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成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3:17

自然灾害的成因篇1

[关键词]自然灾害成因 多重性因素 人类家园 国家安全 生态环境安全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2-0091-06

在当前全球变化及自然灾害背景下,食物生产与人类生命支持体系、自然灾难与人类生命防卫体系等议题,不仅有学术意义,而且更凸显其现实意义。以前,笔者曾注意到中国历史上首都的粮食供应、气候变化、灾荒、水利等问题,这次就自然灾害的多重性与人类家园的安全性问题,谈谈想法。

一、自然灾害成因的多重性

自然要素,如大气、海洋和地壳,在其不断运动中发生变异,如暴雨、地震、台风等。当其对社会造成危害时,即为自然灾害。人类生存于地球表面,影响人类社会或可导致灾害的变异,主要发生于地表附近的空间内,向上包括一定高度的大气圈,向下可达到一定深度的岩石圈,每个圈层内的自然变异与相应的自然灾害,都有各自的特征。按照自然变异的成因,可以把它们分为大气圈灾害、海洋圈灾害、岩石圈灾害与生物圈灾害等。自然灾害的成因,既有自然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

自然灾害成因的自然性因素,有多重含义。第一,自然界的基本要素光、热、水、土、气、动植物等处于变动不居时,它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第二,自然界一种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各种环境要素的变化。如地震引发火灾、水灾、疾病等,火山喷发引起气候寒冷、森林火灾、城市毁灭等,海洋地震引起海啸、海潮等,干旱引起病虫害、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地面沉降、地裂等。而这些变化,同样对人类及其他环境要素造成危害。第三,宇宙中任何天体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其他天体,而且有时会影响地球上人类和其他各种环境要素的变化并造成危害。第四,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取决于自然要素变化的强烈程度、时间尺度、发生地区、交通通讯状况、政府反应速度和方式等多种因素。

自然变化除了给人类带来灾难,有时也有益处。如人类可以利用潮汐变化规律来决定航海路线、捕捞地点和时间。对沿海地区来说,风力级别越小,海滩养殖和海上作业越安全。洪水在天然条件下,具有塑造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功能:洪水是冲积平原的造就者,洪水能补给江河两岸和湖泊、湿地的水源及两岸地下水,维持两岸和湖泊、湿地的生态系统。洪水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有益,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生和发展有益。对于自然灾害成因的自然因素,人类不能苛责于自然。历史早期。人类可以通过经验和知识,适应自然变化。各民族中都蕴涵着规避灾害的地方性知识和技能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了,科学家可以通过科学和技术手段来研究其成因、规律,提出预防和应对的方案。

自然灾害成因,也有社会性因素,如农业社会中人类的生产经济生活,就有可能成为自然灾害的社会性因素。陈志强教授提出,当代史学,不仅要对工业文明及其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持批判态度。对农业文明,亦应持批判和反思的态度。笔者很同意这样的观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地理基础和物质基础,黄河的冲决和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黄河河患,都是河流改道、迁徙造成的吗?这当然有自签因素,更有社会性因素。汉朝贾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他指出,战国时,沿河两岸的齐、赵、魏三国,在黄河两岸修筑堤坝,各国大堤防“去河二十五里。虽非其正,水尚有所游荡。”河水有潴留区和行水通道,暴雨季节,河水盛涨,不会对人类社会有任何影响。当大水“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雨后河水干涸,留下淤泥,人民在干涸的河道上,耕田、建设住宅,于是有了小聚落,小聚落发展成大城郭。“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湛溺自其宜也。今堤防狭者,去水数百步,远者数里。……近黎阳南故大金堤,……民居金堤东,为庐舍。……又内黄界中有泽,方数十里,环之有堤,往十余岁太守以赋民,民今起庐舍其中,此臣所亲见者也。东郡白马故大堤,亦复数重,民皆居其间。”当大水再次来临时,就会冲毁民田庐舍。人民为了保护耕田庐舍,再次在河道附近数百步至数十里的地方,筑坝自救。于是民田和住宅侵占了河水的潴留区和行水通道。战国如此,汉朝尤其如此。

自汉代至明清,随着人口的增长,大一统国家征收赋税欲望增强,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都发生了人争水地的社会经济行为。《宋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中的《河渠志》,很大部分都是阐述运河和黄河的水患及其治理。黄河、运河利大,害也大。对两河的自然灾害,对北方河流的灾害,顾炎武指出,早先江、河、淮、济四渎,是四条独立人海的河流。黄河水有潴留区如巨野泽和梁山泊等,有支流如屯氏河、赤河,分流人海。早先河决,为害沿河州郡。宋以后,河淮合一,清口又合汴、泗、沂三水,同归于淮,灾害更大。因为,第一,古时潴水区都被垦种。明清时,古时巨浸山东巨野泽、梁山泊,周遍“无尺寸不耕”,梁山泊方圆“仅可十里,其虚言八百里,乃小说之疑人耳”。第二,行水通道成为乡村和城市。“河南、山东郡县,棋布星列,官亭民舍,相比而居。……盖吾无容水之地,而非水据吾之地也。故宜其有冲决之患也。”人民为什么占据河水通道?顾炎武认为,“河政之坏也,起于并水之民贪水退之利,而占佃河旁淤泽之地,不才之吏因而籍之于官,然后水无所容,而横决为害。……《元史・河渠志》谓黄河退涸之时,旧水泊淤地,多为势家所据,忽遇泛溢,水无所归,遂致为害。由此观之,非河犯人,人自犯之。”黄河东流人海,遇到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今北有临清,中有济宁,南有徐州,’皆转漕要路,而大梁在西南,又宗藩所在,左顾右盼,动则掣肘,使水有知,尚不能使之必随吾意,况水为无情物也,其能委蛇曲折,以济吾之事哉?”“吾无容水之地,而非水据吾之地”、“非河犯人,人自犯之”两句话,揭示了河患的社会性成因。

对长江下游的自然灾害,南宋的卫泾,宋元之际的马端临,都指出水患的实质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侵占了行水通道。卫泾认为,南宋初,东南豪强围湖造田,“三十年间,昔之日江、日湖、日草荡者,今皆田也。……围田之害深矣。……围田一修,修筑塍岸,水所由出入之路,顿时隔绝,稍觉旱乾。则占据上游,独擅灌溉之利,民田无从取水。水溢,则顺流疏决,复以民田为壑。”马端临指出:“大概今之田,昔之湖也。徒知湖之水可以涸以垦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王毓瑚则指出。永

嘉之后,北人南迁,对耕地的需求增加,湖田、围田、圩田、坝田、垸田,都很普遍,这种充分利用低洼地和沼泽地的田法,主要推行于古云梦泽及其以东沿江沼泽地区。圩田成了长江中下游广大低洼地区的重要水田类型,围田和圩田,都是与水争地。其实唐宋以后出现的多种土地利用形式。虽然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贡献,但是,实质上却都是人与水争地、人与林争地、人与山争地。

对海河流域的自然灾害,清人也看到了其成因的社会性因素。雍正三年举行畿辅水利,其时,允祥和朱轼的副手陈仪(河北文安人),就指出河北淀泊附近农民贪占淤地的现象和危害。主张放弃淀泊周边的耕种利益,作为河北诸水的潴水区和行水通道。陈仪和高斌曾设法打击或改变侵占河湖淤地的行为。乾隆十年左右的东安县知县李光昭,及其聘请的学者周琰指出,永定河的水灾,是人民占星河道。官府又按亩起科所导致:“北方之淀,即南方之湖,容水之区也。”“借淀泊所淤之地,为民间报垦之田。非计之得也者。盖一村之民,止顾一村之利害,一邑之官,止顾一邑之德怨。”应当由国家统一规划、施工、管理和使用河流,避免出于一村一县利益的水利或其他经济行为。乾隆年间,中国人口达到3亿,有非常强烈的土地需求,出现了严重的侵占水道现象。乾隆三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批评了全国各地贪占淤地的现象:“淀泊利在宽深,其旁间有淤地,不过水小时偶然涸出,水至则当让之于水,方足以畅荡漾而资潴蓄。……乃濒水愚民,惟贪淤地之肥润,占垦效尤。所占之地日益增,则蓄水之区日益减,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在闾阎获利有限,而于河务关系匪轻,其利害大小,较然可见。”因此,他严禁直隶及其他省滨临河湖地面,不许占耕,违者治罪。一旦发生,惟督抚是问。但是,由于清朝人口激增,这种情况是禁止不了的。

