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8:44

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篇1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因此,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提升社会功能,就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权的社会管理属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将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基层检察院处于打击犯罪、执法办案的第一线,处于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第一线,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手段创新,主动回应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维护司法公正,理顺群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行性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社会成员各主体在社会管理中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和责任。结合强化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工作的应有之义。基层检察院深处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应从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通过履行职责化解社会矛盾、结合强化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延伸法律监督触角等方面,切实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落实到基层。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1.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通过执法办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新时期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检察机关要通过充分发挥审查逮捕、审查等职能作用,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认真抓好涉检积案化解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力争尽快消化解决检察环节的积案;结合执法办案,建立健全检察环节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新举措;高度重视敏感案件的办理及“三个效果”的统一,防止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组织检察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诉求、解决困难,切实把排查化解矛盾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真正践行执法为民。

2.积极参与对特殊人群的帮教工作。特殊人群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也是重点。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要着眼实际,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所检察工作,促进监所依法、文明、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认真贯彻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融入社会;与共青团、学校、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密切配合,加强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工作。

3.积极参与对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着力解决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整治开发、服务管理与协调发展问题。在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过程中,检察机关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对排查整治出来的黑恶势力、“两抢一盗”等犯罪案件,适时介入侦查,依法快捕快诉,及时、准确、有力地打击。密切关注社会治安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预防犯罪的建议,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广泛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增强公民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4.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互联网不仅是新技术、新产业、新媒体,也是新的意识形态阵地。在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思路指导下,检察机关要坚决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诈骗、盗窃和“黄赌毒”等犯罪活动,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高度重视涉检网络舆情,建立健全应对、引导等机制,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情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涉检负面报道,认真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

1.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涉检

(1)探索试行点名接访、预约接访制度。由来访群众点名要求检察长或主管检察长、部门负责人、案件承办人接访,根据来访群众要求,控申部门及时安排被点名接访人接待。(2)完善案件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制定《案件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办法》,将案件风险等级分为三个级别。风险等级评估为“一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本科室审批;风险等级为“二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主管检察长审批;风险等级为“三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审批。该工作办法规定,对于应当进行风险评估预警的案件,因案件承办部门未进行风险评估而造成涉检上访的,根据相关规定追究案件承办人员的责任。(3)实施主动排查化解制度。重点排查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或者反映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的案件,全院各部门每月排查一次。(4)加强协调配合工作。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积极争取上级院的支持与指导;加强院内各部门间的配合,做到通力合作;加强与公安、法院、等有关部门的联系,通过召开多方联席会议等形式协调解决重大疑难涉法案件,最大限度地做好息诉息访工作。(5)建立说理析法制度。对“三不一撤”案件在采取法律文书说理和口头说理的同时,采用“论证会”、“听证会”、“说理会”等形式让当事人明白不捕、不诉或不立案、撤案的理由,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2.建立检察工作联络站制度,主动联系群众、服务企业

一是建立乡镇检察工作联络站制度。建立乡镇检察工作联络站,明确院党组成员、部门负责人分包联络站,聘请乡纪委书记、村支书、主任作为兼职联络员,明确分包联络站人员的任务和职责,以联络站为媒介,把检务公开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大限度地把可能引发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完善服务企业工作站制度。(1)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定期派员到企业工作站进行接待,受理案件、开辟案源。通过法律咨询、法律宣传、送法进企业等活动,为企业解答法律疑问,提供法律帮助及延伸服务工作,提高企业自我保护意识。(2)建立涉企案件优先快办制度。对涉企案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立案、快速审查逮捕、快速审查,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3.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加大教育、矫正力度

一是结合检察职能,拓展管理和服务渠道。监所部门要把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被宣告适用缓刑和适用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等在社会执行刑罚的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纳入社会管理的重点来抓,对此类人员的执行监督逐人建立相关检察档案,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帮教管理,并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融入社会。

二是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1)建立矫正对象信息收集管理制度。要求司法行政管理部门每月通报矫正对象信息,主动收集监狱送达的假释、保外就医犯人的资料和外地法院对本地籍人员判处监外执行的资料,将两方面信息比对整理,形成社区矫正对象总表、社区矫正情况分类表、各地区社区矫正情况表、社区矫正情况变更表、分类监督管理表等五类表格,充分掌握矫正对象信息和每月变动情况。(2)建立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每月例会制度,必要时随时召开、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共同分析交付执行、监管活动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促进跨系统、跨部门之间的互动,形成社区矫正的整体合力。(3)联合开展矫正效果综合评估制度。在矫正期限届满前与司法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联合组成考核组,对于即将解矫的社矫对象再次进行违法情况核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社矫对象在矫正期间的考核情况、奖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填入《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如果矫正对象期满行为考核评定为良好,可监督社区矫正机构及时办理解矫手续。

4.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县域稳定

一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全院参与、单位协同、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1)建立信息传输协作配合制度。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合作,畅通传输渠道,实现对县域范围内治安信息的动态采集、整理,实现情报等信息资源的相互交换和共享,提高动态环境中科学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积极参与防范、控制和打击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建立健全快速反应处置制度。对县域各类社会治安稳定问题特别是突发的重大案件、重要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集体上访,以及其他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重大问题,能够快速掌握、协同相关单位迅即作出反应,并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应对措施,确保处置突发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延伸检察机关的服务保障职能。

二是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1)重点打击故意杀人、黑恶势力犯罪、坑农害农犯罪、企业周边的黑恶势力干扰、无偿占用企业水电资源或以征用土地、环境污染为由强行索要、敲诈企业的犯罪行为。(2)积极解决群众民生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参与平安建设的根本目的。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及依法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推进检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5.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继续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

一是完善“未成年人维权岗”制度。配备业务素质高、熟悉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女检察官专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审查逮捕、审查、监所检察、控告申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细则办案,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全面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实行案后回访帮教制度。制定《被不未成年人回访教育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对被不未成年人回访教育的对象及帮教方式。在做出不决定后,公诉部门的承办人将于三日内对该未成年人建立回访教育档案,通过与被不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或监护人电话联系或直接会面联系,了解未成年人接受管理和教育情况,及时协助、指导家长或监护人落实家庭教育措施的工作。同时,对判处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也比照“细则”实行案后回访帮教。

三是组织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校园计划”。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每月抽出半天时间,到学校开展内容丰富的法制教育讲座活动,进行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运用典型案例、图片展示等形式,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6.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发挥网络正面引导作用

一是加强检察门户网站和“心连心”网站建设。设置“检务公开”、“工作动态”、“交流互动”、“媒体播报”、“检察长心语”、“控申接待”“检察长信箱”等多项栏目,开通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包括审查逮捕案件、公诉案件、自侦案件、民行案件、控申案件在内的五大类案件内容,定期及时更新内容、不断完善栏目建设、积极发挥网络宣传阵地的正面引导作用,杜绝损害检察机关形象的公共事件发生。

二是完善涉检网络舆情监控机制。进一步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制度,指派专人负责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研判,及时上报有价值情报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使舆情信息真正发挥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引领网络主流舆论、敏感案件的风向指南、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等作用。

三、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了三项重点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各司法部门必须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但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新课题,各级检察机关都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地的做法不一,从目前检察机关的创新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存在检察机关内部人员思想不重视、创新不切实际、创新背离检察职能、创新走过场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突出社会管理创新职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

一是要强化服务职能。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首先必须从理念上反思、重构,凸现司法工作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服务作用。要树立牢固的服务为先、服务为本意识,不断优化工作思路,不断彰显检察机关的服务职能,使检察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是要以办案为中心。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办案为中心,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现阶段,检察机关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群众才有安全感;只有严肃查处职务犯罪,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才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司法的公平正义,才能树立良好的法治、道德标准,整个社会的发展环境才能得到净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检察机关必须守土有责,其根本点就在办案,必须通过办案活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三是要坚持依法参与。检察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参与的原则,在方式方法上仔细遴选,科学取舍,对通过行政手段、道德手段能解决的问题不宜过多介入,对依靠社会组织和当事人自治能化解的矛盾不宜启动诉讼程序,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度的消极性、被动性,不能大包大揽,自我放大检察职权。

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篇2

一、以定纷止争调和矛盾纠纷,为社会管理创新打牢基础

司法自身的规律性决定了能动司法的必然性,司法的基本任务是充分运用其职能,明是非、断责任、解纠纷。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祥国指出,“江苏作为经济发展快、改革力度大、开放程度高的东部沿海省份,社会管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来得早、来得多、来得快。”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苏州,在经济快速转型升级,城镇化、市场化跨步发展,各类群体、人员流动不断加快,各种社会利益不断冲撞,由此引发的诉讼纠纷逐年上升,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化解矛盾,定纷止争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责,通过能动司法,以积极的姿态主动介入社会,解决、化解和预防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去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为社会管理创新打牢根基,人民法院义不容辞。

