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十篇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十篇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7:55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此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序幕。全国各地相应中央要求,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不少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理念思路,走出自己的一条建设之路,并取得良好成绩。自新农村提出伊始,有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就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研究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郭杰忠、黎康,2006)、新农村建设思路(林毅夫,2009)、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林祥松、罗海平,2006)、新农村建设模式(胡玮,2007)、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邱小华,2006)和国外新型农村建设经验研究(蒋建忠,2006)。其中,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在总结和归纳各地建设经验、思路和理念的基础上提炼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二、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三、多维度结合的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

   一、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此种模式总结多是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的早期阶段,直接取自成功案例的地方政府材料的居多。

   在此类研究中,温立新的研究比较成体系。他在《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分析》一文中,总结以往研究指出六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分别为浙江模式、赣州模式、遵义模式、湛江模式、云浮模式、德庆模式。其中,比较突出的模式有:浙江模式是沿海发达地区典型的政府推动的模式。其主要做法: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和管理;二是统筹城乡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体制改革。赣州模式是我国中部地区较早由政府发动的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是政府推动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典型模式。其主要做法:一是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二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四是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五是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六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建一个好班子。遵义模式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是农民自发建设的典型模式。贵州遵义市创建“四在农家”活动,成效十分显著。“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

   二、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学者胡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中认为共有11个关键因素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能人’夕、人才、土地、劳力和资金等问题,是相对重要的因素。他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总结了7种中国新农村建设起步阶段典型的发展模式,分别为: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商业贸易带动型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劳务输出带动型发展模式、小城镇建设带动型发展模式和生态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其中比较瞩目的模式有: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是指根据乡村自身的基础和条件,适应市场需要,以创办和发展乡村工业企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通过村办企业的长期性、系统性运营,可以整合农村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促进乡村经济效益快步增长,以华西村为典型案例。但受到地域、机遇综合运营管理等的关键因素制约,模式借鉴实施时需慎重。以河南太平村为典型案例。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是取得公认成绩的模式,而劳务输出带动型发展模式则是中国现实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模式,又与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相关,所以备受瞩目。

   三、多维度结合的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这种模式终结试图将地域与产业结合起来,所以多采用了两级或多级分类。

   其中典型研究为刘庆华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中采用两级分类将新农村建设模式进行总结。他先以发展程度和经济主体为划分标准,划分为经济发达模式、经济相对发达模式、发展中农村模式、经济相对落后农村模式和经济落后农村模式五种,在发展中农村模式中划分为江西赣州模式和现代农业带动模式两种;在经济相对落后农村模式下划分为劳务经济带动型发展模和生态农业模式两种;在经济落后农村模式下划分为生态畜牧业带动模式、生态旅游业发展带动模式和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三种。

   共总结了十二中模式。但在实质的展开中不论是案例还是展开逻辑都和上一种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有所雷同。这一种模式总结凭空加了一级分类标准,反而显的凌乱,抽象程度不高。

在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进行梳理了后,笔者认为:(一)这种模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理论指导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应警惕研究可能带来的误解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的主报告中将我国新农村建设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一、试点总结阶段(2006~2007年),二、推广普及阶段(2008~2010年),三、完善提升阶段(2011~2020年)。将研究时间对照会发现,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新农村建设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由中央、地方政府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基层参与组织实施,采取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新农村建设。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正式新农村建设在试点建设后,有点到面的阶段。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思考和寻找一种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可供参考的成熟范式,以期在最短的时间收到最满意的效果。所以,适时阶段的建设模式的总结和研究对各地新农村结建设都有积极地借鉴和指导意义。但几乎所有的模式研究者都提出,要应警惕研究可能带来的误解。模式具有其典型性和特殊性。在实际借鉴中,需吃透模式,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建设模式。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abstract:since2005party\’s16fifthplenarysessionproposedthatthebuildingofsocialismnewcountryside,thesocialismnewruralreconstructionhasdevelopedaroundthecountry.manyplaceshavemadethegoodprogressintheconstructionprocess.inthebasisofsummaringandinducingtheregionalconstructionexperience,thementalityandtheidea,theacademiccirclehaslaunchedtheresearchtochinanewruralreconstructionpatterns,andobtainstherichfruit.thisarticlecarriesintheseresearchcombsthesummary,thought:first,thiskindofpatternresearchhasthepositivesenseinthenewruralreconstructiontheoryinstructionaspect,butshouldstudythemisunderstandingwhichpossiblyvigilantlybrings;second,newruralreconstructionpatternresearchnot“new”,mustkeeppacewiththetimescarriesoutthethoroughpatternsresearch..

keywords: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patterns;research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自此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序幕。www.lw881.com全国各地相应中央要求,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不少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理念思路,走出自己的一条建设之路,并取得良好成绩。自新农村提出伊始,有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就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研究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郭杰忠、黎康,2006)、新农村建设思路(林毅夫,2009)、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林祥松、罗海平,2006)、新农村建设模式(胡玮,2007)、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邱小华,2006)和国外新型农村建设经验研究(蒋建忠,2006)。其中,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在总结和归纳各地建设经验、思路和理念的基础上提炼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二、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三、多维度结合的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

一、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此种模式总结多是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的早期阶段,直接取自成功案例的地方政府材料的居多。

在此类研究中,温立新的研究比较成体系。他在《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分析》一文中,总结以往研究指出六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分别为浙江模式、赣州模式、遵义模式、湛江模式、云浮模式、德庆模式。其中,比较突出的模式有:浙江模式是沿海发达地区典型的政府推动的模式。其主要做法: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和管理;二是统筹城乡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体制改革。赣州模式是我国中部地区较早由政府发动的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是政府推动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典型模式。其主要做法:一是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二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四是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五是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六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建一个好班子。遵义模式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是农民自发建设的典型模式。贵州遵义市创建“四在农家”活动,成效十分显著。“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

二、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学者胡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中认为共有11个关键因素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能人’夕、人才、土地、劳力和资金等问题,是相对重要的因素。他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总结了7种中国新农村建设起步阶段典型的发展模式,分别为: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商业贸易带动型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劳务输出带动型发展模式、小城镇建设带动型发展模式和生态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其中比较瞩目的模式有: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是指根据乡村自身的基础和条件,适应市场需要,以创办和发展乡村工业企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通过村办企业的长期性、系统性运营,可以整合农村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促进乡村经济效益快步增长,以华西村为典型案例。但受到地域、机遇综合运营管理等的关键因素制约,模式借鉴实施时需慎重。以河南太平村为典型案例。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是取得公认成绩的模式,而劳务输出带动型发展模式则是中国现实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模式,又与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相关,所以备受瞩目。

