异,在具体实施青春期教育时,选取的教育内容要各有侧重。对男生,要侧重生理知识的了解、个人卫生保健、情绪控制和人际交往的教育。对女生,则要侧重生理保健、情绪调整、与异往的注意事项以及一些性伦理、性道德方面的教育。

4.聋生初中的青春期教育需要摹状手语的创新

聋生特有的语言――手语,具有摹状的特点,虽然生动形象,但在生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误解。例如,容易将科学的生理知识演变成信息。因此,在教学时,如何使用手语传授生理知识既需要谨慎,更需要找到较为恰当的示意方式。本次讲座,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将摹状手语用拼音、字头替代,既减少了直观手语的尴尬,又强调了生理知识教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5.关于青春期性教育“度”的把握

面对学生提到的若干性问题,教师应当意识到现在与过去的聋生大有不同。社会的开放、信息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使得聋生的信息量增加,思想观念愈发开放。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度”是个难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教师有必要讲解一些避孕、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做好青春期性保护的引导教育。

6.注意在青春期教育中培养聋生的性羞涩感

羞涩感下降是聋校初中生有异于健听初中生的一个特点,这和聋生本身的缺陷造成的道德规范的欠缺有很大关系。例如,女生可以无所谓地在大庭广众之下用手语报告自己来月经的生理反应,男生也毫不避讳地以相互逗摸下体来开玩笑。这种现象导致了男女学生性观念的随意,极有可能诱发不良行为的出现。可见,对聋校初中生进行性道德、性心理的教育势在必行,既可提升学生的羞涩感,又能促进其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篇6

1农村留守青少年性教育现状

1.1学校教育不到位:一是农村中小学偏重应试教育,缺少对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没有或很少开设针对性强,专业性和有效性的相关课程,不能满足农村留守青少年个性化的需求。二是农村留守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不能使农村留守青少年完全接受,良性互动受到限制。三是农村和流动人口中的农村留守青少年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面临着比同龄人更多、更复杂的性健康风险问题。

1.2家庭教育缺失:一是父母往往只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缺乏对孩子性知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二是多数家长观念陈旧,没有及时满足农村留守青少年对于生殖健康知识的渴求。三是对于农村留守青少年来讲,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对孩子的性教育几乎为零。

1.3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使问题更趋严重:在很多农村校园中,几乎都没有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即便开了也形同虚设。这使得农村留守青少年失去了获得青春期成长知识的正当渠道和重要机会。和城市的初中生相比,农村留守青少年对自身成长的知识贫乏,因此更容易产生一些性健康问题。

13.1由于不能获得科学的生长发育知识,加之学生对性知识的一知半解,使得学生渴望去了解性知识,甚至千方百计地去猎取、去搜寻有关“性”的书籍和资料。造成课堂上老师拼命地禁、堵,学生在课后千方百计地猎奇,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

1.3.2农村留守青少年缺乏对性的最基本的正确认识,性知识的缺乏,给孩子造成两个明显危害:第一,无知造成压力。如女孩初潮,乳房发育和男孩的遗精、性梦,手淫等诸多问题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第二,会使孩子在无知情况下做出错误行为,导致性过错,危及孩子的健康成长。

1.3.3家长和社会对孩子异性交往行为的不当评价和制止:青春期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是性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但由于孩子的心理发育不成熟,不善于自我控制这种情感。教育者进行正确的施教,引导孩子进行有效的异性间情。很多家长一旦有男女同学交往即当作恋爱予以“封杀”,采取一些不可理喻的措施来制止,反而使孩子对异性的正常情感变得扭曲,严重甚至出现变态心理。

2农村留守青少年性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2.1性教育对象存在局限:性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从小学到大学,从性知识到性道德,循序渐进地进行。国家规定的课程安排中,性教育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主要对象是青春期的中学生、大学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性成熟时间比10年前提早了近一岁,不少学生小学未毕业就出现了遗精和月经,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一学生成了被性教育“遗忘的角落”。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处于关怀少、宣传教育滞后的状态。

