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5:42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篇1

关键词:体育教师;健康;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1-0008-02

2016年12月12~15日,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测评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广州举行。尽管只有132名教师参赛,却有数倍于参赛者的指导教师、观摩教师往来于各赛场之间,努力吸取着集全国体育教师精华的教学技能“饕餮盛宴”的养分。“一方面说明体育教师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说明开阔视野、师人之长已成为更多体育教师的追求。”一位专家这样点评。

一、健康的基本功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体育课成为了体育与健康课。然而,大部分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样的改变意味着什么,体育课依然是体育教师们的常规上法,其教学内容仍旧是老一套。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体育与健康课是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的融合,在新课程改革中,原来每周0.5课时的健康教育课与体育课融为一体,变成了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承担起体育健康的相关教学内容。”

据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健康为核心的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学校健康教育要把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的出发点,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坚持健康知识传授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原则;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授呈螺旋式递进原则;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形成相统一原则;总体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原则;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做到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和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

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把五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水平中,分别为水平一(小学1-2年级)、水平二(小学3-4年级)、水平三(小学5-6年级)、水平四(初中7-9年级)、水平五(高中10-12年级)。五个不同水平互相衔接,完成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

从水平一到水平五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比如水平一目标为: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饮水、饮食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加入同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护环境卫生意识。这就要求体育教需要具有相关的基本功,以满足水平一学生的知识需求。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深奥,如水平四(初中阶段)目标为: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了解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意义,养成科学、营养的饮食习惯;了解充足睡眠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了解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进一步了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增强卫生防病能力;了解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熟悉预防基本知识,增强抵御和艾滋病的能力;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特点,学会保持愉快情绪和增进心理健康;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发育的基本知识,掌握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期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了解什么是害,掌握预防方法和技能;掌握简单的用药安全常识;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了解网络使用的利弊,合理利用网络。

水平五(高中阶段)目标则为: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了解常见食物的选购知识,进一步了解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有效的交流能力,掌握缓解压力等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进一步了解青春期保健知识,认识婚前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该指导纲要还对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提出要求:学校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安排可以有一定灵活性,如遇下雨(雪)或高温(严寒)等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可安排健康教育课。另外,小学阶段还应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对无法在《体育与健康》等相关课程中渗透的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

从这些要求中不难看出,体育教师需要具有的相关知识和基本功将随着学生的年级增长而变得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同时这些目标也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将“大健康”的教育观纳入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具备更加全面的“健康”基本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从单纯地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书匠”向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育人者”角色转换,进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的目标。

二、具有“健康”的基本功是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加强健康教育需要体育教师和所有全体教师的努力,而将健康理念渗透到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学校体育要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同时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健康文化,移风易俗,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做到这些,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认识,在把体育当作是青少年学生锻炼身体方式的同时,还要将其作为教育手段、生活方式和精神依托,充分发挥健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中的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俱佳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三、要从培养的源头抓体育教师的“健康”基本功

在健康中国的“大健康”视野下,体育可以全周期、全人群保障人的身体健康。有规划的定期参与体育锻炼是维护生命张力、降低患病风险、对抗亚健康最有效的方法,持续不断的体育锻炼也是对抗衰老、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医生和康复师指导下的体育锻炼也是治疗疾病、加速康复的重要辅助手段。

体育不仅可以促进和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还能改善身体的内平衡,为心理健康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还可以有效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促进儿童少年早期社会化的最有效途径,其作用不仅是促进身体发育,也是让孩子们在运动游戏中学习社会规则、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和竞争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些体育教师仅仅只会自己体育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些更是只懂知识不会技能,更不要说掌握相关的膳食营养、体育康复保健、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基本功”了。这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将健康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育专业的教育体系中,同时也凸显出高校教师尤其是教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健康”基本功匮乏的现状。

笔者曾经对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体育教师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进行过随机的采访,发现这些高校教师们基本没有公共卫生或膳食营养学习的背景,也很少有康复医学之类背景的毕业生“充斥”到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中。他们所具有的“皮毛”的营养知识与公共卫生或健康教育的知识基本来自于后天的培训和自学,而这些学习根本就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如此状况下,如何能指望这些教师所教的体育专业学生具有“健康”的基本功呢?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知识的匮乏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软肋,制约着体育教育专业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接轨,也妨碍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形成健康生活目标”的实施和实现。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篇2

一、加强领导,构建健康教育网络

今年我们将调整充实街道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明确健康教导员的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经费,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区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教导员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基础工作,定期召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资料;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加强各类人员健康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的街道卫生体系,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突出防病重点,开展健教活动

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预案与实施计划,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作用,组织网络员、重点人群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型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同时广泛普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科普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三、强化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群众“三率”

利用街道设立的健康教育基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健教方式,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应≥80%;健康行为形成率应≥70%;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率应≥70%。

一是利用“爱卫月”、“科普宣传周”、“学习日”进行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正确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引导居民把被动的“为疾病花钱”转变为主动的“为健康投资”,从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利用标语、专栏、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卫生常识、“慢四病”的防治等知识、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大力普及与健康相关知识。各社区全年健康教育专栏不得少于四期。组织健康教育培训不得少于12期。

