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1:41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内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4-0265-01

农业生产是一个协调和利用自然环境因素进行生产、获得产品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态学被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将生态学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就产生了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其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性学科。随着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尤其是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使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更加普遍与深入。

1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初期,农业生态学主要围绕农作物与农田土壤、气候、杂草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而展开,同时也关注环境对作物分布的影响和作物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20世纪30年代,农业生态学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目的是调节环境适应作物生长,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未将农业生产和环境当做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研究。因此,这个时期的农业生态学没有受到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将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并注意研究系统整体内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和层次扩宽,生态系统水平的农业生态学逐步建立起来。1981年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随后又多次召开了有关农业生态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对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内容体系等进行研讨。到了20世纪90年代,保护资源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性社会经济发展主题。步入21世纪,气候变暖、粮食安全、资源生态安全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扩展和深入。围绕农业生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与适应策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业清洁生产与循环农业发展、外来生物入侵及其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始成为农业生态学研究的新的重点和任务[1-3]。

2农业生态学的内容

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就是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调控途径。从组分与结构2个方面来说,就组分而言,它包括了农业生物组分、环境组分;从结构上看,就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以及营养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包括3个方面:一是农业生态系统以直接产品服务及农业旅游等间接服务的经济服务功能;二是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土壤肥力、营养循环、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三是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人文、艺术、科普教育等社会服务功能[4]。

3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气候变暖、环境退化、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农业生态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领域,农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战略机遇期,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矛盾的任务更加艰巨,农业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5]。

随着现代生态学、信息学及工程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将得到不断充实和提高,研究领域各内容将不断扩展和深入,在农业生态管理与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在研究层次上,农业生态学研究在宏观与微观上将不断延伸,将从传统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等方面,不断地向农业碳汇碳源平衡与肥、水、药投入效率及其环境效应以及农田污染途径与机制等研究领域深入,并在区域农业资源与生态安全、农田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吸纳现代生物学科和现代信息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研究手段,在模型构建、“3S”空间分析、定位监测、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生态研究从定性向定量、从宏观向微观、从模式化向工程化方向发展,显著提高农业生态学整体研究能力和水平[7]。同时,学科交叉与融合将进一步加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信息学等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将进一步扩展农业生态学研究领域。

4参考文献

[1]蔡晓明,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陈宜瑜,陈泮勤,葛全胜,等.全球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学前缘,2002,9(1):11-18.

[3]迪维诺.生态学概论[m].李耶波,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柯克斯.农业生态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5]刘红梅,蒋菊生.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1(6):69-77.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2

为此,本文选定了“测控技术与农业生产智能化”的课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充分利用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加快研发和应用农业生产智能化产品,对农业发展现代化存在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系统分析

农业生产环境是一个复合式开放型的生态系统,包括土壤、肥料、水分、温度等因素,对农田生产中的环境数据进行迅速、准确地收集、传输、控制,对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性地分析,有利于对农作物生产进行科学化管理。基于农业生产的智能测控系统,是信息的采集、近程通讯的使用、信息远程传输、信息智能分析与测控技术,结合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研究完成了智能农业生产测控系统,开发了一系列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叶绿素分析、无线传输等低成本、实用型的产品。该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将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管理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化的发展。

2系统设计

分析物联网功能特点及现代农作物特征,设计基于测控网络的农业生产作业流程。系统开发紧紧围绕测控网络“感知全面化、传送可靠化、处理智能化”三项功能的实现,为智能浇灌、仪器导航、自动控制、及时溯源的实现打下研究基础。

基于测控网络的农业生产智能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的框架结构一般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智能信息处理这3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功能如下:(1)数据采集系统――可采用DCS与数据库结合的方案,主要任务是数据采集和存储;(2)数据处理系统――主要通过数据分析,从大量初始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状态信息;(3)智能信息系统――利用智能特征提取、知识处理和决策支持。

3农业生产信息采集终端

“智能测控”的核心是感知,感知包括传感器信号的采集、集中智能化、组网智能化和服务信息化。生产信息采集终端主要完成农业信息采集与预处理,并通过网络将信息传输给智能测控系统。采集终端还带有精确计时的时钟及GpS可准确标定采集信息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4智能信息处理过程

4.1知识发现

在智能信息处理系统中,典型的信息加工实质就是知识发现(KDD)的过程。其中,趋势分析、特征提取和数据开采(Dm)是关键技术。据此可以说智能信息处理的核心是KDD,而实现KDD的关键是Dm。

4.2动态数据的趋势分析方法

4.2.1方法选择

在现代过程监控中,由于过程变量的动态趋势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技术过程的历史与现在的工作状态,并且能对动态过程未来可能的变化进行有效地评估和预测,因此,以动态趋势形式存储的历史数据要比实时数据更为重要和富有价值。这样,动态数据的趋势分析方法已成为现代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也为智能信息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4.2.2趋势分析

在传统趋势分析方法中,进行动态过程的趋势分析一般需要分为:系统建模、参数辨识和外推预测。然而,对于一个不确定的非线性动态过程,若采用传统方法,从模型结构的选择到参数辨识,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难以实现实时趋势分析由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具有通过学习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能力,将ann引入系统建模与辨识,并应用于动态过程的趋势分析是一种新的选择和努力方向。当前,在系统建模、辨别与预报中使用最多的是采用静态多层前馈神经网络,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离线学习,从样本中获取描述系统的未知非线性函数,然后进行在线实时趋势分析。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3

生态猪养殖是一种可靠的绿色养殖技术。本文从生态猪养殖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入手,分析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趋势;生态养殖;猪养殖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生态养殖业高速发展,生态猪养殖技术可以使猪肉在口感、肉质及质量安全方面都得到显著提升,不仅能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还能有效减少养殖业大规模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升养殖业的生态效益,是未来食品产业向绿色生态化方向发展的创新方式之一。

1生态猪养殖的意义

(1)有利于猪肉品质的提升。在传统的猪养殖过程中,猪饲料中往往会加入过量的金属元素和抗生素药物,严重影响猪肉的口感和品质,威胁消费者的健康。传统的猪养殖技术过于追求生长速度,忽略了猪肉的口感、色泽、味道和健康。生态猪养殖技术可避免这些问题,从而有效提升猪肉的口感和品质。(2)有利于环境效益的提高。我国目前每年由养殖场造成的养殖垃圾数量巨大,养殖污染物、动物粪便不能被及时处理,严重污染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猪养殖技术发展迅速,开发出很多新能源,例如农村地区建立的沼气池既能供暖又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3)适应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生态猪养殖技术已成为目前农民的重要致富方式之一。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开始大规模养殖生态猪,利用先进的生态猪养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猪肉品质,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更加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2]。