三、多维度结合的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这种模式终结试图将地域与产业结合起来,所以多采用了两级或多级分类。

其中典型研究为刘庆华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中采用两级分类将新农村建设模式进行总结。他先以发展程度和经济主体为划分标准,划分为经济发达模式、经济相对发达模式、发展中农村模式、经济相对落后农村模式和经济落后农村模式五种,在发展中农村模式中划分为江西赣州模式和现代农业带动模式两种;在经济相对落后农村模式下划分为劳务经济带动型发展模和生态农业模式两种;在经济落后农村模式下划分为生态畜牧业带动模式、生态旅游业发展带动模式和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三种。

共总结了十二中模式。但在实质的展开中不论是案例还是展开逻辑都和上一种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模式总结有所雷同。这一种模式总结凭空加了一级分类标准,反而显的凌乱,抽象程度不高。

在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进行梳理了后,笔者认为:(一)这种模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理论指导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应警惕研究可能带来的误解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的主报告中将我国新农村建设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一、试点总结阶段(2006~2007年),二、推广普及阶段(2008~2010年),三、完善提升阶段(2011~2020年)。将研究时间对照会发现,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新农村建设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由中央、地方政府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基层参与组织实施,采取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的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新农村建设。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正式新农村建设在试点建设后,有点到面的阶段。各级政府都在积极思考和寻找一种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可供参考的成熟范式,以期在最短的时间收到最满意的效果。所以,适时阶段的建设模式的总结和研究对各地新农村结建设都有积极地借鉴和指导意义。但几乎所有的模式研究者都提出,要应警惕研究可能带来的误解。模式具有其典型性和特殊性。在实际借鉴中,需吃透模式,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建设模式。

(二)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不“新”,必须与时俱进地开展深入的模式研究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虽然以新农村为名,以新农村为研究对象,但从研究内容来看,所有的

研究所涉及的模式都不是在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出现的新现象新模式。比如,以华西村为代表的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能走上这一模式的农村从改革开放伊始,甚至在新中国建设伊始就积累了相当的基础,通过抓住机遇、能人带领,走上这一被认为最成功的模式。其他模式都或多或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之前就形成了。所以有关新农村建设模式总结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讲都不“新”,被称为中国农村发展模式或许更适合些。有些研究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将研究命名为“新农村建设启动模式”或是“起步阶段模式”等等。这固然与新农村建设开始时间不算长、积累的经验不多、研究资料有限有关。模式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所以务必应深入实际,关注新现象,与时俱进地开展研究,总结新模式。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郭杰忠,黎康.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江西社会学,2006(6).

[2]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主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06(50).

[3]江苏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要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3).

[4]胡玮.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探讨.硕士学位论文,2007-5-15.

[5]姜作培,陈峰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5).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篇3

一、总体要求

以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坚持特色农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贫困村为重点,突出抓好产业提升、主体带动和产销对接,引深完善“五有”产业扶贫机制,扎实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二、重点任务

(一)发展“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切实把“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市场主体、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多元增收的主抓手,按照吕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起步、两年见效”的总体安排和“提质一批、扩建一批、新建一批”的发展思路,全县铺开15个农业产业园区、100个村级种养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力争年内完成60%以上的创建任务。

(二)发展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杂粮、旱地瓜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在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产业。以陈家湾、贾家垣、石西为重点,发展绿色谷子1.5万亩、有机谷子0.2万亩,带动全县谷子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以贾家垣、穆村、陈家湾、三交为重点,发展食用菌50万棒;

以薛村、石西、金家庄、陈家湾为重点,发展旱地瓜菜0.2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经济13.6万亩,各乡镇要至少建设一个300亩以上的高标准、有特色、园区式的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

(三)发展特色养殖业。以金家庄、留誉、王家沟三个新大象养猪场为龙头,推行生猪养殖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体系,年内新增生猪养殖规模3万头。稳定发展肉牛、肉羊、肉驴、蛋鸡等养殖产业。重点打造规模化健康养殖小区6个。支持4户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着力推动畜牧业发展质量提升。

(四)强化龙头带动。搭建企业扶贫对接平台,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贫困村和产业园区集聚,提升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在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实施农民合作社“提质创优”工程,倾斜支持参与“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合作社创建示范社。鼓励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跨区域联合与合作,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专业合作社为基础、村级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的一体化产业联合体,形成“一个联盟带动一个产业”的良好态势。

(五)推进产销对接。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组织举办好柳林红枣文化节,组织企业和合作社参加第四届吕梁市农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第六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省农博会等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孵化、提升、创新、整合”,持续做大做强区域公共品牌。搭建企业扶贫对接平台,扎实推进消费扶贫,组织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开展对接活动,不断拓宽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

(六)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贫困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县乡村产业扶贫干部培养培训力度,举办重点龙头法人及相关负责人高端培训。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畜新品种、新技术和农机装备,提高贫困乡村生产水平。组织开展有机旱作、疫病防控、果树管理、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仔猪保育等现代实用新技术,提升贫困户生产技能。

(七)强化典型带动。总结宣传产业扶贫优秀范例,讲好产业扶贫故事。总结一批农产品促销典型经验。深入推进贫困乡村创新创业活动,推广“双创”典型模式,选树一批农村产业发展领路人、科技推广明白人。继续培育一批产业发展典型和新型经营主体带贫益贫典型。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主渠道作用,宣传产业脱贫致富典型。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及农业产业扶贫相关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合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的进度安排、项目落实、组织实施等工作。要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解,逐级压实责任。产业主管部门要为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规划一批优势产业,打造一批产业项目,推广一批实用技术。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篇4

根据上级要求,我乡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按照全区经济社会“四发展两率先”的总体目标,以打造坚强堡垒、树立先锋形象、促进乡村和谐、建设经济强乡为重点,突出推动全乡中心工作、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提升党建水平,努力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在推进科学发展中的执行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广大党员培养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锋模范,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内容

根据区委的部署要求,全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

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规定的基本任务,努力做到“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解放,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开拓创新,依法办事,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整体素质好,党员意识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突出。三是工作机制好。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民主氛围浓厚,工作运行顺畅。四是工作业绩好。本单位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五是群众反映好。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

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模范履行《》规定的义务,努力做到“五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拥护党的领导,做到政治觉悟高,大局意识强;认真学习科学技术、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带头争创佳绩。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承担急难险重工作任务,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关心群众,尊重群众,向群众学习,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对群众态度热情,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乡党委政府制定的的各项规章制度,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五是带头弘扬正气。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敢于同社会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三、目标要求

