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2:30

公共管理的理解篇1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平公共权力

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价值范畴。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公平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边沁功利主义的公平观、亚当斯管理学角度的公平观、罗尔斯社会学角度的公平观以及平均主义的公平观。公共管理是一个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等学科构成的综合性学科,对公共管理中公平的理解也就由于人们学术背景的差异而不同。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不同社会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分配,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社会学意义的群体公平。即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公平

虽然学术界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公平观为我们解读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提供了基本的学科视角,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套用上述公平观来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理解任何一项社会活动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从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出发,使这一核心理念符合这项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那么,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呢?

公共管理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动。为了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必须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什么公共物品这两个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在可以用来提供公共物品的社会公共资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过程。具体说来:解决为谁提供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主体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将这一财政支出用于为偏远地区修公路还是为城市建广场);解决提供什么公共物品的问题就是实现社会公共资源在消费形态方向上的分配(配置)过程(如,同样是在有限公共财政支出的制约下,政府利用这一公共财政支出是为贫困群体解决住房问题还是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因此,从公共管理解决的基本问题出发考察,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的分配。从社会公共资源具有的价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对社会价值的分配。

与针对个体进行分配的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活动不同,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是针对社会不同的群体而不是个体进行的,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论述,公共物品是具有可分享性的物品,也是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可分享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不能剥夺任何公民对公共物品的使用权利。在西方经济学对公共物品上述论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排他性是在一定的地区内实现的,是对一定地区内社会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社会成员可以平等分享该地区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普遍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地区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例证就是,在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主要由各成员国政府(州、省)负责提供,各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是有差别的,各成员国的公民可以分享本成员国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但不可以分享其他成员国提供的社会福利。第二,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是在一定社会阶层(群体)内实现的,是对一定社会阶层成员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一定社会阶层(群体)的社会成员可以分享社会为这一阶层(群体)成员选择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分享这一公共物品。具体的例证就是,任何一位残疾人都可以免费享用市内公共交通、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可以免费进入市内公园,但非残疾人、非老年人则不拥有这一权利。根据对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进一步表述为: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

既然公共管理的本质属性是针对社会不同群体进行的社会价值的分配,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也就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群体公平。

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这决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对于公共利益的认识,学术界存在着比较大的认识分歧,“甚至有些学者,如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罗,根本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神话”~。布坎南等人之所以否认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他们认为:根据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人们在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在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个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决策信息与足够的决策能力。因此,人们无法形成共同的需求,也就无法形成公共利益。事实上,公共利益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其内涵也是比较清晰的。公共利益这一概念,是由公共与利益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公共的含义是共同的、公众的,而利益则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如果将公众为了生存、享受与发展的需要概括为需求,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利益理解为: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显然,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是通过满足公共需求完成的,公共需求的满足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结果。因此,与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场管理不同,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应该是结果的公平,是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如何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呢?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满足公共利益,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公共利益是满足公共需求的资源和条件,公共需求的主体是民众,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应该由民众评定。在现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民众对公共利益的评定是通过民主机制、依据民主决策规则进行的。尽管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民主机制是不同的,但是民主决策的规则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全体一致规则与绝对多数规则。在采取全体一致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的整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在采取绝对多数规则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多数(含全体)民众所需求的利益即民众普遍需求的个体利益也就是实现了公共利益。所谓实现公共利益,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需求,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公共性决定的;二是提供的利益为民众(全体或大多数)所分享,这是由公共利益的可分享性决定的。我国学者陈庆云等人认为,公共利益应该具有分享性,而且“实际上分享人数的多寡并不是决定公共利益的惟一因素,决定是否真正构成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是“是否具有社会分享性”。由此可知,考量公共管理对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提供了为全体民众所需求或大多数民众所需求的利益以及这一利益是否为民众所分享。因此,考量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了公共利益。

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这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平衡过程。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性与民众利益需求的多元性及差异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项公共管理很难同时满足所有民众的利益需求。一般说来,一项公共管理总是在满足一部分民众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另外一部分民众的利益需求或者是在满足民众某一方面利益需求的同时抑制民众另一方面的利益需求(这正是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这一本质属性的体现)。因此,公共管理要不断地对利益需求受抑制的群体(如弱势群体)或利益需求受抑制的方面予以补偿,用动态的、整体的利益平衡过程来渐进地实现社会价值分配结果的公平,使公共管理尽可能地逼近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公共利益这一理想目标。

三、公平与效率分属公共管理的不同理性层面。公平是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效率是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效率是为实现公平服务的

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术界已经多有论述,这些论述大都是抽象的,缺乏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放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的具体分析。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社会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含义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那么,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如何呢?

对于公共管理中公平的含义,我们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实现的分配结果的公平,是使全体社会成员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平等分享公共利益。我们再来讨论公共管理中效率的含义。公共管理中使用的效率概念来源于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关于效率有两个含义: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程度;二是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程度。经济学中效率的概念涉及了微观与宏观经济两个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是微观经济问题,属于企业管理范畴;资源配置效率是宏观经济问题,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范畴。公共管理中,效率一词的含义仍然是经济学中的含义。惟一的问题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以赢利为目的,有些公共物品也不存在经济收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收益理解为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的统一。这样,在公共管理中使用效率这一概念时,既与经济学的效率概念保持了一致,又符合了公共管理的特点。

在公共管理中,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公平原则出发并注重效率。这一基本准则有三个含义:(1)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与非排他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剥夺任一民众的消费权力。第二,公共管理的国民经济再分配性质,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从公平原则出发,将公平放在公共管理的首位。公共管理是国民经济的再分配过程,尽管各国的分配原则有所不同,但在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中,都要贯彻公平原则。从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出发,可将世界各国的收入分配原则分为两类: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尽管公平优先的国家是少数)。在公平优先的国家,再分配过程必然要贯彻公平优先的分配原则,以进一步实现公平。在效率优先的国家,国民经济的一次分配必然要形成社会收入的差异,甚至会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为缓和由一次分配形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并在公共选择中获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政府在国民经济再分配中,也必然要贯彻公平原则。(2)公共管理也要充分注重效率。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公共资源是有限(稀缺)的,在有限资源的制约下,公共管理必须注重利用有限资源提供更多与效用更大的公共物品,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3)公共管理中的效率是在公平统领下的效率。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作为国民经济再分配过程的公共管理也必须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是,公共管理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顺序是:先解决为谁生产,再解决生产什么与怎样生产。这是因为: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分配的本质属性,要求公共管理首先要解决将社会价值分配给谁,即为谁生产公共物品的问题,在解决了为谁生产公共物品这一根本问题之后,公共管理才能考虑为这些人生产什么样的公共物品以及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解决上述基本问题的顺序并以公平为基本出发点,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将公平放在首位,用公平来统领效率。具体说来就是:公共管理在决定为谁生产公共物品时从公平出发,在决定生产什么公共物品与怎样生产这些公共物品时注重效率。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作为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核心,始终是第一位的;效率作为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是为价值理的,也就是为公平服务的。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是在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介绍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诚然,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率先开展的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是以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为中心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理论与运动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公共管理中比较好地实现了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的。认识到这一点,会使我们在努力提高我国公共管理效率的同时,始终坚持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并将其放在首位,避免再次出现前一时期我国社会某些公共管理领域(如医疗、教育等领域)存在的为了追求效率而显失公平的社会现象。四、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只有实现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的合理分配,才能从根本意义上实现公共管理的公平

作为提供公共物品活动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展开的。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人们在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的动机与在提供私人物品中的动机是相同的,或者说,人们在非市场(政治)决策中的动机与市场决策中的动机是相同的,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集体行动的逻辑角度分析,与市场决策不同的是,在非市场决策中,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个体的理性选择必然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选择。这一非理性选择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从公共物品的生产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搭便车”或“逃票乘车”的现象,人们不可能有效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角度分析,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博弈”或“牧人博弈”,人们无法合理消费公共物品。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除非共同体成员极少,否则,共同体成员必须向来自心灵之外的强制力(利维坦)心眼,这一强制力电就是公共权力。只有公共权力的介入,公共物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才可能在公共权力的作用下通过个体的理性选择形成集体的理性选择,个体间的理性博弈才能在集体理性的制约下达成最优均衡。公共权力的介入,虽然增加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但是作为“必要的恶”,它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合理生产与消费,使公共利益得到较好的满足。换言之,没有公共权力也就没有公共管理,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以公共权力为核心,使公共管理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具有了公共权力所决定的权威性。