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所冲毁的湖北垸田,实质就是垸田侵占了行水通道。这与长江流域环境变迁有很大关系,一百年间长江上游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掉了80%,武汉在几十年前还拥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如今这些湖泊只剩下了几十个,其余的全被填掉了。人不仅侵占了洪水的通道,而且还占据了湖泊,砍伐了森林,使森林拦蓄水流的作用减少。2008年春天南方发生冰雪灾害,一般归因于气候突变。如果仅仅是气候变化,科学和技术可以预测、预报、预防。但是这次冰雪灾害中倒塌的电线杆,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安装的。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是自然灾害,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新建学校教学楼倒塌现象比较严重,而传统的羌寨民居、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楼房,损坏较小。可以说,最近10年的这三次灾害,社会性因素加剧了自然灾害的程度。有些城市灾害,就是人祸造成的。

以上事实说明,有些社会因素本身就是自然灾害的成因,有些社会因素则加剧了自然灾害的致灾程度。事实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类过度侵犯自然造成的。以洪灾为例,洪水变成洪灾,往往是人类无节制地与水争地,限制水合理的活动空间,违反自然之水运行通道所造成的恶果。对社会性因素,可以多从人类自身找原因,建立新的人类生产生活模式,改变人类利用自然的态度。

二、人类家园的安全性

人类家园的安全性,并非指传统性意义上的安全。首先,人类要保证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安全。其次,人类既要适应自然生态环境,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又要能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安全战略,如粮食安全战略、水资源安全战略、能源安全战略、国防外交安全战略等。

笔者认为,人类家园有四个层次:第一,单个的民用建筑;第二,乡村和城市;第三。国家;第四。自然环境。民用建筑、乡村和城市,是小家园;国家是大家园,自然环境则更是大家园的前水后山、院墙周边的绿树红花。相应地,人类家园的安全性,也有四个层次。首先是单个建筑的安全性。民用建筑有舒适、实用、美观等要求,但最主要的是生态环境上的安全。过去有一些民间智慧,如堪舆家观察风水等周边环境,其中虽不乏迷信成分‘,但也有科学因素。地方性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家园安全的经验和知识,值得现代人认真总结。现在,则不仅应由建筑技术、生态环境、减灾防灾等专业机构来规划、执行,而且还要由社会科学家来规划建筑与建筑之间社会生态系统的安全。

其次是乡村和城市的安全,指社会生态系统的安全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安全。目前,学者多从社会史、历史地理、城市史和现代化等方面来研究城市和乡村。笔者认为,还应从生态和环境角度,来重新评估乡村和城市的安全性。如:如何保证学校、公共场所社会生态系统的安全?保障安全的制度如何执行?谁来执行?如何消除城市灾难的人为因素?如何救助援助补助受害者和幸存者?乡村和城市是否远离地震断裂带或地震易发地带?是否既有水源保证又能免受洪水灾害?在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时。沿海沿江地区城市和乡村是否有被海水江水倒灌之虞?目前,中国有多少乡村和城市处于危险的境地?黄河每年出三门峡的泥沙就有16亿吨,其中4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使河床每年淤高10厘米。现在下游许多地段河床高出地面3-10米不等,成为千余年来著名的“悬河”或“地上河”。济南、开封的民居。就在黄河堤坝下。黄河中下游的堤坝,难道不是悬在济南和开封城市居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吗?湖北、湖南垸田地区的民居,其安全如何?1998年的大洪水过去了,2008年的暴雨也过去了,谁能保证以后没有洪水暴雨?这些,都是生态和环境上不设防的地区,都存在着生态和环境上的隐患。

人类家园安全性的第三和第四层次,是国家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国家的安全,是指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的安全战略,如粮食安全战略、水资源安全战略、国防外交安全战略等。

(一)粮食安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粮农组织的报告和会议。都提出世界粮食危机和解决设想。2008年5月,联合国召开了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会议,旨在根据全球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提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的方案。自秦始皇至清末的2000多年中,中国普通民众的粮食,一直未得到解决。外国学者称传统中国为“中国――饥荒的国度”。1996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莱斯特,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引起国际社会、中国政府和学者们的讨论,中国政府表示中国能够养活自己。但是。布朗所担心的问题,现在已经日益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人口增加,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中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008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要通过保护耕地、农田水利建设等重大措施使我国粮食自给率达到95%。但能否实现,还要看实际状况。

(二)水资源安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水危机和地区水冲突的加剧,国际社会认识到水资源危机的严重性。1993年,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3月22日定为“worldwater

Day”(“世界水日”),旨在推动水资源的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2003年,58届联合国大会宣布,从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主题是“waterForLife”(“生命之水”)。中国是农业大国,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华北西北的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青海湖近年来湖水水位持续下降。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地区与黑河下游的额济纳地区,因流域水量减少以及上下游间分水用水不合理,导致了湖泊萎缩与土地严重荒漠化。华北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而不得不汲取地下水,致使浅层地下水普遍干涸,甚至抽取难以恢复和补充的深层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到几十米至几百米。华北、西北许多大中城市居民用水紧缺,北京、天津自上世纪80年代进行小流域调水。但仍不能解决问题,目前不得不实行大流域调水,国家不得不斥资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按目前经济发展速度估算,2030年前,海河流域地下水将被全部抽干。而地下水在极度干旱年份,对维持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和社会的稳定,有着特殊的意义。近百年来,华北平原还没有遭遇过类似明崇祯年间持续多年的干旱。一旦发生这类跨流域的持续多年大旱,黄淮海与长江中游旱情叠加。任何水利措施,都将难以保证社会对水资源最低限度的需求。

(三)国防外交安全战略。就是在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时,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水资源危机、粮食危机以及贫民难民问题,对影响中国大陆安全、中国的经济贸易伙伴国家安全、中国邻国安全的因素。不仅在军事上设防,而且在气候变化上设防。

目前,世界上许多地区发生气候异常变化。2007年非洲遭遇大旱,今年罕见的洪涝使100万人口受灾。欧洲则连续两年经历了异常的冬春寒冷。一向风调雨顺有美国谷仓之称的美国中西部地区夏季也暴雨成灾,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河水暴涨使500万亩农田处于危险境地,玉米和大豆减产,而生物燃料的推广又使粮价上涨;加州连续两年冬季积雪太少,限制了农田播种面积和城市居民用水。2008年春。中国南方遭遇风雪冰冻,5月又暴雨成灾。5月初,缅甸遭遇热带风暴袭击,13万人死亡和失踪,印度东北部遭遇水灾,30万人死亡,30万人无家可归。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几百万人的生产和生活。今年气候变化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自然因素,有社会因素。就自然因素而言,2008年是强厄尔尼诺和强拉尼娜现象转换的年份。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全球气候将趋于变暖。

气候变化引起淡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危机等问题,已经是不争之论。以往在研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时,一般只想到气候变化对各种产业、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的可能影响,很少想到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但是,现在,气候变化已超出科学和经济范畴,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有记者报道。近期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芬格,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有关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报告。报告称,未来20年,气候变化可间接引起战争,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制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时。应该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准备必要时协助美国的盟友国家,以杜绝美国本土受到直接威胁。报告预测。2030年气候变化引起的天灾将导致人祸,加剧全球性的资源匮乏、饮水紧张、粮食短缺、贫困及难民等问题,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稳定,并导致区域性战争。如果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因自然资源引起的部落冲突,在未来会因为气候变化而更为常见,那就会既牵扯美国的精力和资源,也会因自然灾害的影响,产生更多极度贫困的国家和难民问题,从而为恐怖组织或失败政府的滋生制造机遇。美国《2008年度国防授权法案》要求国防部审查“气候变化引起的后果”的反应能力。记者隗静曾指出,气候变化将会伤及到与中国有经济合作关系的中东、非洲和南美等地区,不仅会影响中国自身的发展,如出口减少、能源供应被中断,更有可能影响到中国的外交和国家环境。

中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压力很大。中国的问题,一定是世界的问题。粮食安全,不仅关系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而且也关系着东亚地区的稳定。但是,中国周边的邻国,如蒙古、日本、朝鲜、韩国等其农业条件并不优越,气候变化会通过粮食、水源供给、灾荒来影响中国大陆、中国的邻国、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的安全。因此,在制定军事政策和外交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以及难民问题,不仅在军事上设防,而且在气候变化上设防。