三是抓好社区健身队伍的健身活动。利用活动室等健身场地,定期开展老年健身、赛等活动,组织开展秧歌表演、健身晨练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是对居民广泛开展控烟教育,做到办公室、会议室有明显的禁烟标志,努力落实禁烟制度。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篇3

论文摘要 为使护理健康教育有效、深入、健康的开展,3年来对浙江、江苏、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市的20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85%护士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中92.5%对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点认识不清;87.5%对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不足;84%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内容掌握贫乏等。本文着重对目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护理同行借鉴和进一步探讨及研究。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是主要由护士进行的,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1]目前,我国各省、市医院已逐步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了解护士对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能力及实施的情况,自1998年特对浙江、江苏、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市的20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5%护士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存在不同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及时纠正认识误区、提高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选自浙江、江苏、福建、广西、广东5个省、市、地区级医院的2000名护理人员,其中护理部主任98名,护士长1520名,护理骨干及学校老师382名,年龄为25~62岁,均未参加过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

1.2 调查方法

本调查为非实验性研究,采用问卷及提问的单项选项法。调查均在《护理健康教育理论与临床实践》专题讲座前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护理健康教育概念的认识;护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护理健康教育程序及技能等14个基本问题,回收率为95%。

2 结 果

3年对2000名护理管理者、护理骨干及学校老师进行调查见表1,结果显示主要的误区是:92.5%对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区别点认识不清;87.5%对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不足;85.5%对健康教育根本目的是改变不健康行为认识缺乏;84%对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内容掌握贫乏;82.5%不能选择最佳健康教育时间;81%不能有效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80.5%对最佳健康教育方法选择能力缺乏;80%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承担角色认识不够明确。

3 分析与讨论

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2]目前,各医院都在积极推广健康教育活动,但从调查资料表明85%护理人员存在不同层度上的认识误区。因此,难以使健康教育工作者真正让病人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恢复及保持健康需要。[3]

3.1 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是不同层次上的两个概念

目前许多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操作体系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4]护士仍习惯用“卫生宣教”替代“健康教育”。从调查表明92.5%的护理人员把“健康教育”看作是“卫生宣教”的延续,并把两者视为一同。因此,一些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还是停留在疾病知识的普及及宣教上。

3.2 护理健康教育以多学科的理论为基础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牵涉多学科的应用学科,这些学科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是我国的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而且在理论和体制保证方面还不够完善,[5]可参考的护理文献及书籍比较少,又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能力培训。调查表明87.5%的护士明显缺乏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的发展。

3.3 健康教育根本目的是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病人或家属确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6]但是,调查显示85.5%护士对这一概念认识不足,多数护士认为进行健康教育以病人或家属掌握疾病知识为目的。护士在进行效果评价时往往只从掌握疾病知识上考虑,而缺乏从病人行为改变和态度转变上考虑,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人不健康行为。

3.4 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教育程序为工作规程[7]

开展行之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护士应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调查表明84%的护士对教育程序工作中的基本内容了解肤浅或认识不足,因此,临床上出现健康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健康教育时间安排不合理;健康教育效果缺少评价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深入、有效的开展。

3.5 健康教育中护士承担多种角色

由于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护士对健康教育中护士所承担的角色认识不够明确,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疾病知识的传授者,而不是把自己看作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计划者和评价者。有些护士在履行教育职责上缺乏主动意识,因此,不能从根本上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

转贴于

4 对 策

4.1 加大护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力度

护理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学科比较广泛,但由于目前各医院护士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知识老化现象突出。护士不仅缺少相关专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知识,而且缺少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此,必须加大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8]培训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4.1.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健康教育程序临床应用的必要性;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4.1.2 强化以健康教育程序为护理规程的教育活动。护理健康教育与整体护理相同,必须贯彻教育程序,即通过评估、确立教育项目(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循环过程,保证护理健康教育及时和有效实施。培训中应强调各步骤主要内容的学习,如评估包括:学习需要、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健康信念、学习方式等。教育项目包括:教育项目与护理诊断之间的关系、教育项目的排列顺序、确定项目的基本原则。计划包括:计划的种类和形式、目标陈述的原则和方法、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应用的原则。实施包括: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时间的安排、教育前的准备、记录的必要性和方法。评价包括: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性、评价的方法和技能、评价的内容、计划的修订。[7]

4.1.3 疾病教育。疾病教育是病人恢复健康的基本知识,从文献资料表明护士对疾病知识掌握同样缺乏,所以,在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的基础上还应加强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对每种疾病可以按照一定的框架进行培训,如疾病概述(定义、发病因素、症状);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诊断性检查和治疗;各种治疗、活动、饮食、药物治疗、手术;出院注意事项。并用这种疾病教育框架指导临床教育工作。

4.1.4 培训方法和形式。把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和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作为基本知识和技能来培训,并把它列入继续教育必修学分,让每位护士都能接受这项培训。培训可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采用专题讲座或业务学习的形式。

4.2 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指导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护理健康教育必须与临床紧密配合。病区护士长或护理骨干在初始阶段应每天检查护士运用健康教育程序和疾病教育的情况,并指派临床指导老师以跟班的形式与护士一起进行工作。护理部定期下病房参与工作指导,让第一线工作的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提高健康教育能力,避免将健康教育仅仅作为疾病护理常规的宣讲。

除上述对策外,还应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如健康教育评定标准和制度、健康教育工作职责、激励机制等以促进护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期、稳定、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临床问答.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137.

