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市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7:41

物流行业市场篇1

关键词:物流企业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

伴随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迅速发展与壮大,其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并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但是,我国的物流产业起步较晚,物流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不高,其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本文依据SCp框架对我国的物流产业组织进行透彻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科学发展,更好的应对未来市场的竞争。

影响我国物流产业组织市场结构的因素研究

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通常来讲是指我国物流企业彼此间的竞争程度、价格形成等重要的市场组织特征,从本质上来看反映的是物流产业组织之间的竞争程度以及垄断关系。其中。影响物流行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服务的差异化程度。虽然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其低端市场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的差异化程度较小。具体表现在大多数企业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低端的运输服务上,导致传统产品的市场供应力过剩;而对于具有增值性的综合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较少,使得物流行业高端市场的供应相对缺乏,进而导致我国物流行业高低端市场发展的不均衡发展。

市场的集中度。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发展规模却普遍较小,具体到个别企业,其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小,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比较激烈,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因此,按照产业结构的划分标准,我国的物流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属于微粒市场的范畴。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将会不断加深,物流市场也必然会面临不断的调整和升级。

进出的壁垒。影响一个行业进出壁垒的因素有很多,对我国的物流行业的低端市场来说,无论是政策性壁垒、绝对成本优势壁垒,还是规模经济壁垒、产品的差异化壁垒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一个企业可以很容易的进入物流市场;而对于高端市场来说。由于通常需要大量的先进技术设备、雄厚的资本、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先进的信息通讯手段以及高素质的人才作支撑,因此进入的壁垒也相对较高。而对于我国物流产业的退出壁垒而言,由于往往会涉及到大型设备的处理和人力资本的解除,其付出的整体成本比较高,这与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的物流产业基本还是处于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相结合的阶段,因此企业在退出市场时的产业转移比较困难,此外,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限制,使得物流行业退出壁垒成本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低端物流市场的过度进入与竞争。

对物流产业组织的市场行为探究

市场行为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特定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对市场供求等外部市场信息的分析所做出的反映和决策行为。通常会涉及到企业定价、产品策略与营销策略、企业组织之间的调整和互动等。物流产业的市场行为指的是:行业内部的物流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等战略目标,立足于物流产业内部的供求关系,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市场策略和市场行为。其中,物流产业组织的市场行为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品策略与营销策略的选择

首先,我国的物流企业在产品策略的选择方面,要注重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进而实现经营成本的降低,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市场服务。例如,目前在我国物流行业大力推广的数据共享技术、产品跟踪技术以及仓储、运输、装卸等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作业,这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整体服务效率以及服务质量。然而,我国缺乏对物流企业在产品差异化方面策略的重视力度,因此致使物流企业在产品策略选择上的大量雷同(鲁涛等,2008)。

其次,在营销策略的选择上物流企业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选用媒体宣传和网站宣传等宣传方式,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物流企业应当更加注重客户关系的管理与维护,做好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上的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关系营销,提供更多的附加产品和更加优质的服务质量。

(二)定价行为与价格竞争策略的选择

依据成本加目标理论。我国物流企业对定价方法的选择主要是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这主要是由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所决定的。由于我国物流产业的集中度比较低,低端物流市场的企业规模较小。竞争过于激烈,基本上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企业的经营利润非常小。能够对市场服务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型垄断企业较少,再加上行业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很难把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物流企业只能根据经验,在成本数据的基础上加成利润进行市场定价。

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低端市场的集中度偏低,进而壁垒较少,因此市场恶性竞争的形势不断加剧。激烈的价格竞争也在不断缩减成本加成中的利润,使得很多中小型的物流企业为了实现生存的基本目标,不断降低服务价格,这时就很难保证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甚至导致很多企业的非理性定价或违规操作等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进而导致了物流低端市场的混乱,这对我国物流产业的长足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高端物流市场,由于企业的价格领导性相对较强,也能够开展更大范围上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可以使用价格领导定价的定价方法,这不但能够保证企业的利润空间,在物流市场上的价格竞争程度也相对较低,从而可以促使企业实现预期的经营发展目标。

物流行业市场篇2

内容摘要:规模庞大、交易活跃的商品交易市场目前大部分都面临着“物流危机”,滞后的物流系统制约了市场自身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江苏常熟服装城为例,针对其出现的市场活动和城市功能矛盾冲突、交通不畅、设施不配套、作业不规范等具体问题,分析症结原因,从整合资源、完备要素、规范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规划设计,以期为其他区域类似交易市场的物流系统规划和改革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交易市场物流规划常熟

商品交易市场是由特定经营管理者负责,占用大面积土地设立固定商铺进行集中、公开商品交易的场所,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迅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江苏常熟服装城等,其近年的年成交额都在300亿以上,这些市场带动了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量剧增,其滞后的物流系统严重制约了交易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市场的自身发展。

商品交易市场物流运作模式及改革必要性

(一)商品交易市场物流运作模式特征

由于区域产业、地理位置及政策等因素,商品交易市场种类繁多、规模各异,但其发展模式大同小异,基本上都经历了简易市场到专业市场的扩充、转型、升级。市场功能从批发、零售买卖扩大到价格形成、运输、仓储、集散等,由此形成的物流活动也呈现出数量激增、集中度增强、形式多样化等特点,交易市场物流运作的模式也变得十分复杂,如图1所示。

首先,商品交易市场物流的主体较多。由于商品交易市场的特殊性质,交易的集聚效应明显,吸引了大量的市场活动参与者,物流服务的需求主体包括本地外地大小供应商和生产企业、市场内部大量商户、前来采购的各种企业和个人客户;另一方面,交易市场已成为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物流服务的供给主体除了比较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小型货运和运输企业,还有大量的个体从业者,提供小批量运输、临时性配送、非专业仓储等服务。

其次,由于交易市场的业务功能多样化、批零兼营的特点,物流服务的业务量大小迥异,供应链长短不一,商品流通形式多样,实际流向复杂。商品的实体流动主要分成三块:供应商至市场商户;商户之间;商户至客户。交易市场业务活动最主要就是在市场商户和前来采购的客户之间发生,因此这个部分发生的物流量最大,流动过程也最复杂。

(二)交易市场物流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流量庞大、运作复杂,在实践中容易产生重复、交叉、脱节等各种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交易市场的物流系统运转低效、成本偏高、服务功能单一且普遍存在安全隐患,物流滞后于商流,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适应商品交易市场的增速,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好地衔接供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必须对交易市场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调整、改造升级,完备包装、装卸、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等功能要素并进行有效组合和联结,使其能够提供安全、快速、高效、低耗的物流服务。

常熟服装城物流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像大多数商品交易市场一样,常熟招商城在建设初期没有进行统一的长期规划,明确构建市场发展步骤,因此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储备空间,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备,没有建立合理的物流管理机制。随着市场交易的不断繁荣,面临着巨大的物流压力,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升级和发展,甚至影响到了城市的日常交通、经济活动。这些问题在长三角区域乃至整个东部片区的交易市场中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主要表现及问题原因如下:

(一)市场活动和城市功能矛盾冲突,限制了物流的发展外拓

常熟服装城是由政府对一个自发形成的自产自销的马路市场因势利导、因陋就简而创办起来的,其所在区域并不是规划建设用地。政府随着市场自身的壮大逐步改造周边环境以适应发展需要,市场扩大的过程伴随着搬迁、拆除、整改等措施。而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功能的丰富完善要求对城区街景进行统一改造,完善社区绿化、公益建设,方便市民出行等,这又要求市场让出空间。市场交易活动的发展与城市功能的发挥形成了较大的矛盾冲突。现时,常熟服装城所在区域内,仍有大量的住户,市场区域与城市生活区域重叠,市场商贸活动和居民日常活动交织,相互影响干扰,不利于城区物流以及对外物流的运行和发展。