开展活动的目标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

推动科学发展。各村党(总)支部要坚决兑现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对群众的承诺,持续抓好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各村党(总)支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本村科学发展规划、思路和举措;每一名党员干部要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领广大群众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促进社会和谐。各党(总)支部和党员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主动排查基层矛盾纠纷,做好化解工作;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

服务人民群众。各党(总)支部和党员充分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意愿,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参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加强基层组织。进一步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优化党组织结构,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群众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明显改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从20__年5月开始,到十召开前,通过整顿提高、典型示范、建章立制,在全乡树立培养一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典型,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力争全乡所有村党(总)支部达到“五个好”,乡机关党支部达到“三个一流和八型机关”(建设一流党员干部队伍、培育一流机关作风、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学习型、服务型、竞争型、创新型、文明型、和谐型、清廉型、健康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达到“六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企业发展好、文化建设好、群团建设好)以上,全乡“五带头”党员的比例达到80%以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的效果更加明显。

四、方法步骤

全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向党的十献礼两大节点展开,分为四个步骤。

(一)广泛发动,安排部署(20__年5月15日—5月31日)。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思想发动。乡党委及时召开全乡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各村党(总)支部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党(总)支部书记要作动员讲话,层层抓好思想发动,引导广大党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部署要求上来,深刻认识开展创先

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制定方案。结合全乡实际制定创先争优实施方案,各党(总)支部提出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党员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组织学习。各党(总)支部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提高认识,积极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二)全面争创,扎实推进(20__年6月—20__年6月)。

我乡立足乡情村情和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全乡中心工作,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在全乡认真开展“科学发展争先进、提速发展创一流、和谐发展上水平”主题活动,突出“六大活动”实践载体,全面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上党课、强党性”活动。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契机,坚持“五个一”(一天一读、一周两学、一月一查、一季一讲、一年一评)学习制度,积极开展“党课日”、“党课进村组”、“党员活动日”、党性分析评议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宗旨意识,切实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爱岗位、讲奉献”活动。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帮扶解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科学发展示范点”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党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转作风、促服务”活动。通过转变党员工作作风、“一站式”便民服务和“结对一帮一,共建新农村”结对帮联活动,不断改进党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勤勤恳恳抓落实,踏踏实实干到位。

“亮身份、树形象”活动。通过开展党员亮牌、示范岗评选、民情走访活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利用“七一”建档80周年等节点,采取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成就、学习党史等形式,对全体党员进行党性教育;通过佩戴党徽,设立党员示范户、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把党员身份亮出来,促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做贡献。

“树典型、抓示范”活动。围绕区委提出的“六个一”目标(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制定一个符合村情的发展规划,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把中青年农民全部轮训一遍,培育一个增加农民收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的产业链),以扩大党建示范点覆盖面和党建示范群建设为重点,以“五个好”为目标,细化创建标准,靠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好党建示范点和示范群创建工作。在活动中要注意挖掘一批先进典型,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制作一部反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崭新形象电教片,对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党组织和党员,乡党委予以表彰命名,对特别优秀的,上报区创先争优活动办进行评选表彰。

“提素质、创业绩”活动。在村干部中大力开展“党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群众联动”为主题的“三动”活动,进一步开阔村干部眼界和视野,提高村干部和党员创业能力,通过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帮助支持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带头创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体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号召力,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

(三)规范标准,健全机制(20__年7月一20__年6月)。各党(总)支部要培养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发掘一批先进典型实例、建成一批典型示范点,采取组织先进典型作报告、宣讲典型实例、参观示范点等形式,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各村对照年初制定的目标管理责任书,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以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全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再上新水平。

(四)全面总结,巩固提高(20__年7月—党的十召开前)。各村党(总)支部都要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全面评价分析,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对各村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评比。采取自下而上、逐级评比推荐、逐级表彰的方式,对全乡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20__年“七一”前后,中央和省、市委、区委将专项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以及组织活动成效显著的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工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驻村指导组。各村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一把手”要亲自抓,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实施,结合实际制定开展活动的具体方案,对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努力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篇5

一、活动时间

宣传周活动安排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活动时间一周。

二、活动主题

综合执法护春耕,放心农资进乡村。

三、活动目的

围绕主题,强化宣传指导服务,多措并举,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提高优质放心农资覆盖率。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农资经营主体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资,提高农民农资质量安全意识、依法维权意识。加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宣传,营造农资打假浓厚氛围,为我县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执法保障。

四、活动内容

(一)广泛开展活动宣传。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乡村广播等宣传媒介,组织开展好“五个宣传”,即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宣传、农资打假宣传、农资识假辨假知识宣传、农资使用常识和依法维权宣传、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大力宣传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以及农资打假工作部署和成效,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指导农民科学购买正确使用农资,强化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守法经营意识。

(二)组织开展指导培训。

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和执法监管工作优势,组织抓好“两个指导培训”。即利用现场咨询、展览展示、乡村课堂等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开展农资购买、使用等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结合执法检查,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和农资依法生产经营指导培训。

(三)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主渠道。

结合实际,大力宣传推介守法诚信经营、产品质量过硬的农资生产经营

企业、农资专业合作社和农资社会化服务机构,支持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名优农资企业参加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为农民提供更好更优的农资服务,畅通优质放心农资进村渠道,提高优质放心农资覆盖面。

(四)强化农资打假执法。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要主动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创新投诉举报受理方式,主动挖掘发现违法线索,及时受理加快查处。加大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曝光,在当地主流媒体公布2020年农资打假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15-02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层次低,同质化严重,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在特定的政策背景、特定历史时期,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具有典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以期在新型城镇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进行深入研究。

1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1.1国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在elsevier-ScienceDirect学术期刊上以“ruraltourism”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到2004至2013年十年间相关论文39篇,主要来自于《annalsoftourismresearch》和《tourismmanagement》两本杂志。对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发现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本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者动机、偏好与满意度、乡村旅游产品以及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等方面,已形成了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总之,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加广泛,在研究方法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入。但关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由于无转型升级的提法,因此,仅有少数接近的研究文献可供参详。

Kajanusm,KangasJ,Kurttilacm(2004)运用集中价值思考(valuefocusedthinking)和a'wot对芬兰和德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传统和文化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albacete-SáezC,Fuentes-Fuentesm,Lloréns-montesF(2007)认为质量是行业竞争的一个有力优势,为了能够给乡村旅游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议指导,为此开发了测量乡村旅游住宿服务质量的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这对以后乡村旅游的质量管理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laireHaventang,eleriJones(2012)以adbenta公司开发的蒙茅斯郡的领袖项目为个案进行分析,并最终认为领导力在创造乡村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方面有重要作用。ZahedGhaderi,JoanC.Henderson(2012)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在伊朗当地一个很受游人欢迎,并在政府旅游发展规划当中占据重要作用的村庄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认为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并最终认为社区参与是实现伊朗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Yasuoohe,ShinichiKurihara(2013)认为日本本土资源的管理,必须要通过加强当地农产品品牌的经济效益和乡村旅游开发的互补关系。

