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十篇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十篇

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4:08

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篇1

关键词:高中地理;直观教学;教学手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地理直观教学是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借助逼真的事物或者亲身实践,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表象认识,进而推动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相比于传统的照本宣科,这一方法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及学生的亲身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由于高中教师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直观教学在实际的高中课堂上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本研究正是基于此来探讨高中地理课堂上怎样应用直观教学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高中地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借助感官来完成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而获取感性的对象,为思维准备了加工材料,从一定方面来说,直观教学和学生的感官、思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直观教学法不仅是学生感官认知特点的需要,同时也是认知心理特点的需要。此外,地理科学是一门关于地理环境分布、结构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与综合性特点,因此,“空间”理念需要始终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而观察通常情况下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借助多媒体及挂图等直观手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地理表象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兴趣。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适宜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必不可缺少的因素。一般来说,高中地理教学直观手段涵盖感官直观与思维直观两个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层次,因为思维直观比感性直观更为复杂,同时感性直观又是思维直观的基础,离开了感性直观,思维直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感官直观层面上的直观手段

通常情况下,在高中地理直观教学中,采用的感官层面上的直观手段包括野外观察及教学挂图,其中,野外观察是带着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对野外的地理现象及事物进行具体的观察,进而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巩固课堂上的地理知识。当然在应用这一方法时,需要明确野外观察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观察重点,便于其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掌握。教学挂图是挂在教室墙壁上的教学地图,常见的有交通图、地形图及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挂图能够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想象思维能力,此外,还能够利用挂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爱国情怀。

2.思维层面上的直观教学手段

一般来说,思维层面上的直观教学手段包括语言直观、板书直观及多媒体教学,其中语言直观能够借助教师逻辑思路来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教学语言直观能够采用直观比较与形象描述的方法,直观比较法是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及高低的比较。比如,温度是以赤道为分界点,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形象描述是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地理事物,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板书直观通过扼要简明的板书来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从某种方面来说,板书在地理教学中能够通过边讲解边画图的方式,使学生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多媒体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且通过事先制作好的教学软件来开展的一种教学手段,其动静结合,具有优化教学结构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3.常用的地理直观教学在高中课堂的具体应用

由于地理中的知识很难记忆,一般采用一些口诀记忆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记忆我国水资源分布规律,可以采用“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口诀。在学习洋流这一节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学挂图的作用,如果学生对挂图理解有问题,可以通过板书进一步细化。在教授地层结构这一节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静结合的优点来达到形象教学的目的。此外,在学习植物的种类及分布这一节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学生到野外去观察。

三、高中地理直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目前,在高中地理直观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一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会取代传统教学,更有教师认为,假如一堂课不使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堂成功课。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教师认识上着手,让教师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此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手段缺少实效性与针对性,比如,在进行地球自转与公转规律教学时,一些教师采用挂图的手段,而不能够充分结合多媒体和教学挂图进行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在使用具体的教学手段时,要避免思维定式,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篇2

关键词:生源;市场调研;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使计算机技术融入我们生活及工作的各个角落,计算机也成为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五年制高职自1985年试办以来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取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五年制计算机专业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但这类学生的就业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对于五年制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何更好地做好五年制计算机专业的定位,并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优质、适用的人才值得广大教师思考。

一、生源特点

五年制高职生源是初中毕业生。现阶段,许多地方对本地生源的保护比较严重,采取各种方法将生源优先输送到本地的职教中心或职业高中,使五年制高职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给教学与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初中毕业生正处在生理发育高峰期及心理发育断乳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心智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是成熟的关键期。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处于中下等,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在五年制高职的教学中,应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力,最终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及内容

五年制高职的专业计划一经制订,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调整。而计算机行业发展较快,要求计算机从业人员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及趋势,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需要,不被市场所淘汰。计算机专业要不断地进行市场调研,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调研总结,并依此调整教学计划及内容。市场所能提供的教材相对更新较慢,无法体现许多新技术、新知识。学生在实习阶段,会发现许多技术及工具完全不了解,很难较快进入工作状态。笔者认为,针对一些课程,教师应根据需要对市场提供的教材进行摘编,而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有条件的,应根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校本教材。

三、政策引导,加强教师实践能力,优化教师自身知识结构

五年制高职教学应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为辅。五年制高职学生往往对单纯的理论缺乏足够的兴趣,对实际动手操作较容易接受。这就要求老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纯熟的工程经验。教育管理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绝大多数学校也对此非常重视。但在实践中,许多“双师型”计算机老师具有相关的职业证书,却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计算机老师对新技术的更新不够,参与的具体项目不足,在实际教学中传达给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工程经验较少。这就需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

1.不断探索,尽可能地严格及明确“双师型”的标准

许多职业资格证的取得与实际的工程经验关联不大,许多教师取得了相关证书,但由于缺乏工程项目的历练,所以缺乏工程项目执行力。“双师型”的标准应多向实践倾斜。

2.项目引导,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政策引导通过学校自有实体或与市场实体,向教师提供更多参与社会项目的机会,在工程实践中锻炼教师。可根据学校情况,引导教师开发学校所需的软硬件系统,并鼓励教师参与实体的项目,在经济上保障,激发教师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参与各级比赛项目,以赛促练,以赛代练。

3.在职称评定、经济待遇、荣誉等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向教学实践方面倾斜

4.内培外引,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通过假期或教学轮空假期对教师培训;加大外聘社会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到学校任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对实践教学的倾斜及引导,形成更合理的教师结构。

四、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及手段包括教,更包括学。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等。在教学技术手段上,目前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等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并在一些学校得到了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应建立在分析学生及课程特点基础之上

分析学生特点要做到因材施教;分析课程特点因料施教。

2.各种方法与手段综合运用

许多管理者出于认识或追求非教学因素的效应,往往大力强推某一种教学方法。但没有一种方法及手段是完美的,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了较多的视频演示,却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还有的利用仿真完全替代实践操作教学,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每一堂课都需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一种或是多种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自主选择教学方法,形成自身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教师作为个体,有其个人习惯、性格等各方面的差异。教师在学习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容易选择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管理者应鼓励教师自主选择。

4.教学方法应不断创新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借鉴其他教育较多,在探索适合自身独特的教育方法及手段上要做得还很多,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教学部门都应该不断思考、探索、创新。

五、注重校外反馈,完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以更准确地反映培养效果为目的,加强校外反馈,不断完善评价机制,重点可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竞赛

通过与同类学校同台竞技,发现不足以改进教学。

2.加强对学生假期、毕业实习和工学交替期间用人单位评价信息的统计分析

3.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

统计分析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意见。

4.分阶段聘请企业在职人员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教育的目的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改进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沈东.分析我国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要点[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

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篇3

论文关键词:美国统计教学,手段和方法,启示

 