生态环境的安全,包括消除环境污染等问题,使水质达到安全标准,使森林覆盖率增加,使空气更清洁。使水资源充足。人们可以给生态环境安全下许多定义,但笔者认为,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确立人类生产生活的边界和自然环境的边界,即确立人与自然环境各自的安全边界。其中划分人与水的边界,比较紧迫和重要。“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这是中国传统史学对五行之于人类积极作用的高度概括。水、土对人类很重要,对于农业国家尤其重要。在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中,由于水性柔弱,过去人类亲水、近水行为较多。侵犯水的行为亦较多。2000年来,中国人民已经过多地利用了自然界的各种要素,中国古代各种土地利用形式,其实质就是人与水争地、人与草原争地、人与山争地、人与海争地、人与林争地。中国人口增长之时,就是中国森林覆盖率减少之日。秦汉时中国人口5000万左右,森林覆盖率是46-41%;清乾隆道光时(1840年前后),中国人口4亿左右,森林覆盖率是21-17%。顾炎武指出,水灾的发生,实质是“吾无容水之地,而非水据吾之地”、“非河犯人,人自犯之”。从贾让,到顾炎武,有识之士对人水争地的实质,认识得非常清楚,但是他们的主张却没有被采纳。今后是否可以达到“人不犯自然”、“人少犯自然”的境界?这既是政府决策部门考虑的事情,也应该是中国社会的共识。在空间上,要像确立自然保护区一样,给后代子孙留下几条能长久流动的江河之水、几片未经开垦的土地、几处未经开垦的矿山;在时间上,要像目前实行的禁渔、禁猎期一样,给各种自然景观留下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

自然灾害的成因篇2

政府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一)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

自然灾害的群发性、频发性、多样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以专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我国现行的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之一是政出多门,应急管理工作条块分割,不利于统一指挥和调度。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应建立一个由国务院领导人牵头的处理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部门,在该机构下设立专门应对自然灾害的职能部门,如自然灾害局,该职能部门的主要功能分为日常运作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同时,该机构还应该建立重大危机时间会商制度。综合协调部门在平时主要起预警、监控、咨询和业务指导作用,一旦突发公共事件,就转为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指挥与协调机构。

(二)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的建立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针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在平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某些自然灾害还是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不能避免其发生,那么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一旦自然灾害发生,有关部门则可以根据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灾害进行处置。因此,应当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是危机处理的核心,危机产生后,危机所在地政府要立即上报危机事件的最新信息。上报的各种数据要准确,做到及时准确,以便于上级政府决策。同时,搞好信息。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谣言较多,容易造成社会混乱,因此,要建立信息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事件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了解真相。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由应急管理机构统一确定,新闻办负责具体实施。危机处理中的沟通要处理好政府与公众、政府与新闻媒介、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关系。

(四)完善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灾害管理应急机制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减少损失、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相关方面的应急管理机制未发挥真正作用。真正有效的应急机制是,在自然灾害未发生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尽早发现,及早应对。同时,相关研究工作应当继续加强,做好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尽可能准确预测自然灾害,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立刻采取积极的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减少其造成损失。

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

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3、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4、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5、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会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会持续一年。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自然灾害的形成发展

凡危害动植物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看过“政府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人还看了:

1.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2.如何面对自然灾害

3.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

4.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

自然灾害的成因篇3

关键词:自然灾害与防治;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51-02

一、课标理解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本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各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及它们之所以分布在这些区域的原因,特别是这些区域自然环境特点方面的原因,能够运用所学并结合自然灾害的实例,如:汶川地震、台风海燕等,来加深对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总体上简单易懂,没有深奥的概念、原理等需要理解,但它却有一定的重要性,因为它对于第一章的内容和第二章剩下部分的内容来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在结构上呈现了中国自然灾害三方面的特点,每个特点中都配有相应的图表及思考题,教师通过讲解这些图表及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具体地理解各个特点。此外,在本节的最后,通过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大、农业灾情严重,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常听说中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对各种灾害的特点应该还是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大多仅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并没有从地理学科的视角来更加系统、清晰地认识这些灾害的特点。基于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图表展示、问题探究、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更好地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的大国国情。

过程与方法:学会应用地图分析阐述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点,并能分析这些地域分异特点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的认识,使学生们能够树立因地、因时的防灾减灾区域观,保护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2)我国农业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形成因素。(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6个自然灾害带。(4)列表比较我国东、西部地区农业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

难点:我国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原因及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的规律为难点。教师应结合必修课模块的知识点,如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候成因、地貌特征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例举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程设计导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导案上主要呈现“课程标准”、“问题导学”和“优培导练”等。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预习,并通过自学提出自己的问题。(设计意图: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用问题启思,生成新问题。)

2.导入。视频播放“台风海燕”,学生感受台风海燕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的影响,引入该节课的主题。(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的直观效果,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之一的台风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3.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认识多种自然灾害

ppt展示我国发生过的多种自然灾害,教师在展示图片的同时简明扼要地叙述所展示的各种灾害的定义、特点及其造成的影响等,以便说明教师讲授本节课的重要性。看图思考:除了ppt上所展示的这些灾害类型外,还能想到哪些在我国发生过的灾害类型?(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台风、海啸、森林火灾等)。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回答,在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更能认识到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现状,从而有助于达到本节课教学的目的。

第二部分:中国的自然灾害特点之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ppt展示四幅图片,分别是: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全球板块分布图,我国的地形图。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主要原因(自然方面)?(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1.我国处于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温习巩固之前所学习的关于地形、降水、气候、板块构造、海陆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二――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通过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形成的气候条件、板块位置、地质条件等这些致灾因子,从而进一步归纳出各种致灾因子所对应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并对各种灾害类型进行具体的举例,并在ppt上动态展现各种具体的灾害类型的分布。问题探究: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征是什么?(学生探究回答:略)教师: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旱灾多发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东南沿海:台风。探究延伸:进一步探究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可将我国划分为哪几个灾害带?(学生探究回答:略)教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三――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

对比我国人口分布密度图和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从中不难得出结论:我国成灾人口多。根据来源于民政部的资料显示,不难得出:我国农业灾情严重。再以“安徽、江苏两省洪涝损失统计”为例,进一步举例说明:我国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重。

问题探究: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是什么?(学生探究回答:略)

教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有更深刻的记忆,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对比分析”这种方法。)

第五部分:巩固练习

与本节课所讲内容有关的四道选择题(设计意图:以学生竞答的方式进行课堂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反馈、记忆的积极性。)

课堂小结及板书

自然灾害的成因篇4

关键词:西南山地;城镇建设;防灾减灾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1/2[1]。相比我国其它山地区域,西南地区山地城镇比较集中,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形地貌复杂、用地条件有限,加上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建设,对地形和环境的破坏性改造,导致生态环境更加敏感脆弱,成为灾害易发区。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等自然灾害通过冲刷和淤积,摧毁城乡居民点,破坏基础设施,淤塞河道和水库,掩埋农田和森林,严重威胁山区人民生命财产与工程建设安全,制约山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因此,减轻山地灾害是构建山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格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2]。

1西南山地城镇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1.1自然生态系统脆弱

西南山地城镇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环境条件复杂、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山地地区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较低,当外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一定界限,自然生态系统就会出现崩溃。近年来,快速城镇建设改变了自然生境条件,原来的自然生态网络系统被分割、破碎化,绿色空间被挤压、缩小,生物发展受到限制,生物多样性消失,使自然环境的缓冲能力减弱,造成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环境失去平衡能力,各种由自然生态失衡导致的灾害时有发生。

1.2人地关系矛盾突出

山地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紧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在有限的可建设用地上集中了越来越多的人口,人地关系矛盾日益突出。山地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地,不顾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与敏感,对山地进行大填大挖,破坏了原生态植被系统,导致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1.3快速城镇化的冲击

在目前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冲沟、山体成为西南山地城镇扩张的目标区域。在城镇不断扩张建设的过程中,西南山地城镇的传统布局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带来的不仅是山地城镇特色的消亡和环境条件的恶化,更破坏了原有的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使地质灾害和工程灾害频繁发生。

1.4经济发展滞后

西南山区普遍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都成为诱发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且复杂脆弱的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给城镇防灾系统的建设增加了难度,基础建设费用的投资也相应增加,因此,西南山地城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非常薄弱。此外,西南山地城镇中已有的各类防灾资源配置并未得到整合和优化,造成重复投资且效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西南山地城镇的总体防灾能力。

2西南山地城镇灾害的特点

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加之山地的地形地貌复杂,山地城镇灾害威胁性要比一般城镇更严重。山地城镇灾害具有如下特征:

1)灾害分布范围广。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是一个丘陵、盆地、高原、高山较多的国家,尤其在西南地区有两大高原、一大盆地,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据统计,西南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山地灾害约占全国的30%-40%,呈现出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等特点[3]。