公共管理的理解篇2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现实意义解析

一、区域公共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现有的改革开放事业稳定发展的客观格局之下,中国地方经济体制在稳定有序的发展路径条件之下,接连出现了一系列的现实性发展问题,而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目标而提出推进的区域公共管理事业,在发挥其本有的社会管理实践职能的基础之上,也相应地发挥着其应有的综合性社会建设效应,这里试针对区域公共管理工作对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现实意义展开简要的粉熊。

第一,区域公共管理能够有效保障地方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以及建设后相关设施的基本功能的顺利发挥,不难理解,公共基础设施在基层城市的综合性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进程中都是有着重要的客观作用,借助这些基础设施提供的公共产品资源,在城市综合建设事业稳定有序的推进过程中,以及国民基本生活支持条件的客观保障中,具备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区域公共管理能够切实保障公共生产资源在不同地域之间实现稳定有序的跨区流动,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背景之下,生产性资源实现稳定有序的跨区流动,将会实现经济资源在社会发展环境中的高效流动,切实提升中国区域性建设发展事业的客观推进水平。

二、区域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路径简析

(一)扎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规范政府之间的竞争结构

扎实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属性,是切实适应现有社会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有效助力区域公共管理事业顺利取得预期效能的客观要求:

第一,地方政府主体要切实尊重和保障企业组织实际具备的自主化发展控制权力,政府的角色应当逐步从市场发展状态的引导者和决定者,逐步转化为市场运作环境以及制度创造行为的充分维护者,要切实通过在体制机制层次的创新行为,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切实为市场中的独立企业主体创造宽松而自如的制度以及政策环境。

第二,地方政府应当切实做好身份角色的定位,要全面细致的履行综合性社会建设职能。要为现实存在的社会市场主体,不断提供更加充分的公共产品以及服务。在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服务项目的过程中,政府不应实施垄断行为,应当不断开发和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致力于在社会管理事业中的参与热情,逐步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生态保护等领域引入更多的社会化或者是市场化参与力量。

第三,针对区域性经济发展建设事业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地方政府应当切实致力于不断提升自身在地方公共管理工作实践职能层次的多样性,不断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目标。

地方性政府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结构客观存在且难以避免,不能因为看到了这种竞争结构引致的不良效应就因噎废食,应当切实寻求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政府之间竞争机制的秩序化发展结构框架,要逐步为地方性政府主体之间的竞争行为务求平和有序的客观发展环境。

第一,要逐步建立具备充分的公平正义特征的市场竞争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文,切实防止地方性保护主义势力大行其道。

第二,剔除现存的基于地方保护主义理念而形成的有关约制性内容,切实引导生产要素按照合理化的市场环境运作导向机制实现客观流动,尽快见识覆盖全国范围的市场制度运行机制。

第三,以政策条文引导以及各级政府公共投资行为相结合的模式,切实促进社会化的独立性投资力量实现地域之间的合理化配置,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第四,切实快速推进地方性财税体制改革事业的发展步伐,并通过规范而科学的转移支付,实现对欠发达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事业的有效扶植和推动。

(二)逐步实现区域内部政策的一体化建设

开展区域内部政策的一体化建设事业,可以切实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生产要素资源的区域内部的市场运作格局中是吸纳合理流动,建立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结构,并实现对外部溢出效应的内部转化。

第一,在逐步实现区域之间在竞争性环境支持政策层面的一体化建设。尤其是要立足于区域性竞争发展政策的建设事业,逐步完成对有关法律条文的建设与实践。应当逐步完备《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条文,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修订《反限制竞争法》,要切实破除一切阻碍市场运行机制良好发展的现实力量,逐步促进生生产要素对象实现在地域之间的稳定高效流动。

第二,应当逐步推进地域之间在公共产品以及服务内容提供过程中的一体化,地方政府应当针对其惠及民生的发展实务事业展开有针对性的便民化服务模式探索。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及现实意义问题,展开了两个方面的针对论述,其中涉及我国现有的区域化发展建设事业的运行实践过程中的客观现实,以及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内容,旨意为相关领域实践工作的发展提供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陆威.区域公共管理视角下区域公共产品制度建设问题[J].理论建设,2008,05.

[2]陆威.试议区域公共管理视角下区域公共产品制度建设[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10.

[3]巫广永.广佛肇区域公共管理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广州第二机场”选址争议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公共管理的理解篇3

1.公共工程成本管理意义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及人民群众对于公共工程的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攀升,这种情势下,就使得公共工程成本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其不仅有利于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便于公共工程整体建设的规划发展,而且还能使企业战略核心目标得到相应的明确,进而秉着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合理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以便提高企业社会地位以及整体运营管理经济。此外,加强公共工程成本管理工作,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避免出现材料浪费以及成本浪费等不良情况,因此,要想实现公共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公共工程造价成本,提高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公共工程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2.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就目前而言,我国工程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的现象,即相关部门都是各司其职,客观上看,这种现象并不会给公共工程建设带来影响,但是对于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而言,其要想达到最终的管理目的,就需要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才能得以实现,因为工程项目效益的维护是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来完成的。而公共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不仅在工程建设施工中所涉及的直接花费和间接花费中有所体现,而且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浪费情况。另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项目经理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在成本的管理上也会因为缺少相应的控制意识,而导致最终的处理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加强相关施工单位成本管理意识,势在必行。

2.2成本控制力度不足

公共工程建设单位在制定成本控制方案时,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缺少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所以使得对应的成本控制对策也是极为单一,缺少实质性作用。同时,在控制成本范围时,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成本仅包括由开始施工到结束施工的范围,而在实际成本支出上,却是涵盖了多方面内容,不仅包括项目整体施工过程的成本,而且还包括项目前期调查以及投标和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费用,相对,这就使得控制工程成本范围的难度大大增加,无法精准有效的完成公共工程成本管理工作。

2.3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

对于公共工程项目而言,为了缩短工程施工周期,一般是由几家施工单位共同施工合作完成,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还会为了减少施工成本,按照一人多岗的方式进行项目人员配备,再加上缺少质量控制意识以及健全的成本管理机制,所以使得在公共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人力不足,而引发的各种质量问题。另外,尽管现下一些公共工程施工单位都会建立成本管理组织,但由于对成本管理的职能作用以及管理目标和要求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致使最终的成本管理效果也是与预期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

3.强化公共工程成本管理的相关措施

3.1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在现阶段,各个领域的市场竞争都比较激烈,而对于公共工程建筑单位而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首先就应该树立现代化的成本控制理念,不断加强成本管理意识。其次,工程项目企业应该在竞争中充分的认识到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并将成本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落实到各??部门中去,进而形成降低成本的良好格局,在进行运用中合理的支配,这样才能够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最后,要提高相关建筑单位的成本控制观念和成本管理意识,并向全体参建人员普及成本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之可以通力合作,从细节入手,最大化控制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3.2重视事前和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在开展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工作前期,相关施工单位成本管理人员应该秉着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式,对项目总成本进行精准的预算,并根据事先制定的预算计划编制成本控制方案,以便可以依据该方案,全面化对工程成本进行合理控制。此外,在明确工程成本控制范围时,要充分考虑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中所产生的一切成本费用,进以降低公共工程成本范围控制难度,提升其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3完善公共工程成本管理工作

公共工程在实际施工时,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以便可以进一步控制工程造价成本,提高公共资金的利用率。同时,相关建筑单位还要构建健全的成本管理机制,既要对公共工程施工工序以及人力、物力等进行合理安排,还要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使之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能够采用正确的施工技术,按部就班的完成施工任务。这样就会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进而最大化降低造价成本,提高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此外,公共工程成本管理部门还要大力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结合现下市场趋势以及实际需求,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本质作用,使之可以彻底贯彻落实到整体公共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往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公共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共管理的理解篇4

关键词: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

公共选修课作为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高校学生个性发展、拓宽高校学生知识面和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各大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学管理中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公共选修课的作用难以全面体现出来。因此,如何解决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强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到课率低

一些院校对所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不够重视,以凑学分为主要目标。高校部分教师把精力全部放在本专业的必修课程上,认为没有必要花太多的精力放在公共选修课的学习上;学生普遍认为公共选修课的学分很容易取得,任课教师一般都会让通过。为了凑够毕业学分,学生选课的时候很积极,但学习公共选修课时不积极。刚开课时,教室里上课的学生比较多,慢慢的学生越来越少。开课一段时间后,有的公选课程上课学生寥寥无几,选与学反差很大。而快要期末考试时,学生人数又开始骤增起来。公选课教师对教学管理也不够严谨,学生的学习环境太宽松,逃课的现象肯定不可避免,尤其是大合堂教室的公共选修课。因为人数比较多,点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教师上课时不可能每节课都点名。点名时也不可能全部点到,只能是随机点名,这导致学生存在侥幸心理,缺课现象经常发生。