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新要求。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将迎来新机遇和大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着重抓紧工作之一是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而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样才有可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为此教育教学论文,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创新、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的改革发展,尤其是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起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论文格式范文。

一、

培养创新能力最需要的素质就是: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相关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一些高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教学观念等仍滞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不能完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体现在统计教学上也同样如此。目前统计已经由描述统计阶段发展到推理统计阶段更深层次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金融投资、民意测验、市场调查预测及政府宏观管理等方面,都在大量的、普遍的使用统计学,社会各方对统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就要求统计人员的素质相应提高教育教学论文,并且要求统计人员同时掌握现代统计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能进行各种跨学科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还能通过各种统计方法的灵活运用获得各种信息,为政府、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亲历了美国某大学统计课堂教学后,觉得他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着我们可借鉴的地方。注重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在课堂上大量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结合社会实践进行教学,这是其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以该校的非统计专业的统计课教学为例(该校的统计专业设在数学系):该校统计课是为全校的商业类(类似我国的财经类)各专业所开的专业基础课。总课时一共只有有30节。如何在这有效的时间里掌握基本的、有效的统计分析手段及方法,这就要求统计教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在这门课里,每个重要的指标或概念,通常是以一个案例开始,而这个案例,一般情况下是教师自己所做的课题研究或社会调查结果教育教学论文,有些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事件。也就是说,案例是学生们把统计理论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的链接,通过它,学生们更能理解和掌握统计理论的有关知识;老师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来进行,通过案例讲解、图表演示,上网查询等方式,能够把基本的概念,大体上传输给学生;教师每节课配有的练习都需要学生们通过图书馆、上网等方式查询资料并利用计算机才能完成,给学生创造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动手参与的机会,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把答案统一起来论文格式范文。在自己查资料、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统计概念得以近一步加深和巩固。有一点也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即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很少,大部分的书本内容是靠学生自己通过网上、图书馆自己学习、消化。在这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得以充分调动。

因此教育教学论文,如何借鉴美国某大学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对改进西部地区一些高校现行运用的统计教学手段和方法,向社会提供合格的专业统计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

如何建构既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体现在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有两个焦点问题值得思考:一是以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的主动性及参与性;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的主动性及参与性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仍然坚持提倡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改变课堂上由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参与性。同时以案例分析或仿真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能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其独立思考及创造性思维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途径完成教学任务。其实在西部一些高校也进行过多次课程体系改革,但课程结构改了,课程名称也改了教育教学论文,但课程实质性的摘要的一种。

其次,大力提高教学手段。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论文格式范文。这个趋势说明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隐去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起来;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上要从数据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这个过程里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因此统计教学手段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在西部某些高校里,教室也装有大屏幕、高清晰度投影电视,但教师和学生还不可以很方便地运用计算机并利用网上的丰富资源,老师在进行讲解和演示后教育教学论文,学生在统计实践方面的动手及参与能力还待提高。

另外在教学手段上,还建议有统计专业的高校里应建立一个较完整的“数量经济分析实验室”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个实验室主要起着以下两个作用:⑴为数量经济分析的相关课程和实验提供服务。该实验室可面对全校学生开放,为本科生的《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等十多门课程提供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开出实验教学项目如统计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统计分析系统、电子表格统计功能、仿真模拟、文献检索等;⑵为师生科研提供各种软硬件支持。即为本学院教师和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大力支持。高年级学生依托实验室还可进行学术论文、课程论文、市场调研分析等科研活动。也就是说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由于统计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大力改进,因此也对我们统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格式范文。新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实施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业务水平、高度的责任心、组织能力,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灵活自如的运用之。如在统计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中的理论和方法,对案例背景、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也要有熟练的把握,教师事先要对各种方法计算和分析、各种方法及其计算结果的优缺点有较透彻的评价教育教学论文,这样在组织案例教学过程中,才能把握案例的采集、编写、案例讨论的组织、案例讨论后的总结等各个环节,引导其教学和讨论向深入进行,从而达到锻炼、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为此从事统计教学的教师还需要积极地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力:一是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一定的实践经验或能力;三是较高的统计电算化水平,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及统计应用软件,;四是要有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有一定深度研究方向的科研能力。第四点尤为重要,特别是统计专业课教师,除必须熟悉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外,还应尽量成为研究某个实质性领域的专家。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曾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统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教育教学论文,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并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改革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将专业知识的灌输,学习方法的传授、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的锻炼融为一体,惟其如此才能入十七大报告中提倡的那样,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卫林,秦秀春,孙兼,白微.现代教学手段[J/oL].「Z.http://www.buaa.edu.cn/oldwww/zzjg/gcxlzx/xuesukeyan/xuesujiaoliu/29.htm.2005,7.9

[2]冯志敏等人.美国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2,3.

[3]谢百治.美国教育技术简介.「Z.中国高职高转教育网.2005,9

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篇4

关键词:普通高校 国防教育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为贯彻《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和《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1]48号)文件的重要精神,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于2002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其于2006年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军事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明确规定“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的教学方针。之后国防教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就目前国内高校整体的发展水平而言。国防教育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大纲》制定之初,国内除了少数普通高校开展过或一直进行着国防教育或类似的课程教学外,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国防教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课程建设层次较低不说。其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是参差不齐,这虽然与各个学校对此的重视程度有关。但却显然制约了国防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整体硬件环境不甚理想的情况下,提高国防教育教学的软体实力成为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新的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等环节上精益求精,比如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注重其多样性成为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教材方法与手段,《大纲》在第四中明确要求:“在军事课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好深度和广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质量。”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在坚持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如何保证其多样性呢?

一、继承和运用传统教学方法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

现在许多年轻教师过分依赖现代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是不对的。诚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有不少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但是应取其精华,可以保留、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一些内容,不应一味地排斥,而应合理地吸取,为我所用。如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就提倡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孔子子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在教学方法方面可谓创历史之先河,直到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孔子的教学方法主要涵括启发教学、因材施教、择优而教、学思结合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成为从古至今极为重要的教育模式。虽然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科学文明可谓空前发展。然而孔子提出的这些教学方法仍然是现代教育的基础和龙骨。在启发教学方面,比如:颜渊、子路侍孔子时,孔子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子路说:“愿车马,夜轻裘,与朋友共,澈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说:“愿闻子之志。”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由此可见,孔子与弟子们相处非常融洽,能共同交流思想,通过谈话,既掌握了学生的志向,又了解了学生的性格。启发教学在现代教育课堂当中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肩负传授学生以知识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任务,而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简单的知识灌输所能达到的。通过启发式教学,教师的循循善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次第分明的课堂引导中,迅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也可于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例便可看出,传统教学方法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不仅丝毫没有过时的迹象。而且在知识量日益显著增加的当前环境下,更需要着力强调,如此现代教育才不会有成为一种“填鸭式”教育的倾向。