2.2性教材匮乏:完整的性教育应该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用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手段解决年轻人“成长的烦恼”。中学课堂现有的性教育课本基本上只有《生理卫生》教科书,课本内容陈旧,主要停留在健康教育的层次上。

2.3性教育还在说“悄悄话”:在广大农村地区学校,性心理教育几乎是一个禁区。目前我国10至24岁年龄段的农村留守青少年人数超过3亿,但针对他们的性教育仍处在“半地下”状态。唯一能讲到“性”的《生理卫生》课,也是“老师挑着讲,学生偷着看”,甚至把男女学生分开来讲。

3农村留守青少年性教育对策建议

以优良的社会环境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性,带动并引导家庭做好关键的家庭教育,共同构建农村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体系。

3.1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使青春期教育走上课堂。虽然家庭在青春期性教育方面有特殊的优势,但由于农村家长的自身文化修养差、教育理念的缺失以及教养方式简单粗暴,很难担负起青春期性教育这一重任,因此农村青春期性教育首先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编制适合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读本。

3.2家长要切实担负青春期性教育的责任,为子女树立人生的坐标:由于性问题本身具有高度的个体性与隐秘性,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比较亲近、随意。对不便向教师提及的涉及自身的问题,如自身的生理变化、恋爱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等,孩子可毫无顾忌地向家长提出,而家长应该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具体指导,切实担负起青春期性教育的责任。

对孩子进行示范性教育。孩子对异性的态度不仅来自于父母对子女的正确教导,还来源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父母要扮演好家庭和社会中的性别角色。父母及其亲友,邻居异性交往行为要检点。

坦诚相见,善于沟通。平时要常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各种情况,以真诚帮助之心使孩子说出心理话,帮助孩子分析利弊,以长远目光调整自己行为。让孩子知道少年青春情怀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反应,学会用理智处理感情。

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篇7

在一切对人的不利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烦恼情绪和恶劣心境,诸如忧虑、颓废、惧怕、怯懦等,引起身心障碍,危害健康。这在青春期表现得尤为显著。青春期烦恼,作为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是由个体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个体对生理变化和环境刺激的认知引起的,一般地讲是消极的。认识和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自觉地调节和控制烦恼,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是学校青春期教育,也是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二、研究设计

1.被试

上海市普陀区具有典型特征的四类学校是完中、初中、完小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各类学校中都选一所重点和非重点学校,在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初一和初二年级、高一和高二年级中进行机械取样,均从一、三班中选取编号为1、11、21……的学生,共得被试小学生194人(男95、女99),初中生166人(男76、女90),高中生198人(男112、女86),共558人。其中男283人,女275人。

2.材料

根据情绪认知理论,情绪分为烦恼、一般、快乐三个等级,分别记为3分、2分、1分。其中烦恼包括伤心、担忧、害怕、焦虑、不安、厌倦、厌恶、沮丧、内疚、羞愧、失望、无能、自卑等。本研究自行设计了一套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中小学生中对于体象烦恼、遗精或月经、和在异往中的烦恼。问卷的专家效度为0.75,测得的结果与班主任评价的相关系数为0.68。问卷的项目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在0.55~0.73之间。

3.调查方法

将被试按学校、年级分别集中起来,向他们讲明此次调查的目的与保密原则,告诉他们调查时只记性别、年级,不记姓名、学校,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根据自我体验真实回答。然后,学生自答问卷。在问卷调查同时,通过小组座谈、个别访问了解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所在社区的社会文化特点。

三、结果分析

1.各类烦恼不同内容的频率分布与年龄段差异

中小学生体象烦恼的内容居于前五位的依次是:身材过高或过矮(24.73%):体型是否魁梧(男)或苗条(女)(24.19%),皮肤是否白皙、光滑(17.56%);相貌是否漂亮(16.85%);或是否粗大、丰满(13.98%)。中小学生的体象烦恼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各学龄段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

