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十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十篇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9:46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不断普及,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师生认知,而且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对他们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产生较直接的影响,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使他们增长知识,还可以使他们的视野得到开阔,情操得到陶冶。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语文教师采用有效方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背景

语文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变化,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在素质教育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教育界对这种品质的教育逐渐升温。课堂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方式和策略越来越明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其中,学生减负是初中教学中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学生减负的力度不断加大,素质教育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通过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迫切需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初中学生中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十分普遍,不但令家长担忧,而且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毕业却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严重困扰当前教育研究者,同时在这种现象下,学生家长不得不未雨绸缪,提前为孩子的未来做好打算。在初中阶段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便在今后的成长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培养学生素质的专项训练与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知识积累作为教学切入口

语文的阅读教育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语言毕竟是一种抽象的工具,需要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具体的影响并且理解其抽象的含义,所以解读文本是需要个人经验作为积累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是鼓励学生对于文章当中的文字和语言进行解读,从而将文章的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解构然后重构的过程。这种理解过程,可以视之为学生和文章之间产生的对话,一旦学生依靠自身理解了文章内容,那么阅读往往是运用多种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包含了直觉等,学生的知识得到应用,产生愉快的感受。但是如何应用这种情感及知识的积累,对于初中生而言并不是一种熟练的技能。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人体验,导致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个人体验解读文章的含义。

实际上,掌生的个人情感及个人的知识积累虽然不多,但是情感直觉等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发掘这方面的资源,让学生感受文章并且期待阅读,对阅读文章、解读文章方面产生更多的期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热情和乐趣。如涉及一些冒险类文章的阅读时候,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是不是也经历过一些冒险的活动,或者对于一些爱国文章或者英雄、历史类的文章,鼓励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掌握过的历史知识、英雄人物的事迹,从而使学生渐渐产生更浓厚的阅读兴趣,建构自己的新知识体系,调动经验解读文章含义。

三、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感受图书馆的环境熏陶,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素养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减少缺乏能力培养的书面作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走进图书馆,让学生有精力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拓宽知识面,丰富文化信息。如通过图情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和布局,学会图书资源的检索和借阅技巧,学会如何向他人推荐优秀书目。同时,教师也应适时为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必读书目,例如《奇妙的沙漠》、《名人传》、《心灵鸡汤》等。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广泛深度的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

四、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过程,循序渐进。

1.积累阶段。积累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大量阅读一些经典的文章,扩大其阅读范围,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记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着手:文章的语言风格,文字的基础意思,以及文章的句子结构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感,为理解其他文章中更加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另外,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知识、生活经验及写作技巧的积累,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2.理解阶段。文章是由语言组合而成,因此,学生要理解整个文章,就必须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每一句话,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首先是判断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句或限制和修饰成分对学生进行训练。其次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是阅读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挖掘本文的深层内涵,对学生进行训练。再次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由某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它可以使学生通过有形的文字想象出无形的真理,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联想和想象。

3.评鉴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学生在此前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句子和表现手法的评价和鉴赏。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知识才能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评鉴。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平时写的文章拿出来组织讨论,在讨论之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形式逐渐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评鉴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而且阅读教学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和研究,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有效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唐铁玲.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黑龙江科学,2013,11.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体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100-01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理念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积极地开展探究学习。本文针对初中阅读中使用体验式教学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

泰勒这样说过:“作家创作意象、意念背后有着丰富的情感,我们要从内心深处进行感知。”初中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储备了较多的语文知识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经验。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作品的教学过程中要将相应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从而有效唤醒学生积淀于内心深处的知识情感。通过情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初中语文作品中蕴含的知识。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图片、音乐等,获得实际文章中的情景模拟。学生在观看图片或者聆听音乐的时候,自主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同具体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进行充分的交融。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面对新知识的时候建立起较好的感知力。

比如,在学习《出师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之前,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一些音乐或者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具体的图片或者音乐,对久远年代里的情境进行想象,感受诸葛亮的智慧,以及本文想要表达的思想,从而让学生知晓诸葛亮报效祖国的美好感情。

