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十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十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4:06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篇1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地和聚集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增多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1]面对问题和挑战,党和国家积极调整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应紧跟时代步伐,着力于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

教育发展分为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注重“量”的扩张,而内涵式发展则注重“质”的提升。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教育的本质属性,以优化教育的内部结构与要素作为发展动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阶段重视外延式发展,在规模上不断扩张,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突显,培养的人才质量下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十二个年头的今天,内涵式发展变得尤其重要,成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2.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2.1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来源。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人才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间存在结构性失衡,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理想的人才,供与需的矛盾不断扩大,并由此引发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团结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部分社会问题解决的源头所在。

2.2学校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由于规模扩张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而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当前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师资队伍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教育资源供给紧张,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学校自身竞争力也随之下降。更有部分地方高校片面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而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缺乏自己的特色与个性。地方高校要有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内涵,发展自身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2.3个人发展的需要。批量式生产的教育,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读书无用论”再次兴起。埋头苦读十几载,怀着满腔热血期盼着毕业后能在社会中有所作为,却被残酷的现实泼了一瓢冷水,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大学的职能有三,一是培养人才,二是发展科学,三是为社会服务。很多高校及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学实现,学校和老师对教学的轻视势必导致学生发展水平的落后,大学的职能无法充分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内涵式发展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实现自身生命可能性,实现个性发展,实现其人生价值。

3.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3.1适度规模发展。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和适度规模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没有经济的支撑,教育无法实现良性发展。适度规模的“度”既指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也指教育自身所能承受的程度,又指就业容量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基数状况。只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有教育资源条件来统筹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3.2优化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方式、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为了使高等教育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必须认真研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组合方式和比例关系。因此,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层次、科类、形式和地区结构,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3]

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其教育结构的内在合理性。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跳出盲目求大求全的怪圈,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另一方面要遵从教育和市场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3.3加强师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关系着整体的教育质量和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在进行内涵式发展中,要把加强和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为高校内涵式发展保驾护航,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努力创设出“留得住、用得了、能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尤其是为青年教师和拔尖人才提供快速成长的发展通道和晋升机制。

高校教师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更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高水平的学识影响学生。近年频频爆出的高校教师性侵女学生事件,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信程度。学术造假、学术抄袭事件也影响了良好学术研究氛围的形成。

3.4重塑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之魂,是大学发展的精神引导和精神支柱。大学精神作为一种理念,既具有永恒的持久性,又具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学更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以新的内涵体现现念,实现从外在目标的重视向内在目标重视的回归。

大学精神应彰显人文关怀,突出科学理性。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选择热门、好就业的专业,学习期间热衷于各种考证、学习“有用知识”,教育趋于功利主义。我们的大学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使命,就必须在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注重“完整的人”的培养。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理性,更多的表现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职能之一,理应成为高校师生共同的责任。科学研究不只是为了科学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发展,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应秉持理性,坚持创新,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历史演进;要素构成;发展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4-0034-06

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历史演进

所谓内涵发展,是指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资源和动力的发展模式,在发展形态上,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是其主要表现,如规模适度、质量提升、实力增强、结构协调及水平提高等。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高校并未充分重视内涵建设,教育部的一些重要文件也未出现“内涵建设”的字样。2006年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素质教育,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等。文件中虽然并没有提及内涵建设的概念,但已明确高职教育必须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把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首次明确使用“内涵建设”一词。《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连续三次提及“内涵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立足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内涵建设从2007年开始逐步成为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侧重点。

高职教育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90年代的扩张之后,高职教育在规模上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量到质的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教育部2010年在杭州召开的高职教育全国性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十年高职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现内涵建设的历史性跨越。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重心应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内涵建设上来。

如果说“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是以规模为主、兼顾内涵发展的话,那么“十二五”期间高职教育是以内涵为主、兼顾规模发展,今后将由规模发展逐步过渡到向内涵发展转变。高职院校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及时调整思路,从规模数量扩张尽快转向办学质量提高,走以内涵式发展为标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概念及必然性

(一)内涵与外延

在逻辑学上,“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范畴,原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概念的外延指的是事物所指对象的范围。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外延指学校的办学规模、条件、设施等“硬件”,是显性指标,内涵建设则更关注办学的质量,要求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软件”上提高。

学校外延的不断扩展,如学生人数的增多、投资力度的加大、校园面积的扩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是学校发展的外在表现,也体现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更关注学校的长远发展、特色发展及创新发展,是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反映和物化,是在一定的办学理念下形成的。但外延发展需要内涵建设的匹配,如果只注重外延发展而不注重内涵建设,有可能使学校的发展步入文化缺失、人才培养质量低下的恶性循环,最终会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应注重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的结合,使办学规模扩张与教学质量提高相得益彰。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性

高职教育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已经成功完成了外延扩张过程,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中也暴露出办学思路模糊、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设置随意性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等问题。因此,从扩大规模转到注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中涉及各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综合来看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密切关系。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存之本,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内涵建设,促进高职教育办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这也是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方针的体现。要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注重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注重教学管理和文化建设等全方位因素,这些正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快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将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管理和发展创新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就业形势堪忧。为缓解“用工荒”,同时也为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亟需加强内涵建设,这既是它的使命,也是它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招生与就业的严峻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战略性的工程,是高职院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4.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高职院校起步时间较短,处于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如果定位不明确,核心竞争力不强,就有可能被淘汰,同时对每所高职院校而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办学内涵,经过多层次、分阶段、全方面的建设,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5.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作为高职教育的实践者,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不仅影响高职院校本身,也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质量,而办学质量提高决定于内涵建设的成功与否。成功、高效的内涵建设必然会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进而带动整个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吸引力与社会影响力也会由此迈上新的台阶。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框架构成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体体现在系统要素上。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着认识、理解角度及层次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界定方面,有的学者认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还有人认为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并且围绕各自的核心要素阐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理念、体系以及建设方法与措施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和大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纵深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全方位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显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阐述了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必要性及要素构成,再结合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高职教育的发展实际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由四类要素构成,即核心要素、基本要素、提升要素及保障要素,这四类要素构成中国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指标体系。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有关文件中都明确要求,教育发展观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任务;鼓励学校注重内涵建设,塑造名师、培育英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高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从人才培养来看,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端专门人才、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因此,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基础与前提,是影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

内涵是事物内部隐藏的实质,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内涵建设也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工程。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五年一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职业素质养成、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顶岗实习落实情况等内容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内涵建设所反映的精髓。只有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和发展方式转变、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满足人民大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

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要面向区域产业,要适应和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明确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构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的专业发展格局,建立起以专业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机制。要从市场的多元需要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和存在空间。

此外,信息化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拓展新视野,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教育建设质上的突破和改变。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大致可以概括为:“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职业素质养成、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水平等。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提升要素

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多数将走向社会,走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就业是评价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但需要注意的是,除就业外,也有一部分学生希望能够继续深造,追求更高的学历和学位。因此,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升学对接、完善的升学对接渠道和较高的升学对接成效将是评价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构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指标时也应考虑在内,可以将其归结为内涵建设的提升要素。

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可以发现加强国际合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期许。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国际影响。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形式各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以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要通过建立中外大学间的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和教师互派机制,吸引境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学或研究项目、机构等;要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注意的事项

内涵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要依据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行政和专任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与长期工作,并着重处理好以下注意事项。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符合区域发展水平

高职教育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需要不同的高职教育培育适应的人才,并且不同的产业发展门类和区域文化、经济背景的不同需要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的高职教育。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学校特点,合理地对内涵建设进行调整,突出特色,强调重点。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长期性

现代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然是长期的。目前,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技能人才紧缺,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对口率较低的状态并存。现代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既要求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又要求有现代拼搏精神;既要求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要求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人才培养综合、全面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比较困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需要在成长机制、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制度,而制度建设必然是长期性的工作。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质是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所有高职院校都达到了内涵建设的高级阶段,自然而然会形成中国高职教育的特色文化,使高职教育被全社会所认同,全社会重视技能。因此,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实质是一种文化建设,要通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实践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使高职教育深入人心,扩大其社会影响,这是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正由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任务必然是十分艰巨的,既不能采取同一样板、同一模式,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更不能忽略不同区域、不同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必须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依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去建设。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从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入手,以人才培养及输出质量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动中国高职教育大胆创新,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挥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象成,王红彬.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5-37.