由遗精或月经带来的烦恼居于前五位的内容依次是:烦躁不安、不愿活动(22.68%),羞愧内疚、少交往(18.04%);厌倦、失望、学习兴趣减退(16.75%):厌恶、沮丧、生活信心下降(15.98%);学、自卑(14.18%)。中小学生遗精或月经的烦恼,在初高中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这是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的首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是在小学或初中发生。遗精或月经烦恼,不论表现形式如何,其发生频率都是由小学向高中逐渐降低。这种情况与首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缺乏教育、缺乏预测、缺乏准备(精神的和物质的)密切相关,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相关。

由带来的烦恼居于前五位的内容依次是:损害健康、痛苦、焦躁不安(36.96%);不道德、责备和讨厌自己(22.47%);控制不住、恨自己无能(18.61%);害怕下降或丧失(12.37%);恐惧影响今后生育(4.64%)。中小学生的烦恼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小学与初中学生、初中与高中学生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

中小学生异往中的烦恼居于前五位的内容依次是:交往不自在,烦恼丛生(15.05%);暗恋某人,苦恼万分(15.05%),为友情送礼被拒,羞愧难当(13.08%):爱慕行为受人讨厌(12.01%),渴望交往而得不到(10.25%)。中小学生的异往烦恼,在初中和小学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01)。

综合来看,中小学生青春期的各类烦恼,学龄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从发生频率看,烦恼居第一位,占25.05%,以高中生为主,占27.07%。体象烦恼居第二位,占19.46%,以初中生为主,占23.49%。遗精或月经烦恼居第三位,占17.53%,以小学生为主,占25.71%。异往的烦恼居第四位,占12.72%,以初高中学生为主,均占16%以上。

这些烦恼的产生,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的,是生理发育加快、心理发育和伦理教育滞后带来的身心变化决定的。

2.各类烦恼的性别差异

除异往中的烦恼外,体象、遗精或月经、等烦恼在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四、讨论

针对学生中青春期烦恼的显著差异,我们在小学进行青春期前期教育(4课时),在初中进行青春期教育(10课时),在高中进行青春期人生教育(4课时)。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特别是性意识的觉醒期,在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过去学校青春期教育忽视问题行为后边隐藏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使青春期教育难以深入,是学生问题行为反反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效益,青春期教育必须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并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方法,改革青春期教育,做到标本兼治,把青春期教育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男女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段性生理、性心理和性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为解决他们的矛盾,同步进行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他们的需要。性教育中适时性非常重要,既不能超前,又不能延缓,更不能一刀切或无的放矢。让学生有准备地接受自身的生理变化,有针对性地调节心理矛盾,才能使学生愉快而健康地成长。

性是最难控制而又最需要控制的一种本能,控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控制。教会学生自我控制是性教育的根本问题。自我控制不是单纯的认知教育能解决的,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特别是情感意志的发展,要通过在一定情境下的活动来解决。为使男女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学会自控,更好地解决青春期的发展问题,必须与助人自助的、注重个别教育的、重视自我意识发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诸如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开展青春期团体辅导,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借助心理辅导,组织班团队青春、人生、理想的主题活动,探索人生价值:借助角色训练,结合各种社会实践,组织性别社会化活动,学习控制自我,适应社会:借助角色训练,结合行为规范养成,组织自尊、自爱、自强、自制的异往活动,学习性别角色,互尊互爱……

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篇8

我国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性生理上主要表现出性提前成熟的现象。女孩8、9岁就出现月经初潮,男孩11、12岁就出现遗精现象,这些生理上的变化与初中生的心理成熟度形成了严重的矛盾,而这一矛盾一直延续到了高中阶段。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时期都没有全面、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造成许多高中生对自己产生的生理现象感到恐慌。如:女孩的月经,一些女孩认为是“倒霉”的事,男孩的遗精、,一些学生认为是“坏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不敢和老师、家长说,更甚者认为自己得了病,而终日闷闷不乐。这些现象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一般年龄集中在40-50岁左右。这个年龄的父母大部分也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性教育。父母没有系统接受过性教育,自然对孩子也不重视性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将升学率放在首位。学校对于性教育的投入不足,再加上没有专业资质的教师,面对自己经历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的困惑,以及社会上形形的诱惑,学生只能自己解决。