(二)市场拓展时缺乏交通影响评价,导致物流活动不畅

绝大多数从第一代简易市场过渡而来的大型交易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着力于商流规划,比较重视直接的经济效益,缺乏相对应的物流规划。对于交易货物流通带来的巨大交通量没有明确意识,对于市场物流的交通特点不够了解,缺乏市场物流交通影响的整体评价,这是导致目前市场内外部物流活动不畅的主要原因。以常熟服装城为例:

1.贯穿城区的招商北路、招商南路、招商东路、招商西路、白雪路以及新莲路是常熟市城区干道,往来通行的车流严重影响了招商城自身的物流秩序,干扰了城区内部的各项商业活动;另一方面,服装城的存在也妨碍了其城市干道交通作用的发挥,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压力。

2.交易市场物流具有明显的客流高峰,由此也会产生相应的物流高峰现象,给道路容量、交通组织带来考验。常熟服装城区交通拥堵现象明显,其中商城东路与商城南路尤为严重,在8点至15点这个工作时段内,道路堵塞、物流停滞频繁发生。

3.一些新兴的大型项目选址在城市换乘、进出的枢纽位置,如常熟服装城内的天虹服装城,紧挨在常熟长途汽车站旁,其将来在发挥经济集聚效应的同时生成(吸引)的交通量更为庞大,周边的道路可能难以承担这样的负荷。

(三)资源配置不合理,基础设施不配套

一般大型的交易市场都拥有必要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当地政府也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各种支持,市场具有较好资源优势,但是其配置往往是随着业务的开展紧急增设,缺乏统筹性,普遍存在配套性差、兼容性差及扩充性差的问题。常熟服装城表现得比较典型:

1.服装城内部及现有设施包括一个物流中心、一个长途汽车站、九个停车场及一些零散的托运点。其中,“富通物流”建于招商城区边缘,紧挨着342省道,交通条件良好,内部容纳几十家企业进行货运配载、业务。但其基础设施较差,信息系统利用程度不高,不能发挥配送加工、多式联运等现代物流园区的综合功能,对于服装城的物流组织及经济开发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商城内部其他的零散托运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不利于物流的整体运行。

2.长途汽车站是常熟市对外交通枢纽,车站缺乏必要的分流面积;而对面就是服装城下属商贸活动最盛的招商场,客、货进出频繁,但从干路进入市场没有必要的过渡区,其商业活动甚至延伸到马路上。两者所在的商城东路路口,客流、物流混乱不堪,存在极大的人身、财产安全隐患。

3.九个停车场没有明显的流向划分,资源配置存在重叠交叉;而单个车场的容量有限,车场设施简陋,进出口通道狭窄、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流通效率。

4.有序的物流活动需要必要的缓冲空间,服装城整个城区缺乏静态物流空间(如停车设施、调度场、暂停点、卸货处、堆场等)。

(四)缺乏物流管理,物流作业不规范

大部分商品交易市场还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岗位对物流运作进行针对性管理,没有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规范制度。因此,缺乏物流运行的宏观控制和微观协调,缺乏作业监督,造成了许多问题:

第一,装卸作业、包装作业自发性和随意性强,随便占用道路。第二,场站进出未设置固定方向,车辆不能实现单向流动。第三,各类载货车辆肆意行驶,无交通安全规范意识。第四,城区缺乏专业疏导、管制人员,客货流交织,重复运输、对流运输明显,城区内部物流秩序混乱。第五,物流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采用不合法、不合理手段争抢货源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物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第六,物流从业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操作技能差、服务意识低下。

商品交易市场物流系统规划建议

为了解决上文提出的几大典型问题,建立与城市产业结构、市场功能相适应的高效率物流服务体系,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物流规划:

(一)整合资源,完备交易市场物流功能要素

首先,市场区域内部土地资源和道路资源实现专用(涉及城市整体规划、城市交通系统变化、居民动迁等问题);其次,合理改造、利用现有的物流机构,完善其物流系统功能;再者,重新统一规划各场站的对外线路和容量,合理划分物流任务;最后,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将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零散配送等分散的物流需求与供给进行整合。

(二)完善市场内部物流设施设备,打造良好物流硬件环境

一是明确划分各类市场,增设各种针对性的物流缓冲场所,提高商城内部道路的质量和通行能力。二是规划好交易市场内部人流、物流流向。

(三)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市场物流运行

首先,设立物流专管部门,把交易市场的物流管理提升至战略高度,明确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其次,针对各项物流活动标准及商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商品交易市场物流作业管理办法,设立对应的物流管理岗位,监督管控市场区域物流活动的运行;再次,规范市场内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适当开展培训活动,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增强其服务意识。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物流运作水平

强化现代物流意识,完善商贸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使整个市场内部商户和外部客户能共享需求和供给信息;电子商务的开展要结合电子物流服务进行,网络化的交易平台还应涵盖物流交易;引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规范交易市场中的物流行为;运用先进的业务操作信息技术,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订货(eoS)、电子支付系统(eFt)等,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无纸化的高效流通。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适应地区经济增长的需要,结合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要求,有必要全面规划和正确引导区域商品交易市场物流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推进常熟市服装城的物流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也将为其他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系统规划和改革提供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物流行业市场篇3

[关键词]国际货代;供应链服务;市场规模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012-06

1中国跨境物流市场分析

中国跨境物流市场现状和市场规模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加速了全社会商品、信息和服务的流通,为以国际货代为核心的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增长,中国跨境物流市场规模也将随之扩大。国内的巨大市场以及特有的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了中国仍是世界的加工厂,这样中国就会逐渐变成世界的物流集散中心,中国跨境物流市场的巨大潜力不言而喻,跨境物流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1998年至2008年,中国跨境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外贸出口行业遭受较大的打击,并且连带整个外贸产业链的整体衰退,跨境物流行业作为外贸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也受到沉重的打击,不少货代公司都在减员,有些规模小的公司甚至难以为继。但是随着经济复苏,外贸经济的逐渐恢复,跨境物流行业也出现恢复性增长,逐渐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准。而在中国政府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的刺激下,市场出现新的机会,国内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物流业振兴规划的适时推出,助推了行业发展。短期内行业企业受益于税费优惠,而长期政策引导将会明确行业发展模式,有利于:①市场规范步伐加快;②信息平台整合,扩大规模优势;③可能的政策优惠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融资环境;④重视技术创新,有利于长远发展。

根据上海市国际货代行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中国国际货代市场规模已达8000亿元。在未来5年内,都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其中海运国际货代市场占整体国际货代市场比重约为7成。

根据测算,中国海运国际货代的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1.11亿标准集装箱增长到2013年的1.64亿标准集装箱,未来三年的增长率都将超过10%。

空运国际货代市场相比海运而言,占整体国际货代市场比重要小得多,大约为15%。

根据测算,中国空运国际货代的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275万吨成长到2013年的380万吨,未来三年的增长率都将超过10%。

2供应链贸易市场现状与市场规模

2.1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诞生于经济日益全球化、服务外包的大背景下。在国际上,供应链管理行业是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尚不是以独立行业形式存在,因此国外并无专门的供应链管理行业分类。但国外此类企业的管理思想、发展途径、赢利模式、未来发展趋势,是中国供应链管理企业普遍学习、借鉴的对象,对我国供应链管理行业的产生、发展、未来产业升级均有重要影响。在中国,供应链管理从属于“现代物流”的范畴,其发展已越来越趋于独立,表现出更多自身特色,专业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亦不断出现。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供应链管理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所采用的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的模式。

从物流服务对象来看,企业如果仅仅将运输与仓储环节外包给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所节约的成本大部分是由自己组织运输与仓储的所损失的设备设施利用率。供应链管理则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帮助企业实现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从供应商到终端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流程的重构与优化。因此供应链管理对企业效率的提高具有更大的作用。

