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3:44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mta研究方向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41号文件的被社会各界一致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旅游业由传统的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支柱产业,这对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人才始终是旅游发展的第一资源。到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将达到35亿人次,旅游业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特别能满足现代服务业标准的旅游高端人才异常稀缺。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鲜明提出了人才开发要高端引领的指导方针。在此背景下,国家教委设立了新的旅游类的专业硕士学历——旅游管理硕士(masteroftourismadministration,简称mta)。mta主要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并在未来愿意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员,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旅游职业精神、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发展的的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mta的设立为中国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使得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由过去的企业内部培养,发展到了学院正规专业化培养的新阶段。

   2010年9月,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mta招生对象为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要求专科毕业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毕业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硕士博士毕业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应届本科生不允许报考。mta报考人员要通过每年1月份国家进行的mBa联考。mta与mBa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均参加mBa联考,在报考时选择mta。mta学员可以选择脱产或者在职进行学习,脱产学习时间为2年,在职学习时间一般比脱产学习时间多一年。mta学员毕业后,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国家正式的硕士学位证和硕士毕业证。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既包括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交通部门、商业部门、会展部门、建设部门、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mta教育必须进行研究方向的设置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由于mta教育刚刚开始,各个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在进行具体的研究方向设置时,都是具有摸索的性质,所以,本人在此提出关于mta研究方向设置的一些想法,以供方家商榷。

   一、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校的优势研究领域进行mta方向设置

   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各个高校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灵活设置mta研究方向。比如,华侨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是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八所旅游高等院校之一(1983),是“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单位,也是国内第一家可以直接向海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旅游院系。华大旅游学院有着“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全国四家)、部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部高职高专示范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特色学科点,形成了面向境内外招生、覆盖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完备的办学体系。所以,其mta研究方向设置有境内与境外方向,就是与其面向国内与国际的优势结合而设置的。另外,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充分发挥自己位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研究较为擅长的优势,在其mta研究方向中设置了民族旅游方向。

   二、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区域旅游发展开设mta方向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旅游发展差异较大,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应当结合本区域的旅游发展,灵活设置mta方向,以达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这一目标。比如,南开大学mta开设了港口与邮轮旅游管理方向,这就是结合了天津的港口城市特点与力争国际邮轮经停天津这一发展趋势而进行的灵活设置,符合天津未来的旅游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实际需求。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位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生态旅游开发的需求较大,所以设置有生态旅游方向。

   三、开设mta的教育方向应当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mta教育是以专业实践与应用为导向对学生实施培养教育,因此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旅游行业以及相关行业中的实务性工作。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其运行过程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酒店、旅行社、景区和景点等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航空、铁路、游船等交通部门;商品零售、旅游购物等商业部门;会议、展览等会展部门;园林绿化、生态恢复、文物、建筑、艺术装饰等建设部门;旅游策划、旅游广告宣传、管理咨询等旅游智业部门;旅游行业管理、旅游公共设施管理等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mta教育应当可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以传统的旅游企业来说,中国旅游市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国内许多传统的旅游企业(包括酒店、旅行社等)面临能够胜任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学生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将成为目前国内正求贤若渴的传统旅游企业的抢手人才。

   对于众多的与旅游相关的新兴行业(如旅游地产、旅游金融、旅游制造业)来说,也存在着大量人才短缺的现象。以旅游地产为例,根据国际权威结构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都将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地产作为两个黄金产业的交叉型产业,已经开始逐步受到业界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但人才问题是中国旅游地产发展受限的因素之一,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旅游地产专门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mta的旅游地产就是针对这种需求而专门设置的。学生通过模块课程的学习可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与相关能力,毕业后将在旅游地产行业大展宏图。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创建于1985年,旅游管理专业获得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获得部级的旅游管理学科实验中心、获得自治区优质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旅游市场学和旅游规划获得自治区精品课程、近年获得部级科研项目10项,省级项目30项,横向项目60项,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在2008年全国92个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排行榜中位列第8位。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也是首批获得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其2011年mta专业方向设置为以下几个方向:

   1、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民族旅游研究方面较强,设置这一方向主要针对广大中西部民族地区招生,可以与顶尖旅游院校展开错位竞争。

   2、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承担大量旅游规划项目,对景区尤其是新建景区的各级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吸引力。

   3、生态旅游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生态旅游研究方向有较大优势,而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大量森林公园及生态型景区,对中高级生态旅游管理人才有较大需求。

   4、国际酒店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内第一批设立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近年国内很多城市有大量高星级酒店落成,有大量的中高级管理人才需求。

   5、旅游公共管理

   设置这一方向对提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水平有较大意义。

   6、旅行社与会展管理

   主要面对旅行社与会展行业。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开发风险经营风险

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回顾

(一)国外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外旅游风险研究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犯罪等社会不安全因素对旅游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旅游风险引起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关注,形成了旅游风险研究历史上的阶段性高潮。国外旅游风险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与恐怖主义、旅游与犯罪、旅游与战争、旅游与政治不稳定等,偶尔也涉及对景区游览风险、饭店火灾等偶发性风险问题的研究。从内容上看,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对旅游风险展开具体层面的个案分析。

(二)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最早涉及旅游业风险方面研究的文章大约发表于1994年。在发展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裘新宝的《发展旅游保险业务之思考》,他在文中从保险的角度,对旅游涉及风险的范围进行了探讨。在此后几年中,旅游风险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文献数量极少。

国内旅游风险研究真正兴起与发展是在1999年以后。当时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开发商大批盲目投资,这种投资在造成浪费的同时也带来了收益不确定性的增加,风险增大。针对这种现象,很多学者开始从投资风险的角度展开旅游风险研究,如梁明珠提出了观光农园式的旅游开发对于减少旅游开发投资风险的重要性。又如顾华详,在《论西部旅游业引入风险投资的若干问题》、《论wto环境下西部吸引风险投资发展旅游业》等多篇文章中,针对如何实现西部丰富旅游资源的转化、开发和利用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认为引入风险投资是降低西部地区旅游开发风险和投资风险的有利手段。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危机出现的范围不断加宽,生态风险、经营风险、文化风险、政治风险等各方面的风险不断涌现,学者们对风险的研究范围也因此而不断扩展。目前,学者们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风险展开研究,这其中包括:黄建军开创性地对昆明旅游犯罪进行的实证性个案研究;赵书虹在《论中国发展国际旅游的风险与机遇》一文中对中国发展国际旅游风险的探讨;王宝恒在其《工业旅游的开发条件及风险提示》一文中,从主体、客体、媒介三方面条件对旅游风险进行研究,指出了工业旅游因自身局限性可能导致的开发风险。

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内容

当前国内学术界从理论上对旅游风险或危机进行研究的文献有限。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是邓冰、吴必虎等撰写的《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这篇文献对旅游风险进行了界定与分类,指出旅游业风险是指影响旅行者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心并扰乱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从对现有文献资料分析来看,目前学界研究的主要风险有开发风险、经营风险、生态风险及文化风险四类。

