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7:17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篇1

一、农村合作社的涵义及重要意义

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是农民为了谋求、维护和改进其共同利益,规避经营风险,按照自愿、民主等原则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它弥补和解决了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和大市场间的矛盾。

改革开发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农民小规模的生产与信息的落后很难适应大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农民在瞬息变化的市场中,是完全处于弱势地位,信息不流通,技术上落后,价格谈判上处于弱势等等,并且随着农村农民个人致富能力的差异,也导致农村贫富差距的拉大。如何克服以上的种种问题,使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能够掌握主动权,并且实现先富带后富的农民全面的富裕,农村合作社无疑是一个有效地途径。农村合作社可以为广大的个体农民与大市场之间打造一座桥梁,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克服农户小规模交流的局限性,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且有能力的社员可以更好地带动弱势社员的发展。关于这方面我认为农村合作社还可以有发挥的潜力,它们可以进一步实现资本土地等的入股,实现向公司化方面的发展,比如因地制宜成立一个绿色食品的公司,引进技术人才,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等链条的整合,打造自己的品牌,实现可持续的高利润,华西村就是这个方面的模式。以后随着土地产权的清晰化,现在农场、现在农村企业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关于城乡差距问题、农民工问题,诚然,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城市化的发展,但是城市化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农村的生产力还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把农村的生产力完全的发挥出来,许多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而农村合作社可以更好地将农村的潜力发挥出来,可以预测的是未来中国农村的发展,农村合作社一定是一个主流方向,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

农村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全方面的发展,农村合作社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功能。一个发展完善的合作社,可以在社会养老医疗等方面发挥功能,并且可以致力于社员共同生活的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可以根据自己历史的传统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一个合作社的社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加深集体感。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农村合作社作为一个集体协调组织,可以锻炼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农民的素养,更好实现村民自治。不仅如此,农村合作社也是农民和政府之间的一个纽带,可以实现农民与政府之间信息的有效交流,技术的推广,国家宏观调控的实现。从目前中国的国情来说,农村合作社是最适合中国农村现阶段发展模式,它可以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合作社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一)产业化

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最初大多数是进行销售方面的联合,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一些合作组织开始向建立统一的储存、加工和新产品开发体制的方向发展,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内专家学者如黄祖辉、杜吟棠等在早期就围绕农民合作组织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和模式做了深入的研究,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受益为目标,结合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的成效可以看出,产业化经营对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户竞争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田永强、董炜娜等针对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在农民组织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着规模经济性不强、科技水平低、发展环境差、管理机制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合作组织产业化经营应着力解决规模、机制及科技含量等方面的问题,为今后农民合作组织产业化发展研究进程指明了方向。

(二)组织化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化是指个体农户或是经营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加强联系,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在组织化的主体模式方面,张红宇指出五种提高组织化程度的组织化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现代公司制企业模式、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模式以及提供组织化的生产服务模式;在组织化发展途径上,多数学者都主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股份制合作,代海涛、曹彩杰指出在经济发达地区,应适时地发展股份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实现产权清晰化,达到维护农民权利、保障农民利益的目标;冯海滨等探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制因素日益渗入,所有权与经营权日趋分离,股权日益集中,产权关系逐渐明晰。根据不同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引进外来资本,实行股份化改革,建立股份制组织,已成为合作组织的重要发展趋势。

(三)信息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民合作组织不断走向信息化,农业信息理论与技术蓬勃发展,相关研究相继涌现,研究内容涉及农业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等众多方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趋于信息化是指采用信息、通讯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合作组织的资源,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梅方权强调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农业市场流通。张世忠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组织发展面临网络建设与维护、信息资源开发、传播渠道、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困难,对此政府需积极引导建立农业信息化的市场机制,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同时为了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需要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等。

三、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社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重视规模。近年来,农村合作社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入社农户的数量刚刚超过全国农户总数的1/4,并且农村合作社的平均规模还不到百户。因此,应在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数量的同时,提高新成立合作社发起人数量的门槛,更加重视和鼓励农民加入已经成立的合作社和发展合作社联合社,促进向纵向一体化、联合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增强合作社的带动能力,尽快形成产业化。

(二)重点扶持。通过合作社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我国对合作社的支持政策应当坚持扶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放在增强合作社的内生活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科技推广,增强合作社的经济实力。