二假设角色,引发学生共鸣

在进行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相应的体验感。在学习那些有着相应人物遭遇或者事件情境时,要让学生选择和扮演文章中出现的不同角色。通过这种假设角色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文章中的人物角色,从而产生共鸣性,最终对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情感进行真实理解。

比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扮演课文出现的几个角色,让同学扮演邹忌、妻、妾、客以及齐王这几个角色,展开相应的对话,让学生从中获得齐王纳谏时的情境。学生想要将这些特定的角色扮演成功,就要充分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学生通过扮演的学习方式,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共鸣,可以积累起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教师在假设角色时,可通过播放影像的形式,可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最大程度地理解课文的丰富内涵。

三激发想象力,加深学生体验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文学作品的语言学层次中,情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阅读过程中要同作品进行充分的交融。”当学生同文章的人物或者事件产生共鸣时,其实只是在情感上产生了一定的波动。如果想让学生最大程度体验到文章体现出来的深刻涵义,还需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通过想象力的作用,全身心投入到语文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充分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教育作用。

比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由于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对文章中展示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的场景不是非常熟悉。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通过假想于勒的生活状态,或者于勒当时的心理状态。也可以假想菲利普夫妇在面对自己日思夜想的弟弟于勒时,出现强烈反应场景。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对文章中展示出来的丰富情感进行充分的体验。学生可以大胆想象:于勒在大家的失望中突然回到家中,衣冠楚楚而富有,菲利普夫妇又会怎么做?或者于勒在大家绝望之中突然回到家中,一穷二白,菲利普夫妇又会怎么面对?等等。针对学生假想的这些问题,教师要进行相应的引导,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激发出来,从而进行深层次的体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多元解读,促使个性化体验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元化解读具体的文章。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时,可以采取语言训练、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可以从学生自身认识角度进行,从而让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较好的个性化体验。

比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时,学生经过相应的学习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效果。从中可以得到不同的阅读体验。有的同学认为范进是可怜的,为了中举而辛苦多年,应该同情;有的同学认为范进是可悲的,为了中举而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应该反思;有的同学认为范进是可恨的,为了中举而害苦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应该唾骂。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的阅读反思,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让学生从中获得个性化体验。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个性体验,从而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较好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篇3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自主阅读新出路体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乐于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同时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基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作为引路人,必须精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倡导体验式学习,使学生乐于自主阅读,提升自身的语言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指导课前预习,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与教师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由于初中生尚处于学习发展阶段,需要教师有效指导预习,才能真正达到预习目标,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1.明确学习目标,提高预习针对性。教师在布置英语阅读预习内容时,首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提高预习针对性。以牛津初中英语9aUnit5FilmsReading(1)Kitty’sfavoritefilmstar为例,教师应该明确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应该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语言目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掌握奥黛丽.赫本生平和演艺事业的词汇,如effort,industry,attract,devote,present,novel,同时能用英文正确发音。二是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和略读,基本了解文章大意,主要是了解奥黛丽.赫本一生的事业和主要成就,并初步完成课后练习。教师明确学生预习目标后,学生会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针对性预习。

2.指导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率。科学的预习方法有助于提高预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指路人,科学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工作,提高预习效果。仍以牛津初中英语9aUnit5FilmsReading(1)Kitty’sfavoritefilmstar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听课文录音学会生词的发音,并揣摩生词在文本中的大意是什么,学会猜词。学生在听懂课文读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调、语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如果对文章某一方面的内容有所疑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笔记录下来,慢慢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倡体验学习,使学生乐于自主阅读