[2]刘延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系内涵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6):24-27.

[3]卢俊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路径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0):138-140.

[4]王冲,刘锦翠.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职教通讯,2014(32):42-45.

[5]孙谅.高职院校亟需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4(23):36-39.

[6]陈洪连.新形势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策略建构[J].职教论坛,2013(36):43-44.

[7]尹曦,杨放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9):15-16.

[8]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1-76.

[9]王勇.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45-47.

theHistoricalevolutionandmeasurementof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ofConnotationConstruction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LiFu

(wuxiinstituteofCommerce,wuxiJiangsu214153,China)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评价;内涵式发展;关键要素;评价标准

作者简介:周霞霞(1981-),女,山东烟台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评价;王资(1965-),女,河南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编号:14XJa880004),主持人:王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74-07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作出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借助一些隐性或显性指标来判断其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纵观那些发展较为突出的高职院校,相互之间必然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和一致性。发掘这些共性特征,厘清有关概念、重新审视内涵发展有关的价值取向问题,能够增强高职院校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相对于现有的评估制度和体系,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在适度借鉴实践经验和现有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对现阶段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而制定出符合内涵建设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而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正是构建该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一、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的探索分析

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要素的把握和归纳,我们主要考虑从影响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和体现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入手,通过对内涵建设的概念审视、质量标准制定、推进路径选择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高职教育领域专家的一些比较权威的描述,获得更多关于内涵发展的理论佐证。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到底有哪些呢?众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董刚、杨理连(2011)提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其核心构成包括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的围绕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所有活动和要素的集合。其中,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动,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完整体系[1]。董刚、杨理连、张强(2013)在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高职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应采取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影响或体现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各个要素以及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便有效控制与评价。并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应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提升、综合实力提升、服务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展开评价[2]。张洪春、温中梅(2014)认为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多维结构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是三个最基本的发展维度[3]。鲁武霞、马建富(2012)面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资源整合运作能力、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以及院校管理能力[4]。乔万敏、邢亮(2009)通过对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内涵发展要在宏观上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略和发展路径;在微观上要把提升质量、凸显特色、服务社会、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探索个性化发展的新路[5]。徐伟、王德清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要从厘清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发展,合理布局专业及专业群,形成特色育人模式,融入区域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几个方面入手[6]。

目前,高职教育评价倾向于对“硬”实力,比如办学条件、办学成果、教学投入等方面的评价,而对学校内部的精神品质、制度文化以及外部社会声誉等“软”实力重视不够。随着内涵式发展的不断推进,软实力被不断提及。实际上,“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是缺一不可、互为支撑的[7]。我国高等教育在基本实现大众化之后,既然选择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就应该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高职院校应从弘扬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明确办学定位,完善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升自身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8]。

归根结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作为主要标准的,培育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合格学生才是评价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高职院校中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办学特色、高校管理等基本要素都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外在体现[9]。在高职院校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正是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素持续运行,构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在内涵建设的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纳入那些能体现内涵式发展要求的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是制定评价指标的依据,也是对各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一种导向和引导各院校明确内涵发展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质的解读

高职教育经过一个阶段的跨越发展后,内涵发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办学吸引力的核心任务。从概念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一定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发展动力上,由主要依靠国家经费投入和政策推动,向依靠学校的内在发展需求转变;二是在办学要素的配置上,由主要依靠物质条件的改善,向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以及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等“软实力”要素转变。三是在发展方向上,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强调的不是某个局部的发展,而是调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概念和实质的进一步解读,所谓内涵式发展,不同于传统的外延式发展,主要着眼于一种精神力量即学校软实力的提升,具体包括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明确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传统和学习氛围以及打造名校声誉和品牌等[10]。软实力是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聚集和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1]。从专家对于软实力的权威描述来看,它与内涵式发展有着极为相似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内涵式发展就是以软实力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扩张时代的到来,它更意味着在教育改革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积极探索。要在正确深入理解高职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基础上,大力打造内涵式发展着力点,创新内涵式发展机制与策略。遵循社会经济基本发展规律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与本真,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坚持不断创新发展和特色办学,就一定能使高职院校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前提条件

(一)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首先应该树立以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质量观,不同类型的院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育任务,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教学型大学则倾向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积累。而研究型大学秉持的质量观是鼓励师生对科学的追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就不应该再偏向学科理论的创新和继承,更不能盲目参照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与标准。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高职教育质量观必须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只有秉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理念,才能提供更多满足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明确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的内容――条件、过程和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发展条件,办学条件和资源是衡量一所院校的最基本的标准,这些基本要素是保障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根据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这一定义,教育质量不仅仅要衡量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应包括办学过程质量和办学结果质量。其中,过程质量涉及学校的各项工作,这些要素对于促成良好结果出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结果质量主要体现在学校、师生的发展上。对评定一所大学的社会地位,其核心是培养的人才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从整体来看,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必须明确在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面的质量观,从办学条件、办学过程和办学结果三个方面综合评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三)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应该进行阶段性评估

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全面、深入、持久地为之努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优秀的院校作为标杆作用,带动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院校,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对象应该是针对部分高职院校而非全部,作为评价的标准应该作为引领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方向标。

内涵式发展的过程实际上通过突破学校内部的阶段性束缚而逐步适应并有机融入外在社会环境变化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应该分成几个阶段逐步完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通过阶段性评估来实现升级、创新和完善,使得学校能够客观的审视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水平。同时,核心要素当中的具体评价指标的筛选可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实现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协调发展

内涵式发展一定是外延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要进行的战略选择。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达到相应的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去推进内涵建设。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经营模式,在经营运作时会涉及到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只有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才能实现协调有序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并不意味着规模增长的停滞,而是需要适度的相对稳定的规模扩张。在保障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充分考虑学校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要使得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办学目标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这是高职教育发展应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内涵式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关键要素及特征分析

一所实施内涵建设的高职院校自然有其自成一体的内涵特征和要素结构。那些在内涵建设上表现优秀的高职院校,虽然他们外在的显性指标各有特色,但内在运作模式上必然存在着较高的相似度。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和高职院校发展关键要素的探索分析,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构成要素列为十项,从其他视角看,也许这些构成要素并非衡量高职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成分,但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这些要素的位置与作用需要重点强调。

(一)利用率高的办学条件和资源

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是考核内涵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也是评价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基本的条件。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在硬件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与教学改革,使学校的质量、效益以及办学传统、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得以改进,其实质是追求“质”的飞跃。硬件资源是高职院校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硬件存量和硬件利用率的严格考核,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加大专业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对硬件设施的运营能力,营造出能够保证应用性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基本保证,离开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素,内涵建设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就无从谈起。对于硬件的要求,随着高职教育发展所处不同的节点,也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今后的评估中,应该更多地鼓励构建相邻院校间以及校企间的资源共享平台,有效的弥合资源闲置与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反应的是一所学校独特的个性风貌,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是各层次、各类型大学的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要想获得稳定的、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话,就必须在影响办学质量的某些方面办出特色,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很难生存的,也就不可能实现所谓的内涵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转变理念和思维。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其经营思维和办学模式,引导其特色形成和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多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经营理念的前瞻性、引导性和办学定位的准确性是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否突出的核心标准。

(三)基于职业性特征的专业建设

专业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性要素,一所高校的专业建设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品质,是考生和家长及社会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反映了与产业结构和岗位需求的对接程度,是决定学校能否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性环节。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在内涵发展中承担着先导和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提升品质,增强吸引力,以此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深入。

2006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该理性地、科学地进行专业布局,在为市场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的动态的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这将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12]。”