(一)开发风险

在开发风险中,如何减少旅游开发风险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减少产品开发风险的产品开发基本原则。如鲍文君等指出,必须根据市场导向,对强势资源进行筛选、加工甚至创造,这样的旅游景点才具有吸引力,否则,一厢情愿地开发景点,其结果似乎难以如愿以偿。王林在《论旅游决策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中讨论了旅游者决策风险的成因,指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是一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矛盾体。而要解决这个矛盾,旅游企业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旅游开发投资因为旅游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决定了其具有复杂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旅游开发投资的风险加大。因此,旅游定位就成为减少旅游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李富红在其研究中指出,旅游地定位包括旅游地形象定位、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和旅游市场定位。旅游开发投资不遵循旅游地定位规律,忽视旅游规律,就极有可能踏入旅游开发投资的“陷阱”。

此外,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旅游开发既有收益,也有损失和风险,同时还应考虑开发对象、人力、物力等资源作其他用途时的机会成本,增加投资的边际效益和风险等。

(二)经营风险

虽然中国的旅游产业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国内旅游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令人满意。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资旅游企业的不断进入,必将会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龙凌是较早对旅游企业经营风险做出明确界定的学者,他在《旅游企业特殊经营风险的界定及应对措施初探》中将旅游企业经营风险作了界定,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旅游经营风险划分了不同的类别。龙凌对于特殊经营风险的性质研究无疑为之后的研究者们就“非典”对经营风险的研究探讨提供了帮助。2003年“非典”发生之后,国内涌现的大量文献可以视为对旅游经营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拓展,如张广瑞、魏小安主编的《中国旅游业:“非典”影响与全面振兴》一书,收集了“非典”发生后旅游业做出的相关研究,其内容涉及“非典”影响、应对措施、危机管理、形势判断、政策动态、振兴策略和国际借鉴等方面。

对“非典”的研究使业界人士真正意识到了旅游业的特性。如石培华、张吉林等人在《“非典”后的旅游经济重建与风险管理》一文中指出,“非典”疫情强化了旅游业“敏感产业”的特性,进一步凸显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几个“软肋”:旅游业的风险过度集中、旅游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弱等等。学者们还对“非典”反映出的旅游企业的经营弊端及缺乏危机管理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非典”后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赵阳建议旅游企业建立并实施危机管理预案:要以市场竞争中旅游企业危机的出现为起点,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过程,通过识别、预测潜在危机,预先准备各种应急计划,尽可能阻止危机的发生、发展,并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以争取新的转机。

(三)生态风险

目前,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已开展生态旅游。但从中国的发展现状来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仍然相当严重,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危机,旅游引发的社会冲突与旅游经济日益尖锐的矛盾,都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尚天成、赵黎明在《生态风险分析在生态旅游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中指出:在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利于生态发展的负效应,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环境胁迫和影响,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唐代剑、魏美才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系统总结了导致生态旅游开发风险的种种问题。

面对着不断出现的生态风险,学者们也纷纷提出了对策。如梁明珠指出,观光农园的拓展潜力较一般的生态旅游形式更深、更广,较之其它开发形式生态风险较小。关于这一点,学者唐代剑阐述得比较详尽,他在《千岛湖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及管理对策》中,以千岛湖为例分析了旅游开发导致的生态风险并提出了管理对策。

(四)文化风险

旅游业的开发必然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旅游业开发中出现文化风险。通常旅游发展中的文化风险可分为两类:

一是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外来文化和目的地原有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的消失,把不良的习惯在目的地传播等。部分研究主要体现在一些人类学者、社会学者的研究文献之中,如吴晓萍、何彪把民族旅游发展给民族社区的传统社会文化带来的风险归结为民风习俗的商品化、社会道德风尚的退化、传统文化受到威胁、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四个方面,同时指出这些负面影响可能对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力。

另一类则突出地反映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在当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条件下,某些开发商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对文化旅游景点盲目或过度开发,造成对文化景点原有历史价值的破坏。如黄芳针对山西日益兴起的大院文化旅游开发热,指出了布局雷同、对外宣传特色不明显、对整体形势把握不准可能导致的风险。

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局限

(一)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世界旅游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并以一项新兴产业应有的速度和规模不断向前拓进。而中国当代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且最初是在外交目的的基础上缓慢起步,直到90年代才逐渐具备了大众旅游的形态。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旅游学术研究,与西方相比,我国不仅起步晚,理论基础也非常薄弱,多数研究只能借鉴西方旅游的发展经验和理论观点。

(二)研究方法单一且缺乏理论性研究

对于一个学科而言,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学科得以发展的关键之一。但是国内旅游风险管理研究主要采取实证研究单一的研究方法,缺乏定量的分析,更不用说借鉴其它学科一些特有的研究方法了。同时,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绝大多数文献都是以实证研究为主,在笔者所能找到的研究文献中只有少数几篇是从理论上对旅游风险来进行研究的。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定量的理论研究,就很难得以持续的发展,也很难形成一个研究体系。这是在未来研究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方向多元化且缺乏综合性研究

正是由于我国学者都偏向于定性研究,导致随着旅游业发展问题的不断增多,建立在案例基础上的研究成果数量逐渐增加,而且多数是由于问题的暴露而不得已进行的检讨和探因式的研究,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和翻译性论著颇丰。因此,纵观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的整体历程,给人呈现出的是一种多元化、缺乏综合性研究的状况。对于统一、全面的风险研究著作较少,其出现也多为与国外的研究一起论述。这种研究状况如果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会阻碍其发展步伐甚至停滞不前。

(四)研究内容相对狭隘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在出境游日趋成熟的推动下向世界旅游不断靠拢,因此发展所带来的风险远不止上述四个方面,例如政治风险、自然风险等等。这都需要学科研究人员不断重视,而依据我国目前旅游学术界的研究状况,很多现实中已经存在甚至对旅游业已经构成威胁的诸多风险,在学者们的研究著作中并没有或者很少谈及,这是旅游学术研究的一大缺憾。

综上所述,世界旅游组织曾经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位的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的客源输出国。所以,虽然我国对旅游风险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暂时主要停留在操作层面,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加之风险管理在影响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旅游风险管理的研究势必在旅游业发展良好势头的带动下不断拓展,这将推动国内旅游研究与国际的接轨、探索层面的深入,从而反过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冰,吴必虎,蔡利平.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4,18(1)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篇3

1基础和应用学科建设现状

1.1迫切需要旅游管理专业在行业与政策中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结合甚密,因而市场走向、文化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等都是专业建设不可回避的内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近年的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与现行行业发展、政策需求相冲突的矛盾,如专业特色“区域”优势不突出;“实践”欠高端,缺少本科院校应该侧重的策划、规划类内容;师资队伍缺乏高端人才,缺少国内旅游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对旅游学科的根本性研究问题关注不够,缺乏高水平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等。为了解决应用型科学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与现行行业发展、政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切实际地满足国家政府部门改组后的发展规划,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需要从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中汲取精华,谋求新的发展,让文旅融合率先在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取得实质性的变化。

