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2:49

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学;自学考试;试题分析

健康教育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专业(专科)的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其重要性不容小觑。为此,我们对2014—201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健康教育学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进行分析,在总结既往考题特点基础上,对试卷整体和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并思考教学对策,以期对护理专业(专科)自学考试考生自学、机构助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试题总体特点

1.1试题类型

整套试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6部分,其中2014年、2015年有6种题型,2016年有5种题型。试题依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健康教育学》(吕姿之主编,2007年版)和《健康教育学自学考试大纲》[1]命制,未出现超纲现象。试题稳中求变,命题思路做了调整,在考试大纲基础上新增了判断题,取消了多项选择题,试题难度有所降低。具体情况见表1。

1.2考核章节

2014—2016年健康教育学试题考核章节分布:教材第一章(第一、二节)、第二章(第一、二、四、六节)、第三章(第一、二、三节)、第四章(第一、二、三节)、第五章(第一、二、四节)为重点章节,而第七章、九章、十章、十一章、十二章题量较少,第六章、八章、第十三章题量最少,有些年份个别章节没有涉及。这种情况基本符合考试大纲“考试命题一般要覆盖到各章,但避免面面俱到”的要求,为更好地开展自学考试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

1.3考核类型及考核层次

《健康教育学自学考试大纲》把考核类型定义为重点、次重点和了解3个层级,把考核层次分为识记、领会和应用3个级别。2014—2016年健康教育学考题考核类型、考核层次分布基本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考试覆盖面广,突出重点,没有与考试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和怪题(见表2)。

2试题各部分评析

2.1单项选择题

2014—2016年试题中的单项选择题严格按照《健康教育学》和《健康教育学自学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细目进行命制,题干结构较为简单,均为各章节基本知识点。这3年试题中单项选择题94道,考核知识点70个,较全面地覆盖了考试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考点分布均衡。其中,高频考点有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健康教育诊断、目标人群的确定、健康相关行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传播概述、大众传播、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以及计划目标等。

2.2多项选择题

综观2014年、2015年健康教育学试题中的多项选择题(2016年没有多项选择题)发现,该题型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核,突出考查考生综合应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题目有一定难度,但没有偏题怪题,考生通过认真复习、思考和分析,就能取得较好成绩。两年共有考题20道,考核知识点19个,主要涉及传播、健康教育评价、行为发展、健康教育诊断、医院健康教育等知识点。

2.3判断题

2014—2016年试题中的判断题严格按照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知识细目命制,基本知识点考核比例较高。3年试题中共有判断题53道,考核知识点38个,覆盖教材章、节面较广,考点分布均衡,侧重考查考生对教材中主要知识和概念的理解,试题具有适当的难度和较高的区分度。其中高频考点有危害健康行为、人际传播、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诊断、促进健康行为、健康、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促进等。

2.4名词解释题

这3年健康教育学试题中的名词解释题共23道,考核知识点18个,主要涉及大众传播、健康教育计划评价、健康相关行为、行为矫正、自我效能、健康教育诊断、医院健康教育等。名词解释题侧重考核基本知识点,具体情况见表3。

2.5简答题

2014—2016年试题中的简答题严格按照教材、考试大纲命制,在加强基本知识点考核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归纳、综合、应用能力,试题难度加大。这3年试题中简答题28道,考核知识点23个,试题选材覆盖面较广,考点分布基本均衡。其中高频考点有促进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健康教育计划、计划实施及评价、健康教育诊断、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以及医院健康教育等。

2.6论述题

2014—2016年健康教育学试题中的论述题继续遵循教材和考试大纲命制,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知识点在书中,但阐述和举例要靠平时的学习与积累。论述题重视基本知识考核,更侧重应用能力考查。论述题考查目标明确,即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试题难度最大。这3年试题中共有简答题6道,考核知识点6个,涉及教材第二章(1次)、第三章(2次)、第四章(2次)、第五章(1次)内容,考核知识点有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健康教育诊断(含教育与组织诊断)、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以及健康教育计划的效果评价等。

3策略

通过对2014—2016年健康教育学试卷整体和各题型的分析,我们认为,要实现自学、助学及考试的良性发展,提高考试成绩和通过率,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

3.1透彻理解教材

[2]通过分析2014—2016年试题,我们发现试题紧扣指定教材,注重基础知识考核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应用。因此,要认真阅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体例(层次、顺序与段落),明确教材知识体系,熟悉章、节名称,把握内容要点、知识点与考点,区分重、难点与考核层级,关注高频考点。

3.2以考试大纲为抓手,积极备考

[3]考生可以对照《健康教育学自学考试大纲》,进行健康教育学知识体系梳理,进一步归纳总结知识点,形成知识细目,加深记忆;也可以做以往的考题,对错题认真分析,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3.3认真审题,避免失误

对于健康教育学试题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做题时要认真审题,读懂题目要求,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准确判断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注重答案要点的合理呈现,进行适当阐述和举例,使其成为核心要点(得分点)的有力支撑,避免因答案呈现顺序不当、要点不清晰、没有阐述和缺少举例而失分。

3.4适当研究既往试题及评分标准,总结经典题型和解题技巧

通过分析试题出题思路、题型构成、知识点变化,归纳总结,做到熟悉试题,多分析思考,对考点、知识点查漏补缺,取得令人满意的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吕姿之.健康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2]倪晓添,陈静琼,文剑辉,等.广东省近六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启示[J].江西化工,2013(1):205-208.