以能动司法打牢社会管理创新基础,一是要建立完善矛盾预警处置机制。对案件信访倾向、当事人过激行为、群体性纠纷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对敏感案件、重点案件提前制定处置预案,妥善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消除不稳定隐患。二是要构建“三全”调解格局。围绕“以精心调解促案结事了,以案结事了促社会安宁”的矛盾化解目标,落实全程调解,将调解贯彻到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环节中;落实全面调解,在民商事、刑事附带民事和行政赔偿诉讼案件中积极运用调解手段化解争端;落实全员调解,办案人员深入社区、乡镇、街道、工厂开展就地调解,邀请当地居委会、社区、乡镇基层调解干部一起做各方当事人的工作。三是加强“诉调对接”平台。建立联动调解工作网络,注重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化解矛盾,对涉及面广、矛盾突出的突发性、群体性案件,联合公安、消防、信访、劳保、城管、规划、工商、海关等行政执法部门及乡镇党委、政府组成联动,形成合力。

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篇3

[关键词]分布式创新;合作社区;合作创新网络;新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1)12-0037-07

一、引言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34)曾假设,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公司长期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的理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可。[1]尽管创新对企业成长和成功非常重要,但对于普通的公司来说,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务。在一项调查中,首席执行官认为他们的公司只利用本身创新能力的15%至25%。[2]所以,改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各种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其中包括跨部门业务团队,内部风险投资程序,建立或收购新业务单位,剥离新的风险投资企业,形成联盟或在合伙公司投资。但是,所有这些做法往往受限于企业大多数现有业务的周期性,从而生产出渐进性创新,而不是当今全球经济日益需要的连续和突破创新。

由于新产品、服务和技术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许多企业的创新传统上是严格地受到保护过程。依靠内部研发能力,公司自己发明和商业化其产品和服务对。[3]虽然人们可以收集、分析和分发市场和其他外部信息,但外部人员在创新过程中经常发挥了被动和有限的作用。很显然,全球化背景下,分布式创新模式已经兴起,并受到几个因素的推动。首先,由于技术进步,许多产业的创新竞争压力快速增加。第二,由于产品更加复杂性和品种扩大,开发新技术和产品的成本不断上升。第三,在许多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公司用于分期偿还新产品开发投资的时间减少。为了解决在更快节奏下开发新的和更复杂的技术和产品中的问题,企业需要广泛地利用本身的和其他公司的资源。这可以通过利用在企业边界之外开发的创意和技术,以及允许本企业不应用的创意和技流向外部。[4]第四,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独特核心技术是参与合作及分享租金的基础。因此,探讨分布式创新的组织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分布式创新组织

1.相关概念

(1)分布式创新。如今,创新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对处理创新关系的新思维提出了迫切要求。近年来,分布式创新的新思想体系已经出现。Davido'Sullivan(2003)[5]则指出,分布式创新是遍及或贯穿属于组织供应链内、甚至特定联盟内的一个特殊内部互联网络上的创新。Coombs&metcalfe(2002)[6]则认为分布式创新是指创新所需要的技术以及相关能力在多个公司和其他知识生产机构之间分布实现的情形。我国学者高小芹和刘国新(2009)[7]认为,分布式创新是指企业内和具有合作关系(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域,依据共同的网络平台进行的创新活动,这种分布式创新与集中式创新活动相比,分布式创新的组织构架、运行机制和模式、动力源泉以及产生的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不同地域性、同时性、协同性、合作性和资源共享的特征,它既是企业内部创新活动的分布式组织,又是企业外部(企业之间)创新活动的分布式合作。

从上述分布式创新概念中看出,分布式创新依赖于:①单个创新企业独自地完成自己的创新活动,这部分创新活动具有“封闭性质”,以形成企业独特的知识或技术;此外,单个创新行动者不可能完成所有创新任务,从而需要来自外部创新资源支持,以及吸纳外部创新思想。单个企业的这部分创新活动具有“开放性质”。因此,分布式创新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平衡;②不同企业参与创新过程必须具备协同能力,从而使得“封闭性创新”与“开放性创新”互为基础,共同发展。同时,对分散创新成果进行整合;③信息和通讯技术(iCt)广泛应用所形成技术网络,并支持上述“封闭性”创新和“开放性质”创新,以及创新过程的协同及其成果整合。

(2)合作与协作。近些年来,我们看到各企业在处理创新关系的时候,都突出强调“合作的理念”,这是人们寻求新思维的一个重要迹象。为了真确理解合作,特简要地辨析一下合作与协助之间异同。从字面上看,合作是“二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某一任务”[8],“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9]。而协作则是“若干人或若干单位互相配合来完成任务”[10]。从这个解释中,可能看不到它们之间的差别。

从经济学家们所强调理性“经济人”角度分析,协作是不同于合作的,当理性经济人仅仅按照契约要求开展协调与配合活动时,此仅是协作。协作伙伴处于相互防范对方阴影下。但是,如果协作伙伴通过契约而逐步建立了信任关系,或者说他们之间的协作实现了升华,即从协作升华到合作。这时,配合过程中淡化“经济人”的一面,而突出了非经济人的一面。的确,在社会交往中,契约与承诺二者都是协调人们的媒介,但是,契约导向人们的协作,而承诺则会带来合作。总之,合作与协作的根本区别:合作属于一种社会生活形态,而协作从属于利益追求目标。在产出方面,合作导致各方的利益互惠以及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尽管合作不以此作为目标。协作虽然在产出上并不能够保证协作各方获益,但通常参与协作的人会估计“合作”是否有利,能否获益。

(3)企业合作社区。分布式创新的最新形式称为“合作社区”。合作社区的组织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社区成员分,企业组成企业社区,个人组成个人社区。第二,企业社区有经济和技术的目的,为创造及商业化新的产品和服务。第三,大多数创新社区都集中于改善特定学科或领域,如Linux操作系统。相比之下,企业社区被组织成为一个竞技场,企业在其中可以彼此合作,以创造它们能保留所有权的独特解决方案。

最初,个人社区推动了学习和开放式创新,借助iCt的广泛应用等物质基础,又推动了分布式创新。个人社区是一种社交创新,是一个重大的文化现象。[11]个人社区是社会性的网络,其中专业人员和/或业余爱好者,就特定主题或感兴趣领域,自愿地交换新观念、知识和经验的,从而创造一个知识“百科全书”。

以下从个人社区和企业社区角度,对分布式创新社区进行分析。个人社区的分析企业社区基础。

2.个人社区的范围和类型

个人社区已经出现在各种广泛领域,并具有许多不同形式。一个众所周知形式是实践社区。它是指一种社会学习的过程,当对特定主题或领域有共同兴趣的不同个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协作、流思想、寻找解决方案,并建立原型。实践社区可以出现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12]在分布式创新中,正式形成的多功能团队,以及基于个人偏好等形成的非正式的群体,都具有个人社区性质。

一种受到研究者和业内人士关注的卓越实践社区是开放源码软件。例如,那些与apacheweb服务器和Linux操作系统联合的社区,不仅开发卓越市场价值的软件解决方案,而且开发新业务模型和成功新企业。此外,在高新技术产业(如医疗设备,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低技术产业(如体育器材)中,产品是越来越多地通过专业人士社区独立开发,或与在任企业合作开发。实践社区的不同形式可以按照组织范围和创造性程度划分。

依据组织成员来源范围,个人社区分为三个原型。第一,社区主要是公司内部员工集合。这种类型社区提升学习过程,以实现组织“知道所知道的内容”,因而是有效和有价值的组织。[13]例如,西门子已经建立了20多个企业内部的实践社区,跨越不同组织单位,作为知识管理系统的支撑。[14]这种个人社区类型的范围仅限于在单一企业内部的那些员工的知识生产潜力。第二,社区可以完全地在既定企业的边界之外。[15]第三,混合形式社区,指个人社区与一个或多个其他企业进行合作。[16]例如,ao基金会(省略)是最重要的整形外科网络,其在研究、开发、许可和教育的领域与工业公司进行合作。当个人社区围绕生产企业的品牌组建时,混合形式社区也会发生。例如,品牌社区是LeGo用户社区[17],或成熟统计软件用户的Stata社区[18]。混合社区是一个“中介”。如(省略)创建一个在线基础设施,为此公司可以将它们无法自己解决的研发难题,粘贴到科学家的全球社区。[19]

依据社区展示的创造性过程,个人社区类型可划分为创意构思、技术问题解决和原型开发三种。很多社区具有开发新的解决方案或技术的明确目,同时也存许多以交流经验和信息(论坛)为重点的社区。本节的其余部分,侧重介绍个人社区,其中这些个人的明确目的是在他们各自领域开发新概念和创新方案。

3.个人社区的关键特征

从社区的主题/领域角度来看,个人社区共享几个特征。①社区是一个论坛,是最重要的特征。在特定主题或领域有共同利益、但不同背景的个人,自愿地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交流各种信息和知识,既有技术的又有市场的。这样的知识共享使得一组个体成员,为现有或新技术开发与新应用,共同开发新的知识、公布并解决问题和追求创新的理念[20]。②新颖性,也是个人社区的关键特征。社区产生专有知识和新颖的想法,以及解决方案是成员中间自由传播;③知识产权特征。任何产生于社区的知识产权属于整个社区。[21]