(三)改革放活。随着合作社发展壮大,各国政府更加重视“掌舵”不做“划桨”的事,逐渐减少对合作社的干预,充分发挥服务和引导功能,给合作社创造更灵活的制度空间。从长远和世界范围来看,金融创新是合作社制度“放活”的重要一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要求,需要有关部门协商尽快拿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四)加强监管。我国目前尚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合作社发展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和引导。借鉴国外经验,建议加强合作组织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通过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合作组织的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

从现价段来看,农村合作社是最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农村合作社一定会在我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发展壮大,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和谐农村的建设,走向全面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陈继伟.农村合作经济现状探讨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04)

作者简介:岳学健(1981-),男,云南省会泽县人,云南省会泽县大桥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乡镇企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篇2

1、农村基层管理队伍素质欠缺。农村地区,基层管理队伍不大,其管理水平与素质也有待提升,多数为村中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掌握现代化科技能力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从领导方面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带领农村经济走向繁荣发展。

2、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问题。村民经济来源少基础薄弱,日常开支庞大。除了用于子女教育上,家用电器,住房条件都有很大需求,而这也是不菲的支出。

3、农村地区人口的总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强。由于受地理条件、交通水平的限制,视野不开阔,缺乏冒险精神,顾忌比较大,难以全副身心对新事物投入。另外,接受高新科技能力差,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科技生产力带来的方便,科技转化率比较低,致使先进科技与农业发展脱节,农业发展缓慢,基本上维持着原有水平和管理模式。

二、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首先应当明确如今经济发展形势下的指导思想以及目标任务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贯穿经济发展始终,从而统揽“农村农业农民”三大问题的工作。把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基本目标。把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大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眼于改革农村经济发展体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相适应的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体制,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可依靠的体制。使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更加完善健全,农村基层管理组织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建设事业保障制度更加完备,经济文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性不断增强。其次,要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念,不断推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进一步转型,逐步改变农业方面对现代化资源利用的情况,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大农村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使所有资源功效得到最大化发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改善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努力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村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走新型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

提高科技贡献率,把科技的创新能力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从而不断地增强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利用率,将产品增收从加大成本方面向加大现代化科技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农业方式向现代化发展方式跨越。

2、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让村民更多的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科学化的发展经济,永远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素质需要有一个提升。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科技文化水平,从而可以逐步缩小与现代化的差距,带领村民找到经济发展方向。从而提高整个农村的科学文化素养,学会对现代化科技进行运用,增强科技转化率,了解发展的大方向和外界经济发展水平,横向纵向对比,找出优势与不足,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3、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核心内容进行研究的意义

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只有首先对当前时期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明确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2)研究当前形势下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从问题中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3)研究当前时期下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有利于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篇3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依然很落后,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低下,这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要追究其深层次原因,就要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在,从而分析出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0引言

在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我国处于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当前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我国有56%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全局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何才能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1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

我国农村的经济在60年代以来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民主义的过渡时期,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第二阶段,这期间弄寻经济发展因受到的影响而停滞不前;第三阶段也就是改革开放到现在,生产了的提高使农村经济上了一大台阶,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生活逐渐走向小康化。目前,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快速发展时期,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农村的发展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

1.1农产品质量跟不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发展技术滞后,生产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准下,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导致产品质量没有跟上技术进步受阻,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对生产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资金和科技不足的限制,且建设周期长,规模大、风险高,盈利水平还相对较低,缺乏对市场资本吸引力,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农村投资。

1.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集体经济意识薄弱,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从而导致农村经济不能持续、稳定、全面发展,导致不平衡发展。

1.4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农村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农业科学技术,只能以传统的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植一些玉米、高粱等普通粮食作物,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和文明素质的提高。

1.5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电力、通讯、运输、环保、供排水等设施短缺,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未能充分显现。尽管“十五”以来对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对农田水利投入仍显不足。

2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近几年,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要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在现有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推动农村经济的进步。

2.1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力度,在资金投让方面政府要采取硬性财政预算政策,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充足并疏通供应渠道,启动农村经济的资金。同时加大对农村商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对农产品价格改革不断深化,以此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使农业产量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就必须紧跟市场经济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及渠道。使原来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向多元化转变,将各种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并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去,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各种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2.3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村经济已具备了推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客观条件,围绕市场和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产业化可以帮助农产品抗御市场风险;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从而使农业能持续发展;产业化有利于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

2.4集体化经济有利于集中资源优势,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于大部分乡村对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没有大的举措,群众缺乏市场意识,把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视为唯一的增收渠道,集体化经济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主要由集体控制并拥有,建立集体规划,公共管理,把科学发展观和农村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济。使农村由农业向新型工业转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力进步创造条件。

2.5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产品技术能力的培训,通过对农民素质、知识的提高,从而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创新、经营、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提供重要的人力智力支撑。

3结论

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基础地位,由于我国现在贫富差距相当大,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全局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

[2]田向利.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4.