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篇2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

许多学者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认为,这种提法的确涉及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尚不全面,因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多层面的。首先从宏观上来看,即从社会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关键。有人说过,“我们民族的新一代,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次从中观上来看,即从教育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与教育目的保持一致,即应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最后从微观上来看,即从学生角度来看,它的目标才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且着眼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不是矫正或治疗。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问题有:

(一)在宏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明显或不明确

部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宏观方面的目标,他们一般只认识到了其中观目标与微观目标。正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宏观的社会方面的目标,所以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纯粹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不能广泛地看到它对一个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在中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被应试教育所扭曲

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认为学校中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促进升学率的提高,一切都应该围绕学习成绩,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只强调学习心理辅导,多进行学习心理测试、学习方法指导、考前心理调适等。其实中观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促使实现教育目的,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只有认清了这一点,在中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才不至于陷入应试教育的囹圄,才可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在微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似乎成了心理治疗

有人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局限于只是对一部分心理有障碍或疾病的学生进行矫正或治疗,而无其他。其实对学生来说,治疗、预防、发展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但是究竟谁更重要呢?许多心理学家都呼吁“预防胜于治疗”。这并不是说治疗不重要,而是指要在中小学生心理还未出现障碍之前来教育他,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即使之得到有效的预防,而不是等其发生障碍之后再来治疗。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关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笔者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观念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活动,更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它甚至被誉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为此,必须树立这种新观念、新思想,并努力将之贯彻到整个学校教育实践中去。

第二,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中观与微观目标,而且还具有社会层面的宏观目标。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要认识到其目标的层次性,高度重视社会层面的宏观目标及价值。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般都认为应从各个方面、多种渠道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究竟开展得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形式化

虽然学者们在理论上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实际的教育工作者们却不都这样认为。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示范学校、重点学校所推卸不掉的。因此,他们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摆设,根本不开展活动,或者只在教育检查时应付几下,完全是一种形式,而无任何实质内容,更谈不上什么实施途径。

(二)简单化

当前大家已经公认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应该是多层次的,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却并非如此,因而显得简单呆板。首先,有些实际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无非是开几个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搞几次心理咨询活动而已,就像素质教育曾被人误认为就是多开展一些活动一样。从而在观念上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在实践上自然也将其简单化。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全面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当前这种单一化途径的主要表现就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因为这种方式既简单又容易操作。教师只需像平时上课一样讲讲就可以,而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途径就是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他们认为,这种活动只需要有一个人坐在心理咨询室里,陪学生聊聊天就可以了,也很容易操作。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化还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只通过学校这一个渠道来进行,而缺乏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

关于对策,笔者认为:

第一,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和渠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渠道很多。其中,全面渗透、开设课程,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网络等是众多途径中最基本的。必须同时发挥这些途径的综合作用,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第二,要积极探索、勇于实施

每所中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都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充分发挥本校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和选择最适合本校情况和体现本校特色的主渠道,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可以这样说,足够的、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当前,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数量不够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而当前师范院校又有许多没有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的师资,所以,当它刚开始在中小学进行时,专业教师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一般是从别的岗位上抽调的或其他人员兼职的,如校医、团队干部、班主任、生物教师等。美国咨询心理学专家认为,一般250~400名学生配备1名咨询人员最

为合适。而在当前我国,一所学校能够配备1名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都不多见。

(二)质量不高

从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调查得知,现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团队干部兼任,有的是从班主任中抽调的,有的根本不懂心理学知识。另外有一部分心理教师是非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毕业,虽然他们的心理学知识很丰富,但是他们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应用的技能却很缺乏,缺少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因此也很难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策如下:

第一,要培养专业队伍

在师范院校有关院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最根本的一个方法。此举既可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数量问题,又可以解决其质量问题。

第二,要加强师资培训

在师范院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只能是一个长远的计划,而不能满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也就成了应急之需。具体培训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首先培养一批骨干教师,起到示范作用;二是普遍轮训班主任,增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意识,提高教育水平;三是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培训中关键的问题是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行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评估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评估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许多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一直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甚至没有评估。这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无评估或“空白”的评估

这个问题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普遍存在。虽然教育理论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素质教育,但真正到了实践中,应试教育还是比比皆是。由于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因此学校的领导所抓的也只是升学率。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作为辅助升学的一种手段。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任何评估,所评估的仍然是升学率。

(二)错位的评估

在实践中,虽然绝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评估,但也有少数学校有评估。可是究竟评估的目的是什么呢?许多学校领导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仍然不十分清楚。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就是评比。心理健康教育搞得好,就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作为特色吸引学生及家长。这样,学校的生源才会源源不断,学校才能够生存下去。

(三)评估中的具体操作

怎样评估也是一个问题,有的教育行政部门不管学校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不同,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条件的差别等等,一律“公平”对待,一样要求。还有就是评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即评估究竟有哪些主要指标。当前的一些评估基本上太简单化,只对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等很少的几方面,这是不全面的。解决以上问题的策略是:

