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阶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6:42

经济危机的阶段篇1

1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虽然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限,但周期性经济危机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度会越来越高,随着我国更深度地参与到全球经济体系中,这一影响不可小视。

1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历史

工业革命发生后,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单一国家英国。由于英国是首个工业化国家,因而,最早期也是最简单的经济危机都是发生在那里。英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工业革命后不久的1788年。当时英国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1764年),使纺纱效率提高20倍左右,之后水力纺纱机出现,纺纱效率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由于专利权被窃,水力纺纱机厂大量涌现,到1788年,英国已有143家水力纺纱机,到了1785年起,瓦特的蒸汽机开始迅速应用到棉纺织业。这样,纺织行业的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大大超过了消费能力,产品大量积压,商家被迫折价抛售。1788年,英国棉花进口额与1787年相比,下降了12%。同年,破产事件增加近50%,工人大量被解雇。因为其它行业发展滞后,这次危机仅仅局限于纺织工业这一单个部门。之后,随着英国政府大力发展运输业,机器制造、银行等行业,其后的经济危机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复杂。譬如1793年的经济危机起因于英法之战导致的出口锐减,企业、银行纷纷破产;1797年的经济危机起因于农业歉收导致的粮价上涨;而1810年1814年的经济危机则起因于美国对英国实行的禁运政策;之后的经济危机出现在1816年、18191822年、1825年、1837年1843年。之后,随着工业化在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也日益紧密,一国的经济危机才开始具有了广泛的全球影响,才不可避免地出现全球性经济大危机。

第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在1857年。当时,英国纺织业以大中型工厂为主,对法、德、美国各国的纺织业优势明显;蒸汽机已应用于海运业,大幅度降低了海上运输成本;电报开始普及;制造业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机器性能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新的市场不断开拓,旧的市场不断深化。所有的这一切都带来也丰厚的利润,信用随之高度膨胀。从1850年到1857年,美国银行数从824家增加到1416家,放款业务从44500万美元增加到68400万美元;德国银行数从9家增加到29家,钞票发行额增加1倍;法兰西银行的放款业务增加了两倍多。由于实体经济结构性过剩及金融投机推波助澜,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之后迅速涉及到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危机时期,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一度同纽约争夺全国金融中心地位的费城,几乎全部银行都停止支付。随后,纽约63家银行中62家遭到挤兑而停止支付。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去85%-87%。欧洲破产公司的债务总额高达7亿美元。

第二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就是着名的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这一次危机仍首先爆发于美国,从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开始,股价狂跌,股市崩溃,随后银行纷纷倒闭,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激增。之后迅速蔓延到德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也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危机。

在那之后,主要有1973年1975年的石油危机、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次贷危机。

2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全球性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发生经济危机都会迅速涉及到其它国家,它在资本主义长达500多年的历史中从未停止,它具有几个显着的特点:(1)危机影响的普遍性。一方面表现在影响国家和地区的普遍性,危机一旦在一个国家爆发,如果这个国家与其它国家的经济关联性比较大,就会通过贸易往来、资本纽带等方式向其他国家扩散,之后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扩散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表现在影响行业的普遍性,危机一般从某个行业和部门开始,会迅速向其他行业传导,最后几乎涉及到所有行业部门。(2)危机爆发的周期性。自从1788年英国爆发第一次工业生产过剩的危机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要爆发一次,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成长与繁荣,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全球性经济危机也被卷入这一周期中。(3)危机的强大破坏性。经济系统越复杂,危机造成的破坏性就越大,如1857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采煤量倒退两年,生铁产量倒退四年,出口额倒退两年;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法国工业产量降低了32.9%,大约后退到1911年的水平,德国降低了40.6%,大约后退到1896年,英国降低了23.8%,大约后退到1897年。除了对经济的破坏,大量企业倒闭引起的失业率上升,更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稳定,如1929-1933年的危机使32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失业人数从1929年的590万增加到1932年的2640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失业率从1990年的2.1%上升到1998年的4.3%;2008年金融危机也带来了各国失业率的迅速攀升,会引发社会动荡。

现阶段全球性经济危机一般表现为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扩散,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扩散。从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来看,我国受到的冲击有限,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完全加入全球一体化体系,但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并不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随着今后我国参与全球一体化体系的深化,必须警惕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认真判断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立足国情,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实体经济抗风险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长期平衡快速发展。

2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

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一国的工业化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即从低收入到下中等或中等收入阶段,这一发展阶段主要由要素驱动,表现为高要素投入、低空间集聚、低贸易附加值、高自然资源消耗与高环境污染等,利用后发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实现这一段的高增长。

第二阶段是从下中等收入到上中等收入阶段,这一阶段是重要的经济社会转型期,是欠发达经济体成为较发达或发达经济体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往往集中爆发,极易出现社会问题突出、经济停滞不前的窘境。如果转型成功则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或经济起飞,顺利进入上中等收入;如果转型不成功,则停滞在原有的水平上;而如果转型失败则可能中断经济起飞,从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阶段是向高收入或发达经济体过渡阶段,表现为知识和技术创新驱动,生产要素高度空间集聚,产品高附加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经济危机的阶段篇2

关键词: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政府政策;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F1文献标识码:a

世界经济波浪式的涨落或起伏式的运动,可以表现为周期性与非周期性两种类型。在这其中,更为特殊的,也是目前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还较少的一种形式――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反映的是突发事件对一国(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各种外生因素的作用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对经济活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需要政府对其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波动本身的复杂性要求对危机做出正确的阶段性划分,以此为基础,政府反应所应采取的政策在各个阶段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的界定

世界经济随时会受到各种外生冲击的干扰和影响,这些冲击包括能源危机、战争、自然灾害、流行性或传染性疾病、金融危机的爆发、重大技术性事故,以及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对这些因素进行概括,我们给出对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的一个统一概念:由于各种偶然的、无规律性的突发危机事件的存在,将导致既有经济波动轨迹发生结构性突变,我们把经济波动的结构性突变称为经济非周期波动。这一界定表明,由于这类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可能对一国(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导致经济运行偏离正常运行轨道,引起经济数据出现明显的跳空和断裂。

二、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分析不同于引致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各种因素,突发危机事件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其所引起的经济非周期性波动也具有一些新特点:

1、波动的出现呈现无规律性。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最明显的特点即是波动的出现呈现无规律性,集中体现了“非周期性”的特点。危机是“发生中断的一个时期,它是模式化线性过程的一个明显的断点”。导致出现各类突发危机事件的因素通常较为隐蔽,事发突然,信息途径非正常堵塞,往往给一国的危机预测技术与手段提出新的难题,使得其所造成的经济波动难以预测。

2、波动的出现具有不可避免性。不可测因素使得非周期性波动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arjenBoin对此做了两方面的分析:一是经过深入的经验研究发现,诸如事故、环境公害等等本身是“正常”的,因此危机实际上是大量存在的这些各种因素巧合地混合在一起,从而产生的正常结果;二是从公共行政的角度,出于各种原因,对于安全方面的投资总是不足,而危机只是在既定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过程遭到扰乱的情况下才会爆发。因此,波动总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在经济正常运转的背景下。

3、波动产生巨大的破坏性。非周期性波动产生的极强的破坏性是历次危机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种破坏是两个层次的:一是实际面。突发性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后果是对人身、财产、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等各个方面造成损害,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是危机给一个社会带来的最明显的破坏;二是挑战人们的心理极限。危机的突发性造成社会实际面上的严重破坏,加深了社会公众对危机的恐惧心理,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导致其对于事件相关的各个方面过度紧张和谨慎。此外,实际与心理两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波动的破坏性。

4、波动的后续影响难以测度。通常情况下,非周期性波动不同于周期性波动,更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波动之间往往可能存在极强的关联性,使得一个波动出现后会产生难以测度的后续波动。如政治动乱、军事冲突的发生,可能引发股市大崩盘后造成财富效应的消失,社会财富的强制性再分配,社会经济处于萧条状态,失业率飙升,从而导致社会秩序出现混乱;又如生态危机的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可能对公共卫生领域产生连锁影响,引发诸如疫病流行等严重后果。地震、洪涝、海啸等自然灾害突发后,往往造成次生传染病的流行,导致多人患病和死亡,加重受灾程度。