传统的教学手段(包括物质化与非物质化两个方面)方面,在物质化教学手段上,也许现代教学媒体在某些方面能超越传统教学媒体,但是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即教师的综合素养。这是现代科技无法促成的,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借鉴传统经验。其实,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中类似的、不可替代的、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精华有很多,这需要教学工作者认真挖掘、梳理、总结和利用。

国防教育课程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国防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是很有必要的。国防教育课程涉及内容相当广泛,与战争历史相伴而行是其一大亮点。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并利用此点,将启发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法,以及充分利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结合,可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能真正学到国防方面的相关知识,加深对各种问题的思考认识,能培养学生由衷而发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的目的。

二、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

实施多媒体教学是国内各院校教学手段改革的大趋势,而且符合《大纲》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要求。当前,在国防教育理论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国内各院校教学者发展的重点。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以及音像资料进行有机结合后运用到教学当中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通过把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图像现实的直观性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的分析和讲授更加形象、生动、逼真,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可见,多媒体教学非常适合国防教育,可以预计它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在当前各地园防教育的多媒体课件中,存在许多问题,涉及对课件定位、制作、使用和技术、内容更新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相应地采取对策解决业已存在的问题,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以便让其更好地为国防教育教学服务。

三、勇于探索新兴的辅助教学方式

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面临一个难题,即有限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为:首先学生希望通过更多的、稳妥的渠道或方式获得更加详实的军事和国防知识;其次,学生希望通过一个平台与任课教师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在保障正常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展网络教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各院校可以依托校园网,开辟一个国防教学网页。除了详细的教学内容、世界军事动态等栏目外,还可以设定一个互动空间,便于师生交流。通过网络,学生既可以充实军事和国防知识。又可以为自己的疑问寻得任课教师的答案:而任课教师则既可以为学生补充课堂外知识,叉可以从学生那儿得到课堂教学反馈。可见,只要运用和管理恰当,网络教学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辅助教学方式。现在,在国防教育中辅助网络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网页的开发、制作、管理、更新等,但是其发展前景是明朗的,作为国防教育者应勇于探索和尝试。需要指出的是,在发展网络教学的进程中,不能无限夸大网络的作用。进而忽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应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以上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在国防教育教学中关于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的问题。此外,在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时,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外,还要多方收集反馈信息,这些反馈包括自我反馈、学生反馈、校督导组反馈、外校反馈及上级各相关部门的反馈等。各方对教材有着不同角度和层次的认识。其意见或建议也分别出自这些角度和层次,对提高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及时地梳理、总结和消化这些反馈意见。落实其中的合理化建议,并坚持在长期听取反馈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上,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注释:

(D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2]7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

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

③孔子.论语.

④徐丰.浅谈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自http///Course/wuli/article/625718.aspx。文中指出:“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物质化和非物质化两个方面。物质化的教学手段是指在课堂中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教学媒体作为媒介教学。传统教学媒体包括粉笔、教科书、教具、学具等;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声、光、电、多媒体课件等。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师自身的肢体语言、眼神的运用以及教师自身特有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总成。”.

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篇5

关键词:写作教学;写作教学方法

写作教学本是语文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及龙头,然而现今却已成为其中最为薄弱、最不重视的部分。目前国内语文教学理论界对写作教学方法的含义与定位极其缺乏统一的认识,给写作教学理论造成了混乱,更为重要的是给具体的写作教学实践工作造成了极大的误导。所以对写作教学方法的概念进行一个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写作教学方法的定义是写作教学论应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但是如今对它的研究却尚不够深入。试问对“写作教学方法的概念”都缺乏理性、系统的阐释,我们又怎能预设它在实际的写作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呢?

通过目前所查看的众多论文以及专著来看,对“写作教学方法概念”的理解主要有:

(一)“手段”说

吴春在《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语文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之四》中指出:“写作教学方法是‘指完成写作教学任务、达到写作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手段、方式,它并不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等’。”近十多年来,人们在继承传统优秀的写作教学方法的同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实验,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写作教学方法。在这看似“百花齐放”的背景下,暴露出人们一味地追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而缺乏对“什么是写作教学方法”以及“写作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根本性、规律性、原则性问题的探究。“手段”说认识到了写作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支持作用,就如张中原、徐林祥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中指出:“要达到写作教学的目标还必须注意写作教学的方法。”但这只是停留在对写作教学方法微观层面的直观认识,它将“教学方法”仅仅定位在完成某一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过程中所运用的某一手段或方式,而忽视了教学方法本身所承载的教学思想、理念等。

(二)“教学模式”说

周福盛在《试论教学方法的含义及分类》中指出:写作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的,用过一定的教学内容,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应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方式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模式”。这种概念定义认识到了教学方法是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构成的,但又不是方式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原理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原则、要求所组织起来的方式体系。但“教学模式”说很明显地忽略了教学方法的耦合性以及针对性,程序化的写作教学方法无法适应不同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相关因素,这势必会局限整个写作教学活动的张力,容易陷入“公式化作文教学”的窠臼,这不是追求个性、创新性作文教学所愿意的。

(三)“教学法”说

“教学法”说主要存在于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方法”的定义中。很多人往往将写作教学方法与写作教学法等同起来,甚至还有人认为“既然教学中师生的活动方式都属于教学法,说明教学法的范畴是十分广泛的。所有的写作教学模式、教学课型、具体操作方法和教学活动方式都属于教学法的范畴”。很显然,这是一种不规范不科学的认识。“法”与“方法”仅一字之差却已反映出了两者根本性的不同。从术语的规范性来看,“教学法”中的“法”应为“法则”、“原理”,其侧重点是在“法则”与“原理”。“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式手段或操作程序,其侧重点是在“方式手段”与“操作程序”。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学方法中蕴含着一定的教学原理,遵循着一定的教学原则,它是在教学法指导下进行定义、选择以及使用;而教学方法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教学子系统的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教学法。

列宁曾说过:“定义可以有多个,因为在对象中有着许多侧面。”所以写作教学方法的定义研究应该是多层面的,借此,笔者参考了王荣生、张孔义在《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中从教学方法的原理层面、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去定义理解教学方法的观点来多层面地认识写作教学方法。

1、写作教学方法的原理层面

这个层面也叫做“写作教学方法观”,很显然它体现了一种特定的教学理念,如传统的接受式写作教学方法、如今盛行的对话式写作教学方法等,这种教学方法的界定是基于它所承载的教学理念的,所以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纲领性,它决定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使用与教学效果的方向。

2、写作教学方法的技术层面

这个层面也可以叫做“写作教学策略”,它是由原理层面落实到了写作教学的具体行为和手段上了,更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写作教学中往往采取列举的方式,如写作训练法、读书指导法、实地参观法等具体的活动形式来分类。因其往往是促使写作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媒介活动或嫁接桥梁,但它又不能直接界定教学效果的本身,所以它往往具有中介性与中立性。

3、写作教学方法的操作层面

这个层面也叫做“学科具体教学法”,它确定了在写作教学领域中教学方法是与特定的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并且其中它是运用了一些特定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具有相对固定的教学程序。它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中立的各种教学活动程序化、序列化了。

写作教学方法的三个层面既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起作用的。而往往一堂写作课都包含着以上三个层面,这样才能真正全面认识到教学方法在写作教学中的表现与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写作教学方法概念的理解是多元的,我们不能片面地认识,而应多层面地分析,这样才能明确具体语境下“教学方法”指的是单一具体的教学方式、手段还是系统组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它所承载的教学思想与理念等。

参考文献

[1]吴春.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语文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之四[J].甘肃教育,1994,11:32-33.