从经济角度来看,个人在社区内的行为似乎是不合理的。例如,为什么个人将自己才华、创造力和时间奉献给一项公益事业的发展?从经济方面分析,初步回答是,共同开发公共物品的过程也可以产生私人物品。[22]私人物品是一种内在的和外在奖励的混合物。内在奖励包括创造新事物的享受、智力挑战的激励、认同和互惠的情感,以及与团体或社区的团结。外在奖励包括提升的信誉,还有针对潜在雇员和风险资本释放技术卓越的信号,以及各种源自更好解决方案与方案更快扩散的利益。[23]

内在和外在的动机,至少部分地解释为什么社区通常自发地出现,采用方式是通过非正式接触,且超出了正式组织的正常规划、激励和所使用的控制系统。社区自动地得到管理和持续,而不采用是等级机构方式。通过对社区做贡献的过程,个人形成共同身份、信任、良好的社区公民的合作价值和规范。[24]

4.个体社区创新的机制

个体社区扩大多样性知识来源。作为创造创新的手段,个人社区是不断扩大、用于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技术知识的来源。而社区成员在社会议题上有共同利益,每个社区成员基于他或她的专业背景和经验,提供独特知识集。因此,个人的社区能够产生有价值的知识,往往超过了企业内生产者在R&D实验室或在一组个人的发现。

例如,LeGo(乐高)的头脑风暴用户社区(mindstorms.省略/community/default.省略行业组织的起源和目的、成员、治理结构和协同创新过程(见表1)。

三、企业社区构建

本部分以Blade.省略是一个企业合作社区,重点是开放式刀片服务器平台的开发和推选,是由iBm开发的创新性计算机服务器技术。Blade.省略已经成长为超过100家成员的企业社区,包括领先的刀片硬件和软件的供应商、开发商、分销合作伙伴和来自几个国家(尽管的大多数成员企业是在美国)的最终用户。

1.省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4年8月,当时iBm宣布,它将公开BladeCenter服务器机箱的规格。[29]iBm公司说,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开发者社区,重点扩大为有前景的刀片架构提供解决方案。iBm还注意到,它自身没有能力推动刀片应用程序的所有创新;iBm希望其合作伙伴在创造未来刀片解决方案中发挥重要作用。在2006年2月,iBm公司宣布成立一个独立组织(Blade.省略的所有经济的目的是,鼓励和加速基于刀片处理器技术的解决方案增长。采取各种各样的活动以达到这些目的,包括为设计它们的解决方案向成员企业提供指南,开发成员企业可以使用的独立兼容测试程序,主办全行业方案集会和其他营销活动,教育刀片平台解决方案市场,并将会员所关注的和喜好纳入扩大和改善社区的战略举措。

2.省略成员有三个类别:理事成员、发起成员和普通成员。理事成员企业各自有一代表可以参加Blade.省略会员资格的核心权利,是与其他成员企业进行合作的机会,以及参加委员会或小组委员会的资格。

发起会员公司有三种类型:①他们正在分销或开发硬件、软件或为刀片平台提供的服务;

②为基于刀片解决方案或产品,它们提供咨询或分销支持;③他们目前使用刀片平台解决方案。除了有权委任董事会代表之外,发起会员拥有与理事会员一样的权力。最后,企业可以成为Blade.省略及其使命。普通会员须经由董事会多数表决通过。

2008年初,Blade.省略的委员会或小组委员会,利用论坛向Blade.省略作为项目运转。iSto,始建于1999年,其母组织是建立完善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研究所(ieee),作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公司,为业界团体(如财团,特殊利益集团,联盟,论坛,工作组)提供技术和标准开发的支持。ieee-iSto作为具有大量附属企业的组织,为工业群体提供合法的论坛,以便在它们不成立一体化公司的情况下运行。在一体化、完全保险、非营利组织中,ieee-iSto方案享有法律保障和运营保险利益。ieee-iSto提供了管理和业务支持的完整菜单,让Blade.省略有一个办事处。这个办事处主管着Blade.省略具有来自成员公司的志愿者组成的九个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按照功能进行组织,包括由技术委员会、电源和冷却委员会,兼容和互操作委员会和营销委员会。目前,为企业社区运行,志愿者委员会执行双重功能:从整体上讲,他们从事对社区有用的工作;同时,他们是成员企业的知识智囊团,且成员企业可轻松地利用这个资源。因此,各委员会是社区的智力“百科全书”的持有者和开发者。

3.省略后不到两个月时间,成员企业开发了60个解决方案,是社区创造创新的产品和服务的整体成功标志。探索解决方案涉及大量知识共享过程,包括网站张贴和9个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以及参与全员会议和其他社区活动。企业间的合作发生在Blade.省略成员企业为新的解决方案与它的客户合作时,或采用刀片技术发明人iBm所提出的咨询建议);②直接合作(二至四个成员企业为新解决方案开发而共同工作);③汇集协作,也称为库协作(Blade.省略,让其他会员企业在追求创新项目中使用);④外部协作(Blade.省略公司在“一次性”的创新项目上合作)。

四、Blade.省略代表一种新组织形式。

首先,根据palmerandDunford观点,从时间标准(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或背景关系(这种形式第一次出现在特定背景)分析,企业社区模式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虽然一些企业社区已经存在,但它们中的没有几个社区是有目的地设计或达到了Blade.省略体现了人为规划的企业社区可持续性。此外,毫不奇怪,企业社区模型首次出现在计算机行业公司,因为计算机行业,以及如生物技术等其他知识密集产业,近年来已经成为发展新的组织形式的孵化器。

其次,根据组织目标导向标准。一般地,大多数新成立的组织是“复制”组织,因为它们的目的、能力和活动,如果与现有组织的活动相比真的变化不大。[32]相反,“创新”的组织,是那些与现有的组织形式显著地不同的组织。Blade.省略本身不具有牟利的目的,虽然所有的成员企业都肯定寻求营利。因此,Blade.省略也是一个新的组织形式。社区基本的构建块是企业,所以社区的边界比通常的组织边界大得多。Blade.省略迅速达到了相当程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如同一个组织一样。

最后,Blade.省略运行一系列合作创新过程,同时地进行着合作甚至竞争的过程。无论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协作过程将更加易地开发,如果它们保持与其他关系模式相隔离。可以说,协作能力也更容易开发,如果它确实不涉及商业目标。因此,Blade.省略的主要组织特征列在表2中。正如所述,组织的宗旨是创建一个活动舞台,以便成员企业为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而相互合作。如Blade.省略行业组织具有商业和技术目标;而社区则聚集于产品创新,不仅仅是特定主题或情趣领域的改进或扩展。

Blade.省略这个特定组织。相反,Blade.省略避免了在成员企业身上出现任何重大功能失调或剥削、搭便车的行为。

五、对组织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目前,经验对组织设计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几个影响。其主要影响是,组织设计理论的重点需要继续拓展,超越单个企业和多企业网络的界限(Gulati2007),以涵盖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设计(DemilandLecocq2006;milesetal.省略设计反映了组织间优势的所有四个来源,但特别对知识共享的程序(社区支持四种不同类型合作),以及有效的治理结构(Blade.省略的总部,并没有经营组织核心业务系统本身,而是创建和维护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例如,,Blade.省略主要作用是推动整个社区的利益(它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组织,但帮助其成员企业追求自己的技术和商业利益)。它的治理方式也是推动性质的,涉及平衡方向、参与和意志的融合。例如,通过Blade.省略已经产生了60个独特解决方案。而社区成员公司都乐观地认为,许多其他的解决方案将随之而来。但是,这可能是真实的,市场和技术互补性使得Blade.省略或其他企业社区已发展到同一阶段,将开始考虑替代方案,即那种似乎在新的产品和市场开发方面有较少制约的组织方法。研究社区在那个阶段的适应性反应,对确定未来组织形式具有指导意义。

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篇4

neC中国成立至今,已经进入第20个年头。这期间,neC不光是在中国各行业提品和解决方案,同时也在软件开发和研发领域积极开展了和中国企业的合作。

现在,neC正致力于以iCt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安全、安心、高效、公平的需求,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构筑社会基础设施。

在中国,neC正通过提供各种产品、服务、技术、解决方案助力中国社会发展。比如,neC基于人脸识别技术构建智慧机场解决方案和应对空气污染问题的pm2.5解决方案,另外还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医疗和养老解决方案。今后也将继续为中国的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6月27日,2016neC创新解决方案展在京盛大召开。这也是neC在中国举办第九届创新解决方案展,本届展会围绕“智慧城市触手可及”这一主题向观众呈现neC最新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在展会现场,笔者亲身感受到了neC在智慧机场、智慧办公、智慧商店、智慧经销商、智慧教育等领域的解决方案,以及neC显示器、投影机等产品带来的视听享受和体验。

为了能从多个角度展示neC的技术和服务带来的智慧城市生活,展会从安心便捷的城市、高效创新的企业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三大主题呈现了neC在构筑智慧城市中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neC创新解决方案展自2008年起,每年在北京和上海交替举办。2015年的neC创新解决方案展吸引了超过1500名的观众,可谓盛况空前。

中日经济息息相关,neC集团希望通过自身拥有的强大的iCt与基于iCt的各项解决方案对中国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为中日经济交流做出贡献。