三、政府应对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的机制分析

危机潜伏期与政府反应这是处于时间序列最前面的阶段,危机因子隐匿,存在于潜在的领域而没有显示性的症状,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如传染体的形成、潜藏矛盾的政治格局的建立。这个阶段之所以存在,来自于波动的不可避免性这一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危机潜伏期与危机消除期首尾相连,表明即使处于危机消除期,也无法排除为下一次突发事件种下危机因子的可能性。危机潜伏期是未来可能爆发危机的源头,因此在这一时期就应该主动做好预防工作,建立有效的防范系统。通常情况下,本阶段需要从组织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危机管理应急预案系统构建、危机预警体系建立四个方面着手,并在实践中配合必要的危机管理预演和实战演习,增强政府与民众的危机防范意识。在这其中,预警系统的建立、预警指标的选取、警戒线的划定、对策库的形成、专家系统的建立等,对于危机的防范与事前管理十分关键。此外,本阶段通过对历次出现的波动(包括最近和更远发生过的危机)的深入研究,回顾和审视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充实危机管理对策库的内容,应用于增强公共部门对危机预测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促进危机预防与管理的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对潜伏阶段危机因子的诊断能力。

经济危机的阶段篇3

一、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境况

进入21世纪,当代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些新境况。这些新境况既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又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来自witwatersrand大学的Jacklyncock认为,世界的变化以资本主义的变化最为注目。运用信息化、网络化宣扬价值观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手法及新途径,网络价值观及其迅速的传播,可能会加强资本主义的影响,也可能会加强反资本主义的影响。美国womeninmining的代表SamanthaHargreaves认为,过去,资本主义的发展总是以牺牲全球妇女的利益为代价,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形式上已经弱化了妇女受奴役的形象,但实质上全球妇女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受迫害、受妇役的境况更隐蔽,更残酷。来自南非开普敦westerncape大学的Darlenemiller认为,21世纪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妇女运动的领导权显得更为重要。资本主义的危机,导致了全球妇女运动领导权的加强,但这种加强并不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幻想上。妇女运动应在政治、经济、生态、公共事务等各方面彰显其领导权,才能促使资本主义的加速灭亡。来自oxfordBrookes大学的pritamSingh将资本主义发展划分为自然发展阶段、自由竞争阶段、垄断竞争阶段、危机竞争阶段、自然融合阶段、完全替代阶段。

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正处于危机竞争阶段,这种阶段已延续了两百多年,在经历了这种阶段之后,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自然融合,进入自然融合阶段。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自然融合阶段的到来会加速,这时就进入实现社会主义的完全替代阶段。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Fionatregenna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命运的论述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当代,由于在新的世界格局变化中出现的资本严重虚拟化、资本发展不平衡化、资本分布的世界区域不平衡化,这些资本主义新现象必须用马克思的理论进行新的诠释。不管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形式如何多样,都不会脱离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中国武汉大学颜鹏飞认为,资本主义的新境况印证了中国搞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中国经济体系经历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调节经济的三部曲。但要注意资本主义新境况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是不能在理论界出现“集体失语”,不能完全按西方理论中的观念、规则、范式、方法来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将中国的发展境况歪曲为非社会主义的发展境况。中国武汉大学简新华教授进一步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本通过新的手段更加膨胀,使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分化更加剧烈。由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膨胀的副作用不能低估,贫富分化的消极影响不能低估。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就提出了要“节制资本”,这与马克思的思想是十分相似的。因此,要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节制资本,遏制贫富分化来遏制资本主义的泛滥。日本Keio大学Hiroshionishi认为,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当代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污染大国时代。资本的扩张及贪欲,造成世界性灾难。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发展越快的国家,污染情况越严重。所以,资本主义大国实际上就是污染大国。这种大国不是指一个国家幅员的大小,而是一个国家资本发展的扩张程度及污染严重的程度。

二、关于资本主义非均衡发展及危机与中国经济崛起

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非均衡发展及面临的种种危机,十分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他们通过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研究,普遍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非均衡发展及危机,恰好给实现“中国梦”,促进中国经济的崛起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我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樊明教授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境况下,中国的发展情况印证了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实际上,世界各国的阶级结构与其政治结构是十分相关的。资本的非均衡发展,会导致社会经济主体的结构变化,从而导致国家政治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社会出现的诸如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样会导致社会成员的分层,从而引起政治结构的变化,这必须予以重视。中国西南交通大学李杰认为,根据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力量对比来看,现在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举足轻重的战略举措。中国当前通过“混合经济”形式进行的国企改革,必须要防止弱化公有经济的倾向。当前,公有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比重已不到20%,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还低,这很危险。可以把国有企业分为战略性国有企业、竞争性国有企业、公共性国有企业、垄断性国有企业四类,各类不同功能的国有企业能在中国经济改革中发挥不同的重要作用,从而保证中国经济改革健康运行。澳大利亚marxistJournal的Davidmatters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早已纳入世界经济运行的轨道,面对非均衡发展的资本主义,中国经济的崛起是一个奇迹。但资本主义的新状况,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其中金融冲击及互联网冲击尤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发展,应在解释新问题中发挥作用。中国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成认为,不论在何种世界形势下,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这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原则,决不能动摇。这个原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决定的,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有自身的内容及自身的特色。中国东北师范大学王学军进一步认为,在新的世界变局中,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应进一步寻找新的途径。例如,与国际资本联合、国有资本进入世界市场、发挥国有资本迅速扩张作用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注重的。

美国alleghenyCollege的DonGoldstein教授认为:资本主义的非均衡发展,已导致了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各国污染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日益严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这些问题也很多。这究竟是贫富分化造成的问题,还是管理技术方面的问题,或是政府不负责任的问题。他进一步认为,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私人资本形成的GDp总量已达到50%以上,可以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仍然是私人资本逻辑造成的问题。因此要更加遏制私人资本。中国西南财经大学蒋南平教授认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非均衡性,造成了能源方面的巨大危机。中国必须要在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下,借鉴西方经验,注重从立法方面、天然气等的管理运作方面、天然气币的储备手段方面予以加强,以保证中国天然气币储备的经济安全,保障中国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日本Senshu大学的Satoshimatsui认为,中国的经济新常态,既是中国经济的新变化,也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于中国构建新的经济“航母”,带动全球经济好转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社会主义作为新一轮解放运动的最好实践。西北大学白永秀认为,中国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是中国进入新常态后提出的新的世界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经济全球化的代名词,是现实与历史、经济与政治、区域性与全球性的有机统一。这个战略构想,形成了全球化的“点—轴—面”的格局。这个格局,将对中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济增长环境,形成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战略走廊,形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环境提供走向世界的区域引擎,提供了进行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平台。中国黑龙江大学的焦方义认为,在新的世界格局下,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中国云南师范大学的周文通过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的不同路径的比较,认为中国比之印度有更加优越的主客观环境,更加具备国际性的战略机遇。