2生态猪养殖技术分析

(1)遗传改良技术。目前我国生态猪养殖引进很多国外优质品种,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但不太符合我国消费者在口感和风味方面的需求,而国内的生态猪养殖虽然符合我国消费者的口味,但生长速度和瘦肉率较低,所以只有通过优质选育技术和杂交技术,有效结合优质品种,才能为我国生态猪养殖的持续发展提供遗传改良技术基础。(2)生态饲养技术。生态养殖要兼顾养殖场气候与周围环境,使用早期断奶和隔离分段的饲养技术,科学隔离仔猪和母猪,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的饲养。同时,在养殖场周围山坡或草地上适当放养生态猪能更好地保证猪肉的品质。(3)远程监控技术。生态猪养殖过程中要在猪舍装自动监控控制器,设置相关参数,对猪舍的湿度、温度等进行全天候监控,每隔10分钟反馈一次监控数据。养殖人员可利用数据库分析数据,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猪舍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也可以及时监控生态猪的免疫情况及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问题,降低损失。(4)沼气的综合利用。生态猪养殖场应该选在通风好、地势高的区域,在较低地势建立沼气池,从而便于猪舍内污染物排到沼气池中。沼气池经过发酵杀菌,生成沼气供农户使用,沼液又可作为有机肥料灌溉农田,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间接增加了经济效益[4]。

3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1)农户+基地+公司的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在现代生态养殖业中应用较普遍,其在防疫、供料与采购方面都有统一的规定与要求,由公司为农户提供生态猪的品种和原料。但该模式也有弊端,这种模式虽然可以保证猪肉的品质,但难以实现规模化的生产,与真正的生态猪养殖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并且在养殖户的效益和福利方面也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5]。(2)种养与放养方式相结合。目前生态猪的养殖大多是将猪放到山地或有机草地进行放养,食用新鲜的食材,保证生态猪的健康。在放养状态下,生态猪不受活动地域约束,自由活动,食用绿色饲料,贴合自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生态猪的自然成长与身体健康。这种方式不仅能保证生态猪的健康与品质,还使得养殖环境更加绿色化,推动了生态经济的发展[3]。(3)生态猪的立体养殖模式。立体养殖模式是生态猪养殖的新趋势,指的是在有限的养殖空间中,进行养殖密度的提升与养殖类别的优化,提升养殖效率,合理利用资源。生态猪的立体养殖模式能实现生态猪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生态养殖中的生物链,全面提升生态猪养殖的经济效益[1]。

参考文献:

[1]王良军.研究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6-01-08.

[2]孙宗志.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16-03-30.

[3]王小力.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2016-02-15.

[4]梁禄华.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农民致富之友,2015-08-10.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

目前,世界农业生产已进入全球性配置阶段。在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功加入wto之后,对农产品的有效保护逐步削弱,农产品贸易面临巨大挑战。

一、浙江省农产品的生产状况

图1反映了2002~2009年间浙江省农、林、牧、渔的总产值以及各个子行业的产值变化状情况。从总体上看,2009年底浙江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了1873.4亿元,相对于2002年的1040.5亿元净增长了80%还要多。从各个子行业方面来看,农业一直是这些子行业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个,遥遥领先于其他各个子行业,并且总产值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渔业产值虽然超过畜牧业产值和林业产值,成为第二大子行业,但是从发展变化趋势来看,渔业产值的增长并不明显;畜牧业的产值在子行业中占据了第三的位置,且从发展趋势上看,处于一种上升状态,很有可能超过渔业产值成为第二大子行业;林业是这几个子行业中总产值最低的一个,但是林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却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林业三定”之后,林业发展进一步加快。

二、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状况

表1反映了2002年-2009年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情况。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来浙江省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例如2008年浙江省的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161.0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3.4%,其中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18.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1.6%。在农产品贸易顺差方面,2002年-2009年期间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顺差分别达到32.92亿美元,39.81亿美元,42.89亿美元,54.41亿美元,65.17亿美元,67.34亿美元,75.20亿美元。但是从表中们还可以看出,2009年浙江省的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明显比2008年要少的多,出口总额比2008年减少了24.55%,贸易顺差额也比2008年减少了11.80%,这主要是受到2009年金融危机、粮食安全等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

浙江省的农产品对外贸易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进出口总额增加迅速,但是增长速度却在减缓,这表明了浙江省的农产品对外贸易虽然在持续增长,但是出口增长率以却有一种下降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浙江省经济结构的调整,浙江省在经济发展之期,一直把农产品的出口当做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出口优势地位越来越弱;另一方是由于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容易受到整个外贸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浙江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一国以更高的生产率水平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的能力,进而向国际市场提供优质低价的农产品并持续获得赢利的能力。因此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是相比较而言的,本文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两项指标对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国某产业的出口额减去其进口额所得的差额(即顺差额)与该国该产业出口额加其进口额之和的比值,该指标主要从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上分析该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j产品的出口额,表示j产品的进口额。从公式中们可以看出tC指数取值范围为[-1,l],如若tC值大于0则说明该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tC值越接近1竞争力水平越强;反之,如果tC值小于0则说明该产品不具备竞争力,且tC值越接近-1竞争劣势越明显。

表2反应的是浙江省2003-2009年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

根据表2浙江省2003-2009年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变化,可以总结出浙江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若干特点:

1.从农产品总额上看,2003-2009浙江省农产品总额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都在0.45-0.55之间波动,均值为0.51,由此可见,浙江省农产品这整体上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水平。从变化趋势上看,浙江省农产品的的贸竞争力指数值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这说明,浙江省农产品总体的贸易竞争力水平相对稳定。

2.畜禽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均值达到0.62,高于浙江省农产品整体的贸易竞争力水平,由此可见,浙江省的畜禽产品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且这种竞争优势地位比整体的农产品竞争优势地位还要明显。从变化趋势上看,畜禽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波动在0.52-0.70之间,相对稳定。

3.粮油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是最低的,均值为-0.78,这表明浙江省的粮油产品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劣势。从发展趋势上看,粮油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一直在0值以下,并没有得到改善。

4.花果蔬菜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达到0.86,是所有这些类农产品中贸易竞争力指数值最高的一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从发展趋势上看,花果蔬菜类产品贸易竞争力值一直保持在0.8以上,表现出既稳定又强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5.烟酒饮料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达到0.62,这表明浙江省的烟酒饮料类产品同样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从变化趋势上来看,烟酒饮料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值呈现出一种下滑的趋势,到2009年已经下滑到了0.28,这表明浙江省烟酒饮料的国际竞争优势虽然存在,但是正在逐步削弱。

6.木制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达到了0.53,高于浙江省农产品整体的贸易竞争力水平,同样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从其发展趋势上看,木制品的贸易竞争力值表现出一种快速增长的状态,到2009年其值已经增长到了0.62,这说明木制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水平在持续上升。

7.水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均值达到0.84,仅次于花果蔬菜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表现出相当强的贸易竞争力。从发展趋势上看,水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值一直较高,呈现出相对稳定且很强的对外贸易竞争力。

8.其他农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33,低于江省农产品整体的贸易竞争力水平,这说明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并不明显。从发展趋势上看,其贸易竞争力水平有所起伏,但整体相对稳定,波动幅度不明显。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advantage,RCa)是由巴拉萨提出的,它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某商品出口额占某国总出口额的比重与世界该商品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之间的比值。一般认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能够更好的反应一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这是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剔除了地区总量波动与全国总量波动的影响。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表示S地区i产品的出口额,表示S地区同期全部产品出口总额,为i产品的全国出口总额,为全国同期所有产品出口总额。RCa指数值越大说明竞争优势越大,一般认为:若RCa≥2.5,则具有强竞争力;若1.25≤RCa