我国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加注重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倡体验学习,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自主阅读。以牛津初中英语7aUnit5Goingshopping这一单元的阅读课为例,教师首先设置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合作探讨,即whatwillDanielbuyforSimon?whydoesn’thebuySimonafootball?学生在初步阅读后,基本能回答出答案。此时,教师再创设一个情境,两个学生为一组,根据Daniel和millie的对话,自己创设一个对话。这一环节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任意发挥对话内容,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口语得到锻炼。最后,在学完这一阅读课程的时候,教师再次分组,让每个小组结合阅读文章,找出文章的关键词,并依据关键词对阅读内容进行retelling。学生经过合作探讨,会找出以下关键词:lookfor,cardsandstickers,justaminute,overhere,takealook,cost,discount,quiteexpensive等。紧接着,教师让小组派代表进行复述,但是必须关上课本,依据关键词进行复述。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都是在亲身体验中完成教学任务,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认识,在实践中以平等身份和作者进行对话,更深层次地了解阅读文本。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成功实现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乐于阅读的转变。

三、注重方法指导,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篇4

关键词教育技术;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27-02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教改和课改的深入,教育技术也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教育技术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有利于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其可以将烦琐的教学进行简化,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教学重点,但是用多用少、如何用,因课而异。在学科教学中,语文教学有其独特性,一方面,它作为人文学科之母,有着普遍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进行情感体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单纯利用教育技术很难取得较大突破。因此,探讨教育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意义重大。

2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的`区

重技术而轻理念在目前的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显著的误区,就是大部分教师重视技术的运用而轻视理念的表达。其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技术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理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多借助多媒体的技术手段进行课本内容的展示,而忽视了文章的理念,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造成语文教学的浅显化和符号化。

重手段而轻目的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常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来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和素养。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过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而将学生的思考和感悟抛之于脑后,严重背离语文教学的初衷,使得语文教学的情感熏陶进一步弱化,情感体验也相对降低。这种重手段而轻目的的教学,使得语文教学的价值一步步缩减,长此以往,语文教育的意义便不复存在。

重形式而轻内容随着教改和课改的深入,教学形式的改变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纷纷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师在改变形式的同时,对于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所以教学效果较好;但是也有部分教师重视的只是形式的改变,对于内容改进和完善做得却不到位。由于教学走上形式化,所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更多的来自于情感的体验,这就使得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怀价值降低。另外,重形式而轻内容的语文教学,缺少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联系,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词不达意的情形。

重视现代媒体而轻视传统媒体在教育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放弃了传统的媒体,而开始重视现代化媒体。但是一味使用现代化媒体技术,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会受到影响,情感体验的深度也会削弱。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内容的表述,学生对于形象的把握便会固定;但是如果是传统媒体,学生会利用自身的想象去感受形象,这种感受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感悟。重视现代媒体,忽视传统媒体,虽然实现了具象化教学,却丧失了抽象化教学的美感。

3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措施

善用媒体技术,强化教学手段在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时,必须要强调媒体技术的使用原则。因为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带动课堂的生动化,但是过多使用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环节便会出现欠缺。在媒体技术的使用方面,需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适用性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遇到适合使用多媒体的内容,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内容为主,技术应用为辅。

2)适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适量使用多媒体技术,避免课程的技术化和空洞化。如果多媒体技术利用过多,会造成语文课程形式化的加重,会影响内容的深化。

同时,不仅要掌握媒体技术的使用原则,还可以利用技术强化教学手段。这种技术强化主要包括两方面。

1)技术利用要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技术才能为内容服务,课堂通过技术的应用而更加丰富精彩。

2)利用技术更好地为语文情怀的培养贡献力量。比如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时,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春天的声音的模拟,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朝气与蓬勃;也可以利用影像资料对济南的冬天进行详细展示,学生对于书本中的知识会有更加真切的体悟,文章中的情感色彩会更加真实,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加丰富。

巧用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案巧用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方案的优化,也是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重要策略。传统的语文教学依靠的主要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虽然情感体验到位,但是感官不够具体。为了强化课堂的感官接触,可以巧妙利用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方案的优化。如在教学自然景观类文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章中描绘的自然景观用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无论是画面还是声音,学生都会受到感官的刺激,对于自然的感悟会更加深刻。又如在教学对话式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文内容的当堂演示,通过有情感的语言诵读,学生对于内容的情感体验将会更加真切。简言之,巧妙利用媒体技术,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情感体验更加全面,那么教育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便实现了。