2 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3 钟勤.社会发展对医院健康教育的需求.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4-365.

4 于萍,汤明维.病人对护士健康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503-504.

5 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99-123.

6 张,高德彰,吴光煜.病人教育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66-367.

7 Barbaraw.Communityhealthnursing.London:Glenview,illinois,1990,434-458.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篇4

【关键词】学校;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中D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背景:据甘肃省皋兰县2009年基线调查结果显示,我县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高,开展针对性和持久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少。如何开展既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又能够有针对性和持久的健康教育活动,改善我县健康教育状况,成为一项关乎百姓健康的重要的公共卫生活动。为探索有效可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模式,皋兰县卫生Ⅺ项目办自2011年4月开始,探索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活动通过在试点学校由医务人员对教师开展健康知识培训,再由教师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再通过学生传播到家庭,对家庭中不良习惯进行干预,进而推动社会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形成“医生―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的健康传播模式。依据活动步骤开展了基线调查和期末调查分析,学生在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饮食生活习惯、疾病知识知晓率等几个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并进而推动了家庭和社会健康促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证明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是一项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能够积极推进西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有效途径,是值得西部农村健康促进可借鉴的经验。

一、基线调查存在的问题

据基线调查数据显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校在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对影响学生健康的硬件软件不足,师资队伍匮乏,健康教育课开展不规范。二是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分别为81.5%、57.2%,知晓率和形成率存较大反差[1],并且呈现出由县城、乡镇、农村下降的趋势。三是学生健康知识健康知识获得途径单一,调查显示,80.9%的学生认为健康知识的获得途径为父母。四是学生健康知识和准确性较差,如学生知道乙肝是一种传染病,仅有10%的学生知道通过血液传播,大多数学生认为与乙肝病人接触会传染乙肝。五是部分学生沾染了不良习惯,14.9%的学生承认有吸烟和喝酒史。六是学生对健康知识需求,调查中80%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

二、项目设计思路

根据基线调查结果,经过与教育部门和有关专家共同讨论,充分研讨制定实施方案。针对学校缺乏健康教育师资,由医务人员对教师开展培训,医务人员与教师共同对学生教授健康教育课,保证学生获得的知识准确;针对我县学校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制定健康教育教材,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实用性;通过学生、教师、家庭监督和开展评比,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形成;在此基础上逐步地将健康知识向家庭社会传播,促进我县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三、主要做法

(一)成立机构成立以县政府分管县长为组长,卫生、教育、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健康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创建活动办公室,下设宣传组和由“健康创建学校”校长、乡镇卫生院院长、村卫生所医务人员和项目联络员组成创建组。

(二)确定试点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选择积极参加、领导重视、基础条件好,筹备比较充分、预期效益更具影响力的皋兰县西岔小学、石洞魏家庄小学、水阜涝池小学为试点单位。各创建学校成立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的学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由教务处、总务处、校医室、骨干教师、少先队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实施小组。

(三)基线调查在试点学校通过学校填写申报表、学生问卷调查、实地查看、师生座谈讨论等形式开展基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校组织机构和影响学生健康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饮食情况、生活习惯、疾病知识知晓率等。通过调查掌握了学校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健康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干预措施。

(四)编写教材根据基线调查结果,结合国家健康教育大纲,联系我县具体实际,组织人员编写了健康教育教材。从良好习惯、营养与健康、疾病预防、心理健康和安全应急与避险等五个章节编写了《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读本》[2]。编写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使学生能够读懂掌握。

(五)培训师资在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启动的同时,组织人员对乡村医务人员和学校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项目设计思路、预期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健康知识、评分标准。通过培训让乡村医生和教师明白活动的各项要求,并让教师提高了健康知识知晓率,为今后对学生的授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开展干预一是针对基线调查中各学校存在的软件和硬件上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改善影响学生健康方面的采光照明、黑板、饮用水、食堂卫生。二是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课。三是利用手机定期向在校教师发送健康短消息,通过教师学习健康短信内容,及时向学生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四是开展了以美化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五是在学校制做宣传展板,打造学校健康教育长廊。六是在组织健康促进征文绘画比赛,培养、激励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通过学生动员家长,共同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七是结合“两基”达标,对学生进行了体能测试,并对部分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指导。八是学校没有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的采取聘请村医担任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为学校师生提供健康保健。九是活动结束后开展了总结评估,与基线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活动效果进行了评价。

四、主要成果

(一)学校组织机构及基础卫生设施1.西岔、涝池、魏家庄三所小学均成立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及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项卫生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规范。2.教室的采光照明按照《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安装了日光灯,对教室黑板有裂缝和反光进行修缮。3.三所学校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加强了管理,并且对学生的食谱进行改善,确保学生平衡膳食。