2)灾害多样复杂。山地城镇灾害种类多样复杂,按照灾害的发生方式看,山地城镇灾害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山洪灾害等;二是人为灾害,如火灾等。而且在山地地区灾害往往并非独立发生,时常会伴随着其他次生灾害的发生并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灾害链。当多种灾害同时发生时,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累积,不但会波及更大范围的区域,而且使灾害损失增大[4]。

3)人为灾害日趋严重。山地城镇中的人为灾害在不断增加,而山地地质灾害等传统自然灾害,人为诱因也越来越强,如人类修建公路、铁路、劈山开矿等经济活动及滥垦滥伐,会诱发滑坡、泥石流、山体坍塌等地质灾害。随着科技和经济发展,各类防灾硬件设施建设及抗灾能力不断提高,自然灾害威胁呈现减缓趋势,而人为灾害将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成为城镇灾害的防范重点[3-4]。

3山地城镇建设防灾减灾对策

3.1合理规划布局

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城镇选址和布局经验丰富,对今天的城镇建设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这些选址理念多强调因地制宜,选择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顺应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别是山地城镇,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为防止人为因素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城镇安全带来的威胁,规划应注重山地城镇用地评价,积极主动规避灾害敏感区域,而不是消极避让,将经过整治的滑坡等地质灾害敏感区进行绿化,将其建为公共绿地,成为楔入城镇的绿色廊道或斑块,降低城镇的整体建设强度[5]。

3.2人居环境理论的应用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观”。山地城镇有其特殊性,由于地形的特点,各种关系相互联系。尤其是在灾害发生时,次生灾害的发生机率很大,危害性很严重。所以,其防灾理论与方法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山地城市特点的基础上,以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来指导山地城镇的防灾减灾[3]。

3.3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由于山地城镇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灾害损失严重,首先要加强人们的防灾安全意识。其次是加强自然灾害的警示宣传教育,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地遭受自然灾害的惨痛教训,深刻分析当前山地城镇面临的严峻形势,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增强开展防灾减灾、保护生态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最后是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通过新闻媒体和防灾减灾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防御滑坡、泥石流、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的基本常识,帮助人们掌握和认识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懂得如何防灾避险,提高人们应急自救、抗灾减损能力[6]。

4小结

西南山地城镇防灾减灾应该根据山地环境特点、社会经济条件及山地城镇灾害的特征,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以山地人居理论作为支撑,并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有效措施防止或者减少灾害的发生,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山地人居环境浅议[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4):1-3.

[2]崔鹏.中国山地灾害研究进展与未来应关注的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2):145-151.

[3]赵万民,李云燕.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建设与防灾减灾的思考[J].新建筑,2008(4):115-120.

[4]左进.山地城市设计防灾控制理论与策略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1.

自然灾害的成因篇5

1.1世界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分析

自20世纪以来,机械化、工业化、电气化以及信息化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空前水平。但是,在人类进步过程中,仍然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洪水、地震、火山、咫风、干旱等灾害不但十分频繁,而且一次死亡万人以上或经济损失上百亿元的巨灾屡有发生。在20世纪,全球发生了so次以上,平均约每1.2年就发生一次巨灾。自然灾害破坏损失空前严重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与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一方面,20世纪世界人口由16亿左右增加到超过60亿,生产能力提高了几十倍,因此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大大促进了自然灾害—特别是环境型自然灾害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和财富的急剧增加,人类活动空前广泛,所以遭受自然灾害破坏的机会和损失程度空前增加。据有关资料,20世纪地震、火山、洪水等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大约相当于前3一5个世纪的总和;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超过有史以来到19世纪几千年灾害损失的总和。由此表明,尽管20世纪人类取得了巨大进步,减灾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但从总体上减灾发展仍大大滞后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减灾,促进安全与发展仍然是全世界的重要任务。

1.2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近50年来,全国每年有1.5一3.5亿人口受灾,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一30%;严重灾年受灾人口达4亿以上,超过总人口的l乃。1949一1998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约61万人死亡,平均每年死亡12200人。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在于:①我国位于大陆与海洋的结合部,东濒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西倚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南北跨越50个纬度,天气系统复杂多变。②我国地处世界最强大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特提斯构造带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理生态环境多变。③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承受灾害的能力较低。

1.3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自然灾害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减灾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999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国际减少灾害战略(减灾战略),以对减灾十年的成就采取后续行动,促进全世界减灾工作的执行情况。其已经取得了进展,而且减灾已在2002年被确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防灾减灾被列人《中国21世纪议程)的优先项目计划框架“人口控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中。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洪水、干早、地震以及环境污染灾害等,都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防灾减灾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利用资源的补救条件,更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大保障,也是人类未来社会走向繁荣的基本前提。

2、学校灾害教育对于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的作用和影响。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对自然界进行着干预,一方面人类利用环境,开发资源,为人类的生息与繁衍创造条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无节制、非科学地、过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并将生活与生产废料遗弃在地球表层,以致使产生灾害的综合指标—嫡值不断增加,加上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随心所欲的改造与破坏,致使环境恶化,灾害丛生。例如:滥伐森林、破坏草场的结果,导致了水土流失,河湖淤积,使水早灾害增多;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海水回灌;非科学地进行采矿,使矿山灾害增多,并引起土地沙化、水质污染等灾害;大量排放Co:、50:等有害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与酸雨等。说明灾害与人类发展似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因此,为了减灾,必须节制人类的非科学活动,在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1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性,拥有防灾减灾知识和意识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因造成的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涝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农林生物灾害等,是由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物质异常变化和异常运动造成的;各种异常变化的原因除地球各圈层自身的变化外,还与太阳活动、月球及行星影响、地球整体运动及其它圈层的影响有关。各种运动和变化既有趋势性的长期变化,又有韵律性的准周期变化,从而使各种自然灾害均呈现时强、时弱、渐变与突变相向变化的态势。因此,可以断言,只要地球在作有活力的运动和变化,就会发生自然灾变,自然灾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加防范,就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即发生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运动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只要地球在运动、在变化,只要人类在大规模地开发地面与工程建设,自然灾害就会产生,因此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类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社会进步,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害中求利和救援活动等各种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2.2教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21世纪议程》中提出,有必要增加人们对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敏感性,并参与其中,找到解决办法。教育可以向人们提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和伦理意识,价值观和态度,技能和行为。为此,教育不仅要解释自然和生物环境,还有必要解释社会一经济环境和人类发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的其中一条要求是:采取适当措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减灾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训练和其他办法,加强社区的备灾能力。教育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借助教育这一手段,可以向广大民众传播灾害知识,如灾害前兆、灾害过程、灾害机理、灾害预防、减灾防灾措施、灾害后果等各相关方面的内容,提高他们对灾害的认识,从而提高其应对灾害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一次重大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仅取决于灾害自身的破坏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受灾地域群体的承灾能力、抗灾强度和救灾力度。(罗祖德、徐长乐,19%)由于缺乏防灾减灾知识,面对灾害时,没有经验且没有接受过有关防灾减灾教育的人们只能束手无策,使本应可以避免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正确的选择是如何预测灾害的发生,如何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何在灾后恢复和重建,只要掌握了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机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完成可以预防或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3学校灾害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并向社会传递相关信息。学生是易受灾的人群,其年龄较小,防灾避灾的知识和经验缺乏,且当灾害发生时,学生多在教室内上课,极易造成群体性的受灾。目前,我国城乡有45万余所中小学校,9万所农村教学点,有12万余幼儿园,有2.1亿中小学生及2200万在园儿童。在学校开展灾害教育,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意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在2006年联合国第17个“国际减灾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致辞时,强调让中小学生直接参与防灾意识工作的必要性。据统计,地震之后的逃生和救援中,自助占70%,互助占20%,公助只占10%。(修济刚,2(X)4)从这组数字中,我们可以得出,突发灾害时的自救和互救,是最具减灾效果的方式,是逃生和抢救生命最主要最基本的方式。政府救援队的抢救,在大范围、大规模受灾时,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要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的途径惟有加强教育和宣传。“学校是减灾开始的最适合的地方。”(BadaoulRouhban,2003)当学生在学校学习了灾害的相关知识,防灾避灾的方法,他们回到家时,会向家庭成员传递这些灾害知识,演练防灾避灾的方法。因此,学校是迅速提高全社会防灾避灾素质的最好的场所。