1.2引入历史学理论知识

目前,历史学专业不属于热门专业,全国开设历史学专业的高校约有160余所。总体而言,历史学科在专业技能与研究范式上更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历史学科毕业生适应在各类教育、文化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相关岗位和文化企业实体中工作,可成为文科科研院所、中高等学校、政府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出版传媒等企业单位的佼佼者。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历史学,深刻把握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

1.3嵌入考古学以应用型实践为指导

考古学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思想指导下,全力发挥“历史望远镜”和“历史显微镜”作用。当今中国考古学正进入发展的新时代,开始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指出要在“一带一路”沿线深入开展考古人文合作。在新形势下,国家政府机关、各级考古、文物与博物馆等文教企事业单位对考古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考古学专业属于冷门专业,全国开设考古学专业的高校近50所。高校本科考古学专业一般立足所在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培养考古学应用研究型专业人才为核心,丰富区域历史文化内涵。对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优势资源整合、特色方向凝练、协同创新推动和标志性成果建设,强化国家和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

基于“产出标准”,聚焦于“毕业要求”,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历史学基础学科和考古学应用学科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将弥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历史文化基础知识方面的缺陷;同时,也将有利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区域文化发展史,更能符合实际地开展实践课程、规划课程等项目。因此,历史学基础学科与考古学应用学科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融合发展,促使旅游管理专业明晰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发展方向,以培养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建设区域最佳、国内一流的旅游研究平台为己任,培育出更加符合时展的新一代旅游管理人才。

2基础和应用学科旅游管理教改对策

2.1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区域特色急需人才

创新校企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精心打造“产业实践+理论研究+区域特色”的多重教育团队。一是依托地方旅游集团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借助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在结合区域旅游发展特色(如红色旅游、研学旅游、规划设计、乡村小镇、度假村、中高端酒店管理等)的基础上,合作建立地方旅游产教融合发展研究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深化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引企入教”,邀请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学校的专业方向设计、课程设计、教育教学方法设计、实习实训环节设计等方面;通过订单式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办实验班、联合开设旅行社等,开拓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运行新模式,提高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契合度。二是与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协同开展学生实习实训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行业,从行业中吸收、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来校授课和创业指导,在此基础上,增强学校任课教师与企业高层的互动交流。

三是立足区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应用研究型考古学科和历史学基础学科为蓝本,丰富区域历史文化旅游内涵。新时代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使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必将充当重要角色,担当重要责任。对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优势资源整合、特色方向凝练、协同创新推动和标志性成果建设,阐释和弘扬以区域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强化国家和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全面提升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设水平。2.2打破原有基础和应用学科限制,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体系旅游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生态学等不同学科都可以应用到旅游研究当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人文学科内部融合。深度融合文史哲等文科专业,形成“旅游+历史、旅游+考古、旅游+新闻、旅游+法学、旅游+金融”等新方向,与相关教学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形成专业集群、扩大旅游学科基础研究方向的同时,补充旅游学科理论基础知识的不足。根据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具体情况和本省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等因素,课程内容应该凸显地域文化,增设地域特色文化相关课程。旅游管理与历史、考古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遵循管理学基本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将历史学、考古学中相关内容“嫁接”于旅游专业本科或研究生课程培养中,强化“文化+旅游”的特色,与目前文旅产业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整合历史学中的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等历史学教学资源,整合历史学科和考古学科中的本土特色语言学科体系,整合学术与服务地方经济的智库意识,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二是旅游与外语学科融合。利用学校语言学科优势,打造“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特别是“俄语+专业”实验班,形成“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旅游+韩语、旅游+法语”等新方向,重视“旅游+外语”或者“外语+旅游”教学模式研究,鼓励教师、学生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紧抓区域对外出境和对内入境旅游外语人才培养,同时增加小语种旅游学科就业价值观,融入到出入境国际化就业发展环境中。

三是旅游与理科融合。形成“旅游+大数据、旅游+人工智能”等新方向,以智慧旅游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中心,融合科技创新在旅游领域方面的相关应用,积极探索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智慧旅游新动能,引领智慧景区、智慧厕所、景区预约、智慧酒店等产业发生质变,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急需的旅游科技新型人才,以此提升学生和教师在科技领域的参与能力。

2.3基于文理科融合发展,建设合作共赢的专业集群

旅游管理专业将结合本专业现有优势,紧紧围绕当前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热点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大环境发展需要下的文化建设、生态建设需求,依托学院、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基础,构建“交叉融合、协同共享、开放共育”的新文科专业建设集群。

一是交叉融合,即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背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征,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实现“文文交叉”“文理融合”的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当前多元化的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如利用旅游管理专业与文史专业的融合构建,培育文博旅游市场需求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与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融合构建,培育旅游大数据分析人才等。

二是协同共享,即打破校内建设思维,将旅游管理专业放眼于区域人才培养共建体系中,利用协同共建平台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省内外及国内外高校互学平台,拓展学生的学缘领域,通过线上线下的教育方式及课程互选、学分共享的学习支持与认可模式,使学生获取更多更有效的专业知识。

三是开放共育,即教师和学生走出去,企业和相关部门走进来。旅游管理专业通过与国际知名旅游相关企业及旅游管理与服务部门建立开放共育的交流共建平台,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一线提高和更新实践技能;让学生走进实践岗位,进行企业岗位孵化与技能锻炼;让企业管理者、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先锋走进校园与课堂,让学生及时认知与了解行业动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设立准确客观的就业目标,实现课堂上下的角色转变。

四是推进学科与专业国际化建设。注重利用高校所在区域的地缘优势,开展国际交流,在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国外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长期联系,在此基础上,依托“旅游+外语”实验班,继续深入开展教师访学、学生交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料共享、信息互通和联合研究等学术活动。

2.4全方位多渠道广纳人才,强化师资队伍实践和理论建设

一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明确研究方向,组建研究梯队,回归旅游学科设立的初心,即研究成果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二是以改革创新教学和实践模式为核心,构建综合水平较高的特色教学、科研团队,如补充旅游外语教学特色教研团队。三是加强校企政合作,以“多重”型教师为重要组成,除本学院教师外,可外聘旅游集团、文化集团甚至相关联产业的高管、政府部门官员,实践和理论经验丰富且处在行业前沿的专家学者。特别是活跃在旅游产业一线或者是与旅游产业接触密切的相关产业企业家,高校旅游专业教师应积极主动走出去与之接触,打破闭门研究旅游理论的困境。