三、关于全球新格局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在当前世界的新格局下,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是各国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南非共产党及工人联盟副主席JeremyCronin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又到了一个历史机遇期,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已经到了今非昔比的国际问题破解时期,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及新对象,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期,让世界劳动阶级有一个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美国massaChusetts-amherst大学的Davidm•Kotz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非均衡发展出现的新形式,使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再次上升到一个新水平。马克思经济学的原则虽没有过时,但在不同的层面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特别是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出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应用领域。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有助于解决资本主义当代危机发生后的许多新问题。南非约翰内斯堡witwatersrand大学的JacklynCock认为,当前资本主义面临着一系列世界性难题,这使资产阶级在缓解危机方面也注意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世界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毕竟是一种革命的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当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的网络化、虚拟化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资本积累中可能会出现新途径,使资本积累得到新发展。但这些情况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正是进一步印证其正确性的大好时机,也正是进一步发展马克思资本理论在内的经济学理论的大好时机。中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程启智教授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抓住机遇来一个大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这一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有新的发展分支。应该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成两个维度,使生产力能够体现出内在的互动性,从而科学地说明分工及协作为什么会导致产业聚集的问题。生产关系既存在所有制关系,又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马克思早已论及。基于这个逻辑框架,将形成二维生产关系理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纯经济学、依赖理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日本东京大学的大西广教授认为,可以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只是二维的,而是三维的,这样划分,其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将更为重大。

africaninstituteforagrarianstudies,Harare的Sammoyo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得益于世界各国的理论运用与实践。例如安哥拉这个国家近些年经济的困境、缓和、再困境的变化,就引起了这个国家许多专家学者的认真思考,他们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则与实际联系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有了新拓展。一些学者还根据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结合世界新格局的实际,特别是结合非州国家的实际,对世界典型国家的阶级关系作了分析。例如UKZn的toendepiShonhe及Joymabenge认为,资本主义的非均衡变化引发的阶级分化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变化。非洲国家的阶级分化最为严重。发达国家的阶级分化开始趋于固化,而发展中国家的阶级分化因为有许多变数,还处于动荡的状态。阶级分化也能促进社会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的maryGalvin认为,过去形成的阶级与新出现的阶级即便是属于同一阶级,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其实质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科技、大数据、互联网等已经迅速催生了新兴资产阶级,这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新发展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四、世界新格局下的双重危机问题

经济危机的阶段篇4

从本次金融危机演化的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次贷危机,从2007年初房产抵押贷款风险浮现,新世纪金融公司等房贷金融机构预警开始,次贷危机就像春天的叶芽绽放并不断蔓延,其间投行贝尔斯登旗下的对冲基金濒临倒闭,2007年8月贝尔斯登总裁引咎辞职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但即使这样,美欧财经高官对次贷危机的影响仍是低估的,当时预计损失不过2000亿美元。然而次贷危机仍在加速蔓延,直到2008年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但仍只局限于华尔街。

第二阶段是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不断扩大,引发对冲基金、保险机构和投资银行展开去杠杆化。在美国房贷市场处于中枢地位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开始支撑不住,2008年7月美国财政部宣布将救助“两房”并于9月正式接管,与此同时华尔街四大投行全部深陷困境。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被美联储接纳为存款银行,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兄弟最惨,最终破产清算。雷曼兄弟的破产也成为次贷危机正式转化为金融危机的标志。由于雷曼在债券和衍生品市场的巨额交易规模和枢纽地位,危机由“wallstreet”向“mainstreet”蔓延,引发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人的恐慌和资产抛售高潮,业界所称的第一波金融海啸正式出现!

第三阶段是经济危机。在第一波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全球金融机构深受其害,深陷泥潭的不光是投资银行,华尔街五大投行转型的转型、出售的出售、破产的破产。曾经叱咤风云的投行大佬顿时灰飞烟灭,纽约大学“末日博士”nourielRoubini所称的“影子银行”体系开始深度瓦解甚至雪崩,使得居于资金结算和支付系统中枢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受到严重冲击,保险巨人aiG在雷曼兄弟破产的同时已经开始瓦解,最终在美联储的救助下苟延残喘。即使这样,近期传闻aiG仍可能难免破产的命运。银行大佬花旗银行不光是步履艰难,它实际上也将破产了,其命运或许因为“太大而不能倒”的逻辑最终是被国有化,但其昔日的光辉早已烟消云散!正是出于对被国有化的担心,2月20日花旗股价狂跌至1.95美元,并在23日开盘后继续深跌,带动道琼斯指数跌至7100多点的近20年新低。在金融机构泥足深陷的同时,实体经济也早已受到冲击,目前阶段金融危机已演化成经济危机,其标志性事件是通用、克莱斯勒、福特等汽车公司遭遇破产困境,正寻求政府的救助,其合并或破产或许难以避免。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一阶段,也就是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渗透扩散,转化为全球经济危机并正在加深危机的阶段。

第四阶段是社会危机。金融经济危机会导致大批企业破产、人员失业、收入急剧下降,一部分人的生活难以为继。如果政府没有及时展开救援行动,或者由于财力有限难以大规模救援,将引发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如果当时社会的腐败或其他矛盾激化甚至演化为社会动荡,而危机阶段的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战争可能成为危机释放的工具。像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其后的社会动荡和二战、以及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印尼苏哈托政府的就是明证。目前的危机仍处于第三阶段,社会危机似乎离得尚远,但我们在东欧国家、在波罗的海沿岸、在冰岛以及美国的一些州县都已能看到示威游行在不断增多。由于东欧国家和美国的一些州县都有破产之虞,如果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或旷日持久,社会危机阶段的出现也并非不可能。

当下人们正在热议第二波海啸是否到来、何时到来。最初香港金管局主席任志刚提出了金融海啸第二波或将到来,后来《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基于债券市场巨大违约的可能性又提出金融海啸第二波今年三月或许到来。笔者认为,由于目前正处于金融危机的第三阶段,无论金融机构还是工商企业出大事件的概率都比较大,因此金融海啸第二波到来完全有可能。和雷曼倒闭标志着金融海啸第一波的到来一样,金融海啸第二波也会有冲击力巨大的标志性事件。目前候选者有二,或者是花旗银行、美国银行、aiG集团三家中至少一家破产,或者是债券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崩盘。对于前者,美国政府正考虑对其国有化,但问题是美国政府本身是资不抵债的,它能动用的财政资源越来越有限,因此不排除其中一家倒闭;而一旦这种巨无霸倒闭。无论是作为存款机构的花旗还是作为保险巨头的aiG,都势必对金融市场构成巨大冲击,金融海啸第二波将“排山倒海”而来,甚至是宣布它们的国有化也会引发金融海啸第二波。因为投资者不计成本的抛售也是要命的;对于后者,即企业债券市场的崩盘,意味着实体企业和州县政府已经无法偿付到期债息,经济重度衰退,导致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巨额坏账累积,大量金融机构集中破产倒闭,此时即使政府对金融大佬国有化也已无济于事,因为金融海啸第二波也已杀到眼前。

经济危机的阶段篇5

问题主要出在发展的方向上。30年前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那个时候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几个条件:第一,大量的廉价能源和原材料的存在;第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存在;第三,冷战结束所造成的和平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第四,我称之为处女环境,当时中国的环境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环境上所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

现在来看,这几个方面都出现了转折:能源和原材料紧张,价格上升,而且资源紧张,价格上升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我们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渐失;和平红利和全球化的红利,现在用得差不多了;最后就是环境污染的代价越来越大。然而,高成本时代已然到来,那么就要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制度安排等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

在经济危机中,消失的不仅仅是财富,随财富一起消失的还有人们的意志与信念。可以说,金融危机决不仅是一场经济的危机,同时也是一场社会的危机;它不仅是一场在社会的经济层面上发生的危机,同时也是一场发生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危机。

我们知道,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生产过剩,但究竟是什么产品过剩?多少年来,“将牛奶倒在河里”几乎成了大萧条的一个符号。但实际上,当时卖不出去的东西并不仅仅是牛奶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包括了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另外一些产品,如房子、汽车、收音机、电话等等,即耐用消费品。当时的美国和西方正处在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过渡的阶段。历史表明,一个社会从生活必需品生产时代转入耐用消费品生产时代是十分艰难的。转不过去就会酿成一场大危机。30年代大萧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中国目前也处在一个社会消费的转型期,我们该如何过这个坎儿呢?我们看看罗斯福当时是怎么做的。他以社会的全面转型来为走出危机创造条件。罗斯福新政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经济层面的,体现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即实行所谓凯恩斯主义。在金融和整个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状态的时候,出台一系列紧急措施稳定金融、重振经济。

而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新政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则是以社会变革为主要内容。有人将这个阶段实现的社会变革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联邦紧急救济署和工程振兴署的成立,使联邦失业救济成为了半永久性的措施。第二,《全国劳工关系法案》为工会的集体议价提供了一个有保障的框架。第三,《社会保险法案》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保险体系。第四,通过《税收法案》,恢复了再分配税体系。

这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通过工会规范劳资关系也许是两个更重要的方面。我们首先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于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另一个重要的措施则是规范劳资关系。其措施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发挥工会的作用。