[2]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180.

[3]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45.

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篇6

怎样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即得到体育教育又培养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的积极锻炼来增进体质的不断健康发展,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对体育教学实现最佳方案,这正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环节,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根据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备好课这是前提,但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内容和任务,选择最佳的方法与手段,对整个教学作出更科学、合理的安排,因此,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摆正体育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关系,如何来对等并处理好这对矛盾,是每个师生经常遇到并且讨论的热点,要解决好它的确十分困难,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新的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特别注重使学生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过程中来。"因此,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看待教与学中的各种问题。在教与学的这对矛盾中,形式上教师的教是主体,但实际上学生的学才是真正的主体,在体育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带着学生走向体育"三基"教育而不应该是带着体育"三基"教育走向学生。即变学生被动接受体育传统的"三基"教育为主动接受学生所需求的基本运动机能,学会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因此,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好,而且更要去研究如何使学生学好这个矛盾的主体,事实上在体育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是与教师的调节控制分不开的,只有两者处于相对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出教学的最大效能,如果课堂教学仅靠教师死板地灌输体育"三基"教育,效果将会是很低的,因为这样做的本身就有意无意地抑制着学生能力的开发。所以,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对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刻意创新的探索和自觉刻苦的锻炼,才能够使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在学习和掌握体育"三基"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认真地组织好教材,积极地引导学生启迪他们的思维创造和学习,鼓励他们去不断地发展创新和开拓。并且要随时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1995年我校在高一年段进行以年段为单位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运动专长,男女生心理特点等因素,进行篮球、排球、足球、艺术体操、田径、武术等专项班组织教学,就是对上述教学指导思想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探索与尝试。

二、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有所控制,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对教学来说,反馈信息可使教师掌握情况,找出不足,改进教法,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防止注入式等教学,逐步形成教与学的双边沟通,促进对教学不断地进行检查、评定、修改、调整、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使教学能始终处于更科学,合理化的最佳方法和手段。另外在教学中对一个问题,一组动作乃至一招一式的认识要允许学生回答总是不完整或有错误,允许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技术有错误的理解并做出不正确的反应,从教学的某种角度和需要出发,有时需要尽量让学生暴露错误和不足,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并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示范和练习等手段,找出教学中的优化和偏差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通过对照、分析本取得经验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可以说教学成功与否,就在于对教学中各种信息的反馈。

三、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任何一个教材的学习,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学生的基础和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劣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产生着直接的至关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对象,教材、任务的不同,具体地选用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在俯卧式跳高教材的教学上,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尽快地建立起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针对这一情况,教学中我曾试行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法,教法一,采用常规的顺序分段教学,即从助跑--起跳,起跳后转体--过竿落地,短程助跑过竿,完整技术练习进行教学,讲求建立起基本正确的动力定型,达到掌握俯卧式跳高的目的。教法二,根据俯卧式跳高的技术结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逆进分段组合的练习方法,即从过竿落地开始进行教学,首先从体会身体俯卧势时的肌肉本身感觉入手,随之掌握,过竿及身体在竿上翻转的肌肉感受和动作要领在达到掌握过竿落地技术的基础上,再进行助跑起跳技术的教学。

通过实践,个人认为教法二较教法一好,首先由于在教学手段上运用上一致贯用的顺进法,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加上练习场地布置的独特,使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采用跳上箱面成俯卧式,学习起跳腿上收及身体翻转依次过竿的练习方法:给学生以一个强烈的条件反射环境。从心理、生理的角度看也更符合条件反射和动力定型的行为学原理,更有利于动作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所以说,选用一种好的教学法,将大大地减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负担。

四、加强对新知识的复习

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篇7

   兴趣是教师引导学生步入科学殿堂大门的钥匙,只有学得有趣,才会产生对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主动去学,也才能学得好。为了激发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每一位教师都在不遗余力地尽力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企望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

   兴趣的奥秘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要的因素是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变量。兴趣则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唤起学生兴趣的全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好奇(好学的冲动)、欲望(诱发产生求知欲望)、自觉(形成学习的主动性)三个阶段。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见下图)

   (附图{图})

   好奇是产生好学冲动的诱发阶段。教师通过一系列感性知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类感性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学生生活经验中储备的;有以往学习中积累的;也有来自直观教具、实验、参观访问、野外观察等教学实践;还有一些是借助教师的生动描述或教材的形象描绘,以及教材的图象系统……。

   欲望是指由好奇引发其好学冲动后,诱发的求知欲望。此阶段学生的兴趣已不满足于停留在好奇的感情阶段,而渴望获得对事物深化的认识,以探究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乐事。

   自觉是把学生的兴趣由好奇、欲望更进一步深化到主动学习的阶段,形成比较稳定的兴趣,这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的阶段。

   在唤起学生兴趣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通过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的感性知识的诱发是激发兴趣的基础。但是,在感性阶段形成的兴趣是短暂的,它属于产生于活动过程中,而在活动结束即消失的短暂兴趣。教师的责任更在于通过启发、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体察到自己的能力,并从中品味成功的喜悦,增强深化学习的信心和力量,使学生由简单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望,最后达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境地。

   激发兴趣的途径

   一、给学生提供一套编写新颖、可读性很强的教材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特有的三种基本因素。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教材进行的共同活动。教材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是师生双方认识和实践的客体。教师依照教材的要求教,学生依照教材的要求学。从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给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本新颖的、可读性很强的教材,必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改革的方向及进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新近使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地理教材,虽然版本较多,各有优点和不足,但都具有编写新颖、可读性很强的特点。这些教材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说明新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首先,教材的编写新颖,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学生爱看好学。新教材的编写改变了单纯按地理学科的逻辑系统的传统方法。在教材的文字部分,除紧扣大纲的简明正文外,还穿插了读图要求和生动的阅读教材,以及启发性很强的问题;在教材的图象部分不仅增大了图象的篇幅和数量,而且出现了素描和漫画。整个教材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有效地提高了师生对教材的兴趣。

   其次“启发式”的教材结构,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了极大的机会。从教材中的“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算一算”……等形式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和最基本的形式。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目前即使在有效地开设第二课堂,为学生开辟更为广泛的知识来源的学校,其课堂教学的时间仍占有周学时的2/3以上。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种多样且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状态,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好知识。