互联网络覆盖了我们的生活,发展速度不可思议。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的高中生一下子成了迷恋“网络”的网虫。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学生许多新的知识和新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近年来,互联网上的性信息有增无减,色情广告为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如果没有任何管理措施,数以万计的青少年“网虫”将受到频繁的性刺激,其中意志薄弱者会出现性犯罪。性健康教育必须面对网络时代这一新课题。

2008年12月26日,根据中小学性教育现状,教育部正式公布新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今后中小学每学期都将安排6到7课时的性健康教育课。从小学5、6年级起,学生将接触到有关青春发育期的相关健康卫生知识。高中阶段的健康教育课程,还将涉及避免婚前等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保持健康、丰富精神生活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性教育是终身教育,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都要接受相应的性教育,而高中阶段是人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形成健康人格和性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中生的可塑性极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正在全面展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已经经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学校作为学生生活的主阵地,要注重随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通过课堂学习或耳濡目染周围人的为人处事方式,学习如何解决他们面临的性困苦,从而养成对待性的正确态度,形成健康人格和正确的性价值观。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大众媒体和网络的普及,学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高中阶段是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而我国当前对青春期的性教育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更没有把它单列为一门课程。但是很多触目惊心的事实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性健康教育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在中学生物学相关课节中渗透性教育,其目的在于:

①通过本研究传授给学生性教育的知识,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知识,补充现行教育中性教育的缺失。从正面传授给学生科学的性知识,避免“黄毒”误导学生,增加他们的“免疫力”和保健知识。

②通过本研究对高中生实施性教育,增加性知识的同时促进高中生健康的性心理和性道德的发展,以及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有助于解决校园中比较棘手的“恋爱”问题和降低由于不懂和无知对“早食禁果”的危害。

③通过本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生物教师的设计和组织,综合设置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及功能;探讨该如何在学校以生物教学为主,以多种形式的宣传、讨论、实践活动为途径,对高中生开展较全面的青春期性教育。

④通过本研究更重要的是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在中学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为我国青春期性教育尽早在中学普及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受我国封建思想的禁锢,和落后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人对性的问题一直处在无知的状态,有些人认为性是不道德的、不良的,把性与丑恶、流氓联系在一起。一谈到性就认为是大逆不道,背离了先祖留下的优良传统的错觉。实际上,每个人到了青少年时都要遇到性的有关问题,这是不能回避的。一方面,性器官逐渐成熟,女性出现月经,长大等。男性出现遗精,性兴奋等现象,从而萌发对异性的兴趣,出现性冲动、等青春期易发生的现象;另一方面,当青少年发现自己在青春期时发生种种生理变化时,由于青少年缺乏对自身身体发育的认识,加之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往往产生迷惑、焦虑、恐惧等心理上的不适应反应。因此,对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①有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②有利于消除性愚昧,促进正常的性生理及性心理的发展。

③有利于预防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

④有利于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可为其恋爱、择偶、建立幸福的家庭关系作好准备。

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篇9

一、学生面前状况

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健康状况不乐观,表现在:对学习没有兴趣,厌学;心理承受差,抗挫能力差;嫉妒心强,争强好胜;喜好攀比,虚荣心强等。

二、形成问题因素

第一,来自自身:由于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时期:学生本身脆弱敏感,加之来自家庭、学校、学业的压力,使得学生“被迫”和“被动”接受一些不属于学生时期的事物,让学生心理负荷多,不能承受,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学生反感,因此,这个阶段,我们尤其要善于观察、引导、疏导。