(二)w生健康教育普及情况活动结束后对西岔、涝池、魏家庄三所学校对210人,进行了调查分析。

1.健康知识知晓率从健康、饮食卫生、生活习惯、疾病知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基线调查81.5%提高到90.2%。年级、地域之间知晓率无明显差异。知晓率上升最显著的是基线调查数据最低、位于农村地区的涝池小学,上升了27.2个百分点。

学生健康知识获得途径原来主要80.9%的来自父母,5%来自教师,通过活动开展,学生健康知识获得途径来自教师、医生和家长分别为52.4%、23.1%、17.9%,教师和医生成为学生健康知识的主要传播者。

原来86.5%的学生对健康的含义理解不全,通过座谈大多数学生认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者是健壮不虚弱,而且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的一部分。

2.健康行为形成率对学生从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饭前或便后有洗手、每天早晚都坚持刷牙和勤换洗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的问卷调查统计,基线调查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7.2%。活动结束后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7%,较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滞后。健康行为形成率在各年级的分布无明显差异,但3个被调查学校有明显不同,其中魏家庄小学最高,西岔小学次之,涝池小学最低,呈由县城到乡村逐渐下降趋势。

3.学生健康饮食情况

通过座谈大多学生都能说出吃零食影响健康,但问卷调查显示50.1%的学生有经常吃零食的习惯,以三年级和五年级为著,另外魏家庄小学五年级学生吃零食习惯高达80%。与基线调查数据基本一致。

4.学生健康生活习惯

学生平均27.1%有喝生水的习惯,32.1%的吃饭速度快,55%的学生没有午休的习惯,35%的不能保持正确的坐姿,有15.9%的学生承认有吸烟和喝酒史。

5.疾病知识知晓率

三所学校五年级学生共调查109人,通过对流行性感冒、乙肝、注射预防针、结核病、蛔虫病和狂犬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知晓率分别为94.9%、93.8%、92.3%、92.6%、94.1%,学生知晓率平均高达93.3%。知晓率上升非常明显。

(三)家庭社会健康教育传播情况调查显示91.9%的学生将健康知识在家庭中进行了再传播,80%的学生从限盐、限油、戒烟等方面对家庭生活进行了干预,达到了项目设计的目标,对今后对社会健康生活的指导起到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推广价值

(一)小学生时代知识的接收能力强,是各种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健康知识的获得和正确的健康行为形成对一生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今后人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而且会对家庭社会产生积极的意义,是一种可以有针对性和持久性的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有效提高现在和将来整个社会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有效途径。

(二)通过医生―教师―学生―家庭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进而推进家庭社会中的传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一是这种健康教育模式传播的信息是源于医务人员,能保证信息的正确;二是这种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三是这种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水平;四是这种健康教育模式能把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形成有机结合;五是通过学生把健康知识在家庭的传播,进一步扩大到社会,这种以点带面的健康教育模式,也是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

(三)通过活动的开展,学校的卫生工作得到了加强。首先引起了教育系统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将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了学校日常工作;其次学校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推动了学校卫生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三是促进了学校在健康教育方面软件和硬件的改善,对提高学生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通过与学校合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探索了卫生与教育合作的一种模式。教育系统对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有需求,而卫生系统拥有较专业的卫生技术人才,两者的结合为今后开展合作提供了借鉴。

六、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一)由于时间仓促教材的编写适用于小学全年级,没有根据各年级的特点编写,因此造成了不适应性。今后要开展健康教育还是要根据国家大纲要求,编写适合各年级的健康教育教材,才能提高针对性,做到因“才”施教。

(二)通过健康教育进学校活动的开展,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但存在知晓率提高较形成率更为显著。一是健康行为形成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提示在健康行为形成方面我们做得工作不足。因此今后要在如何更好的提高健康行为形成方面进一步探索。

(三)学前儿童的可塑造性强,在家庭中更能发挥特殊作用,建议在学前教育中开展健康教育。

(四)建议在更高层面上促进卫生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探索制定更为系统的学校健康教育规划。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篇5

【关键词】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学生

【中图分类号】R179G479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9-0823-02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高等院校及其他类型的学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健康教育的目的,从广义上讲包括2个方面:一是要通过教育普及各种卫生知识,帮助人们增加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选择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个体自我保健能力;二是要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因此,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1]。为了解高校健康教育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笔者于2004年1月对延安大学114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延安大学在校的一年级和三年级非医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48份,有效回收率为95.67%。其中文科学生572名,理科学生576名;一年级学生752名,三年级学生396名。

1.2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统一由班主任组织,现场填写后当场收回。在查阅有关资料后自编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常见传染病(肺结核、乙肝、甲肝和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

1.3统计分析先对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再输入计算机用统计软件SpSS10.0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总体正确回答率只有34.89%。对肺结核、乙肝和甲肝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分别是53.0%,10.6%和3.0%;知道肺结核、乙肝和甲肝有特异的免疫制剂可以进行有效预防的学生很少,只有9.2%的学生知道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27.9%的学生知道乙肝疫苗能预防感染乙肝病毒,24.9%的学生知道甲肝疫苗能预防感染甲肝病毒。见表1。

2.2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知晓率较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高,总体正确回答率达71.69%。见表2。