   其次,授课内容要安排得当,难易适中,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使学生对教材易懂、易学,增强了学好的自信心,同时又能强化求知欲望。

   再次是在课堂上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果所设的问题是学生求通而不能解、口欲言而不能答时,教师再揭开其中的奥秘,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和发展兴趣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展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强能力,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也十分丰富。比如课外活动小组(气象观测、天象观测、环境监测、地震监测……)、地理知识竞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野外观察等。目前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开展起来,但却要尽力去打开局面。

   激励兴趣的方法

   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受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制约的,并为实现教育目的和传授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方法的种类多样,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一定的学学思想作指导。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善于思索、善于使用自己的思维器官。毛泽东同志就一直提倡教学中要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启发式教学具有多种功能,通过启发教学,能激励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使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符合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教学工作,我认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应是“讲读练”。即指“讲、读、练综合运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将“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阅读指导法”、“练习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分别发挥到讲、读、练各个环节中去,发挥出它们的综合效力。这种方法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感觉或思维器官,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进而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讲读练”由三大环节组成:一是“讲”。即教师的精讲,它是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的。通过启发诱导,控制布局重点,巧妙突破难点,对全课起到穿针引线的主导作用。二是“读”。它包括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的文字内容,即阅读重点教材(读后还可以勾书落实)、读感性材料(如书上的阅读教材);读教材的图象内容;读教师精选或精绘的挂图、图片、板画和板图。三是“练”。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算一算”、“做一做”以及在课堂完成相应的作业。根据教材的需要可以把练的内容分散安排。若安排在一节课的开始,多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安排在一节课的中间,则多是有利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或运用,以及对难点知识的突破;安排在一节课的最后阶段,则即有小结之意图,又有复习巩固之功能。“讲读练”的三个环节在一节课中的轻重,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没有固定的模式。

   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所谓教学手段是指“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用来进行教学活动,作用于教学的教育对象的信息的、精神的、物质的形态和力量的总和”。按形态特征不同把教学手段相对地分为教学信息手段(指作为知识信息的教学内容)、教学精神手段(指属于教学主体精神形态的教学力量──教学方法)、教学物质手段(指作为教学的实物、媒体、教具、教学机器、教学附属设备等)。我们在教学中从狭义的含义上看,一般说教学手段常常是指的教学物质手段。

   在地理教学中为什么要借助大量的教学手段?这是由于受地理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科学,而地理学科是取材于地理科学,因而地理教学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涉及的领域广阔)、综合性(各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综合联系性)和区域性(地区差异性)的特点。地理教材中有的比较抽象(如地球的运动),还有大量的内容无法让学生直接感知。就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来说,他们的认识、理解能力比较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比较贫乏,涉足地理环境的空间也比较狭窄。因而使他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辅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还会使他们丧失学好地理课的信心,带着沉重的心态被动地学习,的确是索然无味的苦差。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空间概念,建立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象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教材、掌握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

   地理直观教学手段主要有:地图的运用、地理略图的描绘、地理图片的运用、地理标本和模型的利用、地理素描和漫画及地理图表的绘制,还有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幻灯、电视片、电影片等。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开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克服知识和心理障碍(如不重视,耽心学不好、怕困难),理解和掌握教材,对提高学习好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有巨大作用。

   三、生动而丰富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指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使用语言作为工具和学生交往,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师以“舌耕为业”,总是凭借一定的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地理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去表达。地理教师课堂语言是否生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生动而风趣的教学语言,在取得教学的成功方面,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首先,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动机和兴趣作为学习的推动力贯串于学习活动的始终,它的强弱和倾向性影响着学习的效果。教师激励学习动机和兴趣的语言,常常是针对学习内容的新因素、新境界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水平,选择生动鲜明、耐人寻味的词句,鼓舞学生学习的勇气和求知欲望,使其满怀信心地投入学习。其次,有利于突破难点,增强学好的自信心。在运用各种地理教具和直观手段时,都需要伴随教师的生动语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直观描述,也是一种直观的方法。通过教师的生动描述,给学生创设一种意想中的环境,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这样不仅突破了知识上的难点,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课堂的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遍布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谐的集体心理气氛,对学生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

   轻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十分有利于学习的课堂环境。这种课堂环境的创设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首先是教师的的威信。教师的威信实际上是反映学生心理上的“向师性”。它是指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尊崇感和钦佩感等综合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的威信来自于教师良好师德、教师对工作的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教师对学生严格而公正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教师的威严则有别于威信,教师俨然不可侵犯、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产生“离师性”。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和谐课堂环境的创设。教师水平的高低取决于:[1]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包括一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2]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否具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否掌握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是否具有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控制课堂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如能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应变、能否对学生答问的正误作出准确而快速的判断);[3]和蔼可亲的教态,和学生平等相待,使课堂具有师生共同探讨的浓烈气氛。

   另外,良好的班风,特别是学风也是影响课堂环境的因素。

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篇8

LiHaiying

(innermongoliaBusinessVocationalCollege,Hohhot010010,China)

摘要: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与技术课,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易操作的评价标准。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给出了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标准。

abstract:Highermathematicsisalmostanimportantbasiccourseandmandatorymajor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facultyevaluationaspects,thereisnotaneffectiveandeasytooperatestandard.withmyworkingexperience,thearticlehaveresearchedontheevaluationstandard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faculty.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标准

Keywords:highermathematics;teachingmethods;teachingmeans;evaluationstandard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251-02

0引言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的。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理工、经济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与技术课,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教师应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种途径,把培养学生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放在首位,培养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1]。然而,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评价上,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地、易操作的衡量标准。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给出了高职教育中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功能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细分,但教学过程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能否不断更新与合理运用。因此,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实际,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1制定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目标性原则。评价标准要以高等数学教材为基础,遵循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并考虑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学生的学业目标和学校的管理目标,促使教学活动与以上各目标相统一,满足师生基本要求,达到公平、公正评价教学的目的。②多元化原则。首先,评审部门要做到多元化,评价不应只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督导、专家组、同事或学生进行,也可以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其次,评价内容也要做到多元化,教学评价不能仅局限于学生考试的分数、及格率,更要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否对学生考察了解、鼓励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学生是否学会了思考,以及应用所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等内容纳入考察范围。③全面性原则。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评价要面向教师和学生,从整体出发,考虑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合理设置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所占的比例和权重。④客观性原则。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确实能够反映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⑤可操作性原则。教学评价是检验被评价者在一段时间内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所以评价标准要明确、清晰、简单实用,具有可操作性。⑥发展性原则。由于不同类型的院校对高等数学教学工作有着不同的定位,因此各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定位以及学科发展目标来制定出符合本校教师的教学评价标准,另外,评价标准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永恒的,一成不变的标准。