从物流服务的提供者来看,运输与仓储业务的准入门槛一般较低,竞争激烈,固定资产投资较多,业务利润微薄。而供应链管理服务则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管理经验,通过整合第三方物流资源提供服务,固定资产投资较少,且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可以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进而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从供需结构来看,一般性的服务、保守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基本都是供大于求;而专业化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够满足企业特殊需要的个性化服务严重缺乏。从发展趋势看,能够适应企业专业生产需要的专业物流服务,适应精益化生产需要的精细化服务,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缺乏专业特色、简单粗放的物流企业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而且,我国物流业目前的发展环境与美国物流业80年代的发展环境极其类似,一是政策推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物流改善政策,给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二是新技术革新,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开始迅速普及,铁路集装箱运输也开始迅速发展;三是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企业纷纷通过物流外包、撤出非核心竞争业务来提高经营效率。通过借鉴美国90年代以后的物流发展特征,我们可以预见我国物流业未来的发展主流很可能是供应链整合管理,而且增值型业务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因此,供应链管理是比传统的储运服务更为高级的物流发展阶段,也是我国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公司的供应链贸易业务包含了采购执行和销售执行两端,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一种新形态。

2.2供应链贸易市场现状与市场规模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现代物流及供应链贸易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入wto以后,中国国际贸易额的成倍增长,2001―2009年中国商品进口年复合增长率为19.4%,商品出口年复合增长率为20.7%,这为物流及供应链贸易服务提供了广泛的业务基础。

2009年,中国与物流及供应链相关的总支出约7211亿美元,70%的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在过去三年中,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中国供应链贸易服务市场潜力很大,推动中国现代物流及供应链贸易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点,第一是跨国公司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甚至将发展重心转移到中国,这会产生大量的供应链贸易服务需求;第二是中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也增加了对物流及供应链贸易服务的需求;第三是政府的激励措施也刺激了中国现代物流及供应链贸易服务市场的迅速发展。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的衰退之后,中国物流及供应链市场价值年增长率预计将恢复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准,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长率。到2011年,中国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市场价值将达到1002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市场。

3中国跨境综合物流与供应链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3.1物流行业竞争格局与特点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总量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起步较晚,业内企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的物流服务商只能提供简单的传统物流服务,而提供系统化、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不多。

从参与我国物流市场的主体来看,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竞争呈现“四足鼎立”的格局:一是传统国有企业转型的物流企业,如中外运、中邮物流、中远物流、中海物流、中国储运等,仍占市场的主导地位;二是新兴民营物流企业,如锦程国际、新时代国际、飞马国际、怡亚通、新宁物流等,市场份额快速上升;三是外资物流企业,如DHL、德迅(中国)、嘉里大通物流、丹沙中福等,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并主要占据高端市场;四是源自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企业,如海尔物流、神华物流等,利用其与生产企业的密切联系发展供应链服务。

国内目前的物流服务商的规模和服务内容以及关注的行业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四类企业各有特点,也各有自己的市场定位。

其中,有部分拥有多元化股权结构的公司,如港中旅华贸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境外国有企业控股的跨境综合物流公司,另有少部分民营资本参股,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使其兼具上述国有、民营、境外三类物流企业的特点:一方面由于民营资本的介入,使其拥有机制灵活、市场反应速度较快的特点,在细分市场的客户开发和维护方面具有优势,并且拥有较好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由于依托境外国有资本,具有较为雄厚的资本实力,拥有遍布全国主要城市的本土网络和覆盖世界主要国家的海外服务网络具有规模优势,且海运物流业务和空运物流业务平衡发展,是行业中极少数同时掌握丰富海运、空运运力资源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之一。

3.2跨境物流市场竞争格局和特点

我国以国际货代为核心的跨境物流行业发展速度较快,行业内企业众多,特别是2005年国家政策允许外资企业进入货代行业后,市场竞争程度更加激烈。截至2008年年底,在商务部备案的国际货代企业有18400多家,但据2009年的数据显示,海运货代服务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只有26家企业,空运货代服务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只有8家企业。绝大多数企业由于历史较短,规模很小,没有品牌影响力,竞争力较弱;少数企业拥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规模优势,但仍然是地域性的品牌,缺乏跨区域的品牌影响力。具体而言,我国跨境物流行业的整体竞争状况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竞争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竞争较少。由于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跨境运输需求旺盛,加之该地区海运、空运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因此,对货源的争夺和对运力资源的争夺最为激烈。中西部地区则因经济相对不活跃,跨境运输需求较少,且运输成本较高,因此该地区国际货代服务资源投入较少。

第二,区域内或单一行业竞争激烈,跨地区、跨行业的竞争较少。跨境物流行业尽管市场竞争者众多,但受自身资金实力、管理和技术能力所限,以及由于全国物流市场相互割裂,其竞争表现在某一区域市场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例如长三角区域跨境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或者对某一行业客户资源的争夺,例如对电子制造行业的客户资源的争夺,而跨地区、跨行业的竞争较少。

第三,服务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较少,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大部分跨境物流企业只能提供海运物流或者空运物流服务,能提供多式联运(如海空联运)和满足客户其他不同需求的跨境物流企业较少;在提供跨境物流服务时,局限于报关、订舱等传统服务,在提供运输方案优化设计、综合物流服务方面较少,因此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

3.3供应链贸易市场竞争格局和特点

供应链贸易从属于“现代物流”范畴,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但整体来看,我国的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的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目前,中国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主要竞争还集中在物流运输层面,增值服务商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与国外同类企业有不小的差距,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综合管理服务商开始出现,但其行业渗透度及服务集成度都还不高,多数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侧重在某个或某几个行业,使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竞争状况呈现出细分市场相对垄断的竞争势态。而且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市场相当分散,企业规模小,地域集中度高,80%的收益都来自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但从理论上讲,所有进口业务都可能成为供应链贸易企业的服务对象,目前供应链管理企业所占份额极低,表明供应链管理企业渗透程度还不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由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是专业的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资源整合、服务内容以及服务范围是界定企业模式的重要方面,也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

首先,从资源整合角度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仅拥有少量固定资产,基本上不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组织协调外部资源进行运作的“非资产型”物流企业,由于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类运行风险较小,在发达国家由于底层物流设施较为成熟,社会资源获取余地较大,很多国外第三方物流公司采取这类模式,并能提供较高的物流水平;另一种是投资购买各种装备并建立自己物流网点的“资产型”物流企业,该类公司需要较大的投入,拥有雄厚的资产、自己的网络与装备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物流服务过程,雄厚的资产还能展示一个公司的实力,对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有重要意义。

其次,以服务内容来说可分集成度较低的功能型物流服务和增值型物流服务,以及集成度较高的综合集成服务和系统咨询设计服务。集成度最低的是功能型物流服务,这类企业提供诸如货代、运输、仓储与配送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服务。他们的竞争力在于充分有效利用自有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功能物流服务的经营效率,达到比自营物流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运作,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实际上就是提供这种服务的;提供综合集成服务的物流企业能够把供应链上的一段或者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活动高度集成、有效衔接,进行运作、管理和优化,他们为客户提供一种长期的、专业的、高效的物流服务。

最后,服务范围是指物流企业所服务的行业范围。有些企业服务范围相对较窄、较集中,仅为单一或者少数行业提供服务,另外一些企业服务范围很广,可以为多个行业提供服务。在成熟的物流市场上,物流企业为了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一般将主营业务定位在特定的一个或几个行业,因为不同的行业其物流运作模式是不同的,专注于特定行业可以形成行业优势,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经对比分析研究,根据企业提供服务内容的深度和覆盖行业和地域的广度,我国主要现代物流企业表现如图8所示。

4结论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加速了全社会商品、信息和服务的流通,为以国际货代为核心的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供应链贸易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物流行业市场篇4

【关键字】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市场细分,物流企业市场定位

一、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公司管理,电商时代的到来更是大大的推动了我国快递企业的发展迅猛发展。有需求就有市场,我国物流业自2009年开始就被列入十大振兴行业规划,但是这些利好政策并没有从根本改变我国物流业得现状,在我国的物流产业中,中小型物流企业仍然占据相当大得比例。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服务意识淡薄