表3反应的是2003-2009年浙江省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

根据表3浙江省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可以总结出浙江省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若干特点:

1.从农产品总额上看,浙江省农产品整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大部分年份都处在1以上,其均值为1.57,这表明浙江省农产品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变化趋势上看,浙江省农产品的RCa指数在整体上呈现一种稳定、持续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浙江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正在持续加强。

2.畜禽产品的RCa值都在2.20以上,处于较高水平,其均值为2.40,高于整体的农产品RCa值,表明浙江省的畜禽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变化趋势上看,畜禽类产品的RCa值也呈现出一种稳定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浙江省的畜禽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得到进一步加强。

3.粮油产品的RCa值除了在2006年以外,其余大部分年份都处在1以下,均值为0.74,表现出弱竞争力。并且从变化趋势上看,其RCa值整体上也趋于一种下滑状态,到2009年已经下滑到0.39,这说明浙江省的粮油产品的竞争劣势越来越明显,且再持续恶化。

4.花果蔬菜类的RCa值基本都处在1以上,只有在2005年的时候其值在1以下,其均值为1.22,这说明浙江省的花果蔬菜类产品还是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从发展趋势上看,花果蔬菜类产品的RCa值在整体上也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并且自2005年以后,其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

5.饮料烟酒类的RCa值都处在1以下的水平,其均值为0.66,处于一种竞争劣势地位;从变化趋势上看,至2003年其值就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到2009年其值已经下滑到0.43,这表明浙江省的饮料烟酒类产品已经不具备竞争优势,处于一种劣势地位,而且这种劣势越来越明显。

6.木制品的RCa值基本都在0.7-1之间,均值为0.79,没有太大的波动,这表明浙江省木制品不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这种贸易局面也没有得到改善,还会持续下去。

7.水产品的RCa值至2003年以来一直处于大于1的水平,均值为1.86,这表明浙江省的水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且从变化趋势上看,水产品的RCa值波动较大,虽然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但是也比较容易受到国际市场、自然因素等的影响。

8.其它农副产品的RCa值呈现出一种波动的状态,但其波动范围保持在1.7和2.29间,均值为1.96,这表明浙江省其他类农副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且这种竞争优势虽然比较明显,但是比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国际因素、自然灾害等),波动稍大。

(三)影响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1.农产品质量价格因素

农产品的质量、价格会直接影响到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水平。目前,浙江省许多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上同类农产品价格,而且浙江省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还不够健全,缺少有效的行业标准,严重影响到了浙江省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给浙江省的农民和农产品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出口企业因素

浙江省的农产品外贸企业较多,但是缺乏统一的管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同业竞争在一方面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过渡竞争同样会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浙江省农产品外贸企业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

(1)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供给主体较多,过于分散;

(2)农产品已经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供给过剩;

(3)农业退出成本较高。

此外,浙江省农产品大多是以贴牌的方式销售到国际市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浙江省农产品的品牌、信誉,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3.政府因素

尽管浙江省近年来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但是,政府的职能转变远远没有到位,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发挥的还远远不够,这主要体现在:市场规范管理与市场信息服务不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技研究、推广与培训还远远不够等方面。除此之外,政府的一些政策和体制因素也制约了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开展,例如: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不够、运费过高等因素。

四、提升浙江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1.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价格。浙江省虽然早已取消了农业税,但是在种子、农药、化肥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价格上却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降低农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价格竞争力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扩大“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的生产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

2.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往往拥有充足的资金,先进的生产技术,一流的管理经验,可以更快的与国际接轨,采取国际上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突破国外的种种贸易壁垒,还可以综合利用技术优势,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和深度的加工发展,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由此可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出口品牌建设,发展有浙江省特色的优势农产品,是提高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知名的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会提升农产品档次和形象。

3.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浙江省农业要改变过去那种分散式管理经营的体制,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综合管理作用,统筹安排,采取一系列得措施,具体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职能、制定完善的农业政策、以功能性贸易政策为主导,构建新型政府服务平台等。

近年来浙江省农产品的生产总值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而且贸易额也基本呈上升势态(2009年除外)。从整体上看,虽然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浙江省农产品整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值基本都在1以上(2004年除外),贸易竞争力值都在0以上,这都充分表明浙江省的农产品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而土地、技术、资金密集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参考文献

[1]Buckleyetparativeadvantageinagrieulture・agriculturaleeonomies.august,1998.

[2]williaxnparativeadvantageinagrieulture.agriculturaleeonomies.august2004.

[3]YuichiroUchida,paulCook.CentreonRegulationandCompetitionUniversityofmachester.Universityofmachesterparty,Brazil18-20november,2006.

[4]丁珏,朱颖.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9,1.

[5]蒲文彬.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6(15).

[6]翁克瑞.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4.

[7]吴杨.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及实证分析[J].经济学研究,2007,1.

[8]应远闻.浙江优势农产品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4(4).

[9]郑莹.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投入因素分析及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2008(5).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5

一、辽宁省耕地总量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自1990年以来,辽宁省耕地总量变化大致经历了缓慢减少~短期增加后波动减少~保持稳定三个阶段,图1表明了1990-2010年辽宁省耕地数量的变动情况。

第一阶段:1990~1995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速度缓慢。1990年面积为346.72万公顷,1995年减少到338.97万公顷,较1990年减少了2.24%,年均减少1.29万公顷。这一时期由于开发区、工业小区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房地产业的兴起,使全省建设用地明显增多,由于开发资金不到位或项目不落实等主客观原因,致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第二阶段:1996年~2005年,1996年耕地面积为416.27万公顷,较1995年增加了22.8%,增幅明显。2005年耕地面积为385.66万公顷,比1996年减少了7.35%。政府在这一时期加大了保护耕地的力度,规范用地秩序,采取措施制止耕地撂荒,加强开发区土地管理等,使耕地总量水平有所提高。

第三阶段:2006年以来,从统计数据上看,耕地面积保持在408.5万公顷,基本稳定不变。2006年国家提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辽宁省规划指出到201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08.00万公顷,不难看出这一时期政府高度关注耕地占补平衡,进一步加强了土地管理,使规划收到了理想的效果。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虽然耕地面积前期呈现缓慢减少的态势,但从总体趋势而言,是呈上升趋势的,且近5年更是趋于稳定,下面将重点对耕地总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人口因素

2010年辽宁省总人口达到4251.7万,较1990年增加了334.4万,年均约增加16.72万人。2010年辽宁省客运总量为102241万人次,较1990年增加了57694万人次,2010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数已达到102000公里,是1990年的2.5倍多。因此人口增加会导致公共设施、住宅用地、交通等多项用地需求的加大,继而影响耕地面积。