旅游学科的教师应该在定量研究以及交叉学科认知上投入大量精力,在自己专业研究方向下功夫的同时,加强在相关联领域的研究和渗透,补充自身的学科理论知识。应注重引、聘、育相结合,搭建起合理、高效、专业的师资队伍。其中,“引”即学院从更高层次的高校或研究所引进高学历人才,争取在短期内搭建更合理的师资队伍,并申请部级相关科研资质,力争留住人才,提供更好、更方便的研究环境。“聘”即聘请知名教授和研究员作为兼职教授,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并开展深入的学术合作,联合申请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育”即加强教师高学历深造和培养,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定期培训、挂职锻炼、参加教学会议的专门制度,确保一线教师有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学习机会。

2.5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育广阔就业市场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极强的旅游实践操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旅游学科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要使学生产生从事和热爱旅游产业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其次,要让学生形成旅游产业的大局观和体系。旅游学科专业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打破旅游学科学生长期存在的毕业或者实习去酒店、旅行社和景区工作的观念,增强旅游产业前沿就业研究。

与此同时,旅游学科教师在与旅游集团及相关产业接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和发现适应旅游学科学生就业的新职业。利用学院已有的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点,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宽口径的培养方案,打下一级学科的培养基础,着重系统专业知识的培养。在重视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研究为主,着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科研支撑和促进学生人才的培养。鼓励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旅游行业实践研究,加大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引导优秀本科生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激励部分本科生赴国内外知名院校外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加大旅游管理本科免推研究生力度,提高校内报考本校研究生比例,建立和实施反哺方案,鼓励优秀研究生留校任教。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及研究生“双导师制”,形成完整的“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篇4

论文摘要:旅游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了其概念、研究对象、性质、研究方法等等。通过对旅游管理的几个角度来诠释旅游管理的内容。

旅游业是在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走上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从那时开始,旅游经营者一直都在积极地寻求如何借鉴、吸取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工商企业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在学术界中,旅游管理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能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7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旅游管理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刊物、专着已日渐增多。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设想与建议。但人们对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如对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原理命题,学科的性质与理论框架,学科的前沿问题,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确定等问题的认识,至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视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分别采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

从定性分析描述问题到定量分析描述问题,这是一门学科日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标志。在信息时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员要能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统计学、经济数学、管理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问题,以推动旅游管理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颜醒华.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39-42.

田里.旅游管理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姚行正.对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浅层分析(J).企业导报.2009(07):153.

颜醒华.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造.2007(01):21-24.

颜醒华.浅谈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总体思路(J).旅游专刊.1999(09):42-46.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篇5

一、研究背景

国内古镇旅游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盛行。古镇旅游兴盛主要得益于两点:第一,它能够迎合游客追逐蕴含文化价值旅游项目和逃避日常生活工作纷扰的目的;二,符合可持续发展旅游的主流思想。古镇旅游是自然与人文游的完美结合,是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对古镇旅游的研究就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古镇旅游研究的内容分类

国内研究古镇旅游的文献众多,通过对众多文献的梳理可将研究内容归结为以下几点:古镇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古镇旅游资源价值分析、古镇利益相关者研究、古镇旅游管理研究。

(一)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在对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上,有些学者从古镇旅游的开发保护模式、方法上进行分析。此类研究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古镇提出不同模式。此类文献多数在社区参与开发保护的观点持赞同态度,分歧主要存在与开发保护主体上,有的认为应该以政府为主体,而有的则认为应由企业主持古镇旅游保护和开发。还有些学者的研究主要关注旅游资源长远开发利用。在这些研究中,文献都表达了近似的观点:古镇旅游的开发不能以牺牲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代价,相反,必须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放在开发保护工作中的第一位。

(二)古镇资源旅游价值

古镇旅游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自身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为了更好的进行旅游开发,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古镇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了分析。在古镇资源所包含的价值中,文化,艺术,建筑等价值广泛被学者关注,被认为是大部分古镇所拥有的价值。除此之外,还有些学者对古镇特有的价值进行了研究,如阮仪三等人认为,江南古镇是中国传统规划思想“天人合一”的完美体现。这些古镇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价值。

(三)利益相关者研究

与别的旅游活动一样,古镇旅游的利益分配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点在于,古镇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对象主要是社区。相比自然景区和文化遗迹来说,古镇是由古代民居构成的群落,居民是古镇房舍的拥有者。因此从某些角度来说,当地社区居民是古镇旅游业的主导者。因此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古镇旅游业中社区利益配置问题上,内容多是针对古镇旅游中利益分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颜亚玉就从利益分配、补偿等4个机制维度分别对拥有不同经营模式的古村落的杜区参与进行了研究。

(四)旅游管理

国内古镇旅游管理研究呈现出两个方向:古镇旅游管理宏观层次和区域层次。在宏观层面上,学者针对管理不当出现的过度“商业化”、市场混乱等问题进行分析,找寻合适的解决办法。解决问题的手段多依靠政府规制,规范市场,树立正确发展观等方面。比如李倩等针对古镇过度“商业化”,指出应建立政府引导的市场机制,实现“适度商业化”保证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层面上,文献研究多选取具体的古镇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特定古镇旅游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专业性建议,比如胡跃中对楠溪江古村落旅游资源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除了加强观念引导,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重视挖掘资源的美学价值。

三、现有研究不足

(一)研究内容失衡

古镇旅游文献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研究内容也愈加广泛。但是不难看出在多数研究内容倾向旅游开发者、经营者等主体,对于市场的主体即游客研究较少,尤其是游客体验和满意度的研究文献少见。作为古镇旅游的直接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游客在古镇旅游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游客对古镇旅游的感知状况也能为古镇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指明方向,一旦缺失很可能会导致旅游开发的决策失误,影响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定量研究较少

定性研究占据了古镇旅游研究中较大的比重。在上述四个研究领域中,学者运用定性分析研究古镇旅游,缺乏定量研究手段。在没有实证数据分析的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分析对策一方面很难做到研究应用于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做到精确控制。因此,此类研究对于现实中的古镇旅游作用有限。

(三)研究创新缺乏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国内进行旅游开发的古镇、古村落已经超过了1000个。与古镇旅游火热的发展形势相比较,国内关于古镇旅游的研究虽然数目在不断增加,但是对于古镇旅游研究的创新十分缺乏。研究内容过于集中,大量低水平且重复的研究日渐增多,创新性思维严重缺乏。

四、研究趋势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篇6

 

一、问题提出及样本选取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里将旅游业定位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需要大批旅游人才,尤其是高素质旅游人才,因此了解近年来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十分必要的。爱因斯坦曾说[1],“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选题不仅反映了研究生的学术领域、关注方向和研究重点,也体现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对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进行分析是宏观了解我国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和途径。

 

本文以中国知网上的中国优秀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信息统计源,以“学科专业名——旅游管理、时间段——2000~2010年”为条件进行搜索,以2502篇为样本(其中3篇重复予以排除)进行统计分析。

 