应用媒体,灵活设计教学过程灵活进行教学设计也是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重要策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会遇到许多类似的文章,这些文章需要体验的情感不同,但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具有相似性,所以在教学进行的时候,可以对教学设计进行灵活的套用。灵活套用教学设计,主要的目的是利用其他设计实现当堂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灵活利用教学设计,能够使得教学过程的衔接更加自然、更加流畅,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得到升华。

比如在进行七年级语文《春》和《秋天》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对比的手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对文章进行分别讲述,但是因为《春》和《秋天》都是写景抒情类文章,而且又都有季节性的描写,所以二者在讲解中会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又因为这两篇课文描写的是两个不同的季节,在具体的景物描写方面会存在差异,所以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活用彼此的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会更加丰富与具体,教学的美感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4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要更注重情感的体验。因此,在教育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整合中,应坚持技术始终为情感教育服务的理念,使语文教学更有特色、更有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素冰.高职语文教学中整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6(5):79-81.

[2]苏春景,高亚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部分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3):43-49.

[3]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3):110-114.

[4]徐曙.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201-202.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篇5

关键字:初中语文阅读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阅读是一种交流的方式和符号,同时也是一种拓宽学生眼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和方法。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阅读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形成感受、理解、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和能力之本。另外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影响着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当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语文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首先就体现在认知方面。初中语文阅读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最基本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掌握阅读技能,更好地把握生活的内涵,了解多样的人生。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掌握许多平时自己并不了解的内容,逐步提升鉴别文化的能力。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李白,知道他诗词的特点,并从其诗词创作的经历了解李白的人生、情感。同样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掌握更多从前不了解的知识,比如通过科技文的阅读,明白更多的科学现象,也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关于生物的文章,认识更多的动物和植物,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进行知识的填充和本领的掌握。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阅读,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增加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升。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还可以陶冶自身的情操,给人启迪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更多方面的提高。使其形成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热爱社会,热爱祖国,造福于社会和人类。同时阅读一些文章还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文章的全面理解,产生共鸣,在情感上有更多的提升。例如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既可以更好的了解作者奥斯托罗夫斯基,也可以更好的掌握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对于学生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三)提升学生语文水平

阅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是一个人阅读书籍最大量的时期,小学阶段可以掌握的阅读资料较少,可以读懂的内容也较少,所以小学时期不具备较强的语文阅读能力。而高中阶段由于课业负担较重,较多的文化课压力,导致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进行语文阅读。而初中阶段恰好介于这二者之间,学生应该更好的利用这一机会进行阅读。语文课堂也可以成为阅读的重要场所,有效的实现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掌握和捕捉更多的信息,进而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把握,创造更多新的知识和内容,提升语文能力,真正的实现语文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一)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实际上阅读是一种互动的活动,是阅读者对于文字进行的一种全新的理解,同时也是阅读者通过自身阅读文字的过程,感受文字的内涵和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感受,将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一种体验。可是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很少有学生可以真正的将这种情感得到展现,那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总是喜欢把阅读的重点放在课文和其他的重点字词上,对于真正的情感阅读和理解认知,却关注的少之又少。实际上,以学生自身具备的原有知识体系以及情感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往往可以有效的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最佳化。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探究,进而形成对知识独特的认知体系。例如关于《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其主要讲述了有关冒险和勇敢的内容。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将自己类似或者听到过的有关于冒险的故事讲述出来,然后再进行阅读,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期待与兴趣,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营造一种和谐的阅读氛围

在传统的阅读当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忽略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并且强调统一,缺乏对个性的张扬与体现,教师对于问题和思想的答案过于严格,并没有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体现出来。所以要想更好的进行阅读的教学,教师就必须要营造一种相对和谐与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具有开放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阐述自己对于文章独特的思考。教师面的学生的答案应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多种答案的存在,因为语文文章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答案,只有真正的实现对于文章的全面认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阅读教学。