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考虑通过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以及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度来进行考核。一定数量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水平和地位,所以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四)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为内核的校园文化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高职教育理念为导向,包括高职教育在执行各项职能过程中而开展的各种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传统风俗以及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物质载体与职业道德教育等的有机融合。高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软实力”的载体,承担着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和立足点,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更注重员工是否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全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长期以来,为了应对人才市场竞争,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偏重于“专才教育”,使得高职教育越来越偏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未来发展影响极大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职业道德培养。

一项关于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报告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分相对较低。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当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责任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大学生自我认知结构失衡,出现认知偏差同时受到外部社会环境价值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利益取舍和价值取向上,缺乏内在理性支撑,呈现出明显的个人倾向,甚至有部分学生显现出逃避或放弃社会责任的趋势,这势必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消极的引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改革新的关注点。

(五)强调制度创新和执行力的高效管理

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于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必然要依靠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管理特色是一所大学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和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能、管理作风的稳定性表现,是大学自身优势的体现和特色发展的保证。维系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资源,校园精神和管理制度,这三者是互相支撑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过程中,秉承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建设有利于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有利于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高职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大学制度,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近几年比较集中的规范化运作和发展,办学思路、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等观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的理念和提法,高职院校真正缺乏的不是意识而是执行能力,即缺乏一种将办学思路、教育目标等落实到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开发等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内涵建设真正需要加强和重点培育的。

(六)富于激情的师资队伍

尊重教师和教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力量,将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维度,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是学校中最为珍贵也最值得开发的资源,能够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成效以及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教育部颁布的一些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等纳入规划范围。因此,以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作为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一个关键要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评价重点考虑教师的职业能力、道德素养、创新意识以及教师的激励有效性,而且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应该强调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验熟练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能力。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定以及教师自身对职业角色的认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良好的道德素养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影响着和引导者,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使学生真正获得情操陶冶和素质养成方面的提升,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这一切都要依靠学校设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有效的激励政策,才能真正启动教师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主动性,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凝聚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共识和正能量。所以,高职教师激励手段的有效性也将成为师资建设的一个考核指标。

(七)追求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体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的本质与根本目标,也是内涵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特色鲜明的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经验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taFe人才培养模式等。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之路,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办学资源,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环节进行深度合作,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标准完美契合。但目前校企合作还没有从原来校企双方的失衡结合转变为深度融合。很多高职院校在推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遭遇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难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缺乏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实际利益诉求没有获得有效实现,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是实践中缺乏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追求合作的意向,还要追求合作的持久性以及能否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

(八)关注过程的学生参与度

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范式的转变来看,“学习参与度”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过程控制的新焦点,它提倡将教育质量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主体性建构上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

国外学者还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学生参与度的实证研究,验证学生参与度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程度。尽管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获得一个有共识的结论:只有全面地参与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有当学生的参与行为获得鼓励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才能最大化(Rosenshine,1982),学生才有可能在不同维度最大限度地成长和发展[13]。

新的质量观提倡教育评价不仅应该关注硬件投入更应该关注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教育过程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技能提升、价值观形成等产出结果质量评价。学生参与度作为衡量标准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教育过程评估的新依据,也成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照系数。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学习参与度评价指标,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现状,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九)以区域经济为依托的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动因,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其存在意义和经营主旨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推广、文化传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高职教育实施内涵建设的具体依据。

基于以上分析,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专项内容,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的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评价制度,可以考虑从区域资源利用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整个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评价系统中的分支,着重衡量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程度,更好地引导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十)契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学生

相对而言,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指标应该是培养的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教学资源投入和办学条件只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条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评价是一种结果质量评价,主要是对高职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服务后所取得的收获和发展的评价,依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来对人才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质量进行综合性反映和评估,是检验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杨德广认为,“只要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人才”,有的高校重在培养科研人才,而有的高校却善于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所以不能依照分工不同,来判断学生人才的质量优劣。针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着力突出对职业岗位最需要、最常用、最根本的能力和素质评价,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此之外,在内涵式发展中,关于学生质量的评价要重点纳入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考核,构建具有时代特征、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教育体系。以往的评价虽然有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缺乏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很少有衡量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认知等方面的记录,由于大部分测评方法有限,实际获取的结果并不客观。同时为了跟踪评价学生就业后的工作表现,这里需要纳入用人单位的客观评定如就业学生的职业稳定性、岗位适应能力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此对学生质量作出真实的判断。

质量的意义,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评价质量标准也是要随着质量内涵的变化同步更新的。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在高职院校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其自身功能的改善及相互作用关系协调,决定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整体进程与演进方向。在内涵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节点,应该对反映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标准和要素适时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以加快内涵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3):12-14.

[2]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92-197.

[3]张洪春,温中梅.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结构与规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5-9.

[4]鲁武霞,马建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四个能力”[J].职教论坛,2012(10):26-29.

[5]乔万敏,邢亮.论大学内涵式发展[J].教育研究,2009(11):97-100.

[6]徐伟,王德清.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4):8-11.

[7]张梁平.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J].软科学,2007(3):95-97.

[8]于光.提升高校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63-65.

[9]曹叔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素分析与内在逻辑[J].职教论坛,2013(10):39-42.

[10]洪玉管.内涵式发展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64-67.

[11]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48-54.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篇4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院校的格局,高职教育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在学人数,均已占据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矛盾日趋明显。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走内涵发展道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内涵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随着近几年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外延扩张过快、内涵发展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办学特色不鲜明、内部管理粗放、人治色彩较浓等方面。在高职教育国际化背景和大众化条件下,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不断积累、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抓好质量和管理这两个核心问题。进一步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把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党团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产学研结合、毕业生质量、学生就业等工作抓好,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特别强调四种意识:一是服务意识。高职教育属于教育服务业,必须树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对象,“满足消费者的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满足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二是质量意识。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是内涵发展的主体。只有调动所有积极因素,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办出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这就需要抓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内部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是重中之重。三是特色意识。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独特的、持久的内涵。高职院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是很难生存的,内涵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四是管理意识。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只有遵循高职院校管理的特殊规律,加大管理力度,实施科学管理,增强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向管理要质量、要特色、要效益,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高职院校有限的办学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才能使内涵发展步人健康运行的快车道。

二、全面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求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它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的满意,保障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促使组织健康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质量追求“持续不断地改进”,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是不够,质量总能得到改进和提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要持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求。

(一)管理是西方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文明得益于管理科学,我们看到的高速列车、导弹、航天飞机、计算机等一系列先进工具和先进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人类创造的令人自豪的重大物质成果。在这些物质成果的背后,除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发明外,还无一例外地都有赖于人类另一个伟大的智慧结晶——管理科学。如果只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零部件,而没有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并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科学配置的话,这些先进的工具和武器将最终不可能成为现实而发挥作用和威力。19世纪英国工业进步得益于成功的管理。当时,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世界上第一个工厂出现在英国,世界上第一本论述管理的著作也出自英国人之手,英国的管理水平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其主要原因不在科技方面,而在管理方面。原因是,美国从19世纪末开始注重工业管理,到20世纪初,首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泰罗式科学管理模式,享誉世界。美国管理学界曾自豪地宣称,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管理革命却发生在美国。美国一位权威人士说,美国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各国前列是靠三分技术、七分管理。19世纪英国的高等教育比美国发达,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明显高于英国,这虽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与美国大学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方法科学所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由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证了社会全面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管理在促进西方国家兴旺发达中功不可没。