从现代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物流业隶属服务业,但是大多数的物流从业者包括物流业的领导者都将物流企业看做是劳动力的提供者而非服务的提供者。物流企业作为服务业应立足于客户得需求,物流是物流服务得内容、服务的方式还是服务得水平都应该以客户的满意为最终得要求。物流企业对客户态度冷漠,很多货车的司机懒散、闯红灯、接私活、对货主态度恶劣、仓储人员野蛮装卸等诸如此类显现屡见不鲜。客户是任何一个企业生存的基本,但是很多物流企业并没有重视这一点,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服务意识淡薄,这将大大的制约物流企业的发展。

2.物流设备陈旧劳动强度大

由于对专业的物流业务需求大量增加,短期内大量的货运业务公司迅速崛起。在当时,往往只要有一部电话、一辆卡车,租个货运档口、招两三个人,便可以开展货物运输、搬家、信息配载等业务,大多数是作坊式的家族型小企业,譬如以夫妻档、父子档、兄弟姐妹档、同乡党等家族或家乡式的货运托运部为主,这就是中小物流企业的雏形。大量的中小型物流企业迅速涌现,其中主要以经营省内长短途和省际间的专线货运为主。很多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只有少数的基础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作业和物流信息流转基本靠人工和纸质单据。作业效率低下,且技艺出现错误,使操作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的大量的经历都牵涉在繁杂的单证制作与整理等事务性工作上,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差错率高,货物错投的现象不仅增加了物流企业本身的纠错成本,同时由于物流业的错误会使得客户的生产成本,信誉等多方面受到损失,造成物流业的普遍口碑较差。比如生产线上需要的配件,可能会因物流公司的漏运或错运造成整个生产线停工待产;商场黄金周所需的商品却在节后运达,错过最佳的销售时机,这样给企业信誉度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大量的生产企业对物流公司又爱又恨。

3.管理水平低下

目前我国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沟通不畅,信息化管理系统刚刚起步,且处于初步阶段。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不完善、信息交流手段不完备,安全监控系统不完善。企业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有效的协作。影响物流企业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约物流企业进一步开拓和延伸。

物流管理企业的目前欠缺大量的高层管理人员。物流公司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普遍没有受过专业的现代物流教育。对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储运阶段,要引进现代的管理模式,需要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由于管理不善,技术不成熟而导致成本大幅度提高。企业如果想进一步上一个台阶就需要将现有的非专业人员通过教育培训转化为专业的物流人才。

二、中小型物流企业市场定位

1、物流企业市场细分。根据物流服务需求的差异性,我们将现有的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将我国物流市场划分为三大块:物流业务外包、包裹邮递业务及物流咨询服务、货运业务。不同的细分市场对企业的规模性、服务地域范围及物流品牌的影响力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的物流细分市场,为该细分市场的顾客尽可能地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2、物流企业市场定位。物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阶差确实已经给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但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往往挑战的背后蕴涵着巨大的机遇。当前不管是正准备进入物流行业国内外的企业,还是已经立足于物流行业的企业,在看清目前较为强大的市场需求的所蕴含的机遇的同时,更应该仔细分析物流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不管市场的竞争如何激烈,市场总会为那些定位准确的企业预留生存空间。所以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准确的市场定位是生存的关键。

三、市场营销策略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型物流企业除了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还应该经营过程中制定符合自己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1.决策系统化――追求企业物流活动的整体优化。物流企业的产生是由于企业内部贯彻标准作业和目标管理原则,在更新改造物流设施的同时,对各物流要素重新组合,使之适应于市场营销战略。

2.符合市场营销观念。企业物流决策必须纳入企业的营销战略进行综合管理,即围绕目标市场需要,与企业的服务产品开发、定价、促销、特别是渠道选择等基本策略相结合。

3.强调经营效益。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益评价系统比较复杂,既有数量指标,又有难以量化的主观评价指标,以经营为导向,应考虑企业战略执行情况、物流体制的合理性、物流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物流效率对企业整体的贡献程序等多种因素。

物流行业市场篇5

孟国强,副研究员,1953年2月出生。1982年9月参加经济工作,先后供职于国家经委、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物资部、内贸部、国家国内贸易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曾任副处长、处长、副司长等职,现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孟国强先生长期从事国家机关的经济管理与社会经济实践工作,是我国知名的商品流通、批发市场和物流问题专家,先后撰写并发表过1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和文稿,参与并主持过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著有《中国经济前沿问题与商品市场分析》、《走向流通现代化的批发市场》等书。

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物流的驱动,市场物流的现代化必将推进整个商品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了解物流现代化对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独家约见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孟国强,请他具体谈谈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问题。

《中国市场》:孟秘书长,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一个物流专家,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大致情况么?

孟国强:总的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之前,企业获取利润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通过大规模地降低成本,一个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通过这两个老的因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现在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大部分的企业都使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从这两方面来讲,很多企业都做得很到位了。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原材料成本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的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小。现在人们的注意力更多转向了物流。企业要想获得更快发展。它们就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空间,所以,大家把节约成本的目光都转向了物流领域。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便捷的方式和最经济的储运手段地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就是我们物流所要研究的问题。

当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着成本高、物流设备落后、物流成效不显著等等问题。我们很多的企业仍然保持着“大而全”的经营结构,既然是“大而全”,他们就很不情愿意把自己的商品物流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去做。这样就导致了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很高。如果把这些问题交给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去做的话,它们凭借规模化、专业化以及专门的技术设备优势,会大大提高物流效率,有效降低商业流通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在成熟工业国家现代物流高度发达的重要原因。

过去,在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业对现代物流的发展并不很重视,对于物流本身是什么,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物流的范围到底有多大,人们也没有一致的看法。

有人认为物流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他们认为,物流就是除了生产线工人装配产品的那个环节以外,其他社会经济运行环节都处在物流之中。按照这样说法,我们整个经济就可以统称为物流经济了。有人认为物流的范围不应该这么大,应该更专业化些,就是“第三方物流”,还有人认为现代物流的概念应该是日本的概念,是一种功能化的服务,所谓“一体化”、“综合化”服务,总而言之,说法很多。

2000年前后,我国物流产业初步形成过程中,还有很多搬家公司和中介公司都标榜自己是“物流企业”。其实他们并不是物流公司,而是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当然对社会经济运行也很重要。这样的话,就需要一些标准来进行区分和界定,哪些是物流,哪些不是物流。即便是在大家所公认的物流环节中,比如交通运输、仓储等环节,我们仍然需要一个物流标准来做规范。

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的集装箱,在过去的计划经济年代,集装箱的标准和现在很不一样。集装箱在铁路部门是以物体的重量进行衡量的,在水运部门是以货品的容积来衡量的。由此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铁路部门以“吨”为单位来衡量货物,到了水运部门则要换成“立方米”来衡量,中间要经过多次掏箱、装箱等环节,由于箱子的标准不统一,不但造成物流环节的复杂化,也使货物在运输环节的成本大为增加。

因此,现代物流服务业需要统一的标准。大家都使用统一的标准就会使整个物流过程便利、快捷很多。为此,国务院各个部委都曾一致呼吁要统一制、修订规范的物流标准。这是我国当前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背景。

当前,我们正在执行国家标准委和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共同出台的2005年~2010年物流标准规划,共有305项物流标准需要制修订,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其中的1/3,其他的还在制修订过程中。

《中国市场》:我国物流的标准化,对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孟国强:我国物流的标准化,是我国整个现代物流的基础。如果物流标准化实现不了,那么我国的现代物流就不能很好发展。整个国家的物流标准规划逐步实现以后,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就会参照国家标准来执行,这样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问题也就解决了。

《中国市场》:您认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有哪些物流问题?