(三)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阅读内容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同时进行阅读内容的拓展。教师应该认识到课本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对于一些语文课文,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产生答案和理解。另外还可以将一些课外阅读资源引入教学中,比如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或者在课堂上将一些名家名作朗读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感受,把握文章内容,进而实现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对课本教材的挖掘以及和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

结束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更好的掌握对于语文的整体把握水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与灵魂,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好的增加知识,发散思维,增强语文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进而有效的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真正的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赵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赤建星.当下高中语文阅读教育评价的调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篇6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1.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采取赵晓辉教授的观点。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设计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构建新的情感体验或者对已有经验的重新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新知识的一种感性认识,并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构建新知识的结构体系。体验式教学提倡双主体教学,教学活动是通过教的主体教师和学的主体学生的互动实现的。作为教的主体,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通过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感受的方向和程度,对学生的过程体验进行评价和督促;作为学的主体,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质疑,不断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的吸收。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先行后知的教学,提倡学生在感受中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

2.语文学科实行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语文学科属于人文学科,语文知识是与生活情境密切相关的,知识的展示不能够独立于它所处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的建构依赖于教学情境的设置和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学生的真实感受,知识才能得以传播。同时,知识不是客观的,知识是一种心理表征,是与学习者的情感体验、认知图式密切相关的一种关系活动,知识的学习不是一种事实知识的记忆,而是在情境中加以运用的工具,即知识的本质是一种工具。学习者只有在体验中体会语文中词汇、语言的使用情景,才能够理解作者寄予文章的情感。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1.整体分析文本,全面还原文本内容

文本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部分,而相对于文本自身的字、词、句而言它又是一个整体。作为部分,我们要以体验式学习激活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作为整体,我们需要全面分析文本内容,综合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所树立的价值观,以及所透露的阅读能力,实现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例如,《背影》是作者借助背影写父爱,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背影为线索,分析文章片断,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父爱的伟大,并学会感恩父母,与此同时学会抓住细节描写事物特征的手法。

2.注重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指的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文本信息、文本内容和文本语言还原于真实情境中,在了解文本时代背景、作者生活经历、思想情感以及语言特征的过程中,自主构建文本内容和真实情境的立体联系,身临其境的体会阅读文本的情感。例如,《社戏》是鲁迅在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生活疾苦的背景下,借平桥村这一片净土(那里有慈爱的外祖母,淳朴善良的农民和热情友爱的小伙伴)来表达自己对脱离封建教育和封建礼教的自由生活的期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走进鲁迅当时的社会,还原鲁迅所看到的社会,让学生在鲁迅先生的带领下展开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和对未来社会的期盼,立体式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扩展语文课堂,开展多维阅读

不同的语文文本通常围绕着相同的情感进行表达,围绕着相似的线索进行写作,围绕着相同的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因此,教师应当延续学生的体验,从课内对文本的体验向课外体验扩展,也就是说要以单元目标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具体来说,在单元文本内容学习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拓展阅读,并提炼单元阅读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单元教学目标就确定了扩展阅读的主题,围绕主题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课外阅读,例如,在《背影》、《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和《父母的心》单元学习完后,教师围绕“学会表达至爱亲情”的单元目标,选择《孟母三迁》、《最美母亲》、《故乡》、《平凡的世界》、《感悟父爱母爱》等古今中外的真实故事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也促进了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扩展练习。

参考文献

[1]余倩.论初中语文增进体验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4).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我国新课标实施后,很多教师深刻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师和相关教育专家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

1.教学方法不科学

当前,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很多教师为了减少工作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直接通过多媒体将阅读内容展示给学生,并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同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虽然在教学中添加了大量的表演以及对话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轻松的阅读气氛,但是教师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领悟和文章理解能力,同时,花费很多时间开展活动,导致学生自主探究时间减少,对提高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阅读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2.不注重情感体验

文章的灵魂是情感,教师要通过阅读让学生充分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施,虽然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领悟文章中的情感。但是在教学中,教师所营造的情景并没有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忽视了阅读教学目的,导致学生无法正确体验文章情感,导致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较低。

二、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相关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束缚,重视阅读教学的过程、学生情感体验以及阅读技巧传授,多角度、多方法的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缺点给予耐心指导和纠正。