(二)提高管理水平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保证。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虽然涉及方方面面,但加强管理、科学管理无疑是高职院校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实现跨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必须坚持以法治教,严格管理,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是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时所强调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职教育提高质量的双重课题下,实现科学管理已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在高校提升办学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高校的重视。英国从2002年起公布的与管理有关的文件就有《牛津管理结构(绿皮书)》《牛津大学管理(白皮书)》《牛津教学战略》等,这些重要的管理改革文件告诉我们,在日益激烈的全球范围内的大学竞争中,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管理水平有多么重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新出现的一个类型,其外延发展之快令世人瞩目,内涵发展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三)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1961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经理a.V.Feigenbaum提出的。它作为企业界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最初应用于工业部门,后来推广到建筑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为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由组织的全体人员综合应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对影响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管理,以达到生产者、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为目的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其涵义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质量不再是仅仅被看做是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是整个组织经营管理的质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最近的各种实践表明,许多工业领域的新管理程序,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这样做,而且在一个教育机构内也可以这样做。”在美国,根据美国教育理事会1993年的调查得出,美国所有高校中有70%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在国内,20世纪末21世纪初,教育界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大多数高校虽然意识到了质量作为生命线的重要性,并加强了内部主要工作的管理,但仍没有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1999年开始实施高校大扩招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大学入学人数的大量增加与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的一个普遍性矛盾。面对学生、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日趋强烈的“提高质量”的呼声,我国高等教育应该积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在高职教育领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首先要对高职院校的产品进行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几个大类,高职院校的产品应该是通过教师、教辅人员和服务人员向学生、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有特色的教育服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结构、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等,都必须通过教育服务得到提高,从而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高职教育领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规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这种注重过程控制的方法和全面、全员、全程的管理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措施

(一)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管理改革,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满足消费者的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树立起以学生为顾客的观念,从而尊重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需要,尊重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最后的落脚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一是全面性管理;二是全过程管理;三是全员性管理。这就要求全体教职工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做全面质量管理的宣传者和忠诚执行者,为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积极工作。

(二)抓好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队伍是决定管理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领导重视。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要把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二是注重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管理队伍的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功训练,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管理人员结合自身管理工作开展科学研究。要从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一定比例的管理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既有教学科研经历,又有较强管理工作能力且热心管理工作的管理干部充实到学校的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从整体上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管理能力。三是建立管理人员能进能出、能升能降的选拔评价机制。责、权、利挂钩,职、岗、贴相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管理队伍。

(三)坚持依法管理

在高职院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坚持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原则。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各种管理措施的出台,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等,既要在法定范围内约束管理者的行为,又要尊重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要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建全校内制度法规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四)引入iS09000族标准

iSo9000族标准的宗旨是: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所有组织提高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至今,世界上已有150个国家和地区采用iSo9000族标准,并将此广泛应用于目前已知的所有行业和部门。高职院校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从基础抓起,认真总结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取得质量认证证书。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但成功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对大多数组织来说,直接引人全面质量管理有一定的难度,而iSo9000族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同样也适用于教育领域,它只要求一个组织或企业稳定组织结构、确定质量体系的要素和模式就可以贯彻实施。贯彻iSo9000族标准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之问不存在截然不同的界限,将两者结合起来,先贯彻iSo9000族标准再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效果会更好。

总之,全面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发展要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内涵发展。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跨入高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面对新要求,要驾驭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丁晓昌.重视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n].光明日报,2007—11—23.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篇5

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策略广东高等教育

在当今以科技、技术、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石,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们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展进程下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广东高等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南方教育实际现状的分析,对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策略作一初步探讨。

一、广东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的快速进步以及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目前广东高等教育仍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人才培养方式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育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提升全民素质;二是为国家培养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人才。当前,我国一般性人才已基本满足需要,而在30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中,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却极度缺乏。同样,这一矛盾在广东高等教育中也较为突出。因此,广东高等教育在实现教育高地建设中,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着手,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培养出符号国家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教育管理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南方教育发展格局

目前,在广东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同样存在一系列不完善的地方,不适应新时期南方教育的发展格局。一是在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条块分割,专业过窄,规模过小的弊端,低水平重复设置高等院校和专业,产学研脱节,包得过多,统得过死,从而使教育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影响了整体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在办学体制上,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来开办学校,以国有化的办学体制为主,从而长期处于被动位置,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不到提升,教育规模狭小。三是在教育开放合作格局上,不重视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智力引进、办学合作和学术交流等活动的开展,固步自封,严重制约着高校教育理念的突破,教育视野狭窄、落后。

3.教育内涵式发展难以实施实质性举措

从目前广东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尽管许多高校将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战略目标,却在实践中难以实施实质性举措,教育内涵发展未取得整体性、突出性实效。这主要是因为在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教育的社会属性及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决定了学校内涵发展影响因素的广泛性。

二、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策略

结合教育高地的理论实质以及广东高等教育现状,南方教育高地建设应在人才培养方式、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学内涵式发展等方面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整体部署,凝聚各方力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战略目标,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1.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南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新形势的问题,在教育高地建设中,南方教育应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

最后,立足学校优势基础学科,全面实施励耘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建立拔尖学生重点培养的体制机制,实现从单一趋同性向突出培养特色和优势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的转变,争取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2.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增强南方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在教育资源配置上,针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现有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以及重复、分散建设的问题,应在科学调整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本身的规律,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探索、并建立教育经济学,形成“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基本资源配置模式。从而打破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实现优势互补,教育资源的合理重组、配置和充分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是在办学体制上,应解放观念,转变思想,可在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主体多元、产权多元、模式多元的办学新体制。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学校办学,使民办学校的办学活力得到激发,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从而拓展南方教育的发展空间,为增加优质高校打下基础。

三是在教育开放合作格局上,应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台教育合作层次和水平,共同建设粤港澳台合作办学试验区,实现粤台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的创新,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资源引进、教师培训、学校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区域教育共同发展。

3.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南方教育质量

首先,在教育政策的影响上,南方教育应避免对教育政策的过度依赖,构建符合南方教育内涵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加强自主能力,实现教育内涵发展中的资源、规模、质量、效益四者之间关系的平衡。

其次,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上,南方教育应站在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部门以及企业组织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加强实质性合作,发挥好沟通联络作用,积极促进形成实践育人合作机制,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水平,利用教育的关系社会资本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最后,在教育内部能量上,可采取拓宽师资来源,加强师资队伍培训等措施提高师资水平。同时,成立高校教师教育联盟,促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师教育组团发展,为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机遇,进而提高南方教育质量。

三、总结

加强南方教育高地建设,是科学发展观下促进南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南方教育高地建设进程中,应结合广东高等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南方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整体部署,凝聚力量,实现南方教育高地建设的战略目标,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向东.“南方教育高地”视域下的广东高等教育调整布局[J].高教探索,2012,(3).

[2]卢晓中.区域教育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对南方教育高地的若干认识[J].高教探索,2012,(4).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篇6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四个

2018年6月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以本为本”,强调“四个回归”,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要求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课程群建设有了新要求,课程群概念有了新内涵。作为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计量经济学”在经历了引进、推广、普及、教学提高和应用扩张之后,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的提高与创新阶段[1]。基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群概念、内涵再认识,探索构建概念明晰、体系系统成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群,是实现经济学专业高水平本科教育目标的必要举措。

一、“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新特征

(一)“以人才为中心”理念丰富“计量经济学”课程群的内涵

传统的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内容密切相关,而又彼此独立的若干门课程,基于某种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优化整合而成的课程系统。课程群建设是高质量和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单一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扬弃,是综合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进行专业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能够统领课程群的课程必须是课程交叉、领域重合、学习其需要掌握多门专业基础课知识,能够培养学生多重能力的专业基础主干课,比如经济学专业中的“计量经济学”。

“以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推断作为工具,应用于经济现象的分析”[2]。著名计量经济学Goldberger明确定义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交叉,“计量经济学”课程群体系包括“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微积分”和“统计学”等诸多专业课程。高等教育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创新实践体系的交汇构成了新时代“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新要求。传统“计量经济学”课程群体系多数是以经济学某类知识或者某项技能培养为主线,例如经济学研究中的量化能力,把上述诸多专业基础课程和eviews等软件应用实操课程联系起来,以课程间逻辑联系为纽带,突出培养学生的某项能力,进而对课程群进行整体优化整合,实现学科优势。

“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果的根本标准。通过对突出单独某项技能或者能力进行的传统“计量经济学”课程群优化整合,对经济学科发展,锤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尤其是掌握某项专业技能大有裨益,但是这种优化整合的效果与高水平本科教育目标下人才培养中心理念尚存在差距,并不能完全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特别是对于提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样的核心素养存在显著差距[3],例如正确的价值观或市场竞争中的创新精神。故此,新时代“计量经济学”课程群不仅应该包括原有的专业基础课、软件实验课,还应该包括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二)大数据将工科思维纳入“计量经济学”课程群范畴