30年代大萧条从时间上说是1929年到1941年,1935年的时候美国正处在大萧条当中,经济状况很不好,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也很不好,而且罗斯福执政才刚刚进入第三个年头。这时他急急忙忙搞社会保障,为什么?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让穷人能渡过经济危机,而更重要的则是,只有通过社会保障使人们建立起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才能解决生产过剩和产品积压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当时经济危机的主要问题。

经济危机的阶段篇6

   论文摘要:2007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以惊人的传播速度和破坏程度横扫了全球。不同于以往爆发的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背景是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垄断金融资本的研究成果,分析垄断金融资本阶段的特点,解释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必然性,可以为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2007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以惊人的传播速度和破坏程度横扫了全球。不同于以往爆发的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背景是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金融资本阶段,因此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在新阶段下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和过程,避免和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失,首先有必要正确认识垄断金融资本阶段的特点,然后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研究,分析危机爆发的必然性,最后得出结论和启示。 

   一、垄断金融资本阶段的特点 

   垄断金融资本是对垄断资本的发展。根据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奇的论述,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规律是剩余随着这个制度的发展而在绝对数上和相对数上增长。为了吸收这些日益增长的经济剩余需要开拓新的途径作为消费和投资的补充,比如销售努力、政府民用支出、军事主义和帝国主义等,然而这些途径都不能有效吸收经济剩余,持续的生产过剩导致20世纪70年代滞胀局面的产生。于是在危机背景下,资本主义开始了由垄断资本向垄断金融资本的转变。垄断金融资本具有其鲜明的阶段特点。 

   (一)经济金融化 

   经济金融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的本性是不断追逐剩余价值,但随着机构成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呈下降趋势,这使得经济剩余在实体经济中找不到出路,而金融资本却可以完全摆脱物质形态的束缚,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权和灵活性,满足其获得价值增值的本性。于是,金融资本相对于实体经济资本迅速膨胀。 

   (二)金融虚拟化 

   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品总值达到596万亿美元,是全球股市总值65万亿美元的9倍,是全球GDp总量54.5万亿美元的11倍。其中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总值占全球的50%以上,是美国GDp的25倍[1]。 

   (三)金融部门走向垄断并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金融部门正日益走向垄断,"1990年美国最大的10家金融机构只持有全部金融资产的10%;今天它们拥有的是50%。前20位的金融机构现在持有金融资产的70%——这是从1990年的12%上涨起来的。"这些巨型金融机构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工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组成"金融——工业联合体"后,金融部门的定价权力显着提高,金融的触角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微观层面的非金融企业通过融资获得资金,企业利润来源以金融业资本为主,和宏观层面的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利润总量比重上升,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以金融资本运动为主,各国间实物和服务贸易居于次要地位。 

   (四)新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 

   由于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对滞胀问题解决乏力,新自由主义逐渐在理论上和政策上居于主导地位,其核心主张是尽可能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关系的调控作用,实行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其中,关于金融自由化的政策要求各国开放金融市场,实行外汇交易自由化,取消对金融的监管,使金融运作自由化。 

   二、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 

   在垄断资本阶段,垄断公司控制着市场运行和产品价格,这些巨型公司为了避免盲目的价格竞争损害各自利益,他们共谋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在面对相同的价格水平下,各个公司通过削减成本获得利润。在这种运行机制下,产品的价格竞争是禁止的,而生产要素的价格竞争,尤其是劳动力的价格竞争却明显加强了,压低工人工资成了削减成本的有效手段,于是利润源源不断地集中到垄断公司手中,而工人面临的却是"工资崩溃",陷入"绝对贫困化"。这时的经济产生了一对极为严重的矛盾,一方面,资本家手中积聚了大量剩余,并且这些剩余仍日益增加,他们希望通过新投资使这些剩余创造更多的利润,即提供更多的供给;另一方面,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加深,身处"绝对贫困化"中的工人抑制需求,资本扩张的压力遇到有效需求不足,形成了保罗·斯威奇所说的资本主义"过度积累的趋势","这种过度积累的趋势在成熟的、垄断的资本主义中日益显着,减少了增长率,并因此唤醒了经济长期滞胀的幽灵。" 

   为了摆脱滞胀困境,一种新的吸收剩余、创造利润的方式迅速受到资本家的青睐——金融。金融本身具有高杠杆性,通过买卖金融产品,资本家可以在金融市场中迅速实现资本增值,轻松绕开实体经济受到有效需求不足而产生的增值障碍,并且随着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和不断推出新型金融衍生物的刺激,再加之新自由主义极力消除资本流动限制,主张减少金融监管,金融成为资本逐利的追捧对象,并日益在经济运行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时上文所述的矛盾似乎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资本对金融的狂热已经使整个经济建立在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基础之上,一旦借贷某一方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结果就是一系列连锁债务危机和支付危机。在这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次级抵押贷款偿付不足成为导火索,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然后迅速传至全球,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金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一)金融泡沫急剧膨胀 

   在《资本论》中,生息资本的运动形式是G-G-w-G’-G’,其中G-w-G’部分是职能资本增值过程,可见生息资本与职能资本应是紧密联系的。然而,随着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创新,以及现代银行制度的不断成熟,金融资本几乎完全脱离了实际经济,通过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就可以迅速实现G-G’的价值增值,并且由于金融交易具有高杠杆性,资本回报率可以达到自身价值的数十倍至数百倍,这使得金融衍生品所形成的虚假财富急剧膨胀。

   (二)新自由主义推波助澜 

   新自由主义主张的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实际是为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约翰·B.福斯特所说,"新自由主义根本不是传统经济自由主义的复活,而是日益表现为全球规模的大资本、大政府和大金融的产物。"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声称要取消对金融的监管,使金融运作自由化,但在面对金融损失时,他们则抛开了"市场化"、"自由化"的原则,积极救市,支持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并社会化这些损失,而在金融泡沫扩大时期,则恢复了不干预政策,放任金融泡沫无限膨胀,使企业充分获利;另一方面,"效率优先"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使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工人贫困化程度加深。对于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级抵押贷款偿付不足,很大程度上也是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结果。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激化 

   经济危机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内部矛盾的自我调整,因此,生产关系内部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潜在动因。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在于"它总是形成越来越多的剩余,可是它不能提供为吸收日益增长的剩余所需要的因而是为使这个制度和谐运转所需要的消费和投资出路。……所以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状态就是停滞。"垄断金融资本虽然通过金融途径对垄断资本进行了部分修复,表面上解决了剩余的生产和吸收之间的矛盾,但从本质上分析,这种修复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能消除爆发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事实上,在垄断金融资本阶段,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因此,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就会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而在垄断金融资本阶段,金融化带来的危机将是更深刻和更长期的,"这是当前危机的最大可能结果"。 

   四、结论和启示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从垄断资本到垄断金融资本的发展只不过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内部的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金融资本脱离实体资本迅速膨胀,产生大量金融泡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逐利、寻找吸收剩余的途径的必然结果,因此仅从金融角度探索解决危机的做法只能起到暂时延缓下次危机到来的作用,并不能消除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可能引起其他形式的经济灾难。 

   不可否认金融部门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金融行业自由发展,甚至取消金融监管,繁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表面上可以分散风险,但从这次危机中可以看出,这些创新实际上加速了金融泡沫的膨胀,因此,在金融监管中应该更加重视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确保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另外,随着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资本跨国界流动已经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影响一国乃至全球经济走势的重要力量,如何在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抵御国际资本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应该是未来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新自由主义政策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因此在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经济政策时,要特别注意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避免照搬照抄,尤其要重视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防止贫富差距拉大,帮助低收入人群摆脱贫困;要重视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将促进内需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防止出现经济增长的泡沫,确保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2):41. 