2.课程质量相对较低

由于各大高校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任课教师对上课积极性不高。公共选修课上课时间主要集中在双休日或晚自习,所以很多任课教师尤其是职称较高的教师不愿开设公共选修课。很多高校在评定教师职称过程中,往往把教师的科研成果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学研究上面,以致很多老师都没有精力去进行选修课的教学,特别是那些有能力教授选修课的优秀教师,没有能够在选修课的讲台上出现。

3.学生选课具有盲目性

由于学生在选课前缺乏相应的指导,学生对所选课程授课时间、师资情况了解很少,学生在选择公选课时随机性比较大。所以多数学生选择课程大都取决于课程的名字或者学分的多少抑或口耳相传的了解。公共选修课的选课时间一般安排两天左右,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有的学生修课后才知道自己所选的课程与自己知识需求不匹配,根本不是自己所期望的课程。而此时已无法退选的学生只能继续学习这门课程,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二、加强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对策

1.任课教师要加强公共选修课的课堂教学管理

开设公共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综合型人才,并非简单地为了学生修满毕业学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纠正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从内心理解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意义。授课教师要严格执行考勤制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出勤率。

2.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为保证公共选修课质量,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公共选修课一般是双休日或者晚自习上课,教学监控难以到位,教学管理部门应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晚自习、周六日值班查课,有专人查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心理上都会更加重视选修课的教与学。

学校督导组和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应对公共选修课进行随机听课。听课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通过听课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有进一步的了解,对教师起督促的作用。其次,通过随机听课,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发现很多通过其他方式难以发现的问题。听课结束后,督导教师可以把听课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针对存在的情况任课教师做相应的调整,也可以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深入交流,面对面地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3.正确引导学生选课

学校要专门开设讲座指导学生合理地选修公共选修课。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做学生的选课指导教师。学校教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制作合理的《公共选修课指南》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了解有关备选课程的信息。让学生了解选修课程的性质、主要内容、难易程度,了解任课教师的基本信息等,从而提高学生选课的合理性。

总之,高校开设公选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助于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虽然目前公选课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都重视起来,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教师对学生选课进行必要的指导,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合理选课,按时上课,三方共同努力,相信公选课中出现的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刘刚,蔡辰梅.关于高校全校性选修课的思考[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公共管理的理解篇5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根据相关人力资源部门出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我国众多不同的行业的员工敬业指数的对比中,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或从事公共事业的员工敬业度最低。那么,为什么广大公职人员“爱岗”却不“敬业”呢?究其根源,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公职人员的工作压力、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等远远逊色于那些市场化、商业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二是,公职人员敬业与否与其工资标准、福利待遇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他们不会因为敬业指数低而丢掉饭碗。

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工作水平,在社会公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以及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和地位。直接取决于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对于公共部门尤其是各级政府来说,科学地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不仅对自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1公共部门目标导向迷失

洛克的目标理论表明:大多数激励因素都是通过目标来影响工作动机的,目标是引起行为的最直接动机。任何形式的组织都可以通过定义目标来明确组织的努力方向。就好像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企业利润,它可以围绕利润去确定日标,同时企业员工的所得往往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员工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公共部门的目标是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公职人员是“经济人”,他们的个人目标中有关于生理、心理以及家庭的一系列愿望。但是公共部门的分配属于再分配环节,直接与国家财政关联,故而公职人员的所得与其所在部门创造的社会效益难以建立一种直接、灵敏、有效的联系。在现代政治契约当中,如果作为委托人的社会或国家利益的增加和减少不直接影响作为人的公职人员的利益的增减,那么,就是一种“激励不相容”。在这种前提下,要将公共部门的目标变成公职人员的目标,必然比企业要困难得多,公共部门存在目标导向的迷失也就毫不奇怪了。公职人员敬业度最低、公职人员工作纪律懒散、公职人员工作作风散漫等现象的不断发生,正是公共部门目标导向迷失导致的必然结果。

1.2薪酬制度缺乏合理性和公平性

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量身定制薪酬体系,因此企业的分配机制可以对员工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相对于企业而言,公共部门的分配形式灵活性较低。我国公共部门的分配问题受制于既定的法律、政策和规定,通常同一系统、同一部门要遵循相同的规范,因此分配机制较为保守僵化。公职人员的薪金结构主要是按职位和级别分类决定,公共部门的具体管理者通常不具有对下属人员的定薪权。

1.3人才流动机制的僵化

人力资源应当是一种有流动性的资源,企业通过人才流动机制来保证自己的活力,同时也给员工以失业的压力,激发员工更加积极努力的为企业工作,从而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而我国的公共部门长期以来对人力资源的流动持较为保守态度。流动机制的僵化一是横向流动的僵化,即缺乏合理的进出规则;二是纵向流动的僵化,即缺乏合理的升迁规则,典型的表现就是能升不能降。激励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被激励者的流动来实现的,当被激励者发现没有合理的途径可以实现其所向往的流动时,便容易转向不合理的途径。于是,我国的现状一方面是流动机制的僵化,另一方面是投机性的流动大行其道,给有效的激励带来很大的困难。

1.4绩效评估和晋升机制不科学

目前,由于公共部门产出的难以量化和公共部门劳动具有集体劳动的性质,使得公职人员的业绩很难得到准确、客观的评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考核体系的规范化。目前的考核制度中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可信性,指的是由一个测评者用同一测评项目对同一测评对象进两次以上的测评。或者由几个测评者用同一测评项目对同一测评对象进行测评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二是缺乏适用性,指的是测评项目的与测评的结论没有关系,测评表本身的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的评价工作和激励功能的发挥。

2解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对策

2.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调整组织结构

首先,借鉴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的经验.引入任职竞争淘汰制度,打破我国公职人员雇佣终身制。这有利于公职人员树立“职位危机”意识,有利于其将危机感转化为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

其次,在人才选拔机制上,进一步拓宽竞争范围,并加强监督。竞争考试的参与条件要宽,除政治素质要求和基本学历外,一般不应再设置其他限制条件,以便为更多人提供参与考试竞争的机会。竞选的全过程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公开选举程序,加强监督,把贿选降低至最小程度,加大对干部选拔过程中的非权力制约。

2.2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首先,适度提高公职人员的工资水平,实行福利货币化、工资化。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公职人员的相对工资水平确实还有较大的提升余地。但公职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应在分配上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实行公职人员福利货币化、工资化政策也是提高公职人员收入水平的有力措施。

其次,赋予公共部门管理者一定的定薪权,增加公职人员收入的变动弹性。考虑到公共部门具体机构存在的差异,可以统一规定相同职位工资水平浮动的上下限,而公职人员工资报酬的具体水平由其管理者视情况而定。要调整公职人员的工资结构,加大工龄工资的支薪点和增长幅度。而且要建立和完善我国公职人员的退休金制度,缩小公职人员退休前后的收入差距。同时要考虑到公职人员的职务与其职责有着相当的关联,对公职人员采用职薪挂钩的分配方法,根据职务大小和实职虚职来适当拉开分配差距,使公职人员的收入真正与其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相一致。这种弹性的工资制度可以有效地激发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3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和晋升机制

考核方法应该有科学性。应该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考核规范化、制度化。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考勤制度。新经济条件下.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办公出现虚拟化.这为公共组织实行弹性工作制创造了条件。在核心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之外,组织应允许知识型人才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及地点。因为对于这类高级人才来说,独立工作的自由和刺激更有利于激发起他们的灵感和创造力。二是完善绩效评估制度。传统的绩效评估大都以个人绩效为核心,并把评估结果作为个人评判的依据。绩效评估应以组织绩效为核心,个人绩效的评估应以组织绩效的优劣为前提。同时,绩效评估不再是个人评判的工具,而应视其为提高职工业务能力的过程,强调以学习为基础的小组合作式业绩管理。三是完善考核的流程。注重考核环节的落实,严格遵守考核程序,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督。考核后,应及时公示结果。惟有阳光下的考核,才能避免领导个人说了算的不良现象。

2.4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经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施行先于公共部门,应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经验,学习企业的多种激励机制综合运用。

我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每个公职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由于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性,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完善并综合运用各项激励机制,完善各项相关制度,才能充分激发公职人员的潜力,达到行政效率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赵曼,陈全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公共管理的理解篇6