最早出现在计算机领域的大数据现已遍布社会多个领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大数据及其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强烈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总体取代了样本、相关关系取代了因果关系、追求精确性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这些变化,对基于经济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而分析经济现象的传统经济建模方式提出了挑战,计量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和研究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传统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基础受到了质疑,比如傳统经济学研究中,由于收集数据的限制,多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情况进行推断。大数据时代,总体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成为可能,但是数据来源方式与数据类型同传统数据明显不同,数据处理成为利用总体数据的障碍和瓶颈。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发展也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更多信息以非结构数据的形式存在,利用数据科学的数据挖掘技术,这些数据的有效信息可以被挖掘出来用于计量建模。经济建模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变量,遗失变量的可能性会随着大数据的发展降到最低,建立具有一般性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成为可能。伴随大数据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发展起来的数据科学将成为经济建模中数据挖掘和处理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手段。工科思维、工程实践能力及技能将是经济学专业中从事“计量经济学”领域研究专门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这样的能力和思维模式将是经济学专业高水平本科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科学类理论和实验课程将成为建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思路

(一)以“四个回归”为标准确立建设思路

教育部提出的“四个回归”为高等教育改革确定了方向标,解答了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就要以“四个回归”引领课程群建设,通过教学改革把“四个回归”的内涵落实到“计量经济学”课程群体系的每一门课程中。

1.提高教学质量。贯穿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生涯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质量与教学质量的关系非常紧密。学生学习效果作为一种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其效果优良与否与“计量经济学”课程群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不是有机联系、能否在重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适度锤炼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息息相关。

2.坚定办学方向。“计量经济学”课程群中诸多课程,例如“微(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在其利用数学公式的严密推导说明西方经济理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隐藏了理论背后的阶级性。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需要在课程群建设中对比分析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的差异,揭示经济理论背后的阶级性,帮助学生辩证认识经济理论之间的差异,明晰经济理论背后服务的对象,进而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

3.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实现梦想回归,要勇于创新办学理念,敢于对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说“不”,学习、掌握先进教学技术,把西方先进理念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这里既包括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也涵盖西方先进的经济分析、预测技术和方法。

(二)构建“三维一体”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群体系

高水平本科教育目标人才培养评价主要基于如下三个维度,一是知识体系,二是价值体系,三是创新实践体系。为了实现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这一教育目标,“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将构建一个“三维一体”,以知识体系为基础,以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创新实践体系为学生素质提升与学习效果评价的有机整体。知识体系涵盖学生所有专业课知识,通过课程学习夯实学生专业素养,为学生掌握实践技能,锤炼动手能力、提升自我素质,奠定学科知识基础。价值体系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讲解、辨识,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揭示西方经济理论背后隐藏的阶级性,让学生了解伴随经济理论服务对象的变化,经济学理论会发生哪些变化,引领学生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信仰。具有实际动手能力,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工作需要,也是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目标之一,创新实践体系通过实验、实习和地方经济专题等课程的设置,在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精神的同时,实现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群建设要体现长期性、开放性与地方性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涉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配置、课程设置等多个环节,需要在认真领会“四个回归”内涵和精神的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国家质量标准,制订长期发展规划,建立长效机制。“四个回归”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高水平本科教育目标会沿着这一方向伴随国家教育发展状况发生相应变化,“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内容和教学内容在保证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亦需要随着这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作为一个开放灵活的体系,只有不断适应这种变化,删减教学内容、增设新兴课程,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变化的需要。“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建设还应该依据地方特点和专业特色,开设具有地方区域特征的课程,实现教学服务地方的教育理念。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实践

(一)基于国家质量标准修订“计量经济学”课程群教学大纲

高等教育“四个回归”和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相继出台,为经济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基本要求。基于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具有社会主义坚定信仰的价值取向,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专业素养,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技能,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综合性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是高水平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着“四个回归”初衷,以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为纲,结合学校、专业目标定位、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的社会需要,从建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群的角度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调整教学大纲。“计量经济学”课程群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还要夯实学生基础性专业知识,培养、锤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故此,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在整合、优化课程群整体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适当压缩经济学理论课学分比重和教学课时,增加实验、实训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学分比重和教学课时,开设适应时展的新兴课程。例如,为了适应大数据的发展,开设数据科学及其实验操作课程。又如“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为了体现课程群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对上述教学内容优化整合,课时适度压缩。再如,为了强化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實践能力培养,增设为期四周的经济调查实践课程,并在教学大纲中要求其把经济学理论具体细化到实践调查活动中,指导教师基于学生是否能应用经济学理论进行专业分析给出相应的学习成绩。

(二)组建教学团队,基于专业知识主线逻辑关系设置课程

为了实现经济学专业内涵发展,教学质量提升,需要组建一支知识结构互补、年龄结构科学和学缘结构合理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1.“计量经济学”课程群中所有课程均实行主辅讲教师制度,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分别承担所任课程的主辅讲教师,比如说“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学说史”三门课程内容相关性较大,则这三门课的教师相互交叉担任相关课程的主辅讲教师。主辅讲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讨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教学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前后逻辑连贯,避免重复教学。

2.“计量经济学”课程群教学团队所有教师每个月要集体备课一次,集中讨论课程群诸多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课程间衔接不畅、内容重复、冲突等问题。教学模式、方法和教学评价革新也是集体备课的重要议题。

3.需要充分考虑各课程教学组织的需要,有效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既要注重现有教师的培养和能力提升,也要重视人才引进,实现教学团队的梯次配置。

围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按照“计量经济学”课程群专业知识主线设置专业课程,也是“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重要内容。“计量经济学”课程群三条知识主线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中国市场经济理论

主线、西方经济学及其市场经济主线、经济建模主线。课程的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三条知识主线,按照课程间逻辑顺序以及专业知识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置课程,还要考虑不同知识主线之间的横向逻辑联系和对比教学的需要。

(三)开展教学模式、方法与评价机制改革

“计量经济学”课程群包含的课程数量多,课程之间差别大,很多课程内容抽象,不易理解。为了实现“回归常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应该根据课程性质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方法和评价机制改革。

1.创新教学理念,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基于课程性质的差别,分别采取启发式讲解、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例如,“宏观经济学”知识体系与经济热点关联度高,可以采取研讨式教学模式,结合经济热点进行开放性话题教学,依据教学内容对经济热点评析、预测,培养、锤炼学生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再如,“计量经济学”是培养学生经济建模能力的一门核心课程,交互式教学模式更容易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效果进行精准指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充分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积极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计量经济学”课程群的任课教师需要制作所任课程的教学视频,采取慕课、微课等网上教学模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现课堂内外互动。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篇7

【关键词】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互动研究

1.引言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落实在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城市体系内各城市之间在以主导职能为主的职能方面的构成和相互关系,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否合理对城市体系整体效益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科内涵发展方面。张凯认为创建一流大学应统一培养一流的人才和内涵建设两方面,从目标、办学、人才、师资和思路等方面来综合构建起我国高校的内涵发展[1]。梁宏通过对地方师范大学的研究认为应该通过加快高校内部资源整合,机构改革,创新模式等方式来提高本科院校内涵发展[2]。易自力等认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突破障碍限制是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方向[3]。张政文认为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和扩大对好的办学资源的整合能够实现大学的内涵发展[4]。

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方面。薛东前等指出了省会城市职能结构建设和合理调配的思路[5]。暖等学者通过对我国西部九省市区城市进行了职能分类形成了一个比照体系,将城市职能分类的三要素集于一处,对西部地区分类进行了尝试[6]。徐晓霞利用河南省城市的行业区位商和产业结构对其城市体系的职能类型进行了分类[7]。田光进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城市职能结构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偏重工业职能,西部偏重行政科教等服务业[8]。徐正元从规模、职能和空间结构对城市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9]。郭文炯等利用区位商等方法来对城市职能体系进行研究,为全面认识城市职能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10]。