第一,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重要性

教育评估作为教育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非常重要。当今教育理论界已把它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发展并列为当代教育科研的三大主要领域,可见教育评估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如果没有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将无从获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无从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层目标将难以实现。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心理健康教育才会健康发展,它的目标才会实现。

第二,要认清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目的应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从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强调学校之间的评比,即重在指导,淡化评比。

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篇3

辅导员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单纯的进行思政理论教育容易忽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难以形成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心理基础;而一般的实践教学容易流于形式,缺少明确的教育方向和目标,难以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作用。因此,随着辅导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提高和大学生入学后身心特征的变化,辅导员有必要继续通过实践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升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基础课教学中,契合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基础课教学的关联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高校在心理咨询中心的人力、物力资源上较为缺乏,不可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加上学生对心理咨询与心理疾病的不够了解,很少会主动到心理咨询部门去咨询,同时又缺乏自我心理调适知识,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加剧。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点是大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与矫正,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塑造完善人格。在这一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基础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理念不谋而合。

基础课教学可以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高尚的道德理想、求实的职业理想、向上的生活理想,促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大学生如果具备了这些正确的观念,产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乐观姿态来面对生活,会更好地减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在基础课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辅导员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要注意安排的内容不能太过于专业,要将基础课的心理健康内容和心理学专业的内容区别开来。在基础课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目的不是传授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主要在于使学生对心理问题有一定的初步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应该注重把教学理论与学生的一些实际心理问题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以理论分析实例,使思想道德修养课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那么具体如何在基础课中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学生思想及心理现状科学安排授课结构

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现状是搞好基础课教学的前题条件,一般新生进校后,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会对新生进行的心理普查工作,基础课教师应该关注了解新生的知识背景、能力基础、思想特点、心理需要及其道德法纪素质状况。如在教学中简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大一新生常见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如生活环境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心理异常的表现进行描述。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和研究,组织教学,科学安排授课结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的课堂渗透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是基础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基础课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它对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择业等问题给予了关注。

在讲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吸取心理健康教育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例如,在绪论第一节讲适应人生新阶段时,可以加入对大学新生心理调适方法的介绍,在第一章第四节讲到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时,可以把大学生学习及考证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及其应对策略的内容加入其中,在第三章第三节讲到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时,可以展开讲述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困扰较多的人际交往问题及人际交往的技巧;在第七章第二节中谈到职业生活中大学生择业创业内容时,可以加入求职心理辅导;而第三节中关于恋爱、婚姻家庭问题时,适时结合情感心理调节等内容。此外,结合教材选用一批历史故事、社会新闻、心理情景模拟剧等辅助资料,使教学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法融入到基础课中

心理健康教育同基础课的教学目的都是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或心理的结构完善与重塑,来促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课教育的有益补充,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然而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往往习惯于说教、灌输或者凭教育者主观愿望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可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特别是要把心理健康中广泛使用的心理测验和心理咨询引进到基础课。在基础课中运用心理测验的方法,可以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普查,以便更全面了解学生的特长和不足,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学生实际,从而达到基础课的教育目的。辅导员在基础课教学中要树立心理咨询师的态度,抛掉教育者的心态用接纳和倾听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共情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扰,如能适时在学生面前进行自我暴露,针对学生的倾诉进行适当的情感表达,运用到这些心理咨询技巧,就能了解学生真正遇到的问题,最终能真正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扰。

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篇4

1.1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首次发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

(2)完成阶段性治疗,已出院的患者;

(3)能理解、接受指导并实施有关干预措施。排除标准:

(1)有腰肌损伤,下肢浮肿等症状;

(2)合并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

(3)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及家庭疗养。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卧硬板床,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多吃粗纤维的食物。

1.2.2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体系干预。

1.2.2.1干预前准备:

(1)进行基线调查,预试验。

(2)以协调会形式取得医院的支持和配合。

(3)成立健康教育专项小组,由健康教育专项小组组长带领本组成员根据基线调查结果制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院后的社区、家庭康复方案。形成个性化健康教育,再指导家庭进行干预。

(4)培训:对病区的相关人员集中培训,并考核合格。对专门负责入户护士每月进行1次业务学习。

1.2.2.2干预方法:

(1)干预者:

①健康教育专项小组负责规范化的设计。

②教育小组负责对患者入户进行全程教育。

(2)干预内容:以幻灯片、宣传展板、图片形式向患者宣传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关知识,提高自治及并发症预防能力;并指导家属增加对患者的关爱及支持;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干预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及抑郁状态改善状况。

(1)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定生存质量,分为4个维度,36个调查项目,包括身体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2)抑郁状态问卷(DiS)评估患者抑郁情况。DiS得分<50分为无抑郁,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69分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干预后SF-36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身体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2两组抑郁状态比较干预前两组抑郁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63,p=0.793>0.05)。干预后两组抑郁程度均较干预前有所好转(健康教育组u=-4.651,p=0.000<0.05;对照组u=-2.415,p=0.016<0.05)。干预后健康教育组抑郁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u=-3.727,p=0.000<0.05)。

2讨论

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篇5

一、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1.教育性原则

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首先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即遵循《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材编写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这一原则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课程改革目标"提出来的。《纲要》明确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全面贯彻《纲要》的培养目标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同学、遵守纪律、遵守规则、交流与合作、公平竞争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首先要突出教育性原则,要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健康性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健康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时真正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意不同水平阶段教科书内容之间的联系;教科书内容的选取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使学生懂得如何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来增进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总之,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编写要把增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