2.经济发展因素

辽宁省GDp由1990年的1062.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12.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约为7.07%,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九十年代房地产业兴起,加之开发区、工业小区的建立和发展,省建设用地明显增多,1990年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屋施工面积为864.4万平方米,1995年增加到2876.5万平方米,短短5年就增加了2.33倍之多,已威胁到耕地安全。为此政府加大了保护耕地的力度,规范用地秩序,抑制房地产热、开发区热,使耕地总量水平有所提高。

3.农业政策因素

农业结构调整使一部分耕地转变为林地、草地及鱼塘等,且2001年起辽宁省开始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到2005年为止退耕近17万公顷,而辽宁省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的减少也与该工程的实施进度吻合。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弃耕、撂荒现象严重,为此政府加大力度整治,且2004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实行“四补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耕地总量又呈现了回升的趋势。全省耕地面积自2006年以来保持在408.5万公顷左右,基本稳定不变。

二、辽宁省耕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在耕地利用结构方面,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占用耕地面积的变化可以发现,1999年、2003年及2007年为主要农作物占用耕地明显变化的转折点,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利用耕地的比例同样呈现出不稳定的发展态势。1990~1999年期间,粮食作物耕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经济作物耕地面积呈现波动减少的态势。1999~2003年粮食作物耕地面积下滑,同时经济作物由下降转变为上升趋势,一直持续到2003年前后。2003年前后,粮食作物耕地面积恢复上升趋势,同时经济作物从上升转变为下滑趋势,较上一阶段有很大的变化。2007年到目前粮食作物耕地面积已经趋于稳定,而经济作物耕地面积也由于国家政策支持等原因,再次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1.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控力

“九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总量大幅度增长,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1999年以来,国家积极适应农业发展形势的变化,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政策要求要适当调整种植业区域结构,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缓解短期内的粮食库存压力,并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提供一定的空间。2002年入世后,我国从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出发,对生产者进行补贴,其中良种补贴更是突出对大宗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优质专用良种进行补贴。2004年以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实行了“四补贴”以及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建立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托市收储以及支持粮食生产的补贴制度等。中央实施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力

随着国家科教兴农政策的不断推进,辽宁省也重点实施了优质粮食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及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等。农业科技的进步促使农户更愿意增加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以及产量高的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而减少亩产量不高的杂粮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从而会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趋于稳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呈现增长,也就影响到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因而农业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对作物结构的变动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3.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力

辽宁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是国家优质粳稻、专用玉米、高油大豆、环渤海优质水果和设施蔬菜优势区。其中玉米、水稻是全省两大作物,正是由于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以及粮食主产区的需要,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近30年来一直保持相当稳定的发展,1999年到2005年出现的波动,也多是由于政策影响。由于良好的气候资源加之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辽宁省花生面积近十年增长迅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花生出口基地,这是作物结构变动的另一驱动力。

4.社会需求变化及比较效益的拉动力

我国是人口大国,必须始终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同时主要作物生产还要受到生产成本及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影响。2005年以来由于国家惠农惠粮政策及国际市场的影响,玉米和水稻的价格上涨,再加上进口大豆的冲击,粮豆价格比及比较效益严重失调,促使了辽宁省大豆种植面积快速下滑,玉米、花生种植面积的上扬,使得整体基本保持稳定。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山东;生态农业;产业结构

生态农业,是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层次、多部多成分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它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双重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在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建设背景

山东是中国人口众多且密集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山东省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自然和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旱、涝、冰、雹、盐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及淡水资源不足等农业自然环境问题常有发生,虽然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很多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用地的过度开垦和掠夺式经营上,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大量农业污染物的产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农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农业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1.1农业自然资源紧缺,利用率低

据统计,山东省目前有9个地市,47个县市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耕地减少趋势令人担忧,随着农业用地受到城市建设、工业扩张、交通发展等用地的挑战,我们预计,到2040年全省耕地将减少7800万亩,而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人均耕地将降为0.6亩左右,低于联合国提出的0.796亩的最低警戒线。而且,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山东省多年的平均降水量为680.9毫米,水资源平均总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308亿立方米,仅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更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平均值。无论是耕地资源还是水资源,都存在着无效利用及浪费现象,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1.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日趋严重

1.2.1耕地污染严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业种植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用品的使用量巨大,所带来的耕地污染严重,带来的土地生产潜力减退、产品质量恶化等问题显著。

1.2.2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

环境监测资料表明,在农村,乡镇工业企业生产带来的“废水、废气、废渣”三废污染非常严重,由于工业用水污染,全省省控的三十多条河流几乎全被污染,近100亿立方米的水受到污染,虽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水污染问题进行整治,但所起作用不大,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改变。

1.2.3森林植被减少,自然灾害频繁

据统计,山东省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2.5%,低于世界平均30%的水平;由于森林植被减少,每年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给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3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2013年5月,山东省制定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与保护农业资源环境、提高科技技术含量、改善基本农业生产条件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农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非农化使用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4人口的日益增长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山东是一个拥有9580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其中,农业人口占到81%,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农业资源的负荷超重,据最新资料反映,目前山东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农业用地的数量和质量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回顾

2.1试验研究阶段

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生态农业建设的提出大约在1985-1988年,在这段时间里,省农业、环保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会同部分科研单位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生态农业方面的试点研究,这种试点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级生态试验点,主要集中在胶东沿海、泰沂山区,这个阶段主要进行的是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探索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2.2试点研究推广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摸索和积累,生态农业建设的理念、理论和思想逐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所带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在1989-1994年这段时间里,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建设开始进入试点研究推广阶段,在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相当一批生态农业试点村出现,生态农业技术日趋完善,生态农业模式不断丰富,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1993年的时候,山东生态农业建设示范村的数量达到了200多个,其中五莲县的芙蓉庄村、临淄区的西单村、昌邑市的李家埠村成为这些试点中的典型。

2.3试点县建设阶段

自1994年五莲、临淄、临朐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以来,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省生态农业工作重点由村、镇开始转移到县级规模上来,到1995年的时候就有曲阜、肥城、菏泽、东阿、昌邑、广饶、沂源、冠县、牟平等15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得以确立,他们当中有的市区还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生态建设试点县,至此,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基本覆盖到了全省各个地区,农业生态建设覆盖全省总面积的15%,他们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地域特点,采取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3.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3.1优势分析

3.1.1自然资源优势

山东省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山东地处我国东部,属于沿海省份之一,其气候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山东省地形复杂,山地丘陵较多,平原盆地交错,海洋资源丰富,这些都有利于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山东省国土资源丰富,有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山地、林地、水面、滩涂等,如果这些资源得到科学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都会成为生态农业发展路上的后备力量。

3.1.2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

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农业的产业化,作为起步最早的省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展的过程中,山东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在推进山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它使农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化,为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3农业标准化建设优势

近年来,山东省先后制定健全了多项农业质量标准,如先后制定了27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0种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范,制定了烟台苹果的国家标准、烟台大樱桃的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等,制定推广了“三品一标”技术规程和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等186项。规划建设了9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绿色农业示范区,16个省级、54个市级、80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海阳、莱阳的蔬菜和茶叶,招远、栖霞、牟平、蓬莱、海阳、莱州的苹果,莱山、福山、芝罘的大樱桃等一批绿色产业带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29个、认证面积180万亩。