综合来看,以上研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是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之间的互动研究依旧较少,因此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之间的互动研究是具有研究意义和符合时代背景的。

2.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互动机理

2.1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作用机理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一,通过调整和完善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来影响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其二,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来影响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

首先,学科建设作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其涵盖的面十分广,几乎涵盖了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利用本科院校对学科的建设影响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方向是明确且可行的。利用各高校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中长期分析,各高校可以通过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对学科建设的调整来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影响。一个城市的职能结构按照我国当前的统计资料进行规整合并之后,可以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等十四个反映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领域。这十四个领域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所涉及的学科中均有涉及。因此,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产生作用的一条主线是通过学科建设影响城市职能,再通过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影响城市在等级规模和地域空间。

其次,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作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另一条主线便是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各城市职能部门间的优势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良整个人才培养结构,是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作用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重点,它不仅使人才培养能够达到高质量和高层次,同时,可以使人才培养与城市体系各职能部门相匹配,可以有效进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出现错配和资源浪费现象。

2.2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作用机理

首先,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直接影响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通过对这些领域的调整,能够对与这些领域相对应的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产生作用,再通过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通过十四个城市职能部门的发展和职能间的协调影响本科院校所涉及的学科建设,使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随着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两者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动效应。同时,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人才需求,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同样可以以此来作用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使本科院校的人才,无论在应用型还是科研型人才的培养都随着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调整完善的方向调整。通过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直接作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产生影响。

其次,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间接影响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通过对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作用,进而再通过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进行作用。合理和特色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加快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改变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影响城市在整个地区与城市群中的地位。通过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变化,可以作用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使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朝着推动城市快速发展,优化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方向调整,进而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同时,通过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也会作用于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往往将对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产生作用,使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不断的从内部,周边及外部进行优化和调整,这也使得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着重要变动,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则会直接作用于学科类别的需求结构和人才的需求结构,进而作用于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最终间接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上。

3.实证研究

3.1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

考察广西各本科高校的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情况,必须先考察各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各本科高校2013年招生计划,归纳出各本科学校依据城市职能分类的招生计划表,并将其招生计划人数按照相关城市职能部门进行了分类,从分类之后的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广西区内各高校中,对于采矿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整个区内高校,只有广西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采矿业的招生计划,对采矿业人才进行培养,其他高校对采矿业人才的培养不足。第二,广西区内各高校对于信息计算机软件、商业服务业、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教育、卫生保险和社会福利、文体娱乐和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方面人才的招生计划十分丰富。第三,在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建筑业、交通仓储邮政、金融房地产、水利环境管理这六个城市职能部门来看,广西区内高校的招生计划各有千秋。第四,从高校方面来看,综合性大学所招收学生涉及的范围广;从地方高校来看,所招收的学生涉及面就相对狭窄。

3.2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

研究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首先要从广西城市体系各城市职能部门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描述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纳尔逊法,将广西城市体系中14个城市各职能部门的从业人数百分比与相应的城市主要职能标准和职能强度标准进行了分析比对,整理后可归纳广西城市体系中各城市的强势、优势和突出职能(见表1)。在广西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中,有强势职能的带动,突出职能的衔接和优势职能的补充,是形成广西城市体系发展的主要动力,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促进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4.结论

在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程度在全国来看并不是很强。学科建设方面来看,学科门类齐全,学科水平层次高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保证广西区内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区域发展和完善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有效动力。目前,广西区内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区内排名靠前的几所高校均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加大了投入,研究型人才规模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和先进省份比较,广西仍有很大的差距。

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也反作用于广西区内的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促使区内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朝着有利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方向发展,不同时期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调整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倒逼的态势。目前,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

广西区内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存在很大的联动效应。调整和完善其中的一项都会有力的带动另一方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完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倒逼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展进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

5.对策建议

5.1构建良好的互动环境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是从关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内涵发展方面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的。在本科院校“内科手术”式的精细变革过程中,优良的外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同样,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转变和优化也对外部环境有着相当的依赖性。对社会、政策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考察,能够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外部环境的改善提出更多合适的建议,是保证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良好发展的前提。

5.2提供充裕的资源条件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都离不开物质资源条件支撑。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要发展学科建设,必要的硬件设施必须齐备,必要的图书文献资源应该配套。人才培养上,优秀的师资条件和科研经费都需要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条件来保障,否则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将成为“无米之炊”。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也需要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土地资源和建设资源等资源条件。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看,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在连年增长,但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较,广西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自治区政府及各地市政府应该在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广西经济发展实力。因地制宜发挥区内各城市的强势职能、突出职能和优势职能,对区内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进一步促进整个广西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5.3健全长效的动力机制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发展和互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保障本科院校能够在长时间里进行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不断完善优化,就必须确保有一套健全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的形成既应该有正面的动力,也应该有一定的压力。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来看,必须具有原动力、能动力和一定的压力才能够让本科院校内涵发展进入正确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就应该立足城市本身资源禀赋,同时放眼世界,从内外同时增强优化动力。

5.4确立科学的发展规划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优化不是无限期的,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必须制定一个明晰的发展阶段和步骤,通过制定一个明晰的发展阶段步骤,能够有效地调配资源,改革制度,提升质量。在这个明晰的发展阶段步骤的指引下,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及两者间的互动才能够有条不紊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凯.试论一流大学的内涵发展与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9):26-27.

[2]梁宏.地方师范大学坚持内涵与外延发展相统一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51-53.

[3]易自力,卢向阳.谈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17-19.

[4]张政文.探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8,(8):20-22.

[5]薛东前,姚士谋,李波.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类型的分离与职能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0,(2):150-154.

[6]暖,张明举,何劲耘.试析西部城市的职能分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50-254.

[7]徐晓霞.河南省城市职能结构的有序推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3):31-35.

[8]田光进,贾淑英.中国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4,(4):59-63.

[9]徐正元.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历史剖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39-47.

[10]郭文炯,张复明.城市职能体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太原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4):56-5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保护与培育路径研究”(14XmZ057);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学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良性互动研究”(2013C026)。

作者简介: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学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重视并关注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质是以本科质量提高为核心的成长模型,要求高等教育在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四个方面作用的同时,根据社会与行业发展需求,制定符合企事业单位需求的教学课程体系,树立特色办学的观念,旨在高校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形成符合新时期的独特理念,培育品牌,形成特色。

特色学科是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基础之一。高校可因势利导,推动特色学科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的最终工作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近年来,我院集中力量,积极实施以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教学团队为核心内容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并且初见成效。例如,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部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入选专业。

2确立学科特色发展思路,促进科学研究水平,培养创新人才

从高等学校的作用和社会功能来讲,学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平台,是孕育经济增长点的沃土,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知识创新的源头。在学习创办国内高水品一流大学方面,模仿和学习很有必要。要想成为一流大学,一味地跟着一流大学后面学习和模仿也可能永远成不了一流大学。原因在于其历史底蕴,一流大学一方面引领社会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科技创新的孵化地。这就说明,唯有要创新,即有科研的创新、体制方面的创新,才能创办出一流大学,才能有创新的意识、环境,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交通运输学科是我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我院根据学校的优势和基础,分析国内外现状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已成功选择了两个突破口,集中力量办出高水品特色。为了把交通运输专业办成一流专业,我院的自动控制系、自动化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从不同角度配合交通运输的研究。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两个学科尝试学科交叉渗透,向综合化发展。

3增强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能力

我院依托我校一级交通运输工程优势学科和特色二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促进应用型专业的科研和教学。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学院不断凝练研究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强化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教师能更加全面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把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基本合理的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立足于地铁、轻轨、铁路等行业,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理念和能力。

4注重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4.1在学科特色发展中注重拓宽基础

就课程中的“基础”而言,狭义的讲,具体是指某门课中的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掌握这些方法所必须进行的基本训练;广义的讲,指课程和基础课程,一般指通识教育中那些属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课。与一些专业课程相比较来说,基础课具有稳定性、宽泛性、延伸性的特质。