孟国强:商品交易市场不是物流,它不解决物流的问题。商品交易市场解决的是商品的价值转移,它是一个买卖的行为,是一个价值交换的过程。有些人把批发市场问题等同于物流是不正确的。但是,批发市场不做物流不代表批发市场没有物流问题。现在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问题已经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一个“瓶颈”。

由于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得比较快,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多少有些“急功近利”。它们更多的只是关注市场里商家的交易铺位。因为商品交易市场主要是靠收取出租铺面所得维持发展。所以他们对商品交易市场的经营铺面很重视,换句话来说,利益机制的驱动往往使市场把资金更多地用在改善批发市场的经营铺面上,而对商品交易市场本身的物流状况却不大关注。

那么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问题是谁来解决呢?他们一般是通过商品交易市场的经营业户自己解决。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他们主要靠生产者进行市场的物流运送。很多商品交易市场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他们的销售场地。忽视了现代物流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具体表现为:

首先,商品交易市场不能有效地解决商户和顾客之间在送货过程中发生的纠纷。比如说,送货过程中发生的损坏,由谁来解决呢?只能由商家自己来解决。商家想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消费者处在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上,这样,消费者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障。同时,商家所提出的“送货上门”这个概念十分不清晰。“门”很多,门既可以是小区的门口,也可以是单元楼门口,还可以是客户家的门口,甚至有些客户的住宅是复式结构的楼房,送到这些地方,负责不负责抬楼,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界定。

其次,市场不能很好地解决商品市场的商流和物流的有效衔接问题。商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售出,对消费者负有怎样的责任。这些问题往往都是靠市场本身的条件来定,有的有这个条件了,给你送一下,有的没这个条件也就不送了。这些问题都是商家占主动权的,消费者又是只能被动适应,这个问题对消费者也是一种不公平。这方面我认为百安居做的就比较好。百安居真正做到了商流和物流的一体化。消费者去买东西,什么都不用担心,他们会和你约好具体的时间地点送货上门。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他们的商流与物流一体化的运作方式非常值得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学习。

最后,如果能充分解决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问题,那将有利于商品交易市场自身的增值。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做好了,有利于市场本身的增值。但是在很多商品交易市场中,物流这一块业务都是让给社会上的其他组织或个人来做的。有些市场则是靠自己来做,他们把市场中的相关资源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物流组织。由此,它们本身不仅是一个商品交易市场,同时又是一个物流市场。这种市场的组织形式就很好地提升了市场本身的价值。

《中国市场》:您认为物流标准化对您所提出的这些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问题有帮助么?如果没有帮助的话,主要问题出在哪里?

孟国强:我认为我国的物流标准和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问题不是一个档次的问题。因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一些乡级、县级的市场还十分落后。这些市场很难达到安全购物,快乐购物和无障碍购物。这三个要求都达不到,称其为一个合格的商品交易市场都是很困难的。

在市场购物,只有先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才有可能实现消费者的快乐购物。这点国外的购物场所做得很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和一个朋友在国外购物,我们是在美国的甲地买的手表,他带了一周后,和我说,他想换掉这块手表。然后我们就在乙地换,当时我们就和售货的小姐说,因为不喜欢了,所以要换。结果人家就很快给换了,还对我们表示感谢。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

所以我认为,现在商品交易市场的真正问题还是它本身的发展问题,现代经济要求现代服务业规范、健康,商品市场也不例外。从这个层面上看,政府部门的各类服务业相关标准,根本目的也都是为了帮助包括商品交易市场在内的服务业规范健康的发展,标准对市场起到的就是引导和促进作用。

《中国市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推广标准,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

孟国强:我们的商品交易市场应该怎么发展呢?我们就应该扶持那些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商品交易市场,让他们好好发展。

因为只有商品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他们才会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规范,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好的购物环境,以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也只有在这样的商品交易市场里,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因此,我认为越是那些规范化的市场,标准的推广工作越容易,标准的具体内容也会执行得越好。所以,我主张扶持那些做得比较好的商品交易市场,让它们进一步发展。

《中国市场》:你对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发展有没有什么预测?未来,哪种物流形式会在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中占据主流?

孟国强:我认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发展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方面,市场本身组织物流;第二方面,依托市场内业户的物流渠道;第三方面就是利用物流外包服务公司。也就是请社会上的专业物流公司统一对商品交易市场内的货物进行物流配送。

这三种方式都各有特点。究竟哪种方式谁能够发展得好,就要看谁最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但是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低商品的物流成本。所以这三种方式谁能在未来的商品交易市场中占据主流,还要看市场本身的选择。

物流行业市场篇6

1.物流营销观念淡薄

物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给用户提供的是无形的物流服务,由于很多物流企业并没有很好地树立起物流行销的观念,致使物流管理者的营销意识不强,对于该行业的宣传促销意识较为薄弱,竞争及服务观念尚不明确,缺乏相应的营销知识,造成对物流市场及客户需求缺乏相关的研究分析,对于物流市场的开拓力度也远远不够,影响了物流企业的市场拓展和客户需求,严重制约了物流企业和物流市场的发展。

2.市场定位不明确

当前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市场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很多的物流企业力求在物流业务上的全面化发展,缺乏对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经营,只追求短期的业务增长,而不能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当前的物流企业没有较为明确的市场定位,缺乏对物流市场的细分研究,对其业务功能没有相应的战略定位,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物流服务,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物流市场的发展。

3.营销资源条件不足

物流企业想要制定营销战略和开展营销活动,需要有相应的软件、硬件资源作为支撑,但是,纵观我国当前的物流企业,大多都对物流设备设施等硬件投资较少、专业化技术水平不高,对于营销团队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影响了物流企业的营销能力。在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软硬件的共同投入和发展,但很多物流企业忽略了软件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比如对于人力资源团队的建设力度不够,会使得营销人员流动性大的物流企业缺乏人才,难以形成较强营销力的营销团队,影响了营销的管理水平,进而束缚了物流企业的发展和物流市场的进步。

4.营销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很多物流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对物流企业的长远规划,整体的经营管理及营销管理水平都较低。基于管理水平的制约,很多物流企业缺乏必要的物流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不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规范化的物流服务。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其营销水平不高致使企业缺乏清晰明确的战略指导,在用户中没有知名度,继而会导致行销过程中的执行能力差、效果低等等问题。所以,营销管理水平对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对于企业的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

二、基于物流市场发展现状的市场营销战略探讨

1.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场机会

物流市场是物流企业发展的主体,想要改进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率,应先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场的机会。当前物流业竞争激烈,随着Fedex、DHL等国际大型物流企业进入中国物流市场,我国物流企业更应审慎分析物流市场,寻求符合自己的市场机会,进而根据物流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变化,发掘并应用市场机会。

2.立足自身,选择目标物流市场

物流企业的发展,要在充分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场机会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硬件、软件等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目标物流市场,选择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等等中的某一方面,进行重点业务的强化,形成一定的专业化水准,打出品牌,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

3.强化物流渠道及物流促销

当前的物流市场竞争激烈,物流企业必须要有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为客户提供快速迅捷的服务。当前物流发展中,小批量、多品种的物流需求大量存在,需物流企业应设计合理的运营途径,快速完成物流的需求,满足散、小客户的物流需求,物流发展中营销战略的运用要具备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为达到此目的,可以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平台操作,对货物的库存情况、在途情况以及接收情况等等信息合理掌控,保证物流渠道的畅通,通过营销战略的运用,促进经营效率的提高。

4.从竞争营销走向共生营销,提高物流效益

当前物流业的发展中,除了物流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外,可以选择合作竞争,以竞争促合作,依靠合作来竞争,通过这种优势互补的方式,形成资源共享、成本降低以及价值链增值等合作竞争效益,在供应链上的供应商、生产中心、配送中心、零售商等环节实现相互依存,共促发展,提高物流效益,带动物流行业发展。

5.实施共生营销战略,培育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对客户的争夺是现代物流的竞争目标,赢得客户,物流企业才能更快更好发展。物流企业可通过选择全方位的服务定位,根据企业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各层次的需求,树立起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企业核心文化,使客户对物流链的各个环节都满意,将企业品牌打造成用户认可、认知品牌,提高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提高产品服务及竞争优势,实现功能的创先与完善,巩固物流企业的市场地位,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物流行业市场篇7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市场绩效