2制定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标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突出高等数学的重要性作为高职高专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高等数学不仅仅服务于后续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我国理工及经济类院校专升本的必考科目,更为重要的是,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它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2.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高专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教学中应注重实际应用,采用实例分析教学,尽量选用与本专业相关的例子与习题,引导学生对实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提出见解和解决方案,进而得出正确答案。

2.3提倡角色转变现代教学要摒弃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教师还可通过课前交谈、课上师生互动、课间答疑等方式来加强师生交流。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和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2.4鼓励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具体。由多媒体技术开发的高等数学教学课件,图文并茂,栩栩如生,教学内容充实、形象,具有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2]。

2.5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增加数学实验课,加强数学建模,举办数学史的专题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开设实验课是现代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学实验,打破了数学课没有实验课的传统模式,学生们学会了mathematica,matlab,excel等软件,就相当于掌握了一门实用数学技术。数学建模是将现实问题归结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精确的数据,数学建模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教学和网络答疑,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可以快捷迅速地在第一时间答疑解惑,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情感。网络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并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实时交流[3]。

3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标准

评价教学方法和手段离不开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学生实际能力的高低等诸多因素都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我们认为评价教学行为,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如表1所示。

无论是督导、专家组、同事、学生还是本人都可以通过上述几个方面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算出加权平均值,进行横向比较。最后评价结果要反馈给教师本人,要附上明确的意见和建议,指出教师教法上的优缺点,提醒教师如何改进。总之,评价的目不仅仅是对教师的教学单纯做出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价使教师明确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使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只有通过每一位教师的努力才能使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青.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手段;教学工具;教学路径;二分法原理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6-0113-05

1问题提出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经常指代不明或产生混淆,如在排球教学中,“两人一组的对传练习”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是练习方法还是练习手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基层工作者,对这个问题基本莫衷一是,表述不清。又如,在跳远教学中,教师安排了以下主要部分的教学步骤:(1)教师示范与讲解;(2)学生做模范练习;(3)起跳板前放踏跳板,学生助跑后练习腾空步;(4)起跳板后置一定高度的跳箱,让学生腾空后越过;(5)起跳板后置一线并挂上气球,让学生腾空后用头顶接触气球。对于以上教学流程,比较容易判断的是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属于教师教学方法中的教授法,这在教科书中基本已经定论。但是其他的教学步骤到底是教学方法还是手段?还是指代不明。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重新思考。

2讨论与分析

2.1方法与手段的词语学含义

“方法”和“手段”是人们实现各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中介要素,由于二者在人们行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些类似,在许多词典上有没有严格地区分,因而人们常常把它们混淆起来,彼此取代。在辞书中,二者常常不加区分,互为注释。如“方法”是:“处理事物的手段。”[1]方法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2]“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4]“为某种目的采取的方法、措施”。[5]可见,方法与手段在词典中存在相互注释的现象。在实践工作中,这种现象也较为普遍,如桥和船过河就是一个常见的例子。过河是目的,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也就是一句空话。

2.1.1“方法”含义

墨子曾说:“今夫轮人(做车的工匠)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圆与不圆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圆,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圆,是故圆与不圆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 则圆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故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 则方法明也”。[6]可见,最初叫方法或圆法并没有一定之规,但它们都是从木工的劳动中产生出来的,由于人们所办之事比较简单,只要按着规与矩的量具去操作,便可达到办事的效果。因此,人们对办事方法和办事手段或工具的重视上,往往更看重后者。

有人说“方法”一词是来源于希腊文,含有“沿着”和“道路”的意思,表示人们活动所选择的正确途径或道路。其不知“方法”一词在我国不仅使用早,而且与希腊文“方法”一词涵义也相一致的。他们说“方法”,就是“行事之条理也。”[7]“法者,妙事之迹也。”[8]把方法,看成是人们巧妙办事,或有效办事应遵循的条理或轨迹、途径、线路或路线。

“方法”虽然也被人们称之为活动的“手段”,但它不是物化了的“手段”,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应遵循的某种方式、途径和程序的总和。因之,黑格尔把方法也称为主观方面的手段。他说:“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9]英国哲学家培根则把方法称之为“心的工具”,他论述方法的著作就命名为《新工具》,认为方法是在黑暗中照亮道路的明灯,是条条蹊径中的路标,它的作用在于能“给理智提供暗示或警告。”[10]所以说,如果也要把方法视为一种工具或手段的话,那只能看成是人的大脑扩开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即今天所说的软件,如指挥计算机进行计算、判断、处理信息的程序系统。

如上所述,笔者认为“方法”应是:“人们实现目标过程中具体的操作程序”。如上例中的船与过河的关系,过河是目标,船是过河的一种手段(当然也可以选择其它手段),在这里必须指出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作为乘客,而是作为行驶者,如果作为乘客,就无需掌握具体的开船技术,只需选择船这个手段即可,但作为行驶者,那就必须掌握开船的具体操作程序。具体操作程序中涉及了如何使用船这个工具,既快又准地达到河的彼岸,这就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河中水的流速就是一个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流速越快,船头的方向就越要往上流方向行驶,有的人没有掌握这个操作程序或技术,就永远也到达不了河的彼岸。除此之外,还要根据船的大小和结构,河面宽窄以及风力和水浪的大小,决定船上划桨的人数、每次坐船过河的人数以及划船过河的航线,这些都是属于使用船的方法。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载人过多或不能根据风向进行划船,那么非但不能达到目的地,相反,必然延误时机,甚至错失良机,造成工作的失误。汽车行驶也是同理,你可作为乘客,也可作为驾驶员,如作为乘客只能选择汽车这个手段,至于如何驾驶汽车,即驾驶汽车的操作程序无需掌握,只要被动乘坐即可;但如果作为驾驶汽车的人,则必须拿到驾照,熟练掌握驾驶的具体方法,并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避免各种交通问题,顺利到达目的地。

2.2.2手段含义

“手段”可指本领或技巧,如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明]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雇倩贫穷官人,在内炊爨烹饪,其手段高者,每月工食可须数两,而赏赐不与也。伊倒也很佩服这手段的细巧。”[11]

从马克思对劳动手段的分析,可知“手段”最大特征是以实体形态存在的,是“一物或诸物的复合体”,是通过自身所具有的机械属性、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作用于客观对象的。[12]人类最早是把加工后的石头作为自己活动的物质手段,因而手段也称为工具,即人体器官延伸的工具。今天也称之为硬件或硬设备,如各种机器设备、构成计算机的各个元件、部件和装置等。何为工具?“原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后引申为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它的好处可以是机械性,也可以是智能性的。”具体有三个解释:(1)人在生产过程中用来加工制造产品的器具;(2)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3)喻专门秉承他人意志办事有如工具的人,多含贬义。如:他是恶霸欺压平民的工具。[13]