二、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状况

 

(一)选题统计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旅游论文选题分类方法多样,尚无统一分类标准。本文参考张凌云(2008)[2]分类方法,将旅游论文的选题分为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等22个方向开展进行统计分析。

 

(二)选题分析

 

将选题分为四大“方阵”。第一方阵为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和理论研究三类,比例均超过10%,共916篇,占36.6%;第二方阵为旅游者等6类,比例在4%~8%之间,共908篇,占36.3%;第三方阵为旅游业人力资源等7类,比例在2%~4%之间,共516篇,占20.6%;第四方阵为旅游电子商务等,比例均低于1.5%,共162篇,占6.5%。

 

规划与开发选题位居榜首,是近年来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热点,其中旅游资源、产品开发(51.1%)比例最大;旅游文化与遗产开发(21.5%)也受到研究生的极大关注;而生态旅游开发(5.7%)、乡村旅游开发(4.4%)、旅游市场开发(3.2%)、房地产开发(1.6%)也进入了其研究领域。旅游经济选题排名第二,炙手可热。经济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旅游经济亦然,旅游显著的经济效应吸引着众多学者,包括研究生的关注。理论研究选题排名第三,研究内容呈现多样化,如模式研究(59.1%),系统、体系研究(18.6%),机制研究(12.7%),模型研究(9.7%),体现了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并借助经济和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解决旅游问题。旅游者选题比重也较大,所谓顾客就是上帝,因此旅游者一直是旅游领域的热点话题;影响研究163篇,占6.5%;旅游产品156篇,其中旅游产品/旅游景区占65.4%,主要涉及旅游产品的论述和旅游景区管理方面。

 

接待业管理选题中主要涉及酒店(67.8%),旅行社(17.8%),餐饮(9.9%),交通(4.6%)等四大内容,其中酒店管理方面选题最多,这与酒店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地位有关。宏观管理选题涉及内容较广,如政府、规制(20.6%),安全、危机(14.5%),战略(9.2%),对策研究(6.9%),道德、责任(4.6%),品牌(4.6%),趋势(2.3%),协会(1.5%)。可见关于政府政策、管理和规章制度方面的选题最多。其次旅游安全近年来也受到较大的重视,同时旅游道德与责任也开始进入研究的范畴。市场营销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占据重要比例。

 

以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方阵,论文合计1824篇,占72.9%,是近十年来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选题类型。第三方阵中的7类选题占20.6%,可称之为“大众者”,每年此类都占到一定比例,但是与前两大方阵相比比例偏少。其中旅游业人力资源较受重视,此类选题主要集中在酒店人资(67.0%)、导游人资(20.9%)、景区人资(4.4%)。特色旅游选题包括会展旅游(31.5%),节事旅游(13.5%),文化/遗产旅游(12.4%),乡村旅游(12.4%),同时出现工业、农业、体育、海洋、红色商务旅游等方面选题。这与旅游者需求呈现多样化有关。但关于商务旅游的选题很少,可能与商务旅游已不再是新颖的旅游类型有关。旅游地理/旅游环境选题涉及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容量,旅游环境和旅游空间结构等内容。旅游目的地选题75篇,其中涉及居民(26.7%)、目的地(44.0%)、社区参与(24.0%)。近年来旅游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问题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也对此进行探讨。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休闲/度假等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是与前述选题相比依然偏少。第四方阵的6类选题仅占6.5%,可谓是“冷门”,笔者推测,旅游网站/电子商务是近年才开始流行起来并偏向计算机领域,旅游教育偏向教育,不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研究方向,而旅游资源更多涉及地理学的范畴,不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强项,故这几类的选题均偏少。

 

(三)对比分析

 

将本文选题和张凌云(2008)国际旅游学术期刊选题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发现我国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国际学术期刊选题在分类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

 

1.我国旅游管理的研究生论文选题偏向于热点话题,旅游开发和旅游经济选题最多,这与我国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与经济挂钩有关。国外对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旅游产品、旅游教育研究较多,而我国研究生对此研究却较少,对特种旅游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阶段。同时我国旅游教育学体系尚不完善,对旅游教育的关注度有待提高。

 

2.国际学术期刊更注重基础问题研究,理论性更强,张凌云指出[3]:国内学者(尤其是一些著名学者)的论文往往都选契合当下发展形势需要的“重大题材”,西方学者往往喜欢在个案研究中,设计数理模型或构建概念模式。应用量化研究方法已经成为许多西方旅游学者提高论文“科学性”的一大法宝和流行趋势,甚至成为某些西方学术刊物是否录用稿件的一个主要标准或“潜规则”。

 

张凌云选取国际刊物中的20种杂志在2005~2006年间发表的1043篇论文进行选题统计,统计并不全面,故此处比较只能作为参照。

 

三、选题思考和建议

 

(一)选题思考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学士论文选题存在着以下特点:

 

1.国内研究较多,国际研究不足。2502篇文章中仅有44篇文章是进行国际研究的,只占1.8%,其余都是进行国内研究的。近十年来研究生硕士国际化水平不高,主要与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有限,了解和收集资料困难,因此对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存在惧怕心理。王承丹(2003)[4]指出,我国旅游管理研究生的学术论文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学术国际化方面的缺陷。

 

2.选题过于集中,新领域研究不足。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和旅游经济、旅游者这些方面,而对旅游网站/电子商务、旅游教育等新领域研究严重不足。对空白领域的研究则更少。即研究视野较窄,创新性不足。

 

3.选题表述不规范,研究范围狭窄。部分选题表述过于冗长,重点不明确。部分选题研究范围狭窄,限于某个研究单位(某个企业或地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较低。同时选题表述相似度较高,题目缺乏创新性。

 

4.研究问题意识缺失,研究成果知识贡献率不高。保继刚认为[5],研究问题的缺失是当今中国地理学研究一大弊病。这也是旅游学术界的一大弊病。一个问题的高度决定了研究成果的高度。但是近年来选题的研究问题意识较弱,研究结果可用性不高。

 

(二)建议

 

1.开发问题意识,提升选题能动性。[6]据了解,当前有比较多的论文选题由指导老师命题或者囿于导师的研究方向,这不利于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应将选题的主权留给学生,挖掘问题研究深度,提升选题能动性。

 

2.拓展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意识。研究生平时除了阅读课程方面的文献外应多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拓展学术视野,从多角度看到旅游问题,激发新的创新点。绝大多数论文的研究均在国内这一层次,敢越国际这一雷池者寥寥无几。[7]应重视国外旅游的发展,借鉴并吸收国外先进的旅游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的旅游发展。

 

3.加强选题指导,提高选题有效性。张秀丹指出毕业论文选题同科研选题、立项一样,必须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或查新技术掌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进展,从中吸收有益的启示或参考数据,掌握大量有关信息,或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8]近年来硕士论文选题出现了雷同或相似现象,主要是研究生文献检索意识和能力不足。建议高校开设“旅游科学研究方法”相关课程,增强论文选题的有效性。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理工类大学学科建设 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72-03