3.兴趣性原则

《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编写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由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情感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因此,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强调兴趣性原则,其基本思路在于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运动技术内容系统性的做法,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运动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基础上,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阅读和学习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使其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是因为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教科书,即使其他课程的教科书编得不那么有趣,学生也必须去学,而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如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去学,毕竟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供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的。

4.发展性原则

《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编写要满足学生终身体育的需要,注意选取对学生终身体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活动内容,以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在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过程中贯彻发展性原则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以考虑。

(1)把体育的知识与技能看作是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健康发展的载体,改变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体验和判断教材内容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教科书的内容必须精选。要精选那些确实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4)给学生提供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途径。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方法和途径的一般规律是:明确学习目标认识自己当前的经验和水平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点(或问题)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有效的方法反复练习并获得乐趣感受自己对教科书价值的理解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提高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并获得相应的方法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和锻炼学习和锻炼的迁移。

(5)在教科书中渗透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应用要靠方法引路,因此,教科书中要提供一定数量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留出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创造、研究、探索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体育活动中去。

二、教科书的内容构建

根据教材多样化的原则,初中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的构建要求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体现出不同个性、不同体系、不同特点和不同风格。由于教科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科书的内容必须反映国家的意志以及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科书大多是围绕运动技术项目、发展身体素质或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等内容来编写的,这是竞技体育思想的反映。过去把教科书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只能按照教科书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这不仅禁锢了教师的创造性,也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传统的教科书内容繁、多、深、旧,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特征,从而使体育教科书成为学生最不喜欢阅读的课本之一。因此,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的构建应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极大地开发体育的功能,并要呈现五个学习领域的内容,因为五个学习领域目标

的整合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构建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

编写体育与健康(小学称体育,下同)教科书,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实践中,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新的经验,引发学生主动探究体育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把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获益。

2.认真研究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构建方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与竞技体育完全不同,因此,教科书的重点不在于说明体育项目和体育动作的具体做法,而在于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锻炼身体的方法、简单的原理。因此,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精选与学生身心健康紧密相关的、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对学生终身体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活动内容,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内容的实用性、活动性和兴趣性。

3.启发学生用体育与健康知识指导自身体育活动实践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在强调实践性特点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理论知识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体育与健康课不是纯生物学意义上的肢体活动课,编写教科书要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新的课程观,综合地编排运动技能的内容,使学生在获得运动技能有关知识和练习方法的基础上,获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有关知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体育活动对于增进人的整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在教科书中无需呈现大量的动作要领说明,无需呈现复杂的技战术内容,因为这些内容主要是在体育实践课中进行学习的,在教科书中过多地描述这些内容只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学习的兴趣,最终只能"纸上谈兵"。在发达国家的体育教科书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运动技能的内容(特别是动作要领)。这不是说在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不要反映运动技能的有关内容,而是更应该强调对学生进行运动技术学习和体育活动实践的有关知识和方法的指导,更应该强调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不易学到的一些知识(如与运动有关的一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知识,科学锻炼的理论与方法等),这样才能发挥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作用,才能使学生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4.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使学生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因此,在编写教科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科书的内容要唤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运动兴趣,特别是在教科书有关内容中应渗透一些促使学生不断感知自己进步、提高和成功的知识。

(2)教科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想像和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思考各种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的方法。

(3)教科书的叙述方法、设计、版式、插图等要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实践提供必要的启发和指导。

5.教科书的内容要有较大的弹性和选择性

教科书的内容应加大弹性和选择性,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可以提出各种建议性和示范性的内容,以便于学生和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

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篇6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人格健康人格

一、健康人格的概述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那什么是健康人格呢?心理学上的健康人格标准可分为理想标准和相对标准。健康人格的理想标准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马克思所描述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就是健康人格的理想标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就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健康人格标准的一种概括。

二、小学班主任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是在学校里形成较固定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学校教育对儿童的人格发生着显著的影响。而小学班主任角色一职,在学校系统里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工作跟一切教育工作一样,具有示范性的特点。但他的其言行举止,心理特征,在许多时候,必须是先进正确、优美崇高的化身,是用以说服人、启发人、引导人、熏陶感染人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的:“形象地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一旦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小学班主任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上,他的人格就是教育力量,不仅影响学生各科的学业,更影响着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不仅影响着学生今天,更影响着学生的明天和未来。这关系到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成败。因此,每一位班主任都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努力地实现人格的提升,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三、小学班主任的健康人格的要求