1引言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简称3pL,这个概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我国国标《物流术语》中将其定义为:由供应方与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它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即非资产型物流服务)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和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以合同为导向,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并且第三方物流与企业客户之间建有稳定的联盟关系。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物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产业享有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21世纪黄金产业的美誉。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成长期。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与复杂化,随着物流理念的深人,物流需求企业对物流业务外包方式开始重视,这对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市场机遇。据摩根士丹利估计:从2002年到2010年,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年均增长率都将保持在20%的水平上。业内人士已经认识到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重要性,但由于资金、技术、观念等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份额在整个物流中的比重约为18%,而日本为80%,美国为57%,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总的来说,我国第三方物流供应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且交易费用高,它们制约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

2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最基本的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一般是指产业内企业间市场关系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根本上反映了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即:特定市场中诸多市场是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作用、比例关系以及它们在市场上交换商品的特点。根据传统的SCp模型理论,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行为,企业行为进而决定了市场绩效。因而研究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其中,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的程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产品市场需求的成长率(增长率),纵向生产一体化,多元化程度,政府介入的程度和企业制度。在《不完全竞争学》一书中,罗宾逊夫人把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而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贝恩依据产业内前四位和前八位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结合程度的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如表1的分类。行业集中度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各国学者对本国产业垄断、竞争分类的具体标准不尽相同,但与贝恩的划分基本一致。

3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分析

下面我们从影响市场结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退出壁垒来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

3.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产业市场上大企业的数量以及它们的规模分布。它可以分为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但是,买方集中的现象只出现在某些特殊的行业,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卖方集中度。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市场集中度是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是一个竞争程度很高的市场。一些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扩充自身的实力,挤垮竞争对手,或为了快速进入某一专业的物流领域。纷纷采取了兼并策略,从而提高了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集中度。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格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5-2006)》中指出,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物流企业“小、散、差”问题还比较突出。小企业数量很大,集中度低,竞争必然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再加上外资物流企业的不断涌入,只有那些规模大、实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生存下来,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向寡占型市场发展的趋势,而且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行业(非资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主要是以信息处理为核心,提供物流供应链相关解决方案的管理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就是所谓的第四方物流(4pL)企业)将会更快地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

3.2产品差别化(服务差别化)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品就是其提供的物流服务。目前,虽然各种物流服务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差别化程度还很低,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只能提供运输、仓储、市内配送、简单加工、简单包装等低附加值的业务,而难以进入高附加值的物流方案解决和设计的市场,故难以提供完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我国物流企业基本上是只要有业务就做,没有各自擅长的业务领域,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对于新进入企业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影响。从国外情况来看,很多物流企业都有自己专业的领域,例如tnt物流业务主要集中在电子、快速消费品、汽车物流三大领域物流服务。三井物产则以钢铁物流而闻名,Ryder是世界著名的汽车物流服务商,宅配便以小件快运以及城际配送为主要业务。缺乏差别化还表现在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广告密度很低,物流企业在广告宣传方面做的远远不够,只有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通过构建网络介绍企业及其服务范围,而大多数的物流企业基本上找不到相关的宣传资料,更没有几家物流企业在电视台、宣传栏等媒体上宣传过自己,所以单个企业服务功能的不可替代性难以凸现。低差别化导致大量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一个很小的市场中拼杀,其结果只能是企业利润空间的不断下降。

3.3进入退出壁垒

影响第三方物流市场进入退出壁垒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壁垒、沉没成本壁垒和规模性壁垒。第三方物流产业是一个对资本、技术、知识要求较高的产业,其进入需大规模的投资,加上其学习效应明显,因而进入壁垒很高。由于从事第三方物流,尤其是资产型第三方物流业务需要巨大的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而同时整个行业的高度竞争性导致企业利润很低,具有很高的沉没成本预期,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考虑到这种情况后一般不会轻易选择进入这个市场。此外,第三方物流市场上存在着规模效益,只有具有规模效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降低运行成本,获取利润,这也成为了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一个重要进入壁垒。另外,巨大的投资和较强的资产专用性以及由于产业关联带来的对就业的影响构成了第三方物流业的高退出壁垒。但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的巨大潜力强烈地吸引着各类企业,同时由于政策法规的发展滞后,导致大量企业进入物流市场,并且建设资金投放分散、企业规模小、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重复建设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约束。相对于物流业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存在着进入壁垒失效的问题。

3.3.1进入壁垒

贝恩最早系统地对进入壁垒进行分析和论证,进入壁垒主要包括结构性进入壁垒和行为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包括:必要资本量进入障碍、绝对成本优势进入障碍和规模经济进入障碍。应当注意的是,实际中各种因素是同时发挥作用的。行为性进入障碍大多是原有企业阻止新企业进入而主动采用的相应策略行为所形成的,又要包括阻止进入行为和驱除对手行为。我国物流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主要体现为:第一,必要资本量障碍。物流行业是一个需要巨大投资的行业,据估计,投资一个比较现代化的10万平米的一个物流中心需要1亿~1.5亿元,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很难独立承担这样的投资额。大多数物流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要求低下,达不到规模经济,因此实际上所需必要资本量并不大,同时这又加剧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组织的规模小、布局分散的问题。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企业的必要资本量壁垒并不高。第二,绝对成本优势障碍。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大部分相似,技术水平相当,只有在对销售渠道和运输系统的控制上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大部分都是地域性的,尚未由一家企业能对全国范围内的销售渠道和运输系统进行控制,无法阻止新企业的进入。第三,规模经济障碍。按照前面分析,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其成本优势不明显,对潜在企业构不成进入威胁。另外,我国物流业的行为性进入壁垒基本上不存在。

3.3.2退出壁垒

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往往同样成为阻碍现有企业退出的因素。行为性壁垒也与退出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完全信息情况下,现有企业预防性进入阻挠策略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战略威胁是否具有承诺的性质,而现有企业的抢先承诺又总要以某种形式的不可逆投资作为相应的载体。这种不可逆投资实施上将形成含有大量沉淀成本的耐用专用性资产,从而构成现有企业退出的壁垒。我国物流产业的退出壁垒主要体现:第一,沉没成本壁垒。我国物流企业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专用性较强,大部分企业所建的仓库、购买的叉车、托盘等专业工具都是具有特定用途,一旦企业转产或退出时,这些资本则很难转用或转卖给生产或经营其他产品的行业或企业。因此,我国物流企业的沉淀成本很高。第二,解雇费用壁垒。企业退出时需要解雇职工,但需要支付退职金、解雇工资,改行还需支付培训费用等等。我国物流产业正处初期,基本上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单位的员工人数较多,也增加了我国物流产业的退出障碍。第三,体制政策法规壁垒。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体制逐渐转变、完善的阶段,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导致造成产业转移困难。对于物流业这样的劳动力和资本都相对密集的产业而言,更是如此。

进入壁垒处于失效状态,而退出壁垒又高,企业一旦进入,就不容易退出,由于进入的多,退出的少,很多企业只能维持现状,既无法发展,又不能退出,从而造成中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分散。

据《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3―2004)》统计,2003年我国从事与物流相关业务的公司数量达到了3.6万家,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1万~l万5千家,其中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过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占了绝大多数。由于企业众多,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平均规模很小,2003年企业员工在500人以下占了全部企业的80%左右,2003年我国真正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规模约600亿元,以1万家企业计算,则企业平均收人为600万元/家,如果以1万5千家企业计算,则企业平均收入只有400万元/家。从集中度上看,2001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为400亿元,但没有一家企业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这也就是说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年收入只有8亿元左右,市场集中度很低。从总体上看,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市场结构呈现垄断竞争、进入壁垒无效退出壁垒高、信息技术化程度低的特征。