总之,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如下结论:(1)受欧美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因素的影响,国外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2)国外对于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方面的研究也属凤毛麟角,且凸显出“理论研究少,个案研究多”的特征;(3)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与其它形式的旅游相结合、综合协调发展是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进一步提升的主要路径;(4)个案研究普遍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实践性和针对性很强,因此,对乡村旅游品质提升的普遍指导性有限。

2国内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针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断深入与完善。在知网学术期刊上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筛选,本文选取了2007至2013年6年间相关论文13篇,文章集中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

2.1理论研究

近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吴必虎等(2007)从产品、营销和市场拓展三方面提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建议。胡敏(2009)指出转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将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升级。徐福英等(2010)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五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乌兰等(2010)从生态理念的视角出发探索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途径、目标以及对策。

2.2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进行了案例研究,黄震方(2011)深入研究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和香格里拉雨崩社区的权能建设,认为社区权能建设对推动旅游社区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李月丽(2012)从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了湖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李玉新等(2012)以山东省寿光市、蓬莱市、长岛县为例,认为产业协同和城乡统筹发展,是促进了乡村旅游转型的典型路径。陈艳秋(2012)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典型,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提出了从主题形象、市场细分、项目策划、旅游目的地营销、辅助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郑耀星等(2013)通过分析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试图从开发经营理念、产业链、服务理念以及乡村旅游标准等方面着手,融人生态理念的元素,以期为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刘战慧(2012)将韶关市作为一个研究点,结合韶关市的实际,从实施体验式开发、构建价值链增值、催生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归纳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安传艳(2013)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可以通过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目的地,政府引导和规范标准,培训从业人员,细分市场、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实现乡村旅游的产品、管理、服务、市场和功能的转型升级。刘孝蓉(2013)认为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既可以推动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并提出了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通过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1)我国乡村旅游确已进入瓶颈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方面的研究集中变现为:①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价值增值;②依托乡村旅游产业集聚,扩展产业多种功能;③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协同共赢;(3)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基本都是立足于产业发展的视角,由单一关注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转向关注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4)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的研究视角过于具体,宏观综合性研究较少。

3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1国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在elsevier-ScienceDirect学术期刊上以“ruraltourismurbanizati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供参考的论文较少。S.Burak,e.Dogˇan,C.Gaziogˇlu(2004)通过全面评估沿海地区城镇化和旅游的影响,并针对爱琴海和地中海沿海这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由于沿海含水层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岸线的多层建筑的密集建设,导致含水层盐渍化严重,农业用地减少,使得土耳其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环境保护不断恶化。

总之,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章研究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基本已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期,且早已实现城镇化,城乡二元制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城镇化背景下或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很少。但国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对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城市地区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文化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3.2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2.1国内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我国因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呈现为城乡二元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后,国内部分学者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进行一定研究。李坚(2007)在城乡统筹新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构想一文中,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结合,提出了民营经济为主,联合开发,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三种战略模式。曾天雄(2007)通过论述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刘树花(2008)对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相处推动发展。安慧、魏皓严(2008)对城乡统筹下成渝两地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做了研究,对城乡统筹下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出了对策。其余专门针对城乡一体化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较少,对特定区域的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更少,同时在城乡一体化中取得诸多成果的地区,乡村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挑战,而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3.2.2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最近几年有关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日益增多。孔德林,黄远水(2009)通过探讨城市化对城郊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要素的影响,揭示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从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建立景观生态隔离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分层次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郊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邱玉华、吴宜进(2012)从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影响,得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的三条途径:生态路径、文化路径和景观路径。罗红宝(2013)认为在中国进入休闲时代与新型城镇化浪潮继续推进的背景下,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能够有效实现乡村区域经济的突破发展、综合发展、绿色发展,必将成为中国广大乡村实现经济升级的重要模式。崔剑生,赵承华,王峰(2012)把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城镇化进程中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

总之,国内专家学者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对城市中远郊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再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更关注规划的价值和作用。

翻阅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一方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进展,借鉴好的国际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明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Rosam.Hernándezmaestro,pabloa.muozGallego,LibiaSantosRequejo.themoderatingroleoffamiliarityinruraltourisminSpain[J].tourismmanagement,2007,28(4):951-964.

[2]asuoohe,ShinichiKurihara.evaluatingthecomplementaryrelationshipbetweenlocalbrandfarmproductsand?ruraltourism:evidencefromJapan[J].tourismmanagement,2013(35):278-283.

[3]吴必虎,吴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6):11-13.

[4]胡敏.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转型――兼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升级[J].旅游学刊,2009(20):70-74.

[5]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93-94.

[6]李玉新,乌兰.基于生态理念的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2009:268-273.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篇7

一、目的意义

乡镇(街道)、村是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对象。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稳固基层组织、巩固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市,乡镇(街道)尤其是广大农村,农业依然占主导地位,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业部门大有作为。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农业发展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保障农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十分艰巨,也对农业部门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市农业系统组织开展农技人员服务进乡村行动(包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以下简称服务进乡村行动),是落实“千乡万村送服务”集中行动的具体举措,是农业工作把握新形势、谋划新举措、推动新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农业部门改进作风、创建“五型机关”的内在要求,必将对推动科学发展观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二、主要任务

开展服务进乡村行动,着力从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立足转型升级发展农业,提升能力服务“三农”,大力推进六大提升行动的实施,以扎实有效的服务,解决农业生产最需要、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基础上,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创新农作制度,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促进良田、良制、良种、良法、良机“五良”配套,推进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引导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营销服务,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落实“十项惠农举措”,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二)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创业能力。探索建立经常性、开放式的培训机制,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力度,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创业就业能力。加强农业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发育。广泛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鼓励有一定资本积累的外出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返乡从事农业,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竞争力。

(三)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综合实力。认真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减轻村级集体负担,改善发展环境。引导村集体盘活闲置资产,开发集体资源,搞好投资运作,落实物业项目。加快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鼓励村经济合作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广辟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四)深化财务公开,促进农村和谐。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形式和公开程序。大力推进会计委托制和电算化,推行村级财务信息化管理,实行实时监控。加强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监管,按照三年必审、离任必审、有访必审的要求,加大审计力度,拓宽审计面。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规范农村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制度,确保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和生产经营积极性。