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四个方面。其中,学科梯队建设主要是指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实力雄厚的学科队伍建设;基地建设主要指具有鼓舞人心的创新氛围和具有设施先进的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主要指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产出高质量创新性研究成果建设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中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围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西部高校发展的要求。同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优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家和西部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必然要求。旅游学科建设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人才、提供技术支撑而受到重视。在全面推进广西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剖析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具体做法,寻找差距,对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一、立足学科平台建设,夯实学科发展基础

高校的学科建设一般是以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等为核心内容,其中学科平台建设是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的依托。旅游管理作为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科或专业,在国外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始于1985年,是国内较早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旅游管理平台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重要位置加以推动,学院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及学校对平台建设优先发展政策和扶持政策,并基于旅游管理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视角进行建设,特别是充分利用广西建设旅游强区、桂林国际旅游品牌的影响以及旅游管理学科在对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相关平台申报与建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经过学校与学院的长期建设,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重点学科、广西特色专业和优质专业、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中心、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广西旅游管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等平台,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平台建设为学科进一步发展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能量,进一步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拓展了学科发展空间,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围绕核心专业延伸和学位点建设,拓展学科发展空间

学科是人类根据认识的逻辑对认知成果进行划分的结果,专业是高等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一个学科可以对应不同专业,一个专业可以跨越不同学科。学科与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协作与竞争关系,竞争主要体现在学科与专业的建设目标、主要内容有所区别;协作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桂林理工大学自1985年进行旅游管理专业首届招生以来,始终把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支持,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依托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旅游管理学科的途径。由于在较长时间内只有一个专业独自发展,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和建设水平受到了限制。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一方面,学院进行了与旅游管理相关新专业申报及建设努力,先后申报获得了酒店管理、景观设计(原景观学)3个本科专业。酒店是旅游业最重要的中间联结点,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专门型人才,是对旅游管理综合人才培养的深化;景观设计专业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要,侧重与对旅游景观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到目前为止,形成了以民族旅游为核心,旅游景观设计和生态旅游为拓展方向的学科体系,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内容更加丰富。核心专业拓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加强了学科与专业的融合与交流。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发展定位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最终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思路,桂林理工大学在核心专业拓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位点建设进行旅游管理学科建设。2000年申报获得了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申报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旅游管理专业全国排名中处在较前的位置处。2009年桂林理工大学在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目前,根据国家对学位点建设的要求与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意见,旅游管理由原来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调整为服务业管理的二级学科,进一步强化了旅游作为服务业龙头地位的学科支持。今后旅游管理学位点建设的重点是瞄准服务业管理一级学科,积极拓展具有西部特色,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民族学和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形成以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为核心,相关性强的其他学位点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学位点建设群。民族学重点以民族旅游经济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为重要方向,立足培养民族地区具有经济学基础从事旅游及其他产业的高端人才;风景园林突出旅游景观设计特色,培养具有景观设计基础从事旅游景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端人才。旅游管理学科点建设群形成及旅游管理博士学位点建设将会更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发展空间。

三、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

学科建设突出特色是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学科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确立主攻研究方向,突出重点,既能促进本学科领域向纵深发展,又能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与交叉。桂林理工大学处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广西桂林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管、文、经、法、农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其中理工科学科发展始终处在前列。同时,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充分基于理工科的优势,紧紧依托地方民族特色鲜明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民族旅游发展的社会需求优势和学校理工科专业重技术、强逻辑的技术优势,以及多学科集中与交融发展的特点,在民族旅游研究、民族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景观设计、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核心课程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旅游管理学科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得了先机,学科方向确立与特色鲜明使学科优势更加集中,显著度更高,成为了桂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展示特色的重要方面。桂林理工大学2009年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

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科发展实力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梯队建设,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保持学科发展活力的主要途径。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桂林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支持下,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的学历、职称、学缘和年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通过引进、培训(在岗培训和专业培训),现有专业教师4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9.5%,其中教授占1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7.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21.4%(不包括在读博士5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5%以上。专业教师中有8人具有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和导游证,3人获得星级饭店评定员资格,3人为广西区景区评定委员会委员。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是重视与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每年均选派优秀教师到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研修。二是为提高团队成员的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十分重视国际交流,除鼓励教师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交流外,通过平台介绍和项目推动,引进国外优秀人才,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每年都要聘请具有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1名加入团队。目前,学术团队中有5人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双语教师8人。三是广泛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开拓团队成员的视野。四是要求专业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全面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引进、培养,形成了由学科带头人和博士为骨干的旅游管理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大多教师都曾到过相关旅游企业中挂职或任职,具有旅游行业从业经历,对旅游相关行业的最新动态有较好把握。

五、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不仅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而且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旅游管理尽管是工商管理的一个二级学科,但它所面向的是一个大产业,几乎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区,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2011年旅游收入达到1278万元,成为了广西第六大干亿元产业,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对旅游研究也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广西建设旅游强区需要,必须加大旅游研究力度,阐述旅游发展规律,解决或回答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同时,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科研团队建设、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及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作为评价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发展。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办学时间长、学科基础扎实、多学科交融等特点和优势。多年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把进行科学研究放在重要位置,制定政策鼓励老师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组建科研团队,鼓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全力支持科研项目完成。在学院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对科研项目申报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并将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指标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中。围绕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先后成立了5个研究院所和研究中心。依托建立的各类平台和成立的研究院所、中心,旅游学院41名老师自2005年先后获得了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其中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是自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来广西获得的2项);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9项;承担了地方政府、企业委托的各类课题60多项,近3年每年到位的科研经费均在400万元以上。科学研究为解决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回答政府关心的相关社会问题、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及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提供了研究成果支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又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的教学人才,促进了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的人才基础。

六、结语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篇8

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立了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政策目标,并明确提出了要“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旅游教育水平”。对全面进入对外开放阶段的中国旅游产业而言,这一决策反映了全行业对有一定数量的、经过系统教育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作为一种呼应,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学位及其培养体系的建设工作也逐渐在全国各有关高校紧锣密鼓地展开,而旅游学术研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旅游学科博士生教育也将迎来结构性的改革和提升。