经济危机的阶段篇7

关键词:熊彼特;经济长波;金融危机;创新

一、引言

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的边缘,一些发达经济体已经或接近陷于衰退,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已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少经济学家从次贷风波寻找危机的直接原因,如美元国际本位制和美国长期实行的“双赤字”政策,美国经济过度的虚拟化、经济思想过度自由化、政府职能存在错位缺位、金融创新异化和委托关系失衡等。但都未触及金融危机的真正本质。

马克思指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法则”。所有国家的经济运行都不可能表现为持久的单边上扬,周期性波动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经济情况很少静止不变,在繁荣过后,可以有恐慌与暴跌,经济扩展让位于衰退。当最终达到最低点以后,复苏开始出现,这就是所谓经济周期。它至少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成为世界工业国家的特征。离开了经济周期的特定波段去讨论经济,是不会找到真正答案的。虽然也有文章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去分析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但是鲜有文章从技术创新角度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本文尝试运用以创新为特点的熊彼特经济长波理论来分析美国此次金融危机,并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向做出预测。

二、熊彼特经济长波理论概述

经济发展的周期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长波理论因其普适性和规律性,而日益被接受。五十年左右的经济长波本质上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周期。

(一)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是以创新为基础研究经济周期运动的理论。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由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的破坏和向新均衡的过渡。经济发展就是通过一个均衡向另一个更高的均衡不断跃升来实现的。熊彼特首先运用经济周期的“纯模式”来解释经济周期中的繁荣和衰退两个主要阶段的产生。他又进一步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纯模式”只是创新引起的第一次浪潮,必须再引入第二次浪潮才能解释四个阶段的经济周期波动。

(二)熊彼特开创的技术创新的长波理论

对于熊彼特的经济周期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长波理论。长波理论由康德拉耶夫在1925年发表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一文中首次提出并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平均长约50年的长期波动。”但康德拉季耶夫却并没有就长波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熊彼特首先对长波的运行机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解释。按照熊彼特的说法,无论是“纯模式”,还是周期的四个阶段循环的形成,关键在于创新活动。他又进一步认为,创新是大小不同的,有的创新影响大,有的影响小,有的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引入经济生活中,有的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能实现,这样势必会出现长短不一的经济周期。于是出现了熊彼特所谓的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之说。熊彼特认为,长波周期源于那些影响巨大,实现时间长的创新,即以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活动,如铁路的兴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以及电气化和化学工业的兴起等。他把产业革命看成是大的技术革新活动的浪潮。

在一种静态均衡状态中,企业家的重大技术发明会给其带来利润,促使其他企业家纷纷进行模仿,扩大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便引起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经济高涨,此即“第一次浪潮”。这时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的投资和投机,以致形成虚胀或过度繁荣,此即“第二次浪潮”。当新技术的普及应用达到一定程度后,超额利润消失,很多企业亏损或破产。与此相伴随,过度投资和投机活动也就停止,对银行信用的需求也开始紧缩,当经济中出现收缩而引起“衰退”时,不能直接导致新的均衡阶段,而进入一个病态的失衡阶段。这使经济进入“萧条”状态,这个阶段不仅投资活动趋于消失,而且许多正常的活动受到破坏。“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进入恢复调整阶段――“复苏”。从“复苏”进入“繁荣”又需有一次“创新”浪潮。

(三)熊彼特经济长波的划分

按照熊彼特的划分,截至1939年,资本义历史上业已出现了三次长波,第三次长波只进行到一半。范杜因在20世纪70年代考察了截至1973年的经济长波,总结了前三波的各个阶段,前三轮长波已基本得到现实的证实。一般认为,第四次经济长波开始于20世纪中期,在持续20多年的高经济增长后,自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后进入下降期。关于第四轮经济长波何时结束,第五轮经济长波何时开始,理论界争论较多。本文比较赞同陈漓高,齐俊妍的第四次长波结束于1991年,第五次长波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时间为1991年的说法,大约在2009年达到波峰。五轮经济长波的划分如表1所示。

三、熊彼特经济长波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分析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不断深化,成为世界经济第五轮长波繁荣期结束的直接诱因。但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根据熊彼特经济长波理论,是信息技术创新及信息产业发展的停滞或衰竭,第五轮长波开始从创新阶段进入成本竞争阶段。于此同时,美国为了改变经济周期变化规律,推行相关政策刺激经济金融化,但当金融泡沫破灭,次贷危机产生,经济还是势必进入衰退阶段。

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表明,新经济长波的胚胎已经在高技术创新活动中孕育成熟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新摩尔定律的出现,信息技术产品每18个月更新一次。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一轮的经济腾飞出现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后来居上,并强烈地冲击着世界经济格局,传统制造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据统计,在1994-1996年间,美国经济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率27%、传统产业仅为14%、汽车产业仅为4%。美国连续9年保持4%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失业率接近于零。传统产业中4000万人失业,但是新产业创造了7000万人的就业机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美国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投资在这2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引发新的生产力革命,导致第五轮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的延续。一个由信息技术主导世界经济的“信息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在进入21世纪后,推动第五轮经济长波上升和繁荣的、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也已经开始进入饱和期。“在2001-2007年期间,美国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投资的几何年均增长率仅为2.9%,大大低于此前的20年。”以it产业为主导的第五次产业革命及其长波周期,经过20多年不断的技术创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出现更高级别的技术创新,原有的创新企业就失去技术优势,因而无法利用技术创新优势获取超额利润,于是出现了资本积累过剩,投资和生产必然由高潮转向低潮,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减弱,第五轮经济长波进入了繁荣期的末端。

美国政府也早已深知高科技产业不可能无止境地促使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下去,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高科技本身的特点和经济中的其他制约因素,高科技产业也有可能出现停滞甚至滑坡。于是从21世纪初开始,美国政府为了防止美国经济可能面临的下滑趋势,也为弥补“9・11”事件对美国国民心理所造成的重创,开始实施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衍生工具的发展,放松监管。与此同时,美国金融机构将信用等级较差的人也拖入借贷者行列,并将这种次级债通过衍生品市场发往全世界,让全球为其刺激经济的政策分担风险。美国实施这种政策的结果直接刺激了经济的金融化。美国金融业在国内总利润当中所分割的比重越来越大,从80年代初的不足20%上升到30%左右,并在21世纪初一度达到45%。美国希望能由此改变经济规律的运行方式,使经济长期繁荣下去。但这种政策只是使美国经济保持了表面上的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衍生品制造了巨大的泡沫,当泡沫破灭后次贷危机爆发。

而此次次贷危机恰好发生在第五轮长波下降期临近的关口,一方面使得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这加速了长波下降期的到来;另一方面,长波下降期的临近也使得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加严重和持久。如果不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优势也已渐消失,长波繁荣期的临近结束,次贷危机仍有可能发生,但未必会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然而,即使没有次贷危机,由于信息技术创新衰竭所造成的长波下降期也必然会到来,只是可能会以其他危机的形式发生。次贷危机只是科学技术危机的表象;只是人类发展历史面临的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出现停滞;只是现代社会在旧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积累起的巨大社会生产力面临崩塌的表象。

四、美国金融危机未来发展预测

经济周期的运行是有规律的,被人为刺激起来的经济没有延长繁荣期或跳过衰退期达到下一个均衡的能力,美国金融危机实际上是被人为改变而积聚了严重失衡的经济周期的一次回归。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和周期的先导和前提。如果要迎来经济的复苏,使经济增长进入下一个长周期,必须占领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必须有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重大变革的技术创新的出现。虽然科学家一直努力致力于科技创新,但可惜,时至今日,在生物、材料及能源领域等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实践上尚未有大的突破。如果把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置于这个视角中加以考察,将很难得出乐观的结论,我们预测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下滑的阶段。而可能成为下一周期主导产业的,将是与延长人类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的生物、生命和基因产业。这是因为工业化社会已先后解决了人类吃穿住用、交通、城市化和信息化等问题之后,今后要引起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更大质的变化的主要技术革命,是如何延缓人类生命周期这一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除非生物、生命和基因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有所创新和突破,否则美国经济很难复苏。

参考文献:

1、魏曙光.金融危机的理论解读及政策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14).

2、安毅.美国金融危机成因与中国金融改革[J].财经科学,2009(4).

3、丁浩.美国次贷危机形成机理与金融危机根源探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1).

4、孙可娜.经济周期视角下金球性金融危机的审视与理性思考[J].现代财经,2009(2).

5、李慎明.美国经济极有可能已步入40年到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收缩期中的衰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03-18.