“光明使者”的使命

neC提出了“orchestratingabrighterworld”的品牌声明,orchestrating是指鼓励人们通过协同互动、深度沟通去解决问题,去寻找发展方向。而brighter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光明,二是指智慧。neC希望通过智慧的解决方案来打造光明的未来。

neC全球董事长远藤信博表示,城市人口的增加会带来很多问题,如能源问题、食品粮食、水源问题、老龄化问题等。neC希望通过iCt解决人类社会的各种课题,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如何解决?这就需要借助iCt的力量。

neC将利用iCt技术聚焦在七大主题领域以推动社会解决方案事业发展:一是人与地球的和谐共生,二是打造安全安心的城市与行政基础设施,三是构建安全高效的生命线基础设施,四是为多姿多彩的社会提供支撑,五是实现产业与iCt的创新型融合,六是创造突破传统框架的多元工作方式,七是建设人人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公平社会。

在neC看来,iCt本身包含三个重要因素,一是计算机,二是网络,三是解决方案的力量。依托iCt能为各个领域带来什么价值呢?neC认为一是实时,二是动态,三是远程。实时是指采集信息后,能够马上转换信息为解决方案。动态是指解决方案能够根据需求随时调整变换。远程是指对数据进行远程处理,以及对解决方案的远程交付。

以neC人脸识别技术研发实践为例。脸部识别过程包含两个步骤,一是识别是否为人脸,二是对人脸的测定。过去的技术对160万张人脸进行识别需要26秒。如今,应用neC超分散技术后,采用同样的CpU只需要0.4秒,这就几乎等同于实现实时识别,这在现实应用中意义很大,因为现实生活中通常人脸会频繁地改变朝向,识别速度增加使得同时间内捕捉到的人脸信息数量大幅增加,由此也增加了识别准确度。

“光明使者”要具有智慧

2014年8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意见》已被业内公认为中国指导智慧城市发展的权威性文件,里面提出的目标、原则、战略重点、国家支持重点非常清晰。

对中国而言,发展智慧城市被公认是解决中国城镇化出现大量的新矛盾、新冲突、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以往15年,也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15年。城市数量、城镇化率、城市面积都在不断增加,以北京的城市面积为例,回想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北京市的主城区大概是以三环为界。现在北京已扩展到六环,环数扩大了,面积也相应扩大了几倍。

记者在展会的嘉宾发言中了解到,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有以下特点:一是网络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逐步智能化;三是新城新区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四是治理得到创新。当然,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碎片化,各自为战;二是存在数据孤岛,数据的公开化程度也非常低;三是当下仍以互联网企业居多,在中国提供智慧城市建设服务或支持的,仍以互联网企业居多,这导致在智慧城市建设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会出现缺乏多产业整合的局面;四是还有相当多的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都是政府投资,企业因相关商业模式模糊大多保持观望。

展区掠影体验neC“智慧城市的一天”

作为智慧城市方案的提供者和城市建设的技术服务者,neC的解决方案可以说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6月27日的2016neC创新解决方案展上,我们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下以neC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的一天”。

早上乘飞机出差,体验安全便利的智慧机场

相信大家都有过乘坐飞机出差的经历:冗长的等候队伍,繁琐的安检、值机等乘机手续,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有时甚至会因此耽误行程。而neC的智慧机场解决方案则可以轻松解决这些令人头疼的课题。

首先带大家到Smartairport展区一睹为快,一起去了解支持安全高效运营的智慧机场解决方案,感受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neC人脸自助值机,采用世界领先的人脸识别算法,大数据条件下快速比对,方便迅捷地完成人证合一的审查并自助打印登机牌。

neC的全自动生物识别通关系统BioFaSt可以帮助机场将出入境处理流程的14个步骤减少到4个,只需手持护照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在自动通关设备处进行扫描通过对面部及指纹的识别,将出入境时边防检查的时间缩短到17秒,登机审查也只需3秒,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实现人证合一的审查,不仅减轻机场滞留的困扰,也为出入境安全检查提供了保障。

除此之外,neC还提供多种航空解决方案,为中国民航保驾护航。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通过空中交通流量进行模拟和预测,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中交通管制的容量,为飞机运营者提供及时、精确的信息;而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可实时显示最新的航班状态及各项信息,方便大家即时安排行程。驾驶舱话音降噪解决方案可实现语音的一键式降噪处理,同时支持多级处理方式,可为航空公司提供安全管理技术保障。通用航空整体解决方案,集成大量世界上技术顶尖的产品和最先进的人脸识别和指静脉识别技术,涵盖空管设备、基础设施、飞机维修、机场管理、机场安全等。在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中,采用neC解决方案的机场占据70%。智慧民航解决方案同样集成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拥有多项技术专利,方案综合全面,涵盖路侧和空侧,世界上有超过200个机场应用neC智慧民航解决方案。

上午抵达办公室,体验多样化工作方式和智慧办公

离开机场,抵达办公室,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安心、安全、创新的neC智慧办公解决方案的魅力。

信息化时代,智慧办公概念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neC智慧办公解决方案,通过信息技术的灵活使用,结合空间布局设计,帮助最大程度地有效利用空间,削减办公成本,实现安心、安全、舒适、高效办公环境。

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管理系统,采用neC人脸识别技术引擎,实现对写字楼、办公室、库房等重要场所的人员进出的身份安全确认。neC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准确性和速度上均获得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人脸识别测试三连冠。该系统还可以有效地应用在高考或其他重要考试时的防替考、防止冒名盗取物品等领域。办公区和会议区展示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助力顺畅沟通的解决方案。即使身处跨地域的不同会议室,依然如同身临其境地处于同一办公环境,无缝实现跨区域的资料共享,大大提高沟通效果,有效帮助削减庞大的差旅费用和沟通成本。这是neC的“SmoothSpace”和“Conformeeting”两个解决方案的协作效果。在移动办公区域,我们可以体验到,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可通过移动终端及Vpn虚拟专用网络安全接入企业网络,高效处理事务,实现远程办公。

企业信息技术部门最关心的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网络攻击时时刻刻都在大量发生,neC的SDn和网络安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网络攻击并实现网络安全管理的可视化,一旦检测到来自网络的攻击,即可瞬间自动切断被感染的设备,大幅减低信息泄露风险,实现安心安全的系统运行。在机房区域,可以体验neC的SDn和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中午在便利店购买商品,体验高效便捷的智慧商店

中午休息吃过午餐,顺便去neC打造的智慧商店逛一下。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便利店专卖店等流通领域逐步通过信息化进行管理和运营,neC智慧商店解决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三朵云”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首先是便利店云。基于云端技术开发面向连锁企业实体店铺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快速高效的系统部署和应用。第二朵是社区云。这是大数据时代下的社区购物系统,旨在通过整合线上业务,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第三朵是专卖店云,是基于云端技术开发的面向专卖店企业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快速低廉的系统部署和应用。此外,这里还有多种流通解决方案。全业务收银系统的云poS解决方案,充分支持基于云端业务的各种应用,丰富的接口支持各种周边设备的扩充。基于面部识别技术的云监控解决方案,可对来店客户进行智能筛选,对于Vip客户和黑名单人员进行即时提醒,并可实现对店铺的远程监管。应用大数据的促销价格最佳实践解决方案,通过对后台数据对价格趋势的把控,进行促销方案的策划和实践,使店铺销售额最大化。需求预测与自动订货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预测需求,进行智能订货,保持最佳库存。应用图像识别技术的云货架,对货架商品进行扫描,掌握货物陈列和销售情况,帮助经营者进行管理决策。

在看似平常的商店购物中,正是由于如此多的看不到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后面保驾护航,才让经营管理者实时精准把控经营状况,让消费者感受轻松便捷的购物体验。

下午前往4S店视察,体验智能的汽车营销

在汽车4S店,我们体验到了智能购车的全过程。

neC智能汽车经销商解决方案通过应用面部识别技术的人机交互一体机设备,以及智能电子商谈桌等为载体,关联厂家系统、经销店系统与社交媒体,建立起更高效更具吸引力的汽车销售以及服务环境。人机交互一体机可通过购车者的面部数据识别其性别及年龄等信息,自动为其推荐合适的车型;并通过触摸屏轻松定制自己喜欢的汽车,360度全方位了解汽车的各项信息,体验选车的乐趣;在选定理想车型后,智能商谈桌可以帮助快速提供购车金融计划,完成购买过程。汽车厂商经销商也可以对潜在客户的需求及喜好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更为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新车企划和营销推广活动。

怎么样,如此便捷有趣的4S店的购车过程,是不是也想亲身去体验一下呢。

傍晚在线学习,智慧教育让学习随时随地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还可以利用neC智慧教育解决方案随时随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伴随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教育模式正在不断改革创新。neC智慧教育解决方案,专注K12教育,全面覆盖课堂教学、考试/阅卷、教师培训等重要教学环节,变革传统教学模式,让教育更“智慧”!