一、有限性与普遍意义上的公共管理理论

肇始于伍德诺·威尔逊的古典行政学理论、密鲁布诺克会议之后的新公共行政理念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公共管理主义,共同构成了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轨迹。就其背景而言,这种发展既是以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催生的结晶,也是政治学与管理科学成果全球共享的结果。然而,近20年来,这一发展变化过程在学术界引起的关注热潮近乎是一场不同母语之间的学术名词争论,东西方学者就其定义所包含的问题进行着各不相同的辩论,所牵扯到的词语包括了“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npm)、“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企业型政府”等等[1]。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认识上的偏误所导致的。

首先,公共管理理论是有限的理论,不可能解决公共行政学未解决的问题。公共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公共行政学(publicadministration)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证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是一个范围狭窄的领域,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但同时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研究范畴。欧文·e·休斯(owene.Hughes)认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基于两种理论,即官僚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两分法;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是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2]。这些理论都不能穷尽和包容公共领域的所有事物,所以公共管理理论必然有一定的理论空隙,进而导致理论在解决公共问题时留有一定的缺陷。

其次,公共管理理论是依靠一定社会基础支持的理论。公共管理理念的形成不是学者们闭门造车的结果,它首先源自于公共行政思想的发展、传统的行政与政治二分法思想以及行政效率第一思想的形成。这些思想的形成不能脱离工业革命、城市人口锐增、官僚机器膨胀、经济财政压力等背景。20世纪60年代新公共行政理念的诞生离不开民权运动以及通过行政改革以使公共行政更为合法化的追求,但所谓的“公共性”并没有在实质上突显出来。70年代和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则是为了解决政府危机、道德危机、贫困饥饿、工业污染、预算赤字、军备竞赛、失业等一系列普遍问题而提出来的。当时,整个社会日渐明晰了政府的功能和地位,社会各个阶层对政府抱有一种新的期望,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内核在建立“企业型政府”的口号声中得以完善。到了90年代,人们更是以“治理”为手段、“善治”为结果的理念重塑政府,相信政府只有依靠制度创新才能增强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也普遍认同了私有化的积极作用。

可见,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是20世纪西方社会进步的结果。初期的发展以外部环境推动为背景,后期发展则表现为双重背景的支持:一是理论自身成熟与自我发育的需要以及学者们的推动,二是民主政治的成熟、经济秩序的整合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更新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完善。两者共同促使公共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并在公共领域显示出指导效应。

第三,公共管理理论是与技术化水平高度发展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世界的理论。1988年9月举行的第二次密鲁布诺克会议强调,“不愿意涉及技术及进步,认为技术进步是一种错误而不是改善公共服务的一种工具。”[3]事实上,公共管理理论发展与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关系密不可分。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各国政府的行为,特别是发达国家、技术领先国家的政府决策,并纷纷在经济领域进行以技术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一些学者清楚地看到,在20世纪上半叶还被视为经济增长外生变量的科学技术逐步演变成为内生变量,科学技术知识本身也成了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中一个可交易的重要生产因素。为了在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国政府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支出。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世界上任何科学技术知识的进步都是各国政府或者民间有意识地进行研究开发投资活动的结果[4]。在高技术的支持下,整个公共领域的实践也发生了变革,并不断涌现出新鲜的案例为日益鲜活的公共管理理论提供佐证。公共管理理论也随着科技的传播和全球化趋势,逐渐从技术发达国家向技术落后国家延伸,从民主国家向集权国家延伸,从经验管理为主的国家向政府管理日趋科学化的国家延伸。它的普遍性原则和各国的公共管理实践相结合,构成改变各国政府面貌的最有价值的理论。

最后,公共管理理论以解决政府问题为出发点,逐步向解决社会问题方向靠拢,最终力图成为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核心理论。可以认为,公共管理理论的初衷是改变政府的面貌、重新对政府的功能进行定位,并不涉及社会问题的解决。如今,公共管理理论仍立足于以政府为主体的管理问题。与传统行政学侧重于政府的内部管理、内在机制的建立不同,公共管理侧重政府管理的外部关系的处理,涉及政府并非唯一主体的公共领域。因此,现有的公共管理理论只能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它需要与相关管理科学密切配合和协作。当公共管理理论最终走向成熟的时候,它将成为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核心理论。

二、本土化研究的基本逻辑

本土化研究以什么为逻辑起点?在实践中,它表现为政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政府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理论层面上,它表现为公共管理思潮的全球化蔓延并深深影响中国的学术研究。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是公共管理实践和思想相对落后的国家,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寄希望于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成熟。例如,如何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方面有新的变化;如何有效地全面发挥市场的功能,依靠市场机制规范公共行为、合理配置公共行政资源等等都需要必要的理论支持。由此,本土化研究才能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1.理论平台: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吸收、学习与创新的道路,其理论平台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理论构建的基础,即以政治学理论、组织学理论、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理论为主体的学科基础不容忽视。其二,理论的渊源,即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对中国古代公共管理经验的学习,对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合理成分的吸收,其中,把握西方成果发展脉络是前提,总结古代管理经验和现代公共管理经验是任务。

2.研究重点:中国公共管理理论成熟的标志是首先能够解决中国公共领域的问题,即解决政府管理中的内部问题以及与政府自身相关的外部问题。在这样的目标下,中国公共管理必须从实证分析入手,并以此为重心展开理论研究,其中包括案例库的建立与经典案例的分析,建立理论模型与数据模型。而对于基本概念的争鸣、争议则可以暂且搁置下来,待掌握充分的案例并对每一案例有清醒的认识、对其实质有真正的把握之后,问题的解决答案就会显现出来。

这里,一些学者会产生疑问,理论上的分歧未搞清楚,实证研究如何进行呢?其实仔细分析就会明白,导致争论的重要原因正是对案例分析不足造成的。鸡与蛋,孰先孰后呢?

3.学术视角:用多维视野研究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事实上在理论发展的初期很难照顾周全。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应该从公共生态视角切入进行研究,原因在于:其一,公共生态视角符合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观点是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平衡的观点。其二,公共管理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内部关系中的若干要素搭配不合理破坏了公共领域内部必要的生态平衡。这是目前中国公共管理资源浪费的首要原因。同时,外部关系处理不好,严重地影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生态视角下,公共管理内部关系的建立与平衡、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基本利益分享、制度与规则的建立、公共权力的分享、效益的最大化等方面都可能进行深刻的研究。而外部关系中,政府的定位与重新认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协调、公益物品提供的方式、政府与公民等诸多关系存在的依据、发展变化的动力等都有探讨的价值。

4.理论特色: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是落后的,实践经验不足与公共管理理论能够解决的问题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效的实证研究与有限的理论选择相统一,将是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经之路。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学者必须清楚地看到,借鉴工商管理理论和“企业型”政府范式的选择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特殊的政治与文化决定了这一点[5]。本土化思维下的中国公共管理重要的是进行理论创新,包括研究性质、研究领域、理论模型、理论批评等方面的创新。

5.研究意义:随着公共管理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内容的深入,中国公共管理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学术领域。以此为契机,中国行政体制的有关问题将会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拓展,并在真正意义上推动政府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渐进性、平衡发展、稳步推进”等特点应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关系

中国公共管理理论面临的是一个关系众多的复杂管理体系,其中既有内部关系的纠缠,又有外部关系的掣肘。从目前看,主要表现为:

第一,特殊政治中的“统治”(government)与“治理”(governance)的关系

学者们普遍认为:“统治”与“治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权威的主体、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向度都有所不同,并且,治理也不是万能的[6]。笔者认为,统治与治理代表了两种权力倾向。更为重要的是,由此投射出来的行为既是专断的、单向的,也是平等的、双向的。统治是工具性的,而治理是方法。一般意义上,统治与治理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相背离,实践层面的强势统治与理论层面的治理呼声不相兼容。

对于政府主体而言,统治与治理是发展的两个阶段。在“统治”的理念下,重在研究公共行政的问题,研究政府的内部矛盾、权力的集中、不可替代性与统治的效果。在“治理”理念下,重在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强调多中心与权力的泛化。究竟以“统治”为主还是以“治理”为主?是以“治理”为目标还是以“善治”为目标?这在目前的政治背景下难以确定。