6、尹国俊,曾可昕.从经济周期看美国金融危机[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5).

7、熊彼特.经济周期循环论[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8、陈漓高,齐俊妍.信息技术的外溢与第五轮经济长波的发展趋势[J].世界经济研究,2007(7).

9、陈漓高,齐俊妍,韦军亮.第五轮世界经济长波进入衰退期的趋势、原因和特点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5).

经济危机的阶段篇8

关键词:中国股市;欧美股市;股票市场;次贷危机;欧债危机;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6004707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日益深入。金融全球化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成为最为敏感的一个环节。作为金融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各国股票市场之间波动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国外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研究。wadhwani和King等(198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美国1980年到1982年的经济危机导致其股票市场崩盘的同时,美国与日本、英国股票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加[1]。mcQueen等(1993)研究发现,各国股票市场波动的相关性来源于某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即其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反映了其经济基本面[2]。Solnik等(1995)研究发现,不仅在危机阶段,在股票市场震荡时期,国际股票市场之间的相关性也在逐渐加强[3]。Contessi(2010)则基于经济基础假说,认为欧盟的发展和欧债危机的产生使得欧洲各国股票市场之间相关性显著加强,欧洲各国经济结构不断趋同[4]。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对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之间的相关性及联动性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张福和赵华(2004)研究了从1996年2月到2002年12月上证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的日收盘价,发现中美股市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5]。韩非和肖辉(2005)把上证a股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率作为考察对象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的相关性很弱,中国股市收盘对美国股市收盘的影响较小,而美国股市收盘对中国股市的开盘几乎没有影响[6]。方建武等(2010)研究发现,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有单方向影响,并且影响有一定持续性,但长期看来,两国股市不存在协整关系[7]。张兵等(2010)以2001年12月12日到2009年1月23日上证指数与道琼斯指数的日交易数据为样本,分阶段检验了中美股市之间的联动性,得出了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引导作用很弱,而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波动溢出不断增强[8]。周佰成等(2011)对中国上海、香港与美国股市波动率进行了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上海股市与香港股市的相关性最大,而与美国股市的相关性最小;不同市场走势下波动率对相关性具有非对称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定量刻画和定性分析[9]。

总体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各国股票市场相关性的研究大都没有考虑经济运行状况,很少专门研究经济处于危机期间各国股票市场的相关性。鉴于此,本文以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为界,分三个阶段对中国股市、欧洲股市和美国股市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研究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在危机期间的相关性如何?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欧美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开盘价和收盘价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其中的原因。

一、研究数据的选取和统计分析

(一)研究数据的选取

由于中国股市一般以上证a股指数(SH)为研究对象,美国股市以道琼斯工业指数(DJi)为代表,欧洲股市以德国GDaX指数(GaX)为代表,因此,为了研究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之间的相关性,本文选取从2007年10月17日到2012年12月31日期间这三种指数的开盘价和收盘价,剔除不重叠的交易日数据。本文按照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发生,划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7年10月17日到2008年11月3日。由于2007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席卷全球证券市场,几乎在同一时间,各国股市以连续暴跌结束了之前的上升趋势,反转进入大幅下降趋势。我国股票市场也深受影响,上证指数于2007年10月16日创下历史新高之后,迅速下跌,进入了长达一年多的下降趋势,最大跌幅超过70%,德国GDaX指数和美国道琼斯指数也分别下跌了近50%和40%。第二阶段从2008年11月4日到2009年12月8日。由于各国出台了不同程度的救市措施,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进入了恢复阶段,各国股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性上涨。第三阶段从2009年12月9日到2012年12月31日。由于欧债危机的发生并持续进行,在这一阶段德国GDaX指数和美国道琼斯指数以震荡为主,而上证a股指数却又进入了长达两年的下降通道,最大跌幅超过40%。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使用的软件有SpSS17.0、eviews6.0。

由于中国与欧美之间存在较大的时差,使得同一交易日内各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时间存在较大差异:上证a股收盘之后,德国股市才开盘;而在德国股市将要收盘之时,美国股市才开盘。因而,a股当日收盘价可能会影响到当日德国GDaX股指(GaX)和美国道琼斯指数(DJi)的开盘价,而a股当日开盘价和收盘价也可能会受到德国GDaX股指(GaX)和美国道琼斯指数(DJi)昨日收盘价的影响。本文的收盘收益率用RC表示,即RC=Ln(第t日收盘价)-Ln(第t日开盘价),开盘收益率用Ro表示,即Ro=Ln(第t日开盘价)-Ln(第t-1日收盘价)。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为了对比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在三个阶段的不同表现,本文分别对美国道琼斯指数收盘收益率(RCDJi)、德国GDaX指数收盘收益率(RCGaX)和中国上证a股收盘收益率(RCSH)进行描述性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在第一个阶段,三种指数的平均收益率都为负,处于次贷危机中心的美国股市的跌幅最小,而中国股市的跌幅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美国股市比较成熟,对危机的处置措施比较有效,而中国股市在之前泡沫过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大幅的下跌。在第二个阶段,三种指数的平均收益率都为正,中国股市的表现最佳,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前期跌幅过大和大幅反弹的结果。在第三个阶段,欧美股市的平均收益率都为正,而中国股市的平均收益率却为负,这个统计结果有些意外,可能是由于中国经济处于下滑时期及金融制度环境不佳有关。

表1描述性统计

阶段变量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

(三)条件概率统计分析

由于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的交易时间存在差异,使得欧洲股市和美国股市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会影响到中国股市当日的开盘价和收盘价。这样,使用条件概率就可以看出欧美股市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上涨(或下跌)时上证指数当日开盘(或收盘)跟涨(或跟跌)的概率,从中发现中国股市受欧美股市影响的程度,见表2。总体来说,中国股市的开盘价比收盘价受欧美股市的影响更大一些,而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又超过德国股市。具体来看,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跟跌不跟涨的现象,说明在危机阶段,市场投资情绪悲观,中国股市对来自欧美股市的利空因素更为敏感,而对于短暂性的利好消息比较迟钝,尤其在次贷危机阶段,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跟跌现象更为明显。在第二阶段,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跟涨跟跌的现象并不特别明显,呈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主要原因在于各国的经济恢复情况和刺激政策的不同,造成欧美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没有危机阶段大。

表2条件概率表

注:p(aop|Dp)、p(aCp|Dp)分别表示美国股市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上涨时上证指数当日开盘和收盘上涨的条件概率;p(aop|Gp)、p(aCp|Gp)分别表示德国股市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上涨时上证指数当日开盘和收盘上涨的条件概率;p(aon|Dn)、p(aCp|Gn)分别表示美国股市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下跌时上证指数当日开盘和收盘下跌的条件概率;p(aon|Gn)、p(aCn|Gn)分别表示德国股市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下跌时上证指数当日开盘和收盘下跌的条件概率。

二、实证分析

(一)相关系数分析

本文使用相关系数来分析不同股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见表3。相关系数越大,表示两国股市之间的联动性越大。从表3可以看出,美国股市、德国股市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收益率与中国股市当日开盘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在三个阶段逐渐增加,说明它们之间的联动性随着时间的推进在加大。而美国股市和德国股市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收益率与中国股市当日的收盘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较小,且变化不大,表明其联动性不强且各阶段无明显变化,中国股市的收盘收益率相对独立。这也说明中国股市在开盘时容易受欧美股市的影响,但交易之后,国内因素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各个阶段,美国股市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收益率与中国股市当日开收盘收益率的相关系数都大于德国股市,说明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大于德国股市,这与美国股市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权威地位有很大关系。

(二)协整检验

对中国上证a股指数与美国道琼斯指数、德国GDaX指数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这三种指数序列都是不平稳的,对它们的一阶差分后,发现三种指数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即它们的收盘收益率RCSH、RCDJi和RCGaX都是平稳的。因而,可以通过协整检验来考察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指数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本文采用Johansen的“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在三个阶段,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之间均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之间短期内虽然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缓慢,而中国经济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并且各国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采用了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使得各国的经济周期并不存在一致性。同时,中国股市起步较晚,在运行机制、监管制度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对外开放程度还不够高,使得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之间还没有建立起长期的均衡关系。