2.拓展阅读形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采取多样的阅读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气氛。当前,在阅读教学中,比较常用的阅读方式是男女对比阅读法、表演阅读法以及角色阅读法。其中男女对比阅读法可以展示女学生和男学生的阅读特点和差别,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具有一定的好奇心,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热情;表演阅读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阅读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到表演的乐趣;角色阅读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感受人物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有助于活跃阅读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的个性以及特点。

3.创设阅读情景

阅读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读课文,而是通过阅读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阅读情景,提高教学效率。当前,创设阅读情景的方式主要利用多媒体和语言创设两种形式。其中利用多媒体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结合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合理配上相关的视频以及音乐,为学生提供个性鲜明的阅读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语言创设是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一个优质的阅读情景,在语言创设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内容创设符合文章主题和感情的情景,还要确保语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4.突出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中积累经验,在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丰富语文知识、扩宽阅读视野、强化语文素养。为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探究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深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以往的阅读方式基本是教师领着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实际上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运用分组合作阅读、自主探索阅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思想以及情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途径;方法

语文学科的学习中,阅读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同时也是学生获取其他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阅读能够使学生对文章的了解更加透彻,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通过阅读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使学生具有体验生活、感悟生命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能够提升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进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到教学内容的突破口,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对阅读逐渐感兴趣。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先为学生设下悬念“同学们,听说过世外桃源吗?”“你们想知道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和陶渊明到世外桃源看一看。”通过这种悬念的设置,学生会被深深的吸引,因此会更加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并注重课文中细节的描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注重教师的引导获得阅读体验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通过阅读的引导能够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各种题材和主题的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体会不同文章所包含的情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文章的阅读中学会品味,学会对文章感彩的领悟,进而使学生能够与文章间产生共鸣,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进行交代。这首诗是主席和将军在长征胜利后到达陕北准备东征时所创作的诗词,经过漫长的长征过程,距离全国胜利又进一步,此时的将士们都是满怀希望和热情,在看到祖国大好河山时主席发出的感慨,也是对战争胜利的希望。在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学生在阅读时也会融入这种情感,从而更好的感悟这首诗的意境,进而能够带感情的去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加强阅读训练

要想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紧紧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阅读的语感等,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学生的语文课程时间有限,需要掌握的内容比较多,完全依靠语文课堂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需要利用好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比如可以在晨读中为学生安排阅读训练内容,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利用晨读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早晨的情绪会影响学生一天的状态,所以在晨读的练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比较励志或者优美的文章,从而使学生阅读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具有良好的心情,为学生开启良好的一天学习生活。比如可以阅读《少年中国说》《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三峡》等具有励志性质和陶冶情操的文章。

四、重视课外阅读

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只凭借校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能够加强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为学生们推荐相关的阅读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课外阅读,教师还需要有计划的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计划,并抽出时间来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验。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红楼梦》这部小说,每个学生阅读不同的章节和片段,然后在课上由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来对《红楼梦》的情节进行讲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以评书的方式来讲述,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乃至所有学科的基础,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教师需要能够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阅读体验以及加强阅读训练等方式入手,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迪.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5(90):27.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篇9

1.1教师和文本的对话

初中语文教师和文本的对话主要表现在备课上,教师自己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过程就是其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学经验和人生经历,用心感受文章,结合文章所处的历史背景,将其中所讲的道理融于现实问题中,为学生开拓出一个全新的视界,并最终将感悟和授课步骤记录在备课本上,备课不但是教师对教材的感性理解,也是对现实问题的理性认识,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令文本更具开放性。

1.2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由于人生阅历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学生对教材文章的理解和老师肯定有所不同,所以必须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让其用独特视角实现与文章的亲密对话,在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中,他们会查证文章中的生僻词汇,抄录文章中优美的句子,感悟文章中动人的道理,当然也有可能对文章和辅助教材产生质疑,进而让学生主动解答心中疑惑,在这一过程中,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特视角。教师则应该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养成颜色标记法、圈点法、问题法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1.3教师和学生的对话