第二,模糊意义下的成本与效益关系

公共管理成本与效益是两个模糊的概念,并不能完全依靠经济管理与工商管理中的“成本——效益”核算模式来计量,也不是数学方法可以统计出来的。一些学者虽然也以“政府成本”为题立论,但涉及到的只是政府成本存在的基础、产生与膨胀的原因、政府成本控制的假设[7],而没有给出“成本——效益”的计量方法。这是由于没有澄清政府成本的实质。通常。整个公共管理过程表现出的是部分“成本—收益”可计量与多数“成本——收益”的不可计量的统一,是部分公共组织的“成本——收益”可计量与大多数公共组织的“成本——收益”不可计量的统一。这便是公共管理成本的模糊性。特别是,政府成本之外的社会成本更加模糊。社会总动员所需要的成本、公民和商业企业自发产生积极行为的成本都是难以计量的。在收益或者绩效方面,收益的不确定性、社会效益的扩散性再加上公共管理绩效测评手段的不完善性,都使得我们难以精确地测量绩效。在时间上,公共管理的部分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也是潜在的,它们往往需要很长时期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公共管理的成本和效益都只能用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等模糊的语言来加以描述。

第三,公共管理目标、过程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由对“成本——收益”的分析可以看出,追求公共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比追求结果更为重要。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有层次和阶段性的,每一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之间都有“过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在所构成的无数“过程——目标”链中,公共利益处于最末端,成为公共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

特别需要指出,笔者并不认为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它只是公共管理的最终目标。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体现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即对公平、公正、回应性、民主与效率等问题的正确解答。并且,公共利益并不是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团体利益(包括集团私利),只有公共利益才是最高利益。因而,解决公共利益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无论如何,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都是一致的。

第四,松散状态下的公民与政府关系

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最大主体,公民是公共管理的最大客体。政府对公民负责和公民信任政府是公共管理职能得以发挥的关键。对于特定的政治体制而言,政府只能有一个,而公民团体则是分层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实质是政府与不同层级的公民团体的关系。在中国,工人和农民是最大的团体,工人和农民背后是工业和农业两个最大的行业。维护工业发展的经济实体是企业,它是一类组织,有一定的结构形态。因此,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将使政府获得企业的信赖,也由此在政府与工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间接关系。而维持农业发展的经济实体却不是一类组织,它没有结构和形态,而且非常松散。在政府与这类实体的关系上,政府没有信赖的基础,也由此使政府与农民的关系非常直接。可以认为,中国公共管理的最大障碍在于政府与农民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信赖关系,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维持农业发展的经济实体问题,将是中国公共管理最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2.

[2]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6.

[3] (美)康特妮等.新公共行政: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J].中国行政管理,2001(2):43-46.

[4] 王春法等.科技全球化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1(3).

[5] 任晓林.中国公共行政的范式选择[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1).

公共管理的理解篇7

一、有限性与普遍意义上的公共管理理论

肇始于伍德诺·威尔逊的古典行政学理论、密鲁布诺克会议之后的新公共行政理念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公共管理主义,共同构成了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轨迹。就其背景而言,这种发展既是以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催生的结晶,也是政治学与管理科学成果全球共享的结果。然而,近20年来,这一发展变化过程在学术界引起的关注热潮近乎是一场不同母语之间的学术名词争论,东西方学者就其定义所包含的问题进行着各不相同的辩论,所牵扯到的词语包括了“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npm)、“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企业型政府”等等[1]。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认识上的偏误所导致的。

首先,公共管理理论是有限的理论,不可能解决公共行政学未解决的问题。公共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公共行政学(publicadministration)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证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是一个范围狭窄的领域,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但同时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研究范畴。欧文·e·休斯(owene.Hughes)认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基于两种理论,即官僚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两分法;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是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2]。这些理论都不能穷尽和包容公共领域的所有事物,所以公共管理理论必然有一定的理论空隙,进而导致理论在解决公共问题时留有一定的缺陷。

其次,公共管理理论是依靠一定社会基础支持的理论。公共管理理念的形成不是学者们闭门造车的结果,它首先源自于公共行政思想的发展、传统的行政与政治二分法思想以及行政效率第一思想的形成。这些思想的形成不能脱离工业革命、城市人口锐增、官僚机器膨胀、经济财政压力等背景。20世纪60年代新公共行政理念的诞生离不开民权运动以及通过行政改革以使公共行政更为合法化的追求,但所谓的“公共性”并没有在实质上突显出来。70年代和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则是为了解决政府危机、道德危机、贫困饥饿、工业污染、预算赤字、军备竞赛、失业等一系列普遍问题而提出来的。当时,整个社会日渐明晰了政府的功能和地位,社会各个阶层对政府抱有一种新的期望,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内核在建立“企业型政府”的口号声中得以完善。到了90年代,人们更是以“治理”为手段、“善治”为结果的理念重塑政府,相信政府只有依靠制度创新才能增强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也普遍认同了私有化的积极作用。

可见,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是20世纪西方社会进步的结果。初期的发展以外部环境推动为背景,后期发展则表现为双重背景的支持:一是理论自身成熟与自我发育的需要以及学者们的推动,二是民主政治的成熟、经济秩序的整合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更新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完善。两者共同促使公共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并在公共领域显示出指导效应。

第三,公共管理理论是与技术化水平高度发展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世界的理论。1988年9月举行的第二次密鲁布诺克会议强调,“不愿意涉及技术及进步,认为技术进步是一种错误而不是改善公共服务的一种工具。”[3]事实上,公共管理理论发展与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关系密不可分。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各国政府的行为,特别是发达国家、技术领先国家的政府决策,并纷纷在经济领域进行以技术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一些学者清楚地看到,在20世纪上半叶还被视为经济增长外生变量的科学技术逐步演变成为内生变量,科学技术知识本身也成了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中一个可交易的重要生产因素。为了在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国政府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支出。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世界上任何科学技术知识的进步都是各国政府或者民间有意识地进行研究开发投资活动的结果[4]。在高技术的支持下,整个公共领域的实践也发生了变革,并不断涌现出新鲜的案例为日益鲜活的公共管理理论提供佐证。公共管理理论也随着科技的传播和全球化趋势,逐渐从技术发达国家向技术落后国家延伸,从民主国家向集权国家延伸,从经验管理为主的国家向政府管理日趋科学化的国家延伸。它的普遍性原则和各国的公共管理实践相结合,构成改变各国政府面貌的最有价值的理论。

最后,公共管理理论以解决政府问题为出发点,逐步向解决社会问题方向靠拢,最终力图成为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核心理论。可以认为,公共管理理论的初衷是改变政府的面貌、重新对政府的功能进行定位,并不涉及社会问题的解决。如今,公共管理理论仍立足于以政府为主体的管理问题。与传统行政学侧重于政府的内部管理、内在机制的建立不同,公共管理侧重政府管理的外部关系的处理,涉及政府并非唯一主体的公共领域。因此,现有的公共管理理论只能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它需要与相关管理科学密切配合和协作。当公共管理理论最终走向成熟的时候,它将成为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核心理论。

二、本土化研究的基本逻辑

本土化研究以什么为逻辑起点?在实践中,它表现为政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政府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理论层面上,它表现为公共管理思潮的全球化蔓延并深深影响中国的学术研究。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是公共管理实践和思想相对落后的国家,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寄希望于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成熟。例如,如何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方面有新的变化;如何有效地全面发挥市场的功能,依靠市场机制规范公共行为、合理配置公共行政资源等等都需要必要的理论支持。由此,本土化研究才能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1.理论平台: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吸收、学习与创新的道路,其理论平台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理论构建的基础,即以政治学理论、组织学理论、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理论为主体的学科基础不容忽视。其二,理论的渊源,即对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对中国古代公共管理经验的学习,对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合理成分的吸收,其中,把握西方成果发展脉络是前提,总结古代管理经验和现代公共管理经验是任务。

2.研究重点:中国公共管理理论成熟的标志是首先能够解决中国公共领域的问题,即解决政府管理中的内部问题以及与政府自身相关的外部问题。在这样的目标下,中国公共管理必须从实证分析入手,并以此为重心展开理论研究,其中包括案例库的建立与经典案例的分析,建立理论模型与数据模型。而对于基本概念的争鸣、争议则可以暂且搁置下来,待掌握充分的案例并对每一案例有清醒的认识、对其实质有真正的把握之后,问题的解决答案就会显现出来。

这里,一些学者会产生疑问,理论上的分歧未搞清楚,实证研究如何进行呢?其实仔细分析就会明白,导致争论的重要原因正是对案例分析不足造成的。鸡与蛋,孰先孰后呢?