3.1.4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优势

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优势明显,农业科技开发潜力较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农业的贡献率日益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60%左右,这对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2劣势分析

在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3.2.1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农村,很多农民群众,包括基层领导干部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足,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乱倒生活污水、垃圾,使用敞口厕所等不文明现象在农村随处可见,燃烧木材燃料等污染环境的行为普遍存在。在农村,部分农民饮食不卫生,缺乏良好的健康饮食观念,“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仍是一些农民生活当中的口头禅,更谈不上合理的饮食搭配。这些现象反映出农民的饮食观念落后、营养意识淡薄、环保意识薄弱、不仅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3.2.2经费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是属于传统技术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农业,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民自身经济能力有限,依靠农民自身投资实现生态农业的建设是不可能的,目前从省财政到地方财政,许多地方都没有设立专项财政经费,在为农民创造良好的融投资环境方面重视不够,这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大幅度推进形成了制约。

3.2.3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山东的许多湖泊和河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很多地方农田灌溉水质超标,相关资料显示,山东省许多县市区农民饮用水标准不达标,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现象严重,化肥、农业投放过量,因为利用率低,化肥、农药大量流失,造成水体、土壤、大气和农作物污染,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农膜残留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土壤活性,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

3.3技术研究尚待提高

生态农业具有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特征,从目前来看,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仍属新生事物,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还相差甚远,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推广与使用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总的来看,山东农业科技推广远远落后于农业自身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农业科技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技术研究尚待提高。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同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这在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势在必行,任重道远,我们应该从长远出发,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考虑,立足山东实际,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深入研究,以期实现农业高度标准化、高度生态化的目标,为全国生态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书田.21世纪的中国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导刊,2012(3).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7

1山东省羊产业经济地位演变历程根据产业的定义

本文将羊产业定义为所有羊饲养者的集合,包括散养农户和规模化养羊场(含养羊专业户,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养羊场)。羊产业活动主要涉及育种与繁育、营养与饲料、疫病防控、生产与环境控制、产后加工和流通销售等环节的产业组织活动。

1.1山东省羊产业的产品贡献分析

产品贡献是指羊和羊肉、羊奶产出量及其满足社会需求的贡献,用羊出栏量、羊肉产量和羊奶产量及其所占比例等指标来衡量。根据《山东统计年鉴》和《中国畜牧业年鉴》,得出1978年至2011年期间山东省羊出栏量及其占全国羊出栏量比重、1985年至2011年山东省羊肉产量及其比重的基本情况,根据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供的数据,得出2008年至2012年山东省羊奶产量及其占奶类总量比重的情况,详见图1、图2和表1。

1.1.1羊出栏量及其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趋势由图1可知,1978年以来,山东省羊出栏量总体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占全国比重呈波动变化。到2011年全省羊出栏量达到2901.22万头,比1978年增加了184.36%,年均增长率3.21%;占全国羊出栏量的比重为10.64%。期间,由于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允许有证集体和个体商贩经营农牧民完成派购任务后的畜产品,并取消了30年来牛羊肉的统派购制度,促进了农牧民饲养生猪、羊等家畜的积极性。这一时期内全省羊出栏量逐年稳步增长,到1999年出栏量达2838.80万头,占全国羊出栏量的15.08%。2000年受种植结构调整、天气干旱的双重影响,养羊的粮食饲料成本增加,加之牲畜传染病的规模传播,使得羊出栏量有所减少,整体上下了一个台阶。到2005年,国家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扶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另外,国内羊肉供需矛盾引起羊肉价格只增不减。在各种政策和市场的作用下,全省羊出栏量呈现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2008年羊出栏量达到3098.80万头的历史最高值。

1.1.2羊肉产量及其占全省肉类总量比重的变化趋势由图2可见,1985年以来,山东省羊肉产量大体呈现波动增长的变化趋势,占全省肉类总量的比重也呈波动变化。到2011年全省羊肉产量达到30.50万吨,比1985年增加了514.92%,年均递增率7.24%,占全省肉类的比重由1985年的3.86%波动增加到2011年的4.47%,并于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值10.62%。1996年市场一时难以消化羊肉高产极大地影响了农牧民饲养肉羊的积极性,导致1997年全省羊肉产量出现下滑。1999年美国被迫取消羊肉进口限制,2000年山东省实施肉羊良种产业化,2001年欧洲羊肉产量下降、进口需求扩大,国内外消费者消费理念由猪肉主导转变为更加青睐羊肉,大大促进了山东省养羊业的发展,全省羊肉产量开始稳步增长,但仍未恢复到1996年的最高水平。1.1.3羊奶产量及其占全省奶类总量比重的变化趋势由表1得,2008年以来,山东省奶类总产量和牛奶产量均呈现逐步增长的发展趋势,而羊奶产量则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从2008年的31.78万吨逐步下降到2012年的25.59万吨,仅占全省奶类总量的4.90%。主要原因可能是长期以来缺少对于羊奶产业的支持鼓励政策,奶类制品频频出问题使得消费者对其信任度下降,羊奶价格偏高以及牛奶、豆奶的替代影响等。但是另一方面,这说明山东省羊奶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将会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1.2山东省羊产业的产值贡献分析

产值贡献是指养羊业产值对国民收入的贡献,用山东省羊饲养产值及其占畜牧业产值和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等指标来衡量。根据《山东统计年鉴》(2000—2012年)数据,得出1999年至2011年期间山东省羊饲养产值及其占畜牧业及农业总产值比重的基本情况,详见图3和图4。1.2.1羊饲养产值的变化趋势由图3可见,1999年以来的12年间,伴随着羊出栏量的稳步增加,山东省羊饲养产值呈逐年增长态势且经历了1次较明显的飞跃。1999—2007年期间,全省羊饲养产值由34.27亿元(按当年价格,下同)稳步增加到70.66亿元。2008年羊肉价格首次突破30元/公斤,较2002年同期上涨192.5%,全省羊饲养产值迅速上升至2008年的91.89亿元,较2007年增加了30%,成为羊饲养产值上升最快的一年。之后羊饲养产值逐年稳步增加,到2011年达110.96亿元,是1999年的3.2倍,年均递增率10.18%。1.2.2羊饲养产值占畜牧业及农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1999年以来,山东省羊饲养产值占畜牧业及农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呈现出较为平稳的变化趋势,分别保持在5.6%和2.8%的水平上。这种现象利于保持产业的连续性,不会由于剧烈的波动而引起产业大的变动,从而保持产业的平稳发展。但不难发现,羊饲养对于山东省畜牧业及农业的贡献尚小,在国家倡导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节粮型畜牧业的大背景下,山东省养羊业存在巨大潜力,必将成为畜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1.3山东省羊产业的收入贡献分析