在我国,普遍的教育方式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升学压力即使在小学也不例外,社会竞争的加剧,心理压力加大,都会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小学班主任的健康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班主任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所谓品学兼优,品为先。我们说班主任必需的教师道德,并非要求班主任在道德上十全十美,没有缺陷。教师道德应成为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是基于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丝毫不意味着要求班主任做一个道德上的“完人”。世上没有“道德圣人”没有“完美无缺”的道德范本,但班主任是应具有符合现实良好道德的,能够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并对学生成长负责。班主任在道德上不断进取,严于自律,承认自己不足,保持真挚情感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引导道德教育活动,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这样的班主任往往有一种不言自明的威信,他自身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第二,班主任应有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活跃的思维,勇于创新。知识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能源。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与新知识的急剧增加形成尖锐的矛盾。时代的发展使学生思维敏捷、接受信息面广,再加上求知欲很强。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象海绵吸水一样不断汲取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知识贫乏的班主任是难以使学生信任的。学生对学识渊博,工作上精益求精,教学艺术高超的班主任非常敬佩和遵从。这样的班主任不仅能更好地推动班集体工作,而且有可能与学生取得更多的共同语言,促进心理沟通,使影响力得到增强,为顺利地教育学生奠定了基础。具有治学严谨、锐意进取的态度,是当代小学班主任的一大重要人格,它将影响小学生对学习的一举一动。《教师资格条例》要求教师任教要达到规定学历,现任教师首先应达到规定学历。这要求教师应该成为终身教育的先行者,还要长期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班主任通过学习和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思想解放、观念新颖、学识渊博、身心健康、仪态大方,多才多艺的人。

第三,班主任要有严格的纪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自己必须要有纪律,才能以身作则地为人师表。一个纪律散漫的班主任,很难带出一个公私分明,团结向上,遵守纪律的班级。当然,严格的纪律要求并不是把每一个人都放在条条框框里面来进行教育。教育家魏书生说:“严格要求是不是非要横眉怒目不可呢?大可不必。好的教师总是循循善诱,既平易近人,又使人畏惧。”班主任的纪律性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以宽容的心去包纳他人,才能不断地形成自己博大的胸襟去从事教育事业。但是在大是大非的原则上,班主任应该更多地体现一种正气,做个正直,棱角分明的人。班主任应义正词严地对待对于学生中存在的歪风邪气,决不能纵容其发展,应该以铁一样的纪律来纠正,指引学生踏入正途。

参考文献:

[1]《对班主任教师道德的要求》人民教育论坛2007年5月12日

[2]《教师的健康人格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北京777健康网2006年12月

[3]《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傅伟忠瞿正万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

[4]《树立班主任的威信》朱彦生

[5]《我心目中班主任的素质》班主任论坛

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网络体系

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下,很多社会现象对学校教育起到了冲击,在这些现象的影响下,学生心理问题直线上升。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时期,世界观、价值观刚刚形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主要对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进行简单阐述。

一、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及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认知发展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认知的发展特点、规律,清楚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纠正学生认知上存在的偏差,让学生能对自我正确评价,实现自我健康发展。(2)情绪稳定教育:让学生了解情绪变化特点,科学调控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两极波动,保持积极情绪状态。(3)意志力优化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意志弱点,能不断克服困难,调节自我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意志行为水平。(4)个性健全教育:让学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矫正不良品质,不断完善自己,形成活泼、开朗、富有正义感及同情心的好性格。(5)人际和谐教育: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规律特点,掌握交际艺术,同人和睦相处,能将自身才干充分发挥出来。(6)积极适应教育:让学生能积极调控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烦恼,适应环境变化,保持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健康同学生素质密不可分,对高职院校来讲,心理健康是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基础,预防精神疾病,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对学生今后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心理教育的途径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开展:

1.建立心理普查制度

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测试普查,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对心理有异常倾向的学生做好引导及跟踪,掌握学生心理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对学生多关心,帮助学生处理好各种困惑,对学生进行预防性心理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措施。

2.开展各种主题的教育活动

在心理健康测试普查基础上,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类型进行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如对大一学生讲述怎样适应大学生活,引导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中学时代的生活习惯。开展“辅导员,我想对你说”主题活动,让学生将自身的真实想法以书信形式表达出来,辅导员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特殊群体(父母离异学生、贫困生、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等),可采取“学校―家庭―班级”三方干预这一教育模式。学校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家访,同家长沟通,加强对学生家庭状况的了解,为开展双方互助教育打下基础。对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团体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3.完善三级心理网络体系

全校范围下以校级网络为核心,建立“校―院―班”三级心理网络体系,在学校组建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做好全校学生的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从各系选拔出优秀辅导员,让其掌握心理沟通技巧及心理教育知识,为本院的学生提供咨询讲解服务。各班选拔学生骨干,让其负责将身边同学心理异常表现及时向辅导员反映,让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异常行为,及时展开教育工作。

4.培育学生干部,建立心理协会

学校可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心理相关培训,让这些干部掌握基本的心理常识,了解预防措施,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及时发现周边同学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将这些问题反映给辅导员,在上报同时还能对这些同学进行适当心理干预,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开展。

在培养学生干部的同时可建立大学生心理协会,借助协会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协助学校工作。心理协会每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的活动月,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让众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5.做好团体辅导工作

团体辅导指的是团体情境下所开展的心理辅导形式,运用适当策略对团体进行心理辅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在这种团体活动中,学生更容易亲身体验到相应的道理及情感。学生在同团体成员互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学习体验,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改善同他人的关系,增强团队适应能力。

6.普及心理健康常识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利用课堂、讲座、海报、网络、论坛等各种途径同学生加强心理沟通,确保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信息畅通,及时解答学生咨询,培育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总之,学生的健康成长同良好的心理环境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应在培育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心理健康常识,让学生能够及时找到心理困惑的根源,不断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走出健康人生。

参考文献:

[1]马翠凤.社会转型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现代化刍议[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5(31):35-37.