其中,在课堂教学方面,睿课堂数字化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平板电脑和无线网络的特长,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教学环节,加强师生互动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幅提高教学效率。电子书包管控解决方案便于教师掌控教学过程,帮助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限定学生使用相应程序、访问相应网站等,从而可确保学生上课期间集中精神专注于学习。同时,在考试/阅卷方面,i-easy网上阅卷解决方案基于高速扫描、图像识别技术,面向中小学提供自带题库、可自动组卷的考试阅卷系统。支持线下和线上两种模式,可自动生成成绩统计报表,有效减轻教师阅卷负担,有效提高考试效率。i-easy信息技术考试系统,基于B/S架构,适用于市教育局/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考试,支持各类office、windows、ie等操作题且能自动评分。此外,在教师培训方面,i-easy在线考培教育解决方案面向学校(及企业)提供在线培训及在线考试系统,实现7×24小时随时随地的学习,提高考培效率,节约教育经费。

neC智慧教育解决方案,让老师更省心,让家长更放心,让学生更开心。

晚上影院娱乐时间,享受高清绚丽的视觉体验

经过一天的工作学习,晚上到大剧院听听歌剧、去天文馆看看星空,放松身心,贴近自然。neC的4K旗舰色彩工程显示器、全新高清激光工程投影机,可以为你打造视觉的饕餮盛宴。

4K旗舰色彩工程显示器,提供高达84英寸可视范围和4K物理分辨率,保证了超高的画质效果、捕获了观众的注意力,加上Spectraview专业色彩校正、opS扩展卡槽等众多的先进功能和选配件,提供满足各种行业需求的高端解决方案。

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篇5

【法理学】社会管理创新催发法理学研究风生水起

社会管理创新成为2011年法理学者们颇为关注的一大热点,依法治国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创新是需要法理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创新思路的。2011年全国法理学年会以“法治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当代法理学研究正在面临更加关注社会变革的转型,这种转型将深深地影响法理学研究的研究方法乃至研究思维。有学者呼吁法理学研究的观念要进一步创新,甚至提出创建所谓实践法理学的建议。

法理学正在面临深刻的转型。有学者认为,法理学不仅要关注西方法学的发展成果和当今国际社会一系列危机和变革引发的法律问题,更需要关注中国社会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将是未来30年法理学研究面临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的重要转型。今天的现实要求法理学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法治研究思维方式的转变,为中国的法治发展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依法治国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构建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有学者提出,构建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彰显法律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构建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将法律当作解决新时期社会矛盾的基本手段,将社会矛盾的解决和民众正当利益的保护都纳入法治轨道。首先,建构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必须以民生为基本价值,以实现民生法治为目的;其次,建构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不仅要关注社会矛盾的化解,还要关注社会建设和一般社会管理本身;最后,建构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不仅要建构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调处机制,更要建构保证良法能够善治的机制。

社会管理创新关键是以法律为内核的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有学者提出,社会转型致使中国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如欲标本兼治,就应进行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而法律是社会管理的最重要方式,为此,应当在法哲学的高度辨证施治,构建五大创新机制:坚持情理法结合的原则,建立释法说理机制;坚持治患与防患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社会风险评估法律机制;坚持调解的类型化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新型纠纷解决法律机制;坚持程序之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法律协作联动机制;坚持命令式执法与互动式执法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民意表达释放机制。

法治思维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有学者认为,创新社会管理要求积极倡导法治思维。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思维模式应当是法治思维。在当前法治缺失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背景下,法治思维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转变社会管理理念的根本是确立法治理念。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手段是法治手段。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强调权利义务为中心。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法治实质上是注重民权的“善治”。有学者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应当倡导一种善治的新理念。善治的旨趣在于以民众为中心,以权利保障为指向,以权力制约为要旨。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应以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在善治视野下,社会管理创新要特别关注多元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以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合理限制公权力的行使范围和使用强度,政府要从重管理走向重服务,充分保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建立起以民众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结构,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刑事诉讼法学】继续关注刑诉法的修改

继续关注和着重围绕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依然是2011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心。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专家学者们继续为修法畅所欲言。

在刑事诉讼法中如何处理犯罪控制与保障人权的关系是刑诉法修改的核心问题,也是刑诉法学研究的重要选题。学者们认为,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力求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的动态平衡与理性协调。我国现行刑诉法在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关系的处理上还存在不足。基于我国立法更倾向于犯罪控制,忽视人权保障的状况,有学者认为,应通过程序的诉讼化等途径,强化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有学者建议将刑诉法中的“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修改为“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我国2004年修改后的《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刑事诉讼法作为“小宪法”应当对此有所体现。毕竟“人民”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概念。并且,修改刑事诉讼法如果将“保障人权”写进去,有利于增强国际人权对话交流的主动性,会增强我们在国际人权对话与斗争中的砝码。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应当作为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方面,有学者建议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确立为总则中的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而不是附庸于证据制度部分。目前学界在有关刑事诉讼法修改意见中对确立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基本达成一致,在专家们提出的刑诉法修改建议稿中,都规定了这一原则或与之相关的制度。《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49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意味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被立法机关认可并拟写入刑事诉讼法。然而仅仅一个原则性的确定,并不理所当然地意味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措施到位,草案并没有解决与强迫自证其罪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草案并没有删除刑诉法第93条规定的“应当如实回答”的义务,随之而来的必然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权利和应当如实回答义务的冲突。此外,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规定在第49条中,淹没在证据制度,而不是规定在总则中,实际限制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适用范围。如果规定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那么自然应当适用于刑事诉讼全过程。

有关伪证罪的条款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造。关于伪证罪的追究及程序。学界普遍对近年来有关司法机关滥用追诉伪证罪之职权打击、报复辩护律师、证人的做法感到担忧。有学者建议,删除《修正案(草案)》第42条的规定。不过,有学者认为,实践中既不能排除确有个别律师利用执业便利涉嫌伪证的情况,也确有办案机关滥用公权力打击、报复辩护律师的现象,因此,建议将该条改造为对涉嫌伪证的辩护人立案查处及防止办案机关打击、报复律师的程序性规定:“辩护人在执业活动中涉嫌伪证罪的,应当在本案定案后,由法院移送没有参与办理本案的有关公安、司法机关立案查处”。理由是伪证案是案中案,前案无定论,何以认定后案作伪证。在查处程序上,应由法院向办理本案以外的有关公安机关移送提出,而不应由办理本案的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直接立案查处。因为公安、检察机关同属控方,与案件本身、与辩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形成了对立甚至利害关系,由其立案查处本案有关人员涉嫌伪证罪,会有司法不公之嫌。

【民事诉讼法学】继续关注民诉法修改

与刑诉法学类似,民诉法修改也是民事诉讼法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围绕民事诉讼法修改,民事诉讼法学界对小额诉讼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诉调对接程序、法院调解、非诉程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证据制度、公益诉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完善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关于民事证据的证明责任问题,有学者认为,现行民诉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解决的是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没有解决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即本质问题。行为意义和结果意义上的都有必要规定,最高法院的民事证据规定也分两个层面,即行为意义与结果意义。但是,如何规定结果意义上的有难度,德国、日本都没有规定。对于举证责任制度,我国在修订民事诉讼法时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保留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只规定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将来制定民法典时再规定。或者,在保留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同时,增设举证责任分配基本原则的条款。有学者认为,未来的民事诉讼法应当规定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将规范说作为此规则,因为此学说已在学界形成共识,但多数法官还停留在“谁主张,认举证”的迷思中,将规范说作为条文进行规定,有助于精确化证明责任分配,加深对此理论的认识。

法院职权调查证据制度有待完善,适当扩大法官依职权调查证据的范围。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这一权力,法官内心确信的程度和事实发现的准确性将大大降低,而根据证明责任下裁判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所以,法官依职权调查证据的范围应有所扩大,应将涉及身份关系的事实列入法官取证范围,同时,人民法院为审核对案件事实有重要作用的证据,或有重大疑点的证据,需要进行勘验等取证活动,不应受取证范围的限制。完善法官调查取证,应确立以下制度:文书提出义务制度、当事人讯问制度、谨慎排除非法证据制度、调查期日制度、法官勘验制度。

二审程序中对上诉条件的审查宜适当从严。有学者认为,关于上诉审查的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研究也薄弱。之所以对上诉的合法性审查在制度的制造上比较原则,主要原因在于对当事人的上诉权的认识定位不够准确。我们以前对当事人上诉权一般解释为属于当事人的诉权的组成部分,对于上诉权总是强调应该予以保护,在法律制度上也是设计为当然性权力。从制度的层面来说,我国对当事人上诉权给予一定限制,上诉权不是当事人一项当然性权利,从实际功能强调两点:强化一审判决权威性;减轻再审压力。改革应围绕三个方面:首先,在上诉的条件当中应该引入实质性要件,上诉事由可以具体化。其次,设立第三审上诉制度,并且第二审和第三审上诉在上诉理由方面予以区别,第三审仅限于法律审。再次,赋予原审法院实质性审查权,当然前提是上诉条件规定的细化。