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手段的概念,可以在参考马克思对劳动手段的分析的结论基础上结合词典上的不同含义,把“手段”定义为:“是实现目标过程中所运用的实体工具”。这个工具应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人体器官之外的工具,这比较容易理解,如各种器具——飞机、汽车、电脑、钟表、手机等等;二是人本身也可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如上述所说的“他成为恶霸欺压平民的工具。”就是指把人作为一种工具,同时,还可以把人体的某一器官作为达到目标的工具,如要让学生听明白词义,需要教师的讲解,此时教师的口腔就作为一种达到目标的工具了。

在“手段”这个概念之中,“目标”是使用手段的依据,没有目标,手段的存在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在“目标”之前提下,“手段”才被人们选择与使用,此时的“手段”才富有活力与价值。

2.2方法与手段的关系

方法与手段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要素,但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突出的要素不同,就构成方法与手段的先后关系或两者的重要程度。如庖丁解牛时,就首先突出了手段的重要性:庖丁使用的那把锋利的刀就是有效解牛的手段或工具,这也是人们所强调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4]“手巧不如家伙妙”,要把事办好,先得有一个应手的工具。庖丁对牛体结构了如指掌,能“顺其理”,按着牛体骨骼空隙去行刀,做到19年不用磨一次刀。其次,庖丁解牛效率非常高,无疑强调了解牛方法。[15]他的方法根据牛的生理特性进行下刀(基础就是对牛生理特征了如指掌),先从哪里开始下刀,沿着什么线路运刀,什么时候收刀等等,都要遵循牛的生理特性,因此,办事也要依赖特殊的方法,才会成功。

医生对病人诊病下药。有的高明医生强调的是方法,采取正治还是反治,是先治本还是治标,用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哪种疗法,这些是属于治病方法的。但大多的医生重视的手段,常规的手段是先进行各类指标的化验、人体各器官的透视等做法。当然,也可以把先进的仪器设备与丰富的经验结合起来,诊病下药效果会更好。

如上所述,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中,强调物质中介因素或手段的重要,固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些物质中介因素,如果没有精神中介因素或方法的参与、指挥,那也是一事无成的。例如我国在实施现代化过程中,一开始就大量引进外国先进设备,但缺乏管理先进设备的方法,结果一度遭到挫折,因此,不得不转向对现代管理方法的研究。这些事例都有力地说明了方法与手段皆是实现目标不可缺失的要素。

2.3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甄异

2.3.1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概念的甄异

首先,我们对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概念与划分的现状作一了解。综合各个教材与词典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与划分,发现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与教育学中的教学方法概念比较雷同,如“师生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所运用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其次,在概念中还存在着几个相关概念的混淆,如方法、手段、方式等。只有毛振明的概念比较特殊:“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16]从体育教学方法划分来看,可谓品目繁多。《体育科学词典》把体育教学方法划分为:(1)教师指导的方法;(2)学生学习方法(练习法);(3)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方法。[17]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把体育教学方法划分为:(1)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方法;(2)发展体能的方法;(3)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方法。[18]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把体育教学方法划分为:(1)以语言信息为主的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方法;(4)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方法;(5)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方法。[19]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把体育教学方法划分为 :(1)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教授法;(2)运动技能教授法;(3)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学练法;(4)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方法。[20]潘绍伟主编《学校体育学》把体育教学方法划分为:1.常用的教学方法:(1)语言法;(2)直观法;(3)完整与分解;(4)预防与纠正错误法;(5)游戏与竞赛法;2.现代的教学方法:如自主学习法等。[21]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论》把体育教学方法划分为:(1)以语言信息为主的方法:如讲解法等;(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如动作示范法;(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方法;(4)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方法:如游戏法等;(5)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等。[22]

而有关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涉及的很少,只有在李祥主编的《学校体育学》中有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广义概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于技术措施。狭义概念:特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23]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对体育教学手段概念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体育教学方法概念与划分的研究较多但很不统一,因此有必要对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概念进行重新整理。

首先,从“手段”的概念入手,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应界定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使用的实体工具”。如同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一样,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通常使用的实体工具如教室、黑板、教具、媒体等,但体育教学使用的物化工具除了一般使用的工具之外,还具有特殊的含义,这是由于体育教学中身体练习的特殊性,学生需要大量的身体练习活动,因此,体育教学手段中的实体工具非常丰富,可包含场地器材方面的,也可包括各类其他的物质性的材料,如现代化教学设备、器械、绳索、木箱等。

同理,根据上述“方法”的概念,笔者认为“方法”的概念应为:“师生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路径的操作程序。”

2.3.2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划分的甄异

体育教学方法的划分,在教育学中也是各有不同的,如巴班斯基把教学方法划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二大类:“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 第三大类:“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24]

我国学者李秉德教授把教学方法分为五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如陶冶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25]

黄甫全教授则把教学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1)原理性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等。(2)技术性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等。(3)操作性教学方法。如美术课是写生法等。[26]

以上所述了不同学者的一些不同观点,笔者认为划分的依据不同,种类也就自然各异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在于身体的实践操作性,即在认知外部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身体操作,这个特性也决定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差异性:在教学方法上除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的身体操练。因此,学生的身体操练是体育教学所特有的现象,如同学习烹调、驾驶一样,所不同的是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练习是学生身体自我的操作,并不是对外物的操作与掌控。

综上所述,根据学理要求,结合体育学科的特性,我们把教学方法划分为教师为主的“教法”与以学生为主的“学法”,由于体育学科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体的操作性实践活动,因此,在“学法”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练法”。

其次,由于教法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因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学目标是划分教法的依据之一,而体育教学目标的主线是“知识与技能”(其他目标皆由此延伸),其中有关体育知识目标可以穿插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之中。然而,学生运动技能的获得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教学初始,教师应对新授的运动技术进行示范与讲解,使学生对新学运动技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之后教师便开始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动作进行反馈指导、纠正,直至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因此,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又是划分教法的依据之一,并具体划分为:第一阶段:建立运动技术的直观表象——如讲解法、示范法、图示法等;第二阶段:实施与矫正运动技术阶段——如分解法、保护法、反馈法、纠错法等;第三阶段:巩固运动技能阶段——如提示法、分析法等。(详见图2)

而在《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出现的如说服法、榜样法、评比法、表扬法、批评法等教育方法不能归类于体育教学方法范畴。

另一个方面,从学生学习行为角度分析,应包含“学法”与“练法”,“学法”与“练法”也可以从运动技能掌握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学法”划分的另一个依据是从学生学习过程与行为来考察:看、听、思维、记忆、练习等。而“练法”可以划分为:如模仿练习法、间隙练习法、游戏练习法、强化练习法等。(详见图2)