表3相关系数表

表4协整检验结果

表注:滞后期采用的是aiC和SC最小值来确定,所有阶段aiC准则与SC准则判断为一阶。

(三)方差分解

为了分析在短期内欧美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程度,本文分别将上证指数的开盘收益率和收盘收益率进行方差分解,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上证指数的开盘收益率(RoSH)的预测误差方差由自身的冲击解释力度最大,但在三个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自身的冲击在三个阶段逐步递减;其余的冲击则主要由美国道琼斯收盘收益率的新生冲击来解释,德国GDaX指数收盘收益率的新生冲击解释力度十分微弱。上证指数收盘收益率(RCSH)的预测误差方差绝大部分也是由其自身的冲击解释,美国道琼斯指数和德国GDaX指数收盘收益率的新生冲击解释力度都较弱,相对来说,美国股市的影响大于德国股市。可见,上证指数的开盘和收盘主要是受自身因素的影响,欧美股市的影响比较有限。相对来说,上证指数的开盘比收盘更易受到欧美股市的冲击,且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冲击远远大于德国股市,即使在欧债危机阶段也是这样。

表5三个阶段的RoSH、RCSH的方差分解

(四)分位数回归检验

为了进一步分析欧美股市不同的涨跌幅度对上证指数开盘价的影响,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来进行研究。该模型的好处是使用具有异方差的模型,而股票指数的收益率存在异方差,并且对条件分布的刻画更加地细致,能给出条件分布的大体特征。

本文的检验模型将上证指数当日开盘价分为0.1分位数到0.9分位数,共9个特定分位数,以分析其受欧美股市影响的差异程度,其分位数回归模型为:

2分别表示对各个变量进行参数估计的分位数系数,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在第一阶段,在所有的分位点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并且系数呈现出从小到大的上升趋势,说明在次贷危机阶段,美国道琼斯指数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收益率对上证指数当日的开盘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分位点的上升而加大;而在不同的分位点都不显著,说明德国GDaX指数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收益率对上证指数当日开盘价的影响不显著。在第二阶段,在所有的分位点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但系数值都小于第一阶段,说明在经济恢复阶段,美国道琼斯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开盘价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没有次贷危机阶段的影响大;而除了在高分位的0.8和0.9分位点不显著外,其他分位点都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德国GDaX指数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收益率在中低分位点对上证指数当日的开盘价具有显著影响。在第三阶段,同样在所有的分位点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并且系数呈两头大、中间小的“U型”,说明在欧债危机阶段,美国道琼斯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开盘价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在高低分位数的影响大于中分位数;而在不同的分位点都不显著,说明在欧债危机阶段德国GDaX指数对上证指数开盘价的影响也不显著。可见,在不同阶段,美国道琼斯指数对中国股市开盘的影响都显著,且影响较大,而德国GDaX指数除了在经济恢复阶段在中低分位点有显著影响外,其余都不显著,且影响较小。

表6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

三、结论

本文利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德国股市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次危机期间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之间的联动性,得出以下三点研究结论:

一是欧美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短期来看,欧美股市波动对中国股市存在一定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危机阶段尤为显著,而中国股市对欧美股市的影响比较微弱;而从长期来看,中国股市与欧美股市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各国经济周期的不同以及各国股票市场成熟程度的不同。

二是在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中国股市和欧美股市的走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欧美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也不同。在次贷危机期间,各国股市表现下跌时间短,跌幅大,美国股市的短期波动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显著,而欧洲股市的短期波动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影响较小。在欧债危机期间,各国的股市走势存在明显差异,总体来说,欧美股市在震荡上行,而中国股市却在震荡下跌,并且比次贷危机期间下跌的时间更长。

三是方差分解显示,上证指数的开盘和收盘主要是受自身因素的影响,欧美股市的影响有限。相对来说,上证指数的开盘比收盘更易受到欧美股市的冲击,且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冲击远远大于德国股市,即使在欧债危机阶段也是这样。分位数回归检验表明,在不同阶段,美国道琼斯指数对中国股市开盘的影响都显著,且影响较大;而德国GDaX指数除了在经济恢复阶段在中低分位点有显著影响外,其余都不显著,且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King,mervyn,andwadhwani,Sushil.transmissionofVolatilitybetweenStockmarket[J].theReviewofFinancialStudies,1990,(3):5-33.

[2]mcQueen,G.V.V.Roley.Stockprices,news,andBusinessCondition[J].ReviewofFinancialStudies,1993,(6):683-707.

[3]Longin.F,SolnikB.istheCorrelationininternationalequityReturnsConstant:1960-1990[J].JournalofinternationalmoneyandFinance,1995,(14):23-58.

[4]Contessi.S,p.DepaceandJ.Francis.theCyclicalpropertiesofDisaggregatedCapitalFlows[R].FederalReserveBankofSt:Louisworkingpaper,2008.

[5]张福,赵华,赵媛媛.中美股市协整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坛,2004,(2):93-94.

[6]韩非,肖辉.中美股市间的联动性分析[J].金融研究,2005,(11):117-129.

[7]方建武,安宁.中美股市的联动性分析及预测[J].经济问题探究,2010,(4):80-86.

经济危机的阶段篇9

从房价在严厉调控之下仍不给政府面子而坚挺不降,到“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煤超疯”等词汇风靡社会,纺织服装企业备受棉价暴涨冲击,中国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场“货币洪灾”的压力。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又竭力将挑起货币战争的帽子扣到中国头上,并将人民币汇率问题与贸易收支调整等等挂钩。

尽管如此,由于遭受货币洪灾冲击的不是中国一国,而是除美国之外的几乎整个世界,我们要审视的对象就不能局限于中国一国的汇率单项指标,而需要同时审视中国及其贸易伙伴、竞争对手的汇率、通货膨胀等多项指标。与别国相比,中国平稳度过货币战争第一阶段具备较多有利条件:若能平稳度过货币战争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甚至可以赢得某些新的机会。

鉴于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众多商品市场规模已经高居世界第一,金融市场规模在全世界的排名也在迅速跃升,其它条件相同,仅仅规模本身便为中国化解汇率升值对贸易的冲击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有望更平稳地度过货币战争第一阶段冲击。

小国在国际市场上通常是价格、交易条件和市场容量等的被动接受者,国内金融市场缺乏深度和广度,中央银行难以持续开展大规模公开市场操作冲销资本流入等外部经济冲击,因此抵抗外部经济周期波动和危机传染的能力较弱;大国则拥有较强能力通过大规模冲销干预、启动国内需求等方式削弱外部经济冲击,消除外部危机传染的影响,从而使本国经济周期运行与外部经济环境不同步。

在危机没有爆发的平时,通货膨胀堪称对经济稳定性的最大挑战,外部通货膨胀通过需求溢出、价格机制和流动性机制(包括贸易型式和资本型式)输入一国国内,而无论是应对哪一种通胀输入机制,其它条件相同,大国都比小国处于优越地位:面对同样大的外部需求溢出,国内市场较为广大的大国总需求和价格变动幅度较小;面对通过价格机制输入的通货膨胀,小国通常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面对通过流动性机制输入的通货膨胀,国内市场较为广大的大国相应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也较大,有更强的能力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冲销资本流入对基础货币供给、进而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能够相对平稳度过货币战争第一阶段的国家,在货币战争第二阶段将处于有利得多的地位。

经济危机的阶段篇10

【关键词】财务危机;渐进型财务危机;突发型财务危机

财务危机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不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有大量的研究文献。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大量财务危机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财务危机概念的界定、财务危机的预测、财务危机成本的计量、财务危机与公司治理等问题,对于财务危机的类型及其不同的特性则鲜有研究。本文拟对此作一尝试。

按照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我们可以将财务危机划分为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突发型财务危机两大类。所谓渐进型财务危机,就是一般文献中所指的财务危机,即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项目投资过度、财务杠杆过高等原因所导致的严重亏损、现金流严重不足、无力清偿、资不抵债和破产清算等事项。它通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为企业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突发型财务危机是指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如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等给企业带来了资产的损失,从而所导致的财务危机。两者在表现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形态特征、形成机理、外部影响和防范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下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两种财务危机进行比较分析。