第二,来自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家长也不例外,他们有的追求物质享受,自我享受,对家庭不负责任,对子女不负责任;有的家长因感情、性格等不合,家庭纷纷重重,让子女夹在其中深受其害;有的教育方法不当,要求严厉或骄纵;有的为生活所需,将子女留守家中,更疏于管理、教育。

第三,来自学校:初中学生有中考升学压力,一部分学生在七年级就对学习感到很不适应,根本跟不上学习进度,到八年级更是感到力不从心,学习非常吃力,因此学习压力更大,又担心老师批评和同学嘲笑,而倍感压抑、难受、紧张、自卑、失落、苦闷。这样长久下去,心理难免出现一定问题。

第四,来自社会:社会生活犹如“万花筒”,社会中人形形色色:现代生活节奏变快,竞赛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加剧,使得初中学生出现的系列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困扰家庭、学校、社会、学生。

三、如何加强教育

首先,努力控制情绪:教学中引导学生意识到“我是自己的主人”,如果自己不能解决、摆脱一些危险情绪,别人也无法帮助你。如教学七年级下册4课《多彩情绪》教育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理智控制、合理宣泄、心理放松、行为调节、理性升华,教育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让学生真正懂得:适度的悲伤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只能证明智慧的欠缺。

其次,经常反省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教育青少年要经常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把一切失败和遇到的问题归咎于家长、学校、社会,甚至、埋怨他人、迁怒他人。如教学七年级下册3课《承担责任》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知道:在学习中、社会中、生活中有各种角色?以及各种角色的责任?再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真正懂得承担责任的代价和承担责任的意义?学习中,反省自己还有哪些责任没有承担?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该怎么做?通过学习,要让学生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再次,增强抗挫能力: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幸运,学生的学习、生活会遇到干扰、困难、失败,因此学生的抗挫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学八年级上册11课《与挫折同行》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人的一身会经历各种挫折,怎样正确认识挫折?教育学生懂得对待挫折的态度:不能悲观失意,自暴自弃;不能悲观,勇敢面对。

最后,青春期问题: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十字路口”,青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和发展的时期。有许多的问题会影响学生,困扰学生,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怎样解决?如教学八年级上册4课《交友的智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因友得福,因友惹祸,因此交友要有所选择。让学生懂得怎样结交朋友:善交益友、乐交浄友、远离损友。让学生真正懂得交友的智慧、艺术会影响自己的一生。教学5课《男生女生之间》让学生理解男女之间相互交往是很平常的事,关于青春期出现的男女朦胧的情愫,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处理。让学生真正懂得:萌动的青春,需要理智的驾驭和意志的控制,让青春之花绽放的更加细丽多彩!

总之,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视、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我们青春期学生的系列问题需要家庭的重视,社会的关注,学校的教育,老师的引导,青少年自身的调控,青少年才能少走弯路,不走邪路,才能面对各种诱惑,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使人生的脚步迈的更加稳健,描绘出人生最美丽的青春画卷。

初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篇10

性健康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讳莫如深却又不得不面对的教育难题。因此,性健康教育应当融于生长发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之中,成为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生长发育知识的教育贯穿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

1.性健康教育,从了解自己的身体开始

生殖系统作为整个生命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生殖健康教育不能是孤立进行的,而是身体与生长发育教育的一部分,而且关于身体及生长发育知识的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此,性健康教育应当从了解自己的身体开始,即从婴幼儿阶段父母教给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名称开始,到幼儿园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获得身体主要器官及功能的相关知识,再到儿童青少年期学校对学生身体发育变化知识的传授。儿童在对身体奥秘的不断探究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身体,初步懂得了两性差异,建立了初步的身体自尊和性别意识,同时获得有关生殖健康的知识和保护自己身体隐私的意识。在美国,诸如“Knowyourbody”“Justforboys(girls)”等身体健康教育类的书籍和网络资源可以轻松获得,为青少年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和解除青春期发育带来的困惑提供了丰富资源。从了解自己的身体切入,将生殖健康教育自然地融入到身体健康教育之中,是各国性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