二审发回重审存在制度性弊端。有学者认为,该制度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从法律规定来看,法律规定比较模糊比较原则,特别是“事实不清与证据不足”,不同法官认识不同,裁量随意性大。发回重审第一个弊端是拖延诉讼进程,增加当事人诉累,使得当事人长期处于对抗诉讼状态,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其次是引起下级法院不满,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上下级法院关系。改革应首先确定二审法院自行判决的原则性地位,发回重审属于例外;应该取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事由。从目前民诉法设计来看,我国二审采取续审制。不应该发回重审。

再审审查制度有待完善。有学者认为,我国再审审查现状,一是申请再审案件数量上升,二是再审率增加,三是裁定再审后提审比例较低。另外,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的标准过于严格。应区分具体再审申请事由,哪些只能向原审法院申请,哪些只能向上级法院申请。关于再审审查程序全部采用合议庭,没有必要,比如再审事由明确,可采用独任制;法官因为严重违反程序导致案件错误再审的,可以采取独任制。关于再审期限的问题,因为法律规定再审案件原则上调查询问当事人,应该调卷;而从再审事由看,法官在审查时要进行实质性审查,3个月时间不够,建议对此期限作出变通性规定。

小额诉讼程序应更加简易便捷。有学者认为,小额诉讼不适用程序选择权,简易程序可选普通程序,普通程序可选简易程序,但小额诉讼不可选,无程序转化,一审终审。小额诉讼应设置比简易程序更为简易、快捷的程序,要独立出来,诉讼成本也要降低。不服小额诉讼程序,如有法律规定的错误的,适用再审程序。有学者认为,解决小额诉讼程序,首先应正确定位基层人民法院的功能,应将基层人民法院拆分为基层一审法院和基层速裁与调解法院,基层一审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基层速裁与调解法院内设小额速裁法庭、速裁庭、调解庭。

正确认识调解优先与诉权保障的关系。有学者认为,近年来,有关调解的各项改革措施使我国的法院调解呈现出一种强势作为。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使法院调解程序更具制度理性和实践可操作性,然而,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调解程序相较于诉讼制度的功能优势绝不能成为其弱化公民诉权的依据。从保障民众诉权,促进社会正义角度看,现行制度仍有若干需改进之处:应进一步强化自愿原则,切实保障当事人的调解自;应加强审前调解,实行适当的调审分离;应规范调解中法官释明权的行使;应进一步发展司法性aDR。

对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性质的再认识。有学者认为,人民调解协议本质上是民事和解契约,但民诉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其契约性质的立法意蕴,结果,人民调解作为非诉解决纠纷方式所应有的功能被大大削弱。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本质上是人民法院赋予人民调解协议以强制执行力之非讼程序。但是,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是否有效需经司法确认,这无论从实体法还是程序法上讲都是不能立足的。改革建议: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采用裁定形式;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时,应围绕协议所约定的给付义务是否适于强制执行而非是否有效;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需由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才能启动。

建议建立家事诉讼程序。有学者认为,建立家事诉讼程序非常必要,因为家事案件有其自身特点:非契约性、当事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性、当事人结构的复杂性、家事纠纷的隐秘性、家事涉及的法律状态的流动性、家事案件的公益性、当事人自主解决纠纷的先决性。如果说在涉及财产权益案件中实行当事人主义有其正当性,则在家事诉讼中,为更好地保护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利益,不能遵循当事人主义,而必须实行职权主义。在程序建构中,家事诉讼应遵守以下特别原则:调停原则、职权探知主义、不公开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当事人亲自到庭原则。

检察机关可提起公益诉讼。有学者认为,关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目前学界已达成共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参与的案件种类主要有: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环境污染案件中的停止侵权诉讼,制止垄断行为案件,人事诉讼案件,没有主体提起的民事案件,其他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

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篇6

(平煤勘探工程处,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7-050-02

新世纪新阶段,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一部分的档案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级档案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档案工作实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敢于超越,不断确立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不断开创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以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档案工作新理念,不断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档案工作具有社会性、政治性、技术性、文化性、教育性、法律性和服务性。档案来自社会,用之于社会,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各环节、各领域密切联系、融洽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一、认识档案工作的关键是认识档案工作这个岗位

首先,应重新认识档案工作。档案工作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处于重要位置,档案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档案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源,而且是任何资源都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是宝贵,是财富,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原动力和精神原材料,档案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为档案事业带来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信息化建设将实现档案管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信息时代的产物、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数字档案馆,不仅从根上改变了档案工作的管理模式、服务类型、利用方式,而且为整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共享提供了巨大空间。网络虚拟世界,扩大了档案工作的活动舞台和辐射面,信息一体化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发生从未有过的、越来越紧密的交融。

其次,应以档案事业发展的新业绩提高社会档案意识,有作为才有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决定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档案的原始性、唯一性、法律性等众多属性决定了档案工作在新的发展阶段将大有作为。

第三,应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意识。档案工作的重心应下移,这是实现档案工作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提高社会档案意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档案事业的最有效方法。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为发展基层档案工作提供了机遇和舞台。档案工作者应树立信心,发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深入每个乡镇、每个村庄、每个家庭,积极营造全民知档、用档、建档、护档的社会基础。

第四,应在服务文化建设中提升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档案事业必然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位置。档案部门应注重档案宣传教育的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

虽然档案工作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但在平凡的岗位上可以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在我们的档案战线上,档案工作者们坚持把创新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来落实,始终把工作岗位变成锐意创新的平台,用新的理念“激活”档案工作,从“仓储式”管理中走出来,从“书斋式”的环境中跳出来,照样把“冷清”的岗位干得红红火火。只有认同这个岗位、敬重这个岗位,才能在这个岗位上建功立业。没有这个岗位,大家都不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档案工作就无法开展,历史也就失去了记忆。档案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只有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才能作出成绩。

档案工作者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档案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与人民的新期待还有一定距离,档案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者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思维惯性,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高度上谋划和推进档案工作,科学发展档案事业。

二、科学发展档案事业、促进档案工作服务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扎实推进“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和提高档案工作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的现实要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学习突出解放思想、实践突出改革创新。结合档案工作实际,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要达到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这就是:思想观念有一个大的解放,改革创新有一个大的突破,服务大局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档案事业发展有一个大的推动。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档案工作与其他社会事业一样,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我们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从这个意义说,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是完全必要的。只有认识到档案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到档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我们才能去重视他,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档案的诸种特性和人类发展规律,决定社会档案意识的阶段性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政治与积极性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为发展档案事业提供了无限生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档案工作取得的成就为开创档案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创新科学发展理念、促进档案工作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档案事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对档案工作进行新的思考和认识。要实现科学发展,首先要进行科学决策。档案在科学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依据作用。

档案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确立的发展思路正在指导着当前的工作实践,并且随着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践而发展变化。解放思想不能一劳永逸,改革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按照档案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在档案工作改革创新的实践中继续解放思想。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定位,不断在发展变化中寻求和确立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路径和办法。要通过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推动档案事业在实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是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要求的,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档案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两个率先”是档案发展中的目标定位,又好又快地率先发展地应成为档案工作在全国的目标定位。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对档案服务的需求更加凸显,档案工作的地位作用将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新的发展阶段,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机遇、新挑战。

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篇7

论文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检察机关法治保障

一、检察职能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

(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1.检察职能的定位。《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第一百三十一条又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可见,国家根本大法明文界定了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和地位。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即将法律监督职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主要通过四个途径:一是职务犯罪侦查权,即由检察机关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以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和实施权利的合法性;二是审查批捕权,即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批捕权,对公安机关进行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防止权利的滥用,正确地履行监督职责,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三是公诉权,即检察机关公职人员代表国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提起控诉,并在审判时出庭支持其主张的权力,以修补被损害的社会秩序,解决社会冲突;四是诉讼监督权,即检察机关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监督,以保障国家法律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全过程中得到统一正确实施。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通过上述途径,立足于行使法律监督权,依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检察机关本身就属于社会管理的职能机关,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

2.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检察职能的发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体制的日益进步和完善,社会管理的主体呈现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范围普及化,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系统工程,任何主体越位、错位、缺位,任何范围被漠视、遭冷落、被替代,势必影响创新工作的实现。只有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之间的相互协调,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才能有序进行。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使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冲突得到缓解,保证国家权力行使的正当性、廉洁性,保障公民权利的顺利实现,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二)检察职能的本质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前提

检察机关的职能在于惩治犯罪、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本质是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引导群众以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并且让创新工作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归根到底是为满足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开展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因此,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

二、发挥检察职能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社会管理主要面临如下形势:(1)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积聚的社会矛盾类型多元化;(2)社会利益阶层的表达和潜在的利益冲突有加剧的趋势;(3)普遍存在的诸多的社会矛盾中,党委政府及国家工作人员已经成为这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面对这样的社会背景,检察职能的发挥应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原则下,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不相适应的执法理念

1.监督能动性不强。在检察机关业务部门和案件承办人中,普遍存在着重配合、轻监督的倾向,注重与公安、法院搞好关系,忽视监督的力度,往往以口头纠正的方式提出监督意见,不能引起被监督者的重视,损害检察机关的权威性。