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篇8

关键词:体能体质健康范畴关系

1.关于体能、体质、健康的概念及范畴

1.1对“体能”概念及范畴的理解。

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体能”一词的理解争议不大,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身体机能是体能的基础,体能是身体机能的外在表现。身体机能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机能,循环系统机能,呼吸系统机能,神经系统机能等。体能的范畴可归纳为: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搬运、负重、平衡、滚翻等的能力,也是人在日常生活、劳动和运动中不可能缺少的基本能力。身体素质是指人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的机体能力。

体育锻炼是人体在承受负荷的情况下参与运动技术的活动。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形态匀称,身体姿态优美。

1.2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

1.2.1学术界对“体质”概念的不同理解。

(1)人体的质量。在遗传变异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综合和相对稳定的人体形态、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特征。体质所包含的范畴为体格、体能、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等。体格:包括生长、发育、体型、姿态;体能:包括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1]

(2)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范畴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身体的功能水平、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心理的发育水平、适应能力。

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和各器官、系统的效能等;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协同,还有走、跑、跳、投、攀越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心理的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他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2]

(3)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遗传、营养、体育锻炼这三个方面起了重要的影响。

体质的范畴包括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等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型、姿势、营养状况、体格及身体成分等;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即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耐力、速度、爆发力、平衡、灵敏、协调、反应时等素质,及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活动能力;心理发育水平,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等;适应能力,即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3]

1.2.2笔者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体质不包括心理因素。

上述对体质不同的理解中,有一个共同点:体质是人体的质量,也就是人体的实质和本质。心理是与身体相对而言的,从现实意义上讲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两者又是截然不同的。心理是人的大脑就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意识能力,是一种精神活动,体质是不包含心理品质的。

心理对体质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非事物内部的。体质所标志的是整个身体的素质或质量,而心理是人的精神活动,其内容大部分来自外界,小部分反映自身的状态和生理变化。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体质属于物质范畴,心理则属于精神范畴。

从上文可以看出体质范畴里不应包括心理因素。对于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只能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则不应该包括在体质的范畴内,因为对社会的适应不单单是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所能承受的,还有很多社会学因素。

1994年高教版《学校体育学》中,主编金钦昌教授这样表述:“体质”应包括“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方面。

笔者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与金钦昌教授观点相近,即体质是人体的质量,一般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范畴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身体的功能水平,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3关于“健康”概念――逐步在完善。

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几次定义为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6年在纽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会议上是这样界定的:“健康,并不单纯是指身体没有病、不衰弱,而是肉体的、精神的,以及社会良好状态的总和。”1948年在其中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1978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这一观念。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物学基础,包括机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生活方式;保健设施。其范畴概括起来是三维的,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了最新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其范畴概括起来是四维的,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

随着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将人的整体健康涵盖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笔者认为这一定义较为合理,较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

2.三者的联系

2.1体能与体质的关系――体质包含体能。

体质表现出来的现象多种多样,有身体形态的、机能的、运动能力的,尽管其现象的表现与体质密切相关,但现象并不就等于体质。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相对稳定性是由生物的遗传性决定的,相对可变性是由生存环境和身体机能变化等决定的。体质好坏,用一个精确的“标准”是不可能完成的,特别是只注重表面可测量的标准,用直尺和秒表来评价体质的好坏是十分片面的。

体能是生理机能的外在表现,是身体物质所做功的能力,体能的计量指标有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人跑得快与慢是以速度作计量的,只是体能的一个方面。

体质包含体能,是体质的一个主要方面,体能是体质的前提和基础。评价一个人的体能的优劣只能反映出这个人的生理状况,而不能完整反应他的体质状况。

简言之,体质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2体质与健康的关系――健康包含体质。

体质是一种“特征”,而健康是一种“状态”。体质是身体发展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而健康是表示一个人身心的完美状态,具有流动性、易变性等特点。通常说一个人体质较好,是先天较好的遗传因素加上后天长期的合理运动、平衡膳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结果。也许某天他得了感冒,我们仍然说他的体质较好,但那天他不健康。

从体质与健康的外延来看,健康内在的包含着体质好,体质好只是健康的一个方面;失去了良好的体质,健康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体质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的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可简化为三个方面: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如果体质范畴里包括心理,那么健康范畴里包括心理就是多余的。因此,体质不包括心理,这个逻辑和层次至少在学校体育中是正确的。

3.体能、体质、健康之间的层次关系

依据上述对三者关系的定性分析,可以将三者的层次归结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体能、体质、健康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且层次逐一递增,即健康包含体质,体质包含体能。

体能、体质、健康这三个概念的定义、范畴、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对人们在日常规范表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体育工作者在实际运用中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光远.中国小百科全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631-692.

[2]陈明达.实用体质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239.