3.学术视角:用多维视野研究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事实上在理论发展的初期很难照顾周全。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应该从公共生态视角切入进行研究,原因在于:其一,公共生态视角符合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观点是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平衡的观点。其二,公共管理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内部关系中的若干要素搭配不合理破坏了公共领域内部必要的生态平衡。这是目前中国公共管理资源浪费的首要原因。同时,外部关系处理不好,严重地影响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生态视角下,公共管理内部关系的建立与平衡、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基本利益分享、制度与规则的建立、公共权力的分享、效益的最大化等方面都可能进行深刻的研究。而外部关系中,政府的定位与重新认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协调、公益物品提供的方式、政府与公民等诸多关系存在的依据、发展变化的动力等都有探讨的价值。

4.理论特色: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是落后的,实践经验不足与公共管理理论能够解决的问题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效的实证研究与有限的理论选择相统一,将是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经之路。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学者必须清楚地看到,借鉴工商管理理论和“企业型”政府范式的选择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特殊的政治与文化决定了这一点[5]。本土化思维下的中国公共管理重要的是进行理论创新,包括研究性质、研究领域、理论模型、理论批评等方面的创新。

5.研究意义:随着公共管理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内容的深入,中国公共管理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学术领域。以此为契机,中国行政体制的有关问题将会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拓展,并在真正意义上推动政府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渐进性、平衡发展、稳步推进”等特点应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关系

中国公共管理理论面临的是一个关系众多的复杂管理体系,其中既有内部关系的纠缠,又有外部关系的掣肘。从目前看,主要表现为:

第一,特殊政治中的“统治”(government)与“治理”(governance)的关系

学者们普遍认为:“统治”与“治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权威的主体、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向度都有所不同,并且,治理也不是万能的[6]。笔者认为,统治与治理代表了两种权力倾向。更为重要的是,由此投射出来的行为既是专断的、单向的,也是平等的、双向的。统治是工具性的,而治理是方法。一般意义上,统治与治理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相背离,实践层面的强势统治与理论层面的治理呼声不相兼容。

对于政府主体而言,统治与治理是发展的两个阶段。在“统治”的理念下,重在研究公共行政的问题,研究政府的内部矛盾、权力的集中、不可替代性与统治的效果。在“治理”理念下,重在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强调多中心与权力的泛化。究竟以“统治”为主还是以“治理”为主?是以“治理”为目标还是以“善治”为目标?这在目前的政治背景下难以确定。

第二,模糊意义下的成本与效益关系

公共管理成本与效益是两个模糊的概念,并不能完全依靠经济管理与工商管理中的“成本——效益”核算模式来计量,也不是数学方法可以统计出来的。一些学者虽然也以“政府成本”为题立论,但涉及到的只是政府成本存在的基础、产生与膨胀的原因、政府成本控制的假设[7],而没有给出“成本——效益”的计量方法。这是由于没有澄清政府成本的实质。通常。整个公共管理过程表现出的是部分“成本—收益”可计量与多数“成本——收益”的不可计量的统一,是部分公共组织的“成本——收益”可计量与大多数公共组织的“成本——收益”不可计量的统一。这便是公共管理成本的模糊性。特别是,政府成本之外的社会成本更加模糊。社会总动员所需要的成本、公民和商业企业自发产生积极行为的成本都是难以计量的。在收益或者绩效方面,收益的不确定性、社会效益的扩散性再加上公共管理绩效测评手段的不完善性,都使得我们难以精确地测量绩效。在时间上,公共管理的部分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也是潜在的,它们往往需要很长时期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公共管理的成本和效益都只能用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等模糊的语言来加以描述。

第三,公共管理目标、过程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由对“成本——收益”的分析可以看出,追求公共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比追求结果更为重要。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有层次和阶段性的,每一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之间都有“过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在所构成的无数“过程——目标”链中,公共利益处于最末端,成为公共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

特别需要指出,笔者并不认为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它只是公共管理的最终目标。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体现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即对公平、公正、回应性、民主与效率等问题的正确解答。并且,公共利益并不是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团体利益(包括集团私利),只有公共利益才是最高利益。因而,解决公共利益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无论如何,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都是一致的。

第四,松散状态下的公民与政府关系

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最大主体,公民是公共管理的最大客体。政府对公民负责和公民信任政府是公共管理职能得以发挥的关键。对于特定的政治体制而言,政府只能有一个,而公民团体则是分层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实质是政府与不同层级的公民团体的关系。在中国,工人和农民是最大的团体,工人和农民背后是工业和农业两个最大的行业。维护工业发展的经济实体是企业,它是一类组织,有一定的结构形态。因此,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将使政府获得企业的信赖,也由此在政府与工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间接关系。而维持农业发展的经济实体却不是一类组织,它没有结构和形态,而且非常松散。在政府与这类实体的关系上,政府没有信赖的基础,也由此使政府与农民的关系非常直接。可以认为,中国公共管理的最大障碍在于政府与农民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信赖关系,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维持农业发展的经济实体问题,将是中国公共管理最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2.

[2] (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6.

[3] (美)康特妮等.新公共行政: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J].中国行政管理,2001(2):43-46.

[4] 王春法等.科技全球化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1(3).

[5] 任晓林.中国公共行政的范式选择[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1).

公共管理的理解篇8

一、协作性公共管理的背景

协作性公共管理就是在组织和群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理论上对于协作性公共管理,我们可以理解为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诸多领域的整合或共享。对于某一结果,单个部门很难于更有效实现或者独自无法实现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协作的方法,将两个或更多部门中组织间的信息、资源、活动和能力等方面相联系,通过这种联合的方式实现预期目的。由于解决问题所涉及的部门会很多,这就有必要采取协同解决的措施。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协作可以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并协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电子政务的发展,是协作性公共管理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协作性公共管理的背景上来看,从上个世纪的末期,一些国家就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英国、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0多年来,协作性公共管理领域在公共行政中被展开了。

从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发展背景上来看,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即社会变革和部门失灵。

1、社会变革

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社会变革”,就是指社会处于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级之间的调整和利益分配都要进行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调整。一般所涉及到的重要领域包括有经济、政治、文化、司法、军事等。

按照“社会变革论”的理解,面对“跨边界公共问题”的不断涌现,政府在治理多方面问题的时候,就需要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这些问题呈现出的多样的生态趋势,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管辖区,甚至于覆盖到了整个社会范围。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包括能够涉及到的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共同行动,与公众直接协同配合,以实现有效应地应对和解决这些跨边界的问题。

有关部门构建跨部门协作治理网络,以资源整合为主线所建立起来的公共管理模式,突破和超越了地区和部门的管理局限,使得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的同时,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偏好,令自己始终处于复杂的工作状态当中,从而影响到了工作效率。那么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实施公共项目和实现公共责任的新战略势在必行。

2、部门失灵

面临着诸多的社会问题,通过传统的官僚体制已经无法解决了。那么,政府就需要采取新的更为有效的策略。信息时代将整个社会带进了网络共同体中。相关部门,甚至于跨部门职能以及边界联系的组织结构都可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以协同工作的方式,走向跨边界、跨部门、跨层级和跨行业协作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跨部门协作就被普遍认为是解决组织“碎片化”和专业任务分工的一种有效方法。可见,在治理复杂性社会问题上,传统的方法由于能力有限,并导致了管理效果不佳,于是就催生了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

二、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内涵及对公共管理转型的意义

1、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内涵

协作性公共管理,所实现的是一种共同的资源与整体化的治理结构。在公共决策与公共服务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体制是互动式、参与式和协作性的,将不同部门以及不同辖区的权力、职能、资源和优势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形成一个共同的资源与整体化的治理结构。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对于协作性公共管理可以理解为其是建立在资源依赖、交易成本和网络治理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只有当不同组织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形成一种资源依赖的时候,才能够实现合作关系。也就是说,当一个部门有必要依赖其他的部门所提供资源才能够完成目标的时候,安排有助于强化部门间资源交换与合作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以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以资源相互依赖为基本条件,建立协作性公共管理,可以将部门资源和获取竞争优势相互整合,在管理效能和效率的上得以提升。

2、协作性公共管理对公共管理转型的意义

实现公共管理转型的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对于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部门职能上来看,采用协作性公共管理可以实现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与协作,加大政府的整合力度。对于每一个部门的权力和职能,在其有限的能力和职权范围内,可以通过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方式加以延展。独自无法掌控的管理活动,在相互挂作的管理模式下,达到全过程顺利运转的目的。

另外,协作性公共管理还可以建立健全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避免部门间的相互扯皮,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解决了部门职能分割问题。

传统的公共管理主要解决的是各个部门的职能交叉问题,杜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强调的不够。协作性公共管理可以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部门间协调困难的问题。除了通过合并部门推行大部门制以外,职能分工与协作机制也是不要探究的,以使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被建立了起来。