2.维权人民性不够。表现在告权不及时、忽视被告人的陈述权、辩解权和要求提供法律帮助权;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还不深入;对辩护人有冷漠、拖延的现象。司法实践中,检察人员往往持有强烈的犯罪控制观,决策部门与公众舆论也更加倾向于从重从快打击犯罪。特别是犯罪率的不断上升,社会各界要求严惩犯罪的呼声下,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则有所忽略。超期羁押、影响被告人律师会见权等现象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人权的维护,给检察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重查处、轻预防,大部分检察人员存在就案办案的思想,不重视预防犯罪、综合治理的作用,不注重将办案工作向前延伸和向后延伸。

3.强调诉讼结果,忽视诉讼效率。检察机关大多数案件以处理结果来衡量工作业绩,不少检察干警存在过分追求诉讼结果的观念,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和诉讼效率的降低。

(二)不尽全面的涉及范围

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扩散,犯罪的动态化、智能化、组织化程度明显增强,跨区域犯罪、流动犯罪日趋突出,检察职能未延伸至社会的各个层面,深入开展检察职能的范围狭窄,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出现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目前我市外来人口众多,城中村的治安乱点等问题未得到解决,滋生了各类犯罪及其他社会问题,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广度不够。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监督范围仅限于诉讼活动,而大量没有进入诉讼程序的社会矛盾纠纷,由于不经过检察机关参与审查,很难进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尤其是行政执法机关,代表国家管理方方面面的社会事务,掌握国家最活跃、最全面、最具体的行政执法权,关系到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各种利益,本应成为检察监督的重点,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缺位,使检察监督出现了“空白”,致使违法行政,损害公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的行为是有发生。

2.力度不够。目前,检察监督仅仅是一种诉讼程序的监督,只能对公安、法院等司法机关及国家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提出纠正意见。法律并没有赋予检察机关实际处罚权,使检察监督权变得软弱无力。检察机关发出的检察建议,有的单位虽然觉得有道理,但就是不采纳、不落实,检察机关催促也无济于事,对法院判决的抗诉法院拖延再审,检察机关也无可奈何;对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的案件,公安机关立而不查,怠于取证,致使案件立而不侦,侦而不结,结而不诉,检察机关也缺乏相应的手段。

3.深度不够。检察机关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只局限与已经暴露出来并已造成一定危害结果的违法犯罪行为,对问题较多、突显社会矛盾纠纷的一些领域却缺少具体的监督依据,造成苗头性问题未能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

三、检察机关实践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探析

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上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提升检察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为此,我们需要在发挥检察职能下从几个方面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一)紧抓检察职能,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1.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作为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与时俱进的检察职能,适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需要。根据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监督主要体现在: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事执行监督。检察机关应该改变以与公安、法院搞好关系为重的工作作风,加大力度,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在实践中探索工作新思路,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如立案监督方面,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对不该立案而立案的案件也要依法监督,坚决纠正非法插手经济纠纷的问题。侦查监督方面,及时发现漏犯要求公安机关追捕,强化对诉讼活动中严重违反程序、侵犯人权问题的监督,坚决纠正滥用和随意改变强制措施的现象,依法排除非法言词证据。审判监督方面,加强对徇私枉法造成的重罪轻判、轻罪重判、有罪判无罪案件的抗诉,重视对不服法院生效刑事判决、裁定申诉案件的复查工作,注意纠正违反法定程序、侵犯诉讼权利等问题。执行监督方面,监督纠正判决后不依法交付执行和以钱抵刑等问题,注意保护当事人和在押人犯的合法权益。检察人员应当立足于刑事诉讼中的这几个环节,牢固树立法律监督的意识,依法监督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合法行使职责。

2.加强能动司法观念,监督社会管理。随着社会民主法治的推进,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对司法公平、公正、公开要求越来越高,检察机关要正确履行检察职能,提高执法水平,必须要有创新的能动司法理念。这要求我们执行人员不能只着眼于办案,还应当着眼于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不仅注重司法工作的良好法律效果,还要服务于大局、服务于政治、服务于人民,在服务大局中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便民、亲民、利民的司法理念。同时,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解决问题,对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予以纠正,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合法的权益,这样才能有效监督、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法治保障的大环境下开展。

(二)延伸检察力度,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积极运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将相当一部分社会矛盾还原到社会解决,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努力构建司法与行政相衔接的格局,注重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工作交流机制、职能互补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引导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有关组织的工作联系,及时给予指导,齐心协力推进社会管理;着力建立特殊人群帮教机制,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涉案未成年人、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探索具有检察特色的模式,有效维护社会管理;重视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将司法化解社会矛盾的时间前移,利用司法的指引功能,促进社会管理。

(三)加强检察调研,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1.建立风险评估分析制度。检察机关要通过加强对各类犯罪案件情况的综合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反映在司法领域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完善对社会问题所产生的危机信息进行预警工作的机制,为党委、人大、政府依法决策提供前瞻性、有价值的参考。要切实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摸底,特别是审查矛盾比较尖锐的重大敏感案件,要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做到事先研判,准备在前,应对有方,防止因工作措施不当影响社会矛盾化解,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篇8

【关键词】专利法;热点;解读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133-01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着手建立较为全面的专利权保护制度,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开始有意识的保护自己的专利权,但同时,我国专利保护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专利关系到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对一国的国家和经济安全也将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必须正视问题,提高我国的专利保护水平。我国为了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保护当前国家专利权人的权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来保护和促进专利权的发展和创新。我国先后出台了四次修订案来完善专利法,本文主要是对修正案四进行研究分析,来探究最新出版的专利法修订草案四来完善专利权的法律制度。

一、专利法制度概述

为了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法。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通过,从200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项内容。

二、《新专利法草案》的修改

2015年4月1日,国知局关于就《中国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期结合国知局,社会各界的反馈和意见,对专利发进行新一次的修改,其主要针对目前国内和国际的普遍侵权现象,主要修改目的即能够在专利权保护中的举证难、赔偿低、周期长、成本高、效果差等问题的解决上能够得到完善。

三、专利法修改的意义

本次专利法修改过程中全面贯彻公众立法,公众参与的实践,全面贯彻公众参与立法与实践。为了使新修定的专利法草案更加实际的解决实践生活中的问题,首次颁布草案,吸取公众的广泛意见,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该草案。2015修正草案更加强调对社会需求的反映。切实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创新主体对专利保护的信心,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有必要从提高专利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专利保护、促进专利运用等方面对专利法进行第四次修改。

专利法修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专利的实施与运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以及深化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法律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有关负责人在介绍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背景表示,专利工作面临更新、更高的任务和要求。

注重保障知识权人的权利和利益,更加的鼓励创造和发明,更加注重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新的专利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专利法草案的出台也是与时俱进的需求和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专利法草案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专利法修订草案内容解读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专利法草案对于微信商标案中不良影响给予了具体的定义,进一步明确法条的适用范围和具体的适用过程。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规范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和规范市场,保障利益。

新草案明确,对故意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规模、损害后果等因素,判处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赔偿数额。专利行政部门,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制止,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专利行政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就侵权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调解若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五、专利法修改草案五大热点解读

专利法修改草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就此次专利法修改过程中的五大热点作了解读。主要建议包括:解决专利维权“举证难”,完善相关证据规则;解决专利维权“周期长”,明确行政调解协议的效力,规定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及时公告;为解决专利维权“赔偿低”,增设对故意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为解决专利维权“成本高、效果差”,加大对假冒专利的处罚力度,完善行政执法手段,就群体侵权、重复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罚以及制止网络侵权作出了规定。专利法第四次修改既是为了解决我国专利保护和运用中的突出问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专利信息服务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专利战略规划、专利分析预警、海外维权等高层次服务。专利法草案涉及实质性修改的条文是为了增强创新主体对专利保护的信心、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而进行的一次全面修改。

专利法修正案是对法律实践问题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完善,使专利法发挥更大的效用。新专利法的颁布和实施是符合大众期望和社会发展形势的产物。中国的专利法逐步像国际大趋势接近,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产物。我们要在生活中贯彻实施该法律条例,促进我国知识产权的创新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专利法第四次修改: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媒体聚焦/2015.