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篇9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总体健康状况自评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49-02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1]”。1990年wHo提出了“健康老龄化”,1993年第15届国际老年学会提出了“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2]的人口老龄化应对目标。国内外对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以SF-36量表为测量工具,在山东省选择7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状况的调查,以了解其生命质量的总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山东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70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分层方法把山东省的老年人划分为沿海、中部、西部3种地区类型,每个类型随机抽取3个地级市,在被抽取的地级市中以市(县)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

1.2调查方法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表(养老方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过去从事的职业、目前的收入来源、生活状况等)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分为居家养老卷与机构养老卷,调查者是通过专门培训的研究生及本科生采用统一导语入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能独立填写问卷的由其独立填写,对于没有阅读能力或不能填写问卷的老年人,由调查人员朗读问卷内容,请其作答,由调查人员代为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590份,回收有效问卷558份,回收率94.6%。

1.3统计学方法应用epidata3.1数据库双机录入,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对一般人口学特征等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应用?2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有序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人口社会学特征的描述分析

居家养老老人324人,机构养老老人234人,共558人,其中男288人(51.6%),女270人(48.4%)。年龄70~79岁393人(70.4%),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65人(29.6%)。婚姻状况:有配偶234人(41.9%),丧偶306人(54.8%),离异4人(0.8%),未婚14人(2.5%)。文化程度:未受过教育269人(48.2%),小学174人(31.2),初中48人(8.6%),高中、中专及技校36人(6.5%),大专及以上31人(5.5%)。居家养老老人和机构养老老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过去从事的职业、婚姻状况、生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总体健康状况自评及相关因素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将老年人的总体健康状况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1=差、2=一般、3=好、4=很好、5=非常好”。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居家养老老人与机构养老老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异。“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与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2.3总体健康状况自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及分析

单因素分析仅对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差异性进行检验,而没有对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做多因素分析。以总体健康状况自评为因变量,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中的有序分类变量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纳入模型中的自变量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目前婚姻状况、职业、养老方式以及生活状况7个自变量。模型检验及回归结果如下。

2.3.1模型检验

表2为对模型中是否所有自变量偏回归系数全为0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p

2.3.2方程中的有效变量及参数检验

在纳入模型的7个变量中有年龄、养老方式及生活状况3个自变量对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年龄与总体健康状况评价的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年龄”因素在老年人对生命质量总体满意度评价的回归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老人的年龄越大,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越低,本结论与景睿、刘晓东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在于,年龄越高,身体机能越低,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同时对死亡的恐惧加大,故自我健康的评价较低。可见,年龄是健康状况的风险因素,不仅表现在日常活动能力,而且投射出心理状况的变化。

3.2经济条件对总体健康状况评价具有积极作用。“生活状况与当地一般家庭的比较”对70岁及以上老人总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中,生活状况“很富裕”“比较富裕”“一般”的老年人,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更高。原因可能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状况水平高,老年人就可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不为经济所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比较自由[4]。二是生活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有更好的条件享受医疗保健,更多地参加社交活动,在心理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因此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会较高。

3.3居家养老老人的健康自评好于机构养老老人。“养老方式”因素在老人对生命质量总体满意度评价的的回归分析中,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人对自我生命质量评价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机构养老老人。首先,老年人观念相对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这种环境中老年人往往具有更高的归宿感。其次,老年人年龄大,易产生孤独感与陌生感。居家养老模式能使老年人更容易获得子女以及邻里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从而减少孤独感与陌生感[5],因此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高。

3.4受教育程度与总体健康状况自评之间的差异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描述性分析的差异性检验中,受教育程度在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然而在“受教育程度”对总体满意度自评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可能的原因在于混杂因素的影响,此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Velarde-Juradoeetal.Saludpublicamex,2002,44:349-361.

[2]李秀燕,郭继志.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展望[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20(4):154-158.

[3]景睿,刘晓冬等.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8,8(28)

[4]林江,杨继峰,刘强.健康状态认知理论的概述[R].广西中医学院院报2010,13(1):74-75

[5]王生锋,齐玉梅.中等城市社区人群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调查[J].山西医药杂志,2008-10,10(37).

作者简介:

(1973.03-)硕士研究生,潍坊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学

简述健康教育的意义篇10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要点速记:全民多现身。

 

2.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4(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要点速记:两权一目的。

5(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要点速记:人(人才)鱼(舆论)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6.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要点速记:目内方育。

 

7.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要点速记:两传选新再创造。

 

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要点速记: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9.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要点速记:三有一训练,控制影响全面。

 

10.简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2)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

(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11.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要点速记:社会、个人、外国三方面。

 

12.简述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要点速记:义务要延长,高等要大众,职业要统一,终身要建立。

 

13.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要点速记:社会、个人、理论三方面。

 

14.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 能力。

要点速记:社会主义接班人,全面个性多发展。

 

15.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要点速记:提速(国民素质)个性创两全。

 

1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17.简述活动课程论的观点.