旅游管理专业博士培养成为此次论坛的第一个研讨主题。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以《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视角看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为题做了主题发言。他认为,博士生教育关乎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其培养质量标志着学校乃至整个国家的学术水平与科学研究水平,然而在规模扩张的繁荣背后,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堪忧,其主要原因在于研究问题的缺失。事实上,研究问题处于科学研究的核心地位,没有研究问题的研究,自然难以产生好的研究成果。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旅游发展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可供开展理论建构的“富矿”,而中国本土的旅游研究者们拥有比国外学者更强的研究可进入性,如众多的规划实践机会、与地方旅游业界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及在此方面更加宽松的制度条件等。保继刚教授最后指出,只要包括博士生在内的中国旅游研究者深入到中国旅游发展实践中去,提炼理论并实现同西方现有理论的对话乃至最终的超越,逐步建立自我理论体系,最终一定能实现从“破”到“立”的愿景,中国内地的本土旅游研究也将由此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在接下来的主题发言中,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主任张捷教授详尽阐述了研究性学习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他指出,研究生培养是一个涵盖了基本课程学习、课题选择、研究问题提出、假说提出、研究方法选择、数据资料收集、研究过程中思维推理、实验分析、论文撰写、成果提交、答辩过程、与导师交流、与合作者协同、研究伦理、科学规范、自我管理和人生设计等多方面的完整体系,而其中核心是研究性学习的贯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研究性学习的贯彻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获得把握学术问题的能力(判断和凝练);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中,要从学术研究的关键性、敏锐性、决定性、批判性多方面来理解“批判性”的客观涵义,而不仅仅是提出反对和质疑。在此基础上,他还延伸探讨了旅游地理领域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特征。

旅游教育的价值观与学科良性发展的关系是本次论坛涉及的重要议题之一。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以《基于价值观的旅游教育框架》为题详细介绍了旅游教育未来学会(teFi:tourismeducationFuturesinitiative)的宗旨及其对中国旅游教育价值观建设的借鉴意义。该学会发表的《teFi白皮书》指出,尽管旅游教育在未来将面临种种挑战,只要学生们具备某些特定的价值理念,便能应对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teFi将这些价值理念总结为5点:循道(ethics)、传知(knowledge)、敬事(stewardship)、专术(professionalism)、尊人(mutuality)。以上述理念为基础,吴必虎教授认为中国旅游教育应该树立“世界教育大国”的宏观意识和广阔视野,同时在具体工作首先强调“尊人价值”,即尊重教学和研究的多样性、多学科性,不搞旅游教育框架全国一刀切,团结队伍,共同打造旅游教育阵线。

旅游教育国际化在本次论坛上也成为与会者密切关注的一个议题。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宋海岩教授介绍了该学院在旅游教育国际化方面的主要经验。宋海岩教授认为,旅游产业是最开放的产业之一,国际化的培养体系既可以吸引高质量的学生,也能够确保学生就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游客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旅游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原因。浙江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周玲强教授介绍了该学院近年来在研究型大学学生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其中“海外实习生”计划引起了与会者浓厚的兴趣。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黄福才教授介绍了该系旅游学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并分享了如何积极利用管理学科的国际合作资源来促进旅游学科建设和博士生培养的有关经验。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教授则主要以康奈尔大学为例介绍了旅游学科的科学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体系。

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问题,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田里教授从培养理念、办学条件、知识体系、管理体制4个方面做了专门的分析和解释。他认为,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是以研究生教育的形式培养职业经理人。与科学硕士教育不同,专业硕士教育不以培养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纵深知识的人才为目标,而是以培养其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为宗旨,强调的是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因此,从学科支撑来说,他建议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以经济学为基础,着重加强企业管理和会计学两个学科的训练。最后,田里教授还提出了3种在未来可能存在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项目的管理体制,并在综合权衡其各自利弊的基础上,推荐采用“学校成立指导委员会,成立独立的项目运作学院”的模式。

此外,复旦大学旅游学系主任巴兆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主任冯学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院长薛东前教授、华侨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郑向敏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邹统钎教授也作为特邀主题发言人,分享了其各自所在机构的旅游学科建设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经验。

综观论坛全程,与会专家对既定的重要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既明确了各自的问题、共同的困惑,也实现了经验的借鉴、方案的分享。整个会场自始至终保持了开放、坦率、活泼的氛围,尤其在问答环节,与会专家的参与热情得到全面调动,评论一针见血,见解敏锐深刻,表达风趣幽默,实现了充分的互动交流。最后,与会专家一致通过并签署了《关于旅游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珠海共识》,以书面的形式就“旅游高层次人才的核心能力在于驾驭不确定世界变化的能力”、“旅游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决定中国旅游业的未来”等关键问题表达了高度统一的认识,并明确指出:完善中国旅游教育体系和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既是奋斗在一线的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和职业使命,更是需要国家、地方、学校与研究机构、企业、社会等各方共同关注和持续投入的战略责任。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国际旅游;旅游教育;旅游研究

1国际旅游教育与研究的发展历程

1.1美国旅游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特色

美国的旅游教育起源于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当时,由于中高层酒店管理人才需求的增加,美国的酒店管理与接待服务教育也随之发展壮大,美国国内大型酒店增长迅速,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旨在培养各类酒店管理人才的各类旅游院校也迅速增长,一些大学也纷纷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美国的旅游教育已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培养不同规格、较为完整合理的体系。

美国旅游教育与研究呈现出以下特色:

(1)旅游教育与研究开始和名校相结合

全美排名前十的大学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始对旅游现象进行了研究。这些顶级大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文化旅游及其影响、旅游人类学、生态旅游、太空旅游、户外游憩与解说、旅游文学、自然资源保护、旅游规划设计等。

(2)专业化师资队伍提升了旅游教学与研究的质量

美国旅游教学与研究的师资,大都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娴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并重,使其旅游教学与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又能很好的与美国的旅游实践相契合。

1.2日本的旅游教育发展与研究领域

日本的旅游教育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

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旅游教育的起步阶段。作为独立学科的4年制本科旅游教育始于1967年立教大学旅游系。这一时期日本的旅游教育基本限于本科、短期大学和专科层次。

(2)稳定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

这一时期日本的一些大学开始尝试在系内或学科内设立与旅游有关的课程,如横滨商科大学于1974年在商学部设立了贸易旅游学科。日本最早设立旅游学科和课程的职业高中是于1980年开设“国际饭店旅游学科”的鹿儿岛县私立域西高中。

(3)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这一时期,日本职业高中开设旅游学科和课程的热情急剧高涨,并且很多职业高中都建立在“度假区”规划开发的旅游区内。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的旅游教育从职业高中到专科、短大、本科直至大学,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教育体系。日本的旅游研究主要涉及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领域集中于旅游理论、旅游规划、旅游资源、旅游管理、旅游政策、国际旅游等方面。

1.3瑞士旅游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瑞士旅游教育针对饭店教育,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正规饭店教育的国家,它传承了欧洲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注重实践,为世界饭店业培养了大批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士。与其他国家不同,瑞士的饭店管理教育由饭店协会创立。瑞士饭店协会成立于1882年,自成立以来,瑞士饭店协会始终重视各个层面的培训。

瑞士的旅游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1)办学目标国际化

瑞士旅游教育指导思想是设校于瑞士,面向国内外,按照国际旅游教育的水准办学。以洛桑为代表的瑞士旅馆学校,从办校理念、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和学生来源,都是从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力求与国际接轨,着力国际型旅游人才,以适应国际旅游对人才的需要。