收入贡献是指养羊农户出售羊产品(在这里用菜羊及羊肉代表)对其收入的贡献,用农民出售菜羊及羊肉收入以及该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来衡量。根据《山东农村统计年鉴》(1994—2012),得出1993年至2011年期间山东省农民出售菜羊及羊肉收入以及该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的基本情况,详见图5。可见,1999—2011年间,全省农民出售菜羊及羊肉收入以较大的幅度整体上升,2011年达到最大金额75.84元/人,是1993年的11倍,年均递增率达到14.25%。但全省农民出售菜羊及羊肉占其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则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波动,具体而言,该比重在1997年为最低0.09%,2011年达到最高值1%。其中,2011年增长幅度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供求的矛盾引起羊肉价格首次突破40元/公斤,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养羊收入的增加。

1.4山东省羊产业的消费贸易贡献分析

消费贸易贡献是指羊产品(在这里用羊肉代表)对省内居民消费及国际贸易的贡献。由于缺少山东省城镇居民羊肉消费量的统计数据,因此本文用农村居民羊肉消费量及其占肉类消费总量的比重,和羊肉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等指标来近似衡量山东省羊产业的消费和贸易贡献。

1.4.1农村居民羊肉消费量及其占肉类消费总量比重的变化趋势根据《山东农村统计年鉴》(1999—2012年),得出1998年至2011年期间山东省农村居民羊肉消费量及其占肉类消费总量比重的基本情况。1998年以来山东省农村居民年人均羊肉消费量及其占肉类消费总量比重均呈现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人均消费量及占肉类消费总量比重在2002年分别达到最高值0.38千克/人和2.77%。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较低,羊肉虽具有更高于猪肉的营养价值但价格也较猪肉高出许多,因此,农村居民人均羊肉消费量总体较低,历年平均值为0.3千克/人,多年来仅占人均肉类消费总量的2.1%左右。此外,农村居民对羊肉价格的变化较为敏感,人均羊肉消费量及其占肉类总消费量比重的变化趋势表现一定的波动性。

1.4.2羊肉出口量、出口额及其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趋势根据《中国农业年鉴》(2003—2011),得出2002—2010年山东省羊肉(含鲜、冻羊肉)出口情况。2002年—2010年期间,山东省羊肉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态势。全省羊肉出口量和出口额由2002年的30.5吨和4万美元稳步增加到2006年的9084吨和1693万美元,继而以较快的速度减少,到2009年出口1217吨和395万美元。2008年出现出口数量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下,羊肉进口国减少进口造成的影响,2010年,由于国家各级对农业尤其是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羊肉出口量再次出现了抬头趋势。

2山东省羊产业经济地位及其未来趋势的基本判断

基于以上4方面的贡献分析,概括总结出山东省羊产业经济地位演变的基本规律,据此得出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1)全省羊存栏量和羊肉、羊奶产量呈现稳定增加的总体变化趋势,占全国的比重呈现出平稳波动的变化态势;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呈先上升后减少再保持平稳的变化态势;羊奶产量占全省奶类总产量的比重呈不断下滑的总体态势。预计未来全省羊出栏量和羊肉、羊奶产量仍将会是平稳增加的发展趋势。羊出栏量占全国的比重将会保持在10%~12%左右的水平;羊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将会在4%~6%左右的水平;羊奶产量占全省奶类总量的比重将会在3%~4%之间波动。按现有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5年“十二五”结束时,全省羊肉产量将达到50万吨左右,与《山东省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肉类产量目标相吻合。2)全省羊饲养产值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总体变化态势,占山东畜牧业及农业产值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按照1999年以来的发展速度计算,预计到2015年全省羊饲养产值将达到150亿元左右,与《山东省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畜牧业产值目标相吻合;羊饲养产值占山东畜牧业及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分别在5%~6%和2%~3%之间波动。3)全省农民出售菜羊及羊肉收入及其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均呈现出波动性增加的变化态势。按照现有的增长速度计算,预计到2015年全省农民出售菜羊及羊肉的收入将达到80元/人左右,与《山东省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相吻合;全省农民出售菜羊及羊肉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将在1.2%~1.5%之间波动。4)全省鲜、冻猪肉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及其占全国的比重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态势。按照现有的增长速度计算,预计到2015年全省鲜、冻羊肉的出口数量将达到3600吨左右,出口金额将达到3000万美元左右。

3结论与建议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8

1.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建设背景

山东是中国人口众多且密集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山东省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自然和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旱、涝、冰、雹、盐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及淡水资源不足等农业自然环境问题常有发生,虽然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很多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用地的过度开垦和掠夺式经营上,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大量农业污染物的产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农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农业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1.1农业自然资源紧缺,利用率低

据统计,山东省目前有9个地市,47个县市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耕地减少趋势令人担忧,随着农业用地受到城市建设、工业扩张、交通发展等用地的挑战,我们预计,到2040年全省耕地将减少7800万亩,而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人均耕地将降为0.6亩左右,低于联合国提出的0.796亩的最低警戒线。而且,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山东省多年的平均降水量为680.9毫米,水资源平均总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308亿立方米,仅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更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平均值。无论是耕地资源还是水资源,都存在着无效利用及浪费现象,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1.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日趋严重

1.2.1耕地污染严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业种植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用品的使用量巨大,所带来的耕地污染严重,带来的土地生产潜力减退、产品质量恶化等问题显著。

1.2.2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

环境监测资料表明,在农村,乡镇工业企业生产带来的“废水、废气、废渣”三废污染非常严重,由于工业用水污染,全省省控的三十多条河流几乎全被污染,近100亿立方米的水受到污染,虽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水污染问题进行整治,但所起作用不大,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改变。

1.2.3森林植被减少,自然灾害频繁

据统计,山东省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2.5%,低于世界平均30%的水平;由于森林植被减少,每年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给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3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2013年5月,山东省制定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与保护农业资源环境、提高科技技术含量、改善基本农业生产条件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农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非农化使用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4人口的日益增长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山东是一个拥有9580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其中,农业人口占到81%,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农业资源的负荷超重,据最新资料反映,目前山东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农业用地的数量和质量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回顾

2.1试验研究阶段

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生态农业建设的提出大约在1985-1988年,在这段时间里,省农业、环保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会同部分科研单位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生态农业方面的试点研究,这种试点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级生态试验点,主要集中在胶东沿海、泰沂山区,这个阶段主要进行的是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探索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2.2试点研究推广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摸索和积累,生态农业建设的理念、理论和思想逐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所带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在1989-1994年这段时间里,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建设开始进入试点研究推广阶段,在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相当一批生态农业试点村出现,生态农业技术日趋完善,生态农业模式不断丰富,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1993年的时候,山东生态农业建设示范村的数量达到了200多个,其中五莲县的芙蓉庄村、临淄区的西单村、昌邑市的李家埠村成为这些试点中的典型。

2.3试点县建设阶段

自1994年五莲、临淄、临朐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以来,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省生态农业工作重点由村、镇开始转移到县级规模上来,到1995年的时候就有曲阜、肥城、菏泽、东阿、昌邑、广饶、沂源、冠县、牟平等15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得以确立,他们当中有的市区还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生态建设试点县,至此,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基本覆盖到了全省各个地区,农业生态建设覆盖全省总面积的15%,他们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地域特点,采取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3.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3.1优势分析