[3]江小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作者简介】

王文隆,泉州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经济本义

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根本,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义是一个经济概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这一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5年底又专门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是深藏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

第一,工业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工业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建国以后,由于中国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及中国的具体国情迫使中国不得不采取不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完成我国的工业资本的积累,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了重大的作用,但这种经济结构模式也导致了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随着中国已经能够国际贸易来积累资本,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已经不适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农养工的发展模式已经制约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应该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从以农养工转变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模式。

第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动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同时,农村经济建设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资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等。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转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村产业技术含量,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战略,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农业生产与世界接轨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推动农业产业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以后,中国农业必将直面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如何在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下发展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科技附加值较低,国际竞争能力较弱。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走农业综合发展的道路,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如果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建设进程的话,那么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深深植根于经济发展本身的,正是因为中国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命题的提出便成了一个时代的必然。

二、全方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如何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基础夯实的关键放在农民增收的f司题上。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一,要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种植向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农业、乡镇企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农村产业结构模式。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是自发形成的,地方政府进行产业结构布局决策时,往往从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讲求经济发展的短平快。导致农村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就必须加大对已经形成的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农村产业向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参照2005年11月9日国务院第1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中的相关政策,在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基础上,坚持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培育农业的龙头产业来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在调整中通过加强发展乡镇企业和城镇,缓解农村地区的就业压力,推动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第二,要注重农村地区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还相当落后,现代化程度相当低,农业生产还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能力;农村非农产业的科技水平低下,大部分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市场竞争能力弱。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要加大技术设备更新的力度,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技术的支持。中央要通过加大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科技改造资金的投入,为乡镇企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二是要加大科技扶贫的力度,通过实现科技下乡,提升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技能水平。各级政府要在总结以往农村科技扶贫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组织科技下乡。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科技人员的培训,为农村地区的科技发展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第三,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人,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会缺乏根本的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抓紧培养新型农民,一是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通过对农民的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农业新科技,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通过加大对农业的非农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实现非农领域的就业,即就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或者是进城务工。二是要培养农民树立起现代市场观念。培育新型农民,帮助他们树立起牢固的市场理念,使农民牢固树立起市场意识,成本意识,竞争意识,以参与市场竞争为目标来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提高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长远决策意识和整体决策水平。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追求结合起来,既要兼顾到眼前利益,更要注意长远利益。通过帮助农民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使农村经济发展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三、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增强地方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水平的提高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能力。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中央提出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应该不断提高以下的执政能力水平。

第一,转变职能,提高服务和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由领导型向引导型转变。“两免一补”使得乡镇政府从大量的具体性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也使乡镇政府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实现这种转移,就需要乡镇政府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以宏观调控手段来引导和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指导,通过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促成农民观念的转变。二是由命令型向示范型转变。中央农村政策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大,农民自主发展经济的空间更广阔。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不应该再实行命令型的规范,而应进行示范型的引导。通过搞好示范,培养农业发展农业生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三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乡镇政府工作职能转变以后。应该注重为农民提供生产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技术、信息平台,定期种植技术、农产品购销、外出务工等信息。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篇5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管理是对社会主义农村生产总过程的经济活动的管理,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生产越发展,技术越先进,管理越重要。经营管理工作搞好了,就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新任务,把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经济体制的变化

目前农村的经济体制由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合作化经济体制,替代了大锅饭式的集体化经济体制,农民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他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经营方针、能够处理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直接挂钩,为了发展生产,他们还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农村经济中生产关系的这一重大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1.2产业结构的变化

目前农村产业结构已由单一的种植业格局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蓬勃兴起,已将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这样,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就成为面向多产业的服务了。

1.3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目前农村生产中引入了市场调节机制,由过去的统购派购为导向转向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求来引导生产发展的方向。生产经营方式的这一深刻变化,使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成为从生产到流通的再生产的全过程。