(2)店校合一的培养模式

店校合一是瑞士旅游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培养高质量、高水准、高起点的饭店管理人才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生在进行专门的理论学习后,都要在饭店内进行严格的、标准的、专业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并且在课时的比例上,实践课的比重明显大于理论课。

2国际旅游教育与研究的发展特点

2.1国际旅游教育与研究驱动力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美国旅游教育与研究源于国内酒店业高速发展,中高层酒店管理人员的需求推动及旅游业更全面、更深入的发展。日本则为出境旅游发展驱动。瑞士早期是一线员工的需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后期则为了满足旅游高端人才的需要,推动学历教育的发展。

2.2职业和专业教育的共同发展

从国际旅游教育发展历程与特点来看,几乎都经历了一个从职业教育到专业教育、再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过程。目前,国际旅游的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共同繁荣。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与竞争的加剧,旅游专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现阶段要充分重视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源于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二者不可偏废。

2.3旅游教育与研究开始向名校渗透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乃至于最终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日本,旅游教育与研究未受重视的状况都有所改善,这些国家的著名高等院校开始关注旅游教育与研究。

3国际旅游教育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3.1国际性旅游组织对旅游教育与研究的推动将逐步增大

为了研究和探索促进国际旅游发展的各种理论、方法和手段,加快国际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训,许多旅游研究、教育等国际组织加大了旅游教育和研究的力度,产生的诸多研究成果对国际旅游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些组织还积极推进全球的旅游教育和培训,不断向各国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教材和高水平的旅游教师,帮助和指导各国的旅游教育、培训和研究,以促进各国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满足各国旅游业发展对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求。

3.2旅游教育与研究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国际旅游大众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旅游教育与研究协作越来越频繁,国际化的旅游与服务业课程、全球化视野的旅游科研项目在逐年增长。这都使得旅游教育与科研趋向国际化、全球化。

【参考文献】

[1]吴必虎,蔡利平.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一):旅游研究向名牌大学的渗透[J].旅游学刊,2001(4).

[2]吴必虎,唐子颖,蔡利平.美国大学中的旅游研究(二):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J].旅游学刊,2002(5).

旅游管理的研究方向篇10

旅游产业融合范畴: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与关联性产业特征,决定了旅游产业融合范畴的广泛性。已有研究涉及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共25篇(图2);涉及第一、二产业的文献仅有3篇。杨阿莉认为,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是集聚城乡资源的最佳平台,该平台已开始把城市的需求和资源、农村的生态和产业等资源集聚起来,实现了资源和产业的融合[15];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了农业旅游发展,强调融合过程中劳动内容、劳动中涉及人群、劳动所在地三种转变[2];郭鲁芳在分析工业旅游融合过程及障碍的基础上,提出由工业资源、旅游体验和信息技术构成三大基石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工业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16]。涉及第三产业的文献有22篇,主要涉及文化(包括影视、都市文化、民族文化)、会展、医疗、体育、网络、金融、商业、房地产、创意产业以及整体维度的现代服务业,具体文献数量分布见图3。综合图2、图3可见,由于第一、二产业的产业特性,旅游业与其融合的实践存在较多障碍,其融合提升效果较慢,相关研究力度不足。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第三产业中其他产业融合,以及旅游产业内部六大要素所属行业之间的融合现象及研究较多,这有赖于他们之间有较强的产业关联的便利条件,进行融合的障碍相对较少,而且较容易克服。旅游产业融合应用案例: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如火如荼,但存在区域失衡现象,进而导致研究层面的区域失衡。研究的应用案例涉及广西、上海、深圳、北京、湘西、天津、山东、河南、山西、西安,文献数量及旅游产业融合内容差异较大。由于广西、上海两地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先行于国内,相关文献最多。郭峦以南宁市为例对产业融合趋势下城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展开了研究[17]。刘艳兰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必然性、融合过程以及实景演艺这一融合产物[18]。蕈振锋提出了北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19]。胡建伟对上海都市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机制[3]、陶婷芳对上海都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做了深入研究[10]。此外,蒋才芳在对国内外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综述基础上,分析了湘西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优势,构建了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模式[20]。这可谓是旅游产业多重融合的首例研究。结合图4的综合旅游产业融合应用案例可见,域内优势产业以及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旅游产业融合延展研究:部分学者从新视角进行了拓展研究,使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张海燕、王忠云认为,产业融合通过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产业融合环境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构建了文化旅游竞争力业的评价指标体系[21]。张海燕、王忠云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了包含品牌定位、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营销和品牌管理四个方面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对策。其中,整个构建过程不是单向有序进行的,品牌管理贯穿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的始终,构建过程中还暗含了品牌的再定位、再开发、不间断的营销和管理等反复的行为过程[22]。郭峦认为,会展业和旅游业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城市会展业和旅游业在产业上呈现出交叉、渗透和重叠的融合化趋势,并出现新的替代性产业体系———会展旅游业。与此同时,城市会展或旅游的相关企业或机构在空间集聚的会展旅游产业集群雏形已形成,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城市应从战略高度、管理机制、产业部门整合、企业(机构)空间四个方面来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17]。旅游产业融合观点小结:国内旅游专家均认同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明庆忠认为,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23]。马波指出,旅游业不是传统产业坐标上的一个独立的产业,它是一个融合共生的综合产业群[24]。张辉提出,中国旅游发展进入新时期后,旅游空间出现了极化现象,旅游产业出现了融合现象,这两个现象支撑着中国旅游业的转型演变[25]。宋子千认为,游业产业融合发展在当前更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还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突破,都需要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和融合功能[1]。张凌云对融合进程做了精辟总结,他指出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主要表现在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渗透和交叉方面,而产业重组则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到高级化阶段的产物[5]。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必然遇到种种障碍,对此各位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张辉指出,游产业融合对法律、管制政策等带来重大影响,既要防止垄断的产生和市场的畸形发展,又要围绕出现的新业态加强监管工作[25]。马波提出,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全方位的,要从追求游离式的超前发展转向平衡式的嵌入发展,而且要建立适应融合发展需要的政府旅游管理框架,实现从部门管理向目的地整体管理转变[24]。

研究小结

总体说来,这些研究相对较系统,目前虽然已基本构建了包括概念、内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路径、策略和保障机制的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理论体系,并开展了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具体应用研究,涉及产业行业范围表现为在一定广度上的集中,但是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密切结合案例的实践性分析和结合实践的应用性分析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深度的延展。从旅游产业融合方式视角看,厉无畏认为主要有三种产业融合方式:①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形成新的产业。②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③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求[26]。笔者综合已有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涉及的内容、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方式在旅游产业融合中表现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但相关研究极少。产业间延伸融合方式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多数倾向于其他产业向旅游产业的延伸,而产业间相互延伸现象和研究几乎没有,旅游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方式未见相关研究。

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