2.3学生对开展健康教育的需求由表3可见,有89.18%的学生认为自己现有的健康知识不够用,94.41%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时期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很必要。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对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学生普遍对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低,尤其不明白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这3种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影响很大,现在都已有特异的疫苗可以预防,但因无知而不能采取主动预防措施。在被调查学生中,知道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乙肝疫苗能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苗能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比例均较低。目前在大学生中,因患传染病而休学、退学的比例是最高的[2],其中主要是肺结核和乙肝[3],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仍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2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很多问题还没有达到《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长期规划》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中知晓率达到75%的指标[4]。有些问题三年级学生知晓率并不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说明3a的大学学习在传染病基本知识的获得方面没有任何提高。

3.3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需求情况在被调查者中有89.2%的人认为自己现有的传染病基本知识不够用,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94.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时期开展专门的传染病基本知识讲座。说明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的需求是很迫切的,学校健康教育急需开展和加强。

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学生普遍缺乏传染病基本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需求也非常迫切,而且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大都在中学学习中获得,说明大学的健康教育虽然有开展,但距《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大学生不但要具备一般的健康相关知识,而且知识应更全面、更系统。为了减少学生的休学、退学率,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校健康教育急需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除了要加强艾滋病、性病的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外,也不可忽视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基本营养知识的教育等[5]。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知识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培养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4参考文献

[1]杜远见.学校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99.

[2]张河川,郭恩智.某高校学生辍学原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216.

[3]李克夏.苏州大学1996-2000年学生休退学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52.

[4]廖文科.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4.

[5]王素芳,高永清,宋玉梅,等.安徽医科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2,23(5):401.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篇6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农村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心理健康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因此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渗透健康教育,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1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现状

现在对教育的目标已经改变,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优秀,还要从心理上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在偏远贫困的农村,基本的教学都是一种困难,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种奢望,生物的教学更是注重课本上知识点的疏导,对于学生健康教育的渗透基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从而导致农村学生对健康卫生知识一无所知,并且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敏感的时期,因为的他们身体开始二次发育,进人青春期,初中生物教学中会对青春期过程中人的身体变化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却忽略了他所教导的对象正是一群面临青春期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点的讲解,并没有着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之,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农村学生健康教育的渗透还是不够完善、不够彻底。

2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方式

2.1把握渗透时机,促进健康教育

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选取适当的生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知识,并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将健康教育渗透于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比如在讲解“人体的呼吸”相关知识时,教师应当提出问题“人类的什么行为会对呼吸道产生伤害?”学生在此时陷入深度思考中,有的学生会说吸烟会给人体呼吸道造成严重上盖,也有的说,吸毒会伤害人体呼吸道。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本次生物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并把握好健康教育的时机,告知学生环境污染、吸烟、吸毒等都会伤害人体呼吸道,尤其是吸烟和细度,会严重损伤人的心肺功能和身体器官,让农村初中学生认识到吸烟和吸毒的危害性,适时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2在生物活动中融入健康教育

为改善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并有效的渗透健康教育,教师应当结合生物教学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健康教育,强化学生对健康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比如在《健康地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有关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以及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讲解,告知学生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进而组织生物探索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食物营养成分表,自行制定合理的食谱。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学生所制定食谱的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让农村初中学生到其家庭附近的市场调查食物价格,并进行准确记录,确保自己所制定的食谱价格满足相关要求,尽管这一活动的难度较大,但在实际调查以及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有助于促使学生了解社会,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促进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

2.3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度的健康教育

农村初中学生受到家庭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与城市初中生相比,心灵更加敏感,个体身心发展比较特殊,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健康教育,转变以往填鸭式教育方式,缓解学生的厌烦情绪,在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易于学生理解和接收,并深化学生对健康的认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比如在《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在生物教学课堂上展开调查,了解农村初中学生的基本健康情况,简单分析并评价学生的生活习惯,或让同学之间互相分析和评价,促使学生认知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准确把握自己身体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生活习惯,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深化农村学生对健康的认知,促进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改善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是一举多得。

2.4利用生物知识与健康教育的联系,使之相结合

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体的科学,以医学、卫生与健康为基础进行科学性的研究。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应该将生物知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对问题的预设,让学生发现健康教育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了解,还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例如,在对学生讲解生物生殖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偷偷翻阅过,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对他们自身的一个变化也是很关注的,生物生殖知识点主要是对人体的一个发育过程以及生产过程的阐述,笔者联系青春时期,学生会出现的一些身体变化,如女生月经,男生遗精,开始变声等学生所遇到的变化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告诉他们,这个时期这些变化都代表着他们向大人更进一步,而且随着生理的变化,他们的性意识也开始萌动,性心理上也产生“好奇感”和“神秘感”,只要正视这些就可以避免学生面对这些的时候采取不健康的方式来满足好奇心,也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改变了农村初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一无所知。

结束语

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选取合理方式渗透健康教育,在强化农村初中学生生物知识储备的同时,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辅导,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生物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技能,塑造优良的生物教学课堂氛围,从而实现生物教学与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24-03