2.4学校灾害教育可有效地培养未来主人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根本上改变环境观念和行为。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的作用和影响。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对自然界进行着干预,一方面人类利用环境,开发资源,为人类的生息与繁衍创造条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无节制、非科学地、过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并将生活与生产废料遗弃在地球表层,以致使产生灾害的综合指标—嫡值不断增加,加上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随心所欲的改造与破坏,致使环境恶化,灾害丛生。例如:滥伐森林、破坏草场的结果,导致了水土流失,河湖淤积,使水早灾害增多;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海水回灌;非科学地进行采矿,使矿山灾害增多,并引起土地沙化、水质污染等灾害;大量排放Co:、50:等有害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与酸雨等。说明灾害与人类发展似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因此,为了减灾,必须节制人类的非科学活动,在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校灾害教育,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使学生获取与环境、灾害相关的知识,了解地球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的活动和决策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以及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等。灾害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灾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命名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能够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所遇到的环境、灾害与发展问题,在作决策时,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此,通过灾害教育,可使学生形成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养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个人、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和关系模式。

3、我国学校实施灾害教育的策略分析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开展灾害教育,应该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合理地作好课程计划、安排好各学科的教学进度,并将灾害教育添加到课程计划和教学中。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实施的课程计划,操作灵活度很大,这给了灾害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下面以全日制高级中学教育为例,阐明灾害教育的实施策略。普通高中必修课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英语、俄语、日语等语种)、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和保健、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课、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选修课设有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7门学科,以及地方和学校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开设的课程。

3.1在必修课中,以渗透的方式把灾害教育融人其中。普通高中必修课是为学生打好共同墓础开设的,每位学生必须修习。在必修课实施的过程中,可采用渗透的方式,把灾害教育渗透到相应学科的适当的章节中。不同的学科呈现的内容可能不一样,但目标都是一致的,使学生增加环境与灾害的知识和原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上。其中地理这一学科对于提供灾害教育是最有效的,这跟地理学科的内容直接相关。地理可以呈现地球各圈层的相关原理、灾害的基础知识、发生机制、危害等内容。语文学科可以呈现与灾害相关的文章,加深学生对灾害的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数学可以以数据的方式呈现灾害或与其相关内容的数据,使学生从数量上了解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防灾工程和措施的效益等;生物学科可呈现生态系统、生物链、生物多样性、环境破坏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等内容,让学生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历史学科则可以呈现灾害相关的历史事实,使学生知道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各门学科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

3.2开设《自然灾害及其防治》选修课。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为拓宽和增强学生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开设的。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中,《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是作为地理选修,供学生选择修习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这门课,对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作了系统的展现,主要内容有: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防灾减灾。修习这门课,可使学生对灾害的表现、发生原理、危害及其预防和监测措施、防避方法等知识深人地学习,为日后学习和研究灾害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3从时事政策教育中获取即时的灾害信息。时事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组织学生每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时事新闻进行。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时事新闻时,学生可了解世界及我国各地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通过灾害发生过程的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人心的灾情数据,学生将提高了解灾害原理和防灾避灾方法的兴趣,树立起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持续发展的观念。

3.4开设与自然灾害相关的专题讲座。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课程设置说明中提到,国防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利用地方和学校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因此,一地区或学校在课程实施计划中,也可开设自然灾害的专题讲座,以达到灾害教育的目标。

3.5设置与自然灾害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其中研究性学习可开展灾害教育。其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以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为研究专题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问、亲身实践,深刻了解灾害现象、成因、危害等,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3.6在校、班、团等集体活动中,可进行防灾演练。防灾演练对于提高学生避灾技能和应对灾变的心理有重要作用。否则,灾害突然发生时,容易造成恐慌混乱,甚至酿成不该出现的伤亡。例如,2005年fl月26日江西九江一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在九江市地震死亡的12人中,有ro人是被倒塌房屋致死,均属避震不当造成的意外;江西地震影响,湖北东部一些县市的学校出现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78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11人。

自然灾害的成因篇6

【关键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制定

自然灾害是地球在运动过程中造成地表变异而引发的各种自然现象。各种自然灾害的表现不同,对人类造成的损害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各种自然灾害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所以人们在自然灾害的规律研究和预防机制的制定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针对自然灾害管理的理论、应对策略和实施途径进行了阐述。

一、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自然灾害就是自然环境突变超过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而对人们的经济形成一定的损失的事件。自然灾害风险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可能发展程度的预测。目前对于自然灾害的界定主要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承灾体、承灾体的易损性三个方面开展。

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是指自然环境突变的程度,主要是指灾害的强度和频率。自然灾害强度越大、发生的频率越高,对人们产生的危害程度就越大,灾害的风险也就越大。承灾体就是自然灾害的承受者,如人、牲畜、建筑物、农作物等。一个地区自然灾害里面的承灾体越多,那么自然灾害的风险也就越大。承灾体的易损性是指在危险区域内,承灾体受到潜在危险的损伤程度。承灾体的易损性越低,那么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受到的损失就越小。易损性跟承灾体的结构和成分有关,同时也跟当地的抗灾力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自然灾害的形成跟自然环境变化有关,也跟各种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因此自然灾害形成概率、强度和灾害发生时承灾体的损伤程度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灾害的损失就会越大。

综上所述,自然灾害的风险程度跟危害性、承灾体和易损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自然灾害是三者的乘积。

二、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对策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对策主要有风险控制对策和风险财政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风险控制主要是在风险来临之前,对风险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预测,力求找出一条能够有效回避风险的手段,达到将损失程度减小至最小的目的。风险控制对策主要通过风险回避与预防、风险减轻两种方法来进行,属于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如通过建造防洪墙、拦河大坝等土木工程,制定灾害预防和应急计划的方法减轻风险都是常用的预防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土地的合理规划、及时的灾害预报等途径降低承灾体的易损性。财务型风险管理对策是指在灾害来临前做好各种财务安排,用经济手段来补偿灾害造成的损失,其目的主要是进行风险自留或者转嫁。

风险控制对策和风险财务对策两者有着自己的侧重内容,同时也存在着相互的关系。风险控制对策主要目的是降低风险、减少损失,而风险财务对策主要是改变风险的分布,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因此,将两者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应用是目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最有益措施。

三、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要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系统的管理,需要做到几点。首先,建立可靠广泛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各主体的联系与合作;其次,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制,包括组织结构、健全的政策、资源的合理分配等;再次,建立起一条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抗灾体系,通过多学科、多部门的配合,共同回避灾害;最后在工程建设当中建立起一条可持续抗灾的原则和管理机制,使抗灾成为公众的共同认识。

四、关于加强我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建议

(1)从世界各国和历史上曾经发生的自然灾害来看,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我们降低损失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进行自然灾害管理,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2)制定出健全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使我们在抗灾时有法可依。并且确定出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我们每个公民都具有抗灾的意识。

(3)加强防灾决策支援系统的建设。使政府部门、防灾研究人员和灾区民众都积极参与到防灾、抗灾活动当中。改变原先抗灾只靠政府这一现象,使全社会都积极参与进来。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条较为先进的抗灾模式,并且也已经成为世界灾害科学和地球科学发展的前沿课题。但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事情,依然需要我们不断寻找出改进措施,建立起推进机制来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继权,冈田宪夫,多多纳裕一.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自然灾害学报.2006(01)

[2]王静爱,徐伟,潘东华,周垠.《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图(1:100000)制图规范》解读[J].中国减灾.2015(15)

自然灾害的成因篇7

关键词:灾害;“灾害冲击模型”;社会易损性;社会冲击性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08-04

引言

从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到2003年的SaRS事件,从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雪灾到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国近年来遭遇的重大灾害事件使灾害研究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地震为例,中国以全球1/14的国土面积和1/5的人口承受了1/3的大陆地震,地震造成死亡人口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口的1/2。虽然国内对灾害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易损性、尤其是社会易损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灾害社会学中的“冲击论”为理论基础,以Lindell,prater and perry(2006)[1]的灾害冲击模型为背景,分别从社会心理、人口、经济和政治四个方面研究了灾害的社会冲击性,为进一步在中国发展灾害管理充实基础。

一、灾害和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定义

1.灾害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定义

早在1755年,卢梭就在里斯本大地震之后指出城市人口的过度密集和初震时人口的不及时疏散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地震的冲击,导致了严重的后果[2]。世界公认的第一次系统性进行灾害研究的是Samuel prince在1920年对于1917年Halifax大喷发所进行的研究[3]。随着研究的不停的深入,人们发现“灾害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学科对灾害概念的不同认知说明,即便是灾害的社会属性以及灾害的双重属性之间的关系也是极其复杂的”[4]。美国灾害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弗瑞茨(Fritz)曾提出的灾害的经典定义:“灾害是一个具有时空特征的事件,它对社会整体或其分支造成威胁和损失,并最终造成了社会结构失序、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支持系统功能的终端”[5]。与之相似的是Kreps在1984年给灾难定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爆发的事件,由于事件本身超出了人类的正常保护能力,故该事件对社会或社会组成部分造成物质性或社会性的破坏,并导致全部或部分社会功能的损伤或完全丧失”[6]。