(1)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2)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 开始。

(3)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要点速记:个人经验,打破界限。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18.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要点速记:学生、社会、学科。

 

19.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1)课程标准的含义。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作用。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0.简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

(1)语言智力。

(2)逻辑—数学智力。

(3)视觉—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身体—动觉智力。

(6)人际智力。

(7)自知智力。

(8)自然智力。

要点速记:语(语言智力)数(逻辑—数学智力)体(身体—动觉智力)音(音乐智力)美(视觉—空间智力),一人(人际智力)两自(自知智力和自然智力)。

 

21.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要点速记:两独一发。

 

22.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要点速记:开醋(促进)放盐(研究)。

 

23.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要点速记:学习过人。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2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要点速记:方(学习方式)平(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关(课程管理制度)节(课程结构)有内(课程内容)功(课程功能)。

 

25.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 素质。

要点速记:双基 +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6.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要点速记:建(间接经验)立(发展能力)主(学生主体)育(思想教育)。

 

27.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要点速记:一动机四知识。

28.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点速记:备上作业来辅导,学生成绩差不了。

 

29.简述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1)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2)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要点速记:三备三计划。

 

30.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要点速记:明确内容;方法合理;语言热烈;板书从容。

 

31简述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分量适宜,难易适中。

(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9)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32.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和关键。

(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要点速记:主(主动性)抓(抓重点、难点、关键)情境(设置情境),培方法(培养思维方法)。

 

33.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要点速记:小联(联系实际)在乡(乡土教材)下训练运(运用知识)输技能(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

 

34.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灵活选择,综合运用。

(2)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4)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5)依据现有的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要点速记:依自身,依内容,依目标,依学生,依媒体。

 

35.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

(1)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2)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36(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37(2)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①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要点速记:大养人,教主导,学集体;限独立,少动手,难个别,缺灵活。

 

38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特性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39简述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

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

(2)记忆的持久性。

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

(3)记忆的准确性。

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要点速记:两准一敏才持久。

 

40.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

 

41.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要点速记:引观察、勤思考、扩知识、练想象、爱幻想。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42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要点速记:理解(理解材料意义)目的(明确记忆目的)精加工,组块编码重方法。

 

43简述如何组织复习以防止遗忘。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来进行复习的。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要点速记:法(复习方法多样化)官(多种感官)及(及时复习)时(分配时间)返(反复阅读)回(试图回忆)三中(分散和集中)。

 

44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要点速记:环境 +个性 +课程。

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42.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要点速记:储数量、训方法、多练习、勤思考。

 

4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44.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5.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要点速记:阶(阶段特征)个(个别差异)机(积极性)缘(原型)

 

46.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班杜拉总结了影响学习的三类因素:环境、个体和行为。

(2)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4)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

 

47.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要点速记:材料意义 +新旧知识 +心向。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8(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49(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50(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51.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要点速记:创情境、控水平、用反馈、指归因。

 

5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要点速记:马(马斯洛需要层次)里(立志教育)奥班(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委(韦纳归因)。

 

53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1)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

①关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

②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

③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2)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

①精选教材。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③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3)教授学习方法。

要点速记:有结构,有内容,有方法,促进迁移。

 

54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2)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3)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4)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5)情绪多具有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

要点速记:需要、人类、时间、特点。

 

55.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要点速记:感前具形。

 

56.简述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观。

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其他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内化学说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57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含义及其教育意义。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2)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58.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要点速记:万能答案因素类:遗传+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

 

59.简述具有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人的认知特点。

(1)他们对事物的直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他们的态度与自我知觉更加容易受周围其他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

(3)他们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语言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4)他们的社会敏感性强,善于社交。

 

60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

(1)婴儿期(0~ 1.5岁):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怯与怀疑。

(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4)学龄期( 6~ 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5)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30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7)成年中期(30~6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8)成年晚期(60岁以后):完善感对绝望。

 

61简述强迫症的概念及其治疗方法。

(1)强迫症的概念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2)强迫症的治疗

①森田疗法:日本的森田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只会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因此,为了矫正强迫症状,应放弃对强迫观念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治疗强迫行为。

②“暴露与阻止反应”。例如,让有强迫性洗涤行为的人接触他们害怕的“脏”东西,同时坚决阻止他们想要洗涤的冲动,不允许洗涤。

 

62.简述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绪疗法。它是帮助当事人将情绪困扰理性化,从而达到辅导目标的一种心理辅导法。由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创立。其主要观点是: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引起,而是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辅导老师可以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方法,来改变学生的非理性的信念,从而恢复和建立理性的思考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63.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64.简述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条件。

①家庭教养方式。

②社会风气。

③同伴群体。

④学校教育。

(2)内部条件。

①认知失调。

②态度定势。

③道德认识。

 

65.简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要点速记:服榜样、约奖励、价辨析。

 

66.简述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道德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5~8岁)。

(3)可逆性阶段(9~11岁)。

(4)公正阶段(11岁以后)。

 

67.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10岁以下):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10~20岁):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要点速记:三水平、六阶段

 

68.简述知行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要点速记:强道德、加实践、持统一、律自己。   

 

69.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要点速记:一教(教学)、二班(班会+班主任工作)、三活(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70.简述如何运用道德修养法。

(1)在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2)在肯定学生自我教育意愿和能力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启发、帮助学生制订自我教育计划,使学生明确自我努力的方向。

(3)班主任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

 

71.简述如何运用说服教育法。

(1)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2)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真实、可信。

(3)态度真诚、热情。

(4)善于捕捉说理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增强教育效果。

 

72.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点速记:生(研究学生)目标,导(领导核心)关系。

 

73.简述班集体的发展过程。

(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74.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

(2)有力的领导集体。

(3)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75.简述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

 

76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

(2)集体促成的纪律

所谓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3)任务促成的纪律

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4)自我促成的纪律

简单说就是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

 

77.简述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78.简述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79.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80.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81.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