1.4农村和农民的本身条件的变化

作为农村经济管理主体的农民,目前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时期中,本身还存在着许多和商品生产不适应,需要我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一是农民比较缺少商品生产知识,虽有了经营权,但缺少决策能力;二是农民科学文化技术水平较低,劳动专业化技能较差,虽有积极性,但缺少科学性;三是农村信息手段落后、传递慢,因而经济信息量少,虽有自,但应变能力差;四是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差,严重影响商品流通,进而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所以农村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但要变成全面的经济优势也并非容易,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这些新形势、新特点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

2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任务和方法

我们要根据客观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科学地组织社会生产力,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目前,我们就是要根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努力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1切实加强乡镇企业的经济管理

一是在管理体制上不能搞一刀切,允许各地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自行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式,存在多元型的经济结构;二是必须搞好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放手让企业真正独立自主地经营管理;三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上要推行层层承包制和岗位经济责任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对经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通过行政的、法律规定的、经济的等手段及时解决和正确引导,保证乡镇企业沿着社会主义的经济方向健康发展。

2.2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促进产销的良性循环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率日益提高。如何使农村的各经济成份之间、各产业之间、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之间保持平衡、协调发展,也是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同时,同步地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也就是说,要在经济规律的指导下,积极支持各类从事供销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有组织的市场的调节作用,并逐步在农村中形成一个以中心集镇专业市场与众多农村集市相连接的市场网络。农民可通过市场反馈的各种信息来确定自己的市场经营,产品生产和产品价格策略以及自己产品的营销方式。根据市场需求指导生产方向,改变生产结构,使生产和需求自发地调节。互相适应。

2.3积极开展经营管理咨询,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面前,生产者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努力改进生产,取得盈利。这既给农村经济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也使每个生产者得冒一定的市场风险,因此,我们一定要搞好经营管理咨询工作,帮助每个独立经营者制定正确的经营方针、决策和计划;寻求最佳方案,搞好合同管理。同时,还要把国家计划指导的要求,对经济的客观要求的信息也传递给他们,这样就把局部的利益和全面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以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和流通获得统一,求得最佳的全面经济效益。

2.4加强经济联合,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不断改革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建立以横向经济联系为主,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经济组织体系,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另一重要任务。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时期,面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的激烈的竞争,每个商品生产者要求得发展并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求联合。因为只有联合才能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使资源、资金、劳力、人才、技术等条件都各得其所,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联合可互相取长补短、拾遗补缺,把各方的优势集中起来形成更大的优势,以便产生系统效应,起到放大生产力的作用;联合容易抓住经济发展中的生长点和适应社会需求而组织生产,能获得高的经济效益;联合可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的局面,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观念,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作者:冯艳波单位:海伦市前进乡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篇6

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政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揭示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路径,深入分析现行农业政策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实际效果,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政策,充分发挥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农业政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期影响显著,长期影响并不明显;农业政策对要素投入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直接影响较小。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遵循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调控机制。农业政策通过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实施农业支持政策,引导农村经济发展,如通过农业政策引导投资的流向,加强公共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引导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引导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实现农业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农业政策通过完善市场供求机制和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如土地经营权的长期不变,对农民构成了产权激励,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最低收购销价和粮食储备的实施,保证了农产品的销售,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拉力;科技创新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推力。农业政策通过调节农产品供求、调节农产品购销价格、调节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农民的收益,实现农村的社会和谐,从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是:农业政策的实施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要素投入效率,进而影响农业和农村产出,最终影响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取消农业税对于农业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劳动力的增加具有直接影响,且短期和长期效应都较为明显;对农业产量和产值的增长有间接影响,且短期效应明显,长期效应并不明显;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短期效应明显,长期效应并不明显。因此,取消农业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农民平均减少百余元的负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村居民收益,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公共投入机制,这将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一、我国农村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十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农村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现了一字之别,把“建设”改成了“建成”,由此彰显国家重视农村经济建设的决心。最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经济建设,不断推出有关农村建设的新政策,这些政策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农村当前大量缺乏金融产品,因此在选择金融产品时太过贫乏,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不但如此,农村交通依然不能畅通,在过去很长时期内都没有得到解决,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农产品不能运出,农民增产不增收,出现大面积亏损,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当前发放的农民补贴不足,农民每年收入过低,因此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不利于农村发展建设,经济发展水平无法提高。