4优化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市场结构的途径

4.1积极培育我国第三方物流寡头企业

培育寡头企业一要以我国已有的大型全国性物流公司为基础,如中远物流、中外运、中海物流、中储物流、中邮物流、中铁物流、招商局物流以及国内几大航空公司等,这些企业无论是从资产规模、资本运营、网络体系、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经营水平、市场份额、政策支持等方面,在国内第三方物流产业中都具有明显优势,寡头企业只能从这些企业当中产生。二要以资本为纽带,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集聚社会物流资源,实现企业的不断壮大。三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物流中介组织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政府不仅要制定对大型物流企业的扶持政策,还要采取有力措施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为物流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配置创造条件。四要以增强大型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全球服务能力为出发点,主要在物流行业内通过一体化、重组、并购、联合等形式加以实现。五要积极吸收、引进、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物流网络体系等,加速与国际物流市场接轨,尽快形成国际竞争力。

4.2着力增强企业自组织能力

增强企业自组织能力,一要进一步明确传统转型物流企业的产权主体,构建多元的产权结构,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第三方物流产业特征的产权制度。二要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现代公司制为目标,继续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对现有中小物流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物流企业进行改革,优化企业组织形式。三要通过强化监督机制、加强董事会职能、落实股东大会制度以及构建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司制物流企业的治理结构。四要通过并购、协议等形式,重组中小物流企业之间以及物流企业育工商企业、基础设施单位等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第三方物流网络建设,形成不同形式的企业联盟,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3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一要从基础层面、应用层面和支撑层面进一步完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国家公用通信网络建设,公共信息系统信息网等建设,以及各种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等。二要将建设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区域信息化应用的重点内容之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区域物流信息有效传递和共享提供软、硬件基础设施保障。三要加强企业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积极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对物流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四要采取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编程、系统测试和系统运行与维护的方法,开发和完善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五要将物流标准化、规范化。

4.4充分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在优化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中,政府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应当充分发挥。为此,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运输、仓储等物流管理政策,进一步放宽政府的干预和管制,打破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的条块分割,创造公平竞争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环境。二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出台全国物流发展纲要以及涉及物流发展的工商管理政策法规、土地政策法规、财政税收政策法规、交通管理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政策法规、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法规等。三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参与铁路、港口、公路、机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合理布局、运转高效的全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5结论

第三方物流业的的发展将有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增强经济的稳定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善上发挥出巨大作用。一方面我们要积极采取鼓励适度寡头垄断的产业政策,通过重组、兼并和整合物流资源,创新物流服务,提高物流业的信息技术化程度、优化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以促进我国大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要改善物流市场的市场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消除行政壁垒和地区进入壁垒,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畅通的大型物流网络,为我国物流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最终推动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与国际接轨,在世界范围内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娜.第三方物流的未来变革(上、下)[J].电子商务,2003,(11-12),66-70,72-73.

[2]崔敏.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产业组织分析[J].物流科技,2005,(1).

[3][美]乔治.J.施蒂格勒著,潘振民译: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物流行业市场篇8

关键词:市场营销物流战略

一、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product)、价格战略(price)、渠道战略(place)和促销战略(promotion),没有提物流战略(logistics),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当前面对加入wto的情况下,我们应把物流战略加入到营销战略体系中来,变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为5pS营销战略体系。本来早在1916年,市场营销专家阿佳肖(archShaw),在《经营问题的对策》一书中,就初次论述物流在流通战略中的作用。同年,L.D.H威尔德(weld)指出市场营销产生3种效用。即所有权效用、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还提出了流通渠道概念,这是早期对物流活动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的较全面的认识。后来著名营销专家弗莱德•e•克拉克(Frede.Clark)于1929年在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进一步将物流纳入到了市场经营行为的研究范畴之内,可以说,物流理论本来是在研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起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不折不扣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的,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因此国内外任何一个企业,搞市场营销,开拓市场,无不把物流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美国从上个世纪初开始,日本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其企业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越来越重视物流的历史,经济越发展,企业越发展,就越重视物流。物流可以说既是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企业发展的利润源泉,现在世界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通用电气、iBm、麦当劳等,日本的neC、松下、丰田等,国内的海尔等企业在市场营销时,无不把物流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战略。

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市场营销的人员,如果不懂物流,是搞不好市场营销的。不懂得物流,就不知道应当怎样选择流通渠道、怎样制定合理的价格、选择怎样的促销方式、怎样去开拓市场。例如麦当劳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便首先考虑在中国应该有几个配送中心,从哪几个地方采购,在哪几个地点加工,在哪几个地方储存,供应哪些连锁店等,如果首先没有这些物流的策划,盲目地到处去开拓市场,结果市场是出来了,但是原材料供应不上,产品供应不上,或者供应上来,却成本老高。这样的市场营销,或者市场开拓不出来,或者是即使开拓出来了,也会开一个亏一个,开几个亏几个。也许有人会说,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沿用的是4pS的市场营销体系,似乎运行起来也是没有碰到什么不顺心的地方,为什么现在要创新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形势不同了。在国内,市场营销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一段时间内,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还不高,依靠第一和第二利润泉,还可以有利润空间,人家的物流观念、物流意识因此调动不起来。加之当时人们的市场营销也只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只是沿用和消化传统的市场营销理念,还谈不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或者说脑子里已经有了改进创新的看法,但是还没有形成气候,因而还没有提出来,事实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流日益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利润源泉的事实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随着国外一些实力企业进入中国,开始了物流营销的实际操作,创造了惊人的营销效果,人们就逐渐认识到了物流营销对于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二、市场营销物流战略的含义和作用

市场营销的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准时化送货战略等。

产品分销战略,就是产品实体在分销市场的送货物流网络战略,包括物流网络策划、网点布局、配送中心建设、配送计划、配送组织、配送业务等。分销战略对于市场营销的作用:一是对开拓市场起支持作用。开拓出来的市场,只有有了实实在在的物流支持网络,这个市场才是可能的。二是对所开拓市场运行的保证作用。一个市场的运行,需要实实在在的将产品销售给用户,产品必须存储、运输、供货、送货、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网络系统实际运作起来,才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市场才能运行起来,如果没有这个分销物流网络的保证,则这个分销市场便难以维持。三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作用。市场营销如果能够进行很好的物流策划,则可以利用物流优化方案,一方面大幅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这对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送货成本低,可以大大提高顾客的满意率,赢得了顾客的心,也就赢得了市场,对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四是宣传广告作用。客观事实是最好的广告,只要我们所开拓的市场,有很好的物流支持保障系统,运行良好,就会得到用户的认可和赞赏,这个事实本身就是无形的广告,可以宣传、影响和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我们的市场,也就能够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

供应链营销战略是利用供应链机制进行营销的战略。所谓供应链机制,就是为了改进和扩大对于用户需求满足水平而建立起来的、联系有关产、供、销的一个互相协调配合的企业链条系统。整个供应链的宗旨,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以保障、巩固和扩大市场为目的。基本做法就是建立供、产、销联盟,为保障、巩固和扩大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的协调合作,使营销效果最优。

第三方物流战略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自办”物流以及“联办”物流业务模式的战略。其宗旨就是选择成本、高服务水平的物流方式,以响应回报用户。这样做,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稳定巩固现有市场,吸引扩展新的市场,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

商物分离战略是将商流和物流各自分别独立运行战略。

联合配送战略就是采用多种联合方式进行联合送货战略。准时化送货战略是只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将其需要的产品,按需要的质量送到所需要的地点的战略。这些战略的宗旨,也都是以高服务水平以及低成本来为客户服务,都能够稳定和发展客户群,巩固和扩大市场,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

物流行业市场篇9

临沂作为中国新型的商贸城市,目前拥有各类批发市场1000余个,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辐射范围广,产品种类多,服务功能齐全的中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这为临沂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临沂的物流企业普遍偏小,服务层次较低,使得营销能力不足,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寻找适合临沂中小物流企业营销发展的模式,提升其市场营销水平,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适用于中小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

本人认为在市场营销的众多理论当中,服务营销和关系营销的相关理论对临沂中小物流企业的营销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1服务营销临沂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从事的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因此服务营销的理念可以为临沂中小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服务营销,首先要从服务的特点入手,相对于有形产品来说,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割性、易变性、不可储存性等特点,因此在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上,需要综合使用营销策略的7ps,即除了要考虑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外,还需从有形提示、人员、服务过程等方面进行营销策略的设计。