2.灾害易损性和灾害冲击模型

灾害易损性,又称灾害脆弱性,是指影响个人或社会群里受灾概率及灾后恢复能力的特质,包含了物质易损性(physical vulnerability)和社会易损性(social vulnerability)两个类别。在易损性研究出现之前,传统的自然灾害理解范式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极端地球物理事件爆发频率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却显著增加;同时,大量的事实证明,同等类型或强度的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程度也不尽相同[7]。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个灾害研究中心和研究人员开始重视易损性的研究。但由于灾害冲击所造成的时间和空间因子的复杂性,如受灾范围、人口特色(性别、种族、贫富等),灾害易损性也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2006年,Lindell,prater和perry建立了灾害冲击模型(见下页图1),将灾害易损性和冲击性,以及两者与灾害应急管理等因素放到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环境中进行分析。其中,灾前既存条件分别是灾害的灾害暴露性(hazard exposure)、物质易损性和社会易损性。物质易损性中的实体包括人、农业和建筑[2]。人的易损性源自对环境极端变化(如温度)的敏感性,与化学物质接触和相关压力等导致的疾病、损伤和死亡。与人体类似,农业易损性主要表现在种植物对极端环境的敏感性。而结构易损性则表现为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材料无法抵抗极端压力(extreme stresses)(如疾风、液压、地震等)或无法阻止灾害性物质渗透人们居住的建筑。社会易损性(social vulnerability)是灾害易损性(hazard vulnerability)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它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在自然灾害条件下的潜在损失,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状况、生存条件以及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生产能力、社会结构和秩序、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损失”[9]。具体指人的物质财产(如建筑物、家具、交通工具)、心理素质(知识、技术和其他能力)、社会资源(社区整合等)、经济资源(经济结余等)和政治资源(公共政策影响力等)的局限性。在灾害发生时,具体的灾害事件和实时应灾反应与减灾措施和应急准备一起共同产生出灾害的物质冲击。而灾害的恢复准备,实时灾后恢复再加上灾害的物质冲击一同形成灾害的社会冲击。本文基于此模型,集中探讨了社会冲击部分。

二、灾害的社会冲击

从灾害冲击模型中可以看出,灾害的物质冲击、恢复准备以及实时灾后恢复共同作用,形成了灾害的社会冲击。而在现代灾害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论是以“事件—功能主义”为导向的经典灾害流派,还是危险源分析视角下的灾害的“原因光谱”(reason spectrum),亦或是将灾害看做资源与权力分配结果的政治经济学观点,人们对灾害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单一的研究自然易损性和灾害对自然冲击,开始深入到社会背景因素分析层面,将灾害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10]。

1.对社会心理的冲击

灾害的冲击引发的社会心理反应不完全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因素。如,灾害的发生可在短期内使得家庭或社区成员的关系更加紧密,经历过灾害的人群对灾害的认识也会使他们避免或应对未来类似灾害的能力和心理适应力有所增长。但总体来说,尤其是当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放到中长期的评估环境中,其消极作用便远远大于积极作用。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以及熟悉环境的破坏都对受灾人群的心理造成了消极影响。北京大学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几乎所有的灾民都会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其中30%的人在灾害后八至十二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处于慢性心理创伤状态[11]。

灾害对社会心理冲击的另一个体现方面是灾后犯罪率和犯罪种类的变化。如美国学者Zahran et al.(2009)发现虽然财产和暴力犯罪在灾后普遍有下降的趋势,但家庭内部犯罪(如家庭暴力等)却呈上升势态[12]。另据社会脆弱学派的社会分化命题理论,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也受到受灾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在经济欠发达的中、低收入国家在灾后表现出的短期和中期的暴力冲突要高于经济发达国家[13]。

在研究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时,地方知识和本土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国外灾害心理学的新近定义不难看出,对灾后幸存者的心理调节和压力减轻必须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区特征下[14],因为文化特征和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灾民对灾害的认识和在灾后寻求援助的意愿。美国社会心理学家taylor等人发现,在美国,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在灾后寻求社会支持的意愿要远远小于欧裔美国人,因为他们认为寻求帮助导致自尊的降低,而通过个人能力来解决问题能维护自己的面子,避免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15]。而在处理实际的灾后幸存者心理问题时,越是强烈的情绪,越不能忽视幸存者的文化背景,对症下药才能最有效的减轻其灾后的消极情绪,并进一步减轻这些情绪给社会其他方面,如经济和政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2.对人口的冲击

灾害对人口的冲击主要体现为受灾地区人口的变化,包括人口总量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居民职业结构的变化等。灾害社会学研究主要使用人口平衡公式,pa-pb = B-D+im-om,来分析灾害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其中,pa(population after)和pb(population before)分别表示灾后和灾前的人口数量,B(birth)和D(death)分别表示受灾前、中、后一段时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im(immigrant)和om(emigrant)则分别表示迁入和迁出人口的数量[16]。通过对此公式的计算,灾害对社会人口的冲击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受灾死亡人口往往高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灾后迁出人口比例少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灾后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原因和特点不同。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和工作的丧失,生活资源的缺乏和试图修复灾后心理创伤等。短期之内的迁入人口主要由于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所引入的各种劳动力,中长期的迁入则伴随着灾后短期内迁出的原当地居民。第三,在自然灾害比较频发的地区,人口的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如汪志国(2008)在对安徽的灾害和人口增长调查中发现,在1910—1953年这四十三年间,安徽一共发生了两次特大水灾和一次旱灾,此时间段内人口增长率仅为全国的2/3 [17]。

此外,灾害对人口冲击的另一重要体现是灾后人口素质的下降。教育是人口素质的基本保障,当灾害对教育及相关产业造成消极影响致使教育水平和质量无法保证时,受灾地区的人口素质将经历一段时期的调整和恢复。

3.对社会经济的冲击

据密歇根大学Gerald Ford公共政策学院的Dean Yang的调查,在1970—2002年间,自然灾害造成了约987 000 000 000美元的经济损失,39%的世界人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GDp在此时间段内因灾害曾下滑3%以上[18]。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可见一斑。

灾害造成的自然资产损失可以通过灾情统计和自然科学研究对资产存量价值进行评估,进而比较准确的计算出自然资产的损失价值。但对于社会资产,包括物质资产损失、人力资产损失和制度资产损失等而言,由于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具有地域区别性和时间延续性,以及评估工作的复杂性等,对于这类损失的评估和计算难度要大得多。

在地域上,直接受灾地区遭受了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而受灾地区的临近地区可能因为人口的迁入、物资的供给等因素收到积极的经济效应。从时间上来看,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建筑物的不同程度损坏、灾害对生产资料的破坏和其他直接经济损失,这些损失一般可以通过对修复和重建的经济消耗来计算。不同于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统计。灾害社会学在研究灾害对经济的冲击时,一般将蒙受损失的主体分为家庭、商业和政府三个主要对象。其中,商业的间接经济损失来自于营业性建筑物的重建、员工和原有顾客的暂时或长期的失去等,而政府的间接经济损失,根据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包括灾后废墟的清理、基础设施的修复与重建,以及对受灾地区的全部或部分重新规划等[19]。从经济部门角度出发,灾后地区普遍呈现出两个趋势:第一,零售和批发部门灾后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生产和建筑部门在灾后反而出现经济效益的增长;第二,因为客源的流失和资金来源的有限,依靠小范围顾客的小型企业或小本生意比拥有较大市场(全国或全球)的大型企业或经济实体克服灾害带来的经济困难要艰难的多,前者在灾难后结束经营的不在少数 [20]。

4.对政治的冲击

受灾群众在灾后往往经历心理学上划分的悲伤的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妥协、抑郁和接受,而在这五个阶段中,尤其是在第一、二个阶段,群众开始对政府应对灾害的不利之处、居住或受教育场所的破坏、物资发放不公平或不及时等问题进行思考和反问,进一步导致受灾地区的社会活动加剧,并最终引发政治不稳定因素。