3.1.1自然资源优势

山东省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山东地处我国东部,属于沿海省份之一,其气候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山东省地形复杂,山地丘陵较多,平原盆地交错,海洋资源丰富,这些都有利于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山东省国土资源丰富,有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山地、林地、水面、滩涂等,如果这些资源得到科学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都会成为生态农业发展路上的后备力量。

3.1.2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

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农业的产业化,作为起步最早的省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展的过程中,山东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在推进山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它使农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化,为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3农业标准化建设优势

近年来,山东省先后制定健全了多项农业质量标准,如先后制定了27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0种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范,制定了烟台苹果的国家标准、烟台大樱桃的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等,制定推广了“三品一标”技术规程和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等186项。规划建设了9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绿色农业示范区,16个省级、54个市级、80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海阳、莱阳的蔬菜和茶叶,招远、栖霞、牟平、蓬莱、海阳、莱州的苹果,莱山、福山、芝罘的大樱桃等一批绿色产业带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29个、认证面积180万亩。

3.1.4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优势

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优势明显,农业科技开发潜力较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农业的贡献率日益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60%左右,这对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2劣势分析

在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3.2.1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农村,很多农民群众,包括基层领导干部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足,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乱倒生活污水、垃圾,使用敞口厕所等不文明现象在农村随处可见,燃烧木材燃料等污染环境的行为普遍存在。在农村,部分农民饮食不卫生,缺乏良好的健康饮食观念,“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仍是一些农民生活当中的口头禅,更谈不上合理的饮食搭配。这些现象反映出农民的饮食观念落后、营养意识淡薄、环保意识薄弱、不仅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3.2.2经费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是属于传统技术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农业,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民自身经济能力有限,依靠农民自身投资实现生态农业的建设是不可能的,目前从省财政到地方财政,许多地方都没有设立专项财政经费,在为农民创造良好的融投资环境方面重视不够,这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大幅度推进形成了制约。

3.2.3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山东的许多湖泊和河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很多地方农田灌溉水质超标,相关资料显示,山东省许多县市区农民饮用水标准不达标,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现象严重,化肥、农业投放过量,因为利用率低,化肥、农药大量流失,造成水体、土壤、大气和农作物污染,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农膜残留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土壤活性,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

3.3技术研究尚待提高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9

1.1农业自然资源紧缺,利用率低

据统计,山东省目前有9个地市,47个县市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耕地减少趋势令人担忧,随着农业用地受到城市建设、工业扩张、交通发展等用地的挑战,我们预计,到2040年全省耕地将减少7800万亩,而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人均耕地将降为0.6亩左右,低于联合国提出的0.796亩的最低警戒线。而且,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山东省多年的平均降水量为680.9毫米,水资源平均总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308亿立方米,仅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更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平均值。无论是耕地资源还是水资源,都存在着无效利用及浪费现象,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1.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日趋严重

1.2.1耕地污染严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业种植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用品的使用量巨大,所带来的耕地污染严重,带来的土地生产潜力减退、产品质量恶化等问题显著。

1.2.2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资料表明,在农村,乡镇工业企业生产带来的“废水、废气、废渣”三废污染非常严重,由于工业用水污染,全省省控的三十多条河流几乎全被污染,近100亿立方米的水受到污染,虽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水污染问题进行整治,但所起作用不大,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改变。

1.2.3森林植被减少,自然灾害频繁据统计,山东省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2.5%,低于世界平均30%的水平;由于森林植被减少,每年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给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3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2013年5月,山东省制定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与保护农业资源环境、提高科技技术含量、改善基本农业生产条件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农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非农化使用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4人口的日益增长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山东是一个拥有9580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其中,农业人口占到81%,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农业资源的负荷超重,据最新资料反映,目前山东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农业用地的数量和质量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回顾

2.1试验研究阶段

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生态农业建设的提出大约在1985-1988年,在这段时间里,省农业、环保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会同部分科研单位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生态农业方面的试点研究,这种试点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级生态试验点,主要集中在胶东沿海、泰沂山区,这个阶段主要进行的是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探索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2.2试点研究推广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摸索和积累,生态农业建设的理念、理论和思想逐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所带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在1989-1994年这段时间里,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建设开始进入试点研究推广阶段,在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相当一批生态农业试点村出现,生态农业技术日趋完善,生态农业模式不断丰富,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1993年的时候,山东生态农业建设示范村的数量达到了200多个,其中五莲县的芙蓉庄村、临淄区的西单村、昌邑市的李家埠村成为这些试点中的典型。

2.3试点县建设阶段

自1994年五莲、临淄、临朐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以来,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省生态农业工作重点由村、镇开始转移到县级规模上来,到1995年的时候就有曲阜、肥城、菏泽、东阿、昌邑、广饶、沂源、冠县、牟平等15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得以确立,他们当中有的市区还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生态建设试点县,至此,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基本覆盖到了全省各个地区,农业生态建设覆盖全省总面积的15%,他们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地域特点,采取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3.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3.1优势分析

3.1.1自然资源优势山东省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山东地处我国东部,属于沿海省份之一,其气候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山东省地形复杂,山地丘陵较多,平原盆地交错,海洋资源丰富,这些都有利于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山东省国土资源丰富,有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山地、林地、水面、滩涂等,如果这些资源得到科学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都会成为生态农业发展路上的后备力量。

3.1.2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农业的产业化,作为起步最早的省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展的过程中,山东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在推进山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它使农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化,为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3农业标准化建设优势近年来,山东省先后制定健全了多项农业质量标准,如先后制定了27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0种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范,制定了烟台苹果的国家标准、烟台大樱桃的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等,制定推广了“三品一标”技术规程和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等186项。规划建设了9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绿色农业示范区,16个省级、54个市级、80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海阳、莱阳的蔬菜和茶叶,招远、栖霞、牟平、蓬莱、海阳、莱州的苹果,莱山、福山、芝罘的大樱桃等一批绿色产业带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29个、认证面积180万亩。

3.1.4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优势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优势明显,农业科技开发潜力较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农业的贡献率日益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60%左右,这对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2劣势分析

在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3.2.1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农村,很多农民群众,包括基层领导干部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足,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乱倒生活污水、垃圾,使用敞口厕所等不文明现象在农村随处可见,燃烧木材燃料等污染环境的行为普遍存在。在农村,部分农民饮食不卫生,缺乏良好的健康饮食观念,“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仍是一些农民生活当中的口头禅,更谈不上合理的饮食搭配。这些现象反映出农民的饮食观念落后、营养意识淡薄、环保意识薄弱、不仅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3.2.2经费投入不足生态农业是属于传统技术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农业,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民自身经济能力有限,依靠农民自身投资实现生态农业的建设是不可能的,目前从省财政到地方财政,许多地方都没有设立专项财政经费,在为农民创造良好的融投资环境方面重视不够,这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大幅度推进形成了制约。3.2.3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山东的许多湖泊和河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很多地方农田灌溉水质超标,相关资料显示,山东省许多县市区农民饮用水标准不达标,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现象严重,化肥、农业投放过量,因为利用率低,化肥、农药大量流失,造成水体、土壤、大气和农作物污染,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农膜残留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土壤活性,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