实施宽口径的培养方案,就是按学科大类培养学生,转变既有的传统人才培养观念,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打破按专业培养的方法,积极探索和实施“按类招生、分段教学、中期分流、按需培养”的模式。具体以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例,“按类招生”是指按轨道交通信号学科大类招生,大一新生按大口径招生;“分段教学”是指本科四年的教学和培养,前2.5年按轨道交通信号学科大类进行“厚基础”的人文、经济管理、计算机、自然科学和外语等基础理论教学,后1.5年进行“宽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期分流”是指从第七学期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阶段人才需求,采取以专业方向分流策略;“按需培养”主要考虑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并适当考虑相关学科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尝试因时、因才制宜的“按需培养”。

4.2确立学科特色的切入点,构建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方案

在教学计划修订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注重构建课程体系中的学科特色发展,把握教育思想先导作用,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点和难点,并从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入手,重点把握本科教学计划,在以拓宽基础课程和全方位育人体系中正确定位,确立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切入点。最终形成以“学科发展为龙头,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为目标”的理念。在修订教学计划中,启动名牌专业建设工程,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核心,在优化课程体系中,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基础学科与特色学科紧密结合,专业技能与素养并进,建立与现代轨道交通模式相匹配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名牌专业的无形资产与学院名称的无形资产同等重要,我院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中,“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铁道信号及控制)专业”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国内铁路行业,院校、研究所均享有美誉,因此,在教学计划修订完善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科特色的切入点,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架构方案。

4.3完善过程控制,保障教学质量

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和教学目标管理制度,构建了适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反馈督导评价体系、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学服务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在“学校、学院、系”三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本科教学督导组为主体,师生参与的教学监控体系”,聘请资深专家参与办学条件、教学投入、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情况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研讨,以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和质量保障体系。

此外,学院以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就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为例,以铁路信号实践环节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理论教学、知识体系、人才能力结构的协调为主线,构建了由基础理论课实践环节、专业理论课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和创新实践环节构成的多层次、系统化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并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以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建立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采取构建高水平列车运行控制仿真实验平台、打造精品专业课程、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强化科研技能训练、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教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铁东,杨欣,李斌等.自动化专业基础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5).

[2]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篇9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集结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肩负着“卓越计划”贯彻实施的重要使命。“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从外延扩张转向了内涵发展,在内涵发展的大环境下,地方高校如何肩负起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地方高等学校在内涵发展环境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内涵式发展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指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工程师基本能力、并有获得工程师执业资质或者工程师职称的潜力的后备工程师[1]。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截止到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差,进而出现毕业论文甚至毕业设计抄袭现象。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弥补现在大学教学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

卓越工程师培养内涵式发展的核心问题为工程综合能力的培养。该能力的培养分校内学习部分和企业实践部分,校内学习部分主要侧重于夯实文化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培养工程实践意识,同时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企业实践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从认识、参与到“顶岗”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2],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通过企业和学校共同来指导、评价学生实践,提高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

二、地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地方特色是地方高校的特点,其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以利用地域优势为基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依靠对行业和区域地方经济的特色服务求得支持和自我发展。因此,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主要体现在特色人才的培养及地方经济的服务上。

(一)培养特色人才是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方向。

大学教育起着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作用,其无论是外延式发展还是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都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是其内涵的体现。对地方高校而言,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和高水平领军人才短缺是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两大瓶颈,但区域特色又为其发展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寻找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突破口,借助内涵强校的机遇,挖掘潜力,培养地方特色人才是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方向。

(二)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是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任务。

大学的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地方高校需树立主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要把服务行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作为个性化发展的切入点,形成服务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育特色服务人才。

三、内涵式发展环境下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内涵式发展环境下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内容[3]。结合地方高校的特点和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特色为切入点,培养特色专业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特色创新人才是区域经济的引领者,是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对于地方高校,培养地区特色创新人才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地方高校大学生除具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的一般工程综合能力外,还需要具有突出的特色专业的实践创新能力,成为真正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二)内涵式发展环境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设想。

1.通过广泛调查分析,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闭门造车式的工程教育。目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大部分还停留在形式上,缺少实质性的合作,再加上校内缺少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和实践创新氛围,实践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最终导致学生闭门造车式的工程教育。

(2)师资队伍工程综合素质差。地方高校教师,特别是在本科评估阶段招进一大批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本科、硕士到博士连读的应届毕业生,缺少工程实践过程,而不具备“卓越工程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很好地实施“卓越计划”。因此,整个实践创新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工程实践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专业基础课程安排不合理[3][4]。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时间安排偏后,影响了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时间,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而影响了整个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实施。

2.根据内涵式发展环境下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依托行业,立足地方,开展系统化的产学研教育。让学生从认识、参与到“顶岗”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以受教育、长本领、作贡献、取报酬;让企业把接纳、指导、评价学生实习作为自身应尽的职责,企业及社会用人方认真积极地对毕业生进行评价,逐步建立“第三方”的认真严肃、科学透明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2]。同时,建立教师企业挂职和顶岗实习的机制,企业为教师设置挂职和顶岗的工作岗位,学校出台政策保证教师在此期间的待遇不变,彻底打通大学与企业间兼职、转岗的通道,引进企业工程师参与学校教学工作,使工科教师普遍取得企业经验,使产学联盟不仅是科研联盟而且是教育联盟。

(2)在完成数学、计算机等与专业基础课相关的基础课后,紧接着安排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增加大一和大二上课课时,同时将人文、政治类课程可适当向后调整,以便及时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三)内涵式发展环境下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建。

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计划应遵循“依托行业、立足地方、注重实践、特色创新、特色服务”的原则,彻底打破过去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地方特色的工程师综合素养。

1.校内层面的培养模式

从本校优势专业中遴选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成立卓越工程师班,从大一开始招生,从大一开始培养,实行“素质—能力—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素质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主要通过大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本行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主要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本行业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运行、维护能力和工程项目集成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这些能力要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得到提高[3]。校内层面的创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的培养在学校层面上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引进企业工程师和本校老师同时指导,一方面结合工程项目和相关课题进行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举行大量的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进行训练。

2.企业层面的培养模式

企业层面的培养穿插在各个学期进行,实行三学期制,从大一到大四,企业实践由短到长逐步进行。选择满足“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条件的企业,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从认识、参与到“顶岗”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企业要为学生配备导师,将企业要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转化为综合设计题目,保证企业能够接收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和基本技能培训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1]。

四、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保障措施的建议

(一)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不仅仅涉及高校,还包括企业、政府及教育部门,因此有必要成立一个综合管理部门,并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卓越计划”,建立并落实企业实习的制度,协调高校、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

(二)作为“卓越计划”的实施主体,学校必须采取多方保障措施,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增加实验室建设投入,建立保障实践教学效果的管理和奖励制度。

“卓越计划”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为了有效推进该计划的进行,学校、企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真正掌握现代工程技术、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39-141.