提升电子政务的服务能力,让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网络化协同工作框架更加完善。通过构建整体化的电子公共服务网络,将诸多所涉及的元素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成为一个无缝隙的协同工作流程,如各个职能部门、所需要的各个功能环节以及人员和各种相关信息资源等,都成为了需要整合的资源要素。

三、总结

公共管理的理解篇9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学科,公共管理类课程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经济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整合社会资源,为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活动的总称。所以说公共管理是基于公共管理实践和管理经验所形成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公共管理学科试图通过公共管理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尤其是对公共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找到公共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来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公共管理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只局限于知识传授、理论讲解“满堂灌”现象和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及理论脱离实际和缺乏科学的情景性、实战性、现场性等,不能胜任公共管理教学。公共管理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价值引导和能力提升的“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公共管理学科的特性分析,可以看出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应该突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逐步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专题讨论法等。

二、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实施方法与步骤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较为简单易行且实用的培训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在教学活动中,逐步使用案例教学法。20世纪20年代初,哈佛大学商学院对案例教学的成功运用和实施,使其成为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学方法、走向成功的教学模式。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60%的课程都用到了案例教学法,学生在两年时间里能学习100——140个案例。案例教学是教师通过案例的展示,组织学生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学习案例,通过分组讨论,总结等环节,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说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打比方,案例教学不是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不是做游戏、不是讲故事。在公共管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运用实际的例子、案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原理。在这个层次上运用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案例材料加深同学们对公共管理概念、原理的理解。例如:(1)讲述什么是“协调”概念的举例(2)讲述什么是公共政策的举例(3)讲述什么是政策过程的举例。在这个层次上使用案例教学,不需要召开讨论或互动,不要交流。但是要求老师讲述的案例必须与公共管理的概念、原理相一致;老师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素材,而且能够将实践素材与所讲述的概念、原理有机融合。第二个层次是理论运用的层次,即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层次上运用案例教学。在这个层次上的案例教学,就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需要模拟场景和区分角色,需要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在这个层次上进行案例教学的步骤是:案例选择与明确教学目标、预习分发和熟悉案例材料、分组和动员、小组讨论、讨论汇报、小结。因此在这个层次上的案例教学需要时间长、耗费时间多、不一定是全员参与,还有大量的观摩者、案例具有模糊性,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会产生一定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安排问题,参与案例讨论者与观摩者——上课人数多于所需案例讨论参与者的关系问题。

三、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应用型二本院校的教学中,讲授法教学占很大比重,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很少,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但案例教学主要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公共管理问题,所以说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案例讨论中,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热情,提出关于案例问题的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解决对策。所以说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创造力。

(二)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主要目的是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案例,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分组动员、小组讨论,讨论汇报、小结等环节,主要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对知识的体会。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公共管理的模拟情境,训练学生能够在课堂短时间的学习中,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靠批评性思维技巧和能力来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说案例教学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而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理论传授是不能实现的,而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真实的公共管理实例,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分析和案例中设置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学习了如何应用公用管理的原理解决案例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即如何通过组织、沟通、协调、激励来完成管理的目标,如何配置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调动组织员工的积极性等。

四、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在应用型二本院校,传统教学方式占很大的比重,案例教学没有被大面积推广,所以说案例教学在应用型二本院校的有效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一)适合应用性二本院校教学的高质量的案例素材较少

由于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教材都是翻译或引进国外的比较有声誉的教材。所以在大多数案例素材都来自国外发生的事件以及以此事件为基础所形成的案例。由于过别的差异、国情及文化传统不同,所以大学生很难从国外的案例来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很难进行角色模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可见我国缺乏高质量的本土化案例素材,严重制约了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推广。

(二)典型案例陈旧,缺乏实效性

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我国的大部分教学案例较为陈旧,如在公共政策学中,课本上的教学案例较为陈旧,部分案例都是十年前发生的真实事件。国内出版的公共政策方面的案例选编,大都缺乏一定的实效性,部分案例比价陈旧,篇幅过长,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到所用案例与学习者之间的相关度。部分案例情节和知识背景过于复杂,涉及知识点较多,由于学习者知识储备不足,面对案例无处下手,逐步对案例及案例教学丧失兴趣,因此不能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部分教师长期热衷于讲授式教学,不胜任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课前要认真备课,选择、编写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又要制作相关的案例视频或动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组织课堂教学,又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对各小组的回答进行较为准确的点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应用型二本院校,大部分公共管理学科的老师比较重视讲授式教学方法,从事案例教学的能力不强。对案例的分析、讲解不到位,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提高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尊重公共管理学科特征,树立案例教学的理念

按照公共管理学科教育的经验和惯例,以问题和案例为基本导向,展开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以及社会实习,构成了其教育和培养方式的基本特色。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要使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公共管理知识,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应用性二本院校老师首先应该遵循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和学科本身的规律,树立案例教学理念,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不断进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建设应用型二本院校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和案例教学库的建设,如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就搜集了1300多个教学案例,供学生在学习期间使用。要建立案例库和数据库,作为高校老师,首先要处理好高校与地方政府组织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获得更多的关于政府公共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为编写高质量的案例提供丰富的素材;其次要把有丰富案例教学经验的老师组织起来,成立案例编写组,专门负责公共管理教学的案例编写工作;最后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典型、符合应用型二本院校实际教学需要的公共管理的案例,组织专门老师负责编写、整理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制作影像资料或视频资料。

(三)加大应用型二本院校师资培训力度,逐步推动教师队伍转型

要想逐步扩大案例教学在应用型二本院校教学中的比重,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思考如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职业和公共生活的需要的职业人。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更可能是一个导演、主持人、编剧、评论家,甚至制片人或者好观众。因此首先应使教师逐步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案例教学在学生能力提升和素质形成方面的要作用。教师应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学。要想进一步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应该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鼓励应用型二本院校老师到国内重点高校学习、进修、参加学术研讨会,不断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如果条件允许,积极鼓励教师到国外学习,研究案例教学。

(四)配备案例教学设施,实现小班上课,营造良好的案例教学氛围

公共管理的理解篇10

公共场所应重点防范的治安问题

治安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一项防范性工作,公共场所管理属于治安管理的一部分,当然也是一项防范性工作,其目的就是通过有效管理,防止治安问题在公共场所发生,保证公共场所的秩序与安全。因此,公安机关对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应重点放在防范那些对公共场所的秩序与安全有重大影响的治安问题上,这是管理好公共场所的关键。

(一)群死群伤性事件

公共场所是人们工作、生活必然涉足的场所,场所中人员的数量众多,因此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属于公众聚集场所。在公共场所中,最严重的治安问题莫过于发生群死群伤类的事件,如,因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等造成的群死群伤事件,因秩序混乱导致的拥挤踩踏所造成的群死群伤事件,因敌对势力发动恐怖袭击造成的群死群伤事件等。群死群伤类事件一旦发生,不但会直接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给民众造成严重的心理恐慌,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公安机关应当把群死群伤类事件作为治安防范的首要问题。

(二)严重影响民众安全感的暴力性案件

公共场所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人们每天都要在公共场所中活动,场所秩序的好与坏、场所环境的安与危对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影响很大。在公共场所发生的一些暴力、血腥案件,如大庭广众之下的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行凶伤人、打砸损毁财物以及抢劫、、绑架、劫持等,会给现场目击群众造成严重的心理恐慌,新闻媒体对这些恶性案件的报道,也会使得知消息的民众产生不安心理,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将这些严重影响民众安全感的暴力性案件纳入重点防范的范围。

(三)其他案件、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

秩序混乱是公共场所发生案件、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并非唯一原因。只要具备一定的时空条件,即使在秩序井然的情况下,也会有案件、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而无论发生何种案件、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都会对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也应把防范各种治安、刑事案件、治安事件以及治安灾害事故,作为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效管理公共场所的先决条件

公安机关对公共场所的有效管理,是建立在对公共场所的规律、特点以及管理依据、管理手段等一系列情况的了解、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想管理好公共场所,管理者必须首先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了解和掌握公共场所的基本情况

公共场所面广、量多、情况复杂,是治安管理的难点,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共场所的基本情况是对公共场所进行治安管理的前提。要实现对公共场所情况的全面了解,需要掌握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掌握公共场所的范围

公共场所的范围包括公共场所的总体范围和每一类公共场所的具体范围两个方面,掌握公共场所的范围是管理好公共场所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掌握了公共场所的范围,才能保证把所有应当纳入治安管理的公共场所都纳入到管理之中,避免出现漏管问题,如果做不到,公共场所就不可能管理好。