因此,结合以上两个依据,可把学生的“学法”划分如下:第一阶段:(教师指导下的练习法为主)建立运动技术的直观表象——听、看(直观察看为主)、思(形象思维为主)、记(形象记忆为主)——如观察法、聆听法、形象思维法、有意记忆法等;第二阶段:实施与矫正运动技术阶段——如模仿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重复练习法、间隙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第三阶段:巩固运动技能阶段——如(自练法为主)强化练习法、比赛练习法等。其次,按学生组织形式划分,还可以划分为:个人学练法(自练法)、小组合作学练法(分层学练法、差异学练法等)。

因此,体育教学方法的划分体系可以构图如下: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教法”与“学练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连续排列与实施的,因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活动,因此以教为主的“教法”与以学为主的“学练法”是相互交错的,相互结合的。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先有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后有学生的徒手模仿练习、初步练习;接着可能又是教师的直观演示,因为教师发现学生并没有领会动作要领;经过演示,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集中观看正误对比;教师进一步示范等等,这些教学过程穿插了学生的各种活动、教师的各种活动,当然也包括了各种教学组织。

除了李祥主编的《学校体育学》与毛振明主编的《体育教学论》中有体育教学手段划分的种类,其他均没有划分。从仅有的两本教材对于体育教学手段的划分可以看出,划分的依据不同,手段的具体形式也是各异的,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教材中的划分是:(1)按时代性特征划分:传统型(如体育场地、器材、模型等)与现代型(幻灯、录音、计算机等);(2)按教学实践的经常性特征划分:常规型与专门型;(3)按各种手段作用于人的感官划分:视觉型(板书、挂图、教具、模型、幻灯、标志物等)、听觉型(收录机、播音机、手鼓、节拍器等)、视听型(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等)和综合型(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等),[27]从上述划分可以看出,第一种划分与第二种类似,第一种划分与第三种划分又有一定的重复与交叉。毛振明主编的《体育教学论》的划分是:(1)帮助学生进行认知的手段:如黑板、模型等;(2)帮助学生加强本体感受的教学手段:如哨、各种限制物等;(3)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的教学手段:学习卡片、录像片。[28]相对而言此类划分较少出现重复与交叉的现象。

关于“手段”的划分,笔者认为可用“二分法”原理把体育教学手段划分为人体内部感官视角的手段与人体外部视角的手段,具体划分如下(见下图)

3结论

方法与手段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目标是手段与方法存在的基础与前提,一旦目标达成或取消目标,那么方法与手段则回归其客观存在;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手段的重要性也就体现了差异性。根据本体论视角,本研究把体育教学方法界定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路径的操作程序”;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界定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使用的实体工具”。根据“二分法”原理,体育教学方法可划分为教师为主的教法与学生为主的学法;体育教学手段可划分为人体内部感官视角的手段与人体外部视角的手段。

根据以上论述,笔者作如下归纳: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如“两人一组的排球对传练习”首先应该属于体育教学方法,并不是体育教学手段,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教学方法中的学练法,如果在这个学练法中设置了隔网对传练习,那么可以认为“排球网”就是一种教学手段;又如,对于跳远教学安排的教学流程:(1)教师示范与讲解;(2)学生做模范练习;(3)起跳板前放踏跳板,学生助跑后练习腾空步;(4)起跳板后置一定高度的跳箱,让学生腾空后越过;(5)起跳板后置一线并挂上气球,让学生腾空后用头顶接触气球等。“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的教授法;“学生做模范练习”、“助跑后练习腾空步”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的学练法;而在学生练习腾空步过程中所涉及的“踏跳板”、“跳箱”、“气球”等则属于体育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新华字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111.

[3]辞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450.

[4]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1161.

[5][2][11][13] http://.

[6]墨子七卷天志篇[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

[7][8] 中华书局编辑部.中文大辞典第15册[m].中国文化学院出版社,1998:230,115.

[9]列宁全集第38卷[m].人民出版社,1959:236.

[10]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三联书店出版,1958:9.

[12]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173.

[14]刘胜利.论语卫灵公篇[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15]黄碧燕译.注吕氏春秋卷九?精通[m].广州出版社,2004.

[16][22][28]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7]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体育科学词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8]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9]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23][27]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1]潘绍伟.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4]巴班斯基(苏)张定璋,高文译.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地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篇10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66-01

和谐一词意为“配合的适当和匀称”,和谐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各方面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现在的地理教学很多方面并不和谐,表现为对传统教学的武断否定,盲目跟风,走极端,玩花样,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实效的地理教学。要让地理课堂成为和谐的课堂,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教学方法上,注意“讲授式”和“探究式”的和谐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强有力的手段,但它有其不足之处,即许多地理知识或者无法再现,或者没有条件直接观察,或者比较简单,或者难度过大,盲目地探究只能浪费时间。而以老师讲,学生听和练相结合为特征的讲授式教学,却能帮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知识量,只要不是“满堂灌”“照本宣科”,简单重述课本内容,而是生动、富有启发的讲授,是应当被恰当使用的。在其他教学模式中,也需要穿插教师帮助学生及时解疑的讲解,有效率的讲授性教学应该是最常用、最基础的方式,而现在一些教师却盲目否定讲授式教学,过度夸大自主、合作、探究,将学生的自觉的主动探索视为学习绝对的正确途径,最终将探究教学与讲授式学习盲目对立起来,所有的教学都用探究式,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事实上这两种学习方式并不相互排斥,而是各有优劣,应该有机融合在一起,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尺度,领会每种教学方式的真谛并恰当选择教学方式。切记:陈述性的如一些地理概念、事实、规律、原理等知识,不适合也不需要学生去探究或发现。回答“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和回答“为什么”的策略性知识,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知识,不能只靠老师的讲解,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探索和实践才能逐渐被学生真正掌握,才更适合通过探究式学习这种方式来学习,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需要搜集资料或接受教师必要的讲解,“探究”和“讲授”是分不开的,要让两者合理组合,达到和谐的状态,才能取得有实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手段上,讲究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和谐

多媒体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抽象性、难懂的知识被形象化、简单化,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但多媒体也有很大的弊端,教学的一切都在课件的束缚下预设进行,完全依赖于课前的教学准备情况,不够灵活,而课堂教学既有预设,更强调生成,教师提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被打乱是正常的事情。有些情况下,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显得有声有色,教师也似乎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事实是学生并没有把握学习的自,课堂教学完全为多媒体课件这一所谓先进的教学手段所操控。在日常的教学中,从最经济、省时的角度来看,投影、录音、录像或者小黑板、挂图、板图等传统教学媒体也能起到和多媒体相同的作用,而且不受课件的限制,更灵活、更人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考虑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实效性,而不仅仅是摆花架子。现代教学手段应尽量呈现典型,有深度,能触发学生思维,而且具有多维度思维可能性的信息,不能毫无节制地“机灌”,要和传统教学手段合理搭配起来,发挥各自优势,使学生从感性兴奋向理性认识升华,才是最有实效的。

三、教学评价上,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