平湖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南濒杭州湾,处于长江三角洲黄金地带。市辖9镇(街道),全市陆域面积537平方公里,总人口77.7万人。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2010年平湖市委、市政府做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决定,当前创建工作正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平湖市健康教育中心在本市创建卫生城市中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现将其总结梳理,为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确立政府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健康教育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已被广泛证明、理解和应用,健康教育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动力所在。因此,只有确立政府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才能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1.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中成立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组,形成会议制度。由市卫生局局长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和教育局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制订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会议材料装订成册发给各成员单位并要求其贯彻落实。

2.加强健康教育机构与网络建设。市编委2009年12月发文批复成立平湖市健康教育中心,为隶属于市卫生局的全额事业单位。与市卫校两个机构一套班子管理,实行独立财务核算。2010年6月17日市健康教育中心正式宣布成立,设立健教办公室及健康教育科两个职能科室。从市卫校抽调7名骨干教师作为专职健康教育人员,分别负责社区、学校、企业和机关等条线上的健康教育指导业务工作。彻底改变了以往健康教育工作由市疾控中心宣教科承担,工作较难开展的被动句面,经费也有了基本的保障。为了动员和团结社会各级各界共同推进全市健康教育与全民健康促进工作,2011年10月我市又成立了“平湖市健康教育协会”。截止2011年底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基本建成,目前全市18个医疗卫生单位、1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5个社区(包括各镇和街道中社区)、60所中小学校(包括职业类学校、幼儿园、民工子弟学校等)、49个机关事业单位、30个规模以上企业等都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形成了健康教育有人管、有人抓、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加强政策指导。两年来,分别以市政府文件、市“创卫办”文件公布下发了《平湖市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11-2015)》、《平湖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平湖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平湖市企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不仅明确了健康教育目标任务,而且规定了责任与义务,实行健康教育目标责任制,中心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严格检查考核。

二、制订工作策略,积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1.多途径开展健康教育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人员专业技术服务水平,对规范实施健康教育项目,开展相关业务工作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两年来市健康教育中心共举办了五期健康教育师资能力培训班,并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郭清教授、浙江省健康教育所徐水洋所长等专家作了专题讲座。2011年中心组织开展了“平湖市健康科普有奖征文活动”和“健康讲师演讲技能竞赛活动”,由中心选派的健康教育讲师,在嘉兴市和浙江省组织同类比赛中,均获得二等奖的好名次。同时在原有“专家讲师团”的基础上,市健康教育中心又整合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的技术骨干组成了“平湖市健康素养宣讲团”。一年来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和社区开展健康素养专题宣讲活动33场,受益听众1950多人。

2.整合社会资源,建成高质量的百米健康教育长廊。百米健康教育长廊,是对社会公众开展健康教育的窗口阵地,它的建设既要符合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又要符合市政建设规划的要求。2010年9月我们通过市卫生局和市创卫办积极协调规划、城管等部门,在市区的当湖路、育才路、解放路、新华路、梅园路等5处建设了长达150米,档次较高的不锈钢宣传栏。现在每季度中心专门设计制作140张宣传画,定期更换宣传栏版面。同时中心积极督促各相关单位、社区、学校、医院及公共场所也设置规范的健康教育宣传专栏,由中心提供宣传画张贴宣传,每两个月更换一期。

3.充分运用电台、电视和网络媒体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中,全市合理利用传播资源,逐步加大宣传力度,两年来已基本形成了集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短信和人际传播为一体的现代化健康教育传播体系。2010年6月市健康教育中心开办“平湖健康网”,目前网站的浏览量达265426万人次。2010年9月,中心通过中国移动搭建了短信发送平台,每周定期向市民发送手机健康知识短信,现共发送短信634612条。2011年1月我们创办了《金平湖健康报》,主要宣传全市的健康教育工作动态和普及市民健康知识,迄今为止已经发行了5期6万余份。《嘉兴日报》(平湖报)、平湖电视台、平湖电台等开设了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主要内容健康教育专栏或专题节目。创卫信息网、平湖卫生网、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党委网站均结合本单位实际设立了多个卫生知识宣传栏目,市民的卫生知识水平进一步提高。

4.制作转发健康教育资料,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两年来市健康教育中心设计制作艾滋病、甲流、手足口病、控烟等宣传画单张和折页共23种51000份,编辑印刷《平湖市民健康教育读本》10000本,发放各类健康小礼品25000余份,为其他单位设计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00余种。每年针对“全国爱耳日”、“世界卫生日”等等13个重点卫生节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和兄弟单位,分别围绕宣传日主题在市区关帝庙等处开展健康教育、义诊和咨询活动,服务受益人数累计达56000多人。全年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2种5000份,制作宣传展板308张。

5.以医改为导向,规范医疗机构健康教育管理,开展医院健康教育。为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工作,2011年市健康教育中心制定了《平湖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工作手册》,将其下发到各个卫生服务站,规范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内容和对象、形式与时间、实施和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实施流程、人员安排、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等。

各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完善了硬件建设,在门诊和各病区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安装音像设备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传播健康与防病知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11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院内健康宣传橱窗刊出宣传内容221期,病区健康宣传栏刊出347期,健康读报栏更换118次,大厅健康教育室宣传174次,开展卫生节日等宣传与咨询服务280388人次,健康教育处方发放253745份,网站健康知识宣传212篇,编印与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218817份。