三、行动内容

组织开展服务进乡村行动,主要通过送、帮、扶、带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农业技术、模式、培训、信息、政策等服务,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更好推动农业科学发展。具体开展“六到农家”(包括村、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活动。

1.致富信息到农家。运用农民信箱、农技110、*农业信息网、*市农业信息网等手段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及时品种技术、病虫防治、土地流转、农机作业、农产品市场、惠农政策等信息,提前、产中、产后多领域的服务,让农民充分了解情况,让信息合理安排生产、科学防控病虫害和动植物疫病、有效拓展农产品营销等环节中发挥积极作用。广泛宣传农民信箱的作用和功能,继续抓好农民信箱农村联网,扩大农民用户和启用率。

2.优良技术到农家。结合当地产业特色,运用农民信箱、广播、电视、报刊、村组黑板报等途径,推介种养业生产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组织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蹲点办方,抓点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公布农技人员特长和联系方式,方便农民咨询。深入开展联基地联大户活动,组织农技人员与基地、大户挂钩联系,定期走访了解情况,上门提供技术服务,实地解决技术难题,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技术服务新机制。

3.科技培训到农家。深入实施“绿证”培训工作,帮助农民系统学习农业生产知识,提高科学种田技能。结合秋收冬种和明年春耕备耕,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等方式,针对性地开展短期的一事一训,把科技培训送进农家,把适用技术带给农民。农业局至少组织1期专业大户骨干培训班,各乡镇(街道)举办1-2期培训班。同时,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通过科技下乡方式,上门赠送一批科技书籍、科普资料、农村信息报、农用物资等。有条件的地方,应当帮助建立农村科技书屋,为广大农民创造良好的科技学习环境。

4.先进模式到农家。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加快创新农作制度,认真总结实践创造和先进典型经验。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农机农艺结合以及“千斤粮万元田”等生产模式,推广统一育供秧、统一机耕植保、统一品牌经营等服务模式,推广村级财务委托制、电算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监管模式,推广农业清洁化生产、废弃物综合治理、沼气开发、清洁能源利用等生态循环模式,引导农民自觉采纳。编印各种模式操作流程图,汇编各种典型实例集,广泛宣传这些模式的先进性、实用性,使好模式产生好效果。

5.维权服务到农家。稳定并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赋予农民永久的土地承包权。加强农民资源、资产、资金“三资”管理,加强村经济合作社建设,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和社务公开,帮助建立完善权益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村经社有序运行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组织万村审计活动,推行财务公开网络化管理,强化农民负担监管,深入开展明查暗访,严厉查处违法加重农民负担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组织“绿剑”集中执法活动,整顿规范小农资经营行为和农资市场秩序,防患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及时调处农业生产事故和土地承包、流转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时,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普及宣传农业法律法规,增强农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

6.惠农政策到农家。全面落实粮食、生猪生产、农机作业补贴、土地承包流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场改革等政策。层层组织开展政策宣讲、解读、咨询,进一步宣传强农惠民政策,使农民更多地了解、更好地运用政策。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促使各项政策到位,真正起到惠及农民的效用。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建议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加大农业投入和扶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镇乡(街道)农业部门、局下属单位要把开展服务进乡村行动,作为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深化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主动。市农业局成立协调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各镇乡(街道)农业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周密谋划方案,精心安排部署,确保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各方力量协同配合,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展开。要把农业部门的服务进乡村行动纳入到“千乡万村送服务”集中行动的工作体系,在党委政府和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协调下开展工作,加强与当地集中行动的衔接,紧密配合统一的活动,并根据实际独立抓实自身的工作,使服务进乡村行动符合总体要求,又体现部门特色。

(二)突出重点,精心组织。要把握重点时段、重点内容、重点环节、重点对象,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让群众多得实惠。在服务时段上针对秋收冬种、春耕生产等重点季节,在服务内容上突出致富信息、优良技术、科技培训、先进模式、维权服务、惠农政策“六到农家”,在服务环节上着眼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服务对象上围绕农民群众、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在元旦、春节期间,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当地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有重点地走访慰问贫困农户,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要周密谋划方案,认真组织部署,精心设计载体,有条不紊地展开服务。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jiangxiaomao”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乡镇工作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年以来,白路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立足乡情,真抓实干,实现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我乡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0年工作情况:

1、党的建设方面

基层党建工作:2020年以来,我乡按照党建“三化”的要求,指导各村全面推进建设以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居家养老中心、智慧医疗中心“五个中心”为主的“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的综合体式党的基层组织阵地,共整合办公楼面积达1984平方米,目前各村均已设立便民服务站,让群众能“进得了门、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实现村级阵地不空岗、村干部服务党员群众不缺位、村民办事不出村。全乡村党组织确定年度重点任务21项,其中,重点任务中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8个村,已基本完成。汀桥村党支部以七一建党活动为契机,组织全村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分小组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积极性;各村制定和完善了集体经济发展计划,截至目前,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已达10万以上。按照集中办公要求,实行村干部集中一楼办公,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目前全乡8个村全面实现了集中办公;提前谋划村“两委”换届工作,稳妥推进村书记、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交叉任职,目前8个村均已实现“一肩挑”;推行村级后备干部进村跟班制度,目前各村共有后备干部30人。同时,强化经费保障,严格执行村干部工资按月发放,落实了党组织活动经费、党组织关爱金等专项经费。全面落实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制度,全乡各级各领域党组织书记讲集体党课60余次;用好“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通过支部集中学习、学习强国网上学习、基层党员轮训等方式,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以助推中心为支撑点,让党建工作更有深度。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支撑点,推进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

2、思想建设方面:认真开展中心组学习,特别是加强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和党的五中全会的学习和宣传,中心组成员学习笔记达要求,组织人员参加理论考试,加强了新闻报道,完成了党报党刊征订任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切实发挥乡党委主体引导作用,加强道德“红黑榜”与乡村文明建设,积极利用乡、村宣传栏、电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白路乡集镇市场和汀桥村、东坪村村文化广场“文化墙”;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辖区8个村均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办事流程,为辖区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完善村规民约等多措并举、共同发力,遏制天价彩礼、破除陋习、树立文明乡风,积极引导农民讲科学、讲文明;每季开展道德红黑榜评比活动,我乡今年累计评选出红榜人员25人,黑榜人员20人,进步榜人员4人通过,通过对正面事例进行宣传弘扬,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今年以来,我乡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9次。