基于上述的灾民情感反应和集中反思的几个方面,灾害对政治的冲击可以从灾前准备、救灾行动和灾后重建三个时间段寻找原因。首先,由于大部分自然灾害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灾前准备,包括灾害预警方面的工作有不小的难度,世界各国对灾害预警的研究也层次不齐 [21]。其次,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实时灾害的救援力度政府救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决定受灾群众,甚至整个政治区域内民众在灾后产生极端情绪的主要原因。而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政府又面临救援重建资金的发放是否到位、资金和物资的分配是否公平、重建资金和物资发放过程是否透明等问题。如1989年的美国加州大地震,政府在救援过程中因为语言不通、救援经验不足等造成了某些地方的不及时或低效救援,震后对危险建筑物的不公平评估产生的在公共安全名义下的不恰当行为以及对于损害程度评估的争论、修复费用和预期能力阻碍和延误了灾后恢复工作的进行,这些都导致了灾民对政府能力的质疑,并最终催生了一些新兴的组织对政府直接施加压力。

结论

随着自然灾害在全球的不断发生和人们对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易损性和灾害对社会的冲击日益受到重视,灾害研究的范式也面临从自然层面到社会层面的转型。但无论对社会易损性还是灾害的社会冲击性的研究,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还需要有大量的工作投入。对于研究者而言,不仅需要用归纳法将大量真实有效的灾害数据用于灾害研究的理论发展,还需要用演绎法将研究所得用于对未来灾害数据的预测,再通过实际的检验不断的改进研究方法,最终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社会易损性和更有效和及时地减轻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Lindell mK,prater CS and perry Rw,Fundamental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emmitsburg,mD: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emergency management institute,2006.

[2]michael K.Lindell,Disaster Studies,Sociopedia.iSa,2011.

[3]Scanlon tJ.,Disaster’s Little Known pioneer: Canada’s Samuel Henry pri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

asters,1988.

[4]陶鹏,童星.灾害概念的再认识——兼论灾害社会科学研究流派及整合趋势[J].浙江大学学报,2012,(42).

[5]C.e.Fritz,“Disaster,”in R.K.merton&R.a.nisbet(eds.),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new York,Harcourt,1961.

[6]Kreps Ga,Sociological inquiry and Disaster Research,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0:309-330,1984.

[7]郭跃.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灾害学,2005,(4).

[8]wisner B,Blaikie p,Cannon t and Davis i,at Risk: natural Hazards,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2nd ed.London: Rout-

ledge,2004.

[9]文彦君.陕西省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分析[J].灾害学,2012,(27).

[10]Susan L.Cutter,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 on Hazards and Vulnerability Science,Geophysical Hazards,international Year of

planet earth,1,pp17-30,2010.

[11]张素娟.从汶川到玉树管窥中国灾害心理援助[J].中国减灾,2011,(9).

[12]Zahran S,Shelley to,peek L and Brody S,national Disasters and Social order: modeling Crime outcomes in Florida,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 27:26-52,2009.

[13]philip,n& marjolein,R,natural Disasters and Risk of Violent Civil Conflict,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52(2),pp.1-50,2008.

[14]张建新.灾难心理学与心理危机干预专辑序言[J].心理科学进展,2009,(3):481.

[15]taylor,S.e.,Sherman,D.K.,Kim,H.S.,Jarcho,J.,takagi,K.,& Dunagan,m.S.,Culture and Social Support: who Seeks it and wh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7(3),354-362,2004.

[16]Smith SK,tayman J and Swanson Da,State and Local population projections:methodology and analysis,new York:Kluwer,2001.

[17]汪志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与人口的变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

[18]Dean Yang,Coping with Disaster:the impact of Hurricanes 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low,1970-2002,Research Seminar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Discussion paper no.534,2007.

[19]Farazmand a.,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new York:marcel Dekker,2001.

[20]webb GR,tierney KJ and Dahlhamer Jm,predicting Long-term Business Recovery from Disasters: a Comparison of the Loma

prieta earthquake and Hurricane andrew,environmental Hazards,4:45-58,2002.

自然灾害的成因篇8

1尺度效应的研究现状

尺度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量度,是自然过程存在的时空或者地域上的特征量度,能够逻辑客观的对人们所观察事物进行详细描述。区域直至灾害的诱发因素包罗万象,包括景观学、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方向,但针对地质灾害的尺度效应研究,国内外还暂时出于贫瘠状态,特别在地质灾害评价的工作精度进行定性的划分上,对区域地质灾害的大小单元归类整合经验等方面只是略有涉及。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快发展,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便利,地质灾害监测资料的长期积累为地质灾害评价储备了数据库,丰富的数据资源与GiS技术的结合,衍生出越来越多的理论技术被运用到地质灾害评定的尺度效应研究中。尺度效应的研究,对分析地质灾害的数据选择提供了指南和原则,完善了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理论体系,提高了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结果精度。

2尺度效应的表征探讨

区域地质灾害的评价是根据区域地址条件的背景、诱发灾害的自然因素和诱发灾害的人类活动,在一定的时空内,对该区域所发生的地质灾害的规模、持续时长、所造成影响等方面做出预期推断与分析。地质灾害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收到影响的诱发因素千变万化,大到当地地质、水文、气候环境,小到一场暴雨、一座危崖、一棵枯树,并且地质灾害的演变缓慢而长久,因此对地质灾害评定的客观尺度认识相对浅显。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日益加重,地下水的过度抽取造成地下水层枯竭,破坏了地下层压力造成地下层坍塌,地下矿藏、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抽取造成底层段的断裂,导致地面出现“天坑”和地上水位下降,危害地质稳定。滥砍滥伐、围湖造田、盲目垦荒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逆自然行为造成泥石流、土地荒漠化等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对极端自然事件的加快和触成也成为尺度效应研究的必要要求和可行手段。

区域地质灾害的评价媒介,主要依托于一定比例尺的地图图层,图层在空间上的形态特征一般表现为地形地貌、岩性和地质结构等。在充分考虑当前比例尺下相应图层的信息的同时,另一方面,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对评价结果精确度的干扰应当重视起来,这是研究尺度效应的重要内容。

3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有效性周期分析

诱发地质灾害的自然条件包括特殊的地区地质构造、当地地形地貌、植被覆盖面积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有效性周期与触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有因果联系。诱发地质灾害的外在因素越复杂,带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信息的监测数据就越不不确定,灾害评价的有效性周期就相应变短。如果评价时建立各个因素对地质灾害影响的模式,分清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准确把握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划分,其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周期就会相对变长。

突发性自然事件会完全打破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有效周期,对于这类区域地质灾害的有效周期,应以突发性自然时间为界限,重新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评价工作。突发的自然事件包括地震、暴雨、台风等,这类事件会直接改变区域地质灾害的进程,改变地质构成的空间格局,加大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率。以汶川地震作为典型突发性自然事件为例,地震后明显改变了青川县滑坡危险性区划的空间格局,加大了青川县滑坡危险区的面积。采取对青川县滑坡危险区的土地、坡度、断层、地层岩性、降水五个因素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对震前震后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进行评价并且划分等级。震前的滑坡危险区包括凉水、楼子、七佛、苏河等乡镇,震后增加了白家、关庄、红光、马鹿、建峰等乡镇地区。

区域地质灾害的演变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但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尺度效应分析,通过不同时空尺度的检测数据进行数据模拟统计,建立统计模型,就可以相对提高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精确性。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提升,以及人类活动带来自然环境的破坏,各种极端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率愈发频繁,以至于影响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的演变过程迅速加快;同时,随着地质灾害数据资料的统计和预警模式的建立,我国对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能力也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立德,陈州丰,邵长生,等.南水北调中线大宁河补水工程区区域地质与地质灾害[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14-28.

[2]高庆华,刘惠敏,李晓丽,等.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风险评估[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44-58.

[3]马寅生.黄河上游新构造活动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33-57.