2.了解辖区内公共场所的具体情况

鉴于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主要由公安派出所负责,因此,每一个分管公共场所的治安民警都必须详细了解本辖区内公共场所的具体情况,包括场所的类型、数量、位置、建筑结构、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信息等方面的情况,尤其要及时掌握公共场所的动态变化情况。这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没有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具体情况的了解,管理工作就失去了依据和抓手。

(二)了解和掌握公共场所的治安特点

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归根结底是一项防范工作,而防范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管理者对公共场所治安特点的了解以及对各种治安问题发生、发展规律的把握。可以说,对公共场所的治安特点了解得越全面、越深入,对治安形势的预测就越准确、越及时,对治安问题的防范就越严密、越有效。在具体内容上,不但应了解公共场所总的治安特点,还要详细了解每一类公共场所各自的治安特点,从而发现问题,掌握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防范方法,使管理工作产生实效。而要想了解和掌握公共场所的治安特点,就必须深入到各个公共场所中去,脚踏实地搞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决不可想当然地认为情况应该如何,并轻易得出结论。

(三)了解和掌握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有关法律规范

治安管理属于国家行政管理的范畴,而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依法行政。这就要求管理公共场所的治安民警必须熟练掌握与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管理,确保每项管理措施、方法和手段都有法律依据。在掌握法律、法规时,一方面要详细了解法条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明确不同法律、法规的效力级别和适用范围。因为,在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中,对同一问题可能同时会有不同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民警如果不能正确辨别相关法律、法规的效力级别和适用范围,就可能出现不当适用甚至错误适用,导致执法错误或者影响管理效果。

(四)了解和掌握治安管理的基本手段

了解和掌握公共场所的管理范围、基本情况、治安特点以及法律规范,是搞好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前提,但是,要想使管理工作产生实效,还必须掌握具体的管理手段并学会在工作中熟练运用。这就如同参加散打比赛,选手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格斗招数和技巧,才能在比赛中克敌制胜。治安管理的手段很多,可以用于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手段有登记备案、行政审批、监督检查、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禁止、取缔、收缴、巡逻、守望、治安耳目、宣传教育、设施防范等。以上是管理好公共场所首先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再辅之以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就不难搞好。

共场所治安管理的一般方法

针对公共场所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治安问题,结合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所依据的有关法律规范,对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审批备案

审批和备案是公安机关了解公共场所情况、掌握公共场所信息的一个有效手段。公安机关要想把公共场所管理好,必须首先对公共场所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通过对公共场所进行审批、备案,审查并登记公共场所提供的相关材料,可以及时掌握公共场所的具体种类、数量、分布以及经营者、从业人员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开展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建立制度

严格周密的管理制度是堵塞公共场所治安漏洞、消除公共场所治安隐患、保障公共场所秩序与安全的有效举措。公共场所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开展管理和经营活动,可以有效减少和消除案件、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几率,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共场所的秩序与安全。治安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由公安机关帮助和指导公共场所制定、由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执行的一项管理制度。公共场所中,除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等少数场所属于非营利性质的公益场所外,其他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属于商业经营性场所,是提供各种服务的企业。公安机关作为公共场所秩序与安全的维护者,有指导公共场所开展安全防范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又具有安全防范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由公安机关帮助和指导公共场所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使制度做到科学、严谨、准确和周密。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只要按照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去做,就可以有效堵塞治安漏洞、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有效保障公共场所的秩序与安全。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根据各类公共场所的不同性质、特点和存在的治安问题而各有不同,但均应明确、具体,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真正有效地堵塞治安漏洞、消除安全隐患。

2.治安责任制度

治安责任制度是为了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而制定和实施的、具有保证性质的制度,是为了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而采取的一项保障措施。治安责任制度由公安机关帮助和指导公共场所制定,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负责执行。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将安全管理制度的各项内容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使安全管理制度所要求的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负责人和执行者,同时还要规定对执行制度不力人员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以督促相关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全面完成任务。

3.治安培训制度

公安机关对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主要是起指导和监督作用,治安防范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他们是治安防范的真正主体。由于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不是安全防范的专业人员,不懂得如何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治安教育和培训。培训的内容,一是要讲解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和要求,使场所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能够认真领会、自觉遵守;二是介绍公共场所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治安问题,使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对自己所在场所所面临的治安形势心中有数;三是教给场所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基本的安全防范的技能和方法,使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应用,发挥预防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作用。

(三)配备人员

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身上,由人来完成,所以,人是决定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由于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涉及到公安机关和公共场所两方面的主体,因此两方面都要有人员上的要求。

1.公安机关应当有负责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专门人员

公共场所范围广、数量多、情况复杂、治安问题多样,是治安管理的难点,管理的难度很大。当前,基层派出所是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主要力量,虽然在分工上有专门的警力负责管理公共场所,但是由于派出所的工作十分繁杂、临时任务很多,因此分管民警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公共场所的管理工作,致使很多情况无法及时了解掌握,大量治安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的制度和措施无法贯彻和落实,从而使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派出所应尽量搞好警力与工作的调配,使分管民警可以心无旁骛、不受干扰、专心致志地开展工作。

2.公共场所应有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专职人员

在公共场所中,绝大多数场所都属于商业性经营场所,是商业企业,而到场所中活动的群众就是这些场所的顾客,是消费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企业有为顾客提供安全环境的义务,因此,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应当为公共场所的秩序与安全担起责任。同时,公共场所安全与否,也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很难想象一个连秩序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场所会有人敢去,而没有顾客,又何谈赚钱。因此,公共场所应当高度重视自身的安全保卫工作,要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保卫人员,有条件的场所应当成立专门的安保机构,聘请专业的保安人员。安保人员应当和场所的其他从业人员一样,成为场所开展正常经营活动必备的人员。除公安机关以及场所本身的人员外,还有一种人也是公共场所治安管理不可或缺的,即治安耳目。治安耳目既不是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场所本身的人员,而是由公安机关建立、由公安机关领导和使用的、专门用以搜集情报信息的特殊人员。他们虽不是场所职工,但却能了解和掌握很多公安机关和公共场所都无法掌握的情报信息,对于管理好公共场所,尤其是对发现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好的治安耳目所起的作用,是多少个普通职工和群众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对治安耳目加以充分利用。

(四)完善设施

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需要靠治安民警以及场所的经营者、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人的因素是场所管理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不过,人也有很多的局限性,人的精力、体力、注意力、感知力等都是有限的,这就需要配备一些专门的设备作为人力的补充,从而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结合,确保公共场所的安全。根据公共场所的治安特点,场所应当配备的安防设施主要包括监控设施、安检设施、报警设施、消防设施等,这些设施配备得数量越多、功能越先进,治安防范的效果就越好。公安机关应督促公共场所及时安装相关设施,并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绝不能成为应付公安机关检查的摆设。

(五)强化检查

公共场所多数都是商业性经营场所,是商家,而商家的根本目的就是营利。在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中,场所的经营者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配备安防设施和安保人员,这笔设施和人员的费用无疑要由商家承担,并且无法直接给商家带来利益,因此商家多有不愿,往往想方设法搪塞和应付公安机关。为了不被商家蒙蔽,民警必须经常深入公共场所进行治安检查,查看场所对各项治安管理制度、安保设施和安保人员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同时,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督促场所尽快整改,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治安问题。在进行治安检查时,既要检查证、照齐备的正规场所,也要检查证、照不齐甚至没有证、照的非法营业场所,不是去查其是否有证照、是否手续齐备,而是去查其是否存在治安隐患和治安问题。否则,这样的场所一旦出现问题,造成严重后果,上级机关进行责任倒查时,分管民警一样难辞其咎,这是民警特别需要注意的。

(六)宣传教育

在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中,治安宣传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治安形势、治安管理法律法规、同违法犯罪行为和治安灾害事故作斗争的方法、手段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和教育手段,使群众明白在公共场所中什么是安全的、可以做的,什么是危险的、不能做的和应当防范的,从而自觉远离危险、远离不法分子,不让治安灾害事故因自己的愚昧无知而发生,避免因自身的疏忽大意而遭遇不法侵害。只要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安全防范的能力增强了,治安灾害事故和违法犯罪活动就失去了危害的时机和侵害的对象,公共场所的秩序与安全就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宣传教育是一项影响面广、成本低、作用大的治安防范手段,对于堵塞治安漏洞、消除治安隐患具有很大作用,可以在各类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中广泛运用,应当大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