3、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好人主义之害”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抓教育、抓制度、抓监督为重点,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提升了干部队伍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加大问责追责力度,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警示教育,规范廉政档案管理,落实党委书记约谈制度,增强“一岗双责”责任意识,严格规范“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流程。充分利用全体干职工会议、脱贫攻坚推进会、全体乡村干部会、党政联席扩大会等会议之机,学习典型案例,警示提醒全体乡村干部,层层传导压力;同时,每月组织廉政教育大讲堂活动,由各班子成员结合自身分管工作实际,通过廉政党课形式,讲解工作业务及相关廉洁自律相关注意事项。2020年以来,共举办廉政党课13次,组织乡村干部及普通党员到乡纪律教育室参观学习11次300余人次,通过参观警示教育墙上身边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广大党员。

脱贫攻坚方面

1、教育扶贫。开展义务教育扶贫学校校长和乡属地管理“双负责制”,对我乡3-20周岁贫困人员151人就读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并梳理完善了教育扶贫台账,我乡有贫困学生109人,没有辍学学生。

2、健康扶贫。落实贫困人员全部免费参加医保、落实健康扶贫“一站式”服务,确保贫困户报销比例达到90%;加强了对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确保了贫困人员就近看病,看得起病。

3、危房改造。今年为我乡贫困户申报了危房改造新建7户,维修4户,并对所有贫困户住房进行鉴定,确保贫困户住得安全、住得放心。

4、饮水安全。全面排查贫困户饮水安全情况,建立贫困户安全饮水台账,我乡186户贫困户,其中饮用自来水181户,饮用井水5户。今年申报改水提升工程24户,对5户饮用井水进行了水质检测,均监测合格,确保了用水安全。

5、社会兜底保障扶贫。对贫困人口保障扶贫情况进行了摸排核实,建立完善了白路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保障扶贫政策落实台账:特困供养人员33户35人,残疾人员102人,残疾“两项补贴”人员93人,农村低保补助143户302人,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了贫困人口享受保障扶贫各项政策落实。

6、产业扶贫。以“村有扶贫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为目标,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工程:我乡成立了6个光伏合作社,93户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加强对汀桥村花门楼蔬菜种植基地的指导及管理,今年产生经济效益10万多元,即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汀桥村51户贫困户能够分享产业发展成果;成立崇仁县扶勤种养合作社、崇仁县助困种养合作社,93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享受分红,分享产业发展成果;为我乡杨县才等13户发展肉牛、鸡鸭散养户申请农业产业补贴41920元,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动力。

7、就业扶贫。我乡积极拓宽贫困人员就业渠道,开发就业扶贫专岗,积极引导建设扶贫车间,定期开展送岗进村送岗入户等就业服务,落实就业扶贫各项政策,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人员234人。建设扶贫车间1个,安排就业人员5人;开发就业扶贫专岗,解决58人贫困人员就业;对在外务工的贫困人员全部发放了交通务工补助。

8、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有的贫困人员的心理很脆弱,缺乏生活信心;有的贫困人员好吃懒做,“等靠要”思想严重,为了解决这些人的脱贫难题,我乡开展了感恩奋进主题教育,通过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典型,树立邹福阳、杨县才等脱贫致富标杆,引导困难群众不等不靠、战胜自我、自力更生,增强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巩固扩大了我乡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贫困群众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9、强化资金投入。为了强化脱贫攻坚基础工作,我乡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加强了扶贫项目申报力度,2020年申报扶贫项目县级项目库335.135万元,其中批复项目298.4万元;加强了对项目的监管调度,确保项目施工进度;强化了对项目资金监管,杜绝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10、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我乡于10月份开展了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集中开展了对贫困户的摸排核实调查工作,对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贫困户35户76人申报了脱贫;评估了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风险变化,对脱贫不稳定户1户4人返贫风险和边缘易致贫户9户25人致贫风险消除进行了标注。

11、强化驻村帮扶。我乡目前有市级单位2个驻村汀桥村,县级单位7个驻村白路村、李家村、东坪村、乐家洲村、吴坊村等5村,上付村和花园村是乡本级驻村,确保了8个村全部有驻村干部。另外组织乡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形成结对帮扶机制,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必须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保证帮扶出成效。

12、金融扶贫。我乡全体帮扶干部上户宣传并发放小额信贷宣传单、《崇仁县精准扶贫政策宣传漫画册》等,并存放贫困户家中,提升了贫困户对小额信贷政策知晓度。我乡目前有贫困户3户申请了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贷款。

13、强化自查整改。结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督查巡查、暗访监督、各级审计、部门监督、社会监督等发行问题,我乡开展了举一反三自查整改,取得了整改实效,我乡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梳理问题清单问题方面3个,主要问题52个,具体子项154项,截止11月13日,已全部整改完成。

农村农业方面

1、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在集镇张贴《白路乡环境卫生整治通告》,对固定店铺经营户及非固定经营户下发宣传单,坚决制止集镇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占道经营、撑遮阳伞等现象。并租赁汀桥村洒水车一辆,每周一次对集镇和农贸市场进行冲洗,保持集镇整体的卫生;二是建立乡、村、组三级环境卫生监督责任制,实行每月一巡查、每周一督查、每日一调度管理措施,加强对第三方(凯盛公司)的监督和卫生整改落实,严格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配备专门的执法队员,实行值班制度,负责集镇的交通秩序、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日常管理;四是开展了路域环境治理,对我乡境内2条乡道、5条村道进行清理整治;五是加强环保监管,经常性开展环保宣传和巡查,群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六是注重乡风文明,狠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感恩奋进主题教育7次,各村开展了“三讲一评”活动,评选推荐感恩奋进典型人物8人,培树先进典型,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村风民风明显好转。同时加大拆违拆临的工作力度,2020年以来拆除危旧房8000余平方米。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我乡今年的13个新农村建设点已基本接近完工,并制定初步的常态管护计划。

2、防汛工作:我乡严格按照上级防汛工作要求,制定《2020年度白路乡应急预案》、《2020年度崇仁县孙坊堤白路段度汛方案》、《白路乡2020年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明白卡》、《小二型水库度汛方案》及《2020年度防汛值班表》工作台账,科学储备防汛物资、明确防汛抢险责任人,做到全面防控安全度汛准备工作。对3座小二型水库进行了砍杂,同时对全乡18座山塘水库进行了隐患排查,准备防汛物资砂石50余方、麻袋10000只。防汛期间,乡村两级均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乡水利员每隔一小时上报万亩圩堤及小二型水库水位情况,保障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3、水利工作: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实施中,将大力解决灌溉用水和安全用电突出问题,提升农业高产高效发展;中小河里治理工程也全面完工,将解决全乡境内河道淤堵问题,有效提升汛期排涝,提升抗内涝能力。