在初中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当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对教材文章有了一定的熟悉了解之后,互相交流纠错就必不可少了,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以欣赏而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针对阅读文章表达自己的意见,以热情耐心去感受并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其次,在学生说出不同见解时教师应以真诚的语气回复,比如“谢谢你的纠错,欢迎大家都来找错”;或者是“你的看法虽然有偏差,但确实给了我很大启发”等等,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鼓励,真诚是对话进行的催化剂;最后,初中语文教师作为师生对话中更加成熟稳重的一方,应把握对话的节奏,通过双方眼神、肢体语言等的交流让师生之间达到情感上的默契,构建和谐的对话气氛,让师生在学习中共同成长。

1.4学生和学生的对话

生生对话是初中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分组合作交流是在对话中不断产生和解释疑问的过程,许多的新想法相互碰撞必将产生更正确完善的新想法。为此,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学生之间没有代沟问题,可以更加自由的交换彼此的思想,将问题的解决教给学生自己去寻找,最终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得到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共同提高。

2初中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对话型阅读教学构建教学模式主要有几个原则,吸引学生目光;让学生合作交流;巩固学过的知识,检查学习效果;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针对这些原则初中语文教师在对话型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在初中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和回答问题都是对话,让学生产生对话的欲望,引起心灵的共鸣,并将所学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在对话中保持这种兴趣。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让课堂气氛变得积极活跃,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发言,对教师的授课也就更容易接受,尤其在分小组讨论比赛的时候,和谐的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调动课堂气氛,掌握课堂节奏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最后,在初中语文对话型阅读教学中,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对文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不是给学生既定的答案限制。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课外读物,以培养初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拓宽初中生的阅读范围,进而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33

前言:

初中语文是学生语文知识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知识水平积累最为重要的环节,而阅读又是考验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最好方式,所以,教师要充分的重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从而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就可以带动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转变,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断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开始产生自主性学习意识,逐步的开始探究语文知识领域,使得学生在增强阅读能力的同时,获得更多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丰富的知识水平。

一、创设个性化教学课堂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先从课堂教学模式抓起,即创造个性化的教学课堂模式,增添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课堂把传统的讲课模式转变为互动的教学模式,即把学生分成几组,采取小组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彼此来沟通和交流,分析彼此的经验,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得到启发;教师也可以把课堂变为体验式教学,也就是把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改变,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一切都依靠学生自己,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的剖析问题,教会学生阅读的正确分析方法,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学生开始学会运用知识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实现阅读水平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即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的习惯,这样就可以从本质上让学生脱离教师的依赖,学会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好的启发,也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他们后续深入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先把文章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练习自主性阅读和分析,从而逐步的开始锻炼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久而久之,教师再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使得学生可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也可以把阅读的文章列出几个重点问题,创设一些趣味性的问答题目,从而可以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自主阅读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从而让学生开始体会文章的主旨,感受到阅读的作用,继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

三、优化教学目标与内容

语文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即要让语文阅读教学变得人性化。教师要让学生学习到文章的精髓,考究的是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记忆一些语句或者生僻字,阅读教师意在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是一种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优化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深刻的意识到教学目的的内涵;同时,教师也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不同的知识体验,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授课,要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之下,掌握扎实的知识内容。

四、激发学生兴趣与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设定一些特殊的情境,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利用一些特殊的富有新意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对于语文阅读课堂的兴趣,继而通过兴趣来让学生获得轻松的学习体验,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设备,先让学生观看一些短篇,在观看完之后,让学生再去阅读文章,这样通过视觉和思维模式的复合,从而加深文章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阅读方面的语感能力,通过让学生朗读文章,体会文章的语句美感,欣赏作者表达的意境,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学生记忆一些优美的词句,帮助学生增加对语文学科的好感,继而通过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针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讲解,更多的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内容体验,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展开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逐渐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体验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在,使得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要采取合适的策略来提高阅读教学水平,让学生在恰当的教学策略之下,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收获丰富的阅读经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