一、形态特征

由于渐进型财务危机是逐步缓慢发生的,而突发型财务危机是瞬间突然发生的,因此两者在形态特征上自然有着明显的差异。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危机可以以现金流是否充足作为判断的标志。如果把现金流量作为时间的一个函数,以时间(t)作为横坐标,企业拥有的现金流量(C)作为纵坐标作图,那么,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突发型财务危机的形态特征大致可以用图1、图2来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现金流指的是净现金流,即相对于企业的现金支付需求来说,其现金供应是否充足。位于零点之上的则表明现金流入足以应付现金流出,而在零点之下则表明现金不足,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到,渐进型财务危机类似于“自然死亡”。企业作为组织系统,象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到衰的过程,要经历发起、成长、成熟、衰退等不同的阶段,有一个生命周期。当一个企业开始进入市场后,随着其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的改善等,其现金流逐步增加。随后,由于外部市场竞争或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等原因,其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渐渐萎缩,在财务上表现为现金流的逐渐减少,这时,企业如不能采取有力的措施扭转局面,则最终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完全退出市场。

图2表示的是突发型财务危机,与渐进型财务危机不同,这种财务危机类似于“猝死”,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瞬间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突发型财务危机可以发生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任何阶段,图中表示的只是一个可能的时点。从图2中可以看出,它可能与企业原来所处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完全不相关。例如,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些原本经营业绩良好、现金流充沛的企业也遭受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即刻陷入了财务危机。

二、形成机理

(一)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形成机理

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段里,一般会依次出现导致企业陷于财务危机的各种原因、症状,企业最后陷于财务危机。

从产生的原因看,根据Johnargenti的研究结论,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八项:一是企业管理差。企业管理差主要是指高级管理层的结构缺陷,包括首席执行官一人独断控制企业;其他董事不作为;知识结构不平衡的高管队伍;财务职能弱;缺乏管理深度、具有很高权力的首席执行官等六个方面。二是会计信息不足或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缺陷。包括没有使用预算控制系统,或者预算控制系统不健全,或者完全不存在;缺乏现金流量预测;不存在成本核算系统;资产价值的不恰当估价等四个方面。三是企业对经营环境的变化不能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经营环境的变化可分为竞争趋势的变化、政治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社会变化、技术变化等五大类。四是制约公司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的因素。五是过度经营。六是开发大项目。七是高杠杆经营。八是常见经营危险。其他学者对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不同的分析和归类。但是,不管如何分析,都包含了企业内部原因和外部市场原因,而这些原因本身也是逐渐发生和演变的。同时,在众多原因中,企业管理差是其根本原因。

从形成的时间段看,根据财务预警分析中的“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企业的渐进型财务危机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财务危机潜伏期,特征是企业盲目扩张、市场营销无效、疏于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资源配置不当、无视环境的变化。第二阶段为财务危机发作期,特征是自有资金不足、过分依赖外部资金、利息负担重、缺乏会计的预警作用、拖延债务偿付。第三阶段为财务危机恶化期,特征是经营者无心经营业务和专心财务周转、资金周转困难、债务到期违约不支付。第四阶段为财务危机实现期,特征是负债超过资产、完全丧失偿付能力、宣布破产。所以,渐进型财务危机是一个动态持续、逐步递进的过程,且具有经常性的特点。

(二)突发型财务危机的形成机理

突发型财务危机的形成具有瞬间爆发的特点,没有一个较长时间持续演化的过程。

从产生的原因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突发性财务危机来源于自然灾害,即企业本身处于良好的经营状态,完全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的外部因素所造成的财务危机。另一种情况是虽然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外部突发事件,如环境污染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和披露,但产生的根源仍来自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善,如污水排放超标、产品质量不合格等。所以其实质上来源于人为灾害,如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实际上是行业潜规则曝光,吉化松花江水体污染事件和南京冠生园月饼陈馅事件则是个别企业不重视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人为灾害。不论是何种情况,突发型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相比渐进型财务危机更单一、更明显、更直接。

从形成的时间段看,第一种情况下的突发型财务危机几乎没有阶段性,随着自然灾害的发生,企业同时发生了资产损失,随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陷入了财务危机。第二种情况下的突发型财务危机发生的时间比第一种情况下相对要长一些,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任危机期,表现为客户流失、产品滞销、市场竞争力显著下降等。第二阶段是财务危机期,表现为现金流不足、无力偿付、筹资渠道缺乏等财务危机的一般症状。

三、外部影响

作为整个社会组织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某个企业所发生的财务危机也具有外部性,对企业外部产生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

(一)经济影响

不论是渐进型财务危机还是突发型财务危机,都会产生外部经济影响。

在微观层面,一个企业的财务危机会给其外部利益相关者带来经济影响。首先,给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竞争对手)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所引起的公司特有的财务危机使得竞争对手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甚至实行寡头垄断,从而带来利润的增长等好处;另一方面,一个企业的财务危机会“传染”给行业内其他公司,这一负面影响往往占了上风。其次,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也会受到其财务危机的损害。再次,企业的财务危机也对其贷款银行产生影响,对此,国外有很多研究,虽然具体的结论和观点不同,但都说明企业的财务危机这一事项对贷款银行产生了负面影响(张培莉,2005)。

财务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危机能引发银行体系脆弱性,进一步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或深化金融危机,使经济难以复苏。并且,这种诱发作用存在必然性(王克明,2004)。

(二)社会影响

除了经济影响外,突发型财务危机还会产生显著、直接的社会影响。虽然渐进型财务危机因影响了宏观经济从而也可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长期的、间接的。但突发型财务危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并不是通过经济影响间接作用的,且在危机发生当时就产生了。当然,有时候很难区分这种影响有多少是由于突发型财务危机产生的,又有哪些是由于引发突发型财务危机的事件本身所产生的。

四、防范机制

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突发型财务危机的不同特征必然导致其防范和控制的时点和重点也有所不同。

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测的研究历史悠久,从20世纪60年代Beaver和altman采用的单变量、多变量线形判别分析开始,涌现了很多预测的方法,如多元逻辑回归方法、生存分析法、神经网络模型等。有研究结果(吕长江、周现华,2005)表明,多元判别分析、逻辑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这三个主流的预测模型尽管其使用有各自特定的前提条件,但均能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前1年和前2―3年较好地进行预测。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可预测性使得企业能够对其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进行事前的防范。防范的重点在于调查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寻找将要导致财务危机的主要根源,对症下药,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当然,如果企业的事前防范失败,陷入财务危机时,仍然可以进行事中和事后的控制,采取与企业现状相适应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策略,提高盈利能力,增加现金流量,使企业逐步走出财务危机。

相反,突发型财务危机具有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事前的防范非常困难,但仍然可以进行一定的风险防范。企业可以在盈利年度提取应急基金进行稳健性投资,平时的财务政策应注重流动性管理,对易损、危险性财产和工程项目进行保险等。这样,当意外事件突然发生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防范财务危机。而对突发型财务危机的防范重点还是在于事后控制,即当意外事件发生后,财务危机已成为必然时,采取迅速的应急措施和策略安排,防止财务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尽可能降低企业所遭受的损失。这时,企业一方面要与股东和各债权方等进行良好的沟通,争取一切机会取得其谅解,对债务协议作出重新调整。另一方面,缩减日常开支,降低费用,生产自救。此外,还要积极筹集资金,特别是争取政府补贴和无息贷款,争取包括国际社会在内的社会捐助,从而弥补现金不足。

综上所述,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突发型财务危机由于其产生的原因不同,从而在形态特征、形成机理、外部影响以及防范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对于企业改善管理、有效应对财务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工孟,芮萌,许庆胜.现代企业财务困境预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J.argenti,CorporateCollapse-theCausesandSymptoms.newYork:mcGraw-Hill,newYork:1976.

[3]李秉成.企业财务困境形成过程研究[J].当代财经,2004,(1):109-112.

[4]张培莉.财务困境及其经济影响[J].财会月刊,2005,(B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