社会治理方面

1、信访维稳工作:一年以来,我乡信访件办结7件,12345市长热线办结11件,县长信箱办结3件,办结率均达百分之百;压实乡村干部信访责任制,各村每日向乡信访员报告重点信访人员外出情况,确保信访重点人员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开展七进等宣传活动5次,群众参与983人次,发放宣传单1100份,宣传在非法集资、反假币、防范电信诈骗、反洗钱、个人征信、农保卡激活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积极落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做到群防群治,共同推进平安建设;加强10名易肇事肇祸人员的管控,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做好信访矛盾的化解,坚持党政领导坐班接访包案化解制度,抓好司法调解、法律援助,排查矛盾25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起,全乡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2、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合扶贫大走访,深入村组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座谈会,走访入户进行调查。按照“有黑扫黑、无黑治乱”的要求,今年我乡共破获吸毒案2件,抓获吸毒人员2人;案件3起,处罚18人;破获嫖娼案2起,处罚2人;

3、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排查治理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目前无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全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疫情防控工作:一是积极响应江西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乡已取消迎神、抬神活动3个,取消婚宴、寿宴、庆典等聚会聚餐活动86场;二是全面落实科学精准防控之策与排查管控措施,强化对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的摸排“零报告”制度。全乡各电子显示屏、广播喇叭及流动宣传车全部投入疫情防控宣传,要求各村每日下午3点前对本村内是否有新增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进行上报,没有新增返乡人员的实行“零报告”,在严格落实摸排的基础之上,安排专人对接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要求做到提前三天报告,返乡之后,由指定的乡村干部陪同返乡人员做好六次核酸检测,并做好之后14天居家隔离与回访。三是毫不松懈、以慎终如始的心态做到外防输入。一方面乡要求各村提高站位,对中高风险地区的变化保持最高的敏感性,及时将最新中高风险地区纳入每日的“零报告”,严格落实“四包一”;另一方面乡及各村建立中高风险及境外地区返乡人员台账,并做好各自辖区内外籍新娘的摸排,截止目前,我乡未发生一起疫情感染事件。

5、人口普查工作:为顺利完成白路乡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我乡成立了以乡长为主体负责人的人口口普查网格化管理体系,由乡人口普查指导员下到各村组指导各村组普查小区工作的开展,各普查小区的普查员上户登记,实现“见人就登、见户就登”。各包村领导进行督促,并每日向乡人口普查办公室上报工作进展,目前我乡人口普查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工作,10月15日至10月31日,我乡完成全部人口普查摸底工作,11月1日正式开展人口普查工作,11月12日,我乡人口普查工作已经全部结束,现已经进入最后的数据比对阶段。

6、森林防火工作:乡村两级均成立巡逻队,不定期组织巡逻,发现火情及时进行扑灭,乡执法队执法车每日通过车载喇叭加大宣传,严格杜绝野外火源。

其他工作方面

卫计、教育、民政、文化等各项工作开展顺利,2020年,我乡向县输送7名大学生入伍,圆满完成征兵任务。

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是由于乡本级收入大幅减少,政策性的补助持续增大,发放存在困难;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工业底子薄,且资源贫乏,乡经济结构亟须优化,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项目建设速度还不快,持续快速增长压力较大;

三是我乡地理条件差,易旱易涝,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农民增收难度较大;

四是干部素质与新形势要求还有差距,交通阻力、社会维稳等方面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和干部作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一是思想上不放松。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疫情防控注定是一场持久战,病魔一日不除,防控就一日不能松,任何厌战和懈怠都会让工作前功尽弃。要着眼防麻痹、防松懈、防疲劳、防烦躁,持续不断地搞好思想发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二是行动上不停歇。进一步强化防范意识,严格落实网格员制度,及时完善疫情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在行动上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抓实每一个环节、抓细每一项措施、抓好每一项工作,持续把好关、守住门、管好人;三是力度上不缩减。各村在疫情防控力度和重视程度上坚决“不打折扣”,要坚持节奏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严把“入口关”、阻断“传播链”、织密“防护网”,坚决做到慎终如始,防控疫情扩散风险,坚决守住全乡不能出现一起疫情感染事件的底线

2、聚焦重点,统筹推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加大扶贫帮扶力度,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积极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实施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确保贫困户全面脱贫。对已脱贫户继续做好走访帮扶工作,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避免“返贫”现象的发生。同时,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宣讲、正面典型引导、示范带动等方式方法,将帮扶措施与贫困群众参与度挂钩,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积极组织召开群众知情会议,通过群众问、干部答、讲政策、疏情绪、办事情的方式方法,达到精神扶贫的目的,助力脱贫攻坚。

3、持之以恒优化人居环境,打造宜居新白路。结合“双创”活动,进一步整治乡村和集镇环境,坚决制止集镇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占道经营、撑遮阳伞等现象。建立乡、村、组三级环境卫生监督责任制,实行每月一巡查、每周一督查、每日一调度管理措施,严格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进一步完善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在支持农村贫困家庭人员就业基础上,完善进入退出机制,确保公益性岗位人员充分发挥职责,有效改善了我乡环境卫生面貌。

4、充分利用“飞地经济政策”,提振乡村经济发展。一方面认真谋划,把蔬菜产业发展作为服务三农、壮大产业、增值百姓财富的有效途径。创新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理念,采取政府规划与农民自建相结合的发展理念,采取“党支部十合作社+基地十贫困户”发展模式,建设蔬菜生产基地。以汀桥村、东坪村示范村为中心建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断扩大覆盖面;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的企业不局限于建筑业,结合我乡环境引进更多类型的、规模较大的企业入驻园区,同时持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服务到位,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宽松的服务环境。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篇9

加强领导科学谋划

2006年以来,兰考县委、县政府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搞好试点、积极推进”的工作思路,选择了6个示范村、50个整治村和22个扶贫整治推进村,按照“20字”方针进行以“三清四改”、“六通一气”、建设现代农业和创建文明村为重点的典型思路。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黄道功任组长,县长陈文东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左宪安,县委常委何慧丽,县人大副主任刘进生,县政府副县长张新胜,县政协副主席王社省等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领导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任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了专职工作人员,拨付了专门经费,办公地点设在县政府,副县长张新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协调指导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联系示范村和整治村,深入基层搞好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先后4次专门召开常委扩大会、四大班子联席会,研究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30300”工程任务的措施,结合县情制订了《兰考县新农村建设方案》及《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设标准》,召开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明确了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村的工作职责、任务及考核方法,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乡镇村因地、因村制宜,制定了建设方案,稳步实施。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