“医院携手社区健康行”活动及“健康促进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分别组织指导各社区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如由市一院、中医院、妇保所、疾控中心、眼科医院在分别携手吉芳桥、如意、宝塔桥等11个社区中,先后组织举办了193场次的专题健康讲座活动,直接受益居民12128人,发放健康宣传资料9331份。

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对住院病人开展健康知识调查。根据中心的2011年调查统计数据,对住院病人相关健康知识调查结果的知晓率为81.15%。各医疗卫生单位职工的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率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要求。

6.抓住城市创卫的契机,大力推进学校、社区和行业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指导全市各校切实按照《平湖市创卫与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要求,以《平湖市学校健康教育手册》为参考教材,做到每学期开设健康教育课10节以上,开课率达100%。我们通过对创卫区域内学生的健康素养调查发现,我市创卫区域内学生的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80.82%,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为72.57%。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有关创建工作。目前,已有稚川中学、当湖高中等5所学校成功创建了“全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百花小学、东湖小学等成功创建了“wHo健康促进学校”铜奖。

对于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坚持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重点,以指导创建“健康促进示范社区”为切实点,有计划的推进全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稳步开展。对涉及到创卫区域的吉芳桥、朝阳路等27个社区,市健康教育中心统一设计制作健康教育宣传画,按2个月一期发放,同时安排人员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督查。27个社区的健康教育学校每年开课数达200课时以上,受益听者18319人;开展健康宣传与咨询服务活动269次,服务人数31706人;开展卫生节日宣传活动252次,服务人次47161人次;开展健康知识信息314条,服务人次81794人次,印发入户宣传资料115次,发放到了47996户家庭。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我市创卫区域27个社区中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1.71%,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为70.83%,基本技能掌握率为71.12%。

2011年,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市健康教育中心积极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健康教育工作,目前49个机关事业单位和30多个规模以上企业均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健康教育网络,配备了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设置了健康宣传橱窗,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全年最少组织举办了一次健康素养专题讲座。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健康知识知晓率85.60%,规模以上企业员工中的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81.23%。

7.响应控烟号召,积极宣传烟害知识,加强控烟健康教育。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我们通过开展世界无烟日系列活动大力宣传烟害知识。2011年由我们具体承办的“浙江省烟包健康警示图片展”活动,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卫视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市民反响强烈。2011年11月,由市创卫办和市卫生局组织,针对创卫区域有关单位控烟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无烟医院、无烟单位创建活动。2011年市健康教育中心分别对卫生局、市一院、中医院等6个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了一次无烟环境观察调查与督导。抽查了326名医务人员,进行了“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吸烟情况调查”。栏截了50个病人或家属,进行了对医院禁烟控烟监管措施、控烟宣传、劝阻吸烟等基本情况调查。顺利完成了卫生部“控烟项目”基本调查工作。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指南;糖尿病;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533-01

糖尿病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现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出五驾马车的说法,即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其中教育放在首位,但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对该病的认识,有不少人甚至一无所知,因此,开展对患者及家属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十分重要。在治疗的同时进行不同方式的健康宣教方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已出院者102例,男62例,女60例,年龄37~65岁。临床诊断及各项生化指标检查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控制血糖、降脂等常规治疗。病情平稳,血糖控制良好范围。病程均小于5年内,无严重并发症。

1.2分组方法12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运用健康教育指南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认知状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试验组健康教育内容:(1)糖尿病的基本概念;(2)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糖尿病的危害;(3)正确用药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4)饮食指导。(5)运动指导:(6)血糖仪及胰岛素笔的使用(7)长期随访的重要性和坚持终身治疗的必要性。

1.4方法

1.4.1试验组运用健康教育指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每位患者从入院第一天起就按照指南进行个别教育,即详细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与疾病有关的诱因,绍糖尿病治疗的必要性,鼓励患者及家属与护士沟通,护士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宣教讲座。每周1次由专业护理人员及专科医师进行授课,授课内容:糖尿病基础知识,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运动与饮食治疗,使用胰岛素笔和血糖仪的现场示范,如何预防并发症等。授课时间每次1h,通过演示提问,使患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合理安排饮食,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课后由授课老师进行针对性辅导与个别咨询,患者出院后跟踪随访3个月。

1.4.2对照组传统式健康教育即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包括随即口头宣教和分发糖尿病知识手册教育处方及糖尿病相关的内容发给患者自行翻阅。

1.4.3效果评价通过运用健康教育指南健康教育及传统式健康教育两种方法,评价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专人发放糖尿病知识问卷,内容涉及是否按时按量用药,控制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定期各项指标监测,糖尿病知识学习情况,并及时收回,以及分别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后三个月对各项基本指标进行。

1.4.4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x2检验

2结果

对照组基本知识得分平均提高7.5分,试验组基本知识得分平均提高18分

两组患者基本指标情况比较见下表:

3讨论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与教育组在入院时基础知识与各项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而在出院三月后,基础知识与各项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有效控制依赖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防治手段,更注重的是行为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同时作为健康教育主要实施者――护士,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的方法[1]。由于运用健康教育指南健康教育更注重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理论知识的教授加上提问,互动性强,加上每周1次的健康教育,不断进行强化,而且定时随访,患者有问题及时解决,有效地控制了血糖变化,并能在出院后应用所学到的糖尿病知识,合理用药,适当运动,从而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了生存质量。而传统式健康教育只在患者住院时进行宣教,出院后未能强化,运用健康教育指南强化式教育注重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试验组绝大多数患者能掌握饮食治疗的目的和方法。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篇9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06-01

1、项目目标

健全和完善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城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提高健康教育人员工作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开展城乡居民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居民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群众整体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

2、项目实施的范围和内容

2.1制定健康教育管理规范

2.1.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2.1.2居民健康教育: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2.1.3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针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家长等进行健康教育。

2.1.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等。

2.1.5开展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包括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2.2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2.2.1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形式与时间、实施与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实施流程、人员安排、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2.2.2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发放。一是发放印刷资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候诊区、咨询台、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二是播放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每个服务机构每年发放宣传资料不少于12种、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2.2.3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处,距地面1.5-1.6米(指宣传栏内框的中位线)高的位置。内容根据健康教育规律、季节、疾病流行情况、社会活动等及时更新,每年至少更新六次。

2.2.4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2.2.5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和预防传染病、慢性病为重点,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孕产妇、0-36个月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每月至少需要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两月举办一次。

2.2.6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档案管理:城市社区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有完整的活动记录,便于工作考核和效果评价。

2.3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

2.3.1疾控中心、妇幼和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机构。

2.3.2市疾控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按要求配齐专业人员,保证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健康教育有人抓、有人管。

2.4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2.4.1设备配置:市疾病控制中心保证配齐相应的设备。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相应的健康教育室、宣传专栏,并配照相机、电视机、DVD机、投影仪等设备。在社区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专栏,并配备必要地设备。

2.4.2做好基层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为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内容、方法、技巧,设备使用,效果评价等为重点,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培训。

2.4.3技术指导: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人员定期参加基层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效果评价,并掌握工作进展,指导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2.4.4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由市级统一设计,并负责印刷发放,如此可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宣传材料的传播效果。

3、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3.1市卫生局负责项目实施的领导与管理,市疾控中心负责项目的落实,包括制定实施计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

3.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主要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辖区居民提供,市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大型、集中性健康教育活动,其他医疗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

4.项目的实施监督与考核

市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管理和考核评估的责任主体,负责做好项目日常监管和评估,每月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分配和核拨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经费的主要依据。考核指标依据项目实施的内容。按照考核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全额拨付经费总额;80分(含80分)-90分之间的,拨付经费总额70%;60分(含60分)-80分之间的,拨付经费总额50%;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不予拨付。2012年我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25元,健康教育服务费占14%,为3.5元,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充分调动了各级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加强资金监管,保证了健康教育专款专用,确保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另外通过考核,规范了健康教育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完善了工作机制,并能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5.健康教育工作效果评估

为全面了解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评估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我们对辖区内的人口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调查,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我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后居民对健康教育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晓率由原来的75%提升至92%,为今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篇10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本质定位实践走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39-02

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学生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正因如此,我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对学生教育改革创新的体现,是当代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正确认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及其实践中探索的有效方案是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等同于思想教育,但二者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本质是自我教育,教师的一切工作最终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与其做知识的传播者,不如做知识的引导者,俗语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理解为所有教育工作的一种态度和理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单纯的一门教育课它更是所有教学课程有效传授的保障,是所有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指明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对人的尊严、人性、和人的潜能的尊重,根据不同学生的成长状况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从根本上实现高效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意义。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误区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上,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态度、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社会的进步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混淆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心理学,主要目的和理论基础是重在培养学生的认知心理把握其心理活动,正确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养成,最终达到提高和升华学生精神状况的一种理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为理论的一种思想教育,二者在本质和理论基础上有一定的区分,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极为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它仅仅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一个方面,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因此提高对高校心理教本质的认知,绝不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淆。

2.教学理念陈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水平不达标

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案中有效的手段。然而现阶段高校教师多年的工作过程中,对于普通教学方式早已思维定式,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能够用来传达的有效途径H仅是书本。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书本形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鼓励大家自己阅读,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落后的教学理念很难真真正正的去读书本里的内容,这种旧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很难令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感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了解与学习也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要素。

三、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基石,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的重要手段,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基础所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提高心理教育的有效性,把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与实践走向将直接关乎社会主义建设,以下内容将根据现阶段高校心理教育实施现状给出具体的参考意见。

1.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高校心理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学校的帮助与支持,一件事情成功与否,态度是关键,因此,高校要加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充分的支持,优质完善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由于经济资源的有限,现阶段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环境等方面上还有很多不足,建设完善的教育环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多媒体设备水平,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率的有效解决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高校心理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和社会的支持。

2.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水平

在师资力量的建设上,学校可以聘请社会或医院知名的心理医生,为学生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学习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本质;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定期培训,教师通过和知名心理医生的交流和学习,丰富自身的实践操作知识,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上,有目的的指导学生,使学生更快、更加深刻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意义,

四、结论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深刻的意义,然而现阶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与实践走向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完善不清晰的问题,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师资力量,丰富教学手段,对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茹,许昌斌,李斯.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14(10):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