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如下:第一,农业政策首先制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鼓励农业生产政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方向,对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支持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第二,合理确定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方向,保证农业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农业政策利用改革市场供求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家推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进行粮食储备,使农民的产品可以顺利销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第三,科技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政策利用对农产品供求进行调节、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生产具备较大发展潜力,促进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二、农村经济发展相关路径分析

农业政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受特定机制的影响,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业政策,特别是机制层面,要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相符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才能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要注意下面这些问题。

1、重视农业政策的引导

发挥农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要素投入效率,保证做到合理配置农村资源,一是大力改革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强化管理土地承包、租赁、转让和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做到土地资源的大量集中,才能提高土地要素利用率;二是进一步合理配置农业财政支出结构,利用有效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等方法,在保证不断增加农业财政支出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生产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开发支出发挥最大效用;三是大力宣传农村科普知识,使农村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不但可以吸引当地青年回乡创业,同时加强培训现有农业生产者,在保证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提高不同要素的利用率。

2、重视农业政策的调控作用

进行农业政策调控首先应该考察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协调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产生政策合力,一是利用改革和完善当前的户籍制度,改变工业补充农业等现状,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二是利用调控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使用情况、统一调配经济种植和粮食种植的比例、合理分配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以及科技投入,努力创建长效农业投入机制,才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系统,并与当前农产品营销相结合,减少流通步骤,大量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打造运行效率高而费用低廉的农产品城乡流通系统。

3、重视农业政策的激励作用

农业政策实现激励作用就是打消农民的思想顾虑,才能不断增加农业收入,一是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和推行农产品保护价政策,寻求创建二者联动机制,防止出现较大的变化,使农民能够长期保持生产积极性;二是发挥农业保险制度的作用,防止农民由于出现自然灾害而减少经济收入,这样就为农民生产解决了后顾之忧;三是大力改革当前农村金融体制,不但要为农民生产提供充足的生产资金,而且要确保农民合理使用生产资金,才能鼓励农民进一步扩大生产和增加收入,特别是应该制订更加优惠的金融政策,在农村发展附加值高的农业生产项目,不但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而且可以保护自然环境。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篇7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由于我国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就得到了巨大地提升,并且也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这十几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在农村地区推行之后,农村经济的主体发展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村民现在掌握了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并且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权,使得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从而使得农村居住人们成为了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第二、经济成分和产业结构趋向复合化。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成分随着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而逐渐趋向复合化。农村经济逐渐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新形势。

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在经济管理上的重视力度不足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村民对经济管理这一问题上的管理意识淡薄,未引起重视。以往农村人民只懂得务农,并不懂得如何管理财务问题。致使农村官员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上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当前的农村经济在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都没有实际数据佐证也没有科学有效地指导,也都是村民在财务成本管理上不重视而导致的。在农村生活长大的大多数人都不懂得经济上的管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钱就是要存着,不要奢华享受,这就是经济的管理,这样的想法是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的。

2.2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大多数农村居民除了不重视经济管理外,对于管理体系也未引起重视,导致大多数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因此,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经济管理体系都是不完善的,不符合自身发展目标和方向的。由于我国的农村经济还是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主要的管理经验都是借鉴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或总结自身的。而大部分农村经济管理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因此,在这方面而言,也是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原因之一,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得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的管理体系,只有善于管理经济,才能更好地继续发展下去。

2.3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投入不足是最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形成农业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使得农业基础产业特征和资源配置活动准则之间产生矛盾。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给农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农业的基础建设有着高风险低收入的特点,那么就会导致市场资本缺乏吸引力,进而造成农业融资难。第二、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农业投资具有区域性,而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收入比较低,组织结构难以集中,因此难以胜任这类型的投资。

三、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上的相关应对政策

3.1完善经济管理体系

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在于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因此完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完善经济管理体系,首要应将现代社会中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农村经济管理中。这样有助于实现整体上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完善管理体系,帮助提高农村经济的社会竞争力。进行经济管理,就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在管理体系中要坚持管理对象、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的全面性。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执行者还是财务人员,都应在管理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积极性。一个切实可行、科学的管理体系是财务人员在管理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保证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也是完善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3.2增强经济管理意识