县委、县政府从县直部门选派了85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170名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进驻6个示范村、50个整治村和市直工作队一起进行包村帮扶,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工作队访农户、摸村情、理思路、订方案、搞建设。目前,工作队已为所包村发展生产引进项目和协调贷款800多万元,投资安装路灯180盏,捐献电脑、健身器材、农科读物等各类物资价值100多万元。

整合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公路交通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将各部门的项目资金重点向示范村和整治村倾斜,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筹措沼气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农户搞“一池三改”。县委、县政府协调农信社给每个建设沼气户贷款1000元。县财政投资50万元,采取以奖代形式资助乡村农户建沼气;购置9台沼液车满足群众掏渣换料需求;购置20套沼气建设模具配发施工队:培训150名技术员,指导农户建沼气。全县建成县级沼气服务站1个、乡级沼气服务站8个,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功能齐全、运转自如、服务高效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去年和今年两年内全县新建沼气1万座,超额完成了市下目标。县乡财政投资2600万元,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沟能通、渠相连的排灌格局。目前,示范村和整治村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民安居乐业。

县委、县政府联系协调在郑州的兰考籍老乡资助城关乡以盆窑村为中心的五个村庄共1万人(盆窑、赵庄、绳庄、新韩陵、东北场),搞好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投资2~3亿元,用2~3年的时间建设一流的新农村。目前规划工作已经结束,投资300多万元的道路建设已经竣工,征求农户选定房型、调整土地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强化宣传炒热思想

县委、县政府把每年3月份定为新农村建设宣传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成立文艺队,利用快板书、腰鼓队表演等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使广大群众自觉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县电视台开辟了新农村建设专栏,宣传典型,跟踪报道全县新农村建设动态。全县农村开展了“十佳村官”、“十大新型农民”、“好媳妇”、“好邻里”等评选活动,营造了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单位和各乡的乡镇长、主管副职和村支部书记赴洛宁、伊川、舞阳等地参观学习。

跟踪问效严格督查

一是建立了例会制度。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定期召开由市、县工作队长、乡镇领导、示范村和整治村“两委”负责人参加的例会,总结新农村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均衡推进。二是实行了台账机制。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统一印发了《新农村建设包村帮扶工作队工作日记》,要求工作队每天将学习、工作、帮扶、走访群众等情况逐项认真填写。三是实行了督导机制。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组织人员不定期下乡入村对市、县包村帮扶和各村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及时编发简报68期,推出典型,介绍经验,督促后进。全县6个示范村主次干道全部硬化,实现了村户通。全县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8个村7500户,建设文化大院12个,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8个,建设农家超市174个,农资连锁店36个,文明村54个。各项基本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村庄绿化、环境美化、街道亮化的目标,为农民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发展生产促农增收

兰考县始终把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好上级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篇10

2019年以来,我乡纪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为总要求,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切实找准管党治党中的问题和短板,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勇于改革创新,使我们的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1、明确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

一是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时召开班子成员会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侯俊岭为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纪委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乡党委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乡村干部考核中,并与各村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加强对各村党支部的指导与监督,定期对中层干部任免、重要岗位干部及乡村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二是加强理论武装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带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实践来源和精髓要义。举办全体机关干部主题教育培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破除藩篱、解决问题、统一思想、助推改革提供了强劲动力。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作风建设情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按要求及时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常性重大事项,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严格按程序按要求开好领导班子2019年度**,扎实开展学习研讨,广泛征求党员干部意见建议,认真开展谈心谈话,深入进行检查剖析、相互批评。由乡纪委、党政办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各党支部开展活动情况进行实地督导,重点就组织生活记录、党员参与情况、讨论互动内容等作监督检查。四是履行正风肃纪之责。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持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锤炼党性修养、净化党风政风,推动党员干部形成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风气,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截止目前,2019年**乡纪委处理党员干部3名,其中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名,党内警告处分2名。

2、

推进不敢腐不能腐、履行正风肃纪之责

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截止目前,**乡2019年共受理案件13起(含2018年未办结案件),现已办结4起,正在办理4起(并案)。处理党员干部3名,在党员干部中形成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风气,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3、“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情况

目前,全乡30个行政村“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全面展开。一是定期进行“三务公开”。各村都设有小微权力公开栏,都能按要求对村务、财务、党务按时公开,我乡每季度检查一次。尤其是财务公开,各村每月都能按时完成。各村每月报账完毕后,**乡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打印统一制式的财务公开表,及时张榜公示。二是做好村级民主决策。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做好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主要内容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如集体财产处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土地补偿款发放等内容,大部分村能按照民主决策的程序进行。三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我乡对村级落实国家惠农政策主要有小麦种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种植保险等政府财政性补贴。辖区各村在政策宣传、组织实施、补贴到户等方面都按照政策要求落实,所有补贴资金公示后从惠农一卡通打到村民账户,群众较满意。

4、持续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坚持每周四下午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纪党规知识,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组织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结合以案促改警示篇以及“清风辉县”典型案例,以案说纪、以案促教、以案促建、以案促防,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达到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的目的。截止目前,**乡开展廉政提醒谈话20人次,制订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

5、建立“补短板建机制强能力见成效”问题清单

乡纪委贯彻落实省纪检系统“补短板建机制强能力见成效”专题研讨班学习研讨成果,对照“6-44”整改问题清单,多次开会学习,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建立台账,并认真整改,逐条销号,做到短板找不准不放过、原因查不明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确保每个问题都落地有声,力争补齐短板,工作能力再上台阶!

6、从严从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纪检监察干部并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乡纪委着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严管厚爱,认真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组织纪检干部查看“清风辉县”典型案例,既在思想上受到洗涤,又在办案经验上积累经验,每周一开展典型案例研判会,对学习的典型案例交流心得。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思想认识有差距。部分纪检干部存在思想误区,认为监督是“不讨好的事情”,存在畏难情绪;

2、事多人少。现在基层纪委工作千头万绪,事多人少的矛盾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纪审查调查的效率。

3、协调配合不到位。在调查案件时,有时为了进一步核清事实情况。往往有少数人怕多事,不愿积极的配合调查。有的不愿谈,一问三不知,什么也不说,有的人在外地不愿回来谈。有时为了案件的需要,外出调查,由于缺乏有效的工作证件,以至于外出办案时也有很多不便。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以开展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

2、继续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特别是扶贫领域及相关的惠民政策中的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出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心慈手软,让他们不能腐、不敢腐。

3、抓好监督工作,确保政令落实到位。重点抓好专项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工作,强化对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

4、抓好案件办理工作,坚决惩治腐败行为。以案促改,警钟长鸣。并创新办案机制,加强和改进办案工作,提高办案水平。

5、强化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做起,我们需要始终把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贯彻干部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从严培养、从严提拔、从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