[2]龚克.转变观念大胆试验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中国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8):10-1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篇10

关键词:单科院校;内涵发展;单科思维

0引言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行各业急需大量的专业化科技人才,国家进行了一次大学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的大调整。由此,中国出现了诸多按行业划分的包括理工、农业、林业、财经、语言、医药、艺术、体育等类别的单科院校。单科院校面向特定的产业和行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大多单科院校克服自身的先天弊病而与时俱进,陆陆续续开设了其他专业和学科,向多科化或综合方向发展,以实现各自学校的壮大发展,多科化和综合化成了单科院校发展演进的趋势。

然而,单科院校在朝着多科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专业结构趋同、学科之间发展严重不均衡、过度重视外延发展,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等不良现象,严重制约了高等院校的长足发展,进而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单科院校在向多科化或综合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怎样平衡多科综合性与单科研究性,怎样选择和新建学科和专业,新建的学科和专业又如何在单科性院校中生存发展等这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单科院校发展备受关注的问题。在教育全球化、教育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21世纪,中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时代要求发展单科院校已经刻不容缓。

1单科院校必须坚持内涵发展

高等院校的内涵发展是相对于高等学校的外延发展而言的。其外延发展是指表现于高等学校的各种教育的硬件设施以及显性要素的增加和扩大,诸如教育经费增加、教师和学生数量增加、高校校舍及其面积扩大、教学专用设备价值及设施的增加等;内涵发展则是指高校内在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质量的提高、科研成果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等。外延发展主要以数量和速度发展为主,内涵发展则是围绕着数量和质量而展开。两者都包含着数量的增长,其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更注重增长的质量和增长的效益。

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以及国内外相关高校发展的比较研究,成功的单科院校的发展途径的选择不外乎两种,即继续保持单科优势,坚持在某行业或某学科领域作精做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培养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向多科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拓宽办学领域,促进学科融合创新和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氛围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于学术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对于大多数教学型单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首位的任务,高校内涵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根据院校的办学方向,单科院校的发展无论继续坚持单科发展还是多科化或综合取向,都必须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为关注焦点,优势专业的发展、新专业的选择、师资的配备、条件的保障概无例外。单科院校培养的人才首先是社会人。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强调学生对岗位(岗位群)适应的工具化思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院校学历教育的性质要求,必须考虑学生的长期发展。专业技能、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都是个人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单科院校无论选择何种发展方向和模式,这些都必须重视。片面强调或追求某些方面正是单科院校的先天不足。单科院校必须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单科院校内涵发展的着眼点是改变单科思维

单科院校建立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分工理论,即集中精力,做最擅长的事,效率会更高,事情会做得更好;建立的初衷是学校专注于办学者最熟悉的某一行业领域,易于发挥行业学科和专业优势,了解行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通过与行业的紧密接触,培养与行业岗位或岗位群能力要求无缝衔接的的专门化人才。单科院校的先天弊端就是专业、学科单一,知识面窄,不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片面追求专业化,缺乏人文氛围(或科学精神)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发展中的单科思维。

即便是在单科院校多科化、综合化的过程中,很多院校在设置学科时盲目跟风而全然不顾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软硬件水平,不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校园文化建设仍然注重专业化,缺乏科学精神或人文气氛,进而导致办学缺乏特色,这既不符合学生以及市场的要求,又失去其在本学科领域的科研进步。如此以来,学校的专业多了,规模大了,但仍然是以单科的思维看待问题,相应的还使学校的办学定位变得模糊,没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有学者研究指出综合性是大学的历史与逻辑。综合性,意味着学问的融通,继而是学科的融通。综合性意味着多学科的教养,从知识的善,到自身的善。历史的因缘际会使得近代中国的综合性大学传统发生了难以思议的中断。今天的综合性大学和单科院校的多科化或综合化进程带有相当程度“单科思维”的痕迹,或称之为“多科的单科独进”。

单科院校的内涵建设不在乎院校是否一定坚持单科发展思路或是必须多科化或综合化,着眼点最关键的还是首先要克服发展中的单科思维。无论单科化或多科化,根据院校内涵建设之要义,必须时刻以学生为关注焦点,克服工具价值的强化与人文价值的弱化之间的矛盾,从培养高素质人才出发考虑问题,创设条件,配置学校各方面的资源。

3单科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科和专业设置

时至今日,纯粹意义上的单科院校和单科的做法已逐步消失,单科的思维却遗留至今,阻碍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的诞生。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标榜自己是综合性大学,即便过去是单科性质的高等学校,甚至是非常有特色的专科学院,也向多科或综合性大学看齐。多科或综合性大学仿佛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成,有的专科学院建综合性大学的速度赶上和超过了建教学楼的速度。细心观之,有其名无其实。在单科性院校向多科发展的过程中,学科和专业设置已经成为一个核心问题,成为单科院校内涵发展的掣肘。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包括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专业(学科)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宏观层面的专业建设主要是指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围绕学校发展定位,而进行的整体专业布局和专业群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审定。微观层面的专业建设是指每个专业构成要素的内容建设,主要包括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要素建设。

3.1继续选择单科化途径发展单科化发展途径选择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主要是利用不同的要素禀赋或资源优势,确定自己在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从而制定学校的发展模式。对单科院校而言,由于自身专业、师资以及与所在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和实验实训条件业已建立起学校的比较优势,与其选择自己尚不熟悉的专业(学科)领域去开拓,还不如在原有专业设置的基础上作深作精,以求得学校的长远发展。按单科化思路发展的院校一定要克服“单科思维”,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定要注意人才成长必须的非专业素质的培养,比如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相关资金和条件的保障等。任何一个专业和学科都不可能独立存在,都不能局限在某一领域独自发展,必须从其他专业和学科汲取养分和灵感。而这,正是单科院校先天的弊端,需要特别引起重视。按单科途径发展的院校要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密切关注学校专业所对应本行业、企业所对应专业岗位、岗位群需求的新的变化和要求,不断追踪专业和学科前沿,在课程内容整合与创新上下功夫,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同时,按单科化途径发展的院校也必须与时俱进,注重专业的口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按单科途径发展的院校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适时优化专业结构,淘汰市场不需要的专业,为行业和企业新增加的岗位或岗位群开发新的专业,或者为适应变化,将原有专业方向细化,条件成熟时甚至可以将原专业分解并精细化,开发新的专业方向或拆分原专业为更为精细的几个新专业。选择单科途径发展的院校与所服务的行业的发展联系紧密,受行业是否发展景气影响颇大。

3.2选择多科化或综合化途径发展选择多科化或综合化途径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规模经济理论和风险分担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其运行才是最经济和最有效率的,并且更易实现学科和专业的交叉融合和创新,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条件。风险分担理论认为,把学校的发展捆绑在某个学科和某些专业上,风险甚大。没有哪个行业和企业能够持续繁荣,单科发展受单一行业发展是否景气影响太大,只有按多科化或综合化方向发展才有有效规避风险,促进学校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多科化不是全科化,大而全、小而全如中国企业发展所曾经存在的问题(所走过的弯路)不能在单科院校的发展中重现。单科院校多科发展的进程必须有明确的思路和发展目标,有时甚至需要重新整理学校的办学思路,重新调整和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一味地为了扩大规模而做大学校或者为了分散风险而增加学科专业,到头来可能弄得学校办学定位模糊,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拿不出手,砸了学校的牌子,毁了学校的发展。

4院校内涵发展的落脚点是学校的特色建设

特色建设的内容体现在内涵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特色专业、特色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管理风格、教育教学组织运作形式、校园文化、科研发展等等。选择单科途径发展的院校追求在原有行业领域作精做强,不断强化特色;而选择多科发展的院校在多科化进程中一味追求数量和规模,办学呈趋同化趋势,则会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单科院校的多科化或综合化进程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①市场原则,新增的专业和学科必须是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符合市场需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有一定的前瞻性;②与学校的定位相吻合,学校的各方面条件有限,新增的学科和专业最好与原有学科和专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便利用已有资源和条件,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使专业和学科的新增具有可行性并增加新增学科和专业建设成功的机会;③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专业和学科的新增,目标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人才的发展是全面的,适当注意科学精神和人文氛围的均衡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④循序渐进原则,单科院校的多科化进程起点较低,同时单科院校的实力开始不是太强,因此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学科和专业的扩张,一步一个脚印,建好一个再建下一个,一个一个作精做强,不宜全面同时铺开。

正如上文所述,单科院校多科化演进其内涵发展的落脚点仍然是学校的特色建设,多科化的过程最好正好是学校的特色多样化的建设,这样单科院校多科化就真正是竞争优势的建立,真正实现了内涵发展。

5结束语

单科院校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直面问题,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才是单科院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喜梅,韩立新.我国多科性大学建设与发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4).

[2]俞俏燕,邬大光.我国高等院校趋同现象解析——以单科性院校发展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

[3]田伟.试论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自身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

[4]谷育红.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几点思考[J].职业圈,2007,(16).

[5]陈杰峰.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浅述[J].新课程研究,2008年1月

[6]谢晓青.关于高校内涵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1).

[7]张师伟.单科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