要想解决农村经济在管理上的问题,除了完善经济管理体系外还要增强农村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由于大多数农村管理人员对于经济上均缺乏管理意识,认为只需要把效仿城市的发展方向,跟随党的脚步就能走向光明。并且大部分的农村管理人员缺乏管理上的专业知识,部分村官是当代大学生,但他们对经济管理上缺乏经验,对农村的发展走向也缺乏经验。因此,农村的领导班子管理意识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就应该充分地具备管理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应针对经济发展中所需的物质成本和非物质成本分开进行管理,拓展成本内容,进而更好地实现对于经济上的管理目标。除了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领导班子的财务成本管理意识外,财务人员也应增强这一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在处理关于国家的投资项目上,财务人员应该遵守工作准则,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进而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要想更好地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就要从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上出发,并且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走向制定相应的目标。一定程度上增强农村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王书洲单位:江苏省射阳中学

参考文献: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篇8

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农村的三农问题是否能得到解决,农村能否快速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而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必要保证。本文将以吉林省敦化市的雁鸣湖为例,对其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雁鸣湖;农村经济管理;农村发展

一、雁鸣湖概况

雁鸣湖镇位于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幅员面积150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202公顷,耕地面积5500公顷,草原面积11157公顷,森林面积最大,达125791公顷,占总面积的80%。雁鸣湖湿地属部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特别丰富,以雁鸣湖水库和塔拉湖水库为主的大小水库82处,盛产各种野生名贵淡水鱼54种,是淡水鱼集散地之一。其水域风光秀美多姿,栖息着丹顶鹤、大雁、野鸭、鸳鸯等贵重鸟类。雁鸣湖镇自然风光独特,气候宜人,雁鸣湖依托长白山、镜泊湖等周边地区的高品位旅游资源,成为长白山—镜泊湖旅游热线最佳中转站。

二、雁鸣湖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管理

1、雁鸣湖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雁鸣湖镇正在进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即农村城镇化,这不仅体现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体现了农村的快速发展。

2、雁鸣湖农村经济的管理

2.1良好的管理理念。雁鸣湖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保障工作落实、成立保障机构、组织领导到位”的理念。雁鸣湖不仅在思想上有着良好的管理理念,在行动上也有着强大的执行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加强宣传,落实政策。雁鸣湖通过宣传车、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向人们宣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以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②严格执行上级拆迁补偿政策,使人民群众都享受到应有的补偿,严禁应补不补、多占少补或少占多补的想象发生;③实行早安排、晚汇报的日报制度,积极分析研究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④成立雁鸣湖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加强领导,积极搞好与上级部门、各行政部门和建设方的协调工作,切实推进工作的落实;⑤加强对各项建设工程的监管以及干部的监督,尽可能高质量地完成建设工作。

2.2大力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雁鸣湖本着“有效提升发展空间、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改善环境面貌”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的建设,通过合村并镇、合村并点两种模式,进行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效能的管理,全面实现农村社区规划的目标。

2.3加强交通路网的建设工作。交通路网的建设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2012年雁鸣湖共开工建设10条道路,其中六月份开工建设的雁鸣大道、社区道路、环湖路等三条道路于第二年五月份完工。另外,农业公园内的七条观光道路已经全部建设完工,道路修建目标完成率达到百分之百,耗资不足总投资额的百分之八十。2013年雁鸣湖新建的交通路网已达6.5公里,目前还在不断扩大。

2.4实施农民创业园的建设工作。雁鸣湖坚持“三化”协调发展道路,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将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度假农业等现代化农业方面转变。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园的建设,建设多片现代农业示范区,鼓励人民群众创建自己的创业园。此外,雁鸣湖还于2012年高质量地完成了生态廊道的建设工作,绿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绿化成活率约达百分之百。

2.5开展现代水城的建设工作。雁鸣湖以农业公园为中心,大力开展生态水系的建设,连通雁鸣湖及其周围水域,构建集灌溉、绿化、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水系。这样不仅能起到对周围环境的美化作用,还能减少经济的支出,促进经济的发展。

2.6积极建设风景旅游区。雁鸣湖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雁鸣湖风景旅游区内山密重叠,湖泊交错,丹江澄碧,古迹繁多,既有天然而成的景色,也有人文胜地的景观。雁鸣湖风景旅游区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农村的发展。