自然灾害的成因篇9

关键词:自然灾害;资金投入;财税优惠

我国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就2008年而言,我国经历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1月25日,我国南方遭遇数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造成公路、铁路、电力大规模受损,10个省区3000多万人受灾,直接损失1516.5亿元;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房屋大面积倒塌,数十万人伤亡。在自然灾害发生之际,政府加紧建造防灾设施,消除灾害发生的隐患,采取各种手段,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建立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是今后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现状

就财政政策而言,国家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的形式给予灾区支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看,中央政府也一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救灾工作。如,1950年到1966年,中央用于救灾投入共计55.08亿元,而在此期间,中央财政收入每年只有300亿元左右。从近年看,中央对地方救灾工作的补助范围得到扩展,包括灾民生活救济经费、卫生救灾经费、防汛抗旱经费、汛前应急度汛经费、水毁道路补助经费、文教行政救灾补助经费、农业救灾经费和恢复重建补助经费等。随着补助范围的扩大,中央救灾资金的投入也相应增加。

从我国现行税收的法律法规看,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分散于各税种的税收优惠中。如,《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免税。《契税暂行条例》规定,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减免。不可抗力是指自然灾害、战争等不能预见、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因自然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缴纳确有困难的,可依法申请定期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暂行条例》规定,已完税的车船因地震灾害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申请退还自报废、灭失月份起至本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经有关部门鉴定,对毁损不堪居住和使用的房屋、危险房屋,在停止使用后,可免征房产税。房屋大修停用半年以上的,在大修期间免征房产税,免征税额由纳税人在申报缴纳房产税时自行计算扣除,并在申报表附表或备注栏中作相应说明。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规定,个体户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因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可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减征幅度和期限由受灾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受灾地区个人取得的抚恤金、救济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将其所得向灾区的捐赠,按照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对外国政府、民间团体、企业、个人等向我国境内受灾地区捐赠的物资,包括食品、生活必需品、药品、抢救工具等,免征进口环节税。

从这些税收优惠可看出,税收优惠主要是以减免税和捐赠扣除为主,其他方式较少。而税收优惠的方式很多,包括税率、退税、亏损弥补、投资抵免等。可见,现行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处理方式还不够完善。此外,当前税收政策对防灾救灾先进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力度不大,没有专门的用于防灾救灾的技术、产品和工艺的优惠政策。从我国现行的税收程序法看,税收征管的相关措施也不尽完善。《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延期办理。但一般延长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目前在要求企业提供的延期申报资料中,没有关于自然灾害种类及相关信号级别的认定材料。对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自然灾害也没有统一的税收服务操作规定,只能按个别企业特殊情况来处理。此外,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企业的发票、账簿、税控机等纳税资料和物品也可能同时遭受损失或丢失。对此类问题,相关部门也应有应对措施。

二、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强地震、强台风、暴雪、海啸等灾害时有发生。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日本抗灾政策较为完善。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政府资金投入体系是一种分项投入、分部门管理、专款专用的体系,这就使投入的资金有具体的管理部门及明确的使用方向,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减轻灾民重建时的负担,政府还根据《灾害减免法》,不同程度地减免灾民的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税等其他赋税。此外,日本金融机构也出台一些救济措施,如临时缓缴按揭贷款、减少贷款利息等来减轻灾民负担。除政府投入外,作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地震灾后重建、帮助灾民尽快恢复生活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自1966年起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人们只要参加地震保险,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金,这大大减轻了灾民在重建过程中的经济负担。现阶段日本的地震保险为非强制性购买,民众可根据自己对灾害保险的认识和对本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等进行综合判断后,考虑是否购买地震保险。总之,日本民众的地震保险意识较高,全国地震保险平均参保率约达20%。

三、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财税政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救灾财政资金的投入和管理。救灾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项任务,各种抗灾救灾的资金投入均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应加大灾前主动性投资的比例,包括对各种已建工程的维护和改善。在救灾投入政策方面,应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政策,采取小灾由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大灾巨灾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负担大头)的方式,并将减灾投资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此外,要建立封闭运行、实体下拨、反应快速的救灾资金拨付制度,避免拖欠、挤占、挪用和截留救灾资金现象发生,确保救灾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目前,辽宁省在救灾资金管理和拨付方面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开设专门的救灾资金账号,实行专户存储、专项拨付的管理办法。救灾资金在专户里完全封闭运行,拨付速度大大加快,彻底解决了到位不及时、基层变现困难等问题。同时,还要强化专项救灾资金的审计工作,防止和避免救灾资金使用中的腐败行为,追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救灾活动中的渎职和失职行为,提高政府“事权行使”和“财权运作”的责任性,保障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质量。此外,还可通过加大灾区的财政补贴、转移支付和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银行向灾区重建项目提供低息贷款等。

自然灾害的成因篇10

关键词:自然灾害;资金投入;财税优惠

我国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就2008年而言,我国经历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1月25日,我国南方遭遇数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天气,造成公路、铁路、电力大规模受损,10个省区3000多万人受灾,直接损失1516.5亿元;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房屋大面积倒塌,数十万人伤亡。在自然灾害发生之际,政府加紧建造防灾设施,消除灾害发生的隐患,采取各种手段,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建立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是今后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现状

就财政政策而言,国家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的形式给予灾区支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看,中央政府也一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救灾工作。如,1950年到1966年,中央用于救灾投入共计55.08亿元,而在此期间,中央财政收入每年只有300亿元左右。从近年看,中央对地方救灾工作的补助范围得到扩展,包括灾民生活救济经费、卫生救灾经费、防汛抗旱经费、汛前应急度汛经费、水毁道路补助经费、文教行政救灾补助经费、农业救灾经费和恢复重建补助经费等。随着补助范围的扩大,中央救灾资金的投入也相应增加。

从我国现行税收的法律法规看,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分散于各税种的税收优惠中。如,《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免税。《契税暂行条例》规定,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减免。不可抗力是指自然灾害、战争等不能预见、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因自然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缴纳确有困难的,可依法申请定期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暂行条例》规定,已完税的车船因地震灾害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申请退还自报废、灭失月份起至本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经有关部门鉴定,对毁损不堪居住和使用的房屋、危险房屋,在停止使用后,可免征房产税。房屋大修停用半年以上的,在大修期间免征房产税,免征税额由纳税人在申报缴纳房产税时自行计算扣除,并在申报表附表或备注栏中作相应说明。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规定,个体户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因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可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减征幅度和期限由受灾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受灾地区个人取得的抚恤金、救济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将其所得向灾区的捐赠,按照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对外国政府、民间团体、企业、个人等向我国境内受灾地区捐赠的物资,包括食品、生活必需品、药品、抢救工具等,免征进口环节税。

从这些税收优惠可看出,税收优惠主要是以减免税和捐赠扣除为主,其他方式较少。而税收优惠的方式很多,包括税率、退税、亏损弥补、投资抵免等。可见,现行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处理方式还不够完善。此外,当前税收政策对防灾救灾先进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力度不大,没有专门的用于防灾救灾的技术、产品和工艺的优惠政策。从我国现行的税收程序法看,税收征管的相关措施也不尽完善。《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延期办理。但一般延长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目前在要求企业提供的延期申报资料中,没有关于自然灾害种类及相关信号级别的认定材料。对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自然灾害也没有统一的税收服务操作规定,只能按个别企业特殊情况来处理。此外,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企业的发票、账簿、税控机等纳税资料和物品也可能同时遭受损失或丢失。对此类问题,相关部门也应有应对措施。二、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强地震、强台风、暴雪、海啸等灾害时有发生。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日本抗灾政策较为完善。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政府资金投入体系是一种分项投入、分部门管理、专款专用的体系,这就使投入的资金有具体的管理部门及明确的使用方向,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减轻灾民重建时的负担,政府还根据《灾害减免法》,不同程度地减免灾民的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税等其他赋税。此外,日本金融机构也出台一些救济措施,如临时缓缴按揭贷款、减少贷款利息等来减轻灾民负担。除政府投入外,作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地震灾后重建、帮助灾民尽快恢复生活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自1966年起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人们只要参加地震保险,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金,这大大减轻了灾民在重建过程中的经济负担。现阶段日本的地震保险为非强制性购买,民众可根据自己对灾害保险的认识和对本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等进行综合判断后,考虑是否购买地震保险。总之,日本民众的地震保险意识较高,全国地震保险平均参保率约达20%。

三、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财税政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救灾财政资金的投入和管理。救灾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项任务,各种抗灾救灾的资金投入均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应加大灾前主动性投资的比例,包括对各种已建工程的维护和改善。在救灾投入政策方面,应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政策,采取小灾由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大灾巨灾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负担大头)的方式,并将减灾投资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此外,要建立封闭运行、实体下拨、反应快速的救灾资金拨付制度,避免拖欠、挤占、挪用和截留救灾资金现象发生,确保救灾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目前,辽宁省在救灾资金管理和拨付方面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开设专门的救灾资金账号,实行专户存储、专项拨付的管理办法。救灾资金在专户里完全封闭运行,拨付速度大大加快,彻底解决了到位不及时、基层变现困难等问题。同时,还要强化专项救灾资金的审计工作,防止和避免救灾资金使用中的腐败行为,追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救灾活动中的渎职和失职行为,提高政府“事权行使”和“财权运作”的责任性,保障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质量。此外,还可通过加大灾区的财政补贴、转移支付和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银行向灾区重建项目提供低息贷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