3.3技术研究尚待提高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绿色发展”;“十”报告指出,新型“四化”发展要与生态化发展相协调;绿色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的新型城镇发展道路。

一、绿色城镇化发展特征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城镇化是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应在城镇化发展中贯穿绿色,集中体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李明泽(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将绿色与城镇发展相统一,在基于生态平衡下协调资源环境经济,以科技创新力为支撑,走清洁、绿色、环保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1]。邱江(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发展与绿色发展紧密结合,城镇经济发展与资源供应与生态环境协调,具有生态的可持续性、人的文明性、发展健康性等特征的发展模式与路径[2]。

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特征表现在生态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健康方面。生态发展特征是以生态文明为理念趋向,利用多样化手段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促进城镇化中各方面协调,最终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黄安胜(2013)认为在城镇化发展中经济发展是主要任务,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人口适度增加,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经济,优化生产和生活环境[3]。汪成(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必须以生态为本,做到绿色化、生态化,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以发展生态优先为原则的绿色经济建设为中心[4]。以人为本特征是绿色城镇化的最基本内容,即让城镇化惠及所有人,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高红贵(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人的城镇化,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提高个人素质与生活质量,全面共享城镇化的成果[5]。和谐健康特征是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并为人们提供和谐、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5]。沈清基、顾贤荣(2013)认为健康性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谐性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结果,绿色城镇化发展要为城市及周边地区、市民与农民、工业与农业、人与其他生物等创造共生共存的和谐环境和机制[6]。

二、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国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侧重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人文环境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生态城镇化等方面。绿色城镇化是新的城镇发展趋向,与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与方向一致,是必需的发展道路,因此,围绕绿色城镇化发展基本特征进一步研究绿色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围绕生态发展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围绕生态发展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表现是:发展生态生产力和产业绿色化发展,绿色城镇化要实现发展就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发展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绿色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黄安胜(2013)认为要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作为支撑,以生态生产力为带动,重点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业、农业、绿色建筑业等关键性产业,利用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循环转型,发展新型产业,促进产业和经济向城镇集聚,带动人口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吸引优质劳动者向城镇聚集,提高土地利用率[3]。沈清基(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应符合生态发展规律,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兼顾宏观与微观发展,充分利用资源环境,通过循环可再生发展提高生态环境发展质量,通过节约来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补偿,不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力[6]。张百霞、康爱荣等(2015)指出要在城镇化发展中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以生态文明思维指导城镇化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打造双赢的城镇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7]。孙久文、闫吴生(2015)通过对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的研究指出城镇化发展是产业推动的结果,绿色城镇化要以绿色产业化为基础,要注重在城镇化发展中产业体系、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和产业创新的发展,依据城镇的实际要素禀赋与优势条件,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体系,以新兴技术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8]。蔡梦晗、李江涛(2015)认为在绿色城镇化中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产业族群,实现产业集中化、大型化与基地化,带动产业技术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污染排放[9]。

(二)围绕以人为本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绿色城镇化必须坚持民本原则,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发展民生导向性的新型绿色城镇化发展,体现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城人融合”,围绕以人为本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绿色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方面具体表现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城市垃圾污染、城市建筑、公共教育方面绿色化发展。岳文海(2013)认为要走民生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动农民工创业就业,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城乡社保制度障碍,推进城乡社保制度的整合与衔接,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全国统筹发展;加强供水、供热、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道路体系,推行绿色公共交通的发展,完善垃圾收集收运体系,共享绿色城镇化发展成果[10]。罗勇(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应该回馈于民生领域,全方位发展社会功能,增加绿色发展底气,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与设施的均等化,鼓励与支持绿色就业[11]。叶连松(2012)认为应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升城镇建筑绿色化,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铸造城市文化品牌,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和城市文明程度,还要注重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参与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善交通出行,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使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共享绿色化发展成果[12]。田文富(2015)认为人的城镇化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想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就要科学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推进农转市进程,通过城乡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使发展成果共享、基础设施共建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水平,充分考虑城镇居民的精神需求与审美追求,彰显城镇的人文关怀,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镇,满足人们精神的高级需求[13]。

(三)围绕和谐健康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围绕和谐健康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空间布局和谐性,绿色城镇化既要实现城镇的绿色发展又要实现农村地区的绿色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还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田文富(2015)认为要实现和谐健康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要创新规划理念,把尊重自然与绿色低碳融入城市规划中,科学定位,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构建空间结构,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镇统筹的结合点,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14]。蔡梦晗、李江涛(2015)认为强化规划管控,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是推进绿色城镇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生态智慧规划,选择与城镇要素禀赋相适宜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构建发展体系,促进各区域可持续发展[10]。张波(2015)指出绿色城镇化要实现城镇体系与自然生态和谐,两者同相适应,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实现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和谐,绿色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互为依托、不可分离的,城镇化发展必须保持和提升农村发展;实现城镇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城镇化建设要融入自然环境[14]。曹方超(2015)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要实现绿色与城镇开发相协调,以绿色空间为核心进行建设,要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15]。饶毅(2015)通过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指出要实现和谐健康的绿色城市化建设就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融合,注重和谐发展,在总体规划基础上挖掘中小城镇发展潜力,优化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16]。

三、结束语

绿色城镇化发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绿色城镇化发展应以生态文明为统领,以建设生态、低碳、智能、和谐的特色绿色城镇化为目标,充分发挥绿色城镇化生态发展、以人为本和和谐健康的特征,并围绕其发展特征下呈现出多方面绿色化发展,具体表现在生态生产力、绿色产业、创业就业绿色化、社会保障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空间布局和谐性等方面,实现绿色城镇化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前中国整体经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泽.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以中证绿色城镇化指数为视角[J].社科纵横,2014,(11):49-51.

[2]邱江.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探讨[J].商界论坛,2013(13):260.

[3]黄安胜.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高红贵,汪成.生态文明绿色村庄进程中的困境及对策[J].统计与角色,2014(24):64-66.

[5]高红贵,汪成.略论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2-15.

[6]沈清基,顾贤荣.绿色城镇化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思考[J].建设科技,2013.

[7]张百霞等.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北新型城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5(3):11-14.

[8]孙久文,闫吴生.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5(6):24-26.

[9]蔡梦晗等.“十三五”推进绿色城镇化亟待完善五大支撑点[n].2015(5):1-2.

[10]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11]罗勇.城镇化的绿色路径与生态指向[J].辽宁大学学报,2014(6):84-89.

[12]叶连松.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趋势[J].环渤海经济t望,2012(1):3-13.

[13]田文富.马克思城市观视野下“多维融合”绿色人本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5(3):288-297.

[14]张波.绿色――坚守城镇化的命脉[J].城乡建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