三、雁鸣湖农村经济的管理对农村的发展影响

1、农村经济管理为农村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农村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即是农村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使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前进方向,从而保证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效果与实际要求的差距,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需要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即通过个人的努力去实现个人个体的需要,从而使更多的人受益,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只有靠财富创造才能增进社会福利,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是要发挥农民个体的积极性,以创造财富增进更多人的福利,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雁鸣湖通过农村经济的管理手段,不仅确立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理念,而且还通过具体的措施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村经济管理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通过农村经济的管理形式,使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及经济发展制度。农村经济管理的应用,不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规范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行为;不仅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雁鸣湖通过经济管理的手段确立了适合自己经济发展的制度,并通过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制度,坚决杜绝不良经济发展行为的出现,这样不仅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还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3、农村经济管理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利用经济管理手段,实现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规划及建设,保证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雁鸣湖通过经济管理的手段,对雁鸣湖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作出了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其地理位置、环境优势等资源,既实现了环境和经济的共同发展,也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即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管理,农村经济的管理手段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制度保证,而且还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约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促进农村的发展,首先要对农村的经济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胡舒瀚.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03)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篇9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人力资源也逐步成为继自然资源之后,又一被世界各国所高度关注并进行激烈争夺的战略资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一号文件时,指出“‘三农’政策不能见物不见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让农村劳动力升值,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总共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在农村,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同,但是中国人力资本数量大,劳动力素质低下,开发引导不够,造成大量人力资源闲置、浪费。据联合国统计,当今全世界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4以上是文盲。据统计,在中国有1.8亿文盲、半文盲,而且还未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在中国劳动力就业人口中,有60%左右的属于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十分艰巨。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中所有的劳动能力总和。人力资源由人们所具备的知识、智力、体力、技能、精神等要素构成。人力资源通过人们的生产活动,可直接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口的生产能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必须解决好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充分合理地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解决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问题,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现代化农业是集约型农业,集约型农业是一种内涵式农业发展方式,其特征是通过利用科技化、专业化、精细化来提高农业的产出、品质和附加值,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主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可见,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才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实行农业产业化,将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劳动力的素质要有较大的提高,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科技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劳动力才能胜任农业科技化、专业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人才要具有多样性,即要有大量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等,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劳动力素质和人才结构的要求。为此,必须通过教育等方式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蕴藏着大批剩余劳动力,这就意味着这些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而这种转移本身就是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一种方式。要有效地实现这种转移,就必须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只有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使他们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保障社会公平的前提。建国以后,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和基础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投资欠缺。而且政府的投资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由于中央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不足,结果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被多次拖欠的现象。

(4)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可以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任务。这个任务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拓宽消费领域。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步伐的加快,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为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发展面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产业,增加农村人口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就可使教育产业成为农村新的消费热点,同时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合格人才。

2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与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脱节,农业管理型人才短缺。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仍然没有改变过去的传统教育观念,把提高学生的农业技术理论和成绩作为教学的宗旨,导致学生一味地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严重脱离实际。同时,由于国家就业政策对学生学历要求的提高,使学生把提高学历,考上高一级学校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而忽视实际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降低。一旦学生真正进入生产领域,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农村的教育中,我们很容易片面地强调农业技术教育,而没有意识到农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忽视了农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导致农村管理水平有限。另外,农村有管理能力的人才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更愿意进入城市或进行非农业生产领域,这也是管理人才短缺的原因之一。

(2)城市的有序发展和农民的无序涌入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城镇化,即减少农村人口,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扩大城镇的规模,使农村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这种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转移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步子迈得太大,在城市的规模、容量没有扩大的情况下盲目的扩大城镇人口的比例,使人口与经济支撑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各种社会问题纷纷凸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3)跨地区的人力资源流动,民工浪潮席卷全国,“打工经济”在一些地方很是兴旺,甚至成为地方致富的主要途径。“民工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使大批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口和儿童占很大比重,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出现短缺,农业经营向粗放型发展,产出率很低。但由于信息不畅、输出无序,且民工多从事体力劳动,同时大批劳动力向外流动,使农村的人口结构向老龄化和未成年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短缺,使农业经营愈来愈粗放,生产率进一步降低,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3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依托农村自身的人口、经济、资源条件,通过调节人口数量,发展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采取各种手段措施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社会生产力,不断促进该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即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表现在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应从政策、信息和资金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以扶持,加大教育投入。还需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依托政策扶持,对投资教育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同时,加强教育经费的专项管理和监督。各地方政府还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各级、各部门对教育工作的统筹。实行农、科、教结合,促进教育、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并应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2)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该纵横交错进行,即从基层的乡镇到各区(市)县和市级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管理体系以及农村人力资源使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条例。还要辅以相应的监督机制,落实责任,确保管理体系的完整。