1.2关系营销第三方物流一般通过与重要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实现盈利,因此关系营销理论在中小物流企业营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营销强调与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并通过有效沟通和反馈,及时改进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

2临沂中小物流企业营销管理现状和问题

2.1宣传促销、主动服务的意识淡薄临沂中小物流企业大多习惯在物流园区设立一个营业部,然后等待顾客主动上门寻找服务。很少有物流企业主动寻找客户,少数企业虽然也通过网络和报纸的方式,一些服务信息,但宣传形式单一,宣传渠道少,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业务开拓。

2.2同质化竞争严重临沂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受到资金规模的影响,现代物流设备设施较少,工作效率不高,综合管理水平较低,造成服务水平普遍偏低,使得低价竞争成为大多数企业采取的主要市场竞争策略,造成企业利润水平不理想,制约了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2.3市场定位不清临沂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营销人员,无法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研和分析,无法掌握客户的真正需求,所以难以有效地对市场进行细分,进而为企业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

2.4品牌意识缺失由于专业营销人员力量的不足,临沂中小物流企业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固守在传统的营销方法上,忽视品牌形象的建立和品牌营销的思维。

3临沂中小物流企业营销改进建议

3.1组建专业的营销队伍,积极主动的开展营销工作

要想改变以往被动营销的局面,必须依靠专业的营销人员,通过广告、人员促销等活动,加大企业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

3.2提升服务质量替代价格竞争客户在选择物流服务的时候会考虑到价格因素,但价格绝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物流企业只有依靠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才能最终赢得市场。因此中小物流企业要遵循服务营销的基本规律,从企业外在形象展示、人员素质提升和服务流程规范等角度,提升企业整体的服务形象。

3.3寻找合适的市场定位,打造品牌形象临沂中小物流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客户需求,对临沂物流市场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内部经营条件,进行企业市场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品牌营销的基本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品牌传播工具,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赢得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

3.4物流营销要坚持如下三个原则注中规模原则,物流业产生效益取决于它的规模,所以进行市场营销时,首先要确定某个客户或某几个客户的物流需求具有一定的规模,才去为他们设计有特色的物流服务;注重合作原则。现代物流的特点要求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物流企业本身并不一定必须拥有完成物流业的所有功能。物流企业只有做好自身的核心物流业务,而将其他业务交给别的物流企业完成,才能取得更大的物流效益。所以,物流营销还应该包括与其他物流企业进行联合的工作;注重回报原则,对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的能力。一方面,追求回报是营销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回报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

物流行业市场篇10

关键词:快速货运;衡阳;物流产业

1我国铁路快速货运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机遇,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货运市场作为其中的一个产业链也受到冲击,不断改变。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货物运输不光在数量、质量及种类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进一步向轻质化、高利润的货物发展,同时货物的流通机制也在发生改变,货物的流通效率变得越来越高,铁路货物除了往常的竞争压力外,也要求提高行业服务质量。货运产业的迅速发展,让客户在选择承运人时有了更多的余地,他们会优先考虑货物的安全性和托运的便捷性高的承运人,对于货运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会要求更高。

快速货物运输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前景下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安全性和时效性成为货主的主要关注点,因此,快速货物运输市场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目前,原有的运输系统例如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凭借原有的市场份额,也在积极地寻求新的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式。在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抢占了较多的客户资源的激烈竞争下,铁路货物运输处于劣势,只占了较少的市场份额,并且占有率处于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铁路运输主要负责输送乘客,货运量相对稀少,以及铁路运输营销策略等因素,导致出现上述问题。

但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铁路网的不断完善,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发展,货物的运输量尤其是快速货物运输量的增长势头都比较快,铁路货物运输仍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市场需求也会不断加大,尤其是相对增长量更多的快速货物运输,所占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多。

2衡阳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衡阳市当地高速铁路的发展以及铁路网(见图1)的完善,为衡阳市的现代物流产业提供了新的助力,使得物流成为衡阳当地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自“十一五”以来,衡阳市政府积极利用政策对市场进行引导,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群。

衡阳市抓住国家支持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大力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业产业链,加大对衡阳市的现代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衡阳市的物流产业发展。

(1)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衡阳本地拥有多达20万的运输车辆,储蓄面积达40万平方米,货运周转量达195亿吨公里。全市共有冠名为“物流”的企业、仓储企业等各类物流企业共180余家。其中,大中型的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各种物流资源、改善物流网络、积极采用现代化物流手段等方式对企业进行物流优化和流程重组,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2)需求量和物流总量不断增加。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十一五”期间,衡阳的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专业市场、综合市场及大型超市不断发展壮大,大流通的格局己基本形成。2013年,全市的现代物流业产值增加了169亿元,年均增长20%,占GDp比重9.2%,占服务业比重22%。预计到2015年年底,全市的物流业产值将增加243亿元,年均增长20%,占GDp比重10.6%,占服务业比重23.2%。

(3)衡阳市已经初步建立了现代物流产业的雏形,重点发展建设松茶化工、白沙洲两大物流工业园,又有目的地改造了13个专业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立了物流政策、物流信息、物流企业等几个大平台。并在“十二五”期间打造了部级物流枢纽城市、省级重点节点城市以及区域物流中心。作为湖南省工业物流园2--的白沙洲物流工业园,是省、市重点项目之一;项目计划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规划用地972亩,计划总投资4.6亿元;第一期零担货运中心2.2万平方米,建设钢构仓库2.2万平方米,停车场1.4万平方米,办公单位共13.4万平方米,二期建设正在规划中,项目完工后,整个物流园的最大运输量可达200万吨以上。

3铁路快速货运对衡阳物流产业的影响

通过对衡阳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的现状,可以看到要想大力发展衡阳的物流产业,不光要有货物运输的支持,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铁路快速货物运输作为货运的重要发展形式,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促进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扩大物流需求量和物流总量,加快物流园的建设发展脚步,加速构建流通网络和市场体系,可以缓解衡阳市就业压力和解决更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完善铁路快速货物运输体系,提高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从根本上提高铁路货物快速货物运输的速度和质量。

4衡阳要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4.1合理的物流产业运输体系

合理的物流产业运输体系必须以快速、便捷、安全为准则。要形成现代化的运输体系,必须对衡阳现有物流产业体系进行重组升级,改变以前的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化。在快速性上,要对衡阳现有的物流产业进行提速,特别是大货物列车的提速力度,根据衡阳现有的运输体系,建立速度机制;在便捷性上,要调制衡阳市的窗口设置,配备统一的服务标志,改革衡阳目前的铁路货运和交接的程序,并融合衡阳及邻近地区的运输渠道,进行深度;在安全上,要以保证运输货物的安全为核心,在力保货物不发生意外的前提下,对于客户发生的意外损失,能够给予快速合理的赔偿。

4.2建立衡阳市网络化的物流组织

当今社会,由于客户需求不同,运输部门也应该提供不同质感的服务,面对货主的不同需求,衡阳铁运应参考相关政策,以市场为导向拓展自身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完成对市场的占有,并对货物种类进行延伸。从而使衡阳市的铁路货运业务向更高层次的物流网络转化。要进行集约化的管理,必须加强衡阳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衡阳市内规模企业为服务对象,利用专线进行联系,从企业的原材料购买、加工、运输、存储等进行全面维护,为该企业提供物流的全方位服务;以衡阳市内大型市场为对象,参与市场内的产品的所有运输环节。总而言之,要坚持“择优而是,全面开花”的原则,有重点地对物流中心进行建设。

5衡阳铁路货运向物流业拓展的思路及对策

衡阳想要发展当地的铁路货运,就必须坚持立足衡阳当地现有资源,对服务进行深入探求,促进衡阳铁路货运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立足服务质量,合理规范各类手续,进一步发展后,可向上对市场进行调研,向下做物流规划范围,提供物流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