2.围绕青春期,重点进行青春期体格与生殖健康教育

青春期是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它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骺完全融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青春期是人一生体质水平飞跃发展、为成年期健康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内分泌和心理行为等都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其中,体格生长和性发育是青春期发育的两大重要特征。这一过程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的激活是青春期内分泌变化的核心。

根据wHo建议,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界定为10~20岁,女性青春期开始和结束的年龄都比男性早2年左右。青春期的教育,应当从青春期启动之前开始进行,即从小学中高年级至初中阶段,应当开展围绕青春期身体发育变化特征和两性差异的身体教育。

3.青春发育后期和青年期,性健康教育应结合性道德教育

高中和大学阶段,青春期发育接近尾声,前期的生长发育知识教育使得青少年对于自己的身体及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再陌生,但是由于体内剧烈的内分泌变化,生殖系统功能日臻完善,容易出现生理冲动与道德约束方面的心理冲突。所以,这一时期的生殖健康教育应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让青少年了解生理上的冲动与需求是正常的,不必自责与苦恼;另一方面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比如可以通过积极参加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缓解身心压力。目前,我国《婚姻法》规定大学生可以结婚生育,因此,大学阶段的健康教育应当包括婚恋、生育等方面的教育。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中纳入了性心理与性生理的必修规定,大学生“思想修养”“健康教育”等课程中,也涉及一些性心理和生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但关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仍显不足。大学生是未来的育儿人群,培养一代了解自己、尊重生命、能独立自主选择人生的大学生,是未来父母不再盲目和无所适从、用科学知识影响下一代的希望。

二、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生长发育与性健康教育

保障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生长发育与生理健康的教育,应当由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性健康教育也是如此。因此,性健康教育的教材应当有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的版本,如青少年用书、家长用书、教师用书、青少年相关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用书等。

1.学校健康教育以生长发育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为主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应当和体育课一样,成为必须开展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学校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特性赋予了它传授健康知识的天然优势。因此,学校健康教育以生长发育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为主。但是,长期以来学校缺乏生长发育与生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适宜的教材,成为限制学校健康教育的瓶颈。

2.家庭教育使青少年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珍视健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儿童青少年获得生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殖健康观念和形成应有的性道德的启蒙教育。父母应当教育青少年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隐私,珍视自己的健康,识别可能的侵害来源并有效规避风险。

3.社区、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及媒体应提供及时专业的咨询与帮助

针对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困惑与问题,不愿与父母或教师交流的,社区、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及媒体应当能提供及时专业的咨询与帮助,而不是批评与指责。譬如,害、少女怀孕等社会问题,当学校和父母也没有能力应对时,社会服务机构应当担起职责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咨询与帮助。

三、培养专业人才,设置专业岗位,确保教育专业性

1.培养专门人才

(1)普适性教育: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受教育阶段应当接受关于生理卫生与生殖健康的普适性教育,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未来人口的健康素质。

(2)专门人才培养: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应当为专门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尤其是师范类院校,设立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是确保未来的性健康教育专业性的根本所在。

(3)专业培训:在专业人才匮乏的现阶段,可通过继续教育、专业短期培训等形式培养大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生理卫生与生殖健康咨询需求的专业人员。

2.设置相应岗位

(1)学校健康教育:长期以来,学校缺乏专门的健康教育师资,是限制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瓶颈之一。目前,部分学校设有心理健康咨询室、德育教育部等,但多为其他科目教师兼职,其专业性与工作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的需要。部分学校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由体育教师传授健康的相关知识,但是从目前体育师资培养的知识结构来看,体育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科学的生理卫生和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健康教育课程应当成为与体育课、科学课等相平行的专门课程,有专门的师资和岗位,才能保证一定的学时数与教学的专业性。

(2)生长发育测评与咨询门诊:社区医院和卫生服务机构也应当设置青少年生理卫生与生殖健康相关的专门科室,为青少年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

3.鼓励青少年积极咨询与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