(3)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大量人力资源。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使用过程中,种植业劳动力投入过多。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约60%从事种植业,即2.4亿劳动力从事种植业,约有1亿劳动力资源剩余,而城市劳动力吸收已趋饱和。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立足于农村,转向非农产业。将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发展壮大乡镇企业,加快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一方面,可培植一批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产业,建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将产业链与职业链相链接,形成互动。政府要对新建产业从政策上、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持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直接进行一些实用技术推广、生产示范,带动乡镇农民致富。同时,拓宽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渠道,让农村学生利用农闲时间,根据生产需要,学习自学考试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并取得文凭,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能顺利有效地转移到其他产业中。

(4)建立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根本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现有的教育体制,建立一个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教育体系。我国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基本上不直接在农村劳动,教育结构与农村实际脱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增设相应农业技术课程,把农村学生掌握将来在农村就业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首要目标,把教育目标由提高升学率转向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农业职业学校应当与农技推广部门紧密结合,把农民真正需要、能给农民带来切实利益的适用技术传授给农民。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着重培养一批具有初级和中级生产技能的农民技术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5)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人才供给稳定增长的机制,逐步改变现行农技推广模式,加快农技部门市场化进程。制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工作的优惠政策,引导高素质专业人才流向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恺,李崇光,余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1):43-45.

[2]余祖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5):40-43.

[3]吕海泳.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是促农增收的突破口[J].农村?农业?农民,2004,(5):19.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篇10

关键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点;未来趋势;农村合作经济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努力之下率先取得了突破。从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现在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复杂艰辛的过程。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特点得到启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合作经营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未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盛行打破了传统的体制,农民在土地经营上获得了较大的自,从而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分离。从此以后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农村的经济开始全面恢复并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发展,国家调减了农副产品的统购与派购计划,生产关系开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农民生活开始好转。

第二阶段:198—1988年,在这阶段中,农村年的经济发展开始按商品经济的轨迹运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不断完善,党中央关于农村基本政策的到了基本落实,全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了改革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一方面走向市场的农产品继续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业的产业活动,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再有几乎商品经济的指导下进入新发展。

第三阶段:1989—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实现农业增产,稳步推进体制改革。1988年党中央决定用一段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扭转物价上涨过快的问题,更好的推进改革剑圣。这一时期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有所突破,全国在此时基本取消了两票和统销制度。从此我国粮食流通改革由“双轨制”向“单一制”的转变新阶段,农产品流通体制取得重大进展。

第四阶段:1992年至今,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质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同时,将三农工作纳入城乡发展大战略之中,农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开始形成。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纵观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只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更明显的市场取向。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后,农村经济改革方面更加明确;第二,改革大多采用的“自上而下”的特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无论是从微观经营体制完善,还是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探索,都体现出自上而下政府设计和推动的特点;第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越来越受制于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在不断地深化农村经济体制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调整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其他阶层利益分配关系的过程。

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现的问题与启示

虽然我改过农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其实和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肃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也使得农民经营过于分散,没有实现大规模经营。其次,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民被纳入市场组织比较少,从根本上限制了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粮食等农产品的交易方式较为落后,现代化流通程度较低。再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供给不足,组织结构不健全,近年来农业服务实体收益率较低,能力不足,结果造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资金供应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条件较为落后。最后,城乡经济社会化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我国目前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新农村建设阶段还应进一步完善城乡经济一体化体制机制,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鉴于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经验和启示:第一,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在中国,不断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始终是一对矛盾,因而我们应当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农民收入上不去,全国小康就很难实现。第二,应当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动摇。如果没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就不会有农村经济的稳固发展,因而要稳定和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体制。第三,坚持保护农民利益不动摇。发展农业的主体为农民,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农业生产才能持续发展。农民收入能否稳定增长,关系着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局。第四,坚持科教兴农不动摇。发展所要依靠的就是科技进步,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的产出率和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结合发展中所得的启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将会向农村合作经济方向发展。一方面由于集体统一组织经营能力的弱化,导致单一农户面临市场,这就使农户作为经营主体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始终是一对矛盾,分散的经营方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限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多变的特点没造成农户市场决策方向趋于相同,农业生产经营与市场脱节,要改变以上问题就要求农户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进行生产经营联合,发展农村合作经济。

因此在不断发展的经济中,在农村改革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是符合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农村合作经济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新中国经济五十年》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