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篇9

1档案管理工作思路的创新是前提

要想有创新行为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思路决定出路,档案工作创新的前提是管理思路的创新。管理创新的过程将始终贯穿着观念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就是使管理创新得以成功的保证。管理创新必须确立现代化管理意识,特别是档案管理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把知识和创新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用户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走向,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对档案馆管理水平的评价不能单纯地看场所、设备和馆藏,而应主要看档案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效果。档案馆的管理工作重心要从对馆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转向对用户和档案员的管理。

2、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是基础

档案工作管理模式的更新,是实现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档案馆虽属机关部门,但大多属于非独立结构,一般情况下挂靠校办,或者是校办的一个科室,其职能主要是执行而非决策。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高校管理者逐步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高校机构改革中,先后将档案管从校办或其他部门分离独立起来,升格为直属单位,变成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决策,对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档案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条件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确保档案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档案工作创新的硬件基础。尤其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显现出科学性、方便性、实用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要加强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将计算机作为方便管理的重要工具,进一步合理有效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超越,呈现高校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景。

3档案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是关键

要打破档案管理思路呆板和管理模式陈旧的格局,重要的是要有管理机制的创新。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以经验管理居多,工作人员的选配往往也是以具有档案工作经验为先决条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思想,更谈不上去创新。必须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创新的根本问题。积极推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真正做到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使每个人都有危机感,从而激发工作活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潜力,充分调动积极性,使档案工作呈现出充满竞争活力、开拓创新的新局面。要建立一些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如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将个人创新的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与劳动报酬、晋职挂钩,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氛围和环境,促进档案工作的良性发展。还要加强馆员的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以保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防止其老化或停滞不前。

4运用档案管理的现代手段,科技兴档

信息化为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推进档案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档案部门应抓住机遇,加大投入,配齐硬件设备和档案管理软件。在管理手段上,档案馆要积极参与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提出档案管理方面的要求和建设。认真研究解决档案现代化管理与学校办公自动化的衔接问题,研究解决文档一体化问题。要努力实现装备技术现代化,解决手工操作运转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积极运用网络、数码等先进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和水平,使档案管理手段由旧变新。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地把档案工作重点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为教学、科研服务,使高校档案管理

走上主导地位,实现管理手段方式的社会化、多元化和优质高校化。

5人才资源的创新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针对档案专业人员成长和工作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信息理解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工作实、纪律严的专业人员。发挥馆员主观能动性,内凝外联,改革创新,整体推进。要强化校内宣传,取得学校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把学校档案工作推陈出新。要完善档案干部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档案培训质量,提升现职档案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程度,切实增强档案干部和馆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加大对优秀青年档案工作者的培养力度,鼓励馆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加强多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人才。

总之,档案部门无论是在业务工作方面,还是在管理服务工作方面,都要努力做到不断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样档案工作才能有高度、有特色,才具有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校;档案工作;档案管理;管理创新

【论文摘要】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特别是高校的档案管理错综复杂,更要讲究管理上的创新。文章分析了高校档案管理思路、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及运用档案管理的现代手段,科技兴档,使档案工作具有生机和活力,从而推动档案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创新解决方案篇10

论文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检察机关不诉帮教机制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党中央从更好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和谐稳定高度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准确把握新时期政法工作规律,深刻总结近年来政法工作的成功经验;是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治本之策。三项重点工作不仅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领域,而且是当前检察工作的根本,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动自身科学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因此,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提升社会功能,就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权的社会管理属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将要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手段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维护司法公正,理顺群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检察机关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带动社会管理的多元化体系的完善,是一项重要使命,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各项检察业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和必要性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一般来说,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是狭义概念上的社会管理,即政府社会管理,指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二是广义概念上的社会管理,包括许多非政府部门的参与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的手段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监督与控制,更在于社会工作与服务。”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也是一个很抽象的总结,要想真正理解其含义,必须进行一番深刻剖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杨建顺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应该作如下诠释: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笔者认为,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综合体,而其最根本的目的则是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也处在矛盾凸显期。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着深刻变化,人员流动性增强,个人与社会组织的依存关系大大减弱。日益复杂多样的人民内部矛盾,各种传统的、新型的社会治安问题等,仍然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从表象看,当前的社会矛盾触点很多,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保维权、劳资纠纷等都是热点领域,各种矛盾冲突层出不穷,群众信访数量居高不下,涉及社会各个阶层。从总体上看,当前的社会矛盾实质是利益冲突,且多是弱势群体,本着维护自身利益的原则,也有些利益个体自发组织起来,通过集体行动,唤起政府的关注,使自身利益能得到政府的确认和保障。但从根本上讲,当前社会矛盾的纠结点在于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公民意识,与缺乏制约、监督并拒绝“被驯服”的公权之间的矛盾。总之,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处理难,广大群众对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现状;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二、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定位

目前,大多数学者与司法工作者都已承认,检察机关虽然并不直接承担社会管理责任,但检察机关有责任加强社会管理方面的研究创新,主动应对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以保障社会安定有序。这足以说明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的确,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主动融入”,那么其突破口又在何处?笔者认为,突破口就在于努力寻找检察工作在整个社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助力点,这个助力点便是“服务”,检察机关只有牢固树立服务为先、服务为本意识,不断优化工作思路,不断彰显检察机关的服务职能,通过为社会和公民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来履行检察工作对社会的管理职责,才能使检察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以此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

当然,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依托,依法严格办案、高质量、高标准办好案件,通过办案活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决不能弱化法定职责搞所谓的服务,更不能放弃法定职责热衷于搞哗众取宠的形象工程。此外要立足检察职能,依法参与,在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适度的被动性,不能自我放大检察职能,对依靠行政手段、道德手段、社会组织能解决的,不宜过多介入。同时,检察机关创新工作机制要具有可行性、合法性、科学性和长远性,决不能仓促上阵、草率应付,更不能突破现有法律框架,要循序渐进、有预见性和长远规划。如此,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会具有坚固的根基。

三、以建立不诉帮教机制为着眼点,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决定对轻微刑事犯罪、青少年犯罪、过失犯罪、偶犯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决定相对不起诉的数量有所增加,此举,对于消除社会对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检察机关仅仅停留在对案件的处理环节,对于决定不起诉后,如何加强对被不起诉人的考察、帮教、管理,促进被不起诉人转化,深入化解社会矛盾,还没有形成规范的运行机制。对此,本人认为:检察机关应当建立相对不诉人员帮教机制,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同时,致力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建立不起诉帮教机制的意义与作用

1.是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必然要求。曹建明检察指出:“三项重点工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检察工作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期检察工作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抓源头、抓根本、抓基础的战略思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管理规律、检察工作规律的准确把握和不断深化”。建立对被不起诉人员帮教机制,就是检察机关对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的深化和细化,彻底转变就案办案、案结事了的执法理念,全面提升检察机关对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基础性、根本性的认识,不断拓展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的渠道,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进步。只有把办案的社会效果真正体现到具体的办案实践中去,延伸到平时的社会生活中去,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构建稳定和谐社会。

2.是检察机关进一步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抓好三项重点工作的任务之一,在着重抓好内部管理创新的同时,还要落实职务犯罪预防措施,做好检察环节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积极协助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对不诉人员帮教机制,就是全面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把检察管理工作向社会延伸、向基层延伸,通过加强对不诉人员的动态管理,开展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被不起诉人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在开展帮教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强化社会管理、消除治安隐患的专题报告,实现检察机关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3.是检察机关进一步增强执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现象普遍存在,在某些地方,再犯罪现象还保持着高发势态,究其原因,有就业困难,为满足生存、生活需要再犯罪的;有恶习不改,伺机再犯罪的;还有经不住诱惑,受他人唆使再犯罪的,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解决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关心、帮助和教育问题。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理应担负起更加艰巨的社会责任,建立对不诉人员的帮教机制,加强对不起诉的人员教育、监督和管理,切实保证被不起诉人员不再走上违法犯罪的老路,在不断增强检察机关社会亲和力的同时,提升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二)不起诉帮教机制的设置

1.建立“四书”制度。一是建立被不起诉人出具悔过书制度。检察机关对决定不起诉的人员,要责令其写悔过书,具体内容包括: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对社会危害性的教训,对被害人道歉等,促使其从内心深处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威严,树立敬威法律的理念。二是建立责令被不起诉人出具保证书制度。检察机关对决定不起诉的人员,责令其出具保证书,对回归社会后的言行作出承诺,唤起被不起诉人员的社会良知与诚信,促使其在回归社会后,做到自重、自醒、自爱、自尊。三是建立检察机关送达《帮教通知书》制度。检察机关对决定不起诉的人员,要制作《被不起诉人员帮教通知书》,并送达到被不起诉人员所在地派出所、乡镇、社区或村,简要述明被不起诉人员的犯罪经过、情节,阐明决定不起诉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提出帮教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对被不起诉人员从自律和他律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和监督,促使被不起诉人员改造,尽早回归社会。四是建立被不起诉人定期提交报告书制度。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人员,自决定宣布之日起,责令其每个季度向当地派出所、司法所或社区、村矫正办提交一份工作、学习、生活及思想认识报告书,保证相关部门随时了解被不诉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制定相应的帮教措施。

2.建立定期考察教育制度。一是建立不起诉人员档案制度。公诉部门要按照“一人一档案”的要求,建立考察教育档案,将被不起诉人的基本情况、家属联系方式、犯罪事实、处理情况等资料详细登记在册,为推动对被不起诉人员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建立基础。二是建立定期考察帮教制度。公诉部门要主动与监所检察部门协商,结合对“五种人”考察,会同监所检察部门每半年对被不起诉人员进行考察一次。看被不起诉人员在思想上是否认识到位,在言行上是否信守承诺,在社会上是否受到好评。对于较好的表现,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给予批评指正,督促和引导被不起诉人走正确道,做守法人。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考察人员要问明情况,主动与被不起诉人员单位、学校、所在地乡镇、村及社区协商解决,让被不起诉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加速转变。对于受到人们歧视的,检察机关要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改变对被不起诉人员认识,让被不起诉人员消除自卑心理,树立人生信念,激发起对未来的希望,共同帮助被不起诉人恢复到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